三毛流浪记

HD

主演:王龙基,关宏达,林榛,高依云,汪漪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普通话年份:194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三毛流浪记 剧照 NO.1三毛流浪记 剧照 NO.2三毛流浪记 剧照 NO.3三毛流浪记 剧照 NO.4三毛流浪记 剧照 NO.5三毛流浪记 剧照 NO.6三毛流浪记 剧照 NO.13三毛流浪记 剧照 NO.14三毛流浪记 剧照 NO.15三毛流浪记 剧照 NO.16三毛流浪记 剧照 NO.17三毛流浪记 剧照 NO.18三毛流浪记 剧照 NO.19三毛流浪记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重温儿时经典

这部剧小时候看过很多次当时一边同情三毛的遭遇,一边感慨为什么不乖乖的做富二代呢?现在看来是我当时不懂三毛,其实三毛是一个三观非常正,看不得别人受欺负,自己的生活都是很难的,还帮助别人,而且有自己的底线的人,比如做富二代的时候要求他要这样而不能那样的时候他是不乐意的,但是要求太过分了超越他的底线他就会反抗。宁愿乞讨也不做富二代。人到中年在次重温儿时的电影,感触很深,经典之作

 2 ) 三毛流浪记 1949

三毛的故事发生在解放前的上海。上海都市的形象完全是两级的。影片一开始,画面前景是低矮的小房子,后景则是雾气中若隐若现的高楼,一个挑着重担的脚夫匆匆走过。影片的故事和三毛的形象耳熟能详。衣衫褴褛的三毛在繁华的上海街上头游走。他想找份工作,依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在影片的话语体系中,繁华的都市是人们忍饥挨饿的源头,市长家的奢华是表现是都市弊病的最高级。与市长等富人冷漠、自私的性格相比,生活在贫民窟的穷孩子们,在道德品质上是勤劳、善良、友爱,他们仍然坚信依靠自己的双手能够在城市中生存下来。即便是按照今天的眼光,影片仍有不少令人非常心酸和唏嘘的噱头。

 3 ) 什么汤壶夜壶~!

饿急的三毛仰着头,看着那高高挂起的大喇叭,传来了大分贝塑料党国语“儿童是未来的主人翁~要好好爱护他们!”
这现实的残酷讽刺着谁呢,三毛,刷广告的浆糊是个什么味道?

“什么汤壶夜壶~! 老子三毛~!”
“走就走,我还是睡我的马路去!”披着破席子就敢出门,
你有挣脱枷锁的勇气,敢舍,敢于不惧权威与财势。
即使这只是部太主流明显偏向的电影,

你不俗,让我等惭愧汗颜。

 4 ) 热度不如日本的萤火虫之墓的气愤!

刚从萤火虫之墓来,那里影评很多,这里却少的可怜,都在同情日本那两个兄妹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同时期中国的三毛们是怎么过日子的?可能影片受限于当时的创作环境,只能披着喜剧的外皮来表达吧,其实这是部讽刺剧啊!三毛三毛,流浪流浪,赤脚走过弄堂。对比作为侵略者被打击后的日本的孤儿兄妹,中国们的孤儿过得凄惨多了,为什么就没有人关注了?怎么就不能再让老艺术作品焕发新的生机了?人家就那点苦难还时不时的出来那么多感人的作品,我们名副其实的苦大仇深怎么就不能再出一些优秀动漫了?影视机制应该真的再宽容一点,那时候光是挖掘老作品的内涵都够我们拍出好作品了。忆苦思甜。

