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号

HD

主演:范逸臣,田中千绘,中孝介,林宗仁,马念先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闽南语,年份:200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海角七号 剧照 NO.1海角七号 剧照 NO.2海角七号 剧照 NO.3海角七号 剧照 NO.4海角七号 剧照 NO.5海角七号 剧照 NO.6海角七号 剧照 NO.13海角七号 剧照 NO.14海角七号 剧照 NO.15海角七号 剧照 NO.16海角七号 剧照 NO.17海角七号 剧照 NO.18海角七号 剧照 NO.19海角七号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等候雨停,不如期待彩虹

文/杰夫

古龙说,一个男人若是知道有个女人在等着他,那种感觉绝不是任何事所能代替的。

可是,知道了这种感觉以后,男人却无法跑去和那个女人相见,只能在心里默默思念,那种感觉是不是最令人煎熬的。

那么,一个女人等候了一个男人60年,那个男人知道后心里会是什么感觉;并且即使这样,他们依旧无法相见,那对他又会是什么感觉。

我不知道。

因为我在这个世界活了60年的一半都不到,更不用说去遐想是不是有个女孩等我等了60年了。

《海角七号》里有,可是,它没有说。

但我从《海角七号》里看到了“等待”。

片子里的每个人都在等待:老邮递员等待着自己能够在正式演出中,弹奏一次“国宝”月琴;机车行的打工仔,则默默地等待着自己能够给喜欢的老板娘幸福;米酒推销员马拉桑则在等待着自己事业的成功,顺便等候一场爱情的降临。可是,我们看到,如所有的人都一样,他们的等候,并不是很顺利,甚至可以说他们在等候中逐渐老去,却依旧没有看到一点希望。

所以,阿嘉要说,十五年了,我也努力过,可是现在还是这样失败。

这么看来,等待,真的是一个让人焦急而又郁闷的过程。就好像连绵的细雨,令困在屋子里的我们感到禁锢而不安。我们不知这场雨要下到什么时候,我们不知道阳光要什么时候才会穿云而出。

为何,人生总是那样阴雨连绵。

可是,中孝介却说了,我们为什么不在下雨的时候,等待彩虹呢。

是啊,为什么不期待彩虹,却只是傻傻地担心,这场雨会那样的一直下下去呢。

如果,有了这种期待,我们的内心恐怕就不会再那样忧郁,而会是光芒照进黑夜前,那种等候的宁静吧。

于是,中孝介说那句话的时候,我就懂了。尽管,在片子里,那位等候了60年的女人连脸孔都没有露一下,可是我真的懂了,那个女子心里有了对“彩虹”的信心,自然就摆脱了阴雨的束缚,内心自然就会绽放出一种期许。

对于我们的的思想来说,这种期许叫做“信仰”;而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这种期许就是“幸福”。

影片的最后,看到那位女子安静地打开装着男子在60年前写就的信件的盒子时,那轻松随意的动作,我就知道,这60年里,她一直在持守着那份信仰,并拥有着这份幸福。而这个盒子,却好似只是人生给她出具的一个证据,证实了她信仰的正确,幸福的实在。

所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幸福,只要你拥有对“雨后彩虹”的信仰,即使你一直在等待。

