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

HD中字版

主演:罗伯特·帕丁森,杰伊·巴鲁切尔,保罗·吉亚玛提,莎拉·加顿,萨曼莎·莫顿,凯文·杜兰,朱丽叶·比诺什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1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大都会 剧照 NO.1大都会 剧照 NO.2大都会 剧照 NO.3大都会 剧照 NO.4大都会 剧照 NO.5大都会 剧照 NO.6大都会 剧照 NO.13大都会 剧照 NO.14大都会 剧照 NO.15大都会 剧照 NO.16大都会 剧照 NO.17大都会 剧照 NO.18大都会 剧照 NO.19大都会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大都会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未来,纽约,年轻巨富埃里克·帕克(罗伯特·帕丁森 Robert Pattinson 饰)坐在豪华轿车里,在保镖贴身保护下,前去从小就熟悉的那家理发店。一路上,他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各种怪异的事:他的年轻妻子爱丽丝(莎拉·加顿 Sarah Gadon 饰)与他若即若离,只能在路上偶遇;一位中年女人(朱丽叶·比诺什 Juliette Binoche 饰)前来和他做爱然后告知他艺术品信息;人民币持续升值令他眼睁睁看着财产损失,车窗外的曼哈顿逐渐陷入一场暴乱,还有人在追踪他,似乎想要杀死他。攻击从一个蛋糕上升到子弹,空气中的一切充满恐慌和末世感,如期抵达理发店的帕克也想知道这混乱的一天该如何结束……高铁惊爆点无言有爱第二季金玉奴等救火的日子恶之花川流2024猎场鲁保罗变装皇后秀 第十一季东陵大盗4黑社会2:以和为贵(粤语版)笑傲江湖福尔摩斯小姐:失踪的侯爵杀戮之神花火蒙面唱将猜猜猜第四季隔世追魂(粤语版)身份的证明家 Familia鬼男爵丹麦淫妖第一季音乐永不停歇全美超模大赛第十六季靡菲斯特初代吸血鬼第二季西厢记1965超能赌霸主厨的餐桌:烧烤我有无敌读心术少年英雄方世玉国语逃出叙利亚纳克鲁斯传奇大掌柜南特助又又又逃跑了泰坦尼克号2012电视剧版最强大脑 第四季先出布逐星女 第三季无谓的心傅总的实习娇妻驾到追击者2016纳什维尔恐龙国语舞力重击寻宝囧途你听起来很甜时间契约特利迦奥特曼 特别总集篇② 翱翔宇宙的英雄

 长篇影评

 1 ) Metropolis里的父权和荡妇主义

电影课上有幸学到这一部,综合老师与书籍的论点,归纳这部电影中描述的人类和机器人的斗争,实质上是男人和女人的斗争。

Maria的形象是分裂的。一方面,她是Virgin Mary的化身。导演在这部电影中,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大家长般的父权态度。片中的女性角色被定义成无性特征(这里特指性欲),是男性欲望趋势下的一件物品,失去了女性本来的特质。作为主角之一的Maria散发着不讨好的女性含蓄。她是苍白的,简单的,常常担心,脆弱并容易受到惊吓的。在电影的描述中,作为Rotwang和Frederer情感缺失的现实投射,Maria像童话故事里的可怜公主一样,被坏人绑架,在英雄和巫师的战斗中被拯救,并被送回她应该回到的地方-无忧无虑的伊甸园。可以说,Maria是等待被救赎的睡美人与基督神话中圣母玛利亚的混合体。

在角色设定方面,Maria是Hel的化身,她不仅是Frederer的妈妈,Rotwang的情人,也是Frederson的妻子。对Rotwang来说, 她是逝去Hel的替代品;对Frederer来说, Maria是从未见过的母亲,而对他的父亲来说,Maria是那个并巧妙处理成照片的女人(Hel)。同样的,这个Maria是安全的,柔弱的,不会构成威胁的。Maria超越了女性本身,成为了一个代号,一个不可侵犯的道德形象,当然,也丧失了基本的人性(特别是女性)的特质。

另一方面,机器Maria是“其他女人”。她被塑造成性感鲜活的,赋予挑逗的狐狸精形象。机器人Maria很“坏”,因为她和男人调情,释放性感,对自己的性欲不加掩饰,并享受这样的乐趣。她被定义成Femme fatale,被排斥,最后像中世纪女巫一样被处死在木头柱上。注意我用了“处死”这个词,因为她必须得死,她是男人的威胁-她不受控制,她让男性们感到焦虑;他也是女人的威胁-她们对她的自由怀有莫名其妙的嫉妒和痛恨。讽刺的是,机器Maria反而很生动,很生活化。她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比真实的Maria更人性化。

