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戈王后1994

HD

主演:伊莎贝尔·阿佳妮,丹尼尔·奥特伊,维尔娜·丽丝,让·雨果·安格拉德,文森特·佩雷斯,多米尼克·布隆,帕斯卡尔·格雷戈里,克劳迪奥·阿门多拉,米盖尔·波塞,艾莎·阿基多,朱利安·拉萨姆,托马斯·克莱舒曼,让-克洛德·布里亚利,让-菲利普·艾科菲,Albano Guaetta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德国,意大利语言:法语年份:1994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1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2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3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4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5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6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13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14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15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16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17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18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19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玛戈王后1994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十六世纪后半叶,法国处于“胡格诺战争”时期,天主教和新教残酷战争不断。而宫廷内部也奢华淫靡,腐败不堪。为了平息连年内战,信仰天主教的法国宫廷决定将玛格丽特公主(Isabelle Adjani 伊莎贝尔·阿佳妮 饰)嫁给新教徒的首领纳瓦尔国王亨利(Daniel Auteu il 丹尼尔·奥德耶 饰)。  1572年8月24日,婚礼在巴黎隆重举行。正当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时。凯瑟琳皇后(Virna Lisi 饰)却下达命令,发动了一场针对新教徒的血腥大屠杀,即西方历史上著名的惨案——“圣巴托罗缪之夜”……  影片改编自大仲马的名著,荣获1994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维尔娜·丽丝)和评审团大奖,1995年凯撒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剧本和最佳服装设计等多项大奖。迷雾中的小刺猬石之痛追逐繁星的孩子我的笋盘男友(粤语版)倾世小狂医瞒天劫假面骑士电王教训难以自控的爱情寻找见习魔女五虎将粤语迈耶斯家的圣诞节重明卫:大明机密女人在家狗狗淘气包透鲜滴星期天追踪者第一季海啸-重回原貌办公室第五季小喽啰心疼女人魔术师的黄金骷髅少年歌行2022特殊身份(粤语版)神医农女:买个相公来种田美国忍者4:歼灭十分手枪菲利普:无冕之王学警雄心粤语烈士忠魂国语恋上纯喫茶第三季末日危机:绝境求生智取威虎山电影纪录片之踏雪而行海昏侯真相(美剧)杜十娘暗黑第一季美人老矣·动态漫一剑独尊权力的猴戏第一季秘密时光水星领航员第1季拜托ATM曾经相爱的我们棒球英豪

 长篇影评

 1 ) 与想象不同

我是很多年前就已经看过大仲马的原著小说,直到上周末在东四那淘了碟回来。
好在看的是dvd,如果是电脑上看的压缩版,估计会损失大半的乐趣。来自阿佳妮美貌的震慑力一旦减弱,这部改编版便会大大减色吧。

发现法国人和中国人一样,不爱忠实原著。小说的许多情节都被删剪掉了,其中两个部分没看到觉得有些失望。
一是小说里,拉莫尔第一次见到玛戈是在卢浮宫送信的时候,在一条阴暗的走廊里,玛戈的出现艳光四射。这个场景如果拍成电影应该会非常惊艳吧。
二是小说里拉莫尔和他的朋友在被抓住之后经历了审判。用刑的时候,拉莫尔因为曾经对施刑的刽子手不够礼貌而被他夹断了腿,他的朋友则只是象征性的夹了一下没有受伤。这一区别最后直接导致了拉莫尔没能够逃亡,死掉了。这个地方当时也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对一个下等人不礼貌也许是不经意的小事,可是命运偏偏就会安排你因他而死。电影里简化了这一情节。

除去这两段情节让我觉得很可惜之外,还有一些部分作了改动。
电影里的玛戈是兄弟们的充气娃娃,本身也的确挺淫荡的,大婚之夜跑到宫外去找男人苟且。姑且相信她是因为内心孤独,可这种方式~- -||实在让我不能接受。而原著中也有她蒙面和拉莫尔共度春宵的片断,不过那已经是他们郎情妾意以后的事情了。
电影里的玛戈除了美貌以外似乎完全不通政务,她帮助纳瓦尔国王一部分是因为他是自己的丈夫,剩下的就是同情心,例子有她说过“不愿意和杀人犯一起”云云。而原著中的玛戈,最迷人之处就在于有着不逊于宫廷中任何一个人的政治头脑,她和纳瓦尔国王的同盟是因为她看到了其中的利益和前景。有头脑有野心同时又有感情的美女才是最有魅力的。当智慧被从角色身上抽离,也只能依靠阿佳妮的雪肤花貌来弥补了。

综合以上,本来只想给这部片三星,可是~~根本不知道因为什么,我还是给了它四星。想要找一些理由出来的话,片头华丽奢靡的大场景什么的刺激到了我的感官,剩下的只能说,阿佳妮的美貌果然起了作用!

