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

HD中字

主演:厄兰·约瑟夫森,苏珊·弗利特伍德,艾伦·埃德渥,古德·吉斯拉德提尔,斯文·沃尔特,瓦莱莉·迈蕾丝,菲利帕·弗伦岑,汤米·谢尔奎斯特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8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牺牲 剧照 NO.1牺牲 剧照 NO.2牺牲 剧照 NO.3牺牲 剧照 NO.4牺牲 剧照 NO.5牺牲 剧照 NO.6牺牲 剧照 NO.13牺牲 剧照 NO.14牺牲 剧照 NO.15牺牲 剧照 NO.16牺牲 剧照 NO.17牺牲 剧照 NO.18牺牲 剧照 NO.19牺牲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牺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评论家亚历山大(厄兰·约瑟夫森 Erland Josephson 饰)在瑞典的家中庆祝自己的五十岁生日,年幼的小儿子刚做完咽喉手术不能发声。两人在静默中种下一株树苗期待它生出绿色的枝叶,然而就在当天晚上,电台广播了一则发射核导弹的消息,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绝望的亚历山大向上帝祈祷不要发生战争,甚至他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来阻止世界末日的来临。期待世界重生的亚历山大在心力交瘁的情况下,烧毁了自己的房子。在熊熊大火中,亚历山大被救护车送进了医院。小儿子来到岸边继续为他们共同栽种的树苗浇水,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平静。  苏联著名电影大师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生前执导的最后一部杰作《牺牲》,荣获1986年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在内的四项大奖,并提名金棕榈奖最佳影片,于1988年荣获第41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外语片。飞天拳鮟鱇鱼许愿罗曼蒂克消亡史小年兽与捉妖师燃烧的腐魂摊牌了,我的四个哥哥是超级大佬长风万里2024至亲血统第三季明日之丈2剧场版锅碗瓢盆交响曲记忆中的风琴铠甲勇士刑天无情大地有情天漂浮的摩天楼我们浴室见吧足球小将1983边陲风云心居卡巴莱天使2023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蓝色夏威夷独眼龙政宗四大名捕大结局粤语城市颂歌Kesisme Iyi Ki Varsin Eren横冲直撞20岁 第二季爱的勘探法此刻无声捍卫星际国语生死回放疯狂磕学家别挂电话五支歌授她以柄大厨秀第一季不一样的新娘魔爪一支小雨伞无眠之境美狄亚的诅咒A3!满开剧团 春夏路易·卢米埃尔双刺武法律师

 长篇影评

 1 ) 放了又放,终于还是看完了

圣三位一体的宗教情结和人文关怀,果然缺少背景知识很难理解啊,只能看看经典的长镜头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总是以一种特别的,非常真实的感觉去触动,即使中间说的核灾难,也依然是如此真实,我们怎么才能充满希望和信心,去给一棵快要枯萎的树,坚持每天浇水,即使一天只能浇一桶水,从日出到日落,是否愿意以这样一种愚笨的方式,牺牲自己,拯救世界,拯救爱人,拯救你们,我爱的人。最后一幕烧毁的家,是说的救赎吗,看评论里面说,完成自己的许诺,我无法拯救自己。只有最一无所有的状态,才能迎接你。

 2 ) 牺牲 Offret, 1986

《牺牲》并不是一部让人打眼一看就能明白八九分的电影。实际上,所有人看完之后《牺牲》莫不是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它到底说了些什么。不过这也不是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第一次给人这种莫名其妙的感受了。塔氏一生共拍摄了七部长片,大概都是让人挣扎在睡与醒、懵与懂、爱与恨乃至生与死之间的巨作,无一不折磨着苏联大众的内心。一名观众甚至在看完他的影片之后毫不客气地称他的电影“无的放矢,它根本无法触及观众”,其恼怒之相,几乎跃然。总之,像塔可夫斯基一样拍电影的确是费力不讨好,别人苦恼,自己更苦恼。

《牺牲》是塔可夫斯基的遗作。据说,得道高僧在预感到自己将要圆寂之前,往往会十天半月不吃不喝,以此清除体内的污秽,留下一尊供人瞻仰的肉身佛。电影大师也有类似之处;当然,对他们来说,肉身能否留下并不重要,他们只是用自己尚存人世的最后时光倾力而为,将自己平生所学所感和盘托出,制成一部神话级的艺术作品交由世人评说。杨德昌,莱昂内,小津安二郎,基耶斯洛夫斯基,无不如此。他们到底是因为过于刚猛力竭而去,还是因为圆满完成了他们在人间的使命而飞升天国呢?谁也不会探究这类事情。

