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2003

HD中字

主演:李强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3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香火2003 剧照 NO.1香火2003 剧照 NO.2香火2003 剧照 NO.3香火2003 剧照 NO.4香火2003 剧照 NO.5香火2003 剧照 NO.6香火2003 剧照 NO.13香火2003 剧照 NO.14香火2003 剧照 NO.15香火2003 剧照 NO.16香火2003 剧照 NO.17香火2003 剧照 NO.18香火2003 剧照 NO.19香火2003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香火2003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庙里的佛像塌了,需要三千元钱重新修葺,为了筹得这笔钱,和尚(李强 饰)先后来到了佛教科和文物科,然而两方人马只会相互推诿责任,看来谁也不打算掏出这笔钱来。无奈之下,和尚前去找在另一座庙中生活的师兄帮忙,可是师兄只是劝他放弃。  之后,和尚决定靠化缘筹钱,哪知道没过多久竟然被警察抓进了派出所,出来后,和尚遇见了想要帮忙的妓女、企图哄女友开心的小伙子和一心想替妻子求药治病的丈夫,甚至当起了算命先生。最终,和尚卖掉了念珠总算筹齐了钱,当他满心欢喜的回到庙里之时,等待着他的,却是寺庙即将被拆的消息。十月建造的房屋2东海道四谷怪谈影子背后浴血黑帮 第三季恋物语干掉圣诞老人择天记 第一季绝命响应国风悲惨世界圆桌派第四季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手艺第一季出球制胜新春非遗之夜嗜爱逆爱2016西京囧事青之驱魔师OVA:小黑出走记心甘情愿2018我在现代养女帝绽放 短剧版回家之路主持人的风暴霹雳囧花父亲与儿子警察锅哥第一季神犬小巴迪超级飞侠第二季完美计划38岁离婚单身女尝试相亲APP的成果日记维多利亚的秘密1995时装秀天降神豪老公三岔口2005贴错门神粤语好食知时节偷情网站泄密事件:性、谎言与丑闻喵有卵用第三季魔翡翠粤语月球天堂泯灭复仇计划与Bono&TheEdge面对面:大卫·莱特曼回归都柏林幽灵螳螂棕榈泉圣诞夜

 长篇影评

 1 ) 崩塌的信仰

宁浩的处女座。讲述了一个穷和尚为重修佛像,三次进城,求而不得,借而不得,讨而不得,最终却是靠着欺骗获得了修佛的资金的故事。化缘的过程,其实就是和尚信仰一步步崩塌的过程。没钱的时候,和尚苦苦支撑着信仰。看到周围贪癫痴的众生活的都比自己滋润,和尚的信仰满满动摇了。随着一点点的丢掉信仰,和尚似乎也渐渐找到了生财之道。可是一个悖论出现了,当初和尚是因为捍卫信仰,即修佛像才需要挣钱的,但在捍卫信仰的路上,他却丢掉了信仰。 说穿了,我们其实都是那个和尚,我们不想被金钱所困,所以拼了命的去挣钱,但殊不知,拼了命地去赚钱这件事,就已经把我们困住了,我们都陷入了一个与初衷背道而驰的怪圈里。电影的最后,和尚心中已没有了信仰的隐喻物——佛像。没有了佛,自然也就没有了畏惧,进而也就没有了敬畏善恶,敬畏因果的念想。没有了敬畏之心,自然也就没有了底线,没有了良知。 这是一部宁浩用了四万块钱拍摄的小成本电影,模仿痕迹较重,但是移植的非常成功!这样的电影,耐看。

 2 ) 中国,如何找寻信仰&谋求生计?

