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舟记2013

HD

主演:松田龙平,宫崎葵,小田切让,黑木华,渡边美佐子,池胁千鹤,鹤见辰吾,伊佐山博子,八千草薰,小林薰,加藤刚,麻生久美子,波冈一喜,森冈龙,宇野祥平,又吉直树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3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编舟记2013 剧照 NO.1编舟记2013 剧照 NO.2编舟记2013 剧照 NO.3编舟记2013 剧照 NO.4编舟记2013 剧照 NO.5编舟记2013 剧照 NO.6编舟记2013 剧照 NO.13编舟记2013 剧照 NO.14编舟记2013 剧照 NO.15编舟记2013 剧照 NO.16编舟记2013 剧照 NO.17编舟记2013 剧照 NO.18编舟记2013 剧照 NO.19编舟记2013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编舟记2013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玄武书房拟定出版一部面向当代人的中型国语辞典《大渡海》,阅历颇丰且行事一丝不苟的国语学者松本朋佑(加藤刚 饰)作为监修主持工作,谁知他最为器重的编辑荒木公平(小林薰 饰)却到了退休的年龄,选择回家照顾病中的妻子。此时编辑部中仅有做事浮躁的西冈正志(小田切让 饰)和临时工佐佐木熏(伊佐山博子 饰)。荒木和西冈多方物色,终于相中了营业部内不善于和人交往却对词语有着敏锐认知度以及做事极为认真投入的青年马缔光也(松田龙平 饰)。浩瀚的词语海洋,马缔与同事们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编制一艘驶向彼岸的小船。他们甘于寂寞,却也收获着弥足珍贵的幸福……   本片根据三浦紫苑的同名原作改编。血宴保姆在大雪封闭的山庄里V星入侵 第一季乘风破浪潜艇危机神秘博士第八季警视厅局外人狂医废婿2024春节藏历新年联欢晚会通往内心的桥-儿童心理诊所七个礼拜天烈火雄心2004花木兰(刘楚玄版)强袭魔女 501部队出发!剧场版一念时光第二季金钱无用:深入美联储绝世千金第二季持有秘密的少年们新扎师妹3 (国语版)十二生肖战纪群山2018同级生剧场版上海正午2:上海骑士七尺男儿2005漫漫寻子路海军陆战队员2再战封神榜国语与我同行1944他们/她们清风的味道在一起(2021)照亮街道的家伙们立方体风月无边费城永远阳光灿烂第一季在一起2001全国歌唱竞赛布赖顿硬糖龙城风云闯入者零异频道第二季妙不可言美女总裁的战帝保镖

 长篇影评

 1 ) 你的人生字典有什么?

