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王(国语版)

正片

主演:李连杰,关之琳,金城武,杨采妮,罗家英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年份:199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冒险王(国语版) 剧照 NO.1冒险王(国语版) 剧照 NO.2冒险王(国语版) 剧照 NO.3冒险王(国语版) 剧照 NO.4冒险王(国语版) 剧照 NO.5冒险王(国语版) 剧照 NO.6冒险王(国语版) 剧照 NO.13冒险王(国语版) 剧照 NO.14冒险王(国语版) 剧照 NO.15冒险王(国语版) 剧照 NO.16冒险王(国语版) 剧照 NO.17冒险王(国语版) 剧照 NO.18冒险王(国语版) 剧照 NO.19冒险王(国语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有些歌是属于你的,即使过期了,它也不属于别人。

韦斯·安德森很聪明,但又不能算作是一个顶顶聪明的导演,这位笔者长了一张孩子气的丹麦小王子脸,但我就觉得电影拍成这样的人社会化可特别健全,他总能讨好永远长不大还老是挑剔导演小聪明的人的玻璃心。

《月升王国》是安德森电影导演史上颜色最晃人的一部电影,讨厌这位导演的人永远觉得他是自言自语又矫情又想讨好全世界的娘炮,喜欢他的人都觉得他是一位自己从小长大的盆宇,比从幼儿园一起长大的小盆宇还了解自己,这样的人提到《月升王国》,脸上都是一脸贱兮兮的天真爱人模样。

好莱坞的神经病电影和神经不太正常的天才导演数不过来,安德森作为一个神经质电影的导演,他的作品辨识度也数得上号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基本就是本片的无缝对接动画版,充满了面目狰狞又五颜六色的光动能。走“严肃荒谬”这种路数的,导演罗伊·安德森特别牛逼,不知道我表达的准确不准确,我无法描述第一次看他电影的感觉,《二楼传来的歌声》和《你还活着》是我十年内都不会忘记的电影,他不是拍电影的,他是写诗的。韦斯·安德森是“假严肃的荒谬”,感觉电影都是撅着嘴拍的。两个不正常的小儿童和一大群不正常的大儿童,人物设定全都是高姿态怪逼,场景设定在一个什么没头脑不高兴的小岛上,天然呆,天然骚,天然猛,天然魔障,塑胶花一样的高饱和大色块,安德森就像一个景观设计师,编剧美术摄影音乐以及随意取用的各位御用和非御用大卡司,大明星演神经病什么的最喜欢了。

最喜欢的一部安德森作品是《天才一族》,在我心里已经可以媲美小清新《潜水艇》啦,我认为人类社会的很多矛盾都是因为没有看过韦斯·安德森的电影,他是长成心智健全的正常人之后拍儿童心,反而很多心智还没发育成熟的导演卖婴儿萌态,要么是有才华表现力不够,要么是情怀满满碍于眼界能力有限。所以作为一个拒绝长大的成年人,《冥王星的早餐》《潜水艇》(理查德·艾欧阿德导演的那个)《天才一族》,还有冥界小清新《杀手没有假期》,都能让我觉得正能量满格心里鼓鼓的。让你想到所有小时候没有完成的出格事,到五十岁还是有人愿意去实现的,于是更加有勇气的,沾沾自喜的活在自己的童话世界里,还特别碧池的说一句:若你爱怪人,其实我很美。

我爱他,爱他心里长不大的英雄梦想。

今天天气好,出门捡到钱啦抒个情。

 2 ) 配乐好赞,大牌配角

画面太漂亮,细节都做到了极致。
特别喜欢第一次被捉之前的前半部,笑点密集,思维狂舞。。
场景服装道具的设计太赞。独特的摄影配乐调度带来一如既往的视与听双重享受。
仍是一部韦斯·安德森的标签电影,冷幽默与复古时尚,配角们都亮瞎眼了,喜欢每个角色。
12岁的爱情真文艺真好,那种幽默是很多电影比拟不了的,那种天马行空是很多电影根本就不具备的。

 3 ) 我们相爱得一气呵成

奇妙的音乐,奇妙的节奏,奇妙的色彩,奇妙的镜头切换,奇妙的十二岁男孩和女孩,奇妙的爱德华诺顿。 也许就是有这样一种存在,我遇见你,我爱上你,我和你在一起,理直气壮,顺其自然。话都说到刚刚好,最简单的分享和介绍,你记得就好,最基础的礼貌和尊重,你不介意就好。你懂得扎营和生火钓鱼,那我来负责念一段睡前故事,哪怕你不懂不喜欢不投入,一直在听就好。你是别人口中的好人或坏人都没关系,这不加分也不减分,一切恰如其分才是你。旁人无法理解的情绪异常?maybe u just don't know him。

