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正片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 / 福建年份:200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高三 剧照 NO.1高三 剧照 NO.2高三 剧照 NO.3高三 剧照 NO.4高三 剧照 NO.5高三 剧照 NO.6高三 剧照 NO.13高三 剧照 NO.14高三 剧照 NO.15高三 剧照 NO.16高三 剧照 NO.17高三 剧照 NO.18高三 剧照 NO.19高三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高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纪录了中国福建省一所普通中学一个高三毕业班的真实生活。高三的生活日复一日,简单而又沉重,痛苦却也快乐。  善良严厉的班主任,紧张刻苦的尖子生,逃避生活的“差生”,执着爱情的“早恋生”,学生的父母,每个亲历高三的人都有各自的感悟和超越高三的期望。影片的纪录真实、直白,透过高三生活的纪录,让人感到的不仅仅是为理想执着拼搏的浪漫,更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悲哀。致命禁闭土豚邪王重生你好生活第一季圣斗士星矢:圣域传说佩里亚复仇余生那些年 国语版初恋那件小事峡江疑影南茜的情史朱门血痕快餐车粤语体坛秘史:冰上曲棍球的罪与罚我是中国DOTA的希望二郎神之三目黑客最完美的离婚昆塔:反转星球吞海约定 〜16年的真相〜枭龙在世任性三角洲突击队大君主拳头枕头鬼马天师(粤语版)双面甜心印度合伙人一个不落爱你一错到底恶魔三角洲天才麻将少女 全国篇心理追凶 第三季天蝎第三季新:刑天勾魂慑魄家仇张三丰之末世凶兵第73届NHK红白歌会九幽之神尊艾薇儿 美丽坏东西多伦多 2008演唱会捍卫机密钻石惹的祸阴阳魔界犯罪现场调查:维加斯不眠之夜2020

 长篇影评

 1 ) 铁打的时代,流水的学生,流水的何止是学生。。。。

   看了记录片《高三》,也看了《鲁豫有约》对那个班级一年后的采访。
    我不知道我心里到底是个怎么样的滋味,我自己真的搞不清楚这部纪录片给我带来的是哪种情愫,我根本无法用词组和句子来表达此时的心境和情感。可是却想为这部片子写点什么,为自己的两次高三,也为将来他们的高三。有人看过这部片子后说“铁打的时代,流水的学生”,我想说流水的何止是学生啊。。。。

    回望高三,他们说痛并快乐着,他们说承载着梦想,他们说为它拼了半条命,另外的一些他们说揪心,他们说那是扎眼的日子,他们说欲哭无泪,他们悔恨,他们遗憾,他们怀念自己的青春。。。。。有些时候,我们会被时间划伤,身体亦或心灵,而高三就完全具备这种能力。它就像男人内心深处深藏的“朱砂痣”或者“床前明月光”,无论你有什么样的高三,不容置疑的是,它绝对是你人生或成长中无法抹煞的一笔。

影片中我印象深刻的两个片段——

1、 早读时,听一个女生在大声的读什么“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执政建设的理论?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说真的,我当时真的有想吐的感觉,不是单纯的心理厌恶而是真正的生理反应。这些东西在高三的时候我们简直是背得滚瓜烂熟,反正政治考来考去都是那些理论,变化的永远是材料,不变的永远是理论。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真理”,真理就那么点,不会太多。所以政治相对历史简单很多。
 
   “我们是否应该也反思一下,我们学过的东西是不是也有被称作‘垃圾’的部分,如果你意识到了是否也应该试着吐点出来?我们应该懂得教育可以在为你‘解惑’的同时也能让你‘迷惑’,最可悲的往往是乐此不疲往自己嘴里灌‘垃圾’的人。”
 
    昨天和同学聊天,我说你们是理科,学的理论公式都是国际公认和通用的,就算哪天你们以前学的某些理论被推翻了,证明是错的,那至少说明这门科学在进步。而我们学的是文科,无论是政治还是历史,都轻而易举的被烙上了“意识形态”的痕迹,这样的后果是什么?我个人觉得后果很严重,因为这样才会有幼儿园的小孩子翠生生的唱着“开飞机,丢炸弹,炸死美国的王八蛋..”的歌谣,才会有大家张口闭口的“日本鬼子”,才会有“万恶的资本主义”,才会有被神话的鲁迅和“红太阳”,才有千万个“汪精卫”、“蒋介石”、“阿扁”、“达赖”、“宋子文”,还有千万个“刘少奇”、“胡适”。。。。。。。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产生过怀疑,过去学的或者正在学的,我要大声的说“我怀疑!”。不知各位可曾想过,他们是不是如书上所说,如媒体所宣传的那样好或者那样坏?好得至善至美,好得完美无暇;坏得令人齿冷齿寒,坏得我们要一代接着一代的诅咒他们?你们可曾想过也许当初我们所学的知识,其中有部分应该被称作“垃圾”或者别的,但不管是什么,它绝不应该是知识或者真理?中国历来尊崇中庸之道,只可惜只用在了为人处世之上,而却对“科学”、“客观”、“公正”、“真实”、“真理”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胡适说过一句话,我非常欣赏,他说“上帝我们尚且可以批评,何况国民党与孙中山”,我无耻的变通一下,“上帝我们尚且可以怀疑,何况XX党与X主席,更何况人写的教科书”。尤记得那张被评为CCTV2006年度十大新闻图片铜奖的《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竟是一张造假照片,更记得因为这张假照片,有人痛心疾首的喊出那句“还有什么不可以被PS?”。我觉得我听到这句话比知道那件获奖作品是假照片更震撼,正如同样让我震撼的另外一句话“千万不要相信文字”,我们先不要考虑这两句话本身的偏激与否,存在即合理,有时候我觉得文字就如那些真实的照片,而PS就是我们的意识形态,就是我们的政治需要,最后出炉的假照片就是那些失去本真的历史。我们面对失真的真相,不要喊什么“信息公开”“还原历史面貌”等,这些道义与责任我们普通老百姓还无法担当,我们只需要明白,如今已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文化和思想同样应该如此。在传媒中,我们说“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真相”,面对错综复杂、鱼龙混杂的现象,我们说“学于知,知于智”。

