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求生

正片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绝境求生 剧照 NO.1绝境求生 剧照 NO.2绝境求生 剧照 NO.3

 长篇影评

 1 ) 海航宣布破产重整,中国企业的《绝境求生》

2021年1月29日,海航集团发布声明称,收到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出的《通知书》,主要内容为:相关债权人因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申请法院对海航集团破产重整。

“海航破产了?”“还能买海航的机票吗?”很多网友的第一反应是这样,但是并不然。

所谓破产重整并不等同于破产,破产重整是指对符合破产条件但是具有挽救希望的企业不立即进行清算,而是在法院的主持下,指定破产管理人,依法清理企业债权债务,制定重整计划,进行业务上的重组和债务调整,以帮助债务人摆脱财务困境、恢复营业能力。对于海航集团来说,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主要是解决债权、债务问题,并不会影响其航空主业正常生产运行。

2016年,一部表现中国企业和资本市场真实故事的纪录片,通过对不同当事人的采访,讲述了地处中国西北戈壁一家企业和一群职工深陷绝境后,如何通过破产重整,应对命运之变的纪录片《绝境求生》,荣获了2016“金熊猫”国际纪录片“最受社会关注纪录片”、国家表彰“2017年度优秀纪录长片”和“优秀摄像”奖等多项大奖。

濒临破产的上市企业,去留生死之间该何去何从?

作者:Nannan,张新伟

编辑:张劳动

“我们这个题材呢,它深入到中国社会里边了,反映了中国改革变革的这个故事,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的故事。”

——《绝境求生》制作人周放生

“安下心,扎下根,戈壁滩上献青春。”

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各地的精英被抽调到这杳无人烟的大西北,执行一项国家任务。他们在这里安家立业,接受简单封闭的本军事化生活,几乎将他们余生的全部都贡献在了这里。

这座因核工业而诞生的小城,被称为核城。

在核城,四〇四是军工厂代号。而中核四〇四总公司钛白分厂,作为改革开放“军转民”战略性结构调整政策下,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第一座万吨级钛白粉厂,其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钛白分厂是四〇四辉煌时期的领头羊。纪录片中钛白人讲起那段日子仍旧流露出发自内心的自豪。和同行相比两倍多的工资,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不断扩展的海外贸易,政府的呵护,资本的注入……

上世纪末期的国企改革中,国家大力推进债转股政策,中核四〇四总公司钛白分厂于2001年成为股份公司(中核钛白)。2007年,中核钛白获得中小板上市指标。然而中核钛白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下,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危机,总资产从十亿元亏损到一亿多元,一度面临退市风险。

公司经营的不利,工作的不稳定,都让他们感到恐惧焦虑。钛白人不再是辉煌十年里那个骄傲自信的模样,两年多断断续续的停产复产,两次重组不成的消耗,员工麻木消极,甚至孩子们在学校也不愿提及自己是钛白的。

宁要破旧的“铁饭碗”,不要民企挣钱的“泥饭碗”

来自江南的民企老板李建峰在二十年的摸爬滚打中不断地壮大,并购多家企业,他希望通过收购中核钛白完成自己的梦想。但不是所有人都像他想象的那样。

大股东代表郑成新比较了行业内50多家重组方,压力特别大,坦言:希望能找到国企接受,因为国企“搞好了是应该的,搞不好,那我也能够找个垫背的。”“民企的花花肠子很多。”

为此,郑成新设计了很多难度,比如2000万的保证金,比如要求李建锋带着不少于十人的团队,在戈壁滩待上一年,还要保证不停产,职工要得到安抚,收购的难度可想而知,没想到,李建锋不顾团队及家人的反对,答应了所有的要求。

中核钛白最大股东信达集团与地处安徽的企业家李建锋合作,决定由安徽金星钛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星钛白)对中核钛白进行托管经营。

事情的走向正如大多人的认为的一样,经历了两次不成功的重组,员工们已经失去了对企业的信任,磨洋工,他们觉得在国企,起码国家能管养老,民企说不定干两天就走了,即使李建锋给员工们涨了500元的工资,也没有获得员工们的好感。李建锋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增加投资,淘汰破旧设备,清理原来混乱、贪腐的供应链,为中核钛白的市场化谋求出路;另一方面仍然在跟员工积极沟通。

