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谈交通

已完结

主演:谭乔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谭谈交通 剧照 NO.1谭谈交通 剧照 NO.2谭谈交通 剧照 NO.3谭谈交通 剧照 NO.4谭谈交通 剧照 NO.5谭谈交通 剧照 NO.6谭谈交通 剧照 NO.13谭谈交通 剧照 NO.14谭谈交通 剧照 NO.15谭谈交通 剧照 NO.16谭谈交通 剧照 NO.17谭谈交通 剧照 NO.18谭谈交通 剧照 NO.19谭谈交通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谭谈交通综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成都本土一档寓教于乐的交通警示类节目。因为其贴近大众的节目特色和诙谐幽默的主持特点,赢得了成都市民的一致好评。其中很多期经典节目,在全国各大电视台转载。受到了热烈的关注。一个充满情趣和智慧的警察,《谭谈交通》令谭乔成为成都最有影响力的交警!而谭乔则让交通法规变得生动有趣,清晰可触。非法入境伊兹的礼物九纹龙史进之扬威华洲川流你比星光璀璨模范家族破里拳我就是歌手未来蝙蝠侠:小丑归来螳螂小子粤语尊重实习生是大佬夫人幸运先生乌克兰女兵宝贝特攻魔鬼悍将(原声版)巴比龙1973淘气双子星粤语飞吧企鹅女帝流浪女王卡牌迷宫亦敌亦友王墓疑云情场杀手新西游记 第四季神偷诺诺邰忠利绣村刀之厨神流言终结者第四季野挺有趣泯灭百鬼幼儿园第一季晃过上帝之占地为王圣体人鱼童话3哥伦布传机动战士高达 闪光的哈萨维海员七号迷魂记狂妃千寻2爱吃拉面的小泉同学2019春季SP

 长篇影评

 1 ) 短短10分钟,谭谈交通治愈了千万人的内耗

一、这个节目

谭谈交通真的是绝,各个名场面都前后看过好多遍。推荐给每个没看过的朋友看一下。谭谈交通是中国电视史上的一部经典,面向底层老百姓工农的访谈/真人秀。底层人、人的善良、坚韧、可爱。

人格平等,直视、倾听、交流,这是谭sir符合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面。

谭谈交通的大结局是,一向拦别人的谭警官被人拦住,一向快乐健谈的谭警官抑郁了,一向一身jing服的谭sir脱掉了制服,一向给人普法讲道理的谭sir被人普及潜规则。

谭sir脱编,下海了,做自媒体,也挺好。上岸还是下海,that's a question。 好jing察谭sir抑郁了、离职了。好县长陈行甲抑郁了、离职了,这是一类宿命。

二、真人秀

谭谈交通很多真人值得品味。

废土流摩托小哥和他的甜美女朋友

二仙桥大爷

福贵大爷

气球哥(树先生真人版)

国富

腰马合一哥

散架摩托

水泥车司机

杀马特

社会人

等等,有机会展开写一写。

谭sir脱编,下海了,做自媒体,也挺好。上岸还是下海,that's a question。

好jing察谭sir抑郁了、离职了。好县长陈行甲抑郁了、离职了,这是一类宿命。

Rapper连麻出了首说唱《谭sir》挺有意思。说唱就像相声一样,要半批判半揭露(不能真批判)。

四川这个地方,本身就是中国特别典型、代表性的地方,极端的贫富都有,老百姓善侃幽默吃苦耐劳。

那个说唱纪录片,川渝陷阱也不错。

三、娱乐一下从八卦角度。

底层的老百姓苦为阴,谭sir正道为阳,再上一层的,阴。组成了一个“坎”,即水。水能载舟,是这样吗。

六十四卦的坎卦是这样写的:

《坎卦》的卦象是坎(水)下坎(水)上,为水流之表象。流水相继而至、潮涌而来,必须充满前方无数极深的陷坑才能继续向前,所以象征重重的艰险困难;君子因此应当坚持不懈地努力,反复不间断地推进教育事业。(这是说中国吗)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白话】初六,置身于重重的艰险困难之中,落入到陷坑的最底下,结果必然是凶险的。——这是说老百姓的生活吗。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白话】九二,仍然处在陷坑之中面临危险,虽不能脱险,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解决一些小问题的。——这是说谭sir吗。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白话】六三,往来进退都处在重重陷坑之间,面临危险难以得到安全,落入陷坑的最底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伏枕以待,不可轻举妄动。《象》曰:“来之坎坎”终无功也。【白话】《象辞》说:“往来进退都处在重重陷坑之间”,是说虽急于求得平安,结果是欲速则不达,最终还是不能摆脱危险,走出困境。——这是说那些“上面的人”吗。

 2 ) 爆笑专辑

生活很无奈,一笑泯恩仇。奉上以下期数,十分爆笑经典。(暂时无明确排名,以个人笑点优先级出发,ps:名字不是标题,是个人总结的)

民思特上的“250斤”师徒

二仙桥大爷

敢打老婆的耙耳朵“野猪司机”

“会功夫的保镖”—河南少年

交警叔叔,摩托车和老婆就托付给你了

我是保安不是警察

身体不如猪的谭警官

“道法门”VS自然门

你载着人,我牵着马

差点买了公墓的谭警官

开飞机的女汉子

 3 ) 十二年蝉联沙雕冠军,你没看过真的是可惜了

最近好多宝宝在家憋出膘了。 没事!看完这档节目,立马让你八块腹肌上身。 腹肌怎么来? 笑出来的! 哈哈哈,不信?不信你就看看嘛—— 《谭谈交通》(2007-至今)

这档节目,是一档交通法规科普类节目。 主持人的形象,就是上面这样的。 人民警察,又是交通法规,肯定是档伟光正的节目了对不对? 错! 咱们随便拿一期来体会下。 话说节目组每次都是在街上转悠,看到交通违反的车辆,就拦下来教育车主。 这一次,谭警官看到前面有几个沙发在移动。

于是,就把运沙发的吕老板劝停下来。 常规节目,肯定就是交警一顿劝导,说违反哪条哪条法规,车主认错,节目结束。 可谭警官让吕老板把沙发卸下来,然后就把二手沙发当街一摆,开始了一档高端访谈节目(还配了央视BGM)。

吕老板也毫不含糊,翘着职业感十足的二郎腿,开始应答谭警官的问题—— 今天你为什么开个电动自行车,运送这么多的二手沙发?

只见吕老板不假思索,张口就来。 从哥本哈根会议,聊到了全球环保问题。

再到汽车尾气排放问题。

调皮的小编,还在字幕上加上了“哥本哈根分会场”

偶尔,还会有一个路过的老奶奶围观下俩人的会(zi)议(hai)现场。

接着,吕老板又通过金融危机、宽松货币政策、房价,联系到了自己的二手业务上。

进行了几轮磋商之后,吕老板聊得是嗨到飞起。 谭警官也终于想起来自己是来做交通栏目的了,立马话锋一转,开始起了普法教育。

嗯,你不要怀疑,这档节目的常态,就是如此。 而且,一做就是12年了。 到目前为止,派爷还没看到哪档栏目,可以在沙雕领域,超越它的。 出镜的,不仅是各路交通违法人员。 他们的另一重身份,也是高度一致—— 逻辑鬼才。 比如这位大爷,开个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飞奔,还违规挂载。 谭警官拦下来质问他—— 你该走哪儿?

结果大爷回答,到二仙桥。

谭警官三脸懵逼,换了一种问法。 我是说你该走哪条道?

大爷继续神回复,走成华大道。

谭警官被这个大爷绕得是一脸无可奈何。 但看看大爷的表情,仿佛是在嗔怪这个警察,怎么人话都听不懂?

绕了半天,才算让大爷明白了。 你这个车,不应该走机动车道。

再说接下来这位大姐,也是电动车拖了个床,在街上蛇皮走位。 然后谭警官上去拦下来了,问她这个床怎么回事。

大姐说了一堆困难之后,就说这个床就给你了吧。

谭警官想正好让你把床卸下来,就让大姐赶紧取下来。 结果大姐话锋一转,说你要床是吧?那先给五十块钱。

谭警官一脸委屈,大姐继续穷追不舍。 你大街上把我拦下来,不就是看上了我这张床么? 赶紧拿钱!

谭警官急忙辩解,我不是要你这个床。 大姐立马接上,你不找我要床,你找我么?

