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寺

HD中字

主演:叶舟 吴荻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兰若寺 剧照 NO.1兰若寺 剧照 NO.2兰若寺 剧照 NO.3兰若寺 剧照 NO.4兰若寺 剧照 NO.5兰若寺 剧照 NO.6兰若寺 剧照 NO.13兰若寺 剧照 NO.14

 长篇影评

 1 ) 潮濕的影像

2017TGHFF

蔡明亮的電影發展到了VR境界,更加是讓觀眾自由選擇視點。

一貫的長鏡頭+定鏡頭,全片無對白,只有一幕有人物的笑聲/哭聲。

畫面因為提供給觀眾「凝視」,細節(美術、陳設、燈光、人物動作設計等等)都處理得很好。

聲音設計也很有層次,蟲鳴鳥叫雷聲水聲一層疊一層。

雨的控制也很厲害(sex那場,隨著情緒,雨水變大變小)。

VR體驗還算不錯,除了畫質有待提升(應該是VR眼鏡的解析度不夠高?看得到一個一個的像素格…有些地方也很模糊…)。

VR實現了可以360度觀察拍攝的環境,甚至可以感受到陽光灑在臉上、雨水迎面噴來。

只是VR為了實現360度,不能拍特寫鏡頭,希望未來技術上面可以實現擬人般的Zoom In/Out,脖子往前伸(影像就變大),脖子往後縮(影像就變小)之類的,更加讓觀眾有「虛擬實境」的感覺。

乳白色塑膠浴缸,嬰兒般大的魚,綠得過飽和的植物,泥濘廢墟的房屋,鳥蟲蠶蛤蟆的叫聲………把亞熱帶/熱帶濕潤地區的景象和氣候,以及給人壓抑/潮濕的感覺,用影像呈現了出來。

20171119蔡明亮&李康生映後座談:

蔡明亮笑稱拍VR是很寂寞的,看電影的人數量有限,而且沒什麽影展有VR(笑)。看完VR以後,也沒什麽觀眾鼓掌。

在威尼斯,用Samsung(三星)的VR眼鏡放的,但因為我們當時是HTC贊助,HTC的系統,雖然後期儘量做了兩個版本,但三星播起來很多問題。

當時我們在拍的時候,覺得這部片真的完美了,老天的幫助(下雨),表演、燈光、現場的昆蟲等等。

整部片其實有24個鏡頭,細到蔡明亮無法干涉。以前蔡明亮當導演,是手工的概念,拍攝、剪接、聲音等等都會干涉。

蔡明亮看豆瓣,看到有人說「看到了縫合」,但是其實沒有!(雖然確實是「縫合」),蔡明亮已經努力做了。蔡明亮導演想請教影迷們,大家看的到底是技術還是電影。

拍VR,蔡明亮感覺自己的熱情都被消磨掉了。蔡明亮感覺拍VR既好玩又不好玩,他感覺VR也只是一種創作媒材,拍VR也是蔡明亮的電影。

VR攝影機與演員最近的距離,目前的技術,目前最近只能120cm,沒有辦法近距離拍。或許未來科技可以發展,發展到可以拍微距,但是蔡明亮覺得那個不是「特寫」,只是距離演員/物品很近。VR讓「特寫」這種最有力的鏡頭語言消失了。

蔡明亮剛剛拍了一部短片,全部是特寫的短片,因為他拍《蘭若寺》的時候憋了很久。蔡明亮覺得「特寫鏡頭」最難拍,是一個「用臉構圖」的鏡頭。

VR電影和劇場、電影、電視不同。VR是沒有「習慣性的構圖」,蔡明亮導演覺得自己的電影一貫都沒有重複的構圖和視角,用構圖來建構自己的電影語言。

一個地方即使很美,如果沒有構圖去拍攝,可能會覺得很普通。

但後來蔡明亮導演發現,VR拍攝過程中,可以用「機位」,也就是鏡頭的角度、高度、距離,這些都是構圖,導演提供了自己站立的地方,但是「構圖」需要觀眾自己完成。

有人覺得VR不需要攝影師,只需要操作VR的技術人員,但是導演覺得他拍VR還是需要攝影師,攝影需要對燈光非常敏感。

蔡明亮的電影走的是「造型」、「視覺」的路線,不是走「劇情」的。《家在蘭若寺》裡面,燈光、色調全部都是精雕細琢過的。

「蘭若寺」真的是在導演的家附近,那棟房子就在導演家隔壁。

李康生腳中風以後,就一直在接受治療,蔡明亮在照顧他。所以片中的接受電療,是李康生真實的狀態。蔡明亮導演笑稱自己沒什麽好拍的了,就只能怕生活了。但是,生活也就是一種創作,日復一日的生活,最終會導向一個結果。