    被誉为中国当代医术“四大金刚”之一的著名艺术家黄永砯先生,回顾自己在中国美院四年的大学生涯时说“4年学的东西,用了10年的时间才呕吐干净。”我们是否应该也反思一下,我们学过的东西是不是也有被称作“垃圾”的部分,如果你意识到了是否也应该试着吐点出来?我们应该懂得教育可以在为你“解惑”的同时也能让你“迷惑”,最可悲的往往是乐此不疲往自己嘴里灌“垃圾”的人。

  2、 第二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伴随着高考结束的铃声,王锦春老师那句“解放了,终于解放了”。
 
   “王锦春老师的那句‘解放了,终于解放了’让我感同身受,好像那些解放的人不是片中人而是我们,或者是我们的孩子。。。。。。”


    这简单的几个字几乎让我的泪水喷薄而出,片中的高三生的高三结束了,可我却突然被这句话带回了我的高三。我的第一次高考结束时,我沮丧、失望、恐惧,因为我知道考砸了,我的第二次高考结束时,我什么都不想,只是累到想倒地就睡,因为我在最后一科英语的时候中途累到睡了20分钟。。。。。。纵使我经历了两次高考的“洗礼”,我还是无法来准确评价它的好坏。也许这和我的性格有关,我历来相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和老子的祸福相倚,上帝不会无缘无故的让你得到或者失去。写到这里,我觉得生活需要我们领悟的东西真不少,思考似乎成了我的习惯,想制止都做不到。

    我为什么会为那个叫“解放”的词如此动容,因为对于我个人来说那不仅是身体上的解放,更是心灵或者说精神层面的解放。从小我都很乖很听话,没有一个老师不喜欢我,初中高中都是人家眼里的“榜样”,可谁也不知道我是多么的压抑,到了高三下学期,我的这种压抑更是到了快崩溃的边缘。我发誓我的父母和老师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精神状态,他们只知道我高考失利,却不明白我为什么会失利。我记得在某个看书的周末,我莫名其妙的开始发呆了,然后莫名其妙的从小声啜泣到嚎啕大哭,我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发现我并不爱学这些东西,我离曾经喜爱的文学不知道已经隔了几重天了,我觉得自己像个机器,行尸走肉。。。。。。我的第一个高三是如此黑暗。。。。。。。后来高四的我还没有高三的时候用功,开始选择复读,我是因为面子,因为不甘。可是在高四的一年我却渐渐想明白了很多东西,我开始觉得高考不是什么天,也不是什么地,我庆幸自己从那条死胡同里出来了。同学都知道我每周6和礼拜天都不会看书,用来看小说和杂志,听音乐,我开始关注周围的同学。。。。。。我复读的班主任说过一句话,“你们是半只脚在高中,半只脚已经踏进了大学的人”,言下之意,我们应该更懂事,更勤奋。我却觉得自己像四分之三的身子都跨进了大学,我在思想上提前解放了自己,要说我第二次高考不怎么理想的原因,那就是太放松了。不过我一点都不后悔,自己掌控人生的感觉相当好。

    来到传媒,这还算是个轻松的环境,开始大学生活。我曾无数次的感慨,为自己能够上大学庆幸,看自己想看的书,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偶尔还可以用脚投投票,逃逃课。上课的时候听愿意听的,不喜欢听的就让它“随风飘逝”吧,我感觉,大学里起码我们的思想是自由的,身体也没有被束缚得不可忍受。也正是在这样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我才开始回顾以前的生活。片中的佳燕说“闭上眼睛,往前冲吧”,也许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盲目”,但有些时候我们也需要回望逝去的时间,这样做,不是为了缅怀,而是为了反思。正如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这个不需要多解释。在不断的思想撞击中,我不由得不重新审视过去的自己和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以青春和奋斗的名义来讴歌高考,我一点都不反对,对于无法改变的现实,我们应该接受,并且它也带给了我们不少的好。现在我只是受不了当时那种被禁锢的感觉,身体和精神上的。所以王锦春老师的那句“解放了,终于解放了”让我感同身受,好像那些解放的人不是片中人而是我们,或者是我们的孩子。。。。。。

