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正片

主演:乔·阿尔文,加内特·赫德兰,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范·迪塞尔,李淳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1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2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4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5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6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1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14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15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16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17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18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19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伊拉克战争时期,来自美国德州的19岁技术兵比利·林恩(乔·阿尔文 Joe Alwyn 饰)因为一段偶然拍摄的视频而家喻户晓。那是一次规模不大却激烈非常的遭遇战,战斗中林恩所在的B班班长(范·迪塞尔 Vin Diesel 饰)遭到当地武装分子的伏击和劫持,而林恩为了营救班长不惜铤而走险冲锋陷阵。视频公布于世让他成为全美民众所崇拜的英雄,然而却鲜有人理解他和战友们所经历的一切。为了安葬班长,B班得到了短暂的休假,因此他们得以受邀参加一场在德州举行的橄榄球比赛。林恩的姐姐因某事件深感愧疚,她希望弟弟能借此机缘回归普通生活。而周围的经纪人、球迷、大老板、普通民众则对战争、卫国、士兵有着各种各样想当然的理解。球场上的庆典盛大开幕,林恩和战友们的心却愈加沉重与焦躁……天网恢恢无敌看板娘A计划续集粤语奔跑吧少年第四季万事屋斋藤到异世界他们有什么异世界居酒屋 阿信 第三季危情营救完美陌生人弗莉卡2橄榄树学校怪谈3妻子变成大佬博士的爱情方程式小公主艾薇拉与神秘王国魔术师:不可能的生活终极危情(国语版)前妻送了我一副镀金棺材大师2021海德、哲基尔与我幸存者:角色之争第三十五季全职法师 第二季南溪河畔被迫成为反派赘婿第二季嘿,孩子!转身说爱你比丘特的眼泪回归2023斗罗大陆主竞赛原始生活21天第五季恶魔城第二季101忠狗没有出口的海神秘村梦幻之旅最好的婚礼超能陆战队天空上尉与明日世界捕手2021好戏登场2022王国第一季我们是大人真实人生

 长篇影评

 1 ) 120-FPS 大斧,和你的小木门

“从来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电影感”

“一切剥离感受谈故事都是耍流氓,反之则不”



1、120 FPS大幅改变了运动镜头的意指。
看到资料说,人眼平均采样率在45 FPS左右,少数人可以到60+。但考虑到人眼应该是个不均匀采样,120 FPS相比24 F,甚至60 F,仍能带来更多的信息量。
由是,一些常规帧率电影里过快的运动在《比利》中却速度正好,如球赛开始前的一场新闻发布会,有一个较快速的摇动镜头。它基本上完成了“环视”的动作,在24 F电影里,完成相同功能需要两倍以上时间。(这个镜头在24 F里应该是个“业余的”灾难。)24 F电影中的快速移动通常用于表达“晕眩”,“惊诧”等感觉,在120 F电影则需要更快的速度来达成抒情功能。如比利幻想与啦啦队女孩在家中进行性爱,有一组进入房间的镜头,速度已经很快,但仍然不够快,导致冲击力不够。(这组镜头在24 F里或许恰好)与此近似的瑕疵镜头,是在队员们用餐的一场。有一个餐食的摇动+移焦镜头,那个镜头在120 F条件下显然过慢了,无法还原“注意力转移”的动作,显得很机械。
与此同时,一些运动镜头的轻微颤动也更为明显,放大了轨道镜头中的瑕疵。

2、“动物”的春天?
与上一点同样的原因,任何演员的轻微运动都更容易感知。一颦一蹙都更加易见,这让比利传达情感的能力大大增强。数个比利的特写镜头让人动容。摇动的树叶,飞鸟也更加具有感染力。与此相对,一些“死物”就显得了无生气,室内场景甚至有点让人窒息。(或许是恐怖片的新方向。)看来大体上,120 F会是个“动物”,“动作”占优的世界。
损失是,人物的象征性基本没了。由于人类运动速率不可能大幅浮动(与镜头运动不同),即:人不能慢速眨眼,也不能超速皱眉,所以难以达成超日常的效果。例:以往通过控制演员肢体以获得“雕塑感”的做法基本失效了,《圣女贞德受难记》在120 F下是不可能的。

3、李安没有浪费120 F。
从某些角度,李安已经走到了120 F的尽头。
电影早期的基本范式是24 F+固定镜头,24 F让我们损失了一些细节,而固定镜头是一种强制性注视,这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两相抵消,我们获得了一个与自然感受相去不太远的世界。早期电影的运动镜头也以稳定性的运动为主。随后,手持摄影兴起,帧率仍然保持24,因为人的视觉自带稳定系统,所以手持镜头基本上让我们看得“更少”。这类电影构成了“次视觉”,当然数码影像的锐利性做出了部分补偿。(由此看来,手持浪潮跟数码机器兴起基本同步可能不是巧合,跟机器便携性相关度反而没那么大,不然难以解释五十年代手持摄影机出现后,固定镜头仍然占据主流很久)李安使用120 F让画面更逼真,同时通过固定/稳定运动镜头让我们看得更清,最终效果或可称为“超视觉”,再加上相对现实主义的表演,那就是“超超视觉”了。
而且李安在片中用超视觉拍摄了“不忍看”的场面——战场杀敌,也拍摄了“无法看”的场面——几万人的体育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李安已经去到很尽了。所以整个片都有些过量的感觉,像是一部120 F exploitation film.
由此做出预测,120 F+手持镜头,两相抵消下视觉感受可能会自然一点,期待Andrea Arnold来部120 F。《比利》片中有个很惊艳的镜头,360环绕比利转。在24 F下这么转视觉很容易丢失焦点,但现在刚好。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感受到环绕镜头传达出“注视”的效果,与之相比以往的环绕镜头都是跛子。相信这样可供开垦的荒地还有很多。
或者120 F+象征化的表演?期待蔡明亮拍一部120 F。其实,他在《行者》《西游》里面做的事情已经在朝这个方向走了。
另,电影会朝“超视觉”还是“次视觉”走呢?还是保持不偏不倚?

4、问题和讨论
为什么影片的光打得这么平均,这么难看?跟120 F有关系?
如果120 F有点过采样,那么随之上升的快门速度对于视觉接受有什么影响?

