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告别

HD中字

主演:阿米达普·巴强,Sunil Grover,Hansa Singh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其它年份:202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最后的告别 剧照 NO.1最后的告别 剧照 NO.2最后的告别 剧照 NO.3最后的告别 剧照 NO.4

 长篇影评

 1 ) 新鲜但依旧熟悉

因为同预期的类型期待并不相称,前半段节奏对于会有点不适,但大概到中段先前铺设的线索开始往回收时,代入的东西便多了不少,开头的几个复杂的镜面调度初看还是会有被震撼到。

但节奏渐进,新鲜感消逝。明显可以感觉到镜头语言的系统都是源于无比熟悉的大师们,典型就是从老塔到锡兰。 不难看出导演对于欧洲大师长镜头的汲取学习,视觉设计上的风雨水火、桌子上莫名摇撼的物件、手电筒、钟表、蚂蚁、蚊虫…… 但换个庸俗的词便是“集大成者”,因为镜头语言的系统并不新鲜,从老塔的风雨水火到锡兰本土式的嫁接,甚至《伊万的童年》水井构图以及《三只猴子》里浅焦景深走出的借尸还魂的基本就是照搬。 导演自述是发小真实事件改编,但事件本身悬疑感和惊悚感十足,聋哑人与无言之牛的二位一体到对外部世界恐惧的声音通感都是亮点,但局限于视听。使得真实事件过于概念为先了,追求电影本体似乎抽象的感觉,忽略了人物情感实的存在。

个人在现场只打了三分,但应该是过于苛刻了,满分十分的话七分肯定是有,推荐适于所有艺术片的影迷。但个人始终认为创作者本身选择这样的一个创作路径,却没有走的更远更深的话,那只是大师徒子徒孙用剩菜回炉重炒所呈现的一场视听盛宴。

 2 ) 《最后的告别》

《最后的告别》英文名《a white cow》一部处于失语的剧情片,让观众享受了一场视听爽感所带来的观众与荧幕的对话。当生命面对摧残时,这种痛苦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而这种痛苦的撕扯,依然会在你我心中如刀绞。这是一部用电影讲述生命的故事,也是一部让你我感受生命在虚弱的时刻带来的呼吸声。

 3 ) 归途、抗争、和解 | 与张中臣导演一起见证这场《最后的告别》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时差电影 ,作者暮声」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意义的感同身受,就像旁人永远无法理解方圆内心的苦痛,而方圆永远不能明白工厂女孩最后无声的啜泣,时空交叠重影,情感错位追逐,老牛在寂静无声的世界里奋力吼叫,雨滴在灿烂耀眼的阳光下飘然坠落,浮云周身的观音慈眉善目的看着世人在泥泞中挣扎,身陷囹圄的苍生在桃花源记的幻想里寻找情感的最终归途。父权、制度、抗争、和解,无言之歌,清白之年。在磅礴大雨中,这是一场独属于方圆的,最后的告别。

《最后的告别》海报

八月一号,《最后的告别》在FIRST青年电影展上完成了它的世界首映,导演张中臣,制片人王磊等携一众主创上台与观众进行映后交谈。

从左至右分别是初审评委、主持人张序、导演张中臣,男主演王耀德、女主演罗梦思、配乐陈若彤、文学策划张中玉、制片人赵语嫣、王磊、陈坤阳

《最后的告别》讲述的是先天聋哑的方圆其一家三代聚合离散的命运故事。在影片中,张中臣导演将镜头对准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中国人民,他将伦理关系与社会变迁的大潮相结合,用冷静而克制的笔触细细雕琢世间的苦难与心酸。不可言说也无处言说的钝痛,不敢反对也无法反对的政策,一次又一次的灾难降临到这户象征着中国改革进程中被牺牲掉的普通家庭身上,但他们只能默默忍受,给予苦难以谅解,体味生命价值的裂变和触及灵魂的阵痛。

《最后的告别》剧照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方圆牵着老牛行走在碧绿青翠的白堤边,仰望天空,透过斑驳树影里的阳光去寻找心灵的归宿,天生的聋哑让他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只能用一双眼睛去捕捉人世情感,感知社会温度。

离家的母亲、患有精神病的父亲,坠井而死的妹妹,垂垂老矣的爷爷,这个破碎的家庭在岁月里摇摇欲坠,小心翼翼维持着大家都自以为是的平衡,直到那口深井覆没掉妹妹的生命,吞噬掉父亲人性中最后的理智。在影片里,张中臣导演很大胆的将第一视角给到了方圆这样一个聋哑人身上,人物主观上视听的闭塞带来的却是内心情感世界的汹涌波涛,反而更让整部影片拥有了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感。

《最后的告别》首映现场

在许多人眼里,这是一部非常“慢”的电影——长镜头随处可见,叙事节奏过于迟缓。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片就与“无聊、无趣”这类词语挂钩,并且恰恰相反,本部影片故事的可看性极强,同时在确保了故事结构上的流畅与完整外,更用这样一种娓娓道来的的方式,润物细无声的将一种思考赋予给观众,并建立起观众与片中人物之间情感共鸣的联系,将不可捉摸的人类情感实质化,由此引发出该片有关生命的探讨,对于生活状态与情感追寻的理解。

在今年第十五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最后的告别》无疑是一部备受关注的影片,其影片独特的风格引发了广泛的探讨,对于其故事剧情的研究猜测在影迷群体里也一直没有停歇过。而我们这次也专程采访了张中臣导演,就这部影片展开详细探讨。

左:导演张中臣 右:男主演王耀德

Q:影片故事与你的生活经历是相关的吗?你是从什么时候感受到“计划生育”的存在的?