电影中这种对无法控制的女性性感的恐惧感,巧妙地暗喻了当时的德国知识分子对于无法掌控的科技的悲观态度。电影借助对机器Maria的形象塑造,妖魔化了女性的性征及性欲。机器Maria构成的威胁反映了男性对于强大领导力的幻想和渴望,即将女性化的大众(这里指的是拥有服从特质的)和潜在的有破坏性的技术牢牢掌控。

尽管这部电影宣扬反社会反妇权,但是在战败并充满羞辱感的德国父权社会,这样的题材无疑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求。

 2 ) 影史上最复杂的电影

  这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的意识形态最为复杂的电影,(甚至比“第七封印”还要复杂得多),个人认为,这部电影的复杂性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在这部电影里Fritz Lang
和我们探讨了工人阶级,资产阶级的矛盾,宗教,恋母情结,父权,乌托邦,是的,我能想到的就这么多了。(笑)
  电影开场,那不断运作的机器,那生活在“地下”的步履蹒跚的工人,是的,它让我想起来卓别林的那部“摩登时代”。只是作为一位德国导演,他的镜头更冷峻,不同于卓别林用喜剧性的镜头展开。但都一样的告诉我们“未来”的世界(也就是现在)有多么冷酷。
  电影开场,资本家的儿子背叛了父亲,站到了工人阶级的阵营里,按照我们以前的话说,“他背叛了自己的阶级”,这种理解当然是正确的,但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是,父亲和儿子是为了夺得父权而斗争。当资本家的儿子作为工人阶级在“地下”听“布道”时,这个电影中最重要的角色Maria出现了,在这部电影中Maria代表了母亲,纯洁的女人(圣女),淫荡,恶毒的女人(潘多拉)三重角色。Maria告诉工人们,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资本家的新城市叫“新巴别塔”)并暗示工人阶级和资本家之间应该有个“协调者”的角色来调和他们之间的矛盾。我认为这个“协调者”一方面像电影最后所展示的那样,是资本家的儿子,还有一方面是宗教,也就是Maria所指的”人心”,这也代表了导演的想法,未来的世界,将是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对立的社会,要使这种对立不尖锐到相互斗争的地步,工人阶级和资本家两方都应该建立一种对宗教的崇高信仰。当然我不想简单的这样说,我想说的是,Fritz Lang认为在未来高度发达的社会,人性的关怀始终应该被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而宗教是这种“人性观”的重要媒介。要知道,在1927年,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前瞻啊!
  然后电影中出现了那个机器女人(也就是Maria的潘多拉的一面),首先,我们要知道资本家是按照自己妻子的形象设计这个机器人的,然后,那个发明家才按照Maria的形象,设计机器女人的,所以机器女人又同时具备两个角色,恋人和母亲。当资本家的儿子看见Maria和自己的父亲拥抱而气愤时,我们知道资本家的儿子是有恋母情结的。
  当电影最后,工人阶级在Maria(潘多拉)的煽动下,对资本家“造反”时,出现了水灾,这让我想起了圣经里的大洪水,就像在巴别塔的故事里,上帝使人类讲不同的语言。我想,导演是指人类的这种“不和谐”的行为使上帝发怒了。
    电影的结局是乌托邦式的,工人阶级和资本家在资本家儿子(协调人)的撮合下,轻轻一握手,解决了所有问题。
  最后,我要说句大不敬的话,我喜欢这部电影几乎全部,但不喜欢这个结局,无关信仰,只是作为乌托邦式的结局,太过简单。
  不管怎样,这部电影是不朽的,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据说最近发现了这部电影遗失的那些胶片,还要发行蓝光DVD,希望我能早日看到)

 3 ) FIFF18丨DAY6《大都会》:脑和手的调节者一定是心

第18届法罗岛电影节第6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大都会》,下面请看前线处在奇幻世界中的人们天马行空的评价了!