 2 ) Billy Lynn:一次技术探索,一次心灵冲击

写在前面:首先说明一下本人业余影迷一枚,观点不一定有参考价值,且全文先抑后扬,不乐意看全了的请不要以偏概全评估电影好与坏。总结一句话,这部电影值得每位爱电影或懂点电影的人去支持,爱看商业爆米花的可能不一定对你的路,不过不管怎么说李安大导首位尝试如此高速摄影,能看得出他压力还是相当大的,我是一定会支持还准备二刷了,谢谢。。。

以下正文:

NYFF观影归来,还意外收获了李安大导开映前讲一段体会,简直超值hhh。感觉有好多感想要说好多槽要吐,随便写写自己的看法吧。

看Billy Lynn之前,头场媒体评论场已经结束了该有评论po出,手贱搜了搜critics,综合一下,为公允起见统计多数,得到两个信息:一、看这部电影就像看HDTV;二、the best word of reviews is “mixed”。
我很惊讶,也很迷惑:这是出了什么问题?以及真的出问题了吗?
然而看完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确实没有比这更一语中的的评价了。因为我个人最直观的感受也是这两点。只是有一点我误判了,那就是这两条评价其实并不表明这电影拍砸了。或者说,很难评判这部电影好与不好,它有惊人的缺陷,同时也有惊人的优点,给我带来最大的感受,其实是两者巨大的冲突产生的冲击感。而这可能也正是大部分初次对新技术进行尝试作品的共性:不成熟的探索之中,第一被注意到的必然是缺陷,而后才能够探讨运用的技术有没有前景,是否有必要继续实验下去,假如有潜力其余各部门要如何配合着革新,这技术选择怎样的情境来运用更为恰当。

我整个观影过程的感受其实分为两个阶段,以Lynn的half time walk为分界。

第一阶段,以Lynn前线回来被邀请去football game一路上publicity活动中所见所闻为主,中间穿插战地训练过程、回来后家庭生活几个回忆片段。
从第一个镜头起,就有一种感觉:哪里不对劲。想想看,确实是看HDTV的那种感觉:你说不出来哪里不太对,但是的确,镜头所见,和平时眼中熟悉的场景并不一样。为了确认这个事实,我还在人物做动作的时候和前面观众的小动作对比了一下。。。真的明显不同。的确是所谓的hyperreal:每个细节都非常清晰,清晰到背后的背景演员一举一动也能够看得一清二楚,仿佛焦距这种东西不存在,演员即使快速动作也不存在模糊的情况。但是,这恰恰是致命的缺陷:我们眼力所见,本来就不是这样。让眼睛的能力大大提高,结果就是带来无数distraction:注意力都被与平时不同的那些地方所吸引,导致真正应该被注意的主体剧情反而被分去了焦点。附带一提:当眼前buffet出来的那一刻,已经不是distraction,我简直是被吃的深深attract完全没在注意主线在干嘛了= =
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的体验,就是一旦镜头运动,我必然意识到:这是在通过镜头看世界。直观来说,就是仿佛眼前套了一个方形的黑筒,这一点让我始终无法进入剧情。后来分析了一下,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人眼所见,边缘范围是模糊的。而120fps摄影导致整个画面无比清晰,边缘处的对比就被无限放大了。平时眼睛运动的时候就是主体变模糊边缘物体逐渐清晰的一个变化过程,所以镜头不动还好,一动注意力就全被这之中的“不合理”吸引了。而且镜头快速转动的时候,我还会晕车。。。

上面这些发现导致我思考起来两个问题:其一,演员在这种拍摄方式下,应该怎样表演。我忍不住注意到,在这样的拍法之下,镜头中不同的演员动作“真实性”差异很大。有的演员肢体动作看起来非常之假,怎么说呢,就是blooper视角看表演。。。而有的演员看起来和正常电影相差不大,还可以接受。还有的演员,竟然让我看出了演技,对,我说的就是Kristen Stewart。。。KStew粉不要打我。。。开个玩笑,其实KStew还是有演技的啦,只是我一直觉得她的表演方式有点过于“收”(这个也许带了个人偏好滤镜)。可是在这部电影的镜头之下,KStew的表演非常真实动人,尤其是和其余演员的对比之下更加明显。我想也许是在高速摄影下动作会产生“放大感”,于是本来夸张系的演员肢体语言显得更加夸张,产生造作感,而动作内敛略显平板的却会放大到刚刚好的地步。再联想一下,可能类似于舞台->电视->电影这样镜头视角一步步放大的关系,只不过这个链条现在最后一环是120fps电影。假如真的运用这种拍摄手法,是不是相应地演员的表演习惯也要改变?或者说,是不是要去寻找具有适合的表演方式的演员?
其二,镜头“黑洞”的问题。。。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就在想,假如这部电影不是平幕,而是弧形巨幕的话,效果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弧形幕一个特点就是边缘之处人眼会自带模糊效果,估计效果会更近似真实。而且有环绕感再加上眼前巨清晰的场景,估计效果会无比震撼。好吧其实就是VR视效啦。。。

回过头来再说说前半段,感觉我是没有办法合理评价剧情了。在这些分神点之中,剧情看似fall flat,但就没法知道是剧情确实平板了点呢?还是只是我没入戏导致这么觉得的呢?也许换成平常的拍摄方式剧情看起来也还不错。所以这点就不谈了。

想起来再补充一点:好多切镜的地方简直是坑爹啊!尤其有几个淡出的,仿佛PPT换页,我真是印象深刻。。。想想为什么,好像也是影像太清晰的锅,画面不够模糊导致人脸都淡化没了轮廓还清晰地映在屏幕上,简直吐槽不能。看的时候还气愤地想怎么不踢了摄影剪辑换个人,后来仔细一想,谁都不熟悉新技术,这些问题都难免。

总结一下第一阶段基本就是:脑海里不断飞吐槽弹幕,同时还在努力集中注意力看剧情。。。简直要了亲命。

下半段第二阶段。看完这部分,我整个人都不一样了,对这部电影的看法也和前面半段完全不同了。对,就是完全不同了。这部分我个人认为,才是重点,重中之重那种重。

我对电影观感的改变从Lynn走下台阶那一刻开始。一段交叉剪辑,烟花错乱到战场硝烟,混乱的鼓点声穿插枪声,欢呼的观众人声鼎沸混杂战场上的吼叫,我整个人都呆在当场了。说实话我已经记不全也记不清具体中间是穿插了哪些具象或抽象的场景,可是我真切地记得那种被眼前突然涌入的各种声光信息灌满,以至于反应过来时发现自己和主角一样,手在发抖的恐慌感和无力感。拿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被水淹没,不知所措。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象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将PTSD具象化,能让没有经历过的人体验到这种感受。李安做到了。虽然我没有经历过,也不知道这种感受是否准确,但是这样的感受至少一段时间内我是忘不了的。