姑且把这些都当作某种“巧合”罢。然而,作为塔氏最后一部作品的《牺牲》绝非偶然得来。塔可夫斯基在其作品《雕刻时光》和私人日记中明确表示,《牺牲》的最初构想要比前一部作品《乡愁》来得更早些。尽管最初的想法与最终的成片迥然,但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牺牲》影响了《乡愁》,而非前作引发了后作。不仅如此,塔可夫斯基深切地感觉到,虽然自己流亡异乡,但“我的基本信念没有丝毫改变,非但有所进展,而且更深化、更坚定”。从这个角度来看,《牺牲》正是塔可夫斯基后期风格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其艺术生涯的完美终点。

如果说《牺牲》还有什么“剧情”可言的话,应该是如下这些:主人公亚历山大他在的生日这天,和家人一起听闻了第三次世界大战打响的噩耗。为了使亲人免于灾难,同时也为了避免世人落入他们自掘的深渊,亚历山大想尽一切办法,决心向上帝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片名所谓“牺牲”,正是此意。

何以要牺牲自己以换取别人的幸福呢?牺牲自己果真就能获得别人的幸福吗?必得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才能换取别人的幸福吗?……针对影片中最基本的价值,人们无疑会有成串待解的疑问。而事实上,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甚至从整部影片的第一秒开始,塔可夫斯基就给出了无限多的暗示和可能,它们的出现并非巧合,也不是可以一言概之的符号。它们更像是一些碎片,组织出故事的情境,勾画出故事的走向,甚至直白地宣告着故事在不同时空之下同时存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它似乎在表明,塔可夫斯基只是谦卑地承认自己是故事的复述者,而非创造者。

在正片尚未展开之前,达·芬奇的成名作《博士来拜》赫然出现在屏幕之上。塔可夫斯基对达·芬奇的喜爱由来已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达·芬奇的画作面前,“我们的理智和情感战战兢兢地载欣载奔”,而他的第四部作品《镜子》中更是不止一次地出现了达·芬奇笔下的男男女女。塔氏钟情于达·芬奇画作的神秘与动人,《博士来拜》当然不乏这种特质,甚至时至今日,人们还是没有搞清这幅画作中的形象究竟如何对应历史上或《圣经》中的人物。风格之外,画作本身的含义更是与塔可夫斯基的想法若合一契——所谓“博士来拜”,指的正是马太福音中描述的耶稣降世之时希律王要求三位博士前往伯利恒拜访之事。

镜头从托举乳香的博士一路向上,略过圣婴和圣母,最终落在一棵树的树冠上,正与正片第一个镜头中亚历山大和他的儿子手植一棵枯树相连。伴随着镜头移动的,是巴赫最著名的作品《马太受难曲》中的女中音咏叹调《我的神,由于我所流的眼泪,请垂怜我》。通过展现这样一幅图景,影片的意味其实已经在隐约之间渐而明朗起来:《牺牲》所讲述的,其实是一个现代背景下的古老的故事,一个视受难与救赎为一体两面的信仰寓言。

至于那颗枯树,正是连接彼时和此刻的核心意象。在片中,塔可夫斯基借亚历山大之口解读着达·芬奇的神秘,延伸着《博士来拜》的内涵——在传说中,一位僧侣每日为枯树浇水,坚信他对上帝的信仰有着神奇的力量。最终,他活着见证了枯树上覆满幼嫩的叶芽——恰如影片结尾,圣徒亚历山大已然崩溃,他的儿子则一如既往地为那枯树浇水,确信着传说当中“枯树开花”的悲壮希望。

塔可夫斯基的流亡多少有些与众不同:他并非因为政见,而是因为艺术观点与苏联当局向左而被迫离开家园。这也是塔氏的精神与身体共同流亡,甚至前者还要早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当局对塔可夫斯基美学观念的电影拍摄方法的否定与欺凌让他深感痛苦(他在日记里多次指称执导《战争与和平》的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是让《乡愁》落选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罪魁祸首,而事实上,邦达尔丘克也确实是当年的评委,二人之间矛盾颇深);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塔可夫斯基所坚持的信仰观念也确实与当时苏联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格格不入。

如果说,塔可夫斯基在其早期的《安德烈·卢布廖夫》中还对民族-国家-战争悲剧这一近现代概念体现了最大程度的容忍的话,《潜行者》便是塔氏与苏联当局在“不流亡”这一前提下达成的最大程度的妥协(或决裂)。正是在拍摄这部影片时,塔可夫斯基发现自己拍摄的胶片被人调包,因此不得不在极端崩溃的情况下重新完成全片的大部分拍摄。在此之后,塔氏开始了他的流亡之旅,同时也正式开启了塔可夫斯基更为宏大的人类悲剧叙事。

