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乡民谣

HD

主演:奥斯卡·伊萨克,凯瑞·穆里根,约翰·古德曼,加内特·赫德兰,F·默里·亚伯拉罕,贾斯汀·汀布莱克,斯塔克·桑德斯,亚当·德赖弗,伊桑·菲利普斯,罗宾·巴特利特,马克斯·凯塞拉,亚历克斯·卡普夫斯基,海伦·洪,杰克·奥康耐,里卡多·科德罗,伊恩·布莱克曼,苏珊·布洛马特,詹姆斯·科尔比,麦克·休斯顿,杰克·莱恩,丹尼尔·埃维里奇,吉纳维芙亚当斯,斯坦·卡普,罗丝玛丽·霍华德,乔治·凯特,比尔·韦登,马库斯·蒙福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13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醉乡民谣 剧照 NO.1醉乡民谣 剧照 NO.2醉乡民谣 剧照 NO.3醉乡民谣 剧照 NO.4醉乡民谣 剧照 NO.5醉乡民谣 剧照 NO.6醉乡民谣 剧照 NO.13醉乡民谣 剧照 NO.14醉乡民谣 剧照 NO.15醉乡民谣 剧照 NO.16醉乡民谣 剧照 NO.17醉乡民谣 剧照 NO.18醉乡民谣 剧照 NO.19醉乡民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醉乡民谣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六十年代的美国,勒维恩(奥斯卡·伊萨克 Oscar Isaac 饰)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民谣歌手,生活困顿的他无家可归亦没有固定的工作,每晚得靠朋友们的救济才得以寻得安身之处。可是,尽管陷入了窘境,但固执的勒维恩却不愿意了顺应大众的喜好而做出无奈的改变,也正因为此,他和交往多年的好友简(凯瑞·穆丽根 Carey Mulligan 饰)和吉姆(贾斯汀·丁伯莱克 Justin Timberlake 饰)之间的关系也跌落到了冰点,更让勒维恩感到烦心的是,简的腹中竟然怀上了自己的孩子。  之后,勒维恩前往芝加哥企图找到一份工作,却在面试之后惨遭拒绝,之后,一无所获的他回到了格林尼治村,继续回到曾经兼职的小酒馆打工。熟悉的场景,熟悉的音乐,熟悉的氛围,勒维恩经历了许多,却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中国机长罗德里戈·马奎斯:粗鄙之王芒果新星班之了不起的艺能超级经纪人萨法里顿的理发店铁甲狂猴之亡命雷霆夜班经理 第一季兄弟闯天涯时空急转弯3周一鬼魂世纪审判2015上海正午(国语版)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日记傅总太太好神秘凤凰劫日落家园第七季侯门之险变形金刚:超能勇士第二季纯素败类:名声、诈骗、逃犯白色菲亚特戏子们:传闻操纵团印度连环杀手档案:法庭私刑人生切割术第一季鲸鱼马戏团L处决人:爱与复仇的48小时跳跃的爱情2013反黑路人甲国语爱人再生医者自医超级飞侠第十五季离婚后千金曝光啦被老婆抛弃后进了豪门世家(我爹是世界首富)二战:帝国的代价深蓝 第一季血腥杀戮3安魂曲2021波兰爱经你是我的小幸运他们携带死亡天外来客深潭往事叱咤风云闪婚老婆是大佬朝九晚五1980

 长篇影评

 1 ) 就这样撒落一地

醉乡民谣,在三月份开始去扫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季热门电影的时候,这部电影和《她》一样,光是名字就吸引住了我。虽然说实际的英文名字 Inside Llewyn Davis,走近路易恩戴维斯普普通通。我不大清楚我们对外国电影的中文译名是怎么采用的,但根据我的经验是好电影未必有好名字,有好名字的电影往往是好电影。

剧情片中,我向来非常喜欢以人物对白为核心,小人物小故事的电影。像伍迪艾伦电影中的主人公神经质般絮絮叨叨,爱在三部曲这种几乎全是对白的小故事片子,或者是王家卫那种完全贴近小人物的个人情怀的片子,个体在这样的世界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不是成为超级英雄的那种关注,而是成为某种意义上的“人”的关注。从醉乡民谣的内容梗概里,我感觉应该是这种类型的片子。

片子讲的故事很简单,六十年代纽约格林威治村,民谣黄金时代的重要兴源地,主人公勒维恩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民谣歌手,坚持追求自己的音乐梦,生活困顿四处依靠朋友的救济才得以勉强果腹,寄宿,流浪,卖唱,寻找着生活的出路,最后又重归原点。

在看片的过程中,我始终有一种心理在隐隐作祟,就是对某种结果的期望,期望到了后来主人公出人头地,上演一出丑小鸭复仇记之类的牛逼哄哄扬眉吐气的戏,就像武侠小说一样,主人公人微言轻不受武林高手待见最后扮猪吃老虎的戏码最是令人爽快。看的时候并没有察觉到自己居然有那么迫切的期望,直到片尾才发现,导演根本没有给出答案,或者说,没有给出你想要的答案,然后我整个人就像走路踩空了一样失落落地傻掉。转眼一想,才发现了
这种期望。而对于这种期望的反思,正恰恰符合了此电影的主题,不得不令人击节赞叹。