后面一段战场交火完完全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120fps摄影令人震惊的优势。这是我认为的整部电影的高潮所在。甚至我想,很可能就是为了这一段,李安拍了这部电影。在杂乱的、快速运动的场景中,战争场面的真实感变得触手可及。在徒手搏斗杀死敌人的那一段,我觉得自己不是在看电影,我就是在眼睁睁的,目睹了一场谋杀。尤其是从生到死过程中,两个人那面部表情逐渐的变化,我觉得我这辈子大概也难忘如此清晰,如此冷酷地赤裸裸地展示的(虽然是演的)生和死一步之遥的距离,以及一个人在那短暂的几分钟内心理所承受的如此剧烈的冲击。有的评论说这部电影看起来distant而不像之前宣传的intimate,我不这么认为。我以为,李安所追求的恰恰是在这清晰精确到使人产生距离感的短暂时空之内,在这几分钟里,在这一段水泥管中,在两个人撕扯扭打的过程看得清清楚楚的情形下,让你隔着这荒谬感的距离来体验心理上能够体验的最大冲击。这才是所谓的intimate,不是有距离感,而是有冲击感。这一下由远及近,把之前可笑的世界冲击得粉碎,突然之间你暴露在这个无比真实的世界中,无处藏身,也无处可去。我是真的shock到了。联系到之前的部分,我忽然就觉得之前那些荒谬感,那些可笑感,那些无法与世界产生联结的感觉,其实就是主角Lynn返回到“正常”世界的感受吧。说不出是有意为之还是歪打正着,看似是电影缺陷的部分却恰恰为我提供了切合剧情的情感体验。在那么一段时间里,我能够体会为什么Lynn想要回到战场。不是因为这些那些,只是因为,只有在战场上他能感受到真实,感受到生命的恐惧脆弱无助神秘和可贵,只有在战场上,在战友中,在生死之间产生的情感结界里,他才能与这个世界相连。当我感受到这一点的时候,我觉得,这部电影做到了其他电影没有做到的事情:身临其境,心感其情。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导演想要表达的,又或者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感受。看了一些评论,觉得似乎没有人和我感受类似,都是在说这只是一次技术的尝试,而非一部成功的作品。我不知道是不是东方人会来得更敏感些,更能体验到内里的情感变化。很难说是歪打正着,技术带来的冲击契合了电影想要表达的情感主题,还是导演的精心安排,带来了一次独特的观影体验。但是恰好证明一点,那就是对电影的品味和感受,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看完电影,有所收获,带着新的思考走出影院大门,我觉得就值回票价了。

总之看完了电影,的的确确是五味杂陈。如果单说前半截,我会把这部电影打在实验电影+商业烂片行列,但是看完后半段,这部电影加进了我不仅观影体验最独特,也是身体和情感体验最独特的电影行列。作为不专业的影迷,我没法预估120fps是否是又一次技术革命,还是仅仅是一次新鲜但不实用的尝试,然而漫漫电影路上,那么多新老交替,浮浮沉沉,又有谁能说得准呢。

题外话再多嘴一段,看完电影,我想高速摄影来拍些战争纪录片、歌舞剧、运动片一类的绝对光华灿烂。再就是多拍特写,展现的面部变化细节摄人心魄(虽然镜头也非常unmerciful就对了。。。李安自己都说演员化妆不易啊)。再有就是,高速摄影莫非看起来费眼,回家路上我眼皮一直在跳跳跳跳跳。。。。

写了这么多,其实我根本是不专业影迷一枚,胡说八道然而又觉得自己讲得很有道理。。。好想和李安大导探讨探讨是不是这些问题怎么改进,然而导演开场前讲了段话就回家睡觉了,有没有人能把这些问题po给Lee导看看。。。怎么说呢,看电影带来点启发总是好的。不管见解正确与否,自己思维得到锻炼,我就很满意了-。-

================================
又看了点review,再补充点想法:其实李安的许多电影都有个致命的缺陷,剧情不够抓人。也就是叙事节奏问题吧。断背山被深厚的情感盖过去了,少年派被瑰丽的视效盖过去了,到了Billy Lynn,一旦没有了其他出彩的点,这个缺陷就变得无比明显。其实我最爱的是喜宴,在我的认知里李安最适合这种风格和题材。但是作为一个导演,不突破自己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所以。。。还是希望李导能够抓到自己薄弱的点吧。虽说要求新,没短板也很重要呀。

================================
10/17更新:
首先纠正一个前面影评里的记忆错误:大量交叉剪辑出现在接近影片末尾的时候,而不在中间。Half time walk虽然也有秀场和战场的montage,但没有结尾处数量多时间长。

今天去二刷,最明显的感受是有点适应了镜头,能够入戏了。入戏的基础上剧情看得清楚多了,所以下面再说说剧情吧。

个人看法,整个电影都在表达一个有点cynical,有点反主旋律的主题:对于“战争英雄”“Bravo”八人组来说,真正的战场在Texas橄榄球赛的一片小社会中,而回到远在伊拉克的战场却像是回家。Under the scrutinizing eyes of the public, they need to fight against everyone, struggle through everything back home, yet in Iraq they got each other's back as an unbreakable team when they are forced to face the looming death.
而这个主题的展示,也就在对于每个代表群体的刻画之中展开。

首先是Billy Lynn的家人。一段饭桌上的争吵展现了家庭中的矛盾:不仅仅是政治观点的冲突,也是各个家庭成员对Billy的情感的矛盾 —— 一个“英雄”的标签打破了家中的平衡。尽管家人都深爱Billy,然而基于平等基础上的亲近感不再存在了。与之后Billy和姐姐Kathryn的对话相对比,这一点更加突出。
而后是普通民众。在球场看台上,观众们一个个来向Billy表达自己的自豪、崇敬或者是感激。镜头反打,Billy礼貌而茫然的脸映在屏幕上。对于民众来说,这些士兵就是英雄的象征,他们的祝贺也是出于善意和真心。然而这一切对Billy来说太过遥远:他并不了解这些陌生人,他们对他来说没什么意义,这些陌生人除了媒体描绘出的一个抽象的符号之外,也不了解他。
还有一群football players,各家媒体,以及一队cheerleaders。在locker room里,几个运动员半好奇半窥探地问起Billy杀人是什么样的感受。在媒体采访时,Billy脑补战友用上不了台面的真实答案而不是不痛不痒的官话来回答问题。Billy一见钟情的Faison似乎只是把Billy作为一个trophy boyfriend,尽管她的确关心Billy,在士兵们和场地管理人员发生冲突时挺身而出维护他们的尊严,但也仅限于此。当影片末尾Billy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咱俩私奔吧怎么样时,Faison一脸你不是认真的吧的表情,我想她心中的Billy大概是为国家奉献牺牲的英雄好汉,而她自己和英雄互相倾慕、为了英雄能继续奉献国家甘愿牺牲爱情。
比起这些没有恶意的角色,后面还有看起来更为冷漠无情的:一家新能源公司的老板,在午宴上虚情假意地来试探局势如何借以推测商业信息;中场秀的组织人员把他们作为吸引眼球的吉祥物来摆布驱使;一个小哥把军队当成a big fat saucy gay joke来看待;球队老板为了利益最大化压低改编电影合约价钱。在这些人眼中,他们是不是一队真实有血肉的人无关紧要,只要从中有利可图。
看起来似乎只有Billy的姐姐Kathryn真正关心他,了解他的需求。除了他的战友们,Kathryn是唯一一个在她面前Billy可以be inappropriate的人。也只有她看到了Billy的经历背后隐藏的问题,提出让他不要回到战场。

