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

完结

主演:张嘉益,秦海璐,何冰,刘佩琦,李洪涛,雷佳音,翟天临,李沁,姬他,王骁,孙铱,田昊,杨皓宇,扈耀之,戈治均,邓伦,南吉,郝洋,张瑶,孟召重,曹馨月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白鹿原 剧照 NO.1白鹿原 剧照 NO.2白鹿原 剧照 NO.3白鹿原 剧照 NO.4白鹿原 剧照 NO.5白鹿原 剧照 NO.6白鹿原 剧照 NO.13白鹿原 剧照 NO.14白鹿原 剧照 NO.15白鹿原 剧照 NO.16白鹿原 剧照 NO.17白鹿原 剧照 NO.18白鹿原 剧照 NO.19白鹿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白鹿原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世纪初,渭河平原滋水县有一个白鹿原,生活着一群普通却不平凡的百姓。白鹿两家合而为村,相互依存又关系微妙。少东家白嘉轩(张嘉益 饰)与鹿子霖(何冰 饰)为了族长位置暗自较劲儿。嘉轩娶回逃难的仙草(秦海璐 饰),先后生下孝文、孝武和白灵三个孩子。鹿子霖爱走歪门邪道,一心 让两个儿子兆鹏和兆海光宗耀祖。生于乱世,城头变幻大王旗。但不管谁做官,总不免鱼肉底层的百姓。白嘉轩顶着各方的压力,成为白鹿原上响当当的一根硬骨头。可是孩子们长大后,却各有各的主意。拒绝包办婚姻的兆鹏(雷佳音 饰)加入共产党,自己的弟弟则成为国军军官。白灵紧随兆鹏入了党,孝文一心讨好父亲,却渐渐偏离了正道。半个世纪的画卷,展现了中国乱世下的众生相……枪声弹影我们的歌第三季燕翎义薄云天外星人事件II法医秦明之致命小说欲望都市登山者买起曼克顿茶亦有道杀出狂人镇大运河国语海之盐分手是你提的,后悔晚了雁南飞最终行动洪水泛滥之前凯蒂的道别贝克特隋唐英雄3 DVD版97家有喜事(粤语版)小帮派磁力怪兽孟买的杀手无敌男儿撩动你心沉睡谷第四季恭喜你发现了宝藏面包与爱情全美超模大赛第十八季解冻蓝色回响笑闯巴黎维京王国没自由悬崖上的小号超级魔术师地球迷航行运超人粤语版通灵上新了·故宫 第一季阴阳路12:美容尸恶魔老公不好惹公主连结!Re:Dive 第二季 プリンセスコネクト!Re:Dive Season 2连环杀手之家铁道宅希未、50公里威士忌大盗人生十年

 长篇影评

 1 ) 《白鹿原》:经典化后的困境

1

电视剧《白鹿原》完全没有抓住小说《白鹿原》的核心质素,那就是荒诞。

小说《白鹿原》被一种瘆人的荒诞感所笼罩,行文充满质疑与唐突,处处是平铺直叙的血腥,以及不动声色的恶心。它的价值指向相当模糊。对待守旧者与革新者,是一模一样的讽刺口吻。

电视剧《白鹿原》剔除了所有可能导致审查风险的血腥和恶心,所以也彻底消解了原著中的讽刺与荒诞。说白嘉轩的男器上长着毒钩捣碎女人的肚肠,死婴尸体填入牛栏混进粪肥,女X里塞过的红枣次日取出供男人滋补——这种种骇人听闻的桥段一概剪除。然后将原著中的新旧交锋,纳入到主流价值观所允许的,“旧势力是要消亡的,新势力是生长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历史进步论里。

白秉德老汉的死,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在小说里,名医冷先生被请过来。他的治疗过程是这样的:

冷先生把那块钢板塞进秉德老汉的口腔,用左手食指一分就变成一个V形的撑板,把秉德老汉的嘴撬撑到极限,右手里那根正在烧酒火焰上烧得发红变黄的钢针一下戳进喉咙,旁人尚未搞清怎么一回事,钢针已经拔出,只见秉德老汉嘴里冒出一股青烟,散发着皮肉焦灼的奇臭气味。

冷先生这样折腾两回,秉德老汉就一命呜呼了。这段描述叫人起鸡皮疙瘩,然而在小说里很是寻常。叙事者在同情秉德老汉的病故吗?似乎并没有。叙事者在欢庆秉德老汉的病故吗?似乎并没有。

电视剧里,白秉德的死在第四集。他死的过程充满了红色国产剧常见的套路:秉德病危;嘱托儿子“不能闹事,不能挑头闹”;农民欲起事却没胆,革命团体内部分裂;道路曲折前途光明,农民起事成功;秉德老汉领盒饭;与此同时新生儿降生。

电视剧的创作者用治丧时欢快的唢呐,表达了对白秉德之死的庆贺。在一个革命正确的叙事视角里,阻挠革命的守旧派一律该死。主角通过新旧迭代和农民起义,完成革命的初步启蒙。

对革命不加置疑。非常、非常、非常标准的主流革命叙事。标准到我根本不觉得这是陈忠实想要讲的故事。

同一集里,仙草第一个儿子的降生,也是同样无趣的国产剧套路:布帘遮起,女人痛苦喊叫;产婆在旁边劝“使劲,吸气”;女人顺利产子;众人欢庆是男婴。

陈忠实是怎么描写女人生育的呢?引述一段仙草生白灵的原文:

这天她上在木机上织布,腹部猛然一坠,她疼得几乎从织机上跌下来,当眼睛周围的黑雾消散重新复明以后,她已经感觉到裤裆里有热烘烘的东西在蠕动。她反而更镇静,双手托着裤裆下了织布机,缓缓走过庭院。临进厦屋门时,头顶有一声清脆的鸟叫,她从容地回过头瞥了一眼,一只百灵子正在庭院的梧桐树上叫着,尾巴一翘一翘的。跨过厦屋门坎,她就解开裤带坐到地上,一团血肉圪塔正在裤裆里蠕动。丈夫和鹿三下地去了,阿婆抱着牛犊串门子去了。剪刀搁在织布机上。她低下头噙住血腥的脐带狠劲咬了几下,断了。她掏了掏孩子口里的粘液,孩子随之发出“哇”地一声哭叫。

这段生育描写,充满着最原始的血腥。以最挑战读者的方式,昭示着生育的动物性。最可怕的,是叙事者那种高高在上的冷静——“平铺直叙的血腥,以及不动声色的恶心”。

小说《白鹿原》,每一处落笔,都在质疑,反讽,叩问意义;每一个细节,都在直逼读者面临最血淋淋的历史事实,与躲无可躲的历史荒诞。它的写作,致力于否定常态;它用最血腥,最恶心的反常,来引起读者不适,以期消解意义。

电视剧《白鹿原》,每一个情节,都在迎合主流革命叙事;每一个镜头语言,都符合当代观众与审查机构的预期。它的叙事,致力于展现常态;它用摒弃血腥,排除恶心的正常叙事,来构建革命话语的正确性。

如果说原著是一个胆大的,不惜暴露历史阴处的妓女,电视剧就是一个理顺了情节,添加了马塞克,蒙上了遮羞布的良家女。如果说原著是张扬着想象,昭显人类最原始欲望的《诗经》与《楚辞》,电视剧就是将诗骚经典化的汉代经学家,他们想方设法用政治正确,来剔除一切不符合道德标尺的男女之情。

排除魔幻现实主义的荒诞,笃定于对历史秩序的信仰。非常的保险,无趣,而且平庸。偏偏还要冠一个陈忠实的照片,逼着观众给五星。

2

我在颂扬原著,批判电视剧吗?也不全是。

我对拉美式的魔幻现实主义并不感冒,也不觉得将它移植到中国多么值得称道。我把魔幻现实主义归类到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艺术中;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挑战一切陈式,质疑一切权威,消解一切意义。

文艺复兴倡导人性,启蒙时代崇拜理性,到了现代主义就解构一切信仰。文艺复兴画神,启蒙时代画人,到了现代主义就画怪物。每每走到艺术馆的现代主义展区,我就会被那些画作吓得心惊胆战。处处是挑战我认知的情色,诡异的形象,混乱的色彩与线条。

陈忠实的《白鹿原》,正是这样一幅充斥着情色、异象、混乱的画作。叙事者像上帝一样高高吊起,以一种冷酷的平实,描述最血腥最恶心的历史日常。

我能够理解陈忠实的讽刺立场。陈忠实的挣扎,是五四以降中国知识分子的挣扎。他们一面接受西方现代科学人文主义的洗礼,一面挣扎于中国传统之于现代文明的龃龉。他们很容易就拿西方的滤镜,审视这片土地上一些反文明的景象。我能够想象陈忠实翻看故乡县志那些烈女名单时,还有在反省那些骇人听闻的,塞红枣、填死婴的陋习时,如何对自己的传统充满厌弃与质疑。

但我想,站在今天的立场,指责历史的蛮荒是不公平的。我们审判我们的先人,如何得知后人不一般审判我们。

有人将《白鹿原》的艺术成就与《红楼梦》并列。我不能同意。陈忠实与曹雪芹最大的不同,是陈忠实始终把自己蒙在一个荒诞的滤镜后面,他的立场是疏离的,审判的,质疑的;而曹雪芹在行文间,无法抑制地流露对过往的留恋与珍惜。《红楼梦》尽管有消沉与诡异的一面,更多的是人间烟火,是赏雪吟诗,是对于世间美好一去而不再可得的叹惋。对于白灵的死,《白鹿原》的叙事者同情有限,他居高临下,以全知全能的视角,借此嘲讽革命对于生命的视如草芥。而对于林黛玉的死——我仿佛能看到,黛玉焚诗呕血的时候,曹雪芹在昏黄的风灯里掉眼泪。

这是我在批判电视剧背离原著后,仍然想要给它赞美的原因。它虽然中规中矩到无趣,但它也唤回了那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关中平原不再是陈忠实滤镜下的处处血腥的荒诞历史场景。它有黄土,有唢呐,有热辣辣的油泼面,有给人以面对历史荒诞的勇气的,最最珍贵的人间温情。

第2集,仙草与死过六个老婆的白嘉轩新婚。白嘉轩把仙草叫过去,说了句情话:“你还真会暖人呢。暖着我心里美着呢。”

坦白说这情话质量平平。一眼就知道不是原著,是编剧给的劣质狗粮。想我阅玛丽苏文无数,对于言情套路了如指掌。可是仙草后面那句话,竟然还是戳到我了。

以后他们要面对风云变幻,以后他们要面对骨肉分离,以后他们会被这时代裹协,跌跌撞撞踉踉跄跄,不得不前行不得不拼命。但此刻,这个男人踏实地、稳妥地枕在她腿上。

仙草捞住白嘉轩的头,温柔笑说:“打今儿起,暖你一辈子。”

————————

谢谢叶子,以及所有小伙们的打赏!!