甚是嘲讽,一些人往往对嘲讽,贬低成功学和主流价值观,赞美那种所谓“追求自我和独立精神的品质”的话信手拈来,什么“这个电影表达了导演对当代美国主流价值观的讽刺,对于黄金时代艺术家们追求艺术,坚持追求独立精神的品质的赞美”云云轻浮之语,同时又做着自己的发财梦,成功梦。不得志者未必都是值得敬重的人,因为更多的人虽同样是因为得不到主流价值的肯定和认同,也批判也讽刺也反抗,但实际仍旧是使用他们所批判和嘲讽的主流价值的逻辑,他们的目的只是使自己得到肯定而已。即是以高尚之名,行苟且之事。

电影最出彩的地方可以说是前后呼应的对比,电影开始,男主在酒吧演唱完后出门被揍,淡出,进入回忆,典型的倒叙手法开头,很多外国电影都会用这样的开头。到了故事结尾,到了回忆的节点,电影也交代清楚了男主为何被揍的缘故----在酒吧嘲讽一位老太太的民谣表演。但在这里导演用了一个我闻所未闻的方式处理了这一结尾,在机位角度,台词,人物动作上面做出小小的变动,事件仍然是片头男主被揍一事,在细节上却展现了差异,仿若一个轮回。天呐,这寥寥几笔直接道出了男主命运的循环,整部片子已经不再是一个事件,一个生活的小小片段,而是构成了一个生活的全景。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了这个人物的一生,或者说起码是他的年轻时代,潦倒困顿,面孔苍白,病怏怏的神情,被轻视,被可怜,悲观软弱中又是狂妄蔑视和坚定。奥斯卡伊萨克的表演真棒,一看到他的神情你好像就差不多明白了他的性格。在社交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loser,没有话语权,按我们现在的话来形容就是孤僻冷漠之类,所以他要么是软弱的老好人,要么是软弱的沉默者,愤怒不会是常态,悲哀才会成为经久的态度。

而我从片子中看到的,正是无力和悲哀,对于命运和人世的无力和悲哀。不论勒维恩是怀才不遇的金子,亦或是天赋不足的loser。即使毫无天赋,令人悲哀的也是上天赐予了你对民谣坚定的热爱。
勒维恩即使到了最后从芝加哥失败归来,各方人际关系糟糕透顶的时候,也没有展现出一丝丝的愤怒,咆哮,只是坐在桌前对凯瑞穆里根说,我真的累了。这是理想主义者的悲哀。
(而那时候她对他说了全片中唯一一句温柔的话。
简直泪奔!)

人有对于他人认同的需要,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这甚至是人内心非常核心和重要的心理驱动。但如果不巧的是你偏产生了一个和主流价值观念相悖的观念,你思考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你屈从,坚持,抗拒,接纳,寻求归属,追寻自由,反思,茫然。最后将肉体与灵魂奉上,献作真理的祭品,不论化作尘埃,抑或灰烬。这是令人十分感动和敬佩的。勒维恩坚持自己对民谣的见解和品位,对于商业化的意见置若罔闻,这其中渗透着他对人生价值的思索,如他的姐姐反问他为何不去寻找一个像样的工作,比如做一个船员,他回答”like Dad?”,父权权威的倒塌或许是他对传统权威不屈从的驱动力之一。

还有一处也特有意思,勒维恩反驳穆里根的价值观念说你知道吗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就是把人分为两种人的人。这里我表示是悖论啊~这不把自己搞入集合悖论的问题里去了= =。

昏暗的酒吧,民谣歌手,老派的人们谈天说地,狭小的租房,猫,手织深色毛衣,地铁里的目光,邻家女孩的长直发,潦倒的在路上,沙发客,天,多迷人,淹没在时代浪潮里是悲哀,错过的是遗憾,一切都过去了,化作迷人的光影了。

当初大概看了一下内容梗概后,我猜这可能是一部人物传记片,估摸着看完片后肯定需要看看背景资料之类的影评,但没想到的是,这其实是一部完全不需要看背景资料的人物传记片,正如电影导演科恩兄弟在接受外媒采访时的解释,本片并不是一个民谣歌手的传记片,而是一曲追忆1960年代民谣音乐黄金时代的挽歌。“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这场民谣浪潮的一份子”,导演说道,这才是影片真正的主题。

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这场民谣浪潮的一份子。 如果你还为片子的结局或是你的处境感到遗憾,读这句话,读十遍。