这部电影是宁浩导演取材自家乡,用家乡方言拍摄的处女作。作为导演的老乡,望着那熟悉的塞外景色,看着那些一脸沧桑的乡亲,听着他们口中吐出的浓重的乡音,对于这部电影的思考和感触自然比他人要多一些。 我认为:影片表达了人生不易,而当代中国种种现实更让基层糊口谋生的人们处于困境泥潭,坎坷前行。而在挣扎于现实的过程中,人们为压力所折服,被世俗异化,灵魂的纯洁被打破,信仰丢失,“香火”难以延续。


影片整个充满了黄土的黄色、白雪的白色、煤炭的黑色、砖瓦的蓝色,灰冷单调枯燥缺乏生机,只有时不时出现的对联和旺火燃烧起来的火焰才带来一丝亮色和生气。到过塞外农村的人应该明白,塞北的冬天就是那样的,天气寒冷,环境恶劣。人在那样的环境下生存着实的不易。

片子开头乡间公路将画面一分为二:灰蒙蒙的天和蒙了雪的黄土地。一棵树突兀地出现在镜头中,接着传来了高亢婉转的民间小调,然后,镜头中就出现了一辆三轮车从田地中驶过,上面坐着我们的主人公--和尚,地里还杵着一个稻草人戴顶破棉帽。相信来自大同或者朔州的朋友,立马就会感到画面传递来的环境的艰苦和人的生活精神的坚韧。


南小寨村是一个户户养羊杀羊为生的村子,和尚是村里唯一的寺庙里唯一的和尚。和尚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和尚,他不是纯正的信徒,但又时刻在传扬佛学,这都是为了生计和信仰。他没有去很严格地遵守戒律:他抱回了非素的方便面,和杀羊的屠夫开着他妹妹的玩笑。然而,他是信佛的:他一再强调全村是杀羊的一定要有座庙,说明他相信佛教的因果报应,相信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且相信这座庙那尊佛可以保他的生计。所以,和尚在一开始是敬佛的,虽然礼佛时动作随意但看得出他是诚惶诚恐的,和尚的确是有信仰的。

在和尚一脸惬意地修补鞋子的过程中,突然,佛像坍塌了!和尚所信仰的生计的保障崩坏了,和尚不安了,他需要想办法把一切修复,保证他的生计和信仰能够继续。

和尚第一次去县城,和屠夫商量了对策,这可爱单纯的和尚,决定向政府求助。第一次进城,就出现了旺火的镜头,尽管这时候旺火还是人们拉来的煤炭,没来的及搭建成形。和尚和拉煤的人探讨二表哥的事情时,他还是坚持着自己信仰的那个和尚,他的异化还没有开始。

然而,他去想宗教办求助却碰了壁,因为人们在寻求新的信仰,他的信仰不被重视了,和尚的脸上写满了失望;紧接着,文物办的不理睬让和尚再次受到了打击。随后,屠夫、宗教办科长、文物办小安、二表哥,这些人都劝和尚还俗,和尚却还坚持自己的原则:要做和尚,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影片在这里出现了几种职业:和尚、公务员、发廊店主。

然而,只有和尚做着自己还算本分的事情,其他人都偏离了该在的轨道:公务员顾忙着排练却不务正事,发廊店主是非法经营。

人们在各自职业谋生的过程中发生了异化,不再坚守本分,也在丢失信仰。


和尚第二次去县城,还是和屠夫商量对策,并惦记着屠夫妹妹的相片。他决定向大师兄求助还自认为有戏,并且扛着窗框去找了文物办,希望得到支持。和尚既想向他人求助也还希望自己能努力保住生计、保住信仰。这里,旺火的镜头再次出现,此时已经基座已经成型,旺火快要完成,和尚的佛像似乎也有了希望,但他的异化也开始了。

师兄劝和尚到自己庙里入股,放弃村里的旧庙,但和尚还是坚持:“村里都是杀羊的,一定要有一座庙”。他还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实在不易。他化缘筹款被警察逮住,却遇到了几个妓女要为她捐钱;他帮小伙子骗女朋友,之后又摆摊算命,却被流氓毒打。

这里又出现了几个职业或者说人物:二师兄、警察、妓女、算命“瞎子”、流氓。

二师兄,这个和尚为了生计或者说为了钱财而背弃信仰,完全异化了,他不再是“和尚”;

警察,这里的警察不完全是正义的代表,对于和尚的逮捕是出于个人的利益追求,也是异化的形象;

妓女,为了生计不惜出卖肉体,更是公认的异化的代表;

算命“瞎子”,以欺骗他人谋生,是缺乏信仰的象征;