文艺复兴和关中平原两处改啦。曹雪芹哭的地方不想改。就算不是他写的,他的鬼魂看到那一段想哭不可以吗?。。。更何况所谓高鹗续写,也不过是胡适根据诗注提出的一家之言罢了。。。然后我就是觉得焚稿吐血那段写得真好,一定符合作者原意。。。嗯嗯。。17.5.25

 2 ) 邓伦功课(一)

电视剧《白鹿原》播到第三集的时候,我就不想看了。

第一集播出于四月间,我带着小说去沙漠小镇出差,想着抓紧下班时间先把它看完,我一小时快则可读十万字,赶在前五集播完前看完小说,非不能也。然而第二天这事儿就不急了,剧停了。一停便停了很久很久,小说读完,复播还没影儿,回头想想那硕果仅存的第一集 —— 怎么和原著完全不同啊?

直等到第三集,还是和原著大不同,心中窃觉改编得不好,演员也选的不够准确,诸如朱先生、冷先生和鹿子霖等等,和书里的刻画不贴。书中的鹿子霖有邪气但非京痞,冷先生的城府须更深些,朱先生没那么大的土气。我没再继续看。意兴阑珊。

几个月后,偶然间看了某集的预告片:鹿兆海从重伤中撑过来,听说白灵一直守着他,心中触动,爬起来四处寻找,最后在门口看到了对方,他毫无血色的脸上绽开笑容,天真善良——那时我在想,这演员真不错,严丝合缝。

邓伦肯定不是所有演员里最出众的,但我重新去看《白鹿原》的原因,确实就是他在那一幕中的严丝合缝。

其实他的长相不符合原著,鹿家兄弟本是深眼睛,“眼睛上罩着很长很黑的眼睫毛”,脸色红润,那模样大概有点像意大利人,演员却是丹凤眼,面容清癯。书中的老二鹿兆海“热情,单纯,聪慧”,笑得谦和,白嘉轩管他叫“鹿家那个二货”,这几样,演员倒有。不过,我所欣赏的邓伦的严丝合缝,并不是与原著的严丝合缝,剧本做了太多改编,无论他怎么演,已无可能吻合原著,甚至也不能说他对剧本实现了百分之百的精确再现,到了兆海一路拼杀升到团长的部分,演员实际上是没撑住,不太像个中层军官。所幸,这部分戏不多。以我之见,在大部分剧情里,邓伦的演出算是相当符合具体场景下的具体人物设定,是谓“严丝合缝”。

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一段,书里只写兆海抬石头去补城墙豁口时胳膊被围城士兵击中,从此下定决心要从军(因为他发觉枪杆子里才能出政权?)剧中却添上大量旁枝,让兆海这个匆忙上阵的学生兵守城守了一夜,连自己胸部中弹都不知。医生动刀相救,白灵怕他活不过来,说了种种的话,甚至把胳膊塞到他嘴里叫他咬自己。兆海伤势沉重,全无回应,但始终没有咬。他舍不得。

这其中兆海只是捧哏罢了,戏点是白灵是对他的情。邓伦没有台词,也几无动作。我看到兆海的眼睛开了又合,神采黯淡,似乎是在生死一线间被拖来拽去,平日里灿烂的神光,此刻全部褪去,让我这个观众觉得,这人仅存的意识里只剩一个“挺”字,只剩他对白灵的根深蒂固的不舍。任何人看见自己的爱人如此,都不免说出最动情的话,邓伦默默替对手垫好舞台,她只管去发挥,在捧哏的位置上,他尽职尽责。

在这个段落里,两个年轻人把一切都挑明了,白灵用言语的表达,兆海用无言的不舍。可白灵后来竟说,她从来就没爱过兆海 ——— “你死了我也活不了”,这种话岂是能对不爱的人说的么?

照书里的排铺,我只能说陈忠实先生太偏爱白灵,也许他是想在故事里反抗对女性的旧思维,但这种过度偏爱反而暴露了他仍是旧思维之中的人,反而把这个人物变得不通情理,她的一切都是新的,她做什么永远是好的是对的,她就是白鹿精灵 —— 这种人只能在童话中存在,在魔幻主义小说里就已经很难立住了,而电视剧更进一步放大了这不通。剧情越走越诡谲,越看到后来,我越觉得自己当初弃剧的决定并不草率,无论在文学史上如何论定,小说至少逻辑通顺。电视剧里白灵的反复无常,让人觉得她的人品大有问题。书中兆海和白灵青梅竹马,彼此间早知心意,她内心深处不舍他去从军,立志要等他,离别前两人紧紧相拥而吻,她胸中一阵轰鸣 —— 他们之间,纯粹是“政见之争,宛若仇雠”,才不能在一起。到了电视剧里正好相反,倒是兆海试探地问白灵自己不走了如何如何,那一刻的他不想革命不想翻天覆地,只想守着老婆孩子好好过下去。而白灵却回他说你忘了你说过想去外面闯一番大事业吗?显然是觉得男子汉新青年岂可困在小家里而放弃革命?兆海看出她的意思,只得收起心事 —— 此去隔山岳,生死两茫茫,再见的竟是个自认从来就不爱他的她。如果从来就不爱,而且明明知道对方深爱自己,何不早点说清楚?她这样是存心要占便宜、长长久久地占下去吗?

