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攀岩(普通话)

正片

主演:亚历克斯·霍诺尔德,金国威,Dierdre,Wolownick,Tommy,Caldwell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徒手攀岩(普通话) 剧照 NO.1徒手攀岩(普通话) 剧照 NO.2徒手攀岩(普通话) 剧照 NO.3徒手攀岩(普通话) 剧照 NO.4徒手攀岩(普通话) 剧照 NO.5徒手攀岩(普通话) 剧照 NO.6徒手攀岩(普通话) 剧照 NO.13徒手攀岩(普通话) 剧照 NO.14徒手攀岩(普通话) 剧照 NO.15徒手攀岩(普通话) 剧照 NO.16徒手攀岩(普通话) 剧照 NO.17徒手攀岩(普通话) 剧照 NO.18徒手攀岩(普通话) 剧照 NO.19徒手攀岩(普通话)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徒手攀岩(普通话)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亚历克斯·霍诺德从2009年就梦想着徒手攀登酋长岩,此后尝试了1000多次,而徒手攀登酋长岩是自己的 “终极目标”。为此,他准备了一年半的时间,借助绳索攀爬过近60次酋长岩。他表示,自己这样做并非为了进行预演,而是反复尝试不同的岩点,研究攻克最难的区域。纪录片拍下了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及酋长岩的壮丽景色及霍诺德登顶的历史时刻。除此之外,片中还回顾了他怎样处理极限目标带来的生命风险,以及他如何追求卓越完美,从而在无绳索保护的情况下保证万无一失。天才计划握住我的手我嫁给了未婚夫的叔叔新城杀手玛丽苏遇上杰克苏泳池情杀案检察方的罪人(原声版)待嫁老爸王志文版大地惊雷姐姐妹妹的武馆有烟火的闽西报告老板 番外篇血亲2022丢羊张震讲故事之洗脸女生的传说黄金之地多多迷雾中的孩子爱的色彩笑傲江湖第三季整编岁月歌剧魅影2:真爱不死下载南茜雪莉2024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粤语自传小册丝路潮涌万里同欣·丝路春晚 2024为了谁乱马1/2:SUPER 破恋洞的诅咒!吾爱永存野战惊魂2星球大战:克隆人战争第六季基础所需纯真的记忆吹吧,徒弟情书(综艺)人+性大不同:日本篇开心超人联盟之超时空保卫战恋爱自由式粤语你是迟来的欢喜开心鬼2023劫数难逃2018恋爱地图上海篇江总别虐了小姐又跑了空气人偶林师傅在首尔

 长篇影评

 1 ) 工程师攀岩教学片

Free Solo(无保护攀岩),是攀岩运动中最危险、最极限的一种。在不了解攀岩的大众眼中,徒手爬上将近3000英尺,几乎垂直地面的岩壁本身就足够匪夷所思,更何况还是在赤手空拳的情况下。走错一步,就可能粉身碎骨。哪怕是在攀岩爱好者中,敢于尝试徒手攀岩的人也少之又少。几乎所有人,在学习攀岩保护的第一课都会被反复强调:绝不要松开保护绳。

于是,当我们谈到无保护攀岩,脑海中出现的总是这么一副场景:一个人带着一腔孤勇,抱着必死的决心悬在岩壁上,没有支援,没有后备方案,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手脚……甚至连Alex Honnold自己早期那部短片《Alone on the Wall》里,也在拼命渲染这样一种气氛。

是真的没带绳子!

而我看完Alex最新这一部《Free Solo》后简直惊呆了,这跟我想象中的无保护攀岩太不一样了……它简直是人们所有刻板印象的反义词。这部电影里,无保护攀岩是有计划的、可控制的,甚至可以反复尝试;Alex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团队里有好几个闪闪发光的名字:Tommy Caldwell,曾经征服过酋长岩好几面墙的顶尖攀岩者,也是另一部攀岩大片《The Dawn Wall》的主角;Jimmy Chin,摄影大触,登山高手,还曾经从珠峰上滑雪而下。Alex甚至还带了个女朋友,在他准备爬酋长岩期间两人甚至还买了一套房。整部影片将近两个小时,只有最后10分钟不到的时间是Alex正式攀爬酋长岩的影像。前面长长一个多小时,全都在详细讲述这个项目的准备过程,几次失败的尝试,各种方案的变化,和风险应对指南。

是不是一个很熟悉的配方?这哪里是世界级大冒险,明明是一个工程项目报告啊!

酋长岩Freerider路线,各个主要段落

但是,也许正因为这不同于大众印象、甚至不同于其他无保护攀岩者的详细准备,让Alex Honnold成为当今最厉害的无保护攀岩者,并且至今仍然还活着(划重点!)。

这几年开始攀岩的人,都无法绕开Alex Honnold这个名字。这位内向的加州青年,从5岁开始攀岩,19岁从伯克利退学后开着一辆房车四处寻找目标,在2008年首次无保护爬上优胜美地公园的 Half Dome——两千英尺高的大岩壁,著名户外品牌The NorthFace商标的来源。从此之后,全世界都在等着他爬上酋长岩,他也在2017年正式完成这一壮举,而同行的摄影师Jimmy Chin记录了这整个过程,成为了这部名为《Free Solo》的电影。

就是这位不断挑战人类极限的Alex Honnold,在他的自传、采访、演讲中不断强调过一个观点:他并不比其他人更大胆。无保护攀岩在他眼里,风险是可以控制的,只是失败的代价非常惨重而已。

我一度不理解这句话。攀登大岩壁,这本来就是一件风险超高的事儿。举个例子,你面对一面垂直地面的墙壁,唯一凸起来的地方就是半厘米宽的石缝。你只有一只手抓住它,得固定住自己的整个身体,并且得试图找到下一个落手或者落脚点。而你一低头,发现自己离地面500米高。你告诉我,要如何把风险压在控制范围内?

这么高,风险控制超级难了

感谢Jimmy Chin,在《Free Solo》影片中详细记录了Alex的准备过程,也让我的疑惑得到了解答。大神的方法意外地简单(和熟悉),首先要有一个好团队,然后得留够充足的时间,把岩壁分段拆解,集中讨论难点,选择最合适的方案。最关键的一点是,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尝试。工程师们看到这里都泪流满面了,这不就是我们做项目的方法吗?