如前所述,古典美学,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题材美术与音乐确实是理解塔可夫斯基电影的重要参照。不过与之并行不悖的是,塔可夫斯基的观点也是深植于苏联的现实中的,其对现代的忧虑和对古典的推崇可谓“一体两面”。塔氏坚信,工业化发展导致了一系列现代化问题,随着物欲的不断膨胀,人类陷入了无法挽回的自大狂妄之中,而“相信”,成为了一种人们业已丢失的能力(潜行者语)。从《潜行者》到《乡愁》再到《牺牲》,塔可夫斯基用三部电影的篇幅来论述上述问题,可见其对塔氏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在这三部电影中,塔氏先后经历了三个思想过程:从“要信仰”,到“要从信仰深化至敢于牺牲”,直到最后“要主动牺牲”,也就是《牺牲》时,塔可夫斯基的主角也终于达到了与圣徒齐平的位置,达到了西方宗教语境之下的最高精神境界。

而从西方具体到俄罗斯,塔可夫斯基电影中的人物的“牺牲”情结,通常是以“圣愚”这一颇具神秘主义气质的形象展现的。圣愚是东正教中圣徒的具体形象,他们形容邋遢,神志不清,但往往能救人于水火,因而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根据这一形象而来的人物角色在塔可夫斯基的几部重要的作品中均有存在,他们或者本身就是主角——如潜行者和《牺牲》中的亚历山大;或者充当影响主角行动的重要因素——如《乡愁》中的多米尼克。在塔可夫斯基的心中,正是这些看似易于常人的疯子掌握着信仰殿堂的钥匙,掌握着可使众生免于堕落自戕的权杖,掌握着人类最后的希望的命门。有趣的是,瑞典演员厄兰·约瑟夫森连续两次在塔可夫斯基的影片中饰演了疯子,虽然二者职业有所不同,但状态却出奇一致,足以成为人们管窥塔氏“圣愚救世”观的一条有趣的通路。

塔可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作品在远离故乡的瑞典完成了拍摄。所幸,对塔可夫斯基评价极高的英格玛·伯格曼奉出了自己的班底,尤其是伯格曼御用摄影师史文·纽克维斯特的加入,为塔氏作品添入了一份从未有过的瑞典/伯格曼的冷冽气息。

当然,如果不是塔可夫斯基拥有极强的控制力和极高的声誉,恐怕这条牺牲的小船还是会”说翻就翻”:只要看看伯格曼同时期的作品《排演之后》或《芬妮与亚历山大》,就会发现二人的镜头语言有多么不同,尤其是在影片的色调方面。据纽克维斯特回忆,塔可夫斯基对《牺牲》中的部分场景进行了幅度达60%的减色处理,而这与极擅长暖色的伯格曼可谓大相径庭,前者正是用减色的方式诉说着世界的黯淡和无望,凸显出圣愚作为“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悲壮,后者则刻意强化着面无表情下内心中涌动的激流。有趣的是,二人最终竟殊途同归,探讨起人类的痛苦与卓绝的斗争来。无怪二人惺惺相惜,却从来不敢见对方一面——这得是一种怎样微妙的默契和对立的结合体。

《牺牲》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接近结尾处那个长达六分半、让人内心无比疼痛的镜头。第一次拍摄时,摄像机竟然在中途卡带,事故不仅让胶片被毁,整个剧组只得眼睁睁看着面前的房子烧成灰烬,四个月的辛苦就此化为一缕青烟。身患重病的白羊座导演顿时陷入绝望,但他却在这时得到了整个剧组和制作团队的鼎力支持。仅仅两个星期之后,一座价值不菲的、与先前一模一样的房子拔地而起。这一次,轨道上并排放置了两架摄像机同时进行拍摄,直到整盘胶片达到了六分半钟的极限长度,镜头完美地戛然而止。整个剧组紧紧相拥,全若稚童般嚎啕而泣。

而下次如这般悲伤而欢欣,已是在塔可夫斯基的葬礼之上了。《牺牲》在瑞典公映后不到八个月,即1986年12月29日,这位诗人的儿子,电影热爱者与创造者,为世人留下无尽感动和震撼的大师与世长辞,终年54岁。在他的葬礼上,巴赫的音乐一曲接一曲,绵延不绝。

五年后,苏联在同样的悲伤和欢欣中应声解体。

 3 ) 《成为孩子》

当我们惊叹于由经验精心建构起的文明之美时,正如亚历山大沉醉于家宅和地图之美,人是否有必要对自然和文明进行批判性说明来证明自然的体系之特殊性?其实,当意志开始假定本体为经验时,就已经错了,因为此时意志需要考虑欲求的结果,而不考虑在自然认识中凡发生的事情的原则,当人的主观准则不能符合自然律时,人的审美、认知方式、逻辑思维就会畸形。事实上,人的主观准则已经离自然律很远了,人类以经验为主要根基创建了文明来替代了自然,进而功利经验主义替代了道德理性主义,我们得到了大自然的所有物质,却用与自然背道而驰的方式对物质进行再次联结。人们有时由于主观准则能动作用的消失而暂停联结物质,对自然抱有希望,但此时的客观环境已经不符合自然律,即使无为,也无法回到与自然律相符合的客观法则上,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也无法以为符合自然律的方式去处理对象。但乐观的是,我们不用去怀疑自然律的真实性、不必去等待,只需要有这样的意志,正如有去欣赏一幅印象画的意志一样,只要感官世界起能动作用,便能表象物质、重新认识自然律。