看过一个以张信哲《信仰》为BGM的白鹿原MV,我窃以为这歌仅仅选对了一半:“我爱你是多么清楚、多么坚固的信仰”,不错;“如果当时吻你、当时抱你,也许结局难讲”,大谬,结局不会变。剧中的兆海抱不住白灵,她自己就像是革命,不会停留不会消停,她爱的也是革命,鹿兆鹏是革命的化身。由始至终,这个剧中的白灵可能真的就没爱过兆海。而他对此心知肚明,就算是占便宜也由她占去吧,你不爱我,我还是爱你。邓伦在访谈中说他把剧本看了三遍,为兆海流了七次眼泪,觉得这人从小到死没有得到爱,从当初的阳光灿烂,最终归于孤寂。他的理解是准确的。兆海从军前的那场告别,演员的侧脸激动地微微震颤着,急促的呼吸陡然休止于一个节点上,他没说话,把气屏住了,像是关掉了情爱。人物心内跌宕却不敢强求,都在那暂停的一息之间。

大概就是因为剧本太荒诞,所以和邓伦演对手的女演员,常常演出一种错误的效果。仍以前文提到的那段情节为例:兆海在门口看到白灵,抱住白灵伸手捧住了她的脸,演员做的这个动作是自然而然的。而她的动作是立即把他的手拉开,神情中并非羞涩,而是略带反感,看得我心里直嘀咕:这一对演员演的是同一出吗?

也许在女演员看来,既然基调是“白灵不爱兆海”,她肯定会拒绝他当着众人举止如此亲昵。可她忘了,一个故事是有前因后果的,就像一段对话有上下文,前因是白灵没日没夜地守着兆海,想一起死的心都有了,就算是朋友之爱,此时看到劫后余生的对方突然站在自己面前,应该抗拒吗?可能抗拒吗?可她没有情不自禁,也没有不知所措,完全不像个正常人。而邓伦没有(也不能)纠正她的不正常,还照他的理解在走,他的演法是在那一瞬间倾倒给对方最大的爱意,就像在上一幕中一样,他没有台词,只用笑容挑明一切。

必须说鹿兆海这个人物是演不坏的,也许正是因为作者对他着墨不多,原著中的他已是个没有污点的人,连白嘉轩都有换地的污点,终身难以洗脱,更不要说书中其他主要人物。加之剧本为了强化白灵的浓墨重彩,安排兆海时时捧哏,硬是把他从一个没污点的人改编成了一个完美的人,让他去做最大的牺牲和最大的包容,对国对家对父母对哥哥对爱人,都无负无私,因为他哪怕有了一点点私心,就该翻脸,这哏就捧不下去。照演员邓伦的说法 —— 怎么会有这么惨的人?

虽说演不坏,要顶着剧本荒诞的逻辑一直捧哏,还要让人信以为真,也不容易。我觉得演员邓伦的气质中有一种天真的、清澈的东西,所以他进入这个人物的时候首先不至于让人觉得矫情。城府深沉和天真清澈同样难演,两者都很难让观众相信,前者往往脸谱化,后者则容易失之滥情。其次,邓伦捧哏时的负责态度其实帮了他,螺丝壳里做道场,戏份虽少、位置虽偏僻,还是会被观众看到。

故事的尾声中,鹿兆鹏拜托弟弟护送自己怀孕的妻子避走他乡,兆海去接人才发现原来白灵成了自己的嫂子。书里的兆海虽然也坚守了对哥哥的承诺,但激愤之下说了许多恶毒的意气话,在电视剧里他很快便冷静回了当初那个少年,话还是那话,情还是那情,一路走来,始终如一。有人说,在剧中兆海才是白鹿精灵 —— 何必要这个神神叨叨的头衔呢?精灵不是人,自然不像人,没人味儿,不懂烟火人间。兆海可不是这样,他只是应了朱先生的盖棺定论:“白鹿原上顶好的一个子孙战死了……”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by理图,任何形式转载请先知会、联系作者。

附:

《邓伦功课(二)》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691025073/&dt_dapp=1

《邓伦考卷》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9640237/&dt_dapp=1

理图文艺评论合辑: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doulist/110046342/&dt_dapp=1

理图散文合辑: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doulist/110167845/&dt_dapp=1

 3 ) 关于停播的臆测

第一:存在和一些热播大剧的时间上的重合,造成流量的流失〈不要问我,我也不清楚_(:з」∠)_〉

第二:受众面较小,收看的人较少,盈利问题(PS:毕竟现在利益至上)

第三:就是审核问题了,可能是某局发现,你懂的( ̄∀ ̄)

以上,只是臆测,臆测,切莫当真~( ̄▽ ̄~)~

最后,还是非常希望看到《白鹿原》能够尽快回到我们的怀抱 |・ω・`) ,毕竟,我不是一个喜欢小鲜肉的人 2333~

 4 ) 弃剧了

作为白鹿原小说的拥趸,关注白鹿原的一切,电视剧第一集很及时的守着看了,嗯,开篇还可以!

然后,停播!EXM?心里是一万头羊驼呼啸而过啊!

然后,人民的名义播完了,白鹿原回来了,又能追剧了!心里是喜的!

然而,然而,失望!失望透顶!此剧除了剧名和人物的名字,我严重怀疑我看了假的白鹿原!

白灵,重点是灵啊,没有!

黑娃,重点是野啊,没有!

鹅儿,重点是骨子里的那种倔强!没有!那种抗争!没有!那种不认命,没有!还有那种摧毁一切男人的媚,没有!

白嘉轩,重点是硬气和煞气啊,没有!

其他人物也一样!

此剧已经没有了白鹿原的灵魂!没有了白鹿原的枷锁!没有了白鹿原封建包装下的原始!血腥!残酷!

在什么都没有了,只能弃剧!再见,白鹿原!