《编舟记》是部了不起的电影。但是,它并非盖茨比的那种了不起,而是叫人暗自佩服的那种。 看完不免要感慨,在这样一个时代,无论在日本本土还是放眼国际,居然还有人拍摄如此老土的一部电影——拿生命在编字典。这部电影选择站在了功利的对立面,没有金钱,不为虚名。而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它让文字和词语回到了最初的功能:与人沟通,与世界相融。这些词语是有生命力的,有些可能传承了几世纪,有些则才一年半载。 基本上,你如何看待字典,你就可以怎么看待这部电影。如果你觉得抱本字典是逐字敲句, 迂腐且无趣,那么,《编舟记》恐怕也很难称得上有趣。如同编纂字典的繁复、琐碎,电影本身也没什么夺目技巧,相当枯燥,缺乏修饰美化,慢得惊人。12年后,依然有一种没完没了的感觉。若是鼓吹成功的励志剧,这个时候就可以完结了。 更何况在完成《大渡海》之后,几个人又商量着要开始修订工作。 作为劳动果实的《大渡海》,它也说不上有什么光环。要用时间丈量的话,片中提到《大辞林》前后花了28年,而《大渡海》才花了15年,时间无情,一扫即过。但正如房东竹婆婆对马缔说的:你这么年轻,就找到了这辈子想干的工作,真是太幸福了。这样的句式和语调,听上去再熟悉不过了,那便是日本人推崇的工作态度和国民精神。用一辈子做一件事情,在另一些人看来,简直无趣之至,折磨死人。可《编舟记》却说,那是天经地义。 对自闭且内向的马缔来说,接手《大渡海》,除了有各司其职的贴切对号,他也寻得了与人交流的勇气,甚至于在一干同仁的帮助下,收获了爱情。抛开太重的《大渡海》不说,往轻的层面讲,马缔的人生写照,也是《大渡海》的意义所在。人生海海,字典如舟。它让许许多多看不见的“人”,穿过海洋连接彼此,找到爱情,重塑人生。 《编舟记》有文科宅的幽默,但这种幽默不是故作的讨喜,而是与时代不搭的笑料,比如毛笔写就的情书,还有马缔跟主编在公共场所收集词汇的举动。如果褪去那些私人情爱,多加实例,《编舟记》就真是一部关于编字典的百科全书了。 如果要说有什么缺点,《编舟记》实在太正了一点。从头到尾,电影完全没有反派角色。丈夫编字典,一词一卡。妻子做料理,一刀一划。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简单、认真,低调踏实,敢于面对工作的寂寞(同时也带享受),从一而终。从女主角到其他配角,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支持着马缔。有的退出了编辑工作,却一直在帮忙。有的工作调迁,却也称得上敬业。就连默默无闻的甘草阿婶,她也毫无怨言。更不用说那些拼命熬夜的大学生们,他们没把《大渡海》看得多神圣,只是当一份工来打,但这些大大小小的努力,终于成就了《大渡海》。 积极、正面,近乎主旋律的小人物题材,日本电影也有太多,像《铁道员》,不断的失去和送别却一直坚守岗位,往死里煽情。也有那种面对生活的唏嘘喟叹,像《何时是读书天》,主人公早早看清了人生的孤独,选择用读书来对抗。但到最后,电影却笔锋直下,认为那是下下之策——人生还是要有情有爱,否则落在纸面,实在太寂寞了点。在这方面,《编舟记》的马缔是毫无疑问的人生赢家。 想到国人喜欢摘抄并杜撰鸡汤格言,它们总在说,人生的字典里没有失败,没有自卑,没有其他云云。但看完《编舟记》,我却想到了一个完全相反的问题,你的人生字典里有什么?【中国新闻周刊】

 2 ) 就是喜歡翻字典那種紙張的質感

讀中文出身、喜歡文字學和訓詁、現職編輯--我無法不喜歡這套《大渡海》。也是這些身分、喜好、個性,令我為這部電影感動不已。

《大渡海》其實是一部字典,像我們的《辭海》。故事講述松田龍平飾演的宅男書虫,被調到字典編輯部,因著他自己對文字的喜愛和執著,一心要編好《大渡海》,繼而漸漸打破自閉的框框,和同事合作、相知相交,學會了與人相處,甚至鼓勵他人。故事其實挺簡單,書虫加入字典編輯部,編《大渡海》途中遇上許多阻滯,發生不少意外,編輯部眾人如何眾志成城,逐一解決問題,是一個傻好人遇上一群好人成就好事的溫情小故事。

電影裡提到:「由一個不會與人溝通的人去編寫一本用來給人溝通的字典」,這句話點醒了松田龍平,也是電影主題:文字和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了解、交心、相知、相愛的工具;文字和語言,彷彿就是把人連起來的紅線;日文原名《舟を編む》就是「編織一隻大船」的意思,大船穿過字詞的海洋,把陸地的人連繫起來。人們的感情,也像編纂字典般,慢慢一個字一個字、一點點一滴滴的建立和累積。

