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2015

HD

主演:廖凡,宋佳,蒋雯丽,金士杰,宋洋,黄觉,麦迪娜,张傲月,马君,陈观泰,熊欣欣,戴立忍,裘继戎,李博,邹家豪,卡丽娜,赵贵祥,李春遂,张蒙生,彭志,刘洪林,王宝山,刘子威,陈韦然,赵峥,李桂生,薄冰,谢勇,尚言生,杨晓波,刘妙,艾琳,刘新义,安东·夏波瓦洛,李一明,李光复,闫长海,杜月,高肖雅,鲁冠廷,柳青伶,崔陆萌,王星凯,冯启龙,任思扬,秦伯坤,赵英龙,徐悦,陈大成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师父2015 剧照 NO.1师父2015 剧照 NO.2师父2015 剧照 NO.3师父2015 剧照 NO.4师父2015 剧照 NO.5师父2015 剧照 NO.6师父2015 剧照 NO.13师父2015 剧照 NO.14师父2015 剧照 NO.15师父2015 剧照 NO.16师父2015 剧照 NO.17师父2015 剧照 NO.18师父2015 剧照 NO.19师父2015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师父2015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民国年间南派咏春传人陈识(廖凡 饰)来到天津,结识了天津武术泰斗郑山傲(金士杰 饰),为在武术界开馆立足,郑山傲建议陈识用教徒弟踢馆的传统方式达成目的。几经周折,陈识娶了一名天津绝色女子赵国卉(宋佳 饰)为妻,还收下了本地青年耿良辰(宋洋 饰)为徒代其踢馆,夫妻二人暂居 在贫民窟,防被踢馆的仇家前来寻仇。陈识与妻子原本看不上好斗好色的耿良辰,但接触后也发觉了耿良辰的可取之处。但随着第八家武馆邹馆长(蒋雯丽 饰)和军界人士林希文(黄觉 饰)的介入,天津武术界面临着一场巨变,靠武术复兴家业的愿望、对妻子的爱意,以及作为师父的责任,让陈识陷入了两难之境。娜斯佳和她的父亲们希望与反抗钢珠飞车陆总,我怀了你的小祖宗哑巴与新娘天河之恋新警察故事竹子开花的恶兆地球百子 第五季猎魔者貂女寻芳客我的朋友圈神秘匹兹堡惩戒者我们仨天生神力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粤语杨贵妃疑案忠魂宽宥哈勃望远镜硬线海角乐园第三波超富异邦人干物妹!小埋第一季逃离旋转岛战斗吧,娘子马达加斯加2:逃往非洲我能掠夺机缘妙女神探第七季早餐俱乐部恐怖欢乐屋这!就是灌篮 第五季家有爹娘不要抬头六尺之下第二季黑夜巫师新百战天龙第三季异国风情画粤语187美国社会档案拥抱明天里克·斯坦的西班牙美食之旅温国兴的中国菜守墓人之龙棺海昏侯

 长篇影评

 1 ) 《师父》:崩坏的武林

一个无名的南方武术家,身怀绝技,想要在民国的武术之都天津扬名立万,开宗立派。

彼时的武林,已是一片暮气沉沉。

老舍写过,这是走镖已没有饭吃,而国术还没被革命党与教育家提倡起来的时候。

老祖宗钻研了几百年的玩意儿,在西洋的枪炮面前,好像突然就没用了。

江湖的武行却还都端着架子,把绝技藏着掖着,不传真学。

武馆成了赚钱的买卖,师父利用徒弟,徒弟算计师父,拉帮结派,以众欺寡,宗师们把寡妇顶在前面,用密不透风的规矩压迫着新人不能出头。

新人要成名,纵使一身好功夫,也无法跟整个江湖做对。

只能在武林泰斗的指点下,用上不得台面的方法暗渡陈仓。

“一战成名”是小说里的事,现实中,要在门派林立的江湖插上一脚,立起一块招牌,就要深谋远虑,长远规划,时间三五年,布局和善后占去大半。

面子上扬名的事要做,里子见不得光的事也要做。

收徒弟,不为传艺,只为出卖。

这事儿,从一开始,就坏了。

师父固然骄傲,但也并非不知变通。他年轻时经历家变,从富贵到一贫如洗,跑过镖,从过军,见多了三教九流,知道为目的不择手段,仁义讲多了,事情就做不成。

但武人也有痴心,门派间为名利勾心斗角,咏春与八卦也能找到渊源。真心与私欲相互交织,对女人的爱是利用,也是羁绊,本来只是简单利用的徒弟,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情义。

可事情终究是走到无法挽回的一步,武林成为军阀眼中的肥肉,体魄强健的拳师就是督军们最好的招牌,招牌吸引兵源,有兵就有地盘,有了地盘,钱和权力便相随而至,这是更上层的生态。

武林虽然落魄,依然不甘被白白吞食,但大势面前,一帮微渺的武人无力以对,不过是抱着好日子得过一天是一天的心态,用孱弱的力量反击落单的敌人。阴谋、陷害、谋杀,面子上还是意气风发的长袍马褂,是形式感十足的规矩与礼貌,但骨子里,却已经完全崩坏残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中华武士们,要面对注定而来的消亡。

徐皓峰其实是用非常武林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反武林的故事。

武人阶层终归是消亡了,而在电影中,这个过程被以更加委婉地态度表达了出来。

外部的压力固然剧烈,但内部的崩溃才是本因。

电影里的人开口闭口讲规矩,繁文冗节,事无巨细,连苦力都不会做的龌龊事,也可以拿到堂面上来商量。

害人时,宗师们都不开口,只饮茶,喝茶,是为了不说话,以此安心。

这样的规矩,本身就是坏的,坏规矩下,又如何容得好人?