蔡明亮最近又開始看《少帥》(之前覺得看不下去),蔡明亮最想拍《半生緣》,但因為內地最近有人在拍了,所以蔡導也沒什麽興致去拍了。

蔡明亮說他的創作,不擔心錢的問題(笑)。因為他覺得找錢太容易了,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都願意投錢給他拍電影。

搬到山裡面、住在廢墟,蔡明亮和李康生的生活,真的離不開昆蟲、蟾蜍等等,所以也就稀松平常了,反而覺得人類是這個地方的闖入者。所以延伸出了一個「聊齋」的故事。

《家在蘭若寺》寫的是李康生生病,這是一個治療的電影。拍戲的時候,導演和李康生有發生小摩擦,比如,Rundown上面有寫叫演員「做保護措施」,但是到現場,蔡明亮導演叫李康生把所有的保護措施都拿掉了(然而女演員都保護得很好)……

原本還拍了爬進浴缸等等的鏡頭,但是最後都剪掉了。

當作品走到影展,影展有很多影迷、真正懂電影愛電影的人。

之前蔡明亮導演很多電影都到美術館放映了。《家在蘭若寺》這部片,美術館的版權是蔡明亮導演的,但是因為是VR,所以技術和HTC是綁在一起的。導演和HTC的關係蠻微妙的。HTC這次請我的主管,之前是tvbs的,很有生意頭腦。HTC要把這部片子帶到電影院,從TW帶到世界各地,之後也會推到中國市場。

電影「觀看」這種行為,有一種「儀式性」,即使是在美術館播放,也要製造「人潮」,導演在、作品在。蔡明亮笑稱自己的電影只是不賣票房而已。美術館放電影,觀眾會有一種去看「展覽」的心情。

VR是一種新的觀看方式,即使在戲院看,戴上頭套,還是覺得是自己一個人在看電影(但同時也感受到自己在戲院和很多人在一起看)。

觀眾觀看的時候,不用強行對比蔡明亮之前的作品,不要「穿鑿附會」。導演在拍片的時候,也沒有想那麽多,就是很自然的事情(覺得這樣拍比較美、覺得這樣拍比較好…)…。

雖然我一直在拍李康生,但其實每部片裡面的李康生都不一樣,人是會老的,身體會破敗的。

李康生堅持不想被拍到脖子是歪的,這點導演接受,也不會覺得可惜,因為「我不想讓你看到」是他當下的狀態。而觀眾,其實對這些幕後的事情是不知道的,觀眾只能「看」和「接受」。

蔡明亮覺得,現在電影能做的「創作」其實很少,但他一直堅持「創作」。蔡明亮的電影,就是一直在面對生活。他拍他有的,如果他沒有的話,也不會去找一個小說去改編來拍。

VR技術本身有很多限制,我們拍的時候是4k,播放是2k。但是觀眾追求高畫素,到底是在追求什麼?不論電影看起來再真實,也是「虛擬」的。觀眾現在有點不知道自己要什麽了,所以就會亂要求,還說看到「縫合點」,真是胡扯!大家就來看「作品」就好了。

VR也是一種創作工具,蔡明亮導演拒絕接受採訪去談VR,VR就是技術,沒什麽好談的。就像現在到處都在舉辦「一起來拍電影」,拍出來的東西亂七八糟,這有什麽意義?!拍電影就給有想法、有天賦的人去拍就好了。其他人就「看電影」、「看作品」。

