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子巴特萨

HD中字

主演:安妮·维亚泽姆斯基,Walter Green,François Lafarge,Philippe Asselin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6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1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2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3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4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5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6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13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14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15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16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17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18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19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玻璃四处开花,跳舞的人浑然不觉

中枪的驴子在山谷中去向彷徨的时候遇见了一群豢养的羊
最后驴子躺在它们中间静静地死去了
羊群继续漠然地从它身边散去就象当初驴子在生命中旁观过的人和事
小驴这个形象被导演零散地穿插在各个情节的转换处是眼睛避开现实后的一个安静栖息
虽然发生在它身上的事并不总是温情美好反而有很多人类熟视无睹的暴戾
不过因为它是里面唯一一个不说话的让人天真地觉得它更像是某句坚硬的谶语随时准备暗示出某种和表面平静相驳的大悲剧
还有就是很喜欢开头那段童年在花园里度过的时光音乐响起时竟让我有种很强的宿命感

 2 ) 布列松的命题作文,这还是电影嘛?

布列松说“风格就是一切。” 《驴子巴特萨》实践了他的所有风格,最终不再是一部电影而是变成了一堆反常的素材。本片最大的问题在于,过度追求某种简洁,冷峻的反人类神话,最终耽误了叙事本身,而导演又很难否认本片的确是带着严肃的叙事乃至宣教动机的。 这部电影里的所有人都显得冷漠和脆弱,他们像机器一样地说着格言警句般的台词,让我摸不着头脑。尽管如此,布列松至少成功地把驴子拍出了一点神圣的感觉,这更多是影片的配乐和美术的功劳,而不是整体构建的成功,因为电影需要更多,否则就很难称其为电影,不是吗?

或许影片中最有意思的镜头就是驴子在到达马戏团时和别的动物对视的场景。有很多评论指出,本片里的人物都更像驴子,像驴子一样愚蠢,固执,而驴子是什么呢?布列松让驴子背负宗教的意象,但是这样的设计按照布列松的级别不免流俗,对于喜欢绘画的布列松和喜欢布列松的观众来说,演员(包括)驴子比表演和情节本身更值得捉摸,既然如此,反复抒发宗教的感叹就显得多余。布列松总是那么热衷于在电影里谈论救赎和罪恶,必然会作茧自缚,束缚了自身正当的表达,《驴子巴特萨》和《罪恶天使》是两次标准的失败的尝试,而《死刑犯越狱》和《金钱》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布列松对待艺术的态度过分虔诚,这让布列松自己变成了巴特萨,他疲惫地拍摄着电影,沉默地死去。我必须说,这是一部糟糕的电影,一部应该被遗忘的电影,尽管它具备高贵的精神。