果树:

想像力的巅峰。从各个方面,都在彰显才气四溢的创造力。

风临:

此片之后,当我们想象未来,世界不崩坏显得有点奇怪。很多场面想象力和表现力都惊人地唤醒了我影像储存库里的画面,玛丽亚在一群小孩挥舞的手臂下起伏;洛特旺的实验室陈列的各种化学仪器;地下墓穴的光柱一次次挥扫过玛丽亚;巴比伦塔的故事里用叠化呈现数量之多。而真正有趣的一个镜头是与男主角交换身份的工人的那个职位,用两只手控制三个指针,毫无理由地去指向亮起来的灯泡,一个荒诞的场面把一个人生生固定在时钟之上。一切关于工人与资本的控诉都在这个死死的岗位上体现了,在座的各位,都是拨弄钟摆的11811。

Morning:

惊叹于1927年技术的强大,它几乎给后世的科幻作品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比起后代电影,就可以看出前代多么忠心与叙事,丝毫不在展示场景上浪费时间,但它的故事需要这些大而恐怖的布景,一遍一遍压制着你。它是完美的,充满思想的,但于而言欠缺那么一点点动人的情感,对比"M"来看。

子夜无人:

无法想象在将近一百年前它究竟是怎样被拍摄出来的,哪怕是01年的同名动画电影,坐拥二维想象力的天然优势,都无法威慑到这里画面表现力的万中之一。对于大都会的景观设计完美复现了圣经中的巴别塔,无法消弭的阶级仇恨成为机械滚动的社会齿轮,劳动关系的工具化让人工智能去取代活生生的肉身凡胎,洪水滔天中的诺亚方舟变成最初的也是最后的创世纪。我看到后来无数的科幻片、宗教片、末世片以及乌托邦电影在这里提前交汇了灵魂的磁场,我看到电影之所以称之为电影二字最富魅力的先驱。

我略知她一二:

起、承、转、合,每一步都塑造完整,共同构成了这篇宏大而庄严的变奏曲,叙事在科幻片中的意义被无限放大,甚至变成了毁灭这个世界最坚实有力的一步,直到最后你才发现这不仅是一场载难的灾难,更是一次寓言的预言。在那个时代伊始之际,人们相信科学的笔触才是未来世界的落脚点,却忽视了人性的光辉才是真正主宰末日的谶语。没有人可以阻止进步,更没有人可以阻挡消亡。

苍山古井空对月:

50分钟涵盖了许多值得讨论的话题,阶级对立、宗教隐喻、乌合之众、反乌托邦、女性主义等等,近一百年前的作品涵盖的主题放在当下也不过时,可谓跨时代的作品。 其表现主义风格的美学和电影语言同样出色,对类型片的影响深远。叠化的画面、手电筒作为光源、主观视角捡起手帕、人群的调度、发大水时的击鼓画面等等技巧都令人惊叹!

#FIFF18#第6日场刊将于稍后公布,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4 ) 曾经有这样一个反乌托邦

    初秋,三部默片时代德国电影的扛鼎之作——《浮士德》(1926年)、《柏林:大城市的交响乐》(1927年)和《大都会》(1927年)在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的屋顶上相继与观众见面,这次百老汇与歌德学院联袂推出的露天电影季因之得名“屋顶上的大都会”。
    其中,科幻巨制《大都会》作为默片时代皇冠上的明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遗产名录《世界的记忆》收录的第一部电影作品。这次电影季放映的2010年最新修复版是第一次与首都的观众见面。有一支电子乐乐队,北京这座杂糅的后现代大都市滋养的乐队现场为电影配音,在电影院所在的后现代风格建筑空间里,从魏玛德国远道而来的黑白“大都会”与这座真实的城市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话关系。

