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河

完结

主演:罗晋,尹昉,黄志忠,奚美娟,梁冠华,苏可,陆思宇,公磊,李昕哲,赵麒,王洪涛,郭之廷,刘天尧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天下长河 剧照 NO.1天下长河 剧照 NO.2天下长河 剧照 NO.3天下长河 剧照 NO.4天下长河 剧照 NO.5天下长河 剧照 NO.6天下长河 剧照 NO.13天下长河 剧照 NO.14天下长河 剧照 NO.15天下长河 剧照 NO.16天下长河 剧照 NO.17天下长河 剧照 NO.18天下长河 剧照 NO.19天下长河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天下长河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自康熙十五年一场巨大的水患之后,年轻的康熙帝设科开举招纳治河贤才,二十四岁的落第举子陈潢脱颖而出,长于治河。年轻的康熙帝不拘一格,将他简拔而出。陈潢与同样有志于治河的靳辅搭档,跨越半个世纪的栉风沐雨,历经了康熙朝几次大政治风波。年轻敢言的陈潢死于奸臣结党的污蔑之下,临死前留下治河名著——《河防述要》。康熙五十一年,台湾收复,准格尔平定,黄河安澜,河水转清。康熙帝探访扬州,见到了河神庙。庙中塑着靳辅、陈潢的像,仁人志士,遗爱自在民间。我的冤家是条狗九天龙帝降临杜拉拉升职记雪鹰领主 第三季缪斯学院猫神八百万 OVA巴色没有回答北洋军阀的覆灭全体起立戈壁恩仇录致命24小时粤语内地1929芝加哥派对阿姨第一季叶问4粤语版三餐四季最后一支歌冲破迷雾樱桃呀,恋爱吧大上海的过客上甘岭2024反贪风暴4(粤语版)脱单大作战二狗的飞驰人生彩虹俱乐部第一季胜女的代价顽大少与外星人未来都市NO.6逆天邪神 第二季我要你幸福伟大的逃兵汉娜姐妹国语男人四十打功夫粤语姐妹情色手记灿烂人生2003中国医生芸芸众生企鹅家族第六季铠兽超人2超次元战队兵工厂九霄帝君水男孩2015

 长篇影评

 1 ) 《天下长河》:太皇太后驾崩后,皇帝对看重的靳辅治罪,暗藏深意

文|林艾米(amylin_writer)

《天下长河》剧照

俗话说:“变则通,不变则壅;变则兴,不变则衰;变则生,不变则亡。”

这句话的意思的指,在面临发展困局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这在现实的公司管理,以及各类组织和机构的管理中,都适用。

电视剧《天下长河》中,皇帝在孩童时登基,当时由于年龄小,所以需要朝中大臣辅佐。随着皇帝逐渐成长,能力也越来越强,成为了一个能独挡一面的人。可是,朝堂上的索相和明相两派势力瓜分把持着权力,导致皇帝的一些想法很难推行。

《天下长河》剧照

治理黄河一直是皇帝的心头大事,而皇帝正好遇到了忠心治河的靳辅,虽然靳辅被朝堂上的大臣们定成“黄河泛滥的背锅侠”,但皇帝还是排除万难封靳辅为河道总督,带领着治河奇才陈潢共同治河。

靳辅和陈潢在治河过程中做出了很多成绩,虽然他们屡次受到朝堂上大臣们的打压,但皇帝都是尽力保全了靳辅和陈潢,从轻发落,依然让他们继续治河的工作。

可是,当太皇太后驾崩后,皇帝一改对靳辅和陈潢的态度,首当其冲地给他们治罪,这到底是为何呢?其中暗含着皇帝的变革之意,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建议先关注,再慢慢看,以防不小心手滑找不到了。

01 皇帝重用靳辅,有两大原因

皇帝明白朝堂上存在着两派势力,索相和明相两派势力瓜分着权力。索相和明相虽然互相争斗,但都是老臣,思想比较传统和保守,为了保全他们自己的私利,对于皇帝推行的一些新政策,多少抱有阻挠的态度。皇帝需要开启一场变革。

皇帝不希望未来发展受到老臣们的阻挠,所以需要找到一股可以制衡老臣们的力量。皇帝认为要发展就需要做三件大事:平三藩、收台湾、通漕运,而治理黄河就是畅通漕运的关键,是未来发展的一件大事。所以,忠于治河的靳辅就可以成为制衡索相和明相的力量。

《天下长河》剧照

皇帝重用靳辅,就是变革的第一步,在当时是多赢的策略。皇帝重用靳辅治河,表面是解决百姓受洪灾的紧急问题,其实还疏通了漕运,另一方面还可以用靳辅来吸引朝堂上的党争,从中削弱索相和明相两派的势力。皇帝坐收渔翁之利,把权力慢慢收回到自己收中。

《天下长河》剧照

在工作中,遇到困局阻挠发展时,就要改变这种状态,将一切拨乱反正,重回正轨。要想破局,就需要打破原本的平衡,加入第三方,形成鲶鱼效应。

02 太皇太后的驾崩,推动皇帝的变革不再束手束脚

皇帝通过治理黄河,用靳辅制衡了索相和明相两派的势力,从侧面也更有利于推进另外两件大事的实施。通过治理黄河,漕运更畅通,有利于运送粮草到战场,三藩没多久就平了,皇帝干成了这件大事,让老臣们也敬佩,在朝堂上瞬间又收回了一些权力。

皇帝还有一件重要的大事就是收台湾,这在朝堂上是不受支持的,皇帝一直想培养自己的水师,以此来完成收台湾的大事。靳辅治理黄河很有成效,特开辟了一块水域给皇帝训练水师。

经过几年训练,水师已经颇具实力,所以很顺利地就完成了收台湾这件大事。老臣们之前对于收台湾这件事是不敢想的,没想到皇帝就办成了,朝臣们看到了皇帝的成长,再也不敢轻视皇帝,索相和明相两派的权力再次被皇帝削弱。

《天下长河》剧照

皇帝办成平三藩和收台湾两件大事,和靳辅治理是分不开的。所以,靳辅在治河时被朝臣们打压,皇帝都会尽力保全他,有时候靳辅急于治河而违抗命令,皇帝也忍下了。但是,皇帝终究是皇帝,心中肯定不舒服,只是靳辅对两件大事的实施还有用,所以暂时不能动。

皇帝在亲自视察治河情况时,特意绕开靳辅,请了其它河道官员来汇报,为的是兼听则明。当皇帝听到河道官员们都对靳辅赞不绝口,而且大家在做事上都在向清廉的靳辅学习,皇帝心中更不愉快了,他感觉到靳辅的势力也在崛起,这也是危险的信号。