鲁豫的那期访谈真是做得很没水平

    我不得不不厌其烦的用一段文字在我的文章结尾处来说说陈鲁豫,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喜欢她,甚至崇拜她,难道仅仅是因为她有一张长得很有亲和力的脸?问一些很弱智的问题,根本不知道观众想知道什么,根本拿捏不到重点。我承认我没看过她非常多的节目,就那么十几期吧,有人说她的访谈是拉家常很好玩,就算是拉家常她也拉得不称职,她问的那些弱智问题,明显是对《高山》这部片中一无所知。观众可以原谅她,她的粉丝可以吹捧她,说陈鲁豫要和观众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生命的体验与心灵秘密,创造一种新颖的谈话记录;说这是鲁豫对人的关注与被采访者心灵的对话;说鲁豫是“中国奥普拉”。。。。。。我真的无法认同,当时看得想拍砖,我真的很不喜欢她的节目。。。。。。所幸在她众多粉丝面前,我还有我的室友和我看法相同。

    我想完整看完我以上文字的人,可能会说我是个愤青,如果你坚持这么认为,那我只好说,有时候愤青的话也未必都是冲动之言。

 2 ) 豆瓣评分8.4,这是每个人都曾经历的人生

有一部纪录片,画质粗粝,画面摇晃,题材平常。但豆瓣有3万人打出了8.4的高分。为什么?因为它粗糙但真实。

电影《少年的你》中的高三毕业班级

绝大多数人都看得泪眼婆娑,因为从中可以看到我们自己,看到我们的困顿、挣扎、迷惑、欢喜和麻木。

这部纪录片拍给所有经历过高考的群体。

纪录片《高三》,2005

纪录片《高三》拍摄于十多年前,但没有因为时间距离与当下产生隔阂,相反更加精准全面地击中当下学生的精神状况。

故事发生在福建省的小县城中学----武平一中。

纪录片里的学生,如果“粗暴”地用成绩分类就是:好学生、中等生、差生

林佳燕是好学生的代表,她已经很优秀了,但总是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断推翻自己的努力,不断质疑自己,在高考前几天还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努力”。

她在日记里给自己加油打气,写道“咬紧牙、闭上眼、纵力一跳,即使跌倒了也应该立刻爬起来,拼命往前冲啊”。

“差生”代表是钟生明和陈斌。

钟生明平时请假在宿舍睡觉,晚上翻墙出去上网,在老师和家长训斥时摔门而出,他也不想让自己变成这样,时不时地告诫自己下学期不能这样继续下去。

钟生明是个倔强的孩子,他不想让别人看不起自己,所以通过游戏来赚钱。他也通过游戏赚了小几千块钱。

张兴旺成绩中等,曾因为忧心自己的学习而喝醉大哭,又在高考前10天留下一张字条后离开学校。

《高三》拍摄于2005年,一晃,十五年过去了。

像《高三》开头和结尾的背景音乐《那些花儿》唱的:“她们被风带走,散落在天涯。”

当年那些笑闹、哭泣、焦虑的鲜活少年们,现在也到了三十五六岁,成为了社会的中坚,散落在各个行业、全国各地。

时间在他们身上催化出了什么反应?他们现在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我们都很好奇。

2017年,因为媒体的采访,纪录片《高三》里的一些同学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

好学生林佳燕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留在了北京,成为了一名上班族。采访中的她穿搭精致,谈吐自信,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年青涩局促的模样。

但光鲜亮丽背后是不为人知的生活重压。她和丈夫一直租房住在北京昌平,没有北京户口,二人辛苦打拼,在福建老家买了房子。不出意外的话,他们的孩子还要回到武平高考,重走一遍他们走过的路。

钟生明复读后考入一所三本院校,他没有走出泉州,一直生活在从小长大的家乡。幸运的是他赶上了物流和电商潮,如今的生活很殷实。

他手机锁屏密码一直是高中时的座位号。

张兴旺上了一所私立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很艰难,连面试机会都寥寥无几。

他第一份工作在厦门打豆浆顺便促销豆浆机,三个月后,转做市场营销。

后来,他迫于房价离开了厦门。接受采访时,他是一名线路厂的技术小主管,也是三个孩子的父亲。需要往返五十多公里的路程上下班,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

《高三》拍摄于几位少年的人生节点上,多年之后,他们迥异的人生面貌也折射出我们大多数人的未来处境:小城市孩子沿高考这一条阶级晋升渠道向上,能掌握、能改变的部分究竟有多少?可以说,它记录的,是中国普通人的人生可能性。