没有为什么,不必问为什么。私奔吗,好。游泳吗,好。跳舞吗,好。没有耳洞那现在穿两个吗,好。结婚吗,好。接吻吗,好。我们从容不迫,坚定不移。 感谢上帝仁慈,在末尾给予我们父母的祝福和朋友的帮助,但我们心里可太清楚了:这是一个注定的结局,无关于周围所有,只关于我们自己。 Cuz u said that "I love u but u don't know what u r talking about ". Never mind, that's enough. 你戴着狸猫一样的皮草帽子,我带着望远镜和唱录机,我们交汇在这月亮升起的地方,我们命它为我们的国。

 4 ) 《月亮升起之王国》:献给初恋,孤僻的孩子,以及童年


  老师和教科书都如此教导道:一部电影,可以被划分为两个方面——其“内容”和其“形式”。内容即是故事本身;形式则是故事是怎样被叙述出来的,包括电影除了故事以外的所有:摄影,音乐,布景,服装,道具,剪辑,音效,叙事手法。由此,一部电影的最高境界便是所谓的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也就是内容又最恰当的形式来表现,而形式又完美的呼应着内容。总之,如果换到我们中华传统中来说,大概就是刚柔并济,阴阳互补,天地人达到天衣无缝之平衡的这么一种境界。
 
  从这个方面来说,《月亮升起之王国》是完美的。
 
  《月》的故事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荒唐和疯狂。故事设定在一个童话般的,虚构的小岛上,两个十二岁的孩子疯狂的爱上了彼此,于是决定离家出走,开始他们自己的奥德赛。然而这旅途中除了绝美的风景和童稚的初恋外,还有暴力,鲜血,死亡,带有性意味的场景和对话,婚礼,暴风雨,闪电,爆炸,追逐,和逃亡。虽然这些成分在影片中都被韦斯·安德森的风格所冲淡了,但是几个场景其实表现得还是相当直接。对于这部看似童稚的影片来说,美国PG-13的分级绝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既然韦斯·安德森之前的所有作品中除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之外都被分到了R级,那么即使过于敏感的MPAA把《月亮升起之王国》分成R级我都不会惊讶。
 
  这是一个异常夸张的故事吗?是的。然而这是一个不切现实的故事吗?完全不是。
 
  首先,故事的两位主人公是两个极为孤僻和不受欢迎的孩子。因此,他们的所作所为——尤其是他们对彼此疯狂的爱恋和依赖——无论看上去是多么的荒唐,都是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的。
 
  其次,童年有着两副面孔,一副是正在经历着童年的孩子们所看到,另一副则是注视着孩子的大人们所看到的。对于孩子们来说,童年中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其原因的,这其中的一部分更是神圣的;然而对于大人们来说,孩子们的所作所为全部都透着幼稚,都是荒唐和愚蠢的。
 
  疯狂的和理智的,荒唐的与神圣的,《月亮升起之王国》从头至尾都同时概括出了童年的这两面。对于童年的描绘,再没有比这更精确。
 
  内容既然已经充满了荒唐与疯狂,那么形式所要做的,就是将庄严与神圣加进去。
 
  对于韦斯·安德森浓烈的个人风格,喜欢者喜欢的不行,批评者也批评其为过于自我。然而对于《月》来说,两派都不得不承认,他的风格在这部影片中再恰当不过。
 
  安德森招牌式的变焦放大和缩小,慢动作,和完全对称的构图,这些技巧本来的作用,都在于强调。然而用在这个故事上,尤其是像安德森这样频繁和刻意的使用,便强调的过了度,因而变得刻意的神圣,因而也就变得滑稽了。——不过这神圣的滑稽不正是童年吗?
 
