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

15集全

主演:崔振赫,李裕英,尹贤旻,曹熙奉,金炳哲,姜其永,李诗雅,车学沇,文淑,许成泰,楊朱虎,金民尚,卢泰烨,赵胜渊,徐恩雅,全镇基

类型:韩剧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隧道 剧照 NO.1隧道 剧照 NO.2隧道 剧照 NO.3隧道 剧照 NO.4隧道 剧照 NO.5隧道 剧照 NO.6隧道 剧照 NO.13隧道 剧照 NO.14隧道 剧照 NO.15隧道 剧照 NO.16隧道 剧照 NO.17隧道 剧照 NO.18隧道 剧照 NO.19隧道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隧道》观影手册:20个实力吐槽点全解析

无吐槽,不韩影。如大家所见,《隧道》从头到尾,都在换着花样吐槽。因为中韩社会环境的些许不同,有些槽点我们可能意会不深。
那么问题来了:当它在吐槽的时候,它到底在吐槽什么?

【槽点01】河正宇要加3万元的油,加油站的老爷子耳背,给加了9万7千元的满箱。▼
▶解析:
这是一个看似很自然细碎的错误,实际上也在会意现实。
韩国加油站自动化程度还是挺高的(女孩子们常用的一些化妆品所归属的SK集团就有加油站业务),但并不是因为技术多发达,而是加油站的活儿又脏又累、薪酬待遇还低,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干这事儿,于是加油时遇到「哈拉不及」挺多的,他们操作速度慢、还容易加错油。
河正宇后面叨叨说,如果不是加错油,他早开出去隧道了——这么说,老爷子才是《隧道》成为电影的大功臣。

【槽点02】河正宇打119求救,面对紧急情况,接线员还在啰嗦问「您贵姓」等等。▼
▶解析:
很多亲故看这个点时,也都会跟着心急地小吐槽吧。的确,韩国人也时而吐槽119接线员的蜗牛性,在韩影韩剧里,Ta们也时不时地会躺枪下。
讲真,问清地址、对方姓名等,属于接线员的基本工作准则,但槽点就在于他们太墨守准则了,完全不会揣测对方的处境怎样。

【槽点03】坍塌事件发生后,YTN电视台的主持人说:「观众朋友们,大韩民国的安全又一次坍塌了,这次是开通不到一个月的隧道悲惨地坍塌了。」▼
▶解析:
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哈——YTN电视台是一家真实的韩国电视台,可以说,它是本片最大的植入商之一。在全片中,YTN电视台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善良正义的媒体。
如果说作为中国人,我们时而会没有安全感的话,韩国人也会心有戚戚然。对于建筑、对于市政工程、对于桥梁、对于交通、对于快消品安全等等,他们经常一肚子气——
他们对「岁月号」渡轮翻沉导致300多人死亡怒不可遏;
他们对建设韩国第一高楼「乐天世界大厦」忧心忡忡;
他们调查韩国一半以上的养老院不符合安全标准;
他们对直升机在首尔市中心坠毁进行指责……
太多太多了,主持人说出的这句话,能在影院迅速和观众产生心里共鸣。

【槽点04】河正宇接到来自SNC电视台记者的电话连线,只为抢独家、占头条,完全不顾及被困者心理状态和现实情况,冒失告诉对方抢救需要很长时间。救援队长吴达洙对其一阵训斥。▼
▶解析:
相对于前面的良心媒体YTN,片中的SNC电视台就是一家彻底的坏媒体了,整部影片的坏事儿都是它干的。这个电视台在韩国不存在,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换了字母的KBS、MBC或SBS。
韩国人不多,但媒体多,为了抢头条、独家,记者们平日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拼了老命。和他们中的部分人讲节操、讲法规?别费劲了。
受众对于媒体和记者,真是又爱又恨。当年震惊韩国的黄禹锡学术造假案,虽然是记者挖出爆出来,但随后记者又掉入威逼知情人的黑洞,被民众指责好久。

