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狂

HD中字

主演:马太乌兹·科西基维奇,卢卡斯·辛拉特,索菲亚·威奇拉克斯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杀人狂 剧照 NO.1杀人狂 剧照 NO.2杀人狂 剧照 NO.3杀人狂 剧照 NO.4杀人狂 剧照 NO.5杀人狂 剧照 NO.6杀人狂 剧照 NO.13杀人狂 剧照 NO.14杀人狂 剧照 NO.15杀人狂 剧照 NO.16杀人狂 剧照 NO.17杀人狂 剧照 NO.18杀人狂 剧照 NO.19杀人狂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视觉的狂欢 奥利弗·斯通的PARTY

        诞生于1994年的《天生杀人狂》,不一定是奥利弗·斯通最好的影片,但无疑是最具有争议的片子。单看昆汀·塔伦蒂诺痛斥奥利弗剽窃他的剧本,痛心疾首仿佛丢失了最珍爱的玩具的样子,我相信这两位暴力美学的重量级人物撞击而来的火花不可能不精彩(虽然是奥利弗斯通一厢情愿撞上去的....剽窃可一点都不光彩).

        一
        必须要谈的便是暴力。暴力作为人的对于死亡的原始本能之一,是将死亡加之于别人身上的结果。所以暴力的发生实质上就是无意识的显露,本片的暴力分三种:

        1 米基&梅乐莉
        这对疯狂的情侣是最被人津津乐道的,也是最直接的对于无意识的展露。他们充满性欲和血腥的旅程本质上是无意识的失控,是人的本能挣脱了束缚而无限制放纵的结果。人的本能总经历着一个释放与压制的过程。一种说法是男孩在3岁左右就有性的意识,而女孩更早,几个月的时候便已经能体会到这种快感,那个年龄不自觉的自慰行为单纯只是受本能的驱使。但是这时这种行为被家长发现并制止,本能被压制。我们在社会中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兽”性减少而“人”性增加的过程,是由本我向自我转化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学习把本能转化成一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形式的过程,比如对权力的欲望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性欲和暴力的变体。
        而米基&梅乐莉曾经像大多数社会中的人类一样,被各种规则准则所压抑本能,但是他们选择的是直接的释放本能。他们相遇的整个过程我们好像听到了他们心中的锁链松脱破裂的声音。当米基帮梅乐莉做出普世价值认为天理不容的杀父弑母之后,他们心中最后的枷锁随着梅乐莉家中的那把火付之一炬。之后说他们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也好,一条自我救赎的道路也好,总之是一条完全不需要理智,无意识被放纵的完全反社会的道路。
        在米基&梅乐莉之间,米基像一个大孩子,他的行为更为直接,思想更单纯。他解放了梅乐莉,在大多数时候他是死亡的直接执行者,杀人对于他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就像吃饭睡觉做爱上厕所一样。所以印第安人会选择为他驱魔,因为他是他们行动中的主导。说到印第安人,这是惟一一个不代表现实的力量,他独自居住在荒漠的深处,本身就有一种超现实的意义,所以他的命运必然是被历史驱逐,但是只有他的死让米基&梅乐莉后悔,因为他根本就不属于这个社会。印第安人所代表的,其实是自我的认知,他潜入米基的梦中让他看到的,就是人的本性。但是认知的结果是可怕的,人真正的本性让人恐惧,于是米基在恐惧中不能自已杀死了印第安人。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如此可怕以至于会让人没有勇气再进一步了解自己,扼杀掉自我认知的道路。对本性的认知的这个过程是如此让人恐惧,足以导致死亡,所以米基&梅乐莉在此时被眼镜蛇咬伤,他们的快乐之旅因此暂时结束。
        当然他们的行径是不能被社会所容忍的,米基&梅乐莉无时不在警察的追捕之中,被蛇咬,也就是对自我认知的恐惧所带来的伤害,促成了制度的反扑——米基&梅乐莉被捕。但是当杰克探长,韦恩·盖尔和米基&梅乐莉聚在一起的时候,制度的锁链在本能欲望的无限膨胀下变得荒诞可笑,于是便促成了无意识在本片中的第二次释放——越狱成功。暴力的逃脱,人本能的逃脱,这样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便再次增加,所以米基&梅乐莉再次被追捕不可避免,又开始了人的本性与现实社会的角逐。但是导演只是将电影结束在二人越狱,他也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是要还原人的本来面目还是要服从现实社会。不过既然越狱成功了,也可以理解为导演已经给出了他心目中的答案:相比较现实来说,纵使人的本性令人恐惧也要选择。