  韦斯·安德森的另一个招牌是他古怪的,简单至极的运镜:他电影中所有的镜头一共就只有三个运动方向:静止,纵深上的缩放或是跟随,还有水平方向上的横向拉动。最重要的是,所有镜头都是如此严格的遵守着这三条规则,因而便由过度严肃产生了滑稽感。
 
  其实这些都是韦斯·安德森的一贯风格了,从早期成名的《青春年少》到他最近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都是如此。然而在《月亮升起之王国》中,他的风格与故事本身要契合的更好,同时他的使用要更加的大胆。比如说他之前评价最高的《青春年少》(Rushmore),其中虽然也有许多这样的构图和摄影,但还是有许多的场景采用的是更加传统的手法。而反观《月》,构图一路对称到底,而摄影则是超大量的运用横拉——这从影片美妙的序章就可见一斑。
 
  他还加入了新东西:剪影。本来,剪影镜头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然而,韦斯·安德森在《月》里面的剪影做得相当绝对,不仅是人物,就连整张画面构图都完全是黑色的剪影。这种迪斯尼动画似的手法他即使在《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也没有用到。不用说,这种手法自然是赋予了故事极强的童话感。
 
   影片的场景设计是古怪的,几乎完全不真实的。全部故事发生在两个小岛上,而小岛上的设施全都简单和夸张到了极点。对此,最为恰当的形容大概是这样:影片的布景几乎像是直接从小学生的画作中取出来的。自然,这也是童话的一部分。然而为什么故事设定在60年代一个虚构的小岛,而不是在一个更具代表性的城市区域呢?除了韦斯·安德森的个人口味外,这其中也许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当我们回想起童年时,难道不感觉到恍若隔世吗?不仅仅是时间上的距离,还有空间上的。童年,似乎总是发生一个封闭的区域的。
 
  说到形式决不能不提配乐。尤其是在《月》中,形式上最能表达出童年的感觉的,莫过于音乐。Alexandre Desplat所配的原声音乐,底子是轻快活泼,其主体却是宗教音乐一般的神圣。这从其曲目的名称也能看出来。Desplat所配的五首曲子一共分为7个部分,却都是同一乐曲的分支;而那总曲叫做The Heroic Weather-Conditions of the Universe——宇宙中的英勇的气候状况。
 
  不过,Desplat只配了影片一半的音乐,剩下的一半则是引用自别处的。然而即使是这些引用的配乐,都完全与故事相映成彰。比如是影片开篇的音乐是Benjamin Britten所作的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Orchestra(“年轻人的管弦乐指南”),其内容便是解析一部管弦乐是怎样构成的。而影片结尾的倒数第二篇音乐则是开篇音乐的第二部分,一头一尾便教授了管弦乐的构成。这看似随机的选择实际上了从另一个角度概括了故事本身——这不正是所谓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嘛。
 
  除此之外《月》还有诸多细节可以仔细钻研,在此就不加破坏了。重点在于,《月亮升起之王国》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镜头,每一个音符都是如此的精妙,完全的和内容结成了一体。然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这基础之上,《月》还保持着绝美的形式:绝对对称的构图,婚礼的慢镜,吊桥,海峡和塔楼的剪影,“月亮升起之王国”,“杜鹃鸟”合唱,Desplat古灵精怪的配乐,整部影片美得令人心醉。
 
  曾经有人批评韦斯·安德森的影片为“迷人然而浅薄”。不管他过去的作品如何,《月亮升起之王国》绝不是这样;这是一部看似浅显实则深刻的电影。或者说,它在两个方向上延伸着,并不互相阻碍。对于不希望过度解读的人来说,这是一部古灵精怪然而精美绝伦的,可爱而又迷人的影片;对于希望继续挖掘的人来说,这是一部完美的童年颂歌。
 
  初恋和问题儿童不过是一部分而已。影片咏颂的,是所有我们曾在童年所犯下的愚蠢的,神圣的,可爱的事情。一个完全童话化的小岛,一个完全夸张了的故事,一群如此不真实的人物,一幅幅如此绚丽的画面,一曲曲如此动人的音乐,《月亮升起之王国》是如此的虚幻。
 
  然而它又是这么的真实。它是童年。

 5 ) 回归成人世界的童话

    韦斯·安德森属于这样的导演:产量不高,但是每部总能维持在一定的水准之上,表达方式比较非主流,表达的内容也同样非主流,有着自己的一些风格,但这些风格并未明显到可以明确辨识或是高度风格化到成为电影作者。换句话说,也许你看过一把他的片子,并且都还觉得不错,却从未能意识到导演是同一个人。
  