老谭连忙摆手说,不找你不找你。 大姐跟着续上。 啊?你不找我是吧?那我走了啊。

除了逻辑鬼才,节目里也有不少旷世奇葩。 有看到谭警官,就把助动车一丢就跑了的。

关键,还把自己老婆给扔下了。

搞得谭警官还以为这个不是亲生老婆,还问了半天。

最后跑远了,警官只能劝导女方。 他这个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女方立马面带微笑地回怼。 他又不是和尚。

还有下面这位,手拿一堆气球在快车道上跑。

被抓住后,还说是谭警官粉丝。 以前没看到他们抓到过卖气球的,所以今天是第一次。 是缘分。

要送个喜洋洋灰太狼给他,表示对他的爱。

说到爱情,俩人不仅唱起了《爱情买卖》。

气球哥还自曝自己太穷被离婚的往事。 谭警官想开导他,拿谢霆锋张柏芝两对的感情来劝他。 就问他认识不认识张柏芝,气球哥就说—— 认识认识! 不就是陈冠希 陈老师拍的那个么?

还有一个头铁的,看到谭警官问他要驾照。 直接说人是假警察,还打了110报警。

结果110一来,只能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了。

还有葬爱家族顶着杀马特发型,现场给谭警官普及发型知识的。

还有一个河南小哥前脚说自己腰马合一。

然后直接一个跟头栽柏油路上的。

还有这个没穿衣服的货车司机,直接拿个粉红色抱枕挡着。

当谭警官问这个是不是喜羊羊时,还纠正说这个是美羊羊的。

围观路人也会偶尔冒出一个醉汉,出来抢戏。

最牛X的,还是接下来这群打广告的。 因为开了个只能用手按着才能启动的电动车。

车后座还是拿木板钉起来的。

可小哥没放过这个机会,说地板就要买他们家的,国产的贝斯特橱柜。 质量就是好。 这个车钉了这块板,两个人250斤坐个十年八年没问题!

还有这个卖苏打水的。 说喝了包治百病,还死活要送谭警官几瓶。

乍看之下,谭警官每次都会被人带得离题十万里。 偶尔还有戏精附体,或者唱几个歌的。 不过,沙雕只是表象。 一个本来应该义正言辞的警察,突然用这么一种接地气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

而且,编导们也不会回避一些他被误解、被强词夺理、被粉丝围观的内容。 他就像一个倾听者,先不管三七二十一,耐心地听那些违法者讲完自己的,甚至陪着他们继续表演,最后再切回到严肃的交通违法问题上来。 这样的教育和接受过程,反而会让他们印象深刻。

其实好多法规,不是大家不爱听。 而是没有一个合适的方法,去输送给真正需要它的人。 《谭谈交通》,就会让大家在看相声小品一样的氛围中,把这些规章制度,给记在了脑海里。 同时,也会担心自己可能上了这档知名的节目,被大家取笑。 因此,对交通法规,有所忌惮。 派爷希望,下一个十二年,能看到更多的谭警官,在全国的大街上,跟人聊天。

 4 ) 名梗不断,泪目不止

怎么去二仙桥?

如果你脱口而出“成华大道”,那今天要聊的话题,你肯定看得懂。

对,咱们这就来说说普法之光、交警滴神、鬼畜区常客、二仙桥唯一扛把子:

谭sir和他的《谭谈交通》

开讲前要先说一下,《谭谈交通》并非一档独立节目,而是成都台《红绿灯》节目中的一个室外板块。

内容主要是谭sir带人出警维护交通、抓超载、抓酒驾、抓违规驾驶等等。

单看结构,《谭谈交通》不过是地方台的常规操作。

论刺激程度,跟大漠叔叔的“子弹已经压满”,或者孝警阿特漫山遍野抓粉丝比,完全不在一个层面。

论案情的复杂程度,也没有《守护解放西》那么千奇百怪。

在播出的那些年,《谭谈交通》也不温不火,基本走不出成都台。

但是,停播之后,它却火遍大江南北。

因为,“二仙桥”这个梗出圈了。

这时候,广大网友突然发现,一档电视节目,居然可以做到如此地反复拉扯。

到此为止,在“一本正经”搞笑这个领域,《谭谈交通》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1818黄金眼》。

在这里,你可以学到如何从成华大道去二仙桥;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席黑裙、体态丰腴”的大姐姐;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什么叫腰马合一;

在这里,甚至还有现实版“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书嘛,为的就是妹妹多!

各种出圈名场面,开始一波接一波出现在社交平台。

谭sir也接过了朱广权的“钢枪”,成了主持届的整活担当。

怎么评价谭sir的整活力度呢?

看了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极限拉扯,我一度认为,谭sir是不是雇演员、写剧本、走小剧场风。

但是,很快我就发现,是我想多了。

因为,在看了一大票谭sir的视频之后,我看到了“福贵大爷”。

“福贵大爷”的故事,流传度还蛮广的。

为了照顾没看过的小伙伴们,我简单讲讲这段。

故事发生在2011年,谭sir日常上街,拦下了一个超载的老人。

这位老人的小三轮上,装的木头起码有个七八百斤。

而在木头上面,还有另一位老人和一条狗。

应该说,这玩意儿不管对驾驶员、“乘客”、还是路人都有隐患。

就在谭sir打算对老爷子批评教育的时候,老爷子的话震惊了谭sir。

原来,此时的老人无依无靠。

老人的父母早已去世,妻子因为难产和孩子双双离世。

如今,他的身边只有智力障碍的弟弟,和一条垂垂老矣的狗子,也就是车斗上那二位。

虽然生活的debuff拉满,老爷子却依旧乐观。

他告诉谭sir,自己每月能赚2000块,能养活两人一狗,还能给弟弟买保险。

因为老爷子的的家庭和生活心态,特别像《活着》的男主福贵。

所以,他也被网友冠以“福贵大爷”的爱称。

“福贵大爷”的故事传开之后,让网友们开始重新审视《谭谈交通》。

更有不少网友开始搬运、传播节目中类似的故事。

比如做生意赔光、家道中落,只能骑车沿街卖气球的大哥。

以及“小车扛大床”的搬家大哥、“掰手腕没输过”的搬家大姐。

还有更多为生计奔波的小人物的故事,篇幅原因,我就不一一展开了。

在看完这些内容之后,我相信许多人的内心多少都发生了变化。

先说点略显“不近人情”的观点吧: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还得牢记在心。

这些让人直呼泪目的人物,确实违反了交通法,属于道路安全隐患。

贴条罚款是小,因为类似情况闹出事故,实属得不偿失。

所以,为了自己、家人、路人的安全,小伙伴们万万不要效仿。

但是,在写上面这段“批判文学”的时候,我也意识到了一些问题:

有没有可能,这些出镜者,根本不懂什么是交通法?

前文我说过,谭sir的不少节目里,总像事先有剧本一样,跟对方各种极限拉扯。

但细看之下,谭sir对节目“嘉宾”批评教育加普法,“嘉宾”们却完全不懂这位警官在干嘛。

于是,就出现了谭sir劝大爷走非机动车道,大爷表示“我走成华大道”;

谭sir批评大爷拉货超载,大爷表示“只能拉一点点”。

同样的例子,还是同一时期出圈的那位“腰马合一”。

谭sir批评,你在车斗上折腾很危险。

老哥反手一句“没事,我练过!”

然后,在镜头前摔了个大马趴。

这些内容看似极限拉扯,实际上俩人的视角完全不在一个平面。

如果这么看,谭sir每次都融入“分段”,配合他们表演。

一方面,确实是谭sir本人有很强的表演天赋,要搞点节目效果。

可看多了之后,也觉得他真的是在用一种不那么直接的方式,给大家普法,顺便给违规者挽尊。

所以,有时候我也在想一个问题:

《谭谈交通》里的那些“笑点”,究竟是因为真的很搞笑。还是说,只是因为我们这群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面对一个个知识不那么丰富的人,下意识的俯视和嘲讽?

不过,今天不搞鸡汤式道德绑架,毕竟我也笑的贼开心。

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也正是《谭谈交通》的魅力所在。

它自始至终,都在以普通人的视角,给大众讲普通人的故事。

其中,既有特别搞笑的整活儿,也有“福贵大爷”那种悲剧中透着自立自强的励志。

当然,也有我们在新闻里常见的,各种违规者胡搅蛮缠,甚至是恶语相向。

总之,在这档节目里,三教九流什么都有。

且放眼望去,每一集、每一帧都写着“真实”。

如果说《谭谈交通》第一次破圈,原因是“搞笑”。

它成为年度经典,可能就是因为大家真的喜欢那份“真实”了。

写到这里,又让我想起了老家同样因为土和搞笑出圈的《我是大明星》。

这档纯粹的“乡村大舞台”,一度让看惯了各种高大上综艺的我大受震撼。

这玩意儿怎么可以这么土!