 2 ) 爱人的头颅

漫漫长夜被火把和刀剑划破,悲怆的颂歌和杀戮的序曲同时展开,《玛戈王后》里的圣巴托罗缪之夜每一帧都像油画,浓重、凝练,带着鲜血和露水。玛戈的衣袖被血浸湿,她在人潮中矗立,瞪圆了眼睛,捂住了嘴。这个镜头为时不过数秒,那双眼睛却和火把一样照亮了黑夜。
<图片1>
阿佳妮饰演的玛戈风华绝代,即便说她是从贝壳之中出生的维纳斯也毫不过分。
在她二十岁的时候,就有人说,这双眼睛能让镜头碎裂。那是1975年,她饰演阿黛尔雨果,大文豪雨果为爱痴狂到天涯海角的小女儿。最后她在海边喃喃自语:”“千山万水,千山万水,去和你相会,这种事,只有我能做到!“
这种美和心碎,在二十年之后的《玛戈王后》到达极致——四十岁的阿佳妮容颜不改,还饰演出了一个女人的每一个层次。阿佳妮的玛戈王后最靠近尤瑟纳尔笔下的迦梨女神,美丽而放荡,天真而慈悲,她的命运和爱情都不由自主,唯一能自主的是欲望;低自尊到委身于路边乞儿,又眼含热泪对抗满手血腥的家族至亲。
<图片2>
在清晨的朝露里,玛戈年轻的情人抱着她说:”据说你的情人们的结局通常是死亡。你的床边有许多盒子,里面装着他们的心。如果我死了,请你把我的头颅好好保存。“在电影的最后,和玛戈同车的侍从说:”你的衣服上全是血。“玛戈蔚蓝的眼睛含着一点泪水,用力抱住了爱人拉莫尔的头颅,”在我恢复笑容以前,我会一直穿着它。“
<图片3>
”爱人的头颅“情结可能自此而始。司汤达在《红与黑》里安排拉莫尔的后裔,贵族小姐抱住于连的头颅;济慈笔下情人被亲生兄弟杀死的少女用情人的头颅和自己的眼泪种出了槲寄生;王尔德的莎乐美在施洗约翰的头颅上献上一吻。最后在尤瑟纳尔的笔下,牧师的寡妇抱着匪徒情人的头颅,在瓜田边坠入了茫茫深渊。
属于正剧和正史的意味在被不断地消解,女性主义的意味却因之而越来越浓厚。

在传统历史中,置身权力的游戏的女性只有两种身份:玩家,或者棋子。前一种被史官称为牝鸡司晨,后一种被史官称为红颜祸水。玛戈的母亲凯瑟琳无疑是前者,面对懦弱的儿子,她流不出眼泪,只颤抖着苍白的嘴唇说:”在你父亲死后,所有肮脏的事情都由我做了。“玛戈,传统意义上的后者,在对抗母亲把她改嫁给西班牙国王的命令时反问:”法兰西的未来就建筑在妓女的床上?“迎接她的是一个响亮的耳光。
<图片4>
意味深长的是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的英国,伊丽莎白一世以童贞女王的身份(或者代价)颠覆了以上两种预设。在伊丽莎白即位之前,英国已经为宫闱之争付出许多鲜血的代价,”童贞女王“又颇符合英国彼时的”孤立主义“和国民精神,这是法兰西并不具备的地缘优势,也是玛戈无力左右自己命运的根源。
宫闱之争的本质是一种权力机器的相互压榨,本身不创造任何价值只创造代表意义,这就是为什么玛戈的婚礼既标志着和平又成为大屠杀狂欢的诱饵,玛戈本人的意愿又是如此的无足轻重。
<图片5>
电影中的玛戈讨人喜爱,是因为在一切泥潭和深渊之中她仍旧选择了最大限度的善良和真挚,这种无力自保的善良,可以说是一种凌驾在一切流言之上的真正的高贵。她的放荡背后有着对爱情的真正信仰,正如她可以在新婚的凌晨拒绝丈夫,背叛丈夫委身于街角邂逅,身份不明且一无所有的拉莫尔;却也可以在血腥和风暴中心坚定地主张,”我在上帝的面前和亨利结了婚,我们是一体的“,从此把自己的命运和前途未卜的亨利绑定在了一起,并一次次地庇护他躲过母亲和兄长的暗杀。
欧洲历史上玛戈这样的贵妇不在少数(比如疯子胡安娜)。她们的故事比露水还短暂,流言比正史还长。这种故事的传播,很大程度上是男性视角的。不过,大仲马是仁慈的,他只截取了玛戈的前半生,把所有美人迟暮、所有属于历史的鸡毛蒜皮都滤掉了。
于是我们就和玛戈的情人一样,记住了她最美也最悲凉的瞬间。谈何生死挈阔,岁岁年年,谈何真实,真实不过如此,片刻即是永恒。