    《月升帝国》明确来说像是一部真人版的青少儿动画,无论从故事上(青少儿),还是从拍摄手法上(动画)。从故事上说,“小孩奇遇记”的题材并不少见,跟此片类似的就有《情定落日桥》、《我们的幼儿园》,若是按照普罗普给俄罗斯民间故事罗列情节元素的话,简直一模一样:

  在家/学校受压抑--两主人公相识--两主人公出逃--开始奇遇记--被家长/老师/警察发现--路上遭遇危机(如走散、遇到坏人、互相不信任)--遭遇帮手(好像是格雷马斯动塑模型)--差点被发现/遣返--顺利逃脱--陷入终极危机--主人公互相扶助(最后一分钟营救)--回归成人世界。
  
  月升帝国在情节的意义上并未寻求太大的突破,主要的变奏来自于采用了一些夸张的动画元素(有时略显cult——如被雷击的段落以及最后一场教堂屋顶)以及一些色彩上的安排,如色彩如儿童画般的女主角的家以及灯塔还有时常出来露一面的“红衣解说员”(Bob Balaban)。这些略显超现实的色彩元素,奠定了这并非一部浪漫温馨的kids film,相反,却掺杂了许多韦斯·安德森自己的风格。
  
    这种风格可以视作韦斯·安德森上一部作品《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延续。首先在摄影运动上,安德森基本建构了一个二维的运动法则,即只存在水平移动和上下移动的运动镜头,相反,摄影的纵深被基本取消了。其次,在拍摄人物时,基本固执地拍摄人物的正面、背面和侧面,相反在大部分电影中所会采用的一些拍摄人物的机位很少出现。比如在拍摄人物对话时会采用的过肩镜头和对话人物所形成轴线一侧的正反打这类的斜侧面镜头则很少出现。事实上,这类属于常规叙事的镜头只出现了三次,即1.海边男女主人公互相表白,都装着大人的腔调再说大人话;2.在布鲁斯威利斯家里面,男主人公和布鲁斯威利斯讨论为什么他是孤儿以及其后说道了一些social convention;3.最后教堂屋顶男女主人公决心纵深一跃前的信任告白。所有出现惯常镜头的段落都为烘托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的逐步加深或是足以推动情节走向的多层次的情感的情节递进而服务。比如第一次使用常规正反打是为了在情节上将本来有某种疏离的男女主人公渐渐在情感上联系起来(这场戏之后男女小主人公迅速french kiss&摸胸);第二次使用则更多为了凸显布鲁斯威利斯之后关于如何处置男主人公的变化;第三次则是在情节高潮部分,将男女主人公的情绪推向顶峰。这些对于常规技法的使用,正是为了服务于烘托和推进影片主人公在情感上的层次而多少刻意采用的。而在电影的其余部分,导演基本都恪守了摄影机的二维运动法则——这种法则极端风格化(少儿动画化),但其要旨却并非营造电影中主人公的情感积蓄和情感动机;在构图上,也极力追求对称性构图、稳定构图等少儿动画最常见的法则;在许多重复出现的标志性场景中(如女主人公家的外景、最后的教堂),导演也着力用颜色使场景变得更为简明(有时追求整体色调的统一,有时则着意突出对比),这种坚持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影片从色彩到拍摄方式都极为“少儿动画化”。类比于去年的《钢的琴》,影片中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都遵从了一种“超级玛丽式”的人物走位(magasa的inspiration)。也就是这种视觉风格的营造,使《月升帝国》看上去更像是《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一种延续。
  
