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复杂故事

HD

主演:朱芷莹 张学友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14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一个复杂故事 剧照 NO.1一个复杂故事 剧照 NO.2一个复杂故事 剧照 NO.3一个复杂故事 剧照 NO.4一个复杂故事 剧照 NO.5一个复杂故事 剧照 NO.6一个复杂故事 剧照 NO.13一个复杂故事 剧照 NO.14一个复杂故事 剧照 NO.15一个复杂故事 剧照 NO.16一个复杂故事 剧照 NO.17一个复杂故事 剧照 NO.18一个复杂故事 剧照 NO.19一个复杂故事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祥和下的残酷

我想大家都对这部影片理解错了,或者大部分人都理解错了。大家说的都是这部电影即使是在二战的背景下的电影,既不血腥,又不残酷,没有杀戮,大家都在唱歌如此的安静祥和。但,我在想,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这部电影本可以放在任何一个安静平和的历史背景里去描写音乐的伟大,他们一家人的幸福,女主的勇敢,男主的坚韧。这部电影本可以不用拍将近三个小时,完全可以在男女主人公婚礼的时候就结束了,但是并没有。的确这部电影没有任何战争场面,但因为战争人性的改变就不可怕了吗?大女儿Liesl和Rolfe如此的相爱,我看到他们二个人在一起唱歌跳舞,真的觉得幸福是如此简单与单纯。真的特别喜欢那一段。但从小在奥地利长大的Rolfe倒戈成为希特勒忠实的战士。他忘记了自己的立场,忘记了家乡,忘记了他的爱。他说过要为他爱的人指引方向,但他没做到。我以为在最后的一刻他会保守秘密让他们一家人逃出去,但他没有,他出卖了他们,也出卖了自己的灵魂。我想Rolfe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角色,但大家却只记住了电影里的音乐,自动忘记了这么一个不起眼但却很重要的角色。我看的电影不多,对于这段历史也不是很了解,甚至第一次听到德奥合并这个事件,但这也是战争残酷的一面,我希望大家能接着探讨下去,不光是里面的音乐,祥和与宁静。 我想这部电影想说的,正如最后那一段,他们一家人在躲避追查时,小女儿说:妈妈我有些害怕,我可以唱歌让我不那么害怕吗?女主却说:不,我们不可以,现在做的就是屏住呼吸,保持安静。音乐是如此的伟大,但在战争的脚下,我们也要保持安静。

 2 ) 不一样的歌声

玛利亚是一个年轻活泼的修女,喜欢在大自然下高声歌唱,所以她常常忘记了修道院里的规矩。院长认为玛利亚并不属于规矩严格的修道院。院长与众人商量后,决定安排玛利亚到一位上校家当家庭教师。 上校的妻子去世多年,留下7个孩子,他要求对孩子严格管教。他告诉玛利亚在他家的家庭教师都做不长久,都是因为孩子的恶作剧。玛利亚果然也遭到了恶作剧,可是这位善良的老师并没有告诉他们的父亲,而是像个母亲一样照顾孩子,很快跟孩子打成一片。上校也渐渐在玛利亚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上校与玛利亚之间发生了感情,他们完婚后回到了已被纳粹占领的奥地利,上校并不想为纳粹办事,于是他带着家人逃出了奥地利。 歌声是情感的一种宣泄,人们欢乐的时候唱歌,痛苦的时候也唱歌。《音乐之声》是部音乐剧,玛利亚在不停的唱歌,那是她对自由的向往。 这部影片还有一个译名叫《真善美》,音乐就是真善美的代名词,我们一定要多看这种电影,将真善美播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3 ) 歌声里的少年时代