2014.7.23

 2 ) 年度最好听的电影

检验一个导演在戛纳受欢迎的程度,看两个场面的大小,一是新闻发布会,另一是影片放映时排位队伍的长短。号召力大到,在下着倾盆大雨的戛纳,队伍还排到影院红毯三百米开外的,这世上恐怕没有几人。科恩兄弟的新片《醉乡民谣》在万众瞩目中上映,在笑声歌声中谢幕。

故事没有复杂的戏剧结构或冲突,以传记的形式描绘了民谣歌手戴维斯在1961年的一段人生旅途。这段时光里,他没钱,居无定所,不知何去何从,心里怀抱的梦想也濒临消失,然而他既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野心勃发,这是影迷们多大的幸运——这部电影没有被拍成主人公努力奋斗成为万人迷的励志电影,而只是记录着那个时期的困惑、迷茫、无奈与悲伤,摄影机静静地伴随着主角,在一段一段美妙地演唱中,呈现他的心理和状态。

影片里的十段完整民谣演唱,叫人叹为观止。首先是60年代民谣名曲在提博布内特(T-Bone Burnett)的重新编曲下呈现出蓬勃的朝气,好听到观众纷纷鼓掌或合唱来追随;其次是各位演唱者,其中包括粉丝超级多的歌手贾斯汀·汀布莱克的优秀表现——想必还没有太多人知道凯瑞穆里根的歌声那么美——都有着极其精彩地演出;最后,演唱段落的光影,再次让我们回想起,电影原来是依赖明暗存在的,而非色彩——唯有足够丰富的光线层次,能刻画出一个演唱场面里所有的人与物,情绪与遐想,甚至是音乐与心灵的共鸣。

这样的题材与设置,最经常出现的状况是,整部电影被拍成“MV大串烧”。按照音乐剪辑一些似而非,形而上的画面,停止叙事。然而,科恩兄弟的“三百米队伍才华”,在于他们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本片里的演唱,是直接地呈现人物弹唱,简单剪辑,属于人物情绪发展的段落,亦可算是一种感性叙事。重要的是,这些演唱,深深地影响着它的受众,不管是电影里的听众,还是荧幕外的观众也是听众。

总的来说,如果能对美国民谣发展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一定更能体会到此片的精妙。影片的时间点设置在民谣大师鲍勃迪伦等人来到纽约之前,是民谣新一轮风行的前期,不过在片尾,男主角从舞台下来后,接替他上去的人正是鲍勃迪伦,预示着这段灰暗悲伤的时日终要过去。此外,片中还涉及很多其他元素:公路、堕胎、家庭关系。语言与动作也依旧延续科恩兄弟擅长的讽刺、黑色幽默。相信每一个被淋成落汤鸡的观众都在105分钟后得到了治愈,也相信不管斩获金棕榈与否,这部电影都将成为一张经典的民谣专辑。

 3 ) Inside Coen brothers

Upon Steve Jobs’ death, Apple released a one-hour interview from 1994 with Jobs and a computer company called NeXT in memory of its creative father. As a very organized and self-aspired speaker, Jobs always gave the best composed yet inspiring interviews. However, unlike his powerful Stanford Commencement Speech which was about the pride of making history, the back-then already-succeeded Steve Jobs showed his rare humility. On his legacy, Jobs elaborated how Apple and Mackintosh were not Renaissance paintings that would last two centuries for people to admire, they would become obsolete and forgotten very quickly. He repeated the word ‘obsolete’ over and over, emphasizing how what he had done was just one thin layer of sediment in a mountain. People who are enjoying the scenery on top of the mountain would not know or remember the past or the buried. Only some rare geologists may come along and have an appreciative smile about the little obsolete layer he contributed. This humbling remark showcased how much of a visionary and perfectionist Steve Jobs was. It is the ultimate confession of a true artist. Jobs spent his entire life advocating his puristic idealism about the art of technology. Lucky for him, he did not have to make compromises. He made the exceptions into rules. As a survivor and a winner, he was grateful for being remembered by even an appreciative few. Not everyone is as lucky as Jobs. Certainly not the fictional folk singer Llewyn Davis in Coen brothers’ new film “Inside Llewyn Davis”. Llewyn Davis is not Dave Van Ronk even though the script is loosely based on Von Ronk's memoir. He is certainly not Bob Dylan despite of being in Greenwich Village in the 60s. Llewyn Davis is simply not real; or even if he is real, we will not ever have heard of him because he represents the musicians who struggle to make a living out of their dreams, who do not lack the talent but the luck. He is too stubborn in his pursuit of music, too unrealistic in his isolated existence and too lonely even for the cat (who, as it turned out ironically, is called Ulysses). I quite disagree with New Yorker’s interpretation on Coen brothers’ intention with the gloomy weather and constant snow. I don’t think the Coens are trying to make the audience feel sorry for Llewyn (he alienates himself almost perfectly), they merely show that Llewyn Davis is a choice, a consciously desperate yet uncompromised choice. The movie itself is written and directed out of that choice. It’s exquisitely comic yet carefully angry. Every now and then, the audience see hints of Coens’ applause to the folk singer with a cat. Even in John Goodman’s mocking comments on Llewyn’s music partner (who killed himself upon pressure of life): “George Washington Bridge? You threw yourself off the Brooklyn Bridge, traditionally! George Washington Bridge? Who does that?” For the Best Director speech for “No Country for Old Man”, Joel Coen thanked people for “allowing [him and Ethan] to continue to play in their corner of the sandbox”. They are, at heart, just two peculiar film makers who got lucky. Llewyn Davis is the Bob Dylan who never succeeded, and the Coen brothers who didn’t make it. Inside Llewyn Davis lie the genuine, artistic endeavors that insist on its untainted vision; Inside Coen brothers, there is gratitude to luck and salute to persistence. A movie about folk music, “Inside Llewyn Davis” is Coens’ beautiful love letter to the tried, the failed and the uncompromised.