在这样的情形下,我很难想象Billy Lynn会与社会没有疏离感:在这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知道战争真实面貌是什么样的。战争被商业化了,战士作为最接近战争的渠道也被商业化了。人人都想接近他,希望获取到新鲜的信息,或者从他身上得到些利益。在这片“战场”之上,Billy要面对窥探着他内心外表各个部分,来自四面八方的无数双眼睛。他暴露在公众视线的聚光灯下,但同时又没有任何一部分真实的自我被理解被接受。球队老板说得很对:过不了多久,公众就会失去对“Bravo”的兴趣。他们在这个社会里的价值不过就是这些,利用完就没有存身之处了。而Sergeant Dime说的话则更为无奈,没有什么是对的,也没有什么是错的。社会本来就如此,每个人的社会身份决定了他的立场和想法,前面所有的人处在他们各自的位置上,理所应当会做出那些举动。而这些士兵在这社会中也不过是几个小人物,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未来还是要被上层人士的决策所操纵。所以说到底,在影片末尾Billy的选择并不真正能称为选择:在这个社会中没有他的位置,除了战场,他无处可去。

但Billy回到战场的选择并不是无奈之举。Billy说我们在伊拉克建学校,修排水系统,但伊拉克人只是恨我们。到头来除了活命,别无其他要求。生活里没有那么多神圣的理由:Billy去打仗不是为了国家无私奉献,只是因为毁了姐姐jerk未婚夫的车,为了不去坐牢不得不入伍;Billy能在枪林弹雨里抢出战友也不是什么英雄神威,只是平时训练出来,自然而然下意识的操作;Billy在搏斗中杀死了对手不是为了国家大义,甚至也不是为了为战友报仇,而是因为敌人就这样扑过来,不下手,早就没命了。再看看那伊拉克人一家,因为一串不幸的巧合,安稳过日子就再也没可能了。Everything is insane. 战场上的一切所见所闻对亲历者来说,是一场漫长的nerve wracking nightmare,是一出everything went wrong之后没人有能力扭转的悲剧。在战场上,一切都是down to earth的:八个人的性命就在彼此手里。承担一个人的死亡已经过于沉重,不能再承担更多。Billy的战友们最需要他,只有回到战场,和战友们一起面对生死毫厘,才是能让他安心的正确选择。

所以最终当战友说出“Before they kill us, take us someplace safe. Take us back to the war.”的时候,当Billy Lynn说出“I love you”战友们一个个回答“I love you”的时候,其实应该有的comical tone不见了。替代的是经过一场漫长中场秀之后,一群生死边缘徘徊的人之间共享的真诚。

看清楚剧情之后,我发现了之前理解肤浅时犯的错误:有些评论说到这部电影看起来“distant”,其实是有道理的。只不过我会换个词:“convincing”。上述所有内容,要想转换成令人信服打动人心的电影语言,要在很多细节上打磨好。而这部电影并没有做到。总有一种哪里都有点意思,但哪里都没表达尽意的感觉。这个问题一半可以归到画面上,但还有一半是叙事剪辑的问题。我想电影可能照搬了小说的模式,然而小说就算结构平坦,语言魅力还会填饱空缺,换到电影,细节不够丰满,这主题就撑不起来了。