    而从这种视觉风格也正是服务于影片的剧情风格,作为主角为儿童电影,电影并不面向儿童;这并不是说男主人公对女主的袭胸而言;而是说从整个剧情上,《月升帝国》也与《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极为类似。若是说《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是用一个面向儿童的电影形式讲了个很成人的故事的话,《月升帝国》则是用儿童以及儿童片的形式讲述了一部青少年渴望步入成人世界的故事。无论是男主人公想要摆脱寄托生活的冲动,还是女主人公不愿忍受家里单调乏味的生活(父母&一帮很讨厌的sibling~),以至于他们一路上假装大人的腔调,模仿成人世界才会有的场景(反复出现的妻子在篝火边/炉边读书,丈夫抽着烟斗若有所思样子),少女偷窥母亲与警长的暧昧,无一不是指向了两个希冀着通往成人世界而冲破“世俗藩篱”的渴望;影片相当一大部分的笑料正是来源于长得很萌的男主人公与他所具有的极不相称的成人世界的特质所造成的喜剧感——(另一个喜剧感则是来源于被频繁使用的跳接镜头,比如电话里面social service的人一谈到孤儿院,就立马跳出来一副陈述悲惨和恶劣的孤儿院的剪报,这种跳接相当的并不反“儿童风”,也十分具有十足喜感,但是很多时候却并不适合“儿童观赏”——因为有些比较“黑色”,有些比较反讽,然后却被反复使用,并且效果还不错;侧面看来,这也印证了这部电影并非一部面向儿童的电影)。从另一个角度说,童子军夏令营的别的孩子能摒弃前嫌以及“上头交待下来的任务”而去解救少男少女也同样反映了“通往成人世界”这一主题。甚至我们更极端或是更牵强一点儿说,韦斯·安德森从《穿越大吉岭》中都一直致力表达的就是这种“通往成人世界”的motif,只不过《穿越大吉岭》中的是三个成年的大小孩儿罢了。
  
    此外,韦斯·安德森不知能否被称为那种“慢工出细活”的导演,但是若仅就这部电影来看,无论是在胶片颗粒、颜色还是配乐上,《月升帝国》都极为考究。影片的色调和略粗的颗粒使观众能仿佛重回60年代(虽说影片中充斥了各种超现实的儿童型的美术风格);而贯穿始终的配乐更是丝丝入扣。结尾的彩蛋部分也应和了开头场景中的乐器介绍,非但没有出离感,反而很浑然一体。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小演员的表演。男主属于天然萌,一装起小大人来自然多数爆点聚集在他身边,其假装青涩和着意要模仿大人的腔调让角色可爱而又性格丰富;女主角则比较妖媚一些(主要是化妆的问题),小姑凉看上去很有下一个娜塔莉波特曼的潜质。相信我,作为一个萝莉控,我看这类问题一向准极。两个小家伙在最后一场教堂顶端的生离死别的戏颇为触动人心,不知是因为前面80分钟装小孩产生的反作用,还是真的情节和表演皆动人,这场生死别离甚至有些让我想到了《末路狂花》的结尾处, 塞尔玛与路易丝牵起手想要飞向自由的桥段。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夜晚,在那个极为具有动画片色彩对比的场景中,小小的男女主人公互相做出了信任彼此的承诺,准备一同跳下钟楼,他们已然褪去了以前力图伪装成成年人所表现出的那种刻意而为,相反他们真正成为了一对相爱彼此的“成年人”。
  
    影片最后,虽说同样儿童化的场景再次出现,男女主人公也被迫回归到成人世界中,但是他们却在眼神中透露出对彼此的更加的坚定,也能看到小两口更加的成熟;他们在屋里屋外相望彼此,默默地等待着几年后成人世界肯定他们的成年以及爱情;虽说在爱情上,他们早已成熟,就像影片最后,那副现实主义画风所描绘的他们曾经同居过的海滩的油画那样。

 6 ) 《月升王国》:生之欢欣涌动不息

1965年,美国新英格兰一个远离大陆的虚构小岛上,一对因上演的舞台剧《诺亚洪水》而结识,私奔后相处了3天的少男少女看了看身下真实的洪水,宁可一同跳下也不分开。《月升王国》一出,不少人都在琢磨,韦斯·安德森怎么在他一贯的小格局日常叙事中玩起宗教隐喻来了。

事实上,灾变在安德森的作品序列里反复出现,且往往是至关重要的节点。在这场洪水之前,他已经写了太多劫后余生的故事,就像那些前作一样,《月升王国》又是一部有裂痕、有哀伤、甚至有死亡,童真与残忍并存,但生之欢欣涌动不息的悲喜剧。

问题小孩总爱“生活在别处”

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安德森坦言自己小时候就被父母定义为一个“问题小孩”。他的故事绝大部分都起于一个有裂隙的、彼此伤害却视而不见的家庭,聚焦在其中问题最大的孩子身上。第一部长片《瓶装火箭》(1996年)里,兄妹俩先后住进了精神疗养院;集大成之作《天才一族》(2001年)中的三个天才兄妹在父母长期分居的家庭中长大,年过30了不约而同地在侵蚀他们正常生活的“心病”中愈陷愈深;《了不起的狐狸爸爸》(2009年)里狐狸先生的独子艾什总以为自己得不到父亲欢心。《月升王国》的这对小鸳鸯,一个是流转了多个寄养家庭、即将被送入少管所的孤儿,一个是在学校和同学打架、在家与父母争执不休的不良少女;而让女孩下决心出走的直接原因,就是在家里发现了一本《怎样与问题小孩相处》。

