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挚爱

更新至03集

主演:内详

类型:泰剧地区:泰国语言:泰语年份:202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天地挚爱 剧照 NO.1天地挚爱 剧照 NO.2天地挚爱 剧照 NO.3天地挚爱 剧照 NO.4天地挚爱 剧照 NO.5天地挚爱 剧照 NO.6天地挚爱 剧照 NO.13天地挚爱 剧照 NO.14天地挚爱 剧照 NO.15天地挚爱 剧照 NO.16天地挚爱 剧照 NO.17天地挚爱 剧照 NO.18天地挚爱 剧照 NO.19天地挚爱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16岁的爱情

记得在那一部谁都知道名字的电影里说到,当有一天你爱上了曾经最讨厌的人,这份感情才是最要命的。

我们总是想要努力证明自己不会落入俗套,不会落入前人已经摔过无数次的陷阱。最后却总是兴高采烈,欢天喜地的在同一个地方又摔了个狗吃屎。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is Sunshine. 这就是人生。

青春,对于男生而言,其实说白了就是鲁莽、荷尔蒙冲动、满脑子都是女孩子裙子里边是什么的同义词(这样完美的描写,来自于我的偶像村上春树的描写,向他致敬)。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这样的描写适用于全球所有的13-19岁的男生,不分国别,不分民族,不分信仰。即使是在充满饥饿,满目战争疮痍的伊朗,也不例外。因为一部名叫《巴伦/Baran》的伊朗电影用一个名叫Latif的伊朗男孩用他的青春验证了我们所有关于青春爱情的异想,快乐的,痛苦的。

Latif是一个伊朗的年轻人,他在建筑工地上为工人供应茶点。

残酷的市场竞争迫使工头Memar雇用阿富汗人,因为他们没有身份但是“更卖力更廉价”。一位名叫Najaf的阿富汗工人从二楼跌下摔断了腿。为了生计他把自己十几岁的儿子Rahmat送到工地上干活。Rahmat是个差劲的工人,但泡茶却很在行。后来工头Memar让Latif去扛水泥袋,换由Rahmat准备茶点。身体开始劳累,心情就必然会变差,更加因为男生面子的损失,Latif开始处处找Rahmat的茬,想要把他从这里驱逐。如果故事继续这样进行,就是伊朗版的《十七岁的单车》了。不过导演并不想用血来祭奠青春的难忘与残酷。他想让Latif的青春用爱的伤痛结束,于是一份从天而降的爱情出现在了Latif面前,在一个巧合也是必然的机缘下,Latif发现Rahmat居然是女儿身,如同木兰一般的在对镜贴花黄。那一个Latif的世界彻底被改变了。他开始用一个18岁男孩的方式去爱那个美丽的Rahmat,爱的青涩,爱的鲁莽,却爱的那样坚持。

故事讲到这里,也许大家已经开始猜测了,结局会是怎样的,会是Happy Ending么,会是happily ever after么?答案不用在电影结束才会寻得到,我们只需要问问自己:“十六岁时我默默爱着的那个身影,此刻还能回忆起容貌么?”

这就是青春的爱情,三十岁时再来回味才体会出的味道。

最后告诉大家,导演是Majid Majidi,他的作品还有《小鞋子/The Children of Heaven》、《天堂的色彩/The Color Of Paradise》,总之都是考验泪腺的风格。


青春时的爱情,谁在辜负谁,谁又伤害了谁?来自伊朗的爱情,《巴伦/Baran》

 2 ) 彼岸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他一路艰辛找到他偷偷喜欢的姑娘,可是看到的是她站在冰冷而浑浊的河水中搬运笨重的石头。他默默的躲在桥墩后面流着泪看着,踟躇不前。这时我想起了这句诗。

这是一个沉默的爱情故事,没有任何的一句言语表达。他们相识于伊朗的一个灰灰的工地。他,负责工地的饮食,快乐的外出采购;她,来自阿富汗的难民,迫于生计扮成男装,顶替摔断腿的父亲来到工地,赢弱的肩膀抗起生活的重担。

善良的工地老板见她不堪此负,将她和他的职位调换。她开始做相对轻松的膳食工作;他,没有了之前的安逸,抗起了沉重的石灰。他对她充满了仇恨,寻找一切机会进行着孩子式的报复:泼石灰水,破坏刚整理好的厨房……她面对伤害不发一言。

改变缘于一场风。风掀起帘子,他看到了灰暗工地不曾有的风景:她正对着浑浊的镜子盘着她的秀发。有什么东西轻柔拂过心,他再一次的改变:他开始时刻追随着她的身影,她外出,她归来,他都偷偷在天台守望;他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哪怕干活会很快弄脏;他在她为难的时候立刻挺身而出,即使得罪了工友……他站在远处深情的凝视,默默的关怀。

他为这场青涩的暗恋倾其所有:检查官发现她是阿富汗人,他尽力奔跑帮助她逃脱哪怕自己被抓;身份暴露,她不能留在工地了,他请假到处寻找;他看到她的艰难,执意找老板要了一年工资,因为腼腆托人转交却被携款逃走;他最后不惜卖掉了自己的身份证沦为跟她一样的黑市户口,送钱去的时候却说是老板给的。

蒙蒙细雨中,她即将踏上回乡的旅程。她打翻了篮子,他默默帮她捡拾,默默的将她卡在泥里的鞋捡起,默默的替她穿上。她放下面纱,默默的透过帘子凝视,和车子一起消失在迷蒙细雨中。留给他的是泥泞中贮满雨水的浅浅的脚印。

自始自终,他与她相互没有一句交谈。她的名字叫巴伦,波斯语中意为“雨”。

在伊朗这样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选择“爱情”这一题材,委实很危险。导演却从两个青年男女心里暗生的情愫切入,不同以往那些充满迷乱情色的喧嚣世界的爱情,带给我们的是久违的温暖和清新,一切都是那么毫不张扬,干净而纯粹。影片中有很多导演擅长的细节处理:路上发现了一枚硬币,他踩住硬币缓缓蹲下身捡起它。在灰尘弥漫的工地,一方土墙上,一个盛满清水的小玻璃罐,插着一蔓绿意昂然的枝条。躲避检查官追捕的时候的快满镜头的切换及清晰的喘气声。镜头中慢慢推进的他的帽子,帽檐边别着工地上捡到的她的小黑发夹……

影片拍于2001年,那一年战争不断的阿富汗是国际政治形势的焦点。大量的阿富汗难民涌入伊朗,也成为一个城市难题。那一年伊朗拍了三部和阿富汗相关的电影,除了这部还有没有剧本边走边拍的《坎大哈》。保持了一贯的伊朗电影风格,类似DV自拍的形式,下层平民就是最好的演员,他们的生活经过镜头被赋予了丰富的语言。听说《巴伦》战胜了《坎大哈》代表伊朗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尽管最终未能折冠,但是通过镜头我们再次看到了借着爱和正义的旗帜的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

“情变使人成长,家变使人成熟”,什么可以让社会成长,让世界和谐?