我的老家在安徽省砀山县的张庄村,我们县位置有点特别,位于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骑着摩托半个多小时到河南芒山,两个小时到江苏徐州和山东枣庄,是“四不管”地带。砀山盛产梨,古时梨会进贡给皇帝,也称“梨都”。

我生于 1991 年,在 1991 年到 2000 年间,那时候计划生育政策是极其严重的,特别是在华北平原的农村,因为我那时候年龄比较小,只能感受到周边的整个氛围是极其压抑的,大家都沉默着,躲藏着,每家每户的梨窖成了计划生育的避难所。我家姊妹三个,我排老小,上面有一哥一姐,属于超生,父亲是大队里的教师,因被别人举报,当时缴了罚款 4000多块钱,那时的罚款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社会抚育金”,缴了罚款后父亲的教师资格才得以保下来,那时父亲的一个月工资好像是 280块钱,以至于后来因为一些小事和父母吵架时,母亲总是让我先还她这 4000块钱,可是现在三胎政策都已经开放了。

《最后的告别》幕后花絮

这个电影的故事来源是 2000年左右我们村发生的真实事件。因为一块丢失的手表,我的发小和其弟弟被他患有精神病的父亲杀害,这个事件对我影响特别大,事情过去了多年,我就去外地上学了,回到老家,发小的母亲已经改嫁,其父亲说是被枪毙了,也有的说是还在精神病院关着呢,发小的墓地已被杂草隐藏。后来母亲告诉我那个遗失的手表,被发小的奶奶在村东头的桥上捡到了,很邪乎,一块手表改变了家庭的命运走向。

《最后的告别》映后交流

Q:在本片中你担任了导演、编剧、剪辑的工作,从前期一直跟进到了影片的后期,作为首作/处女作,都顺利吗?

这部电影我是从 16 年开始写这个剧本,因为我写剧本比较慢,平时自己做剪辑养活自己,空下来有灵感了就写一下,18年算是才写出完整的剧本。当时我和制片人坤阳去河南平顶山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他带我在平顶山周围转了转,我很喜欢周边的空间环境,既有平原也有山峦,很像我老家那边的地形,所以我们决定在河南平顶山拍摄这部片子,当时我们都没有什么资源,也不懂走创投什么 的,然后我的几个朋友知道我要拍电影,在没看剧本的情况下,语嫣和一些朋友开始加入进来,每个人拿点钱,加在一起几十万,就准备撸起袖子干了。

《最后的告别》幕后花絮

然后我们 19 年初就开始做筹备。筹备的时候父亲这个角色当时定的是一个民谣歌手,剧本也看了,也面聊了,什么都定好了,开机前两天经纪公司说演不了啦,因为这个角色很重要,我也不知道为啥忽然想到一个编剧朋友,他的状态特别像剧本里的父亲,当天就定了他来演,然后就直接坐火车进组。

因为资金和职业演员的时间问题,最终我们所有演员都是选用的素人,都是在当地的村子里找的,还有那三头牛,是我们在村子周边转悠时发现的,然后带牛的主人也一起进组,牛的主人就是影片里爷爷的角色。我们这个剧组很特别,里面有将近 10位工作人员都是北京电影学院的保安,我在电影学院学习的过程中,11到15年一直在电影学院兼职保安的工作,都是白天上课,晚上上班。在保安队里认识了共同爱好电影的这些朋友,没有他们的支持与帮助是

不会有这部电影的。

那四年的学习是纯粹的电影时间,没有杂念,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拍电影,只是很享受在影像世界里。所以这个片子整体的拍摄时期我们都很开心,虽然条件有限,但没有觉得苦什么的,能拍自己的电影,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杀青的时候,我们去送爷爷和三头牛,爷爷哭了,哭得很厉害,因为他一辈子只身一人,无儿无女,这一个月的拍摄,我们就好像是他的子女一样,他被这突然的情感闪住了,回去的路上我在想,这种情感会不会是对他的另一种伤害?

《最后的告别》幕后花絮

片子在剪辑过程中反而很煎熬,后期我一个人在剪,又是剪自己拍的电影,极其痛苦,后来磊哥的加入帮助很大,有个旁观者可以拉着我抽离出来,我们做了一些内容上的调整,使表达更加准确精炼。再也不要剪自己拍的电影了!

Q:相比方圆,似乎他的父亲方路军才是影片的主⻆,你怎么看待这个人物?