《天下长河》剧照

三藩已平,台湾也回来了,拿靳辅来制衡索相和明相的作用已经不大了,黄河治理也有很大成效了,不算是当务之急了。如果任凭清廉的靳辅强大起来,对皇帝收权来说是不利的,所以皇帝开始有了动靳辅的念头了,只是要找个契机。

正在这个档口,太皇太后病危。皇帝从小是由太皇太后带大的,也是因为有了太皇太后坐阵,朝堂才会稳固,毕竟老臣们要卖太皇太后的面子。

《天下长河》剧照

太皇太后在驾崩前,对皇帝说:“流水不腐,你最大的毛病就是念旧,不杀大臣,可以,但不能不换大臣,你要小心被蒙蔽。”随着太皇太后的离去,皇帝的坚强后盾没有了,皇帝要想坐稳朝堂,就要真正掌控朝堂才行,势必要进行大变革。

皇帝的想法是黄河治理已经差不多了,先前的投入已经很多了,接下去要缩减投入,把钱投到更需要的边境维稳上,而靳辅却支持开挖新河入海,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皇帝眼里,靳辅治河的投入产出比已经不高了,所以不再打算容忍靳辅,决定先对他下手。

《天下长河》剧照

在现实工作中,有很多现象的出现都是需要变革的前兆,比如:公司净利润下降、决策缓慢、信息不畅、职能重叠、推诿扯皮、人浮于事、团队凝聚力不强、员工多次违反制度等。

为了未来的发展,加入个别人产生鲶鱼效应的方法并不会长期有效,需要狠下心做全面的变革调整,变革工作包括:团队成员组成、团队规模、团队成员权力结构、团队成员角色设置、团队内的沟通渠道等。

03 皇帝对看重的靳辅治罪,拉开整顿朝堂的序幕

皇帝是非常看重靳辅的,朝臣们都看在眼里,因为在治河过程,哪怕靳辅有一点违背皇帝的意愿,皇帝都包容了。

太皇太后驾崩后,皇帝直接治了靳辅的罪,并命人把他押送回京。皇帝的这个做法,令朝臣们心里七上八下,感觉不妙。

皇帝之所以首先对自己看重的靳辅出手,就是让朝臣们明白,自己之前一直袒护的人都受到处罚了,那其他结党营私的人就要小心了。皇帝这是拉开了整顿朝堂的序幕,索相和明相两派的势力会再次削弱,朝堂会换血,皇帝会慢慢启用新的人才,建立自己的亲信团队。

《天下长河》剧照

在现实工作中,公司变革也是非常艰难的,主要会面临以下几个难点:

第一,一些跟老板多年的元老员工,工作能力逐渐不太符合时代的需求,老板碍于情面,很难处理元老员工,因为其中牵涉太多,元老员工在公司内部的关系盘根错节。

第二,老板会担心一时之间找不到更合适的人来接替元老员工的工作,哪怕找到了新的接替人选,也会担心新人选是否能融入公司,在公司内部存活下来。

第三,老板处理元老员工还会顾及到一些后续影响,担心引起不良舆论,在业内或公司内部引起负面影响。

俗话说:“长痛不如短痛。”

虽然以上几点是变革过程中的难点,但这也并不能成为“让不胜任的元老员工继续留在岗位上”的理由,为了公司未来的发展,当断则断,把人放在适合的岗位上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为了情面放任自流

-END-

带你发现更多美好,分享经验,为你赋能,欢迎关注

注: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2 ) 还行有不足/恶劣控制舆论,粉丝或水军组团骚扰令人厌恶

第一集三星半,专心讲河道多半星。优点是整体可看,不足处希望改进。1.演员选角不好。罗晋演得不像个文韬武略功炳千秋的皇帝。他整个人气质很轻,压不住臣公,没有沉淀感。他和孝庄太后在一起对比就更明显了。他母亲的演员的演技真是烂到家了,肢体像个现代活泼小孩子。表情就看我演得好认真。2.故宫特效太假了,真是让人出戏。3.故事内容情节想当然,没有合理性。河堤劳工死了这么多还一直被压榨,黄河又发大水,怎么可能来个新官喊几句自我奉献的口号就把暴动给平息了。其他的地方也是,大臣和皇帝因为一点小猜疑对这嚷嚷比声大,真怕他们嗓子吼哑了。把已经平了三番的康熙写成在孝庄面前低一大截的样子。还有好多其他地方。对了,新官儿子还有个秀肌肉的镜头就特别搞笑。健身房练出来的肌肉和特别白的皮肤,和新官儿子一起参与劳工的设定完全相反啊。

————————

有些人是有大病吗?一边回复一边拉黑?觉得shit好吃自己吃嘛,硬要别人也觉得好吃也有病吗?真是有病,再犯歼直接举报删除。

————————

豆瓣现在好像很容易发大水被控了。粉丝水军装观众,戏可真多。谁搞虚假舆论控制就厌恶谁,恶心。

11月26日

所以是谁的水军组群还是粉丝组群共享信息控评打击正常观众呢?因为第一个人的回复内容无稽弱智所以不用查时间线就可以说出他自己的漏洞。谁知道问他说罗晋哪里表现得像20 出头就被拉黑了,然后我也删除回复拉黑他了。好几个人回复就拉黑,今天又来一个。你们是多溅啊,这么在乎我这个评价。第一集就值三星,既然你们这么努力,我给你们一星好了。