不过就像李安导演说的,give it a chance。这个机会可以给新的拍摄方式留着,叙事上的问题就不能多恕了。

 3 ) 记录一个史上最丧观影体验

【这不是一篇有任何技术见解的影评 这是一篇写得比较乱的观影随笔 从头剧透到尾 还没看的朋友最好不要往下看了?】
“You risked your life for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How many people can say that? Maybe you didn’t understand why we were at war. Maybe you never will. But it doesn’t matter. You held your hand up and said, ‘I’m willing to die for these worthless civilians.’”
—Phil Klay, Redeployment
我出了电影院,挤上地铁,感觉路人的一颦一笑都非常不真实。
在电影院的黑暗里,我被色彩极其强烈的画面冲击和挤压,幻象好像都变成了真的——这是一个并没有专业知识的感性观众对120帧技术最直观的感受。我在看完第一时间给好朋友的评价是,这是一次大型PTSD VR体验。我跟着男主角在礼炮轰响的一瞬间回到伊拉克的战壕里,跟着他死死扼住死敌的咽喉,跟着他抱住牺牲的上级掉眼泪。最后等我回到真实的纽约的时候,我反而觉得所有东西都很虚幻了:Grocery shopping? Who goes grocery when your fellow Americans are giving their lives away for the greed of those handful of privileged individuals? 完全像一个刚离开战场的老兵一样审视这个庸常得吓人的世界。很久以前看的《拆弹部队》里,男主角站在超市里面对突如其来的物质丰盈不知所措,我估计我走在大街上也是带了一副和他一样苍白可怕的表情。
这是一个十九岁的男孩的故事。因为家庭的变故需要穿上军装,他去到陌生的国家,听着长官的指令,把枪指向那些陌生的阿拉伯面孔,男人咆哮,女人哭喊,孩子吓得跑开,他不知道这一切是为了什么。他因为一个偶然的镜头成了国家的英雄,在那同时,他曾经最信任的人正在他怀里慢慢死去。他看到手上的鲜血,有战友的,有敌人的。他那么年轻,却已经饱经风霜。
家人不允许任何人质疑他参军的意义,他们还在把他当做孩子一样保护。只有姐姐说,别卖命了,回家吧。
可是回家了能怎么样呢?去汉堡王打工?去社区学院读书?缴税,付保险费和医药账单,谈恋爱,结婚,带小孩,看着他长成一个像自己一样的大人……面对这个世界所有的不公平,面对生活中所有的不可能,面对他无法挣脱的平庸和窘困,面对失望,面对悲伤,面对无能为力……
起码在扣动扳机的时候,他是在实实在在地做些什么。曾经的上级说过,他们所为之奉献的,不一定是国家,不一定是上帝,是任何大于自身的东西。
在达拉斯的体育场,在那个本应让他光芒四射的半场秀上,他看到了这个东西是什么。是捧着热狗汉堡的肥胖男人,是喜欢挑衅的保安,是被训练着快乐或悲伤的拉拉队员,是在国家主义的宣传下已经充盈在了每个人心中的荣誉。国歌响起,他的脸出现在大银幕上,观众们热泪盈眶,可是一切粉饰太平的喧嚣都让神经已经极其脆弱的他想到战场,想到他即将回去面对的死亡。
这是你的国家,把你像木偶一样随意操纵的权力机构。这个充满了虚假的感动,繁华浮夸到化成半场秀的烟花猛一下炸裂的地方,你把它的标志印在胸前,为它出生入死,你甚至没办法轻声表达自己对它的不满,尽管你知道从小的教育都让你学会了要一心为它好。
这是你的人民,他们为了私欲四处奔忙。假装理解你的人,讥诮你为政治工具的人,说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只是因为你身上制服和胸前奖章的人。
所以你说,你还要为它付出一切吗?
他说是的。对他来说,现在他的一切就是部队了。他选择爱他的战友,选择把枪口对准可能是平民的异国男人,与此同时他选择离开蔓延到家庭晚餐桌上的政治争端,离开因为一场意外摇摇欲坠的家,离开平凡生活里所有琐碎的失败的可能。没有人是完全的利他主义者,也没有人是完全自私的。他的选择或许二者兼有,可是谁能指责他呢。
毕竟他只是一个十九岁的孩子,一个为了保护姐姐参军的孩子,一个甚至没到年龄在自己国家合法饮酒的孩子啊。他只是国家机器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他将为他早已认识到的无意义付出全部的青春。他以后的人生里,每一刻都无法逃离爆炸,硝烟和鲜血。他会去屠杀,并在之后无数次的自我审视里回忆起那些消失在他手上的生命。
然而他认了命。这是他的人生,选择了就必须继续面对的人生。
没有人可以逃脱生活。我们只能回到生活中去。

一些小数据:
美国17%的流浪人口是退役军人。
曾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的160万退役军人中,有45%正在申请残疾补助。33%已确认具有和役期相关的残疾。
这些军人里,20%左右被确诊患有PTSD或抑郁症,剩下的80%里有许多人不愿意进医院,不愿意看心理医生,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问题“。
我查不下去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此时此刻和我看着同样的一个google文本框,敲下同样的字,为了确认自己有没有病,为了看一看自己还是不是一个正常人。
一位生活在俄国和苏联的交叉口的诗人说过, “We must love this poor earth, for we have seen no other.” 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明天早上我睁开眼睛的时候,你会不会变得美好一点?
大风从东吹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告诉我,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4 ) 人面对痛苦要心怀敬意,并向其学习


01
 《比利•林恩》算不上是一个好故事,原著的文学性大于可读性。格局很小,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十九岁的大兵比利•林恩一天的所见、所思。

这部电影并不是李安的首选,因为另外一部拳击电影一直处于搁浅状态,他才接了这部戏。

老基友詹姆斯缺席,没有他对剧本进行把关和掌控,使得这个本来就絮絮叨叨的故事显得更加意犹未尽。

抛开故事本身来说,120帧4k成了最能吸引眼球的新鲜玩应儿,实验新技术似乎成为了李安接拍这部电影的最大动力。

国外影评人对此褒贬不一,否定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

记者问李安,为什么要挑战电影技术的新“极限”?

李安说,想一想我自己都是一个老头子了,所以Fuck it。而且电影技术很久没有革新了,这部电影就作为一个新的开始吧。

制作《少年派》的时候,李安发现3D版本里的运动镜头与动作场面经常出现画面模糊、卡顿、闪烁,而这与传统电影每秒24帧的拍摄和放映有关。要解决这一问题,唯有提高帧率,于是他一直想尝试制作一部突破技术瓶颈的顶配电影。

而拍摄120帧4k电影成本太高,不大可能拍摄很多大场面的场景。于是一部小格局,不需要大动干戈的《比利•林恩》成为了李安的首选。


 02

120帧4k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

全片使用4K摄影机CineAlta F65拍摄,画面分辨率4096×2160,是2K电影(2048×1080)的四倍。

在北京博纳影城观看《比利•林恩》,整体色调非常明亮,清晰度大幅提升。画面质量的提高,带来的是影片更加丰富的细节,演员每个细微的表情都看得一清二楚,甚至能看到演员脸上的毛细血管和肌肉轻微的抖动。

景深镜头容纳的信息更多,前后景同样清晰可见,全镜头让人觉得眼花缭乱、目不衔接,有种眼睛不够用,看不过来的感觉。

有人诟病说,过于清晰的画面使得电影感降低,在我看来这纯属无稽之谈。

让观者更近距离地投入到影片中去,一直都是电影技术发展和追求的目标,就像《火车进站》吓得第一批电影观者落荒而逃一样,新技术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李安在电影中加入了大量主观镜头,就是为了让观众全方位地沉浸于高帧率所创造出的无限接近于真实的虚拟环境中去。投给观众的橄榄球,射向观众的子弹,身边突然升起的烟火,持枪突击的主观视角,让观众的参与感大幅度提升,更是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场面。

唯一说得上遗憾的是,战争戏时间过短,大部分原因还是因为预算有限。

03

其实,纵观李安所有的电影,格局都不大。

《比利•林恩》是男孩一个人的视角,现实和回忆两条线的平行剪辑,成为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19岁的比利在伊拉克战场上抢救战友的画面被意外地拍摄了下来,一夜之间他成了英雄。回国走穴,宣传英雄事迹,最后一站是和碧昂斯一起,在橄榄球比赛的中场休息时间进行表演。

一群士兵站在飘满美国国旗的场地中间,空中升起绚烂的烟火。流行歌曲、软色情舞蹈和阅兵表演一起构成了美式的爱国主义氛围,而对于赛场的工作人员和观众来说,这一切不过就是作秀而已,充满了超现实的荒诞感。

表演结束,大兵们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没有工作人员引导他们出场,反而却嫌大兵碍事儿,耽误了自己清场,甚至和大兵们大打出手。