        
        2 韦恩·盖尔
        韦恩所代表的,是媒体的自我放纵:不断接受刺激,追求收视率。这其实也是人的本能通过媒体的特殊表达:不顾一切追求快感,完全放纵自己的欲望。韦恩也就是米基在媒体方面的化身。
        媒体的暴力是集体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为什么韦恩会不顾一切大肆宣扬米基&梅乐莉的行径,是因为有人愿意看。媒体的直接目的是追求收视率,而收视率本身所反映的是观众的愿望。所以媒体便有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做任何事情——想拍什么就拍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无限制的曝光,不管对象是谁也不用过多的考虑当事人的想法,他们所代表的是观众,可以做出一副无辜的表情说所有的这一切只是满足观众的意愿。
        电影也是如此,越残忍就越刺激,暴力血腥的场面越来越真实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甚至成为了一些电影的噱头。观众之所以能够接受电影电视中呈现的现实生活中所无法容忍的场面,因为这些毕竟是经过一个艺术加工,电视机或者说是大银幕作为一个媒介已经把现场的恐惧感移除,剩下的满足了受众的心理上的对本能的向往,在默许当中甚至会对此有渴望。比如片中接受采访的年轻人,杀人狂变成了他们追捧的对象,也正是由于观众们对于米基&梅乐莉的狂热使韦恩受收视率,也就是利益的驱使,去监狱做后续报道,媒体的宣传使米基救世主般的演说得到出乎意料的煽动效果,监狱暴动时生命受到威胁的韦恩却像得到了上帝的馈赠,不顾一切地端着摄像机疯狂记录,兴奋地甚至以为自己也会成为杀人狂中的一员,。米基&梅乐莉越狱成功,韦恩——媒体的功劳决不可湮没。
        媒体暴力就是观众的暴力,坐在电视前面的每一个人都是凶手。都杀害了韦恩·盖尔,都参与了《电视台风云》中霍华德在节目现场被射杀的阴谋。看《趣味游戏》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很愤怒?愤怒竟然让自己参与到这场谋杀之中,愤怒导演看破了你的期望并对此加以愚弄,不过是因为凶手一个并不光彩的身份被曝光,而且这就是事实你无力反驳,于是恼羞成怒。没有人是清白无辜的,我们所有人尤其是喜欢这部片子的人,大家都和片中兴奋的年轻人一样,所有听笑话的人都参与了对第三者的嘲讽,这也是事实。

        
        3 杰克探长
        杰克探长无疑是片中的大反派,他所代表的是在权力支持掩饰下的欲念,一种虚伪的暴力状态。作为反派,他必然是和本片的主角作对——追捕米基&梅乐莉,这是他作为一个警察的职责。要是单是这样,他仅仅能算上一个认真负责的讨厌的警察。但不幸的是他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警察,作为权力的代表,他的欲望表现的太过于露骨。
        他杀掉妓女而嫁祸给米基&梅乐莉,用挟持梅乐莉这样下三滥的手段逼迫米基弃械投降,在加油站小弟的尸体面前没有一丝怜悯只是在意淫梅乐莉留下的点点痕迹,他不痛恨暴力,因为他自己就是暴力中的一员。他希望自己是米基,所以他想要得到梅乐莉,可是这可能仅仅是对于自己的控制欲的爆发,梅乐莉对他来说只是一直不乖的猫,他看她的眼神表明已经视她为私物。杰克是梅乐莉父亲的翻版。他的无意识在失控,暴力和性欲膨胀到了社会不能容忍的高度,但是他有这个权力来伪装成一切为人民服务的样子,虚伪本性就像华服下套在杰克探长肥硕的屁股上的黑色丁字裤,让人恶心的更彻底。
        而监狱就是现实对欲望的压制,欲望下的暴力,以暴制暴,暴力机关的本质。梅乐莉的“我情愿下地狱也不回牢房”这句话宣告了纯精神的永恒性战胜了权力管制下的暴力。
        
        其实这三种暴力的内涵都是一致的,即人的本能。但导演对他们的认可度显然不同。米基&梅乐莉是人的本性压迫到极限的爆发。韦恩·盖尔所代表的媒体和杀人狂之间也算是相互利用,各取所需。到了杰克探长和监狱的时候就由内而外散发令人反感的气息。实际上是他们本身所体现的本能的纯粹度不同。除了米基&梅乐莉,韦恩和杰克的自我放纵都带有一定的“利”的因素,也就是说都包含了一定的现实的程度。而在本片中,越是现实的越被否定,只有像印第安人这样完全的超现实的人物才获得了绝对的赞同。
        
        

        二
        除了暴力美学,这部片子不能不提的是后现代主义。何为后现代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化倾向,它受各种非理性主义的影响,但又和现代主义不同,现代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叔本华、柏格森、尼采、弗洛伊德等人的思想和学说,激烈地反传统,但是在反传统的同时又构建了自己的一套规则。而后现代主义主要受存在主义,特别是海德格尔的影响,并和后解构主义合流。是彻底的怀疑主义和彻底的虚无主义,它解构一切已经形成的东西,它要消解几千年来的西方传统的哲学观年,否定一切终极永恒的东西,连历史、真理都被它视为“话语”(权威)“生产”出来;它否定整体性、确定性、目的论一类的概念,拒绝一切视同重设深度模式的哲学和重设中心的企图,主张误限制的开放性多元性与相对性。
        以上感谢万能的教科书。
        如果说现代主义毕竟还把世界看成是个整体,那么后现代主义则干脆视世界为“碎片”。这种观点在电影中的体现便是影像的拼贴。提到“拼贴”就不得不再次提到昆汀,不过他所擅长的是叙事的拼贴,而《天生杀人狂》中所体现的是影像的杂糅。
        35mm,16mm,超8mm胶片机,家庭摄录机,新闻用摄像机;黑白底片,高感,中感,彩色反转片;情景喜剧,新闻采访,MTV的拍摄手法,动画的插入;还有天空的骏马,窗户上的狼群。过度的镜头剪辑造成的目不暇接的视觉冲击,这些是零散的,琐碎的,却不是毫无目的的随机组合。黑白的画面表现的是心灵的沟通,是本性的展露,充满了暴力;突然插入的可口可乐广告证明了商业广告的巨大威力等。
        在后现代主义的观念中,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历史性的整体。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没有任何办法将他完整还原。所谓的历史,并不可信。我们所看到的历史是带着某些人主观色彩的演绎作品。唯一能把握的只有现在,但现在在哪里?我说的话等到你听见,已经不是原来的那句了。所以后现代主义的电影之中也不存在绝对的因果联系。米基和梅乐莉相遇是偶然,米基在狱中去农场劳动时遇到龙卷风越狱也是偶然,他们杀人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虽然最后会剩下一个传话者,但是并不每次都这样。韦恩很配合地帮助他们越狱,以为他们会带他离开或者起码放他条生路,可惜米基&梅乐莉的世界中并没有什么原则可言,韦恩只能怪自己当初站错了队。
        后现代的影片看似荒诞,但骨子里一本正经,有勇气去正视现实。我不认为这部片子是什么爱情的童话,所谓的童话是通过想象加工的理想主义玻璃球。而斯通所做的是把大家的幻想打碎,把一切浮华抛开,把每个人的心里,欲望的黑洞曝到阳光下。虽然,我们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回避,但它毕竟一直都存在,创造了一切也毁灭了一切
        