【槽点05】吴达洙让小伙伴拿来《隧道救援手册》,发现里面没有关于如何施救的内容,小伙伴表示,有英语版的,正在翻译。吴达洙说「把这个翻译成英语再还给他们吧!」▼
▶解析:
中国近些年在大建筑上发力很猛,少不了国外建筑公司的帮忙,比如大裤衩之于荷兰大都会。韩国也一样的,他们的不少建筑背后,都有外建影子,也就是吴达洙口中的「他们」。
比如前面提到的「乐天世界大厦」,建筑地基是英国Arup设计的、混凝土工程师美国KPF和LERA设计的、风洞是加拿大RWDI设计的、外壁工程师美国CDC和日本LIXIL设计的……对于民族自尊心很强的韩国人来说,这实在有些难以忍受,他们在担心建筑的安全问题的同时,时不时地找理由吐槽下。

【槽点06】隧道入口上方写着:幸福安全的国土建设。▼
▶解析:
韩国国土交通部的人看到影片里的这句话估计会心虚。反正在韩国这也是一个受气的部门。桥梁盘道多,吐槽他们;道路太窄,吐槽他们;大韩航空的灰机出事儿,吐槽他们。
其实,《隧道》之外,在《釜山行》中他们也躺枪了。

【槽点07】在救援队使用无人机侦查时,背后SNC的记者为了拍摄起飞画面,让救援队员蹲下身子;各路记者随后派出各家无人机进行跟随,最终救援无人机坠毁。▼
▶解析:这个不多说了,韩国的记者有时候就跟秃鹫一样,看见新闻,就跟看见腐肉般。

【槽点08】国民安全处官员金海淑等一行人见到河正宇妻子后,在新闻官的示意下,轮番摆姿态合影。▼
▶解析:
这是第二个被吐槽的真实部门,毕竟他们负责监督照顾大家的安全问题。这不韩国刚发生了5.8级地震,据说后面还可能会有更大级别的地震,国土安全部的人都忙坏了,解释啊、安抚啊等等。
不过,这也是个挺悲催的部门,大家平安时,谁都不会想起你;一旦出了事儿,你多少得挨些指责、背点锅。
2014年,朴仁镕在成为国民安全处处长候选人时,就被媒体曝出在延坪岛事件后,还在打高尔夫球玩儿,逼得他公开道歉,才当上了处长。

【槽点09】YTN电视台播放事故调查,发现这条隧道属于豆腐渣工程。▼
▶解析:
将事故原因归位豆腐渣工程,这个理由最简单粗暴,也最实际、最能让韩国观众心有戚戚然了。嗯,没错,豆腐渣工程也是韩国人内心之痛,这个新闻不是电影里的新闻,而是现实。
和中国豆腐渣还不一样,韩国的豆腐渣工程简直连觉悟都没有。
举个例子,大家还记得作为「韩国第一国宝」的崇礼门,被一个自家的神经病烧掉的事儿吧?全民心痛之下,韩国政府花了5年时间、2300万美刀修复了它,然而,半年后,心痛又来了——梁柱出现裂缝、油漆开始脱落,气得朴姐姐跟当年朱大大站在大堤上一样,直骂修复工程「低劣」。
连国家级工程都这样,更何况一些屡屡出问题的隧道、桥梁、大楼呢?
韩国人一定还记得1994年首尔圣水大桥的坍塌,6辆汽车,包括1辆载满学生的客车掉入汉江,造成32人死亡。最后的调查结果显示:承建的建筑公司在施工中偷工减料,甚至使用质量很差的钢材……

【槽点10】河正宇在隧道里发现了消防栓,拉出消防带,突然跑出来一只蜈蚣,吓了一跳。▼
▶解析:
看这段时,笑点低的人,能在河小花的惊讶表演中笑出声来。
笑完之后,这事儿就沉重了:这隧道才开通一个月啊,消防带里竟然没水,否则被困其中,只要有水就能多出很多希望,然而里面只有蜈蚣。有多少部门,在看到荧幕上的蜈蚣时,会脸红?