是的,父亲其实也是当下时空的方圆,他们的内部世界是相似的,我没想批判父亲这个角色以及这个身份,他在那个时代是无奈的,宿命的,不可反抗的个体代表,这个片子是送给父辈的,父亲的人物特性来源于我的父亲,片子里出现的三首诗,是我父亲以前写的,也是他当时真实的生命感受体验。

片中的父亲其实一直在抗争,他也是受制于上面的父权,这个父权不只是爷爷,也是时代的,体制的。父权的功能是“不”的功能,孩子获得主体性的时候,就只能接受父亲的禁令,放弃对母亲的欲望,这个禁令是象征性的,就像时间错乱的手表一样,他在试图去跟上时代的步伐,直到女儿的意外去世,才彻底把他整垮掉,当手表落井的那刻,他也被黑暗的深渊所吞噬。

《最后的告别》剧照

Q:影片结尾结束在一场太阳雨中,那是真实存在的吗?最后一镜的空镜头有何喻义?

太阳雨是在剧本中设计的,片子里所有的雨戏都是我们营造出来的,一些雨戏因为制作条件的限制,有一些画面呈现上的问题。太阳雨在原剧本中是代表着宿命的东西,小时候每次下太阳雨的时候,我们都会唱一句童谣“老天爷不讲理,出着太阳下着雨”。

《最后的告别》剧照

Q:影片结尾给人一种很强烈的延伸感,在表达三代人的命运时,有没有感觉因时⻓限制而篇幅不够?

最后一镜头在剪辑的时候修改过很多遍,有多种尝试,最终定的现在这个镜头,不想把落点在人物身上,就像你说的这个镜头有延展感,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更是所有生命的孤独,流淌的水面,飞燕,孤牛。所有的一切!

《最后的告别》剧照

因为时长的问题电影的篇幅受限,不像文学作品和电视剧,但电影有它的特性,通过镜头语言和蒙太奇观众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精神世界,沉默的爷爷在双手祈祷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在为过去的一切赎罪,赎自己的也为赎别人的。一口井出现三次,两人的生命都在此结束,我们感受到命运的轮回。雨滴和泪水混为一体在方圆脸上流淌时,那种影像的情感力量是独特的,也是无限的。命运是无法言说的,但可以在人物的缝隙和裂口处以隐喻的方式呈现受难的美,这是电影的魅力所在。

Q:徐冰的作品《蜻蜓之眼》中用了许多监控镜头来组成整部影片的剧情,注意到该片里也出现很多监控视⻆下的镜头,除了是他的工作之外的寓意是?

工厂/监控来源于我的个体生命经验,监控就是内部和外部世界的连接,当一个聋哑人在封闭的环境观看监控时和普通人观看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无声的,观众在看电影里的监控时也是无声的,我在想,这样是否可以尝试一下让观众感知一下自己作为聋哑人的感觉。

《最后的告别》放映现场

监控是割裂空间的,我们可以同时看到多个空间在一块大屏幕上,看似我们看到的东西更多,其实是更少,就像现在的世界一样,我们在互联网可以很快捷的找到讯息,我们今天可以吃个明星的瓜,在同时另一个空间在被洪水侵袭。监控着世界,控制着世界的一举一动,我们并不安全,因为这些东西看不到我们的内部世界,反而时时刻刻影响到内部世界。方圆每天看着工厂仓库里的女孩,看似很了解她,但最后工厂女孩的哭泣代表着,你根本无法感受到我的痛苦,我也无法感受你的痛苦。

从左至右分别是导演张中臣、男主演王耀德、女主演罗梦思

Q:这部影片中,“镜子”出现的频率似乎非常高,这是因为什么呢?电影中小男孩多次更换了其面具的颜色,这是否有其他的用意?

镜子的运用一是因为电影的叙事空间,镜子可以带来视觉上的错位,可以映射记忆,在拍摄前看了拉康的一些镜像理论,镜子可以从视觉上象征主体与客体的转变。三次镜子的出现,三次井的出现,三次面具的出现,三次鸡蛋的出现。三次代表着三界,想象-象征-实在,需要-需求-欲望,想象的父亲,想要得到母亲的爱,想要成为母亲的儿子。

方圆对家庭的心理情结是以重复出现的元素构建主体(父亲)对环境的各种身体和心理的反应,这些元素又再反噬方圆的内心,和父亲的主客体关系发生转变,当他在井边看到父亲虚焦的身影时,他就成为了父亲,当他最后一次远观加油站戴面具的小男孩时,他就成为了改嫁后母亲的儿子。我不知道这些表达能否传达到观众,这是在拍摄和剪辑的想法。

导演张中臣与观众交流想法‘

Q:影片里多次出现的《桃花源记》是否有别的用意?影片中出现的一头从小⻓到大的牛贯穿的全部剧情,牛是否作为一个重要的意象,或有别的含义?