至暗时刻,如何度过

正当企业步入正轨之时,李建锋却被举报了,淘汰设备被说“国有资产流失”,“要把设备拉跑”。政府派来了工作组来考察。

虽然认定李建锋的经营没有问题,但是流言四散,搞不好“最少要坐6年牢”。破产重组也有通不过的危险,而此时,李建锋已投入了1.2亿,他面临着至暗时刻,李建锋选择回到无锡老家,在工作会议中,他两眼充血,血压突增,被送往医院紧急治疗。公司高管和家人都劝他不要再搞了,不要再趟这摊浑水。

好在峰回路转,在大股东的让步下,李建锋还是重回中核钛白,他把戈壁滩形容为“大海”,在戈壁滩走一走,舒缓自己的压力。

当资产重组计划出台后,能否通过债权人会议和出资人会议的认可,成为了重中之重,最终,在各方面各自权衡利弊以后,2012年7月17日,第二次债权人会议以超过90%的票数,通过了破产重整计划。李建锋持股15.97%成为中核钛白第一大股东出任董事长。中核钛白获得了重生,从国企变成了一家民企。职工也从“铁饭碗”变成了“泥饭碗”,多产多拿,给员工建立了信心和危机意识,效率也更加高了。

经过七年时间检验,破产重整后的中核钛白,已经成为甘肃省的优质企业。2018年中核钛白净利润4个亿;2019年仅上半年净利润就达2.14亿元。

这部纪录片,以夯实的故事本身及流畅的剪辑,将一家国营企业破产重整的故事呈现了出来。

除了重组这条线以外,还有一条副线,就是财务顾问,许美征,这位80岁的财务顾问,谈及自己的想法忍不住热泪盈眶:“破产以后,我们这些核二代,在这荒荒的大戈壁滩上,到哪里去找工作?我们对得起他们的父老吗?对不起。”她放弃买壳上市”顾一头“的方案,找到”顾两头“的平衡,力挽狂澜。

另外一条线是股票投资者张小青的视角,他对中国的民营企业是相信的,并认为民企一定带来活力和新生。这两条线都是旁观者的视角,李建锋所做的事情,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中国有千千万万家企业面临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当我们在看《绝地求生》的时候,我们在看什么?我们在看中国企业的未来,他们如何对抗如战场般的商场,他们背后是一个又一个职工最基本的利益。

这是一部难得的记录中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片,也是对国企改革和破产法实施过程的记录,《绝境求生》被称为中国版的《美国工厂》,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现在看来,仍然有它的意义。也祝海航集团能够破产重整成功,毕竟小编也是海航的金卡会员,还有很多积分卡在里面。

编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观看纪录片《绝境重生》。

献给为中国企业发展付出努力的人们

片名:《绝境求生》

导演: 周放生 / 文禾 / 李涓 / 曹晨辉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片长: 80分钟

周放生

纪录片《绝境求生》制片人,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曾参与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国企备忘录》的主要创作工作,该片荣获“中央电视台2013年度优秀纪录片一等奖。

李涓

纪录片《绝境求生》总导演,原中央电视台资深编导,曾参与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复兴之路》、《中国经验》、《年度经济人物》、《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等中央电视台大型节目的主要创作工作。其中纪录片《复兴之路》获“第24届中国金鹰奖电视纪录片特别荣誉奖”;《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我们在行动》获“2001年中国电视政府奖”。

本文部分内容转载自「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搜索「GZDOC_Official」即可关注。

 2 ) 记录:怎么把濒死的国企盘活

很巧,我就是一个出生于国企工厂的孩子,中间父母所在的企业也经历过国企变私企的改革,里面很多情况都眼熟。

这里面钛白厂的工人跟我父母辈的人如出一辙。祖国各地的人才应国家的需要来到了这块荒地,修起了工厂,红火的时候工人的薪资比周围的都高。那时候人人都觉得这个厂子很不错。然后传统厂子效益渐渐不行了,人员四散,剩下的人都是老员工,很难吸收年轻人了。很多部门开始改成了私企,中间涉及到的私企,国企本身,工人之间的利益纠纷是很多的。