    说到底,艺术创作是非常私人的事情,最主要是要艺术家自己玩的高兴,观众看的开心固然好,一脸鄙夷地吐酸水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奥利弗·斯通现在建了一座名为《天生杀人狂》的游乐场,还打开大门对你说:欢迎光临,为什么要拒绝这场影像语言的狂欢派对?

P.S.以上有道理的部分感谢老师的课堂笔记,剩下的是自己的胡编乱造。

 2 ) [叙事学作业]天生杀人狂狱中采访的场面分析

场景
主场景:囚房里许多电视台工作人员,主持人盖尔化好了妆,架好的摄像机,拉好的凌乱的麦克风线,一台电视机。典狱长坐在他们一边,在铁牢笼前面守卫着一排手持警棍的狱警。一些女助理。
男主人公米奇被戴着沉重的手铐,脚链出场,他的脖子上亦套着钢铁的颈圈
副场景:
黑白画面的儿时的野地,稻草高过了小男孩的头,猎枪的回响
(随着米奇的叙述,导演插入了许多关于米奇杀人和童年的闪回镜头)
全知视角的囚房外面看电视直播的囚犯们,双层的大厅
深色的女囚房,梅一个人一块床板
梦境中黑暗的森林,身型庞大如怪兽的野生动物


时间地点
时间:《美国狂人》直播时间
      回忆里的杀人时间
      回忆里的童年
      梦境时间
地点:监狱囚房
      杀人现场
      童年的野地
      梦境中的森林
      监狱里囚房外面大厅


价值
导演把一个一对一采访的情节以全新的方式叙述出来,肆意的闪回闪前剪切,这一系列的形式实际上是对主题的映射——暴力。
这个场景以对话为载体,台词中表现的是一种颠覆传统观念的善恶观,如男主人公米奇所说的那样,那些都是该死的人,他赋予自己杀遍七宗罪恶的责任。或许在这样的人之前谈论责任本身就是不可饶恕的。两人对话的另一个意义是导演借米奇之口表达了他所认为的“爱”,人之性本恶,而唯有爱是救赎这人性之恶的出路,米奇说,他和梅一起发光。
整个影片与这段场景关于形式与内容主题的统一,一个关键的体现就在于这个场景元素的选取,杀人狂,监狱,主持人,媒体,收视率。为什么也要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这是导演对万恶的大众媒体的一个黑色幽默的反讽。这个场景结束后,男主人公趁这个采访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越狱。
总的来说,这个场景的表现极具视觉冲击力与情绪张力,这并不是最精彩的。最精彩的是导演通过颠覆往常的叙事方式和一次史上最混乱的剪接,无论画面的构图,灯光,影调还是音响的混乱与尖锐,一系列后现代的混合形式让体现暴力与表达反讽的主题有机地穿上了一层天衣无缝的皮囊。由内而外,仿佛相由心生。

情绪
混杂,紧张,震撼,暴力与凄凉起伏交替
从美术上来看,红色蓝色的光交替造成观众心理情绪上的焦躁与抑郁,这些光都打在男主人公米奇的脸上。
从剪切来看,这个场面异常混杂,超现实与现实交替,使观众时而关注于事实,时而随着男主人公的叙述陷入臆想。
现实主义的部分如现场采访,此时观众的心理是一个看电视节目的人,有一种间离和旁观的情绪。
到了黑白画面的部分,观众的角色换成了看记录片的人,而由于黑白画面与彩色画面是交替的,于是从视觉到心理,情绪上有了起伏。
当画面出现超现实主义部分时,观众会为之一震,猝不及防,那些血腥的一闪而过的镜头被导演出其不意地穿插到了现实主义的叙述部分。蒙太奇的混乱拼接造成了极具冲击力的效果,从视觉到心理。

