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之王

HD中字

主演:查理·卓别林,玛克辛·奥德丽,杰瑞·戴斯默德,奥利弗·约翰斯顿,道恩·艾达丝,希德·詹姆斯,琼·英格拉姆,迈克尔·卓别林,John McLaren,菲尔·布朗,哈里·格林,罗伯特·阿登,艾伦·吉福德,Robert Cawdron,乔治·伍德布里奇,克利福德·巴克顿,姗妮·沃利斯,Joy Nichols,Lauri Lupino Lane,伊冯·罗曼,Tony Crombie,Tubby Hayes,Frazer Hines,佩内洛普·霍纳,休·迈克德莫特,比尔·纳吉,麦克唐纳·帕克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5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纽约之王 剧照 NO.1纽约之王 剧照 NO.2纽约之王 剧照 NO.3纽约之王 剧照 NO.4纽约之王 剧照 NO.5纽约之王 剧照 NO.6纽约之王 剧照 NO.13纽约之王 剧照 NO.14纽约之王 剧照 NO.15纽约之王 剧照 NO.16纽约之王 剧照 NO.17纽约之王 剧照 NO.18纽约之王 剧照 NO.19纽约之王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A King in New York

电影并没有在搞笑上有过多的发挥,或者对观众进行强买强卖地喜感推销,整个电影中并没有一场或者有趣或者讽刺或者苦涩的戏,而只是一个单视点的迅速而纯粹的演示,仿佛可以看到纪录片的影子。电影中,纽约的镜头和两袈飞机的插入也仿佛纪录片的剪辑方式,它更像是查理·卓别林对于政治和现实的自由评论。
如果说,A King in New York并不如卓别林的其他电影好笑,那只是因为麦卡锡主义下的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压抑和黑色的世界;如果说,A King in New York之中的人生比之卓别林其他电影中来得更加忧伤,那是因为世界上最让人苦恼的问题并非是贫穷、愚昧或者是在进步和光明的名义下犯罪,而是在一个布满告密者的世界中发起的对于自由有组织的进攻。

 2 ) Charles Chaplin,硬是和潮流对着干

       这是Charles Chaplin晚年时期的一部电影。虽说已经是Chaplin的晚年,但他还像年轻时那样,在电影这个舞台上尽情耍宝,比如淘气的将手指伸进了消防水龙头,比如如小鸟般跳进浴缸……,他还干了自己年轻时都没干过的"壮举"!在电影中扮演哈姆雷特!(说真的,我还从没见过如此慷慨激昂的,演绎此君的【笑】)。
        但在彼时电影公映的1957年,Chaplin确实是有些“不合时宜”了,他在这部电影中,嘲讽了当时流行于美国的几乎所有电影类型(西部片,黑色电影,爱情电影),他也看不惯此时此刻早已在美国发展到登峰造极的所谓“商业文化”,(影片中,Shahdov国王在美国成为一个广告明星的情节,就是Chaplin为了表达此种思想所设置的)。
    Charles Chaplin绝不仅仅是一个喜剧演员,甚至也绝不是仅仅是一个所谓的“表演艺术家”,他是一个伟人,一个勇敢的坚持自己的信念,与一切强权作抗争的伟人!
        影片中,他假借一个小男孩的口说,“我只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但他们说我是个共产主义份子!好吧!那我就是一个共产主义份子!”。他甚至将一股股激愤的水柱洒向那群“非美主义调查委员会”的成员们。要知道,那可是麦卡锡主义横行的年代!
        最后,我想以Charles Chaplin自己曾经说过的话为这篇影评做结:“我永远仅仅只是个小丑,但这也让我的灵魂,得以凌驾于所有那些政客之上。”
   

 3 ) 卓别林的有声电影

就觉得老国王有点似曾相识,原来是卓别林啊,看惯了他的有声电影一时没想到他也拍有声片。表演还是很有卓别林风格,特别是他的笑仍然很有趣。影片讽刺了麦卡锡主义,一句“有皇家共产党吗”好经典。然后被共产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荼毒的父亲原是共产党员的小男孩表现的也非常出彩。以及对商业广告的唯利是图也进行讽刺。最后老国王只好离开这个可怕的自由之地,回欧洲去了,喜欢卓别林的讽刺,讽刺,再讽刺

 4 ) 纽约王

不再演绎流浪汉的可怜,不再有那两撇标志性的小胡须,不再无言只用敏捷的行动与权威抗争,甚至,也没有了几近荒谬的生存处境,而是穿上了皇帝的衣装。

但他依旧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卓大爷。即使,他不再有他再无声片中标志性的装束,即使,他开口说话,甚至以皇帝的高贵身份。他依旧是那个不谓权威,反抗荒谬现代化,真诚而可爱地表演着地卓别林。