流氓,为害一方,侵害他人,异化分子对社会有着极大的破坏。

这些形象和我们此时坚持信仰的和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和尚为了化缘,对老太太说了瞎话,对警察也不说实话,摆摊算命时作为出家人说了诳语,破了戒律。和尚的谋生本领越来越强,而他的信仰也在逐渐丢失,他异化的内在动力愈发强烈。

这里又出现了两处旺火的镜头:

一处是在和尚准备好功德簿开始化缘前,搭了一般的旺火,和尚的佛像见到希望了;

另一处是和尚算命生意结束时,旺火已经搭起了,和尚在点钱,貌似他的佛像到手了。

旺火燃到最高时,人们对生活的盼望也达到了最高,不过异化也到了极点,只差最后的点燃促化了。


和尚被小流氓们抢劫之后,无处可去。夜晚,人们点燃了广场上的旺火,火光冲天,热闹非凡,人们对于生活改善的企盼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此时达到了最热烈。而和尚一脸失意,不知他心中做何感想。我可以肯定的是,此时他已经丢掉了自己的信仰,完成了异化,被俗世同化了。

第二天,和尚在回村的路上,被一个司机拉走给人看病,这时的和尚学会了骗人,最终骗到了重铸佛像的三千块钱,从那户人家临走时和尚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们他已经不是个出家人了,信仰就这样消失了,重塑的佛像也没有了意义。

佛像重塑好了,和尚为佛像开光,他一脸喜气,因为他获得了新的谋生手段,懂得了要把寺庙发展好,而这时却被告知庙要被拆掉。片尾大喇叭里的阿弥陀佛声中,镜头投降了一望无垠的黄土地。和尚要面临新的求生危机了,然而此时他不恐慌了,学会了世俗的种种手段,但信仰却在诵佛声中渐行渐远了。


影片中的关键符号:羊、黄土、和尚、佛像、旺火

羊:芸芸众生,把芸芸众生比作羊羔有几分基督教的气息,在这部以和尚为主角的片子里或许有几分滑稽,然而我的这种感觉非常强烈。羊不停出现在镜头中,在村子里人们的鞭子下戏台上屠刀下,在片头在片尾,他们安静,静静接受安排好的一切。

黄土地:或许不是导演特意的安排,但在我看来,黄土地代表着我们的生命之源,代表我们每个人切切实实所处的环境,生存的条件。

和尚:找寻出路,谋求生计得的同时希望保住自己信仰的那一群人。

佛像:信仰。佛教认为人生于世,本无痛苦,因为痴嗔贪恋之气才陷入泥沼,而佛教就是要渡人脱离苦海。这是信仰,然而现在各种信仰正如坍塌的佛像一样在不断崩坏,而重塑的过程是艰难,而且重塑后也是变味的。

旺火:煤炭是山西人民的命根子,而旺火是晋北地区由精煤搭成的宝塔形状,人们于除夕元宵点燃,祈求生活幸福,越过越红火。

影片中的几个细节: 大喇叭、鞋子、自行车、窗框、歌词。

大喇叭:传播消息的信号,片头出现,片尾也出现。前边是引出和尚出行的消息,要踏上保护信仰的路。而片尾是送走了和尚的信仰,送他走向一条新的道路。

鞋子:和尚的鞋子一开始缝缝补补,最后却在被小流氓抢劫,重塑佛像经费尚无着落的情况下买了一双皮靴,说明了和尚的异化的完成,选择了一条新路,丢弃了信仰。

自行车:和尚行路的工具,也是坚持信仰谋生的一个工具,每次进城回来都要屠夫修理半天,如果可能最后会换成大师兄那样的摩托车。和尚的信仰不断变化的象征。

窗框:从一开始的明清古物到片尾的民国物件,我认为是表明了价值观的改变。 歌词:和尚送妓女之一回去,迪厅里放的歌曲迪克牛仔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字幕标出了一句歌词“命运如此安排总叫人无奈,这些年过得不好不坏。”大概也道出了生活的不易吧。

所以,我认为影片想传达的是:人生于世不容易,或说人生如此艰难。特别是在现在的中国,体制转变,人们从事着各宗各样的营生,只是为了能活下去,而人们的价值观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着转变,从传统的重道德有信仰异化到了现在的唯利是图信仰缺失,是对现实生活的一个写照,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现实的不满,和对信仰去向的困惑。

导演运用了过多的符号特别是有地域特点的符号,这是其艺术构思,但也容易产生让观众难以理解的情况。而看现在宁浩导演的作品,就较少这样的情况了,或许这也是导演回归现实的一个表现吧?