可转念一想,如果真把我丢上那个舞台,我能比他们更“时尚”吗?

大概不能,甚至还会尴尬和怯场,当场社死。

最后,也只能佩服他们,敢把最真实的样子展现给全体观众。

能把导演安排的各种小剧本,用蹩脚的普通话和浮夸的演技演出来。

特别是愿意展现给会看节目的邻居乡亲,那是真的牛批。

而能策划这种“土出风格”的电视人,也真是鬼才。

同样的案例,还有曾经的现象级神综《爱情保卫战》。

那种两口子台上battle,三四个专家台下点评说理的套路。

怎么说呢……惊险、刺激、悬疑、搞怪。

关键是真实和亲切,像小时候扒在墙根偷听邻居吵架一样亲切。

而《爱情保卫战》逐渐没落,除了互联网冲击和审美疲劳之外。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节目组为了节目效果,搞出的剧本越来越离谱且狗血,到最后甚至要超越碳基生物的认知边界。

它不真实了,就不亲切了,自然也就不火了。

这其实也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

在看多了各种“练习生选秀”、“大明星真人秀”之后,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大牌包装、出道既巅峰,以及靠剧本、剪辑创造的“真性情”。

拍摄纯素人、真俗人的节目,成了“差异化竞争”的一种。

看着《谭谈交通》里普通人制造的笑点、泪点、槽点时,反倒感觉眼前一亮。

殊不知,这些“点”恰恰是真实生活该有的样子。

如果非要区分它和生活的区别,大概就是节目里,永远有个妙语连珠的谭sir答疑解惑带捧哏,而生活里没有吧。

关于《谭谈交通》咱们就先聊这么多吧,喜欢的小伙伴记得点赞。

咱们明天再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阿翟

 5 ) 气球飘走了,还会回来吗

1

2014年冬,有一首《我的滑板鞋》迅速走红。

喜欢的人说它是不拘一格的珍品,接受不了的人说它是不伦不类的怪物。

走红之后,作者庞麦郎自称拥有法国血统,祖籍台湾。

网络世界没有永远的遮羞布,不久人们就发现,庞麦郎真名庞明涛,陕西汉中人,身份证显示他生于1984年。

媒体找到他寻找真相,他说身份证怎么回事自己也不知道。

人们质疑他不认自己的爸妈,他说:说是我父母就是我父母吗?

庞麦郎的自我催眠和自我欺骗到了最高境界。

他成了一个小丑,人人都可以拿他取乐。

2016年以后,滑板鞋和庞麦郎的流量开始逐渐从互联网世界退却。

直到2021年,庞麦郎的经纪人发布视频,说庞麦郎因为精神疾病,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2

2020年,歌手吴克群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

庞麦郎在台上卖力地唱歌、扭动身体,台下没有一个人在认真看他的表演。

结束的时候,庞麦郎向台下道谢,无人回应。

吴克群想和这个唱歌的小伙子聊一聊。

他问:你做了十年的音乐,你觉得观众喜欢吗?

庞麦郎说:我觉得大家蛮喜欢的。

因为他比较喜欢做表演,第一场演唱会实现了他的音乐梦想。

让他得到了真正的释放。

吴克群接着说,那你做音乐过程中,最痛苦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态?

庞麦郎:就是那些绯闻,脸上显出羞涩忸怩的表情。

吴克群以为自己听错了,追问一句什么绯闻?

可以讲出来吗?

庞麦郎犹豫再三,表现出很为难的样子。

“有些话题我还是不想讲出来。”

当被问及,会不会感到自卑的时候,庞麦郎抬头望天,没有回答。

他进入了一个状态,一个不敢讲真话的状态。

3

“我是约瑟翰庞麦郎,今年28岁,生于1990年1月19日。”

“我的故乡叫加什比克,它位于我国的西北,属于南方地区。”

从乡村走进城市,他时刻在担心自己在城市人眼里,会不会显地没有档次。

他想努力呈现自己真诚的音乐世界,又在真实的身份前遮遮掩掩,两种矛盾让他无论是作品还是为人都别扭不堪。

庞麦郎全程只有很少的几个瞬间与吴克群对视。

大部分时候,他都在宽大的棒球帽掩护下,目光低垂。

这样的表情,几乎在所有访谈视频里都能看见。

一次采访前,记者问他,必须要戴着眼镜吗?

他说,我觉得戴着眼镜比较酷。

记者问他,加什比克是哪儿。

庞麦郎搓着手说,你就写加什比克就可以了,不用说在哪里。

他说自己是08年开始创作生涯,2015年12月开始巡演。

记者问都去了哪几场,能具体说一说吗?

庞麦郎的上半身从沙发里立起来:这个不能说,因为我们还没发布。

他回顾了自己创作滑板鞋的心路历程。

那是一个下午。

他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找到,因为有各种各样款式的鞋子。

但是他都不喜欢。

他想换个地方再找。

回去的路上,偶尔发现一双鞋子。

那是一家专卖店。

鞋子是红色的,看起来非常漂亮。

他超级喜欢。

问了下价格,不贵。

“大概一两百块钱吧。”

“那双鞋子很漂亮,我穿了三年,很结实。”

“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出名,我就把鞋子随手丢进垃圾袋,扔了。”

后来就找不到了,庞麦郎一直很怀念那双鞋子。

上学时,庞麦郎的作文曾经在校报上发表。

在这段2019年的采访中,庞麦郎经常性地停顿,不是抬头眨巴眼睛,就是片刻低头沉吟。

4

2014年4月,一个叫庞明涛的人在网上找到昆明音乐人黄俊杰,想请他录首歌。

粗略看了几首歌的歌词后,黄俊杰心想:到底是什么人可以写出这么奇葩的歌词来?

他让庞明涛唱了几首歌。

没等唱完一小节,他就喊停:“我让你唱,没让你念。”

对方认真地回答:“我就是在唱啊。”

最终,黄俊杰从那本厚厚的手抄歌词本里,挑了一首正常人比较容易接受的歌,开始制作。

那首歌叫《我的滑板鞋》。

这首歌没有旋律、没有节奏,黄俊杰为它谱曲、合成,最后再教庞明涛唱。

歌曲完成录制,是无尽的后期编辑。

因为庞明涛没有一句唱在拍上,需要把字、词、句拆开、打散、重组,再延展成一首歌。

从那以后,这成了庞麦郎每首歌的制作流程。

在黄俊杰眼中,庞麦郎和正常人不在一个频道。

有次吃饭聊天,他骂了句:我日,照这种说的话……

庞麦郎说:山东日照我去过。

庞麦郎认为,自己的观念比较偏西方化。

他想像迈克尔·杰克逊那样,对社会做一点贡献。

另外还有一个外国名人,他临时想不起来,就起身问前面的打光师:之前有个黑人总统是谁?

得到答案之后,他面向镜头,重新坐正。

“还有Mandela。”

庞麦郎整理了全中国的州和市的名称。

他还给自己的故乡汉中,起了一个很“世纪化”的名字:加什比克市,古拉格镇。

此外还有:华耶和图、约西里约、福克莱斯、迪克丹姆斯特……

共计292个城市,30个州。

这些都是他自己起的名字。

庞麦郎一直强调,自己的演出要国际化,作品要国际化,一切都要国际化。

“再国际化还不是,十块钱的面你该吃还得吃,五十块钱的宾馆你该住还是得住。”

经纪人说。

庞麦郎喜欢卷发,因为那样比较时尚。

做完造型,一缕缕卷发随着卷发棒的撤走,变得蓬松、自然。

他凑近镜子,脸上的笑容逐渐放大。

“像摇滚乐,像摇滚乐乐队!”

问他满意吗,他回答:very much!

