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法兰西岁月

HD

主演:钟秋,周朗,卢奇,夏雨,黄海波,邵峰,葛存壮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普通话年份:2004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我的法兰西岁月 剧照 NO.1我的法兰西岁月 剧照 NO.2我的法兰西岁月 剧照 NO.3我的法兰西岁月 剧照 NO.4我的法兰西岁月 剧照 NO.5我的法兰西岁月 剧照 NO.6我的法兰西岁月 剧照 NO.13我的法兰西岁月 剧照 NO.14我的法兰西岁月 剧照 NO.15我的法兰西岁月 剧照 NO.16我的法兰西岁月 剧照 NO.17我的法兰西岁月 剧照 NO.18我的法兰西岁月 剧照 NO.19我的法兰西岁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2、赵世炎

赵世炎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赵世炎赵世炎(1901-1927)字琴荪、号国富,笔名施英、乐生。四川酉阳(现属重庆市)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

中文名: 赵世炎
别名: 字琴生,号国富,笔名施英。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四川酉阳(现属重庆市)
出生日期: 1901年
逝世日期: 1927年7月19日
 职业: 中共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
毕业院校: 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
信仰: 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书记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生平
  赵世炎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他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陈独秀指定的旅法共产主义小组首批五名成员之一,他和周恩来是邓小平的入党介绍人。
  赵世炎,1901年出生在四川省(今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少时因父亲不惜重金为儿女聘请名师,在家读书。他的二哥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给少年赵世炎以很大影响。1912年他入高级小学,1914年随二哥到北京,考入高等师范附中,学业优秀,英语尤其突出。
  1915年考入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早年结识革命先驱李大钊,在“五四”运动中被师大附中学生推选为学生会干事长。1919年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他还在师大附中学生中组织少年学会,出版《少年》半月刊。1919年秋,参加了李大钊等人创办的少年中国学会,为创建一个有朝气的年轻中国积极奋斗。赵世炎在《少年》半月刊上连续发表《说少年》等论文,分析当时一般青年的思想状态,揭露封建家庭、旧的教育制度对青少年的思想束缚和毒害。在他主办的《工读》半月刊上撰文,与朋友们共同讨论中国的前途,公开评论当时中国社会的弊病,主张中国应实行社会主义,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是“最公道,最平等,无军阀、财阀,无种族界、国界经济上固然好,道德上尤其好”的社会制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赵世炎组织和领导师大附中的同学走出校门,同各大、中学校的师生一起参加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  
  赵世炎被北京高等师范附中学生推选为学生会干事。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与周恩来等建立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和少年共产党。1922年6月,赵世炎与李立三等人在法国筹备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赵世炎被推选为书记。同年秋,经胡志明介绍,赵世炎和王若飞、萧三等人加入法国共产党,成为国际党员。1923年3月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共产主义大学学习,住在特维尔斯卡雅街53号东大宿舍。1924年7月回国,先后参加中共北方区委、中共江浙区委的领导工作。同年秋,任中共北京区委委员兼地委委员长(1925年1月,委员长改称书记),机关设在北京大学红楼。同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北京设立中央北方局,李大钊任书记,赵世炎任常委,共同领导北方地区的革命运动。他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斗争中,他紧紧把握斗争方向,注意加强起义队伍的组织建设。在斗争遭到挫折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组织好第三次武装起义,他和周恩来同志一起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并在斗争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打败了反革命武装,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领导广大上海工人群众继续坚持斗争。面对严重的白色恐怖,他临危不惧,坚定表示:“共产党就是战斗的党,党存在一天就必须战斗一天,不愿意参加斗争,还算什么共产党员!”   
  1927年5月在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央委员。他主编过党的内部刊物《政治生活》,撰写了70多篇宣传马克思主义、抨击时弊的文章,对提高党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7年7月2日,赵世炎不幸被捕。在凶残的敌人面前,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面对敌人的屠刀,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把26岁闪光的青春和满腔热血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曾任北京市委第二书记的刘仁是赵世炎的外甥,青年时由赵世炎带上革命道路。赵君陶是赵世炎的妹妹,是李鹏的母亲。