Alex的团队非常牛逼。前面已经说过了,他团队里有攀岩大神。Tommy Caldwell是最适合攀爬酋长岩的伙伴,如果说我们这一代攀岩者的偶像是Alex Honnold,那么Alex本人的偶像就是Tommy无误了……Tommy可是首攀了好几条酋长岩线路,在离婚后就仿佛跟大岩壁结婚了,用了几年时间就为了爬过心中梦想路线the dawn wall的人啊,如果说世界上有一个人对酋长岩了如指掌,那就是Tommy了。而且,怎么说,可能因为个人经历的原因(具体请看《The Dawn Wall》这个片),Tommy对后辈还挺关心的,很愿意配合对方的训练节奏,作为攀岩搭档简直完美。

能看出Alex对这群人是相当信任的,Alex摔伤脚的时候,他们讨论恢复计划,在时间和健康中做抉择;摄影团队决定拍摄方式时,Alex说不要跟拍,摄影团队立刻改变方案只做远景和无人机拍摄。要知道,Alex是那种内向到,小时候攀岩不敢跟人说话,找不到搭档,不得不开始一个人徒手攀岩历程的人。让他能毫无顾忌说出想法,并且能全心信任团队会跟自己配合,这是件超级了不起的事儿。这时候就要划重点,许多公司的产品经理跟程序员真的是零交流,互相认为对方的思维跟自己不在一个频段。抱着这样的态度,怎么能有效率地解决问题呢。看一看Jimmy Chin是怎么做的—— 他在讨论中一直不停向Alex询问,哪怕Alex表达模糊不清,也能在他的反复确认中把信息交代清楚。果然不会问问题的摄影师不是好PM。

Jimmy Chin的摄影团队,装备就有这么多

当然,团队再牛逼,徒手攀岩也要靠个人素养。之前那部《Alone on the Wall》的主题简单粗暴,就是秀,镜头全给了Alex在岩壁上的高难度动作,怎么惊险怎么拍。而这一部电影篇幅更长,就能系统地展现出Alex的整个准备过程。电影用了很大的篇幅讲Alex如何反复练习The Boulder Problem——整条路线中最难的一段。Alex不断失败,不断换方法,笔记也做了一整本。客观上,那一段难度高,Alex并不能做到100%的把握,但他做到了自己能力范围内万全的准备。在最后攀登前,他甚至把这些难点动作的手脚顺序记了下来,尽量保证自己不犯错误。比起最后那创造历史的10分钟,这一段反而是最让我震撼的情节。在我攀岩的这几年里,我也遇到过很多困难的路线,也用过几天十几天的时间去尝试,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把整段的答案都背下来——仿佛这种考试前背下标准答案的方法,在高考后就被自己抛弃了一样。并不是自己的记忆力变差了,而是自己已经失去了那种背水一战,志在必得的决心了吧。然而这不仅仅适用于攀岩——面对各种项目,难道不是这样细致万全的准备最容易成功吗?

还有很多点,都让我觉得这分明是一个工程项目教学片吧。比如Alex在16年冬天尝试攀爬,却在爬完第一个pitch感觉不对,立刻回撤,这就跟项目需要先小范围测试,然后再大规模上线一样。再比如Alex两次受伤,他并没有休息到完全恢复再重新训练,而是一边打着夹板一边在岩馆做室内训练,正如同修bug,不可能等所有系统都好了再上,而是哪儿修好了就哪儿上啊。能把这方方面面都做好,也难怪Alex能一次次突破极限,并且如他自己所说,始终把风险控制好。在这电影前80分钟的铺垫之下,最后10分钟的成功似乎是意料之中,小伙伴们都说这部片没有《Alone on the Wall》惊心动魄,殊不知前80分钟的准备过程才是精髓。项目上线,一切平安,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很多人认为Alex能如此系统地准备攀岩,是因为无保护攀岩一旦失误,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他不得不全力以赴。而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如果拿出这种命悬一线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即使无法达到爬上酋长岩的成就,也应该能在大多数领域所向披靡。决定结果的,首先是方法和态度,技巧总是占第二位的。所以啊,我就再一次感叹,我和Alex Honnold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他能爬上5.14而我不行呢。

宅男Alex,爬Half Dome的时候穿的程序员格子衬衫

最后。非常喜欢这部电影里展现出来的Alex的个性。他真的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跟这个世界的交流仿佛隔着壁垒的人。他说,最开始无保护攀岩,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去找人做搭档,只好自己爬。很多人看完这部电影,会对Alex的心态产生好奇,不知道他这样专注又交流障碍的家伙到底在想什么,难道他的大脑真的感觉不到害怕,正如电影中MRI图像显示的那样吗。

我倒是觉得他一点也不奇怪,与其说他过分勇敢,不如说他只是选择了他最舒服的方式去生活,后来幸运地发现,攀岩这件事,竟然意外地适合内向型。攀岩给他带来的安心,远大于危险。这一点我感同身受,因为有时候,跟人交流这件事,真的比从岩壁上摔下来还要可怕。在山里面对一面光秃秃的高墙,我也不会手心出汗、肾上腺素飙升,而是觉得,啊,终于可以不被打扰地和这座山好好交流。那种感觉——比起在会议中不停发言讨论,在朋友聚会时强行融入人群,要舒服得多。确实有很多攀岩者是爽朗外向的人,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比起跟人在一起,更愿意面对大山的。他们应该跟我一样,从Alex身上看到了很多鼓励吧。

 2 ) 生与死的相切线

(文/杨时旸)

有些运动就只是运动,而有些运动近乎哲学,因为它们会逼问出对“意义”的拷问,旁人都会疑惑和好奇,“为什么要从事这样的运动”,甚至连从事者自己也会如此对自己发问,但谁都没有答案。或许再没什么比徒手攀岩更接近于“哲学运动”,就像纪录片《徒手攀岩》中那位资深的职业攀岩者所说,“想象一下,有一项奥运会水平的运动,你要么拿到金牌,要么死。”

孤身绝壁,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只凭借手脚,勇士和疯子混合体,有人赞叹他们是英雄,而有人视他们为病态,是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这样的运动和从事这项运动的人。人类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而这群人是异类,始终反其道而行,所以在很多人眼中,他们的心理是扭曲的。在纪录片中,主角亚历克斯参与了一个医学项目,大脑成像显示,用来接收外界刺激的区域与常人完全不同,对于可以使大多数人产生刺激反应的内容,他无动于衷。他自我调侃,“我的大脑完整吧?”这个项目只是想弄清楚为什么有人对于极度危险如此着迷,但仍旧没有什么确切答案。

《徒手攀岩》这部纪录片注目着一些极度危险的时刻,却有着一个异常安静的主角。亚历克斯是个清瘦的小伙子,有着深色头发和巨大的黑色瞳孔,他与世界始终隔着一层难以名状的隔膜,不会被外界影响,也不屑于对旁人解释自己。他只是要做徒手攀岩这件事,没什么可说的。他也会有“正常”的恐惧,对于一座向往已久的岩壁心生胆怯,但他终究还是要爬上去。这个故事有着非常标准的结构,主线记录了亚历克斯征服不可能任务——酋长岩之巅的全过程,其中穿插了他的回忆、自述以及家人、恋人和朋友们的采访,追溯了他的童年和成长经历。这个故事的核心本身就是一个奇观,人们不知道下一步自己将见证奇迹还是见证毁灭。在这个故事的背景中,穿插着很多同伴的讣闻,一个个著名的攀岩者死在一处处绝壁之下,这究竟会给圈内的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每个人在岩壁底端登上第一脚的时候,到底是带着必胜的信念还是怀揣着赴死的决心?这是属于他们的谜。

