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

HD中字

主演:丹尼尔·克雷格,斯蒂芬·瑞,弗兰西丝卡·安妮丝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14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哥本哈根 剧照 NO.1哥本哈根 剧照 NO.2哥本哈根 剧照 NO.3哥本哈根 剧照 NO.4哥本哈根 剧照 NO.5哥本哈根 剧照 NO.6哥本哈根 剧照 NO.13哥本哈根 剧照 NO.14哥本哈根 剧照 NO.15哥本哈根 剧照 NO.16哥本哈根 剧照 NO.17哥本哈根 剧照 NO.18哥本哈根 剧照 NO.19哥本哈根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灵魂会见 无处摆渡 ——观《哥本哈根》有感

历史之所以有“不确定性”,是由于人无穷尽的“求知欲”,通俗说,就是“窥视”秘密的欲望。“欲望”是人类得以延续进化的支点,从生存法则,到自然规律,再到宇宙轨迹,甚至还要突破人类的终极话题——“死亡”。试想,当几亿年后,假如人类抛却肉体,以灵魂会见,会是一番什么模样。《哥本哈根》便是以三个“亡灵”的对话、表演进行猜测,试图重现1941年海森堡回到哥本哈根与其导师波尔会见的场景,找寻二人关系破裂及导致人类性灾难的原子弹的生成及失败的原因。

(德)维尔纳·海森堡与(丹)尼尔斯·波尔是荣获诺贝尔奖的两位卓绝的欧洲物理学家,二人相差16岁,在物理学讲座上交锋而结识,成为父与子式的忘年之交。波尔接待了这位来自战争废墟的失意的德国青年,但乳燕投林,海森堡终回故国。1941年,德国攻占丹麦,集结物理资深人士研究原子弹,海森堡作为德国犹太人,由于其物理学家身份而得以幸存。被物理学界称为“父亲”的波尔,当时正带领研究组成员发现了反应堆的“裂变”现象,而海森堡这时被国家监视着去会见这位“父亲”式的朋友,其目的和动机为何?会见之后关系破裂的原因又是什么?波尔为何与同盟国英国合作研制成原子弹?真的因为海森堡忽略验算而导致德国放弃研制原子弹吗?那些被投掷原子弹而国破家亡的人类悲剧真的归咎于原子弹的制造吗?

费莱恩对收集的历史资料、对自己的猜测都进行了反复的解构,打破了传统话剧的主线结构和戏剧化情节,以云里雾绕的“不确定性”来试图展现战争中国别之交下会见的极致人性。“不确定性”作为艺术手法,在于人物视角多元重现,时间空间凌乱重叠,叙事结构颠倒重复,精神内核抽象破碎。此外,整个话剧都将物理审美化、通俗化,它不再是一门专业硬性的学科,而变成彰显人性和心灵的载体。影片的整体架构是一间空房子和三双眼睛,一双眼睛就有自己和他者的三种猜测,因此会见有九种猜测。而猜测的背后,却又存在着包括我们在内的无数双眼睛。就像在一个不知时空的神秘宇宙中,每双眼睛都是一颗“粒子”,照耀了哪颗,而又隐匿了哪颗,都无法测量。

对历史的探究就是一种“量不准”法则,谁都无法断定“粒子”在时刻中的位置和状态。这一刻海森堡说他认定是因为没做临界质量公式而导致研发失败,而当时那一刻呢?是计算的疏忽还是道义的隐现?既然他提出了“量不准理论”,那就表明他比任何人都要理解“认定”的荒谬。而当一个人从未“认定”什么,那他又是如何存在的呢?

战争与原子弹、死亡与生存、证明与阐释,都不是数学或物理化学等领域单纯的“求知欲”造成的,而是由“人性”共同推动发生的。九种猜测,就对应着九种人性。到底哪一种促使海森堡会见波尔,又是哪一种导致海森堡研制失败?