 2 ) anti台北的海角七号

海角七号终于上映了。

因为早就看过DVD版本的缘故,所以并未去电影院看。听了一些身边朋友的观感,也看到一些媒体报道,似乎这部片子在大陆热度有限,远远无法与在台湾的火爆相提并论。

对于这样的境况,不觉得奇怪。《海角七号》,是一部很台湾,而非很台北的电影。你不理解当下的那个台湾,尤其是台湾南部以台客文化为主的本土文化,那么对这部《海角七号》就很难产生亲切感,产生认同感。曾经两次去过台湾考察,加起来的时间超过半个月。走访了很多标志性的地方,比如诚品书店、渔人码头、凯达格兰大道,再加上考察期间台湾当地教授连续填鸭式的授课,对于台湾很多方面的现状大体还是了解的。不过,严格来说,对台湾的直观了解和亲近,更多是对台北的了解,对浊水溪以北的了解。而对于南部台湾,那个只听得到闽南话的真正台湾,其实有的二手的观感——毕竟半个多月台湾的考察,在南部加起来的时间不超过5天,而真正见过聊过的依然是那些操着台湾国语,并不能真正代表台湾尤其南台湾文化的“非典型台湾人”。也正因此,对于这部《海角七号》,我可以从理论上去理解它在台湾走红的原因,但无法投入其中,去喜欢上它——毕竟个人喜欢的,依旧是那个大体上还算国际化但又有台湾特色的大城市台北,而非那些真正台湾的中小城市,乃至乡镇。

《海角七号》是一部什么类型的电影?我知道很多身边的朋友是带着看爱情剧的预期走入电影的——若有这样的预期,自然是会大失所望。的确,剧中有两段爱情戏,一段是呼应剧名那段由七封迟到情书叙述的六十年前的中日之恋;另一段则是主人公阿嘉与在台湾的日本人友子的恋情。不过,这绝不是这部电影的主线,甚至在我看来即使全部删去,也不会影响这部电影在台湾的受欢迎程度——爱情戏,充其量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归根到底,《海角七号》是一部很台湾本土化的励志电影,一部讲述几个普通人成功组织一支乐队并成功演出的台湾版“阿甘正传”。而这部剧集之所以能够在台湾火爆,也就在与这几个人和其它一些配角都是很典型的台湾人,能够让大多数台湾人有所代入,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

范逸臣扮演的主角阿嘉,一个在台北呆不下去,被迫回到老家的失意青年,一个七年级生(相当于我们说的80后),电影开首的那句““操你妈的台北 ””,已经道出了这部电影的主旨——这是一部无关台北的真正台湾电影。阿嘉的怀才不遇,其实反映了许多台湾当代年轻人的困扰,那种只能挣扎在自己乡土之上,无法融入台北大城市或者说台湾上层社会的那种怀才不遇;至于说永远操着闽南话的茂伯,则代表着老一辈的失落。虽然是国宝级的月琴大师,但是因为与乐队要求(可以将其视为现代社会的隐喻),而只能沦落至打打沙球,这个心路历程到之后的接受,无疑代表着老一辈对自己的重新定位,而最后的重操月琴的情节则是一种二次成功的希望;至于那个卖酒的马拉桑、唱着《爱你爱到不怕死》的八年级生,火爆脾气的交通警、修车行伙计,情节女工,无疑也是台湾市井阶层各类形象的代表。

当然,在这部电影中真正代表着那种非台北化台湾形象的,是马如龙饰演的洪国荣,“我要把恒春镇放火烧掉,然后把所有年轻人叫回来重建恒春”,“要自己回来当老板,不要当人家的伙计”,这两句话充分反映了台北以外尤其是台湾普通乡镇对于城市化的那种反感乃至厌恶。

就是这样与台北无关,台北无法容纳,甚至anti台北的真正典型台湾人,用自己的努力,最后真正的成功演出了——这样的努力并成功的励志情节,对于经济日益衰落,昔日四小龙意气风发不再的当下的台湾人,无疑是一帖自我勉励的良药。

是的,与我看来,《海角七号》的成功,是一种反映着台湾本土anti台北文化与励志故事交叉后的产物。并非所有的励志故事都能做到普世的,至少《海角七号》不能。不明白电影中人们对于台北的那种心态,不能理解台北以外台湾人的生存状态,对《海角七号》恐怕是很难会喜欢。