                                                        2007.6

 3 ) 你知道我是如此地爱你吗?

                你知道我是如此地爱你吗?

                      ——浅析爱情电影中少男对少女的爱

文艺作品中常常以少女的情感发展历程作为主线刻画一段爱情,因为人们的思维定式往往局限于少女之爱,觉得少女的情感丰富、细腻、纤柔,更容易传达出作品的精髓,其实这样的观点有失偏颇,我个人反而更喜欢侧重表现少男对少女的爱的爱情电影,而日本电影《情书》(导演:岩井俊二)、港台合拍电影《心动》(导演:张艾嘉)、伊朗电影《巴伦》(导演:马基·麦吉迪)就是很好的例子。

u 命运让你我相遇。中国有句老话:“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说的就是

爱情的可与而不可求。

《情书》中一对少男少女因为同名同姓——都叫藤井树,而且同班,从中学生活的第一天起便接连闹误会,虽然都苦不堪言,两人的关系就如同《圣经》里的亚当和夏娃,每天生活在反复被嘲弄的校园里,而且战战兢兢,甚至彼此都不太理会,但正是这样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却像月老那根看不见的红线将两人紧紧维系。

《心动》里17岁的少女小柔因为一场音乐会,与19岁的浩君相识,两人乘坐同一辆公共汽车,隔着车上的乘客,他们彼此偷偷地打量对方,这时候,他们已经为对方怦然“心动”。

《巴伦》的故事发生在一座建筑工地上,工头梅马雇佣的阿富汗工人纳贾夫摔断了腿,纳贾夫的大儿子莱麦特接替父亲的职位,于是,莱麦特和梅马的侄子拉提夫因为一同工作而相识。一个意外的机会,一阵风沙吹来,莱麦特所住的宿舍的门帘被风吹起,拉提夫看到了模糊的镜子反射出一头美丽乌黑的长发,他发现了这个沉默的青年的秘密:原来莱麦特是个本名叫巴伦的女孩,她为了得到工作养活全家不得不女扮男装。

茫茫人海,我于千千万万人中遇上了你,冥冥中命运的手将你我相连,我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我只知道我遇到了你。看似偶然的相遇却又是必然的。

u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基·瓦西列夫说过:“爱情的基础总是相互的好感、彼此

中意。”当男女双方都未曾意识到时,感情已经在彼此心间悄悄地扎根延伸。

《情书》是关于一段跟回忆牵紧的故事。影片中两个藤井树因为被同时安排做值日,藤井树(女)问藤井树(男)第二天谁值日,藤井树(男)问藤井树(女)当天数学教什么内容,有意无意的、文不对题的两个问句恰恰暗含了彼此的好感,缩短了两人的距离。后来,两个藤井树因为同学的恶作剧,被同时推选为图书股长,课余管理学校图书馆,众人变本加厉地大肆起哄,她忍不住哭泣,他见到她在哭,立即冲上前去踢了起哄者。他以这样的方式渲泄出自己的不满,他以这样的方式保护自己喜爱的女孩子。在图书馆里,她兢兢业业地埋头工作,整理图书,而他常常失职,几乎不工作,常常靠在窗台边看书,最怪的是他总是借一大堆冷门书,喜欢在没人借过的借书卡上写他的名字,她感到厌烦,而他却乐此不疲。她问:“你看这种书?”他答:“怎么可能看?”说罢,扬长而去,留下一头雾水的她。有句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在被爱或是爱人时常常迷糊着,根本不会深究对方的深意。多年以后,她回到学校,和她当年一样,如今管理学校图书馆的已经是小学妹们了,她们无意间发现了八十七本写有藤井树名字的图书,她说是朋友当年搞的恶作剧,小学妹说:“那个人一定是喜欢你,才写那么多你的名字吧!”她不承认。最后,事实被这句猜测的话言中了。他要告诉她——他爱她,他没有口头说,他只是一遍遍地写下她的名字给她看,告诉她他对她的爱,可是她迟迟地没有意识到这其中的玄妙——她以为他写下的“藤井树”只是他的名字,却不知他写的“藤井树”是她的名字。当她终于知道、终于明白他的爱时,已经来不及了,他已于两年多前死于一场山难,她就此跳进尘封的回忆,自我沉醉下去……他默默地爱着她,他选择了一个特别而含蓄的方式诉说着自己对她的爱,他以为或许有一天她会发觉他的心意,可是他遗憾地没有等到。爱情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得到,不知不觉地与自己擦身而过。冥冥中一切早已注定,生与死不再重要,在顷刻遗忘和瞬间记忆起的电光火石间,我们终于察觉了爱,也因为有爱,我们才可以永恒地存在下去。

《心动》讲一个简单却令人怦然心动的初恋故事,直指人心的柔软。影片描述了一个中年女人对往事的回想,那点点滴滴被她小心地擦拭着,慢慢显出了原来的光泽。小柔在河边等待归来的浩君,浩君在学校门口等小柔放学,聚会上两人不经意的碰触……爱情就这样开始了。小柔和浩君经历了一段短暂却甜蜜的恋爱时光,后来因为小柔母亲无法接受两次考大学落榜的浩君而导致分手。成年后他们一个在日本,一个在加拿大,忙着各自的事业,有过相遇,有过激情,但彼此非常独立,从无要求,从不勉强,各自成就一番平凡的美丽。小柔结婚生子,浩君也准备再婚。多年以后,小柔由于自己和浩君共同的朋友——陈莉的去世,赴日本参加追悼会。她也知道了陈莉竟是浩君离了婚的前妻。他们在机场离别,浩君送给小柔一份礼物——一盒数十年来思念彼人时所拍的同一方天空的照片。告诉一个人我爱他(她)、我想他(她)其实无需贵重的礼物,只要有心,平凡的事物中也能表露真情。照片诉说着浩君对小柔一辈子的情和爱。在《心动》开始说到,“你可能和这个人相恋,但你嫁的可能是另外一个人”。我们在影片里看到了无法回头的青春,年轻时我们简单地爱着恨着,相信所谓缘分,轻信一见钟情。有些事,真的是要讲缘分,就算彼此爱了二十年,三十年,就算他后来离了婚,而你也无任何牵挂,但是终究不能在一起。爱是能够埋在心底生根发芽,历经岁月打磨,最后长成参天大树,但婚姻,很多时候是另外一回事。