【槽点11】
第17天,面对河正宇将要出来的消息,SNC的记者表示:「啊,好可惜,要是再过一天就能打破纪录了。」▼
▶解析:
在我的了解范围内,尚且不知道这个记者所说的被困纪录,指的是现实里的哪件,又或者是杜撰的一个数字?以后如果能看到,再补充告诉大家。
这句话让我想起来「洪荒之力少女」傅园慧的那句话:「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是的,无论是比赛,还是其他,最让记者兴奋的,还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结果。哪怕是在灾难中,像河正宇这样被困,如果能再多一天,记者就可以拉出大标题:创造了新纪录。
其实,信息受众们何尝不是如此?

【槽点12】钻孔机终于打到隧道内,却发现因为图纸错误,离河正宇被困地点偏离了150米,导致17天白干。▼
▶解析:
救援手册没有韩文版、施工质量豆腐渣、消防栓里没有水、隧道图纸是错的……一场灾难,是多少只「蝴蝶」扇动翅膀的结果?
这样的隧道,不仅仅是一条隧道了,它可能存在于每一个和韩国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上。

【槽点13】▼
大雪来临,救援车辆难以开进来,市政部门的股长表示:「扫雪车都去了市里,没有多余的车去那里……这两天市内的交通事故已经超过50件……那里需要拯救的只是一个人而已。」
▶解析:
看过我上一篇评论的亲故知道,这是一个典型的「电车难题」。作为政X工作人员,很显然,他们给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

【槽点14】电视台,专家在节目中结合一番事例嘚啵嘚,表达了对河正宇生存希望的悲观态度。▼
▶解析:
舆论之于韩国的既得利益群体,就是一把可以随意操弄的刀。无论是政X,还是企业家,都可以、都喜欢操控舆论。
他们喜欢这么做,是因为民众太容易被舆论影响到。
道格拉斯在辩论中曾留下一句经典发言:「我希望你们能够用自己的判断力、理解力和良知来听我的演讲,而不是用你们的激情或热情。」
很不幸,韩国大部分受众有的,就仅仅是热情。
没有证据表明,这个专家是否来自相关方的授意,但在救援进入僵持的时候,他的话扭曲了整个救援工作需要面对的舆论。

【槽点15】建筑方负责人表示:「另一边的隧道工程已停滞25天,每天都赤字15亿。到现在为止损失已超过500亿……」随后用鲵鱼事例说中断隧道建设的没必要性。▼
▶解析:
专家在媒体上的表态引导,以及这个负责人的赤字施压,让一条人命,变得如蝼蚁起来。随后,在舆论中,河正宇成了「薛定谔的死猫」。

【槽点16】救援队员吐槽「为了挖掘一具尸体忙活什么……」妈妈给裴斗娜打电话,说小女儿不想去幼儿园,原因是孩子们听到家长说为了拯救她爸爸有人死了,孩子们就对女儿说了什么。这时,死者的母亲进来了,将鸡蛋扔向裴斗娜:都怪你,我的儿子去世了,为了找你老公的尸体,我的儿子死了。▼
▶解析:
整个影片没有直接呈现民众们的态度变化,但熟悉韩国人思维过程的亲故,应该会脑补出来这一过程。
舆论如利器,这几个段落中,最凌厉着寒光的不是被扔鸡蛋,而是幼儿园的孩子们,他们才多大?就已经知道开始用议论压人了;河正宇的孩子才多大,就已经知道躲避指责之刀了。

【槽点17】吴达洙在井下弄坏了生命探测仪,下伙伴吐槽他:「你知道这个多贵吗?这个器材在我国只有几个而已,你就不能爱惜一下装备?」▼
▶解析:
这种器材难道不是为救人服务的吗?