前一秒还是人民的英雄,下一秒就成了碍眼的累赘。

虽然是好莱坞体制下的导演,但李安是个特例,他的电影一点儿也不好莱坞,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拍的都是烧钱的文艺片,只不过,他的作品一直都是有着非常高的投资回报比,所以《比利•林恩》这种题材的电影最适合他来导。

和以往的作品一样,《比利•林恩》一点儿都不好莱坞,既没有歌颂个人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也不反思战争的残酷、嵌入反战主义内核,不左也不右。电影通过一个年轻人的视角让观众直接参与到战争当中去,体验战争带给一个普通青年人的心理创伤,以及整个国家的浮躁氛围,从而讽刺了围观者对战争的漠视态度。

有钱人和当权者根本不在乎战场上发生了什么,他们只是注重标签所能产生的价值。一旦某个年轻人被贴上了“英雄”的标签,那么利益最大化就成为了他们追求的目标。走穴,拍电影,展览,直到价值被抽干,他们会立刻转移目标,把这些所谓的英雄继续送回战场上去送死。

更加讽刺的是,就连一般民众也被这种浮躁的氛围所同化。比利和拉拉队少女之间本应该纯真的情感,却不可避免地被所谓的英雄的光环污染。

影片中最让人心酸的一幕莫过于,比利和拉拉队美女吻别,他动情地说真想和你私奔,女孩却用十分疑惑地口吻质疑道,你是个授勋的英雄,你不能这么想。林恩顿时醒悟,她爱的是英雄比利,而不是在战争中吓得瑟瑟发抖的二等兵比利。
李安没有在影片中植入任何观点,而是不断地通过细节来铺陈战争给人带来的精神创伤,比如母亲狠狠地敲桌子,让林恩想到突如其来的枪声;舞台边突然炸开的烟火,让士兵们本能地躲避,因为他们以为是敌人正在开火。

大兵们的神经时刻紧绷着,即使周围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他们依然没有任何安全感,甚至会因为一句玩笑就勒住路人的脖子。

他们不能对平民开火,他们甚至觉得圣战暴徒都比普通人好相处,所以,回到战场才是最安全的选择。多么巨大的讽刺。
 
04

拍摄《理智与情感》时,李安从大明星、制片人艾玛那里学会一句话,人面对痛苦要心怀敬意,并向其学习。这句话似乎可以概括李安所有的电影。

他电影里的主角都是这样的人,对抗父权的痛苦,东西方文化礼教碰撞的痛苦,反抗体制和禁忌的痛苦。只有学会和痛苦抗衡和相处,人才会成长。

对于李安来说,最大的痛苦来源于不安全感,无论是家庭还是做导演,不安全感一直都是他想要去做点事情的原动力。他说,自己一旦有了安全感,做成了惯性,就会心生恐惧,怕被定型,怕江郎才尽,怕被人摸清套路而被淘汰。所以一直以来,他都在尝试突破自己,有成功也有失败。

《喜宴》一炮而红,《饮食男女》口碑和票房都不尽如人意;《理智与情感》获得大制片厂的认可,《冰风暴》,《与魔鬼共骑》又不太讨喜;《卧虎藏龙》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接下来的《绿巨人》却拍得身心俱疲,干脆让他有了退休的念头;拍《断背山》是为了休养生息,却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这么多年,李安一直在求新求变,观众会因为他某几部电影的成功而形成既定的印象,但当他想要做一些跳跃式的尝试时,观众会觉得有一点不适应。只不过,不管观众如何反应,当李安在创作上进行冒险时,他就必须承受双重负担,创作能否成功,观众能否接受。

因此,《比利•林恩》遭遇各种非议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05

如果有人告诉你,《比利•林恩》剧情如何如何感人,你可以大胆地骂句脏话,fuck it。

这电影特别不近人情,这故事就是为了让你看得难受,真实的有点儿残酷。就像是120帧4k让演员素颜暴露在镜头面前一样,赤裸裸地揭示了各种残忍的现实。士兵们一腔热血,兄弟情深,周围的同胞却像观赏动物一样对他们品头论足。

影片叙事节奏始终不温不火,缺少戏剧性冲突,情绪多过于叙事,着眼点在于比利内在思想的起伏,而非外在的种种绚烂场面。需要一点儿专注,不然容易分神,找不到导演想要传递的情绪。

李安的电影里,人物情感表达都很细腻,比利这个人物塑造的特别李安。略带羞涩的表情特别像断背山里的希斯•莱杰。

 06

比利•林恩吻别啦啦队女孩,告别忧心忡忡的姐姐,迈进了加长悍马,在脑海里和死去的战友告别,所有本应美好的东西都被一一击碎。他热泪盈眶地转过头来,看见自己的战友,每个人都对他说“我爱你”。这是他们的传统,说不定明天就将战死沙场。

可悲的是不知道究竟是在为谁而战,为谁而死。

当终于领悟到这一切都没有任何意义的时候,这个叫做比利•林恩的19岁男孩,终于在痛苦中获得了成长。



本文作者:马马也
青年作家,编剧,影评人
更多文章关注马马也的微信公共账号:听马马也吹牛皮(mamayechuiniupi)

也可扫描二维码关注-听马马也吹牛皮

 5 ) 我真的没法像你们一样笃定地评论这部电影

0、电影上映一个多月前,我在台湾采访了导演李安。稿子见http://ent.qq.com/a/20161017/033103.htm?t=1476949334260

1、采访的时候,李安说这个电影的主题在拍摄过程中改了好多次,像打乒乓球一样,你发球过去,它又打了回来,所以改了很多次。很可惜采访他的时候我还没看电影,没法就内容提问。我一直在想最后李安确定了自己要拍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呢?毕竟,这是一部本身就很好看的小说,也是蛮清晰的小说。我不知道在拍摄过程中,电影是怎么把球打回来的。后来其他媒体关于李安的采访一直没有涉足这点,很遗憾。

2、我一直都说,这部电影很像塞林格的故事。但其实小说像《麦田的守望者》,而李安的电影则像《九故事》。经由李安的过滤,这其实是变成了一个更加纯净又更加伤感的故事。

李安的比利更加有少年感。

有兴趣的观众可以去对比原著里比利和拉拉队队员在后台亲热的那段对话,和电影的对比,就知道李安是如何在这个故事减去了尖锐、刻薄、世故,而放进了青涩,温柔、宽容。

李安是如何让自己回到了19岁来理解一个少年的世界?

李安是如何来理解少年?

李安其实从来没有真正拍过少年。在我眼里《少年派》不太算。为什么他在62岁的时候,想要回到一个少年的世界里?