《高三》为我们展现了真实的人生标本。但这并不是导演周浩的本意。

周浩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本意,其实不是探讨高考制度,或者直击教育现状。

他想做的只是记录,本真地记录下故事发生的经过。他认为纪录片实际记录的是拍摄者和被摄者之间的关系,纪录片的“真实”最核心的问题是创作者态度的真诚。

周浩纪录片《龙哥》,2007

好的纪录片是“长出来的”,当全身心与被拍摄者共处,掌握了足够多的记录素材。故事的线索、结构、细节就会慢慢浮现,故事就会生长成它天性里预设的样子。

自然健康的人生也许和好的纪录片一样,也是“长出来的”。它最好不被某些预设的价值观羁绊,而是像歌德在《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认为的:“人只要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跟随天性,就会自然而然地根据自己内部的形式原则,朝先定的目标前行,达到自我实现。这一过程中虽然会出现错误和迷茫,但结果终将会圆满。”

记录棉花产业链后面的众生相,周浩纪录片《棉花》,2014

人生不应该像一条轨道,而应该像一片原野。

周浩的人生和他做纪录片的理念不谋而合。

周浩大学时候念的是工科,毕业之后分到研究所里工作。在现在看来,这份工作绝对是普遍意义上的好工作,有稳定的保障、氛围宽松清闲,还享受着较高的社会地位。

但周浩却认为自己混得很惨。因为周围的同事都太有科学研究的天赋,而自己其实在这方面很欠缺。

即将离任的县委书记在三个月内发生的故事周浩纪录片《书记》,2009

在偶然的情况下,周浩接触了摄影。再后来,他毅然离开了稳定的体制内,进入纸媒。

事实证明,这个勇敢跨越的举动改变了周浩后来的人生。在纸媒的黄金时代,周浩做了一系列与现实息息相关的选题,他最初接触纪录片也在这里。2001年的春节,《南方周末》做了有关农民工的系列报道《向东向南向北》,从四川开始出发,向北向东向南跟踪三组民工到三个中国沿海的区域打工。借着这个机会,周浩开始拍了他的第一部纪录片《厚街》。

关注农民工群体的《厚街》,2002

周浩在媒体一呆就是十年。后来,他拍的纪录片也不可避免地带上属于媒体人的那种气质:与现实的紧密互动。他始终在人生原野上探寻着,用做纪录片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存在、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龙哥》纪录了吸毒者阿龙三年的生活经历;《差馆》以广州火车站越秀区派出所为舞台中心,呈现了真实、无聊、粗糙的生活现实,《棉花》以绵延千里的棉花产业链串起普通人的生活。

周浩用做纪录片的方式,实践着自己不被一场考试、一份职业、一条轨道框限的人生。

“纪录片是我同世界交流的一种方法。”周浩说。

如果你也苦恼于人生轨道的琐屑重复、亦步亦趋。记录与影像的力量,可以成为你离开人生轨道的助推力,或者说,在你被现实框定的桎梏里打开一个小口,开拓你的视域边界,唤醒你对现实世界的好奇。

豆瓣时间与D纪录联合推出真实影像计划,由国内顶级纪录片导演讲授纪实影像创作,带你亲临顶级导演的创作现场,看纪录片如何开掘更多的人生可能性。

音频授课,共计八期

看纪录片如何开掘人生可能性

原价129元,上新特价 99元

点击这里即可免费试听~

 3 ) 谁的高三?

周浩导演拍摄的纪录片《高三》是我早就很想看的片子,不过此前的整个期待阶段都没有明确地感受到我在用什么样的情绪去预设这部片子的状态。真正坐下来看完,才知道大家都是怎样想的。《高三》原样反映了一个班级的高三学生一年的生活状态,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的高三回忆(小朋友除外),不管酸甜苦辣,总不至于一直在笑吧?原以为看纪录片时都会唤起自己的相同或相似的记忆,那么笑场最终是给自己的吗?这到底是谁的《高三》?

片子放完之后,周浩从容端坐下来,回答观众提问。我的问题他换了个方式来回答,他的回答恰恰也为“谁的高三”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如我所想,中国有千万种高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过法,学生、老师、家长、领导各有各的立场和小算盘,更各有各的造化运势。周浩说,他压根没想把高三整体状态展示得多么出神入化,当然也没像我想象的那样,把片子拍到报志愿录取结束。有不少观众很奇怪,周浩为啥剪出来那么多学生背诵历史知识时说出的政治敏感词汇。我起初的判断是,这样会表示出高三学生们固化的思想世界与外人眼中完整的世界有什么差异。但周浩明确地告诉我,作为一个四十岁的人,生长在红旗下,他是要通过镜头来表现出自己看待高三这个事情的态度。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态度来看高三,大家的角度都不一样。周浩注意到这些政治词汇、意识形态知识,这属于“他的高三”,我也有“我的高三”,你有“你的高三”。合在一起,真实的高三才完整。因此周浩说他当然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高三这个历史现象,我完全能理解了。

