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的记录

HD中字

主演:三船敏郎,志村乔,千秋实,三好荣子,青山京子,东乡晴子,千石规子,根岸明美,太刀川宽,上田吉二郎,东野英治郎,佐田丰,藤原釜足,三津田健,清水将夫,渡边笃,小川虎之助,中村伸郎,左卜全,土屋嘉男,谷晃,高堂国典,加藤和夫,大村千吉,本间文子,中岛春雄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195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活人的记录 剧照 NO.1活人的记录 剧照 NO.2活人的记录 剧照 NO.3活人的记录 剧照 NO.4活人的记录 剧照 NO.5活人的记录 剧照 NO.6活人的记录 剧照 NO.13活人的记录 剧照 NO.14活人的记录 剧照 NO.15活人的记录 剧照 NO.16活人的记录 剧照 NO.17活人的记录 剧照 NO.18活人的记录 剧照 NO.19活人的记录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活人的记录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老迈但却充满活力的工厂主中岛喜一(三船敏郎饰),在听说美国进行氢弹实验之后,就购买了一块土地修建地下室,以防备核辐射。后来,他又听说苏联也在进行氢弹实验,放射性尘埃能从北面吹到日本,于是就放弃了修建地下室的计划,打算全家移居巴西。周围的人都觉得他杞人忧天,大惊小怪。家人极力反对他的计划,并以精神失常为由,请求法院禁止他处理家族财产。中岛喜一为了断绝家人的后路,一把大火烧毁了自己的工厂,却没料到这一举动导致了工人的失业。中岛喜一最终发疯,进了精神病院。新生万喜眼见不为凭暮白首燃烧的干灌木大地惊雷绞索下的交易钻石单身汉的出柜人生一吻定情2019爱情呼叫等待九色鹿王婚姻相对论冒牌恋人模范警察人面鱼:红衣小女孩外传妻子的浪漫旅行第一季少年说唱企划名姝第一季空中浩劫第一季阿旺新传国语豺狼计划2005铁马战车粤语12夜(粤语版)阴阳错(国语版)反欺辱之夜电波袭击反败为胜杀不死姐姐恋爱吧飓风2023少年犯1985牧师神探 第七季勇闯江湖赛马娘四格第二季真心遇上大冒险无声的证言第三季寻找女神·娇阿依博物馆惊魂夜:卡门拉回归西西弗斯:神话八仙过海粤语黑暗侵袭2仍想结婚的女人天字第二号天才三宝,高冷爹地是霸总少林搭棚大师

 长篇影评

 1 ) 有谁可以呐喊

加微信:jkjkfwb,邀您进群交流,一起聊电影

文|三千岁

感冒了,这在一场铺天盖地的白雪季节是那么的合乎情理。脑袋膨胀到不听使唤,却也能坐定用黑泽明的电影《活人的记录》进行疗伤,我开始暗自佩服这样的自己。

由于意识含糊的原因,最重要的是黑泽明的博爱情怀让我心存顾虑,唯恐写不好这一篇影评——哪能写好呢。黑泽明一生独立执导了30部电影,第一部与人合作的《马》不在其中,纪录片《马之诗》也不在其中。

三十部电影里我已经看了二十七部,影评算上这篇也有二十四篇了。最初的动机是拿黑泽明开刀,练习影视评论的写作。以及像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那样进行影片分析,最终形成一种定式的套路,从而使自己真正的“喜欢”上电影。

现在看来,唯一的收获是四个小时内的电影无论多么晦涩,我还是会看完的,我以为这也是一种技能。

言归正传。这一部在影视评论界公认为黑泽明最受争议的作品,且为最大的败笔。在我看完似有同感,但不敢妄自评说。

故事很简单:喜一郎(三川敏郎饰)是一家煤炭企业的老板,在听说美苏进行氢弹试验的消息后惊慌失措,报道说辐射尘会飘到日本,日本人民会受到核辐射的侵害。情急之下斥资百万修建地下避难所,由于事先缺乏足够的科学考察,在日本本土避难还是会遭到辐射,工事被搁浅,损失了数百万。

家人考虑到今后各自的利益,极力阻挠。最终事情被送到法院进行调停,起初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认为是父亲的杞人忧天,随着父亲躲避核辐射的一系列举措步步升级,家庭其他成员发现父亲的思维确实异于常人,这让他们很不舒服。