弗里茨•郎的《大都会》回来了
    当年读《红楼梦》,读至八十回而止,幻想有一天翻开报纸,看到出土墓葬里找到了曹雪芹自己写的后四十回。如此不着边际的白日梦在《大都会》这里成真了。
    剪辑成就了电影,而电影也会因“剪刀手”而受伤。作为默片时代最昂贵的电影,《大都会》在剪刀下的命运,也如大片一般跌宕起伏。
    1927年1月,德国UFA电影制片厂启用名导弗里茨•朗历,经18个月,耗资500万帝国马克,发动37000名群众演员,耗费200万英尺胶卷摄制完成的巨制《大都会》通过审查,在柏林试映,长度在153分钟左右。同期,负责影片海外发行的美国派拉蒙公司高层看过复制拷贝后,认为故事复杂、片长过长,动手重新剪辑,剪掉了大约四分之一的胶片。在德国,《大都会》票房惨淡,UFA参照美国版本剪出了一个长度相近的新版,在当年8月大规模公映。直到上世纪80年代,公众见到的都是重新剪辑后的版本。体现弗里茨•朗最初创作意志的那一版《大都会》,成了一个失落的传说。
    从1969年到上世纪末,《大都会》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修补工程。一度人们认为收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2001年茂瑙基金会版本,就是当代人在残存胶片上施展的极致了。然而,在遥远的阿根廷,一些电影爱好者看了布宜诺斯艾里斯电影博物馆馆藏的《大都会》之后,却抱怨电影画质差不说,还长得很,有两个多小时。2008年,一位新上任的博物馆馆长听过这个说法,上任后在片库中找到了这个拷贝,发现确实多了大约半小时没见过的内容。
    一度茂瑙基金会保持沉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消息证实后,他们再度着手修复,这份拷贝是四十年前转制为16毫米的复本,画质当然远远不如35毫米规格的原版,而转制时没有清理的灰尘和刮痕,也不可避免地留在了修复版的画面上,少数损毁严重的片段,比如大都会之主强•弗莱德森与狂人科学家卢特旺的一场打斗戏,不得不用字幕的形式表现以串起前后的情节。新发现的情节段落插入联合国收录版本,银幕上两种画质的对比更加清晰地表达出作者最初想说,而没能完全说出口的话。

不被认同的反乌托邦童话
    1984年,苹果公司的一支广告片从小说《1984》里借来用以暗指IT巨头IBM的“老大哥”,而在银幕下聆听“老大哥”训话的“沉默的大多数”,拖着机器人一样沉重划一的步伐,显然是从《大都会》里借来的。弗里茨•朗的团队比《1984》早二十年用当时德国表现主义的手法搭建起了影像的反乌托邦。
    与空中花园一样和谐美好的乌托邦相反,反乌托邦(anti-utopia)讲的是在未来社会中滥用的技术怎样奴役了人,导致人类的精神家园沦丧,不同的反乌托邦,主要区别在于奴役的方式、也就是统治者用以控制大众的方式不同:《1984》用的是沉重的枷锁,而《美丽新世界》用的是轻盈的感官电影。这虽然是科学幻想,但反映的是现代人真实的恐惧:20世纪的科技大发展和随之而来社会结构巨变与时局动荡,让人们开始反思启蒙时代不容置疑的科学与进步两大时代主题。
    朗的反乌托邦是一座2026年的大城市,这个城市由以乔•弗莱德森为首的资本家统治,人为地分成了两个世界,资本家居于地面上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里,他们是城市的“头脑”,指挥维持城市运转的机器系统,而操作机器的工人们在地下城终日麻木地劳作,愤懑而彷徨。在隔绝人间疾苦的“永恒花园”里浪荡嬉戏的弗莱德森之子弗雷德,与工人之女玛利亚偶遇后,追随她深入地下城,体会了工人的苦况,回到地上向父亲控诉。而弗莱德森由此发现工人们集结起来聆听玛利亚的演讲。他让科学家卢特旺将一个半成品机器人制成玛利亚的摸样,利用她的影响蛊惑工人暴动,以便镇压。而卢特旺出于私愤,假装同意,目的却是让机器人煽动工人毁灭整个大都会,工人们在盛怒下摧毁机器引发了大洪水。
    在展示科技对人的桎梏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阶层大分化之后,与《1984》与《美丽新世界》不同的是,《大都会》的重心不是置疑和颠覆,而是调和。在结尾,弗雷德将父亲和工头的手拉在一起,让大暴动的阴谋消于无形。
    “脑和手的调节者一定是心!”在今人看来,《大都会》的题词跟1926年茂瑙的《浮士德》结尾占据整个银幕的“爱”字有一拼——同样是技术奇观巨人般的躯壳套着孩童般天真的灵魂,比比谁更幼稚,是轻易挫败魔鬼阴谋的小情小爱,还是初尝人间疾苦就能抹平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鸿沟的公子哥?即使在最初上映的时代,《大都会》也被视为形式大于内容的技术奇观,华丽而无情,宏大又轻佻。八十多年前的第二个剪辑版本,依然门可罗雀,UFA因此几乎破产。
    然而,纵是无情也动人。《大都会》在后世成了默片时代德国电影和科幻电影的标杆,激起了一代代人的观影热情,原因也许在于它从来都不能说是“过去时”,而更近于“完成进行时”。在它宏大冷峻的反乌托邦框架与轻飘飘的童话结局之间的裂隙,也让它与后人的对话有了更多的空间。