在一场酒吧表演中,庞麦郎站在台上卖力表演,无论音调还是节奏都溃不成军。

台下只有寥寥十几个观众,人群里不时传出窃笑。

这个时候的他看上去尤其孤独。

庞麦郎觉得,许多观众对自己的音乐还不够理解。

毕竟这是一种创新的音乐。

所有人的目光都匪夷所思,所有人的话语都是关于他。

许多人冒充记者找他约访,他没有说的也被报道出来了。

“都闭上嘴巴,他们是坏蛋。”

除了唱歌事业,他一直想拍一部电影。

电影里面是一个怪兽,非常恐怖的怪兽,然后拍他们是怎么脱离危险的。

5

2014年成名后,庞麦郎渐渐从公众视线中消失。

他和经纪人白晓偶尔接活:婚礼、酒吧、商场开业,大部分时间没有收入。

现实如此惨淡,庞麦郎还是坚定地认为,自己不是一个过气网红。

“我是一个流行歌手,我有自己的作品。”

“虽然不知道哪首歌会红,但我将来一定会出名。”

说这些话的同时,他始终低头看地,避免和记者有目光接触。

经纪人白晓和庞麦郎的关系像一对兄弟。

他随身带着一些药,包括有助睡眠的安眠药。

他说:趁年轻,陪着庞麦郎再搏一搏。

两人相识于2013年,那时庞麦郎还是庞明涛,《我的滑板鞋》也还没有问世。

白晓在录音棚认识了庞麦郎,然后介绍他进入live house圈子。

因为票房问题,两个人发生过多次矛盾。

他们一场演出,花费十几万是正常,每次只能卖出十几张门票。

每场都是售票形式的专场,成绩越做越惨。

最后资金告急的时候,白晓透支了自己的网络借贷。

他想让庞麦郎多多曝光,有了流量之后把自己亏的钱赚回来。

演出前,他们找到街边一家发廊,为庞麦郎晚上的演出做造型。

经纪人付了钱,总共98块。

走出理发店,经纪人忍不住抗议:“98块,做个造型要98……”

一旁的庞麦郎戴着口罩和帽子,表情严肃,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演出酝酿情绪。

2021年1月,和之梦联系庞麦郎,进行为期三天的纪录采访。

他特地在10公里外的繁华地带租了酒店,因为自己住的地方不够档次。

别人问他,现在一般是怎么赚钱。

庞麦郎的眼神在昏暗的车厢里更添局促闪烁,声音因为口罩的阻隔越发含混不清。

“就是演出,除此之外还有商业……我们还做商业,做商业。”

别人接着问,一个月大概多少钱。

大概几十万块钱。

就在上一个镜头里,百晓还在讲述自己当经纪人这些年60万的欠款。

他希望庞麦郎未来能有更多演出机会,慢慢还清债务。

记者问他,红了之后最想干嘛。

庞麦郎说,滑雪,去鳌山宝鸡市滑雪。

还有一个最想去的地方,是苏州园林。

也许是因为喝了酒,也许是因为情绪激动,他的脸上升起幸福期待的笑容。

庞麦郎房间的桌子上有只绒毛玩偶,他拿起来对记者说:这是粉丝送我的。

接着他回头问经纪人,老白你记得这是哪一年吗?

经纪人说,这是我送你的。

他把玩偶重新放回桌上,小声说忘记了。

庞麦郎的老家,是位于大巴山和秦岭交界的一个小山村。

父母准备了丰盛的午饭,饭后掏出一把又一把的炒花生递给每个人。

庞父六十多岁,牙齿掉了三分之一,右眼眼疾常年流泪。

他说儿子小时候就爱音乐,初中买了一把吉他,花了二百多块钱。

那把吉他静静地立在卧室一角,弦距可以轻松塞进一根手指。

庞麦郎面色潮红,接着说,然后还在汉中买了一双滑板鞋,然后写了滑板鞋歌词,就红了。

这个时候,庞父的脸上闪过一丝落寞。

庞麦郎伸出手指算,从2014到2021,七年了,我出名七年了。

庞父说:他走到哪,我们就支持到哪,对不对。

天黑透了,屋子里的对话还在继续。

朋友们聊起,关于之前网上流传的,庞麦郎不认父母的视频。

那些都是造谣。

庞父说,是的,我自己的孩子我怎么会不认他。

记者问,你那时为什么要说自己是台湾的?

庞麦郎一颗接一颗往嘴里送花生,腾不出工夫回答。

对面的经纪人说:那都是胡乱报道。

室内的灯泡瓦数不高,庞父的沉默越来越厚重。

庞麦郎起身要去睡觉,庞父帮他拍落前襟上的花生皮,看着他走进卧室,关上房门。

等到卧室门阖上,庞父喝光了面前的一大杯水,对经纪人说:

我问你一句话,你和他相处这几年,有发现他其他的异常吗?

看到有些呆滞的经纪人,庞父接着说:是精神上的问题。

经纪人说:这个不太好说。

庞父沉沉唉了一声,头靠到臂弯里,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庞麦郎经常在微博上搜索自己的名字,看有多少人骂自己,他们是怎么骂自己。

那段时间,他感觉自己被流量抛弃了。

经纪人说:是网络造就了他,但是,也是网络……

他没有再说下去,庞父还是那个姿势,认真听他说话。

最后,经纪人笑着和摄影师说:这个别拍了。

6

从老家到西安,庞麦郎乘坐高铁。

“我感觉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一切都是那么的遥远。”

“感觉到一个城市,和我们镇上的文化不同。”

一个粉丝说,庞麦郎是还没有被社会化的人。

他不太懂社交,也太不懂真实世界的运作法则。

2021年初,庞麦郎被诊断出精神分裂症,住院3次,共计136天。

从医院回到汉中老家,大部分时间呆在村里。

他与白晓在合作五年后分道扬镳。

9月17日,刚吃过晚饭,他突然眼睛红红的,背着包在猪圈旁走来走去。

他说有人害他,他要五万块钱,要离开这里。

2021年12月,一个叫张嘉唐的人提出要担任庞麦郎的新经纪人。

他拿起一双鞋问庞麦郎:“你觉得这双鞋发售价多少?耐克有史以来发售价最贵的鞋子。”

“几百块钱能买到吗?”

庞麦郎接过鞋,小声地回答。

张嘉唐笑得前仰后合。

“几百块肯定买不到。”

那双蟒蛇皮球鞋的发售价是1.6099万人民币。

弹幕飘过,一条接一条:

“庞麦郎有点呆啊”

“为什么要叫他来”

“别人买不起,别问了”。

和兴高采烈滔滔不绝的张嘉唐相比,庞麦郎干枯瘦小,呆若木鸡。

张嘉唐并非不知道庞麦郎已经确诊精神疾病,同时还十分清楚他的潜在商业价值。

他上传到B站的这段视频,“职业玩家”的标签赫然在目。

当他得知庞麦郎和之前的伙伴结束合作,觉得挺可惜。

“沧海遗珠,我签了你吧。”

有人说,庞麦郎的视频效果并不好,为什么还要继续合作?

张嘉唐回答:以一个生意人的角度,他具有商业价值,国民度也高。

“我签一个网红还得给他花钱,还不一定有商业价值,但庞麦郎的商业价值就摆在这。”

有媒体提出质疑:庞麦郎刚出院没多久,你会不会有顾虑?

张唐嘉个人认为庞麦郎没有病。

“当然这是我个人认为的。因为我觉得他挺正常。”

媒体问,庞麦郎患精神分裂症这件事算负面吗?

张唐嘉说:“负面,太负面了!”

张唐嘉想让庞麦郎的价值和热点从负面方向逐渐往正面去转。

他觉得庞麦郎个人是有IP的,可以让他重回滑板鞋时的巅峰。

但他觉得,庞麦郎的歌不是那么有观赏性、表演性,除了一首《滑板鞋》。

手里有品牌资源的张唐嘉,更倾向于通过品牌宣发来盈利。

他认识很多歌手、rapper,大多数没有演出。

想通过演出挣钱,这事儿本身就很扯。

“做演出就要饿死。”