毕竟,《海角七号》是一部无关台北的台湾电影。
PS:《海角七号》要表达的,其实和昔年罗大佑的那首《鹿港小镇》很是类似。这里顺便再引一遍歌词,大家可以对照着看。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
    我家就住在妈祖庙的后面
    卖着香火的那家小杂货店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爱人
    想当年我离家时她已十八
    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卷长发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渔村
    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黄昏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假如你先生回到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告诉我的爹娘
    台北不是我想象的黄金天堂
    都市里没有当初我的梦想
    在梦里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镇
    庙里膜拜的人们依然虔诚
    岁月掩不住爹娘淳朴的笑容
    梦中的姑娘依然长发盈空
    再度我唱起这首歌
    我的歌中和有风雨声
    归不到的家园鹿港的小镇
    当年离家的年轻人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繁荣的都市过渡的小镇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哦—-
    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
    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
    门上的一块斑驳的木板刻着这么几句话
    子子孙孙永保佑世世代代传香火
    啊,鹿港的小镇

 3 ) 七封情书

第一封: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友子,太阳已经完全没入了海面   我真的已经完全看不见台湾岛了   你还站在那里等我吗?   友子,   请原谅我这个懦弱的男人   从来不敢承认我们两人的相爱   我甚至已经忘记   我是如何迷上那个不照规定理发   而惹得我大发雷霆的女孩了   友子   你固执不讲理、爱玩爱流行   我却如此受不住的迷恋你   只是好不容易你毕业了   我们却战败了   我是战败国的子民   贵族的骄傲瞬间堕落为犯人的枷   我只是个穷教师   为何要背负一个民族的罪   时代的宿命是时代的罪过   我只是个穷教师   我爱你,却必须放弃你   第二封:      第三天   该怎麼克制自己不去想你   你是南方艳阳下成长的学生   我是从飘雪的北方渡洋过海的老师   我们是这麼的不同   为何却会如此的相爱   我怀念艳阳…我怀念热风…   我犹有记忆你被红蚁惹毛的样子   我知道我不该嘲笑你   但你踩著红蚁的样子真美   像踩著一种奇幻的舞步   愤怒、强烈又带著轻挑的嬉笑…   友子,我就是那时爱上你的…   多希望这时有暴风   把我淹没在这台湾与日本间的海域   这样我就不必为了我的懦弱负责   第三封:      友子   才几天的航行   海风所带来的哭声已让我苍老许多   我不愿离开甲板,也不愿睡觉   我心里已经做好盘算   一旦让我著陆   我将一辈子不愿再看见大海   海风啊,为何总是带来哭声呢?   爱人哭、嫁人哭、生孩子哭   想著你未来可能的幸福我总是会哭   只是我的泪水   总是在涌出前就被海风吹乾   涌不出泪水的哭泣,让我更苍老了   可恶的风   可恶的月光   可恶的海   第四封:   十二月的海总是带著愤怒   我承受著耻辱和悔恨的臭味   陪同不安静地晃荡   不明白我到底是归乡   还是离乡!   傍晚,已经进入了日本海   白天我头痛欲裂   可恨的浓雾   阻挡了我一整个白天的视线   而现在的星光真美   记得你才是中学一年级小女生时   就胆敢以天狗食月的农村传说   来挑战我月蚀的天文理论吗?   再说一件不怕你挑战的理论   你知道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星光   是自几亿光年远的星球上   所发射过来的吗?   哇,几亿光年发射出来的光   我们现在才看到   几亿光年的台湾岛和日本岛   又是什麼样子呢?   山还是山,海还是海   却不见了人   我想再多看几眼星空   在这什麼都善变的人世间里   我想看一下永恒   遇见了要往台湾避冬的乌鱼群   我把对你的相思寄放在其中的一只   希望你的渔人父亲可以捕获   友子,尽管他的气味辛酸   你也一定要尝一口   你会明白…   我不是抛弃你,我是舍不得你   我在众人熟睡的甲板上反覆低喃   我不是抛弃你,我是舍不得你   第五封:   天亮了,但又有何关系   反正日光总是带来浓雾   黎明前的一段恍惚   我见到了日后的你韶华已逝   日后的我发秃眼垂   晨雾如飘雪,覆盖了我额上的皱纹   骄阳如烈焰,焚枯了你秀发的乌黑   你我心中最后一点余热完全凋零   友子…   请原谅我这身无用的躯体   第六封:      海上气温16度   风速12节、水深97米   已经看见了几只海鸟   预计明天入夜前我们即将登陆   友子…   我把我在台湾的相簿都留给你   就寄放在你母亲那儿   但我偷了其中一张   是你在海边玩水的那张   照片里的海没风也没雨   照片里的你,笑得就像在天堂   不管你的未来将属於谁   谁都配不上你   原本以为我能将美好回忆妥善打包   到头来却发现我能携走的只有虚无   我真的很想你!   啊,彩虹!   但愿这彩虹的两端   足以跨过海洋,连结我和你   第七封:      友子,我已经平安著陆   七天的航行   我终於踩上我战后残破的土地   可是我却开始思念海洋   这海洋为何总是站在   希望和灭绝的两个极端   这是我的最后一封信   待会我就会把信寄出去   这容不下爱情的海洋   至少还容得下相思吧!   友子,我的相思你一定要收到   这样你才会原谅我一点点   我想我会把你放在我心里一辈子   就算娶妻、生子   在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上   一定会浮现…   你提著笨重的行李逃家   在遣返的人潮中,你孤单地站著   你戴著那顶…   存了好久的钱才买来的白色针织帽   是为了让我能在人群中发现你吧!   我看见了…我看见了…   你安静不动地站著   你像七月的烈日   让我不敢再多看你一眼   你站得如此安静   我刻意冰凉的心,却又顿时燃起   我伤心,又不敢让遗憾流露   我心里嘀咕,嘴巴却一声不吭   我知道,思念这庸俗的字眼   将如阳光下的黑影   我逃他追…我追他逃…   一辈子   我会假装你忘了我   假装你将你我的过往   像候鸟一般从记忆中迁徙   假装你已走过寒冬迎接春天   我会假装…   一直到自以为一切都是真的!   然后…   祝你一生永远幸福!