这个纽约王,虽是皇族身份,却是个流亡之君。虽有核弹计划,却只是一具空壳。虽自尊满满,却不得不因窘迫的处境,而出言广告,饱受皮肉之苦。这哪是我们世人所以为的高贵身份,这样的身份,与其说是万人之上,不如说是负累,不若说是徒有其名的流浪者。

在麦卡锡主义盛行,媒体泛滥,隐藏摄像机和监视者无处不在的美国,哪里还有言论自由。诚惶诚恐的人们局促地生活在现代化了的城市机器中,那些高耸的楼房,喧闹的现代音乐,甚至是电梯里的消防栓,都成了干扰这个流亡之君正常生活的元凶。这哪里是自由的纽约。只是被现代化粉饰的沙漠。

纽约王,依旧没有离开卓别林电影的母体——现代化导致的异化,个体与权威的抗争,个体的自由,只是,更多了一份忧伤,这个已近古稀却依旧身手敏捷的老人,在暮年,无奈地回应现代社会中的种种强权与对自由的限止,无奈地抗议着对人身自由地监控与可怕地媒体对个体空间地无情侵略。

最终,他还是离开了这个徒有其表的“自由”之都。

他的乌托邦不在这里。

 5 ) 卓别林作品《一个国王在纽约》观后座谈会纪要

卓别林作品《一个国王在纽约》观后座谈会纪要
/范达明整理/
                          
时 间:2014年3月1日(星期六)上午10:50—11:10
地 点:杭州南山路202号恒庐美术馆底层讲堂
(恒庐艺术影吧卓别林作品《一个国王在纽约》观后现场)
与会者:(发言序)范达明、王犀灵、金爱武、何吉、卢炘、孙凤凤、张晓萍、蒋依群(观影者:庞健、陈杏生、张征辉、陈步尧、郑连子、田瑛、翁锡良等)
主持人:范达明
记 录:蒋依群

本片是卓别林生前最后第二部影片,今天这个版本还是“经典国配”
范达明:《一个国王在纽约》拍摄于1957年,是卓别林离开美国到欧洲的瑞士定居5年后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也是卓别林生前最后第二部影片——10年后的1967年,他拍摄了《香港女伯爵》,是他最后一部影片。本片与上周我们看的《大独裁者》一样,是真正的有声片,今天这个版本还是“经典国配”——不是上译的,而是长春的。卓别林演的夏道夫国王是陈汝斌配的;女主角安•凯是向隽殊配的,声音甜美悦耳——好像王后的对白也是她配音的。本片在“豆瓣”上采用的片名叫《纽约王》,让人觉得奇怪,实在费解!夏道夫国王是到美国纽约去做国王了吗?绝对不是!把A King in New York翻译为“纽约王”,单从文字关系上看似乎不错,还很简洁,但这个翻译者绝对是个闭眼不看影片的人!这个叫法一定会给人种种的错觉!片名还是老老实实叫“一个国王在纽约”为好。
 
影片是卓别林亲身经历的折射。影片显示卓别林是个天才、伟大的电影家
王犀灵:这部影片是卓别林亲身经历的折射。50年代的美国看上去自由、随意,其实在政治上保守,政府管制很严,到处是密探,为得是把共产主义等思想扼杀在摇篮里。卓别林用他的影片表达自己的思想倾向,用的是幽默的方式。影片中的那个小孩一开始的激情、健谈,因被迫招出父母的朋友而心灵受到伤害,最后变成霜打的叶子了。影片对话幽默,如国王与王后、与财政部长、与大使之间的对话等。在和平利用原子能计划方面,影片还表现了国王的天真,而美国对他的这个计划并不感兴趣。
金爱武:卓别林影片很幽默。看了以后沉静下来,觉得他很有思想。小孩的转变,变得低沉,表达出社会严酷的现状。而卓别林以国王的角色,倡导健康的生活,表现出他的善良。影片显示卓别林是一个天才、伟大的电影家。

影片给你思想启迪,以幽默方式反映美国社会现实,让人联想到中国情况
何 吉:假如让卓别林来导演我们的“春晚”,肯定通不过审查。由这部影片联想到中国的社会现状,如果让卓别林来拍摄,一定会很深刻。而看看如今中国各地的文化机构,吃国家的饭,却都拿不出像样的文化产品来。
卢 炘:我不同意刚才发言者(何吉)的看法。譬如杭州的浙江美术馆现在正在展出的“煌煌大观”的敦煌艺术展,就是官方文化机构做的,是很成功的产品,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赞扬与欢迎。不过,对于国内的喜剧,我不喜欢看,你笑过以后感觉很空;而卓别林的喜剧,是大师给你的思想的启迪,通过幽默的方式,反映美国社会的现实,也让人联想到中国国内的情况。