 4 ) 《醉乡民谣》:格林威治村的失意者

喜欢民谣的乐迷都或多或少了解60年代的格林威治村的那一段黄金往事,在那个时代那个地点留下了戴夫•范•朗克、汤姆•帕克斯顿、菲尔•奥克斯、琼•贝兹、鲍勃•迪安等的闯荡痕迹和醉人声线。这段被当今乐迷津津乐道的音乐往事,却是那一代窘迫音乐人寻找自身价值,到处碰壁头破血流的奋斗史。
科恩兄弟的这部《醉乡民谣》主要是以本片主角勒维恩·戴维斯的原型戴夫·范·朗克的回忆录《麦克道格街的市长》为灵感而写就。原著作品里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和真实的民谣圈音乐家的隐秘生活给了科恩兄弟创造这个故事的整体灰暗氛围和失败者隐隐作痛,郁郁不得志的情感张力。如果说一百万个人当中只有一个成功者,大多数导演都会选择拍那位百万分之一,而科恩兄弟却选择了分母的故事。
萧索的冬日,灰暗的天空,电影营造的是不变的清冷悲伤的基调。萧索的冬日象征民谣音乐人孤立不受常人理解的尴尬境遇,就像勒维恩•戴维斯的妹妹也不理解哥哥的艺术追求,劝他放弃,重新回到那个可以养家糊口的水手工作中。而在勒维恩•戴维斯最困窘的时候,它的确已经想要重操旧业了,但一系列的变故还是促使他到煤气灯咖啡馆继续献唱,铸就他的音乐传奇。灰暗的天空则是说明音乐人前途未卜的命运。前一刻勒维恩•戴维斯还在咖啡馆演唱,下一刻他就被人揍得鼻青脸肿。在台上,他们能自由自在的唱歌表达,但到了台下,又得为了生计而奔波。梦想与现实,那么近,又那么远。
其实,电影里的一处细节体现了更为黑暗的音乐圈秘闻。落魄不堪的勒维恩•戴维斯遭遇重重失败后,再次得到了到煤气灯咖啡馆演唱的机会,然而这确是他的情人琼用身体换来的。在咖啡馆得知真相的勒维恩•戴维斯暴跳如雷,把那天晚上咖啡馆的演唱节目彻底搞坏了。有多少人,为了梦想不顾一切?又有多少人,利用别人的梦想,干了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在这病态畸形的社会里,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往往是别人眼里浑浑噩噩的失败者,而那些玩弄权势金钱的大佬却成了全名膜拜的对象。
电影里花了大篇幅记录勒维恩•戴维斯心怀希望闯荡洛杉矶的一段插曲。在纽约格林威治村混不下去,勒维恩•戴维斯心存希望,想要在洛杉矶找到识货之人,找到发展的机会。在咖啡馆喝咖啡被赶,在火车站蹭地休息被赶,没有大衣,袜子被雪水浸泡,看到这些你就会体会到通往成功路上直抵心里的阵阵寒意。然而,一路上历经磨难终于到达目的地的勒维恩•戴维斯却遭到了无视和冷落,经纪公司对于才华的否定,对商业利益考量的做法,让他无法接受,最终还是打道回府。
影片另一个值得探讨的地方就是科恩兄弟对于民谣圈和音乐的塑造,借助勒维恩•戴维斯和一众民谣音乐人的交集,《醉乡民谣》用精巧的摄影和原声音乐将观众带回到了那个民谣崛起的格林威治村。影片一开场即是勒维恩•戴维斯在煤气灯咖啡馆演唱《Hang Me,oh Hang Me》,出色的打光和摄影直接将观众吸进了那个圈子当中,从此你就在勒维恩•戴维斯身边目睹了他跌跌撞撞,灰头土脸的音乐之路。我们目睹了他与当时籍籍无名现今却备受推崇的音乐人的生活,音乐人互相资助搀扶,借宿与借钱在他们当中司空见惯。他们怀揣梦想而闯荡,却被现实打得鼻青脸肿。影片最后,鲍勃•迪安出场,此时勒维恩•戴维斯还没与这位民谣界的后来的王者有交集,他只是用眼睛瞟了那个正在唱《Farewell》的小伙子一眼,这又是另外一个音乐传奇故事了。
影片选用的音乐大都以整体展现,科恩出色的剧作没有使电影沦为MV,而这些歌曲是科恩兄弟献给影迷的福利,从此我们又多了一张百听不厌的原声音乐专辑,电影史又多了一部经典音乐作品。
若要在《醉乡民谣》里寻找一抹亮色,非那只金黄的名叫“尤利西斯”的萌猫莫属。这只最后才暴露“姓名”的猫,经历了走失、调包、和回归的猫,就像经过到洛杉矶寻找机会,甚至一度放弃,摸爬滚打,兜兜转转,却最终又回归到格林威治村的民谣音乐人勒维恩•戴维斯一样,想要自由,却又只能受困于束缚才能得以生存。
影片结尾,科恩兄弟给了一个惊喜,像《暴雨将至》《太阳照常升起》等伟大作品一样,《醉乡民谣》采用了回环结构。勒维恩•戴维斯在寄宿后醒来,这次“尤利西斯”没有跟出来,在煤气灯咖啡馆唱歌结束后,他得到一顿暴打,观众似乎又看到了他将一次一次的重复这个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困兽之斗,然而成功呢,它何时到来?这个留给观众的结尾值得细细品味。