《巴伦》描述了一段大背景下的爱情。1989年,苏联撤离阿富汗,这个国家立刻陷入混乱的内战中。数百万计的难民涌入周边国家,其中仅伊朗就接纳了140多万。他们在贫穷中挣扎,大多数只能为低廉的工资从事最艰苦的工作——如建筑业。本片就发生在德黑兰北部的一座建筑工地上。拉提夫从巴伦身上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永无边界的贫困、苦难与挣扎。他开始喜欢上这个坚强的女孩,且没有将这个秘密透露给任何人,且暗中保护巴伦。拉提夫在巴伦受工友言语欺负时,在巴伦的宿舍被工友闯入时他都挺身而出保护她。因为有关当局派专人到工地上严查阿富汗人,巴伦受惊,一路狂奔,当局的专人在后猛追。拉提夫在楼上看到这一切后,不顾一切地拼命奔跑,超过一个人、两个人……巴伦被专人拽倒,拉提夫上前推走巴伦,自己则遭几名专人殴打。因为此事,工地上的阿富汗人都被解雇,拉提夫决心倾尽全力帮助巴伦及她的一家,他开始了寻找巴伦之旅。他首先向梅马索要多年来未曾取过一次的工资,并托人以工伤补偿的名义送给纳贾夫,但这名转交的人居然携款离去。当工资转交人携款离去后拉提夫并没有灰心,反而继续想办法帮助巴伦,这源于拉提夫心中对巴伦深刻的爱、怜惜以及他自身的善良、纯朴。他掏出了所剩的所有积蓄为纳贾夫买了一副拐杖,默默地放在他们家的外屋。他又卖了自己宝贵的伊朗人的身份证,他把这笔钱以工头的名义给了纳贾夫,希望替自己爱的女孩分担生活的重担,而且让纳贾夫一家得以重回家园。拉提夫对巴伦的爱纯粹到了极点,他知道自己没办法直接帮助巴伦,于是就选择帮助巴伦的父亲、巴伦一家的间接的帮助方式。拉提夫援助的是钱,这在我们看来是很俗的东西,但从影片的背景来看,拉提夫所付出的钱、身份证是当时最稀缺、最宝贵的东西,当然还有更无价的,那便是拉提夫的美好心灵。如果不是爱到极至,怎可能爱到倾己所有?
     少男对少女的爱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或心思巧妙,或简单朴实,但我们就这些外在的内容往里挖掘,便不难看出少男们痴情的心。在纯真的年代里,我们或许还不很明白爱情的真谛,但以上三部影片中,少男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了他们的爱情观——爱就是付出,不计回报的付出。这样的爱情在我们看来或许显得傻气,但却是那样地如清泉搬澄澈,透人心扉。一个人无论他(她)一生经历了多少次恋情,往往最难以忘怀的便是年少时的初恋。初恋总是美好的,发生在年轻时代的真挚爱情,一生都无法忘记,因为——一生只有一次。

u 无悔的爱,没有结果的爱。基·瓦西列夫还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钟情的人总是

在寻找表达自己感情深度和强度的办法,寻找通向另一个人的心扉的道路。” 说到《情书》、《心动》、《巴伦》这三部影片,我不得不提一下这三部影片各自耐人寻味的结尾。   《情书》的结尾处,小学妹们为藤井树(女)送来了一本名为《寻求失去的时光》的书,而这本书是当年藤井树(男)转学前送到她家委托她还的,她至今还记得当时把这本书还上书架时的依依不舍。学妹让她抽出书卡,她看到了书卡背面他当年画的一幅她的肖像素描画,她的泪水夺眶而出,她终于知道,当年他以那样特别的方式炽热地爱着她……影片到此结束。在回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那份爱其实早已经留在了她内心深处,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回忆中,日月升沉也闪烁发亮。那种感觉,虽说虚幻,却很熟悉,像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的图书馆,他静静地在窗帘后,微风轻吹,人仿佛在窗帘后消失了,但稍微定定神,他竟然又在那里,似有还无。原来他一直在存在的空间里,是在你我一颗蠢蠢欲动的心里,不能磨灭,永志难忘。而影片的另一条线索,即扣开藤井树(女)回忆的女子——藤井树(男)的未婚妻博子。博子明白了当初他为何说对自己一件钟情,那只是因为自己长得像他心中的爱人——一个同他同名同姓的女子,他原来爱的不是自己,自己只是另一个女子的影子。博子知道了这个真相后,终于从对他寸步难行的回忆中解脱,重新抖擞开始属于自己的新的爱情。失去的时光不会再来,或许只有在回忆中,我们才可以“寻求失去的时光”。

《心动》的结尾,小柔和浩君在机场离别,浩君送给小柔一份礼物,小柔在飞机上打开礼物,卡片上留言——“这就是我想你的日子,把它全送给你!”。这是一盒数十年来浩君每当思念小柔时,抱着吉他,仰躺在屋顶上所拍的同一方天空的照片,每张照片后都有简单的字——78’10:00、78’中午、78’4:30pm.、92’非常冷……小柔热泪盈眶,她按照时间先后排起了照片,最后放上去的是一张陈莉学生时代的报名照,最后镜头移到了机舱外,青年时代的小柔和浩君在树下相依相偎着,他们身上染上了太阳的光辉……影片以这段假想中美梦成真的画面划上了休止符,而陈莉的相片更是影片的点睛之笔——浩君当初之所以娶了陈莉,是因为他可以通过陈莉思念小柔,延续自己对小柔的爱。这样一个结局的基调是隐忍的悲伤,但内在的激情却深深震撼了观众——无数个白天,浩君就这样孤零零地躺在屋顶上,抱着吉他,低吟浅唱着忧伤的歌,这时,他多么希望小柔可以听到,他多么希望小柔就在身边,可是他只能看到天空,看到和他一样孤独的鸟儿。他拿起相机,拍着瞬息万变的天空,他借着相机留下刹那时光,留下刹那时光下瞬间的天空,更留下他对小柔刹那间的思念。“刹那即是永恒”,无数个刹那就汇成了永恒。小柔此刻的泪水浩君已经看不到了,浩君也无需看了。因为所有的情和爱他俩都清楚——你爱我,我也爱你,只是我们终究天各一方。或许只有在梦里,或许只有我们在天堂相遇,我们的爱才会有理想的结果,我们才能冲破一切阻碍在一起。《心动》给人的感觉仿佛是初冬时第一场雪,细细碎碎慢慢地下着,无比柔弱,却蕴涵一种深沉动人的力量。

