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关于糖的电影

HD中字

主演:达蒙·加梅乌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2014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一部关于糖的电影 剧照 NO.1一部关于糖的电影 剧照 NO.2一部关于糖的电影 剧照 NO.3一部关于糖的电影 剧照 NO.4一部关于糖的电影 剧照 NO.5一部关于糖的电影 剧照 NO.6一部关于糖的电影 剧照 NO.13一部关于糖的电影 剧照 NO.14一部关于糖的电影 剧照 NO.15一部关于糖的电影 剧照 NO.16

 剧情介绍

一部关于糖的电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为了切断所有相冲突的科学观点,也为了即将到来的为人之父做准备,Damon Gameau决定找出糖对人体健康的真正作用。Damon Gameau是一名澳大利亚演员兼导演,他几年来坚持食用无糖食品,亲自试验一项关于糖的实验。曾经有一段时间,60天内Damon Gameau每天吃40匙的糖,这是正常人平均每天的糖摄入量。食品中自身含有的糖份通常被认为是健康的。因此,甜品、巧克力、冰淇淋和苏打水是不健康的,而果汁、格兰诺拉麦片酸奶以及大量的“光”产品却是无害的。随着实验的进行,Damon Gameau和演员、动画师和特效师共同检验了那些“垃圾”食品,并和医疗专家小组一起讨论实验并且得出了一个临时的显著结果。例如,Stephen Fry带来了一场关于葡萄糖、蔗糖和果糖区别的精彩演示,而Gameau(或者是他的“纳米版”)则展示了一场在自己大脑中精确地找出糖所在...女子警察的逆袭SP2狂少归来 (杨景景/赵琪琪)秋想和春一起吃饭大自然最大的秘密:珊瑚三角区唐人街探案古埃及:国王谷里的生命与死亡可爱的中国2019我不能没有你女蛹神捕铁飞花之冤冤相报高举爱 高舉‧愛龙蛇起陆黑白飞天猫百妖谱第一季亲亲老爸九指神丐雀起乡到烛镇第四季极限挑战第十季美国重案第一季一点双人秀 第三季勇士迷踪想做熊的孩子痛心疾首:泰拳真面目好时光“那个”所在的森林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第三季上班族妈妈第七季速度与激情(国语版)斗破苍穹 第二季睡美人英语探案录骨笛魔音绝命鳄口悟空奇遇记问鼎之声:球场成长日记名门暗战粤语鬼宅神秘拼图国语入间同学入魔了第三季我爱猫头鹰仙剑奇侠传泥人常传奇小丑之夜1953福星小子

 长篇影评

 1 ) 这个应该经常看看

很喜欢导演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权利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你可以choose to be healthy or happy or both。
很喜欢导演的态度,食物那么多,信息那么多,天天读一些有操控嫌疑的文章对健康并没有帮助;阅读和学习客观的事实,并且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去维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这种自主的方法,其实不仅对健康有好处,也比较能培养独立的思维方式,让人不再仅仅相信媒体愿意让你看到的东西,而是深究一些事物的本质。在快速复杂的信息社会,是一种智者的生活方式。
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不智者的呢?我个人比较烦那种人,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标题比如像《轻断食席卷全球的减肥风潮》,就开始不吃东西了;过几天看了文章《8小时饮食法吃蛋糕都能瘦》,就开始只吃8小时的饭了;有过几天看了文章《生酮饮食挑战30天瘦20斤》,就天天不吃饭吃五花肉了。
如果每个人都能稍微放慢一下浮躁的心,减少一下功利心,沉淀一下,有深度一下,那么人类不知道要比现在健康多少倍了。
那么说来,人生短短几十年,只为自己活一次,不吃甜点蛋糕巧克力和碳水,come on,是不是有点非人性,“适量”真的是个既简单又有难度的概念。总之,我希望在保持健康的基础上,偶尔,不过量的去品尝一点点不健康但是让我快乐的食物,because Im just a normal human~ and yolo

