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生活

正片

主演:Lou,Dobbs,泰德·科佩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无对白年份:198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失衡生活 剧照 NO.1失衡生活 剧照 NO.2失衡生活 剧照 NO.3失衡生活 剧照 NO.4失衡生活 剧照 NO.5失衡生活 剧照 NO.6失衡生活 剧照 NO.13失衡生活 剧照 NO.14失衡生活 剧照 NO.15失衡生活 剧照 NO.16失衡生活 剧照 NO.17失衡生活 剧照 NO.18失衡生活 剧照 NO.19失衡生活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超字数的短评

4.5+,四段式的割裂或递进式(个人观感而异)的超凡体验!首段以全观视角入画,望天地奇观,览万物流动,流云四溢,瀑布奔腾,海洋翻涌,壮阔自然于人而言瑰丽而不可撼动,人类在渺小间提炼混沌与失序的首度“失衡”;旋即工业文明来袭,巨物横生,飞机、建筑群、大型工厂、军工品(各种爆炸中扭曲、崩塌的墙体或楼宇以及宏大的蘑菇云等)占领了画面的主体,留有背后广阔空间的一隅,这种盘踞的挤兑与拉扯并非肉眼不可承受,而是心灵遭遇了压迫与囚禁,此为二度“失衡”;进入了加速世界,对人的异化比雅克塔蒂来得更迅猛与暴烈,城市的车水马龙、人流密集辗转、主观镜头下的驾驶穿梭、工业流水线上的干枯重复,与街机游戏的镜头无比契合,如同电子信息流般成为了某种逝去的线条,破坏了于人而言作为生物层面的维度,此即三度“失衡”;随之而来的戛然而止的俯瞰有种灵魂出窍的错觉,漂浮悬空,跃出肉体,比肩《八部半》的开篇,镜头其后回归正常,聚焦人体,回归生命的恒常,再嫁接火箭升空的陨落事故,就像生命如烟花般绚烂于时间之河的微小瞬间,终究会破灭,剩下静止的虚空,生命的尽头就只是死寂的虚无罢了。

 2 ) 看着这个名字就像一部宏伟的史诗

1.
        整个电影中观众得到的信息除了电影标题就是视听体验,没有故事没有讲解,一切都任凭你解读。所以我只说说我自己的理解。当然对于这种本身就不明确的电影来说,明确的解读可能是很讨厌的spoiler,但是只是我的一家之见想必无妨。
        电影分为四个部分、循序渐进地讲了人类文明从1. 与自然共处时代,到2. Pre-modernity (这词我自己编的,意思是有了一定科技但是对科技充满畏惧和怀疑的时代),到3.Modernity (利用科技大规模生产和消费的时代),最后再到4. Post-modernity (希望丧失自我怀疑不知所措的时代)。
        第一部分从影片开始到拖拉机出现之前。这部分的画面只有自然而没有人类以及人造的物品,象征着科技未发展之前人类还是自然中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个画面和配乐也缓慢雄伟、有一种和谐的氛围。
        第二部分从拖拉机出现到人造建筑连续的爆破。就像上面说的这部分整体的感受是人类对人类目前拥有的力量的一种怀疑和畏惧。论据有三。一,最直接的就是那些废墟和破旧街区的画面。它们直接表现了科技可能带来的毁灭和负面影响。二,这一部分很多画面,尤其是刚开始的部分,都是对人类现有科技能力的“炫耀”:大型工厂、通天的信号塔和管道、军事武器(核弹)和飞机。(其中飞机在模糊中靠近的那个镜头里,那个飞机多像一个大怪物呀)。三,这些“炫耀”科技能力的镜头大多使用超长焦镜头拍摄并且景别很紧。超长焦压缩空间创造一种疏离感、而画面紧就使得被拍摄物看起来巨大而有威慑力。这种又疏离又恐惧的镜头语言准确表达了怀疑和畏惧的情绪。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中间的分界最明显:就是那一下镜头突然从快到慢,因为从急到缓。在这一部分中人类开始接受自己的力量并且利用它开始大规模地生产和消费。镜头节奏和音乐节奏从一开始的正常到最后逐渐逐渐加快。在节奏稍稍加快的时候、我个人感受到的气氛是乐观和希望:人们享受自己的能力带来的果实。然而随着声画节奏越来越快,画面上人物的活动也随之越来越快。刚才的乐观和希望也变成了一种荒谬和嘲讽,嘲讽生活的重复上了发条一样漫无目的地忙碌。这荒谬也几乎把之后的迷失印在了屏幕上。有一处隐喻蒙太奇:镜头从一条一条的香肠从机器里滑下来切到一排一排的人们乘坐电梯下楼。
        第四部分显然就是之前预示的迷失。快得荒谬的声画节奏而紧紧绷住的神经突然松弛、就像画面里漂浮在空中的视角一样没有着落。声画节奏慢了下来,镜头开始对准人们迷茫不知所措的表情,就像后现代的人们开始怀疑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对未来的不确定焦虑。而最后火箭升空却爆炸而坠落也直接比喻了现实的失败和希望的破灭。