【槽点18】在吴达洙的不放弃下,终于将河正宇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媒体一拥而上,要求说句话。而等待救援的直升机,却不开动,原因是:长官就在前面,要求等一下。这时,吴达洙帮河正宇传达了一句话:「都给我滚,你们这些混蛋!」河正宇对吴达洙竖起了大拇指。对此,SNC的报道则是:感动了整个国家的李正洙竖起了大拇指,再一次感谢政X和国民的救援努力。」▼
▶解析:
这应该是最哔狗、最具寓言故事般的一次讽刺了。这份讽刺,最不需要解释。

【槽点19】国民安全处官员金海淑面对记者侃侃而谈:这是让我重新明白了一个人的生命,比整个地球还重的日子。▼
▶解析:
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这个镜头往回拉成电视时,电视旁边恰好出现了狗叫声。原来这是在宠物店,被救出的糖糖,就在里面接受治疗。好吧,这样的话,和狗叫差不多。
这句话的巨大讽刺在于,她借用了一句世界新闻学里人人皆知的名言:「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然而,她说的,却是彻彻底底的假话。
余华在荒诞浮世绘小说《第七天》里写过这么一句话:他们说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 他们是谁?嗯。就是他们。

【槽点20】吴达洙写检讨:「说了不该说出口的脏话,有损公X员的名誉。」吴达洙不解:为什么我要写检讨出?▼
▶解析:
吴达洙,是整部片子的良心坚守者,也奉献了很多温暖点。人是他救出来的,享受掌声和鲜花的,却是他们。
吴达洙和他们之间,相差着的,是一种叫脸皮的东西,撕掉这种东西,就能走得更高。这口锅,吴达洙默默背下吧,毕竟在现实里,最不缺少的就是讽刺。

以上仅仅是博主个人依据对韩国社会的了解,对应剧情做的部分解析,希望对大家理解《隧道》,有那么点启发或帮助吧。再次谢谢轻拍。

✎原创撰文:@韩影书 ©著作权所有
——更多关于韩国电影方面的姿势干货,可以关注@韩影书 微博。

 2 ) 你们都給我滚—— 人家的暑期档

最近比较热的2部韩国暑期档电影,(同学们拿出笔来划一下重点,暑期档),一部是釜山行,另一部就是隧道,釜山行上映早一些,上来就是周票房冠军,隧道刚一出来立即上位,已经连续4周票房冠军。 在看之前,完全是奔着河偶巴去的,恐怖直播的河正宇+汉江怪物的裴斗娜,以及黄金配角吴达洙,基本可以保证影片的质量。 有的朋友评论这部片子还不如纵向挖掘主人公被困之后如何求生,拍成韩国版的127小时,独角戏河欧巴已经演过了,想看的朋友可以出门左转,看恐怖直播,这一次,河欧巴要改一下方式,玩玩横向的。
整部电影的分界点是在第17天时,17天,是此前救援的最长时间记录,在这一天前,整部电影充满了主旋律的味道,媒体持续关注,领导纷纷表示不惜一切代价,关联的企业表示为了救援无条件停止另一条隧道的建设,以免影响救援,河欧巴在里面也表现得乐观 积极,还主动帮助另一个伤员,其乐融融,我仿佛已经看到媒体头条 " 中年男子误入塌陷隧道,众志成城17天后获救“ " 正能量充满大韩民国,男子获救后流泪感谢政府,称下辈子还要做韩国人” 等等,然后被评为感动韩国10大人物,出书,上真人秀,韩国新年晚会坐前3排之类的,只可惜,这一切,都在第17天停止了,因为,图纸错了
什么,我特么头条都写好了就等发了,你图纸错了 ? 什么,我特么等了2个多礼拜就等着和获救者握手捞政治资本你告诉我图纸错了 ? 什么,我们都特么停工了17天了,损失这么多钱,就等着老板上头条制造广告效应你告诉我图纸错了 ? 那个,我们再商量商量,还有机会,也许还活着。商量你妹啊,你见过这样的头条吗“正能量充满韩国,1个月后遇难男子尸体终于重见天日 " 商量你妹啊,你见过政客和遗体合影的吗,商量你妹啊,你们一直救不出来,我们就一直不能开工啊 。 不是,我们再努力一下,你们不是说不抛弃,不放弃吗,不是说不惜一切代价吗 ? 不是我说你,你应该知道什么叫顾全大局,什么是牺牲精神,什么叫战略性放弃。再说,都过了这么久了,人肯定已经死了。 可是,我答应过他,他也相信我说要一直坚持等下去的。 好,这样,我们投票,好吧,让民众决定 。。。。。。