《巴伦》的结尾——纳贾夫因为得到了拉提夫送来的钱,带着一家人离开伊朗,开始了千里迢迢的返乡之旅。拉提夫赶去送行,他明白自己与巴伦之间有一条难以跨越的界线——国籍、性别、时局……多方面因素。巴伦手中提着的食物翻了,拉提夫和过去在建筑工地帮助巴伦一样,本能地上前帮忙,巴伦在刹那间对着拉提夫笑了……这是她在影片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笑,她将笑容给了拉提夫。这一笑胜似千言万语,满含着巴伦对拉提夫的感激和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拉提夫一次次关键时刻的帮助的触动下,巴伦终于敞开了心扉。巴伦摘下了面纱,走向将要载她返乡的卡车,但是由于土壤泥泞,她右脚的鞋子的陷在泥里,拉提夫蹲在地上,拔出了鞋子,放到了巴伦的脚前,巴伦穿上。因为巴伦带着面纱,我们无法看见巴伦的脸,正是这样的“遮掩”,让观众有了更多猜测、回味的空间。巴伦坐着卡车走了,我们看到巴伦始终注视着拉提夫,直至卡车远去……这时天空下起了滂沱大雨,拉提夫望着泥地里巴伦刚刚留下的鞋印笑了,这是释怀的笑——拉提夫所有的心血没有白费,他虽然没有和心爱的姑娘巴伦发生任何爱情故事,但通过自己的不断付出和努力,巴伦得以返乡,也终于明白了自己对她的爱,一切已足矣。影片的最后,雨越下越大,巴伦的脚印了很快的蓄满了水……其实,雨水很好地表现了当时拉提夫的心情,雨水是拉提夫积压已久的感情的一次彻底的渲泄,这是一个少男对一个少女澎湃的、激越的、无私付出的爱,而她心爱的姑娘在那离别的一刻终于明白了他的心意,他的付出。当脚印蓄满了水,其实是爱情之水在拉提夫、巴伦各自的心里蓄满了。

三部影片中的三个少男各自用表达自己感情深度和强度的办法,扣开了少女的心扉。或许在我们看来,这样的“扣开”为时已晚,但却成功了。爱情的过往在这一刹那的开启间如排山倒海般涌出,谁说他们的爱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其实往昔岁月里,他们已经爱着了。

《心动》的导演张艾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年轻时,我们拒绝遗憾。现在想法不同了,其实生活中有遗憾才是美好的!它让你回味一生,这才是永恒的。”这其实是《情书》、《心动》、《巴伦》这三部影片共同告诉我们的。三部影片都是以感情一点点地积蓄下来的方式打动了观众,忧伤而感人,在那种悲伤的情绪中融入了涓涓温情。我不仅是在“看”《情书》、《心动》和《巴伦》,更是在经受一场爱的洗礼。

——“你知道我是如此地爱你吗?”——“我终于知道了。”这便是影片传达的情愫。

此文是我大学时候的一篇作业,后发布在我的博客上。另外曾于2006-08-03在www.mtime.com网上发表。
注:当初写此文是结合日本电影《情书》(导演:岩井俊二)、港台合拍电影《心动》(导演:张艾嘉)、伊朗电影《巴伦》(导演:马基·麦吉迪)三部影片一起写的,拆开来会破坏其完整性,所以贴上原文,大家一起分享吧!

 4 ) 爱,激发人的怜悯

艺术馆选的片子,本想随便看看,结果被深深打动。

故事背景是在伊朗,伊朗人民生活很苦,但更苦的是战火下的阿富汗人民。阿富汗人为了谋生,偷偷去伊朗打非法黑工。女主巴伦的爸爸就是这样一个阿富汗非法劳工,在地盘工作摔断了腿,却不能得到任何赔偿和照顾。巴伦乔装成男孩,顶替她爸爸工作。整部片子巴伦没说过一句话,但是她的坚忍,让人动容。在地盘搬水泥,到后来河里搬石头,女人作男人用,心难过。

男主本来很讨厌新来的这个阿富汗小男孩,千方百计捉弄他。但后来他偶然窥见巴伦梳头,才知道她是女孩。对女孩子的动心,激发了男主的温柔。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他开始认识到阿富汗人的苦难,他看到周围都是比他苦的人。他偷偷看巴伦搬石头,流下了眼泪。他预支一年的薪水,托照顾过巴伦的老乡伯将钱送给她家。结果老人私吞钱回阿富汗,留下字条说他一定还。男主默默地将字条放进河里,没有责怪,因为他知道老人也很可怜。这些可怜的人做出意想不到的行为,也是生活迫不得已。人的善恶参杂,但环境恶劣,生存需要逼迫人作自私打算,也是很可悲。男主开始真正睁大眼看这世界,想尽办法帮助能帮助的人,特别是巴伦可怜的一家人。最后他卖掉自己最后唯一重要的东西,他的身份证。没有了身份证,他就如阿富汗人一样,以后生活更糟糕。但是放弃他的身份,象征着他放下虚妄自私,从狭隘的自我,走向包容人类的大我。

他一无所有,甚至没有对女主说他的心意,但我觉得他很伟大。这种珍贵品质,好像高尔基的自传一样让我又心酸,同时感到人性的高贵。也让我反思:这世上每一个人都有善有恶,但多想他人的好,哪怕只是一点点,因为大家都不容易。人何必为难他人?