传统国企人的特点:

片中工人和我接触到的国企的人真的就很像,一辈子在一个企业做了一个岗位,喜欢安稳,害怕变私企后饭碗不保,不喜欢任何工作上的变动。片中金星钛白的老板李建锋真的勇,投这么多钱大刀阔斧地改,想提升工厂效益,但是开始的时候,很多员工就是已经没有认真工作的精气神了。

 3 ) 观后感

从法考鄢梦萱老师讲述破产法的授课中了解到一部影片的信息,当时说到江苏的民营企业老板跑到大西北的戈壁滩上重组国企中核钛白的故事。这个国企是怎么走到破产的边缘,又为什么一个远在千里的民营企业老板却跑过来要重组中核钛白,最后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把这个重组方案给通过取得最后的成功。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我找到了这部电影。开头电影讲述了中核钛白的背景,他是原先的核一代(都是曾经的清华北大高材生,高级工程师等)在20世纪6、70年代为了祖国的核试验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在这个荒芜的戈壁滩上。而此刻则是他们的核二代在这里生活,曾经他们也有过一段辉煌的十年,并在2007年上市,但随着09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企业的经营一日不如一日。大股东信达和中核为了解决这个危机,派出股东代表解决企业危机。最好的方案当然是重组,但之前来了两家企业都没有重组成功。后来在对比50多家钛白粉企业后,找到一家合适的企业福建金星(董事长李建峰)。也正是李建峰的加入才使得中核钛白慢慢转机,当时李建峰带着十几人的团队和2000万现金跑到大西北一年多为了整改企业内部的工作机制,做职工的思想工作,和供应商的交谈如果企业破产损失更大。职工从起初的不信任他,以为他也像前面两家企业一样过了一年也跑路。如何处理好各大小债权人,职工待遇,投资者,银行的关系成了重组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企业破产只能有40%的清偿率,虽然法院可以强裁,但后来还是通过债权人会议,信达和中核同意再拿出2千万把清偿率提高到70%平衡各方利益终于通过债权人会议,法院通过重组计划。过程中能看得出李建峰的坚强的意念,本来曾以为只要管好企业的运营即可,没想到后来什么事都来找他,血压飙到240眼睛和鼻子喷血的结局,顶着如此大的压力把企业重整成功,员工的想法也有原来的铁饭碗的想法改变成靠自己获得收益,使自己时常处于危机情况。这些都是在我以后的工作生活过程中值得吸取的经验。当时股东代表看中李建峰的时候也是因为看中他对钛白粉的痴迷,在李建峰老婆的讲述中得知李建峰是一个有着极强事业心的人,所以没有一件事情的成功是轻松得来的,背后都付出了多少为人不知的艰难。当讲述到不能辜负当时核一代付出的所有的青春的时候,负责制定企业重组计划的80岁老人眼里泛出泪光,这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很清楚,一定要安顿他们的后代。看完这部电影感触颇多,是一部不错的纪录片。

 4 ) 纪录片《绝境求生》观后感——中国钛白粉市场的血雨腥风

一代功臣名与土,都是过去时。如今时代已变迁,与时俱进涌前沿。历史的车轮一直往前行,从不往后退。民生与人性无法同时论评,民生是政治,人性只是道德,在维稳和生存第一的环境里,道德有个底线就行了。

国企不断暴露它落后的一面,市场的风向,产品的质量,员工的素质,管理人员的水平,大家的意愿初衷,梦想已不在了。

唯有饭吃,也不能成为其有梦想。物质没有,无有要求。普罗大众的一面,上级重视的一面,不要再多了。

周边资本介入的意愿,上市再抛弃,让负责人跑了中国几十家接盘者,最后之所以拍成了纪录片,因为找对了人,没有成为悲剧。其他的国企,不敢这样乐观。1999年前后的下岗大潮对于我们今天提起来,应该没有什么感觉了。