以上不是电影里的对话,是我替他们说的。事故发生后,大家的关心是为了从生活中探出头来,呼吸一下,还是发自内心对于生命的尊重。每一个相关的部门,到底是否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还是仅仅只是把这个当做一个上位的资本,这些,我不知道答案,电影也没说,但是,看过电影之后,至少,会让很多人有一个思考。

其实我一直觉得河欧巴最后可能救不出来了,可能导演为了不让影片太黑暗,河欧巴居然出来了,当然,导演也不是吃素的,最后,让片中可以说仅有的一个正面角色,满脸正气的吴达洙大叔喊了那句 : 都給我滚,你们这群混蛋。 当然,后面还是写了检查书,哈哈哈。 最后,第一段介绍了半天这部戏是韩国暑期档的周票房冠军,再回头看看我们的暑期档电影,吴达洙大叔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 都给我滚,你们这群混蛋

 3 ) 人性的丑恶

结束工作赶赴女儿生日派对时,行经刚开通的河图隧道,突然一阵天摇地动,让他经历此生最孤立无援的三十五天,而在隧道外,政府的办事不利,狗仗人势的嘲讽。男主小帅,在买着蛋糕回家给女儿过生日在过隧道的时候居然遭遇了隧道坍塌;没想到这个蛋糕居然成了他生命的维持品,我真的想说这是什么豆腐渣工程,!在这么绝望的情况下,男主凭借着两瓶水和一个蛋糕坚持到最后。与此同时,外面营救小帅的人只有这个施工队长和老婆在一直坚持着,在面临这种紧张死人的状态下,外面的记着和政府高官居然还在摆拍!?只想说这种作为国家级建筑工程的东西,咱们能好好做吗,极力吐槽豆腐渣工程做作的官员,人民要实质性的帮助。

 4 ) 入戏太深

阿西吧,气的我一直抖。救援班长的死好讽刺,唯一一个相信奇迹的人却死了?越来越喜欢河正宇了。立完flag就出事,从考验人性到美娜死去考验意志,一天天的信任与等待最后换来被放弃,三十多天,多强的意志才能坚持下去。最后救援组长帮忙喊出来的“你们这些滚蛋,都给我滚”简直帅翻。韩国政府也真是,也就韩国电影敢这么揭露也能揭露出来。媒体对竖大拇指的解读还真是6,不得不服。
细节处理超级棒

 5 ) 「隧道」这个结尾,超越现实!(河正宇)

本影评首发于个人公众号【电影7分以上】

一年半前,《追击者》中饰演变态杀人狂的河正宇,在小卖部拿起斧头残忍杀害几乎就要成功逃跑的徐英姬的时候,我当时立马想到了一个词:现实!



现实是什么?我认为,现实就是——你几乎快要被救,但最终还是死了!

电影名《隧道 》
导演: 金成勋
类型: 剧情 / 灾难
主演: 河正宇 / 吴达洙 / 裴斗娜 / 南志铉
上映日期: 2016-08-10(韩国)
百度网盘链接:发送关键词【隧道】到本公众号

在《隧道》里面,爆破组引爆炸药的那一刻,其实按照韩国的电影套路,已经可以结尾了。



但是导演选择了,让河正宇活着出来,借吴达洙的嘴惯例性的骂了一把虚伪的政府,多少有些出我意料,这样的结尾显得轻松很多,不过个人认为没有直接死掉有震撼力。我想大概就是为了出来说这一句话:都给我滚,你们这些混蛋!