 3 ) "巴尔塔扎尔"上帝的受难一日

     上帝用七天创造了天地万物,,在第七日依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让他们管理着海中的鱼,天上的鸟,地上的牲畜和昆虫,人类成了这个世界的管理者和支配者。从亚当夏娃偷吃禁果到普罗米修斯的盗火之途到潘多拉盒子的打开,人类在以各种形式发展,千奇百怪,曲折离奇,无论信仰什么,无论对错与否,无论进化或消亡,无论上帝死活,这一切都在发生着,存在不再是“显象背后的世界的幻觉”也不再是“相对的显现”了,它如生老病死一样,成了我们的符号,也许是唯一的。
     上帝,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缔造者,随心所欲的改变着这一切,维护着一切,所谓自然法则不过是场有价值继续的游戏规则,规则同样也凌驾于万物,价值观,世界观,只是生产婴儿的一个子宫或是试管。有一天,无聊至极,化身成一头驴子,来到了这个,他捏造的奇妙人世,玩这一场简单到令人乏味的游戏,他虽然是游戏的缔造者,但它依然悲天悯人的大方的选择了,遵守这里的一切规则,上帝是个很好的角色扮演者。
     "巴尔塔扎尔"上帝,变成一头驴子,默默无闻,享受着这一日的休闲时光,它并不需要具备另一种动物——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特征,游戏规则,也或许也不具有大地万物的一丁点的灵气,它就是一张白纸,一面任人涂鸦的残壁,什么都无法改变,它作为一头驴子的既定现实,从出生到被奴役,被转手,被喜爱被虐待,被洗礼被杀死,一头驴子,完成了一头驴子本该具有的一生,这一生,曲折但却平淡无奇,也许会有另一种动物——人类的怜悯和同情,甚至哀嚎蹉叹。但对于一个和上帝一般,具有上帝一切麻木特点的驴子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另一种动物——人类,天生敏感奇怪,在以自己的规则和伎俩玩弄了驴子后,居然把一头驴子当成自己的同类一样怜悯,这些怜悯是移植的,虚假的,自我陶醉的,事实上,奴役一切,支配一切,感受一切的人类,有着"巴尔塔扎尔"上帝同样的遭遇,甚至不止一次,而是在不停的重复,不停的接受着这一切。
     "巴尔塔扎尔"并不是最好的一个上帝,但却是唯一一个上帝,作为驴子的"巴尔塔扎尔"拥有了人类的一颗心,上帝是人类最古老的雏形。每一个人类都是上帝繁衍变化的躯壳,一切的心和灵魂都属于上帝,也许上帝是最纯粹的人类,是万物灵气唯一的杰作,或许,"巴尔塔扎尔"你真该看看你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雅克和玛丽童年愉快的生活在一起”这也许是这一生唯一美好,唯一纯粹的幸福。而后,所有的一切,都是罪责,都是困难,都是本源。“雅克的父亲和玛丽的父亲因为一件事情,微不足道的事情,成了敌人,玛丽的父亲赶走了雅克,雅克和玛丽因此分开”这微不足道的事情,却成了所有人一生的戏剧转折,每个人都有性格和某方面的缺点,正因为这点不足,注定了人类生活在悲剧和丑陋之中,永远,玛丽的父亲固执,骄傲不愿放下所谓的架子,死要面子,玛丽无知,叛逆,雅克懦弱,单纯得认为一切都不会改变。结局从这一刻就已经注定了。“失意的玛丽的遇到了格拉德,两人结合在一起,叛逃家庭,一起做爱玩乐”格拉德并不是一个天生的毁灭者,一个暴徒,他只是一个穷孩子,喜欢女人,喜欢伤害作弄别人,这一切并不能称之为“罪恶”,就如同这一切并不能称为“爱情”一样,没有所谓的真相,在欺骗和愚弄中,获得的欲望和丑陋,只是一次洗礼罢了。“玛丽离开了格拉德那里,她的父亲失去了一切,雅克依然单纯的认为,他还是爱玛丽的,就如同,刻在椅子上的心,小毛驴一样,什么都没有变,但是,他并不了解玛丽,玛丽被剥光了衣服,失去了一切,她想拥有的一切,爱情?”
       还有“流浪汉——阿诺德,莫名的成了杀人犯,在他真的要成为一个杀人犯的时候,他却获得了自由和金钱,喝完酒,阿诺德平静的离开了这里”,也许没有必要去再在阿诺德的视角和立场上讲什么东西了,他和所有人一样,经历了这可笑荒谬的一生,一出来就掘好了坟墓,除了这个人物,还有吝啬鬼,把钱永远藏在靴子里,在风雨之夜,和一无所有,穷途末路,自甘堕落的玛丽,因欲望结合在了一起,无关其他。每个人物,都因游戏规则,因戏剧发展的缘故串联的在一起,我并不喜欢,这是故作高深的把戏,即使把所有的线索全都拆离,这一切还是会存在的,在“两个屁股像打火石一样打出火花”之时,错误,丑陋,结局,消亡,一切都循规蹈矩的继续发生着,走向下一个轮回。
人性没什么好说的,千言万语,也无法形容,其黑暗混乱的程度,社会没什么好说的,正如打火石一样,不必哀怜,不必忧郁,这就是本该有的结局。
    "巴尔塔扎尔"上帝,并不必存在,非人类的驴子自然也不必被重视,驴子只是一个象征,只是人类自我凝视的一个缩影,驴子身上所发生的故事,自不必属于人生的含义,如果把驴子当成了主角,那必然是,“非常愚蠢,非常可怜,非常扼腕,”的情境了,除了驴子,也许也包括驴子,身上所发生的一切,都存在在我们身边或我们身上,我想这闹剧所要表达的自然都是这些,这些“存在的显像”,现实的一切,也许并不是整个世界,但它却存在于整个世界每个角落。
     "巴尔塔扎尔"上帝也许并非这么觉得,也许也是这么觉得,"巴尔塔扎尔"上帝没有思想,却拥有所有的真相。"巴尔塔扎尔"上帝是一头驴子,一头知道真相的驴子,一只看得见的驴子。
     罗伯特 布列森,他完成了这部诞生上帝的作品。这部属于它的”死灵魂”,一群‘被侮辱被损害者’,其实,他就是头驴子。。
      或许,你也是。

 4 ) 恶让人心碎,善却令人乏味

拥有布列松很多年了,今天才第一次看,看的是《巴尔塔扎尔的遭遇》。特吕弗说布列松的电影神秘,的确,他的电影里只显示一部分生活,其余的都隐在镜头之外,他只让你看到铁链子,却让你从铁链子想到那尽头的小毛驴。
最后的镜头很长,饮弹的小毛驴在一群绵羊中,镜头拉近,我们才见它安静地倒卧在草地上,背上仍驮着那两个逃跑了的混蛋偷来的赃物口袋。它疲惫而安静地卧在那里,渐渐地,萎靡了大大的眼睛,直至彻底合上了它们。
想起了伯格曼的《处女泉》,也想起了希区柯克的《忏情恨》,还有最近的《密阳》。他们都在向上帝发问:你怎能容忍恶行在你的眼皮底下发生?我想布列松一定也是个怀疑论者,上帝不就是牧羊人么,而人类就是那无知的羊群。信仰上帝笃信善行的人,都活得脆弱易碎,而那些纵恶不羁者,却活得潇洒自在。《巴尔塔扎尔的遭遇》里的那个守财奴、那个骗取女孩子芳心的小混混,不是都活得坚韧得很嘛。而那个被小混混摧毁了爱情的女孩玛丽,在心灰意冷时,对那个一如既往爱她肯原谅她的男子说了什么呢?她说:他能给她的太乏味了。恶让人心碎,善却令人乏味。就像小毛驴巴尔塔扎尔的一生一样,沉闷、乏味、悲哀。
老实说,这片子也并非特别好。该快的时候有点慢,该慢点的时候又太快了。得靠观众自己补充剧情,猜度因果,那些长镜头有些让人昏昏欲睡。