父亲提出全家迁往巴西圣保罗城,在那里买下农场,以此来躲避核辐射的伤害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喜一郎心里明白大家的“小算盘”,自己年事已高,家族企业的继承问题才是他们所考虑的。为了彻底打消他们的念头,竟然纵火烧掉了一辈子的心血,让人大跌眼镜。

心情极度失落的喜一郎被送往精神病院,惊慌失措的望着窗外:地球燃烧起来了。

黑泽明说过他想听到一个善良人的呐喊,于是,该部电影问世了。黑泽明的电影里不乏所谓精神失常的人,《乱》里的狂阿迷、《电车狂》里的乞丐父子等等。黑泽明的人文情怀恰恰是这些人来代言的,含蓄的表达在黑泽明这里已经不能够成为完全释放感情的技法,他的那份直接最凌厉也最逼人。通过电影人物进行教化式的灌输让人不舒服、看完变得沉重。这也是天皇电影的独特魅力吧。

那么,究竟是呐喊什么?人道主义的终极关怀还是呼吁平等善良的文化理念。如果是这样,黑泽明的所谓呐喊似乎还不是终点。鲁迅黑泽明等文化人的处世哲学往往是很间接地,潜移默化的影响世人。而不是一纸规章制度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人的行为,约束人的思想。

现实的世界一团糟破,以前如此,现在依然、将来还会。这种局面或者是状态不会因一个人的力量有质的改变,黑泽明心里清楚,这种呐喊是那么的孤独、单薄甚至滑稽。可就是一颗不平的心灵困扰着身体,让它随时染上不治之症,癫狂度日。

清醒的时候无能为力,等身心疲惫之时再来遭受异样的眼神、别样的嘲讽以及这样的冷漠。哪怕是最亲近的人,因为最亲近的人伤害的最深、最痛。

不可否认,黑泽明是悲观的,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这样一个追求艺术与商业俱荣的导演还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以及观众的那一张微不足道的票钱的,这个评价很高了。 2016.1.11

相关推荐: 黑泽明:书读左氏春秋传,剑使青龙偃月刀

黑泽明的全部31部电影本人都写了观后感,个人豆瓣标记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梦》。如果说港片培养了自己在电影方面的兴趣,那么,黑泽明无疑开阔了视野,有了纵深。

黑泽明31部电影分评超级链接:

天国与地狱 电车狂 影舞者 七武士 姿三四郎 蜘蛛巢城 罗生门 袅袅夕阳情 泥醉天使

静静之决斗 用心棒 白痴 红胡子 美好的星期天 踩虎尾的男人 战国英豪 德尔苏·乌扎拉 八月狂想曲

丑闻 恶汉甜梦 我对青春无悔 活人的记录 野良犬 最美 马之诗 生之欲 姿三四郎续集 低下层

加微信:jkjkfwb,邀您进群交流,一起聊电影

 2 ) 活人的记录

我可以感受到了老头儿的焦虑了。
他的焦虑绝不是因为疯狂。
他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向精神崩溃的。每一步都是那么扎实,那么无懈可击。