 4 ) 文艺从来不怕穷死,就怕被和谐致死

    我一进某电梯,遇见三个台湾人操着“国语”聊天。突然一人大叫“马拉桑”,然后三人大笑起来,仿佛一起破获了某种密码。《海角七号》这部令人愉悦的电影令台湾人疯狂,票房超过4.3亿新台币,被誉为台湾电影业的一剂春药。
    相对于好莱坞电影的“封闭式浪漫主义”,我把《海角七号》归于“开放式浪漫主义”。所谓封闭,即一电影一世界,关在屋子里喜怒哀乐,没有给现实生活留下一面窗。但《海角七号》不同,导演熟知台湾,更了解台湾人肚里虫子的习性。从“操你妈的台北”的台词,到代表“想放一把火,把恒春烧掉,让年轻人回来建设”,他老实地用了台湾人看台湾的眼光,拍一部台湾人爱看的电影。其实全世界文艺青年都知道,他们那个烂乐队怎么能排练一天就火了起来?但这个无关紧要,因为真实的分子已经弥漫于整个电影世界。
    后现代艺术中,真善美的三足鼎,真为第一位。否则无论多么唯美,多么有教育意义,只能是二流。这个可以解释为什么大陆近年的电影没有一流作品。从《英雄》到《疯狂的石头》、《集结号》,都只是讲一个故事,跟现实无关。这反映了大家在真实面前一致地吊诡,一致地畏缩。
    反观台湾电影,真实是一个重要传统。从侯孝贤、杨德昌,到《黑狗来了》、《蓝色大门》等等,说的都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绪。台湾电影最大的敌人是伪文艺片,像《最遥远的距离》之类的。侯孝贤检讨说,是他把台湾电影业带入荒芜,因为大家都跟着他拍个人作品。其实学样却没学好,没学侯大师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却学了一肚子矫揉造作。
    从叙事方式来说,学侯孝贤确实不如学杨德昌。《海角七号》就有杨电影叙事的影子,人物都刻画得非常生动,毕竟魏德圣是杨大师的徒弟出身。再看另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双瞳》,个人认为它是恐怖电影的一朵奇葩,沉郁诡异,价值还需重新认定。它的副导演,也是魏德圣。
    从文化交流看,台湾对大陆基本是单向输出。音乐、文学,电影,我都吸取了很多养分。从这一点,我可能比台湾人还爱台湾。所以我对《海角七号》的商业成功是抱有拳拳之心的。我一度担心台湾电影因为囊中羞涩而枯萎。至今有台湾电影人担心,《海角七号》的成功会让人沉迷于大投资。5000万新台币,折合人民币1000多万,我猜想张艺谋导演会很不屑,看看这些小岛寡民的穷酸相。
    文艺从来不怕穷死,就怕被和谐致死。