2.
        在完全不知道这个电影的情况下看得这个电影。在第一个部分的时候几乎绝望:虽然画面和声音都漂亮而富有表现力,但是在电影里开始有人物之前我却极度失望和无聊。而一旦屏幕上有人出现、我的兴趣马上就被提起了一些,仿佛之前的画面都突然有了意义。我觉得这现象说明了一个关于我们的问题:“归根结底我们关心的还只是我们自己。” 因为在看到人物之前、尽管画面和声音如此丰富,我们还是不知道如何投射如何共情(what to project on and who to identify with),说白了就是我们没有能力感知与自己无关的情感和信息。看到第四部分,我明确地知道这里要表现迷失、之前片段的镜头语言也确实表达的迷失、但是在看到老人抽烟的镜头之前我就是无法确认。而一看到老人的脸、迷失彷徨的感觉一瞬间就是传达到位。因此我们从情感上理解这个世界/电影的能力真的是建立在理解人物的基础上的、若没有其他人(同类)我们的情感就再没有落脚之处。

3.
        一个小发现:每个部分之间的转换(除了第三第四部分之间)几乎都是用爆炸完成的。这很好解读:爆炸是毁灭、新文明阶段的降临总是意味着旧文明的毁灭。

4.
        最后必须提一句、电影的摄影实在是美。但是更让人赞叹的是电影导演看待整个人类现在文明横有千古纵有八荒的格局,这比摄影的美还难得。

5.
        KOYAANISQATSI:
          ko·yaa·nis·qasti (from the Hopi language), n.
          1. crazy life. 2. life in turmoil. 3. life out of balance. 4. life disintegrating. 5. a state of life that calls for another way of living.


        
    

 3 ) 关于“南半球”的《机械生活》

昨天终于看了“机械生活(Powaqqatsi)”,恰好之前听了一些菲利普.格拉斯的极简音乐。看着的时候以为格拉斯是按照差不多剪辑完成的影像素材来进行配乐的,要不就是导演高夫瑞.雷吉奥根据格拉斯已经大概成形的音乐来构建连贯影像的。而之后从导演的自述中知道了,本片的剪辑和作曲是同时的,一个传播方式影像着另一个,甚至于许多次雷吉奥试图用语言给格拉斯表述画面时,格拉斯都早不耐烦。“机械生活”的摄影是Graham Berry和Leonidas Zourdoumis,无容置疑,影片的巨大成功是与他们提供的完美素材分不开的。