苏西这一年12岁,身穿典雅的粉色短裙,抹了厚重的蓝色眼影,不苟言笑,仪态沉静而做派狂野,活生生是另一个时空里的玛戈——《天才一族》里格温妮斯·帕特洛饰演的剧作家。这两个女孩同样是多子女家庭里的边缘人,玛戈是养女,虽然父母对她也不错,可是不着调的父亲时时刻刻不忘向外人强调她的养女身份,玛戈表情淡定地附和,他就没意识到这是一种伤害。父母分居时,每个孩子都问了父亲一个问题,她半低着头,小心翼翼地问:“这是我们的错吗?”

安德森经常出现成年后还在父母那里博认同感的男性角色,比如《天才一族》里的大哥、《海海人生》里跑来与生父相认的奈德。但女孩们不一样,面对现实中没有答案的缺憾,玛戈和苏西选择“生活在别处”。玛戈写作,而苏西整天沉浸在奇幻小说中,想象自己是一片神奇大陆上拥有魔力的女英雄。玛戈小时候就带着弟弟里奇——也是她命中的爱人离家出走,夜晚悄悄留宿城市公共档案馆的非洲区,藏在动物标本的展示柜下分享一只睡袋。这场小打小闹,与苏西和山姆惊动了一个岛的私奔,有一种微妙的呼应感。

他们与这个世界的对抗外化了

在观众陪这两个小孩经历了分离与死亡的威胁后,差不多已经忘记了问自己电影名字是什么意思了。这时候山姆留在苏西家的画揭开了谜底,他画的是私奔的目的地,一个原先以生硬的地理坐标为名的宁静海湾。他在画上将之命名为“月升王国”。就像玛戈和里奇在档案馆里找到的安身之处一样,这是他和苏西对抗现实世界的秘密王国。

逃离现实的放逐冲动,一直是安德森电影循环往复的母题。

里奇穿越了几大洋去避开玛戈的婚姻;《穿越大吉岭》(2007年)里一年不说话的三兄弟在遥远的异国聚首同游。玛戈在一度放弃了写作后,自家的浴缸成了她隔绝外部世界的私人空间。这是塞格林的魅影。除了《瓶装火箭》真的将主人公关进监狱,安德森的其他主人公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人生中像《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霍尔顿一样,虽然有些脱轨行径,但似乎够不上惊世骇俗,他们与外界最激烈的对抗还是发生在心里,所以浴缸这么小的空间也能煞有介事地成为玛戈坚守的“隔离区”,所以安德森的电影虽然像好莱坞情节剧一样有目标明确、兴味盎然的“起兴”——立志成为真正伟大的抢劫犯(《瓶装火箭》)、追求自己的老师(《青春年少》)、想阻止分居多年的妻子移情别恋(《天才一族》)、追杀一条吃掉老友的鱼(《海海人生》)等等,但在叙事铺开的过程中往往有枝蔓丛生、零乱失焦之嫌,有人总结为“人物大过故事”。

可以说,他的两部近作扫除了不少以往情节破碎和节奏散漫的负面评价,不是因为电影时长变短了,而是因为主人公内心与这个世界的对抗“外化”了。狐狸先生天生的野性与拖家带口的中产阶级苟且人生之间的挣扎,外化为他与三个黑心农场主之间酣畅淋漓的大战。苏西和山姆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外化为他们出逃与众人围捕、童子军营救与再次围捕的两场好戏。

安德森前作的情节模式常常是有大目标甩出来,但主人公们追逐得并不卖力,想起一出是一出地混日子,经常迷迷糊糊,直到出现一个意外的灾变而众人一起觉醒。而狐狸一家、山姆和苏西则从一开始就目的明确,行动果敢。表面不知所谓,其实隐微表意的小细节用来画龙点睛:狐狸爸爸在胜利回师的路上偶遇自由而沧桑的孤狼,一时感怀而流出来又收回去的眼泪,是在无声地诉说他没有后悔过为家放弃自由;而强调苏西在《诺亚洪水》里演的是一只渡鸦,已经暗示了他们会有一个快乐的结局,渡鸦是大洪水后的第一个探路者,它不回来就证明大陆已经露出水面。

