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

HD中字

主演:Santosh Shoban,Kavya Thapar,Shraddha Das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其它年份:202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小故事 剧照 NO.1小故事 剧照 NO.2小故事 剧照 NO.3小故事 剧照 NO.4小故事 剧照 NO.5小故事 剧照 NO.6小故事 剧照 NO.13小故事 剧照 NO.14小故事 剧照 NO.15小故事 剧照 NO.16小故事 剧照 NO.17小故事 剧照 NO.18小故事 剧照 NO.19小故事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特别适合孩子看的电视

一撇一捺写个人,
一生一世学做人.
打开历史的书,
点亮诚信的灯.
东方的美德,
东方的精神,
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这个电视给我儿时带来了很多思考,让我懂得了很多,学习了很多。还有一部自古英雄出少年,可惜了自己少年没成英雄,但是希望能如东方小故事,一生一世学做人,做个好人。

 2 ) 小时候超喜欢的历史剧!

剧集篇幅适中,刚好小朋友有耐心看完,故事也很有教育意义,从中学到了很多道理,另外,拍的故事也是深入浅出,同时又很富有趣味性,真的适合小朋友观看!

现在的电视节目虽然丰富,但确实缺少一些这样的优秀电视剧作品。

一撇一捺写个人,

一生一世学做人.

打开历史的书,

点亮诚信的灯.

东方的美德,

东方的精神,

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3 ) 《东方小故事》观剧自用笔记

一百个经典又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按照时间大致排序如下。小时候最喜欢看《成语典故》,当成故事书看,又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常识,二十多岁二倍速补完了《东方小故事》。且存下,以后给孩子看!

1. 伯乐一顺(春秋,伯乐)

1. 伯乐(约前680年-前610年),原名孙阳,春秋中期郜国(今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人。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师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伯乐后来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

2. 伯乐原本是星宿的名字,传说是在天上管理天马的神仙。

2. 荀息垒卵(春秋,荀息)

1. ?-前651年,名黯,字息,本为原氏,称原息、原黯、原氏黯,翼城息邑人,春秋时代晋国大夫。

2. 假途灭虢,骊姬之乱

3. 息灯摘缨(春秋,楚庄王)

1. 楚庄王(?-前591年),芈姓,熊氏,名旅(一作吕、侣),楚穆王之子。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一作荆庄王,是东周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之一,名列春秋五霸。

4. 可谓公矣(前570,春秋,祁奚)

1. 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姬姓,祁氏,字黄羊

2.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3. 晋悼公,晋平公

5. 晏子使楚(春秋,晏婴)

1. 前578-前500,姬姓(一説子姓),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晏平仲,亦稱晏子。齊國萊地夷維人,祖籍为宋国。春秋後期外交家、思想家。

2. 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3. 橘生淮南

4. 二桃杀三士

6. 车夫去骄(先秦,晏婴)

1. 晏婴车夫的妻子教夫

7. 孔子拜师(春秋,孔子)

1.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后代敬称孔子或孔夫子,生于鲁国陬zōu邑,祖先为宋国贵族,即殷商遗族后代,东周春秋末期鲁国的教育家与哲学家,曾在鲁国担任官府要职,离开鲁国后周游列国十四年,最终鲁哀公将其迎回鲁国,赐封国老

8. 高山流水(春秋,钟子期)

1. 俞伯牙、钟子期

2. 春秋时期楚国(今湖北汉阳)人。

9. 宋人献玉(春秋,子罕)

1. 乐喜,子姓,乐氏,字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卿。

2.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焉。”子罕寘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10. 芦荡托渡(战国,伍子胥)

1. 伍子胥(前559年-前484年),芈姓,伍氏。名员yún,字子胥,以字行,后投奔吴国,封于申,因此又叫申胥。伍子胥家族因在楚国被迫害,投奔吴国。受吴王阖闾重用,大破楚国,北镇齐晋,南服越人,官拜相国公。吴王夫差继位后,对其“联齐抗越”战略不满,又听信伯嚭的谗言,最终赐死伍子胥。

11. 卧薪尝胆(春秋,勾践)

1. 勾践(前496-前464年),又写作句践;在出土文物“越王勾践剑”里写为鸠浅;司马贞《史记索隐》引《纪年》作菼执,是中国春秋时代后期的越国君主。有关他的先世,有说“其先禹之苗裔”,亦有说“先世无所考”,也有说他是“祝融之后”并且是楚国的芈姓,众说纷纭。父亲是越侯允常。

2. 女:越姬,楚昭王之姬妾,楚惠王之母。

3. 西施、范蠡、吴王夫差

12. 曾参教子(春秋,曾参)

1. 前505年-前432年,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山东平邑县)人,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的弟子,世称“曾子”,有宗圣之称。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将孔子提出的“吾道一以贯之”归纳为“忠恕”。相传其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同时,他亦为《二十四孝》中“啮指痛心”的主角。

13. 李离殉职(先秦,李离)