在我眼里头,《高三》这部片子对高三生活的表现非常完整,无论人、事还是状态,都和我当年高三时基本相同。有很多环节,有很多人不信。比如,有人担心,片子的拍摄会让学生分心,那最终影响班级高考成绩怎么办?没错,黄冈一中拒绝周浩肯定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个“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超级高中拒绝周浩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个很让人难忘的历史行为。至于拍摄是否能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我认为片中同学们已经作出了回答。凡是认为会影响学生复习的人,我感觉你的高三都是心不在焉的。一个真正投入高三的学生,至少懂得成败问题的少年,都会很自然地爆发自己的小宇宙。当你做起卷子来时,美女从你身边过,你头都不会抬一下。何况和你已经混得烂熟的一台摄像机和一位叔叔?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细节,这就是党支部会议。有朋友认为这个东西有点问题,真不真实倒不说,这个东西到底有没有必要花这么多镜头时间?我恰恰认为党在高三的影响就是无处不在的。因为入党在高中不仅代表着荣誉与利益,还的确包含有相当的光环闪耀特性。党支部会议是不能为任何其他的情节所替代的,无论支部书记的讲话,还是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宣读申请书的用语,这些都非常自然,这就是常态。有人认为高三学生这么忙碌哪有时间去开什么会,何况入党积极分子都是尖子生。那我只能怀疑你来自山东湖北河南这样的高考大省,或许你的学校把成败看得更重,且将之拆解得更细,以用来取消你参加党支部会议的可能性。

为周浩完成辩护之后,我想重拾片子中令我深感难忘的细节。首先教语文的文科班主任王锦春这位魅力十足的男士就实在太经典。世界上不缺少有创造力的学生,缺充斥太多素质不高的老师。尽管高三必然是鼎级高中教师发挥才华的舞台,但我们似乎各自都能举出例子,讲一些舞技不佳者的故事。王锦春的绝版台词太多,虽然他一年换一年地在用。因此我们一定要看到,一个绝顶的人,他的行为很可能背后也是时间重复带来的枯燥的堆砌,只是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只需要见他一回。在高考考场外的备考区域,王锦春站在桌子上,对“他的将士”们训话,有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地捂嘴笑。这都很正常,即便是王锦春自己也未必相信这些纯粹用来作心理战的鼓舞用词。我们绝对不应错过捏着台词纸的那双颤抖的手。当然,所有观众大概都记住了一个场景:在等待考生交卷出来时,王锦春往自己嘴里丢了一片此前给爱徒们各自分吃的药片。学生需要冷静并补充能量,作为统帅,他更需要。

一直作为背景旁白的林佳燕的日记也颇令人感慨,当年我曾每天舍得在复习中花掉晚自习时间中的一个小时以上用来在日记本上密密麻麻地码字。看得出来,林是一个外表坚韧的女孩,即使她成绩和心理素质都很好,我们还是能在她的日记中看到对自己的多种猜疑、否定,随后又看到她无数力量深沉的自我激励。本子上的字讲述了一个高三人与自己战斗的故事,它无愧于本片的心理脚本。在片子中比较重要的人物还有几位,比如逃课上网和在寝室睡觉的两个学生,还有留字条出走被王锦春劝回的张兴旺。不管是上网挣钱,还是烧香消愁,这些作法都极富青春色彩,站在银幕外面我们笑得出来,站进银幕去说不定我们就是艳羡者。话又说回来,看了片子,还是要回忆自己的故事,不然我们看到的永远是“别人的高三”,不是“我的高三”。

最终落到对高考和教育制度本身的思考上,周浩采用了比较惯常的方式,做各电视台新闻联播高考报道的声音节选。周浩在回答提问时说,没有人做得到花一年时间真正去跟踪高三这件事情,媒体的报道顶多集中在高考两三天而已。不把高三这个现象记录下来,以后历史会将其随意遗忘。将来我们也许反而会怀念这种独特的时代,少年们为了唯一一次相对最公平的全国竞争而奋斗。反观教育改革,我们也活生生地看到一些东西。全校家长大会上,校领导讲了南京高中搞素质教育失败的反例,强调应试还是很重要。可惜下面坐着的乡村农民们没有比较能力,他们想都不想只希望孩子摆脱种地或打工的家族宿命。城市高三生具有某种天然的优势,在此处体现为放弃一些东西的能力更强,但农村高三学生则只有死拼应试一条路。可见,我国能提供给青少年的生活道路备选方案实在少。进一步想想看,能用全局性眼光去审视高考制度和改革安排的人又有多少。

除去重启严肃的思考,我更浓烈地感受到高三重现般的心潮澎湃。片子的节奏也是这样,乐章越到后来就越有高潮的味道,而《那些花儿》带来的青春不可回复之轻轻痛感和流泪预感实在让学生们逃开不掉,我看起来也感同深受。这为高三生活残酷的主旋律配上了相对柔和的唱词。

关注纪录片,思考生活。请关注由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和UME新天地国际影城联袂推出的“真实中国·影院计划”。
http://dc.smg.cn/film-083.html

原文地址:http://st1984pinglun.blogbus.com/logs/26417124.html

 4 ) 有时候我会怀念高三

不散作者 | 灰色堡垒

又到了高考的时节,这短短的两三天中,将会有无数人的命运会发生改变。而对于那些已经经历过高考的人们来说,在这段时间里又总是不由得回想起自己的高三生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时光。

每年的这两天,我都会想起那部经典的纪录片——《高三》

导演周浩曾经拍摄过《书记》、《大同》等关注社会现象的纪录片,很多人会以为《高三》也会是一部比较严肃地讲述中国社会现实的电影。当女主人公林佳燕这段文艺的日记作为旁白出现的时候,我的内心多少有点意外:

这一段话直接把我带回《花季雨季》的时代,再加上福建人类似台湾的口音,还有空旷的背景音效,竟然有种在看《流星花园》的感觉。

我们对于青春的想象已经被“青春片”绑架,成为失真的幻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的青春不会是这样的:

也不会是这样的:

更不会是这样的:

也不太可能是这样的:

对于身在中国的大多数高三学生而言,他们的青春都是这样的:

日复一日,单调乏味。

虽然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但却愿意为了那种微茫的希望不顾一切地奋力向前。

然而哪怕在这样艰苦的生活中,其实还是会有很多能够触动我们心底的美好。比如那些单纯因为喜欢而做的事:

在玻璃窗的上随手画出的图案。

无伤大雅的玩笑。

桌面上偷偷摆放的镜子。

团结拼搏的瞬间。

这些相信都是他们能够各自珍藏一生的回忆。这样的纯粹和坚韧,过了那段时间也许就永远不会再有。

作为全片的灵魂人物,班主任王锦春在加长版《高三》的一开始就说了这样一段话:

“……老师有时候也是为家长服务的,虽然我们这个教育也是为国家,为民族,是不是?但是,人一旦在这个圈子里面的时候,你很难与众不同。所以对于这部片子,我想局内人可能很理解我们这些人……但是对那些专家、学者来说,他们可能会看到许多在他们看来不应该的东西。”

那么,这些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对于那些仅仅只是信念动摇或是过于紧张的学生,王锦春老师往往是以劝慰和激励为主,但是对于一些试图用各种方法教育都被证明是无用的差生,他的态度可就没有那么好了:

高考不只是一场考试,因为这场考试年轻人预先见识了世界的残酷和无奈。

当然也有人会说,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老师没有必要那样对待学生。诚然文凭就算没有办法证明个人能力的高低,却能实实在在增加个人的选择。而对于那些差生,电影里的班主任除了激烈的语言之外并没有进行更多的残酷打压,一旦跨出校门,真正的暴风雨比这强烈百倍。

电影里“差生”代表钟生明,满口大话言行不一。

晚上翻墙去网吧之后,他曾表示自己也想上进,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

在逃课睡觉的时候,他是这样对着镜头解释的:

高考是一场凛冬寒战,《高三》找到这段艰苦岁月里那些闪光的瞬间。

在电影的结尾,高考终于结束了,但王锦春老师又迎来了新一批的学生。对于那些学生而言,这只是一段难忘的旅程;但对老师来说,一切周而复始,会不会就相当于他的人生?

导演周浩接受访谈时对王锦春老师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

应试教育的缺点显而易见:越来越多的人都把读书考试当成了博取前程的工具,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动力。老师是无奈的,学生是无辜的,谁错了?

王锦春老师用汪国真的诗句“为了理想,我宁愿忍受寂寞,饮尽那份孤独”告诉学生们高考是冬天,考完会迎接春天,实现理想。

然而现实刚好相反。

日本NHK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三和人才市场 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近日刷爆网络,里面讲述了毫无理想的新一代中国年轻人。

深圳,中国最年轻的一线城市,活力之都,科技之都,制度和技术改革的先行者。这里吸引了无数来自中国各地的年轻人,南下淘金,干着最基础的工作领取微薄工资。

渐渐的他们聚集在一个叫三和人才市场的地方,成为人们口中的“三和大神”。

“三和大神”们多为出身普通的低学历90后,有留守儿童经历,厌倦单一乏味的高强度的工作后,找寻日结工作,工作一天玩三天,住最差的旅社,吃简单的食物,沉迷于网游。

每个三和大神都曾努力过,都曾有“梦想”。

他们从长期工作中抽身,过上日薪度日的“逍遥生活”,这背后不仅仅是个人的“堕落”更有着结构性原因。

就像网友久木さん所说:新一代九零后打工仔因互联网的资讯发达,视野较之父母辈要开阔很多,眼界更高,但又因社会的贫富差距过大,基本福利待遇不够完善,使得想法与现实有极大落差。当理想中的,可使人满足的生活遥不可及时,动力全无,原始惰性弥漫,放空一切,麻痹过活是很好理解的选择。

“三和大神”折射出当今社会年轻人整体的无奈与疲乏。三和大神绝不是人们嘲笑、批判的对象,语境更替,写字楼里口口声声自嘲“佛系”的白领们,不也是另一种“三和大神”?

《三和人才市场 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里也有热血励志的故事,其中一名接受采访的豆浆店老板早年在工厂打工失去一只手臂,用赔偿款开起一家生意不错的早餐店,他的故事不可谓不励志。

然而他也有自己的烦恼,没有深圳户口她的女儿面临入学困境,要么交高价学费进入私立小学,要么回到老家成为新一代留守儿童。

“三和大神”们接受采访被问到:“你不跟父母联系他们不伤心吗?”大神回答“联系了更伤心。”这句话,未来会不会从豆浆店老板女儿的口中说出呢?