《音乐之声》,一部荣获1965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音响奖、最佳配乐奖至今仍被奉为歌舞类电影的神作,音乐不仅刻画人物性格、烘托场景气氛,还对推进剧情起到重要作用。身处动荡政局的一家人,以歌曲消除隔膜,维系爱国情怀,更以音乐演出的形式巧妙逃离虎口,音乐给予歌者精神上的依赖也成为他们反抗暴政的武器。鲜活的形象,发人深省的人物转变、精神升华,使之在宗教、政治、教育等多个领域都有借鉴的意义。 电影讲述了主人公玛利亚,来自阿尔卑斯山区的修女,受教经验仅源于不停制造麻烦的修道院生活,在冒然担任七个孩子的家庭教师时将职务做得有声有色。音乐是玛利亚的灵魂,歌声像她渴望自由爱恨的心灵,冲破藩篱泯灭界限,让孩子们像音符一般找到自己的位置,让失去爱侣的军人父亲重拾温暖,剧终一家人抛弃家产翻越高山迈向更自由的国度,苦难彷如必经的旅程,一家人都在,音乐还在,已是生命最好的礼物。对于一部已经盖棺论定的卓越电影妄图评说似乎画蛇添足,而经典之所以久唱不衰往往因为其某些方面仍有生命力。 同为讲述单亲家庭少年时光的电影不由得联想到2014年斩获众多奖项的《少年时代》,拍摄历时12年,讲述了主人公梅森从6岁到18岁的成长历程以及父母变化。如果仅仅将呈现的家庭教育方式加以比较,不妨脑洞大开,将《音乐之声》里七个孩子排成的队列,看成梅森6到18岁不同年龄的光影。《音乐之声》用详实剧本、精密剪辑,成为好莱坞影坛歌舞片的里程碑;《少年时代》完全松散的拍摄方式,剧组成员仅在每年夏天小聚十几天商讨剧情完成拍摄,成为当代电影现实主义的典范。前者用十余首歌曲贯穿始终,色彩明丽,感情彰显;后者则极少使用背景音乐,以生活化对白和沉默场景增加紧张感,偶有几次唱歌的片段源自实景音乐,并未藉此铺展刻意制造前后呼应的音乐故事。尽管两部电影来自截然不同的类型,母亲的爱子之心却并无二致,亦都是基于现实故事改编也同样书写时代特点。对照之下两部电影不仅拍摄手法互成反衬倒影,两位母亲的态度与精神层面更是相差像地球两极。《少年时代》的母亲奥利维亚受过高等教育,有收入有职业,却一直生活在困惑之中。她单身照顾两个孩子,更需要在社会中寻找更多自我价值,学业有成就、术数有专攻,高压之下的家庭总是漏洞百出、捉襟见肘,以至于梅森从小到大受到的家庭教育并不充分,妈妈更多时候在忙着求学、教学、念书、写书、结婚、离婚、买房、卖房,直到一双儿女搬出狭小的公寓她才感到日薄西山的凄凉,奥利维亚感情宣泄的一刻让观众泪奔。央视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正是最好的写照。 而《音乐之声》夸张且流于穿凿的歌舞表演大可看做恋爱场景中必用的柔焦镜头和虚假光源,好莱坞的歌舞剧流水线并未扭曲其故事架构,在战争倾轧、国家颠沛、国民失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冯.崔普一家面临的黑暗和压力不言自明,却没有被父母每天挂在脸上,故作轻松只为呵护童年,刻意营造幸福感。母亲往往是家庭氛围的主宰,比父亲更能够影响孩子的情绪和成长。玛利亚与16岁大女儿的两次对话既为她保守了秘密又为她的失恋解开心结,对待5岁小女儿则极尽同情夸赞之能事,年龄的差距不妨碍她们成为朋友。对待两个男孩子的不守规矩没有雪上加霜地嘲笑鄙薄,在被他们恶作剧戏弄的时候不仅没有检举揭发反而为之遮掩,化干戈为玉帛的智慧为她赢得信任尊重。一场精心编排的木偶戏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成就感,当属家庭教育的神作。 《少年时代》被众多美国人追捧“看到了自己的童年”,实则这童年不见得开心,细心观看可知梅森是一个从小就不爱笑的孩子,很难否认家庭的不停变故和母亲的紧张感给他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尽管美国枪支管理制度众所周知,寡言独断的少年在没有提示责任心的情况下就被祖父母赠予生日礼物——猎枪,这于一个叛逆青春期的男孩来说不见得是最合适的礼物。相较之下,《音乐之声》的孩子们换上手工做成的衣裳、与母亲玩木偶、骑单车、撒欢山野,一起游戏一起疯,竟然成为老套电影最刺目的光芒。 从《音乐之声》到《少年时代》,从1965年罗伯特.怀斯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到2014年理查德.林克莱特史无前例的十二年磨一剑,悄然走过半个世纪教育理念和人生目标已是如此不同。不同故事展现不同时代、昭示不同的人生真相,在匆匆看过一部又一部电影之后,不妨驻足向更远处回望,那些在欢快游戏和正面引领中成长的少年,是否比现在电子产品和单一生活中长大的孩子更多一层幸福?那个在纯真母亲歌声里长大的少年时代是否才是更让人流连的欢愉时光? 《音乐之声》公映五十年后于近日在上海电影节再度展映,需要致敬经典的不仅是歌舞,教育方式和家庭观念显然更值得推广传承。