 3 ) 生存还是信仰?

MISS张给我们看了这部片子。

是宁浩在北电的导演毕业作品。看完后甚是喜欢。宁浩真是近年来少数争气的年轻导演。

上星期的影评我写的是《1.0版的宁浩》。这相对于后面的《石头》,在宁式喜剧上来说,的确是1.0。但故事本身的现实意义,也许甚至大过《石头》。

眼光很奇特。一个山西贫穷小村南小寨。一个村里唯一的和尚,守着破败的小庙宇。想尽各种办法想要重修不小心被他砸碎的佛像。有些魏敏芝式的过程。但最后想尽一切善的恶的方法终于修成的佛像,最终被告知,村里要开路。庙要被拆。黑色幽默的结尾。

这个主题如果说大,可以很深刻的开掘下去。1989年美国的汉学家比尔波特对中国现存的佛教道教隐士进行了探寻。在《空谷幽兰》中也对电影中所表现的类似问题进行了关注。信仰的逐渐消失,金钱物欲关系的社会,和尚这个特殊的群体,如果生产面临威胁,在宗教和吃饭上,会如何选择?

片中的和尚,很有意思。修佛像的目的从一开始就赤裸裸的告诉你:这是为了吃饭,是为了生活,是为了更多的香火。可是香火毕竟是香火,尽管都是吃饭钱,我们叫做工资,用在和尚身上是香火。因为信仰。不能不说,这个年轻的小和尚,他并不虔诚:他也会对村里好看的女孩儿有些许动心;他也会为了要钱最后搞起了功德簿算起了命测起了风水,他甚至也抽烟。这个香火之路不是那么的纯洁高尚。但他依然是有信仰之人:他潜意识认为南小寨的村民都是杀羊的,需要一座积德的庙宇而不愿离去或还俗;他对色依然是保持戒心;对遇到的妓女,尽管排斥,但最终依然产生同情之心。这是一个真性情的当代和尚。恪守禁戒,倒不如向善之心来的叫人喜欢。

化缘未遂被警察拘于小房间的一幕是最富戏剧性的。三个妓女与他同禁一室。进门扑面的是字正腔圆的性病防治知识。极端的矛盾冲突。但宁浩处理的是非常冷幽默的。相当的宁浩。那些恶俗的现实情节,被拿来作为背景。让人忍俊不禁,却又有些心酸。给予小人物的最多还是悲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子。很容易的想起《石头》。一个小妓女那一声“还有署名权呢”与石头中小盗贼的“牌砸!班尼路!”,电视机里打击黄赌毒的录像带声音,与石头中结尾玉石发布会上的“有一个石头会唱歌”,还有一帮妇女粉墨登场的“千手观音”,是如此的承上启下。也许此一幕也是剧中最不真实的,但这种不真实,也许也是导演的故意为之。

我看完后想起去年去峨眉山及乐山的旅行。山上的寺庙,香火旺盛。庙里最好的生意是卖莲花灯。有姻缘灯,健康灯,学业灯事业灯。种类繁多。无数游人去买个三盏五盏,好像也不是那么便宜,但终归是难得的旅游,信总比不信好,图个吉利。于是庙前的莲花池堆的满满当当,不断有人去捞熄灭的莲花灯清理。又或是给游人自己买的佛像开光。五十元一人,分批进入。和尚念段经文,瓶子里撒些水,算是开了光。络绎不绝的人排队。