出于自身对探讨问题的不断需要,我们要把“自然”作为一种形式、倾向,独立于任何对象之外,而能够现实地作为自然倾向存在的,只有形而上学,作为自然的倾向的形而上学就是纯粹理性自身,纯粹理性本身必然的课题为:上帝、自由、不朽。当我们寻找到一种解决这些问题以及有准备解决这些问题的一门科学后,我们就独立于任何对象之外,认识作为一种形式、倾向的“自然”,进而认识自然律。

与自然律相联系的理性,我们称之为精神。精神是造物主,它本身具有生命,所有时代、所有国家的人都称其为“我父上帝”,因此,物质与精神间的联系是上帝的意志,作为物的性状的完善,是被表现在实体中的最高完善,因为它包含存在者对所有一般目的的充分性,即使是完全抛弃了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给枯树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浇水、去从一个被称作“女巫”的人那里求得母爱这样的目的也同样具有道德意义。实证主义者认为,上帝无法在感性直观里表象,因此上帝就不存在。其实,对上帝的否认就是对超过感性以外任何事物的否认,包括对理性、自然的否认。事实上我们所有理性存在者所需要的一切现象,包括物质实体都必然是造物主思想提炼后的产物,与上帝必定保留着某种联系,因此物质世界的自然必然包含精神和道德的特点,而认识这些精神与道德的特点,本质上就是在感受自然的美,实证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早已忘记自然的美,他们只承认精心打扮后的华丽与精致,只有信仰上帝的人才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因为在最广泛最深远的意义上,美是对世界的表达,上帝是完美的,真、善、美只是上帝的不同面孔,美若要臻于完美,更高层次精神元素的存在是极重要的,为了不断接近完美,我们需要马不停蹄地提高自己的精神层次,从抛弃经验开始,超越感性、超越质料、超越形式,直到完全自由,像独立于自然律之外的道德律以自由的名义直接规定人类意志一样,自由的人也以自由的名义直接规定人类意志,但即使这样,自由的人仍能保有童时的心灵,他们希望得到所有母亲的爱、即使是前人犯过的错误他们也会犯、会和比自己生理年龄更小的人玩捉迷藏游戏,但这些都是有道德意义的,因为自由存在者的感官世界整体上拥有具有完全由自身规定自身的原因性的无条件者,即自由的绝对自发性,他们自由行动的原因性是身体上无条件的,完善的自由存在者会相信他们就是自由本体,正因为相信,所以他们不朽,他们是内在永恒之美的预示、本身是完满又令人满足的善,他们能掌握自然之源最终最崇高的表达——道德,并用作为自然存在之符号的语言表达出来:“太初有道。”

为了发挥道德的能动作用,我们从“形式”上的自然进入到“质料”上的自然,即具有具体对象,但要排除一切经验:忘记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烧掉自己精心建构并引以为傲的家宅、与所爱之人不辞而别,以及,忘记自己的语言,因为我们是自由存在者,我们以上帝的意志来联结物质,让所有的物质在自然中不朽。我们要牺牲一切、回到最初的运动状态、成为孩子、创造新的价值!

我过去的孩子、我现在的孩子、我将来的孩子,你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上帝的孩子,我为你们进行了一次危险但有必要的奠基,当实证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嫉妒你信仰上帝、追求自由、相信不朽时,你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继续坚持下去,而我愿意通过献祭我的生命来给予你们这样的勇气和信心!

 4 ) 塔氏是救世者还是逃世者?