 5 ) FIFF12丨DAY2《驴子巴特萨》:从另类角度解读人间冷漠

第12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2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驴子巴特萨》,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无声观察者们冷眼旁观的评价了!

果树:

宁静中蕴含力量。

法罗岛帝国皇后:

苦难的本质是相通的。

George:

列松悠长又节制,每一个物件的细节都很好,有些还很感人。

曲有误:

情感的宿命,圣徒在人间,而我们什么都不能拥有,只能冷眼旁观。

蝠蝠:

你知道吗,驴眼睛看人最真实,它不小看人,也不会看大。只斜眼看人。

蹦擦擦:

沉默的,无法自己做主的,上帝视角。看完感觉很难过,说不出来的难过。

Pincent:

Mary and lamb,洗礼,受难,纯粹的宗教电影,上帝低下头颅冷眼观察人间,90分钟描绘世界,脚与手的大量特写。

野凡:

像写作散文一般叙述电影,故事跳跃性极强,留白处极多,这是驴子所看见的世界,只是世界的一个角落,却已如此令人费解,可见大千世界光怪陆离,我们所看见的又何尝不是一头驴的视角。

土:

将非自愿的观看行为被具化到某个降生的灵魂上,于我们就是沉默的驴子巴特萨。观看人类的自我毁灭,观看对观者本我的鞭挞。导演把自己放置在上帝的位置,影像变成纯粹的逻辑造物。戏末,人流离逃窜,驴血竭鬓枯。

sparrow:

布列松描绘了一个宗教淡出视野,新的技术掌握权威的现代化新世界。驴的视角被注入圣人的冷冽与悲悯,重新审视宗教化的体验,爱情、流离、死亡……无言的疼痛与既已注定的命运,印证了我们每一个人既是日光下的信徒,也是冷酷残忍的暴徒的事实。

supremacyacron:

满满的无力感和苍凉感,却道出了几分现世哲学。在人类所主导的世界,驴子生来就是要被当做劳动力去被奴役,即便被冠上了圣徒的名号,也是逃不过搬砖的命运,最后颠沛流离,死于乱世。生而为普通人其实不也是一样么,正如突如其来的灾难或暴乱袭来,单薄的力量也是无力抵抗啊。

盆满钵满+:

故意不把故事讲得特别明白反而增加了片子的压抑程度。 驴和人都在不停地受苦,相比于驴子作为家畜的不自由,人明明有思想,却被不明的冤屈折磨至死,却自愿投身于一个个熔炉香消玉殒,这样的人显得更不自由。 而一直被迫注视痛苦的驴子,在此刻似乎也更加不自由。 (最近这么多黑白片看的我太压抑了,世界仿佛失去了色彩…)

子夜无人:

驴子的命运是被不断转卖,无法挑选自己的主人、只能无声承受所有的奴役;女人的一生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人最后永远都所托非人、在冰冷的暗河里成为冻僵了的牺牲品。女主角的形象干净、脆弱、崭新、麻木,是一张真正意义上的白纸,过早夭折的爱情折成过千纸鹤,悲哀的现世重新摊开却不肯叠成远渡的纸飞机。驴子最后混入羊群,然后羊群散开,只剩下它独自倒在那里,始终萦绕的田园牧歌式的音乐在这一刻才真正成为圣曲。

#FIFF12#DAY2的主竞赛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6 ) 布列松与安妮·维亚泽姆斯基:眼睛的故事

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里定义了摄影:摄影是有钱有闲中产阶级游荡的眼睛;摄影是控制。也就是说,拍摄者的权力是双重的,一种权力在拍摄之前就存在了,它使得拍摄者可以举起摄像机,这会让人想起斯皮尔伯格的半自传新作《造梦之家》,许多名导的梦想是从少年时代得到一台父母赠与的8mm摄像机开始的。而另一种权力是摄像机本身赋予的权力,通过镜头,背后的眼睛得以凝视、控制,从而创造真实或误解、垄断解释。