人物经历
  1901年 生于重庆市酉阳县一个有较多田产的工商业主家庭。少时因父亲不惜重金为儿女聘请名师,在家读书。他的二哥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给少年赵世炎以很大影响。   1912年 入高级小学;   1914年 随二哥到北京,考入高等师范附中,学业优秀,英语尤其突出。他在校内结识了李大钊,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   1919年 他由李大钊等介绍加入提倡新思想的团体“少年中国学会”,并在法文专修馆学习法语。1920年春,赵世炎赴法国勤工俭学,曾组织华工斗争并参加学生运动。他被旧中国驻法使馆勾结法国警察抓捕,但在遣送回国前机智地逃脱。   因护照已被没收,他来到原为战地的法国北方,住到华工们中间。此间,他选择了共产主义信念,并于1922年6月在巴黎西郊主持召开了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大会,当选为书记。这一组织的成员,回国后大都转为中共党员。   1923年 赵世炎赴莫斯科入东方大学。翌年回国,应李大钊的要求担任中共北京地委书记,并主办北方区委的《政治生活》周刊。他在北京、天津和张家口等地十分活跃,除在知识分子中活动,还大力做工人和蒙古族的工作。李大钊称赞身边这位主要助手说:“世炎脑子快,很多问题对我很有启发。”   1926年 春,奉系军阀控制了京津一带。赵世炎因长期出头露面难以立足,被调任中共江浙区委组织部长兼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此后,他组织过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并在1927年春的中共“五大”上当选中央委员。同年7月,赵世炎被捕牺牲。
相关事件
  1926年,北京发生屠杀学生的“三一八”惨案后,李大钊率北方区委机关避入苏联使馆,赵世炎也奉命转移到上海。随后,赵世炎以“施英”为化名,发动了一系列工人罢工,并秘密组织武装起义。因他在莫斯科受过军训,此时就在秘密训练点亲自教授如何射击和组织战斗队形。   1927年3月,第三次武装起义打响后,他和周恩来一起指挥只有150支枪的工人纠察队,向着3000直鲁军发起冲击。由于工人们差不多都是第一次经历战阵,赵世炎便亲临火线,纠察队员见带头人如此无畏,也都勇敢地冲锋向前。   武装起义成功后,蒋介石率北伐军进入上海,4月12日开始了反共屠杀,赵世炎等人转入地下。当时不断有人牺牲,也有意志不坚定者脱党和叛变,赵世炎每次主持江苏省委的会议时见来人越来越少,就一再鼓励大家要坚定信念。有的同志报告说路遇叛徒敲诈勒索,威胁不给钱就要去告密。赵世炎听后愤然表示:“绝不能给钱!以后遇到叛徒就要想法甩掉他,摆脱不了就找组织想法干掉他!”他提议建立工人秘密武装“红队”,以对付叛徒特务。在他牺牲不久后这一组织由周恩来组织起来,成为令叛徒敌特丧胆的“伍豪之剑”。   1927年7月2日那天风雨交加,国民党警探根据叛变的省委秘书长的供词,闯进赵世炎的住所。此时,他外出未归,敌人在屋里蹲守。他的妻子夏之栩和岳母夏娘娘焦急万分,在窗口见他走进院门时便奋力把报警的花盆从窗台上推下去,可惜因风雨太大,赵世炎未看见仍走了进来,结果被捕。在提审中,赵世炎坚定地表示:“志士不辞牺牲。”   1927年7月19日,赵世炎在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受刑时大义凛然,据说在头颅被砍下后,英雄的身躯久久不倒——临难时意志之坚强,吓坏了刽子手。
编辑本段社会评价
  赵世炎的一生是短暂的,他将自己的全部青春年华和满腔热血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篇章。今天,在赵世炎的家乡——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镇,建有赵世炎故居和烈士纪念馆,永远缅怀这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
人物事迹
  求学北平
  怒目切齿痛剪长辫   
  赵世炎故居简称赵庄,砖木结构,复四合院布局,记录了赵世炎童年和少年全部时光。   赵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今虽焕然一新,仍保持原状。穿过赵庄天井,正面是堂屋,抬头望去,堂屋檐下高悬“琴鹤世家”鎏金匾。赵家在素有小南京之称的龙潭算是数一数二大户,经营桐油等生意。赵世炎父亲赵登之夫妇育有9个子女,赵世炎排行第八。赵家请有私塾先生授学,并督促9个子女学业。   
  赵世炎自幼酷爱读书,喜欢听大人讲“酉阳教案”等故事,反帝反封建等种子自小播下。1912年秋天,赵世炎入读龙潭高级小学堂,地理老师是同盟会会员王勃山,常常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   有一天地理课上,王勃山讲到香港被割,九龙、澳门被租,中国领土被列强瓜分,大好河山支离破碎时,边讲边哭。当时,许多同学受老师爱国主义情绪感染,跟着痛哭。赵世炎怒目切齿,默不作声,下课后,反复高唱岳飞《满江红》:“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随后,在哥哥世珏的影响下,赵世炎剪掉头上的长辫子,决心与清朝统治者彻底决裂。在他的影响下,龙潭镇小学堂许多小男孩也剪了长辫子,许多小姑娘扔掉裹脚布。对赵世炎离经叛道之举,当时,母亲惊慌失措,父亲赵登之却微笑着夸奖儿子有志气。   14岁自荐英语翻译   赵世炎兄弟姐妹9人,只有大姐、二姐嫁在酉阳境内生活。   1914年,赵世炎以优异成绩毕业,考取酉阳联合中学,但他放弃了,决心到省城或北平(即现在的北京)去求学追求进步。1915年,赵世炎考入国立北平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这是北平当时最好的中学之一,人们思想活跃。   赵世炎各门功课出色,尤其喜欢英语,为克服发音不准,他不怕嘲笑,当着同学的面高声朗读。有了一定积累后,又开始大量阅读英文书刊。为练习英语,赵世炎常往外国朋友处跑,许多同学不解,以为他想加入基督教。   赵世炎勤学苦练,英文进步很快。有一次,学校邀请一位外国老师来演讲,14岁的赵世炎自告奋勇担任翻译,居然出色完成任务。此后,赵世炎在学校成为编外英语老师。   尽管他的地方口音常惹得同学捧腹大笑,但赵世炎性格活泼,关心时事,敢于组织和领导各种斗争,喜欢唱歌、体育运动,积极助人,很快在同学中赢得“外交大臣”美誉。1917年夏天,赵世炎引起李大钊注意,多次约他参加活动,有意吸纳他加入新思想传播学会。   通过聆听李大钊著名演说《庶民的胜利》,阅读光辉论文《布尔什维克的胜利》,赵世炎感觉兴奋、激动,心里也亮堂多了,积极组织少年学会,参加工读等各类斗争活动。   差不多同时,酉阳赵家也举家迁往北平。