角色之間的互動充滿溫情,好看;不過對我來說,編寫字典、製作、印刷的過程更好看。看著他們為了《大渡海》編寫了十幾年,到開機印的一刻,真的很感動!還有松田龍平為字典揀紙時提到翻字典那種美好的質感,真的太有共鳴了!大學二年級,上過郭鵬飛老師的古代漢語之後,開竅般找到了寫論文的方法,從此愛上圖書館裡參考書那一角,和那些字典熟絡起來。各種形式編纂的,重型的只是目錄已如一本《辭海》,專門的也有精細如《詩經》植物詞典。以一個字或一句經為鎖匙,逐本逐本字典去查,翻開那些薄如蟬翼,滑如蛋白,還帶點半透明的內頁,小心翼翼還怕弄皺或撕爛,當時我相信,讀中文的浪漫就是查字典。--所以我是不會不被這套《大渡海》感動的。

也說說演員。松田龍平今次演的宅男角色跟平日的他很不一樣,明明是型男,怎麼可以演活了宅男書虫?更要看到他一開場是完全不能溝通的100%宅,丁點光芒也沒有,所有星味都消失了,到後來變得積極成熟,還有點自信,他連這種轉變也表現出來,難怪當年16歲初出道一嗚驚人(《御法度》)。還有小田切讓,是輕佻小聰明的角色,對他來說毫無難度吧。至於宮崎葵,其實沒怎麼發揮喇~

最後,推介這套電影給中文系的朋友、讀語言的朋友。特別是對語言文字有執念的朋友。(不喜歡查字典,感該會覺得很一般吧~)

 3 ) 让人愉快的片子,导演差了些

这个片子的步调还是很轻盈的,我觉得挺好看的。在观影的时候有两个问题一直徘徊在脑海里。

第一个,其实不光是这部电影,而是日本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职人精神,那种投入痴迷和忘我,与恋物的界限在哪里?我觉得这一点是电影导演始终没有说服我的。也许是松田龙平所演的马缔光也是一个内向,不善于表达自我的人的关系。当我看到教授说出那“词典是链接语言之海的桥梁”(大意,具体我记不起来了)的时候的确收到了冲击,但是我没有能够从马缔的回应中找到这个念头生根发芽的表现。事实上这是一个我一直纠结的问题,就是当一个人对物的执着到了偏执的程度,那人的位置和意义又在哪里?仅仅是一个完成目的的工具吗?从某种意义上,正是由于马缔单纯的性格和极端投入的反差所结合在一起的这种矛盾性是整部片子的光芒所在,但是我觉得还欠缺那么一点。影片的后半部转入老套的“神啊让我在XXX之前完成这部作品吧”,恰恰减弱了探讨这个矛盾性的叙事,虽然温暖,但是我觉得无趣。

马缔和辉夜(宫崎葵)的关系是一个亮点,虽然只是在次要的位置。同样的,我觉得着力不够。两个人关系的发展,只能这么说吧,真是马缔走了狗屎运了。在前半部有几处机会都有机会让两人的化学反应加深(特别是辉夜的前男友打电话来的时候),但是太克制就变成呆板了,我只能这么说。到了后半部,除了食物有够吸引我之外,让宫崎葵说两句话有那么难嘛……

第二个问题和表演无关。那就是编纂词典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注定的悲剧。这一点导演在后半部提到了一点,但是完全没有接着这个话题。马缔和他的小组应该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他们收集词汇的速度绝对不可能超过人们创造词汇的速度,也就是说词典永远是过时的。这个概念,如果结合一开始”语言之海“的意向,其实可以大做文章。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还要干一件注定是失败的工作?作为一个执着的人,马缔如何看待这个无可逾越的挑战,他是如何与自己妥协的?这个问题可能只能留给我自己了。我当然知道用看到维基百科的心态来看到这一“古典”的工作,可能是某种误读,但是当《大渡海》出版的时候,马缔和荒木先生说“我们马上准备修订本吧。”此时已经是2010年,难道说导演要表现一个悲剧吗?看起来不像,但是对于一个把毕生精力投入这项工作的时候导演——亦或是他预判我们这些观众——会对这一行径的背景熟视无睹,让我觉得还蛮奇怪的。