《桃花源记》是上学期间必背的课文,很奇幻,小时候经常做白日 梦幻想里面的场景,就把它放在了电影里,在第一次小牛转时空的 时候,学生在朗诵它“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小牛跟着时空隧道回到过去,牛在农村是劳作的工具,和土地上的农民很像,每日汗洒土地,就像父亲1980年写的那首《老牛泪》:

锁头肚带人未早,

犁翻新泥寒雾绕。

里外吆喝声声紧,

纵横锁耙知未了。

俯首耕种万颗籽,

汗酒阡陌一根草。

一身鞭痕无人抚,

泪润黄土谁知晓。

牛在西方又有神性的东西,原剧本里有句引言,大意是“小牛哞哞叫,圣婴惊醒了, 不哭也不闹”,后来剪辑的时候感觉太直白就拿掉了。片中的几处牛哞叫声,“哞”的叫声很像聋哑人叫“妈”的声音,它可以让观众感受到方圆对母亲的欲望,被爱的对象,但是这种爱到最后又是想象的幻觉,因为爱是不可抵达的。

《最后的告别》剧照

Q:将这部影片的主要叙述视⻆给到了方圆这样一个聋哑人身上,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选择聋哑人作为主角是因为小时候我的一个堂妹是聋哑人,旁边的邻居也有聋哑人,我就很好奇她们的内心世界,男主的饰演者是我的一个好朋友,他是南方人,他的生命经历和片中的方圆很像,他话很少,状态特别好,开拍之前他在平顶山的村子里住了一个月,又去聋哑学校呆了半个月,在聋哑学校体验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聋哑少年,也就是方圆少年时期的饰演者,这个少年的父母也是聋哑人,虽然现场沟通起来比较麻烦,但还是想这个片子里能留下他们这个群体的身影。我想整个片子是比较安静一点的,不需要什么言语,通过肢体和神情去传达,再用蒙太奇解构其意义。

《最后的告别》映后交流

Q:地域特色,这是否也是作为导演的一个⻛格元素?

这是我的第一部长片电影,很多东西都是我自己的生命经验,地域的空间性塑造了人的性格,我出生的地理位置就像拼贴的监控画面一样,既是割裂的又是统一的整体。我觉得新导演还是要把电影语言用扎实,再慢慢去打破一些东西,我还在学习摸索阶段,不会把它框住在一个风格下面,会继续对心理的,神秘的,黑暗的东西着迷,这些东西能让我慢慢看清自己的内部世界。

《最后的告别》杀青剧照

END

 4 ) 语言本身会给人带来惰性,画面反倒是更自由的

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马孔多本是个与世隔绝的小镇,相较于吉普赛人的到来,失眠症的入侵似乎才是更大的威胁。为了抵抗随之而来的失忆,何塞·阿尔卡蒂奥会用墨水给每样东西注明名称,可是标签本身并不能使人记起它的功用,一切仍需详加解释。可一旦标签文字的意义也被遗忘,靠词语暂时维系的现实终将一去不返。

在张中臣的处女作长片《最后的告别》中,影片的男主角方圆本身就是个先天聋哑人,那个靠词语维系的现实几乎是不存在的,可讽刺的是他始终无法与过去的痛苦记忆作别,并且几乎享受不到言语表达所带来的情绪释放。可是这些都不算问题,就好像语言本身反而会成为一种障碍,透过影片充满想象力的镜头组合,导演无疑是找到了一种描述失语者世界的自由。饶有趣味的是,导演似乎又不全然信赖画面的叙事潜力,贯穿影片的浅焦摄影似乎暗示着男主方圆所能看到的那个世界本身也是残缺不全的,暗合了他失落一生中与外部世界的隔绝。

撇开男主的先天聋哑身份不讲,寡言少语的现象在艺术片中并不少见,蔡明亮影片中的李康生本身也是个与周遭世界格格不入的失语者。在《最后的告别》中只有寥寥几句对白,节奏迟缓又滞重,仿佛影片本身就还原了一种与聋哑人交流带来的困难,本质上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困难。事实上,语言本身是会给人带来惰性的,我们早已习惯了去听别人去说什么,习惯了去看有大段对白的电影,于是一旦别人突然不说话了我们反倒是无所适从的了。当然,在脱离了台词或说言语的情态下导演本身并不畏惧讲述本身,他反倒提供了更多关于观看的可能性。

我们众所周知的那些“慢电影”导演,其实他们本身也是无法忍受静的本身,却又抵抗盲目运动的诱惑。诚如影评人罗杰·伊伯特所说,每一个热爱电影的人最终都会抵达小津安二郎的视界,从而领会到电影的本质并非运动,而是运动与静止之间的抉择。在《最后的告别》开篇其实我便已经感觉到,导演在寻找动与静之间平衡所做的努力,并且是如此的令人难忘。远处青山中静观一切的观音,水中的波纹,以及之后颇具象征意味的白牛缓慢地走来。

当然,导演肯定不会不知道,在一部充满了意象之美的影片中,如果观众找不到属于他自己的诠释,就很容易迷失在抵触的情绪之中。但换个角度,《最后的告别》似乎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宽广的角度去臆测埋于其中的潜意识,每个人似乎都能找到他理解的通道。比如对于我,影片中男主方圆拉马车的梦魇般的画面,很容易联想起贝拉·塔尔影片中人马皆疯的执念以及维克多·斯约斯特罗姆《幽灵马车》一片中的鬼魅气息。