 5 ) 通过《白鹿原》看何冰,一枚真·老戏骨

大多数人开始知道冰叔都是因为电视剧《大宋提刑官》,冰叔在其中主演宋慈。是一个屡破奇案但两袖清风,粗布麻衣又心系百姓,全方位清白廉直的人物形象

年幼时比较容易对电视剧中的正派角色优先好感。是一切美好的化身,而反派既为恶之代言。正派的心态和走向很好揣摩,总之伸张正义铲奸除恶,更容易贴近人之常态,但反派的心态却不那么好猜,需要把日常中扭曲的观点或心态,演成角色的固定性格甚至是本能反应。正派多数时候只需要正常表达,反派必须有夸张的表演和反应,所以心里是一直比较默认可以撑起反派的演员更有演技。

当时看《大宋提刑官》的时候,并没觉得冰叔有多出彩,但最近看了《白鹿原》,冰叔扮演鹿子霖,是一个和宋慈完全不同的角色,反差巨大,可能对提刑官形象过于根深蒂固,差点被违和感吃一个跟头,不过很快被冰叔爆棚的演技折服 没怎么看过原著,甚至连《白鹿原》改编的什么话剧电影都还没看过,基本上对鹿子霖的认知完全是通过冰叔的演绎理解的。 鹿子霖本性并不坏,但个性要强,喜欢和嘉译叔饰演的白嘉轩争高下,关于这一点,鹿子霖大概是受到了他父辈的影响,他的父亲就和白嘉轩的父亲就在白鹿原上斗了一辈子。片子中白嘉轩是族长,是一个腰杆笔直,行事磊落的汉子,对比之下,鹿子霖是一个喜欢动歪脑筋,有点市侩有点自私又有点喜欢逞口舌之快的小市民。 当白嘉轩和鹿子霖相遇铜矿的时候,这种对比更加明显,这种对比不仅仅是简单的台词与对话的对比,而是一种作为有这样特质的一个人从头到脚气质上的对比。冰叔在扮演鹿子霖的时候自己有设计很多小细节,并且他很清楚地知道扮演这样的一个角色,他放开的度该在哪里,太放开容易惹人厌烦,放的不开又不能好好的表现角色本身。

去祠堂假装陪白嘉轩跪祖先那场戏,白嘉轩即使是跪着也腰杆笔直,但鹿子霖刚跪下身体就蜷在一起,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设计,反而更加放大了两个人的性格对比。(之前看到有的人说,嘉译叔因为驼背不适合演白嘉轩,在这里想替嘉译叔说一句,其实白嘉轩挺得最直的不是腰板,而是精神) 还有最近几集,鹿子霖从城里开会回来和大家讲皇帝已经被参议代替,有人问参议是什么,鹿子霖一时讲不上来,很多演员的演法可能就是动动眼睛作势自己想一想,但是冰叔先垂眼,稍微扭脸避开目光,然后砸吧了一下嘴,然后再扭脸,假装强势和大家讲,而这一系列的动作已经把人物的心理传达到位了。

只有对角色人物有深度及深刻的琢磨与考量,演员才会真正的融于角色,才能以己之思贯彼之魂,才会出现像自然流露的动作与细节,冰叔在对鹿子霖的演绎上,真正做到也达到了这点。 《白鹿原》口碑上很大一部分成功都仰重在参与戏中的戏骨们,他们有通过时间打磨淬炼的演技,有对角色认真揣摩的态度,越老练越谦逊。拍摄前一起体验农村生活,干农活,和村民聊天,努力让自己融入这里,身心稍微有所代入,再正式开始进行拍摄,这样才能有味道。《白鹿原》在团队制作上确实用心,加之禁播门反倒加深对此剧的好感,强推一发,期待后续。

 6 ) 比起《欢乐颂》,中国观众更需要《白鹿原》

文|罗罔极(ID:luowj1996)

当《欢乐颂》质量低下,却又收视爆棚的同时,有一部剧正在悄然衰落。

这部剧立项16年,几经转折,耗资3亿。

它的口碑、尺度之大,比《人民的名义》有过之而无不及。

或许是因为它没有去追逐热点,迎合时代,它的收视份额,让人心生悲凉。

但,正如它的原著作者,陈忠实所说:

给大家传达一件事,那就是传承我们民族伟大优秀的品质。在极端仇视文化与极端崇拜物质之后的年代,在集体缺失信仰的年代,需要这样一部作品——

《白鹿原》

我们需要《白鹿原》这样的“IP剧”。

当太多的投机者,用“IP”的话题和流量,去包裹馊掉的故事、表演和制作的时候。

《白鹿原》把“IP”当成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当成“传承我们民族伟大优秀的品质”的接力棒。

此剧的艺术总监,同时也是男主角的张嘉译说——

“这是从小看到大的作品,我把它当‘神品’一样供着。”

“在《白鹿原》,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靠近靠近再靠近。”

在停播又复播之后,这部85集的大剧已经显出了小半部分真容。

是时候来认真评判,剧版《白鹿原》手里的这根“接力棒”,究竟有没有传好。

坦白说,刚看前几集时,我颇感失望。

改动太大。

《白鹿原》的原著,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高峰。它很大的一个特点是,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纳入了诸多中国传统的民俗风情。

比如,白嘉轩一生娶过七个老婆,前六个都死了。

死因,是“风水”和“闹鬼”所致。

你说是民俗也好,迷信也罢。但不可否认,原著中的这一情节,着实描画出了中国农村的一种文化风貌。

电影《美姐》中的“跳大神”段落,也高度还原了这一风貌。

可在剧中,“迷信”情节却被跳过,或者“加以改编”。

死媳妇闹鬼的事,被六座墓碑粗略概过。

娶了六个媳妇

娶一个走一个

连个后都不给我留下

后来,白嘉轩寻到一块地。

朱先生告诉他,这是被白鹿踏过的“圣地”——

祖祖辈辈传说中的白鹿

给咱乡民带来平安福气的白鹿

白鹿所过之处

万木繁荣 禾苗茁壮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 万家乐康

这就是征兆啊!