影片才开始,反复敲击着的各种发生装置就与巴西巴拉伊索金矿里矿工采矿的声音极为配合,远、中、近景不断变化,更有垂直景深强调着金矿的竖向结构。其间还有一段每个镜头都短暂的与声响很呼应的劳作场景。想到阿根廷电影“旅行”也有这样对巴拉伊索矿井进行垂直展现的大段镜头,天空显得很遥远。
片名Powaqqatsi出现后,随着日出到来的第二段音乐动机较大气。画面从金色光芒下奔跑的劳动少女展开,大提琴部重复着简单的音型,长笛与管乐渐次跟着进入,随着音乐动机的铺开,画面聚焦于气势磅礴的大海以及海边劳作的渔民,定音鼓和铃鼓将管乐声响提高,画面中的人物动作始终用大于24格/秒的缓慢特写拍摄并表现,展现了劳作者动作的力度。随着音乐动机的完全展开,镜头也转向群山间的梯田并结束。
随着一个小瀑布镜头的拉开,第三段音乐到来,低音部分对第二段在旋律上稍做了表形,而单簧管与铜管交错地展开了对话,画面上似乎是中亚地区村民的劳作,随着三角铁的进入,镜头处理上开始大用特效,如将画面完全波纹化或将大面积金黄色块(麦地)进行倾斜变化。画面恢复正常后,能分辨出音乐中有了阿拉伯色彩的旋律,此时镜头似乎对准了北非爱都因的游牧部落。
从高空鸟瞰大草原开始进入第四段,低音部分加重了不少,延续着第三段的动机,镜头里是中南半岛的劳动者,打鱼、收割、编织、买卖,长号铺得很有气势,对位的画面里有了恒河中沐浴圣水的信徒,这一段落大多为俯拍。
黒场随着上一段落隐约的童声渐亮,音乐动机彻底转变了,富有宗教味的神秘色彩。各大教种的寺庙也在金色中显现。打击乐进入,暮色中,渔舟开始唱晚;恒河岸,信徒开始入定;雪山间,彩旗停止飘动。结尾处,镜头定格于一个神圣村落中心的一个建筑物,是不丹,尼泊尔?
前面许多段落中都有的那个低音大提琴再次出现,镜头尽量广地呈现拥挤的印度城市街道、繁忙的闹市以及安第斯山印地安人的庆典。配乐的旋律和结构是第二段的再现和加强,镜头完全脱离开自然或人为景观,而表现人群的愉悦,甚至像是一个歌颂劳动光荣的宣传片。草原上的牧民在欢歌,人物淡出,广阔的草原呈现并渐渐叠化为湛蓝海水。
火车隆隆驶过,车厢似乎没完没了。终于,随管乐进入,画面变为都市摩天大楼的航拍。火车与屏幕的横向平行关系转变为了高楼与屏幕的纵向垂直关系。
一些美国明星以及新闻和电影片段出现,并伴有原画面音的巧妙采样,音乐动机变得沉静而深远,平静缓慢重复的音型与堆砌繁杂巨大的画面形成巨大的反差对比。在信息时代,我们逃不开影像轰炸。音乐动机依然,画面却由复杂混乱过渡到单一整齐,平行的楼房、行进的军队、挥手的人群、规范的办公大楼一一随长号的进入展现出来。
节奏变得轻快,乍听还以为是“泉水叮咚”。印度大都市的上班族开工了,大街上一片繁忙,这时候倒用了不少正常速度的拍摄。巨大的车流间隙,镜头总能捕捉到洪流中的个体。迷雾出现,弦乐进入,将观(听)众拉入视(听)觉的迷雾。迷雾散去,画面从繁华都市过渡到贫瘠乡下和村镇。夜幕降临,人们下班,夜市点亮,该热闹了,这时候着重表现了五光十色的香港之夜。音乐结束突然,余音却缭绕。
矗立天空烟囱的侧拍,垃圾堆里惊起乌鸦一片,超载的渡轮和列车。这时又开始了极其低沉的铜管乐铺垫,长号引领着画面中不知去向何方的人们。在对麦地纳、耶路撒冷哭墙的朝圣者给予表现后,镜头仰拍了吉隆坡双塔,弦乐随转动的摩天轮进入,拉弱了管乐。飞机从屏幕下至上掠过,管乐部分重新得到了加强,泥土倾泻、火箭升空。音乐动机越来越无从把握,多次以为即将结束,却又被进一步加强。中国民航的飞机起飞后,长笛进入,镜头转向建设中的现代化新城。
音乐节奏随画面老者和车夫的脚步加快,前面画面未来得及展开的部分得以充分表现,行进的军乐队、雀跃的球迷、罢工的人群一一完整交代。弦乐与管乐一同加强,劳动也更加热火朝天。这时出现了,前面段落都没有的快速剪辑,让画面有了短暂的压迫感,拍摄对象依然是南亚和东南亚这个发展最剧烈的“紧急地带”。电子乐器进入,伴随画面的沙尘结束了这个段落。
镜头将高速公路上来往的车辆淡化,声音上出现前面几乎没有运用的中东唱咏。破败车辆的实体与来往车辆的虚像,街道上乞讨者和弃婴的实体与忙碌人群的虚像形成对照。爵士乐动机跃跃欲出,爵士鼓随小孩特写进行了一小会,又恢复至中东唱咏。整个段落更像是一系列人物纪实特写的幻灯放映。随后,画面又再次雾化和波纹化。
波纹继续,吉他短暂弹拨后,黑管低鸣了一阵,片子结尾,演职员表随全片音乐主导动机出现,音乐上将各段出现的动机综合化。