松田龙平和宫崎葵都是好演员,这个本子也不错,应该有更好的表现的,只能说是导演功力不够了。

原文:http://www.makzhou.warehouse333.com/2013/04/04/2934/

 4 ) 从《编舟记》谈起

    一般来说,我这个人,对于极为具正能量的作品,是没啥感觉的。主旋律的价值观并非能满足我在电影里寻找猎奇的想法,我也因此在观看电影的初期,钟爱于B级片,那是想象的魁宝,让人惊叹。这几年,也逐渐关注了日本的电影,从某种方面上来说,对于猎奇的死亡展示日本人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但是,极端如他,在纯爱电影和简单电影的布置和拍摄上,也是无人出其右的。

  这是具有发展的历史的,是可以作为电影史论来研究的。简述下,就是在松竹和东宝的片场制的影响下,学徒制度的传承,风格的传承更为容易的。日本电影初期的歌舞片所展示的内容可以作为背景,再从小津开始算起,到后来对他的电影的继承和变体,而后,今村昌平岩接过小津的接力棒,井俊二提出的纯爱电影类型,直到现在是枝裕和和对于小津的变相继承,可以说在此之中,经历过许多大事件,太阳族电影,如片场的没落和独立制片的兴起。直到现在,在此风格的电影里,总有佳作出产,道理应该是:这更符合日本人的表达,观众也为电影里的内敛、克制、清淡,强调微物之美的的情绪表达和礼仪而感到自豪。但这风格也非一成不变的,如今,在多元化的社会下,他们也会找到附属元素来进行类型化的多元创作,比如和青春联系在一起的《横道世之芥》,和亲情相关的《如父如子》,和理想和工作划等号的《编舟记》等

  平衡构图,简化叙事,虚化背景......对于这等表达方式在近年来没有过于丰富的变化,是好事还是坏事?从历时性上看,一个国家在电影上能保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试听风格的确是件好事,但是从发展上看和共时性的比较上看,这样的表达方式是否会让观众感到厌烦,从现在看,加上明星效应,吸金的能力并不差,从艺术上看,除却我们说的风格继承,更多的是需要导演赖打破这一现象,从而能“开天辟地”,进行全新子类型风格发展的。虽说是多元化,但更像是走两个极端。一方面崇尚着死亡的展示,另一方面却是隐忍的叙事。这如同菊花与刀,日本的天性大抵如此。

  说回来,在电影里的角色,都是很纯粹的人,他们把手头上的工作当做自己的理想来做,没有任何怀疑,也没有任何超出社会赋予它们职位的理想和想法。于此同时,他们没把《大渡海》看得多神圣,只是当一份工作来做,也就是但这些微小的努力,成就了《大渡海》。人物的背景和性格是被简单化的,符号化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故事变成了扁平了故事,导演在给自己规定一个死了的圈子里,得到了更大的发挥。这样的故事符合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也具有强大的教化功能的,所以,《编舟记》能获得日本电影学院奖,是因为,精致的试听语言和相对日本化的故事,以及票房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电影里所体现的:不逾越规则的理想主义,和简单而又平凡的执著精神,在评选过程中,的确帮了很大的忙。

    当然,能在愈来愈快的节奏生活中,还能看到能拂拭人心灵给以平静的电影,是非常棒的,这样的作品,对于我来说也是喜闻乐见的。毕竟,谁都需要被这样的电影洗礼一番。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残酷的现实社会时,抱以更大的希望。