VR蔡明亮導演還是著重在一個面向,雖然後面也要拍(牆壁很美),但是演員在前面,所以觀眾的注意力也會集中在前面。

第三個鏡頭,陳湘琪在後面的房子出現了,有一個摩托車開走了(媽媽離開了)。這是戶外,一個寬闊的空間,觀看VR的時候,觀眾應該會習慣性地四處看。

有人請蔡明亮、有錢,蔡明亮就會願意去拍電影,拍電影去講他想解決的問題。

從《哪吒》開始,蔡明亮導演就想嘗試貼近真實,到了VR,有一點點接近「真實」了。但同時也覺得很可怕…

比如,「特寫」,為了把事物拍清楚,但同時也逼著觀眾去看。

《家在蘭若寺》裡面,也逼著人去看,電鍋破敗了,房子變廢墟了,人變老了,即便是sex,也是沒有被美化的、不怎麽愉快的sex。

蔡明亮導演覺得他一直在向外丟東西,但是丟到沒得丟了,他就開始發展新的東西。比如他最近拍的那部短片,他覺得片子裡面的臉很好看(可能其他人不覺得),但導演覺得好看就足夠了。

VR的聲音設計,這次《家在蘭若寺》的聲音做得非常很仔細,都是蔡明亮跟著一起做聲音後製。但是VR不像戲院,聲音是通過「耳機」,但每個耳機不一樣。所以這是VR要克服的技術。

現實中,人在一個小房間裡面,聲音從前面或後面來,其實沒有差很大。

人看VR為什麼會東張西望?因為他們看VR的時候有「東張西望」的權力。但是,觀眾也要習慣VR的觀影方式。

創作就是作者運用了一個媒材,蔡明亮有在認真思考這個媒材的特性和本質。

蔡明亮導演希望,將來VR放映的空間,也可以專門設計一下,「作者」的概念很重要。

戲院通常沒什麽「作者」,都是「商品」。

(PS,金馬影展在西門的現場QA基本都是內地人…感覺大家都好瘋狂…)

 2 ) 这部能在尖酸刻薄的豆瓣拿7分属实迷惑

这部能在尖酸刻薄的豆瓣拿7分属实迷惑,如果它票价打个对折我可能还能给个及格分,但是500新台币就给我看这个我真是觉得1星辛苦分差不多了。 电影本身我也没有资格多说,毕竟也只是第一次看VR电影,没有比较基准。但是这确定是一部电影吗?不需要摄影师、不需要剪辑师,我甚至怀疑它的剧本有没有我的作业页数多。 至于体验上,那可谓真的很糟糕。 ①个人体验过两次VR,两次鼻子的部位都漏光,关键是VR放映还不像银幕电影一样放映的时候关灯,对于颧骨高鼻子瘪的观众来说体验极差; ②Vive的颗粒感也太严重了,我高中班里的监控摄像头都比这清楚。听说这还是8K?听说HTC的VR技术还吊打三星?那我看这产业属实没未来; ③声音辨位不明晰,没听出来具体有几个声道,但是一个女子沿道路从右向左走的场景还有一个下雨的场景明显能听得出来画面和声音的感受是不契合的。

综上所述,VR目前的应用主要还是在于游戏产业,影视行业真的没必要瞎凑热闹了。

#金馬國際影展# #TGHFF#

 3 ) 剪辑的消亡与“空间电影”——8KVR初体验

1、北影节从去年开始开设了VR单元,票一直很难买,今年最难抢的就是蔡明亮这部,开票当天就没有周末场和工作日下班场了。幸好,我在朋友圈看到了转票……作为一个“转票节”,确实可能会在你需要的时候照顾到你。

2、晚上8点,我来到先锋运动场,地图上根本搜不到"VR北京",我感觉这里是专门为北影节临时布置的放映场地。

3、一个VR厅大概30个座位,椅子是可以旋转的,每四个座位围绕着中间一个机器柜,每个头盔各连接一个电脑主机。

4、开场前,有志愿者解说佩戴方式:找到白色屏幕,松紧可调,焦距可调,不能把手放前面,会影响信号,出于卫生考虑需要戴眼罩。

5、我戴上之后,感觉很模糊,需要不断调整,找到清晰的点,而且只有最中心是清晰的,周围越往外越模糊。清晰的地方也不是那么清晰,所以8k的VR并不意味着画面就比常规电影清晰,因为VR是全景画面,本身就需要比常规电影更高的分辨率。就是你普通电影标配是2K,但VR标配可能就是8K。

6、之前听很多人吐槽戴3D眼镜特别不舒服,我其实一直感觉还好。但这次的VR眼镜是真的让人难受……额头部分勒得特别紧,看完之后还感觉头疼。如果额头不勒紧就看不清,而且眼珠还要向上用力,额头的肌肉就特别疼。而且那个卫生眼罩很碍事,我中间把眼罩给摘掉了。