 3 ) 终评:再宏大的叙事,最终还是要着落在个人的身上

与其他剧一般虎头蛇尾不同,天下长河开局平平,前期传奇感过重冲淡了正味,到了31集就如同萧家渡合龙一般,两条线正式汇集,整个剧情一泻而下,滔滔千里,余味无穷。尤其最后三集,矛盾进入了尾声,情感爆发,结局圆满又悲哀,让人百感交集,慨叹无尽。 ◎康熙:栓q,这可能是朕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张挺是塑造了一个跟固有印象很有差别的康熙。我前期看剧的时候,还以为康熙会被写成一个有瑕疵的英主。谁知张挺反其道而行之,让康熙在权力之下不断的被扭曲被异化,暴露了康熙圣名之下的阴暗一面。 剧中对康熙的批判是多于歌颂的,这也是我越看越“不对味”的来源。不得不说,天下长河里的康熙是跳出传统评价,令人耳目一新的。这个角色发力在后程,尤其是最后10集,康熙一步一步掉进了权力和自大的陷阱,一点一点地剥落人性,暴露出封建君王的本质。作为最高统治者,一要获取权力,二要巩固权力,三要扩展权力。在这条道路上,需要不断斗争,不断牺牲。谁都可以成为牺牲品,哪怕是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靳辅陈潢。 康熙一开始从政治斗争的平衡者逐渐演变成政治风暴的发起者,从被动转向主动,从赤诚热烈转向深不可测,很难说他和皇权谁改变了谁。他们既共生也互斥,从最后的结局看,康熙是被打败的那个。 粉墨登场的不一定是真的小丑,人把持不住自己的本心,就会是真的小丑,哪怕他坐在至高无上的位子上。 ◎陈潢:不争一世争万世,真正的功业会写在人心里 陈潢是本剧里我最喜欢最打动我的角色,从头至尾熠熠生辉。对陈潢,我已经写了太多。编剧也是用很正的手法去写他,从初遇的侃侃而谈成竹在胸,到大河边深夜论名,再到星宿海源头述说前人,再到每一次治河的争论,任劳任怨泡在泥汤里,到萧家渡合龙的感动的泪水,再到抗旨不遵被拿问到京,再到狱神庙写下河防术要,再到最后的道别和陨落… 陈潢是幸运的,他自己不止一次慨叹过这种幸运。一是前明潘季驯留下宝贵的经验和思路,二是可以被康熙知遇,三是还遇到了可以帮他遮风挡雨让他安心实现理想的靳辅,四是整个国家向上而行生机勃勃。天时地利人和竟被陈潢占了个全,还拥有康熙的一份难得的私人情谊,谁说不幸运呢。 他跟康熙最终走向决裂,是因为康熙要他忠君,他却始终忠于的是黄河,是理想,是人民,是无数前人后人的美好愿景。跟康熙相反,他是越往后越跳出了功利名这个圈子,他已经不需要谁来肯定他,评价他。 他的名字和黄河连在一起,他实现了他说的,此生毕于黄河。雕像会斑驳,庙宇会腐朽,真正的功业会口口相传,最终写在人心里。 ◎靳辅:无怨无悔,静水流深;珠联璧合,非他不可 靳辅相比于康熙和陈潢,层次不如康熙多,高光要比陈潢少,但是在他这里,收获了最多的感动。他既有官场的手腕老于世情,又有一颗朴素炙热的真心。在康熙和陈潢之间,他巧妙地平衡、传递,替陈潢遮风挡雨,也给康熙做足面子。 如果说康熙是天下,陈潢是长河,那靳辅就是能把这四个字连在一起的关键。没有靳辅,陈潢只能空有抱负,康熙只能望河生叹。做事难,难做事。花了每年朝廷那么多银子投在河里连个响都听不见,君要恨你,臣也要恨你。靳辅最终成为了孤臣,居然还被康熙利用成为打击明珠的靶子。可叹,可叹。 靳辅是忠君的,但他更是忠民的。他能理解康熙,正如他也能和解于振甲。陈潢故去,他也毫无留恋。十几年共同治河的情谊,是友人更是亲人,共同缔造了这么大的事业,此生无悔罢。 唯一遗憾,可能就是目睹陈潢被摧折却毫无办法,他竟要求索额图向康熙转告难逃史笔如铁,最终选择了和陈潢站在一起。 天下长河最好的一点是,它始终关照的是人,是天下许许多多的人。没有因为这样的宏大命题,就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一味简单的歌颂。靳辅、陈潢始终以民心为本心,以治河为安民。在面对君权和人民利益的冲突时,毫不犹豫地与这片土地的人民站在一起。宏大之所以宏大,是因为人心的映照。天下长河,是一部气质独特的历史传奇剧,值得一看。

 4 ) 主角演技大盘点

关于《天下长河》,已经写了几篇文章。聊过立意,也聊过视听语言。这次聊表演。不管聊哪方面,我觉得明确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很多事聊不拢,问题往往就是出在从一开始参与方的标准不统一、彼此也不明确的状态上。所以这次也聊聊评判表演水平的标准。捎带手,探讨一下语言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乃至形成成见的机制。

有关该剧中几位主要演员的角色表演能力,围绕这个话题的讨论,我观察过,大家几乎对每个演员的表演评价都有争议。

我个人评价:除了伊桑阿,几位主要角色的表演都在水准以上,有些还很出色。得出这个结论,基本上可以排除先入为主的可能性——除了饰演索额图的演员梁冠华老师,我看过并且喜欢他以前的角色张大民,其他几位演员的作品,我几乎都没看过,甚至连演员名字都不知道(奚美娟我知道,但作品也没看过)。

【黄志忠的表演好吗?】

先说饰演靳辅的黄志忠老师。大家对黄志忠老师的业务能力普遍还是比较认可的。当然我也看到了一点意见,大意是黄志忠老师的表演有些拿腔拿调,跟剧中某些演员相比,还是有痕迹,比较刻意,可能没那么自然。我也有类似的观感。但之后,提出这个意见的网友得出了结论,意思大概是这样的表演就不够好。这个结论我就不太认可了。

老实说,观剧初期,我对黄志忠老师这种表演方式也是有过存疑的——很明显,黄志忠老师在讲台词时的腔调、节奏,表情、肢体语言都呈现出一种有板有眼的、训练过的痕迹,我没学过表演,但能感受到这种表演有舞台感、戏曲味儿。主流观点通常认为,影视表演应该尽量去舞台化,更接近生活里的状态。所以一开始我也会想,黄志忠老师的表演是不是过于端着了,不够自然和松弛。

当我看完全剧,我认为黄志忠呈现的靳辅打消了我的疑惑,结结实实地说服并且打动了我。再追溯到此前的疑惑,我认为自己还是堕入了“成见”的圈套。

关于成见,后面我会分析它的形成逻辑。现在回到表演本身。

【不回避后现代语境的《天下长河》】

先抛出一个暴论:我认为,我们的叙事艺术(包括但不限于文学、漫画、动画、影视、戏剧等)发展到今天,已经妥妥进入了“后现代”时期。

什么是“后现代”?我粗暴的解释是这样的,“后现代”相对的概念是“现代”“前现代”,我认为在现代时期,叙事艺术在风格形式等各个领域的探索已经接近穷尽——说白了,就是该玩的都玩过一遍了。那么这个时期过去以后,艺术还能怎样发展?那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打碎、重组,进行一些颠覆、变形、拼贴、混搭、复古、改良等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你会发现,整个创作的语境发生了变化。一部分见多识广的观众,已经什么都见识过了。这就意味着,创作和观赏的体系兼容性在逐渐扩大。过去各种门派之间的壁垒逐渐被打破,一些清规戒律也开始松动,不再需要严格遵守。门派之间在同一舞台上发生交融与配合。