 5 ) 论如何优雅地为强迫症找一个出口

       作为一个会在阅读任何资料时本能地去注意“的地得”和标点符号的用法,用钢笔写字时会刻意不让手抹到上一行未干的墨水,不小心写错就宁愿整篇重写的时不时会完美主义和轻度强迫症呈喷射状发作的人,《编舟记》简直成了我的福音书。当看到电影中名字和“认真”同音的马缔君那些按类排列码放整齐的书籍,看到他们一遍遍校对文稿不能忍受任何一个错误和遗漏,看到老编辑用漂亮的铅笔字写下一个个词条,看到他们一丝不苟地表示不会使用当下摩登的语法错误的时候,我的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表又相见恨晚的舒适感。马缔君的同事都说他是一个怪人,也许这个电影里通篇洋溢的,也是一种怪人才能够心领神会的幸福。
      《编舟记》说的是一个最强盛时也仅有四个人的编辑部编撰一本中型辞典《大渡海》的故事。将一生倾注在辞典编撰中的经验丰富的老编辑准备退休了,为了完成这本与众不同的现代又完备的《大渡海》的编撰他准备找一个继任者,于是他遇到了沉浸在书的世界中甚至有些人际交往障碍的马缔。他用主编提的一个问题去问他:请他解释“右”这个字。而马缔对于语言文字近乎偏执的热爱让他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大渡海》编辑部的一员,他也在这份很多人看来枯燥无聊到爆炸的工作里获得了专属于他的巨大满足感,别人以为的寂寞世界很多时候是自己才懂得的乌托邦。
       这是一部太日本的电影,那种手作时代的执着和职人式精雕细琢的苛刻在我们这个连财政拨款送给乡村里孩子的字典都可以盗版的神奇国度简直不可思议。而马缔们就这样执着地从每一个词开始收集,查阅无数资料,经过多轮校对,不敢有一丝懈怠,哪怕是辞典纸张的弹性都经过一次次的精心雕琢,追求他们谓之的“手感” ……的确,感觉是这个世界上最直接也是最飘渺的一种存在,对的感觉可以在瞬间把完全迥异的个体连接,如果不对,永远是相隔千山万水的不理解。正是凭借这对感觉精神洁癖般地极致追求,构建出了一份能让懂得的人心领神会的怡然自得。
      《编舟记》很容易让人想起之前大热的日本纪录片《寿司之神》,那是一部讲一个寿司师傅二郎穷尽一生时间在捏一只寿司的故事,那种一生专注一件事的态度,那种对自己无比苛刻的要求让一个平凡人充斥着神的光芒。而《编舟记》则在更为繁复枯燥的文字工作中彰显着这种动人心魄的专注和信念,他们那种气定神闲的从容是这部电影最为动人的基调。
      《编舟记》也让我想起了另一部震彻心灵的《查令十字街84号》,那是爱书的人会爱上的故事,《编舟记》亦然。作为一个从小养成了阅读习惯的爱书之人,电影里流露出的和书籍相通的质感有着抚慰人心的能量,那是种很私密很个人的快乐。从那种与书为伴,搜集整理资料,把浩瀚的资料进行充满规律与活力的排列的工作中,我体会到无与伦比的乐趣。在电影的每一分钟里,我都收获着一种不可多得的自在。
      《编舟记》采用35mm胶片拍摄而成,从1995年说起,全片充满着一种浓重的时光的质感,和这个看起来很内向的故事相得益彰。而故事中最让人感动的不只是动辄花几十年精雕细琢一件事的职人精神,而是一种传统不死的传承。在枯燥繁琐的辞典编撰工作中,总还是有新鲜血液乐于投身其中,而传统在现代精神里发酵后也迸发出一种更难能可贵的能量。在我看来,只有日本可以将传统和现代理解的那么透彻,日本职人的使命感在这部电影里发挥到了极致。
       最终历经十数年,《大渡海》终于编成出版,而首发式的海报就是一个母亲怀抱一个婴儿,这更是电影的一个点睛之笔,此时电影要表达的已经不只是一种鞠躬尽瘁的职人精神,而是一种传统的改进与传承。影片的最后,马缔们又开始准备辞典的修订工作,就像在烟波浩渺的大海中寻找片片扁舟一样,这个工作浩大繁琐并且无穷无尽,但总有人在鞠躬尽瘁地完成它,因为他们迷恋语言文字的美。
       还是回到最初的问题:“右”是什么?老主编给出的答案是:数字10中0的方向即为右。感谢那些辞典编者,他们把世界定义得精准又明了。也感谢电影职人们把编辞典那么枯燥的故事描绘地如此惊艳又美妙。