7、开始说影片,片名出现在画面里,3D效果,是真正的3D,比电影院3D效果好太多,就是类似全息的效果。所以3D电影真正的魅力其实在VR电影里才能感受到……

8、剪辑的消亡与“空间电影”:影片一如既往是蔡明的长镜头,一场一镜,实际上VR这种媒介本身就是会让剪辑减少,因为一个全景画面就已经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信息,观众转动眼睛就是在“剪辑”了。这一点正好符合蔡明亮的电影风格,演员就是完整地演出,观众慢慢地观看。而且这次观众可以自由移动视角,看演员之外的环境空间。影片的场景都是在废弃破旧的房子里,周围的空间有意突出废墟美学感,本身就是供观众去欣赏的重要部分,不像常规电影,这些空间可以随着观众眼球的转动直接成为画面中心,成为被观赏的主体。本来蔡明亮近年来都在尝试把电影与装置艺术相结合,让电影成为美术馆空间的一部分,而这次VR技术让电影本身就变成了一个美术馆“空间”。

9、废墟美学装置:有个镜头的地面上爬进了树根,形状很漂亮,不知道是不是摆拍的;男女主做爱之后,整个房间都是烧过的白纸,破败凌乱。

就是这些揉烂的纸

10、恐怖效果:试了一下,如果往底下看,会看到地面,你会感觉自己悬浮在空中,就像一个点,并没有占据多少空间,所以有时候你处在高处,往下看时会感到恐惧。但表演区并没有很多,也基本固定在一个方向,只有一个镜头是两个演员出现在了不同的方向:母亲从街道右边走过来,然后我回头看背面,废弃房子里突然出现一个白衣女人在往外看,我真的被吓到了。VR其实非常适合惊悚片,想不吓人都难。

11、每个之间镜头就是硬切,但不感觉跳。

12、有些镜头有拼贴的痕迹,感觉做了特效,比如一个镜头里,白衣女人的四周都是墙壁,观众和女人一样被困在密不透风的空间里,这肯定就是通过特效加了一面墙。另外,片尾字幕里有特效团队这一栏。

13、VR诞生出来就被认为适合色情产业,而蔡明亮这次拍的床戏可以说为此推进了一步:小康和鱼化身而来的女人做爱,外面的雨越下越大,跟他俩做爱的节奏完美配合,溅进房间的水越来越多,整个空间越来越湿。

14、声音:并没有完全还原现实生活的声音感,但方位感很明显,特别是转头的时候,声音方位会发生变化。

15、灯光:小康房子外面有高光,但看不到灯源,只能看到漆黑的夜空或者全白的天空,可能是特效处理了。

16、结尾突然出现一首歌,名为“热情的眼睛”,明显是在说,观众在看VR影像时变得更加主动。

17、结束后,有人说看不懂。

 4 ) 我这个小白看傻了。

买了#金🐴#这部的票,可给我看傻了,如临其境,不能自拔。

带上眼镜那一刻,我真的惊了,迫近的真实感着实令人震撼不已。360度,房间里的每一个细节,我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观者仿若一粒漂浮的尘埃,默默无闻地长久凝视着独居男子的静寂生活,你平视着看他亲若老友,恍然俯视却发现空无的自己如临深渊。 有一个镜头印象深刻:亡母在马路上走着,我转头,却发现那座破落的楼里竟有一个正在凝望的白衣女鬼。 最后潘迪华的歌声太动人,男人吃饺子把我看饿了。 蔡明亮寥寥又长久的镜头语言真的适合VR这一载体,因为它给予了我们足够的时间去全方位地旋转着汲取这些丰富的画面信息,这些信息不再局限于四四方方的屏幕,而是蕴藏于一个全新的视觉空间里,且要求着观者的高度参与。 烂尾的破楼,脱落的墙皮,暴雨的侵入,人鱼的交合,孤魂的落寞。 一个人和三个鬼怪,互相羁绊,没有言语。