 4 ) 重遇《音乐之声》

 重游萨尔茨堡,圣诞市场,大街小巷,维也纳式的咖啡馆,湖边林中,到处都是来自韩国日本台湾中国的亚洲人和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英语区游客,人群熙熙攘攘,到处寻找内心渴望的欧洲情怀,一看到四处在城内逡巡的《音乐之声》的旅游大巴,就激动得纷纷指指点点,仿佛找到了公社据点。与之对比强烈的是当地的奥地利人,捂住眼睛塞紧耳朵,根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音乐之声》是个什么样的神剧,让游客自从65年电影在世界公演之后就如雨后春笋般在城里各处冒了出来。这些老外们到处探头探脑,想看玛利亚的修道院在哪里,孩子们唱“DoReiMi“的山坡在哪里,上校一家子的巴洛克式临湖大别墅在哪里,大女儿莉莎和纳粹小兵边跳舞边唱着“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的浪漫凉亭在哪里,孩子们参加比赛的萨尔茨堡音乐节的大剧院在哪里,真是莫名其妙。《音乐之声》感动了所有人,除了奥地利人和德国人以外,这是为什么?

1.文化上的不认可:

在当地人眼中,《音乐之声》的萨尔茨堡,表现的所谓“真善美”简直傻透顶了,怎么可能和自中世纪以来的天主教正统,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总主教教区,有着伟大哈布斯堡帝国的光荣遗迹和莫扎特和冯-卡拉扬的出生地,体现传统与矫情之合一的精髓的萨尔茨堡是一回事儿呢?可以看出一点端倪的是著名的萨尔茨堡木偶戏,据说剧组当时想请教木偶戏的艺人帮助演员学习操纵木偶,遭到拒绝。直到2007年,这个木偶剧院才开始上演以《音乐之声》为剧情的剧目,距离音乐剧和电影的上演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了。 想想看,这是个多么赚钱的剧目啊,萨尔茨堡人引以为傲的高冷文化断然拒绝了充满臭味的金钱,为了我们的传统,不就是少吃两块儿蛋糕吗,没问题,我们忍得住。

再者,电影里的温情在奥地利的传统保守文化中真是很难看到的,难怪奥地利人不认可。德文版的《音乐之声》叫《冯-特拉普家庭》,其中还可窥见一些真正的奥地利文化,孩子们学唱歌可不是和玛利亚一起在山坡上打两个滚就学会了,是由神父严厉的打节拍下像军队操练般的训练而练成的。还记得玛利亚带领孩子们在上校不在家的时候欢乐无比地在城郊爬树吗?要是一个奥地利小孩爬树玩儿摔着了,喊,“我的一个膝盖好疼!”他妈妈会很严肃地说:“活该,你应该庆幸你有两个膝盖。”怎么会有中层阶级的妈妈允许孩子们去爬树?还记得玛利亚摸着窗帘唱《My Favorite Things》吗?奥地利人是不善于抒发私人感情的,更不善于用音乐抒发感情,音乐是主要用来摆谱儿的,客人来了几个孩子每人一种乐器演奏个四重奏,周末穿上最好的衣服全家人去听音乐会,这种形式是被接受的,但是绝对不包含发自内心的笑声和欢乐。还记得玛利亚和孩子不是在市场上买蔬菜水果吗?还让最小的葛莉泰接着她没接着差点哭了吗?这种玩笑绝对不会出现在萨尔茨堡的任何一个家庭中,去市场买菜的市民个个最多和摊主打个友善的招呼“Servus!”,已经是最大限度的放松了,怎么可能跟孩子扔番茄玩儿,多么不合体统啊。