我记得其中一个和尚,带着眼镜,不算瘦,一边跟游人解释怎样写祈福的纸条(说要把字写大一点不然他师傅老花看不清),一边收钱,可手里拿的,是一本经书。在看。

亦是好的,其实信仰与金钱,未必不能平衡。

 4 ) 《香火》—不属于佛祖,不代表金钱,昭示的是我们的心

香火
 
距离观看香火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所以现在只能凭着记忆大致刻画一下心中的这部影片。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宁浩第一部电影,香火对于他的意义不可谓不重要。正是香火在国际影坛的成功,使得宁浩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中,开始得到大家的赏识与称赞。也为他今后的电影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部电影的剧本早在开拍一年前就已经写好,但是因为投资的问题,一年之后,深知不能再拖的宁浩毅然拿出自己的十几万积蓄自己拍摄。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庙的和尚因为佛像坍塌而四处筹款修佛像的故事,在我看来本片具有非常讽刺的现实意义。
首先,小和尚的动机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为了礼佛敬佛而去奔波,小和尚为的,是佛像带给他的香火钱,另一方面讲,宁浩也用这个形象暗讽了那些仅仅为了好吃懒做而遁空出世甚至用佛来敛财的一类人,延伸到本片,政府工作人员也属于此类。这点上,从和尚另外一个身处大庙香火旺盛的师兄的所作所为中便可见一斑,他比小和尚来的更加直接和赤裸裸,毫不避讳自己已经把佛门当成一个上班单位,把升迁当成是发财渠道的想法。可惜他不知道小和尚的算盘,因为村里的女教师已经深深吸引了他的目光,他又怎么舍得离开那个清水衙门?
毫不夸张的说,在掩饰自己这一点上,小和尚做得非常到位,为了多看女教师两眼,还要指着她哥哥的照片来掩盖自己。而当自己和小姐被关在拘留所以后,从他的行动中还是能看出他对使用小姐的钱来修庙的意愿并不像他口中那么坚决,不然他也不会在搭小姐回去之后还跟着进了歌舞厅。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他的淳朴,但是后来他用假佛像欺骗别人钱财的行为就彻底将他本身否定了。事实上佛门对于化缘是允许的,但是对化缘的僧人有严格的规定,比如化缘的范围,化缘得到的物品以及该有的礼节等等。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小和尚已经不能算是佛门中人,也许他口中所说的“附近都是杀生的,需要庙”是事实,但是这个庙对于谁更重要可能大家都心知肚明。
本片最出彩的地方莫过于带有浓重地方色彩的语言了,可能我是山西人的缘故,对于这部影片中语言对人物塑造的作用体会尤其深刻,一个语调的变化都有可能将人的心态完全颠覆,好在演员的演出十分到位,自然而生动。这在宁浩之后的几部影片中都看得出来,他对于演员的选择上的确拥有很高的天赋,也这因为如此,他的影片才那么的富有生命力。会讲故事是一方面,慧眼识人更是重要的一方面。
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生活都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而这一时期的题材对于中国导演来说,是非常好的创作源泉,从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一举成名到贾樟柯的《小武》《三峡好人》都是如此,以至于有人说,外国人通过这些优秀影片认识到的是,中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村式国家。诚然这类影片的确对我国的国际形象没做出什么贡献,但是也毫不留情的揭开了我们国家被隐藏起来的那些矛盾与不公。也许我们还是应该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再来考虑外在的形象比较好。
也就是在这一个时期,经济的腾飞带来的是人心的沦丧,连庙里的和尚都已经染上了一身的世俗气何况在红尘中摸爬滚打的其他人。地方政府机构尾大不掉,养的尽是靠纳税人生活的吸血鬼,他们甚至不如那些出卖肉体的小姐高贵;宗教要依靠送礼来得到本应就属于他们的资金;小和尚开理发馆的亲戚组织卖淫;街上的流氓欺负弱小无人主持公道;假装盲人算卦的男子对欺骗别人驾轻就熟;重男轻女;得病不去医院求菩萨;殊不知,菩萨还忙着数钱呢。种种弊端几乎就是一个国家的缩影,而作为中心的和尚不可避免的成为了讽刺的重点,虽然影片中这个角色走投无路,受人欺凌,但是这丝毫不能减轻他自身的罪过,影片需要这个变质的和尚用他的足迹告诉我们,现实是什么。影片的最后,在贯穿始终的“阿弥陀佛”歌曲中,宁浩依然用惩恶扬善来结束故事,只不过这一次,和尚依靠欺骗得到的佛像以及幻想中更多的香火钱随着拆迁令的到来而宣告破灭。也许对于宗教来说这也是一个警示:礼佛不是跪在佛前磕多少头捐多少香火钱,而是从内心来向善。同样,爱一个人不是给他买多贵的礼物,而是在他感到寒冷的时候轻轻为他披上一件御寒的衣服。那一撮佛前的香火,代表的不是世俗的钱财,而是我们的心。