在原著中,白嘉轩换下了这块圣地,请来阴阳先生加以印证,又将祖坟迁置于此。

果然,白家的命途开始好转,第七个老婆没死,而后财源滚滚、子女兴旺。

可电视剧,却带我们“走近科学”。

朱先生后来告诉白嘉轩,白鹿传说是在“逗他玩”,这块地真正的价值,只在于下面有水。

这就好像,你看国产恐怖片时,一路上跟着主角心惊胆颤,到影片最后,主角向你证实:本片无鬼,都是精神病,逗你玩儿呢。

科学,当然值得提倡。可如果所有小说都必须遵循科学原理,那么一半以上的名著都要从世界消失吧。

当然,这多半是编剧为了过审,不得不做的阉割。

除此之外,或许是担心主角形象不够正面,编剧在不断地“找补”。

比如原著中,白嘉轩用钱、粮换媳妇,这在当时的价值观中是被允许的,是“天经地义”的。

而在剧中,为了维护白嘉轩的正直形象,硬是给这位传统乡绅植入了“新思想”,打死也不换媳妇。

我媳妇娶回去的

不是换回去的

往后这缺德事少干

从情节上的相似度来看,《白鹿原》主创所宣传的“将原著还原80%”,已经绝无可能。

据此可以判断,《白鹿原》改编失败了吗?

不。

往后看多几集,我才终于明白编剧的良苦用心。

他在反复地斟酌和取舍之后,绕过审查的荆棘,为观众找到了一条通向原著的幽径。

《白鹿原》的魂,保住了。

谈《白鹿原》,就绕不过那片土地上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他们的命运沉浮。

白嘉轩,是贯穿始终的重要角色。

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坚守乡土文化的壁垒,成为白鹿原上德高望重的族长。

或者,你也可以说,他就是地主

有一种说法是,陈忠实的原著是在“给地主翻案”。但在我看来,所谓翻案并非变黑为白,而是对过激、片面、倾向性明显的历史观,进行一次纠偏。

比如,当县政府横征暴敛的时候,白鹿原上的农民无人敢出头,是白嘉轩打了三声铳子,带领众人起事。

大家夺回了粮食,蹲监狱的是白嘉轩。没有人挺身而出,留他一个人等死。

当然,不能保证每个地主都像白嘉轩一样“好”。但是我们很少被告知,原来地主也是地方利益的代言人,是官府与小农之间的缓冲带,防止酷吏肆意地盘剥底层百姓。

换做是旧社会,白嘉轩的族长之位是个香饽饽。

可世道变了,一变再变。

他一生经历光绪、宣统、北洋、民国、北伐、抗日、内战,最后来到新中国……

这就要说到《白鹿原》表现的第二种历史角色,官府

政权的频繁变更,导致白鹿原的乡民变成了庄稼,被人收割了一茬又一茬。

《白鹿原》的尺度在于,它点出了,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不因改朝换代而转移。

比如,官大一级压死人。乡长可以在民众面前挺直腰杆,可一旦面对县长,就得卑躬屈膝,小心陪同。

县长上头还有市长,市长上头还有省长。

这当官知道 对吧

那表面上是大多数人的爷爷

那背地里是一个人的孙子呀

另外,还有中国极其发达的“饭局文化”。

层层叠叠的饭局,一直延伸向下到乡镇干部,离了饭桌就说不成话、办不成事。

还有完没完这

今天晚上警察局

明天中午粮食局

晚上这教育局

这还不长它个十斤八斤的这

就像《驴得水》借民国外衣暗讽文革一样,《白鹿原》又何尝不是以大历史,来警示我们的今天?

这部剧的尺度,还不仅于此。

在传统社会中,乡绅代表地方利益,官僚代表中央利益,都是社会精英。

但《白鹿原》也没有忘记第三种人,他们时而被称为“沉默的大多数”,时而被称为“历史的主人翁”,他们是——群众

在这里不得不先提一个人物,朱先生。他是书中,是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典范,也是“白鹿精魂”的象征性人物之一。

王全安的电影版《白鹿原》隐去了这个角色,而电视剧则表示要为朱先生“写下重重的一笔”。

他一个人用一张嘴,劝退二十万清兵,避免了一场生灵涂炭的灾难。

其实朱先生有现实原型,叫牛兆濂。陈忠实让角色姓朱,取的是“牛人”之意。

现在的仙侠剧,动不动就说“拯救天下苍生”。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下牛兆濂的生平,比电视剧更传奇,那才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图片来源:《南方人物周刊》,右二为牛兆濂

但是,像朱先生这样的圣人,毕竟是凤毛麟角。

更多的人呢?

有一次族长白嘉轩被土匪绑走,朱先生带领乡民集资赎金。人救了,赎金拿不回来。

这时,竟有乡民提议,要让主事的朱先生还钱——

让朱先生一块还 咋样

就是他当时主的事嘛!

这钱还有他一份子

事出的时候,没人敢坐声。事情过去了,就翻脸不认人。

再一次让人想起《驴得水》总结的四个字——贪、愚、弱、私

还很有原则——谁阻碍了“我”的利益,“我”就反对谁。

白嘉轩不让民众种鸦片,阻碍了民众的财路。鹿子霖便借势让种鸦片,于是他成为新的主事人。

在我们看来,这些人的素质太不现代、太不文明,但这就是被启蒙之前,群众的常态。

《白鹿原》用一个小地方,还原了整个的大生态。它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旧社会”,是怎样运转起来的。

绝不仅仅是“压迫与被压迫”那么简单。

它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共生关系——

地主收租,但也为乡民谋福利;读书人可以当官,也可以教化百姓;政府想办法愚民、弱民,然而反过来“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

正因为社会的各个零件,紧紧咬合在一起。所以,就算对旧社会有一百个看不惯,它也不会轻易转变。

这时候,《白鹿原》中的第四种人登场了——革命者

因为时势的剧变,白鹿原上的人无论情不情愿,都被卷入了历史的洪流中。

白嘉轩和鹿子霖的下一代,将与上代人所坚守的信念,展开极为激烈的对抗。

这一切,早被编剧埋下伏笔和暗喻。

白嘉轩的女儿,长大后成为共产党员的白灵,象征热烈激情的新女性,与传统观念、体制格格不入。

她一出生,就被白狼叼走。

白狼,极具侵略性,象征破坏与重建,与白嘉轩代表的“白鹿”是何等关系,你懂的。

童年时,白灵就拒绝裹小脚。

白灵的奶奶,代表封建社会大家长,为了能给白灵裹脚,不惜将孩子囚禁,锁在无人的长夜。

看到这,我们着实恨的牙根痒痒。

可,奶奶迂腐可恨吗?

