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言弃

HD

主演:Alysia,Reiner,Jared,Gilman,Seamus,Davey-Fitzpatrick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长篇影评

 1 ) W、你想要的是什么?为什么?

朋友推荐看的,不然,我只看那种能让人发笑的电影,这一部从中间开始就一直让人流泪啊。

我不确定“永不言弃”这四个字是指这位母亲对于tim这样的孩子,还是指,Tim从来没有放弃过追寻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音乐。

Tim——一个孩子,十岁开始?还是更早,他是多么的孤独,从母亲,父亲,弟兄,老师,治疗师,精神科医生,没有一个人,在Tim说“我不属于这里”的时候,问一问,为什么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他又是如何理解“这里”的,而觉得自己应该属于哪里。作为一个观众我很想知道,每一次他这样说的时候我都再问,为什么,可是他身边没有人问。

艺术天赋基因跟控制情绪的基因是同一个,也许仅仅是这样而已,一开始。

治疗师告诉Tim,调整呼吸,巴拉巴拉之类的来处理”垃圾情感“,但是她也没有去想,Tim的“垃圾情感”从哪里来,治标不治本,垃圾情感会源源不绝。

更何况,Tim大概是跟他妈一个体质:抑郁质。

他妈的特点:总是在说I am OKAY,it will be ok,说一句I am not ok会怎样?

她总是很压抑,总是一个人在默默忍受,假装一切都很好,很开心,直到受不了对着丈夫吼。

如果是这样的话,一个家的意义是什么?夫妻的意义是什么?

她离不开Tim,觉得Tim也离不开她,从而建立了一段不健康的母子依恋关系:相比杰西,Tim简直就像是一个婴儿,弱不禁风,没有任何处理不良情绪的能力,相反,一直被忽视的老大,还有不禁缺少关爱还要忍受Tim发泄情绪的小儿子杰西,显得更加坚强,虽然也没有人要跟杰西聊一聊,他二哥怎么了,那些忽然被触发的情绪暴力又是怎么回事,应该如何去理解它,又如何去处理它,好在杰西不是抑郁质。

那个犯二的治疗师在对他们一家人进行团体咨询的时候,会跟他爸妈说:让杰西自己说。那之前为什么不让Tim自己说?成年人总在自己的立场自己的经历里去看待小孩子的事情,但是他们不知道小孩子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只是一片空白,他们没有赖以借鉴的经验,成年人也忘了自己曾经也是那小孩,也曾是这样的一纸空白。他们未曾引导孩子去感受那些新鲜的感受,去理解,去消化。

Tim有一个缺乏耐心、总是很忙的爸爸,一个压抑焦虑而总是在假装没事的妈妈。

Tim是一个没有问题的孩子啊,他不自残,并不拒绝社交,也许只是一两次受挫、对受挫的应对失当而导致后面一系列的问题而已。

也许每个人都在找“归属感”,自己属于哪里,自身的意义,也许有些人倾向于可以接受外在赋予的意义,有些人不接受而已,合群未必就是对的,不合群也未必是错的。

Tim属于不接受那一类型。

一句话”你喜欢就好“

大脑构造、运作模式能让自己复杂到独一无二,人本来孤独,从自己内心去找答案吧。

 2 ) Life is short, live it

这是一部描述患了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的青少年从发病到治疗的经历,影片比较平淡压抑,不是很推荐。但观影后,让我对此类病有了深刻的认识,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只认识抑郁症,而不知道这种与抑郁症非常相似但治疗方式却不同的病,也就是躁郁症,也有人称这是天才病。

在这里需要先说明一下,男主人公患的是双向情感障碍II型,对于此病的解释,可以参考KnowYourself的文章:躁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么? |精神障碍入门必读系列

焦虑与抑郁交替,我看起来像是被惯坏了

主人公Tim就要上台表演了,可他突然说他做不到了,他感到焦虑,他的父亲母亲都在劝说他,当然,父亲希望他能勇敢面对表演的事情,母亲则通过奖励冰淇淋来鼓励他,喜欢朱古力的Tim选择了冰淇淋。

就在临上台时,Tim跑掉了,他跑到厕所间一个人哭,这种焦虑的感觉过于强烈了,他承受不了,见到Tim这样,他的父母带他去看了心理医生。

Tim对心理医生说他控制不住他的情绪,他有时候会感到担心,医生告诉他让他把这种垃圾情绪当作霸凌,要他勇敢去面对去克服,同时还教他通过深呼吸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种方法似乎奏效了一段时间,但Tim上学总会感到不快乐,他说学校的人都不喜欢他,他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了,Tim对周围人的情感总是十分敏感。

Tim第一次躁狂发作是在一次和家人进行足球你娱乐的时候,他很喜欢当守门员,即使到饭点了,即使家人都很累了,他还想继续练习,爸爸和哥哥Kyle都拒绝了,弟弟Jessie愿意和Tim继续练习,Tim觉得Jessie不会,不但不领情甚至推了Jessie。