1. 李离为晋国狱官,因为误听属下的话错杀了人,想以死抵罪。晋文公认为责任在他的属下,而不是他的罪过。但李离执法严格,伏剑自杀。钱穆认为李离是战国初年的李悝,李离和晋文公的故事,应该是李悝和魏文侯的故事。

14. 河伯娶妻(前400,战国,西门豹)

1. 战国时代魏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政治家及水利专家,曾立下赫赫战功。

2. 魏文侯(?-前396年),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东周战国时魏国开国君主。姬姓,魏氏,名斯。周贞定王二十四年(前445年)继魏桓子位,周威烈王二年(前424年)称侯改元,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与韩、赵两家一起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是为三家分晋,周安王六年(前396年)卒。

15. 讳疾忌医(战国,扁鹊)

1. 约前407年-约前310年,原姓秦(姬姓秦氏,秦朝以前,姓氏分离,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名越人,一名缓,号卢医、扁鹊,中国战国时代医师。

2. 周威烈王-周赧王。传说中东周战国时期姜齐勃海郡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市鄚州镇)人。与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医。

16. 移木赏金(战国,商鞅)

1. 商鞅(前390年-前338年),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政治家、统帅,法家法派[注 1]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2. 秦孝公在位时被任用(前361年-前338年)

17. 孟母断杼(战国,孟母)

1. 孟子的母亲,仉氏。孟轲早年丧父,孟母被认为教子有方。

2.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18. 田忌赛马(前340,战国,孙膑)

1. 孙膑(前382年-前316年),妫姓,孙氏。

2. 田忌,妫姓,田氏中国战国时期齐国公子。

19. 母训子发(战国,子发)

1. 子发,芈姓,昭氏,战国时期楚国的王族,高祖父楚昭王,曾祖父子良 (坪夜君),祖父郚公子春,父亲司马子音,兄长蔡公子家。他大约在楚宣王时期(前369年—前340年)担任东陵连嚣。他率军和秦国(一说蔡国)作战,士兵分吃豆粒充饥,他整天好吃好喝。战争胜利后,他的母亲不让他回家。后来,他检讨错误后,其母才允许他回家。《列女传》

20. 邹忌照镜(战国,邹忌)

1. 中国战国时代齐国人。《史记》中亦作驺忌,齐威王时为相,后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号成侯。后又事齐宣王。邹忌时期,齐国先后取得了桂陵之战、桑丘之战、马陵之战等胜利,徐州相王后齐国国君开始称王,多国朝于齐国。

2. 吾与城北徐公孰美

3. 齐威王(前356-)-齐宣王

21. 计俸还金(战国,田稷)

1. 战国时代齐国相国

2. 齐宣王(约前350年-前301年),本名田辟疆,战国时代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

1. 钟离春

2. 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22. 滥竽充数(战国,南郭先生)

1. 齐宣王、齐湣mǐn王

23. 千金市骨(战国,燕昭王)

1. 燕昭襄王(前311年-前279年),姬姓,名职,中国战国时期的燕国君主。燕王哙之子。燕将秦开大破东胡及朝鲜、上将军乐毅联合五国攻齐,占领齐国七十多城(齐国疆土只剩莒、即墨二城),造就了燕国盛世。

24. 冯驩买义(先秦,冯驩)

1. 战国时期孟尝君食客,到孟尝君的封地薛邑(今山东省枣庄市一带)收债,到薛邑后,冯驩自作主张将所有当地百姓的借据全部烧掉,百姓欢呼。回来后冯驩告诉孟尝君家中不缺任何东西,就是缺“仁义”,所以烧借据,买“仁义”。

25. 完壁归赵(前283年,战国,蔺相如)

1. 蔺相xiāng如,战国时期赵国大臣,官至上卿。食采于蔺(今山西吕梁市柳林县孟门镇),便以封邑为氏,称蔺氏。西汉辞赋家司马相xiāng如因慕蔺相如之人,故更名“相如”,取字“长zhǎng卿”。

2. 赵惠文王(前298-前266)

26. 将相和好(前279年,战国,蔺相如、廉颇)

1. 廉颇(前327-前243),嬴姓,廉氏,名颇,字洪野,晋系金文作𡉣波,籍贯有山西太原、山西运城、山东德州等说。封信平君,战国末期赵国之将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战胜齐国、魏国、燕国。

27. 习射纪昌(先秦,纪昌)

1. 纪昌,《列子》记载的神箭手

2. 牦牛尾毛挂虱子练习目力

28. 毛遂自荐(前257,战国,毛遂)

1. 东周战国时期赵国邯郸人(今河北邯郸)。为平原君赵胜的门客,战国时期著名说客。

2. 脱颖而出

3. 赵丹(赵孝成王),平原君,楚考烈王

1. 廉颇-赵括 纸上谈兵,长平之战

2. 父赵惠文王,母赵威后(触龙说太后),子赵悼襄王

29. 触龙说后(战国,触龙)

1. 赵孝成王、赵威后、长安君

2.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30. 孺子可教(西汉,张良)

1. 张良(前250年或以前-前186年),字子房,封留侯,谥号文成,颍川城父(今河南省禹州市张得镇)人,韩国被秦朝灭亡后,曾暗杀秦始皇失败,后成为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是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与萧何、韩信同为汉初三杰。