 2 ) 高糖与低糖的生活状态,一个选择。

纪录片里导演生活在墨尔本,后来又走进原住民生活区域,由于曾经在澳大利亚生活,又接触了很多每天来买可乐薯片的原著民,看到了那些熟悉的高糖食物,一些观点也挺有共鸣,顺手记录下自己饮食习惯的变化。

「陷入高糖的外在原因」

一直不是热衷于高糖食物的人,回顾一下,原来至今有两个阶段的生活明显陷入过「高糖」状态。

这两个阶段,一个主要受到年龄环境的影响、一个是受到饮食环境的影响。无非也就这两类了吧…

1.未成年时期

年龄环境的影响,跟纪录片里所质疑的问题「小孩吃的东西就该是甜的」类似。

记忆中夏天总是这样,白天课间来一块雪糕,打球累了热了来一罐可乐。

晚上配合电视综艺节目,必须一大瓶可乐加上一大盒冰淇淋,边看边吃,真正的Couch Potato 。

不懂热量、不懂卡路里,只知道父母是极力反对吃这些东西的,主要危害就是缺钙、蛀牙等。

2.澳大利亚打工度假的时期

饮食环境的影响,纪录片里从澳大利亚到美国,高糖环境又提高了一个层次,有点可怕。其实「高糖」和「健康饮食」的流行都来自西方国家,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种选择。

「早睡早起,三餐均衡」

第一份在度假区封闭式环境的工作,餐厅区域贴着健康饮食结构的海报,一日三顿都有种类丰富营养均衡的自助餐,自己随意搭配。

即使上午不工作,为了吃早餐,7点过就会自然醒来,中午之前再去健身房,感觉非常有活力。应该也是从这里开始对「健康饮食」有所认知。

「下午起床,半夜睡觉」

而后来换了其他工作,逛超市成了日常,陷入了「尝鲜」的状态,垃圾食物我来了。这个阶段的作息是下午2点上班,1点30分才会起床,10点下班,半夜睡觉。

每次去超市购物清单:除了正常的三餐,标配就是汽水、巧克力、软糖、冰淇淋、薯片,吃完再继续补给。

这些食物在夏天,真的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雪上加霜的是,这个时期我在便利店工作,每天接触的也是油炸和高糖食物,之前的健康饮食忘得一干二净。

纪录片里所描述的那些原住民,「因为穷才选择垃圾食品」,便利店每天来的顾客很多就是原住民,所有顾客买的全是标配:汽水+高糖、膨化、油炸食品。

与白人不同的是,原住民不管是小孩还是成人,每天都会成群结队的来便利店,他们很少去大超市。发钱的日子会买一大堆,钱花完了就东凑西凑硬币也必须要买一瓶可乐或者薯片。某些能量型饮料、果汁也就是纪录片里所谓健康饮料。

3.未知时期

「奶茶」

写到这里,才想起贯穿人生的潜在高糖来源,就是属于我们国人的肥宅水:奶茶…

从小时候的植脂末调制类奶茶到近年的鲜奶茶,如今两类还同时存在。很多也不会去关心其中的区别。

后来到深圳工作,痴迷芝士奶盖茶,几乎每日一杯,作为一个奶盖茶深度爱好者,最大的坚持就是无糖,就是抱着美好愿望自己喝的奶盖品质比较高就好了…

「低糖的理由——减肥」

从澳洲回国后,就对奶茶急不可待,几乎也是天天喝,各种品类来者不拒…加上其他饮食,两三个月重了10斤。

直到这个时候还没有关注自己的体重体脂的习惯,一直是一个快乐的高脂微胖子。

不久后闲着没事决定减肥,仅仅抱着减肥的目的,低脂低碳饮食,这里的低糖也包括正常的碳水化合物,糖顺带被戒掉了。

保持了四个月的低脂低碳饮食,瘦了二十斤左右,体脂从30%+降到20%左右。

我选择的减肥观念是,保持或提高新陈代谢,需要一日三餐的配合。早起早睡成了良性循环。减肥方式是,每天摄入低于正常需要的热量,煮食(健康脂肪、无糖)因为见识到了7分饮食的力量,前期偶尔运动后期直接懒得运动。