近一点的例子有电影《瞬息全宇宙》;远一点的例子,动画漫画界——汤浅政明《MIND GAME》,浅野一二〇《晚安布布》(其他人都是较为正常的写实风格,唯独主角被符号化成为一个非常平面化的小鸡或者小鸟的形态,但实际仍是人类),堀越耕平《我的英雄学院》(其中某角色画法源于美漫,比如典型的强光影黑白块面和十字打线技法);文学界——王朔《起初》(各种语言混搭的汉朝故事——过去只被允许出现在娱乐性的作品之中,现在严肃文学也有人这样做了)等。

(日漫《我的英雄学院》中的美漫风角色)

(《晚安布布》里始终被平面化符号化的角色造型)

导演张挺自称《天下长河》摆脱了明君情结和忠奸叙事,我认为还有一点他没有提到,那就是在表演的层面,《天下长河》跟传统的国产历史剧相比,也是比较新锐的存在。你会发现,这个剧中很多角色的表演风格其实并不一致,不仅黄志忠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和风格,于振甲、徐乾学、明珠、索额图、高士奇、康熙都有自己的风格。这一点稍后会逐一谈到。

这样各个角色风格不一的表演状态,在内核较为严肃的正剧中,过去多数时候是一个禁忌,或至少是一个重大缺陷,但在《天下长河》创造的寓言叙事体系和后现代语境中,你会发现这些风格不一的表演,是可以做到相互协调和自恰的。当我们意识到并非黄志忠一个人的表演与别人不同,我们就不能再简单说那是黄志忠这个演员的表演问题了。

【我们的判断是如何被“语言”误导的】

在我被黄志忠的靳辅深深地打动以及意识到上述情况之后,我在想,为什么我在剧的初期,会对黄志忠那种略带舞台戏曲感的表演方式有所质疑,觉得可能是一种不够高级的表演。我认为“语言”本身对我产生了一定的暗示作用。

我们常常会用“刻意”“有痕迹”来形容那样的表演,当我们在说出这种词语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就已经同时作出了价值判断。显然,这些词语在这里是含有贬义的。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对于影视表演来说,相对以上评价,“没有痕迹”“自然”是更优秀的表演。

实际上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刻意”就一定意味着不好。它本身是一个不含褒贬的中性词。所有合格的演员在表演之前,没有不刻意的,都要经历感受体会和思考,然后才能输出。我们看周星驰电影,不会说周星驰刻意,吴孟达刻意,但其实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刻意”。那么我们在说“刻意”的时候,到底是在说什么呢?我认为这里面的潜台词实际上是在说,我没见过,我不习惯。而不是真的“刻意”。

如果我们以一种传统历史剧的范式去看待该剧的表演,我认为不少观众都能够感受到此剧中表演风格的不统一。但假如我们能够认识到,该剧虽是正剧,但无论从叙事风格,还是表演体系,实际上都已经进入了后现代语境,我们可能就会有新的评价。

或许,我们对那种“刻意”,就可以用另一个词来替代,比如“设计”——为什么黄志忠要那么设计?或者有个追问,他“刻意”表现成这样,是出于什么,以及实现了什么?

而不是提出一种观感的同时,立刻就附加了有明显感情色彩的价值判断。

正如李小龙在1971年接受加拿大记者皮埃尔伯顿访谈中提到的那样——他追求一种“自然的非自然”和“非自然的自然”。这个说法让当时的记者一脸懵。但结合“刻意”这个词作为对比,我们就能发现,在李小龙的描述中,“自然”也是一个价值中立的描述。所以“非自然”(不自然)也未见得是一个负面的价值,而仅仅是一个存在状态。

我以“刻意”这个词来举例,就是想要展示,“语言”是如何对人们产生暗示,进而引导我们产生成见。

【成见背后是什么?】

在我看来,“成见”的背后,缺少的是“发展的眼光”。

因为缺少“发展的眼光”,所以我们只能依据过去形成的既有经验或理论中建立标准,并在潜移默化中不假思索地接受,甚至视为金科玉律——只要感到不适,就将责任推卸到外界,认为不是我的标准出了问题,而一定是对方的问题导致我不舒服了。

其实成见的本质是“贫乏”。无怪乎王小波会说,贫乏是最大的邪恶。

在我们的文化中,很多人都是在贫乏里长大的,不断被告知被规训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们被“贫乏”所教训,但往往又从受害者瞬间转变为加害者——去评判和规训其他走在前面的人,因为“教训”的另一面,是教育和训练。我们吃了苦头,也同时接受了那样的教育和训练。

【不同风格的表演】

如果你能认同或者愿意重新思考评判艺术的标准,可以接着看。下面要说的是我对各个演员在本剧中的表演。

黄志忠说完,说【陈潢】。

我对陈潢的表演是满意的。我也看到很多人觉得这个演员演技不太好。从专业技巧来说,这位演员跟靳辅索额图明珠这帮演员相比,确实有不小的差距。但我认为他身上那股略带学生腔的单纯气质是贴合角色的。我们当然可以脱离角色讨论一个演员的业务水准,但我认为除了这个标准以外,特定角色的完成度也是一个标准。

举例来说,夏雨不一定是个多出色的演员,但他的马小军绝对是出色的。我不知道尹昉作为演员有多大的能力,但陈天一这个角色的表演我觉得是足以打动人心的。

这个评价放在靳辅的儿子靳治豫身上一样成立。我在剧播完之后,看到饰演靳治豫的演员和罗晋一起出席为剧做宣传,发现他本人也是青涩内敛的气质。我在想,作为演员他可能是很青涩的,但这种青涩放在角色身上恰到好处。

【孝庄】

奚美娟是老演员,脸熟,但她的作品我没太看过。这次的孝庄,我觉得她的表演很好。一直很沉稳,不紧不慢,情绪起伏不大,不怒自威的样子,松弛,游刃有余,很符合这个角色的样子。皇上要杀儿子的那场戏和孝庄临死前那场,她的情绪有了较大的伸展,尤其是死前那种悲恸,和之前一直沉稳的状态有很大反差,给这个角色增添了厚度和空间,功力尽显。

【罗晋的康熙】

围绕罗晋这个角色的表演,争议最大。此前我完全不知道这个演员的存在,连名字都没听说过。所以没有先入为主的看法,对他表演的观感,我在观剧过程里也经历了变化。

作为一个历史文盲,康熙在历史上是如何被记录和被评价的,原型到底什么样我也一概不知。过去别人演绎过的版本,只有陈小春版鹿鼎记看过。不过那是商业片,不算数。

所以评价罗晋这版康熙,只就戏论戏。不与历史及其他演绎版本比较。

第一集,刚看到罗晋的表演,我会觉得他的台词节奏跟其他人不太一样。好像不是一种科班体系训练出来的样子。情绪、断句节点的把控,似乎显得不是那么圆融,跟老资历的老戏骨相比,有力不从心之感。