2. 对历史的选择性遗忘:

1938年三月在德国国防军进驻奥地利时,不但没有遇到任何对抗,而且受到很多奥地利居民的欢迎。德奥合并中的德文用的是“Anschluss“,其实翻译过来意思是”接轨“,联通“,完全没有“吞并“的含义。当时的宣传风向是,奥地利和德国实际上是同一个民族组建的两个国家,因此当时的“统一”思潮得到德奥两国公民的响应。其实这怎么可能呢,德国一直都是小城邦,1871年才由普鲁士王国领头建立了德意志帝国,人家奥地利那时已经称霸欧洲几十年的帝国,想想维也纳的故宫,拥有2500个房间的霍夫堡宫殿,多麽雄伟宏大啊,帝国领土遍布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茜茜公主到了希腊西海岸的科孚岛都有自己豪华行宫的。奥地利人难道那么快就把自己祖上的荣光都忘了吗?当时还有许多民众热烈庆祝了德国在二战初期取得的军事胜利,真是认贼作父的能手。希特勒的铁粉赛斯—英夸特掌权之后,顺利地领导奥地利人民残酷迫害犹太人,1942年,“一小撮”被迷惑的萨尔茨堡人马上协助纳粹在城里找到一处宫殿作为杀人场,许多犹太的富贵之家,一夜之间全家被杀害,还在郊区迅速建起了罗马(指吉普赛人)劳改营,成为欧洲其他国家迫害犹太人及其他被歧视民族的学习模板。战时,盟军在奥地利这个铁杆纳粹国家猛撒炸弹,差点儿就要把萨尔茨堡炸个稀巴烂,好在当时的纳粹总司令Hans Hepperdinger 很有文化,坚持抗命不抵抗,将完好的萨尔茨堡交给盟军,即使军令如山,也不当历史的罪人。而且作为盟军司令部所在地,美国人对萨尔茨堡托管的时期是很有威严的,否则拍《音乐之声》怎么会那么便利,修道院随便让剧组进去拍,拍天主教结婚场面还得到主教的客串支持。 二战结束以后,奥地利人民又故技重施,把看家本领“选择性遗忘”使了出来,认为自己是被侵略,是牺牲者,很可怜的,我们也实在是没办法。直到现任的奥地利联邦总统HeinzFischer在他的第一个总统任期(2010年)才承認当年德國納粹軍隊“合并”奥地利时,奧地利民众真心拥抱法西斯的实情,他也成爲了奧地利首位承認這一事實的國家元首。

《音乐之声》的原型特拉普夫妇于1938年九月到达纽约,出发时带着九个孩子,途中还生了一个,后来再生了两个,舍弃他们在奥地利的荣华富贵高官显赫,一贫如洗,住在一辆破巴士里,满满当当一家子,主动把贵族头衔“冯”去掉(不去掉估计也没人相信有那么破落的贵族吧),到处卖唱。高贵出身的海军上校,当年一战指挥奥地利潜艇击沉法国潜艇,驰骋沙场,如今颜面全失,在后台看着全家人被迫抛头露脸,强装笑颜,最后抑郁而终。一家子的孩子都没法受到很好的教育,合唱团解散以后,他们一无所有,除了会唱歌,什么都不会,要学历没学历,要关系没关系,大女儿罗丝玛丽精神崩溃,还曾被施以电击治疗, 另外一个女儿不堪其苦而逃离了家庭。假如这一家子不选择逃亡,留在奥地利,海军上校已经收到诏书要去德国海军指挥潜水艇,长子在维也纳当医生,家庭合唱团则去给希特勒的生日会献唱,很可能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权贵之家,即使到了战后,这种家庭也不会被彻底清算的,还会是奥地利的精英阶层,继续当他们的富N代。可惜,特拉普上校脑子太好,不善于忘记,让自己也拖累了全家吃尽了苦头。这城里自从65年就到处开着的《音乐之声》大巴,不是在拼命唤醒大家的回忆吗?一桩阴暗的历史事件压抑久了,就成为国家尊严所系,揭穿了岂不有损尊严?奥地利鸵鸟真是有种,把头插在沙子里几十年,都快生根了,就是不抬头,看你们怎么办。奥地利作家Thomas Bernhard早就注意到这个国家的问题,说这里的人,“明明乡巴佬一个,却又令人十分厌恶的狂妄。”