一,为什么毫不犹豫就看了《隧道》

中秋前夜,打开豆瓣——想看的电影序列,搜寻电影之余,无意间发现了这部推荐靠前的《隧道》,看了演职员表,扫了一下预告片,二话没说,就立马找了资源......

是什么吸引我想要立马坐下来看这部电影?

1,河正宇

我喜欢韩国电影的历史并不长, 大概是2年之前开始,而河正宇和宋康昊正是引路人。从《恐怖直播》开始,到《追击者》、《黄海》、《暗杀》、《小姐》,再到《隧道》,河正宇代表了我对韩国电影的最大期待!



或变态、残忍,或冷静、果断,或有型、帅气......在他身上别有一种奇幻的个人魅力,有他的电影自然必须排在第一优先级!

2,吴达洙

他重新定义了我对男配角的认识,看过韩国电影的没有人不知道他。这位大叔几乎没有演过主角,但是它在电影中散发出来的独特气质以及鬼才一般的幽默演技,使得他的光芒时常盖过男主!有人戏称他是韩国黄渤一点都不逊色。



从《辩护人》到《七号房的礼物》、《我爱你》、《夺宝联盟》(PS:这是一部巨星云集的商业烂片),《老男孩》......绝大部分炙手可热的韩国电影都可以找到自带发光体的吴达洙!

还有一位配角之王——国民妈妈金海淑我就不多介绍了。灾难片的题材类型也是吸引我的重要原因!

二,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思考

如果说作为一部视觉灾难片,比如《末日崩塌》等等,过程尽情享受刺激,过后可以忘记一切!但是韩国电影不一样,不黑政府不罢休,黑完政府黑人性。不信你来看看这部电影到底怎么黑!

1,一些相对明显的“黑”

最明显的无疑是本片的主题——隧道,还好是拍电影,只有两个人一只狗遭遇不幸,如果是现实生活,这将是等同于天津滨海大爆炸的灾难性惨剧!这豆腐渣工程后面又该查出多少大贪小贪!



施工挖隧道切割,切割机片子居然能切断把工友插死了,这质量......这样重大的解救方案,TMD的施工图纸居然都有错误,排风扇的位置弄错了,这就是你们每天做的工作......

领导这边形式主义,办不好什么事,照相合影倒是第一要务,这个讽刺意义实在是太有代表性了,做模做样的领导,国内外还在少数吗?



还比如,在发生举国震惊的灾难的时候,你们这些媒体,是不是把人的安全、隐私、放在第一位,而不应该为了造个什么大新闻显得自己多么牛逼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情!

你们这些记者,国内外发生个什么事,跑的比谁都快,天天都想造个大新闻,Too Young,too simple!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真是Naive!还有那一堆废物无人机,你撞我我撞你的,搞的什么玩意儿!

以上属于比较明显和公认的抨击,当然也留给了我们很难去衡量和定义的一个社会命题:

关于救援,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又确实需要放弃,这是真正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难题,尤其是在救援过程中,还遭遇挫折伤亡的情况下,是否应该继续,这个问题留给各位读者发表意见!

2、也有难得的人性之美

在灾难面前,能维持生命的资源不多,河正宇还能将自己所有分享与他人甚至动物,在这种危难面前果断作出这样的选择,我想这样善良的人,导演到最后选择让河正宇生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好人必有好报,这也是本部电影的一大闪光点!



河正宇的妻子所表现出来的坚持也是令观众动容的,即使所有人都认为他死了,没有希望了,但是裴斗娜相信丈夫还活着,那段广播面前的声泪俱下,我想也只有深爱着的夫妻才会这般坚持!这是本片中所传达出来的亲情爱情之美。



而本片最大的美,我认为还是来自咱们的吴达洙,作为一个救援队长的专业与责任,为受灾者本人着想,以坚持救出受灾者为己任,不放弃任何可能的希望,危险之处自己挺身而出,这是何等高贵的个人品质和职业修养!本片最美,非吴达洙莫属!