等到整部剧看完,我对罗晋的表演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罗晋的表演好在哪里呢?我觉得他还是理解到了这个角色的层次感,并且以一种比较聪明的方式实现了丰富的层次。

其实这剧看完以后,因为孝庄的原因,我又重温了一集小时候看过的《孝庄秘史》。此番重看,我发现当年这部剧,跟《天下长河》相比,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表演方式。

《孝庄》的表演,是特别通俗剧的方式,为了让观众迅速了解剧情和人物,每个人的每一处表演都是自带注脚的。你能从角色的表情和反应里轻易读到角色对观众的自陈,例如“我在疑虑”“我在急躁”“我不信任那个人”——所有表演都要让观众直观地看见角色的内心状态。

但罗晋的康熙,大量桥段的表演是根本不带注脚的。对于角色当下真实的内心情绪和心理活动,很多时候你无法从演员当下的表情和反应中直观地读取。你需要结合前后很多线索,例如行为、关系、处境等,在层层推进之后,加以思考,了解到角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当然跟剧本的高明和导演手法有关系。但罗晋的表演也做到了相辅相成的配合。他的留白、伪饰、收敛、遮掩为这个角色带来了更多的信息和阐释空间。他没有急于用每一个即时的表情和反应对这个角色进行总结和评判。正因为如此,他的康熙不扁平,不概念,更接近于一个人。一个不是那么轻易能被看透和以善恶评判的人。

这种表演也是跟剧中其他角色区别最大的一点。你可以说这是角色本身的复杂性导致的。但我觉得要理解这种复杂性,并且准确表达出来,也不是随便什么演员都能轻易做到的。

【明珠】

公磊长了一张有戏的脸。他也确实会演。跟孝庄的沉稳相比,公磊的明珠有另一种气定神闲老谋深算的特质。他演得不吃力。后期更是把角色的不同面相表现得非常到位。

【索额图】

梁冠华老师的张大民我一直很喜欢。他的表演非常稳。台词功底扎实。演索额图对他来说不难。老实说,我觉得梁冠华老师这次不功不过。但他牛就牛在,像一个定海神针,能把所有人都托得很稳。有他在,这个戏的表演就自成体系,不会出现各自为政的状态。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我也弄不太清楚。反正就是这个感觉。

【徐乾学】

徐乾学不好演。这个角色是个典型的丑角,他跟于振甲都很《儒林外史》。有讽刺感。所以他的表演必须自成一路。初期只要他出场,甚至整个剧的视听语言都会为之一变。对于这个角色的表演,大家也有争议。有人觉得太假,有人觉得很真,好像演员和角色融为一体了。能出现这种截然相反的评论,也是罕见。我觉得还是和前面所说的标准有关。

总的来说,有徐乾学这样的角色和表演存在,此剧就好像打开了任督二脉,兼容性瞬间倍增。那种黑色幽默、荒诞感都随之而来,相对来说,虔诚信仰的一面,理想主义的极致浪漫也就能更加酣畅淋漓地飞扬起来了。以至于整个剧的调性就不再拘泥和刻板,而是向着寓言的方向更近一步了。

【于振甲】

很多人不喜欢于振甲,我觉得于振甲特别重要。而且这个人物身上的矛盾性跟《大时代》里的丁蟹有一拼。他是必须要被写进华语电视剧史册的经典标本。苏可的表演层次也是非常丰富的。他没有徐乾学的表演那么夸张。但他非常矛盾。这种矛盾从外部看来是很荒谬的,但他自己其实备受煎熬,时刻处于不安和焦虑之中。这个人物其实有非常善良甚至纯真的一面。苏可老师呈现了他的本质,也就更加凸显了封建礼教给这个人物和这个社会带来了怎样的扭曲和灾难。

【高士奇】

喜欢高士奇的人很多。我当然也喜欢。不少人都说这个角色的人设太好了。我其实也分不清是人设太好,还是表演精彩。但有一点,从逻辑上我觉得应该是可以成立的——像高士奇这种机灵狡诈才华横溢又有人情味的角色,如果不是一个有魅力有灵气的演员,是撑不起来的。人设越是精彩,撑不起的演员就越容易被反衬出自身的不配。毫无疑问,陆思宇跟高士奇做到了相互成就。

【综述】

一部戏,能把这么多各不相同风格迥异的角色和表演风格融为一炉打动人心,不容易。

 5 ) 陈潢的“河清”与康熙的“河清”,技术的逻辑和专制的逻辑

与靳辅、陈潢“河清”的理想相比,康熙的“河清”没有任何浪漫的色彩,可以理解为巩固皇权四字而已。我不能理解也不会理解从影视剧里寻找帝王之术并津津乐道的尝试,我只想看到——当一部历史剧不以帝王将相那载于史书的生命轨迹为主线,而愿意花上几十集去畅想一个仅留下名字的普通人物——乃至虚构角色——在历史洪流中的生命时,机遇和挑战才同时向创作者现身。

基于历史的演绎避免了人物动机的片面化和人物关系的简单化,而现代创作者寄寓其中的批判和劝诫也会让观众感到亲近。不说针砭时弊、振聋发聩的《天下粮仓》,只是《苍穹之昴》中小太监视角的晚清群像也兼具好看与深刻。

近期播出的《天下长河》可属此列。《天下长河》的主要人物来自历史事实,基本人设似乎取自二月河的小说《康熙大帝》(主要是第三卷《玉宇呈祥》),并机智地删去了一写女性角色就男凝和放飞的二月河笔下那段“臣和皇帝抢女人”的狗血戏码。从1677到1684年,年轻的康熙帝发起了整治黄河工程。

本剧的两位主角,康熙一朝的治水能臣靳辅和陈潢由此卷入一个由帝王的野心、首辅的党争和地方官员的谋生之术交织而成的权力漩涡之中。除了原声配音而罗晋和尹昉都中气不足导致的台词遗憾,以及可能旨在扩大受众群体而刻意加入的部分轻喜风格不伦不类,实属画蛇添足外,故事及格,主要演员演技在线。

其实,《天下长河》选择的治河故事本身决定了只要老老实实拍,不强求“反转”、“烧脑”或乱加感情戏便不会糟到哪去。

在天灾民变的现实压力和“黄河清,圣人出”这样的谶纬之说的双重背景下,治河一向是封建王朝极为重视的工程。德国历史学家魏复古甚至用“水力帝国”的概念来分析治水的需求与封建专制制度的源起及维系间的结构性关系。而治河本身并不只是简单的技术或资源问题。