巴黎西郊
  赵世炎故居陈列馆中,赴法勤工俭学,是赵世炎人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篇章。   1920年5月9日清晨,赵世炎搭乘的法国阿芒贝尼克号轮驶出上海杨树浦码头,毛泽东和其他赞助勤工俭学运动的各界友人前来码头送行。船上学生120多人,还有萧三、张天翼等。   轮船经过50天航行,抵达马赛。赵世炎来到巴黎,主要为附近华人服务和帮助华人教育会做些编辑出版工作。他经常找朋友讨论勤工俭学的情况,其中包括16岁的邓小平。   后来,赵世炎在巴黎西郊一家铁工厂工作,其间,经历母亲病故等悲痛。他每天坚持3小时的学习,阅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小册子。每到黄昏,赵世炎就独自跑到楼顶平台,借助夕阳余晖读书,并自喻“黄昏之贼”。   勤工俭学的生活实践,迅速提高赵世炎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1921年,赵世炎与李立三、刘伯坚等人共同努力,成立华工劳动学会。1921年2月 28日,赵世炎与400多名中国学生到巴黎游行示威,呼吁面包权、读书权和劳动权。随后,因反对迫害中国学生,赵世炎等被抓,囚禁法国兵营,后被李立三以 “狸猫换太子”方式巧妙营救出。   同年11月,赵世炎去法国北方,筹建起少年共产党,出版《少年》,并参加法国共产党。1923年3月,陈独秀来信,赵世炎交卸法国“少共”总书记职务,赴苏联工作。
古都烟火
  赵世炎旧居陈列馆有幅硕大地图,上用箭头标示出赵世炎生平足迹,北京成了众多箭头指向地。   1924年,赵世炎回到北平,被任命为中共北京地委书记,协助李大钊具体负责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秘密工作环境里,赵世炎精力旺盛,才华横溢,他经常开会时用英、法、俄三种语言给外国朋友演讲做翻译。散会时,他总是率先离开说:“我先走,把‘泥巴’带走,免得麻烦你们。”“泥巴”是当时大家给反动政府暗探取的绰号。   有一次,赵世炎去参加一个会议,发现被特务跟踪,怎么都甩不掉。开会时间将到,着急时,赵世炎发现对面来了一个和自己打扮一模一样的青年。青年靠近他悄悄说:“躲进那边饭馆,我来对付特务!”赵世炎这才认出,青年是区委机关里的夏之栩。   随后,赵世炎一直询问夏之栩为何知道他被特务跟踪,夏总是笑而不答。其实,后来成为赵世炎妻子的夏之栩,当时因为李大钊对赵世炎的赞许,已把赵世炎当作了自己的意中人,随时关心他,惦记着他的安全。   在北平,赵世炎参与组织领导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国民大会”、天津斗争、赵各庄矿罢工,在内蒙古建立党组织并指导斗争。1926年春,赵世炎被委驻天津代表,前往天津工作,发起并领导了大沽口事件、“三·一八”请愿等。
黄浦江畔
  1926年 5月,赵世炎遵照中央决定来到上海,被委任为中共上海区委组织部主任兼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获得胜利。1926年6月中旬,赵世炎代理江苏省委书记,挑起了省委的全副担子。   1927年 7月2日黄昏,风雨交加,密探合围北四川路志安坊190号的赵世炎住所,抓住了赵世炎。趁敌特翻箱倒柜瞬间,赵世炎悄声将正在上海的中共中央秘书长王若飞住址告诉了妻子夏之栩,要她尽快报告。   赵世炎被捕后,敌人使尽种种酷刑,赵世炎始终坚贞不屈,坦然镇定,一口认定自己是湖北人,叫夏仁章……直到敌人叫来韩步先、张葆臣两个叛徒当面指认,赵世炎才理直气壮承认,自己就是共产党员施英。   7月6日,上海数十万工人从报纸上获悉赵世炎被捕,无比悲愤,有的要求用自己的生命去换施英,有的主张武装劫狱。党组织虽采取种种措施营救,均未成功。   在狱中17天,赵世炎用种种方式对敌斗争,迫使敌人加快杀害计划。7月19日清晨,刽子手将赵世炎带到刑场,赵世炎激昂高呼:“共产党万岁!打倒新军阀蒋介石!工农兵联合起来!”刽子手一连几刀,赵世炎立而不倒。这位坚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壮烈牺牲。
编辑本段相关评价
  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曾形容赵世炎的性格像一团火,总在燃烧并照耀着他人。在他的影响下,妹妹赵君陶后来也走上革命道路,并与著名革命先烈李硕勋结婚,他们夫妇的儿子便是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
编辑本段故居现状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赵世炎诞辰109周年纪念日里,重新修缮完毕的赵世炎烈士纪念馆正式免费对外开放。   109年前,赵世炎诞生在酉阳县龙潭镇。14年后,他考入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从此踏上了短暂而光辉的革命道路。风风雨雨的109载已过去,但革命烈士不朽的精神还将世世代代的传下去。4月13日,是赵世炎烈士诞辰109周年纪念日,是日上午,修缮一新的赵世炎烈士纪念馆正式免费对外开放。   赵世炎出生于1901年5月30日(农历1901年4月13日),酉阳县龙潭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著名革命烈士。   赵世炎故居位于酉阳县龙冬乡龙潭镇赵庄,占地1605平方米,建筑面积710平方米。其建筑为清代砖木结构四合院,共有房屋32间。旧居大门上方,有邓小平现场亲笔手书“赵世炎同志故居”字迹,院内有赵世炎同志塑像。院内正门照壁呈凸形,上有一幅松鹤壁画,光彩夺目,恰与中堂所悬“琴鹤世家”鎏金匾相映。   赵世炎在家里男孩中排行老五,是男孩中最小的。他从小就勤奋好学,聪明、稳重、幽默,善于体贴人,于1915年8月进入北平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学习,1919年留学法国,在法期间,赵世炎与周恩来同志同为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主要负责人,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留学苏联,回国后为李大钊助手。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与周恩来、罗亦龙共同领导了震惊中外的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并担任江苏省委书记。1925年与浙江海宁人、我党著名的革命活动家夏之栩结婚,在婚后不到两年,也就是1927年7月, 赵世炎便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杀害。   由于受到赵世炎的影响,赵世兰、赵君陶(共和国第四任总理李鹏的母亲)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妇女活动家。
基本陈列
  