「健康食品的陷阱」

在选择低脂无糖饮食的过程中,全麦、果汁等食物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它会告诉你它是全麦它是水果,不会说它是高脂或高糖的…

麦片、面包等,有的麦片低脂但含糖量很高,因为加糖多。有的麦片低糖但是脂肪量很高,因为油炸膨化工艺。而全麦面包,不是加糖就是加黄油或者一起加。果汁,即使果汁是甜的,还是会加糖…

最初避免了高脂,却没逃过高糖。后来养成营养成分表的习惯之后,选择的食物都是无糖或无油的,朋友吃了味同嚼蜡我却觉得本身的香味很好…

坚果都是健康的油脂。但是有一些坚果产品是会加糖的,放过我吧。所以选择每日坚果的时候还是要认真找无添加糖的坚果,但是配的水果干很难找到无添加糖的。

对于添加类糖,现在偶尔会吃,但是稍微吃多了点里就会觉得不舒服,看了这部纪录片后,还是继续坚定做一个低糖人士吧。

 3 ) 震惊,一男子连续大量摄入糖分,身体竟然发生这样大的变化……

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一般人都会选择食物来抚慰自己的心灵,而这些食物又更偏向于“糖类”:小蛋糕、奶茶、薯片、还有汽水等等……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没有选择一些碳水类或者是脂肪类的食物来提神?

片子里面的营养学家告诉了我们答案

一个人的心情不好,他的大脑就会释放出一些信号,告诉他:我要快乐。

出于经济适用的原因,普通人都会选择糖类食物来释放压力

大脑在接收到糖类摄入的信号后,情绪就会平静下来,血糖升高,然后再次释放想要糖的信号

人就这样不断地摄入糖分……

很恐怖,人好像不再是人,而是被大脑操纵着的一个行尸走肉,机械地完成大脑的指令,不断摄入的糖分,持续地刺激着人的身体情绪,甚至有些像是吸食了禁药一般,在戒断糖瘾时,出现戒断反应

你也不能说糖类全是没用的东西,毕竟糖在原始社会可是求之不得的美味,还可以给人类提供能量支持,让人大脑分泌多巴胺,心情变好等等……

但是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糖吗?

片子里面的男主没有额外吃那些游离糖,他一直坚持食用的是所谓的“健康”食物,像什么水果麦片、鲜榨果汁、乳酸菌饮料还有低脂酸奶等等 即使在这样的饮食习惯下,他还是两个月长了接近20斤肉,皮肤变差、情绪管理失常,并且出现了脂肪肝的前兆(多么伟大的实践献身精神!)

这些只是糖对我们身体上的危害,这么多糖,我们的身体真的能够承受,真的需要吗?

况且糖的贸易还只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背后还有各路人马的主推:

实验室拿到糖类头部企业的资助,发表一些看起来正确但实则存在问题的文章

这些研究报告又被政府采用,成为政府调控的具体依据

大幅的广告被投放在各地,吸引着大人、小孩们购买糖类食物

这还不算完,食品企业甚至通过研究小孩的饮食习惯和信息,选定具体的糖类兴奋点,处于一种觉得这种食物口味非常好但是又一点也不会腻味的临界点,让这些小孩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明明资本家都有那么多钱了,又何必如此伤天害理呢?

钱真的是赚不够的吗?