本片应视为他全部艺术成就达到高峰之最后的回光返照
范达明:这部影片虽然讲一个国王在纽约,但不是在美国拍摄的。1952年卓别林被迫离开美国后,再也没有回美国拍摄过电影。本片是1957年在欧洲拍摄与在欧洲首先发行的。卓别林自1912年9月随剧团再度去美国演出并定居美国起,到1952年离开,在美国凡40年,可以说,他的全部青春,他对于电影艺术的热情与最大精力,都献给了美国;他也是在美国达到他艺术成就的最高峰的,其标志影片就是《舞台生涯》,我们影吧很早就献映过。本片应视为他全部艺术成就达到高峰之最后的回光返照。
孙凤凤:这部拍摄了美国社会现实的影片,给了我们这样的结论: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人民是求民主自由的。对比国产电影,我更喜欢上世纪40至50年代的影片,它们更多地反映了现实。

影片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美国是个绝对商业化的、实用主义的经济社会
范达明:这部影片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美国是一个绝对商业化的、实用主义的经济社会。一个来自欧洲小国的、被迫流亡或求政治避难的国王——让人联想到最近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的流亡——尽管已经身无分文,但对于各大商业公司与产业巨头来说毕竟有其利用价值,如借用这位夏道夫国王的王室血统与社会名望等等,以至他在各种场合的活动都无意中被作为商业电视广告的明星人物或者陪衬人物拍摄下来,在后者的情况中,譬如他在出席惊奇宴会时不知不觉地被安排进了K-X-P-A电视台对安•凯小姐主持的广告节目的实况转播中,结果电视观众观看到宴会上的他,成了配合安凯小姐为厂商推销消除狐臭的清香粉的广告做秀者。目前的中国社会类似于美国的50年代,也完全进入了商业广告的时代——无论是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乃至道路交通、车乘与街头建筑的立面,广告简直是无孔不入。这是市场经济与商业社会最典型的标志与象征。
张晓萍:看了影片很有感触,这是一部与卓别林其他影片不同的片子。我听大家发言,学习了。

安•凯与国王的关系;可爱的媒体女干将安•凯,思想奇才的神童鲁珀特
金爱武:安•凯小姐与夏道夫国王的关系开始于商业利用或商业合作,到后来他们建立起了友情。
范达明:这部影片,除了卓别林本人之外,最让人喜欢的当然就是这个女主角——电视广告专家的安•凯(Ann Kay)了。她演活了一个美丽、体面又是积极、进取、实干的美国媒体女干将的角色,卓别林把她塑造得如此可爱,代表了离开美国的卓别林对于美国仍然存在的真心的留恋。安•凯由英国女演员道尔•亚当斯(Dawn Addams)扮演,她1930年生,拍摄此片时27岁,风华正茂。在片子中,国王爱上了她,但是原先想离婚的王后在片尾又回心转意了,他与安•凯之间也就只是友谊了。据说生活中的道尔•亚当斯后来真的嫁了某王室的一个王子,或许因为如此,以后她拍摄的影片很有限。1985年她患癌症死于英国,年仅55岁!另外,我还特别喜欢卓别林儿子迈克尔•卓别林(Michael Chaplin)扮演的鲁珀特•麦可比(Rupert Macabee)。鲁珀特,确实是导演卓别林思想中某一方面意识的体现。问题是他完全把这个角色演出了特点:生活中他是否是个神童,不得而知;但在影片中,他确实是个旷世罕见的“神童”,一个思想奇才!这是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儿童角色。如果没有鲁珀特这个角色,影片一定会比现在逊色不少。


2014年3月31日、4月1日整理

 6 ) FIFF14丨DAY6《纽约之王》:被封住嘴的喜剧演员,终究只能呈现一出悲剧

第14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单元第6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纽约之王》,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异地国王们无处可寻的评价了!