这个圈子存在太久,占住了位子的老人们便总想着用陈规冗习来稳固地位与权力。天津武林的招牌郑山傲要借助外来者陈识搅动这一池死水,但自己终究也想要功成身退保住名声,不惜教唆陈识出卖徒弟。

壮心不再的武林泰斗已然如此,遭遇徒弟的叛逆也就在情理之中。最后老爷子功亏一篑,一世英名成全了徒弟,只换得两幢豪宅,眼泪滴到房契上,但还是收下了。既然亏了名节,卖得的钱财为何不要?

一代宗师,终归也是凡人。

高手也不例外,师父被天津武林团团围住,打不过便扯谎逃跑,一群武人在市井里狼奔豕突,风度全无。

过往电影小说中侠客们风轻云淡,饮马江湖的豪情全然不见。

这也是江湖,一个更真实的江湖。

徐皓峰最后还是给了师父实现自我救赎的机会,虽然对于电影这显得有些画蛇添足。

长巷中,陈识持八斩刀,将追杀而来的各门各派一一挑落,被时代抛弃的冷兵器打落一地,算是为徒弟报了仇。

宗师们黯然无光,胜利者依然只是狼狈地逃离。

无名而来,无名而走,留下的只有徒弟耿良辰打败津门八家武馆的传奇,在街巷的茶摊流传。很多年后,这些名声也没有了。

这就是《师父》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没有看过徐皓峰电影的人来说,进入《师父》的节奏或许需要一个过程。

徐皓峰是《一代宗师》的编剧之一,《道士下山》的原作者,对民国武林轶事知晓颇多,用起来自然也是驾轻就熟。

写惯了小说,改编起自己的作品自然得心应手,原著是部短篇,节奏明快,出彩之处电影全无遗漏,质地清脆。只是在文本向转化为镜头语言的过程中有些生硬,人物显得啰嗦了些,一些对白和行为也过于强调形式,略显做作。

这不是大家熟悉的那种功夫片,尽管这可能已经是徐皓峰面向市场,最为兼顾大众审美的一部电影。

写实感十足的动作场面,一招一式,力与力之间的往来,描写得细致入微,但对于看惯了香港武行动作设计的人来说,这种真实可能并不好看。

尽管加入了很多商业元素,尽管在投资与场面上有所升级,《师父》也许依然不是会讨好市场的类型。

它是面向喜欢功夫,喜欢民国江湖掌故的小众,是关于中国功夫电影的另一种可能途径。

同时,电影有一个好的故事,真实,充满寓意,承载着作者对那个逝去的时代的满满感慨。

或许旁枝末节稍多,人物对白过于书面,加上个人色彩极重的剪辑与运镜,怪异的配乐,未必人人喜欢,但充满了特别的趣味。

这样的电影,票房上难有作为,但值得被推荐。

 2 ) 矫情

昨天看完电影,竟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朋友圈好评如潮,可我觉得这样的影票实在矫揉造作。同样是装B,可与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编剧之一便是本片导演)的境界相比,相差实在太远了。恰好看到一篇我很认可的影评,引用过来给大家参考,也权当是表达我的感受了……
 

以下文字转自“澎湃有戏”:

影片散场之时,我听到某观众两字直白的评价:“矫情”。
矫情和拗造型其实是必需的艺术创作态度,艺术家干的都是矫情的事。有的矫情得好,比如王家卫,观众大部分能懂,所以他专注描写人与人之间的疏离爱欲二十年。即使近些年新作故事支离破碎,面对《一代宗师》,观众也不得不承认那画面都美得像画一样。

观众懂了。
《师父》的问题恰恰是故事条理清楚,人物立场清晰,但感觉上却很拧巴。剧中人的处事方式说不出哪里有怪异之感。其实《师父》也不少《一代宗师》那样的凝练金句,徐老师也是《一代宗师》的编剧之一。比如上文所提“一道疤够你荣耀一生”,或是“我是一个门派的全部未来”,或是小宋佳表达自己立场“男人对女人不重要,女人过的是自己的生死”。
 
这都是些强调自身价值的绝决台词啊……相比《一代宗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或是“有的人成了面子,有的人成了里子”,所差别的在于前者有劲而无情,后者情意皆存。

 
观众懂不了《师父》里的人物。

 
所有的武林宗师都是阴谋算计、尔虞我诈,观众发现之前从没有导演把争名夺利的故事演绎得那么超凡脱俗,还能口口声声都是为了门派和武林大业。也许在徐浩峰导演的历史研究中,民国武林确实已经集体堕落到了欺世盗名、摇摇欲坠的境地,但他褒贬不定的暧昧立场却仍妨碍了观众去真正理解剧中描述的武术界真相,去同情任何一个武师。
 
传统武侠片中“侠”的意境和追求在《师父》中荡然无存,精神内核的萎靡是拗着造型说的那些金句也无法提振的。《师父》是一部精致的武打片、武术片,有招有板,却缺乏拿得住的大气韵。《绣春刀》在价值取向上除奸臣报社稷的伦理观即使传统,也要比《师父》更易获得观众的理解和认同。
 
所以徐浩峰注定是一位怪才,一位江湖中的异人。若是片面追求武学招式,而忘记了学武之心,缺乏对人伦常情的观照,那最后无非是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走火入魔。
 

 


<图片1>

海报中的造型恰是蒋雯丽自始自终在剧中的样子,微微抬头,始终(且只有)一副表情!!!