 5 ) 海角七号:内地版和台湾版的区别

我是在去年11月份看的海角七号。很有趣,竟然是家乡来自离恒春不到100公里的我的老板推荐给我的片子。那时候海角七号已经在台湾大红,红到里面的男女配角路人甲小米酒宝石珠都火遍台湾,范逸臣早已游完裸泳庆祝票房,北京这里还只是在文艺小青年中间默默地传递。
 
看完老板问我说,里面都是台语,你们能理解么?我说,虽然是台语,但这部片子里面的风土人情跟我们三四线城市的乡下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啊。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那些摆在乡村空场露天的婚宴,那些硕大无朋的卡拉ok设施,那些酩酊大醉的丈夫和在城里没混好落魄回家的小青年,都是无法变化的。能把台湾的乡土做得如此成功,恐怕就是这片子被称为半死不活的台湾电影希望的原因吧。
 
看完之后,我不遗余力地向周围人推荐这个片子。很快,听到说海角七号要在内地上映的消息。我跟B说,我们一定要去电影院里看一次,就算是贡献票房作为对看D版的补偿吧(当然,相比我看了赤壁三次的记录,这个还不算什么)。本来说是圣诞档,于是我每天喜滋滋地等着。可是很快,就传来说这电影不和谐的声音。我顿时郁闷了,这哪里不和谐了?从头到尾跟和谐没有半分关系嘛!哦,原来是说殖民色彩太严重,可是,台湾是日本殖民地台湾和日本关系很好台湾老人都会说日本话这也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啊。这么好的一部片子都不公映,那内地还能放台湾的哪部片子?好在据说是有人和我想法一样,但显然,海角七号已经错过了贺岁档这什么片子上映都能赚钱的档期。不幸中的万幸是,还赶上了情人节这最后一个算是有点意义的档期。
 
等来等去,我终于赶到周六清早的第一场半价场次。也许是大早,影院里只有不到十个人,可能中午之后会好点吧;但看看影院放映的场次,一天只有四场,其中两场是不招边际的时间:
海角七号 09:10 6 25
海角七号 18:00 6 50
海角七号 20:20 6 50
海角七号 22:35 6 25

周日也是如此,而上映已经一个多月的赤壁,每日还有两场……一天四场是什么概念?我记得去年顾长卫的《立春》这样的小众文艺片,一天也是两场。好吧,不管什么原因,能上映的海角七号总比那一堆不能上映的炮灰电影强很多了。
 
内地版的海角七号,我能发现的,与DVD版的电影有两处删节:
 
1. 在婚宴上,水蛙倾诉他喜欢老板娘的事情,说到“一只母青蛙后面跟着好多公青蛙”这一段。这段删掉我觉得算是情有可原,根据内地电影“老少咸宜”的准则,删掉一点笑话还是能保持全片的风格的。
 
2. 友子要走的时候,茂伯突然赶过来,用日语说:“友子小姐”的片断。这是片中茂伯第一次说日语,看碟时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所不知道的日本对台湾文化影响之深。茂伯的日语非常流利,后面还跟着好长的一段诸如谁儿子结婚特意来送请柬敬请光临一类,但内地版把“友子小姐”后面的那长段话全部删掉了。这个删节看得我很是无语,没想到XXXX的剪刀如此锋利,总能一针见血地剪掉那些不想让大家看到的情节。如果不是我对之前看过的版本印象较深,估计这边也就给放过去了;但少了这段话,贯穿整个故事的日本和台湾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就少了很多意味。
 