事实上,我们都发现张中臣所描述的乡土世界与印象中的现实主义题材大不相同,甚至与我们认知中的现实世界中人物的情绪感知模式有点背离。换个通俗的说法,他的影片是不是也缺乏了诸如侯孝贤电影中的人情味和烟火气?但这不代表,他不关心人物的情感走向、遭遇、交流困境、家庭变故带来的隔绝,只不过他是以一种与众不同的通感手法让情感和事件都融为一种抽离的姿态。我猜测,这可能与导演本身是个彻头彻尾的现代主义者有关,他似乎畏惧在影片中渗入更多的现实,就会破坏了自己内心的理念世界,于是他只能选择一种他所认可的方式去描述一种乡村现实,并尽可能地摆脱一种穷山恶水的审美。是抽离的,所以也是现代的。仔细察看,在浮于乡村表象之下的,其实是导演对于地形与材质本身的迷恋,我倒反而更想看一部由张中臣所拍摄的都市电影了。

 5 ) 从西宁First青年影展看片谈到《重视电影的文学价值》

7月28至8月1日,到西宁参加今年的第15届First青年影展,只看了20部竞赛长片中的6部电影新作,当时没有及时地在豆瓣上发表意见及打分,为的是等等影展评委的评价结果。现在影展颁奖典礼过去了,影展最后的评奖结果似乎与我的见解不大相同,对比一下,似乎可以思考一些问题。

我只看了6部竞赛长片,心里对它们的打分是:剧情片《浊水漂流》四颗星、《裙子剪刀布》三颗星、《一个人的葬礼》三颗星、《最后的告别》三颗星;纪录片《孤注》四颗星、《两颗星球》三颗星。

评委会最终把最高荣誉“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同时颁发给了影片《最后的告别》,给了《一个人的葬礼》“一种立场”荣誉;《浊水漂流》获得“特别荣誉”。这和我的判断不大相同,倒是由每场观众现场投出的1.5万张选票选出的“观众选择荣誉”最佳剧情与记录分别是《浊水漂流》、《孤注》,和我的喜爱相同。 再看看一些高校青年学者自发地在First影展中打出的影片评分表:

你看,他们里面对《浊水漂流》、《孤注》、《一江春水》(此片女主获得评委会给的最佳演员荣誉)也都打出了高分;《最后的告别》和《一个人的葬礼》只得了2.8及1.6的及格和不及格分。 最近一篇《青年导演“死于”豆瓣开分》的文章也颇引人注目。 现在在豆瓣上,《最后的告别》和《一个人的葬礼》的得分是7.0(330人次)和5.8(359人次);《浊水漂流》达到7.8(1043人次)、《孤注》8.2(742人次)。我没有看过的《一江春水》7.1(491人次),口碑也很不错。这篇文章指出“豆瓣无罪,而在于我们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 对比这些,我并不是在非议本届First影展的评委们的工作。我体会他们是在坚持以“提倡青年人的创新精神和艺术探索”为原则的评价主张,这和去年评出的两部极具创新、先锋意识的最佳影片《情诗》豆瓣6.8(785人次)及“一种立场”荣誉的《艺术死了》豆瓣7.1(598人次),一脉相承。

此次观影和评价过程,使我想起了41年前,我们第四代导演刚刚出道时的一段往事,更回忆起当时张骏祥老导演的一次演讲《尊重电影的文学价值》!

那是在1980年初春,文革结束后电影局召开的第一次电影创作会议。会议上放映了被打倒、停拍电影十年的老一代电影人在1979年拍出的新作:《李四光》(凌子枫)、《归心似箭》(李俊)、《从奴隶到将军》(王炎)、《啊,摇篮》(谢晋)、《二泉映月》(严寄州)、《傲蕾一兰》(汤晓丹)、《吉鸿昌》(齐兴家、李光惠)、《北斗》(周予)等佳作,也放映了第四代青年导演当年刚刚拍出的处女作《苦恼人的笑》(杨延晋)、《生活的颤音》(滕文骥)、《小花》(张铮)、《瞧着一家子》(王好为)等,新老导演们对它们进行了热烈地讨论。结合作品和当时正流行的理论文章《丢掉戏剧的拐杖》(白景晟)、《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张暖忻、李陀)的艺术大讨论,时任上海电影局局长的张骏祥老导演,在创作会上做了《尊重电影的文学价值》的长篇发言。

张骏祥导演(1910年12月—1996年)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美国耶鲁大学戏剧研究院;解放前后创作执导过话剧《边城故事》、《万世师表》、电影《还乡日记》、《乘龙快婿》、《翠岗红旗》、《燎原》、《白求恩大夫》等。他还是一位著作盛丰的电影理论家,专著有《建筑我们的剧场》、《导演术基础》、《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等。这次的发言后来整理为文章《用电影的手段完成的文学》,在《电影文化》1980第二期上发表。

老导演在发言中对我们青年导演当时正热衷的“长镜头”、“时空自由”、“黑白彩色交错”、“视听意象”等“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实践与理论给予当头一棒:电影语言“无所谓现代化及非现代化”,你们今天迷恋的各种“新”手法,都是过去许多国家的电影导演使用过的。电影,特别是故事剧情片,应该是剧作内容与电影外在形式的相互有机结合。电影的剧作技巧则是继承了人类千年的小说、百年的戏剧历史创作积累的经验及手法发展而来,因此电影不仅不应该和“戏剧离婚”,还必须与戏剧、文学永远“结婚”!这篇发言及后来发表的文章曾引起电影界长期的讨论,当时我们年轻气盛,似乎很不服气,反驳的文章、言论不少,