《徒手攀岩》中有一条隐线,关于亚历克斯的情感,他自小生活在一个关系不太亲密的家庭中,从没被父母拥抱过,他承认自己的阴郁,但也并不太以此为意,他依靠攀爬绝壁成名之后,出书、演讲,但仍然居住在一辆房车里,每年拿出三分之一的收入成立了基金帮助贫困的人们接通电力,他也经历过一些感情,但最终不了了之,而如今有了一位稳定的女友。你看,这些回溯像是心理分析,但最终也无法导出什么结论,有时与众不同,有时也与常人无异。其实,人类基因中总有自毁的倾向,烟草与酒精,速度与激情,其实哪一项也都很危险,只不过徒手攀岩将自毁的可能性变得显性有放大到极端。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件事情能让自己感知到自我的存在,对于亚历克斯以及他的伙伴们而言,徒手攀上峭壁是唯一的自我体认和自我认同的途径。这些登山者们有一些慢慢老去,不再能重登岩壁,有一些死于壮年,而以他们的标准去审视一生,那些坠落于山崖的和那些老病于床榻的,哪一种才算圆满?这是属于他们的又一个谜。

亚历克斯开始登攀酋长岩的时候,拍摄团队也在做着准备,那些人也都是登山者,是他的朋友,在摄像机后面,有时,他们不忍去看,这个团队要记录下朋友的壮举,但也可能会目击死亡,好友从山崖坠落的最后一瞬将永远蚀刻进他们的大脑,永不消逝,那将会是怎样的记忆。没有什么工作比这个更残忍,他们工作的常态是注视生与死的相切线。

这个故事中的情感极其隐忍克制,最后登顶成功,亚历克斯在电话里对女友说出了“love”,一个曾经他不会表达的词汇,对于有些人而言,向死而生是疗愈自己的唯一方式,他们只能以可能的殒命作为代价,维持生命中的火焰不会熄灭。

 3 ) 电影幕后的功臣:华裔导演金国威,以及拍摄前的故事

上周,组织了小伙伴们一起看了《Free Solo》,对于我们这群户外爱好者来说,真的是激动得“瑟瑟发抖。”

《Free Solo》让主角艾利克斯·汉诺德(Alex Honnold)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但是今天我想重点说一说这部电影背后的功臣——华裔导演金国威(Jimmy Chin)的故事。

金国威:美国职业攀岩者,登山者,滑雪者,摄影师和电影导演。曾组织和领导过多次攀岩,高海拔雪山滑雪和远征探险。足迹遍布全球,包括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坦桑尼亚,乍得,马里,南非,婆罗洲,印度和阿根廷。

1973年10月,金国威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曼卡托(Mankato),父母都是中国人,父亲来自温州,母亲来自哈尔滨,均担任图书管理员工作,这样普普通通的家庭中能培养出一个世界级的探险者,着实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金国威的家庭教育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很传统中国家庭式教育。“我在远离冒险的环境中长大”,44岁的金国威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没有在埃斯蒂斯公园长大,从小也没有接触过攀岩和滑雪,我小时候只知道读书。”

注:埃斯蒂斯公园位于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市以北,攀岩圣地,风景绝美。

△埃斯蒂斯公园

他精通中文和英文,四岁开始学拉小提琴。他以全A的成绩毕业,擅长游泳和武术。

努力工作,谦逊待人是父亲给他讲故事时反复提到的主题。

“父亲经常说,在少林寺门口做了很多年扫地僧后,住持才有可能注意到你,”金国威说:“你必须证明自己。”

改变发生在金国威大学时期。

作为卡尔顿学院的本科生,国威学会了如何攀岩,并深深沉迷其中。毕业后,他干脆住在了车里,天天在优胜美地国家公园里攀岩,人们给这些致力于登山攀岩,放弃奢侈生活的人起了个亲切的外号——邋遢鬼(dirtbag),但他的父母对此并不支持。

“他们觉得我变成了一个流浪汉,”金国威说:“他们花了一辈子积攒的钱送我读中学,再到私立寄宿高中,最后从私立文理学院毕业。他们不理解我的选择,这也无形中给我增加了许多额外的压力和自我怀疑。”

金国威早期受《霍比特人》这部作品的影响非常大。他说:“我喜欢勇敢的想法,进行疯狂的冒险,做从未做过的事情。这很浪漫,我渴望这些东西。”

作为专业登山者,滑雪者,摄影师和电影制作人,勇气、冒险和讲故事成为国威职业生涯的三块最重要的基石。在过去的十年中,尽管沉默寡言的金国威表示他更喜欢成为那个在镜头后面的人,但他无论是在镜头前还是镜头后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Access基金的执行董事,也是金国威最早的登山合作伙伴之一布莱迪.罗宾逊(Brady Robinson)回忆道,国威十分努力,对于户外摄影有独到的眼光。

20多岁时,他俩就常常一起在优胜美地(Yosemite)攀岩。有一次在ElCapitan山顶露营,清晨醒来,金国威被无与伦比的壮丽日出深深震撼,他看到罗宾逊的相机就放在背包上,于是拿起它,拍下了还在熟睡中的伙伴的照片。

罗宾逊发掘了这张照片的价值,最终以500美元的价格出售,他们平分了收入,金国威用这笔钱买下了他的第一台相机。

△Brad&金国威

罗宾逊说,国威有着非凡的个人魅力和驾驭能力。野心勃勃却十分谦逊,大家都很喜欢他,希望他成功,并乐意与他合作。

23岁时,金国威与罗宾逊一起组织了他的第一次国际攀岩探险,他们前往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山脉,并完成了Fathi Brakk花岗岩尖顶的首攀。在攀爬过程中,不断有掉落的岩石和冰块砸在他们身上,但对于金国威来说,计划这次探险,寻找资金,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偏远崎岖的山脉,攀登充满未知的新路线,并用相机记录下来,没有比这更棒的经历了。

金国威拍摄的照片很快出现在各大户外公司的海报上,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忽然之间就红了。

最重要的是,他的成功引起了登山传奇人物康拉德·安克尔(Conrad Anker)的注意,他于2001年帮助国威获得了“The North Face”的赞助。

次年,康拉德邀请金国威加入他,和加仑·罗威尔(GalenRowell),里克·里奇韦(Rick Ridgeway)一起在西藏偏远的羌塘高原上进行无支援探险。这个故事登载在2003年4月的《国家地理》杂志上,金国威极具特色的照片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文章,让金国威的父母慢慢开始理解并看到了儿子在这条非传统职业道路上所体现的价值。“我的妈妈来到华盛顿,看到我和康拉德,里克在格罗夫纳礼堂演讲,”金国威说:“入口处陈列着我们所有的照片和整个故事,这太酷了!”