科幻外衣下的现代启示录
    《大都会》在科幻影史上的地位一言以蔽之:后世任何一部想象未来城市的电影,都很难说走出了它的影子。后世的影人不断在朗打造的框架下创造自己的未来之城。摩天大厦之间穿针引线的城市交通轨道在《第五元素》和《蝙蝠侠》里,永远在冰冷的夜里不见白日的城市在《银翼杀手》里,可视电话在发明之前不少科幻电影已经将它当成了标配。而星球大战系列的机器人C-3PO和MV里带金属胸罩的麦当娜造型雷同,是因为二者都借鉴了卢特旺的机器人形象。
    然而,用最新技术创造的未来奇观,为何包裹这样简单陈腐的意识形态?电影中的大洪水、巴别塔、活起来的死神与七宗罪雕像,不能不让想起《圣经》。有人将《大都会》与基督教教义对照后发现,它比科波拉的那部电影更当得起“现代启示录”这个名字。
    《启示录》是《新约》的最后一章,写的是瘟疫、战争、饥荒与死亡大举进犯人间,预示七重封印被揭开,撒旦会开放地狱之门,毁灭现存的物质世界,而上帝终将战胜撒旦,所有不信上帝的人即将受到最终的审判,一个新的世界从天而降。在朗的版本中,大都会之主弗莱德森是主,两个玛利亚分别是真先知与伪先知,卢特旺是撒旦,而弗雷德无疑是弥赛亚,是耶稣基督。
    通行版本删除的,主要是密探“瘦子”的支线、大洪水的部分段落与弗莱德森与卢特旺的私怨。原来,卢特旺的机器人造成了女性,是为了复制他爱过的女子海尔,她是弗莱德森的妻子,弗雷德的母亲。玛利亚与海尔的对应关系,让这个角色更接近这个名字的宗教意义。
玛利亚作为先知给工人们布道的,是一个不同于《圣经》的巴别塔故事,巴别塔在她口中不是人类对上帝的冒犯,而是出于赞美主的目的修建,塔的倒掉也不是因为上帝让人们语言不通,而是因为劳力者不理解劳心者“奇妙的构想”,反抗艰苦的劳作。
    在《大都会》的作者看来,暴力反抗只会引发大洪水一样扫荡一切的灾难,解决地上与地下两个世界的矛盾,在于“理解”二字。也就是说两个世界的分化就其本质而言并无不妥。统治者的“头脑”可以替千千万万人思考,为了一个宏伟的目标,大众应当承受机器般的劳作。难怪希特勒和纳粹的宣传头目戈培尔会喜欢《大都会》。但是,尽管《大都会》有这样的思想倾向,尽管《大都会》的编剧、朗的妻子多年后加入了纳粹党,与他分道扬镳,也不能由此推断这部大萧条之前的电影是在为纳粹思想鼓与呼,就像不能因为大都会的城市景观设计主要参照了纽约,就说电影是在谄媚美国式的自由资本主义——纳粹党上台后就是这么给《大都会》粗暴定性的。
    也许只能说,是在战后的颓败中迸发出野蛮生命力而又在大发展中困于内在冲突的魏玛德国,乃至整个生机勃勃又危机四伏的二十年代西方社会,生养了这样一部丰沛充盈又满是裂隙,可以引发无尽解读的作品。后人看《大都会》,看到的不仅是一座20年代人想象的未来城市,不仅是赋予影片灵魂的纽约与柏林,也看到了他们自己的城市,他们幻想中的城市。

————
唉,可以说的太多,好像没开始写就结束了,也没写出什么新东西,更像是资料梳理了。
btw,一点题外话。
看片的时候,我前后左右看看,原来处在小钙(疑似!)和老外的重重包围之中!老外看到小钙们,就开始讨论钙话题,什么你有钙友我也有钙友blabla...

苏宛

 5 ) 观影纪略之三只谈风月

痴人妄语。坐在影城第四排,必须伸长脖子才看得到字幕.....

朗导演估计在当年会被当成外星人。

鉴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试机于1939年,大都会里囧囧有神的手写体可以谅解。甫一提到通天塔的时候,开始对乔·费拉德森的办公室无比好奇,后来相继出现奋笔疾书的四人组和对着屏幕记录的乔萨帕特让我小穿越了一下,这不还是工业革命时期大资本家终极Boss办公室的姿态么....然后告诉自己,此片上映于1927年...1927年。

小费拉德森走台阶追上乔萨帕特后,掏出的小本子让我又小激动,以为惊喜要来(1927,1927,淡定淡定)。不过手写便签本也很坏逊就是了....