3、这当然不是关于“反战”的电影。李安事先自己知道这部电影大约会被扣上“反战”的帽子,然而他也说,这场战争左派右派都不讨好,没有人说这场战争的好话,他实在并没有必要去拍一个“反战”的电影。

其实李安很怕这部电影被理解成“反战”,但这还是发生了。

因为观众实在太需要从一部电影里寻找“立意”,“立意”让我们达成共识,“立意”让我们完成对社会的认知和对自我的认知,找不到“立意”会让我们不安。

4、在我眼里,这就是关于一个人的故事。“成长太痛了”,这是我所能感受到的层面。而“军人就是军人”这个层面我不太感受得到,我对成长有体验,对战争没有体验。但我猜,“军人就是军人”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什么“比利天生就是战争机器”,而是,我们如今所呈现的所有面貌,都由我们过去的经历塑造。战场塑造了军人,这是一个不可逆的改变。你经历过战场,你成为过军人,那就是你生命里永恒的一部分,你必须拖着这阴影前行。战争把人们分成两种:一种上过战场,一种没有上过战场。你从此永远无法完整的理解那一半人。

5、我不知道你们注意过没有,这部电影是没有关于他人的镜头的,这是一部纯主观的电影:所有的镜头,要么在拍比利·林恩,要么就是在拍比利·林恩看到的世界。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镜头——李安用情绪来传达情绪,所以既不对“渴了”做出解释,也不对“哭了”做出解释。但实际上,他放弃得更多,他放弃了所有解释的技巧——导演们都是有很多技巧的,比如他们经常拍一大片天空,一只鸟寂寥得飞过天边,然后镜头转移到主人公,于是你就明白了,主人公很孤独。

但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几乎没有任何这样的镜头。

6、李安一定是刻意没有这些镜头的。然而我不知道,这是他对120帧的理解所致,是他对结果已经胸有成竹。还是他也并不清楚,这只是他的一次实验?

7、但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明显的:因为导演没有解释,你只能自行代入理解。它非常考验观众的“敏感度”。而每个人的敏感和李安的敏感都肯定不是同步的,每个人从不同的镜头里感受到的情感浓度也不一样。所以你被这幕镜头打动,他被那幕镜头打动,或者他无动于衷,情绪是很难同步。

情绪是一种无法解释的东西。

8、比利对着两位班长说自己追打姐姐未婚夫的段落,和比利对着姐姐说一群在巴格达发了财的厨子和自己以及蘑菇的尸体同机回美国,都没有用闪回画面来交代,而只是让比利——说出来而已。闪回画面是讲故事,而让镜头一直对着陈述这件事的比利林恩,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看见这个人。

9、不过有些镜头拍成这样,仅仅是因为技术上做不到:120帧的摄像机有一个冰箱那么大,使用的时候肯定很多是受限的。这部电影有些部分,肯定是属于“不得不拍成这样”范畴,这方面,没必要急着歌颂每一个镜头的正确。

10、这部电影非常非常让我困惑。我不知道未来电影是不是都应该这么“不解释”,我不知道“解释”是会带来伤害吗?是会带来什么伤害呢?作为一部电影的观众,我们是真的完全不需要达成共识吗?

在更多的120帧电影出现之前,我真的不知道答案。

 6 ) 关于戴姆和林恩的那个吻

预警:注意以下完全腐眼看人基……
而且有极大风险使你戴上有色眼镜观影导致体验不佳:我二刷就用的这个思路,结果感动全没了……
    
    总之慎读。

    比利林恩的原著小说里有这么一段:
"... then he grabbed Billy's face in both hands and kissed him full on the lips like a stomp, a whack with a rubber mallet." p.67


    网上有讨论说这只是两人在失去战友的创伤、激烈情绪、使用暴力等一系列行动后的不寻常反应。所以并不能说明Dime的性取向,更不能说明Lynn的性取向。我后来读完了原著小说,也蛮认同这种说法。原著里Dime是个“该死的自由派”,他可能只是too liberal to care about the sexuality.
    电影中虽然没有这一段,但如果仔细看,还是能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细节。
(如果你说以下都是过度解读+意淫,我举双手赞成。但我是真的很喜欢Dime/Lynn甚至Shroom/Dime/Lynn这种可能性 ;)

  


1. 林恩开场接电话手臂内侧有个明显的吻痕,故意让他展示给观众,然而这样都没破处,Srsly Lynn???
2. 林恩迟到被戴姆挖苦,后面戴姆一直留意着林恩,走的时候还推了他一下;
3. K演的姐姐有可能知道Lynn的取向(也有可能只是巧合,她对林恩说过一句“gettinsomeboy”,可以理解成gettin some(girl), boy,也可以理解成gettin (some boy);
4. 戴姆说脏话老说butt,比如Buttfucker in texas或者get butts fucked...当然这个真是我想太多(。
5. Dime扔球给Lynn,Lynn像小狗撒欢似的跑去接,熟门熟路,萌死我了;
6. “你看起来像刚亲热过。”Dime这句话的强烈醋意,没眼看……
7. 总觉得战友们惩罚傻逼“不问不说”小哥那里所有人都在保护Dime或者是他们都知道队伍里有人是少数取向………………………
8. “你找到他们藏类固醇的地方了吗?”Dime说的【这里没梗,就是觉得特别搞笑
9. “也许我就是个混蛋。”“也许你就是。”
10. 医生来电的时候安排Dime不在,Lynn立场进一步动摇;
11. Dime找Lynn军营谈心那段笑得太宠溺了(喷血(“I've been watching u billy."
12. 望远镜那段Dime愈发大·吃·醋,太没眼看了哈哈哈哈哈哈,气到换座位……至于么长官……
13. Dime叫Lynn别下半身为重用了gun和rifle的对比………gun比喻的是Lynn的丁丁哈哈哈哈哈哈;
14. “fuck him.” “fuck who?”
(Fuck Dimmeeee(大雾
15. 作战前战车里的Dime对Lynn的眼神也各种宠溺(我不太好……
16. 死傲娇Dime两次都不肯说我爱你也不想听到别人对他说,觉得Shroom应该知道他特别在意特别别扭于是习惯了……
17. 从舞台上下来Dime扶着另一个士兵而不是拉拉队队员;
18. 我不信Dime对Lynn说“我们没得选择”是不带私心的(。
19. Dime:“Billy我需要你。”Lynn就拒绝他姐回战场了(。
20. 最后Dime别扭了一下还是对Lynn郑重地说了I luv u too.