庞麦郎对张嘉唐担任经纪人的唯一要求是,帮他出唱片。

当被问到两人之间合约的其他内容时,张唐嘉说,这个不方便透露。

8

很长一段时间,庞麦郎和他的滑板鞋已经销声匿迹。

直到气球哥的故事连续反转,不断刷屏,我突然想到了这个自称来自台湾基隆的西安年轻人。

也许将来,庞麦郎将永远变成一个历史符号,再也不会出现。

就像曾经的芙蓉姐姐、后舍男孩、旭日阳刚……

迭代更新的网红,像一茬接一茬的海浪拍打在沙滩上,乐此不疲。

《西游记》里,白骨精吸光了一家三口的精血,又利用他们的皮囊,去割唐僧的韭菜。

坐在小板凳上,和居高临下的气球哥苦口婆心的谭乔,像极了努力保护唐僧的同时被紧箍咒折磨的孙悟空。

当他目睹一遍又一遍撒谎、心不在焉、言不由衷的玄奘,原本想要保他西天取经的那份热心荡然无存。

失望了。

可惜气球哥不是金蝉子转世,既没有远赴花果山求情的猪悟能,也没有一路暗中相助的如来观音。

他只是一个可能精神有问题的凡人。

结局如何,只能为他祈祷。

冒充侄子找到气球哥,和他签下违约金100万的合约,叮嘱他不要在包括谭乔在内的其他人透露太多。

气球哥的流量来自于他的诚实单纯,教他撒谎的经纪公司不知道,这再也不是大家喜欢和追捧的那个气球哥了。

就像脱下警服的“反诈老陈”,不会再在连麦的时候让网红们心头一惊,也不会让观众继续买账。

气球哥和庞麦郎最大的不同,是他全程都是被其他力量推动着。

庞麦郎至少知道自己的梦想就是唱歌,唱好了说不定以后可以拍戏。

气球哥什么都不懂,也没有什么规划。

今天人家说他嗓音好他就去唱歌,明天说他身材好可以去当健身教练,后天让他去缅北他也会乐呵呵照做。

在标清画质的古早视频里,谭谈交通邂逅气球哥,这个卖过歪烟歪酒的男人开始涉足网络世界。

再遇气球哥,是众多热心网友的提议,然后谭乔带着大家的好奇与关切找到了他。

最后,流量公司和资本循味赶来,给他洗脑,让他在一份可能根本没看懂的合同上签字画押。

一个无知的人,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站在了聚光灯下,兴奋、紧张、手足无措。

像一个从来没有见过苹果的人,第一次尝到苹果的滋味。

9

视频最后,谭sir感觉说再多都已经无益。

他无奈感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火5分钟。

气球哥马上说:是,多活几分钟。

看客们以为气球哥阅尽人间,大智若愚,实际上他什么都不懂。

助推的每个人看上去似乎都没什么错,都是想让气球哥越来越好。

但肉眼可见的,气球哥的生活,至少到现在,依然破败不堪。

没有固定工作,沦落到靠小卖部老板偶尔接济的地步。

一个四肢健全的人,如果不是因为极度的好吃懒做,那一定是因为他的精神世界出了问题。

在一次直播中,有粉丝问谭乔:为什么不像带二大爷一样,带带气球哥。

他很明确地回复:我对他们都有自己的判断和规划。

二大爷的状态,可以这么带他。

但气球哥目前的状态,肯定不行。

谭乔自己曾长期接受过心理咨询,这么多年下来,他对这一领域也有很多了解。

气球哥一看,精神就有问题。

应该先带他去做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能简单地融入社会。

他真心不希望他有树先生的结局,最后真的疯掉。

谭乔当时和气球哥说好了,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

他对气球哥的帮助有一个长期的规划。

但还没等实施,他就突然签约了,事先没有告知任何人。

原本的计划就此落空。

有些人的精神不正常,只是在他诙谐幽默的外表下被掩盖了。

气球已经飘走。

但愿他有一天能想起原路,回归初心。

END

【文章原发于公众号: 燕妮日记】

1

2014年冬,有一首《我的滑板鞋》迅速走红。

喜欢的人说它是不拘一格的珍品,接受不了的人说它是不伦不类的怪物。

走红之后,作者庞麦郎自称拥有法国血统,祖籍台湾。

网络世界没有永远的遮羞布,不久人们就发现,庞麦郎真名庞明涛,陕西汉中人,身份证显示他生于1984年。

媒体找到他寻找真相,他说身份证怎么回事自己也不知道。

人们质疑他不认自己的爸妈,他说:说是我父母就是我父母吗?

庞麦郎的自我催眠和自我欺骗到了最高境界。

他成了一个小丑,人人都可以拿他取乐。

2016年以后,滑板鞋和庞麦郎的流量开始逐渐从互联网世界退却。

直到2021年,庞麦郎的经纪人发布视频,说庞麦郎因为精神疾病,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2

2020年,歌手吴克群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

庞麦郎在台上卖力地唱歌、扭动身体,台下没有一个人在认真看他的表演。

结束的时候,庞麦郎向台下道谢,无人回应。

吴克群想和这个唱歌的小伙子聊一聊。

他问:你做了十年的音乐,你觉得观众喜欢吗?

庞麦郎说:我觉得大家蛮喜欢的。

因为他比较喜欢做表演,第一场演唱会实现了他的音乐梦想。

让他得到了真正的释放。

吴克群接着说,那你做音乐过程中,最痛苦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态?

庞麦郎:就是那些绯闻,脸上显出羞涩忸怩的表情。

吴克群以为自己听错了,追问一句什么绯闻?

可以讲出来吗?

庞麦郎犹豫再三,表现出很为难的样子。

“有些话题我还是不想讲出来。”

当被问及,会不会感到自卑的时候,庞麦郎抬头望天,没有回答。

他进入了一个状态,一个不敢讲真话的状态。

3

“我是约瑟翰庞麦郎,今年28岁,生于1990年1月19日。”

“我的故乡叫加什比克,它位于我国的西北,属于南方地区。”

从乡村走进城市,他时刻在担心自己在城市人眼里,会不会显地没有档次。

他想努力呈现自己真诚的音乐世界,又在真实的身份前遮遮掩掩,两种矛盾让他无论是作品还是为人都别扭不堪。

庞麦郎全程只有很少的几个瞬间与吴克群对视。

大部分时候,他都在宽大的棒球帽掩护下,目光低垂。

这样的表情,几乎在所有访谈视频里都能看见。

一次采访前,记者问他,必须要戴着眼镜吗?

他说,我觉得戴着眼镜比较酷。

记者问他,加什比克是哪儿。

庞麦郎搓着手说,你就写加什比克就可以了,不用说在哪里。

他说自己是08年开始创作生涯,2015年12月开始巡演。

记者问都去了哪几场,能具体说一说吗?

庞麦郎的上半身从沙发里立起来:这个不能说,因为我们还没发布。

他回顾了自己创作滑板鞋的心路历程。

那是一个下午。

他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找到,因为有各种各样款式的鞋子。

但是他都不喜欢。

他想换个地方再找。

回去的路上,偶尔发现一双鞋子。

那是一家专卖店。

鞋子是红色的,看起来非常漂亮。

他超级喜欢。

问了下价格,不贵。

“大概一两百块钱吧。”

“那双鞋子很漂亮,我穿了三年,很结实。”

“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出名,我就把鞋子随手丢进垃圾袋,扔了。”

后来就找不到了,庞麦郎一直很怀念那双鞋子。

上学时,庞麦郎的作文曾经在校报上发表。

在这段2019年的采访中,庞麦郎经常性地停顿,不是抬头眨巴眼睛,就是片刻低头沉吟。

4

2014年4月,一个叫庞明涛的人在网上找到昆明音乐人黄俊杰,想请他录首歌。

粗略看了几首歌的歌词后,黄俊杰心想:到底是什么人可以写出这么奇葩的歌词来?

他让庞明涛唱了几首歌。

没等唱完一小节,他就喊停:“我让你唱,没让你念。”

对方认真地回答:“我就是在唱啊。”

最终,黄俊杰从那本厚厚的手抄歌词本里,挑了一首正常人比较容易接受的歌,开始制作。

那首歌叫《我的滑板鞋》。

这首歌没有旋律、没有节奏,黄俊杰为它谱曲、合成,最后再教庞明涛唱。

歌曲完成录制,是无尽的后期编辑。

因为庞明涛没有一句唱在拍上,需要把字、词、句拆开、打散、重组,再延展成一首歌。

从那以后,这成了庞麦郎每首歌的制作流程。

在黄俊杰眼中,庞麦郎和正常人不在一个频道。

有次吃饭聊天,他骂了句:我日,照这种说的话……

庞麦郎说:山东日照我去过。

庞麦郎认为,自己的观念比较偏西方化。

他想像迈克尔·杰克逊那样,对社会做一点贡献。

另外还有一个外国名人,他临时想不起来,就起身问前面的打光师:之前有个黑人总统是谁?

得到答案之后,他面向镜头,重新坐正。

“还有Mandela。”

庞麦郎整理了全中国的州和市的名称。

他还给自己的故乡汉中,起了一个很“世纪化”的名字:加什比克市,古拉格镇。

此外还有:华耶和图、约西里约、福克莱斯、迪克丹姆斯特……

共计292个城市,30个州。

这些都是他自己起的名字。

庞麦郎一直强调,自己的演出要国际化,作品要国际化,一切都要国际化。

“再国际化还不是,十块钱的面你该吃还得吃,五十块钱的宾馆你该住还是得住。”

经纪人说。

庞麦郎喜欢卷发,因为那样比较时尚。

做完造型,一缕缕卷发随着卷发棒的撤走,变得蓬松、自然。

他凑近镜子,脸上的笑容逐渐放大。

“像摇滚乐,像摇滚乐乐队!”