  故居和陈列室 赵世炎故居为砖木结构复四合院布局。正房坐北朝南,居中呈“T”字形,建筑面积712平方米,占地面积1605平方米,共有瓦房32间。前院东西厢房;后院东、西厢房;磨房面阔三间;碾房位于正房东侧。故居南面为赵世炎烈士塑像和凭吊广场,占地面积980平方米。塑像南侧陈列室,建筑面积200平方米,陈列着赵世炎同志生前活动照片、手迹、书稿及李鹏、朱琳同志捐赠的赵君陶同志的遗物等文物

 2 ) 知道他们年轻过,但不记得他们曾这么年轻。

次日清晨,诸路人众向张无忌告别。众人虽均是意气慷慨的豪杰,但想到此后血战四野,不知谁存谁亡,大事纵成,今日蝴蝶谷大会中的群豪只怕活不到一半,不免俱有惜别之意。是时蝴蝶谷前圣火高烧,也不知是谁忽然朗声唱了起来:“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众人齐声相和:“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那“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的歌声,飘扬在蝴蝶谷中。群豪白衣如雪,一个个走到张无忌面前,躬身行礼,昂首而出,再不回顾。张无忌想起如许大好男儿,此后一二十年之中,行将鲜血洒遍中原大地,忍不住热泪盈眶。

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 1920-1924年即22-26岁期间,在法、德勤工俭学。1925年27岁,与邓颖超(1904-1992)结婚。78岁时病逝北京。

邓希贤,即邓小平,1904-1997。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领导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1920年16岁赴法勤工俭学,1926年22岁到俄罗斯,1927年回国。1928年24岁与第一任妻子张锡瑗结婚,1930年张产后病逝。1931-1933年(27-29岁)与金维映维持两年婚姻。1939年35岁与第三任妻子卓琳(1916-2009)结婚。1997在京逝世,享年93岁。

(金维映第二任丈夫为李维汉,生子李铁映。李维汉1896-1984,,1919年23岁赴法留学,在蔡和森影响下接受马克思主义,与周恩来、赵世炎等人筹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回国。)

赵世炎,1901-1927。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1920年19岁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到莫斯科,1924年回国。1927年被国民党杀害,时年26岁

蔡和森,1895-1931。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1919年底24岁,与母亲和妹妹及向警予前往法国留学。1920年5月,与向警予在法国自由结婚,1926年分手。1931年6月,牺牲于广州,时年36岁

向警予,1895-1928。中国共产党创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 ,女权主义领袖 ,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在有迹可寻的史料里,她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1919年底赴法,1921年底启程回国。1928年被国民党杀害,时年33岁

葛健豪,1865-1943。中国早期女权活动先驱,女子教育先驱,女革命家。1919年底,已经年过五旬的她,与儿子蔡和森、女儿蔡畅等人一起赴法留学。在法国期间,勤工俭学+参与留法学生革命活动+帮蔡畅带孩子。回国后继续男女平权运动,开办学校;帮助革命党开展革命工作。78岁时病逝。

蔡畅,1900-1990。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女权主义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19岁时与母亲、哥哥等人一同赴法勤工俭学,1923年与李富春结婚。1924年归国。红军长征年龄最大的女红军。1990年逝世,享年90岁。

李富春,1900-1975。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入党的老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奠基者和组织者之一。1920年到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到莫斯科学习,1926年回国。1975年病逝。

陈延年,1898-1927。陈独秀长子,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为中国解放革命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1919年,21岁时赴法勤工俭学,1924年回国。1927年被国民党杀害,时年29岁

陈乔年,1902-1928。陈独秀次子,中共五届中央委员。 1919年,年仅17岁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8年在上海被国民党杀害,时年26岁

陈毅,1901-1972。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1919年18岁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10月因参加中国留法学生的爱国运动,被武装押送回国。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2年因病逝世。

王若飞,1896-1946。杰出的共产主义先驱、中共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四八”烈士。1919年23岁,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法国共产党。1923年27岁,赴苏联学习,同年4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回国。1946年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年仅50岁。

张若名,1902-1958。 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中国第一位法国女博士,一生的中法文著作近百万字,在法语教学领域培养大量人才,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1920年18岁,与周恩来等人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4年退出。1927年25岁考取里昂大学博士,1930年与杨堃结婚,成为中国第一对博士夫妻。1931年归国,后从事教育工作。1958年因在反右运动中遭到迫害而自杀。传说是总理的初恋(或可说是外人眼中天设地造?)。