------------------------------------------
没想到这段感想5年后的今天还在有朋友评论,说实话对于剧中的情节早已遗忘了,这段貌似影评的话,我也无心再读:当年或许对一件事情是这样解读的,但是经历过人生很多的或成功或失败之后,一定会有新的,不同的感悟。感谢你们愿意进来评论,诸位也一定是热爱宁浩导演的朋友,能做的不多,就是继续支持宁导和中国电影吧。

写于14年8月

 5 ) 《香火》看宁浩,永远的社会观察者

在山西学了几年电影,听到的永远是贾樟柯,宁浩一直被忽略。有好友是宁浩的高中校友,他经常打趣说宁浩当年读着读着被退学,高中现在邀请他他不回去的经历,对比贾樟柯的如日中天,平遥电影节如火如荼,艺术院线版权火爆,政协委员身份加持,反观宁浩《疯狂的外星人》对赌失败,也鲜有在国际电影节斩获大奖,就像《香火》老是拿来和《小武》做对比,而《小武》鲜有对比《香火》一样,宁浩又一次被忽视了。

私认为《香火》比《小武》强的不是一点半点,贾樟柯在我心中就是那个年代的毕赣,才华尚有但更会营销,宁浩的小聪明全铺在了片中,片外的他只是一个他片中的和尚一样正常中国人,被时代的命运所左右,在大环境的染缸中个人得以不断进步。

他太会观察了,他的视野是拍给国人看的,他的小聪明在片中凝成一种中国人独有的“生存哲学”,就像后来的我极喜欢《疯狂的外星人》一样,已经演变成了一种自成一派的大智慧。

很多人看宁浩只能看到多线叙事,其实不尽然,宁浩最深层次的东西都是小人物求生存,每个小人物都是那么的卑微,他只是想活的更好而已,大环境永远是他片中人物一个又一个的阻碍,诸如此片对阿巴斯、疯狂系列对盖里奇的模仿只是用了个壳而已,大家都能看到表面技术层面的更新,摄制理念方面的突破,却鲜有评论研究宁浩摄影机前的人物,因为都太立体,真实的就像隔壁邻居或是楼下小李一样,他们在生活,他们真实存在于那片光影世界中。

而《小武》中的人物乍看很真实,却总有距离感。贾樟柯塑造的人物早已走向极端,他们边缘化,边缘到连国人都能感受到陌生,我能理解《天注定》为什么会召来骂声,因为这边缘化到不是中国,中国人连法庭都怕去的怕惹麻烦,怎么会让手沾满鲜血去抗争呢?

《小武》里面的扒手,小混混,妓女每一个人物都很边缘,总结起来的社会已经和现实脱钩了,它代表不了中国群像,任何社会都不可能由边缘化群体组成,中国人还是更多犬儒主义,而这点《香火》察觉到,表现得淋漓尽致,和尚报了个三千,那户人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为什么不会拒绝呢?怕惹更大的麻烦上身罢了。这样的刻画下,你真能看到隔壁老王,楼下小李,因为他们存在于你的生活中。

我爱宁浩,《疯狂的外星人》中的那一句“虽远必诛”的意味深长,他是真正懂中国,真正在拍中国,真正在反思民族性的。《无人区》的那片土地上,没人听《Go West》,他们都在求生存而已,就像我爱今村昌平一样,宁浩摄影机下的小人物对的精准而有趣,和尚在进宗教科前碰倒的红旗,会由他自己扶起来,历史是个轮回,为什么会有轮回,其实已经被宁浩拍出来了,我很感动。