 5 ) 如果生活本来如此,就请你不要悲哀了

电影演到最后,和开头的场景如出一辙——“演出-收工-挨揍”,不禁让我怀疑这里是不是暗藏玄机,因为这电影的导演可是以“藏得深”著称的科恩兄弟。但一时间没能想明白。
 
直到昨天,因为降温结冰,而我走路一向蹦蹦跳跳漫不经心,刚出门就滑了一跤。想起去年也是在十二月下雨路滑,出门当场摔倒在家门口的瓷砖地上。这场面如此相似,让我感觉自己过了一年好像一点儿都没长心。突然意识到,电影开头和结尾相似的场景,不正是Llewyn Davis止步不前的事业和人生的缩影么。

看电影之前没搞清楚Llewyn Davis是谁。因为是提前场,去了很多工作人员和当地影评人。通过工作人员了解到,Llewyn Davis的原型叫Dave Van Ronk,是美国六十年代原声民谣复兴的重要人物,他活跃时期并未得到广泛认可,但启发并帮助了一批同时期的民谣歌手,其中包括著名的Bob Dylan和Joni Mitchell。这听起来耳熟,又是一个不得志艺术家的故事,这种题材拿到大部分导演(尤其是混好莱坞的)手里,都或多或少会沾染上一种理想主义被命运践踏的悲壮感,比如去年大热的Searching for Suger Man,以及Anvil! The Story of Anvil。

然而这是科恩兄弟的电影,虽然没有Fargo那样让他们赖以成名的cult情结,但依然是一贯的冷静克制,我甚至可以想象他俩在镜头后面哂笑的样子,仿佛没有一点情感和同情心,就那么看着一切被主人公触发,然后告诉你这就是人生。

Llewyn Davis是穷困潦倒的民谣歌手,流窜于朋友家,为一件毛衣的钱和前搭档撕破脸;他天生具有讨人嫌的本事,能让和睦的朋友聚会气氛僵化,能让贤惠的朋友妻一秒变泼妇;他有天赋,但又不具备出名的条件,别的民谣艺人有好家庭三人组,好基友三人组,还有治愈系大妈,演出多么温馨感人,而他孑然一身一把吉他,唱得全是心碎之歌,他都要把自己唱哭了,在芝加哥试场时,也不过换来老板冷冷的一句“我可没听出任何商机啊”。

Davis的脾气,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事业的发展,可也就是他这样的人才能温馨组合大行其道的时候坚持他惨淡的独唱,如果不是那股子轴劲儿,他早就放弃了,也就不会有启发了Bob Dylan的后话。但科恩兄弟,真的没有任何要赞美Davis的意思,他大部分时间表现得都很混帐;你看不出他到底是怀才不遇还是天赋不足,也看不出他目标有多坚定,从芝加哥回来,他一脸狂躁地说受够了,不干了,结果转眼又回到酒吧唱歌,他似乎只是没想好要干点什么而已。但想到哪干到哪,也算一种选择不是么, Davis的人生,在影片最后因为这个选择而陷入了“演出-收工-挨揍”的循环。

但说Inside Llewyn Davis是一部冷酷的电影,又似乎辜负了科恩兄弟。他们的确没有良心泛滥到把电影拍成达人秀那样的励志大片,但依然为主角送上了不易觉察的科恩式关怀。比如那只名叫Ulysses的走丢又回家的猫,比如从芝加哥回程时遇到的那个睡得死死的泽西小哥,又比如恨 他入骨,又忍不住要关心他的朋友们,都像雪夜的一束火星,有它在还是冷,但没有它的话可就连路都看不见了。