我一直以为我没看过这电影,一直到将近看完的时候我才确信我以前却是已经看过一遍了。还好,因为是第二遍,所以我终于明白了他想说什么。

 3 ) 活人的记录-三船敏郎

观后感

《活人的记录》这部备受争议的片子,被认为是黑泽明最失败的作品,我觉得并不是没有道理,真的很难理解,黑泽明想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含义。每个享有国际声誉的导演,不光是会拍电影,他还是个电影界的莎士比亚,一个思想家。但是这部片子,我看到一半还不理解这个叫喜一的老头,从电影开始就和家人产生的剧烈矛盾,说父亲与儿子之间有矛盾,感情不和,我看也不是,父亲和儿子在法庭吵架完之后,在庭后给儿子及家人买了饮料,塞进儿子的手里。老人喜一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开的一家煤矿厂,养了一大家子人,一妻两妾两个儿子、三个女儿。自从美国和苏联在日本投下氢弹之后,他一直对氢弹产生的核辐射有着极大的恐惧。为此,花了一大笔钱买地建地下室,后来有人去勘探,说日本已经不安全了;他在一个巴西老头的怂恿下,计划举家迁往巴西,为说服家人,一把火烧了自己几十年的心血煤厂,遭到工人的责备不负责任。老头子疯狂的举动,严重触碰了儿子们的利益,自私的家人,窥视老头财产的家人,终于忍不住了将喜一送进了精神病院。在医院里,过渡抑郁,加上被监狱犯人嘲笑,就算是地球也不安全了。老头子终于疯了,他幻想自己被送上了安全的外星,但是他心里还一直担心着地球人的安危,担心地球还有没有生命在延续。这一点在黑泽明的《梦》里面也有相关的主题画面,黑导用超现实的手法描写地球上最后的一个人,走在树木动物全变异,硝烟袅袅的地球,遇到变异的长角人,超级大的花朵,全都是遭受到核辐射留下的后遗症,这是个伤痕累累的地球,已经接近灭亡。黑泽明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地球总有一天会毁灭在人类的手里,不破不立,等亿万光年过后,又有新的生命出现,但那时候,就不知道站在食物链顶端的,还是不是人类。

扮演的喜一,太让人惊喜了,我看了好久没认出这是三船敏郎扮演的,他比志村乔小15岁,饰演一个这么老的老人,丝毫没有违和感,整张脸被化妆师画的很黑,佝偻着背,两嘴角往下努,两道深深的法令纹,还有老人该有干瘪的躯体,时而倔强锐利的眼神,时而放空呆滞无神的神情,这活脱脱就是一个老人。一个善良疯狂的老人,活在这个残酷的现实世界里面,注定是没有好下场的。三船敏郎真的是无愧于“国际的黑泽明,世界的三船敏郎”的赞誉。

 4 ) 黑泽明映画之《活人的记录》:战争后遗症

原子弹、氢弹的背后,纠结着战争的阴影,个体在时代的洪流下显得不堪一击,战争所带来的后遗症如同病菌一样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小人物的挣扎何尝不是对战争的一种控诉?

《活人的记录》通过对小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从表情、动作、语言、行为等各个方面表现出主人公喜一的内心挣扎,夸张的面部表情远胜过枪炮撕杀下的鲜血淋漓。

战争、环境、人性,在黑泽明的镜头下,通过小人物的生活得以深刻的展现,人性的终极关怀终需回归到个体:每个鲜活的生命!——题记

表现战争对人性摧残的电影比较多,但大都是就战争而说战争,很少能够从战争的牵连者,从普通小人物身上来表现战争的残酷与麻木。在《活人的记录》里,背景是二战结束后的日本,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经历过原子弹战争的国家,战争,特别是原子弹对日本国民所带来的心理阴影一直存在,而影片正是从这一点着手,通过对一个小人物因为害怕原子弹、氢弹的辐射,而要求举家迁移,却被家人送进精神病院的故事,揭示出战争阴影下小人物对家庭的关怀,对家人的爱戴,但是却不被理解,而产生挣扎、彷徨、绝望的心理状态,更进一步,则是整个社会对于未来的失落与不可信赖,反映出战后日本扭曲的生活状态下,人与人之间冷漠的情感关系与物质利益的直接冲突,即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而缺乏整体的安全感。

没有谁不恐惧战争,没有谁不恐惧原子弹与氢弹的辐射,就像现在我们没有谁不恐惧流行的猪流感一样。恐惧本身作为一种现象的存在,它能够像瘟疫一样迅速的蔓延,也可能像冰冻的化石一样,凝固一点。

在《活人的记录》,喜一是一名富裕的中产阶层,他儿孙满堂,甚至,还有两个情妇。对于这样一个中产阶层而言,本应衣食无忧,过着优裕的生活,但是,影片中却恰恰相反,喜一深受原子弹、氢弹辐射的恐惧,不但耗巨资购置土地建造地下房屋工程,而且还准备举家迁徙巴西。然而,他的决定并未得到子女的支持,反而被子女们认为过激,而不惜告上法院,希望法院能限制他的行为能力。