《玛戈王后》这部电影更为值得称道的,是它塑造的鲜活的人物群像(罗马式的人物群像)。和《教父1》一样,《玛戈王后》的开场是一个漫长的婚礼群戏,我甚至可以认为《玛戈王后》借鉴了《教父》,室内外场景的布局和人物纠葛的交代是有类似之处的。这场群戏的表现也可圈可点,男爵夫人的口红、拉莫尔的狩猎书、玛戈兄弟口角之间揭示的触目惊心的真相,都是千里伏线的手法。
大屠杀过后的巴黎街头青白的肢体横陈像末日审判的景象,拉莫尔代表的新教徒和与他共处一室的天主教徒令人喟叹的同生共死,还有当命运旋转之时我们将与身边人偶一为之的扭打视为爱情——
<图片6>
<图片7>
玛戈颤抖的眼眸中有夜鸟惊飞,拉莫尔说:“我想,她是一个比我更孤独的人,她的爱好像是在寻找报复”。
所有人都说,拉莫尔是个幸运的人。玛戈在兄弟的侮辱之中愤然说,拉莫尔教会了我什么是爱。也许只有玛戈知道,自己才是幸运的人。
但所有人都知道,包括拉莫尔自己也知道,拉莫尔是个不幸的人。爱上玛戈无异于自寻死路,但拉莫尔用死亡证明了爱的忠诚,这是玛戈在其他地方,永远得不到的忠诚。
“你看到她了吗?”
“我看到她了,穿着蓝色的衣服,她在哭!”

抛开正史不论,电影最打动我的还是亨利对国王所说的:“我会带她去纳瓦拉,我会教她。热爱生命,为一点高兴的事情大喊大叫,到河里游泳,在热石头上做面包,喝葡萄酒,吃大蒜!一个人必须热爱生命,在纳瓦拉那就是一切。”
C'est la vie。生命并非只有爱情,生存和生活就是一切。

大仲马视历史为挂小说的图钉,我原本有些不以为然。
要知道,要写公元一世纪的罗马,是不能只写贵妇的床帏,角斗场的尘土,东方的丝绸的。作家不是上帝,但必须像上帝一样布景,哪怕只是一笔带过;笔下必须有道路的喧嚷声,下雨天城市排水管道瘫痪后遍地的泥潭和积水,历法的改动;必须纤毫毕现,又气象万千。
这么说吧,必须换一种视角来看待世界。让读者像接受日心说那样接受托勒密,像接受现代史那样接受罗马的起源,接受奥维德的《变形记》和卡图卢斯不乏荤段子的情诗。所有这些看起来琐屑的、动荡的,喧哗的与骚动的,最终都不仅仅形成背景;它们更有可能是形成一种理解故事内在逻辑的集体无意识或者集体潜意识。我们谁都说不清楚,真正左右我们抉择的是什么;但也许有一件事情是对的,“灵魂的欲望就是命运的先知”。缺乏时代感的作品同时也缺乏对欲望的勾勒力度,即便在逻辑上是行得通的、成立的,在伦理上是无可指摘的,但也很难说是有生命力的作品。
于是当身边人评价尤瑟纳尔”不言不语,难以接近,但有一个公元二世纪的灵魂“的时候,我理解了她笔下的那些动荡和激情。公元二世纪这个形容也许十分贴切,尽管在思想深处,尤瑟纳尔的天赋和激情可能更近似于萨福。
但理解玛戈的命运,也许不需要那么复杂,只需要一点点不经矫饰的同情心,这也正是大仲马的魅力所在。而大仲马和古典戏剧最大的差别,在于他关注的是“故事”,而非真实的欲望和人性。电影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也有可能因此遭致诟病,但也不失为佳作。