原来一本《聊斋》翻到底,写尽的,都是孤独男人的慰藉。

 5 ) “自溺到不可自拔”的蔡明亮

不是臺灣每一個人都自溺,我可以自溺到打算用李康生一輩子。我的一輩子用他,我活著我就拍他。他活著,讓我拍,我就拍他。他不活著,或者我不活著,我就沒有電影了。這是我給自己越來越清楚的一個概念,走到這個年齡,我不會動搖,也不需要動搖了。

——蔡明亮

四月的香港影展,拖到現在才寫《家在蘭若寺》,似乎是太遲了。看完電影沒有立刻評價,我想是因為困惑。但困惑不代表不好,困惑也是一種情緒,電影令我產生了這種情緒,然之後,思考與討論開始了。曖昧不明的鏡頭與故事總會為我的神經線帶來辛辣的刺激,規規矩矩的嚴肅派大概不能體會其中樂趣。

電影講述了一個帶有幾分超現實色彩的愛情故事:小康在山中養病,他唯一可以訴說心裏話的對象是一條魚精,山中的“廢墟”成為了小康與魚精奇異愛戀交會的場所; 鄰居是一位白衣女鬼,卻無論怎樣都無法踏足他的生活; 亡母為小康煮飯,小康卻永遠吃不到...

對這部第一印象和蔡導從前的作品無異,是濕潤感。不知是否該歸功於VR技術,暴雨中小康與魚精在浴缸裏做愛的場面,實在太過於刻骨銘心。加上香港室內一貫的冰凍式冷氣放送,觀影過程裏覺得自己也被漸漸淋濕,寒涼的雨下得人心也冷,竟開始渴求溫度與擁抱,甚至內心原始欲望的小人也跳出來作祟,盼望得到更多慰藉。毫無預兆地,孤獨感侵入身體發膚。現在想來這好像是蔡氏電影一貫帶給我的感官刺激。

另外的感覺便是,奇幻。拆除傳統倫理道德的圍牆,對蔡明亮來說早已不是新鮮事。《河流》裏熄燈之後的父子“亂倫”,《天邊一朵雲》裏小康與AV女優近乎“病態”的性交,《臉》的密林交歡,蔡氏的性愛場景與方式總是令人驚訝。蔡導在訪談裏談及《河流》時曾說過,人的基本恐懼在哪里?在身份,在各種不知所謂的莫名的。你怎麼可以說爸爸是同志呢?到最後,燈一關,身份就不見了,只是兩個很寂寞的軀體。《家在蘭若寺》同樣有意無意地觸碰著觀眾的惻隱,人與魚怎麼能做愛呢,亡母怎麼能回來給兒子煮飯呢,白衣女鬼又如何與人共處?除去各種“不知所謂的莫名的”,你會發現電影再簡單不過了,孤獨的靈魂同處於廢墟,肉欲的歡愉只不過是肉身回應條件反應的自由。有的人享用著高潮的大雨滂沱,有的永遠沒辦法互相慰藉。

對我而言,《家在蘭若寺》吸引的地方根本不是VR技術,而是蔡明亮如何使用這種技術。

我擅自揣測蔡導的想法,他沒有說要一定要拍一個令人震驚的跨越物種的奇幻愛情故事,他只是自然而然拍成了這樣。他想要拍的是他的小康,拍他洗澡做飯,拍他生活的樣子; 他要拍一場忽大忽小的大雨,一場浴缸裏做愛的戲......蔡導的自溺常常令人莫名其妙地感動,那是種完全不討好觀眾的清高。他就是靜靜地拍,一生都只拍那一位男演員,才不管你買不買帳,他都不會在原地等你。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歡他的理由是,他的作品過於“自我”,他整個人太過易碎,我難道不知道嗎,他自己難道不知道嗎。這個時代觀眾的口味喜好變得很實際,兩個小時裏,要大場面,要麻醉。但這樣的電影,有別人拍就好了呀,他要拍的是他的經驗,觀影經驗,生活經驗。透過他的作品,你擁有正視客觀的世界的自由,誠實面對身體與欲望的自由,但要不要使用自由,是你的自由。

 6 ) VR不是这样玩的

蔡明亮这个骗子,把票价定这么高,150,完全不值啊。

去年也是北影VR单元,花90看了四部比这个信息量大的VR实验片,虽然中规中矩吧,但好歹从方方面面展现了VR的特点,而且看得明明白白。

VR本来在技术实现上就不是很成熟,画面颗粒感强,个别地方(有一处头顶的屋顶)画面还反复变色,画质堪忧,再加上虚拟三维效果,令人更加有头晕目眩感,要命的是还不知所云,要不是看了豆瓣简介,我到现在还云里雾里。