Dime死傲娇真是太可爱了……

PS:nation of children香港字幕好像翻译成了“一国的子民”,其实是说“孩童(不成熟者)组成的国家”。

 短评

4K 120帧 RealD3D 将观众瞬间拉近电影里 开启电影的新纪元 字符子弹烟花全都飞出屏幕 浮现在眼前 这不是关于战争的电影 更是一个男孩在地球另一侧的成长 短暂的中场休息 却让他意识到更为远大的人生和目标 这才是其真正的含义吧

7分钟前
  • MR.Charles
  • 推荐

2.5。安叔也有能力拍奥运开幕式。像第一次看真人秀像家里大人带着第一次去逛大中电器的液晶电视区。高帧率的愿望也许是身临其境却依然用浅景深拍摄。清晰的前景与虚化的背景让高清画面显得更假。技术更新了新的电影语言也应该配套升级。探索可敬余勇可贾。

8分钟前
  • 好样的
  • 较差

开场前李安一直说,我们做得还不够好,我反倒觉得,技术已经够好了,情节反而大大削弱。

12分钟前
  • 大 蜹 蜹
  • 还行

都嗷嗷什么鬼120帧啊,有几个真的在看电影啊,为毛没人说这个电影就是没什么故事,或者说讲了个特别土的故事,从事件人物到价值观都土,李安以往最会的那种,在有限的电影空间里传达无限暧昧可能性的神手笔几乎没用上。四星给稳定的制作水平和眼珠子美得想攒在手里偷走的鲜肉男主

17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这部电影让我想在结束前冲出影院大哭一场,很久没看到这么沉重的电影了。那场show里的真命天女组合从头到尾都是背影,主角站在大屏幕前,头脑里浮现出伊拉克的战争画面,而此时此刻,周围是明星、焰火、欢呼的美国人,那一刻,我真想大哭一场。李安把人更深的孤独(想不出更好的词)拍得那么好!

19分钟前
  • 席幕瞳
  • 力荐

“人们忘性大,在好莱坞过两周就像过了两年” 120帧初体验,文戏部分无直观差别,每个人的脸都清晰如潮红,纤毫毕现,太挑战演员的皮肤。最明显的是5分钟战场戏,枪林弹雨,身临其境,但太短了…开头战争时间“2004.10.23”植入了安叔生日,儿子李淳相对酱油。“我的每一刻都是你的”

22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从未离电影中的角色这么近,都能看到演员眼睛里的血丝,这不是一部主旋律,也不是一部反战片,这就是一个男孩的成长,在人生的一个节点,学会主动的做出自己的选择,走自己的路。对于战争的看法,片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终究不是士兵们眼里的战争,士兵们的战争,只有上过战场的他们才会懂。

2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120帧+4K+3D,摄影机每秒都很诚实,1秒120次。剧情和技术是交互的,拍法有代入,主观镜头和碎碎念不像电影,更像一种生活体验。两个空间的平行剪辑,混淆了战场与生活,大众看到的战争不过是被媒体“包装”出来的,唯有士兵自己才知道战争的真正意义。相比中场,战场似乎更安全,很讽刺。

32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3D电影的未来一定是高帧数的天下。这部电影就算没打开未来的大门,也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37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不管技术怎么样,李安始终是李安,除了几个太过于匠气的镜头,故事全程平滑流利又抓人耳目。中场表演那一段戏真是震撼到头皮发麻,几场文戏也是一如既往的高水准。女孩爱的不是男孩,只是英雄,群众爱英雄,然而只是自我满足的爱慕,他确实没得选择,人间地狱好像才是容身之处。

41分钟前
  • 夏目的丑猫猫
  • 力荐

李安要说的一直以来都是选择!高伟同选择顺从父母,还是举行了喜宴;王佳芝选择还是放走了易先生;比利·林恩选择依旧回到伊拉克……其实李安一直想说的是人生的别无选择啊!我想,没有比天秤座更知道选择的重要,和选择的痛苦,以及选择的无奈了。#可能因为我不是技术控,120帧不影响我的观感。#

42分钟前
  • 惘然
  • 力荐

三星半,120帧的确是非常不同,非常独特的体验,亮度,清晰度,立体感都是前所未有的,感觉之前看的3D大多是垃圾。不过,我的问题还是无法入戏,过度关注视觉,而在情感共鸣不多。反而是看24帧的渣版,在剧情和情绪有了更多收获

4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最触动我的是结尾处林恩对拉拉队女孩只透露出一点离开军队的念头,女孩就瞬间变脸,全然不似刚才甜美的模样。我想起大学时我最喜欢的电影“她比烟花寂寞”,大提琴家杜普蕾患上绝症后用难以听清的口音艰难说出“When you play,everyone loves you;when you stop,you are alone.”

50分钟前
  • 天腐之国🌈
  • 力荐

比利林恩们的痛苦被大众无耻无情地消费 家人不理解 制片商利用 还有各种猥琐的讥讽和挑衅 就连喜欢的姑娘也只是爱自己英雄的头衔 没人在乎他们在战场上到底经历了什么 再漫长的中场休息也只是孤独的煎熬 一旦入了军营 就再也出不来了 也许只有战死才是归宿 感谢安叔亲身经历般的120帧4K体验 电影的未来

51分钟前
  • t0psh1t
  • 力荐

美国人对战争的态度几十年来一直在倒退,当年批判越战的电影可不是这样。一边回放残酷的血淋淋的战争画面,一边又和战友们打趣说笑,“战友情义”就能让一切的怀疑消解吗?那怀疑的意义在哪里。不知男主的姐姐有未被说服,反正我没有。另外一味批评高帧率有什么意义,换成正常帧率内容也不变啊

52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时间会证明这是电影史的一座里程碑。

55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和想象中的不一样,一种慢慢浸透的真实感,在战争戏和Half time show这种需要现场感的场景非常有效。李安说自己抛砖引玉,每次看李安的电影都是种享受,不论从拍摄方面还是人生方面都会学到很多。能看这种导演的电影实在是荣幸

57分钟前
  • 引歌
  • 力荐

很多人说李安是用东方人的情感,表达西方人的故事;用西方人的技术,拍东方人的哲学。其实在人性深处,哪有什么东方西方,我们的焦虑,我们的恐惧,我们的困惑,我们的愤怒,以及我们的爱,都是一样的。痛苦是个人的,痛苦也是全人类的。

60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看到中间差点悲愤得夺门而出。有人为了6000刀的补贴赌上性命奔赴沙场,有人随便花几万刀就为了抢一场球赛的前排座位。军人在战场每日面对生死和炸弹,而你所保卫的国家的人,他们只关心你们是不是搞同性恋。

1小时前
  • 卡卡森
  • 力荐

我晕帧

1小时前
  • 陀思妥曼妥思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