蒋雯丽剧中装B的角色,换做国内该技能登峰造极的教主来演,岂不更惟妙惟肖???

【完】

 3 ) 侠客的沉重肉身

    (文/杨时旸)
    冲着武侠片的名头来的人可能要失望了。即便《师父》拿到了金马奖的最佳动作设计,但它也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武侠片”,或者更精确一些说,它绝不是一部大多数普通观众心中想象的那种武侠片。它的打斗部分其实很少,动作很小,缺乏表演性,闷,冷,有些点到为止又有点装模作样。而更多的人对于武侠片的欣赏是来自于那种具有排演性的武打动作,那些花哨的交手,交织错落的躲避与攻击,飞天入地。但问题在于,某种程度上说,那些不是武打而是舞蹈。那些武侠片其实是一种硬朗和热血的歌舞片的变型。
    
    直到后来,人们有意识地消解掉那些不可思议的动作,把武术更加引领至格斗,那些拳拳到肉的动作才具备了现实主义的气味。但是中国的武侠片,更多的还是强调着浪漫主义的底色。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热爱武侠的徐浩峰用《师父》重述或者说还原了武侠。那些人都不再空中飞舞,永远也无法脱离地心引力,这部电影中的所有武林中人都有着沉重的肉身。徐浩峰其实更像一个学究、考据家和研究者,他曾书写过众多有关武林的故事,或真或假,也研判过中国武侠片的源流,对那些一个个飞天动作背后隐藏的、中国人的深层焦虑都有着冷静甚或冷漠的观察。所以,当他自己掌镜,他无意中就把影像变成了文本。相比于《倭寇的踪迹》中的那些枯槁,《师父》其实已经有趣得多。但是即便如此,它还是更像一本书,而不是一部电影。他剔除了有趣的一面,戏剧化的一面,冲突的一面,只是不知道这做法中有多大比例是他有意为之。

    按照电影架构来说,《师父》讲述的无非是民国时期天津的武林故事,一些圈内近乎怪癖的江湖规矩,一些人情险恶,一些性命的断送与义气的伸张,但仔细看看其实这些都是幌子,就像那些打斗的动作是幌子一样。《师父》讲述的就是时代转折,以及这时代转折之前一瞬间人心的慌乱。
人之于一个时代,有些恰逢其时,有些终成炮灰。我们应该换个角度看待《师父》当中的一个个武林中人,他们只是时代布局下的角色。就像大机器时代来临时的产业工人,自己的存在感开始剧烈晃动,晃动得人心早已散掉。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武术就成了一个笑话,维系着空架子,几乎代言着落后的生产力,尚未坍塌但又摇摇欲坠。而从事武术的人,就更像一个个笑话,保持着诡异的规矩和自以为是的体面的同时,也早就洞穿自己终将被时间吞噬的命运。就像金士杰说,武术的未来在军界。你看,军阀来了,武侠有什么用?火器来了,拳脚有什么用?军阀是权力、是体制,是集团性力量;武侠是散漫、是个人,是流浪式的存在,田园牧歌被取代了,浪漫主义被取代了,个人散漫的生活状态被取代了。金士杰临走,留下了众多护具,说要让军人穿上训练用,武林中的人和术等于都被搅散了,金士杰挎着洋舞女去国外种可可,留下的用具和技术被体制收编了。黄觉穿着军装去比武和切磋,该做的事,他最后还是做成了,后来前去武馆参加活动,被一群武行的人围攻,拍案而起的人很快又都坐下了。他们表演了一下人神共愤的侠气,很快就变回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乖巧。
    
    这电影中的几股力量都有意思,脚行、武行、军界,各有各的规矩,但这三种人的等级属于依次晋升,赢的,最终还是处在鄙视链顶端的人。

    武林其实是不存在的,某种程度上说,它就是一个想象共同体,一群三教九流的人,在业余时光中操练一些把式,有一些获得了名声,建立培训机构以此谋生。如此而已。而很多人将这一切精神化、意义化,与受众一起共构成了一个有着特殊精神追求的小圈子。其实更像是失意者对失败生活的精神遮羞布。世界在技术层面上不停精进,中国在幻想层面上耀武扬威,所谓你有大炮,我有神功之类。这一点,如果能用真正冰冷的理性去看,就无比让人心酸。我们无法追赶上世界的潮流,我们就连学习和仿效都不去做,而是自己建立起一个独立而魔幻的幻想世界,在其中鼓舞自己的士气。所以,除了把那些武林人士描述成飞檐走壁,举手夺命的高深莫测之人以外,武侠还一直强调某种气节,所谓侠气和侠骨。但在《师父》中,这一切也都被取缔了,甚至其中的人都做着与侠骨相悖的事。

    《师父》中的每个人差不多都有点蝇营狗苟。金士杰说着念及武林的话,最后挎着俄国舞女去了南美种可可,用自己半生名声换了几张房契银票,他哆哆嗦嗦就着阳光翻来覆去地看;廖凡背着工具箱早出晚归,和媳妇啃螃蟹,缠绵悱恻,想着让徒弟踢馆之后,自己才有机会把南方小门派传下去,看着好像有点为了大义忍辱负重,但实际上,也都是算计着让别人成了牺牲品,自己得道;更不用提他来到天津,在起士林和金士杰商量着改变武行的办法,其实那也都是交易和密谋;蒋雯丽装腔作势的摆门面,但其实也是在各种势力之间钻营,她早看清楚大势已去。