其实根本算不上有故事情节,只是一些不连贯的场景展示,缺少逻辑和细节,或者说几乎没有逻辑叙事,更是根本没有故事细节。想想,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片子没有对白(有一个场景出现莫名笑声),没有解释性字幕。

VR本身虽然是三维展示,听上去好像比二维屏幕能呈现出更多细节。相对画面来说确实如此,但这对故事本身的逻辑叙事并没有突破性的帮助。静止的镜头加上静止的画面,更加无法进行有效的叙事。

这个片子最大的特点是大量近乎静止的固定镜头画面,说静止的固定镜头可能有点不恰当,因为观众是在一个三维画面当中,可以自行三百六十度观察,但我的意思是它的有效信息(主人公)在整个片段当中都是近乎静止的,要命的是这个近乎静止的镜头还不短,绝对不止几秒中,而是可能长达几分钟。

我们知道,一个简单的画面剪辑的逻辑就是,观众了解画面所有信息所需花费的时间,即是该画面应该停留的时间,可是让我们对着一个近乎没有什么信息量的(不要跟我说VR展现的信息量大,我都已经三百六十度观察了整个场景三遍,主角还是一动不动)、画质极其一般、又令人容易产生眩晕感的画面看几分钟,真的没有办法给出什么好的评价。

总结一下就是在几个场景(其实一共也没几个场景,以及大部分场景都是在一个废弃的楼里)展现了几个近乎静止的长时间的画面(可能导演以为变成VR之后应该把画面停留的更长,好让观众仔细观察体温里面的场景和画面,但导演真的误会了,没有什么好观察的,浪费了观众的时间才是真的)。如果说它是VR中的文艺片,那我想绝对是既侮辱了文艺片又侮辱了VR片。

即使是大众眼里最文艺的文艺片如路边野餐,但它里面的信息量是丰富的,基本的叙事是有的。文艺片不是奇怪片。至于VR片,蔡明亮可能真的有什么误解。

自己完全被网上(微博)的评价给骗了(也怪我当初看评论不够仔细全面),说是最值票价的VR电影,拜托拜托,你有看过别的VR电影吗就瞎评价,还说里面几个洗澡的镜头,是对VR电影中伦理和隐私的探索,拜托拜托,VR成人电影了解一下,做的比这好多了吧。还有说这个片子是VR的正确解锁方式,蔡明亮最适合做VR,拜托拜托,你是真正没有看过别的VR电影吧,不是随便什么东西扯上VR就可以用“虚拟与现实”的辩证法来写一篇论文的。

如果有什么亮点的话,就是我确实被一两个女鬼的镜头给吓到了,以及有一个场景是女鬼在一个封闭(是的,我仔细观察了几遍都没有看到有窗口)肮脏的厕所里面,但是如何令画面有了充足的光亮令我不解。另外如果这部片子是想表现一些更深刻的哲学道理,对不起,我真的,一点一点都感受不来。

说说去年在北影节看过的VR电影,去年是北影节首次引入VR电影,我看的四部是《奇妙的你(Wonderful You VR)》、《太阳女兵(The Sun Ladies VR)、《晚餐聚会(Dinner Party)》、《马格利特(Magritte)》,时长由17分钟到7分钟不等。考虑到观众的感受,VR电影普遍时间不会过长,一般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传达出更多的有意义的信息给观众,这一点好像刚好跟看《家在兰若寺》的感受相反,完全是顶着枯燥和眩晕看完。

这四部片子不得不说选的很好,各有特点,鉴于目前VR技术的成熟度,这几个片子已经初步能从各个方面带领观众体验VR的美妙了。从技术角度来看,《家在兰若寺》就是和这四部片子一个层次的技术水平,就是只能坐在椅子上头戴VR装置原地观看,可以三百六十度转动,但走动就不行了。