2. 黄石公传《太公兵法/六韬》,武经七书之一。《孙子兵法》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吴子兵法》战国卫国人吴起,《六韬》文武龙虎豹犬,《三略》秦朝末年,《司马法》春秋时代齐国将军田穰rang苴ju,辅佐齐景公,官拜大司马,《尉缭子》战国时代魏国人尉缭,《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唐朝李靖。

31. 汉高改过(西汉,刘邦)

1. 刘邦(前256年或前247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生于战国时代楚国的沛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为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家世)出身的皇帝。秦末汉初的军事家、政治家,参与西楚为首的反秦行动,成为诸侯之一。在楚汉战争中,汉王刘邦击败了西楚霸王项羽获胜,统一了自秦朝灭亡后的天下,至此称帝建立汉朝,进入西汉时期。

32. 苏武牧羊(西汉,苏武)

1. 苏武(前140年-前60年),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汉郎中、栘中厩监、中郎将、典属国、右曹典属国。汉武帝时期。

33. 忍辱著史(西汉,司马迁)

1. 司马迁(前145年-前1世纪),字子长zhǎng,龙门(今陕西韩城)人,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所撰写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被后世尊称为史圣,又因曾任太史令,故自称太史公。

2. 周宣王时期,先祖迁至秦国;九世祖武将司马错,战国时期秦国人,秦惠文王时期,有《司马错论伐蜀》;七世祖司马靳,为武安君白起副手,参与长平之战,坑杀赵卒四十万人;五世祖,司马昌;四世祖,司马无泽;祖父,司马喜;父亲太史令司马谈。族人改姓为同、冯等。

3. 报任安书

1.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2. 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34. 鲍宣娶亲(西汉,鲍宣)

1. 鲍宣(前1世纪-3年),字子都,渤海郡高城(今河北省盐山县东南)人,西汉后期大臣。娶妻桓少君。吕坤:“少君以富家少女,幡然甘贫妇之行,毁妆露面,汲水挽车。古称习气难脱,士君子累岁穷年,不能渐变,而况斯妇乎!少君可谓勇于义矣。”

2. 鲍宣在汉哀帝时为谏大夫。他多次上书皇帝,抨击时政。最著名的是对人民“七亡”“七死”的上书:

1. 民有七亡:

1. 阴阳不和,水旱为灾,一亡也;

2. 县官重责更赋租税,二亡也;

3. 贪吏并公,受取不已,三亡也;

4. 豪强大姓蚕食亡厌,四亡也;

5. 苛吏徭役,失农桑时,五亡也;

6. 部落鼓鸣,男女遮列,六亡也;

7. 盗贼劫略,取民财物,七亡也。

2. 七亡尚可,又有七死:

1. 酷吏殴杀,一死也;

2. 治狱深刻,二死也;

3. 冤陷亡辜,三死也;

4. 盗贼横发,四死也;

5. 怨雠相残,五死也;

6. 岁恶饥饿,六死也;

7. 时气疾疫,七死也。

35. 凿壁借光(西汉,匡衡)

1. 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山东省兰陵县西南、枣庄一带)人。西汉经学家,元帝时位至丞相。

36. 强项董宣(东汉,董宣)

1. 董宣(前26年-48年),字少平,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杞县南)人。东汉初年官员,以不畏皇权出名。汉光武帝时,担任北海相,江夏郡太守,为官刚正廉洁,不畏权贵。后来特征为洛阳令。当时,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奴仆白天杀人,藏在公主府中。他等待公主出行时,叩马拦车,就地捕杀那个奴仆。事情被公主告到光武帝那里,光武帝命董宣向公主叩头赔罪。董宣不从,并且以头撞柱而流血满面,小黄门使董宣跪地向公主道歉,他两手据地,颈项刚直,所以被称为强项令。

37. 黄香温席(东汉,黄香)

1. 黄香(68年-122年)字文强,江夏云梦人(今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东汉时期著名大臣,历任尚书郎、左丞、尚书令,官至魏郡太守,后被免官。

2. 为《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的主角。香九龄,能温席。

3. 汉明帝

38. 杨震四知(汉,杨震)

1. 杨震(54年-124年),字伯起,隐士杨宝之子。中国东汉时期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东)人。杨震是杨宝之子,正是杨宝在华阴山救黄雀的“衔环”典故所指的“四世太尉,德业相继”的第一代。为官正直,不屈权贵,又屡次上疏直言时政之弊,因而为中常侍樊丰等人所忌恨。延光三年(124年),被罢免。又被遣返回乡,途中饮鸩而卒。汉顺帝继位后,下诏为其平反。

2. 在东汉初年任刺史、太守,刚正不阿,为政清廉。在东莱太守任内,曾拒收他荐举为秀才的王密的十斤黄金贿礼。当王密回应称贿赂无人知晓时,他正色说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羞愧而出。后来他升任太尉。为了纪念杨震,昌邑百姓重修“四知堂”,建杨震庙和纪念塔。