在影片中,喜一是无私的,他对家庭的关心,对子女的疼爱,体现在一言一行中,即便是对于情妇所生的儿女,他也倾注了同样的感情在里面,黑泽明通过他补贴家用等日常细节体现出他对子女的关怀;与之相反,则是他的女子们的小算盘,儿子女儿商量的是如何才能分到他的财产,如何才能得到铸造厂,而情妇所生的孩子则盘算着如何才能进入喜一的户口,以便能分到他的遗产。两相对比,人情世故,冷暖辛酸,一一道来,足以令人唏嘘不已。

喜一从一而终都处于深刻的焦虑之中,从法院的仲裁,到接洽巴西返回的日侨,再到在大雨滂沱的日子里到处筹钱,一直到累得病倒,由三船敏郎扮演的喜一通过黝黑的面容、扭曲的表情、绝望的眼神,传递出对恐惧的颤抖,以及对希望的彻底破灭,以至于最后他放火烧掉自己一手经营的铸造厂,也烧毁了他所有的梦幻,并最终住进了精神病院。

由志村乔所扮演的牙医自始自终处于旁观者的角度,他明知判决喜一无行为能力是错误的决定,但又不能阻止判决的执行,他在妥协与自我的争斗中同样进退两难,所以,他几次三番找到喜一,却又欲说还休,无能为力,在现实的压力面前,个人的力量显然是无法扭转群体的意识的,就像一叶扁舟在巨浪面前终究只能随波逐流一样,只能逐浪而去。

在影片的最后,已经精神错乱的喜一指着窗外火红的太阳大声叫道:“地球终于烧起来了。”这是喜一最后的绝望,也是喜一对世界最后的觉悟:地球终将在自以为是的现代文明下变得更加的危险!现实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SARS、猪流感、朝鲜核危机、中东巴以战争…我们正裹胁在繁荣掩盖下的危机之中,没有人会是100%安全的。

《活人的记录》被称为黑泽明最具有争议的一部电影,或许是因为这部影片牵涉了原子弹,也或许是他镜头下的现实主义太过于冰冷,但是,在我看来,黑泽明充满寓言式的表达,对人性入木三分的刻画,以及对亲情的虚假与人情世故的无情揭露,展现了一个现实的人生,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只是,许多时候,我们不愿意去揭开那层幕布而已。

 5 ) 这到底在说什么?

初看时,我是无知的。全以为老先生对辐射的恐惧是那10年前扔在广岛和长崎的两颗留下的后遗症。后来得知是氢弹,我才去查了资料。原来电影拍摄的那会美国在马绍尔群岛实验了一颗氢弹,还造成途经此处的日本船员的死亡。片中所出现的《死灰》的书写的正是这件事。所以,这不是一部社会寓言类的电影,而是对现实事件的描述。那么这是一部谈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吗?

随着故事的深入,我的神经被触碰了一下。老人后来集齐了全家人,其中有小老婆的孩子。女儿翻出相册来给同父异母的姐姐看。厂里的人一起出游,照片里的人非常快乐,包括小女儿。母亲忽然说,“那次真的很开心,当时我就想开心得过头了,会遭报应,之后一直战战兢兢的,现在看来果然应允了。”到这里,我感觉这在谈的是战争。虽然这种类比确实也有点疯狂,可我因为想起了好多相同题材的电影,比如《东京物语》,比如《血与骨》。对于大多数普通日本人来说,那次可怕的战争实际上是一次突然起来的大灾难。在美军的大轰炸和核弹爆炸前,历时几年的可怕战争中,日本普通人都还是过着很平凡的日子。正如电影里的人们一模一样,大家都在想要不要移民到新的殖民地去,那里听说有大把的机会。无论多少人被穿上军装送出去,战争的气氛主要还是欢乐的。报纸虽然充斥着各种战事,可大抵也就是不疼不痒的事件描述。不会有大屠杀,不会有败亡,也不会有尸体。尤其是当日军占领中国的首都南京的时候,整个日本欢声雷动,他们并不知道这后来的大屠杀。(就像老母亲说的,照片里的那一天)所有人都觉得战争结束了,中国投降了,子弟兵可以回来了,平静的日子就要开始了。