片子朴素,但细节很细腻,例如那小小的厨房了,那用金色泥涂成的“镜子”,男主女主分别喂鸽子的镜头,树林中的路,补鞋匠的几句话。

 5 ) 那个梳头发的姑娘

好吧,我不得不承认,我迷上了伊朗电影,从此许许多多的好莱坞电影在我眼中失去了魅力和感觉。

    在这个西方价值观橫行全世界的时代里,我们似乎习惯了美国影视剧带给我们的画面,漂亮的女主角,性感丰满,一定会有一两个裸露的镜头;孔武有力,英俊高大的男主角,也会与女主角有一段刺激的爱情,那刺激一定带着肉欲,在荧幕上出现男女的舌吻和喘息,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仿佛不如此就不叫爱情,没有作爱,就没有吸引力。这是美国电影给我们的视觉享受,赤裸裸的简单直接,深入又浅薄的爱。所以,很难找到一部没有色情镜头的美国电影或电视剧。我们也习惯于被它们所吸引,最原始的欲望,也是最容易不过的事情。

     是的,我们似乎已经忘却了什么是“情窦初开”,难以理解“发乎情,止乎礼义”,那种“柏拉图”式的最美好的感情,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的恋爱,在这个时代几乎是笑话了。于是,巴伦教会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爱,没有牵手,没有拥抱,排除任何身体的接触,甚至没有一句交谈,就因为在一瞬间看到姑娘在小窗口梳起秀发的背影,那颗心里满满的爱便被点燃了,于是,竭尽所能地保护她,为她的生活担忧,拿出自己的全部默默地奉献,纵然姑娘并不知情,“只要你过得好,对我来说,这就够了!”我想,那个像斗鸡一般冲动的男孩子,在爱情来临时安静了,也变得如此地无私。

     如此含蓄简单的感情,好莱坞怎么拍得出来呢?习惯了高科技,发达的商业经济的社会,以为他们拥有最先过的文明,但是文化本身却与这一切无感,人性的美好需要的是一颗简单的心,朴素的感受。我不由得后悔以前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去追美剧,看那些冲击自己感官的电影,那是对自己身心的可怕损耗。而得到的只有更深的空虚和肤浅的认识。

    马基迪的电影里女孩子们都是那么纯净美好,仿佛脱尽一切尘俗,那个可怜的阿富汗女孩秀气的面孔令人回味,我不记得她说过话,似乎从头至尾都没有说过一句话,但是那没有一丝杂质的眼神,带给人的洁净,足够受用了。

     女孩头上那个小发夹,被男孩别在帽幨上,最后结尾那个可爱的小鞋印,马基迪的电影里经常会有这些小物件的铺垫或衬托。令人想到《天堂的颜色》里奶奶胸前的发夹掉在泥水里;《麻雀的假期》里金鱼铺满地面,这些简单不费力的小细节带给人无穷的心灵震撼,艺术的感染力如此奇妙,从来就与大制作,高投入无关。

   写到这里,不由得再次像那群伊朗电影人致敬,在那个长年动乱,贫穷不安,充满苦难的国度里,却拍出了如此有力量的片子,刷新了我们对那片土地和那个国家的认识。

 6 ) 总有些东西,是可以,洗涤心灵的

那天,我突然厌烦起这种生活,边看电影边记节奏和镜头的转切,边看电影边记动作,身边还不时地会有走过的同事善意提醒:别进剧情啊。当我看着那一部部已被我看得几近麻木的电影时,当我看着身边的时间如落叶般被吹散得了无踪影时,当我和日子彼此还在纠缠折磨时,我简直腻烦透了,是不是大家都要这样,是不是只有我这样,又或者,是不是只有我不是那样。下班后,我一个人坐在剪辑室里,再次看完了阿巴斯的《樱桃的滋味》和这部马吉德.马吉迪的《巴伦》。这一刻,不要节奏不要镜头不要构图不要技术性的所有一切......
 
 

阿富汗
每当下雨的时候
我都会
望着你的方向
你像个沉默的老人
带走了我炽热的爱
从此我的心
和你的身躯一样贫瘠、荒凉
期待着
她再次撩起面纱
让雨水留住那片羞涩
在最后一颗雨滴
伴着泪水滚落后
亲手为她戴上
遗失在记忆的发卡
阿富汗
每当下雨的时候
我都会
为你哭泣......

 
♂阿富汗是我时常痴痴望着的地方,那里却并不是我的故乡
    认识莱麦特那天下着雨,天很冷。现在回想起来,我们似乎和雨水很有缘分。他和同胞索坦是冒着雨,来到我们工地的。索坦试图说服工头梅马让莱麦特留下工作,理由是他父亲,阿富汗人纳贾夫,他家惟一挣钱的人,前一天在这里工作时摔断了腿。全家人要吃饭,而莱麦特是长子,于是他得来顶替父亲。我当时正在给大伙儿送茶水,碰巧目睹了这一幕。梅马起初怀疑瘦小年幼的莱麦特是否具备干重活的能力,但最后还是答应了。而我是用不着为此发愁的,因为我所做的工作只是采购、沏茶、做饭之类的美差。
    我端着茶盘走上前,冒失的和这两个阿富汗人开了个不太友善的玩笑,看得出莱麦特一路上冻得够呛,我让他拿一杯茶喝,于是,他怯生生的拣了一杯。我转身离开的时候,总觉得被一双眼睛望着。不久,我便和一个大个子打了起来。那个蠢货居然说我沏得茶像洗碗水。最后还是梅马出面平息了事态,突然,整个工地乱作一团,有人大喊:“政府检查官来了!”梅马也声嘶力竭的叫嚷着:“阿富汗人都躲起来......”那时,我再看莱麦特,他早已不见了踪影。
 
♀真主那天,一定是睡着了,我可怜的父亲才会摔成重伤
    梅马说我可以留下的时候,我终于松了口气。一个男孩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端着个大茶盘问索坦大叔我父亲死了没有,真是个讨厌的人。后来我拿了那个人一杯茶,他走开了。我边用热茶暖着快要冻僵的手,边望着他的背影。之后的日子里,我听到人们都叫他,拉提夫。他可能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吧,仅仅因为别人讽刺了他的茶水,便和人家大打出手,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之后看到他多次与人争斗,当然,有几次,是因为我。
    就在我还没弄明白人们为什么四散奔逃的时候,索坦大叔一把拉起我,躲到了不为人知的角落,这里还有好几个和我们一样的阿富汗人也在躲避着伊朗政府检查官的视线。阿富汗人在伊朗工作是不合法的,没有身份证的人,走到哪儿都会被人追打,而之所以有人愿意冒险雇佣我们,是因为我们干活很多,挣钱很少。
 