3. 第十四世孙:隋文帝

39. 一钱太守(东汉,刘宠)

1. 刘宠,字祖荣,东汉牟平人。齐孝王刘将闾之子牟平共侯刘渫的后代。是汉末军阀:兖州刺史刘岱和扬州刺史刘繇的伯父。

2. 因“明经”被推荐为孝廉,出任济南郡东平陵县令。后升任豫章、会稽太守。于会稽太守任上,废除烦绩苛令,禁察官吏的非法行为,政绩卓著。举戴就为孝廉。

3. 后升职入京,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县)有五六位须眉皓白的老人,特意从乡下远来给他送行,每人带了百文钱赠送他。他不肯接受,只是从许多钱中挑选一个最大的收下,故后人称他为“一钱”。刘宠入京后,历任宗正、大鸿胪、将作大匠、司空、司徒、太尉等职。汉灵帝时被罢官

40. 君子守信(东汉,范式)

1.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鸡黍镇)人。东汉名士,以其重友情,讲信义著称。曾任郡功曹、荆州刺史、庐江太守等职。范式与张劭的友情,被称为“鸡黍之交”

41. 信义退兵(东汉,荀巨伯)

1. 荀巨伯,东汉颍川郡(今河南许昌市)人,汉桓帝时期的义士。

42. 华佗学医(东汉,华佗)

1. 华佗(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名旉(读音同“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东汉末年的方士、医师。华佗与董奉和张仲景被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与扁鹊、张仲景及李时珍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医。

2. 本为士人,“医”是一门学问,擅长内外妇儿及针灸。曹操头风杀佗,后曹冲病重,悔杀华佗。

3. 著《青囊书》,失传。创五禽戏。隋书中记载有《华佗枕中炙刺经》一卷、《华佗观形察色并三部脉经》一卷、《华佗方》十卷、《华佗内事》五卷。

43. 华佗治贪(东汉,华佗)

44. 羊续悬鱼(东汉,羊续)

1. 羊续(142年-189年),字兴祖,泰山郡平阳县(今山东省新泰市)人,东汉地方官员,是著名清官,有“悬鱼太守”之称。西晋初年名将羊祜之祖父。生平记载于《后汉书·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

45. 孔融让梨(东汉,孔融)

1.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东汉末文学家,鲁国曲阜人,建安七子之一,孔子二十代孙,高祖父孔尚,钜鹿太守。父孔宙,泰山都尉。由于曾任北海相,亦称孔北海,后因得罪曹操,遭诬陷叛乱罪处死,并株连一家。

46. 满宠执法(东汉,满宠)

1. 满宠(175前-242年),字伯宁,山阳昌邑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身高八尺,素来以廉洁著称。初任许县县令掌管司法,不畏强权而执法严苛。后转任汝南太守,开始参与军事。魏文帝在位期间,驻扎在新野,负责荆州侧对吴作战。魏明帝在位期间,专任至扬州,负责东侧对吴作战,屡有功勋。后因年迈调回朝廷任太尉,数年后病逝,谥曰景侯。

-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 秦时,一尺约23.1cm ;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 南朝,一尺约25.8cm ;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47. 梁上君子(东汉,崔寔)

1. 崔寔(2世纪-170年),亦作崔实,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涿郡安平县(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曾任东汉尚书,著有《四民月令》,成为后世研究古时农业及经济的重要典籍。出自中古名族博陵崔氏,祖父崔骃为东汉著名文学家,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

48. 望梅止渴(汉,曹操)

1.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权臣、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三国时代曹魏奠基者。曹操于建安年间权倾天下,在世时官至司空、大将军,自任丞相,爵至魏王,谥号武王[2]。曹魏建立后其子曹丕追尊其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49. 添字得驴(三国,诸葛恪)

1.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东吴重臣诸葛瑾之子,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侄子。为东吴的权臣。诸葛恪在吴官至太傅。孙权临终,任之辅政大臣,辅助太子孙亮。孙亮即位后,诸葛恪独揽军政,初期笼络民心,东兴之战胜利颇有众望,但穷兵黩武、大举进攻魏国,最终轻敌大败而回;渐失民心未有反思,仍独断专权。最终遭到孙峻刺杀、夷灭三族,死时五十一岁。

50. 刘娥罢殿(晋,刘娥)

1. 刘娥(3世纪?-314年),字丽华,十六国之匈奴汉国昭武帝刘聪的第三任皇后。容貌秀美,心机深沉,善风仪。

2. 刘娥是太保刘殷的女儿。刘娥与姐姐刘英在刘聪宫中受宠。嘉平二年(312年)六月,刘聪欲立刘英为皇后,继任正月去世的呼延皇后。张太后却主张立她侄女贵人张徽光,刘聪不得已同意了,不久刘英也去世了。嘉平三年(313年)二月,张太后和张徽光相继去世,刘聪立刘娥为皇后,为她修建皇仪殿,廷尉陈元达以为此事奢侈而劝阻。刘聪十分生气,要杀了陈元达。刘皇后密敕左右停刑,恳切地为陈元达求情,刘聪才没有处罚陈元达,而升陈元达为宰相。在刘娥和陈元达的辅助下,刘聪多次改正了他的错误。