2006年,金国威成为首批珠峰滑雪团队的成员之一。

2011年,他和登山伙伴康拉德和雷纳首次登顶喜马拉雅山梅鲁峰上的鲨鱼鳍。他作为导演所拍摄的纪录片《梅鲁》蜚声国际,获得了多项大奖。

但这并不是一趟自始至终都一帆风顺的旅程。

在喜马拉雅的巍峨群山中,梅鲁峰六千多米的海拔并不出众,但却以险峻困难著称,它的中部顶峰被称为“鲨鱼鳍”。

他们的第一次攀登尝试始于2008年,然而在攀登了16天后,暴风雪困住了他们,并且持续整整四天没有停息,这使得之前计划中准备的口粮几乎在无可奈何的等待中消耗殆尽。

四天之后天气放晴,他们继续向山顶进发,在距离顶峰仅仅150米的地方,由于无法携带帐篷和睡袋登顶,队伍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天色将晚,物资又严重短缺,如果强行登顶,三人必须在海拔6000多米的极寒角落忍饥挨饿露宿一晚,很可能会发生不测。三人最终决定下撤,在离顶峰仅仅一步之遥的地方铩羽而归。

他们带回来的不止是遗憾,还有身体上实实在在的伤痛。金国威好几周无法行走,不得不坐在轮椅上。

之后不久,在一场滑雪商业拍摄中,雷纳遭遇意外坠崖,尽管经抢救没有生命危险,但医生判断他几乎再也不可能登山了。

金国威决定接替他完成位于提顿峰(Teton peak)商业摄影工作,但一场大规模雪崩不期而至,雪崩裹挟着他飞驰而下,垂直下降高度达到600多米,又在减速后将他重新推回了地表,当他在雪堆里挣扎着想要爬起时,碎冰冻结在他的腰部,使他动弹不得,堆积在他身后的雪渐渐向他倾斜。

“我当时几乎确定我要被拦腰斩成两半。”37岁接受采访时,金国威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

但那天显然不是这位喜马拉雅登山者的大限之日,堆在他腰部的雪停止滑动,雪崩奇迹般地结束了。

死里逃生的经历刺激了金国威。他意识到,在这样的探险生涯中,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根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他陷入混乱和迷茫之中。

家人的反对之声也在这一刻开始影响金国威,他不知道自己此生是否还有勇气重返梅鲁峰。

金国威的姐姐

但在电影的后半段,随着雷纳的逐渐康复,金国威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想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我建议大家亲自去看看《梅鲁》这部电影。

有时候,也许直面困苦才能彻底解脱。

远离了自己挚爱的东西,再安逸的生活也弥补不了内心的缺憾。

2013年,金国威与拍摄《梅鲁》时的合作伙伴,导演兼制片人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ElizabethChai Vasarhelyi)结婚。

伊丽莎白在纽约长大,母亲来自香港,在大学里担任行政工作,父亲来自匈牙利,是一名大学教授。2003年,她参与制作的第一部电影《平凡生活》就斩获了纽约翠贝卡电影节最佳专题纪录片奖,2008年,她的第二部电影《YoussouN'Dour: I Bring What I Love》又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屡获殊荣。

2017年6月3日,金国威和妻子伊丽莎白陪同艾利克斯·汉诺德(Alex Honnold)首次在优胜美地国家公园进行El Capitan的无保护徒手攀登,并制作了长篇纪录片《徒手攀岩》。

三年前当他们知道艾利克斯计划无保护攀登酋长岩的时候就萌生了将它拍成电影的念头。但是,拍摄过程本身有可能会使得攀爬中的艾利克斯分心,有可能会导致他失手。

“很难想象,看到你的朋友掉出取景器的取景范围,坠落身亡,是个什么感受。”——金国威

“我们无法知道摄制组的出现会不会让他更容易掉下去,如果他掉下去了该怎么办?——伊丽莎白

即使金国威已和艾利克斯已经有近10年的拍摄伙伴关系,但在这项艰难的挑战面前,金国威夫妇变得犹豫不决,这些犹豫并不是出于对艾利克斯的攀岩技巧缺乏信心,而是由于艾利克斯本人的性格问题。

和他在岩壁上张弛有度灵活自如的身手大相径庭,由于家庭原因,艾利克斯在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的处理上一直都显得很笨拙。面对摄像机,他关心的不再是“我会不会掉下去摔死”,而是“我会不会在朋友们面前掉下去摔死”。

金国威夫妇后来提到与著名畅销书作者乔恩·克拉考尔的一次对话:

金国威:我想要拍艾利克斯无保护攀登酋长岩

乔恩:Holy sxxt!(卧槽!)

金国威:(沉默)

乔恩:无论你们拍不拍,他都准备爬,是吗?

金国威:是。

乔恩:你觉得你是拍摄的最佳人选吗?

金国威:是。

乔恩:那么如果这是一次能够载入史册的攀登,那么不应该被记录下来吗?

注:乔恩·克拉考尔,畅销书《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的作者,这本书记录了96年珠峰山难的始末,并被翻拍成电影《绝命海拔》(Everest)。

就是在这次对话后,他们下定决心拍摄艾利克斯无保护攀登酋长岩的壮举,但是他们设置了两条红线:

1.艾利克斯的安全是任何事情的前提。

2.摄制组需要尽一切努力保证艾利克斯在攀爬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不受影响。

3.为了最大程度做到这些,摄制组成员经过了严格挑选:

必须是攀岩高手,同时也是经验丰富的摄影师;

1.必须能够在高压环境下工作且不能出错;

2.每个人的位置需要精心设计,确保不影响艾利克斯的攀登,最好能够不让艾利克斯看见;

3.对艾利克斯的决定必须保证完全中立意见,让艾利克斯自己做决定。

摄制组小心翼翼,并且完全不对艾利克斯施加任何压力,所有人都抑制住询问他“什么时候准备好”这种问题的冲动。

并且在真正攀登的那一天,他们在路线难度最高的巨砾坡段,完全没有安排近距离的摄影师,只通过无人机和架设在地面的摄影机进行远程拍摄。

“即便如此,当成功与失败如此接近时,你根本不知道会有什么因素把这一切都打破”,金国威在接受采访时说。

《徒手攀岩》拍摄完成后,2018年他们又和康拉德一起完成了南极洲毛德皇后地(Queen MaudLand)的远征探险,开辟了乌尔维塔纳峰Ulvetanna(别名狼牙峰)的攀岩新路线。

事实上,就在金国威计划踏上这个为期六周的南极探险之旅的前一天,他的父亲去世了。金国威差点放弃这次行程,但最终怀着复杂的心情选择按照原计划出发。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他在世界上最令人敬畏的目的地之一,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着自己最喜欢也最擅长的事,金国威确信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我在南极的每一天都在回忆我的父亲,”金国威说:“在攀登过程中,我的脑海中时常浮现出童年时期与他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那些遥远的记忆全都回来了。”

以下内容来自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18年对金国威的访谈。

1.成为一名父亲对你在探险过程中做出的决策会有影响吗?

会有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的,每个决策都由多重因素决定。当我的女儿3岁半时,我的确意识到了一些改变,我每天都想和孩子们待在一起,一直在一起。他们的吸引力太强了,这种感觉很奇妙。

2.你如何定义你的工作?

很难准确定义,通常情况下我会说自己是摄影师和导演。我从不认为自己是“职业运动员”,我觉得自己还配不上这个称谓。

3.你是怎么平衡攀岩和滑雪两项运动的?

它们的区别显而易见,但也不乏相似之处。我在攀岩和滑雪中都获得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它们对我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让我保持清醒的头脑,是我的事业所在,是我动力的来源,也是我和朋友们互动的最佳方式。只有在攀岩和滑雪圈子里待着,我才能感受到最完整的自我。

4.你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遇到过重要的人生导师吗?