这里不是童话王国

《视与听》杂志的记者也注意到了玛戈与苏西的相似性,在对安德森的采访中问起。对于重复自己,安德森是这样解释的,虽然他每次都以为自己在“做一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但成品又总是与前作有相似之处,是因为这些“都在同一个操作系统里运行”。

安德森得以在电影中创造出一个个封闭的、自我运行的小世界,不仅仅因为他的角色特立独行,独特的形式也功不可没。《月升王国》延续了他用惯了的一套镜头语言。除了发生在苏西和山姆之间,以及山姆和最后收养他的警察之间的三场戏,所有对话都没有“越肩”镜头,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跃然其上。而标志性的慢镜头,出现在这对小鸳鸯在结婚仪式后携手走出来的一场戏中,将荒唐如斯的场景烘托得十分庄严。

除此之外,电影用得最多的,是慢移和快摇镜头的结合。慢移仿佛视线扫过一行行文字,而快摇像是翻页,它们一起仿造了一种阅读的观看效果。加上土黄色为基调的明丽色彩,竖在观众面前的,是常见于图书馆的童书,准确地说就是苏西偷出来的那些彩色塑料封皮的少儿插画书。

但是,安德森封闭运行的小世界,并不是童话王国。《月升王国》是他首部在北美分级为PG13级的真人电影,13岁以下儿童需要父母陪同观看,但在我看来,它比很多R级片(17岁以下陪同观看)还要凶残——小鸳鸯与赶来追捕他们的童子军正面遭遇,虽然使用了气枪、剪刀和弓箭的大混战没有直播在画面上,但是,这么多人参战,不幸罹难的只有一条无辜的小狗史努比。

如果他混好莱坞,剧本肯定要打回去重写,拍出来了送审前也要被公司高层毙掉。在危险系数最高的恐怖片里,小猫小狗也是安全的。有路人写的恐怖片生存指南里讲过,比跟着片酬最高的明星还要保险的,就是跟着猫和狗,它们活到最后的几率是百分之百。例如,在《异形》(1979年)里,女主角是个铁姑娘,没有对任何同伴表现出超出理性的情感,但大敌当前,还不忘满怀柔情地到处轻声呼唤她走丢的猫,花了很多时间去找,片尾一船人死光后,陪伴她在无垠宇宙中漂流下去的正是这只爱猫。

商业片对小猫小狗的特别待遇,本质上还是对银幕与观众之间安全屏障的一种维护。观众走进影院,很清楚他们求的是梦一场,而不是真的想被吓到或者伤到心痛。见伤不见血,这种违背现实逻辑的处理,不光是用在打斗戏里,也用在了情感关系的表现上。猫狗无恙,是商业片安抚观众的铁律。如果小猫小狗在电影里得不到保护,就等同于小孩得不到保护,等于人类的正义和勇气统统都失败了。

但安德森的7部长片有4部有伤害狗的情节,其中两只还丢了命。《月升王国》还有一个让人略微不适的情节,是特意提到被苏西刺伤的男孩伤了肾。电影强调这不是惩罚:苏西问山姆史努比是不是一条好狗,山姆回答“谁知道呢,但它不该死”。我想,作者想传达的信息是,没有谁是真正安全的,在他的小世界里,在我们的大世界里,都一样。

那“月升王国”呢?也一样。两个小孩不是最终在那里被找到了么。它并不能保护他们。安德森在那次访谈中说过,“在人的一生中充满了神奇的时刻,而我猜那些时刻会成为一个人的地标或里程碑”。我理解,这些地标不完全是实体,不能复原,也无法重新来过,而是和一段奇妙的人生旅程一起沉淀在人的心里,给我们向生的力量。

 短评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拍摄风格的延续。充分运用配乐抒情,荒谬中的工整与严肃。在青春跃入成人世界的入口,Wes Anderson再次营造出了诗意的乡愁。

3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动画方式拍的电影,做梦都难以梦到的美。

5分钟前
  • 毛毛猫
  • 力荐

港译“小学鸡私奔记”真是可爱死了,喜欢里面的大人们,谢谢你们这样爱护小孩子:)

8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有没有人觉得这是一部喜剧?但片中所有的人都很严肃,尽管孩子们严肃的儿戏,大人们儿戏般的严肃。奇思妙想般怪异可爱反正是来自韦斯·安德森的脑子,影迷们早已习以为常了,就像画面的色彩和优雅的配乐那样,当然还有比尔·默瑞。复古的小清新,摄影和场景调度必须赞一下。★★★★