♂看来莱麦特根本不合适在这种地方工作,至少不是我一个人这么想
    看他干活时候的步履就知道他是个娘娘腔,他甚至连一盆泥灰都端不动。可他需要这份工作来养活重伤的父亲和四个妹妹。结果终于闯了祸,从他手中脱落的一整袋石灰把一个从楼下路过的瓦匠变成了“雪人”。不久,我又成了第二个“雪人”。可,梅马竟然以他不适合干重活为由,指派我们调换工作。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可正当我极力反驳的时候,我发现梅马这次真的生气了,趁他拣起水桶砸来之前我只好逃之夭夭。
    在去杂货店的路上,莱麦特一直不近不远的跟着我。我究竟做错什么了?等待我的将是又脏又累的体力活儿,再也不能像以前那么逍遥了,这都怪他!想到这儿,我猛地回身,抬起手对准他的脸就是一巴掌。他也毫不示弱的抄起一枚路边的石块儿,举过头顶,两只大眼睛死死地盯住我。那是一种只有垂死的动物面对将要蚕食它的天敌才会流露出的眼神,无比幽怨、绝望,却又那么锋利。我被这眼神慑住了,至今仍无法忘记。
    虽然后来我给他找了不少麻烦,可他还是把厨房料理得井井有条。工人们对他沏的茶尤为推崇,并等同于他的厨艺。不久,我发现了一个改变我一生的秘密。
    风把厨房的门帘撩起,那时我刚好在门口,隐约中看到屋里有个女人的影子。走上前终于看清了,那果然是莱麦特。他,不,应该是她,正在梳着平日里隐藏在帽子和头巾下的长发。后来我知道了,她不叫什么莱麦特,她的名字叫巴伦。
    我躲在角落里,反复思量着之前伤害她的种种,从此她的身影就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了。天转凉了,空中散落的雪似乎也在奚落着我们这些受苦的人,我决定守着这个秘密过冬。
 
♀我理解那个时候拉提夫对我的怨恨,可当时我,别无选择
    我曾尝试改善我们的关系,结果却只是无奈和徒劳。他打我耳光的时候,我没有哭,因为我知道他把我当成了他的对手。他倒掉我送给他的茶水,闯进厨房砸烂所有的一切......我也没太放在心上。我想,那不过是他对自己自尊心的一种交代吧。只是吃饭的时候,他总是独自躲在楼上,从不下来;他也拒绝我的一切帮助,哪怕只是帮他拾起被风吹落在地的衬衫之类的小事。
    不知为何,从何时起,他对我的态度忽然变了。再也不像从前那样蛮横粗暴,甚至不惜替我打抱不平而得罪别人。而,之后的事,更加令我感动。
    那天我买完东西回来,刚刚走到工地大门口。一辆吉普车停在我面前,车上下来几个人,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着我。其中的一个人问我是否在这里工作,还问起这里究竟有多少阿富汗人。我知道,面前的这些人就是伊朗的检查官......
    我没命似的在马路上奔跑着,试图摆脱身后两个紧追不舍的检查官的追捕。渐渐地,我没有了力气,恐惧也扼住了我干涩的喉咙。我感到一只大手死死地抓住了我,一把将我拉倒在地。正当我绝望的向后一瞥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腾空而起,他像一头愤怒的狮子撞翻了已经抓住我的检查官。是拉提夫,我已来不及多想他怎么会出现,只听见他在和对手撕打纠缠的同时朝我大喊:“莱麦特,快跑!”于是,我风一样的跑开了,当我从拐角的墙边回望的时候,拉提夫已经被制服,他的脸上还重重的挨了气急败坏的一拳。
    呆呆的站在拐角的另一端,眼看着他被人带走了。我的心猛烈的跳跃着,即而和快要虚脱的四肢一样深深的沉了下去,再也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来自火的激情会把心烫热”一个陌生的阿富汗老人对我说过的一句话
    不知何时开始,偷望着她,已经成了我的习惯,那种莫名的激动甚至超过了我在点算私房钱时的喜悦。她一有空便会在天台上喂成群的鸽子,或许那就是她借以忘却烦恼的方式。我开始和大伙儿一起吃饭了,幸福地等待着从她的手中接过食物。我帮了她几次,作为报答,我看到了她留给我的那杯热茶和静静的躺在纸上的两块糖。
    有些事还是会发生的。那天,我在天台上看到两个检查官模样的人在追她。
    ......

    梅马来到警察局,把我领了出来。他告诉我,工地上不会再有阿富汗人了。就这样,巴伦走了,于是,我的心也走了。我在天台上拣到了她的发卡,上面还有一丝她的秀发。厨房里她养的植物已经枝蔓腾绕了,可这空荡荡的屋子让我不忍多看一眼。我默默地在雪地里走了一整天,忘记了,寒冷。
    向梅马请了几天假,我来到了阿富汗人聚集的小村子,喝着他们的茶,我好象闻到了巴伦的芬芳。第二天,幸运降临,我,遇见了索坦。在他的指引下,我看见了巴伦。在一座桥洞下,我远远地望着几十个阿富汗妇女在刺骨的河水中吃力的搬着石头。在她们中我看到了巴伦的身影,她跌倒在了冰冷的河水里,挣扎着,之后被人搀扶着坐在火堆边瑟瑟的发抖。我当时真想冲过去,可还是停住了脚步,湍急的感伤就像脚下的河水,浑浊而又汹涌。
    我向梅马要回了我一年来的工钱,交给了索坦,托他带给巴伦的父亲—纳贾夫......
 
♀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他了,谁知他又闯进了,我,面目全非的生活
    梅马的工地不再雇佣我们了,可我们还是要继续生存的。幸好,我又找到了新的工作,不过,要是天气能再暖和点就更好了。偶尔,我也会想起工地上的那一群鸽子,就像偶尔,也会想到拉提夫一样。直到那一天在村子里,他再次走进了我的视线。
    他当时就坐在不远处,和几个男人谈着什么,手里拿着的那杯茶是我们刚刚才煮好的。他怎么会在这儿,不用工作了么?他低头细细地品着茶、不再说话。我终于撇下了他的侧影,独自走开了,背后传来女人们煮茶时吟唱的凄婉歌声,撞击着我凌乱的心房。
    苦难已近乎麻木了所有阿富汗人的心,可总有些更难以忍受的事情发生。从家乡传来伯父战死的噩耗,父亲悲痛欲绝。不知是哪位好心人,悄悄的把一副拐杖放在了我家屋里。难道是已经筹到一大笔钱并打算回家乡看望久病妻子的索坦大叔?
    父亲也要带我们回阿富汗去看望失去丈夫的婶婶和她的孩子们,可是,我们是没有钱的。父亲曾架着双拐去找梅马借钱,可是却没有如愿。我依旧天天在河里搬着石头,日子过得可真慢啊。
    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回到故乡阿富汗了,如果不是他突然出现在我家门口......
 