郭隆真,1894-1931。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女革命家,是北方妇女运动的先驱者和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1920年26岁与周恩来等人一同赴法勤工俭学。1923年入党。1925年回国。1927年被捕一次,坐牢1年多后营救出狱。1931年被国民党杀害,时年37岁

何长工,1900-1987。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军事家、军事教育家。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入党,1923年到比利时,1924年回国。1987年在京病逝。

李立三,即李隆郅,1899-1967。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1919年9月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22岁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因遭遇迫害,在北京蒙冤逝世,时年68岁。198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萧子璋,即萧三,1896-1983。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文学翻译家,诗人。 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26岁时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4年回国。1983年因病逝世,享年87岁。与陈乔年一起汉化了《国际歌》。

聂荣臻,1899—1992。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24岁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回国。1992年逝世。

无名,即陈公培,1901-1968。中共早期党员之一。1920年19岁,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春加入巴黎共产主义小组。因参加占领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被押送回国。1927年26岁,参加南昌起义。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赴日留学两年。建国后任政务院、国务院参事。1968年在京病逝。

郑毓秀,1891—1959。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出色的革命家和女权运动的倡导者。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博士,第一位女性律师,第一位省级女性政务官,第一位地方法院女性院长与审检两厅厅长。刺杀过袁世凯、良弼。1914年出国留学,1917年取得巴黎大学硕士学位,1924年33岁时获法学博士学位。在法国期间,多次为留法学生提供帮助。回国后在南京国民政府担当过多个社会职务。1948年移居美国,最后病逝于洛杉矶。

 3 ) 好剧,是能给人信仰和力量的

必须承认的是,我原本是冲着刘智扬先看了李富春的个人cut,不想竟被吸引到把全剧刷了一遍。这是非常神奇的一部电视剧,它看似又红又专,几十年前的往事看似与现世无太多关联,却能轻松把人带入,并让你从每个剧中人身上找到力量。 要说本剧没有瑕疵,那绝对是过誉了,剧中给总设计师过多的加戏,以及把反派宗旭之表现得太坏,都是硬伤。但瑕不掩瑜,摈弃生硬的说教、整体洋溢着青春气息、美到梦幻的自然光影,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部剧都是红色题材中的佼佼者。 开始看本剧时,恰逢每年最忙季,加之还有几篇论文要交,压力山大。我向来是压力太大就想逃避的人,然后便翻到此片。前十五集简直完美,我看到扑面而来的朝气,看到热血飞扬的青春和纯粹而坚定的爱国心,因压力而阴霾的内心,瞬间亮了起来。 导演非常厉害,在后人眼中,剧中人都是伟人,必然不凡。可当时的他们也不过是20来岁的年纪,难免幼稚冲动,如何把握这个度?作为群戏,角色多又都是名人,要让每个人都闪光,又要让每个人都特点鲜明、与日后的他们相符,还要展现其年少的青涩与飞扬,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本剧做到了。尽管除邓公外,其他人的出场时间都很有限,但每个人物都非常立体,让人印象深刻。总理冷静睿智谈吐不凡、赵世炎成熟隐忍、蔡和森冲动固执却意志坚定、乔年单纯有担当、延年外冷内热、李立三脾气火爆嫉恶如仇、陈毅稳重老练充满文人气质、张若名温柔大气、向警予成熟文静气场十足、聂帅儒雅可靠什么事都能办妥,而我最爱的富春和蔡畅最像现代的我们,活泼又阳光。当我看完整部剧回想起他们每一个,竟没有一个不喜爱。听说康导选演员要求很严格,我想,每一位演员自身的气质与人物契合度原本就很高,再加上细腻地演绎,这才能让每个人物形象都如此丰满而有说服力吧。 很庆幸能看到这部剧。有它之前,那段历史只是教科书上慷慨激昂的口号,这些伟人只是个名字加头衔。我们心底知道应该要尊敬怀念他们,但是要说动情入心,真的有点难。而好剧总能让人不知不觉地入戏,它将你拉入其中,让你感觉自己站到了他们中间。那段岁月开始有了颜色,那些教科书上的名字开始会笑会哭,有雀跃有沮丧。你仿佛与他们一起走过那段日子,开始对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他们走进你心里,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亦师亦友时时激励着你。你忽然就有了力量,并且在生活学习中下意识地开始学他们:遇到麻烦时想起总理的冷静和温和,做决定时学小平的果断和通透,受委屈时试着像世炎般隐忍、大度,开始学和森的坚定、聂帅的公正不偏私,并从富春和咸熙身上看到爱情最好的样子,明白美好婚姻的基础必然是一致的三观和相同的信仰。 好多弹幕说“好羡慕他们,好想活在那个年代”。哈哈,其实真的去到那个年代我们未必忍受得了那样的苦吧,可是我也好羡慕他们。现在的生活固然安逸,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是理想太现实,所以任何微小的得失都变得重要吧?计较得多,自然无法快乐。好剧总能带给人反思,为何如今不需扛着救国重担的我们,反而不如他们快乐有朝气呢?也许对人类而言,生命的意义终究还是重要的。所以,想要快乐,理想大一点,才是关键。 绕不开的话题是,本剧的政治以及爱国教育的功能。我们必须承认,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都是有传播理念,影响思想的作用的。所以,还是想劝那些一听说政治二字即排斥、逢爱国主义必反的朋友,以一颗平常心来看看这部剧。既然每一部剧都有类似的“洗脑”作用,为何我们一定要排斥宣传爱我们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作品呢?毕竟看了那么多好莱坞大片和美剧的我们,一直被洗着脑。如果能放开心胸去看这部片子,即便你对他们信奉的主义无感,甚至反感,你依然能从这群人身上得到力量。 写在最后:看剧时,我一直在想着一句话“今日中国,可如您所愿”。我感到迷茫,因为他们想要的世界大同、平权、消除贫困,我们似乎未能做到。100年了,我们的国家是富强了,可先烈们痛恨的事情依旧在发生:贫富差距严重、资本家剥削工人、官员腐败无能的情况依然存在,且绝非个案。当年宗旭之推崇的、先烈们批判的国家主义,似乎也是现如今所提倡的了。而人民,在一次次的波折中,丢失了信仰,变得自私。那场革命真的顺胜利了吗?我很怕他们泉下有知,会觉得自己的牺牲白费了,会对今日之中国感到失望,但也许是我想多了。初建时,精英云集,且仅有信仰之人方可加入,自然纯粹。而今,国家那么大,必须大范围吸纳人才。范围一大,如何确保无害群之马,这本就是人类社会的难题。他们当年心心念念的,是为中国找寻再次崛起之途径,他们做到了,何来失望?如今我们已强大到无人敢欺,全仰仗先人的努力和牺牲,该感激。而消除如今的种种社会乱像,不让先辈们失望,是我们的使命。与其纠结如今之中国,是否辜负了先烈们,不如从自己做起,力求不让他们失望。虽然有点事不在渺小的你我的控制之中,可总也能出点绵薄之力。再不济,任何时候都坚定不移地爱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不崇洋媚外、不妄自菲薄,也是一种贡献。若每个看完本剧的人都能做到,也算是这部剧的另一种成功了。