 3 ) 来来来,查理九世的画像,简直和演员一模一样

查理九世

我都怀疑这究竟是原版的查理九世画像,还是后世照着让.雨果.安格拉德的照片画的,亦或是让.雨果.安格拉德就是照着查理九世的样子长的Σ(゚∀゚ノ)……………………………………

看了其他角色的画像,除了安茹公爵(后亨利三世)和演员有一点相似以外,其他的

不像…………………………………………………………………………………当然不是说演员非得和真人一样,可这也太巧了吧!

 4 ) 复杂的情感,复杂的观感


人物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
国王(查理九世,最终被母亲和弟弟意外毒死)
国王的母亲(偏爱第二个儿子)
国王的弟弟(后来的亨利三世)
国王的另一个弟弟(间接害死哥哥的帮凶)
国王的妹妹(玛戈)
国王的妹夫(新教领袖,也叫亨利,再后来的亨利四世)
国王的妹妹的情夫一(某公爵,貌似也叫亨利)
国王的妹妹的情夫二(实际的爱人,成为国王被毒杀的替罪羊处斩)
国王的情妇
国王的妹夫的情妇
国王的狗
国王的仆人甲乙丙
国王的弟弟的仆人甲乙丙
国王的妹妹的仆人甲
国王的妹夫的仆人甲乙丙丁
国王的妹妹的情夫二的朋友

直到最后看完我还没闹明白我对这部传说中的大仲马力作改编,法国宫阙巨制的影片到底是什么情感。毋庸置疑的是,女主角很美~这种摄人的万种风情加深了我的困惑

 5 ) 死亡总是带走他的情人

十六世纪后半叶的法国处于胡格诺战争时期,天主教徒与新教徒进行着残酷的内战,宫廷内部奢华淫靡,腐败不堪。公元1572年,信仰天主教的王室为结束战争,决定与新教徒的首领纳瓦尔国王亨利·德·波旁联姻,身为国王妹妹的玛格丽特公主,便成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玛格丽特与亨利的婚礼在巴黎举行,就在众人欢庆婚礼之时,在凯瑟琳·德·梅第奇王太后的策划下,一场针对新教徒的大屠杀拉开帷幕,圣巴托罗缪之夜使整个法国血流成河。后来又经过数年战乱,玛格丽特的兄长们全都死于非命,而她的丈夫则意外地继承了法国王位,成为波旁王朝的开国君主亨利四世,玛格丽特也从公主变成玛戈王后

电影改编自大仲马的同名小说,不仅让文学著作焕发风采,也使法国历史里的"圣巴托洛缪大屠杀"重返公众视野,重现波旁家族在宗教战争的腥风血雨中入主王座的历史背景。《玛戈皇后》所描述的时代,残忍的杀戮已持续十多年,电影提及历代法国王室均以百合花作为家族纹章,天主教和新教在长期的拉锯战中都成了"嗜血的百合花",电影呈现史实。

 6 )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先看过大仲马的原著,后看这部电影,想必会对马尔戈王后这个悲剧性女主人公有着更深刻的了解。

马尔戈一辈子都在被人背叛和出卖。
兄弟们把她视为泄欲的工具,母亲把她当成政治筹码,丈夫将她视为护身的挡箭牌……马尔戈没有获得过一丁点真爱,于是,她将自己无邪的心灵用表面的放荡遮盖起来,她觉得不会有任何人会懂她。

在鲜血面前,马尔戈从来也不曾害怕,因为她深知在这表面奢华的宫廷里,时时刻刻都潜藏着危机。
所以,她也就在圣巴托罗缪节淋漓的鲜血中泰然自若。
在屠杀过后次日的清晨,像往常一样戴上面具去找男人偷欢的时候,她遇见了他……