江苏老板的介入,让自己差点成为悲剧,商人做到这个份上,不管是不是逐利行为,还是让人心生敬畏的。活下去,工业迭代,众人皆笑;国家忧心,改革创新,不断前进。

股市的投机交易,市场还需要这些投机心态,百姓的钱聚集在一起,机构操盘手被当韭菜割,国家资金向血液一样不停的流动着。

社会稳定,体制改革,生活变迁,资本逐利,英雄人物,人性毕露,恰好又想起另一部纪录片《天地玄黄》,自然,宗教,原始人类与动物;无限城市楼宇窗,地铁十字街彷徨,死亡战争人麻木,垃圾堆里刨食粮。

 5 ) 绝境求生

《绝境求生》是一部表现中国企业和资本市场真实故事的纪录片,影片通过对不同当事人的采访,讲述了地处中国西北戈壁一家企业和一群职工深陷绝境后的命运之变。影片人物交织叠加,情节起伏跌宕,呈现了一个复杂多元的社会剖面,剖析了一场在中国转型时代下的生存撞击。身份证号码前六位对应为湖南省株洲市。

 6 ) 破产困境

好难……

老师在破产法实务课上给我们放了这部纪录片,之前学破产理论的时候总是免不了提到平衡各方利益,只不过次次讲的都是职工权益、债权人权益和股东权益,而这部片子呈现的利益方更多,其中的纠葛也更加复杂。

最令我吃惊的是托管人的难题,身处利益中心,要承受的压力太大了,在破产企业内部有职工安置问题、股东出资也要保护,特别是前者,职工安置问题的难度在《大江大河》已经初步领教过,唉,不说了……还有外部的债权人利益保护,最怕政府突如其来的关心,只想在企业破产之际分一杯羹的投资人,自己为企业重整而投进去的8000万,太过于沉重了。

即便是重整成功了,也要考虑转型成功的国企能不能适应市场机制,上市问题,以及重整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也不轻松呢。

真就“想回到过去”。

 短评

大企业破产重整,国企,还是上市公司,还有上千特殊背景的职工。债权人要到政府静坐,大股东怕国有资产流失,小股东炒壳失败要到监管部门告状,地方政府要维稳,职工不干活还搞破坏,私企进来一个跑一个,最后接盘的老板血压240以上眼睛往外直喷血。2019年11月,一位名叫王泽龙的23岁小伙已掏出16亿元,成为钛白粉行业巨头——中核钛白(002145,SZ)的实控人。从身份证看,这位小伙生于1996年,身份证号码前六位对应为湖南省株洲市。这还不算完,钛白粉行业另一个巨头龙蟒佰利(002601,SZ)的股东里,也有一个王泽龙。两个王泽龙是不是同一人呢?李建峰股权置换,终于套现离场。

8分钟前
  • John Galt
  • 力荐

平衡一切是求解的重点

12分钟前
  • Ivan
  • 推荐

比较客观吧,刻画比较多的是新管理者介入和资产重组两个起死回生的过程。对于国企内的问题描写不多,偏正面。同为体制内的人,何去何从,迷茫。

13分钟前
  • 清斯濯缨
  • 推荐

兰小欢教授说是指 中核钛白 的重组,回头看

14分钟前
  • 推荐

去年在中大看的纪录片。本来想写个影评什么的,额...拖延症无果。从各个stakeholder的角度记录了,包括国企的员工,几轮接盘的民企,银行和供应商的债权人,股票持有者,地方政府,信达和中核。核一代的奉献,核二代的生存,救活还是卖壳子,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在所有人都为自己争取的时候、协调让步得到长远的共赢实在是很艰难。符合利益的选择的确无可指摘,愿为社会责任的付出更让人敬佩吧。

17分钟前
  • #dianat#
  • 力荐

课堂上看了一半,故事说的很好,作为国企并购重组的案例可以吸引人回家看完就很不容易了,尽管在一些细节上应该隐去了不少无法表述的部分导致结尾有点匆忙,但各方利益都很好地表达了,作为剧情来看也不差。