 4 ) 写点关于赵世炎给我带来的思考

赵世炎,给人留下的印象太深太深。看剧的过程中着实想写点什么,反反复复却又不知从何写起。世炎身上散发着的非凡领袖气质和人魅力丝毫不逊于周恩来,时而理智冷静,时而热情澎湃,辩论天下,能屈能伸,在我能想到的形容词前都显的苍白无力。理想和信仰对今天的人来说有点虚无缥缈,而对他来说是看得见的骨子里面流淌着的热血。“能参与挽救苦难的祖国,能为理想而成为战士。是我一生所追求的,也是我的荣幸。从今天起,我不再属于我,我的一切,包括生命,都将献给这个崇高的事业” 年仅二十岁的世炎这番话让人热血沸腾,只可惜英年早逝……在属于他们的法兰西岁月里,永远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和平年代,吾辈当自强,珍惜当下。最后实力安利一下这部剧,电影式的光影处理,话剧式的台词功底,这样的国产好真的少有了

 5 ) 中国少年的风骨与气魄

古今中外,没有哪一次留学运动像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一样培养了如此众多的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许多领域的杰出人才。他们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许多人为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名字永垂青史。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

磨磨蹭蹭花两周时间看完了这部电视剧,我本是来看年轻的周恩来、邓小平在法国的故事,顺道学点法语(bushi),结果被“黄昏之贼”赵世炎迷倒了。

我太喜欢赵世炎了!

电视剧里最突出的应该是旅法华人们的爱国之情和彼此之间的革命友谊,同时还穿插了不少亲情爱情故事,后者为整部剧增添了一丝温情。陈独秀与儿子们的曲折故事,陈延年陈乔年兄弟的分分合合,陈乔年和宗玉佩的相知相爱相离,噢还有剧末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通信(话说张若名这个角色和我以前在报告会上听到的不一样吖)。

全剧让我最震撼的地方是几次学生们自发的请愿/游行活动,或是为了争取自己上学的权利,抑或是为了抗议列强对中国的欺侮。有的失败,有的成功。失败的结果是遭到法国警察镇压,被拘留,被打伤,被驱逐出境,甚至失去生命。但他们不曾退却,等到下一次依旧迎头而上,愈战愈勇。而当他们成功阻止北洋政府与法国政府的秘密借款、参与召开反对国际共管中国铁路大会而令列强的野心化为泡影、迫使驻法公使陈箓签字支持国内反帝运动的声明时,我不禁想着他们都是和我一样大的年轻人啊,他们在20多岁的年纪做出的这些事是现在的我从不敢想象的。可是,如果让当下三四五十岁的人来做相同的事结果会如何呢?我给不出答案。或许在100年前,每个看到祖国满目疮痍的中国人都会有满腔的爱国之情引导着他们不断奋进和战斗,为了四万万同胞和祖国的美好未来抛头颅洒热血,我觉得这就是所谓的信仰。

时势造英雄,上个世纪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下站出来了无数的爱国青年,他们当中一大部分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赵世炎、蔡和森、向警予、陈延年、陈乔年……他们永远活在了最美好的年华。他们都是英雄呀!