我们那不到十个的观众还是在影院很高兴地看完的全片。只是不知道经过这么多的波折,海角七号在内地的命运还会如何。以前也有电影一开始场次特少后来观众反应热烈不断加场的情况,但在我看来,海角七号似是没戏了。就让这部片子继续在有限的范围中流传吧,顺便提一下,我老板的父亲和片子里的茂伯一样,说得一口日文。

 6 ) 文青&摇滚范儿&萝莉&小三&制服诱惑&女优的抗日摇滚趴

  豆瓣上什么评论能火?首当其冲是文青相关,亘古不变的话题,要是文艺女青年,那么+1;其次是言辞奔放,个人比较欣赏的是胡子和丁小云,话糙理不糙,句句切中G点;再次是黄色话题,赤果果的讲男女,自从有了豆瓣,我再也不上黄网了;然后是愤青,永远不缺乏市场,恶心组可见一斑。这么看来融合了这几大元素的《海角七号》在豆瓣想不火也不行,所以我预感弄了这么个标题党,这篇评论也能火。

  文青:阿嘉,典型的文青。暴躁而又抑郁,恃才傲物而又自暴自弃。家庭环境也是典型的文青的温床,父母离异,穷爸爸没交代,富爸爸有权有势。是不是每个文青都要走两个极端?要么就是理想主义如王彩玲,郁郁一生。要么就是悲观厌世却又人品巨好如阿嘉,不务正业,天天宅着偷拆别人信看,2年憋出一首歌来,还有女优送上门来睡,不睡还不行,睡门口水泥路等着。真是礼轻情意重,千里送B草啊。末了居然还跟中孝介同台表演,后话不用交代观众也知道肯定咸鱼大翻身,新人新井新钻头,越钻越深越出油。

  摇滚范儿:茂伯,这老爷子太可爱了。目中无人的那么可爱,与年轻人打成一片的那么可爱,坚持自我的那么可爱。和阿嘉的忘年交肯定借鉴过何勇,1994年12月17日,红磡体育场的舞台上,父子同台,当着近万名沸腾的香港乐迷,何勇说:“三弦演奏,何玉生,我的父亲。”老爷子简直是国宝级的摇滚范儿。摇滚乐队一定要有这种气质的人作为精神领袖,哪怕是在台上摇摇手铃。1994年,The Eagles 的传世经典《Hotel California》现场,那段长达两分半史称最经典的华彩之后,Don Henley 献声,而手里只拿了两个沙锤。……摇滚范儿是到底是什么范儿?以前跟曼曼争论过,她说摇滚不一定非要吸毒,滥交,不一定非要举起拳头颠覆这个世界的。我说,玩摇滚吸毒,滥交是为了保持精神的高度亢奋状态,不是要颠覆谁,但是一定要振聋发聩,摇滚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是愤怒的。中国摇滚为什么从“魔岩三杰”之后就死得这么彻底?听听尚有一丝生气的夜叉乐队的《中国摇滚》就知道了:你说摇滚是艺术,我说摇滚是武器/你说摇滚会害人民,我说摇滚会救苍生/你说摇滚是资本主义的阴谋,我说摇滚是社会主义的帮手/你说摇滚是政治家的眼中钉,我说摇滚是这国家最尴尬的丑星/再来五十年也不会有改变/人们不需要摇滚乐,因为他们很快乐/再来五十年,也不会有改变/人们不需要摇滚乐,因为他们很自由 /你很快乐是吗? 你很自由是吗?

  萝莉:生理不成熟,心理成熟的萝莉实在是太有诱惑性了,比如大大。可以跟小正太排排坐看夕阳,也可以轻吻额头抚慰酒醉的蜀黍,这次第,怎一个推字了得?