核爆前一天的长崎

直到某一天,火焰像太阳一样照耀天空,原子弹爆炸。人们才如梦初醒,日本战败了。所以,从日本人的角度来说,他们无法理解战争,他们能理解的是辛辛苦苦的每一天,突然遭到了不幸。这种受害者观念植根于他们心中,朝日新闻在战后搞了一个大讨论,全国各地的人都想把自己的这种恐惧说出来。黑泽明把这种心理用这种方式重现了。

但我想问的是,你们真的不知道你们都干了什么吗?美军解放集中营的时候,要每一个德国人都去集中营搬运和埋葬尸体,让他们亲眼看看自己做了什么。这些人每天就生活在集中营附近,他们可以看到烟囱里烧尸体的黑烟和飘来的“死灰”可以闻到几万囚犯散发出来的恶臭。但是他们说,他们不知道这是集中营,直到美军强迫他们看到,而美军没有这么对日本人。

所以,日本是受害者。黑泽明没有像小津安二郎那样,给出一句悲悯的话:“生活还要继续”。也没有把重点落在我所说的战争中,他说的是反核,最后也要落在反核。是核弹造成了这一切,核弹会让人类毁灭,老人下楼梯退场,青年母亲和孩童上楼梯登场,希望下一代可以思考这个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什么错误?侵略别人,挑起战争?

还是不要核弹。

我希望我是对的,但很可能不是。

 6 ) 黑泽明TOP3好的电影,豆瓣99%的人没看懂

《活人的记录》是我看的第二十一部黑泽明的电影,除了《七武士》和《生之欲》外,最爱的就是这部《活人的记录》。

这部电影很多人觉得它难懂,但其实它一点都不难懂,它传达的主题便是“有病要认病”,日本社会生病了,但里面的人却不认病。如同《泥醉天使》里三船敏郎饰演的那个黑社会老大,明明查出自己有肺结核,却不信医生的话,终于还是死在了跨入光明前的最后一步。

这点在片中就有明示,最后志村乔去看望被关进精神病院的三船敏郎时,精神病院的院长明确地说:“看着他的眼神,有时不知道是他病了,还是我们病了。”

我们确实是病了,明明生活在核辐射的社会下,却没人承认是自己错了。三船敏郎扮演的厂主喜一如同为人类盗来火种的普罗米修斯,而人类纷纷说:“我们不要,吃生肉、冻得发抖没问题”。这不只是日本社会的问题,也是所有人类社会的问题。

有过工作经验的人都在经历过,生活在盘剥的公司中,明明知道天天加班、老板甚至不按时发工资,可只要有其他人和你一起经历,人性的惰性就展露无遗。他们甘愿睁着眼睛进入死亡,只要有人陪着自己。

片中法官不是不知道核辐射、妻子儿女不是不知道核辐射的危害,他们都像志村乔的儿子那般,反正改变不了,不如忘记摆在眼前的巨大的危险。注意,核辐射在电影里和日本现实都不是尚未发生的,而是正在发生的。电影中三船敏郎是在报纸上看到的报道核辐射的新闻,现实中二战后一段时间美国在马绍尔群岛实验了一颗氢弹,还造成途经此处的日本船员的死亡。片中所出现的《死灰》的书写的正是这件事。

所以不要把三船敏郎的恐惧当做反应过度,三船敏郎是用斗士的心态来对待核辐射,他想要举家搬迁到巴西的计划是完全正确的。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妥的话,就是三船敏郎的计划还是太独善其身了。

三船只想要与自己相关的亲人一起去巴西移民,却忘了剩下的人。他如何能对剩下的人的死活置之不理?所以在工厂员工问三船,“难道您就不管我们的死活了吗?”三船才懊悔的痛击自己的脑袋,答应接员工一起去巴西移民。

这样的电影主题很多人可能不认可,我再举一个例证。黑泽明的电影《梦》中那个隧道里的将军,“我”是如何劝军国主义亡魂回去的?