几年、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实际上早已接受并赞同了张导演的观点;我也在创作和课堂上反复重复着这一观点。所谓电影的“文学价值”就是指的电影剧作中的“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主题提炼”三大核心。

这次西宁First影展获奖的《最后的告别》、《一个人的葬礼》的两位青年导演都在我们北京电影学院学习过,在影像创作上很有才华,富于创造精神及追求魄力!前者突出的是视觉浅焦点、独特的诗意造型意象;后者刻意使用“狗的视角”,全片无对白、黑白影像;明显地看到他们崇拜的塔尔科夫斯基的《伊万的童年》(1962)、日本新藤兼人的《裸岛》(1960)等经典电影的影响。但是,除了精致、出色的影像创造外,两部影片的情节、人物叙述均薄弱、凌乱,主题提炼含糊,严重影响了观众的接受度。

时隔41年,我也想向今天的青年导演们再次呼吁或建议:“尊重电影的文学价值”!尊重就是要学习、了解文学、剧作的重要性,就是要让创作站在“文学的肩膀上”!

你们看看第三代、四代、五代导演的处女作或代表作,多数都是成功的小说和戏剧改编的,如《芙蓉镇》、《早春二月》、《林家铺子》、《黄土地》、《红高粱》、《霸王别姬》等;第四、五代代获金鸡奖最佳影片的《城南旧事》、《野山》、《红衣少女》、《人生》、《老井》、《秋菊打官司》等也是小说改编;我自己留得下去的几部作品《湘女萧萧》、《本命年》、《黑骏马》、《香魂女》等也无不是站在沈从文、张承志、刘恒、周大新等作家的肩头攀登;小说改编或原创电影剧本要有好的电影剧作家出力,《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巴山夜雨》、《邻居》、《孙中山》等,均是因为有功力成熟的剧作家做基础。

现在似乎青年导演自编自导是个时尚。但是,导演们自己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多数导演是没有独立创作剧作的能力的。”(这是我在导演教学里常说的一句话) 导演的职业造成我们把许多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找剧本、拉资金、制片、处理合作关系等等繁杂事务活动之上;而且拍片题材不断变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再聪明、再有才华的导演,也很难像作家或剧作者那样沉静下来,长久地观察、体验、分析生活中的人与事,细致、从容地构思、想象、打磨作品。所以,建议青年导演们要注意增强自己的文学、剧作素养和技能,要主动依靠小说、戏剧及专业剧作者的力量,使自己的导演创作生涯更加顺畅、长久,少走弯路。电影的内功与外功都必须具备,只想着自我表达、技艺探索,对情节叙述、人物塑造、主题开掘、类型把控的内功不下功夫,即使可能偶尔获得赞赏、奖项,却很难走向观众及市场。First近期的一些获奖影片很难成功地走入影院或网络市场的现象,值得研究。

有的青年导演说现在好的作家及小说太少,不像你们八十年代那样繁荣,没得选。其实,现实可不是这样。不仅新时期出现的作家们一直在继续创作,如刘震云、余华、贾平凹等最近都有长篇新作问世,中篇小说的新人新作就更多了;至于网络文学中的新作者、新作品更是海量涌现,《琅琊榜》、《庆余年》、《无罪之证》、《隐秘的角落》等成功的网剧就是明证。而古代、近代、现代中国作家们的著作,如四大名著、明清小说、戏曲;鲁迅、张爱玲、沈从文等等,则更是我们影视导演们永远开掘不完的宝藏。

再说一遍老话,“尊重电影的文学价值”!

拉杂写下的一些感想,仅供拍摄自己的First影视作品的青年导演们参考。

2021-8- 9 北京

 6 ) 沉默中的谦卑与虔诚

这是在西宁三天里唯一不在我的计划表里的片子。因为同档期的《不老》看得我耐心全无,于是溜出来串场去看了这部,可以说是毫无预期,还错过了开头,结果收获了最大的惊喜。

青绿色的山村,贫瘠的城镇,聋哑保安,落魄疯癫的知识分子,山羊知了和跌落井底的孩子,长镜头长镜头长镜头,拍一会儿树拍一会儿天拍一会儿牛,听起来是无数小成本边缘独立电影中平平无奇的一部,但是这部竟然做出了非常独特的质感。是一种难得的超脱了粗粝和质朴的高级。

这部的故事丝毫不复杂,豆瓣剧情简介一句话可以说完。但是全片使用极少的台词,几乎全是靠影像来讲故事。这显然是和聋哑人主角的设定一致的(想起《金属之声》里的处理,也是让人从直觉感知层面体会另一种人的状态)。这种方式看似跳跃(大概也并不罕见),但这部里厉害的是,影像的转接非常顺畅,或者说是拿捏得很好,要传达的意味既不太过晦涩也不太过明显刻意,既不会怕你看不懂,又不会刻意要让你看不懂(胡弄玄虚的片子太多了我就不举例子了!)。只要沉浸其中,就能毫不费劲地感知到那些无声的画面里所蕴含的情绪,无需任何画外音旁白。我觉得这样的克制非常尊重观众的智商。