导演雷吉奥认为高科技的运用很重要,电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具,影片也试图将高科技神化,但是又想指出担忧。Powaqqatsi这个词在导演心里指向南半球,更广义的层面即那个南北对话、南南合作这些术语中代表贫穷、发展中的南方世界。影片画面式地展现了“南”的社会进程,或许试图粉碎以前那个所谓的南北对话标准。配乐大师格拉斯也对“南半球”抱有很深情感,当他完成片头那段配乐后,还带到巴拉伊索矿区给那的人听。
QATSI为三部曲中,国内普遍把Powaqqatsi翻译作机械生活或变形生活,把
Koyaanisqatsi翻译作失衡生活,而将Naqoyqatsi译作战争生活。观片忆名,感觉似乎也有那么一点点相称。导演雷吉奥的愿望是Powaqqatsi(波瓦卡西)代表南半球,Koyaanisqatsi(科瓦卡西)代表北半球,而Naqoyqatsi(拿可卡西)象征全球生活中的战争(冲突)。
在长达24年的工作合作中,格拉斯认为导演和配乐谁先开始进行并不重要,其实工作中两人的角色位置是经常互换的。通过这个片子,或许真的能够表现出世界的有趣在于它的多样性,才有了各种不同的可能。

 4 ) c'etait un coup de foudre!

这是我第一次有意识的接触纪录片,之前没头没脑的看过些许,时或鲜活,时或沉闷,这也一向是我对纪录片的看法。
  直到了巴黎以后,我住在爸爸一个法国朋友的loft里,他是个酷爱电影音乐文学的人。有天跟我谈起Philip Glass的音乐,后来说起了这套间隔多年的系列纪录片。他用法文读音规则来念以hopi语言命名的电影名字的情景我至今记得,当时是个下午,阳光明媚,闲来无事的我跃跃欲试,他严肃的摇摇头,坚持说晚上天黑后的效果更好,而这样的影片值得配上一个美丽的夜晚,当然还有些许葡萄酒吧,,,
  晚上,我一口气沉入Godfrey Reggio和Philip Glass所营造出的奇异海洋世界里,连续的几个小时我深深沉浸在震惊中,这种感觉只怕再难拥有了。现实的影像,激烈的音乐,我一下爱上了纪录片,这种表达自我的方式无疑是最完美的。

 5 ) 有时间就看,学学构图跟配乐

不懂配乐跟构图的可以好好看一下,这部片子的配乐跟构图算范本教学了。

开场就是听着让人emo的音乐配合看不太懂的壁画。一场大火熊熊燃烧,切到结尾会出现最初面目的烧毁的发射站基地,再转到那些快满屏的上帝视角加各种延时拍摄给观众展示遭到破坏的自然环境,贫瘠的山川土地,工业与时代加速整个地球的新陈代谢;然后切入各种人类与社会,科技与发展的结合画面,反正配乐听的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浮躁与不适…

其实会好奇,导演在拍这些画面之前是否有过计划?是不是要开脚本会议,确定哪些画面符合这个主题?还是说就是导演自己带着摄影师走南闯北按心情跟能力取这些景?拍摄途中会遇到哪些障碍吗?需要得到哪些帮助?这些反而成了我看这部纪录片会去思考的问题。很多画面不像同一个时代的,有些很模糊,很老旧,也不是一个国家,这种纪录片拍下来自然感觉面临着很多的困难。

三十五分钟后看到一系列旧房爆破,我第一个冒出的想法就是,这么高跟平整的建筑为啥要拆掉!看看咱国家,低于四层的才敢拆,拆的也大部分都是危楼破房。

看这种纪录片,个人感受很像在剧院听演奏会,大视角大旋律,独奏加solo,长时间待机很怕审美疲劳,所以需要剪辑,也就是音乐指挥去调整节奏,没调整好,或是哪一下太久了,就特催眠,可以闭眼睡。

这1982年的纪录片和我前段时间看的一部纪录片《轮回》不少镜头有异曲同工之处。那潮水般的车流人流,像机器一样运作的工具设备,看起来异常麻木的平凡生活,都无不彰显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循环与重复性。几十年前是这样,几十年后还是这样!人类好像发展了进步了成长了,但把时间的尺度放大,依旧是在循环播放,物质不停的更新换代,人却并没有太多觉醒,一批又一批的往怪圈里跳,从发展国家步入发展中国家,再到发达国家,然后发达国家开始讲究人权自由环境,把不好的转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吸收然后发展变成发达国家又转给发展国家…富人有富人的生活,穷人依旧经历穷人的苦难…所有都是一个循环与轮回,人们需要多久多快才能跳出怪圈呢?