大都会在空中穿梭交叉的马路,很有预见当代某国高架桥林立的情景。

罗德旺把玛利亚五花大绑在透明容器里转换的场景,各种沸腾,各种电闪雷鸣,各种化学物质变来变去,现在的科幻电影里不要太眼熟,也没得创新,郎大师那是1927年,2007年还再玩同样的把戏,大师会告你侵权的。

机器人玛利亚在Nach跳舞时,被埃及艳后的感觉,有木有!

虽然是黑白片,但总觉得里面演圆脸上都涂的白粉.....呼唤彩色版真相(1927,1927...)估计大家都是煞白面孔,烈焰红唇。

用手闸操作不现代,按钮才是王道。

七宗罪的演员很辛苦,要装成大理石,但贪欲(不确定?死神右手边的)同学看见你的手动了!两次!

据说麦同学的圆锥胸造型借鉴于此,没注意到,难道是机器女神那段....

可能因为默片的关系,演圆们的肢体语言丰富,工人们摧毁核心机器后舞蹈,烧死机器玛利亚时狂欢,以及观看罗德旺和小费拉德森打斗至获知孩子们得救那几段.....感觉很像《春之祭》....
还有表示忠心、爱心、伤心各种心的时候,一定要双手高举,捂住心脏,作黯然销魂状,很琼瑶剧哎....

自我普及一下摩洛神,一般称摩洛,与烧献儿童有关。旧约中有此名,对拜摩洛持反对禁止态度。在现代英语中“Moloch”引申为需要极大牺牲的人物或事业。

比较中意像德库拉伯爵的瘦子(真的有尖耳朵!),爱因斯坦发型的罗德旺(烟熏妆啊神!)和费拉德森(父亲)。搜集资料如下:

Fritz Rasp 饰瘦子 (1891.5.13-1976.11.30)
瘦子出现的情节大多都在修复版里。出名的角色除了瘦子外,还有三便士里的J.J(再次中意),以及堕落少女日记里的M(就是引诱Louise,致她生下私生子的药剂师徒弟)。

Rudolf Klein-Rogge 饰罗德旺 (1885.11.24-1955.5.29)
邪恶派演圆。前妻就是大都会的编剧特娅(此女先是嫁给鲁道夫,后来认识了朗导演,就和鲁道夫离婚再嫁给朗)。

Alfred Abel 饰乔·弗拉德森 (1879.3.19-1937.12.12)
此君被称为德国的Lewi Stone。演员、导演兼制片人。

另,其实虽然是默片,但很多镜头演圆说话时都有正面特写,可以读出唇语,希望有识之士能完成此项工作,没声音配上字幕也好。

一句话观感,在超越时代的现代感全金属外壳下,大都会还是在讲述一个有关爱情、亲情和友情的故事。

 6 ) 科幻外衣下的人文反思

突然发现,youtube上有很多过了版权期的高清电影。《大都会》就是最近偶遇的佳片。这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默片是德国早期电影的代表,同样她也是世界范围内,无声电影时代末期最为辉煌的一部影片。作为一个缺乏幻想的严谨德国人,Fritz Lang竟然能拍出想象如此之瑰丽,数量如此之丰富的电影,简直就是是德国电影史上的奇迹。尤其是这部"Metropolis",已如基因一般,深植在诸多当代科幻电影之中。

电影的情节其实也并不复杂,描述得不过就是在工业文明下的阶级冲突而已。影片使用一个几近荒诞的(当然,当时这种科学怪人的猎奇电影也不在少数)故事:一个野心家想凭借自己创造的机器人,迷惑上流社会、离间工人,达到他毁灭世界的目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影片通过影像世界所带来的震撼却是非凡的,同时影片所探讨的主题也同样的丰富多彩。

影片中乌托邦式的大都会是由德国当时最著名的四位电影道具建筑师共同设计和搭建的。这个积木版的城市,在电影中亦是如此得栩栩如生。 电影中建筑物的样式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不仅有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也有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 另外,影片里竟然还运用到了同时代电影所鲜见的东方元素,譬如夜总会Yoshiwara ,其实就是当时日本在世界闻名的红灯区——吉原。Hel在表演的时候,背景中也运用到了东方式的灯笼。