电影是每秒24帧的真理。摄影到电影的跳跃后,由静化为动导致的画幅数量级的膨胀、声音的加入和演员的参与,都进一步喂养了权力,它史无前例地扩大化了,而且还在生长,并且这个生长似乎没有尽头,两个小时的时间限制、空间维度的限制都在被打破。电影成为了庞然大物。而导演作为掌舵者,控制包含摄影在内的一切。 毋庸置疑导演和演员之间存在格差关系。电影艺术本身要求导演的控制,出众的导演都是控制狂。库布里克、王家卫都以折磨演员出名,库布里克为达效果甚至要求剧组孤立女主角,使其陷入精神的绝望。李安拍《色戒》,手把手贴身调控演员的肢体。而许鞍华为人诟病的几次滑铁卢,恰恰是由于她性格温和,不善控制和调教演员,所以她用不好缺乏自主性的汤唯,只有拍摄小成本电影、选用老戏骨才成佳章。而这样缺乏支配欲望的许鞍华,并非没有魄力与骨气,在香港风声鹤唳的2022年,她顶风接下金马奖评审团主席的职位,要知道,这是一件风险极大又毫无回报的事情。

几乎所有闻名影坛的大导,都是控制狂,也都是男人,韦恩斯坦、波兰斯基、伍迪艾伦,这个名单可以列到无限长。凝视与控制这两种行为,父权制下的男性使用起来都更为纯熟,这是具有主体性的第一性趁手的工具,影棚或许只是转换了战场。他们在电影世界之外,早已是控制者和凝视者。 所以,默念这句真理,直到它具有力量,也变得越来越沉重:拍摄者的权力是双重的。一种在拍摄之前就存在了,一种则发生在拍摄之中。 拉斯冯提尔、园子温、金基德的性侵绯闻似乎并不出人意料之外,他们的电影就围绕着邪恶的原始法则衍生,满是堕落、暴力、情男欲女,接近罪恶的原始之核使得他们拍摄出的现实更为鲜明,对痛苦的体察真实到了可怕的地步。当电影像一面镜子忠实地照出现实世界,引发的共鸣如此催人泪下,观众以为寻找到抚慰伤痕的解药,而真相似乎是——或许它本身就是症结。

如果存在地狱,那必然是我们自己构成的,我们身在其中的。对罪恶不可自拔的我们饮鸩止渴,因为我们甚至能在痛苦中发现一种美学——红肿之时,艳若桃李,溃烂之处,美如醴酪。我们耻于承认它,好像对美的赞同会抵消罪恶,让它显得合理一样。布列松是狩猎者中看起来不同的一个。1965年,17岁的安妮·维亚泽姆斯基与他相遇时,他是个满头花白的六旬老人,已经盛名在外,他彬彬有礼,温文尔雅,说话含情脉脉,有时天真得像个孩童。他们的相遇不是多么为人所知的事情,布列松最终活到98岁,他不接受采访和曝光,少数露面的采访里他总是答不对问;1966年电影上映,次年19岁的安妮·维亚泽姆斯基邂逅36岁的戈达尔,出演《中国姑娘》,随后成为了他的第二任妻子。这是戈达尔最重要的一段情史,安妮也以戈达尔的缪斯的形象闻名。她作为戈达尔的妻子带给大众印象的印记,永远比从布列松电影出道的女演员更为深刻。

而在她的回忆录《少女》中,详细叙写了与布列松的交往,她的爱、迷惘与痛苦,仿佛这才是世界真正的起点,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篇末一闪而过的戈达尔是个篇幅寥寥的路人,甚至显得有点滑稽、可怜,这可以是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的充分原因:戈达尔来拜访布列松,对电影的内容夸夸其谈,似乎总想显示自己读了很多书,而布列松不时点头赞同,一副高贵善良无辜的神情——安妮知道这是他已经感到极度无聊的表现。布列松对戈达尔的态度,让二人看起来如同老爷和仆人。戈达尔神情忧伤,仿佛一个寻找家人的孤儿。她后来知道戈达尔的来访,是因为看到了报纸上她的照片,这次到访只是接近她的一个借口。而在故事开端的1965年夏天,安妮是个在准备会考的中学生,这个暑假使得她得以有空加入布列松的电影拍摄。她忐忑地通过了大师的考验,争取到了在电影里初露头角的机会。

在诱奸——这个简单的词语之外,滋生着许多细微的情绪。罪恶、谎言、狠毒的折磨。美、心碎、含泪的柔情。它们不是可以拆分的。这两组词汇上升汇合后,伟大的电影《驴子巴特萨》诞生了。

二 布列松在影史的地位无可辩驳,他的头号粉丝是塔可夫斯基,合作者是让·科克多,后辈是侯麦、特吕弗、戈达尔,而他自己,不属于左岸派或新浪潮,是法国唯一建立了自己美学标准并严格执行的名导。在《雕刻时光》里,塔可夫斯基贬斥了诸多开山导演,其中有拍出《战舰波将金号》的爱因斯坦,和布列松一同得到盛赞的,是瑞典大师伯格曼。塔可夫斯基最喜欢的布列松电影是《圣女贞德的审判》,或许因为他是虔诚的信徒,而这几乎是布列松在宗教上表达最为圣洁多情的一部。布列松电影的一大主题是宗教,十三部长片半数与宗教相关,其余的也带有宗教精神。他也翻拍了三部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一部托尔斯泰——这种审美倾向决定了他对宗教的表现似乎更多聚焦于暗面。布列松电影中的困境——有精神的,也有肉体的,作为肉体被囚的象征,监狱在影片中重复出现,《罪恶天使》中修道院解救来的修女前身都是囚犯,《死囚越狱》直接是一部越狱片。受困的结局,要么解放要么毁灭,布列松前期的电影,往往有某种精神的出路,蕴含着超脱和希望,而后期的电影,世界混沌,最后往往陷落于绝望之中,主角难逃一死。