不。我们今天看来是腐朽,但在当时,那就是“主流价值观”。

奶奶也是用心良苦,女人“裹小脚”,忍一时之痛,可换一世之安逸。

裹小脚一双 流眼泪一缸

哪个女人不是这么哭过来的

你现在说啥都行

长大了谁娶她呀?

如果说她有错,只能说她错在不能“预言历史”。假设未来有一天,高跟鞋被批判为“折磨女性双脚的工具”,没有人再穿了,那么今天的女人有错吗?

这或许就是《白鹿原》清醒的地方,它既揭露了“旧”的黑暗,也解释了“旧”的合理。

陈忠实说过——

我要全面地反映这个文化

这个文化,有它腐朽的一面,还有很伟大的一面

否则,我们这个民族就不能延续下来

可是,白灵这一代人,已经不安于死守传统。

后来目睹了女人生孩子时的撕心痛苦,她感到迷惑,并开始质疑这个世界——

白灵:妈妈,为啥女人又要缠足又要生娃,哥哥们不用?

白母:因为哥哥们是男的 他们得读书

白灵:妈 我也要念书

这是女性意识的自我觉醒,也是新时代萌芽的一个暗喻。

再看另一个革命者,鹿子霖的儿子,鹿兆鹏

追求新时代的自由爱情,却被从小定下娃娃亲。娶,自毁一生;不娶,家庭颜面无存。

这,是属于中国的,个人与家庭、社会体制的矛盾冲突。

鹿兆鹏决定从他开始,打破父辈坚守的底线。

但很多人可能不愿意面对的现实是,理想固然美好,但通往理想的路却布满了陷阱。

鹿兆鹏思想先进,向往革命,向往自由,向往新时代。

可他在追求的路上,渐渐丢失了自己的根。

他和弟弟鹿兆海投身了不同的政党,但都为了“信仰”,可以把家人抛在脑后,忘了自己的命并不只是自己的命。

完了

老鹿家算完了

绝了后了

表面上深明大义,骨子里却不近人情。

在原著中,鹿兆鹏不仁不义不孝不知耻,为了“信仰”可以放弃底线,鼓吹乌合之众去送死。

还是用那句话说,“政治正确得没了人性”。

看到这些角色的命运,你会发现陈忠实的态度是“保守”的。他对全盘否“旧”表示质疑,对舍我其谁的“新”也表示质疑。

《白鹿原》中的白灵之死,和鹿兆鹏的变质,都不幸暗合了《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引用的一句话——

革命有可能吞噬掉自己的儿女。

由于种种原因,在剧中,鹿兆鹏和白嘉轩一样,被改编维护得过于正面,失去了那一分看待历史的清醒。

某种程度上,《白鹿原》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讲的就是一种旧制度如何走向死亡,被另一种制度取而代之的过程。

着急的观众可能要问了,那到底谁对,谁错?

很抱歉,《白鹿原》有脚下厚实的土地,有诡谲多变的历史,有深邃的人性。

唯独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因为,这个国家发生过的事,绝不简单。

如果说我们一直在期待一部民族的史诗,那么现在《白鹿原》,于今天,不就是我们几乎我们能够达到的“史诗”的极限?

除了高瞻远瞩又枕着鞥切中我们这片土地的立意,《白鹿原》不少地方,也极其中国。

比如,鹿子霖妻、白嘉轩母的走路步态,完美还原了旧社会的小脚女性。

动图

年代的过渡,专门拍摄了四季的景象,显得有沧桑感。

高度还原的农耕景象,美丽宛如央视纪录片。

动图

据说,为了能拍好这部剧,所有主创都要到陕西住一个月。

男的学习下地干活,女的学习织布做饭。

何冰,作为一个北京人,将陕西话练的如假包换。

深厚的话剧功底,使他将鹿子霖的心机、狡诈,又有人情味儿,演绎的淋漓尽致。

动图

申捷(《重案六组》、《鸡毛飞上天》编剧)的剧本,赵季平(可与久石让匹敌的配乐大师)的音乐,一群人的匠心之作……

所以不奇怪,口碑爆炸,豆瓣9.0。

尴尬的是,它的收视率却仅排第7。

这看起来,也太惨了吧……

我还想对沮丧的剧迷说的是,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了用票房、点击,去评判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

但还有另一个东西的存在——艺术生命

我敢说,《白鹿原》会比现在收视榜上排在它之前的所有电视剧,都“活得更长”。

往前看,它对得起历史,也对得起“用书当棺材枕”的陈忠实先生;往后看,它给未来的人,一个回望、看得起今天的理由。

今天,网络流行的一句话,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它在说什么?