马尔戈同拉莫尔初会,那情景一点都没有诗意。
拉莫尔对她说:“我没有钱。”显然把马尔戈当成了风尘女子。
马尔戈饶有兴味地用清澈的眼眸注视了他一小会儿,嘴角翘起一个微妙的弧度。
“没关系,免费给你。”

下一秒钟,这对男女在街角阴暗处大做其爱。

拉莫尔对马尔戈忠诚,无比的忠诚。
而马尔戈这辈子必须面对的,却是背叛。
她只遇到也只拥有过拉莫尔的忠诚,这是刻骨难忘的。

母亲背叛女儿,兄弟背叛姐妹,丈夫背叛妻子——这一切马尔戈都忍受了,也都无所谓了。
只要拉莫尔忠于她,什么样的背叛她都能忍受。
但最终,拉莫尔为了他的忠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的,只是保护马尔戈的名誉和安全。
可他应该不知道,对于马尔戈而言,她的名誉和生命自他死后,也就变得轻于鸿毛。

历史上的马尔戈王后就是这样的女人,一辈子生活在众人的背叛中,一个朋友也没有,一个知己都不存在。所有和她有关联的男人统统被谋杀被暗算被设计死于非命。
她是一个悲剧性极强的尤物。
但她的桀骜不驯即使是从历史捉摸不定的光影间,也能窥见一二。

马尔戈保存了情人拉莫尔的头。
在去丈夫领地的路上,她抱着那个头颅深情地凝视,就那样拥着他……仿佛整个画面变成了一幅深蓝背景的圣母像。

马尔戈像极了《乱世佳人》中的斯佳丽,当爱人离去,她独自眺望前方的路,一瞬间,被摧毁的一切似乎就又在废墟上立起——她又是个坚强的女人了。

《马尔戈王后》的导演在处理历史背景题材的影片方面显然有着极深的功力。
人物性格亦塑造的很丰满,如查理九世之古怪阴郁,亨利四世之诡谲伪善,凯瑟琳太后之狠毒多谋,阿郎松公爵之荒淫无耻,拉莫尔之忠诚热忱……同大仲马原著相比,应该说是相当忠于原著的。

总之,喜欢历史电影的朋友,有兴趣可以看看这部片子。
另外就是,本片的摄影很棒,很多镜头在色彩上形成了极大的对比和反差,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短评

阿佳妮的脸就是一桩盛大的大众审美事件

4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只为阿佳妮

8分钟前
  • phoebe
  • 推荐

关于法国历史上圣巴托罗缪之夜事以及人物玛戈皇后的传记影片涉及战争、人性、宗教、欲望等内容。不管何处,动荡不安的时代,都会有无数惨死的人们,而所谓的统治阶级远比你想象的肮脏黑暗玛戈艳丽妖娆不失顽强坚毅的形象在阿佳妮演绎下变得如此真实灵动,最后抱着男主头颅流泪的场景看得令人心碎

11分钟前
  • 樱花飞舞时
  • 力荐

阿佳妮美得让人肝儿颤!PG的安茹公爵有种魔鬼般的邪恶美,摄人心魂。DB的红发造型像女先知西比尔一样灵秀。美男子VP反而被他们的光芒盖过了。屠杀场面如史诗般宏大惨烈,阴谋斗争惊险,结局孤寂凄凉令人嗟叹———永恒的只有女人。但每逢历史剧,我总怀疑影视的杜撰太多,盖过真实或粉饰真实

15分钟前
  • ζωήιδ
  • 力荐

还有谁能四十岁还美成这样?

18分钟前
  • 沈书君
  • 还行

看完只明白了一件事:为什么法国人热衷于起义了————自上而下,完全是一群狂妄自大有勇无谋的蠢材。

23分钟前
  • GIVIND
  • 还行

谁能美过阿佳妮?!