19分钟前
  • 泉 博樹
  • 推荐

讲述一家甘肃国企重组的故事。在这里,读懂中国。

21分钟前
  • 斯凯迪歪
  • 推荐

破产法推荐纪录片

22分钟前
  • momo
  • 力荐

看完只想感歎三個字:太難了。這個案例近乎完美地牽涉了一切你能想到的利益方,也近乎完美地產生了一切你認為它可能激發的衝突;即便是信達,在鏡頭前也毫不諱言自己那赤裸自利的小算盤。數十年體制的積弊太難釐剔,有人挺身去推,也得有人願意動啊。撇下安逸去戈壁吃風還差點搭上自己半條命的李老闆和提起核二代的安置就熱淚盈眶的重組顧問奶奶確實值得欽佩。查了下新聞,李老闆去年末已將大部分股權協議轉讓,新任實控人似乎更像是個資本玩家,也許過幾年再回頭看,又是一個有趣的續集。

23分钟前
  • 烏滌非
  • 推荐

中核钛白破产重组的纪录,核心问题是如何设计、实施重组方案?围绕这一问题,看利益相关方如何解决维稳、削减债务避免破产、恢复生产、取得市场竞争力等问题。利益相关:中国信达(大股东)、中核集团(实际控制人)、某民企(接盘人)、地方政府(破产影响维稳)、债权人(银行+中小供货商)。

27分钟前
  • AI Wang
  • 力荐

每年都能看到这一幕:开始拍脑袋决策,接着拍胸脯保证,黄了拍桌子骂娘,问责下来拍大腿痛哭,完事拍屁股走人,这叫“三演五拍”。美国工人靠制度保障不想干活,中国国企工人靠制度漏洞不想干活,民企的干的活不比国企少。

29分钟前
  • 劈柴少年
  • 推荐

矛盾冲突刻画到位(当然很大程度因为故事本身就很精彩),信源比较全面,除了没有信达和404,不过zf想法反映的挺真实。体制不是铁饭碗,对个人来说,视野、技能才是赖以生存的基础。向民企致敬。

32分钟前
  • 逆风的方向
  • 推荐

科普性更高,也不像跟着贝尔去冒险那么做作

37分钟前
  • 野原子弹
  • 较差

来自姑姑推荐。出于学习破产法重整的目的去看的。国企改革的阵痛期还未过去,市场的驱动力才是原生动力。体制稳定性必然带来惰性,而人性弊端引发腐败无可厚非,没有制度约束,内外部监督,迟早被掏空。员工对国企员工身份的认同、骄傲,一方面也反映了当下经济下行的状态,国转私带来的不确定性很大一部分是大环境原因。说到这,害,我自己还不是畏首畏尾胆小鬼吗,不相信自己是有竞争力的:(李建锋也太感人了,这种人活该有钱。有社会责任心的商人才配叫企业家。以及八十岁的重整专家,年龄不是选择平庸的借口。要更勇敢!敢于换阵容的人生,赛高!

38分钟前
  • 🍃🍂
  • 推荐

真实感很强,而且明显能看出人性的卑劣。当在极端环境中,为了生存,人们的思维会变得狭隘,却又可以理解。人其实是一种很悲哀的动物,如果无法生存,尊严就无从谈起

41分钟前
  • 铃儿响叮当
  • 力荐

难得一部讲国企改制的片子,遗憾的是情怀太多,干货太少。全片只说了是什么,没讲为什么和怎么办。中核钛白为什么会沦落至此,又是怎样起死回生的,难道全靠李建峰的鸡血?非也。可能很多操作没法细说吧。

44分钟前
  • 叫什么名字好呢
  • 推荐

核城往事

45分钟前
  • 摩西不夜奔
  • 还行

敘事流暢,節奏和採訪特別棒!解說敘事深入淺出,既有宏觀視角,也有具體的人物來支撐,是一部很抓人的記錄國企轉型的主流紀錄片。其實從名字的變化也能看出來影片敘事重心的變化:從「核城裂變」,到「絕境求生」……一聲嘆息。

47分钟前
  • 废物时钟
  • 力荐

很好,李健锋是神人,有事业性,也敢于牺牲,做事稳打稳扎,对待员工,政府,国企的博弈也有自己的方法,是个实践派和实干家,做事难,做企业也难,尤其在国内大环境下,稳定压倒一切,哪一方利益没稳定好,就是动乱,可想而知。

52分钟前
  • 马小驴Mayue
  • 推荐

客观生动

56分钟前
  • HasselYeung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