欲壑难填啊

看完这个片子,让本就在控糖的自己,更加坚定了控糖的决心,花钱买病我真的有病,不吃糖我也会很开心~

 4 ) 大胆揭露最常见的“隐形毒品”,这良心好片越早看越好

有一种“毒品”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超市货架上就随处可见。

这种“毒品”五颜六色,各种口味,让人愉悦。

很多人每天都在依赖它获得慰藉。

是的,那就是糖。

听起来或许有点危言耸听。

糖是合法的“毒品”,却是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

它的致瘾性和危害长期被忽视。

究竟糖会对我们的身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并不完全了解。

有这么一个较真的人,拿自己做了个有趣的实验。

他在60天里,每天坚持吃40匙的糖(据说是普通人平均每天的糖摄入量)。

然后看看这会对身体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这个人叫达蒙·加梅乌 (Damon Gameau)。

今天介绍的这部纪录片,就是他整个“嗑糖”实验的全记录。

片名也很实在《一部关于糖的电影》。

影片记录了达蒙从吃糖到戒糖的全过程,让我们看到他身体真实的变化,以及真正行之有效的减肥方法。

一部关于糖的电影 That Sugar Film

导演: 达蒙·加梅乌 编剧: 达蒙·加梅乌 主演: 达蒙·加梅乌 首播: 2011-11-20(日本) 片长: 90分钟

很多看完这部记录片的人都感到触动很大,

甚至有人评论说这部纪录片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毕竟在这个宣传“奶茶续命”的世界,我们应该知道真相。

片中还有金刚狼休·杰克曼客串解说,也是很惊喜了。

导演达蒙,曾经也是甜食爱好者。

为了获得女友的好感,他逐渐改成了无糖的健康饮食。

至于糖到底有什么危害,达蒙并不十分清楚。

而就在他快当爹的时候,为了孩子以后的饮食健康。

他需要去搞清楚糖的真相。

于是达蒙又开始吃含糖食品,观察它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不得不感叹父爱的伟大!

达蒙每日糖摄入量保持在普通人均的40茶勺,也就是160克/天。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质疑每天怎么可能吃到40勺糖?

其实只要在超市转一圈就会发现,几乎找不到没有糖的食物。

糖几乎隐藏在所有食物中。

去一趟超市,就差不多够160克了。

更不用说那一杯杯的奶茶和饮料。

达蒙在实验期间不吃糖果和垃圾食品,

而是选择宣称低脂健康的含糖食物,酸奶,果汁、麦片等。

就从这些食物中获取每天40勺糖,

同时维持跟往常一样的运动量。

为了更直观地看到日常食物中含有多少糖,

达蒙干脆直接将一勺勺白糖加到食物中。

简直丧心病狂啊。

随着吃糖实验的进行,达蒙变得越发喜怒无常。

吃完甜食心情很好,不吃就变得抑郁不开心。

每天的情绪波动都很大。

当你在吃甜食的时候,血糖会升高得很快,但也很快回落,因为胰岛素在处理这些糖分。

血糖含量降低,大脑不再兴奋。

然后身体释放肾上腺素发送信号催促你继续吃糖,回到之前的兴奋状态。

同时,过量的肾上腺素还会导致焦虑。

让你反反复复经历情绪上的波动。

然而,吃糖带来的兴奋并不是真正愉悦的心情。

糖的这种特质,对儿童行为和精神疾病都有深远的影响。

直接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和极端波动的情绪。

食品业的巨头发现糖能让食物味道变好,

还能使人们对这种食物上瘾。

这个最合适的糖添加量被称为bliss point(满足点,极乐点)。

这甚至改变了当代儿童的饮食习惯,

孩子会觉得所有食物都应该是甜的。

同时,食物巨头不断强调肥胖是因为摄入了过量的卡路里以及缺乏运动,

倡导人们减少卡路里的摄入,多吃对我们有益的低脂食物。

低脂食物却不能让人产生饱腹感,因为饱腹感来自优质的脂肪和蛋白。

同时,低脂食物变得越来越甜。

为什么有些人越减越肥,这套路你看懂了吗?