去年除了VR电影,还有立式交互VR,包括《格陵兰在消融(Greenland Melting)、《独囚之后(After Solitary)》、《亲爱的安杰丽卡(Dear Angelica)》三部。这三部就与前面提到的都不一样了,观众可以站在一个小区域内自由活动来观察正在发生着的剧情,也就是可以走出原点,从不同的地方的视角来体验,而不是像上面的电影仅限于一点,开始有交互感。因为去年朋友刚好在北影VR单元做放映志愿者,所以在休息的时候体验了《独囚之后(After Solitary)》,而据朋友说,《亲爱的安杰丽卡(Dear Angelica)》是最好的,可惜没有看到。

但最牛逼的并不是上面这三个,而是曾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得“最佳VR体验奖”的《沙中房间(Chalkroom)》。托朋友的福,我也有幸体验了一把,终于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VR技术。与上面所有作品不同,这个作品是可以实现观众与作品互动的,像是观众与作者共同进行的一个游戏,而且他不是线性叙事,而是随着观众的选择自由发展,这就很美妙了,观众在作者创造的空间里自由游走。但,不得不说,还是限于技术的发展,因为增加了互动,也使得观众更容易产生晕眩感。

 短评

1.眼罩頗重且無法配戴眼鏡,耳機緊密度低。2.在VR裡看見認識的人,感覺弔詭。3.攝影機/觀看位置時而像友人相聚,時而涉入,時而懸空,不統一。4.轉頭見鬼(湘琪送走陸姐)。5.魚精的現身藏得真好(光影運用得當)。6.最後一顆鏡頭像是又走了一趟蔡導電影。7.是夢(醒來頭暈,一身濕)。

7分钟前
  • 雨果
  • 还行

1、最大的感觉是,自己好像一个漂浮在半空的幽灵,2、期待看到VR游戏和情色片,3、VR拯救了我这种多动症的人看文艺片坐不住的问题,我可以前后左右的看场景,4、细节还是不够完美,5、早上刚看完《水形物语》,接着看沉浸在VR的时候好怕被人割喉。

12分钟前
  • 克雷蒙
  • 还行

废墟,与病态,失语的魔幻......蔡明亮以VR示范了何为小津安二郎之后的东方超验,或者说,通过特殊的媒介,我们获得了一种生成—不可感知的神秘主义状态,毫无疑问,李康生是“被观看”者,那么,在场,并以Stasis状态观看着他的我们,又究竟是谁?答案是,当技术使“完整电影”近乎可能,选择景别,主体的自由完全交给观看者之后,他们(我们)将不自觉地与鬼魂形成共谋,以一种传统电影的观看方式,未曾“斜目而视”的观众是不完美的。《家在兰若寺》的魔幻现实主义可以追溯至东亚的志怪传奇,而那些(女性的)鬼魂幽灵皆可被视为Male Gaze的力比多梦境,与大卫林奇等西方文本不同的是,在东方的相似文本中,作为主体的男性不一定都会承受如此惊悚可怖的结局,而是重新投入至“日常”之中,直至另一层级的超验。

13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推荐

暴雨中的那场性爱戏啧啧

1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Gear观影效果很一般,剧情上稍微说得多一点可以带出奇幻元素,可惜不看宣传册啥也不明白。这样的片子真的有观众吗?(不过起码我们看蔡明亮作品的时候可以有点事做:把头转来转去,不至于呆坐在屏幕前了。)

17分钟前
  • momo
  • 较差

难以置信,蔡明亮竟然拍了14个镜头之多。可以看出vr技术还不够完善,有些地方的虚焦、失真会影响感官。剧情:李康生理疗健体,人鬼情未了,毛坯房里也能食色兼得。适合蔡明亮爱好者,像蔡明亮一样喜欢李康生的人,以及常年近视习惯看什么都糊的人。

20分钟前
  • 咯咯精
  • 还行

好喜欢呀,没料到我会喜欢上VR,熟悉的蔡明亮和VR好搭!空间与肌理,除了对白之外所有的声音;五十几分钟完全没看够,我还想继续凝视小康,听雨望烟。最后出歌词的时候正好就在我当时选择的那个角度的正中间,瞬间有种和导演心意相通的感觉,然后就想到说VR可以用各式字幕play with观众也很有趣。

24分钟前
  • 力荐

我入场感非常强。尤其是大雨天在烂尾楼里那场,简直是跟着淋雨,蔡明亮找到了VR的准确位置,就是画景拼的还比较糙

27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蔡明亮的《水形物语》?固定长镜头和VR形式并不匹配,几乎没有开发出互动系统,幸而由于他一贯的“强沉浸感”+悬浮视角的机位设置,也还算说得过去。演得最好的是暴雨,下出了一种史诗感。