经典的书写者是人。人是不可信赖的。那所以的经典都值得怀疑。千万别迷信,尽管它们是历史的。如果要盲信,圣经算一个,《老子》算一个。它们似乎没有“人的作品”的脆弱和局限。余下的一切都要冷眼旁观。
在电影里,塔尔科夫斯基却必须带着信仰看。不是它早已超凡出尘的缘故,而是缺乏信仰的人难以解读,也无法欣赏。就拿《牺牲》来说吧,为什么亚历山大要烧掉自己的家园?为什么他被家人认为是疯子而送进救护车?为什么他要去寻找邮递员(魔鬼)所说的“魔女”玛利亚?为什么做了玛利亚的情人就能拯救世界?问题的答案就在电影的标题——《牺牲》,是宗教奉献、祭祀的意思。只要我们每天都向日本树浇一桶水,终有一天这棵生命会复活。生命的意义与信仰联系在一起。这种无条件的奉献行为就是信仰。亚历山大(自知得了癌症的塔尔科夫本人)厌倦了和妻子、女儿日复一日过着令人满足而又绝望的小资生活,他怀着拯救“世界末日”的愿望,做了可怕的纵火举动,并期待着人类的新生。躺在树下的孩子代表着人类的希望说了第一句话:“人的开始就是语言,为什么?(《圣经》译为太初有道)”
在塔尔科夫的最后日子里,他不得不为自己的电影艺术做了断。选择与《乡愁》中多米尼科经历相仿的亚历山大做主角,塔氏通过他的喃喃自语、他的疯狂举动表达了自己对人类未来的先天下之忧。约瑟夫森回忆说塔氏常常真诚地谈起他对现代科技、核武器的忧虑,他复杂的天真对约氏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直到今天犹存遗迹。我看到影片的末尾,亚历山大穿着道袍,黑漆漆的底色上着一个阴与阳符号,让我想到塔氏晚年对演员不做控制的导演方式,好像道一般让表演自生自灭,同时每一个演员又产生自己特殊的价值。他把重心放到意境表达上了,比如对古典美术、巴赫音乐的使用,传达出世纪末的文化怀旧情绪;塔氏简明的维密尔式的房间陈设,一窗一床而已;反映人类冲出精神教堂的黑白胶片的插入,都把塔氏的晚年心境与急着做总结的焦虑表露无余。
追求宗教画般的简约高贵的色彩,与尼维斯特出神入化的长镜头使用(如《七部半》中把塔氏的镜头风格说成是长久的凝视是恰如其分的,没有窥视、流览,而是如哲学家的眼睛一般缓缓观察),极佳地契合了塔氏的思想表述,成就了一部重要的堪称《乡愁》前传的电影(此片中他终于燃烧了自己。《潜行者》也相关)。我把这样的电影当成一种开放式的哲学谈话,从一开始对时间的感觉(总在等待真正的人生)、死亡、轮回的二人谈话(也许就是塔式幻想的与奥托所做的谈话),主角一个人独白的厌世、谴世,欣赏古典画作的高贵精神、祁祷——虔诚地转入对神的信仰,对恐惧的表达等等。我想,俄国人毕竟会向虔信投降的,他们深刻的救世论与向伯格曼致敬的瑞典小资性结合在一起。让我弄不清该把塔氏定义为救世者还是逃世者,抑或两者皆有?


附录塔氏与吉迪恩•巴克曼的访谈:“我也像戈尔恰科夫一样永远留在了意大利,似乎命运决定了要这样。安纳托里•索罗尼岑的死加深了我的宿命观。按我的设想,《乡愁》里的戈尔恰科夫和《奉献》里的亚历山大都是要由他来扮演的。他死于癌症,几年以后我也遭此厄运。”
“在国内从不考虑要花多少钱。我的主人公多半是弱者,我喜欢观察他们如何解决与动荡的社会环境的冲突,是退让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我的好朋友托尼诺帮助我设计了戈这个历史学教授,他的知己只有多米尼克,托斯卡纳居民眼中的疯子。他用世界末日吓唬自己的家人,把他们锁在家中七年之久。他始终寻求生命的意义,在他的观念中就是自由和狂热。另一方面他又像孩童般的好奇和敏感,他不像戈那样精神脆弱而且经历着深刻的生活危机,而很单纯、直截了当,并相信自己醒悟了的潜意识可以找到解决整个社会病态的出路。生活中的强者是那些能始终保持着童稚的信赖和直觉的信念的人。戈恰好缺少对自己的行为的信心,因此对多十分着迷。我认为自己是与土地、人民有着深厚联系的知识分子,我必须尽自己的最大可能创造出我们生活的时代的精神艺术。我尽量运用主观的逻辑——思想、梦境和记忆——代替主体的逻辑。”
“亚历山大是一位随笔作家、戏剧评论家和大学教师,他既体会过大恶(演RIII),也体会过大善(梅什金)。还有面对未来,以尼采专家学者奥托为代表,他说我恐怕不相信上帝。奥托说,不要伤心、不必苦恼、更不要指望什么。房子是塔氏电影结构的基石——代表亲缘、家人和世代的更迭。亚历山大的英国妻子阿德莱德(苏珊•弗利特伍德)当年无疑是个美女,也和意大利的尤金尼亚一样生活上未能得到满足,也穿着和她一样的潇洒服饰。她有一个成年女儿马尔塔(弗兰岑饰。前一次婚姻的产物),还有一个人物是此家人的医生兼朋友维克多(沃尔特)。他们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在户外饮茶或咖啡,彼此深深互相吸引。母女间隐含着为英俊医生争风吃醋的意味。电视机里宣布的战争并没有立即带来末日气氛,而是妻子的歇斯底里大发作,她裸露着的光滑双腿晃来晃去,发泄出她内心隐秘的恐惧和情欲:对医生的依恋、对女儿的醋意,对丈夫的不满。摄影机再次推向达芬奇的《博士来拜》,这意味着一件重要的事情就要开始了。亚历山大的主观黑白镜头展现的是他的末日景象,他如同一个造物主。”