猜测一,海森堡向玻尔请教核裂变课题,践行德国“用理论物理杀人”的计划。这是最直接最理性的现实分析,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导致国别身份决定战争立场。在这种情形下,海森堡的一切行为动作都带上了政治倾向。

猜测二,海森堡邀请波尔及其他权威朋友参加德国驻丹麦大使馆的社交活动,初衷是帮助友人,却无奈适得其反得到友人的讥讽。猜测三,海森堡慰问波尔的处境,回忆二人旧交的点滴。以上两种猜测,都出于国别友人成为战争敌人之后的情感猜测,人人都会经历从亲密到敌对的关系状态,这种复杂、无奈、两难、揪心的处境,让一切语言行为变得荒诞且又矫情无力。

猜测四,海森堡和玻尔在散步中就裂变相关的物理理论产生严重分歧。这是每个学科领域都常见的现象,老师与学生因为观念分歧而反目成仇,如荣格和弗洛伊德。这时,真理的欲望让物理学科成为神一般的存在,辩论是夺取这一精神载体的唯一方式,一旦争辩失衡,就证明虚无的存在,只有天平断裂,才不会出现虚无。

猜测五,海森堡想向玻尔询问:“作为一个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猜测六,海森堡想让两国及盟国的物理权威达成共识,向各国政府告知核武器研制所耗费的巨额资源以及几乎为零的成功率,避免悲剧的发生。这两种猜测,是站在道德的角度,试图赋予读者以保持人性的良知。

猜测七,海森堡自己也不知道他为何在1941年来哥本哈根。猜测八,海森堡之所以在1941年来哥本哈根,根本就是来向玻尔炫耀他的功成名就。这两种猜测递进式地指向人性的弱点,炫耀可以是无意识中的冲动,也可以是刻意而为之。在权威面前证明自身的权威,无疑是人类臣服于权利之下的通病。

以上八种猜测,都是从人为的意向出发,加起来也不足以全面地解释会见——破裂——失败这一连锁事件的发生。历史记载,德国放弃制造原子弹的直接原因是海森堡忽略计算扩散率导致研制可能性降低20倍。但是,这一如此微不足道的计算成为失败的节点,是过于自负,还是人为失误?到底是谁在安排指导这一切。没有上帝,只有历史。因此,第九种猜测,就是没有猜测。

人们可以预知死亡,但不能体验死亡。死亡只能由活人述说,正如鲁迅《死后》中的死亡体验,也只是一种阐述。当你试图从历史(权利)的缝隙中寻找发生事件的原因时,就会发现,一切精密逻辑的推理,即使有当事人的回忆,甚至是拿着会议交谈的录音作求证,都并非是无懈可击的,而是充满了新的疑虑。人是存在着的人,但不仅是海德格尔所追求的人行动的当下性,而是充满了历史、时间、社会的存在感。人类是历史的,历史是人类的。恐惧、窥视、嫉妒、炫耀等一切欲望,都是战争和悲剧的根源,它们相对且永恒地存在着。因此,这部戏剧并非是向观众或读者传达某种或多种历史的猜测做结,那些都是迂回的、虚构的。最直观且震撼的莫属于原子弹爆炸的片段,一反激烈的辩论而缓慢的呈现,给予人思考历史(战争)、思考人性(悲剧)、思考自身的余地。

当灵魂会见而无处摆渡,理解人性的和解便开始了。

 2 ) 观后感

其实这就和莎士比亚戏剧是一样的,不论真实的历史人物究竟怎样,他笔下的人物单独看是立得住、值得琢磨的(当然我还是很讨厌这种为了政治目的抹黑一个人的行为)。

BBC这个话剧电影让我深受感动,我不喜欢曹天元科普书里说话剧作者福来恩是“押宝押错了”,因为这部戏的目的就不是为了表明一个人有多么伟大,而是抨击了将科学用于政治的丑恶,旗帜鲜明地表示科学确实无国界——为了全人类不论是哪个国家都不该造原子弹,通过理想化海森堡来树立一个有良知的科学家应有的样子。毕竟过去已经过去了,将来的人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才最重要,然而可惜的是在原子弹研发这件事上科学家们的重点是站边,战后在海森堡究竟是不是圣人这个问题上他们还是站边。