51. 陶侃母教(晋,陶侃)

1. 259-334年,字士行,晋朝名将。时家贫,父陶丹早亡,全靠母亲谌氏纺织维生

2. 湛氏,父亲陶丹的妾。湛氏是位德妇,《晋书·列女传》记载:“侃少为寻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鲊遗母。湛氏封鲊及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

52. 闻鸡起舞(晋,祖逖、刘琨)

1.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郡逎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东晋初期著名的北伐将领。

2. 刘琨(270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郡魏昌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人,西晋末年、十六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军事家,他曾经在西晋末年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坚守了近十年,对抗刘渊和石勒等的叛乱份子。官至司空、幷州刺史、都督幷冀幽三州诸军事、侍中、太尉,封广武侯,谥曰湣。

53. 羲之墨池(晋,王羲之)

1.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原籍琅邪郡临沂(今属山东)琅琊王姓出自姬姓,官拜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人称书圣,其书法师承卫夫人、锺繇,又因其王氏家族属于正一道世家,故其亦曾受录为正一道士,颇受正一符箓影响。王羲之的书法真迹皆已失传,其作品《兰亭集序》等帖,皆为后人临摹。王羲之自小求知欲很强,善于思考。七岁跟女书法家卫铄(卫夫人)学习书法。王羲之的书法实践,变当时流行的章草、八分为今草、行书、楷书,是书体转换时期平地而起的高峰。其书法尺牍散见于唐朝《临诸法帖》、《十七帖》、日本的《丧乱帖》、《孔侍中帖》等名品。

2. 东床快婿

54. 贤后谏君(唐,长孙皇后)

1. 长孙皇后(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河南郡洛阳县(河南省洛阳市东)人,中国唐朝唐太宗李世民之皇后。唐朝第一个在位皇后。贞观十年去世,谥号为文德皇后。咸亨五年,改谥号为文德圣皇后。天宝八载,又改谥号为文德顺圣皇后。

55. 判不可改(唐,李元纮)

1. 李元纮(?-733年),字大纲,京兆万年人。

2. 武则天时宰相李道广之子,冒称祖上为汉骑都尉李陵之后,被北魏赐姓丙氏,曾祖父李粲率众归唐高祖,后赐姓李。元纮最初担任雍州司户,当时太平公主的家奴侵占寺院的一座磨坊,寺僧不服告官。元纮要求她归还百姓,雍州长史窦怀贞怕事,命令他改判。元纮说:“南山可移,此断不可摇。”历任好畤令、润州司马等职,皆有名声。

56. 道子拜师(唐,吴道子)

1. 吴道子(685年-758年),又称吴道元,字道子,后改名为道玄,画史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中国唐代著名画家,被称为“百代画圣”。

2. 拜张旭

57. 铁杵成针(唐,李白)

1. 李白(701年5月19日-762年11月30日),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李白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汉飞将军李广后裔,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后,与李唐皇室同宗。

2. 李白钟好古体诗,擅长七言歌行、五言古诗、乐府诗、五七言绝句和五言律诗。辞赋、散文、书法皆擅《上阳台帖》。

58. 刘晏节俭(唐,刘晏)

1. 716年-780年,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人,历仕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经济改革家、理财家。

2. 《三字经》有“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之语。节俭是美德,安贫乐道可移贤,失德才算失身份,贤者从来就节俭。”

3. “雪中吃烧饼,草屋顶豪宅”

59. 李晟训女(唐,李晟)

1. 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洮州临潭人,唐朝军事人物。初为边镇裨将,因战功升至右神策军都将,因平朱泚之乱,被封为西平郡王。

60. 敝乘拒贿(唐,杜黄裳)

1. 杜黄裳(738年-808年),字遵素,京兆杜陵人,唐朝政治人物,莱国公杜如晦六世孙。“惨绿少年”

61. 推敲之宜(唐,韩愈、贾岛)

1.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文,世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是当时古文运动的推行者,合称“韩柳”。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八代: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散文、诗,均有名。著作收录《昌黎先生集》。

2.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亦作阆仙),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唐朝著名诗人,与韩愈同时,有诗奴之称,自号碣石山人。

62. 乐天作诗(唐,白居易)

1. 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在诗界有广大教化主的称号。祖籍山西太原,生于华州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市),唐代文学家,文章精切,特别擅长写诗,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作品平易近人、通俗易懂,乃至于有“老妪能解”的说法。重要的诗歌有《长恨歌》、《琵琶行》、《秦中吟》、 新乐府、《问刘十九》等,重要的文章有《与元九书》等。其中《慈乌夜啼》和《燕诗》即表现他为人孝顺。

63. 县官拉纤(唐,何易于)