25分钟前
  • vritti
  • 推荐

诸神渴了,巴黎又成修罗场。宫廷的药剂师,同时调配香水和毒药。卢浮宫的地下,是巨大的下水道。历史的书页黏连,一页页浸过砒霜。老佛爷亲手烧毁罪证,“这里还有一点血”。新王后裹起七层纱舞,又一颗情人的头落地。相比美得亡国的阿佳妮的玛戈,更爱美第奇太后备受催残的阴鸷面孔

26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那天早晨,你闻起来像茉莉花一样,当时我对自己说,也许面具下的她很丑,或是被毁容了,但是这不重要……那时我想,她比我更孤单,她的爱就像人们的恨一样强烈……是上帝把我带到你面前的,在屠杀中,我睁开眼睛,你就在那里。

27分钟前
  • 名残り
  • 推荐

阿佳妮的美貌,油画质感的场景,歌剧一般的配乐都是这部电影的华彩之处,可是观感上却是时间冗长又感觉情节跳跃,玛戈和拉莫尔的爱描述的太浅太容易,反倒最后国王和哈里之间的情谊更深刻。

30分钟前
  • touya
  • 还行

玛戈,39岁的阿佳妮。如果女人的虚荣和欲望是如此真实而直接,那么这种无需言说的赤裸更接近于一种近乎神的美丽,也可以说是魅惑。玛戈,浮世繁华仅仅只是刹那,只要真实地活过,众生颠倒又算得了什么。玛戈,玛戈,玛戈……想一次次呼唤你的名,直到双唇紧锁,直到沉迷,沉默。

31分钟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推荐

只要是阿佳妮的片子一律五星!全是最爱!!

32分钟前
  • 17950
  • 力荐

那个时期的欧洲宫廷真是从里到外的野蛮肮脏啊,又淫乱又血腥。阿佳妮太美了,全程一直盯着她的眼睛移不开。

34分钟前
  • 撒旦的表妹
  • 推荐

我总觉得她的艳丽乖戾里面含有不可遏止的苍白和自我决裂。当她怀抱拉莫尔的头颅坐在马车上时,阳光把她眼中的泪水照耀的如同宝石。

35分钟前
  • 力荐

本身对这类题材没什么感觉,而且对相关背景也不了解,虽然没觉得闷,但感触不多,除了阿佳妮完美的面庞外。比较纳闷的是,这部明明阿佳妮角色和戏份都是主角的片子,女二号却凭借此片获得戛纳影后,戛纳评奖不看戏份的么...

37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还行

“她生着黑色的秀发,光泽的皮肤,肉感的眼睛,长长的睫毛,红润的小嘴,雅致的颈脖,柔软丰满的身躯,紧裹在高跟缎子鞋里的一双孩子的脚。法兰西人为自己的国土上开放出如此艳丽的花朵而骄傲。”——大仲马《玛戈皇后》

38分钟前
  • 宁宁
  • 推荐

毫无历史宗教背景知识只觉得阿佳妮美得令人窒息。

39分钟前
  • 三七
  • 还行

讶异于它竟如此血腥暴力,电影在还原历史方面的确不错。或许是得益于原著,几个人物都刻画得很棒。相比起片子里一个比一个妖冶的男人,丹尼尔奥图都没有存在感了;而能镇得住佩雷斯、安格拉德这种相貌的,或许也只有阿佳妮了……(看的修复版,美哭!怎么还不出蓝光让人舔啊。。。

4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1、清教徒的尸体都非常美,(有点瘦但符合他们的教义)个个修长的好像练瑜伽的,而起充满年轻的弹性。导演相当的热爱美。2、演亨利的家伙好像就是巴黎野玫瑰里的男主角。他的眼睛非常温柔,虽然这是两个毫无可比性的角色,我还是凭这温柔认出他。3、拉莫尔这种娃娃脸圆眼睛仿佛才是法国人民最爱的帅哥模式。他细瘦得可怜的大腿还有小屁股有点遗憾。他跟那个脑袋被他砍了一下的家伙之间的情感另我羡慕。4、我欣赏影片中那种红色,希望有朝一日能很好的运用它。5、阿佳妮当然是雪肤花容,她唯一的缺陷就是嘴角向下,可这却很好的

45分钟前
  • 石卓灵
  • 推荐

拉莫尔决定为玛戈赴死之前对她说,如果你的爱人死了,他就会永远在你身边了。绝望的玛戈,就这样拖着被染红的白色长裙,背离了自己的城池。走过泥泞的街道,白皙的面孔镇定如初,但翡翠色的眼眸里却有一种燃烧成灰的决然。终于,有泪滴下。

46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