“我”是跟亡魂们承认,这场战争就是不义之战、侵略之战,你们的死毫无荣耀。不要对军国主义进行招魂,因为错的就是我们。承认生病的是我们,才有治愈的可能,重点是要承认自己的病。这和《活人的记录》的主题也是一以贯之的。

PS.讲讲这部电影里黑泽明出色的电影调度

黑泽明在这部电影里的主要场景中都塞了很多汽车、火车的背景音,这是黑泽明故意设计的。

当一种巨大的灾难性要降临时,人们却只知道按照既定的轨道继续向前走。当大火发生后,街上的街道只有志村乔一个人逆流而行。志村乔家外11点钟依旧繁忙的火车轨道、三船在隧道中怒骂志村乔时,左侧的黑色轿车鱼贯而出、应接不暇。整个社会都留在了过去,而三船敏郎想把人类带到未来。

生病的社会不承认自己有病,将救世主三船敏郎逼成了精神病。

还有一场戏同样适合新人导演反复观看,三船生病后,那么大的家族个个心怀鬼胎,黑泽明拍摄得一点也不混乱,通过空间和镜头的转移让诸个人物依次出现,每个人物的性格通过这场精彩的场景调度很精确地展现了出来。

三船醒来的镜头黑泽明也不是直接拍的,而是隔着黑色纱布拍的。三船挣开眼睛,面色枯槁如鬼魅,这和《泥醉天使》的那场海边的棺材戏异曲同工。《泥醉天使》通过梦境描写死亡的恐惧,《活人的记录》通过醒后的面容描写死亡。

这部电影里三船被揭穿后,还有一个落水狗的镜头,三船故意像狗般甩了甩头。

三船的演技和黑泽明导演技巧交相辉映,实在是值得一刷再刷的黑泽明电影遗珠,也是理解黑泽明电影主题的重要例证。

 短评

大师就是大师,战后后遗症到底对人们影响多大,看看就知道了,到底是真的杞人忧天,还是被逼的杞人忧天,没有答案,因为一切都是现实的存在.

6分钟前
  • 润物
  • 推荐

生存狂,家里有矿,巴西买农场,自焚中岛工厂。为了小概率事件anti-路径依赖和刘阿姨跑路一样。怎甘心让辐射谋杀天真小生命,立遗嘱真厚颜无耻竟诅咒爸死,不能光顾着自己一定要拯救大家,爸关心大家安危你们都是自私鬼,把太阳说成地球说是起火了。毁灭吧,赶紧的

8分钟前
  • 小哒1
  • 推荐

开始觉得一般,后面越看越激动。一份绝妙的精神分析和社会学的分析文本。极其出色的人物群像:调度与心理刻画,三船敏郎的表演可谓登峰造极。一贯的人性剖析,而最末两次的楼梯交汇:放弃与希望。剧本创作上他者的介入已成经典,且看法哈蒂的《烟花星期三》,是偷师还是殊途同归,不得而知。

13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4.5 诶救命,这不《存身》吗。手不受控制地点了五星,喜欢的。核恐慌的焦虑与疯狂是展现战后之迷茫、恐惧的社会环境的最具象化的载体,感觉两个对立面(精致利己们的过度恐慌vs温水煮青蛙的无知大众把预言者送入疯人院)都有可讨论的角度。剧本在不动声色的恐慌营造和中岛老先生的许多私生家庭人物关系上也下了功夫,subtle而有嚼头。变疯又何尝不是人体逃避机制对这种恐惧与迷茫的反应。被关进精神病院,幻想着自己已逃到安全的外星,从铁窗里看着“地球”燃烧,真是神来之笔。三船的表演奇奇怪怪【化妆请背一只锅,好似在over the top和动人时刻之间反复横跳,至于那些时刻,我愿称为“个人魅力”。这部更喜欢长时间停留在志村乔脸上的镜头,他演得好好。【三船as千秋实的藕兜桑并爆cei千秋实2x不知道为什么好戳我笑点

14分钟前
  • JulianaFrink
  • 力荐

无私的人疯了自私的人还在活蹦乱跳【老黑的猪脚们演老头从来不违和好神奇!