很喜欢电影最后一段旁白,说未来人类多半会毁灭在自己手上,到时候尘归尘土归土,知识也就没有了意义。准备找中英对照版看一看原剧本。

2021.9.9

 3 ) 人性和终极意义

11月21日国家大剧院小剧场看的,剧情像一层一层剥包裹一样,而连结每一层的线索就算玛格丽特不断重复的问题“海森堡为什么到哥本哈根来?”每个人看的感受不一样,我看到的主题是难以琢磨的人性和生命终极的意义。波尔和海森堡都不是纯粹的人,有着罪人的罪性和人的良善的特质。波尔说“我那屈辱又美丽的祖国”时是那样的深沉和凄凉。最后的时候,玛格丽特将主题升到更高的层次,不再限于德国,或者美国、日本,而是地球。她说,当我们都死去,当我们的孩子死去,当孩子的孩子的孩子也死去了,地球还剩下什么呢?这就关乎终极的意义了。话剧的结尾是三人出到屋外,一束金色的光芒照耀大地,他们三人的疑问似乎都终结,一切都有了答案。最后的结局留给人很多想象吧,美好的盼望是什么呢?

这些问题在基督徒的心里总是萦绕了千百遍,没有新鲜的答案,但是每一次的思考都更加感恩。如果一切都只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那这些都是意念上的,只能逗逗乐。但如果盼望是真实的,那么一切都有了答案和意义。

 4 ) 人艺话剧 根本哈根

海森堡为什么来哥本哈根似乎是全剧关注的焦点 海森堡说他是来制止一场一触即发的核武器战争的 我更愿相信这一点 首先 海森堡为何留在德国?我不相信 以他的资历 需要凭借德国首席科学家的头衔来获得什么荣誉 更何况是这个让全世界人民深恶痛绝的德国 所以 一定不是贪图名利 那又是什么让他不顾与昔日挚友、恩师分道扬镳 不顾同行的鄙夷不屑 人民的谩骂唾弃仍要留在德国呢? 海的一句话让我找到了答案『可是、非正义国家也是我的祖国』你看 就算思维再缜密的天才物理学家也不会用绝对的理性来做决定 马克思说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所以他的决定必然要考虑诸多因素 德国 是他出生长大的地方 这里有他的妻子孩子 有他成长的记忆 也是这片孕育科学的肥沃土地成就了他 他不想离开这里 何况 这里也可以为他的科研提供任何他想要的资源 所以他选择了留下 然而留下就真的那么简单吗?作为德国科学的领军人 核武器的研究是一个无法逃避的话题 他的道义良心不允许他成为侵略者的刽子手 世界已是生灵涂炭 如果德国再拥有原子弹…… 可德国的人民呢?如果曼哈顿计划得以实现 德国人民又该何去何从 这些无辜的人民又有多少是自愿带上这顶为让世界痛恨的『纳粹』的帽子 难道这非正义国家的人民也全都是非正义的么?所以 在玻儿面前的海森堡焦虑 无所适从 欲言又止 最后这一切终究以一句『一个有道义良心的物理学家能否进行核武器研究』做结 这是一个站在『世界中心』的物理学家对内心的拷问 作为一个举世瞩目的天才物理学家 像玛格瑞特说的那样 他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向世人『炫耀』的机会 他渴望发表他对于核武器研制的新发现-钚 这是一个物理学家的骄傲 然而 作为一个被纳粹德国委以重任的科学家 他又有所顾虑 他清楚的知道 一旦德国拥有核武器 世界又将变得怎样疮痍 海森堡是犹豫的 他既不愿自己的研究成果成为为法西斯冲锋陷阵的武器 也不愿自己的同胞为所谓的『纳粹』领袖祭旗 所以 他来到哥本哈根 企图与玻儿达成一种不作为的默契 可这战争年代 玻儿怎么会不怀着最大的恶意去揣测海森堡呢 即便海是他最得意的门生 这是战场啊 总有一方要先开火 总要有胜利的一方 不论人民有多无辜 他们总会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因为 不是你开火 就是我开火 最后 哥本哈根的会晤并不像海的期盼 反而是不欢而散 二战 也因美国投放向广岛长崎的两颗原子弹 最后以法西斯的投降告结 其实 科技的发展又是哪个能阻止的了呢 何况 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 不要忘记 战争是科技发展最强力的催化剂 就算与玻儿的会晤如海所预想的那般美好 玻儿又真的能阻止谁去发现真理呢?想必海森堡也深知这一点 所以当海与玻 玛的灵魂再次相遇 海究竟为什么要去哥本哈根 他自己也无法说清道明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哥』让我看到了残酷战争中 一个身居『世界中心』的物理学家对家国 对道义良心 对科学真理的审视 核武器 既是制衡侵略者的利器 也是无辜人民的夺命刀 只能感慨 作为战争年代的科学家 何其荣幸又何其悲哀 剧末 玛说,当我们都死去,当我们的孩子死去,当孩子的孩子的孩子也死去了,地球还剩下什么呢?没人可以回答这一问题 这是每个人一生的哲学