《天下长河》看似写治水,实则写支配了中国两千年封建专制王朝的权力逻辑。在《天下长河》中,治河思路之争仅仅是个开始。智者一场“舌战群儒”便万众一心的情形只能出现在爽文之中。

尽管康熙力排众议采纳了靳、陈提出的治理方案,后续泄洪区百姓的安置问题,以及更广义的人、财、物、力的调配问题才是关键。而这直接指向人与人的斗争——中央和地方之争,满汉之争,贵族官员和技术官员之争……而当代对康熙朝的影视演绎中最常见的索额图、明珠之争,只是这诸多争斗的表象和制衡之术。

当人人都出于一己的意志和利益行动,任何朴素的“好”的意志和行为都不能逃开主动或被动的扭曲。而那“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才显得熠熠生辉。

历史剧愈能忠实、准确地刻画矛盾的复杂和现实的残酷,那些理想和操守才愈显得动人。这是《清平乐》式的流水账和帝王颂歌显得儿戏又催眠之处。而《天下长河》的真实和好看也皆在于此。

治水的主题之下,一副几乎囊括了古代官场生态的官员群像也呼之欲出:清官也许在办坏事儿,能吏也许有道德污点,技术型人才也许不擅科举,恩荫也并非只方便酒囊饭袋……

其中最典型的当然是“钦差”一节:康熙一道命令,徐乾学瞬间由京城里比蚂蚁还多的小官儿摇身一变为地方官员争着巴结的“钦差大人”,这正是专制权力的逻辑;康熙提问徐乾学,“你是谁的人?”索额图提点徐乾学,“你是谁的人?”,问题一样,用意不同,这也是专制权力的逻辑;徐乾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弄清了自己是“谁的人”——站队——后,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又被另一个钦差高士奇死死按在手心,方才领悟自己的身家性命究竟在谁手中,这还是专制权力的逻辑。

于这样的逻辑之下,炙手可热的索额图、明珠之流是皇帝的棋子,而观众日益了解这样的逻辑后,影视剧中对皇帝“孤家寡人”之类的刻画和同情,也愈来愈为现代观众厌倦。

陈潢是有真知的技术官员,但他官场经验的匮乏注定将他引向失败——不仅是政治生命的失败,而是河清理想的失败。

靳辅则更有政治经验,能在坚持底线的基础上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之中为人民的福利搏杀。在某种意义上,靳辅甚至有些类似黄志忠曾饰演的另一个角色,《大明王朝1566》中的海瑞。

他们的人格魅力一定会吸引到有良知者在自保的基础上为其行方便,也一定会吸引到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敌人,而后者之众远大于前者。

而他们理想的实现,在搏杀之外,往往依靠运气。比如,出身基层官员、以官场小说闻名的当代作家林少衡曾写过一个心照不宣的基层官场规则:平时小贪小腐无伤大雅,水灾来了必须顶上去,“该死就得死”——在某些情况下,专制权力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是一致的,那么靳辅、陈潢的努力,便更可能成为现实。而当专制权力的利益没有受到根本威胁,《大明王朝1566》中那句“再苦一苦百姓”便又会上演。

于是,靳辅、陈潢这类人物的故事本身拥有严肃的悲剧感——为了实现崇高的目的,往往不免将他人甚至自身化为工具。伤及无辜乃是常事。纵然己身一尘不染,终不免被污。正如靳辅本人的仕途既然得益于明珠,那么无论他有心无心,都被视为明珠一党,并最终受累于后者。

正如《大秦帝国之裂变》中年轻的嬴驷被设计杀人,《天下长河》开头已经为救灾而死过一次的靳辅之子此后又被献祭。“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正是惨淡的现实。用陈潢的话说:“做个事儿怎么就这么难啊?

还好,在陈潢和靳辅公费朝圣到黄河源头的星宿海时,《天下长河》让失意书生陈潢说出了自己的理想:“大禹、李冰、前朝的潘季驯,大家只记得他们的名字跟这条河在一起,我要做他们这样的人,我一定要让黄河安澜,不输古人。”

在我看来,这比《雍正王朝》让雍正在洪水面前忧国忧民和《军师联盟》让曹丕向汉献帝承诺“你就向全天下证明,你(禅让于我)没有做错选择”要真实、感人得多。

与这样的理想相比,《天下长河》的男一号康熙显得黯然失色。我能理解本剧为了贴近观众基于一系列影视剧而产生的历史印象而将治水之事与平三藩、收复台湾和对俄作战等历史事件糅合在一起。但这样的糅合并未改善《天下长河》中康熙的形象。

当《雍正王朝》里的康熙出彩到甚至压过男主角雍正的风头,当《康熙王朝》中后期完全称得上刻薄寡恩的康熙也为人称道,本剧的康熙揽下了最多的槽点。

这并不是演员不够努力,而是观众的期待变了——康熙固然是模范皇帝,但与靳辅、陈潢“河清”的理想相比,康熙的“河清”没有任何浪漫的色彩,可以理解为巩固皇权四字而已。

在小说《康熙大帝》第三卷的结尾,康熙亲征准噶尔大胜归来,见到黄河之水清了,才想起放出下狱的陈潢,却已然太迟——在将《河防述要》呈给康熙后,陈潢于是夜溘然长逝,而靳辅早已身死。

当然,在历史上,黄河之水既未变清,靳、陈二人也均死在康熙对噶尔丹取得军事胜利之前。

在这个意义上,《天下长河》的故事注定是悲剧——也许“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才华和“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胆气加起来也不一定能做好某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

但是影像永远能以批判和关怀同在的视角去想象这样的理想、才华和胆气,想象一个和残酷现实截然不同的世界。

 6 ) 《天下长河》:历史剧低潮的回勇之作

豆瓣开分8.4,荧屏上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这样高口碑的历史剧。

明珠、索额图、三藩、台湾、葛尔丹……乍一看,《天下长河》似与20年前的《康熙王朝》同属于一个“宇宙”。但它没有后者那般大开大合,而是选择了治河这样一道窄门。在这部剧中,没有“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帝王心声,只有埋头苦干、为民请命的古仁人之心。

客观来看,这部剧并没有(甚至有意降解)太多抓人眼球的商业元素,能够打动观众的可能就是这份质朴之相。换言之,《天下长河》符合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历史剧的某些想象与期待。

1、历史剧经历了什么?

由于古装剧的形态近年来发生了不少变化,想要给历史剧找一个坐标系着实不容易。如果以真实历史做背景、真实历史人物担主角作为一条标准的话,那么今年上半年播出的《山河月明》(5.5)与2020年播出的《大秦赋》(5.4)无疑是其中典型代表。过去三年播出的类似作品还有《清平乐》(6.4)、《大宋宫词》(3.7)、《大明风华》(6.0)。

不难看出,《天下长河》的口碑在近年来的历史剧中比较出挑。这便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历史剧数量越来越少,但整体风评却很难上去?