长度
5分零8秒

导演思想
《天生杀人狂》是一部极具有后现代色彩的影片,各种电影语言的杂烩拼贴。导演Oliver Stone动用了一切可包容的元素,使每个场面都如混合过的化学药品一样爆炸观众的神经和思想。
斯通的电影语言是反常规的,为了配合电影的虚幻,非真实的气氛,在影象风格上,斯通分别35毫米胶片,16毫米黑白胶片,和超8毫米胶片制造的粗颗粒画面,分别代表着客观的视角,媒体下的视角和人物主观的视角,并有意的混淆这三种视角造成错乱的感觉。在用光上,有时两个镜头会出现明显的光线不匹配现象,甚至有时在同一个镜头内光色和方向都会变换不已。剪接上的跳接和不连贯剪辑也随处可见,杂耍蒙太奇和隐寓蒙太奇的运用在这电影中屡见不鲜。监狱采访的这个场面我把它分为现实和超现实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在片中不以时间为分割,斯通使它们交替出现,这是一种表现主义的手法,把人物的内心世界扯出来搬上荧幕。于是我们的眼睛看到的也是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主义部分主持人盖尔与男主人公米奇的两人对话;另一个世界是米奇的内心世界,斯通把内心的东西视觉化,超现实地展现在我们视网膜上。更重要的是它们的交替混乱而不管不顾,于是现实与超现实,眼睛的现实与内心的现实,时间的现实与思想的现实,逻辑的现实与感知的现实就到了一种模糊而深刻的境界。
这个场面开始于影片下半段的第17分17秒,它以电视机屏幕上盖尔的脸做为开场,表示这是一个现场直播的人物访谈节目的开头。这是两个时间的统一,电影的叙事时间与故事中直播节目的时间。而采用一种媒介(电视机屏幕)去叙事是后现代主义导演常用的一种手法。
在下半段第17分23秒的时候,画面脱离了电视机屏幕出现了长达一秒不到的男主人公米奇搓揉眼睛的大特写,而在24秒到来之前又切回了电视机屏幕做为叙事媒体的画面。这是一种极为跳跃的手法,斯通注定要用不止一种语言来完成这个一对一采访的场面。
从第17分24秒直到17分33秒,一个摇镜头使电视机里的米奇过度成了现实中的米奇。这个镜头的作用在于,表明一个共时性,亦表明一个共地性,在我看来,这个镜头带有一种“在场”的责任感。
在第17分35秒开始的时候,我们以为斯通会通过反打来表现两人对话,殊不知鬼才导演总是弄人为乐。在36秒,当镜头对着米奇我们想象着一个电视采访节目画面的时候穿着囚服接受采访的米奇的脸在他的一声长笑中忽然变成了一张坐在黑暗中的鲜血淋淋的脸。这样的视觉冲击对于恐怖的斯通来说只是小菜,这仅仅只是一个表现主义小手法的点缀而已。
在第17分42秒,米奇讲到他从小生活的暴力的家庭时,灯光在他的脸上变成了蓝色,冷色调让在笑声过后显得格外抑郁,这是米奇的童年,异常的压抑,病态。
然后随着米奇的叙述,画面剪到了黑白的,一个纯真小男孩在野地里欢笑的脸。这就是童年时候的米奇,从蓝色的影调到无色的童年,斯通只用了两秒不到的时间和一次剪切。
而在51秒到52秒之间,仅仅一秒的长度,就闪过了三个画面。这是在盖尔让米奇谈论关于他父亲的死的时候,米奇脑海里闪过的三个画面,一张狰狞的人脸在指责咒骂,一张恶魔的黑白的脸,一个童年时枪声中奔跑的背影。一个是有限叙事时间,一个是模拟人脑海里想象的无限空间,斯通以现实的时间同步浓缩了人脑海里回忆的速度。人在用力回忆的时候总是会感觉头痛,何况是让人痛苦的回忆。而斯通在这里的模拟真人的脑海,很多极具冲击力的画面从观众眼前闪过,视觉的负荷使得观众的神经紧绷,于是和男主人公一起头痛。传统的电影叙事总是无限的放大回忆的时间,而斯通此次反常的缩短了回忆的时间,达到了真实还原与情绪渲染的效果。
在第18分32秒的时候,坐着被采访的米奇的脸上被打了红色的光,红色在视觉上给人以暴力的感觉,而米奇在说“不过是杀人罢了,造物主造出来的都会杀戮”。在他说话期间,镜头还打到了典狱长的脸上,接下来是黑白的米奇的脸。彩色与黑白的交切是这个电影的特色,代表着客观视角和以盖尔为代表的媒体下的视角。
在第18分46秒的时候,画面出现了一个美女助理微笑挥手的脸,这是女助理与盖尔在工作时候的眉来眼去。在52秒的时候,是典狱长用手指挖耳屎的镜头,很多人会思索这些镜头的意义,仅仅只是为了表现盖尔的个人生活不检点和典狱长的恶心麽?我们应该注意到与画面对应的声音,此时米奇的台词是,“但我认为许多人死得罪有应得”。斯通和许多意义上的“后现代”导演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永远知道他想要什么并且懂得如何把这些想要以天南地北的拼接方式说出来。
在18分58秒的时候,米奇讲起了他心的“原罪”,每个人心中的恶心的见不得人的东西,说到这里的时候黑夜画面与米奇的脸出现了叠画,再次构成一个独特的隐喻。接下来的镜头就变成了黑夜。
在19分02秒的时候,是黑白画面的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在看直播节目,而只有电视机屏幕里米奇的脸是彩色的。这个时候米奇的台词在说,“许多活人其实早就死了”。在这个画面里,除了彩色的鲜活的米奇,其它一切是黑白的,彩色与黑白亦是“活”与“死”的隐喻。
在第19分11秒的时候,画面切入了一个淋雨中的女性乳房。美好的女性乳房,是赤裸裸的爱的象征,亦象征着一种母性和回归。米奇说,除非小麦落地枯死……
在19分17秒的时候,米奇说下去,否则一旦落地生根,就会结成累累果实。画面有如科教片,一盘新鲜的水果在瞬间腐坏酶化成黑色,渐渐消失。
这个镜头结束后,斯通又插入一个被砍掉了头的男人,他鲜血淋漓的身子从椅子上站起身来,然后画面立刻切回到正在说话的盖尔。这是一个从人物主观视角回复到客观视角的转换。斯通通过超8毫米胶片和35毫米胶片的转换来完成这两个不同视角。
在第19分39秒的时候,画面如专题片一样,植物被砍掉,生态被破坏。斯通以此做了一个比喻,正如米奇心中所想,那些阻止他帮人结束生命的虚假的人,有如破坏了生态平衡。
在20分41秒的时候,斯通使米奇的脸出现了畸变,有如恶魔,而当他讲到人人心中都有恶魔的时候,他的脸又回复了正常。这是斯通在镜头上的手段,他没有再像前几次一样运用镜头的交切来完成,此次他只通过一个简单的镜头畸变,可以使人变成恶魔,使恶魔变成人。由此不得不称赞,后现代电影所包容的电影语言是多元化的,是实验性的。
在20分50秒的时候斯通切入的镜头是围观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的囚犯们,如同纪录片的镜头一般记录的是囚犯们的日常生活,此时米奇说“只有邪恶的人才能生存”。因为米奇说我们都明白,在这个生存空间里,自己都不是什么好人。而画面的镜头正是这群生活在牢笼中的邪恶的人,这也为后来的大越狱埋下了伏笔。
在21分33秒的时候画面出现一只微距镜头下的兔子,兔子显得异常的大,畸变后这种平日里温顺柔弱的动物忽然间异常凶猛,这就是米奇口中的“兔先生”。关于兔子的隐喻,我们不能忘了,兔子实际上时一种邪恶的动物,出生弑母是兔子的动物本性,这是米奇的身世。
在22分开始的时候,米奇的脸上被打上了异常洁白明亮的光,显得无比的不和谐,而斯通要的,恰恰就是这样一种不和谐。一个邪恶的人坐在黑暗里,脸上的光有如天使,米奇的表情陶醉,他说,领悟的一刻值得做上千次祈祷。然后画面切换成高调的黑白。
在22分11秒的时候,高调画面变成低调画面,于是显出米奇手上的纹身,一半黑一半白的太极图。画面从光明的高调变成暗调字,正如米奇说,我既是光明也是黑暗。