    所以,从道义的角度去看,这其中没什么人真的有道义,廖凡的徒弟,最后倒是接通了道义,他身上插着刀追着车的方向向天津跑了50步,跑到了死。几个军人看到了他的奔跑,也看到了他的道义,但又怎样呢?车里都是血腥味,他们说,“抽根烟,去去血腥味。”血腥味散了,武林也就散了。

    其实,到最后显出道义和精神光芒的,好像都不是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武林中人,反倒是被莫名卷入的人,最后也没得到任何好下场,比如廖凡的徒弟,一个混混儿误入武林,成了牺牲品;比如宋佳,有自己的命,想嫁个男人改一改这命,但最后还是孤身一人茫然无措。廖凡最后显得不管不顾,意气用事得倒像是还了武林的魂,但终究也挽不回整体意义上的败势。
时代的车轮滚滚压过,有人螳臂当车,有人顺势逃遁。你很难是说那里面的人哪些赢了,哪些输了,但确凿的是,哪些活着,哪些死了。

 4 ) 重现北洋时代“全民武侠”的6个细节

1,起士林西餐厅

起士林的面包随便吃。这个场景贯穿了电影的多个部分,金士杰非要廖凡硬吃个八个面包才肯答应帮他,廖凡正因为吃太多免费面包而被小宋佳注意,最后小宋佳和廖凡闹掰又回到了起士林做服务员,廖凡依旧用吃面包来引起她的注意,起士林就成了片中地下党接头的交通站一般。

这个餐厅当年在天津很有名,袁世凯做寿都请起士林做西点,据说因为后来黎元洪的蛋糕更大,袁世凯又逼着起士林做了个更大的。

起士林老板是德国人,所以做的东西基本是德国风味,这个餐厅一度名冠京津,所以电视剧版的《茶馆》里,王利发为了改良,给老裕泰茶馆添点新玩意儿,王掌柜就去了趟天津,去起士林喝了咖啡,可见当时的京津,想尝上好西餐,唯起士林莫属。

2,白俄

片中有好几段,廖凡和金士杰在俱乐部看白俄舞女,露着修长的大白腿跳舞(各种腿的特写镜头,可见导演徐浩峰也是个彻底的腿控,连后面比武都不忘了安排一个穿开衩旗袍露大腿的女武行)。

在当时中国(北洋政府时期),北平,天津,上海,哈尔滨等城市有大量的白俄。所谓白俄,就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红军布尔什维克推翻了沙皇,原来的沙俄贵族和拥护沙皇的军阀和部下们,很多都跑到了比较晚解放的西伯利亚,最后流亡中国,因为相对于红军,他们是白军,所以叫白俄,后来的什么白匪军白色恐怖都是从这来的。

白俄女人往往受教育程度高,热爱艺术,但又不会什么手艺,所以当舞女甚至去青楼的也就很多。不过当时娶白俄似乎是很正常的,写过名篇“开大炮兮轰他娘”以及命令过关公大战秦琼的山东军阀张宗昌就有白俄老婆,因为他年轻时去符拉迪沃斯托克卖过豆腐(我觉得现在北漂都不算什么,你看那时候广东人漂南洋上天津为了发展咏春,四六级都没过只会卖豆腐的山东人一漂就去了俄罗斯),然后就娶了个俄国老婆,当然张宗昌的老婆人种太多,刺杀伊藤博文那个朝鲜英雄安重根的妹妹,最后也被张宗昌收编了当老婆,我估计他家晚上吃饭基本就是东北亚六国会谈地干活。

当然,白俄不只有女的,也有男的,但是当过白匪军的他们身为战斗种族,除了战斗也不会什么,所以大多晚景凄凉,被称为“穷老俄”,评剧演员老白玉霜家是开妓院的,就专门接待“穷老俄”。

3,蜀山剑侠传

廖凡最后在火车上,翻看那本沾了耿良辰血的《蜀山剑侠传》,他觉得似乎愧对于徒弟,这也是为什么他最后杀遍武行总爆发的原因。

不过这个多少有点出入的是,耿良辰在租书摊上出租《蜀山剑侠传》,按片中背景大约应在北洋时期,当蜀山一书其实是诞生于抗战时期,不过可见导演对这本书之爱,把它向前移了几年。

蜀山的作者是还珠楼主,是个四川人,所以他以峨眉派为主线写的这个武侠小说,这个小说最大的意义,就是它开创了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一个宗派,就是奇幻武侠,人都会飞,一扬手就能把一座庙推平,武侠脱离了血肉之躯的生理束缚,成了超人,又回到了唐代聂隐娘一伸手从脑袋里揪出一把刀的神奇境地。

至于被李安拍成电影的《卧虎藏龙》,原著作者是北京满族人王度庐,他那个派别的武侠小说就老实很多,追玉娇龙,追了大半夜也没追上,都没穿超人的裤衩,飞檐走壁也是不能超速,严格按照交规来的。

顺便说一句,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降龙十八掌,就是诞生于蜀山剑侠传,后来被金庸借用了到射雕三部曲里。

4,火烧红莲寺

片中天津武行大聚会,说不唱堂会改放电影,放的就是《火烧红莲寺》,我记得在影院中看到这一段时,很多人笑,因为觉得那一小段黑白电影很搞笑,老和尚手中发出白色光波,好像天马流星拳。