晚上回到家以后,Tim很内疚,他对自己没法控制情绪感到无助,从那以后他也不去上学了,他害怕自己的躁狂伤害别人,每天都窝在被子里,沉浸在抑郁的情绪里。

这之后父母为了让他继续上学,帮他换了学校,到了私立学校,虽然和同学的关系稍微好转一些,但他却跟不上课业,这无疑又加强了他焦虑的感受。后来他辗转换了多所学校,但病情却不见好转。

我恨你们,却更恨我自己

抑郁到极度,他也想自我了结。

当妈妈发现试图自杀的Tim后,她很慌张,同时她又试图找一些其他话题去掩盖自杀这件事,每一次Tim感到没有希望时,都是他妈妈一直陪伴着,事实上,片子想表达的正是妈妈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

医生的判断是Tim患了严重抑郁,建议让Tim进行药物治疗。

药物的治疗副作用包括嗜睡、头晕、失眠、反胃、增重、腹泻、便秘,我们难以想象Tim在生理和心理上需要承受多少痛苦。

在这之后Tim的症状更加严重了,他会突然之间对某一件事感兴趣,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件事上,整个人异常兴奋。他会为了小事情和家人大吵大闹,摔东西……

负责给药的医生在听了妈妈的描述后,怀疑Tim实际上是患了双向情感障碍,他建议带Tim去看更专业的心理医生。

通过父母的描述,新的心理医生指出Tim不愿进行社交的原因,她建议把Tim带去一个郊外的治疗中心,妈妈拒绝了这个提议,她觉得她是最了解Tim的人,没有人可以比她更好地照顾Tim。

(这里最后一句翻译有误,应该是“那是很可怕的”)

可是Tim的病情发展让妈妈感到力不从心,Tim的躁郁症越来越严重了。

这是影片里呈现的Tim发作最严重的一次,他在躁狂时已经丧失理智了,他不仅想自杀,还想杀了家人,弟弟Jessie在这一次受到了极大的惊吓。

冷静以后,Tim一直在说“I'm so sorry”,说得让人心疼,他的心里该有多痛苦,同时,他又很孤独,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的痛苦,他身边的人都太正常了。

这种躁狂与抑郁的交替会让人精神崩溃再崩溃,妈妈意识到自己无法控制这种情况了,最终还是妥协了,他们不顾Tim的哭喊忍痛送Tim去了治疗中心。

我会努力,然后重新面对一切

来到治疗中心,Tim和Frank成了朋友,Frank曾经和他很一样,而现在,Frank就要“独立”了,也就是说Frank已经克服了大部分的困难,他可以自由行动了(一开始进来的人都被要求告知工作人员自己的行动),他们之间有更多的话题,关于疾病、关于药物副作用、关于未来等等。在这里,Tim不再是孤独的,他有懂他的朋友。我想把Frank正式“独立”时的演讲分享一下:

尽管中间Tim又发作了,但正如治疗中心的医生说的,有时候退一步会进步更多。

最后Tim剪了他的头发,还参加了曾经让他畏惧的话剧表演。

作为Tim的家人,在对待Tim的病情时,他们各不相同:

爸爸采取的是严厉的态度,他认为Tim必须自己去克服这些困难;

哥哥Kyle认为是父母管不住Tim,即使在知道Tim患了双相情感障碍后,还是认为父母做得不好;

弟弟Jessie觉得Tim讨厌他,他想靠近Tim却又害怕他;

妈妈是这个家里比较理解Tim的人,无论Tim的情绪状态如何,她都可以耐心劝说Tim,温柔抚摸他的头发。

后续新心理医生约谈了Tim的家人,对Tim来说,家人的理解在其一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面临Tim这样的疾病,家人实际上也是比其他人要承受更多,因此了解并疏通家人的想法是必要的,只有一家人团结并给予Tim支持,才能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

每次有一些比较让人揪心的事件发生,我都会考虑“幸存者偏差”的问题,毫无疑问,Tim的家庭让他有机会去看昂贵的心理医生,这都离不开妈妈的坚持不懈、爸爸的努力工作。我们不可否认,在这类患者中,Tim其实是很幸运的,而我们也无法想象,那些未被发现并正确治疗的患者是多么的煎熬。影片的结尾也向我们揭示了这样的现象:

在中国,这个数据会更大,而且确诊率和治疗率会更低,我们能做的是让更多人了解这个病,进行心理疾病的扫盲,这是这部片子的另一层意义。

最后,希望身处孤独一角的患者们能领会影片中说的名言:

"Life is short; live it.

Love is rare; grab it.

Anger is bad; dump it.

Fear is awful; face it.

Memories are sweet; cherish them."