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争论心脏病的病因究竟是脂肪还是糖,

最终脂肪背了这个锅,糖逃过一劫。

从此脂肪成了众矢之的。

之后低脂饮食引领风潮,商家纷纷推出号称低脂健康的产品。

然而,低脂食物并不可口,只能靠添加大量的糖来提升口感。

让消费者既能品尝香甜可口,还能给自己健康、瘦身的心理暗示。

如此,销量提高,商家获利。

虽然糖类大家族成员众多,

但蔗糖是食品中最普遍添加的糖类。

蔗糖进入人体,会分解为50%的葡萄糖和50%的果糖。

葡萄糖可转化为人体需要的能量。

但果糖无法被肝脏处理。

过量果糖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肝脏和身体各个部位。

如果形成脂肪肝,不加控制就可能发展为糖尿病。

影片以3D动画的形式生动展示了这一切。

果糖的一大来源是水果。

难道连水果也不能吃了吗?

并不是,因为水果含有大量水分和膳食纤维。

如果有4个苹果,我们大概吃2个就吃不下了。

但如果榨成汁,只有一杯。

这一杯的含糖量等于16勺糖。

果汁和饮料含糖量都非常高,

它们会制造一种名为“海啸效应”的急速快感。

大量的糖冲进肝脏中,导致很多不良后果。

纪录片中,达蒙还采访了其他受高糖食物影响的人。

比如一个17岁的男孩拉里,他从小就很喜欢喝汽水,平均每天喝12罐。

还未成年的他已经满口蛀牙。

需要拔掉26颗牙,牙医都不知从何下手。

试验进行一个月后,Damon增重5.2公斤,腰围增加了7cm。

35天时他开始感觉很难坚持身体锻炼,缺乏动力,

而且脸上浮肿长痘,再也穿不了以前的裤子。

60天后,达蒙的体重增加了8.5kg,体脂提高了7.5%,腰围+10cm。

激素ALT增长到了20U/L以上,脂肪肝接近肝硬化,这很可能引发二型糖尿病。

60天后,Damon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从0.08mmol/L上升到1.5mmol/L,

高甘油三酯量表明存在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

实验结束后,达蒙开始了戒糖。

这比想象中困难,头痛、喜怒无常、失眠都接踵而来。

总是想吃甜食。

为了彻底断绝对甜味的渴望,

达蒙连木糖醇类的甜味剂也一起戒掉。

如此这般,只要你能撑过2周~4周。

你对糖的渴望就会完全消失。

戒糖2周后,达蒙重新感觉到了活力。

皮肤也变好了,情绪也恢复了正常。

戒糖后,达蒙放弃了谷物和低脂酸奶这类“健康食物”。

用坚果和奶酪作零食,不吃号称可以代餐的燕麦坚果能量棒。

吃含有健康脂肪的肉类和健康的绿色蔬菜。

最低运动量下,他减掉了6公斤。

达蒙用健康脂肪代替糖类,很容易有饱腹感。

不会像以前那样吃很多东西,体重自然就会降下来。

达蒙也许是对的,与其每天花费时间计算食物的卡路里,不如彻底戒糖。

他身体的各项指标,也从之前的危险边缘恢复到正常水平。

这说明只需要把饮食中的果糖戒掉,脂肪肝一类的疾病也会消失。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甜食不健康,

但这部纪录片将糖的危害,更直观地展现给我们。

它就像毒品一样让我们沉溺其中,但它带来的却不是真正的愉悦。

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摧毁我们的健康。

纪录片中提到女性一天糖的摄入量不能超过6茶匙(24g),

24g是什么概念,一杯原味奶茶中就含有60g糖!