它在说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也在说,任何浅薄的流行,都注定短命。

但《白鹿原》不一样,不妨读读剧中引用曾国藩的这句话——

“凡物之骤 为之而追成焉者

其器小也

物之一览而易尽者

其中无有也”

这意思是说呀

马上能够制作

并且能够做成的容器

它的容量一定很小

看上一眼就能一览无余的物品

一定是没有内涵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白鹿原》选择了一条难路。

它要做沉静的大海,而不是喧嚣的海浪。

它,不争一时。

这是它选择的命运。

时间会为这种选择给予它应得的犒赏。

 短评

陈先生病逝一周年。【白鹿原上有白鹿,世间再无陈忠实】,10年立项,6年筹拍制作,总投资2.3亿元,提前10个月布景,开拍前集体去农村体验生活20天,94位主演,400位工作人员,40000多人次群演,大规模转场10次,拍摄227天。以小说内容和制作规模来看,4星半还是可以的。

4分钟前
  • 江南开爷
  • 力荐

不喜欢演主角白灵的演员,演技有点做作浮夸,为了演灵气而故意装疯卖傻

9分钟前
  • 李大猫
  • 推荐

虽然和小说相比,情节改动不少,但是这样一条故事线保住了:以不变应万变的保守主义者白嘉轩,膝下出了一个利己、诡诈的变色龙白孝文,盖因白嘉轩就是一个狭隘的大家长;但是基本上以负面形象出现的投机分子鹿子霖,却培养出两个伟大的儿子,鹏海二子,海阔天空,赤纯地舍生取义,盖因自由令人高贵。

10分钟前
  • 唇红齿白章北海
  • 力荐

何冰碾压张嘉译是唯一看点。

14分钟前
  • 黑狗成
  • 还行

开头就发现改动颇大,演员都不错,继续观望。ps:关于口音问题,说普通话怎么了?尽量还原陕西话的风格就够了不是吗? 当初青岛往事没说青岛话;红色也没说上海话,说的也是上海口音的普通话,怎么就没这么多人挑毛病?如果演员练了一口不标准的陕西话,你们也一样会挑刺吧,真难伺候🙄️

19分钟前
  • 瞧你内德行
  • 推荐

看了很多人说停播是害怕收视比不过“择天记”,我就在想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是年少轻狂么?

23分钟前
  • 米饭爱好者
  • 力荐

这种精品剧我必须要给五星啊!全员演技都在线!张嘉译演白嘉轩很适合!

28分钟前
  • momo
  • 力荐

白灵一点都不灵

31分钟前
  • begin
  • 推荐

一星扣白灵,应该是本剧最大的败笔了吧,演的太过了,一出场就是在瞪眼或者发疯

34分钟前
  • 再喝一杯咖啡啊
  • 推荐

大百灵一出来吓死我了,演技捉急剧情渐入后半,女性角色仅剩下大白灵,虽然还是有违和感,倒是慢慢习惯。演技不足,角色限制,撤换八卦,种种原因使白灵和演员都受到大量负评。不由的让人想起小娥的遭遇。并不想要肯定或否定什么,白鹿原里说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好作品让人自省仓促结尾,深感遗憾

38分钟前
  • ki
  • 推荐

何冰老师一出场 就感受到了演技 震惊 哪有出场不到一分钟就能让观众觉得演真好的(不是吹啊……

40分钟前
  • WanKaiNink
  • 推荐

为了何冰看的剧,本不想评论,实在被孙铱演的白灵气到了。至少原著里白灵绝不是一个“二愣子”的傻白甜,好气啊!你还我冰雪聪明的白灵!孙铱活生生把冰雪聪明演成了二愣子村流氓

44分钟前
  • 白露
  • 推荐

豆瓣上哪来这么多喷子?非要跟原著去对比。电视剧要拍成原著那样,在天朝能播吗?有编剧的再加工,有道具的用心,有演员的付出。人民的名义我一集也没看,但这个剧还在想尽办法跟。原因很简单,接地气,不是那么装。满屏的手撕鬼子、玄幻仙侠你们不去喷,跑过来喷这个剧,有劲吗?

45分钟前
  • 特立独行的猪
  • 力荐

随随便便截图都能做桌面。这就是我想象中白鹿原的样子,一帧都不想错过。85集鸿篇巨制,敢拍能拍完,最后还能过审放出来,放出来做到对得起原著,这个勇气与智慧我给五颗星。(立flag:我要写长评)

46分钟前
  • 李九弟Jody
  • 力荐

白鹿原上有白鹿,世间再无陈忠实。一群演员为在这部戏能去体验好久的关中生活,请教当地农民学习,实在是难得,望能重铸白鹿精魂,能了了陈忠实老先生的遗愿

48分钟前
  • 圣墟
  • 力荐

觉得嘉译大哥应该去拍人民的名义。

53分钟前
  • 鹤鹤
  • 力荐

这部电视剧里的女人走路是典型的裹脚女人小碎步,小时候见过太姥姥走路,就是这种姿态。考究!就冲这一点,给五星。

55分钟前
  • 上郡先生
  • 力荐

傻子二豆是妙笔。何冰“达”的鹿子霖太喜欢了。播到现在最喜欢的是黑娃和小娥,然而自己只能是白孝文。大概是我们大多数人吧: 孜孜不倦地活着的“良民”,容易向“私欲”妥协的好人。编剧的能力有限,但是也得权衡娱乐和文学,毕竟大多数人观剧只是闲暇娱乐。

60分钟前
  • 桐yin
  • 力荐

诶,翻了翻短评,好像没有人提到播放片头曲时出现的陈忠实先生的照片,据说其实是有先生动态影像的,但是导演组就想用这张有代表性的照片怀念他,片头曲在放,其他画面在动,只有先生的照片静静在那里,是一种尊重,更多的是想表达一种凝固的时光吧,良心剧。

1小时前
  • 人五_
  • 力荐

第一集 舌尖上的白鹿原

1小时前
  • simba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