再夸夸赵世炎这个角色,天呐他太有魅力了!!!在我心中他甚至盖过了朱亚文演的周恩来,感谢演员李泓良的演绎~

在朋友面前总是笑眯眯的他(甚至眼睛都看不见),在面对陈箓、法国警察等官员时他不畏强权振振有词,尽显一身傲骨;面对被宗旭之煽动得义愤填膺失去理智的留学生们时他会苦口婆心声嘶力竭地劝导;当中被人误解辱骂时他愿意置之一笑冷静离开。在人群中,他总是熠熠生辉的那一个,他的演讲口才能让听众心服口服。我可太喜欢这样的人了!

随着剧情推进,中国共产主义旅欧小组成立,蔡和森向警予等人被遣送回国,陈延年陈乔年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赵世炎聂荣臻等人离开法国前往莫斯科,周恩来回国……当初的一群少年们各自奔向新的目的地,年轻的邓希贤成为了旅欧共青团的领导人。这就像传火炬一样,当初带着自己前进的大哥们都离开之后,最年轻的邓希贤接过了革命的旗帜。让我敬佩的是他的成长和勇敢,这让我想起自己曾经的社团经历。在面试时被问到自己更想做leader还是member,我当时的回答是自己更愿意做member。而在后续的社团活动中,这两种角色我都承担过,在角色转换之前我并没有做好思想准备从而导致后续过程十分痛苦。而现在看到邓希贤让我认识到,无论自己处在什么样的角色位置,都要有一颗争当带头人的心,如此才能为后续到来的一切做好准备,也能让自己在无时无刻不充满干劲。

最后放点图叭——

其实朱亚文演的周恩来也很有魅力
情书耶
赵世炎的入党宣言
我们心怀天下的周总理呀~

最后分别用蔡畅和周恩来的的话收尾吧。

再见了,法兰西。

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2020.03.11

 6 ) 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
     写在前面的话:谁说看红色剧就是老土?优秀的红色剧可不是像教科书式的灌输,把马列毛硬生生地装进你的脑袋,而是敢于把伟人们从高挂在墙上的照片搬下来,变成亲切可亲的人物形象。《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就是这样一部红色剧。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人物设定在伟人们的青少年时期,是一位位朝气蓬勃的少年。暂且没有伟人光环的他们,也像我们一样,会在草坪上肆无忌惮地打滚嬉戏,会为一点小事争吵得面红耳赤,会有独属于花季雨季时的怦然心动……可除了无异于现在少年的鲜热青春,他们还多了现在少年所缺少的英雄气概。以上便是我极力推荐这部剧的理由。
                                                                                                 
                                                                           正文
        我时常在思考,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这是一群怎样的少年?我也时常疑惑,为何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会被他们所改写?为何上天会把改造建设中国的重任交给他们?看了《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后,我觉得我有了答案。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讲诉了二十世纪初在轰轰烈烈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留学生们的故事。这些留学生们去法国可不是逍遥自在的,而是带着想学一身本领,想找到救国救民道路的企盼而到达法兰西的。他们的留法生活充满了艰苦:邓小平他们啃着长棍面包,到处打着散工找着房子;聂荣臻踩着自行车送牛奶;陈独秀的两位公子住废弃的小仓库……可这些艰苦没能磨灭掉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腐败政府的控诉,还有对国家的热爱!
        这是一幅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群生姿态相。剧中的同学们个个意气风发,满腔热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即使生活在贫困当中,但他们的精神仍是富足的。他们会心怀着祖国与人民,时刻关注着国内的时事情况;他们会为在帝国主义压迫下的工人们伸张正义;他们会为各自的“主义”争辩不休……他们的青春仿佛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炽热而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为我们积贫积弱的祖国燃起了希望!
        激情燃烧的青春是多么令人羡慕啊!充实而问心无愧,朴实而不喧张,热情而不虚伪。也正是有了这份青春,才造就了之后叱咤国际风云的他们,才赢来了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和如今强盛美丽的新中国!
        我们必须心怀感激且时刻学习,他们的青春献给了挽救中国的伟大事业,他们的青春无悔。
        每当我看到此类描写领导人们当年读书求学的故事时,我总是会检讨自己和反观我们当今的青少年。我是个很迟才有“爱国”概念的人。曾经的我,也许就是你们所说的“美分”吧。日日吹捧国外的所谓“人权”、“民主”、“平等”殊不知那只是一个个幌子,披着“人权”这张羊皮下如狼般的霸权主义。说制度,现在仔细想想,当初的自己是多么的幼稚,拿着一个个发展了好几百年且经历了各种革命改革的发达国家与中国比较,是毫无可比性的。我们的祖国,她还需要不断的改革前进,在探索中发展。而且仅在短短几十年中我们便从一穷二白到昂然挺立在世界的东方,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自豪的事情。现在的我,不说会勇敢地为祖国献出生命,但至少,我会义无反顾地维护我国的利益,也会在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之时,流下赤城的泪水。
        步入爱国青年队列里的我,很想看到你们的蜕变,但我感觉现实并不乐观。你们仍在这个巨大谎言里高唱“自由之歌”,而且越唱越响亮。不仅如此,还有越来越多的人慢慢地沦陷进去。好吧,这是思想觉悟上的问题,来日方长可以慢慢谈,但你们起码得先活成个人样才能唱歌,是吧?可你们都做了些什么?成天沉迷于游戏与美色当中,活得可是越来越颓废。相比较一百年前的青少年们,他们不仅身体力行,给你们做了一个榜样,还栽了一个大苹果树,给你们遮阴和果实。想想他们,你们是否感到一丝愧疚?
         剧中的周恩来说过一句话:“有理想才能有目标,有目标才能去实践和努力。”我定会将此铭记在心,树立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并为此付出自己的汗水与努力和整个青春!同学们啊,祖国的未来掌握在我们的手中,一个人青少年时期的作为,一定程度地会影响这个人的一生的思想与事业。所以,我希望我们的青少年,不仅要敬仰100年前的他们,更要学习100年前的他们,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鲜血和奋斗,我们就不会看着今天强大的共和国流下眼泪。
          致100年前的意气少年:如果说,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那你们不仅活出了这份美丽,你们还获得了整个世界!
          一首词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忘却,也正好符合这篇文章的主题,那么,我就用这首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作结吧: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短评