对儿童来说,减少甜食显得尤其必要。

也许能避免他们犯我们这代人的错误。

将水果和蔬菜变为膳食的主角,培养他们喜欢新鲜健康的食物。

这样孩子们才能不受糖的影响,而坐下来好好学习。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无糖人生虽然健康,但也显得乏味。

没有人能践行完全健康的生活方式,甜食不是毒药,但必须适量。

偶尔品尝一下“不健康”的美食是对自己的犒劳。

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知道真相。

而不止是看到那香甜的滋味和诱人的广告。

正如片中说的:

糖并不邪恶,但如果你摆脱了它。

生活将会变得更美好。

*本文作者:RAMA

 5 ) 饮食习惯

一直不喝饮料,算是一种心理暗示吧。
舌头对甜味很敏感。
但是喜欢纯牛奶和酸奶。
喜欢蛋挞,喜欢巧克力(吃的也不多)
看来现在要开始喝茶了?
其实一切过量的东西都是有害无益吧。
只是糖在生活中太过常见。
不仅是饮食习惯的问题更是生活态度的改变。
想知道除了糖还有什么对肝脏有影响呢?

 6 ) 过分摄入糖分的危害

#一部关于糖的电影#

刷抖音的时候偶然看到之前关注的一个健身up主,帅soserious的30天戒糖记录,感叹于up主执行、自控能力极强的同时也对“糖”感兴趣了,想起之前在某个评论区里提到的一部关于糖的纪录片,果断去豆瓣里搜索了一下,就叫做《一部关于糖的电影》,之后在B站找到了完整的纪录片。看完后浅谈一下观感和一些认识:

内容很简单,就是导演兼男主演:达蒙,为了让自己即将出生的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饮食环境,也为了宣传现代人饮食方式存在的缺陷,组建了一个团队,包括饮食学家、心理学家、医学教授等,达蒙的研究对象是:一个人如果60天内连续摄入含有40勺糖(每勺糖4g,相当于160g)的食物,其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达蒙以自身为样本,进行测试,测试前其体重为76kg,腰围为81cm,无脂肪肝,健康程度优于澳大利亚80%的成年男性。测试完成后,达蒙体重增加8.5kg,体脂增加7%,,腰围增加10cm,出现脂肪肝甚至肝硬化症状,血液内胰岛素含量升高,情绪不稳定,易焦躁。

测试过程中,达蒙以自身感受并辅以团队的测试结果,逐步得出一些关于人体摄入过量糖对生理影响的结论:

1、达蒙测试过程中所吃的食物所含热量与没有进行测试前摄入热量基本相同,甚至低于未测试前,为2300大卡。但是实验结束后,达蒙体重增加,肝脏脂肪堆积导致肝功能下降,皮肤状态变差等,身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以此得出结论,以热量摄入作为衡量食物对人体的影响,这种计算方法明显不科学,很多时候食品生产商经常强调食物低脂低卡,为的是让人们产生其食品健康的幻觉,这是食品厂商重要的营销手段。

2、糖分摄入过多会导致肝功能受损。糖主要有单糖、双糖、多糖之分,单糖主要为葡萄糖和果糖,双糖包括蔗糖和乳糖,多糖为淀粉、纤维素。日常人们所吃的食物普遍含量最多的是蔗糖,蔗糖一旦进入的身体就会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两种单糖,葡萄糖在肝脏被分解能够转化为能量供人体活动,而果糖则难以被分解,滞留在血液内,被胰岛素转化为密集的小分子糖分,过多的糖分积累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身体的内脏周围,尤其是肝脏附近。同时,若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过高的话,身体内的细胞不会优先消耗脂肪供能,进一步加剧了脂肪的堆积。可以说,无法被分解的果糖是造成人体肝功能减弱甚至受损的罪魁祸首,可如今许多奶茶店、甜品店都会在其制作的蛋糕、奶茶中直接添加果糖糖浆,也就是平时我们喝奶茶是服务员问加不加糖的那种“糖”!