 6 ) 终是一场空

      我看电影都很理想主义,比如到那个男的塞给他一百块钱求他说好话骗骗他女朋友的时候,我非常希望他能在犹豫之后把钱还给那个男的,但还是能帮他说好话,虽然这种行为也算是成人之美,但毕竟是拿了别人钱,总觉得从道义上讲很不对劲;还比如,最后佛像落成他开光的时候有人在庙门外搞测量的时候,我以为是政府终于发现这座百年破庙有一定的保护价值,小和尚这么长久的坚持总算有了回报,从此以后再不为他和庙的命运奔波。
       可是事实不是这样,这就是宁浩的高明之处,他就是讲一个小人物,一个被社会逼迫的快没有饭吃的小和尚,他只认一个死理,他当惯了和尚,他不会还俗娶媳妇,更不会扔下自己的破庙去大师兄那个好庙里过好日子。于是他拿了别人的钱,帮别人说善意的谎言;最后小和尚站在那堵写着大大的“拆”字的黄土墙前,呆呆的痴痴的,我想那时他一定想到底是因果报应还是四大皆空?
      一个小人物的一件小事却控诉了一个社会的各个角落里的诟病。尽管有人说这个小和尚用了一些卑劣的手段,似乎在说主角是个相对不够正面的人物,但我还是习惯用正面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主人公。小和尚本是单纯的,他的目的单纯而明确,修庙修佛像收香火钱让自己活下去。可能这是和尚的一个传统观念,至少他在坚持一种生存下去的信仰。他以为政府会帮他修,谁知道政府的人敷衍打发了他。在政府大院有一些细节与小和尚的境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讽刺意味极浓。他们搞文艺节目,朗诵的内容都是赞美“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那么的净,把所有的垃圾都留到昨天,共同迎接一个崭新的未来”还有那个小安,看似要拿吉他给《杜十娘》伴奏,让人不禁失笑。打牌休闲,收礼修教堂……这都是对社会风气官员习气的揭露和控诉。还有在派出所的那段,派出所的人出于对“人民负责”推断他是骗子,其实应该是觊觎他化缘的钱吧,他们放走了人没收了钱,他们抓来了妓女象征性的关押了一下,最终还是要收罚款。而妓女们的窃窃私语却在那个时候比那些表面正义实则龌龊的收罚款人员更具人情味。
       在别人都沉浸在喜洋洋的过年气氛之时,小和尚连这以后的吃饭生存都成了问题。多次碰壁,短短的几十分钟描写,这个人物要活下去,要坚持自己的生存理想,必须转变,他于是被迫异化。化缘、算命、骗人。他终于筹到了修佛像的钱,庙虽小,我是主,小和尚认真的做着开光仪式,我想那时的他才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找到了自己存在的真正意义。
    
    

 短评

7.9我是一个一条道走到黑的人我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人我是找熟人帮忙不如愿就背后骂他娘的人我是对待领导唯唯诺诺的人我是对待警察低声下气的人我是对待流氓认怂挨打的人我是与妓女讲善恶的人我是与病人谈生意的人我是拿信仰化缘的人我是良心被羊吃了的人我是不信邪的人我是被生活整的哭笑不得的人我是你每天照镜子都会看见的人

4分钟前
  • 之晨
  • 推荐

8/10。信仰与生存规则面前每个人都露出了真实的嘴脸,基层干部绿灯只为钱礼开宁修教堂不修庙、靠文物生财吃回扣,民警吃了妓女吃和尚在劫财时了无身影,佛在情侣、小姐和病人家属那成了寻求信仰的消费,和尚为了帮杀羊为生的村子赎罪这一理想顺从了现实,涂漆画彩的新佛沦为赚钱工具而心中的佛也塌了。

8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太有感觉了,那变成羊圈的礼堂,是童年的欢乐场~~因为宁浩和贾樟柯,有点庆幸自己是个山西人……王小波说中国人的历史一部分写在书上,一部分埋在地下,唯缺立在地上的可供后人穿梭其中。波哥指的是北京的城墙——北京城墙有多雄伟,只能靠大家的想象了——我却有幸还能看见二十年前生活过的地方

11分钟前
  • Andy
  • 力荐

摄影系宁浩的毕业作品,自编自导自拍,献给韩小磊,感谢贾樟柯。《何处是我修佛的钱》,同样受阿巴斯影响,作为贾的老乡也记录下尘土砖墙和流行小曲。非职业演员,故事很简单,结尾来点黑色幽默,跟现在的宁浩天壤之别

12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拯救了实体的佛像,却丢失了心中的信仰;宁愿通过坑骗换来修缮,也不愿接纳开始有信仰的妓女,说到底,和尚还是世俗中的和尚。