他电影的女主角似乎都相似,处于青涩妙龄,脸庞精致,身材纤瘦,神情木讷庄严,比起油画里丰腴的女神,更像宗教壁画里的少女。他称呼自己电影中的角色为“模特”,这会让我们想起没有灵魂的时尚人台,事实也确实如此,布列松的电影如此机械,他不允许演员有任何个性,逐渐不再使用职业演员,只使用素人——因为职业演员有太多表演的痕迹。“我不用职业演员是因为我用不好他们。”在拍摄的过程中,他会一遍遍重复要求演员表演同一段内容,直到演员精疲力尽,变得木讷僵硬,失去任何在表演的痕迹。演员说台词的语调,同样不被允许有任何起伏。这是布列松电影最大的特色。 看布列松的电影,不会认为他缺乏女性主义精神。他的女主角永远比男主角在剧情上更重要,也更有人格魅力。他的第一部作品《罪恶天使》,就是讲一名修道院修女与落难妓女的女性互助,《圣女贞德的审判》作为一部拍摄贞德的电影,不同于德莱叶的《圣女贞德蒙难记》,德莱叶的贞德重点在其“圣”,而布列松的贞德重点在其“女”,强调她的女性身份在与教廷对峙时的弱势。从海报设计上就可以看出。

贞德站在一群高大的神父之间,等待她的审判

电影主要聚焦在贞德作为女性,在法庭上的证词受到的忽视与轻蔑,民众和神父对她的贞洁的讨论和臆测也无处不在。最后贞德走向火刑架,路上还有围观的人伸出脚绊了她一脚。

囚室墙上洞中的眼睛象征着贞德时时刻刻受到的凝视

如果撇去贞德、桂妮薇儿这些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布列松电影中更普遍的存在是身份平凡低微的少女。《驴子巴特萨》并不是唯一一部表现少女命运的电影,后期的《温柔女子》和《穆谢特》主题也一样,都讲述了一位平凡少女如何通向毁灭的结局。 可以说,布列松的电影的两个主题是囚室和教堂——而在这两个场所之间徘徊着的,是永恒的少女。 三 将安妮引荐给布列松的是出演贞德的女演员弗洛朗斯,她那时23岁,是安妮舅舅的漂亮女性朋友,敬仰、爱慕着布列松,并且如此希望自己年轻的女友也爱上他。三人相处,暗流涌动。安妮傻傻地注视着自己的朋友使出浑身解数,魅惑一个比她年龄大上很多的男人。当布列松以充满魅力的近乎于神的姿态,降临在涉世未深的少女目前,她有什么理由不仰慕他呢?布列松甄选角色的最大要求,是演员有动听的嗓音,他要求安妮反复朗读《罪恶天使》中的一段台词。 “我并不擅长猜谜,但是我知道一个难解的问题。灰尘落在哪里更好?家具上还是灵魂上?”

他们通过多次电话,而后见面,决定在布劳涅的摄影棚试镜。

第一次见面,布列松几乎就爱上了她,热烈地对她表达思念。“终于找到您了……我非常想念您,我是那么思念您……告诉我您也是一样想念着我吧……昨天是星期四,是个放假日,您是怎样度过的?还有您的学校,您喜欢那儿吗?我觉得,那应该是一所宗教学校吧?和我说说话吧……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当我听见您的声音时,感觉您好像就在我的面前了……我需要通过聆听您的声音来学习如何更好地了解您,知道您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握紧她的手向她低语,承诺给她讲述电影的内容,但希望她能单独来。弗朗洛斯被排除在二人之外了。

嫉妒的存在和排他性,似乎论证了二人之间爱情存在的可能。男女之间情愫本就复杂,多年之后安妮依然为此耿耿于怀,与《罪恶天使》的两位女主演见面时,她甚至问出这样一个问题:他爱过你吗? 得到否定的答复后,她怅然若失。电影与现实的界限,让她无法分清,布列松爱的到底是一部部电影的女主演,还是安妮·维亚泽姆斯基本人。也许时过境迁,追忆往事隔了一层毛玻璃雾里看花,由于对爱的渴求和珍惜,让人再次模糊起侵犯者和爱人的边界,因为女人总倾向于自我欺骗爱这个庄严的字词,可以摆正其中的一切折磨与痛苦。

他们的权力关系并不是完全失衡、一面倒的。他是功成名就的大导演,她是初入影坛的少女。然而,她出身名门,祖父拿过诺贝尔奖,家教森严。家人与布列松再三确认后,才确定把她交给他,因为他是个彬彬有礼的,信得过的人。而布列松的年老,也让二人在外人眼中难成佳偶——布列松带她去购买拍摄用的衣裙,售货员误以为他俩是祖孙关系,这无疑刺伤了他,他直言这些售货员愚蠢至极。