开头跟结尾遥相呼应,一面墙上像壁画一样的图案,是高耸的一栋栋建筑吗?

好喜欢最后那个稳的要命的跟踪镜头,发射的航空母舰失败残骸掉落,配合那个音乐真的很好奇最后掉落何方,1982年的摄影技术这么牛逼吗?

这种片子适合放在大屏幕作为科教片展示,增加眼界与启发。

 6 ) 繁荣还是失衡?

这部纪录片吸引自己的两点是,很喜欢80年代的美国城市,快,纸醉金迷;二是节奏感控制得很好,从前面描绘悠然的大自然,到中间越来越快的延时镜头慢慢牵动观者情绪,到似乎刚好要透不过气时节奏变缓变慢,记录此种快节奏社会图景下个体的状态。其实在看的过程中一直联系到特别像现在的中国,一个物质爆炸、信息爆炸、娱乐爆炸的时期。

虽说是失衡,但却能看到另一面,或者说在我个人看来,如果描绘失衡,是否应该是更多可以体现人类为了追求更好、更便捷、更享受的生存方式而对自然的破坏,那应该突出的是大规模的制造、污染、植被及生态破坏、战争....影片很多地方让我感觉到的,倒反衬了人类文明的繁荣。

看完的确会感受到个体的渺小,片中的八十年代,仅是主要在NYC或者LA,看着地铁的人流流动、工厂的流水线、街头的车流,其实会有点心悸,我们只是在世界另外一个地点重复,成为人类无止境的贪婪和追去享受中去创造的一小部件,支撑着生存。而那也只是八十年代,到如今,又有多少波人流被淘汰,更新。

唯一提醒回到主题的地方是最后火箭发射陨落的场景,前后呼应。暗喻所有的繁荣和过度最终都会陨灭于宇宙,而且是那么渺小。

 短评

本片可与《天地玄黄》互为补充,《天地玄黄》呈现天地自然的壮丽之美,而本片突出机械世界的冰冷荒谬。

5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Trilogy的第一部Koyaanisqatsi。其他两部名字没记下来,因为都太奇葩了竟然是什么Hopi语。果然纪录片都是带有某种宣传目的的手段,虽然所宣传之物不同,创作年代也不同,但Koyaanisqatsi利用slow motion而不是Man w/ camera的fast cutting达到了某种效果,以一种非人的姿态观看着世间万物。

10分钟前
  • 祝老师
  • 力荐

呈现了影像在组织高度宏观和抽象世界这个维度上的可能性。你可以说是一种影像的社会学、哲学。但因为Philip Glass的音乐,它也是一部科幻片,一首长诗,或者一部现代社会的神曲。

12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受教了日常和奇观只离一个剪辑的距离 并且反而有种自己活在假象里的真实虚构的倒置(一个东西太真实就变得不真实&宏观和微观的交互 到一定阈值/盯一个东西太久就会想流泪 以及学会长焦的正确用法迷思1:纪录片跟vlog/流水账/国家地理 的界限在哪?2, 影像和音乐半随机组合 或许不需要内核?或者说 这个内核不需要任何叙事?前半段铺垫的冗长的自然景观 到后半段飞快的人类景观要惊掉下巴!像二维纸片上环行的蝼蚁 当摄影师的上帝之手把纸片立起 真的比看诺兰还刺激!整个观影过程头脑风暴找串联!911/当代爆破/playtime绿色的楼/2001/Andreas Feininger 5th Av/Archigram/Necrology人类下回再往宇宙发信息请直接发这部片子好嘛!

14分钟前
  • D
  • 推荐

大银幕重看,遗憾降星,真正喜欢的或许只剩下最后一章以及分布全片星星点点的幽默感,曾错误地将电影定义为外星人视角,而事实上它只是看清“现实”后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无力俯视,于是一切都变味为“现象”,也就缺少了看到人的能力,那作品要传达的又和雷吉奥批判的资本主义/科技主义牢笼有何区别?格拉斯的音乐再轰鸣,我内心也只能毫无波动,要知道在同年,克里斯·马克拍出了《日月无光》。

15分钟前
  • TWY
  • 推荐

8.5/10。本质上还是《持摄影机的人》那套:无情节、无角色、无对白、无排演,完全由各种纪录到的画面搭配上各种配乐组成。电影前段是大自然,后段是城市,意在表现大自然的和谐美好和工业文明的腐化破败。影片配乐极好,城市部分的大量快慢镜头也很好地制造了疲累感(配合上配乐,快镜头制造了动感而压抑的氛围【正如导演眼中的城市生活】,慢镜头制造了压抑感)。但影像整体很单一且重复冗余,同一个点用同样的方式表达来表达去表达半天。