我有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导师,康拉德·安克尔是个不能不提到的名字。在我第一次去喀喇昆仑山脉之后,我在一次会展上遇见了他。他主动走过来,叫出了我的名字,还提到了我刚刚进行的探险,我当时实在是太激动了。他给我提供了第一次与TheNorth Face进行商业拍摄合作的机会,让我加入团队,并帮助我完成了我的第一个国家地理杂志的任务。

这次任务让我遇到了里克·里奇韦,他同样是我伟大的导师和挚友,加仑·罗威尔和大卫·布理谢斯也不例外。里克还把我介绍给伊冯·乔伊纳德,关于他是如何激励我的故事,甚至可以写一本书。

注:大卫·布理谢斯(David Breashears),曾两次登上珠峰的美国著名登山家,纪录片《绝命海拔》导演。伊冯·乔伊纳德(Yvon Chouinard),著名户外品牌巴塔哥尼亚创始人和所有者。

5.有没有比你年轻的人给予你激励?

我现在能想到的人是艾利克斯·汉诺德。当专注于某件事的时候,他是如此有条不紊,纪律严明。

6.作为探险故事讲述者,你喜欢关注哪些主题?

我是一个乐观的人,喜欢发掘人们身上的潜能。我认为很多有意义的故事来自于探险,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出了人类本质中最积极的一面。毅力、克服挑战、团队合作、信任,这些都是令我感动并欣赏的品质。

7.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有哪些?

我在移民家庭中长大,这意味着必须努力,无论做什么都要争取尽善尽美。成王败寇,没有什么借口可言。我从小就刻苦学习,参加游泳和武术比赛,并学拉小提琴。在我小时候,父母便教育我,要想成功必须加倍努力,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练习,没有捷径。

8.有什么建议给那些想要追随你脚步的人吗?

我希望自己能说些鼓舞人心的话,但我不得不阐述这样一个事实。

在我成长的路上一直有贵人相助,但我始终相信,你并不需要去寻找这些人生导师,他们会找到你。很多人可能不明白我的意思。通常情况下,当人们想要建议时,真正的意图是想知道成功的捷径,怎么才能花尽量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和别人相同的成就。

我想我能给的唯一的建议就是努力工作,投入更多的时间,这也是康拉德和我生命中其他一些导师认可我的原因。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我父亲给我讲的关于少林寺的故事。在大师允许你进门之前,你必须花费数年时间扫净门前的落叶。

It's about sharing stories that inspire people and open their eyes to a different world.

(用激动人心的故事,呈现给你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来自金国威的个人网站://jimmychin.com/

愿意终日忙碌的你,能偶尔抬头,看一看远山和星辰。

(本文图片来资源网络、电影剧照、金国威个人网站)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野孩子探险,略有删改。

 4 ) 攀登的时候你在思考什么

没有攀岩过的人,其实无法真正的理解攀岩这件事.也无法对alex的行为给出相对准确的解释.

攀岩的流派其实并不少.和free solo形成强烈呼应的另一部电影黎明墙展示了世界顶级高手是如何攻克free climb难题的.相对于他们而言,抱石,技巧,室内赛又完全是另一种类型的攀岩活动.看了很多关于两部电影的评价,感觉没有说出我想看到的一些内容的.不如自己记录一二.

alex的成就,用成功登月来描述,其实是十分不合适的.相对而言, tommy的成就更接近于成功登月这样的比喻.tommy是理性的,正常范畴内的传统型攀岩者(和alex相比而言).伴随计划,训练,一步一步接近目标.做好自己的保险安全工作.这都属于正常的一个可达到的工程化目标.譬如在登月过程中如果我们失败一次,没关系我们积累的经验财富依然存在,下次再来.我们可以更好.

alex则全然不同.他的追求的动力源也和tommy不近相同.alex追求的是一种绝对极致的完成自我最高目标的状态.是对自己极限的追求,并且在这个追求通道中完全的不存在自我.自我只是灵魂的容器.他只是在使用自己这个工具尝试靠近他所追求的完美.tommy的灵魂至少还是系在地球上的,还是个普通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将自己看作自己灵魂的容器而已.

其实从攀登过程中的他们的状态也能看出来他们之间明显的差异.在攀登黎明墙的过程中,tommy和他的同伴kevin都是有情绪的人.会受很多因素干扰.tommy的原始驱动力主要来自希望用一个足够困难的问题来解决自己内心另一个绝对困难的困境.alex攀登,仅仅是为了攀登本身.只是想做到这个目标.觉得自己可以做到.能够做成这样的事,是他灵魂的诉求.做真正完美的攀登,是他的诉求.

绝大多数普通人.都不是这种类型的人.但是会有不少人,和tommy是同一类型的人.拥有某方面强烈的原始爱好和冲动.拥有对其天生的热情.能够将自己的才华和热情投入进去.追求抵达明确可见的踏实的成功点.而不是完美的完成一件事本身.

并且,在这个追求完美的天平上,将自己的生命当作赌注.不成功则成仁,这绝对又更是异端的思想.但是这种异端思想,才是人类精神中最稀有,最珍贵,最不可思议的财富.即真正拓展和证明人类本身拥有怎样能量的边界.象征了人类精神力量的极致形态.

从另一个角度说.像alex这样的人,和从事专业对冲基金投资的赌徒有一些相似之处.相对一般人而言,他们似乎天生在情感上有所障碍和缺失.客观的说,更像是理性和身体及行为的协调能够统一到一个不会受情绪所影响困扰的程度.但其根源是在于,他们的内心有真正的目的地.

于普通人而言.在生活中能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能做到抗拒许多干扰.抛却无谓杂念,将自己所有的能量都积累和释放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能做到这些,这人真的都差不了.区分普通人和出众人的界线,其实说到底就是这一层投入度.

攀岩这件事.恰好本身就是对这种精神力绝佳的考验.当肉体承受着极限的挑战时,疲劳,酸痛,恐惧,成功失败甚至生死边界,就系在一个人的精神力量中.没有任何空间给你有任何除了解决问题本身以外的杂念.这项运动可以看做是漫长人生挑战的高强度微缩反馈版本.

又有几人,能面对自己的难题的时候,时刻清醒.明白自己最终的目标.去理性的分解自己的道路,重复坚持的训练让自己能够克服路上的一切困难.还要具备不断尝试的坚持和不畏苦难的决心.

通往成就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如果追求完美,更是完全另一维度的故事.在我眼中,alex的伟大程度超越乔丹,超越阿姆斯特朗.这甚至超越他成功徒手攀登酋长岩这件事本身.重要的是.他其实是今天的时代中,唯一一个活在通往追求极致之路上且将此事本身做到了极致达成前无古人成就之人.