现在问题来了,怎么萨尔茨堡人完全不认可的一部电影却得到了除了德语区以外全世界人民的认可,并且认定这部电影代表的就是欧洲历史欧洲文化呢?经过一通上蹿下跳的深挖,终于把一下几个关键人物挖了出来:

1. 音乐剧词作者:Oscar Hammerstein II,1895年出生于纽约,他爸爸是戏院经理,他祖父是OscarHammerstein I,生在Settin,属于那时的普鲁士王国,出身于富有的德裔犹太家庭,从小家教严格,被爸爸的棍棒教育逼出家门,18岁就离家出走,去了美国,后来成为著名的歌剧和戏剧作曲家。Oscar Hammerstein II 的爸爸本来是反对他搞音乐的,人家大学是在名校哥伦比亚大学,学的是法律,后来因为爸爸突然去世,不得已要接管爸爸的戏院,才继续在音乐这个行当发展。作为一个美国的第三代移民,从爸爸爷爷那里传承了欧洲的乐感,从原籍英国的妈妈传承了英语语言的语感,这样的一个人写了《Edelweiss》,写了那么多简单幽默又朗朗上口,同时有不失欧洲文化的韵味的歌词,以致很多人以为《Edelweiss》是奥地利的国歌呢。

2. 音乐剧曲作者:Richard Rodgers, 猜猜他的家庭出身?哈哈,又是德裔的犹太家庭,他爸爸是有名的物理学博士,这样的家庭不用说又是重视素质教育的模范,小Richard6岁开始学习钢琴演奏,也上了哥伦比亚大学,不过学习的是音乐,学院是茱莉亚学院的前身,脚踏实地地开始自己的编曲事业,40岁出头和Oscar合作写了"My FavoriteThings", "The Sound ofMusic", "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Climb Ev'ryMountain", "Do-Re-Mi", 和"Edelweiss"等的曲子。

有这样的无敌团队,自然1959年音乐之声的音乐剧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与之产生强烈对比的是:2016年中国上海马上要开园的迪士尼乐园像热锅上的蚂蚁要找《狮子王》的音乐总监,找遍了全中国,没有人才啊。

现在轮到电影方面的人才了,

1. 导演:Robert Wise,出生于1914年,成长的年代正是一战爆发,美国在隔岸观火,实力飞速发展的时候,他的爸爸是个肉类加工厂的工人,他估计是笃信美国梦的信徒,从打杂儿做起,20岁的时候只是个普通混音师,到了25岁已经可以独立编辑影片,30岁开始真正当导演,44岁开始获得所有重要奖项,1961年更是执导《西城故事》,同时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的最佳导演奖,这样的人绝对是实战出来的,坚决以讨观众欢心为目的,懂得所有电影打动人心的桥段的。

2. 编剧:ErnestLehman, 出生于1915年,看名字就知道又是来自德裔犹太家庭,本来家庭是长岛有名的富豪之家,后来受1930年的大萧条影响败落了许多。本来他只想当个自由作家,后来担心收入不稳定,毕竟不能当个纯富二代了,就开始给一些戏剧编剧和给杂志写写短篇的小说。50年代的时候他得到了给派拉蒙电影公司写剧本的合约,1961年成功改编了《西城故事》,1965年写了《音乐之声》的剧本后让老搭档Robert一下就相中了,立刻同意导演这部富有欧洲风情的在萨尔茨堡实景拍摄的音乐剧。