16分钟前
  • 鲜有废客
  • 推荐

黑白两道都那么嚣张,唉

20分钟前
  • zhang 2nd
  • 推荐

宁浩处女作,恍如贾樟柯。

24分钟前
  • 津五渡
  • 推荐

没钱只好拍文艺片,有钱了就捣鼓类型片,这是赤裸裸打文青耳光啊

26分钟前
  • 边城不浪
  • 还行

结局有必要像交作业这么上纲上线吗 和尚刚做点坏事就来现报

31分钟前
  • 林 沂 沐
  • 推荐

这不是信不信佛的问题,也不是骗不骗人的问题,是没处下脚,生路堵死的问题,就算不是和尚,一个善良的遵纪守法的人,也是大差不离的遭遇,你照章办事,人家照章办你,你投机倒把,人家比你还精通,总之就是一路逼着你,往死胡同里撵,特绝望的那种。

34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力荐

算是宁浩的处女作。庙里的佛像塌了(佛像参考最近很火的奶奶庙作品),和尚为了筹钱重修佛像,经历了找宗教科——文物科——大师兄——化缘——小姐自愿凑钱(和尚说:这不合适吧)——摆摊算命——坑蒙拐骗——重塑佛像——黑色结局。未成名前的导演们,大多都很真诚。

36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虔诚每多破落户,欢场尽是信佛姬,以一件小事为引线刺绣出整个浮世绘,小地方办事衙门的那套作派生动写实。人群中的大多数“和尚”通常是如此的,平常既不是坏人也不算十足的好人。想做成点事往往四处碰壁鼻青脸肿,决心豁出干却没人家熟练还比人倒霉。骆驼祥子想搞钱买一辆自己的车,被军阀抢,被特务讹,办丧被迫变卖…和尚想搞钱修一尊自己庙里的佛,被捕快拿,被混混揍,决心骗老实人…宁浩后来显然觉得庙小和尚太难做,所以跑去拍《我和我的祖国》去了。“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那么的净,睁开眼睛你就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啊,把一切垃圾都留在昨天,我们一起迎接一个崭新的未来。”

41分钟前
  • 顾小山
  • 推荐

我们都是那个和尚。

42分钟前
  • ……之类的先生
  • 力荐

像《小武》《香火》这种片子,如果深挖一下应该可以打造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黑色幽默类型片。

43分钟前
  • 大島
  • 推荐

宁浩居然拍过这样的电影?太像贾樟柯了。既有主人公的改变也有对社会的披露,又像是苦行僧的修行又像是批判宗教。前面的开端其实可以浓缩一下,看的有点不耐烦,和尚被抓进局子那个场景布置的很好,就是从这里才开始够味。

48分钟前
  • 塘坑一姐小渡边
  • 力荐

时代也强奸了宁浩这个正经要修庙的和尚。

49分钟前
  • bird
  • 力荐

同样的底层生存故事,却是和石头赛车完全不同的冷风格。抛弃了眼花缭乱的剪辑和辣眼睛的特效,几处摄影还挺诗化,整体呈现出粗粝而质朴的处女作特征。感觉宁浩的作品特别需要一个地理语境的依托,这部里雾霾笼罩的乡镇和石头里烟火气息的重庆森林会让故事显得很有魔力,反而是赛车里的厦门了无生气。

52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宁浩的处女作比他之后的作品都强太多了

55分钟前
  • 白爷爷
  • 力荐

太像《小武》。正如姜文评拉斯冯提尔“太聪明”,处处透着机巧,虽然着实不错但是匠气太过(典型的如和尚和妓女那场戏),过犹不及了。这么说或许苛刻了些,不过看看后面无论《石头》还是《赛车》,宁浩都拍得太精明了。长镜头+小景别+方言。

60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笨和尚目睹之怪現狀,信仰之崩塌才剛剛開始。為了修佛,進了三次城。最后和尚終於學會騙錢才把佛像修好了,卻因修致富路被拆。看到最後,心中一絲香火若斷若續,張楚《姐姐》也是如此,從「很傻」到「很假」,真是人生中的必修課。不想被別人騙,那就只能去騙人,做傻子?還是做騙子?路在何方呢?

1小时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