这部影片和其他科恩电影一样,充满了耐人寻味的细节。其中有一个是,Davis开夜车时,突然看到前方出现一只猫,他急刹车后不确定是不是撞上了它。下车去看,发现车上沾了些许血迹。于是他又试图寻找猫的尸体,发现猫一瘸一拐地往森林里走去。那一瞬间他的表情,说不清是欣慰,惋惜,还是痛心。

这只瘸了腿的猫,不正像是Llewyn Davis自己么,前路黑暗,踽踽独行,每一步都艰难而痛苦。更关键的,你根本不知道他干吗这么伤痕累累了还要往前走。

可他就是这么往前走了。

 6 ) 漫长的告别

我觉得,这是一部关于告别的电影。 勒维恩说,“如果一首歌既不是新歌也不会过时,那它就是民谣”。没错,电影里的所有歌曲,除了那首令人忍俊不禁的《拜托啦,肯尼迪先生》是设定在60年代初之外,其他歌似乎不论放在当时还是今天,都是令人醉心的富有诗意的小品。整张原声带先于电影很久就发行了,单独听也绝对是非常上乘的民谣唱片。 虽然故事只是发生在三五天的时间里,但发生的各种破事真是把整个100分钟塞得满满当当,难怪勒维恩要说感觉已经过去好久了。科恩兄弟的这部剧作是很打破常规的,编剧老师一定会跳出来说,你们这个人物怎么从头到尾都没变,这怎么行?!我仿佛看见兄弟俩挥挥手,说,噢是这样么?于是故意还拍了“一模一样”(镜头方面略有不同,台词一样)的头尾两段,让本就困顿的主人公更加陷入停滞不前的这一段人生。大家都说这部电影是科恩兄弟目前为止最“温柔”的一部,所以这一头一尾相对有点突然的暴力外加雪夜开车的类似幻觉,是导演的“签名”。 相比其歌词的细腻,勒维恩在生活中真是个不折不扣的粗人。隔三差五在上西区哥大教授朋友家借宿,夫妇俩把他当艺术家看待,不仅提供沙发,还有可口的晚宴——到头来,勒维恩不仅在饭桌上发火,还把人猫弄丢了。而在格林威治村,同是民谣歌手但显然混得好很多的吉姆和珍小两口也是长期的沙发提供者,结果勒维恩爱上了珍(?),还弄到她怀孕得偷偷堕胎。当然勒维恩显然这事儿做了不止这一回,自己还有个从没见过面的两岁孩子,他开车经过那小镇,也只是犹豫了半秒。最后总归家人是归宿,勒维恩的姐姐住在皇后区,总是收留他,结果勒维恩觉得“你们这些娱乐业以外的人都只是在‘刷存在感’”。 但他真的是个烂人吗?他有什么选择呢? 放在普通人,你和我身上,遇见这些糟烂事总会喷出句“去你的吧,老子不干了”然后甩袖子走人。而勒维恩连说声再见潇洒离去的权利都没有,好不容易真的觉得累了,想放弃民谣至少是一阵子,出海去换个生活方式,结果海员证竟然丢了。几天下来,想来个了结的事一件都没做成,真是场漫长的告别。 勒维恩在片子里说了唯一一句“我爱你”就是给珍的。他对珍的感情,我想并不是一夜不小心大肚那么简单。但两个人对艺术和生活有着不同的态度和追求,注定无法在一起生活,更何况珍已经和吉姆在一起,事业稳定。勒维恩或许本来想,我就默默地在她身边注视她,也是不错;结果发现,连自己一向鄙视的腹黑又功利的咖啡馆老板都上过珍,难怪大大咧咧的勒维恩一下就情绪失控。 卢瑟的旅行通常都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点真是直接让我想到去年我非常喜欢的另一部电影《弗兰西斯·哈》。弗兰收到张新的信用卡于是冲动之下飞去巴黎过周末,没想到倒时差加安眠药让她整个睡过去了一半,友人电话也从来打不通,只能看了部《穿靴子的猫》之后悻悻地回到纽约,欠下一屁股债。勒维恩搭便车去芝加哥结果路上司机竟然被警察抓走,好不容易到了之后深情来了一曲结果演出行老板只有一句“你这挣不了钱”。 音乐搭档麦克的自杀是勒维恩另一件放不下也不愿触及的事。那首和他合唱的《如果我有翅膀》就成了情绪激发的关键,第一次是勒维恩在教授家找到唱片,开始放这首歌的时候,镜头里的他抱着不小心溜出来的猫乘着快车地铁飞速穿过上西区和中城,来到他的家——格林威治村。60年代是民谣歌手风起云涌的年代,那时的歌曲不仅是音乐的成就更是历史的见证,时间的故事在歌词中讲述,可以说很多歌手都是诗人。但也是这种背景下,太多的人想在歌坛跃跃欲试,而十个里面或许就有九个像勒维恩这样,有才华,但不顶尖;有抱负,但不坚定。所以生活就像冬天的寒风,狠狠地给他们扇着耳光,麦克或许就是无力承受梦想被蹂躏的痛苦,一跃跳下了华盛顿桥。而就自杀这件事,竟然还遭人吐槽。(John Goodman真是太坏了。)到了第二次,是勒维恩第一次情绪爆发,在教授家餐桌上。餐桌众人坚持要他来一曲娱乐娱乐大家,而唱着这首歌的勒维恩终于是忍受不了了——自己事业不顺,搭档自杀,结果其他人还不尊重自己的职业,把他的歌当餐桌娱乐节目。更何况触到麦克这根敏感神经(谁知道他怎么选了这首来唱),自然是受不了了。