这就是张石川在1928年导演的武侠电影《火烧红莲寺》,这个片子的风格和蜀山剑侠传很像,飞来飞去,手发光波,完全是中国古代版的圣斗士星矢。

因为是黑白无声默片,所以放的时候是要有伴奏的,有些地方,还会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加演点大鼓曲艺之类能说话的,给大家解解闷,叫“影后加演”。

这个片子推动了当时的武侠电影风潮,而且有很多技术创新,比如今天大家都知道的吊威亚,就是这个片子拍武侠飞来飞去时,研究出来的。因为太火了《火烧红莲寺》拍了18集之多,这时,国民政府觉得满大街演武侠电影怪力乱神,太不像话,就禁止再演武侠电影,于是,《火烧红莲寺》第19集跑去香港拍的,也直接影响了后来的香港武侠片。

5,南北之别

片中有个细节很搞笑,廖凡被天津武行算计,死到临头,他缓兵之计,假装要留下技艺,结果拔腿就跑,蒋雯丽对坐成一排、穿着长袍的天津武行们说:南方人,不可信。

这种南北之别的话,以及背后的想法,绝不是片中蒋雯丽的随口一说,而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想法,也就是说,全民都是地图炮。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光绪年间,维新变法,恭亲王奕忻评价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四个字:广东小人。就是说这两个人不可信,其实背后所反映的是当时北方农业文明对沿海地区商业文明的一种不信任。

所以在电视剧版的《茶馆》里,王利发对李三爷,你说康梁闹腾什么呢,他两个南方人怎么会懂咱们京城的事情?

所以,清朝之后,中国历经了太多的南北之争,南北议和啊,什么北伐啊,迁都啊,当然有人喜欢用各种主义来解释,但说是南北之争也并不为过,从河南人袁世凯,河北人冯国璋,到安徽人段祺瑞,东北人张作霖,北洋政府的核心几乎就是北人治北,这也是为什么孙中山这个一口陈奕迅口音的人,到了北京只能面对一帮子最佳损友,只能爱的呼叫转移,孤掌难鸣、最终故去的原因。

所以在《师父》这个片子里,廖凡其实就是一个武行版的孙中山,他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些天子脚下的北方人对政治和权谋的熟稔和炉火纯青,他的武术虽然可以连踢武行,最终却败给了权谋。里子面子,反复捣腾,眼花缭乱。

包括蒋雯丽在片中对廖凡说的那句,让你见识北方的刀,也有此深意。

6,鸳鸯钺

片中最后,廖凡打遍天津武行,伤人不杀人,然后戴立忍坐个自行车就过来参与围剿,他对廖凡亮出了一样非常奇形怪状、四面都是刃的兵器——鸳鸯钺。

说到鸳鸯钺,必须提到一个人物和当时的武行之外的另一个行当。人物是童林,他就是武侠世界中使用子午鸡爪鸳鸯双钺打遍武林、最终创立无极门的人。

童林这个人物当然是虚构的,他出自长篇武侠评书《雍正剑侠图》,创作者是生于北京的著名评书艺人常杰淼,这部长篇武侠评书讲的是童林帮助雍正铲除武林败类的故事,这个书最初的文字版本,就是连载于《新天津报》等天津报纸,上世纪90年代,单田芳把它改编成了评书《童林传》,家喻户晓。

同在《新天津报》连载过的武侠评书,还有天津著名评书艺人张杰鑫创作的长篇武侠评书《三侠剑》,这部书的主题和《雍正剑侠图》非常像,都是江湖英雄帮助朝廷,平山灭岛,铲除武林败类的故事,主旋律色彩都十分浓重,而且反对台湾独立,维护大清朝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这就和香港电影中清朝官员动不动就是僵尸那种意识形态截然不同,这也是南北意识之别的一个体现。

从《蜀山剑侠传》、《卧虎藏龙》为代表的武侠小说,到武侠电影《火烧红莲寺》,再到武侠评书《雍正剑侠图》和《三剑侠》,可见当时的社会上各种文艺曲艺中,武侠这个门类的分量之重,之受欢迎,再到天津19家武馆遍地开花,报纸上也是霍元甲的故事,可以说,那几乎是一个全民爱武侠的时代。

 5 ) 武术与江湖

  广东咏春拳拳师陈时北上天津,说是先报师恩,再振家业。天津作为当时的武术之都,提供了这样的舞台和机会。他找到天津武术界的泰斗郑山傲,一方面探讨拳理,一方面讨教迷津。郑山傲说,天津武术界不教真功夫。陈时说,一生只收徒两人。而这一段对话就成了整个电影的冲突所在。

  一、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是有各种各样的规矩组成的,街上不许见铁器,踢馆要提到第八家,面包要吃十五个,不管规矩多么稀奇古怪,但目的是非常明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津门武术界的规矩呢?其实,就是郑山傲所说的不教真功夫。至于为什么江湖立这个规矩?郑山傲并没有讲,就需要我们去揣摩。一是武学金贵,不能所传非人,糟践了好东西;二是人才难得,非大材难以传授。因此,相传是师父找徒弟,而不是徒弟拜师傅。

  不过,郑山傲津门风云三十年,真的就没有人可以传授真功夫吗?那不教真功夫的郑山傲,又要借此机会退出江湖。故事能这么简单吗?