 5 ) 一些短评写不下的感想

可能是我太low了吧,尽管之前对这段历史已经有一定了解,但是看电影的时候还是有点云里雾里的。 看到最后的访谈时真的挺难过的,莫名的心疼海森堡。当然,或许他并不需要。 我想我应该再看一遍这部电影。 2017.7.08更新:看了第二遍,我不能说我非常理解这部电影,但至少比之前更加理解。真是一个悲剧,我不仅为毁灭的友情而叹息,我更感慨,或许我们的今天都是基于那一两个“宇宙中心的人物”,基于一个个偶然。而“一切的一切化为尘土”终究没有发生,无论是出于个人的偶然还是历史的必然,还好它终究没有发生。

台词非常的好,演员出演的也十分细腻动人。你看开头的那一幕,海森堡紧张地连话都不会好好说了……还有最后一幕,终于还是老师伸出双手拥抱了有些无措的学生,看到这儿,心都快碎了。

 6 ) 伟大的灵魂

Our children and our children's children preserved, just possibly by that one short moment in Copenhagen.By some of event that will never quite be located or defined. By that final core of uncertainty at the heart of things.

 短评

一个用许多年把信写了又写最终也没寄出去,一个用尽余生去等待回应……以为有糖结果全是刀子,刀刀见血,心碎一地。港真,好久好久没这样全身心地爱着一个CP了,爱得我燃尽激情,爱得我心力交瘁,爱得我热泪盈眶。

6分钟前
  • 萝卜见光die
  • 力荐

BBC电视版。迈克·弗雷恩1998年写完话剧剧本,原版百老汇作品于2000年4月11日在皇家剧院开演,共演出326场,并获得2000年托尼奖最佳剧目奖。剧本被用作电影版的剧本基础。对照国话版,BBC版保留了更多物理讨论,这其实增强了海波情感关系的拷问,进而让不确定性更永恒。

8分钟前
  • 丛二
  • 推荐

了解了二战期间世界上最顶尖的大脑都在想什么之后,就会觉得,决定二战结果的不是哪场战役,而正是这些大脑——奥本海默、海森堡、图灵……「聪明的孩子,提着易碎的灯笼」

10分钟前
  • 276088996649
  • 推荐

戏剧感依然非常浓。剧本没得说。回忆反复重演的手法层层深入,从各角度推敲海森堡的动机。历史发展一半因为人物的性格,一半因为事件的偶然。两位男演员都好棒。stephen rea的Bohr好迷人。

15分钟前
  • 苗儿
  • 力荐

看的是话剧,太经典了,在此记录一下。感觉有萨特《禁闭》的设计影子

16分钟前
  • Mike·Lee
  • 力荐

三人戏非常精彩!海森堡说他没有计算铀235的扩散率(后果深远,比如德国没有造出原子弹),因为他assumed不值得做,波尔说,assumed?你从来不assume,你是海森堡,你计算一切。真真鸡皮疙瘩都看出来了。打牌、物理学定理、蘑菇云在那座城市升起、你为什么要来哥本哈根……一切皆为uncertainty。007不打架,犟嘴的样子更适合他。