这个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市场、政策、创作者、观众。

当市场供给不足之时,创作者的创作自主权相对是比较大的。早年的历史剧多带有一些精英趣味,比如《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大明宫词》《康熙王朝》《大明王朝1566》《汉武大帝》《贞观之治》……由于可选择性有限,拍什么观众就看什么,这些作品反过来行塑了人们对于历史剧的想象。

当市场偏好逐步形成时,内容创作也会随之洗牌。2012年左右,以《甄嬛传》《步步惊心》《宫》等为代表的女性向宫廷剧走红,而以《楚汉传奇》《赵氏孤儿案》《大秦帝国之纵横》等为代表传统历史剧表现不佳。从此,历史题材“阴盛阳衰”便成为常态。

当网络小说成为古装剧的主要源头,这种风潮直接影响了历史剧的形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或许古朴的架空历史剧《琅琊榜》、“历史大人物搭台虚构小人物唱戏”的《长安十二时辰》更符合人们对于历史剧的浪漫想象,唯一有传统历史剧余韵且有被观众认可的作品是三国题材的《军师联盟》。

政策对于历史剧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当宫斗剧受限后,一时之间,以宫廷作为背景的大女主剧另寻出路。《清平乐》《大明风华》《大宋宫词》三部剧原本都有原著小说,但最后都往正剧方向做了几乎另起炉灶的改编,最终呈现的作品,游移在古装大女主剧与历史剧之间,两边不讨好。

历史剧之所以处于这样一种尴尬的位置,一方面因为能写出恢弘大气历史剧的编剧越来越稀少,另一方面与历史剧在舆论场上易被苛责不无关系。创作者的能力和定力会影响作品的成色,而观众的反馈也会反作用生产。

与20年前不同,互联网让历史知识的获得变得便捷起来,其中一些人还成为某些领域的达人。当一部历史剧在播出时,一些观众与其说是关注戏剧,不如说是在测试自己掌握的一些日常难以施展的“历史才华”,历史剧经常会成为靶子。而伴随着历史民粹主义者与文化激进主义者的挑动,历史剧的舆论生态愈加复杂。

一些时候,舆论对于一部历史剧的臧否,完全超出文艺评论的范畴。久而久之,历史剧便有了招黑体质,其创作也变成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在这样的低谷之下,《天下长河》能够实现突围,实乃历史剧的一次回勇。

2、《天下长河》有何创新?

很多人会认为,题材厚重的《天下长河》不太符合湖南卫视的平台调性,但换个角度,这也侧面反映了芒果台对精品剧的追求。不难看出,《天下长河》是主管部门和平台精心打磨的一部剧,它在为今后的历史剧树立新的样板。

在我看来,《天下长河》在内容、形式、主题三个维度实现了创新。

“漕运”“治河”“三藩”,《康熙王朝》和《天下长河》都提到康熙登基之后面临的三件大事。其中,“治河”与“漕运”息息相关。在清朝的诸位“总督”当中,除了各路封疆大吏之外,还有应对专门事务的“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可见这两件事的分量之重。

如果说20年前的《康熙王朝》主要表现是康熙一朝的“武功”——平三藩、收台湾、灭葛尔丹,那么《天下长河》则展现了最难表现的“文治”——民生治理。从这一点上来说,《天下长河》与《天下粮仓》以及其姊妹篇《天下粮田》在内容上有相似之处。

以往的历史剧多聚焦于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天下长河》则讲述靳辅、陈潢两位河工治河的故事。故事有两条线,一条是紫禁城的朝堂线,一条是河督府的治河线。治河不仅会牵涉到平三藩(运粮草)、平定明郑(练水军)等军国大事,而且直接关系到财政收入的再分配,中心与边缘紧密交织。

一般情况下,历史剧多从一个贪墨案切入,在吏治腐败与权谋博弈上着墨颇多。《天下长河》虽然也写了一些贪腐案,比如王光裕案、金文祥案、阿席熙案、王登选案……尽管这些影响治河的蛀虫看似都与朝中大臣勾连,但本剧并未就此深挖,呈现出一出出反腐大戏,而是点到为止。

这样反常规的处理应该是有意为之,该剧还是想把戏剧重点放在靳辅、陈潢“历百战功成”的治河故事上。索额图与明珠的党争,以及各级官员的贪腐案,有意做了淡化。甚至从选角与表演风格来看,索额图与明珠一瘦一胖的卡通化形象,以及偏喜剧化的表演,客观上也降解了作品的权谋与党争属性。

从人设来看,徐乾学、高士奇两位汲汲于仕途的士子,与不求做官只求做事、有着“呼吸之际,天地变色,顿足之时,黄河改道”壮志的陈潢形成鲜明对比;而整天以一副迂腐的理学“圣人”自命的清官于振甲(康熙朝有两个“于成龙”,为了不使观众与另一位籍贯山西的于成龙混淆,《天下长河》特意用“振甲”这个字来称呼,意在与2017年历史剧《于成龙》的主人公作区分),则与勇于担当、悲天悯人、经世致用的能臣靳辅泾渭分明。

近年来以清朝为背景的历史剧有:《大清盐商》《于成龙》《天下粮田》《一代名臣陈廷敬》等。单从制作角度来看,《天下长河》的精致是肉眼可见的。

特效与实景拍摄的融合增强了本剧戏剧环境的沉浸感。不管是洪峰肆虐的漫卷画面,还是洪水泄去的凄凉景象,《天下长河》把黄河泛滥这一灾难通过特效淋漓尽致展现在观众面前,在大屏观看极具震撼感。而类似的桥段,即便以黄志忠出演的经典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中“毁堤淹田”段落来比较,进步也是非常明显的。

与一般古装剧多集中于室内不同,《天下长河》有不少户外戏。不管是治河时的河堤,还是探访黄河时的蜿蜒河道,实景拍摄让剧名中“长河”二字深入人心。当一行人到达星宿海,陈潢感慨:“史载唐朝贞观年间,大将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到过这里,他们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览观河源,现在我们也来了。”一股怀古幽思铺面而来。

《天下长河》在表现形式上的创新还有很多。比如,徐徐展开的河道长卷动图片头,极简且雅致;大气磅礴的交响乐配乐,烘云托月;对古装剧中康熙随时随地穿着龙袍的纠偏——该剧在服装上区分了朝服和常服,多数情况下,罗晋扮演的康熙穿的是常服。

历史剧的主题表达,多有其独特的当代性。鲁迅说:“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天下长河》拭去笼罩在历史剧身上混浊晦暗的色调,投射出一抹海清河晏、光风霁月的亮色,挖掘与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与“江山就是人民”的治国理念产生碰撞。

作为一部历史剧,《天下长河》的缺点也显而易见:戏剧性不强,情节琐碎且关联度不高。但毫无疑问,它决然地与各类古装商业剧做了切割,返璞归真回归历史剧的传统赛道,为历史剧回归主流剧集做出了示范与样板。

文/杨文山

 短评

一集里面大部分剧情都是水的,没多少有效推动,演员在这动不动就是大特写独白,几个权谋老臣演的都没啥智商似的,全在讴歌忠臣,黄志忠永远脸上写着:我是海瑞

6分钟前
  • 日落大道
  • 还行

我果然还是比较吃黄志忠演这种刚直型的角色,“你们家主子要替我洗罪,可是我无罪可洗”,这铁骨铮铮的台词他说出来就超级有说服力!