异性恋之间的爱情是这样的游戏,无论在世俗的权力场上,男女之间的权力如何失衡,爱情的世外桃源里,他们做的游戏是剥除了一切外物、赤裸裸的两性斗争,只要动情,男与女用爱与恨两种兵器伤害彼此的能力是相当的。安妮年轻貌美,在择偶市场更受欢迎,布列松面对她会被自己的衰老刺痛,或许这也是为何他如此渴慕汲取她的年轻。安妮是美的——而美是压倒一切的价值。

战争是布列松发起的。他善妒,限制安妮的社交,认为她结交的那些愚蠢的同龄朋友会破坏她的纯洁高雅。他时常有过激的肢体动作,尤其在与安妮一起在花园散步时,这无疑让安妮不适。当他刻意将嘴唇擦过她的面颊时,她感到一种困惑的欲望——那种欲望同恐惧、羞愧和吸引有关。她本能地想逃避,布列松默许了她的推拒,只是以痛苦的眼神凝视她,而她为此感到罪恶。他的不悦寻找了另外的出口——在片场进行折磨。拍一次摔倒的戏份时,他让安妮重复摔了六七次,直到最后一次她带着报复性的恶意用力地摔倒,他才喊停。他夸奖了她,而她由于自我伤害产生了报复的快感,似乎这样能伤害到他。另一场打耳光的戏,男演员带着极大的力量打向她,即使布列松在片场为她说话责骂了男演员,她后来知道,那是导演要求的。她去找导演对峙,而布列松否认这件事:“您怎么能把这么恶毒的事强加于我呢?”看着她挖苦嘲弄的表情,他好像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又会接着说,“您总是让我不好过。就是,就是,就是的……”

在两性关系的角斗场,男女开展复仇的能力是相当的。安妮在这场战争里,心知肚明自己有怎样的筹码——这是她自我保护的方式。她拒绝他的接触后,布列松陷入煎熬,一次次低声恳求她,“不要丢下我……您是一个天使……”片场其他的人员都会在拍摄之余的假期返回巴黎,只有安妮被要求与布列松同住,他们的房间只隔着一面墙,安妮能听到布列松在隔壁上厕所和对猫咪喃喃细语的声音。她偷偷与剧组里一个年轻英俊的男孩在一起了,为了一度春宵,她欺骗布列松要回巴黎见母亲,布列松陷入了无法抑制的狂怒,他根本不能接受她的离开,经受着集中复杂矛盾感情的折磨,最终只能放软语气,同意了她的要求,祈求她早一天回来。而她沉浸在罪恶的快感中,奔向了自由,向一个自己并不爱的男孩献出了自己的处女之身。后来她对母亲坦白这件事的时候,并没有得到接纳,而是受到了名门贵族出身、为人保守的母亲的羞辱。 她逐渐熟练地掌握它这把武器,并且为自己能凭借这种力量伤害一个强大的人而上瘾,但使用的方式似乎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嫉妒的游戏时刻在他们之间上演,布列松有一次试图以一个向他示好的朋友的妻子作为工具,引起安妮的嫉妒:“我很有可能会爱上她……如果您再不多爱我一点的话,我将不再爱您,而去爱她了,她,您明白吗?” “这个主意真是好极了,您爱她去吧!”她把一个人他丢下在长椅上,孤单而不知所措,她觉得自己仿佛赢了一场比赛。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剧组的摄影师对布列松印象不佳,一直试图保护她:“如果我有女儿,绝对不会把她交给他。” 甚至她的哥哥也比她看得更清,布列松为了不让她被晒黑完全限制她去海边。她非常失望。而哥哥狡猾地笑了:

“他这样说就是为了让您感到痛苦,是为了报复,因为你丢下他跑去度假了。你只要戴上遮阳帽就行了,谁会告诉他呢?你可真够蠢的,妹妹,你可真是什么也不懂!”

折磨之外,爱是存在的,而存在的形态是暧昧的、闪变的,就像少女的心绪一样。

她不愿意接受布列松的示爱,同时也不愿将他拱手相让,隐秘地享受着这份独占。在弗朗洛斯将她介绍给布列松后,她承认自己就在心里抛弃了她,把她一个人丢在人行道上——她清楚弗朗洛斯已经被布列松的电影抛弃了,而她享受着这一切,享受着不再需要她,因为她的戏已经落幕。

在她的笔下,布列松是个风度翩翩,哀伤敏感的男子,工作时专业,而且十分英俊。布列松无时无刻不在称赞她,认为她无处不完美,几乎是天使的化身,甚至下一部电影《湖上的兰斯洛特》中的皇后桂妮薇儿,原定也是由安妮出演,而她无情地拒绝了他,并且在这样的无情中获取快感。他对她说,“您真残忍。”她回答:“这还不算是真正残忍的呢。”