28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蔡明亮是最适合VR的导演了,他已经彻底放弃了叙事和传达主题,更多的是营造一个客观世界,一个生存环境,当然是带有导演個人印记的。 剩下的,都交给观众自己選擇觀看和體悟了。跟小康洗洗澡,看母亲给他做做饭,听风听雨⋯⋯没必要揣测意义,或许也没什么意义,就是客观存在。

30分钟前
  • FUNG
  • 推荐

一個盛夏的午後,你被放置在一個不怎麼堅硬的的大白塑料浴缸一角。你對面坐著睡著的小康,光身子泡在水里,懷抱一條魚。你左邊有一扇窗子,窗外層層疊疊全是茂密的熱帶的綠,蟬叫得要死要活。你身體被定住了,視線卻可以散散漫漫游移。你低頭,水里有日光的折射,沒有你的影子。陣雨馬上就來,春夢了無痕跡。

32分钟前
  • 王布朗
  • 推荐

为什么?有什么意义?就因为有钱?

37分钟前
  • 琼斯黄
  • 较差

蔡明亮作为一位艺术导演对观众的报复完全在这个作品上展现出来了!带着VR眼镜,你还想玩手机?说我长镜头不动,但是你可以动了啊。给你们看小康的肉体,全息无码。所以VR以后最适合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恐怖游戏啊,《生化7》bravo。赤烛下一部也可以考虑做VR了。

40分钟前
  • 踢迩达
  • 推荐

几十年不变的是餐桌上那只绿色电饭煲,母亲侧对着它,犹如《你那边几点》里亡父也侧对着它。迷思的是,蔡明亮对于VR格式的运用,技术上有诸多瑕疵,视觉空间却更加突出,甚至可以独立于人物来看,人物因此更加不重要。小康与鱼精做爱一场,背后的雨越落越大,性的高潮就是低头去看地上激荡起的水滴。

43分钟前
  • 刘浪
  • 推荐

VR的硬件不行,機身太重,片段太長。畫面顆粒粗糙,像把一個平板直接壓在眼皮上,頭與身體分割使我失措,可能從不是追求官能的人。公式化的蔡明亮,舊元素一再翻炒。外邊翠綠豐潤,為何他們仍在人工的廢墟裡流連?且看我們被一台機器異形般的纏住,也不往影院外的世界逃走。

47分钟前
  • 何倩彤
  • 较差

A / 鬼魅浮生。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难道不是对VR最恰切的比喻?

52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魚精現身,水淹蘭若寺(感覺全片就是為了這顆鏡頭~)。牆壁的斑駁質地,紙。技術追不上想法,問題很多。第一次戴VIVE,無法判斷到底是我眼鏡髒還是影片沒做好造成的模糊⋯像素一格一格很明顯,若能達深焦或夠清晰,效果應該還行。事件基本上都在前方,應該除了陳湘琪(女鬼)在後方那顆外。

57分钟前
  • HurryShit
  • 还行

VR北京第二届看到8K的兰若寺,演员脸部表情完全看得清。感觉技术进步很兴奋。又和Jack见面,但是兰若寺老断电

59分钟前
  • 南南
  • 力荐

无法抚慰沙发上男人的情痛,不能拯救浴缸里白鱼的自由。每个观众都犹如出没在兰若寺的野鬼,时而在高空俯视跳不出封闭房间的青蛙,时而在地面仰望飞不出窗棂的飞虫。没有影子和肉体,不见双手与双足。他们沉没在浴缸里交媾,废墟之外陡然间暴雨倾盆,那雨溅不湿你,只会溅湿每一具越大笑越悲伤的孤魂。

1小时前
  • 西楼尘
  • 还行

#Venice2017# VR单元最长就是这个了,而且是竞赛片。还是[郊游]路子的美术馆电影,VR适当缓解了[郊游]式的观众尴尬。不明觉厉的典型。蔡明亮机位喜欢选在墙角。两三个浴缸镜头是亮点(女鬼是从浴缸里爬出来的,还把小康拖下了水)。非常湿润的电影,暴雨那个场景也不错。

1小时前
  • 胤祥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