斯通在这里最伟大的一点,我认为就是他做到了形式与思想的统一,物理与心理的统一,画面就是主题,形式既是中心。

 3 ) 我纯洁的一刻,胜过你谎言的一生

这是一部爱情动作惊悚片,讲述米基和从小受父亲性骚扰的梅勒,两人在杀了梅勒的父母后亡命天涯,途中,这对疯狂爱侣大开杀戒,杀人不计其数,结果被媒体渲成英雄人物。虽然很牛b ,但晃得我眼睛花,从头暴力到尾,杀人不应被美化!

疯狂!

“我纯洁的一刻远胜于你邪恶的一生。”喜欢鬼才昆汀的作品。两个都是黑暗家庭走出来的,一路货色的同类人。其实还挺喜欢杀死变态父亲后,两人开车在路上驰骋,站在桥上求婚,十指相扣血液相融,长长的白纱随风飘扬。到最后两个从监狱逃出来,生了孩子开车流浪。

 4 ) 反文明的救赎

在相信简单的因果报应的人看来,这无疑是一部极其邪恶的片子。看完这部,我也立马联想起《keeping Mum》。不过《Natural Born Killers》无论从表现手法,还是影片内涵上都要比前者高明得多,深刻得多。
        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大多数人的脑海里,估计都盘旋着“疯狂”两个字。几乎影片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很疯狂,除了那个印第安人。在因果报应者看来,最后杀人狂过上幸福的生活,无疑证明,连导演都是无比疯狂的。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也玩得非常棒。快速的镜头切换,各种媒体因素的结合,现实和幻想的交织,倾斜摇晃的镜头,把疯狂体现得淋漓尽致。看得好爽……
        不知道stone有没有看过弗洛伊德的东西,片子很明显的体现了,弗洛伊德对文明是对本能的压抑的观点。文明越发达,对本能的压抑也就越厉害。这已经不是社会批判的片子,简直是反社会,反文明的片子了——充满了对媒体,社会,文明的讽刺和反叛。这些“反动”可以从对米基的访谈对话里体现出来。
        然而,这又是一部宗教感非常强的片子。从那个印第安人,到不时吐烟的邪龙,到666公路,片子充满了象征和隐喻。把它单纯的当作一部社会批评片子的人,说stone没有指出出路。其实,正说明质疑者没有领会到片子对整个社会和文明的反叛。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社会和文明造成的。根本不能在社会和文明的框架内解决。Stone提出解决方法,那就是爱的救赎。
        所以,这又是一部有关救赎的片子。就像米基说的,“你知道什么能战胜心魔,是爱”。爱是最终,最永恒的救赎。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最后过上了幸福的小生活。Stone根本不相信社会,文明能给我们幸福,他只相信,爱能让我们幸福。让我们超越我们的本能,我们心中的魔鬼。