这是一个从傲慢中获取了乐趣的小姑娘,和一个失去了威望的男人之间的游戏。 当电影的拍摄终于结束,布列松无法再施加控制之后,权力的魔法失效了,同时,他还保有着爱的软肋,地位彻底逆转了——安妮开始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可爱起来。但她可以随时退出,她开始享受游戏了。似乎接受布列松的感情,给予这个老人一些安慰也是可行的。他们之间的混乱消失了,充满了一种沉静的默契,对彼此充满了信任,她仿佛认识了一个全新的布列松,对他感到安心,她甚至可以爱他了。她在他肩头哭了,他惊慌失措,以为她思念家人想尽快离开,而她却说:“我真正思念的人是您呀!”这让他陷入了发狂的热情中,“您太好了,您这样说真是太好了……”

分别的前夜,安妮在半梦半醒间,听到布列松在隔壁与两只小猫嬉戏的声音,他称赞着它们的顽皮,大笑着,低声假装埋怨着它们,带着无尽的温柔和欢乐,就像他对待她一样。 而她想:他是以同样的爱来爱着那两只小猫和我吗?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一个关于折磨的故事。关于拥有权力时表达爱如何变得容易;上位者的爱如何缺乏尊重;关于父甚至没有那么强大,甚至脆弱得显得美丽,但施加痛苦已经够了。但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关于电影的故事。布列松对她的爱有多少是关于这个灵性的少女的爱,有多少是由于她能帮他抵达电影的深处,界限是模糊的。对电影的狂热像汽油,加剧了原本爱恨的燃烧。安妮因此爱上了电影,踏入了电影界。 她的夏天结束了。之后他们不再有机会相处了。

“我并不了解自己会得到什么,而我清楚地知道这会让我失去什么,正是这种失去让我突然变得忧伤不已。”

布列松最终还是从她的父母那里再争取到额外相处的三个星期,只为了再与她相处一些时间,他很高兴,瞬间看上去变得年轻了,安妮没有舍得拒绝他。

他使用权力去夺取爱,而她的爱是从他失去权力开始的。他的卑琐让他清楚地明白她的珍贵,而她自己此时还不明白——但以后会的。

“三个星期呢!”他一坐下来便说。

“三个星期,我可以再把您留在我身边三个星期呢!”

“白天越来越短,夏天就快过去了。”罗贝尔·布列松说。

“我在您的身边感到那么幸福。”他将我拉过去,紧紧地抱住了我。几秒钟过去了,他好像在寻思着一句答语。

然后,他直视着我的眼睛,深沉地对我说:“我也是。同您一起的生活给了我太多太多……您的年轻让我也变得年轻起来……我时常会觉得自己也回到了您这样的年纪......”

面对我的惊讶他又说:

“您以后会明白的……以后。”

 短评

一次人与驴的三角恋,驴子成了男一号,有着和女主角一样的悲催命运。布列松极简主义的代表作,信息量惊人,电影反应的可供人思考寻味的远比故事本身看到的要丰富深刻的多。布列松受杨森学派影响根本就不相信角色的行为应该有其心理动机,角色总在对抗意志,也总是走向宿命式的悲剧。★★★★

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重看。圣经中的伯沙撒是巴比伦的亡国者,一个注定悲剧的姓名。而驴子巴塔萨是无表情的道德观察者,正如布列松,沉默中是几近疼痛的神圣,从不去指定观者该如何反应,要你挣扎着靠自己去共情,去读懂那些读不懂的同类。(布列松用959之登峰造极后人再效仿也比不上

8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它的一生尽是残酷,虽有微小的甜蜜,比如女主为它编织花冠,但即使是这样的时刻,丑恶也窥伺在侧。痛苦与欢乐,都是它自己无法掌控的。只有默对与承受。开场驴同人一样受洗,结尾驴卧入羔羊遍野的土地。以驴为名的电影,海报却是被剥光衣服,饱受凌辱的女孩。布列松在明示我们人亦如驴,都是沦落在人世间受难的卑微生灵。所以约束人的表演、取消起伏的风格化的动作与台词是可行的。因为我们已与驴共情。

12分钟前
  • 奥兰少
  • 推荐

在一片冷冰冰中,我们总能等到那个害羞却善良的玛丽出现在镜头里,玛丽爱巴特萨,玛丽也是巴特萨,谁都能成为巴特萨,然而最后一次我们再也没等到她,大多数人会想混迹在羊群中,或者成为高高在上的邪恶牧羊犬,布列松这次的比喻看似简单,实则又是极难理清的。戈达尔:本作用90分钟展示了一个世界。

13分钟前
  • TWY
  • 推荐

“如果你想 我可以给你一个吻”//他们热爱无法回避的痛苦 超过对身边人的喜爱 甚至可以说是享受 可能痛苦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吗啡引起精神的麻痹//而选择以痛苦折磨自己的人 或者类似苦行僧 当受尽磨难的他们再看向别的任何人事物时 很多时候会带有一些无法遮盖的慈悲与悲悯//各种意义上的沉默充斥着布列松的电影 从画面到声音到主题内核//说来驴子真的很适合布列松的模特儿理论 但它依然不完全受人控制 成为布列松镜头下最有表情的主演//观众被代入“法国最伟大的智者” 被鞭笞被催促被枪击被拳打脚踢 从“智者”的视角观察这个愚蠢的世界和变态的混蛋们 或是与它对望//布列松作品中永恒的悲剧性