  二、师与徒

  拳师要在津门立足,需要连踢八家武馆,这是武术界的规矩。郑山傲给陈识出了一个主意,可以教出一个天津徒弟来踢馆,不必亲自出手。并且,亲自从军队挑了一个苗子给陈识。

  前清的督司府是郑山傲的家,也暗示了他的政治身份与地位,给陈识挑的徒弟,自然也是军队出身,是林希文-郑山傲徒弟的随从,而习武之地恰恰也是在郑山傲家中,而不是其他任何地方。陈识教徒弟踢馆的事情,被郑山傲藏的严严实实,密不透风。不出意外的话,当陈识教会徒弟之后,那么他也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峰回路转,车行脚夫耿良辰因为路遇陈识夫妇,尾随他们来到了陋巷,要与陈识比武,随后拜陈识为师父。当陈识看到耿良辰的材质,动了收徒之心,准备倾囊相赠的时候。他就犯了津门武术界的规矩,不能教真功夫的戒。也破了郑山傲要把咏春拳留在津门的局。

  当陈识告知郑山傲,自己收了一个徒弟之后,准备教授真功夫的时候。郑山傲突然拜倒在陈识面前,要求他教授咏春的功夫。他告诉陈识,当徒弟踢了八家馆的时候,津门武术界会请他出马,将徒弟赶出天津。为了稳妥起见,他必须学会咏春拳。注意这个规矩是郑山傲突然加上的,在此之前从未提过。另外,陈识说过一生只教两个徒弟,耿良辰算一个的话,那么郑山傲这一拜师,就算第二个徒弟,陈识之后就不能再传授咏春拳了。郑山傲的用意,依然是维护津门不传真功的规矩。

  三、里子与面子

  《一代宗师》中,提到有人活成了里子,有人活成了面子,邹馆长显然是津门武术界的面子,而郑山傲则是武术界的里子。出了乱子,邹馆长出面讲规矩,郑山傲出手维护规矩。但是,这一次他们遇到了陈识和耿良辰。

  耿良辰是大材,脚夫出身的他,学了陈识的功夫,踢了八家馆,削了天津武术界的面子。这时候,就需要郑山傲出马,维护津门的规矩。问题在于,郑山傲能否做得到这一点。

  郑山傲要求陈识教他真功夫,在学会之后,曾经要求与陈识比武。在过程中,郑山傲就想动手废掉陈识,可惜的是,陈识反手一刀逼在他的脖子上。而另一面,耿良辰在踢第八家馆的时候,陈识与耿良辰曾经动手,却被割断了背包带。事后,陈识说他比自己年轻时更加厉害。两相对照,郑山傲根本无法降服耿良辰,遑论维护津门武术界的面子了。

  这时,故事穿插了一段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情节,林希文出手打伤了师父郑山傲,并将此拍成了电影纪录了下来。郑山傲三十年的名声,一夕荡尽。这个局,据说是邹馆长与林希文商量好的,为的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林希文因此取代郑山傲成了天津武术界的里子,取代郑山傲来继续维护规矩。

  直到耿良辰被林希文暗算后逐出天津,陈识才意识到,自己辛苦教出来的徒弟,其实是为了郑山傲收山准备的。林希文打败郑山傲是不能公开的,但是他公开驱逐耿良辰,则是公开成为了津门武术界的第一人,活成了津门武术界的里子。

  四、脚行与武行

  陈识与耿良辰,一个是外人,一个是脚夫,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进入津门的武行。这涉及到一个身份的转变,如何从一个外人进入到津门,从底层的脚行上升到武行。

  耿良辰临死,回到了脚行,推了最后一班车。但是,我们知道,他在拜陈识为师的时候,已经离开了脚行。他的说辞是,师父说练武之后,不能再继续做体力活。(经名家指正,练武后的确不能再继续干体力活,因此耿良辰并没有说假话。此处的对白,应为一语双关。)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武行不再是劳力者了,脚夫却依然是劳力者。

  陈识在授徒的两年中,是生活在贫民窟里,表面上做的是木匠活。武行过来看,知道他不是吃的武行的饭,而是做的底层的活。上下有度,这也是规矩。

  一旦陈识可以在天津开馆收徒,那么他就泯灭了天津内与外的界限,也打破了武行与脚行的差别。而内与外,上与下,恰恰才是津门武术界的规矩所在。郑山傲为何阻止陈识教真功夫,其原因大概也就在于此了。

  小结

  苏格拉底曾经讲过一个洞穴的故事,故事中大部分人生活在洞底,被绳索牢固地捆绑住,在他们身后有一小部分人坐在火堆周围,通过火堆制造各种各样的影像,来控制洞穴底部的人们。如果洞穴底部有一个人,能够走出洞穴,那么他是否还要回到洞穴。如果,这个人走回到洞穴的话,他会遇到什么事情。

  在我看来,陈识来到天津,就是尝试回答两千年前,苏格拉底的问题。洞穴之中,是不需要真功夫,只需要维持好江湖就可以了。因此,陈识和耿良辰注定是要被驱逐出天津的。

 6 ) 后武侠时代的江湖

什么是江湖?
十年前,在那部横空出世风靡大江南北的武侠题材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满怀壮志誓言闯荡江湖的“女侠”郭芙蓉反复追寻。
什么是武侠?
无非刀光剑影、恩怨情仇,倘若格局大些,直须再加上一句“家国天下”方可概况——看惯了港式武侠的我如是解读。