而最后一次,是勒维恩折腾一大圈之后最终不得不回到煤气灯咖啡馆,常规曲目之后(从这之前一些其实就跟开头一模一样了),加上了单人版的这一首。勒维恩比影片中其他任何歌都要唱得用力,唱得动情,不知道是不是这一曲结束之后,他可以放下对珍的感情,放下对麦克心中的阴霾呢。 而更甚,这首歌也可以是他对民谣音乐的告别——或许这之后,勒维恩会补办海员证,出海远行,不再回到咖啡馆和格林威治村。当也有可能的是,勒维恩会继续有一阵没一阵地写下去、唱下去,几年、十几年之后,变成不朽的传奇。电影到这里,完全地留白了,给观众自己引申的空间。 如果从音乐行业延伸开,到电影业,相信对这个行业体制的不满和讽刺,才是科恩兄弟真正想说的。纽约电影节上,兄弟俩提到,自己现在能想拍何种题材的片子都有人支持,感到非常幸运。的确,他们是美国独立电影的旗帜人物,拿下过金棕榈、奥斯卡,也有票房过亿的电影,可以说已是行业的佼佼者,自然各种资源信手拈来,不愁投资——而这是多少挣扎中的独立电影人想都不敢想的。他们之中不乏才华横溢年轻有冲劲的创作者,却被现在电影行业这种名人至上金钱第一的规则紧紧压住,很可能最终就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事业。 而同时,他们对60年代那个新人辈出瞬息万变又才气四溢的格林威治村充满向往,影片中干净迷蒙的街道,简单却温馨的几间公寓,清贫却善良单纯的人们,都是他们对当时那小小的一片街坊的憧憬和想象。(Adam Driver说他家是个垃圾窟结果进去一看,好得很嘛。)华盛顿广场还是那个华盛顿广场,而现在的它已经被星巴克和麦当劳包围,烟雾缭绕的煤气灯咖啡馆或许早已消失在几十年时间的洪流里,但那些歌,那些人,我们可以用电影留下来。 最后是鲍勃迪伦的Farewell,那一天他从煤气灯下走出来,成为时代的声音。 无需多言,their music speaks. Oh it’s fare thee well my darlin’ true(就此作别了,亲爱的) I’m leavin’ in the first hour of the morn(天一亮,我就要出发) I’m bound off for the bay of Mexico(朝着墨西哥去) Or maybe the coast of Californ(或者加州的海岸) So it’s fare thee well my own true love(所以就此作别了,我最亲爱的) We’ll meet another day, another time(我们会在以后的某一天某一时重逢) It ain’t the leavin’(这不是永别) That’s a-grievin’ me(虽悲伤如我) But my true love who’s bound to stay behind(但我的爱人会在原地等待) Oh the weather is against me and the wind blows hard(连天气都与我作对,狂风呼啸) And the rain she’s a-turnin’ into hail(雨水肆虐不留情面) I still might strike it lucky on a highway goin’ west(我或许还能幸运地搭上高速路西去的车辆) Though I’m travelin’ on a path beaten trail(虽然现在我在破败的小道前行) So it’s fare thee well my own true love(所以就此作别了,我最亲爱的) We’ll meet another day, another time(我们会在以后的某一天某一时重逢) It ain’t the leavin’(这不是永别) That’s a-grievin’ me(虽悲伤如我) But my true love who’s bound to stay behind(但我的爱人会在原地等待) (另外,标题借用奥特曼的电影啦,其实两部片倒是没有什么太大关系...)

http://emilyliangfilms.com/blog/

 短评

科恩兄弟已把整个电影拍成了民谣,那种年代的香醇,过目即醉,无可救药。

7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猫像是Llewy自己的生活轮回,带回的猫和Llewyn一样寄人篱下;跑丢又追回的猫却不是原本那只——为交堕胎费放弃版税,结果一事无成;撞伤野猫——先后被两个老板婉拒;跑丢的那只自行回家——轮回。猫叫尤利西斯——希腊神话中漂泊多年的尤利西斯,与Llewy划等。