 6 ) “哀”与“爱”——卡片中的伏笔

其实只是一篇影片中卡片词汇的不完整总结。 在家看电影一直有截图的习惯,无论喜欢的构图、衣服、表情还是台词,都会截一下,就好像阅读的时候随手用铅笔做标记似的。在看完电影回顾截图的时候,发现了卡片里的玄机。 影片开始二十几分钟,有一串词汇卡片的镜头,卡片上出现的词,多多少少、或显或隐的,暗合了影片的情节和情绪,两个最重要字,是“哀”和“爱”。 毕生飘荡于时间之海,死生有命,聚散有时。十二年后的第一个场景,从房东老奶奶抱着猫的遗像中开始,伴随着悠悠的钟声。为马缔与香具矢的爱情做牵线人的老奶奶会离开,为马缔编《大渡海》做引路人的松本老师也会离开。在获得的过程中亦不断失去,在成就的结果中亦总有遗憾。哀是人生的底色。 【哀韵】诗歌或音乐中表现哀伤情感的语调或旋律。 【哀伤】悲痛、悲伤。 【哀情】悲伤的感情。 【哀愁】哀伤的情绪。 而对爱,影片则如词典释义一般从多个角度加以解释。 就伴侣之爱而言,马缔对香具矢的感情固然是“恋慕”的最佳阐释,但香具矢在漫长岁月中与马缔相敬如宾,故作潇洒的西冈醉酒后的求婚,荒木申请退休照顾妻子,乃至松本太太对松本老师无言的体贴,亦是人世恩情的种种呈现。 在对伴侣之外,对事业的执着、对工具和手艺的持守、对书和对猫的深情,亦是爱。这种生命与书、与猫、与器具相联系、相接纳、相融合的过程,也是人不断和生命发生联系,不断热爱生活的过程。 【爱诵】喜欢某首事而时常诵读。 【爱妾】宠妃。 【爱唱】喜欢某首歌而时常唱。 【爱听】因为喜欢而时不时聆听。 【爱猫】备受疼爱的猫,或指疼爱猫。 【爱执】执着追求异性,或指眷恋不舍、执着于性爱。 【爱称】本命以外的充满亲切感的称呼,昵称,绰号。 【爱情】恋慕异性的感情。 【爱书】很爱读的书籍,或很珍惜的书籍。 【爱器】十分喜爱和珍惜的乐器或用具。 还有一些并不是“哀”或“爱”字开头,然而与情节有涉的词。 【间子】将棋对弈中被将军时,用于阻止被将死的棋子。 (影片中的“间子”当然是小田切然扮演的西冈,在局长提出要撤换一个人作为保留《大渡海》的条件时,西冈主动调换到宣传部,才保全了马缔和大渡海。) 【对酌】没有侍从在旁,两人互酌对饮。 (香具矢去筑地之前和马缔的对饮,马缔借酒壮胆送出情书。) 【投缘机缘】人与人是否投缘全由缘分而定。 【暧气】打嗝。 (不知道是否与松本的食道癌有关。) 【体恤】怜悯体谅。 【相携】两方携手合作。 【衬纸】为防止污损而夹在物与物之间的纸张。 【相仕】一起工作的同伴。 【咬接】将木板连接处各去掉半数厚度再拼接起来。 (指的可能是马缔和西冈在工作中相互砥砺,两种性格各得其所吧。) 【大放异彩】发出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光彩。 【意气冲天】气势高昂、干劲十足的状态。 【异类】游离于主流之外、特立独行的人。 (当然是“认真君”这样的怪咖了~) 【生存】存活、生活、度过人生等意。

 短评

你怎么看待字典,如同怎么看待这部电影。应该说,电影本身相当枯燥,没有太多的修饰美化,慢得惊人。12年后,还有一种没完没了的感觉。若是励志剧,这个时候就可以完结了。

7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非生非灭,非色非心。浩如烟海,郁如邓林。

10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一舟一世界,能把这样的故事搬上银幕却不觉得枯燥,难度不亚于编字典本身。本届#上海电影节#终篇。

12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推荐

看来我已经腻味了日本电影里的简单笨拙的坚持和不善言辞的weirdo,加上我对这种生硬的两段式的时间结构一向的无感,《编舟记》几乎没有给我带来任何的触动,知道导演想说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但就是不在乎、不觉得好看,反而觉得这种设定和台词都相当矫情。