2008年?月

 5 ) “在我的屋子里,一片寂静。”

亚力山大注视着远方,辽阔的俄罗斯大地与天空交接的地方。而此时小男孩已经睡去,他对于大地的疮痍浑然不知。
“如果世间还有罪恶,不闻不问是我最大的幸福……不要惊醒我!请讲得轻些。”(普罗提诺)
或许亚力山大烧毁房屋,只是因为他把希望看得太高,高于大地之上,又或是太远,远在天空和大地的那一线,他注视的地方。或许他希望着希望本身前来与他照面,甚至拥抱,就像是怀中的马利亚。他希望希望本身如同大地一般地触手可及。
对亚力山大来说,希望是什么?“生命”,他如是说道。而当象征死亡的战争来临,他却在圣像面前饱含热泪地祈祷,“那怕是牺牲生命”。他是绝望的,因为希望是生命,生命即也是希望。亚力山大又绝望着什么?
在《向导》中,诗人谈到一种东西,律法。这种东西铁面无情,不可穿透。而塔氏片中的世界,正是被这种律法笼罩着,如同寂静的斗室,时而悄然无声,时而喧闹异常。人在其中,显得是额外的,不必要的拼贴物。而《向导》中的弥赛亚,正是律法的穿透者,奇迹。满足和关怀人的一切希望。当亚力山大点燃房子,“奇迹”降临了么?塔氏没有再说。但上帝在《牺牲》中始终是沉默的,亚历山大究竟被关进了疯人院,他被认为是荒谬的。如果,对于片中的世界来说,人的渴求,悲哀,那怕生命,都只是“火狱曾间一声呐喊”,是荒谬的,那么对于人的生存,世界又何曾不是荒谬的?生命的高贵之处恰恰是即使其被消灭,也知道自己被消灭了。而消灭生命的世界却不知道,它一无所知。对于“善”莫不关心的世界,对于人性的伟大不闻不问,一切诉求都不能得到关照的世界,其本质更为无知和荒谬。亚力山大撞见了这样一个世界,他绝望了。
当亚力山大望向那棵茁壮的树苗,他看到了“生命”,希望。他也看到了所处世界的荒谬:为了生命,他必须牺牲,那怕是选择死亡。为了希望,他必须绝望。亚力山大在死中才看到了生,就像那棵树苗,只有在大地的气味中才能触目天空的临在。而亚力山大那怕是这般绝望,却也是热泪盈眶的。

 6 ) 现实的呐喊,精神的拯救——牺牲

塔科夫斯基近乎绝望的电影 树 树可以是希望,正如电影开始时亚历山大所讲的故事一样,树没有了根却栽在那儿天天浇水,祈求它活过来从而带给人们新的希望和价值。但这终究是不可能的,树只能成为亚历山大希望的寄托,拯救不了亚历山大。树也可以是父亲形象的代表,这在许多电影里都是常见的象征手法,让人想起《雾中风景》最后的那棵大树。树的生命可能已经死去,但它的形象却还能长年不朽,电影最后亚历山大的儿子学着他的父亲去浇树,最后趟在树下,父亲的精神影响着他,就像身后的那棵大树,这棵树与电影刚开始的区别显然多了一层含义,除了希望外,还有父亲的精神或形象在里面,代表父亲给予小亚历山大的力量——电影就在这时说出了亚历山大的心声,也是塔科夫斯基的心声——给予他们希望与信心。 水气 不知道水在塔科夫斯基生活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塔科夫斯基的电影里透露了许多对水的意像的无意识体现。《伊万的童年》里潮湿的湿地,小伊万梦里下着大雨坐在苹果车上,雨后的海边马儿在吃着苹果;《飞向太空》里沼泽里水草舞动,配合了巴赫悠扬的音乐以及最后房间里下起的大雨,一个长镜头结束;《镜子》里的雨,水和牛奶的洗漱,还有潮湿的地面;《乡愁》里潮湿的沼泽地、河道,主人公的抑郁的情绪仿佛都寄托在这些湿气上,《牺牲》里潮湿的草地和主人公压抑的情绪和《乡愁》里非常相似,水或者湿气没有了前几部电影里的淋漓或悠扬的基调,而是令人透不过气的潮湿——堵气,是对周围世界忧心忡忡或绝望。正如中国的南方梅雨季节,天气潮湿把人长时间困在一个地方,引发人们的气候官能失调症,从而产生强烈的压抑情绪。而电影里的潮湿和昏暗的光线这些形象与压抑的情感溶合得再贴合不过了。 火 火是与水相对的一个意像。如果水是压抑、绝望或忧郁的无意识体现的话,那么火就是企图突破这种极度消极情绪,救赎的精神诉求的体现。《镜子》里的一场大火,《乡愁》里最后的自焚,都有这些意识在里面。《乡愁》的自焚作为救赎的意义更明显,这和《牺牲》最后的一场大火可以说都表达了一个相似的含义——精神上的拯救。亚历山大祈祷着上帝或者超自然的力量来拯救这个充满可怕危机和斗争的现实世界,亚历山大甚至相信了奥托的话,企图通过与他的仆人玛丽亚的结合来拯救这个现实世界。但是一觉醒来(这一觉使得他与玛丽亚的结合是梦境还是现实难以区分,但可以肯定的是亚历山大的精神世界因此发生了变化),顽固的现实世界还是在那儿,几近绝望的亚历山大最后采取了一场大火的方式来对这个世界做出无力的反抗和自我拯救。 玛丽亚 电影从开始到结束,经常穿插着以色列王朝拜圣母圣子的画作。这副画的宗教含义是耶稣基督的诞生,也就是耶稣基督救赎人类的开始。从这点来说,画作体现的还是救赎的含义,而亚历山大的仆人玛丽亚恰恰正是圣母的名字,尽管如此,亚历山大与玛丽亚的结合到底还是一场虚无,没有耶稣,没有任何的宗教力量或者亚历山大期待的圣灵的出现,残酷而可怕的现实世界还是在亚历山大第二天一觉醒来之后继续存在。在塔科夫斯基看来,可能宗教的救赎也像是一个苍白无力的梦,不能给人类以任何救赎的力量,甚至连给人类带来安抚都难。最后大火时,玛丽亚只能木然的站在一旁,看着疯疯颠颠的亚历山大。这世界到底怎么了,何去何从?悲伤绝望的亚历山大和塔科夫斯基都没能给出答案,我们只有继续去浇树,继续去寻找。 塔科夫斯基的电影叙述简单,但表意丰富,充满多意性,静静的看完可以让人感受其中的压抑、绝望和希望。