问他满意吗,他回答:very much!

在一场酒吧表演中,庞麦郎站在台上卖力表演,无论音调还是节奏都溃不成军。

台下只有寥寥十几个观众,人群里不时传出窃笑。

这个时候的他看上去尤其孤独。

庞麦郎觉得,许多观众对自己的音乐还不够理解。

毕竟这是一种创新的音乐。

所有人的目光都匪夷所思,所有人的话语都是关于他。

许多人冒充记者找他约访,他没有说的也被报道出来了。

“都闭上嘴巴,他们是坏蛋。”

除了唱歌事业,他一直想拍一部电影。

电影里面是一个怪兽,非常恐怖的怪兽,然后拍他们是怎么脱离危险的。

5

2014年成名后,庞麦郎渐渐从公众视线中消失。

他和经纪人白晓偶尔接活:婚礼、酒吧、商场开业,大部分时间没有收入。

现实如此惨淡,庞麦郎还是坚定地认为,自己不是一个过气网红。

“我是一个流行歌手,我有自己的作品。”

“虽然不知道哪首歌会红,但我将来一定会出名。”

说这些话的同时,他始终低头看地,避免和记者有目光接触。

经纪人白晓和庞麦郎的关系像一对兄弟。

他随身带着一些药,包括有助睡眠的安眠药。

他说:趁年轻,陪着庞麦郎再搏一搏。

两人相识于2013年,那时庞麦郎还是庞明涛,《我的滑板鞋》也还没有问世。

白晓在录音棚认识了庞麦郎,然后介绍他进入live house圈子。

因为票房问题,两个人发生过多次矛盾。

他们一场演出,花费十几万是正常,每次只能卖出十几张门票。

每场都是售票形式的专场,成绩越做越惨。

最后资金告急的时候,白晓透支了自己的网络借贷。

他想让庞麦郎多多曝光,有了流量之后把自己亏的钱赚回来。

演出前,他们找到街边一家发廊,为庞麦郎晚上的演出做造型。

经纪人付了钱,总共98块。

走出理发店,经纪人忍不住抗议:“98块,做个造型要98……”

一旁的庞麦郎戴着口罩和帽子,表情严肃,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演出酝酿情绪。

2021年1月,和之梦联系庞麦郎,进行为期三天的纪录采访。

他特地在10公里外的繁华地带租了酒店,因为自己住的地方不够档次。

别人问他,现在一般是怎么赚钱。

庞麦郎的眼神在昏暗的车厢里更添局促闪烁,声音因为口罩的阻隔越发含混不清。

“就是演出,除此之外还有商业……我们还做商业,做商业。”

别人接着问,一个月大概多少钱。

大概几十万块钱。

就在上一个镜头里,百晓还在讲述自己当经纪人这些年60万的欠款。

他希望庞麦郎未来能有更多演出机会,慢慢还清债务。

记者问他,红了之后最想干嘛。

庞麦郎说,滑雪,去鳌山宝鸡市滑雪。

还有一个最想去的地方,是苏州园林。

也许是因为喝了酒,也许是因为情绪激动,他的脸上升起幸福期待的笑容。

庞麦郎房间的桌子上有只绒毛玩偶,他拿起来对记者说:这是粉丝送我的。

接着他回头问经纪人,老白你记得这是哪一年吗?

经纪人说,这是我送你的。

他把玩偶重新放回桌上,小声说忘记了。

庞麦郎的老家,是位于大巴山和秦岭交界的一个小山村。

父母准备了丰盛的午饭,饭后掏出一把又一把的炒花生递给每个人。

庞父六十多岁,牙齿掉了三分之一,右眼眼疾常年流泪。

他说儿子小时候就爱音乐,初中买了一把吉他,花了二百多块钱。

那把吉他静静地立在卧室一角,弦距可以轻松塞进一根手指。

庞麦郎面色潮红,接着说,然后还在汉中买了一双滑板鞋,然后写了滑板鞋歌词,就红了。

这个时候,庞父的脸上闪过一丝落寞。

庞麦郎伸出手指算,从2014到2021,七年了,我出名七年了。

庞父说:他走到哪,我们就支持到哪,对不对。

天黑透了,屋子里的对话还在继续。

朋友们聊起,关于之前网上流传的,庞麦郎不认父母的视频。

那些都是造谣。

庞父说,是的,我自己的孩子我怎么会不认他。

记者问,你那时为什么要说自己是台湾的?

庞麦郎一颗接一颗往嘴里送花生,腾不出工夫回答。

对面的经纪人说:那都是胡乱报道。

室内的灯泡瓦数不高,庞父的沉默越来越厚重。

庞麦郎起身要去睡觉,庞父帮他拍落前襟上的花生皮,看着他走进卧室,关上房门。

等到卧室门阖上,庞父喝光了面前的一大杯水,对经纪人说:

我问你一句话,你和他相处这几年,有发现他其他的异常吗?

看到有些呆滞的经纪人,庞父接着说:是精神上的问题。

经纪人说:这个不太好说。

庞父沉沉唉了一声,头靠到臂弯里,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庞麦郎经常在微博上搜索自己的名字,看有多少人骂自己,他们是怎么骂自己。

那段时间,他感觉自己被流量抛弃了。

经纪人说:是网络造就了他,但是,也是网络……

他没有再说下去,庞父还是那个姿势,认真听他说话。

最后,经纪人笑着和摄影师说:这个别拍了。

6

从老家到西安,庞麦郎乘坐高铁。

“我感觉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一切都是那么的遥远。”

“感觉到一个城市,和我们镇上的文化不同。”

一个粉丝说,庞麦郎是还没有被社会化的人。

他不太懂社交,也太不懂真实世界的运作法则。

2021年初,庞麦郎被诊断出精神分裂症,住院3次,共计136天。

从医院回到汉中老家,大部分时间呆在村里。

他与白晓在合作五年后分道扬镳。

9月17日,刚吃过晚饭,他突然眼睛红红的,背着包在猪圈旁走来走去。

他说有人害他,他要五万块钱,要离开这里。

2021年12月,一个叫张嘉唐的人提出要担任庞麦郎的新经纪人。

他拿起一双鞋问庞麦郎:“你觉得这双鞋发售价多少?耐克有史以来发售价最贵的鞋子。”

“几百块钱能买到吗?”

庞麦郎接过鞋,小声地回答。

张嘉唐笑得前仰后合。

“几百块肯定买不到。”

那双蟒蛇皮球鞋的发售价是1.6099万人民币。

弹幕飘过,一条接一条:

“庞麦郎有点呆啊”

“为什么要叫他来”

“别人买不起,别问了”。

和兴高采烈滔滔不绝的张嘉唐相比,庞麦郎干枯瘦小,呆若木鸡。

张嘉唐并非不知道庞麦郎已经确诊精神疾病,同时还十分清楚他的潜在商业价值。

他上传到B站的这段视频,“职业玩家”的标签赫然在目。

当他得知庞麦郎和之前的伙伴结束合作,觉得挺可惜。

“沧海遗珠,我签了你吧。”

有人说,庞麦郎的视频效果并不好,为什么还要继续合作?

张嘉唐回答:以一个生意人的角度,他具有商业价值,国民度也高。

“我签一个网红还得给他花钱,还不一定有商业价值,但庞麦郎的商业价值就摆在这。”

有媒体提出质疑:庞麦郎刚出院没多久,你会不会有顾虑?

张唐嘉个人认为庞麦郎没有病。

“当然这是我个人认为的。因为我觉得他挺正常。”

媒体问,庞麦郎患精神分裂症这件事算负面吗?

张唐嘉说:“负面,太负面了!”