11分钟前
  • 陈默
  • 推荐

因吹斯汀,前世你是君我是臣,现在我为君你为臣了,好想看虐渣爹。我重刷鹤唳华亭后的怨念太深,看完七集了,太好看了,终于又有能看的国产古装剧了,可是一想到他们的结局就好悲伤啊,可是想想这又挺真实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世间既能做个为百姓办事的好官又能保护自己的寥寥无几,更多的人都在灰色地带。在浮沉中左右逢源。又想到鹤唳华亭了,君子行路,不但要提防小人对自己的伤害,更要提防和小人对抗之时自己对自己的伤害,所以道比术要难得多。靳辅和陈潢都是不喜用术的人,渣爹这回和阿宝一个属性了。

12分钟前
  • 宣宣
  • 推荐

看片花说剧组专门挖了一条“黄河”,置景用了五个月,剧中画面呈现的质感确实很不错,守河的百姓们滚下堤坝那一幕看得非常揪心

13分钟前
  • zebra Fong
  • 力荐

黄志忠的造型总让我联想到《大明王朝1566》的海瑞 他在老家光脚站地上泼水的场景。全员演技派 看着就是过瘾 完完全全被震撼到了 尤其奚美娟老师!罗晋的演技虽不如大家常对比的陈道明 但也表现出了特色 感觉有在磨砺演技 起码接住了老戏骨的戏!会追下去🥳🥳🥳

18分钟前
  • 3108
  • 力荐

罗晋尹昉黄志忠奚美娟等演员的演技真不错。剧情非常吸引人。服化道也无可挑剔。这部剧还是爸妈推荐提醒我看的。2022年下半年难得的佳作。

21分钟前
  • 李湘
  • 力荐

最后终于明白片尾曲是什么意思。天地万物之逆旅,光阴百代之过客,只有黄河之水百年浩浩,奔流不绝。功名利禄者,屈而薨亡者,他们的故事发生过便存在了,如同百万因政治博弈而亡的冤魂,永远留在历史之中。本年最佳,深刻却不晦涩,娱乐性故事性任务性兼顾,本是因为演员看的,但导演编剧给我惊喜很大。

22分钟前
  • 瑶光
  • 力荐

罗晋没有演出康熙一代雄主的气魄,在擒鳌拜、削三藩之后的康熙,还是《鹤唳华亭》那位唯唯诺诺的皇太子形象。同时朝堂争斗的权谋部分水平大幅下降,照着《康熙王朝》比大概还差10086个《鹤唳华亭》

27分钟前
  • 无复烟火
  • 较差

好感慨,想当初共挤在一间屋子谈天说地欢声笑语的同僚入仕以后关系都开始变得微妙起来,代入现实中的自己想想,这其实挺唏嘘的

29分钟前
  • 66号公路灰狗
  • 推荐

挺有趣的,不全都是那种比较严肃的剧情。“我可是探花啊。”委委屈屈可可爱爱的徐乾学,前一秒光鲜亮丽,下一秒社畜上班,这人生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刺激了

34分钟前
  • 一只小猪🐷
  • 推荐

圣祖康熙素有宽仁之名,本剧从康熙年间黄河治理切入,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所谓“好皇帝”领导的封建专治体质对平民敲骨吸髓般的压榨和剥削;鞭辟入里地讲述了帝王权术、官宦党争对真理和个人意志的碾压和戕害。同样涉及平三藩、收台湾、征葛尔丹、明索之争等历史事件,本剧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二十一年前《康熙王朝》王侯将相叙事的反写,是给那些动辄喜欢共情统治者的观众的一记耳光。

39分钟前
  • 仙剑风晨
  • 力荐

这部剧的台词太犀利了,徐乾学对高士奇说世上有你我这样的人,哪里有陈天一活的地方啊,也算是总结到位了!

43分钟前
  • macca
  • 力荐

借古鉴今,今日抗疫何异于昔时防川。

47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推荐

靳辅是我在这部剧里最佩服的人,知礼义却无迂腐之态, 能言善辩却不巧舌如簧,深谙官场之道却不用官场手段,简直是清流。

48分钟前
  • 默默(暴富版)
  • 力荐

罗晋演的好装逼

49分钟前
  • 往事暗沉不可追
  • 还行

1.国产剧有这样的结尾,没弄个大团圆,很不错啊。2.高鹗说有时候清官比贪官的危害更大,于震甲真是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3.正面人物一直很难塑造,靳辅陈潢有点扁平化,除了靳辅更懂官场、陈潢更懂治河外,有时候找不到两人的分别,一样的耿直孤介。

53分钟前
  • 荒了邵平瓜圃
  • 力荐

这个切入点选的很新颖啊,现在的观众对靳辅陈潢估计都挺陌生的吧,有这么一部剧能讲讲他们治水的故事也蛮好的,属于涨知识系列了

57分钟前
  • toni rakkaen~
  • 力荐

目前看算是比较新颖的选题,河道治理工程一直是历朝历代的重点,但却鲜少有关注到这块的影视作品,在中国治河史上有不少名人志士都应该值得被人记得,立意不错,好评

60分钟前
  • 胡萝卜炒鸡蛋
  • 推荐

严肃又搞笑,历史正剧「天下长河」参考文献:王光裕《贪官的自我修养》柔儿《贪污会计学》徐乾学《行贿的艺术》高士奇《擂鼓四通》陈潢《河伯的前世今生》索额图《金碗诗集》明珠《琉璃蛋的制作工艺》(插图版)康熙《我与索相、明相之方法演技》于振甲《吾日三省吾身》靳辅《十种涛声》(注:以上书籍皆为本人杜撰,请勿在各大书店检索。)

1小时前
  • 令希丰
  • 推荐

很喜欢这一部。有康熙母亲,这个真的真的很少出现的人物。

1小时前
  • Genuin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