3、糖会影响人的情绪感知,使人对糖产生类似于吸烟、吸毒和性爱的兴奋。当视觉上接收到甜食的信号时,大脑就已经开始分泌多巴胺了,催促我们赶紧吃下这美味的甜食,这也是我们很多人在看到甜食的时候所产生的“食欲”,当我们在享受甜食的过程中,大脑不断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让人有兴奋感,适量的甜食能够让人心情愉悦,但若是摄入太多糖分,大脑就会持续性的产生强烈的兴奋感,让人陷入躁动之中,而一旦停止糖分的摄入,人体又会产生肾上腺素,使人焦虑不安,这就又加剧了我们吃更多甜食的欲望以缓解这种紧张压抑的情绪。这也是糖为何能够使人情绪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纪录片还列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糖对澳洲北部地区一个土著部落不食糖饮食文化的冲击,另一个是百事可乐对美国肯塔基州的青少年饮食方式的影响。从这两个例子中可以感受到,过量的糖分摄入不仅损害我们的身体,当其成为食品生产商获取暴利的手段时,糖成为了恶魔,它摧毁了人们健康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

纪录片观感类似于综艺show,导演达蒙将一些枯燥乏味的采访视频剪切到纪录片中不同的屏幕上,同时采用了大量的展示类元素,直观体验像是在看一场关于糖的脱口秀节目。纪录片的创意性是首屈一指的,但纪录片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还是有所缺乏的,毕竟是以达蒙的个体实验进行的测试,如果是将其作为一部电影来欣赏的话,其科普性又十足,受众也十分广泛,纪录片在宣传过分摄入糖分对人身体的影响这方面的确有其独特性和可接受性。

最后想结合自身一些经历谈谈过量摄入糖分对身体的影响,有一段时间因为处于低谷期,一直处于焦虑的状态,不知道听谁说的甜的东西会让人开心,就开始购入大量的甜食:酸奶、巧克力、甜味饼干、小蛋糕等等,吃的过程中的确能够缓解焦虑的心情,但是不能停止,大脑告诉我你每天都需要吃甜的,不然我会很糟糕。导致那一段时间每天都会在正常饮食之后还会去吃一些甜食,就算身体告诉我已经饱了,没有必要在吃了,但还是会忍不住去超市拿上一包巧克力豆、去甜品店取上一块巧克力慕斯、去奶茶店点一杯柠檬水。那段时间我情绪起伏非常大,进食甜品产生的兴奋感之后是无尽的焦虑、压抑,之后迫使自己再次去吃甜品,再次让自己兴奋、放松,太像吸毒了!此外,身体上出现了一些不良症状,比如一直很渴,总想喝水,脸上爆痘,皮肤泛红,容易疲惫,怎么睡也睡不够,和达蒙的测试初期的症状一模一样!结合自身体验再看这部纪录片,对身边的食物你会保持一种高度的警惕性。总之,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各种糖的诱惑,但我们能够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不要让食品厂商的目的得逞,随便其如何宣传新品如何低脂低卡,热量少,只要是在肚子饿了想吃东西的时候,看看配料表,里面的白砂糖、麦芽糖、甜味剂等成分,思考一下自己今天摄糖过量了吗?

注:当然,我不是在宣传不吃含糖食物,而是在抵制过分摄入糖分。

 短评

说糖是最糟糕的发明,为什么我们离不开糖,因为人类越来越贪婪,对欲望的控制越来越松懈……

8分钟前
  • yolanta
  • 推荐

真的糖衣炮弹的问题太严重了,特别是越来越多的食品公司打着健康的幌子却往健康食品里添加了N多糖的食品现状。看到那个烂牙的小孩心里太难受了,我现在看到喝碳酸饮料的人心里就难受,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碳酸饮料真的是超级超级大的辣鸡食品。

9分钟前
  • 你以为你谁啊
  • 力荐

糖不仅不健康,而且折磨人的精神和情绪!坚持低碳水生活!现代人百分之八十的疾病来自于精制糖分,低脂不代表健康!吃素食不代表健康!