17分钟前
  • 小是小非
  • 推荐

太精彩了 尤其是后半段通过玛格丽特 将三个死去的人对往事的回忆 对1941年谜之会面的重构 变成了一场灵魂层面的“”量子实验” 台词精彩到爆炸 最终并没有等来导演揭秘海森堡真正的来访目的 却看完了一场真诚与猜忌 温情与冷酷 科学与政治 人性善恶 言语真假 内心的平静与波澜的冲撞 有时间一定要收藏一个蓝光版

21分钟前
  • Dublin苍穹下
  • 力荐

uncertainty principal 往事随风。

22分钟前
  • SHI NE
  • 力荐

演员演技非常好。数次动容。

23分钟前
  • 然一
  • 推荐

不愧是话剧改的,台词写得真好,用那么浪漫那么诗意的话去描述测不准原理和量子力学。电影化处理也很好,最后一次会面,镜头一直如电子一般围绕着三个人做旋转,表现出每个人心态上的孤独和难以理解对方。结构上通过三次重演那场谈话,每一次都更加深入人物内心。丹尼尔·克雷格演的海森堡太帅了!

26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艰难啃完生肉,导演很机敏地将话剧中的mind flow以摄影机在人物间游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客厅中三人对着镜子去剖析对方言辞的机位调度极为巧妙,可以说是把话剧的独白加上了电影的视觉张力。最大的硬伤和亮点是剧本对这种ambiguity的adoption,感兴趣历史的人只在此中收获了困惑,但转念一想如果历史研究本身也并不定论,这种剧本处理不失为一种有趣。

29分钟前
  • ToriAmos
  • 力荐

15年前的老剧了,三人行思录,永恒的思辨与不确定,看的第四部话剧。居然是科学背后的反思,借历史公案来讽刺人类。北京与上海还是中国的两大文化中心,哎!

33分钟前
  • 张星翰
  • 力荐

好多镜头好棒的呀,特别主观,还好不是像把话剧录下来了而已。。。

34分钟前
  • 朱马查
  • 推荐

提到玻尔打牌打到海森堡质疑数学概率,笑翻,牌也算不准,电子也测不准😂

39分钟前
  • 王大力
  • 力荐

B站真是个好地方。再看这一版,觉得还是用英语说出那些富有哲理的科学词汇才动听。到底是你的无能,还是你的善意,使得纳粹没有研制出原子弹;而我,虽然参与到奥本海默团队,但我没有起到关键的作用,到底是我的无能,还是我的善意。如果是我俩的无能,那么哥本哈根学派只是一个理论上的虚妄;如果是我俩的善意,那么1941年的那次相会,我们的交谈使我们都在这个人类最恐怖的武器上无所建树。当然,此后核爆炸的成功产生了间接上的世界和平,是我们两个物理学家无法预测的。ps,考虑到原剧二十世纪末上演,花样年华的还原现场是否借鉴了它?ps,诺兰的新片是关于奥本海默的,有了信条的走得太远的教训,这部未来的硬科幻太值得期待啦!

44分钟前
  • 裴楷
  • 推荐

以前真没认真想过假如被纳粹德国先倒腾出了原子弹会怎样。细思极恐啊!

45分钟前
  • 天使天天
  • 推荐

十分想看电影版,话剧版十分!

50分钟前
  • jojo『浊水是魔鬼纠结者…』
  • 力荐

BBC版。对照电影的空间转换,有助于对原剧本的结构进行深入理解,尤其是戏剧节拍的变化。表演自不必说,光看特写已经很精彩,前置的迈克弗雷恩访谈也很有营养。但是,电影版删去了剧作结尾的两段抒情独白,非常遗憾。没有玻尔与海森堡的这两段独白,《哥本哈根》就是不完整的。

51分钟前
  • Y2K-nostalgia
  • 推荐

感谢b站上海契诃夫后援会

55分钟前
  • 张脑三
  • 推荐

本圈同人巨制的感觉。DC果然还是适合这类角色。

58分钟前
  • 真红羽莲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