15分钟前
  • 凉水
  • 还行

电影本身很一般,但背后那种负重于泰山的厚重精神值得钦佩,让人想到这个民族经常引以为豪的“大和魂”。在浮躁和快速前进的社会,看看人家的一个字头是怎样诞生的吧。

1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不会再有更呆萌的松田龙平和更贱B的小田切让了,赚得一把基情泪啊

23分钟前
  • 科华北路街溜子
  • 力荐

会想起《天地明察》,不过比那部还要稳和静许多。日本人总喜欢在这种枯燥里找成就感,由之风格和内容也是对应的。这里有枯燥对有趣,有平凡对伟大,不过最感兴趣的还是在研究词语的时候学习并了解生活与爱。这才是文字的意义嘛

2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言葉の海を渡る船、人生の海を走る道!

30分钟前
  • xxhhcc
  • 推荐

以后这会是职场人士必看的电影之一,特别是初入职场的新人。从几位主角开始编写大辞典开始,他们对于这项工作严谨认真的态度,就不再仅仅是敬业的职场工作态度了,它代表的一种日本的民族精神。我敢说日本人喜欢这部电影,拿去申奥,应该带有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吧,但在外人眼里电影本身很平庸。★★★

3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龙平真是理想型。

40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爱是温柔有耐心,还有敬意。松田龙平爱编词典是这样,爱小葵也是这样。嗯,找到一件值得自己如此对待的工作,一个爱人,这一生,夫复何求呢。

43分钟前
  • 663Ö_Ö
  • 力荐

(9/10)片名之所以叫《编舟记》,是因为主人公花整整15年编辑的字典叫《大渡海》。发现日本一些导演喜欢用影视化解世人对职业的偏见,《入殓师》、《编舟记》是这样,《棋魂》、《灌篮高手》、安达充的作品也是这样。呈现主角的不易,却不去渲染他们的”伟大“(反面例:《孔子》)。

47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入殓师,编舟记,日本人总能把一些边缘职业的人拍得有滋有味

51分钟前
  • 大島
  • 推荐

那份對於文字與傳統的謙卑敬畏令人動容,前半闕松田龍平的書呆子形象塑造略顯過火,但詼諧味十足

55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推荐

一个呆萌一个贱萌,我就被这俩男神轮着萌的整个人都不好了!

56分钟前
  • A L E X
  • 力荐

为理想主义的执著精神而深深感动,然而又对皆大欢喜的结局感到遗憾。这是典型的日剧式表述,而舟的结局该在海上。几位关键人物印象深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刻画比较单一,也是日剧式的,温暖的大酱汤。

59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其实还是回避了在电脑时代这样的辞典有什么用的问题,展示了一种古董级的工作方式,很美,很职人,感情让人很泪目,但还是古董,逃避了很多现实冲突。

60分钟前
  • 熊阿姨
  • 推荐

清凉的质感就像翻字典纸张的手感,松田龙平不再只靠外形吃饭,熬出了味道。我们拍各种不着边儿的时尚杂志社,总那么虚假蹩脚,人家拍辞书编辑,不徐不疾,一针一线。把语词视为海洋,词典就是渡海之舟,所以词典取名《大渡海》,编辑就是编舟人。80后导演石井裕也万一会拿个奥斯卡最佳外语。

1小时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边看边难过,有了wiki,大渡海的存在还有意义吗?耗费如此多的心血去做这件事真有价值吗?但又打心眼里羡慕日本人这种一头扎下去做事,从不怀疑其意义的踏实。专注本身即是意义,即是幸福,即是道之所在吧。

1小时前
  • 亚比煞
  • 力荐

对生活要充满性冷淡的态度,才有可能日积月累一心为己成就一番事业,但这只有少数人能做到。大多数人愿意去过那种无意义的生活——对各种外物充满冲动,被内心欲望所任意驱遣,每天忙忙碌碌,即使多年之后一事无成。

1小时前
  • danyboy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