每个人都只离“三和大神”的命运一步之遥。

这就是我们重新正视高三、高考的原因。我们以为未来很长很远,可是这会不会,这是我们人生的最后一次拼搏呢?

当我是高中生的时候,我时常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有多彩的青春,而必须囿于学校的控制之下?但当我离开学校之后,才发现从前的烦恼现在看来简直不算什么……人生像一个拧紧了的发条,似乎只有按照别人给出的方向奋力前进才是正确的选择,难怪有的人说我们这一代人从来就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青春,从懵然无知就直接过渡到了中年危机。

当“青春片”用爱情和性想象青春,当现实里年轻人过着“草食”“佛系”的大神生活,每年高考时期,我总觉得我们需要再次重温《高三》。

其实我们青春的正色是拼搏是不顾一切往前冲,那种傻乎乎的执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可能就是一生中最理想主义的一段时光。

回想多年前自己的理想究竟是什么,什么是那时候最珍视的东西,重新听一次晨读,触摸试卷的温度,保持紧张,接纳压力,不要让高考结束。

未来我们会成为佛系的年轻人、早衰的25岁中老年人,但是一生有一次拼搏,有一次接近公平,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一分一万人”,相信辛苦一年幸福一生,那种感觉真好。

《波兰来客》 ---北岛 那时我们有梦 于文学,关于爱情 关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一起 都是梦破的声音

摄影丨任曙林《昨天的青春》

责编 | 哪吒男

· THE END·这是“不散”的 第646 期 文章,偶尔严肃。

 5 ) 虫子一样的生活

本来没打算上来再写。直到刚才看完《高三》。

看得我很想哭。很难受。

那好多个捂着耳朵背书的早自习,在讲台上声嘶力竭的班主任,激将法也好同情心也好鼓励法也罢妄图用一切行得通或者行不通的办法来激起你的上进心的各科老师,从来也没记住的政治试题……还有周围人很努力,自己很茫然的时刻。

一下子把我拉回到很久远我以为会忘记的那一年。那个充满困惑充满退缩然后又自己努力调节情绪的日日夜夜,那个在卷子和作业之间煎熬并且反复告诫自己要忍住不去看小说的窘境,那个所有人都紧闭着双眼努力背书的时候,突然好像被掐掉电源睁开眼睛茫然四顾不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去做的瞬间,那个多休息一会儿就好像要下地狱的罪恶感。

有多少次想走下去,就有多少次曾经想放弃。

我猜,再也不会有一个时刻,能像高三一年一样让我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我的全部生命的意义就是测验以及名次。我的全部的生命的价值就在卷子上面铺陈开。我的全部的悲喜都和一两个选择题有关。世界上再也不存在无所谓的东西。活得像只虫子,或者比虫子还不如。但是虫子并不是没有感受的,而虫子的感受也不是无所谓的。尤其是像我这种,对自己太认真的虫子,念一本书做一份作业打一次练习卷,一边在表面上做着该做的努力,一边在心里翻来覆去的对手里的事情觉得茫然、麻木、不知所措。

不断地、反反复复的,体会着我自己。

高三的压力,怎么说呢,并不在于最后的结果的好坏。而是在每天早上,看到别的人很努力的背书或者很顺畅的解出一道题;也在每次发考卷的时候,看到错过的题目又错了或者出现了新的不会做的题目;还在每天深夜,当天的卷子没有做完然而次日上午还有测验,究竟要不要去睡觉;而像每个长假,长周末,以及寒假,每天都看不到一个人,自己坐在书桌前,一边做练习一边静悄悄的走神,然后回过神来又非常罪恶非常懊悔的时候,孤独感就被无限放大,以至于想到,在这个宇宙中,人类如果真的是唯一的智慧生物的话,该怎么办。而每当这些时候来临,我都会有种很特别的感觉,我不清楚我在做什么,该怎样做,而一旦想到,别的人不用浪费时间在考虑这种弱智问题上面,或者对这种弱智问题已经心知肚明的时候,我就愈发的焦虑。

要我说,我这种性格的虫子,高三那一年竟然没做什么很出格的事情,真是万幸。

我非常非常的感谢我的两位老师,刘建玉和周曼云,在高三这一年,两个人对我照顾有加,许是看穿了我有边缘性格的缘故。在我写不出像样的高考作文,还抱着自以为是的随笔不放的时候,周曼云老师和我推心置腹的聊过许多次,完全是平等的朋友关系。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从办公室出来,学校已经很安静的没有人了,一个冬天的傍晚,开始下一点点的雪,路灯打过来,天上地下都是亮晶晶的一片。而刘建玉老师,仿佛每次说话都不当真,每次说话都在开玩笑,直到最后分配完去各个考场陪同老师之后,还假模假式的逗我说,到时候我去你考场看你啊。但是其实他带的不是我的考场,而我是非常希望在自己进场前看到的最后一个人是他的。可能是我的表情流露出了这个意思,也可能是真的两个老师临时对调,反正当我第一天走到我考场所在学校门口的时候,第一眼就看到了他,他仍旧是开玩笑的拍了我一下,我却一下觉得很安心。