张唐嘉想让庞麦郎的价值和热点从负面方向逐渐往正面去转。

他觉得庞麦郎个人是有IP的,可以让他重回滑板鞋时的巅峰。

但他觉得,庞麦郎的歌不是那么有观赏性、表演性,除了一首《滑板鞋》。

手里有品牌资源的张唐嘉,更倾向于通过品牌宣发来盈利。

他认识很多歌手、rapper,大多数没有演出。

想通过演出挣钱,这事儿本身就很扯。

“做演出就要饿死。”

庞麦郎对张嘉唐担任经纪人的唯一要求是,帮他出唱片。

当被问到两人之间合约的其他内容时,张唐嘉说,这个不方便透露。

8

很长一段时间,庞麦郎和他的滑板鞋已经销声匿迹。

直到气球哥的故事连续反转,不断刷屏,我突然想到了这个自称来自台湾基隆的西安年轻人。

也许将来,庞麦郎将永远变成一个历史符号,再也不会出现。

就像曾经的芙蓉姐姐、后舍男孩、旭日阳刚……

迭代更新的网红,像一茬接一茬的海浪拍打在沙滩上,乐此不疲。

《西游记》里,白骨精吸光了一家三口的精血,又利用他们的皮囊,去割唐僧的韭菜。

坐在小板凳上,和居高临下的气球哥苦口婆心的谭乔,像极了努力保护唐僧的同时被紧箍咒折磨的孙悟空。

当他目睹一遍又一遍撒谎、心不在焉、言不由衷的玄奘,原本想要保他西天取经的那份热心荡然无存。

失望了。

可惜气球哥不是金蝉子转世,既没有远赴花果山求情的猪悟能,也没有一路暗中相助的如来观音。

他只是一个可能精神有问题的凡人。

结局如何,只能为他祈祷。

冒充侄子找到气球哥,和他签下违约金100万的合约,叮嘱他不要在包括谭乔在内的其他人透露太多。

气球哥的流量来自于他的诚实单纯,教他撒谎的经纪公司不知道,这再也不是大家喜欢和追捧的那个气球哥了。

就像脱下警服的“反诈老陈”,不会再在连麦的时候让网红们心头一惊,也不会让观众继续买账。

气球哥和庞麦郎最大的不同,是他全程都是被其他力量推动着。

庞麦郎至少知道自己的梦想就是唱歌,唱好了说不定以后可以拍戏。

气球哥什么都不懂,也没有什么规划。

今天人家说他嗓音好他就去唱歌,明天说他身材好可以去当健身教练,后天让他去缅北他也会乐呵呵照做。

在标清画质的古早视频里,谭谈交通邂逅气球哥,这个卖过歪烟歪酒的男人开始涉足网络世界。

再遇气球哥,是众多热心网友的提议,然后谭乔带着大家的好奇与关切找到了他。

最后,流量公司和资本循味赶来,给他洗脑,让他在一份可能根本没看懂的合同上签字画押。

一个无知的人,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站在了聚光灯下,兴奋、紧张、手足无措。

像一个从来没有见过苹果的人,第一次尝到苹果的滋味。

9

视频最后,谭sir感觉说再多都已经无益。

他无奈感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火5分钟。

气球哥马上说:是,多活几分钟。

看客们以为气球哥阅尽人间,大智若愚,实际上他什么都不懂。

助推的每个人看上去似乎都没什么错,都是想让气球哥越来越好。

但肉眼可见的,气球哥的生活,至少到现在,依然破败不堪。

没有固定工作,沦落到靠小卖部老板偶尔接济的地步。

一个四肢健全的人,如果不是因为极度的好吃懒做,那一定是因为他的精神世界出了问题。

在一次直播中,有粉丝问谭乔:为什么不像带二大爷一样,带带气球哥。

他很明确地回复:我对他们都有自己的判断和规划。

二大爷的状态,可以这么带他。

但气球哥目前的状态,肯定不行。

谭乔自己曾长期接受过心理咨询,这么多年下来,他对这一领域也有很多了解。

气球哥一看,精神就有问题。

应该先带他去做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能简单地融入社会。

他真心不希望他有树先生的结局,最后真的疯掉。

谭乔当时和气球哥说好了,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

他对气球哥的帮助有一个长期的规划。

但还没等实施,他就突然签约了,事先没有告知任何人。

原本的计划就此落空。

有些人的精神不正常,只是在他诙谐幽默的外表下被掩盖了。

气球已经飘走。

但愿他有一天能想起原路,回归初心。

END

【文章原发于公众号: 燕妮日记】

 6 ) 十年之后,气球哥没有逆袭

1

2011年6月20日,谭乔和往常一样,开着那辆白色的爆改捷达,载着摄像师,行驶在成都的街头。

很快,目标出现,汽车前方出现一个穿蓝背心、骑自行车的男人。

他单手握把,另一只手托举一丛五颜六色的气球,喜羊羊、小熊维尼、hello Kitty和灰太狼们挤在一起。

职业敏感让谭乔决定拦下他好好聊一聊:这个样子还行驶在快车道里,真的是很危险。

男人一下就认出了“谭警官”,那个时候《谭谈交通》已经开播六年,风头无两。

不同于一般的违章者,男人见到谭乔的时候,手舞足蹈,满脸兴奋。

“谭警官我等会送个喜羊羊或灰太狼给你。”

曾经有躲躲藏藏给自己递烟的,也有避开镜头往自己口袋塞钱的,从来没人送过气球。

男人接着说“送你这个代表我的爱。”

看到谭警官战术后退和眼里的不解,男人进一步解释是对人民警察的爱。

谭乔觉得应该尽快把话题拉回正轨.

他对男人说,你要多为家里人想想。

你这样在快车道里举着气球,万一出个什么事,你老婆还等着你回家呢。

没等对方说完,男人马上澄清:我老婆现在在别的男人屋里。

就像扯开了一件旧毛衣的线头,随着接下来的抽丝剥茧,人们逐渐看见内部的破败不堪。

因为老婆嫌自己太穷,跟着别的男人跑了。

男人说,要是自己有钱了老婆就不会跟着别人跑了。

谭乔问为什么。

他答:因为有钱能使鬼推磨。

接着又补充了一句:有钱就拥有一切。

这句话让人觉得男人精神上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他无时无刻不在扭动的身体又让人觉得他不算是个正常人。

在此之前,他拉过三轮、卖过甘蔗烟酒,经常被工商追捕,后来改成卖气球。

谭乔问他生意怎么样,他说不错,因为最近是党的生日,买气球的人很多。

男人很喜欢唱歌。

短短的几分钟节目,他先后在镜头前展示了《爱情买卖》《两只蝴蝶》《唱支山歌给党听》《咱当兵的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节目最后,谭乔和往期一样,面对镜头进行归纳总结,身边是环绕着他歌伴舞的气球哥。

节目播出后,有人在视频下方留言,担心气球哥是不是精神出了问题。

2

2011年11月,成都的街头除了一年四季都散不尽的浓雾,还多了刺骨的凉意。

谭乔照例在街头寻找目标,拦下一对骑着摩托不戴头盔的小情侣。

正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一个尖尖的男性嗓音飘进视频,随之而来的是一串五颜六色的卡通气球。

未见其人,先闻其音。

气球哥依然保持着初次见面的亢奋:“谭警官,我们又见面了!”

此时的气球哥头发比夏天时更加茂密,身上换成厚厚的冬衣。

再遇气球哥的日子,刚好也是王宝强的《hello树先生》上映的日子。

两个色彩相似的人物,在虚拟和现实两个世界里,以一种神奇的方式邂逅。

气球哥从此有了另一个代号——现实版的树先生。

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记忆里总会有一个爱笑的傻子。

村里没有人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变成了傻子,只知道每天都能看见他四处游逛、无所事事。

无论别人怎么调笑取乐,他脸上都是一副乐呵呵的表情。

仿佛读不懂四季变换,参不透人情冷暖。

气球哥人生的底色是生活的苦难,他用夸张的肢体语言、说着说着就唱起来的语言风格,在这片破烂不堪的画布上努力描摹。

尽管他手里的颜料少得可怜。

第二次见面,气球哥明显有了些名气,围观群众想上来合影,都是通过《谭谈交通》认识了气球哥的粉丝。

照完相,站在C位的气球哥喊了个ok。

谭乔把他拉回来,他频频向人群回头,恋恋不舍。

四年后,成都万象城正在举办谭乔十年粉丝见面会。

气球哥作为嘉宾应邀出席,手里依然举着一串卡通气球,那是他的另一张身份证。

他手拿麦克风,说谭警官咱们又见面了,然后和谭乔一起手拉手,合唱林子祥的《选择》。

台下的人们大笑、拍照,喧嚣淹没了气球哥,他的眼睛晶晶亮,笑肌全程兢兢业业,前途仿佛无限光明。

没人知道热闹过后,他是不是仍旧回到了那辆破旧的自行车边,一手扶车把,一手擎气球。

3

2021年夏天,一名粉丝写了首歌,名字叫《谭sir》,讲述了谭警官和气球哥的故事。

很多人开始给谭乔发信息:去找气球哥吧,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十年光阴,没有消磨掉气球哥唱歌的爱好,也没有带走他脸上无法自控的笑容。