周末的午后、城市中心繁华商城的电影院。徐皓峰武侠,上座未满。意料之中。其实如果事先向我详述这种风格的精髓,或许我也是拒绝的(笑)。毕竟作为一个并未研读过当代武侠新作的人来说,我心中的武侠早已与“浪漫”近似等同。她是飞檐走壁刀光剑影;她是情仇难断仗剑走天涯;她亦或是金戈铁马气吞山河为民与国共存亡。武侠,武侠!纵使世事险恶,武侠的世界里怎可独缺一位正气凛然的侠士?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纵然这一份“浪漫”的偏执于我似乎已所剩无几。将现今这一风格的作品归为“后武侠时代”,说白了也不过是我个人的装腔作势的一家之言。

然而以上的这些都不是本片的主题。题为师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当我以为标题应当这样解读时,影片却并没有向我们讲述往昔经典武侠中常有的因师徒关系而滋生的恩怨情仇。一个武学天才,是一个帮派的全部未来。没有师徒情深,有的是扬名立万对功成身退。什么是江湖,人心即是江湖。徒儿是师父的棋子,毁掉一颗子成就一盘好棋。何况这棋子,只是个卑贱的“小人”,一个已无家可归,初时拜师只为看美貌师娘一眼的本地浪荡子。不要以为我是以批判人性的心情在叙述这段剧情。时势造英雄,然而这不是一曲英雄的赞歌,不是英雄,就没有人能超越自身所处的时代囹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江湖一日,请守一日本地的规矩。军阀割据,外敌频侵,靠拳脚功夫长枪短刀对抗洋枪洋炮的美好愿景在《黄飞鸿》一类的浪漫武侠中已是稀松平常。但这里是武侠纪实文学:民国津门,武行联合、封闭排外、规矩森严、不教真的。纵使开篇老江湖提出要振兴民族绝技的伟大构想,终究也将沦为师徒算计、门票斗争下的牺牲品。蒋雯丽一句话说的好“好日子不多了,既然如此,何不能多享一日是一日?”何须再去追究竟是谁为谁准备了徒弟,谁布局吃掉了谁的棋子?规矩,才是这里真实的主题。

外来者为树立门派出卖了自己的徒弟,老江湖地位显赫却终被徒儿算计了一世的声名。“武行的未来在军界”倒不如说军界看中了武林这块肥肉,没落的武学门派除了拱手献上,也并没有什么实质可行的抗争对策。干的是不光彩的勾当,诸多看起来礼仪兼备的规矩不过是当家者口中的“装装样子”。你看,其实在时代的现实面前,人与人之间的剧情往往没有什么浪漫可言。以个人对抗群体,以群体对抗时代,热血亢奋的那种表达是观众热爱的模式,却未必写实。徐皓峰的武侠,讲究的唯一个“真”字,后武侠时代,演绎的是你我当下的真实情境。

影片拍得范儿十足,选角更是精准到位。看惯了电视剧里多以东北大妞形象示人的宋佳,多半会被此处的风情绝艳所迷倒。影片的对白简洁、干脆,多数韵味十足的台词也出自她所扮演的师娘之口。“这不是我最好的命,我最好的命是在餐馆遇见一个巴西人,然后嫁到南美种可可”“你要回广州,我不跟你”“天津女人,不外嫁”“这辈子嫁过了,多谢你”还有最终那一句“我男人犯了事儿,我担着”。连片中另一位气场强大掌控津门武林,多以男装示人的蒋雯丽都数次对男主表态“你女人漂亮”。一个能使另一位成功女人赞赏的女人究竟有多美,光靠想象难以一言蔽之。

男主是一身男人气十足的硬汉影帝廖凡,功夫戏份完成得踏实到位,配得上最佳动作设计的指导,令本片的纪实武侠显得诚意十足。有了绝色佳人,有了功夫硬汉,若你以为这里即将上演一段风花雪月铁汉柔情的纠葛,那又错了。一见钟情,无关风月。师父需要住平民区,有女人要养,方能掩护自己作为门派全部未来的动向。爱吃螃蟹的师娘,旗袍、素衣,繁华、俗世,淡然相随,可作为民国时期傲气的天津女人,她过的是自己的生死。

颠覆了港式武侠,再无关乎浪漫。徐皓峰的江湖里多的是北方武术的大气与硬朗。高手较量,写实但不血腥。摒除了飞檐走壁腾空飞跃的招式,点到即止却扎实凛冽的力量往来反倒成为本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切实观感。

早在十年以前,当各种恶搞文化与玄幻、仙侠等时为“非主流类型”一切伴随争议冲击我们视野的时候,多元化的当代文学影视氛围之形成已成大势。金古温梁之后,文学领域的武侠已愈渐颓靡,其中伴随着多少武侠迷的流逝,我不能断言。虽然在国际电影市场上,中国功夫依旧在某种程度上与本民族文化休戚相关,而经年累月层出不穷的单一模式武侠电影却良莠不齐。个中落差,纵使身为伪武侠迷,亦倍感唏嘘。像《师父》这样的影片,拍得个性十足,票房却仍然注定难有作为。没有什么屌丝逆袭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剧情反转,亦没有盖世英雄拯救万民于水火的壮志豪情。单纯写实讲述特定时期武林的现实故事,恐怕难以引起最大范围观众的共鸣。镜头和场景美术方面,虽大气带感,却确实更具有电视剧质感,这恐怕与幕后班底的构成有很大关系。然而在我看来,瑕不掩瑜。商业时代的泡沫影片那么多,独树一帜,观后若有回响,足矣。

武侠业已没落,江湖尚存于心。就算某天,文学界再无一人写武侠,现实的江湖,你我仍旧辗转徐行。

 短评

三星半。仍然是徐皓峰味道的武侠电影,所有人都端着演,端着说话,造成一种距离感。不过这个故事很有趣,有阴谋,有爱情,有牺牲,也有义气。而那些武学、门派、规矩之类的讲述,也一如既往的知乎体和科普范儿。让你看到更多的不同。结尾巷战犹如怪奇兵器展

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动作架势有板有眼,各种兵器五花八门,画面唯美清新,却并不沉闷。

5分钟前
  • 汤平
  • 推荐

动作干脆利落,台词有底蕴。文武齐全,年度最佳!