1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片尾有福利,别走太早。

14分钟前
  • 龟去来西
  • 推荐

延续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摄影机运动,却是以真人电影的动画质感呈现。反映出古怪年轻人的初恋与逃避道德束缚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抒情且迷人。故事后半段稍逊,不过韦斯.安德森的笔触不在故事而在情感。

17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安德森式的鬼马狂想曲,犹如真人版《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其独特的摄影配乐调度带来一如既往的视与听双重享受,冷幽默照常遍布全片。高潮部分有点失控,成年演员配角们倒是一个比一个牛逼抢眼。女孩太美太有魅力,不过不喜欢小男孩的演员选择,完全没有詹森·舒瓦兹曼那种忧郁古怪的气质。

2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对这类仿欧式梦幻文艺路子的美国电影已经失去了兴趣

22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小孩子一直都知道大人们在做些什么,大人却永远都不懂小孩子。

24分钟前
  • bamboo
  • 推荐

可爱的一逼,泛黄的vintage风格一如往常,色彩,剪辑,配乐全都很神。更重要的是,这是我看过的最有爱的私奔片,小屁孩之间天马行空,天不怕地不怕的感情,完胜大人的you jump,i jump!看完第一反映就是要不顾死活的去私奔,去天涯的尽头,然后留下一张画。太酷了

29分钟前
  • ztlpoppy
  • 推荐

如果能穿越回自己的少年,我也要找一个两小无猜的姑娘,私奔到月亮升起的王国。

32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首尾相衔的对称结构、过于正经的正反打过肩镜头、中规中矩的分屏、刻意淡化的表情流露、整齐划一的动作站姿、直截了当的镜头推拉,契合乐团各声部分配,构图工整细致,忽略纵深强调平移,漂亮复古精致的基调。

3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你们大概都是顺着看《月升王国》到《布达佩斯大饭店》,而我顺序是倒过来了……所以,只能如此……

39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仍是一部韦斯·安德森的标签电影,冷幽默与复古时尚,群星云集的大牌配角。用心的布景与美术,让影片如可爱的真人童话,透着天真与孩子气。还顺带上了一堂有趣的音乐课

4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周笔畅和眼影妞的恋爱早婚史。特别喜欢第一次被捉之前的前半部,笑点密集,思维狂舞,后半部有些过于天马行空荒诞奇绝了,魔幻大胆夸张。摄影是狐狸爸爸一贯的老旧色调,剪辑聪明干净,配乐依然宛若神来,几个明星大人都很有爱,看得人心情大好。

42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这片简直就像是特意为豆瓣小清新量身定做的一般,几乎和去年的《雨果》一样糟糕,只不过《雨果》主打情怀牌,这片主打童趣牌:一味的撒娇卖萌,拿肉麻当有趣,一帮老油条在那假装富有童心,去你妈的吧。1星半给摄影。PS:童真童趣这玩意,不是你想有、想有就能有的,你越是刻意经营,你就离它越远。

44分钟前
  • 易老邪
  • 较差

两小无猜、完美童话。没想象的那么好,狐狸爸爸仍是巅峰。

4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想到《扶桑》里一句话:“假如人类把十四岁的爱当真,假如人类容忍十四岁的人去爱和实现爱,人类就永远不会世故起来。” 虽然Anderson的电影里小家伙12岁 ,喜欢他们孩子气的严肃,喜欢导演构筑自己梦一般的诗意世界 。 布景,服装细节,摄影乃至机位都让人着迷,禁得起有些人用“小清新”一词来鄙夷。

50分钟前
  • shu
  • 推荐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拍摄风格的延续,严肃的孩子气。复古精致,童话绘本般的电影。不管是小孩子们还是大牌配件们,每个角色都极其可爱。片尾的小彩蛋还能给人上堂音乐基础课。★★★★

52分钟前
  • Q。
  • 推荐

配角们都亮瞎眼了(诺顿一出场那么娘炮我都喷了),喜欢每个角色,小喷油们太可爱了还又那么拽,多么简单又励志的故事啊,我都又相信爱情了有没有!给五星的原因是场景服装道具的设计和音乐,完完全全地是我的菜,复古而又离夸张那么一点点,刚刚好

5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