(PS:很久以前写的观后感,刚不小心看了几个别人的评论。貌似赞的和损的人都在互相咬,我得申明下立场——这是我看过的最有深度的电影!杀人狗群中……。09.2.18)

 5 ) 破碎的美国梦

破碎的美国梦
                     ——《天生杀人狂》影评

在美国历史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使其在20世纪成为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舞台。然而,作为现代美国文明的标志和象征,其繁荣与辉煌的同时则始终存在着令美国人长期颇感头痛但又无可奈何的贫困、种族歧视、社会犯罪、枪杀案件、毒品走私和贫民区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之严重,使一些美国学者以一种悲观情绪写道:“当我们进入21世纪的时候,美国面临着许多问题。随着贫富差距的加大,它似乎再也不能提供足够的岗位或者充足的标准生活……数百万美国人缺乏足够的的住房条件、医疗保健和子女保险。美国的城市处于犯罪和毒品的困扰中..而在好莱坞,美国被赞誉为自由民主的国度,人们总是沉浸在美好幸福的“美国梦“中,英雄和个性等总被光明正大的渲染。 生在今天的西方的人们,注定没有生在产生英雄的时代…...一切发明早已奠定现代文明的基础。三权分立,民主选举,舆论监督都设立了。银行,社保,工会,教育体系…… 政客的虚伪,机构的冰冷,媒体的喧嚷,一切都被那么天才地设立了。一切体制的过失都被预先谅解了,被过度诠释了。英雄的缺失使美国人对英雄的渴望愈加强烈,美国电影总是不缺乏英雄,像《超人》《蜘蛛侠》《美国队长》等多是英雄拯救世界,带有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就连《2012》灾难片中也延续了一贯的个人英雄主义。然而这部《天生杀人狂》则间接地反映了美国诸多社会问题,狠狠地给个人英雄主义泼了剽冷水,这个世界上没有英雄。
 


  在影片中,几次出现了印第安人在美国的生存处境,梅乐莉的父亲在看球赛是就叫嚣道“该死的印第安人就该死绝!”,还有米基唯一后悔的一次是误杀了一个帮助他们还提供食物和住所的印第安人。活在丛林中的印地安人虽然野蛮,但也有着一些高尚的德行,他们虽然贫困无知,但大家都是平等和自由的;他们朴素而不知道财富的价值,因此他们不会忌妒欧洲人利用财富获得的享受;他们举止毫不粗野,反而习惯于谦让持重,甚至表现出贵族气质;又比如他们温存好客,甚至会冒着危险搭救陌生人。在影片中,印第安人讲了一个中国的关于农夫与蛇的故事,农夫救了一条冻僵的蛇,但蛇最后咬了他一口,农夫不解的问“你为什么要咬我”蛇说“因为我是蛇啊”米基在误杀印第安人之后非常懊悔,而梅乐莉则大声责备米基。这也体现了米基和梅乐莉并非丧失了黑白是非观念,在这方面,他们很清醒。这也揭露了一个社会现实,作为土著居民的印第安人善良的对待和接纳白人,但在之后几度遭到屠杀,几乎种族灭绝,而剩下的小部分印第安人被赶到环境恶劣的沙漠地区。美国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行为在开发西部时期达到高峰,我想这也是影片带有西部片色彩的原因。印第安人和白人的故事像极了农夫于蛇的故事。这里表达了导演的政治倾向,他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值得注意的是,片中米基杀害帮助他们的印第安老人后,背景音乐居然是中国民歌《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是否隐射了当时的中美关系呢?

   
  值得注意的是,在片中监狱里让的百分九十是黑人。为什么黑人的犯罪率如此之高呢,?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面收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另一面与苏联冷战相持不下。经济危机更提高了黑人的失业率。在每次经济危机中,黑人总是最早被解雇,最后被雇佣。这也难怪“1975年6月9日的《纽约时报》报道说:‘在每次衰退中,不管是什么原因,黑人首先付出最大的而且持续时间最长的代价,许多人永远恢复不过来’,对他们来说,‘生活就是处在接近于失业的边缘或周期性的失业’之中。20世纪中后期美国黑人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黑人居住区域"内城化"、"隔离化";黑人受育机会平等但教育质量低劣;黑人家庭结构单亲化、户主女性化。这些新变化加剧了黑人经济上的贫困,造成了黑人素质上的低下,带来了黑人精神的颓废,使得黑人对现实不满、未来绝望,由此成为这一时期黑人高暴力犯罪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影片中对传媒界进行狠狠地批判,传媒人士只贪图收视率,居然将米基和梅乐莉杀人的场景公开放映出来,无视社会责任。也不想过这些报道对于心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会造成什么影响。我猜测,青少年之所以将梅乐莉和米基视为偶像,跟传媒人是离不开关系的,他们试图将两个杀人犯神化。而青少年把两个杀人犯视为偶像,根据问题追根溯源又离不开教育问题,影片主人公梅乐莉和米基都遭受过家庭暴力,特别是梅乐莉她甚至几度遭到自己亲身父亲的蹂躏。每一个心理扭曲的人都有受到自己家庭的影响,比如米基和梅乐莉,比如那个甚至有点变态的警察。家庭暴力在美国是泛滥的,妻子,年幼的孩子和年长的父母几乎无一例外的遭受家庭暴力,先不谈家庭教育,家庭暴力这对孩子的成长几乎有致命性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几乎在美国频繁发生校园枪击案。而美国当局在2000年才出台针对家庭暴力的法案。片中的住仍梅乐莉和米基只是美国现实社会被放大化的缩影而已。再避开家庭教育,谈谈社会教育,美国的教育历来是为全世界称赞的,而领先世界的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却有这样令人匪夷所思的价值观把杀人犯视作偶像,还觉得这种行为很酷,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甚至让我质疑美国教育。