1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我想变成一只猫,和这个loser歌手结伴同行,一起缅怀一个逝去的民谣时代——哪怕最后走了一圈又回到原点。温柔而又冷冽的科恩兄弟,将音乐路上的苦趣一点点抖落出来,那种感觉就像行走在雪开始融化的都市,泥泞中传来乍暖还寒的气息。

1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非常独特的“拍了等于没拍”的,无法定位的电影,神秘的环状结构很科恩,其余彻底颠覆。有后劲,有诗,难以描述。

18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开场即抓住人,一秒之内沉醉于那些音乐,美到想哭,给前半小时5星。后面的剧情没有提升乃至一路下滑不痛不痒,好听的歌少了,最抢镜配角的那只猫也不见了,又只能给3星。综合一下,加上之前歌曲印象分太深,还有年度最佳开场,以及《Five Hundred Miles》,4星差不多都是音乐的作用。

22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生活一团糟 犹如那看起来无尽的寒冬之旅 但当他一开口 天都亮起来了

26分钟前
  • 飘飘然
  • 推荐

主角的命运各种失控,其实有点【冰血暴】的意思,但碍于是部关于loser的民谣小清新,这些恶趣味的东西顶多让人觉得是命运的玩笑,也凸显了坚持梦想这一路上现实的残酷和生活压力。出入意料的各种小黑色的转折,但留白式的处理也没改变主角之后的动作,反而开放式的处理相当的欧式文艺片。★★★★

3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柔光把电影里的每个人都照得好美,Llewyn放弃了三只猫,两个孩子,一个女人,甚至连最后的梦想都要放弃,这样的loser最后在循环往复中原步踏地,却依然为他的坚持心酸难过,谁都有失意的时候不是吗?音乐很美很享受,电影总觉得还少了点触动,四星吧。

33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如果一首歌不像是新的,也永远不会变老,那就是民谣。

38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力荐

民谣一分钱也不care。片子看得堵人心口。那双跳过雪后,湿叽叽的鞋子,妈的真像穿上也受罪,脱下又太冷的,尴尬得要死的人生。

42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深夜有人在街上大笑,纽约的确是个可怕的地方,你在好几英里外都听得见笑声,你会觉得那么孤独,那么沮丧。他妈的金钱。他妈的爱情。到头来它们总会让你难过的要命。——塞林格

47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没有在深夜后巷被人狂揍,不足以谈音乐、文艺跟梦想啊。在一个谁都可以尽情挤兑、开涮甚至直接否认文艺青年的时代,看这样一部的电影,真是对大家都好啊……

49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这个精致小品,不是奥斯卡的喜好,却是影迷心中的佳酿,散淡平和的情绪和失败民谣歌手刚刚合适。即便这样,科恩兄弟还没放弃一贯的黑色标签,往返芝加哥在路上这一段真有神秘主义气息,雪夜开车就是一首诗的质感,灵魂出窍一般的意境,而那神出鬼没名叫“尤利西斯”的猫就是歌者的灵魂。

5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看完赶紧拍拍衣服,免得沾上一身穷气

53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科恩兄弟用一个有才华的loser永远是个loser的故事让我回到了此前一直纠结的选择之中,他没有用坚持梦想做自己的烂俗蒙蔽你,也没有用认清现实的故作成熟打压你,只是用一首首溢满人心的民谣,一个个猫眼里快速掠过的站名,让主人公回到原点带着同样态度唱同一首歌,讲同一个笑话,告诉你选择没有对错。

54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力荐

歌好听,中二病部分自行跳过,酒吧老板的名言“有人来听歌是想睡jean,有人来听歌是想睡jim”简直可以裱起来送给婷婷君,嘻嘻。

59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打光实在太过温柔。给所有曾经或正在被生活击倒的人。生活是个泥潭,我们都身陷其中,没有光辉高潮和灿烂结局,转了一圈什么都没有改变。地铁一站一站行进也是流浪,真高兴纽约还是那个纽约。

1小时前
  • Line
  • 力荐

Bob Dylan时代的前夜,有一个唱民谣的loser抱着一只叫尤利西斯的猫,从纽约到芝加哥,东奔西走,碌碌无为。科恩兄弟在遍地励志的好莱坞讲一个loser的故事,不是说多可悲,而是说既便是loser,也有人这样可爱可恨有情怀地活着 #年度最好听电影 “余音绕梁”#

1小时前
  • davekozg
  • 推荐

一曲失败者之歌。整部片子形成一个失败者的轮回,从头到尾,仍在原地。并不励志,也不会有什么太深的东西。这大致是说,在那个时代,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怀揣有梦想,并为梦想奋斗过,可惜,最终他们失败了。很舒服的音乐,又间有科恩兄弟的冷幽默(可补入很多男主的内心吐槽)。很舒服的电影。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撸了几十遍预告,听了两个月原声,换剧照当桌面,心里早就对电影有个自己的大致形象,醉乡民谣四个美好的字眼,和真正看到的这部片子如何都不重要了。

1小时前
  • 翻滚吧!蛋堡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