 5 ) 三毛流浪记1949

1949年的《三毛流浪记》:这部电影根据张乐平漫画改编,讲述了孤儿三毛的辛酸遭遇。三毛是旧上海的一名流浪儿童,他没有家,没有亲人,吃贴广告用的浆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他做过各种各样的事情;卖报、拣拉圾、帮别人推三轮车……但他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一天,他在路旁拾到一个钱夹,好心的三毛把它交还了失主,而失主反诬他是扒手,打了他一顿。流氓爷叔见三毛年少不懂事,便利用他做坏事。等三毛明白自己受了爷叔利用时,宁可饿肚子,也不再乾爷叔教他的坏事。一个有钱的贵妇人收养了三毛,给他穿上皮鞋,对他进行管束,天性散漫的三毛不愿在富人家过寄生虫般的生活,在一次为他举行酒会的时候,他捣乱酒会,撕破华服,和往日一起讨饭的小伴一起,走向属于他们的流浪生活。解放后,他结束了流浪,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6 ) 记忆中的那个三毛

生在苦难的旧社会,被抛弃,小小年纪就得学着自己谋生。他没有家,没有亲人,吃贴广告用的浆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他做过各种各样的事情,卖报、拣拉圾、帮别人推三轮车……但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

三毛是真的可怜。但话说回来,在那个苦难的年代,有谁不可怜呢?

小时候看三毛同情他的同时庆幸自己比他生活得好太多,长大以后倒是心更柔软了,每次看都眼泪哗啦啦地流,他太可怜了……

很欣赏三毛的一点就是他很坚强,很勇敢,很善良。他是个好孩子。就算亲生母亲抛弃了他,他也想要再找到妈妈和她一起生活,是的啊,没娘的孩子像根草,太容易受欺负了……

已经记不得三毛后来有没有找到他的妈妈,也记不得最后的结局了。

只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越来越富强,我们的社会能够越来越文明,人们都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时能够善待他人。🌹

 短评

新现实主义在战后的上海,可平行对比文华的流浪儿童题材影片《表》,得益于张乐平的原著漫画,表达更本土化和有地方特色。漫画改编片,自带一种重回吸引力电影的原初魔力,如此纯真,如此动人,带领观者再次回到童年的大千世界。昆仑出品与左翼的显露,最大的讽刺是儿童节那一天蒋介石放送的“儿童是未来的主人翁”广播演讲。这不是一个儿童乐园,在中正小学的校园里,这是一个儿童的炼狱。客串阵容强大,能认出来的有刘琼、黄宗英&赵丹夫妇、汪漪、上官云珠。最后的一个“流浪儿攻占大公馆”的桥段,仿若一个政治的预言。

6分钟前
  • 卷耳电影笔记
  • 推荐

喜剧的涂层下是漆黑的现实,虫豸般努力活着的孩子们映射着比晚宴大闹剧更荒唐的世界。

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虽然画质很渣,现在也大概忘了具体讲了什么,只记得每次看都特别心疼三毛,印象最深的就是三毛的大鼻头。

10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力荐

在别人地头上讨食吃上交点钱就一副谁都欠他的跩样,这都是遇上好脾气的哦...吃饱了穿暖了到该干活的时候还敢一脸理直气壮"我不干!". 无言。又脏又白痴,苍蝇一样往人家训练好了的欢庆队伍里钻,他命也是大.

13分钟前
  • [已注销]
  • 很差

很经典 而且给我造成不小的心理阴影 看这部动画片的时候太小了 里面三毛的遭遇很让我同情 但是我又没有办法帮助他 所以内心一度很难过

18分钟前
  • 🇦🇷🇦🇷
  • 力荐

49年昆仑厂还没合并,大名鼎鼎的《武训传》还没问世,战后左翼电影的基地。剧情和漫画一致的辛辣,和谐圆满结尾。

22分钟前
  • 高压电
  • 还行

建国后第一部儿童片,小演员实在太有灵气了。把经典的漫画形象转化成了难忘的银幕形象,电影也在现实主义的基调上带有漫画感。是喜剧但格外令人心疼,在那样艰难的日子里,三毛也能坚守最基本道德底线,为此甘愿放弃不愁吃穿的生活。这也让片尾欢庆解放显得极为真诚,因为孩子们真心盼望新社会的到来。