第一次被触动的时候,是已经露出疯癫神态的爸爸抱着残障的孩子走出门外,无需明说便知道是做好了遗弃的准备,夜色里与他对视的山羊发出一声凄厉的咩,简直就是某种基督教献祭羔羊的隐喻。时间线再三跳跃,来龙去脉的交代都被舍弃,但是你依然能知道家里多了妹妹、妹妹多么可爱受宠甚至是家里的光亮。妹妹掉进井里的时候发出微弱的一声惊呼,你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但同时又猜测是不是出事了,可是聋哑哥哥怎么听到这声惊呼呢?导演用了掉在地上的一个静止不动的手电筒光斑进行了提示。跟着聋哑哥哥跑过去的时候我一边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一边捂住了惊呼的嘴。这太厉害了。然后呢,蝉蛹的画面分别出现在这个情节前后(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之前是铺垫事故原因,而这之后是蝉蛹在油锅里炸的画面。镜头直直地对着那些在油锅里膨胀挣扎的蝉蛹,这一幕是全片最让我震撼的画面。我第一次发现,蝉蛹的形状多么像一个婴儿啊,被油炸到肚子裂开白色的液体涌出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头皮发麻了。那完全是一种生命的不可承受。而再到妈妈突然离开、爸爸在旷野里燃烧起大火,一切的一切过程没有人说话(除了葬礼时妈妈的哭喊),没有人表达,只有沉默和沉默。那是一种彻底的无力。(还有监控!无声的监控!怎么会有这么妙的设计!)到了最后已经不想再听任何台词了,只想沉浸在男主角沉默而孤独的神态里。一次次被戳中,一次次看哭,完全被牵着走。那种看哭里没有理性分析,只有纯粹的感性的共情。

像这样的细节我可以絮絮叨叨举出一百个,因为这就是这部片子耐心地处理细节的方式。这种方式获得了我极大的敬意。并且让我毫无保留地被拽进了导演的那个无力又悲悯的世界。

啊,提到了悲悯,我又想单独说说关于宗教的隐喻了。羔羊显然是聋哑男主(当他抱着妈妈艰难地发出咩咩的声音叫妈妈的时候这几乎是明喻了),救赎、献祭、替代这样的意味可以有无数的展开,除此之外基督教的隐喻大概还有后面贴在显示器上的十字胶带。对于这部分我一开始有点怀疑是不是自己过度解读,但后面又出现了巨大的观音大佛,让我觉得不管是否有关基督教、不管是否真的信任何教,导演对宗教可能确实有那种出于未知的敬畏和亲近。这也让我有很强的代入啊,大概这也是我对宗教的态度。世上所有大佛的意象都是压迫性的。虽然这种压迫性是人造的,但是既然人类会造出某种高于人类的存在,就意味着人性中是存在某种高于人性的东西的。甚至让我觉得,导演的那种耐心、那种对于视听的雕琢,其中有种神圣感在里面,说是神性也不为过。因为这意味着某种谦卑。如果你去看那些佛像造像你就会体会到,所有佛像展现出来的神圣与美,都是造像者的谦卑和虔诚的体现。

是的,谦卑!写了一晚上我终于找到了观影过程中我体会到但无法表达的东西了!很有意思的是,看的时候我对整个片子不知道任何背景信息,看完之后才知道这是出身保安的导演作品。但是知道这一点的时候,我就突然理解了它里面强烈的真实性。就像那些打工诗人的真实性一样。一种无可替代的诚实与谦卑,永远无法被伪装出来。

好像说得有点多了,我承认我对这部片子的评判有种非理性的热情,但不管怎么说,在看完这部片子整整五天后闭上眼,我还是能体会那里面的风声,那些憋足劲儿的奔跑,那些在油锅里被煎熬却无处可逃的蝉蛹,和那场燃烧的火焰。无声的力量最为致命。希望这股劲儿可以在导演未来的作品里继续生猛地存在下去。

 短评

短短百字可能无法表达对这部处女作的推崇了,等我长评吧!这五星提前打给作者的第二部长片了

7分钟前
  • 枪杀杰西詹姆斯
  • 力荐

#15thFIRST#三星,一星给美术,一星给摄影,一星给焦点员。前半段确实好睡,故事也不太重要。但浅焦距的摄影风格很惊艳,视觉的虚化通感男主的听觉聋哑。把农村拍出了某种阴郁又通灵的独特韵味。虫子和白牛的意象很棒。配乐和声音也很好,男主有丶李康生的味儿,文本跟《活着》没半毛钱关系,导演安徽蔡明亮。

10分钟前
  • 夜游神
  • 还行

苍蝇连接人与牛,两颗温热的鸡蛋连接柔软的心,父亲的背影与电扇的阴影重合,死亡一般笼罩大地,不论儿时还是当下,害怕时都会像牛一样哞哞呼唤母亲。

13分钟前
  • 周圣崴WAI
  • 力荐

聋哑人主角,素人演员,全片只有少数几句对白。导演91年的,视听修养极好,用意象、镜头、音效、空间来构建时空和叙事。非常学院派,但不故弄玄虚和炫技,本届FIRST最具国际气象和作者潜力的青年导演。(敲开心我最爱的电影最后拿了最佳剧情长片+最佳导演!!奶中哈哈