果树:

虽然充斥了尽力的自反与跟上世代,但仍旧不时显现出乏力与脱节。

节南山:

看过默片时代的卓别林反而不习惯本片了。没有了默片时代夸张的动作,本就不及基顿的卓别林就显得更无所适从了。

落霞孤鹜秋水天:

麦卡锡主义破灭后的共产主义电影,卓别林少了份皆大欢喜的温情,剩下的全是无奈与痛苦,背叛者居庙堂之高,进步者处江湖之远。

我们敏熙:

虽然蛮杂的,但是亮眼处也不少。中段一出默片式的喜剧表演,而卓别林的角色却不能笑,颇为自讽。后段陡然成了白色恐怖下的政治惊悚喜剧,效果倒也不错。

拉拉那个啦啦:

我是唯心主义,一开始觉得纽约之王这个片名太狂妄了。后来知道是卓别林之后就淡定了,虽然认不出…片子充满讽刺意味,但是可能不了解相关背景,文化所以没有很强的触动,后面就看得不走心了。

Msanctuary:

电影中强烈的反共主义仍然是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在我看来电影仅仅是表达对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并没有什么所谓宣扬卓别林政治思想,电影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电影预告和现场直播的想法很超前。虽然笑料不是很密集但是都很新颖。

布谷卟咕:

抖包袱里仍能感受到默片喜剧的精髓。本片中出现的两个女人,一个是没有真情实爱的妻子,一个是因利用相识、逢场作戏享受短暂陪伴的年轻女孩,给这部片子增添了一些孤独感。红色恐怖,广告深入生活的背景又凸显了令人不适的嘈杂。

非无想非有想:

年老的卓别林还是又幽默又帅气,风度丝毫不减。一部很好的电影,讽刺了当时美国有点癫狂,广告经济,麦卡锡主义,教化对孩子的改变等社会多面。卓别林一直表现出得体的皇室优雅,最后的把手指套进水喉的小顽皮又真的引得人开怀大笑。活泼有思考,不可多得的不错电影。

子夜无人:

在银幕里是坐拥一片疆土的国王所经历的失而复得,而在银幕外是曾经站在一个行业金字塔顶端的国王自身承受的落寞和疑惧。银幕内外联动,无限放大声效的聒噪感,又偏颇又有趣又有掩饰不住的时不我与。对于卓别林借孩童之口说出夹带私货的政治宣言并没有觉得太反感,起码在那些人小鬼大的话语里,有一句真正让我震动了一下,“个体到底在哪里?”他已经无法放声开怀了,连他的观众们都早已深受无形的戕害。

#FIFF14#DAY6的无人知晓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短评

7.9/10。①因为国家发生革命而跑到美国接受政治庇护的国王因为经济落魄而接了各种商业广告,以及他因偶然相识被麦卡锡主义迫害的小男孩一家而被HUAC起诉(最终胜诉,但经此一遭决定去往欧洲,并劝慰小男孩如果他们有空可以去欧洲找他)。②笑点还是有一些,比较喜欢男主看电影(揶揄好莱坞的类型片【西部片黑色片爱情片等】)、男主被骗上电视广告(其中的《哈姆雷特》独白最佳)、男主被消防卷盘缠住这几段。③有不少严肃的剧情,但却只是浮于表面并没得出什么有趣的结论,如果是这样还不如全篇处理成轻盈的讽刺喜剧,故扣0.5。

6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推荐

①哈姆雷特演讲。②从古至今,毁灭都是因为too much power.③借小男孩之口抨击麦卡锡主义,我到底能开口说话了没有?④举起消防栓藐视国会。⑤查理卓别林因喜剧之外的政治主张让他变得更伟大。

11分钟前
  • InvisibleHin
  • 推荐

4.5。麦卡锡主义下的美国。国王走出影院后,说道“舒服多了,没那么吵了。”;餐厅内,在乐器的助兴下,妨碍了国王与服务员的言语交流,导致使用肢体表达。皆在妙讽有声片。与三支预告片的使用效果相得益彰。广告植入、媒体跟拍-商业化。借由孩童之口披露政治诉求。喜剧演员表演-回顾默片。

12分钟前
  • Cloud-D-Zoro
  • 推荐

卓别林最后担当主演的影片,意外的很有意思。一个避难国王逃到纽约,片名直译为《一个国王在纽约》更合适。前半笑料更集中些,与广告女郎的邂逅,讽刺电视传媒业的无孔不入和传播热点的不合常理;影院里的三段预告片也在讽刺B级片的各种下限胡闹。后半段突出一个满嘴各种「主义」思想的孩子,向麦卡锡主义开火,借孩子之口说出卓别林自己的观点。PS:那个孩子恰恰还是卓别林的儿子扮演。

17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在19号里看了一小半,没认出是卓别林啊……不过开始想看他的电影了!2011-05-27 唉唉 2011-08-16

19分钟前
  • juanjuan19
  • 力荐

反向意义的「乡巴佬进城」,后半部反「麦卡锡主义」的主干剧情喧宾夺主,正如「左派男孩」某种模仿成年人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但是真的介入到成人世界的迫害行动就不好玩了,这样的卓别林电影更像是某种价值观和特定人设的消费主义。

21分钟前
  • 451½°F™
  • 推荐

没认出Chaplin。好忧伤的故事,其间还是有很好笑的地方。重点是那个熊孩子,小演员名叫Michael Chaplin,跟Charles Chaplin有关系伐?