16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推荐

NB,很有几分neo folk的感觉,生活一经高速播放,就会模糊掉方向和目的,进而沦为一块未知用途的电路板,可贵的是电影没有到此为止,转而继续记录麻木茫然的生活,火箭升至顶空,文明瞬间崩溃,一切回归尘土。。。

21分钟前
  • 唐伯猫
  • 力荐

#9thNBFF#1/10把这部所谓的“电影”放在NBFF里面简直就是作弊行为。

22分钟前
  • 牛逼协会会长
  • 很差

1.司空见惯,或许影片还有仅存的意义就是告诉我们世界在30年前就是如此忙碌糟糕,当下几乎完全没有变好,而在30年后可能依旧如此;2.影片95%以上的素材均可在中国获得。

2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The universe is expanding, so whats the point? 转过年来再看此片依然是安眠养神的不二之选。只要在适当时机醒来。就会发现他的伟大。

26分钟前
  • 好样的
  • 力荐

不错,顺便感叹一下汉斯季默21世纪之后创作的东西格拉斯早在80年代甚至之前就玩过了

31分钟前
  • Humbug
  • 推荐

4.7/5.0“Interpol and Deutsche Bank, FBI and Scotland Yard, Business, Numbers, Money, People, Business, Numbers, Money, People, Computer World. Crime, Travel, Communication, Entertainment, Crime, Travel, Communication, Entertainment, Computer World. ”——Kraftwerk「Computer World」

35分钟前
  • Такнао
  • 力荐

影片的一开始,我还在想看这种东西是不是浪费了一个半小时的生命。后来我发现,是一位伟大的电影人将这个世界浓缩成一个半小时展现在我眼前。我坐享成果毫不费力的就脱离了我坐井观天的世界,进入了一种新的维度。芸芸众生在宇宙中,自以为掌控着命运,其实只不过是万物运行之力下的一枚棋子。

36分钟前
  • Karen
  • 推荐

看了一半的时候觉得寡然,哪想42-66分钟全程高能,跑步机上high出了花。这中段节奏奇佳,Philip Glass的配乐功莫大焉(继续追)。相比这一段愉快跳脱对工业社会人的物化机械化类比剪辑,前段原教旨返自然与后段天谴论都显得陈腐与虚伪些个。

37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工业化和消费主义让这个社会变得如此歇斯底里,我们疲于奔命,却很少做出自省。盲目的时代,我们是不是应该扪心自问一番:我们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40分钟前
  • 老泰瑞
  • 力荐

感动,哭。音画契合度百分百,本来是当作格拉斯周边收的。曾深夜在异地的快捷酒店,看到窗外灯光,听到路上车声,清醒状态下,哭到不能自已。人类文明这么美,但最终会消失,非常非常可惜。机械化,工业化,失衡的现代生活,也都是文明之美啊。人类一定要走出去,这么大的宇宙,蝼蚁也要用力活着。

45分钟前
  • 大黑骡子
  • 力荐

三部曲,CC逼格比较高的片子。墙推。画面一流,创意一流,像广告片、MV一样的纪录片,不要解说,不要字幕,画面音乐就够震撼人。

50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徐舫周说,画面能清晰阐释的,就不要随便上解说...这就是个典范,画面语言的运用已经精确到超出文字叙述的范围。曾看过一篇文章,人类发明了两样东西改变了城市,一是电梯,二是汽车。电梯使城市向高空生长,汽车使城市在大地蔓延。城市便有了两样东西,摩天楼和高速公路。

54分钟前
  • 半目
  • 力荐

纯画面+音乐的纪录片大概是该片开始的吧,后来的《天地玄黄》应该受到该片的影响。86分钟,高佛雷·雷吉奥展现了从蛮荒时代到工业化时代自然与人的进化,自然日渐褪去,人类的科技与文明日益昌盛,最后,却是一个寓言或预言——创造科技与文明的人类也许最终逃不过“自爆”。

55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摄影师Ron Fricke广阔的视角下充满了神一样的美感,导演节奏把握非常精准,即使没有语言,完全靠glass天衣无缝的配乐来推进,观众也犹如在看歌剧一般可以把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带入进去。Qatsi三部曲的第一部,来自伟大的80年代,来自先锋艺术最辉煌的年代。

59分钟前
  • 兮称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