 短评

有时候重获希望只能将现有的一切付之一(二)炬。影片透露着绝望的窒息,片尾却是塔可夫斯基“把希望献给孩子”,像被他突然点醒一般

6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一棵孤单的树 / 连它的影子也会背弃它 // 除非有一个孩子每天提着一桶 / 比他本身还要重的水来 // 除非它生根于 / 泪水的播种期”——王家新《塔可夫斯基的树》

11分钟前
  • Février
  • 力荐

完全颠覆了对老塔的认知,前所未有的死亡/末日/恐惧三位一体的诡谲气息不断涌现,幻境的折磨与现实的灾难交织,却最终归于平静,在冲天的火光与属于东方的哲学思想里完成牺牲与新生,以语言的回归作为仪式般的神迹在绝望中给予世人最大的希望;预感到自己即将离开人世的老塔在这部遗作中把自己全部的能量迸发了出来,他就像是一个被人类抛弃的上帝,无比失望后依旧愿意将自己最后的爱给予世间,在喃喃自语中离开世界,电影之神最终“牺牲”了

15分钟前
  • 顗礼
  • 力荐

只说我看懂的部分:回归童年,舍弃自我,展现神迹;用戏剧式极简表演解构复杂剧本;延树木伸展方向上摇与俯瞰大地和微缩房舍的对比镜头;由自言自语、思辨,直到放弃语言;标志性横摇中保持平衡构图,甚至成为半环形运镜;结尾长镜头和所有镜像的运用都太牛逼,远远超越其他导演。影调纯净,音效完美。

16分钟前
  • 蜉蝣
  • 力荐

1986年戛纳评审团大奖,老塔的遗作。迷你房模似『乡愁』,浮空性爱同『潜行者』,屋子着火后的长镜头令人震撼,老塔在黑白和彩色之间频繁切换,阴暗房间中的众人寂静如画,浅谈着不合常规的往事,清冷的环境描写营造出了有如末世到来般的绝望。他是疯子,是真正的诗人。|结尾树升镜头与『伊万的童年』构成生命/创作循环。

19分钟前
  • 糖罐子.
  • 力荐

这是创造者的末日情节,也是哲学论文——尼采式的绝望,自由意志的沉沦(日本、澳洲都像是逃走和示弱),语言学转向。最惊人的还是他用这么高的强度坚持自己认为必要的艺术形式,神圣的戏剧感,就像结尾用椅子搭出的积木,和大火。这是创造者的自由,是他给出的希望和安慰,像宗教和酒一样。

24分钟前
  • 57
  • 力荐

我们寻找朋友,爱人,母亲,故乡,在陌生的人群中享受关注,喜欢,收藏,分享。这是你们的浪漫快乐悲伤失落,我们的疯癫文明野蛮狂欢。“回你的文明段落里,回你说过的话语里,回你的家吧!”然后烧了你的房子来上帝这儿吧。

27分钟前
  • voidance
  • 推荐

@新华,画质太差,没有睡去是最大的胜利。全片笼罩着世界末日般的压抑。死亡与新生。塔可夫斯基生命的挽歌,天鹅的绝唱,仍然是一位艺术家对自身与世界发出的疑问。只有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才配得上巴赫的音乐,伯格曼还差点。

31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其实老塔要说的话很简单,我们这个世界,不能更好么?