 3 ) 强烈剧透!!!导演脑子有包大吐槽。想看的朋友建议先看1:05:56——1:06:57(腾讯版)

本来是想写个短评的,可是想吐槽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题材不错,用意不错,拍的一般我一般也最少给四星的。这个真的是让我全程尴尬,想看的朋友建议先看1:05:56——1:06:57,然后再重头看 下面我要吐槽了: 1.导演脑子有包吧? 这种剪辑是怎么想的?看到三十分钟就真是是不想看了!就是一个十足任性的熊孩子,就为了想知道得了什么病强忍着看的!!! 到了65分左右时,因为送这孩子去医疗中心后,大儿子不见了二弟生气,才从老爸解释中知道是什么病!!! 看到这病名后,专门暂停去查了一下是啥病,啥表现,啥诱因,后才回头接着看的!!! 这之前一直感觉不到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感觉是对熊孩子的束手无策而已。 如果从中后部说明病情后开始,再闪回会不会更能让人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和付出?母爱的伟大? 2.妈妈脑子也有包吧?(呃,好像应该是编剧或导演的锅) 从剧情里,妈妈大概在十一岁犯病一段就知道是什么病了,老公好像到了十四岁才知道的,看样子网络也已经是很发达的样子,有了这种病情,找的医生控制不住病情,还不赶紧换好点的医生,遵医嘱、送医疗中心。不停的换学校,瞒着所有人,真的以为爱能发电?浪费时间,浪费金钱!!! 3.本片导演标签里在13年有一个15分钟的短片《疾病》,感觉那个才是正体(因为没找个片源),这个真是无意义的加长版,填充了很多无意义,尴尬又难受的片段。 4.是个温情的片,请把温情阶段光打的暖一点或者后期调色暖一点行吗?整的跟性冷淡的惊悚片似的。哎,记录片出身的导演也不能这么拍呀!! 双向障碍:是指一类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抑郁发作与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交替出现,或躁狂抑郁混合发作为特征的一类精神障碍。——引用自百度百科

 短评

最好的情况。但也看哭了

5分钟前
  • mamihlapinatapa
  • 推荐

有着这样的孩子,这个家庭该多么艰难啊!

7分钟前
  • 天秤大卫
  • 还行

面对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孩子,家人的耐心的陪伴和守护是多么重要。妈妈的坚持和爸爸的财力支持,还有兄弟和朋友们的包容,是对这类孩子最大的爱。

8分钟前
  • 偷懒去
  • 力荐

妈妈的不离不弃真是太不容易。一直以为最后会自杀,然而竟然没有。电影结束在一个看似还不错的结局上,但如果是现实里,故事还没完,很大的可能性还会relapse。一旦患病,基本就是一辈子的战争了。

13分钟前
  • 呼啦圈圈圈
  • 还行

对有心理疾病孩子的家庭来说,每个家庭成员都会有着莫大的压力。

17分钟前
  • 几何乡
  • 推荐

印象最深,男主把自己滑进浴缸。

22分钟前
  • 撩白
  • 力荐

其实在同类型里算无聊的。

23分钟前
  • 徐大概。
  • 还行

额…本来想看永不放弃结果看错了…这个前面铺垫太长 癌症抑郁症啥啥的过于韩剧了…额…平平吧 只是 要是解决抑郁症孩子最好的办法是送走的话 这是这个电影的寓意吗

27分钟前
  • 头脑机灵
  • 还行

发作很难受 并且难以控制情绪 很痛苦

29分钟前
  • 我是一条毛巾
  • 还行

看哭了好几次

30分钟前
  • 宁愿我化作行李
  • 推荐

非常真实,如果一个家庭经历这样的遭遇,真心好难。

35分钟前
  • Orange
  • 力荐

另一种关注

36分钟前
  • FYI
  • 推荐

双向障碍

38分钟前
  • 肥肠米线
  • 还行

第一次看抑郁症题材电影,经典美式电影,但还是希望能看到一个he

40分钟前
  • 他来听我演唱会
  • 还行

身体上的苦痛可以被察觉,而精神上的痛苦却是难以发现。父母不但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也要关注孩子的精神上的健康。男主能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现实生活中可能爹妈就不管了。

45分钟前
  • 小蔡蔡最棒
  • 推荐

基于真实故事改编的纪录片

49分钟前
  • 银河水手XD
  • 还行

看过之后内心感觉很复杂,重新认识了精神疾病,就个人的经历而言,前期总以为是母亲的溺爱和纵容使得孩子丧失自我控制而导致越来越严重,越到后期越感动于母亲的坚强,很赞的母亲!她挽救了Tim,挽救了整个家。更感动于遇到困难一起扛的家庭和谐,凯瑟瑞和Tim的演技爆棚,不得不服。

50分钟前
  • Sam-Mem
  • 力荐

平铺直叙得令人混混入睡

51分钟前
  • momo
  • 较差

还好撑过去了

52分钟前
  • Heidy
  • 还行

结尾有点弱了,等到送去疗养院之后的剧情就松散了。一家人的态度呈现的很鲜明,但哥哥的逻辑似乎不是很完整,弟弟的情感很真实但消解的有些快。但就双相本身提供了很多表现,解释,作为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份也参与其中。虽然没有轻易用美化来对待这个病,但或许也是因为太无解所以换得了一个丝滑的大团圆结尾吧。

57分钟前
  • 绿水圣杯二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