  小三:女小三多了,男小三不多见。男人的独占欲和嫉妒心是最强的。水蛭念叨的那段青蛙交配理论,与其是说给自己当小三找借口,不如说是掩饰自己的懦弱。老板娘万种风情,也算是对水蛭的默许。水蛭的命运明显暗合那个日本老师,也不算悲剧吧。其实“长得像昆虫”的水蛭蛮有杀伤力的,按照经验来看,如果霸王硬上弓的话,效果反倒不好,女人主动投怀送抱是什么心态?你日了我一次,然后悔不该当初,又痛哭流涕又下跪发誓负责一辈子的,你真TM禽兽,以后连笑脸我都不给你;你搂着我睡了一夜,居然没日我,那你真TM禽兽不如,不过以后我们就没什么心理隔阂了,都是动物了。

  制服诱惑:警察叔叔算是个理想化的形象吧,专一,有责任感,有血性。一直没露面的鲁凯公主想必是驯夫有道。都说男人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女人斗争了这么多年,总结出来对策就是:要抓住男人的心,首先要抓住男人的胃。控制住上半身,放任你下半身,总有回归那一天。

  女优:友子真是继承了倭国的优良传统,尤其是酒醉阿嘉床上那一颦一笑,颔首皱眉。真让人有鬼畜的冲动,上半身,下半身全被你统一了。

  抗日:中孝介的长音真有日本能戏古风的味道。

  最后说一说大陆政治解读《海角七号》的殖民地情结吧,貌似大陆对台湾的亲日态度还能柔和些,不至于像对东北伪满政府那么愤恨。可能真是拿我们东北当自己家孩子,台湾是抱养出去的?当面教子,背后骂妻?抛开民主主义,爱国情绪,有个理论我觉得可以让我们拿来当借口: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短评

电影很童话,但是依然很喜欢

4分钟前
  • yuanmufaye
  • 力荐

老阿公你好有才呀

6分钟前
  • Miss Lucky
  • 还行

电影粗糙。风光真美。

8分钟前
  • 水木丁
  • 还行

“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

11分钟前
  • 美神经
  • 推荐

给未来的情书

12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台湾片还是走文艺路线比较舒服,觉得比不能说的秘密成功,虽然都是音乐+爱情。很喜欢那个弹键盘的小姑娘!遗憾也有,节奏开始太慢了。。。

1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我就是喜欢海角七号和不能说的秘密。(好像没多大关系)

19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故事太弱

23分钟前
  • 即兴表演艺术家
  • 较差

如果不是音乐。

28分钟前
  • 言由
  • 还行

难看

30分钟前
  • Charlie
  • 较差

每个人都很平凡,每个人都很有魅力。

32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或许女生会更喜欢一些,因为不大真实,只好用梦境来形容吧。。。。好像所有人都不在状态,不对弦。但台湾本土人认为这就是他们的现实。。。。

34分钟前
  • 暖鱼
  • 还行

有些桥段真是忍受不了

38分钟前
  • 胡子大王
  • 还行

不错。故事讲得挺舒服,小人物都很真实也可爱。两段爱情线,显然尘封在信盒里的那段更动人。那场一夜情而来的爱情,我觉得也不是全然杜撰,人在脆弱的时候会对温柔格外敏感,只是后面渲染的有点过。给老太太送信一段没有过分煽情,这一点基本满意

42分钟前
  • 🌞娘卷卷🌙
  • 推荐

一个煽情故事,几封日本信写得酸不拉叽的。没有台湾本土经历的感同身受,所以完全没有被打动。

43分钟前
  • 任晓雯
  • 还行

除了那几封信,其余不足观。怎么就那么火了?弄得我都要怀疑是不是趁我不注意的时候世界的评价机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45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老头儿超搞笑

48分钟前
  • 悟怡
  • 力荐

温暖。不管《海角七号》现象的出现是出于偶然还是必然,台湾电影都需要如此一剂强心剂,重新振奋。魏德圣正是以他的草根身份写出了这部伟大的平民史诗。

52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这漂洋过海却依旧不淡不忘的爱情实在太迷人,深深泪下。最喜欢这种又感人又好笑的电影了。

5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今天才看了这电影,也是好电影.然后又略纠结了

1小时前
  • uffy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