7分钟前
  • 曾经我是一朵花
  • 推荐

差不多就是我的年度最佳了吧。极具风格,包括故事、台词、动作设计,和王家卫相比,在影像和配乐方面稍嫌不够精致。冷、硬、利落,消失的武林的大环境,动了情搏了命的小人物,全部中意。

11分钟前
  • 达到厂
  • 力荐

廖凡有种粗糙的肉欲感,宋佳有种刚硬的妩媚态,蒋雯丽有种豁朗的柔韧劲,金士杰有种笑隐的沧桑气,黄觉有种闷骚的纨绔风。很合眼缘的五个人同框,期待值略盖过影片风貌。角色像是捏浮在画纸上,有钝感,缺少一点浑融。

15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在那个年代,规矩很重要又很不重要······动作戏必须给360个赞,特别是片尾的那场巷战简直就是经典~宋佳不愧是影后,那演技啊·····穿旗袍演民国女子简直就是一祸水啊·····实在是让我这一女子都为之倾心啊·····

16分钟前
  • 黎声如雨
  • 推荐

依旧是徐皓峰式仪式感镜头与演员调度及写实武打设计,只不过这次终于用对了地方,观赏性和娱乐性显著提升,点映场笑点密集。前半段讲规矩,后半段讲气节,人物和故事都好看。剪辑利落巧妙,台词有风韵而不装逼,各式冷兵器一口气看到爽,动作设计精妙绝伦,铁质音响如在耳畔,看完只想拍掌称快。

19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片子好不好?好,很好。喜欢不喜欢?不喜欢。徐浩峰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但我感觉就是一位邪派高手,非王家卫、李安这样的名门正派路数。所有角色都有像是导演棋子,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文艺调调、硬桥硬马功夫片、小说戏剧式的叙事……每句台词每个动作都憋着股劲儿,让人看得不放松,难喘气。

21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推荐

这应该是我看过的最有意思的武打片了——恰到好处的舞台化、人物的卡通化及剪辑的程式化制造出了极具趣味的超现实画风,将圈子的仪式感、动作的韵律味和戏曲的表现力都发挥尽致。最后十八般兵刃统统上场的巷战堪称经典。唯一美中不足:廖凡毕竟不是练家子出身,身形沉重不服人。小宋佳惊艳。4.5星。

24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真刀真枪的肉搏,三两下高下立断。妈呀宋佳太美了。旗袍粗布都气定神闲,条儿太顺。男人打天下,女人的天下在方寸之间。茶汤铺子姑娘救耿良辰,二话不说就拔匕首,帅死了。蒋雯丽为守住男人家业,蛇蝎心肠还是帅。这些女人活得好利索好迷人,爱上了,“他犯的事,我担着。”

27分钟前
  • 野象小姐
  • 推荐

制作上去了,恶趣味依然在。不掩饰对大洋马的喜爱,不掩饰几欲在每个带女人画面当场喷发的直男口味,依然是练家子、老规矩和民国武林那点破事,这次多了点编剧上的阴谋悬念。本以为溜之大吉就烂了尾,结果刀阵大法还是挺满意,当做视觉上的奇技淫巧也好玩啊。败在人物像兵器,还是没感情。

29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三部开宗立派。这部成功踢馆。期待徐老师下一部更大成本的制作,能够弥补一下这一部的些许制作上的遗憾。

34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北京电影学院教务处往事

38分钟前
  • 妖灵妖
  • 推荐

“这道疤,我留的,是你这辈子的荣耀!”这部电影从此爱上天津!

39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不会配乐就找个日本人啊,规矩都不懂。

42分钟前
  • 小海
  • 推荐

装逼两个字,一横一竖;装好了站着,装不好躺下。徐皓峰能站着装完一部片也不容易。世上规矩已太多,电影里的规矩居然更多,何必呢?民国题材真是电影宝库。

4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这样的功夫打法配上这样的剪辑,看上去更加的稳快准很,剪辑也给功夫带来另一种不一样的风味,一个大写的爽。表面上还是处处规矩的江湖,人物都要端出一股范儿,只是人物之间的感情始终上不来,就像功夫或者踢馆一样,一切很凌厉,一切又都冷冰冰的,没情绪始终也就少了情感冲击力。★★★☆

4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无规矩,不方圆;坏规矩,如缰锁。守规矩的,是庸人和蠢货;破规矩的,是强者和聪明人。所谓传统,成也规矩,败也规矩。需要传承,亦须颠覆。乱世的江湖,更见人心之险恶;逝去的武林,都在文人的笔端。

52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忽如一夜直男来,奇淫怪趣大腿开。

55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徐浩峰的电影,人物性格本来就是短板,找这些熟脸来演怎么看怎么怪,配乐太low更是完全出戏

59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