♂我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么高尚,我只知道,认识她,我从来就不曾后悔
    在约定的地点,我没有等到索坦。更令我吃惊的是,前来赴约的竟是纳贾夫,他说索坦已经回阿富汗去了,并递过来一卷索坦写给我的字条。一切都很明了,索坦没有把钱给纳贾夫一家。字条上写到,他发誓一定会还钱给我的,看着纸上那猩红的指印,我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将字条放进了前面的小溪,默默地看着它漂向了远方。
    我用辛苦积攒的私房钱,买了一副拐杖,偷偷的放在了纳贾夫的家里。本来想和他们打个招呼的,可是无意中听见了里屋传来的声音:纳贾夫的哥哥死了。当时的场面很悲痛,我实在不忍心再进去添乱了。
    我再次来到巴伦干活的河边,并把泪水留在了那里的碎石上。当你看着你所爱的人,活生生的在你面前忍受痛苦时,只有泪水才能洗去你的悲伤。巴伦娇小的身躯依旧浸泡在冷酷的河水里,就像所有背井离乡的阿富汗人深陷苦难无法自拔一样,越是挣扎就越是显得虚弱无力。
    回到工地,看到纳贾夫来找梅马,我偷听了他们的谈话。纳贾夫拄着双拐蹒跚着离开了,最终梅马没有借钱给他。这个可怜的阿富汗人啊!
    或许有人会觉得我这么做太过愚蠢,可我还是在黑市上卖掉了我的身份证,我已经想好了要如何支配这笔钱。于是我来到巴伦家的门口,烟囱里升起的炊烟险些蒙蔽了我的思绪,不过,我终于鼓足了勇气敲响了那扇破旧的木门......
 
♀我不喜欢雨天,因为那会让我想起他。可我想他的时候,为什么总又看不到细雨落下呢......
    我打开门,看见手足无措的他,呆呆的站在那里。摇曳的目光闪烁在我的脸上,我突然下意识地关上了门。当门再次轻轻的被我推开一条缝隙的时候,他低垂着眼帘,皱着浓重的眉,轻声的说:“对不起,我想找纳贾夫。”
    他递给父亲一叠钱,说是梅马叫他送来的。父亲高兴的收下了,连声称赞梅马是个好人。可拉提夫却说,没有必要感谢梅马,因为那是父亲应得的报酬。
    有了这笔钱,我们就可以回到阿富汗了,父亲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拉提夫。他看上去很惊讶,可能是他在努力控制着一种不为人知的情感的缘故,他显得很不自然,连父亲让他进屋喝杯茶的邀请都被他回绝了。就这样,他匆匆的跑开了......
    而我已经明白了那种情感的究竟,因为我也隐隐感到了心痛的滋味。即将回到故乡的喜悦对我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了,我只是感到一种心里被掏空的虚妄缠绕着我的身体。我流不出眼泪,因为,泪水早已淌进了心里,去填补那空虚的痛苦了。
    我在想,离开的时候,他能来就好了,我一定会为他撩起那面纱......
 
♂生命中,假如有些事情无法改变,最好的办法就是坦然的去经历吧
    那天,开门的是巴伦。她开始探出半个身子,我注视着她的脸,修长的眉,乌黑忧郁的双眼,可惜,这一切太短暂了,因为她很快便用紧闭的门剪断了我的视线。不久,我从半开的门缝里见到世界上最美丽的景色,虽然那时我已不敢再抬头直视门里的人。可哪怕万分之一秒就足够了,有些事情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
    我把那笔从黑市贩子手里得来的钱给了纳贾夫,他告诉我,不久他们全家就要靠这笔钱回到阿富汗了。我真的不知如何是好,我知道巴伦当时就站在门后,这小小的一扇门竟然是这般难以逾越。我没有勇气再看巴伦一眼,于是,我拒绝了纳贾夫的邀请。
    我发疯似的奔跑在乡间的路上,漫无目的,时间也仿佛凝固在了看不见的天边。当我停下时,抬头看到的是寺庙的门上被风撩起的门帘......
    巴伦一家离开的那天,我还是赶来帮忙了。当巴伦在我眼前微笑的时候,我才发现她的面纱早已撩起。那会是我铭记一生的容颜。
    她掩起了面纱坐在了汽车上,面纱后注视我的眼神渐渐的消逝在远去的马达声中......我回过身,想走过这片泥泞,不想却意外的发现刚刚巴伦留下的那个深深的脚印。我出神的望着那脚印,竟没有在意天空飘起了细雨,此刻,我多想变成一只鸽子飞到远方。
    雨水顷刻便填满了巴伦的脚印,也填满了我的思念......
 
♀我没有想过将来会怎样,心中有爱的人,走到哪儿,哪儿就是故乡
    离开伊朗的时候,拉提夫终于来送我们了。他帮着我们往租来的车上搬着行李,却总不吭声。那天他穿的可真整洁呀,头发显然也精心的梳理过。只是他当时深沉的目光使我想起,在工地他每次帮我解围之后看着我的眼神,出奇的相似。难道他那时就已经知道......
    都是我不小心,把水果撒得满地都是,他跑过来蹲在我面前默默的帮我收拾着。我静静的注视着他,他也抬起头看着我。我们就这样互相望着,他似乎想对我笑,可那微笑还是那样深沉的难以发现。不过我已经完成了我的心愿,望着他的那一刻,我没有盖上面纱。
    我在走过那截用树枝搭成的小桥时,一只鞋子陷到了泥里。他立刻跑过来,拔出了我的鞋子,并用手擦拭着上面的泥水,小心翼翼的将它放到了我的脚下。但,在我们之间却留下了一个深深的脚印......
    我穿上鞋,坐到了车里,久久的凝望着伫立在树下的他。此刻我们从对方的眼神里读懂了一切,可就在同一时,车子启动了,距离就这样无情的吞噬着脆弱的情感。
    不久,天空下起了雨。
    ......
    拉提夫,你知道吗?你属于伊朗,可我不是。我只是在那里遗失了我最最心爱的,一只发卡......
 
 
    看完,关闭所有的电源。该回家了。感觉借助这些外在来寻找力量,挺可笑。在路上,还是放缓了步子:当欲望充斥内心,当欲望无法满足,当自己开始责怪压根不曾经历的青春就这样一去不返时,是不是,是不是该停下来,环顾一下,看看那些更加小心翼翼,谨小慎微的生命,他们是否和自己一样在不断的抱怨、不停的叫苦呢?
    ......
    好象,不曾有。
  的确,没有!