16分钟前
  • aicbgyihai
  • 还行

居然是一部预言警世作,建立在冷战期的基础上,就连人心都是冷的。三船弓着身子扮老,那副佝偻的样子比内心张牙舞爪的儿女亲切许多。看,地球着火了!可能正是本片的极端状态,让我喜欢不起来。

20分钟前
  • Obtson
  • 还行

明明应该是毫无争议的黑泽明佳作

23分钟前
  • 北野 雨
  • 力荐

燥热时节,最终终于“烧起来了”。片尾牙医下楼去,母亲背着孩子上楼来。电影并非探讨核灾难问题,而是揭示现代社会中传统观念的崩塌,纯净内心被迅速变化的外界冲击。尽管被视为失败之作,却标志黑泽的人道主义从民生现实转移到人性与精神世界,电影莎士比亚诞生了。

25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黑泽明作品里相对不知名的一部,将对核辐射的恐惧外化成三船的逃离计划,整个执行过于戏剧且分散,道理大家都懂,但这么表现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几个孩子的争论嘴脸就还挺齿寒的,三船表演有莎翁剧那味儿,不禁想象黑泽后期作品如果是三船诠释又会是另一番景象了。

27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

日本人遭了核爆就没完没了提 核弹弄死害怕,菜刀砍死就不怕了?绝对的受迫害狂,为此炸工厂再去迫害别人。。。死灰

30分钟前
  • 琧婯
  • 还行

黑泽明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述了一场个人的异化里程,以小人物反窥社会,这种民族特有的末日灾难感不经渲染也显得后现代感十足。这部里三船演的伛缕老翁和志村桥在《泥醉天使》中的疯狂医生简直是角色互换嘛:D

33分钟前
  • 乔大路
  • 还行

核武器倒计时下的岛国

37分钟前
  • Over5
  • 推荐

7.社会问题片。以核战争为背景,从走与不走的核心矛盾中可以引出一种关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问题的思考,即对杞人忧天批判的立场。绝对至上的实用主义精神已经扭曲、异化到容不得半点思辨、质疑、严谨的声音出现,一种单一的主流价值观对边缘意识的压迫,乃至今天的社会整体仍旧处在这样的意识形态当中。

41分钟前
  • 杨小槑
  • 推荐

没想到黑泽对三船信任至斯,这个一贯以“过火”为演技标志的老年三船,还是很有说服力

46分钟前
  • 上林苑
  • 推荐

黑泽明的电影题材都很好,适合每一个时代来看。

50分钟前
  • 希尼莫
  • 还行

好像关于原子爆炸后影响的片子都不够深刻包括平和叙述的《原爆之子》和激进混乱的《盗日者》,这部出于黑泽明之手的日本原爆后遗症讨论也显得平庸,整体上就是在展示一个臆症者,其实日本法西斯就是个臆症狂,军国主义的疯狂就是全民的精神病,而在战后这样一个畏惧核弹危机者是精神病还是日渐麻木的国

55分钟前
  • 非想
  • 还行

年轻时风流成性老来又恐惧氢弹辐射,说是担心家人安危,多是强加私欲于他人,烧掉工厂更是如此。但他又有可怜之处,氢弹恐惧非他之过,子女觊觎遗产,精神病院结局也让人同情。黑泽明既批判自私偏执,又寄予人道主义关怀,这是“一个活人的善良呼叫”。 法院调解家庭纠纷,放大的是自私麻木的众生相

57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所谓的战争后遗症,失败与否不好说起,起码算不得什么成功之作

1小时前
  • 2wice
  • 还行

9/10黑泽明桥本忍小国英雄的组合本可以使故事更合理些,也许作为日本人的他们对这个故事感触更深。一如既往的精制作,只要给黑泽明一个好故事,他就能给我们一部经典电影。

1小时前
  • 小A
  • 力荐

也许社会就是疯子的集合体,疯子聚在一起,互相争斗,互相仇视,互相谩骂,互相争夺,而他的整体作为一个集团,像细胞那样忽而散裂忽而又膨大起来,忽而膨大忽而又散裂开来,一天天这样继续下去。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社会吧。很可能在其中有个多少懂点道理、明辨是非的人,反而会变得碍眼,于是才造了疯人院,把他圈到里边去让他再也无法出来的吧。这样看来所谓幽闭在疯人院里的人倒是普通人,而在疯人院外边闹腾的人却是疯子。疯子在他是单个人的时候,会始终被人们当作疯子,但是成为一个团体,有了势力,说不定就成了健全人呢。大疯子滥用他的金钱力量和威力,指使那些小疯子胡作非为,人们反而称赞大疯子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这样的事例多得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我也弄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呀,简直弄不明白

1小时前
  • 孔乙己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