当然也要感谢高一的张皓老师。没有他就没有所有的后来的我。

扯远了。我要说的是,高三是这辈子最真实的一段日子。

 6 ) 此间的少年

我们被毁损,我们在修复。
时间在无声的流淌,但有些日子就是很扎眼,引出一串串的话题和记忆。
六四之后是高考。

我默默期待将来能有个美好的大学生活,那是与眼前的高中完全不一样的。我能呼吸自由的空气,干喜欢干的事情,上网,睡懒觉。
我把所有的美好憧憬都寄托在那个不久之后的日子,为此,付出许许多多。
甚至被毁损。
这一段日子就该是凤凰陧槃前的锤炼。
就该默默忍受它在我心里割开的伤口,不去想已经发生什么,就当没有看见。

过了这个日子其实也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甚至极度失望。面临积累下的问题,我还要重建,还要修复。
在高考前,女生月经来了都尽量吃药避开。
但隔过这两天,隔过那三年之后的紊乱呢?

为什么当时我们没有面对成长所有的问题?
因为没的选择,错过了机会,也就无所谓什么凤凰还是野鸡了。

五一在单向街看了《高三》,很轻松的记录片,实际上,那天晚上坐满的的人都是学生模样。圆明园本来就离海淀的大学群不远,自然很多人来缅怀。结果回头看那些日子,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那些日子苦中有乐,当时是苦,可是现在透出乐来了。
我在豆瓣上给了它完美的评价。尽管自己的经历并不是想象中的完美,但若干年后也是会看出乐的。


http://smallsmile1984.blogbus.com/

 短评

谁不是自那白惨惨的青春里踉跄而来

3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推荐

这是我亲爱的母校,我有过的青春。

8分钟前
  • 安德烈大叔
  • 力荐

片子里晨读时候朗读的那些文综屁话(尤其政治)让我感慨万千还有放英语听力时候的"丁冬"

13分钟前
  • Pirouette
  • 力荐

本以为看片子时会罕见的痛哭流涕,不过没发生,因为导演的功力实在不到家。不过有些“哭点”还是很有印象的,比如那次班会和北方的狼,那个女孩和那些花儿。最容易勾引眼泪的还是王老师的一些话语,不愧是教语文的。看这片子很容易勾起些相同或相似的回忆,回忆是最容易伤感的。王老师确实让我很喜欢!

14分钟前
  • 私享史
  • 还行

有一种沉默的力量在推我们压抑的前进

17分钟前
  • SpringCameras
  • 还行

绝大多数的中国孩子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推向了那倒独木桥,泥沙俱下,不能自已,以至于我们都没空问一下这一切是为什么、我们要去哪。没办法,这就是中国,这就是我们的青春。

19分钟前
  • 应用层协议
  • 力荐

天下的高三都一样,天下高三的学生都一样。被梦想和青春挤阅得痛并快乐着……

24分钟前
  • littletwo
  • 力荐

不知道中国孩子的青春里什么时候能多一点颜色。

27分钟前
  • 远子
  • 推荐

就像是我曾经的故事记录了下来。一样的学校大门,一样的师资层次和教学物质条件。一样的老师风格。当最后出现学生们的归宿,有流泪的冲动。四年之前,我文科,我恋爱,我想走出那个山城,去遥望远方。

30分钟前
  • yezzi
  • 力荐

“铁打的高考,流水的学生”

34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仍旧还是觉得那一年,决不能重复,很庆幸,我走出来了,头也不回,然,可能是真的老了么?想要回去高中看看了,那个已经废弃的教室,上面是不是还有我曾经刻下的名字……

37分钟前
  • 苏小安。
  • 力荐

班主任人还真不错

41分钟前
  • 七 仔
  • 推荐

能将一年的内容装入一个半小时是一种本事,况且选择的素材都很恰当。正在经历高三,所以看着比较感慨。

46分钟前
  • mOco
  • 还行

入党积极分子的那一段....

50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推荐

因为片中主角就是我们校的林佳燕,跟我一样也是文传,只是低3届。中午听说协会那边的人还找到了她,看这样一个纪录片就更有感触了……啦啦啦啦去吧,他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54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忘记一些什么,想起一些什么,那是十六年前,如今我依然没有长大。

58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在某些的时候某些片看了和吸毒一样。【高三】这片让王锦春老师赢得了超高口碑,他相貌不出众,语音不标准,像痞子一样抖腿,像流氓一样吐脏,可他对任何一个学生都不放弃,对任何一个学生都循循善诱,一个吐槽汪国真又引用汪国真的负责班主任,他们说:嫁人当嫁王锦春。

1小时前
  • 失意的孩子
  • 推荐

真正的中国青春不是小时代也不是左耳

1小时前
  • 十方
  • 力荐

作为文艺作品它粗糙又略显混乱,不过很多高分应该是打给那难以忽视的真诚和观众自己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国情”两字有时候真能解释很多,当看到片尾那一串大学名称和“复读”字样很多人一定和我一样不只是扼腕叹息。影片的后半段一直在止不住地淌泪,5年了,不知那群孩子身在何方,是否安好?

1小时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力荐

泪流满面

1小时前
  • 熊阿姨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