 5 ) 以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成就伟大

看这个电影,我的手心大概也就出了一公斤的汗吧。一般看电影抱着尊重电影,尊重他人的原则,我很少出声,但这部电影在好几个关头我都没能忍住惊呼。作为纪录片来说,这部电影也是难得的紧张刺激了。

看的过程中我想起了路遥的话:“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我觉得对于Alex来说,他对于徒手攀岩不仅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同时他还有普通人所没有的一点,那就是热爱攀岩超过生命,虽然小心谨慎,但是也随时做好了以身殉道的准备。所以他成就的不仅仅是事业,而是一种伟大,他是他的领域里,最接近神的人。

Alex这个人,不爱说话,身材消瘦有劲,一丝赘肉也没有。他没有什么别的欲望,吃得很少很绿色,穿得很普通,住在一辆房车里,一点点空间就足够。他话不多,很固执,不会因为别人妥协,也不会讨好别人。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到无趣的人,他的眼睛里却有星光。他有一双很特别的眼睛,不大,圆圆的,但是黑眼仁很大,给人单纯无畏的感觉。他平时表情不多,但是谈到攀岩的时候总会咧着嘴笑得像个孩子。他的女朋友Sanni是一个很可爱的金发女孩子,但是能看出来Alex虽然爱她,但是距离他对攀岩的爱还是少很多。他在人际关系上是一个冷漠到有些残酷的人,对别人对自己都是一样,他会在评价前女友的时候说,“她们都说在乎我,可是如果我死了,她们也不过就会难过两三天罢了。”他会选择不告诉Sanni自己哪天打算徒手攀爬酋长岩。他评价Sanni时候说,“她很可爱,把房车点亮,又不会占很大地方”,“她不是一个好的攀岩者,因为她的原因我受伤的时候我想过和她分手”,“她追求快乐和安逸,但我追求成绩,世界上没有哪个伟大的事是靠快乐和安逸成就的”。听着这些话,我真的怀疑Alex究竟有多爱Sanni。Sanni也是可怜,她是天才身边的普通人,拼命想刷存在感,如胡兰成之于张爱玲,或者是《魅影缝匠》里的女主角之于男主角。当Alex想和她分手的时候,她卑微地请求,“和我分手也不会让你更快乐”。天才是不需要爱人的,他们有着比爱人更高的追求。我并不看好他和Sanni的爱情,他这样的天才注定孤独,注定会拥有烟花一样短暂而绚丽的一生,而Sanni则适合嫁给一个小开,吵吵闹闹养几个孩子。

优胜美地的酋长岩,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气势宏大的通天岩石。对于Alex来说,是一个要征服的最终梦想。攀岩这件事,不懂的人觉得没什么,懂的人却知道有多可怕。我第一次室内攀岩的时候,上到三五米的高度就觉得手心和腋下出汗,那是一种对前路无法完全掌握的恐惧。后来慢慢习惯了这种感觉,也能在室内上到最顶上了。但是Alex做的比我所经历的要难成千上万倍。他没有绳子保护,靠得只是一双手,一双脚,一个装了粉的小袋子,面对的是几乎不可能的一面巨大的光滑的岩壁。他没有室内攀岩里设置好的五颜六色的落脚点,有的只是岩石表面微小的凸起和石缝,一阵风,一只鸟,一个小石块的掉落,甚至是手掌心里多出来的一滴汗,都有可能让他坠落殒命。他走的每一步,都是游走在生死边缘。

他说他得直面自己的恐惧,尤其是当他的目标必须要求他这么做的时候。他开玩笑说,自己做攀岩的准备工作的时候,就好比武士慢慢地拔出自己的剑的过程,一样的纯粹,一样的专注。他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古龙的一部小说《浣花洗剑录》,里面有一个日本武士,剑术高手,东海白衣人。和Alex一样,他也是除了对剑道的狂热以外,对其他的事情都是无欲无求,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重要了,只是人称白衣人。白衣人远赴中土,只为追求剑道的极致,他说:“武人本应殉武,我纵死在刀下,亦是求仁得仁,虽死无憾。”Alex也说过,人每一天都是要面对死亡的威胁的,我只不过是在追求一种完美。

白衣人会狂热地琢磨一个剑招,Alex也会狂热地琢磨一个难点,手脚每一步的运用,他写了整整一个笔记本,最终做到心中有数,倒背如流。

当Sanni和Alex聊起两个人都认识的徒手攀岩前辈丧生,他的妻子很痛苦的时候,Alex不以为然地说:“她难道心里没有准备?”Sanni很震惊,说:“我的心理也没有准备啊!”但是Alex是有准备的,要么完美,要么死亡,这就是他的追求。

电影本身很有艺术感,导演Jimmy Chin本身也是优秀的攀岩者,同时也是国家地理的摄影师。他组建了一个全部由有经验的攀岩者组成的摄影团队,团队也跟着攀岩,吊在绳子上给Alex 录像,同时也利用无人机和望远镜远程拍摄。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不影响Alex,因为他们对Alex的一丁点干扰,发出的一个声音,踩落的一个小石子,都有可能导致Alex丧生。这种随时可能导致Alex丧生,或者哪怕他们不犯错,也会目睹Alex丧生的可能,让拍摄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心情沉重,如履薄冰。远程摄影师好多次都不敢看镜头里的Alex,他说“Alex在享受他人生中最快乐的一天,我可不是,我再也不要干这个了。”

当Alex最终登顶,镜头慢慢推远,Alex的红色身影越来越小,大大的IMAX屏幕上雄伟的酋长岩占据了整个屏幕,巍峨耸立,伴随着越来越恢弘的交响乐,我忍不住感动到流泪,仿佛也能感受到着天地间攀岩第一人所能感受到的激情和壮美。这个大自然设计出来藐视人类的难题,也不是完美无暇的,而Alex利用了这块巨大岩石的一点点微小瑕疵,可能是一个凸起,可能是一条裂缝,找到了一条向上攀登的路,最终以凡人血肉之驱征服了这个天险。

登上峰顶后,Alex笑得像个孩子,语言上却没有那么激动,只是说:“我很快乐。”导演问他,你今天要做什么。本以为他会讲要怎么庆祝,或者好好休息,结果Alex想了一下说,fingerboard,就是引体向上,但是只用手指,是Alex经常练习的。果然镜头一转,他又回到自己的房车里,只用两根手指把自己挂起来,表情又回到了专注。

最后讲个花絮,Alex爬了一点点的时候遇上了两个也是一样攀爬的人,但是那两个菜鸟(对于Alex来说是菜鸟,对于你我来说也是大牛了)不但用了一大堆绳子,还在平坦的地方睡了一觉,正好被Alex弄醒,其中一个人还穿着粉色的独角兽睡衣,毛茸茸的有个蓝色的尾巴,头上还有红色的角。下面用望远镜摄像的摄影师不禁吐槽:“WTF is this guy doing”本来很严肃,很追求极致,很危险的一段攀爬,让这个人给搞得有些好笑。Alex轻松地啥也没带地走过这两个人,虽然离得远,但是观众仿佛也能感受到这两个人心里遭受的两万点暴击。

电影结束后,我有个疑问,Alex有没有买保险呢?他买保险得花多少钱啊。

 6 ) 一次对这个世代最伟大户外冒险的记录

来自Jimmy Chin的Instagram,攀登中的Alex Honnold

Free solo就是无保护自由攀登。简单来讲可以使用的装备只有攀岩鞋和粉袋,不能使用绳索和机械塞一类的保护设备(无保护),也不能使用上升器一类的辅助设备(自由)。很多人讲这是最纯粹的攀登,其言非虚,这的确就是人类直觉中的攀登。相比于体力,free solo更是一种心理的战斗;是的,这种攀登毫不容错,在几百米高的岩壁上,一个失手就意味着死亡。完美或者死亡是唯二的结局。历史上也的确有一些最优秀的攀岩者死于这种尝试。一切关于free solo的探讨天生就是激烈的:攀登者面对怎样的恐惧?这种尝试是否值得?但不需要探讨的是,每一个free solo的实践者,作为攀登者都要被致以最高的敬意。