说了半天,还是没有完全解答上面提的问题。现在我来瞎猜一下:玛利亚的原型其实在美国早期的表演生涯中已经发现,她们在奥地利唱出名的宗教歌曲在美国是不受欢迎的,美国人民喜欢简单易懂又让人快活的歌曲,所以音乐剧的曲子和歌词必须活泼幽默,只要让美国人民感到有欧洲的感觉就可以了,不必是真正的奥地利合唱比赛曲目或者是纯奥地利山歌。假如照着这个思路去编曲的话,其实很容易就把曲风搞成美国乡村音乐,一下就串味儿了。怎么这些歌曲都那么的优美那么的梦幻那么富有欧洲风情呢?想想词曲作者们,都是第二代第三代的欧洲贵族移民,他们印象中的欧洲,是爸妈遥远记忆里被层层过滤过的,美化过的。那些保守作派,那些爸爸的棍棒,那些压抑的气氛,都被淡化了,爸妈记得的是远山,河流,森林里踩到松枝的“嘎吱嘎吱”的响声,考究的巴洛克式的修道院在夕阳下的倒影,教堂的悦耳钟声,咖啡厅里侍者挺直腰杆撑起的黑色西服和烫出硬纸般折痕的领结,奉上一杯咖啡时标配的小银勺子和银托盘,甜得发腻又让人无法自控的Sacher蛋糕,Brezel椒盐卷饼飘在窄小巷子里的香味,这些都是在异乡的人最深深怀念的,所以Oscard和Richard的歌曲既能表达出欧洲的韵味,又让大众容易接受,完全不受传统文化的束缚。回忆一下影片中萨尔茨堡的取景,完全都是精华一日游的必去景点嘛。想起我妈到了北京就要去喝豆汁,并不是她特别爱喝,只是姥爷天天在广州几十年都不停地大吹特吹这种北京特产如何正宗,如何美味,让我妈觉得不喝就太吃亏了。再加上四位关键人物在参与创造的时候都是已经四十多岁,身经百战,正是艺术事业的成熟期,技巧娴熟,有能极好的判断观众的反应,派拉蒙公司已经具有推出重磅经典《埃及妖后》的实力,加上成熟的市场运作,怎么可能不取得如此的成功呢?

假如说《音乐之声》所表现的是美化了过滤过的的欧洲,这样的一个欧洲以电影的形式在20年以后,80年代的中国和老百姓碰面了。那个年代的中国才是彻底过滤过的呢!那个时候的中国人民从那个时代过来,主要读一个人的著作,人人都是螺丝钉,随时要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想着要把西方世界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没有麦当劳,没有可乐,没有汽车,没有电视,与西方年轻人开始反叛吸毒弹吉他“要做爱不要战争”相比,真的好纯好纯哦。真的难为了中央电视台译制组的同志,禁欲年代,激情戏不能引进;好不容易抓光了坏分子,侦探剧不能引进,否则人民容易再次学坏;《007》,那还得了,我们抓的就是敌特分子,这种人渣还让美女环绕,开名车带贵表,怎么能脏了我国人民的眼睛?译制组的同志代替大家过滤了那么多光陆离奇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荼毒,真是我们的好同志,辛苦了!流了无数次鼻血,我们的好同志终于找到了一部适合全中国人民从3岁到83岁都适合观看的影片:《音乐之声》!我们强调的真善美也能在西方的人民身上发现嘛,所以说,那里的人民也是好的,只是受到了错误的引导。

唉,想想真是挺悲哀的。从小视为挚爱的《音乐之声》,当时在美国是不符合当时的思潮的,那时的美国是《广告狂人》里的美国,是《性爱大师》里的美国,从63年肯尼迪遇刺开始,大家悲观失望,不相信理想和梦想,到后来的黑人平权运动,妇女运动,反传统运动,环保运动风起云涌,企业家精神全面崛起,69年已经是大师云集的Woodstock狂飙音乐节了。这样一部音乐剧其实真的是不合时宜的,可能唯一的功效在当时是像《007》一样,让大家忘掉现实的问题吧。让一部如此傻白甜的音乐剧指引自己的价值观建立,实在是太薄弱了一些,以致后来自己因为缺乏社会经验吃了那么多苦头,也是活该吧。