韩国电影无疑代表了亚洲的顶级水平,它的自由和开放,包容与创新带来了繁荣的电影工业,也为世人贡献了数不清的优秀作品。

我想这些优秀的东西,我们应该是学习,而不是排斥......

少一些商业化,多一份走心!

 6 ) 失速的隧道

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乱石穿空,手起刀落。河欧巴被埋在了豆腐渣隧道里。这种还没选好观影零食就进入正题的节奏,在同类韩国电影里着实少见。我想起了《活埋》,比《隧道》还要狭小的物理空间,同样残暴的手机信号,以及同样迅猛的开篇节奏。

其实,没有前戏也是一种前戏。所有的情绪与氛围在进入的第一秒便达到了浓缩的顶峰,带着兴奋与困惑,甚至干涩。没有对或不对,要看对象。是干柴烈火,还是缠绵缱绻。

《隧道》选对了进入正题的方式,因为并没有太多的人物关系需要铺陈。用郭德纲的话来说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把观众带入预设好的场景。

好突然,好快 - 那就对了。

可惜,开了好头的《隧道》慢慢地略微失去了节奏 - 以神作的标准来要求的话。

被埋后,河正宇打119求援。接线员礼貌而温吞地问道:“您贵姓?”我知道,一大波黑政府、黑民族劣根的情节正在路上。果然,槽点一个又一个地呈现。比如,记者为了抢头条采访而浪费了宝贵的手机电量,政府官员贯穿全片的合影爱好,以及无水的消防带等等。具体可参见第一页影评《隧道观影手册:20个实力吐槽点全解析》。大量的自黑,抛开必不可少的带动剧情的,比如风扇数量的施工问题,大部分略显生硬、游离剧情之外、缺乏层次感。

《盲井》里淡淡一句“有矿就会死人”,这是不露痕迹、现实残忍的讽刺。《奇爱博士》结局里那经典销魂的一站,甚至《疯狂的石头》里黄渤潇洒的“牌子,班尼路”,都是典范。

反观《隧道》,大多讽刺沦为笑料与添头。

更重要的是,打乱了全片紧张的氛围。以致于全片结束后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几个极尽讽刺的场景。也许是这些不适时宜的吐槽、讽刺影响了整体观影体验,原本期待的剑拔弩张或是畅快淋漓的感觉并未出现。或许导演的意图是为了让略显单薄的单线剧情更丰满,我想如果把片长缩短半小时,会是更好的选择。

据说原著里男主一家都不得善终。我更偏好这样的结局。而且我甚至希望看到不是饿死渴死孤独死而是恨不能活生生地被炸死。导演有导演的考量,我只是觉得整个大韩民国不惜一切代价的救援,用两具冰冷的尸骨衬托,才是最大最好的讽刺。

我很喜欢伊藤润二的恐怖漫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所创作的故事大多是无解的结局。不是悲剧,是无解。比悲剧来得更加绝望与胆寒。

说了这么多,《隧道》并不差,河正宇依旧展现了撑起一部片的演技与气场。吴达洙,那个《老男孩》里的变态大反派,再次证明了其完成正面人物的能力。但《隧道》在叙事节奏、场面调度等方面并没达到《釜山行》的水准,更不用提《恐怖直播》等神作。总而言之,刚猛有余,细腻不足。

 短评

河正宇困在隧道里,忽见石壁上刻着许多文字图案:“五岳剑派,无耻下流,比武不胜,暗算害人”,“范松赵鹤破恒山剑法于此”,“张乘云张乘风尽破华山剑法”……

6分钟前
  • 卢十四
  • 推荐

其他不说,河叔演技吊打隔壁孔侑

7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还行

饿了一个多月,很好奇竟然没有把狗吃了?