《Free Solo》这部2018年上映的的纪录片纪录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free solo之一,Alex Honnold完成优胜美地El Capitan巨石上的Freerider路线。实际的攀登发生在17年6月,是当年最重量级的攀岩新闻。导演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和Jimmy Chin是夫妻。Jimmy Chin是一个知名户外摄影师,专精攀登运动(他自己也是出众的运动员),和Alex Honnold长期合作,为国家地理工作。

影片的主角,Alex Honnold,无疑是个奇迹。他85年生,小时候接触室内攀岩之后视为一生所爱,19岁从UC Berkeley退学进行职业攀岩。在攀登圈子里他是著名的奇人:他离群索居,常年住在一辆房车里奔波在各个岩壁间不断挑战,在和现在女友建立关系前是一个游离在社会边界的人。现在攀岩界流行大概有几个方向:竞赛(抱石、难度或者速度)和难度挑战(抱石、运动、传统),而他和这些都无关。他的追求是现在已超过1000次的free solo。他虽然不是唯一一个free solo的实践者,但的确是影响最大的而且最优秀的。

一点花边是他找到女朋友震惊了所有人,大家都不知道这个女人为什么心这么大。另外片中也有提到,根据MRI,他的确不太能感觉到害怕,所以是完美的基因了……

一个开心的Alex Honnold,完成free solo Freerider后

影片的另一个“主角”,El Capitan(中文一般叫酋长岩,简称El Cap),是美国加州优胜美地国家公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片中把这块花岗岩形容为“the center of whole climbing universe”,对于rock climbing来说是一个很正确的说法。

Alex在片中攀爬的路线是难度5.13a的Freerider,总计长度超过3000英尺(900米左右),共33个组结。路线的难度小有争议,有些人认为是5.12d(据说和前一段时间有一块石头脱落有关)。Alex认为路线最难的部分是一段17个动作的V7(第22组结)。这条路线一般是三到五天的多日传统攀,要用吊帐挂在上面睡几个晚上,不过Alex只用了3小时56分。技术上主要是slab和crack:前者指内斜角度,注重平衡,一般手点脚点都极小,很依赖摩擦力;后者指以岩石缝隙为主要攀爬特征,是传统攀中最有代表性的。个人的感觉slab是爬起来最没有安全感的,难以想象在几百米的高处free solo一大块光滑的slab是什么感觉。

另外这面岩壁的速度记录是他和Tommy Caldwell合作完成的,双人传统自由攀登,不到两个小时,路线是难度5.8的Nose。

国家地理做的路线说明

整片的剧情很简单,就是他准备和完成free solo El Cap的过程。结局的话关心的人很久以前就在新闻里看到了。这部电影的价值就是它真的能让每一个人明白free solo El Cap是怎样一件事,有多难,要经过怎样的过程。说几个印象深刻的地方:第一是对于slab岩点的特写镜头。我上面讲slab最没有安全感,这几个特写就能让人明白为什么:slab的岩点都是薛定谔的,你不知道它们存不存在,只有2mm的突出算不算?对于slab还真的就算……三分靠形状七分靠摩擦。第二是对中间那段V7的详细刻画,还包括Alex几次失败(在正式free solo之前的有保护试攀)的镜头。这几次失误的镜头告诉观众,整个过程没有那么简单,是可能失败的。而观众也明白失败意味着什么。看这部电影我从头到尾手心都在出汗,是我看过最刺激的电影没有之一。如果需要观影建议的话我推荐带上攀岩的粉袋,吸一吸手心的汗。

你说这算不算点,算不算

另外这部电影还在如何拍摄这次壮举上着墨颇多,可以说回答了很多人的“这是怎么拍的”的问题。Jimmy Chin为这部电影建立了全部是职业攀岩运动员的团队。简单讲拍摄者要先从岩壁另一边走上山顶,然后使用辅助设备下降到提前设置好的保护点待机,十几人分布在岩壁的关键部分,待Alex到达该部分拍摄。细节上懂的人看片中的画面就能明白个大概了。

不可避免的,Alex面对的生命危险是片中大量讨论的。他虽然对恐惧不敏感,但是也理性的明白一切的后果并对El Cap保持着敬畏。他2007年第一次有保护攀登Freerider路线,之后用了整整十年在心中建立自己可以free solo它的信心。在拍摄中,整个团队都在关心这种拍摄会不会给Alex更大的压力,进而增加攀登的危险性。这种压力不仅在他自己身上,也在所有人身上。

紧张的拍摄

片中还谈了很多他和身边人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女朋友Sanni McCandless。这个女人很大程度是普通人(除了和Alex恋爱),在结识Alex之前不攀岩,第一次出席他的签名甚至不知道他是谁。我猜可能是这种一开始没有期待的感觉才让他们走到一起。其实我看过影片之后也不知道Alex到底怎么看待她:她说Alex非常不善表达,但我觉得不止于此——他是一个把生命寄托于使命的人,其他人在其生命中的位置真的很模糊。Sanni更多的是一个Alex和普通人世界连接的纽带,带着他做普通人也会做的事情,建立普通人也会建立的羁绊。从这个角度讲她是个无私的人,让我觉得她以前保护失误摔了Alex也可以原谅。

正片放映后Alex本人做了Q&A。其中提到特别有趣电影中也没有明说的一点是他的外号Bambi(小鹿斑比)。用代号是因为他们整个摄制组在拍摄过程中是需要对讲机联络的,其使用的无线电频段是开放的。团队不希望拍摄过程中有人意识到正在发生什么并影响拍摄。叫Bambi的原因是Alex的眼睛很大。真的很大,我见到了。

影片结束之后他在外场和粉丝合影拍照,灯光非常不好黑乎乎他也没有意识到,和演员真不一样。不过现在一点不害羞了。和他握手时我心中一直在说这是世界上最有力的手。不过握起来意外的柔和。

荣幸的合影

 短评

手心确实出汗,但看完觉得拍的太一般!摄影队都是登山者所以技术到位,攀爬的几个难点(大概)都记录到了。但是导演太没想法!这么有意思的人物什么都没挖掘出来,浪费了大量胶片在没有任何表现力的内容上。大篇幅记录他和女友,但这个女友除了年轻、相貌可以,感觉在他的生命中没有影响力,跟主角的眼中熠熠生辉的生命力比平凡的像路边的石子。还没结婚就撺掇男主买漂亮大房子住…… 男主是对物质丝毫不在意、天天捧着平底锅直接吃饭的人。男主还很有钱、不用工作只登山就有各种赞助,收入相当于顶尖牙医。所以这个女的真的很emmm... 另外导演太懒了,懒得思考应该怎样呈现这个主角,他觉得主题本身不用任何雕琢,只要简单把他的登山壮举拍下来就可以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吸引大票观众,但其实拍的很欠火候

6分钟前
  • 水脉
  • 还行

Alex和徒手攀岩这两样本身已经很有魅力了吧,真的没必要加那么多黏黏糊糊的爱情戏码啊!那个女朋友每出来一次我就要翻一次白眼,感觉像好好的纪录片里莫名其妙被塞入了一大段瑞秋麦克亚当斯主演的爱情片。最后又是I love you 、I am proud of you的,为什么要把那么独特的人硬拉进美式肥皂剧里啊!