18分钟前
  • YiQiao
  • 力荐

8.5 不是本是动物的驴被导演赋予人性(形象的“特权”),而是苦难面前众生平等。所以布列松其实是在拍一个“驴的世界”(可预知的是代入片中的任何人物,都是相似的悲剧)作为和驴一样的旁观者的我们有人性,才会代入动物视角。驴放大了观众对自己旁观者身份的联想,我们和驴一同,受的是沉默之苦和欲加之罪

20分钟前
  • 喂饭
  • 力荐

舒伯特 Piano Sonata No.20 法国文化中心, 懵掉

22分钟前
  • 🌞娘卷卷🌙
  • 力荐

#重看#极尽简化的白描勾勒出人生起落开合的线条,驴眼见证爱情的破灭,死亡的降临,人性的丧落,尊严的毁损,一颗清白魂灵如何陷入泥淖,以及命运的不可控。无言一生,荣辱皆忘,最初镌刻下的名字最终不会被任何人记得。对局部的特写构成某种压迫性的节奏。

2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作为主角的驴在片中是被动的,虽然它对周遭发生的事有心理及生理反应,但作为被人类奴役的对象它对自己的命运毫无掌控,因此便成了映射周遭人类身上人性的一面镜子,然而人类角色在片中对自身命运同样是无力掌控的,布列松在剧作上对角色情感、关系与正邪对立的淡化使得本片有着不带道德评判的客观视角

27分钟前
  • JoshuaLi
  • 力荐

1开头奏鸣曲响起,突然插入一声驴鸣声。2黑色的驴上出现一只白色的手。3顺着手镜头反方向拍摄小孩。4听到说话的是父亲,但看到是小孩。5父亲不同意买驴,溶镜后一起牵驴下山。以及全片大量的手,足的特写。布列松电影中的隔离,中断,对立,暧昧,落空观众的设想等特点在开篇三个镜头里可得一窥。

28分钟前
  • 荒也
  • 力荐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换钱。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29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演员木纳 台词空洞 剧情没劲 动物受害

34分钟前
  • Golden Blue
  • 较差

玛丽的死亡,让悲剧终成为悲剧。似乎也没有别的更好的结局。人生是场悲惨的遭遇,如果驴子是圣徒,它就是没有语言的苦难的见证者。朗西埃用这个电影开头的几个镜头来讲形象(image),可是我觉得真看了电影,他说什么并不那么重要,也许他说的不错,图像的文学性。这个电影是一首古老的民歌。

39分钟前
  • Adieudusk
  • 力荐

1. 人一定是这个地球最坏的生物。从驴的视角看那些对他挥动鞭子,并无任何理由的恶搞,无因的折磨,这种本性,实在是太邪恶了。2. 他不会说话, 可他是有智慧的,有感情的。3.那个女孩子跟这个驴子一样吧,默默的承受,但就是跳不出某些既定的命运。

40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布老师难得用点音乐。极简主义到把故事起承转合都删掉(理解不到人物逻辑太正常了!),无怪朱天文说布列松与侯孝贤电影观念如出一辙。驴老师的演技真好,比起它,所有的人族演员都应该羞愧(或者是布老师故意的……)。

44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1.布列松的极简和悲观比之前更甚,无旁白,大量情节省略跳跃,只呈现结果不给原因和人物心理动机,人与驴的宿命悲剧。2.手脚与物体细部特写与环境音营造画外叙事空间。3.老布女主角总是美得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回驴子演技胜过人类模特了。4.无驴子的反应镜头,冷峻内敛。5.它终于倒在羊群中。(9.0/10)

4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模特理论最佳实践范本,即只行动不表演。人生充满悲剧性,生命只不过是一座牢笼。驴子受难记:驴在圣经中属于洁物,会说人话,是为先知的坐骑,象征和平。受洗后的驴宛如先知行走人间,与少女命运达成对照,于羊群(上帝子民)中倒下。男主角则象征撒旦。舒伯特+1。哈内克冷眼旁观承袭于此。

54分钟前
  • Cloud-D-Zoro
  • 力荐

A / 矫情的拟人,好多时候的执行力不够坚决。/ 二刷:一种拟人修辞的失效。这边巴特萨进入了马戏团达到了对动物最平等的“观看”,而那边的人类砸碎了可以自视的镜子继续沉溺于声色犬马。驴子的目光越被还原为无情的牲畜,它就越像是人们所渴望建构出的“圣徒”——多么微妙而辩证的视角。

59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舒伯特第20号钢琴奏鸣曲D959-第二乐章 忧伤……无法呈现和被省略掉的原因及过程 《牛》-活着-《老狗》

1小时前
  • 木卫二
  • 推荐

极简主义叙事。看着驴被人类一次次的欺辱真的很伤心,看着他的脚一下下踩在坚硬的石头路上,实在不忍心看。人类只在乎自己,对于其他的生命都一概不管不顾,为什么这些动物一生下来就得为人服务呢?他们为人类付出了这么多换来的仅仅是殴打和欺辱,这个世界从来都是这样,没改变过,没有希望。

1小时前
  • 沉默在冥王星下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