最大的变化是他不再卖气球。

在姑且称得上是卧室的房间里,谭乔和气球哥聊了起来。

月租200,当月的房租还差几十块,事后谭乔给补上了。

两人回忆了初遇当天的情境,以及气球哥歪烟歪酒歪三轮的经商历史。

谈到当下的收益,气球哥说自己一个月两千来块钱。

他摸摸后脑勺,坦率地说由于自己文化水平太低,没有什么工作机会,只能找点零工打。

说到现在找工作的情况,气球哥变得激动,滔滔不绝。

“现在大学生不比当年,遍地都是,毕业了还有人争着当环卫工人。”

“以前的小学生打工了成了大老板,现在的大学生是秋儿。”

“秋儿”在成都话里是打工仔、临时工的意思。

气球哥的感情一栏至今依然空白。

他还是有组建家庭的想法,但同时也很清楚,以当前自己的条件,老婆并不好找。

聊着聊着,气球哥又想唱歌。

这次是毛宁的《涛声依旧》,声情并茂。

考虑到不能在室内唱影响其他人,两人转移到阳台。

阳光正好,面对眼前一片空旷无垠的荒地,气球哥的肺活量和情感比在室内哼唱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一句没完,就有邻居粗着嗓子抗议:吵什么吵!

找不到固定工作,气球哥偶尔帮人家扛扛货,一次能赚十几二十块钱。

当天刚好有小卖部老板给活,谭乔帮他一起搬了几趟。

结束后,气球哥执意要把一半工钱分给谭警官。

朝不保夕的收入,除了无法保证居住环境,还有简陋的饮食。

早餐是两个馒头,晚饭是方便面,不吃午餐。

4

再见气球哥的视频发出第6天,播放量366万,弹幕2.6万,评论有1.7万条,随时打开视频,左下角都是超过500人同时观看。

为什么气球哥能穿越时空,引起如此大的共鸣?

小时候在村里看到傻子,我会跟着小伙伴一起,跟在他身后学样子,朝他身上扔土坷垃,除了嘲笑没有别的表情。

现在三十多岁的我看到视频里的气球哥,感受到的只有心酸和感慨:

我们跟气球哥有区别吗?

住的地方比他舒适,一日三餐也比他两个馒头一包方便面的规格有营养得多。

这种生活水平五十步跟一百步的差异,本质上没有区别。

在无法反抗的冰冷现实面前,我们在各自的世界里,心有灵犀选择了赖活着,任凭俗世的标准任意阉割理想。

为了生活能称得上体面,我们挣扎在每天的日升日落间,灰头土脸,变成了自己曾经厌恶的某种人。

告别的时候,谭乔说很多人都说你是现实版的树先生。

气球哥显然没看过电影,他叼着烟问:树先生,贵姓啊。

画外的摄像师忍不住扑哧了一声。

得知树先生最后疯了,气球哥全程漫不经心的表情陷入呆滞,愣在原地。

谭乔把手搭在气球哥肩膀上:我们肯定不希望你疯,我们希望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丰收!

气球哥说自己绝对不会疯。

“疯了也是张三丰。”

作为一个社会的边缘人,气球哥对任何现象都有自己的见解,也分外清楚自己的处境。

这种异常清醒的思维,搭配举手投足间近乎癫狂的状态,让人觉得他在精神和肉体上格外分裂。

有人说,气球哥让他开始思考,穷人和富人的不同,真的是因为思维、见地和聪明程度的差异造成的吗

谭乔和气球哥,一个被体制内排挤,一个被社会抛弃。

普通打工人,有的从京东哔站拿到人生第二本毕业证扫地出门,有的经过阿里福报的洗礼成为“人才”,然后被不由分说退还社会。

承认吧,大多数人正在或即将被时代抛弃,纵然你早到晚退,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团队意识强沟通水平高……。

我们之所以一遍遍刷着气球哥的视频,不是因为同情,而是因为共情。

“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

无法想象那些要一边供房,一边上有老下有小的失业者怎样迎接第二天的太阳。

也不知道那些公司已经倒闭还瞒着家人假装仍在上班的人要如何应付下个月的房租水电。

一个气球哥揭开了芸芸众生的遮羞布,原本隐藏很好的伤疤被曝光,人们窃窃查查,开始暗中审视自己。

荒诞当前,任何人都有可能变成下一个气球哥。

终有一天会被生活磨平棱角,磨灭希望,日子变成一个人的苟活。

遇到熟人和外人还要强打精神,告诉他们我一切OK。

5

电影里,树先生最后疯了。

现世中,气球哥还在挣扎。

绝望未曾降临,只有钝刀子割肉的操蛋现实,让你无处逃避。

我们已经丧失树先生那种孤注一掷的勇气,没有理由没有底气彻底“去他妈的”。

只能尽最大努力扮演人世间应该有的角色:一个个看上去正常的普通人。

访谈结束,气球哥站在原地,镜头里的他越来越小。

忽然他大喊:谭警官,我当年送你的灰太狼都过时了!

谭乔转身说:灰太狼可能过时了,但是你至少陪伴了两代人成长,你是不会过时的。

END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公众号:燕妮日记

 短评

很多五星片段,但所有精彩的段落都是“嘉宾”贡献的,谭警官太多耍宝就变得没意思啦

6分钟前
  • 飞机头
  • 推荐

这是中国,这是生活。

9分钟前
  • 力荐

喜剧的背后是成都底层人民的生活,笑中带泪

10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力荐

虽然我从来没去过四川成都,但是我知道要腰马合一的骑着民思达电瓶车走成华大道到二仙桥送倍斯特橱柜。

13分钟前
  • 搔首踟蹰sy
  • 力荐

虽然没去过成都但我知道去二仙桥要走成华大道

18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哈哈哈哈竟然有条目,那我就不客气了。最近在B站循环播放这节目生产的段子,我已经记不起我上一次笑到抽搐笑到流泪是什么时候了。川渝好地方啊,果然天府人民欢乐多。

19分钟前
  • AilsonAir
  • 还行

虽然我没有到过成都,但是我知道到二仙桥,走成华大道

22分钟前
  • 星期五
  • 力荐

在b站看到一个弹幕 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确实

25分钟前
  • dowhatuwant
  • 力荐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的妈呀四川人到底是什么宝藏

30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力荐

b站真是地方台奇葩民生节目宝库,底层人民的生活就是土味小品,笑中有泪。

34分钟前
  • Cheeky Monkey
  • 力荐

伟大的劳动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

39分钟前
  • DER
  • 力荐

谭sir每次聊天都能跑题到十万八千里,但每次都能精准降落到交警分局接受处理

43分钟前
  • 小蓝蓝
  • 力荐

“经历这么多痛苦,是什么让你保持着乐观?”“往前看。”“什么?”“朝前看!”

48分钟前
  • 猫大仙
  • 力荐

好的(纪实/虚构)作品,其中一个共同点是真诚。零几年的时候互联网还没那么发达,流量还不能折现,电视还是有观众,看到的东西都比较让人有共鸣,加上这个节目的老百姓太加分了,那种城乡之间碰撞出来的民间智慧、幽默和朴实,是在短视频盛行时代里很难看到的。现在大部分视频都充斥着做作和拧巴,“我想红”的渴望溢出屏幕,唯独缺少真诚两字。

52分钟前
  • latitude17°
  • 力荐

这该上春晚

55分钟前
  • 三条龙
  • 力荐

看这个长大的,现在看来又好笑又心酸,很多违法不是故意的,也不是无意的,这就是人家的生路,跟他们说了下次就不这样拉货载人了吗,不可能的。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就像镜头中采访者身旁飞驰而过的一辆辆载人摩托、超重拉货三轮,他们的人生又是怎样的,那些敢想的、不敢想的,他们之后的人生又是怎样的,看见的、看不见的,都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所以采访基本都在三环路边,城乡结合部不远。多么轻松的节目,我说的好沉重。

60分钟前
  • 第①印象
  • 力荐

国内最搞笑最好看的综艺节目了

1小时前
  • 慈祥的大手
  • 推荐

小时候经常看,后来去重考科一我被迫在交警大队连看七天。。。

1小时前
  • 康踏踏
  • 力荐

越看越觉得谭警官很帅啊!!

1小时前
  • 疼疼(电动版
  • 还行

真想和那个边聊qq边骑车的家乡特产是荣昌猪的想去征服韩国市场的男孩聊qq。

1小时前
  • moa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