10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这么不合适的女友迟早得分。干啥把这个恋爱关系放进去,讲爱情如何改变了Alex的表达方式?一个绝顶伟大的攀岩运动员应该需要另一个同样对征服悬崖上瘾的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不是这个冒冒失失的小妹妹。buh

15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推荐

请问看电影看出恐高症该怎么治疗?

16分钟前
  • 无语邻
  • 推荐

真是看到全程紧张,心脏受不了。也由衷佩服这种疯狂的勇士。感觉男主是那种完全没有物欲的人,不过,也恰好是对一切享乐没有欲望,才会放开自己,去挑战一切吧。

2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赞赞赞。希望有生之年能把中央公园两块石头free solo了

23分钟前
  • 黄小米
  • 力荐

因为从小父母没有给过肯定的爱 母亲总是要求完美 所以Alex就养成了这种追求完美performance的性格 虽然理论上讲Alex性格缺陷很大 可是这样充满缺陷的他做成了这么伟大而不可思议的事 这样想人生真的充满机会和可能性呀 即便你原生家庭充满缺陷 你的人生也可以如此登峰造极。

24分钟前
  • 楚。
  • 力荐

作为一部纪录片,《徒手攀岩》没有老老实实地把亚历克斯攀登酋长岩的视频放一遍,大部分都是亚历克斯的生活和思想,真正进行徒手攀岩其实只占了最后10分钟。这样拍可能戏剧冲突没有商业片那么强,会有一点平淡和沉闷,但观众收获的感动和震撼都是最真实的。没有心灵鸡汤,没有成功学,没有说教,也没有刻意编排的剧情,有的只是一个人热爱爱好胜过生命。人固有一死,不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活法。他做了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大胆追求热爱的事物而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导演并没有神话亚历克斯,与之相反,他也有过摔倒,有过放弃。但正是摔倒,才让我们学会如何站起来;正是放弃,才让我们明白坚持的难能可贵。的确,成功登顶的一刹那如果他哭了会更好看,但导演的目的不是拍一部好看的电影,而是记录一位攀岩者剽悍人生的真实写照。

25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技术团队做得非常出色,无论是开场秒入人心的音效处理,还是行至中段看到摄影师们扛着机器与主角Alex一起攀岩,真的都是一个个神人。攀岩段落让人处于目瞪口呆的惊骇感里,最后20分钟对我而言甚至有点“极端影像”了,实在吓得不行。 也许有人会认为本片作为人物纪录片,材料组织较一般、人物形象挖掘浅表(后半段有一幕,导演与团队某人交谈时,对方说“我其实都不了解这个人”)。但换种思维去想,其实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因为能真切匹配于“把自己全部奉献给梦想”的例子万里挑一。所以,对Alex人物本身的具象细节描绘反而不需多独特,毕竟就连他的生活、他的所有一切,都是他的攀岩事业的一部分。

26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爬完el captain当天下午,Alex继续了他的锻炼。

29分钟前
  • 呜一呜一
  • 推荐

大半的篇幅是在拍前期的准备,Alex的训练和摄制组的安排,一遍又一遍地在El Capitan上上下下,低情商直男式的日常生活,每次拿个锅吃饭观众席都笑出声,以及女友的不理解和思想斗争,非常全面地展现了Alex的生活。我觉得他真的就是把climbing看作一个信仰,我不赞同很多人批判他不顾女友的感受,做这种挑战极限的事情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坚持的自我,顾盼左右对自己对旁人都是很危险的。最后登顶的过程虽然只有十几分钟,但还是超震撼,Alex爬过了最难的那两段都冲镜头傲娇地笑,所有的对话都超级耿直,感觉像个没长大的小孩子。

32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力荐

不觉得他女朋友有任何问题,Alex方方面面都很渴望这一段关系,批评这一点的人大概只是在造自己心里的神。这和饭圈文化也没什么区别。

35分钟前
  • 阿暖
  • 推荐

Alex的女友一出现他一个月就受了两次伤,“还没结婚就撺掇他买大房子”,最后爬完说'i hope he's done'. 看不出来哪里supportive了,完全就是个女粉丝。这么完美主义的人,在我心里没有女友/有个Amy这样的女友才算完美。确实可以拍的更好,但是有Alex这样的主角,已经够五分了

37分钟前
  • blublu
  • 力荐

最后爬上顶的瞬间简直令人热泪盈眶,一个人要有多么疯狂,才在大自然面前显得不渺小。要怎样藐视地心引力,才有资格象征至高的勇气。主角最后出现和大家互动,还打趣说这说不定是你们最后一次看到我了…… 😂

39分钟前
  • NarvikAustin
  • 力荐

说句不相干的感想:人与人之间最理想的关系或许就是友谊。最理想的师生关系就是如同朋友,最理想的夫妻关系就是如同朋友,最理想的父子关系就是如同朋友。或许朋友听起来不如家人爱人亲密,但是如果把每一段亲密的关系提纯,在最核心支撑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无外乎是朋友一般平等的理解,信任,与共情

42分钟前
  • 小狐汔济
  • 还行

3+1。如果你是 Mac 用户,可以把桌面背景改成了酋长岩,激励自己。

44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Alex不喜欢过节,是因为不想让别人告诉他,什么时候该去找乐子。他喜欢及时行乐。徒手攀岩这种旁人望之生畏的极限运动,他就乐在其中,反正恐惧是可以尽力消磨掉的对手。很多同行者对生死都有超然的看法,Alex母亲也觉得,儿子在攀岩的时候是最有生命力,最有感受力的时候,而她哪怕担忧,又怎么舍得夺走。这样的心态,真是很触动。如此危险而叫人敬畏的电影真该在影院看,尽管要是3D制式,会吓得脚软。

49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3.5 事件本身>拍摄。最后20分钟才是电影的意义,那前面80分钟的铺垫显然太长太长了,完全没有必要讲这么多,尤其是讲他的爱情。因为,这样的人不该有女友,如果有,那么女友对他也不是真爱。P PS:楼下说两人爱情没问题的,还说什么饭圈文化,的确Alex也渴望这段爱情,但作为女友,你会愿意你的男友去死吗?爱上一个将死之人没有错,可爱上自杀之人大错特错。

50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一定是因为看过那么多常人无法想象的美景,他的眼睛里面才有闪亮的星星。

51分钟前
  • PELOU
  • 推荐

善泳者溺于水,每个徒手攀岩的人都死于攀岩,却没能阻止一个又一个后来者:这就是极限运动的精神。前1个小时的平凡生活和最后30分钟的超人攀登形成对比,攀的过程紧张得想喊救命!如何在不干扰纪录对象的情况下进行纪录也成为一大看点。主角小哥的眼睛里有星辰啊~~~

5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