 5 ) 二战背景影片之最爱



说起最好看的以二战为背景的电影,很多人会提起辛德勒名单,珍珠港,这里有一个612
Movie Titles (& WWII Links) 1940 - 2000
http://users.aol.com/sailgower/WWIImovies.html

.但是我最爱的,却是最容易被遗忘,也最难被遗忘的一部。

Sound of Music.

说它容易被遗忘,是因为既没有战争场面又没有死人,根本没有正面描述战争,当提起二
战背景的电影,很难想起它来。比如上面的列表中600多部电影都没有列上它。在我印象
中,它是Maria和孩子们穿着旧窗帘做的衣服在山坡上原野上唱歌,在城市中心的广场上
唱歌,在客厅里为聚会的客人们唱歌,一边耍着木偶们一边唱歌,在逃跑当晚的艺术节上
手拉着手唱歌。是大女儿在后院花园的凉亭里和男孩子约会,是小女儿唱完最后一句歌词
趴在楼梯上睡去,是MARIA第一次见到 Von Trapp, 他质疑她的衣着,她说入修道院是将
常人衣服都捐给了穷人,只剩下这一身,他说这身怎么没有捐,她道,因为穷人都不要呀
--她毫无羞涩卑怯的脸,犹胜自知贫苦而不屈服的简爱,多的是天真和光明。

但是,它又实在是和战争脱不了干系的。Von Trapp在逃跑前的晚会上,独自立于舞台,
弹起吉它唱雪绒花,直唱到哽咽难续,Maria和孩子们上台接上,于是全场--在荷枪实弹
团团包围他们的德国兵面前--齐声唱起这首奥地利民歌,他们唱:

Edelweiss, Edelweiss
Every morning you greet me
Small and white, clean and bright
You look happy to meet me

Blossom of snow may you bloom and grow
Bloom and grow forever

Edelweiss, Edelweiss
Bless my homeland forever

如果说战争正是good&evil决斗之时,和那些渲染战争惨烈,暴力,凄凉以求观者愤怒,
恐惧,同情的影片相比,这部片子是如此明媚温和。然而又有哪一部如此令人提及便会微
笑,闻到就将同歌?
我宁愿选它了。

 6 ) 声与影绝佳的契合

声与影绝佳的契合,放才能诞生如《音乐之声》这光影的典藏,电影不仅关乎情感更关乎于战争,但其所呈现的一切却又是那般美好,七个孩子天籁般的童声沁人心脾,用音乐所洋溢的情感充沛而真挚,美景美声美乐编织了一个梦幻的至美之境。

很让人放松,音乐实在经典。片长三小时而全程一直保持相当的趣味。风景怡人,演员出色,让人不禁感叹本片竟诞生于52年前,堪称好莱坞的荣光之一。不过Captain的形象转变太快,搞得我甚至怀疑他的严肃是不是勉强装出来的。顺便说下,日语版歌词不错。

美妙旋律的盛宴,隔离了人间杂念。自由关爱的融入,解开了一个家庭精神的桎梏。从此,刺耳的口哨化为天籁童声,动人的音符荡起心的涟漪,仙乐飘飘宛如童话之境。即使外面勾连着战争阴影,只要悠扬的歌声相伴,只要真挚的情感相依,人生便有了奔向美好的力量。