14分钟前
  • 雁宁路书记
  • 力荐

真的是控制饮食以来的转折点……最后3分钟高光升华

18分钟前
  • 娜塔
  • 力荐

为了豁出去的拍摄也得五星好评了

22分钟前
  • 二当家李多余
  • 力荐

今年进步甚微,年底冲刺一月,需要精神动力和知识武装自我

25分钟前
  • Merov Mugatu!
  • 力荐

吃糖需要得到重视 对身体确实很不好 时常感觉到需要糖的激励才能集中注意力 说什么甜品让人开心 但是可能实际上是因为甜品让人变得不开心

28分钟前
  • 🤡
  • 力荐

狼叔和弗雷叔!!!!

33分钟前
  • rubykey
  • 力荐

作为一个上海人吃了20多年来不放盐只死命放糖的菜还没得脂肪肝我觉得这部片不科学

38分钟前
  • 喜儿喂鸭正经地
  • 推荐

60天的饮食试验,日摄取卡路里总数与之前持平,但是体重增加了8.5kg,腰围增加10cm,皮肤长痘,出现脂肪肝等病症。仅仅是把之前低糖优质蛋白质脂肪的饮食换成了号称健康的谷物麦片、茶饮料、低脂酸奶等,这些食物可以轻松让人每天摄取高达40勺糖。不算严谨,但是注意饮食中的隐形糖份这点值得推荐

42分钟前
  • 撒旦的表妹
  • 推荐

热量不是让你发胖的元凶 糖才是 这才是本片最重要的观点 所以减肥健身的人别抠唆热量表了 戒了糖你就成功了70% 剩下30%靠运动 所谓7分吃 3分练

43分钟前
  • 百里春生
  • 力荐

你可能会觉得这部纪录片的观点没有一个是新鲜的,但这些观点都是对的,用非常娱乐和作死真人秀的方式再次提醒你,糖对身体的危害,要运动,要健康饮食,而健康饮食和“健康食品”却没半点关系,这些食品背后隐藏着可怕的健康危机。相比演戏,Damon Gameau挺适合做导演的。★★★☆

4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我以为我看完这个电影之后一定会疯狂的爱上吃糖 candy candy sweet 我还是想太多了 呵呵

52分钟前
  • 咚咚圆圆呛
  • 还行

要像戒烟一样戒糖。

55分钟前
  • 船长
  • 推荐

以后多看纪录片。戒糖。过健康快乐清醒的生活。

58分钟前
  • 夏日的小西瓜
  • 推荐

条理清晰叙述浅显,但没有对背后的科学原理做分析,对于本片主题来说足够了。其实有个很明显的现象可以印证,那就是母乳喂养的婴儿普遍非常肥,而一旦引入辅食就会迅速瘦回正常,因为人乳中有7%的糖。影片官网 http://thatsugarfilm.com/ 有更多信息。

59分钟前
  • 恶隐息烙
  • 推荐

糖对肝脏损伤,肝不好直接影响皮肤,所以糖让人长痘是真的。肥胖。三高。激素紊乱,头脑不清瘾。人生恶性循环。各种因素造成的伪科学很多,用事实说话,推荐。美好人生,从减糖开始。

1小时前
  • 无声手雷
  • 推荐

糖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对对对。不用那么苦大仇深地控诉资本主义阴谋吧,知道不好你少吃点不就行了,还破坏精神平衡,离开糖体验真实的生活。都是成年人,别撒娇了拜托。

1小时前
  • 希夷子
  • 较差

改变我人生的电影吧

1小时前
  • noneedtoknow
  • 力荐

我的天,为什么当年我没有看这个?阿狼和炸叔都在我竟然没有看???平行空间了吗!如果早两年看了这个,我也能早两年瘦下来啊!看来阿狼早就试图在拯救我,只不过我完美避开了。我对不起阿狼。

1小时前
  • 砒霜拌飯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