33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为了生命,他必须牺牲,那怕是选择死亡。为了希望,他必须绝望。亚力山大在死中才看到了生,就像那棵树苗,只有在大地的气味中才能触目天空的临在。而亚力山大那怕是这般绝望,却也是热泪盈眶的。

36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自我指涉:亚历山大末世之举和身体/精神状况;凝视待长成的儿子/后代和枯(新)木,意在献给其子;评论家身份、达芬奇画作加上地图探讨艺术之问题。自我警戒:面对(自我/世界)末世,吾将以吾身为牺牲,不论寓所或其他;女性/母体是人类归宿:旋转交媾/妻子崩溃姿势/女儿裸身逐雄鸡;水为万物之始终。

38分钟前
  • Derridager
  • 力荐

老塔的天鹅之歌是他的时空美学和伯格曼形式的奇怪结合体。他的长镜头调度依然美呆,然而伯格曼深邃的象征主义他却没有手拿把攥,于是影片里出现的各个符号都太过直接。我们都能感到他临终对于人类命运的关怀,也理解他一定要留下什么的抒发欲望。然而这些过于确切的意象总是跳出来扰乱影片冥想的气氛。

39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老塔遗作,1986戛纳评审团大奖。1.绝望,祈祷,信念,献祭,牺牲,希望。2.影调和色彩变换,灰暗阴冷的画面散发如临深渊的末世气息。3.微缩房舍同[乡愁],神迹展露(浮空圣交)似[潜行者]。4.老宅燃火的长镜惊为天人!5.结尾希望之树,想及[雾中风景]。6.由伯格曼班底资助拍摄。7.独白话唠后接戏剧化。(9.5/10)

4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亞歷山大比《鄉愁》裡的多米尼克還要自私。儘管電影的長鏡頭和場面調度力量十足,但是電影流於一個在末日為引子之下的精神自白過程。這讓人感到冗長和吃不消。自老塔被逐出蘇聯之後,兩部長片失去的似乎不僅僅是曾經賴于電影生存的母語。這樣的放逐只為老塔帶來虛假的自由和更多不必要的思考。

43分钟前
  • 熊仔俠
  • 还行

看完《伊万的童年》再看《牺牲》,一首一尾。在5K的Mac上看19G的蓝光版画质太好,加一星。“万物起始就有了语言,而你却沉默得像条鱼。”搜集事件的收藏家-邮差。

47分钟前
  • Eco
  • 力荐

老塔最奇巧复杂的一部片子,充满了祷告与爱,在我们因孤独而回避生命中的一切奇迹的时候,圣灵的风吹起,让我们苏醒与复活,我们终有一天会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花树,到那日来时,求那火烧尽囚禁灵魂的错视空间,让我们紧紧拥抱,再不分开。

49分钟前
  • 🫀Psyche
  • 力荐

再看《牺牲》。死亡气息(完成此片后不久塔去世),宗教救赎隐喻(达芬奇画《贤士来朝》、玛利亚与羔羊)。戏剧色彩,母亲歇斯底里;突发暴力瞬间。用滤镜,压抑或漂白颜色,几近黑白。开篇九分多钟长镜头,全片115个镜头。声音果然很引人注意。用巴赫《马太受难曲》。在伯格曼所居法罗岛附近拍摄。

53分钟前
  • 黄小邪
  • 推荐

符号繁多,语言晦涩,但主题并不难懂,特别是当你对基督教的拯救和末世论有所了解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乡愁》看作是彷徨和求索,而把《牺牲》看作是坚定地回答。这部电影完成半年之后,塔可夫斯基就去世了。

54分钟前
  • Xinyang
  • 力荐

正是观看《牺牲》的节点,电影里塔可夫斯基愿献祭自己的一切重启那战争四起的世界挽留人类,但就现在来看某些地方的人类所建立的文明、信仰和秩序就是垃圾,哪怕那些平凡的英雄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也重启不了那瘟疫肆虐却依然光辉灿烂的糟烂世界。

57分钟前
  • 杨三疯
  • 推荐

找到一个《牺牲》的新版本,字幕好多了,于是又看了一遍,终于理解了整个剧情。我愿意把中间那段核战争的情节理解成一场可怕的梦。仍然有缓缓移动的长镜头、若有若无的声源不明的声音,比前面几部片子少了一些诗意,多了一些舞台剧式的场面调度。与《乡愁》一样,这部片子充满了老塔的宗教情结和终极关怀。

58分钟前
  • 卡列宁的微笑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