显然,"Metropolis"出品的那个年代,德国的主流电影是属于表现主义的(expressionistischer Film),例如侨社Robert Wiene那部不朽的"Das Cabinet des Dr. Caligari "。所以,Frizte在电影中也有意无意的运用了表现主义的手法。比如在影片开始时,Frederer目睹机器发生事故的那场戏,画面用了一种极端的明暗对比(Frederer与在他面前行走的黑色工人)与超现实的想象(机器变成了一个奴役并且吞噬人的神像),创造出了一种极端的纯精神世界。Frizte Lang就是用这种夸张的电影语言,将他对这个社会的嘲讽和愤然,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如果说电影画面让人目不暇接的话,那么影片所体现的人文主题也同样值得探讨。巴别塔、七宗罪、阶级冲突、俄狄浦斯情节,似乎电影的主题就像一个五味杂陈的烩饭,应有尽有。其实,对于默片而言,这是相当不容易的。导演和演员通过画面与表演,将这些主题一一呈现,而且表现得温润且毫不造作,这也是《大都会》能成为经典的主要原因。

每个人似乎对电影的这些诸多主题都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本人就读过一篇从女权角度去解构这部《大都会》的影评。好电影就是这样,从任何维度都能映射出情节构思的精致,从每个角度都能探索出电影人文的涵义。

我最喜欢的情节就是工人去破坏Herzmaschine的片段:暴动的工人,听了Hel激情洋溢的鼓动之后,群情激愤,大家拥入了机房,全然不顾总工程师(工头)的警告,毅然决然的破坏了Herzmaschine,由于机器失灵,导致了洪水泛滥,地下城几乎毁于一旦,明白过来的民众,于是用火刑处决了那个蛊惑他们的witch(女巫)Hel。

我总觉得这个情节是如此的熟悉。在听信了Hel的鼓噪之后,似乎所有的人都陷入了迷狂,一种集体无意识。似乎,这时所做的任何事情都那么理直气壮,都可以那么的不负责任。在明知后果的前提下,在可以停止的前提下,每个人还是从众的破坏了一切。当无法挽回的损失真的成了一个结果之后,当时的风起云涌刹那间归于平寂。随之而来的,是另一场追寻源头,处决“肇事者”的运动。人们将所有的一切,都一股脑的推到某个人或某件事的头上,似乎自己曾经所犯的恶和罪,从来就没有产生过。通过这样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运行,所有的人都像无事人一样,心无旁骛地开始了新的生活。就这此时,我联想到了纳粹时期的德国人;联想到了文革时期的中国人……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人性本恶抑或说是荣格所谓的集体潜意识吗?

感谢Frinz Lang带给我们这样一部科幻奇作、这样一部对工业文明进行人文反思的杰作。

Hugo
1.13.10
Clausthal



 短评

格局磅礴,气象恢宏,描摹阶级对立及消弭,具超强想象的未来科幻图景,都拥有无可比拟的普世前瞻意义;人性不可根治的「七宗罪」亲手毁灭这座死亡之城,天谴已降,大洪水末世寓言已显;双面玛利亚的隐喻,更像是《自由引导人民》场景,及呼应贞德;无知民众与血肉铸就的资本握手,如乌托邦童话。

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1927年的德国观众看到这个电影的时候,在视觉上,肯定比我看见阿凡达时要震惊的多,在其他方面,也不是好莱坞的任何电影可以比拟的。把希望寄托于改良派作为社会矛盾的调停者固然不妥,但弗里茨·朗居然寓言了信息科技发展与伦理的冲突,共产主义式混乱,暴民政治将会给德国带来的深重灾难

8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1.无法超越的科幻片;2.表演无比生动,选角也是一番谨慎;3.群众领袖的个人魅力,与随波逐流、不辨是非的人群的相互映衬,让人感觉到大多数的悲哀;4.科技的发展与人性的丧失是一对正相关;5.爱情产生于有共同的理想、目标和追求,有一样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6.脑和手,需要心脏的桥接和调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德国影史十五佳NO.05