1. 生卒出生地不详。唐代官员,曾任唐益昌县(今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县令。

2. 益昌县距利州四十里,刺史崔朴在春天和宾客泛舟到益昌,让老百姓拉纤,何易于亲自拉纤引舟,崔朴吃惊问干什么,何易于说:“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崔朴惭愧,与宾客离去。盐铁官榷取卖茶之利,何易于见到诏书说:“益昌人不征茶且不可活,矧厚赋毒之乎?”属吏说:“天子诏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窜邪?”何易于焚烧盐铁榷茶的诏书。监狱三年无囚。督赋役不忍逼迫平民,以自己的俸禄代输。以中上考,迁罗江令。刺史裴休到他的县里,招待的不过三人。

64. 蒙正气量(北宋,吕蒙正)

1. 944~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祖籍在今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军寨址村 。北宋初年宰相。

2. 侄子吕夷简

3. 上①尝欲遣人使朔方②,谕中书选才而可责以事者,蒙正退以名上③④,上不许。他日,三问,三以其人对。上曰:“卿何执耶?”蒙正曰:“臣非执,盖陛下未谅⑤尔。”固称:“其人可使,余人不及。臣不欲用媚道妄随人主意,以害国事。”同列悚息不敢动。上退谓左右曰:“蒙正气量,我不如。”既而卒用蒙正所荐,果称职。 (上:宋太宗赵光义;朔方:北方;退以名上:退朝后把姓名呈了上去;谅:相信,信任)

65. 事难两全(北宋,李沆)

1. 李沆(947年-1004年),字太初,洺州肥乡人,北宋名臣。《河东先生集》

2. 宋太宗、宋真宗

66. 巧戏豪吏(宋,郭忠恕)

1. 郭忠恕(?-977年),字恕先,以字行,河南洛阳人,北宋著名画家。

67. 寇准罢宴(北宋,寇准)

1. 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名相。

2. 景德元年(1004年)拜相,任同平章事,时辽国侵宋,宋有迁都避难之议;但寇准力主宋真宗御驾亲征,后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宋得以不亡。景德三年(1006年),被王钦若等排挤,失去相国之位。天禧元年(1017年)又拜相。后又遭到丁谓等人构陷,贬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宋仁宗时追复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谥忠愍。人称寇忠湣、寇莱公。

3. 寇准善诗能文,七绝蕴藉深婉,风神秀逸,有晚唐风调,而无宋人习气,南宋胡仔说他“诗思凄惋,盖富于情者”。今传《寇忠湣诗集》三卷。

4. 上梁不正下梁歪

5.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68. 断齑划粥(北宋,范仲淹)

1.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谥文正,好弹琴,尤其《履霜》一曲,人称范履霜,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69. 包拯拒砚(宋,包拯)

1. 包拯(999年3月5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肥东)人,北宋人,官至从二品枢密副使、朝散大夫、给事中、上轻车都尉,封东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包拯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被后世称誉为“包青天”,将他奉为神明崇拜。他还被誉为“中国司法之神”。道教传其为文曲星转世,死后成为地狱第五殿阎罗王,亦称阎罗天子、森罗殿主、包府千岁、文曲星君。

70. 灌穴取球(宋,文彦博)

1.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城关文家庄(今山西省介休市城区文家庄)人,北宋宰相。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朝,出将入相,长达五十年之久。任职期间,秉公执法,世人尊称为贤相。曾成功地抵御了西夏的入侵。宰相期间,大胆提出裁军八万之主张,为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晚年皈依佛法。

71. 欧公改文(宋,欧阳修)

1.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22日[3]),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籍贯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2.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积极参与范仲淹所领导的庆历新政政治改革。文学方面,欧阳脩成就斐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所倡导之古文运动的继承者及推动者,为古文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散文风格平易自然,韵味深美,诗歌风格平易清新,为宋诗奠下基础,其辞赋创立文赋的新体裁,使中国辞赋有柳暗花明的新发展,所著两部史书《新唐书》及《新五代史》列入廿四部正史之中,所定家谱格式为后世历代沿用,经学上开创宋人直接解经、不依注疏的新风气,易学上打破易传的权威地位,在中国金石学、诗话及花谱撰作三方面,都是开山始祖。政治上文化上,皆属当世最高领袖之一,在文学、史学、经学,俱有划时代的成就。

3. 母郑氏 画荻教子

72. 赵祯纳谏(北宋,宋仁宗)

1. 官家

2. 宋真宗第六子 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

3. 嫡母章献皇后刘娥,生母李宸妃

4. 狸猫换太子

5. 宋真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6. 宰相:王钦若、李迪、丁谓、冯拯、王曾、张知白、张士逊、吕夷简、王随、陈尧佐、章得象、晏殊、杜衍、贾昌朝、陈执中、文彦博、宋庠、庞籍、梁适、刘沆、富弼、韩琦、曾公亮

7. 名将:范仲淹、韩琦、狄青、杨文广

8. 名臣(文臣):包拯、鲁宗道、晏殊、文彦博、余靖、欧阳修

73. 圆木警枕(宋,司马光)

1. 1019-1086,字君實,号迂叟,通称司馬相公,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后裔。

2.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3. 范祖禹《司马温公布衾铭记》:“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

74. 击缸救人(宋,司马光)

75. 纯仁助人(宋,范纯仁)