24分钟前
  • Seven
  • 推荐

何种迫害更高贵呢,彼时彼刻天下没有一处太平,愚蠢的政客把自己划为两波人互斗,是不是真的属于哪个派别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仇恨人类发自真心——他们真心实地的想找到借口折磨别人,于是他们找到了。如果你仅仅只是一个善良体面的人,你在那个时代就是异类,是要被讨伐至吊死的,一群疯子承受不住一双清醒的眼睛冷静旁观他们的丑态。他只是希望穷人都有个屋顶,那么我问你,杜甫是哪个主义的?如果我早生一百年。

28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4.5; a prophetic criticism of McCarthyism, television obsession, excessive ads, and plastic surgery

30分钟前
  • 马赛克
  • 推荐

卓别林为数不多的有声片之一,是部反击麦卡锡主义的作品。麦卡锡主义盛行时期,在美国谈“共”色变。

32分钟前
  • 靠谱的帅哥
  • 力荐

多处都触到了天朝的G点,差点没认出卓别林的扮相,有很强的讽刺意味。

33分钟前
  • 自由苍穹
  • 力荐

卓别林被FBI老大胡佛调查多年 本片后半部分也彻底也是在表述他对麦卡锡主义的看法 作为晚年作品 欣慰的是卓别林还是在这个话题略微严肃的电影里不停穿插着他喜剧之王的影子 那经典的缩手笑还是那么熟悉。。

36分钟前
  • pabu
  • 推荐

摩登之夏@百老汇MOMA电影中心/时光网

38分钟前
  • 安小安
  • 力荐

受到政治迫害而移居瑞士的卓别林一种回应,讽刺着麦卡锡主义的时代荒谬与精神迫害,孩子模仿宣言的手势惟妙惟肖。就像开篇影院所寓意的那样,观众看着银幕内的喜剧,角色看着银幕外的时代笑话||影片有一处极其超前的剪辑方式(57分钟处,主人公风靡全国的各地广告牌)明显异质感的图片遮盖达到的差异幽默,这在新世纪趣味视频中经常见到。2q

43分钟前
  • 杨小槑
  • 推荐

借一个小男孩的口说,“我只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讽刺当时美国西部片、爱情片,讽刺商业文化,广告桥段在后来的楚门的世界中也有使用,他在美国发迹,又因政治被美国驱赶。“我永远仅仅只是个小丑,但这也让我的灵魂,得以凌驾于所有那些政客之上。” 拍摄时间12week。

45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推荐

开始看各种卓别林。舞台春秋让人感到卓别林的成功转型,这部,,,好像又回去了。。。。卓氏涉及政治的片子我都不喜欢,说教味太浓,大部分想把盐搅在汤里的人,都只是让盐浮在了汤面一层,第一口喝下去太咸,第二口又太淡,真是难调和。喜剧部分偶露早年灵光,但故事总体还是太弱了。

50分钟前
  • 戎夷先生
  • 推荐

卓别林的个性和政治观点。

51分钟前
  • 看电影
  • 力荐

当卓别林用这样一部电影表现麦卡锡主义的荒唐和对孩子思想的戕害时,他身上也有了超越电影导演,演员之外的伟大。

56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推荐

看完这部电影,个人不禁猜想:2012年的《独裁者 The Dictator》片名与故事可能有受1940年《大独裁者 The Great Dictator》与1957年《纽约之王 A King in New York》的启发?……

60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纽约之王≠一个国王在纽约。前者为地主,适配费拉拉那片,后者仅指路过而已。不能凭着汉语的精练就随便地四字以蔽!……片中,美女广告专家在聚会现场暗设摄影机,意蹭流亡国王热点插播商业广告。席间,先借“空气太闷”的话题带出了“腋下除臭液”,再借哈姆雷特独白与演员自信带出了保持口气清新的“牙膏广告”。国王始终一头雾水,不知自己正遭利用。此桥段疑似唐伯虎与华夫人双双突然跳出圈外购物直播的构思出处?无厘头尺度允许演员不必铺垫即可随意跳进跳出。卓别林则自我设限于事出有因的现实逻辑情景,管控了夸张力道,强化了讽刺效果。……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2292102011/

1小时前
  • 赱馬觀♣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