   为什么这些严重的社会问题没有被严加制止呢?这个重大责任应该归咎于美国政府。而美国政府在电影中被摆在对立面,有的警察甚至比米基和梅乐莉还恶。而梅乐莉和米基杀人对象都锁定为警察并视为乐趣。这是不是梅乐莉和米基对于他们惨痛的成长经历里面,政府作为主导者却像旁观者一样从未想过伸出援手挽救他们的无情而又冷漠的报复呢。一个便民高效的政府是不会放任问题不管的。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政府是丧失公信力和权威的。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并非一部普通的多元素电影,而是反映美国社会问题的一个蓝本。电影中的结局也并非像邦妮和克莱德这对鸳鸯大盗一样被枪决,反倒是他们冲出监狱继续游戏人间。这是对美国民主和健全法制的一种戏谑和嘲讽,全美国十三个州的警力居然对这对鸳鸯大盗无能为力,“我纯洁一刻胜过你谎言一生”这也间接的传递了导演的思想倾向,向恶存有一丝善念的个人胜过向善且虚伪的社会,当标榜自由民主的政府变得虚伪拖沓无能时,民主的狂热将一发不可收拾。

导演通过MTV式的拍摄剪辑手法、肥皂剧和动画片的综合运用以及大量另类音乐等多种新颖的视听语言大大刺激了观众。《天生杀人狂》中的这些超前的后现代电影手法给了我强烈的视觉冲击,嘲讽了美国当下的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是一部出色的电影。

 6 ) 你若撒野,我今生奉陪到底

她如果没有遇到他,就依然是那个咬着嘴唇颤抖的小女孩,手足无措于乱伦无耻的父亲和无动于衷的母亲,像一条细小无助的爬虫一样苟活于没有丝毫自由和尊严的畸形家庭之中。

他如果没有遇到她,就依然是那个在田野里目睹父亲中枪而死的小男孩,大大地睁着眼睛流淌一地惶恐孤绝的神情,在梦里被獠着牙齿的兔子先生追打厮杀终夜奔跑不能安眠。

然而,当他们相遇的刹那,喧嚣沉寂,音乐温柔,恍惚如见到六十年代老电影里的旖旎爱情。她从楼梯上走下,穿着宛如盛装的雏妓,而他不羁,眼神睥睨,白衣上斑斑的血,昭然若揭着他们将来的轨迹。

他与她相遇,仿佛天意,无人能违,无可避讳,他要带她亡命天涯。

“总有一个晚上,我要去接你。”他果然带她离开,杀死她的父母,犹如骑士浴血劈斩拦路的荆棘。压抑了多年的愤怒喷薄而出,化成流淌的鲜血和熊熊的火焰,而她欢腾雀跃如同获得了赦免的囚徒。临走时,她对弟弟说:“你自由了!”何尝不是对自己说的。从这一刻起,她自由,且要撒野到底。

生活终于奔涌肆恣起来,像在暗夜里突然绽放的繁华烟火。

她成为了全新的女人,抛落红裳羽衣的玩偶和粉红色的稚气箱包,如同把过去抛弃在过去。他在横跨峡谷的大桥上向她求婚,用利刀割破手掌,紧紧相握,鲜血滴落融入江海,自此生死相缠。相拥而吻之际,她发上的白色长纱飘然落下,在空旷的大峡谷中蜿蜒成柔媚的吐信白蛇。而此时,没有支离破碎棱角分明的画面,没有扭曲的人脸和触目惊心的幻觉,也没有惨然的绿、刺眼的红,只有平和妍柔的色调,和相拥而喜的爱侣,这是电影中的至美一幕。

相逢已在绝路上,只有互靠背脊,抵死拼杀,彼此奉陪到底。君看寒光耀目流星没,绝胜沉沉天际苦勾留,他们胆大肆恣,无所顾忌,大开杀戒,短短三周就杀了五十个人。他们的婚戒是一只盘曲缠绕的蛇,他们也像蛇一般,出其不意的攻击,狠辣而毫不犹疑,将子弹和飞刀化作致命的毒液。而只要他们在一起,血流成河天下缟素也在所不惜。