好久没看见过这么中意的中国剧集了

6分钟前
  • 月一
  • 力荐

能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

9分钟前
  • 宁芙与露西安
  • 力荐

期待会有我们的莫斯科岁月和我们的黄埔岁月

11分钟前
  • 阿拉贝斯克
  • 力荐

身为一个90后,我觉得我们的同龄人应该多看看此剧,对我们是一种鼓励和惊醒。现在生活好了,我们最缺少的就是那股勇气和志气!

12分钟前
  • annayun
  • 力荐

除了把和森兄刻画得太二之外也没什么不好的了~

16分钟前
  • 五月的麦地
  • 力荐

我觉得这应该能成为我远离电视机这么多年之后唯一一部守着电视看完的片子吧!真心好看!→ →真的一集一集的守着电视机看完了。除了邓公分量太重之外,好喜欢周相和赵世炎呀呀呀!!!还不到一百年,我们已经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了,该做的还有很多,可是你们看到了吗 值得的吗 会安心吗?会更好吧

20分钟前
  • 乔麦|灰
  • 力荐

这才是真正的青春偶像剧!各种款型的帅哥,理想和信仰,热血与良知,他们的青春在历史长河中璀璨闪亮

24分钟前
  • 爱哭的痞子
  • 推荐

周恩来赵世炎太有魅力,求此款男友

28分钟前
  • Elly
  • 力荐

被赵世炎,周恩来的风度迷倒了不说,邓希贤被那个小男孩演的既有头脑胸怀又不失可爱,比较困惑的是蔡和森,性格和我理解的蔡和森反差有点大。最后,我想说,邓颖超写给周恩来的书信总结的男女之间的恋爱关系真是境界啊~~谢谢全体演员和导演给污浊的现代营造出这么晶莹剔透的作品。

29分钟前
  • 挖鼻屎的年轻人
  • 力荐

叫我怎能不羡慕着那个时代的有志青年,他们的精、气、神。这部人物群像的塑造强过恰同学少年啊。

32分钟前
  • 豆芽
  • 推荐

非常棒的剧值得推荐值得观看周恩来最喜欢总理

33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记住他。赵世炎。他被遗忘了那么多年。另,小书虫子你老了……

34分钟前
  • 白驹在空谷
  • 力荐

时间点正好衔接上觉醒年代。赵世炎太有魅力了,演员李泓良演得真好,台词好强,整个人钻进角色里了,非常精彩。世炎哥哥本人的魅力肯定比演出来的更胜百倍。邓爷爷的演员演得也好,好可爱。陈乔年帅气又可爱,陈延年外表冷酷但内心柔软。朱亚文演得最差,表演太轻浮,讲台词摇头晃脑,光顾着耍帅,没有深入角色。总体质量上乘,人物刻画真不错,聂帅、陈老总、蔡和森、李立三和李富春等都很鲜活。

37分钟前
  • Augentropfen
  • 力荐

大神们都是神交已久的:-)还有这剧不分“高才帅”组合“屌丝组”,应该分“英年早逝组”和“将来搞大事组”。

38分钟前
  • 日常
  • 力荐

不算在苏州大学的山寨背景和不搭调的配乐 这部电视剧真心可爱。没有口号化的爱国 没有做作的忍耐 只有年轻人逐渐形成的信仰和勇气。反观自己的生活和追求 不胜唏嘘 也许唯有苦难才能让人成长 才能让人拥有真正的理想。ps:超爱赵世炎~ 看到现在我们这些年轻人 不知这些早已牺牲的前辈们会做何感想 唉。

41分钟前
  • hook桃
  • 力荐

剧本写得生动而不做作,故事情节合理而不夸张,同类里的精品。

45分钟前
  • 月暝堂主人
  • 力荐

红色剧这么拍才有市场嘛,对每个教科书上的人物做大胆挖掘,再找了这么一堆演技过硬的帅哥来演,聂荣臻、陈氏兄弟、李富春等一系列人物帅得有点不科学啊(¯﹃¯)。最难得的是表现出了那个年代独特的精神气质。不过陈乔年爱情支线的狗血以及对非赤色的丑化还是硬伤。最后,求导演剪辑版!

50分钟前
  • 未来有限事务所
  • 推荐

鲜衣怒马的少年英姿群像,康洪雷导演真是良心保证,主旋律偶像化也是个新路子--赵世炎扮演者李梁是最大亮点,压过朱亚文的总理

53分钟前
  • 洛水之渊~~
  • 力荐

曾经大家有一个深深相信的东西,但是后来却被这个深深相信的东西深深地伤害了,于是开始变得不知道该相信什么。

55分钟前
  • 李洛克の下忍
  • 力荐

尼玛怎么可以这么好看!!!!颠覆观念!!

56分钟前
  • Giants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