11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两个问题:1.拖泥带水,强行嘲政府、媒体,却没有命中要害,为嘲而嘲。2.缺乏理性,抓马煽情撕逼恶性循环。再好的主题,都因此表达失效。其实完全可以拍成河正宇的独角戏,深度挖掘封闭空间和内心世界,剪得短一点。河正宇的表现仍然很出彩。

13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开场五分钟就进入正题,够爽快。前半段挺好看,隧道里面的惊险和隧道外面黑媒体黑政府的讽刺幽默结合的很好。后面就开始拖沓了,各种俗套抓马煽情。

1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只有河正宇和裴斗娜的演技可以看看了。剧情挺水的还硬拖2个小时。搞笑的是常年在韩剧里演家庭妇女的那位大妈这次来演政府首相

20分钟前
  • 水脉
  • 还行

泪点竟然是……鸡蛋……救援人员捡起掉在地上的煎蛋用雨水冲洗了就吃掉,因为那是家属的一片心意,最后果然殉职了……遗属悲愤地用鸡蛋扔家属,谁的心又能懂谁的心呢……

21分钟前
  • Mumu
  • 推荐

哪怕全世界都放弃了,她依然相信丈夫还活着;前半部分讲搜救,后半部分讲人性。河正宇和裴斗娜演技双双在线,尤其后者戏份不多,但一个潸然泪下的独白就能戳中我。PS导演跟媒体还有朴槿惠是有多大仇,这是往死里嘲的节奏啊...

2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七夕夜,我眼睁睁的看着我河大爷和一只汪分享了一大捧狗粮~

26分钟前
  • 昂提托尔夫
  • 力荐

河正宇被救出来后,领导也正在赶来合影,蜂拥的记者让他说一句,他凑在救援队长的耳边说了一句,队长大声转达了他的话:“都滚吧,你们这些混蛋。”戴着眼罩的河正宇朝队长竖了个大拇指。后续报道,截取这个竖大拇指:被救者感谢政府和国民。

31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虽然是灾难片但并不那么沉重,河正宇式幽默放在艰难的环境里显得那么有人情味。韩语中有一个词是最合适的形容,웃프다,又好笑又悲伤。可以放心的是并没有重复《恐怖直播》的独角戏,是完全不同的感觉。p.s, 其他短评里可不可以不要剧透结局啊!剧透是对观影体验的伤害难道不懂么?

33分钟前
  • 暖晴
  • 力荐

从类型片角度,此片比同期大热的《釜山行》技巧更娴熟。

35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我老婆是裴斗娜我爬都要爬出来

40分钟前
  • 镜泉
  • 力荐

1.“都给我滚,你们这些混蛋”,影片河正宇之外的篇幅就基本都在阐述这句话;2.可以看出影片在尽量地节制煽情的力度和长度,这也等于让韩国导演自废武功(优势),导致影片走向拖沓平庸,看得不痛不痒还不感动。

4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如果主角用note7就可以把隧道炸開了。

49分钟前
  • 久菜合子
  • 推荐

前半段精彩,后半段也不觉得刻意煽情。从分水、喝尿、吃狗粮,到后面的事故、民众选择,我觉得都是真实而残酷甚至残忍的现实。另外,虽然我也当了两年记者,还是要说一句,去你麻痹的记者,去你麻痹的长官。

52分钟前
  • 艾晨
  • 推荐

河正宇今年该拿奖了吧,当年恐怖直播独角戏竟然没拿影帝我特么也是醉了

55分钟前
  • 最终BOSS
  • 力荐

基本属于正常发挥。好的地方是河正宇和裴斗娜之间的情感,也依赖于二人的精彩表演,另外,把媒体和政府作为主讽刺对象,还附带了关于人性,道德,社会层面的展现都不疼不痒,后面又拖沓俗套,各种bug,总体来说还是太一般...

58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还行

难道不能直接卫星定位手机信号吗。。。。。。

1小时前
  • 少数豪
  • 推荐

对人性、体制的批判都过于敷衍和表面了,催泪又完全不到位。

1小时前
  • frozenmoon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