他们在报复这个世界,却仍不失自己的一番善恶标准。杀死的,都是对他们不敬或者不利的人。他们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坏人,他们到了如此的境地,只是想要保护自己和彼此,不惜使用最极端和暴烈的方式。他们不懂得对这个世界温柔以待,是因为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对他们温柔过。所以当米基错杀老印第安人的时候,他追悔莫及,因为这个老人让他们进屋,给他们温暖和食物,只有这一次的杀戮让他们不安和愧疚,他们错了,且承认。

而与电影中嗜血无情的恶棍警长,虚伪自私的典狱长,和为了收视率不择手段的记者相比,米基和梅乐瑞是干净而纯粹的。正如米基对记者所说:“我纯洁的一刻胜过你一生说谎。”他们的杀戮中没有阴谋、功利、谎言、交易、欺瞒、诈骗、歧视、伪善,所以尽管血债累累,却依然能让梅乐瑞在星光下舞出柔曼的姿势,期许着洁白天使的降临。


米基与梅乐瑞,像是一对血腥的异色蝴蝶,依靠着彼此的残缺翅膀横冲直闯。在不应该的年代,摆脱不了人世间的悲哀,上不了青天,只好彼此奉陪上演一场绝代的疯癫。

 短评

假惺惺地让你欣赏一场关于暴力或世俗的盛宴,借此折腾所有甘于平凡的人们骨子里最后一点点叛逆或者良知

4分钟前
  • ☂ 莎拉公主
  • 推荐

啊~又一个我差点看睡着的~

8分钟前
  • 还行

居然还有中国民歌做配乐《天下的黄河九十九道湾》

11分钟前
  • no~no
  • 推荐

疯狂、浪漫、讽刺,死去活来。枪口瞄准家庭、监狱、媒体、谎言、庸常,杀杀杀!!!反社会人格魅力=魔鬼的诱惑,很少有人能抵抗得了:受虐少女迷上连环杀手,青少年疯狂崇拜曼森、狱警近墨者黑近疯者癫,一切都好理解。90年代好像很喜欢监狱暴动这题材,另一部写记者的片里也有类似情节。

14分钟前
  • ζωήιδ
  • 力荐

Shit,多么伟大多么美丽绝爆的爱情啊。

18分钟前
  • Miss Lucky
  • 力荐

走火入魔……我愿意就这样走火入魔

20分钟前
  • 老鸡|扶立
  • 力荐

奥利佛·斯通极具争议性的风格化之作,获威尼斯评委会大奖。1.血腥暴力和天马行空的视听享受之下是对媒体的刻骨讽刺;2.高速剪辑+迷幻摇滚+倾斜构图,疯癫指数爆表;3.视觉混搭与拼贴:黑白,彩色,单色滤镜,电视播报,情景喜剧,动画,DV,戏中戏,动物世界,背景幻灯片...4.飘落峡谷的如蛇白纱+1。(9.0/10)

2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从头暴力到尾.杀人不应被美化

28分钟前
  • 停止的时钟动了
  • 还行

神经质变态的电影

29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一堆意象,一帮追求本性的人,一个不造作的粗俗故事。尤其是开头如肥皂剧般的两人经历设置,极尽黑色幽默之能事,令人拍案叫绝

31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编剧昆汀在影片创作方向上与导演存在严重分歧。他认为斯通的最大问题是,“直白消耗精力,精力冲推直白。他就是风格化的斯坦利克雷默。”……“直白”似乎是指斯通的表现方式太硬太露骨。父亲天生该死脸,警察用人质擒凶,印第安人看穿白人原罪。酷炫的剪辑风格与画面拼接只是用来掩护理念表达的直白。

36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很抱歉,还真是不能理解用肾上腺素思考的人。我还常想杀人哪,没杀不纯洁,真杀就纯洁啦?给这片打高分,看来活得憋屈的人真不少~

41分钟前
  • 我爱阳光
  • 较差

影片争议比较大,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十分不喜欢,唯一让我大开眼界的就是电影在技术上的成就,技巧运用十分复杂,艺术感相当强烈,观影效果和整体精神一致。片子从头到尾都充斥着强烈的摇滚情绪,一种极端的态度,因此在剧情上也相当另类、反常,虽然这是一种表达手法,一种深层呐喊,但感觉过犹不及。

44分钟前
  • 润物
  • 较差

无以复加!!!精彩绝伦!!!元素丰富!!!寓意迷幻!!!

47分钟前
  • boks
  • 力荐

奥利弗·斯通、昆汀是在为邦尼和克莱德报仇,两个主角演的出彩,但我讨厌他们两个人的门牙

48分钟前
  • 袁牧
  • 还行

虽然很牛b ,但晃得我眼睛花,不喜欢~

49分钟前
  • forever young
  • 还行

虽然昆汀不满意斯通篡改剧本,但是影片迷乱的剪辑和配乐还是最大程度的还原了昆汀的想法。影片用大多数人难以接受的反讽方法,嘲笑了无耻的媒体和可悲的看客,手法高明,但是以此崇拜那俩杀人狂的货,我只能说你们是傻逼,是傻逼,是傻逼。

53分钟前
  • 推荐

我纯洁的一刻胜过你一生的谎言

57分钟前
  • 沈书君
  • 推荐

昆汀和斯通都是磕了药写出这么一发的吧,顺带发泄了一下自己对当年邦妮和克莱德的怨念。。。剧情神马的就不提了,就这神经质的迷幻色彩确实还是挺high的。两个主演的牙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两个小时像四个小时

1小时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