1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大都会》是当年最庞大的电影制作,共拍摄两百万英尺胶卷,雇用25000名男演员、11000名女演员和750名儿童演员。该片的初拍完成版本长达三小时半,德国柏林首映版本长达153分钟(菲林长度为4189米,以每秒廿四格放映),后由发行商剪辑成约两小时的版本于德国以及海外上映。不过基于票房收益与政治审查等因素,过去于世界各地上映的版本均为删除半数以上内容,片长不一的剪辑版。自二次世界大战后该片的原始母片散逸世界各地难以寻齐,过去虽曾多次重映,但均非原本的完整版本。 2001年,穆瑙基金会主导的修复版本在柏林影展面世,经多年发掘及考证后,约四分之一的片段被认为可能永久散失。同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献遗产。2008年,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电影博物馆中,发现了该片的16厘米版拷贝,并找到其中约23分钟失落片段画面。……

1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对于我,一部默片能如此有趣,足矣

1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亲爱的盲女..不枉我等到配合阿根廷那版的、超过两个半小时的最终修复版.感谢arte和茂瑙基金会,现在这个故事总算是完整了.果然等到2009还是有收获的.27版和大友的那版大都会均是我钟爱的作品,此一作中大量的技法能让人去由衷感叹德国在默片时代的全方位伟大,现世代的电影还剩下些什么

20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视听加一星,编剧扣两星。这么NB的世界设定讲出这么狗血的故事真可惜。对比了一下120分钟版的“简装正版”,主要剪掉的是一些靠后的大场面戏。不得不说2010年的修复版真是美好啊!

21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工人暴动的旋律中回响着改装版的马赛曲,弗里茨朗眼里的法国大革命就是一群暴民无脑而造成的灾难。两个玛利亚其实是两个弥赛亚,一个是耶稣,一个是马克思,后者是资本主义对自己的一次实验——它导致的是灾难性的后果,把自己的后代都给害了。大都会就是通天塔,劳资合作才能创造伟大的人类文明。

26分钟前
  • 灰狼
  • 力荐

。。。。。。里面的男人和男人之间的说话像是要接吻一样。。。。。。。。

27分钟前
  • 澈黑
  • 推荐

一遍又一遍的说脑子与手之间的调和者是心,为资本家辩护之心昭然。也就是说这两个阶级只可交流,不可融合,牵线搭桥的还需要另外一个人。塑造的好坏玛利亚的角色都令人感到厌烦。不过,这部二十年代的经典默片场景之壮观,拍摄构思之创新,从电影的审美角度非常值得赞扬。

32分钟前
  • 思阳
  • 还行

视觉意象超前,不愧为时代影像经典;故事本身逻辑混乱,表演夸张,细节处不可深究。

35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披着科幻外衣的传统宗教故事,相当反动,资本家是主,工人是臣民,科学理性是魔鬼

39分钟前
  • 离净语
  • 力荐

Cyberman前传。

43分钟前
  • Griet
  • 推荐

非常牛逼,弗里茨.郎绝对是天才。现在流传的版本时长1小时58分钟,缺少了1/4原版拷贝。很难想象是1927年的作品,镜头牛逼,剪辑牛逼,布景牛逼,竟然还很cult!牛逼牛逼牛逼,需要仔细分析

45分钟前
  • 西老米
  • 力荐

因为帧数限制,有时会让人觉得像定格动画那般有趣。受之舞台剧风格影响,表情帝(后)令印象深刻,某些时尚的元素(像服饰设计)即便放到现在来也毫不落后,因为超越时空的影响,各种元素闪(散)见后大都会时代的经典科幻。

46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C+/ 观感从开头的十星波动跌落,综合爆炸的剪辑与视听取四星。不可否认是无愧于时代的杰作。要是弗里茨·朗拍了个和开头一样震撼的结尾,黑客帝国等等显然不会有现在的影史地位。看完最强烈的感想是自己为什么还没看《圣经》。

51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默片时代经典之作,弗里茨朗的德国表现主义科幻宗教片,2010修复版很棒。演技、画面、科幻、动作戏和内涵思想性都领先一个时代!一部可以近乎无限解读的神片。基督教寓言、反乌托邦、机器时代反思、未来城市、乌合之众与民粹主义、劳资矛盾等全都一网打尽!不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电影。(9.0/10)

5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太先进了!很多镜头特效剪辑非常奇特,现在都很少用。跟着手捡丝巾的镜头看到我就惊讶了。男主好像小李。。女主大小眼挑眉的样子太像我下铺了= =

58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鼎立膜拜的电影,视觉上真盖帽儿了,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就像远古的恐龙,神秘而巨大~

60分钟前
  • Over5
  • 力荐

1927年放到今天看仍然震撼,反乌托邦,前卫视觉,科幻艺术,人文意识,宗教隐喻,无不具有里程碑的地位

1小时前
  • 兮称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