 短评

无论生存有着怎样的艰辛,也熄灭不了这平凡生活中蕴藏的诗意。当男孩在雪中迈步、在树林中奔跑、在门背后数次静静地偷窥,想着、念着、看着那个美丽的姑娘,我的心情随着镜头的推移也不禁心生波澜。

2分钟前
  • 枫林挽秋
  • 力荐

看过此片之后,重新定义“纯爱”。男女主角几乎没有言语上的交流,只有一两次的四目相撞,影片结尾,爱情在开始的瞬间结束,化作一道永恒。用最朴实的细节白描镜头来描绘男主角的情愫。末尾的雨水不是悲伤与哀愁,而是不打扰的温柔。——你知道我有多爱你吗?

5分钟前
  • Chicology
  • 力荐

你是注定会离开的女孩,我把你留下的发夹别在我的帽子上;我是鲁莽的青春,是热情、是付出,是深深注视却渐行渐远的眼;转角的老鞋匠不见了,我终究没能跟他一起分享面包;你的脚印,在我心里,洼出一个小小浅浅的印痕。

6分钟前
  • 夏之轻寒
  • 力荐

2007/09/17。這是「天堂的孩子」導演在2001的作品,伊朗的電影雖然一再重複類型化的題材,但每部片仍是那麼樣的好看動人。主角劇中的轉變有點難以解釋,可是我絕對相信伴隨他謊言的是真誠的眼淚,尤其是最後的笑容,呆的可愛,也不得不原諒他多次的偷窺跟縱狂行為了。原本看到中間還以為那個阿富汗人拿了男主角的錢很賤的跑路去了,沒想到他也是個可憐人,先入為主的惡意,慚愧啊…。

10分钟前
  • Jumpdc
  • 力荐

导演很细心,前面铺垫出男主是个年轻冲动做事不计后果的人,因此后面的发展才不觉得突兀。以及比《山楂树之恋》纯情多了……20161005

14分钟前
  • 半袖
  • 推荐

精美绝伦的侧面和睫毛的长度令人震惊

15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拉提夫为了心仪的巴伦无私付出不求回报的爱让我感动(为救巴伦时不被抓捕而奋力奔跑甚至献出自己的积蓄…),而早前「拉玛抢了自己原来的工作」与后来「发现他其实是个女孩」的180°态度转变也是蛮可爱有趣的……真心希望那些困苦的人们能够有工作保障能过上好日子,而国家政府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帮助!

20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小心眼青年一秒钟变痴情大汉,女主全片没开口。

24分钟前
  • matchbox
  • 还行

3.5;小体量内的叙事丝毫不露怯、不见拙,讲述一个动人哀婉的爱情故事同时,亦不忘辐射到更广更深的社会背景中去(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及后来的塔利班,造成大量阿富汗难民涌入伊朗,因缺乏合法身份而困苦不堪,也是后文的注脚),且结合得自然合理,并无刻意拔高或矫饰之嫌——不得不赞叹伊朗导演们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或受限的题材内,充分发挥拍摄技巧、用心打磨剧本细节,值得所有立志好好拍电影的人学习。堪称一首无言的哀歌,从误会到冰释,从爱慕到别离,不发一言不着一字,情意全在眼神流动里,微风掠过帘子映出少女的影子,鸽群环绕的错过的楼顶,远望的背影,拾起的发夹,最后留下的浅浅脚印装满雨水——故事仿佛并未发生,然而满心满眼全是爱情,暗恋真是一件痛苦又甜蜜的事啊!

2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简单,美丽,浪漫,感人的爱情故事。女主角整部电影没有说过一句台词,只用面部表情表达她的内心世界。男主角无私的爱和自我牺牲,也令人感动。电影告诉人们仁慈和慷慨。

32分钟前
  • 伊麗莎白
  • 力荐

导演的视角视乎永远是定焦于底层的那些卑微的人民,表达其生活无奈的同时展现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那些光辉品格,比如单纯、善良、责任与包容。意外的是,曾经几部中不曾体现或者较少体现的爱情元素在这部片子中有了大篇幅的展现,尽管只是暗恋,但却展现拿捏的十分到位,结尾红金鱼再现!4.5/5

34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哀婉且悠扬,少年心事与生存困境之间纯洁却纠缠的情绪刻画得淋漓尽致。前三十分钟还在想为何不用手持而用固定机位甚至长镜头,结尾才体会到本片难得的镜头质感与节奏。结尾太美妙:红柿子、鞋印与水,应该是有限观影量同主题电影最纯美而哀婉的结尾。

36分钟前
  • 刘德龙
  • 力荐

一如既往地伊朗式静水流深,马基迪也一如既往以左派视角关注底层,典型环境中有典型人物也有非典型人物,“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无言的爱,甚至抛弃身份(证)也不足惜,未来如何尚不可知,生存不一定会改善,但再艰苦的环境也能让人性绽放可爱的小花。

37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42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相比于阿巴斯,马基德马基迪比较通俗接地气,情感表达来的也比较直接。看伊朗电影总是比较适合培养人性中的悲悯情绪。不同于达内兄弟《罗塞塔》的冷峻绝望,伊朗电影在粗粝艰苦的生活中总会有一抹美好的愿景瞬间(有意使用了一些慢镜)。马基德马基迪很喜欢金鱼在《麻雀之歌》《小鞋子》中都出现过。

46分钟前
  • 非想
  • 推荐

He looked at her footprint lying on the earth,smiled.A sudden rush rain fills the footprint.What will fill up with the rough life then?

47分钟前
  • AEROSSONERA
  • 推荐

水培绿萝,风吹布帘,少女梳头的背影,夹着发丝的发卡,送拐路上拄拐玩耍的青年,泥泞里的一个鞋印和青年的一滴泪,好细腻的镜头语言啊。男孩和女孩在一个半小时里没有发生一句对话,平静的叙事里却舒张出强大的张力,最后两人对视的时刻我几乎要哭了。在对视后女孩放下头帘的一刻,我陡然生出恐怖感,回看几次方意识到非常巧妙地、在该一时刻,导演使周遭的风声和水声戛然而止,这层头帘好像是符号化的一切隔阂的总体,宣告了故事的无奈收场。

50分钟前
  • 香蕉猫猫不哭啦
  • 力荐

马吉德居然也拍爱情,依然是用最轻盈的悲歌来咏叹生命的沉重。

51分钟前
  • 小凯撒
  • 推荐

他为爱情付出全部,终于得到她在泥地上印下的小鞋印,然后风来,然后雨来,然后我们记住他浮在脸上的微笑。不过爱情,或许就是事件驱动,内在的原因,或许与人性有关,或许无关。

56分钟前
  • 假仙女
  • 推荐

那个女人。

58分钟前
  • 苏比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