 短评

我是先喜欢里面的一首歌才来看这个电影的。里面的歌舞不错,故事也挺正能量的,如果老师都用爱来教育培养孩子,那孩子们就太幸福了。

9分钟前
  • 翠蝶🌸羽生✨💫
  • 推荐

用音乐化解仇恨,让歌声串起美好。

11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初中音乐课

12分钟前
  • ZhaoCong
  • 还行

很棒的电影,唱段经久不息,流传至今。

14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从小看到现在,大概有50遍了吧。

19分钟前
  • superfei
  • 力荐

我们班唱这个拿合唱节特等奖= =

21分钟前
  • M.
  • 还行

里面的音乐剧已经载入教材,《哆唻咪》《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音乐之声》等歌曲至今让我们耳熟能详。而更让我动容的,是隐藏在音乐背后的那博大而深沉的爱。最后特拉普带领他们逃到广袤而无限秀丽的阿尔比斯山脉,那是从专制走向了自由。8.8

22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雪绒花这首歌太熟悉了,玛利亚老师真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家教老师,她用她的爱她的音乐感染了上校一家,让原本枯燥无味的家变的活泼充满音乐和欢笑的家,真的是一部很经典的片子

23分钟前
  • 挽梦忆笙歌
  • 推荐

小的时候在电视上断断续续地看过无数次,今天才终于完整地看了一遍。那些耳熟能详的歌谣也不觉得有好听,电影过于四平八稳反而没亮点了。虽然Maria性格招人喜欢,但我还是更喜欢表面工于心计其实心地善良的男爵夫人,不是帕克的话我也不会想重新找来看的= =

28分钟前
  • a little mark
  • 还行

主题的音乐很好听,但可能是距离现在太久了,不太符合现在人的审美,感觉还好吧。

31分钟前
  • 世界尽头
  • 推荐

经典迟观,竟也分次完成。除三个小时确实太长,很重要的一点:这是一部优缺点非常突出的电影。优的部分如此之优。哆来咪雪绒花孤独的牧羊人,密集在60到90分钟时段。只要回想史上经典歌舞片留下过几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雨中曲第二首名曲叫什么?音乐之声仅用30分钟就奉献了足以同竞三甲的作品,足见伟大。可另方面,用以产生名曲的故事进程老实说有些乏味。反纳粹题材框束了某些情绪抒发是一方面。另外在角色层面上,上校的性格太硬太矜,普卢默高富帅却不够引人;玛利亚也只在与孩子相处歌唱时才显魅力(安德鲁斯的爱戏普通),俩人吸引动情的火花不够,加之竞争对手女侯爵被刻意处处下风,即使情路曲折,也无法让观众更多移情与期待。七小孩倒是展现了差异之趣,却局限在年龄和形态,性格或情感好恶上还是偏于单调——凭啥一定要“都”爱玛利亚?

35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真希望世界像它描述的那么美好

38分钟前
  • 张天师
  • 力荐

原谅我,我真的不知道它好看在哪里。

42分钟前
  • 2013
  • 还行

有悦耳的音乐相随,有动人的情感相伴;有政治但没有阴谋,有战争却并不残酷;不愧是一部极佳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上映50周年纪念日:在玛利亚的身上看到了好些自己的影子,喜爱大自然、喜爱音乐、带孩子们愉快地到处玩乐、教孩子们唱歌、……,这一遍的重温观影真是满满的享受呀! -2015.03.02

4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力荐

还记得是音乐老师放给我们看的,真的好好看,真希望现实生活和剧里描写的一样和谐

51分钟前
  • 股神看不懂
  • 力荐

里面的音乐真好听,女主挺阳光的,小孩子也很可爱,经典音乐剧。

53分钟前
  • 秋瞑
  • 推荐

难以被超越的音乐剧经典~~

55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片里的歌曲雪绒花很喜欢,很好听,虽然是喜剧片但是反映的是严肃深刻崇高的人道主义!

59分钟前
  • 宁宁
  • 推荐

最开始是小时候是听了一盘所谓的外国优秀影视音乐磁带,其中打头阵的便是《哆唻咪》和《雪绒花》两首;后来又在电视上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遍,却总是没有留下整体的印象,最后便是此次完整的重看,真是一种固执而坚强的原始性单纯美好,鲜艳的色与柔和的光好生温暖,亦是好莱坞传统歌舞片的最后高峰。

1小时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温情四溢、沁人心脾的音乐电影,经典的一塌糊涂。

1小时前
  • 白发生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