1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FIRST看一半跑了系列 #2

21分钟前
  • 刀下
  • 还行

这是一部属于大银幕的电影,躁热的夏日在不停的蝉鸣声中此起彼伏,从蝉幼虫到破土而出,再到被捕获下油锅炸至金黄色,如此宿命般的是父亲这个角色,在那个时代下不可反抗的时代代表。喜欢太阳雨后的最后一镜,有着无限的包容和延伸,那不再是一个家庭的故事,是目光所及之处所有的一切。

25分钟前
  • 水片
  • 力荐

沉溺于自己坚信的体系逻辑之中,幸运的是所设计的内容的确成立了,但依旧有严重过度之感,要是抽离出来一些会好很多

26分钟前
  • qw0aszx
  • 还行

新时代拍《活着》需要足够的勇气,一不小心就会落入自说自话的陷阱,但这片视听特别好,熬过前半小时渐入佳境,在无声的固定的镜头下,一种鬼魅的恐怖感从银幕上溢出来,黑暗中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简直就是字面意义上的“遗传厄运”。这片子要是交给A24感觉完全可以进圣丹斯主竞赛或者戛纳导演双周。但可以想见本片大众口碑会不太好,因为其完全不讨好甚至有点冒犯观众。

29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刚刚出生时出于本能地啼哭,妹妹落井时含糊地呜咽,母亲离家时绝望地沉默。如今凝视着监控录像,数个无声的世界可供窥探。女孩的电瓶车没电可以用绳子牵着走,孤岛上不出声的白牛又能用什么出逃。父亲的手表落入深井,父亲的诗歌烧成齑粉,父亲的名姓变成通缉。又聋又哑,仿佛是命运给予他最大的恩赐。

34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视听语言很好。叙事上,这是一部很主观的导演电影,对一般观众是不太友好的,显得有些沉溺自我。

35分钟前
  • 沙里寨的沙里飞
  • 推荐

2021.8.2因为跟后面一场时间挨得很紧,前面节奏比较慢,所以计划提前退场,后面随着剧情推进脉络逐渐清晰,剧情也加快,渐入佳境,退场前还是有些遗憾,来不及等到主创互动环节,希望下次有机会可以重新看完。牛牛好可爱(•͈˽•͈)2021.8.2最佳导演,最佳剧情长篇,导演发言有点儿好玩儿

40分钟前
  • 而安
  • 还行

难得的整部片都挺均匀的

42分钟前
  • Leave no trace
  • 还行

唉,以前只要是不午睡看片就睡,现在中午看片也熬不过去(甚至不止是艺术片)。这部片的摄影和音效都实在太棒,然而为了聋哑人主角的安静音效和漫长到天尽头的镜头,也就实在太催眠。

45分钟前
  • seamouse
  • 还行

五星好评,你的才华,终被看见!

47分钟前
  • 李不晚
  • 力荐

20210801 First·西宁奥斯卡 本届奥斯卡最后一部,也是充满惊喜的一部。在视听语言的探索方面,毫无疑问是本届影展的佼佼者,也较为符合First的调性。很多精心设计的镜头,处处让人感到主创们有意识的美学创新。尤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对于声音的处理,对于不同介质声音极具表现力的捕捉和呈现,成为表现影片主角聋哑人心理世界的重要手段,配合以大光圈浅焦的广泛使用,勾勒出一个官能丧失之人异于常人敏感的内心和感官世界。影片的缺点也很明显,特别是在剧作上显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主创团队多位电影学院保安出身的背景,也给这部电影增色不少——但仅仅是在场外。

52分钟前
  • 推荐

Nope

5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映后现场观众之间因为对电影的不同评价产生了非常激烈的争执和冲突,可惜我看完就走了,没能目睹这么戏剧的场面。不过感谢胤祥老师远程带我吃瓜。感觉今年大家对电影的评价真的挺两极分化的,或许一直都两极分化吧?这部电影我自己看下来就是感觉比较累,一方面表达方式比较晦涩,镜头组接理解起来也比较费劲。关于孩子溺水这个社会议题的确非常值得关注和探讨,但是我个人觉得导演可能并不特别具备这个能力。另外我想到如今因为电话手表在孩子中非常普及,即将做到全覆盖,未来完全可以考手表手环来实现对孩子的及时监管干预保护和救援,当然很多人又会认为这是一种隐私侵犯和自由干涉了。但是鱼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

59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还行

支持王磊骂那位二逼观众(其实没有骂),中国多么需要这样的制片人。PS:这位傻逼观众最近还私信骂我然后拉黑我。我看你年纪不小了,还搞这一套,肛试子做多了?

60分钟前
  • 刘右小饭
  • 推荐

影像的拼凑和符号的堆叠,无法浸入。

1小时前
  • matchbox
  • 还行

可以但不必。

1小时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