1. 范纯仁(1027年-1101年),字尧夫,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名相范仲淹次子。皇祐元年进士。

76. 发愤忘食(宋,刘恕)

1. 刘恕(1032年-1078年),字道原,一作道源,筠州高安(今江西高安)人。

77. 东坡三养(宋,苏轼)

1.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南宋理学方炽时,加赐谥号文忠,复追赠太师。有《东坡先生大全集》及《东坡乐府》词集传世,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编有《苏文忠公全集》。

78. 程门立雪(宋,杨时)

1. 杨时(1053年-1135年),字中立,号龟山先生,福建南平市将乐县龟山人,祖籍陕西华阴。中国北宋洛学大家,世称“杨龟山”,以道学闻名,时称“南有杨中立,北有吕舜徒”。吕好问(1064年-1131年),字舜徒,吕夷简曾孙。

2. 师从程颢,程门立雪的故事是与程颐。

79. 岳母刺字(宋,岳飞)

1.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宋朝抗金名将,又有“民族英雄”称号。官至少保、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后因奸臣秦桧等人诬陷被宋高宗下令杀害,死后多年宋孝宗为其平反,追谥武穆、后追赠太师、追封鄂王,改谥忠武,故后人称呼岳武穆、武穆王、岳忠武王。

2. 历经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

80. 陆游遗诗(南宋,陆游)

1.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词人。后人每以陆游为南宋诗人之冠。陆游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是中国历史上自作诗留存最多的诗人。

2. 历经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

81. 无主之梨(宋,许衡)

1. 许衡(1209年5月8日-1281年3月23日),字仲平,又称鲁斋先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元代理学家、教育家。

82. 礼待属官(元,徐世隆)

1. 徐世隆(1206年-1285年),字威卿,元朝陈州西华县(今河南省西华县)人。

2. 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年),中进士,任县令。被严实征辟到东平路幕府。中统元年(1260年)任燕京等路宣抚使,至元元年(1264年)为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常卿。至元七年(1270年)为吏部尚书,撰写《选曹八议》。上书请元世祖不要东征日本。文天祥入狱,徐世隆作诗:“当今不杀文丞相,君义臣忠两得之”。他通晓前代典故,精通律令。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上奏便宜九事。著作有《瀛洲集》百卷。

83. 黄叶著书(元,陶宗仪)

1. 1322年-1403年,字九成,号南村

84. 廉石还乡(明,张弼/三国,陆绩)

1. 张弼(1425~1487)字汝弼,家近东海,故号东海,晚称东海翁。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奉贤青村)人 。明宪宗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今江西大余)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长于诗文,草书甚佳,被评为“颠张复出”。尝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著有《东海集》。

85. 洪武试臣(明,朱元璋)

1.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或称洪武帝,明朝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曾改名朱兴宗[1],投军被郭子兴取名元璋,字国瑞,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统称“太祖高皇帝”。在位三十一年,因年号洪武也俗称洪武帝。

86. 举人以廉(明,范理)

1. 1408年-?,字士伦,浙江台州府天台县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曾祖父范叔文。祖父范彦善。父亲范起宗。其中有一子范𬘡。

87. 还镯救人(明,罗一峰)

1. 罗伦(1431年-1478年),字彝正,号一峰,江西永丰人,明朝政治人物,成化丙戌状元,官翰林院修撰。

88. 严讷兴学(明,严讷)

1. 严讷(1511年-1584年),字敏卿,号养斋,直隶常熟县(今江苏常熟市)人,明朝政治人物。嘉靖年间,官至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89. 海瑞惩恶(明,海瑞)

1.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又字国开,号刚峰,广东琼山(今海南海口)人,祖籍广东番禺,明朝政治家、言官、清官,举人出身。

90. 徐渭送匾(明,徐渭)

1. 1521年3月12日-1593年,字文长

2. 青天高一尺,刮地又一层

91. 霞客探洞(明,徐霞客)

1. 1587-1641,名宏祖,字振之,號霞客,直隸江陰縣人,祖籍江西南昌,霞客是洞穴探测与研究之父

92. 寻草问邻(明,李时珍)

1. 1518年7月3日-1593年

2. 《本草纲目》

93. 智破骗局(明,郑堂)

1. 一作郑唐,字汝昻,明朝福州府(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太守(知府)郑珞之子。自称雪樵山人。

94. 六尺巷道(清,张英)

1. 张英(1637年-1708年),字敦复、梦敦,号乐圃、圃翁、倦圃翁,安徽桐城人。清朝政治人物,康熙六年进士,官至大学士。

2. “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95. 鼠啮顾书(清,顾炎武)

1. 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曾化名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直隶昆山县(今江苏苏州昆山)人,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末三大儒”、“明末三先生”或“明末三大思想家”。

2. 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

96. 半鱼之训(清,陆稼书)

1. 陆陇其(1630年-1692年),原名龙其,字稼书,浙江平湖人,清代理学家。

97. 聊斋求教(清,蒲松龄)

1. 蒲松龄(1640年-1715年,明崇祯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中国清代志怪小说作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人,世称“聊斋先生”。