27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解放前夕国内腐朽的资产阶级分子、流氓恶霸的代表,和徘徊在死亡边缘的下层人民。一边是衣食不愁大鱼大肉,一边是露宿街头饿得眼冒金星。现在看来结尾直接切GCD确实比较突兀,但内容直指旧社会残余的压迫和丧失良心的人性,特别是在喜剧效果之下格外被放大。

31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完整重看这部1949年黑白老电影《三毛流浪记》,猜想:要么是小时候看过但如今印象模糊了?要么可能儿时就看过2006年动画片《三毛流浪记》和1996年电视剧《三毛流浪记》。——《三毛流浪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公映的国产故事片。影片于1949年开拍,摄制进入尾声时正是上海解放前夕,社会局势不稳,摄制组决定停机,保存好全部胶片,全体人员分散隐蔽准备迎接解放。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三毛流浪记》恢复拍摄。创作人员日夜加班,昆仑公司动员多位导演帮助他们进行后期制作。为了抒发欢庆解放的欢乐心情,剧组补拍了三毛参加庆祝解放大游行的结局。这也使得该片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部跨越了两个时代、拥有两个结尾的影片。-百度百科 —— 来自导演的自传: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5545760/

3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一点都不喜剧,都看哭了,小时候看的时候觉得三毛好可怜。

35分钟前
  • 翻牙膏。
  • 推荐

在心疼三毛的同时也会为他微小但不放弃的信念感动

36分钟前
  • Robin
  • 推荐

饿着肚子看三毛流浪记真是别有一番同理心啊~那么多粗口的儿童片怕是再也没有了~PS.上官云珠母女好灵!

38分钟前
  • lilac
  • 推荐

儿童社会问题片的巅峰之作了,小演员演得非常棒。此片诞生于新旧中国交替之际,事实上,中国的许多好电影也正是诞生于这一阶段。一来由于人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不再苦大仇深地拍摄说教味浓的电影,二来政府尚未稳固,审查相对清明,因此,49年前后的片子艺术成就都非常高。此片改编于漫画,通过一个流浪儿童的经历,揭示了底层社会的残酷与无奈。同时也表明了,贫苦人民对善良与正义的崇尚,以及社会将他们推向罪恶的深渊。最值得反思的一段是,三毛参加儿童节游行,漂亮的口号与残酷的现实对称之下,令人悲愤。解放军的来临,让该片有了完成度。

41分钟前
  • 小袁同学
  • 推荐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公映的故事长片,竟然还是漫改题材,而且还是儿童做主角的电影。拍摄过程拍摄新旧两个时代,故事本身又切实贴合时代背景,属于中国的新现实主义作品。

46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其实,放到现在,孤儿也不见得能活得多好~看到了赵丹~剧情上有些小漏洞,富婆既然真心想领养个孩子,怎么会打发佣人随便上街找个孤儿来?不会去孤儿院挑?四分之三都是实景拍摄,可以看看当时的老上海~

48分钟前
  • 蝉影
  • 推荐

很经典的一部剧,反正了当时的现状

51分钟前
  • 苏幼
  • 还行

特别经典的一个剧,看的让人很心疼,很感动!

52分钟前
  • 随风的蒲公英
  • 推荐

拍得相当有意思的一版,叠印神马的有点儿魔幻的感觉。可惜虎头蛇尾,如果时间线能拉长到十七年电影之后,就更有趣了

57分钟前
  • 到哪哪倒龙经理
  • 推荐

小时候看到三毛屡次被欺负又不屈的反抗,当时我就哭了。实景街头,太具新现实主义了,这应该是中国的《偷自行车的人》,伟大的左派电影。8.2

60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宁愿睡大街,不做富二代。并非自觉的阶级意识,而是儿童间最质朴的情谊,这种情谊却也是一种江湖侠气。三毛这个看似可怜的小孩,因这种不卑的侠气而让人同理让人欢喜。party场景中的众人都演得极好,整个场景设计相当完美。

1小时前
  • xīn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