2. 《聊斋志异》

98. 亮侪摘印(清,鲁亮侪)

1. 鲁之裕(1666年-1746年),字亮侪,清朝湖北麻城县人,原籍号尘花轩主人,书斋又号趣陶园、语石山房等。

2. 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雍正五年(1728年)授内阁中书,出任河南南阳、确山等五县知县。河南总督田文镜以严厉闻名,一天,田文镜命他去摘中牟县李县令的印,并代理县令职务。鲁之裕发现中牟李知县官声甚好,百姓都不愿意让他调任。于是向布按二司请求免除自己的代理。田文镜大怒,但他以自己的公心感动了田文镜,田文镜把自己的珊瑚冠给鲁之裕戴。任职期间多有政绩,革除旧习,精水利,浚京畿南部的河道七百余里。

3. 著作等身,主要著作有《趣陶园集》、《下荆南志》、《式馨堂诗文集》、《经史提纲》、《长芦盐法志》、《明诗钞》、《诗古文》、《书法彀》、《救荒一得》、《蜕窝集》等二百余卷。

99. 板桥让轿(清,郑板桥)

1. 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省淮扬海道扬州府兴化县(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大垛镇)人,祖籍苏州阊门,清朝官员、学者、书画家,擅长画竹,“扬州八怪”之一。

2. 著作有《板桥诗钞》、《板桥词钞》、《板桥家书》、《板桥题画》、《板桥先生印册》、《寄弟墨书》。

100. 履洼趣思(清,刘蓉)

1. 刘蓉(1816年-1873年),字孟容,号霞仙,清代湖南省湘县人,是桐城派古文学者,生员出身,参与平定太平军之战,1862年任官陕西巡抚。

2. 芝兰之室 鲍鱼之肆 习惯成自然

3. 从小养成好习惯正三观,行善不以为奇,作恶不以为常

 4 ) 历史的演绎

始终觉得这是一部普及中过历史的连续剧。。
拍得很不错,无论是趣味性还是人物演技都很精彩。
而且还让我知道了很多历史小故事。。
和现在的这些普及知识的动画片比强的太多。。
什么蓝猫呀什么的一比。根本就是教授级别与小学生的差距。
其实想一想。。我们的童年比现在的孩子强太多了。。

 5 ) 这样的小故事是所有人文化知识的启蒙

在娱乐快消费的时代,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近乎来自于网络。

今天某“男女有别”作家包养“金丝雀”,

明天某只会嘟嘴自拍别无长处小鲜肉总是叫嚣无助,

后天某首富之子的前网红女友们哭泣怀孕,

貌似我们的生活除了这些谈资好像再没有其他能够涨姿势的系列。

错,好东西一直就在那摆在,关键在于你去不去挖掘。

巧了,今天为大家挖到一部经典的涨姿势系列小故事。



《东方小故事》是一部反映我国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高尚道德情操的系列故事集,分为古代版100集和近代版50集。

每集讲述一个人物,故事中人物有的机智、有的好学、有的勇敢、有的正直、有的为人类科学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观看过程中,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人生中应具有的真善美品质,激励完善自己的人格。

而且这部150集,每集10分钟的小短剧还是许多人当年的中华文化的启蒙。



《东方小故事》的推出带着浓浓的政治色彩,可是根正苗红的“小粉红”,是国家“六个一百”工程少儿VCD系列之一。

它的口号是这样的:

为了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抵制不良文化对少年儿童的侵蚀,以主流文化占领少儿文化市场,倡导少年儿童读好书、看好片、听好歌。

因此,中央电视台为响应抓好长篇小说、电影、少儿文艺作品“三大件”的号召,与上海声像出版社联合推出“六个一百”工程少儿VCD系列。

其中包括:百集国产动画片、百集新儿歌、百集木偶剧、百集童话剧、百集儿童纪录片、百集游戏节目等。

形式活泼多样、寓教于乐,是目前国内素质教育中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

最后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大,那时候推出的“六个一百”系列放在今天来看都是质量上乘的高分作品。

比如《东方小故事》虽然是政治产物下的硬指标但是它并不是死板的说教,那种寓教于乐的风格还是蛮令人接受的。



第一集《赵祯纳谏》。

赵祯,庙号仁宗,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

也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共42年,而他只活了54年。

其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史称“仁宗盛治”。

当然,他最为人所知的故事还是他母亲李宸妃《狸猫换太子》的典故。

他一生中宅心仁厚、广纳谏言,重用范仲淹和王素等人。

《赵祯纳谏》便是他和谏官王素之间的故事。



在一日早朝,王素向仁宗上请奏折,

说其“后宫嫔妃、宫女太少,应当适当裁剪”,这话里明摆着透着说皇上太近女色会贻误朝政。

赵祯思虑一番便让百官暂且退下自己思考思考。



回到寝宫,因为头痒,没有脱皇袍就摘下帽冠,呼唤梳头的李才人进来替他梳头。

李才人梳头时见赵祯怀中有一份奏折,问道:“陛下收到的是什么奏折?”赵祯说是谏官建议减少宫中宫女和侍从的。

李才人说:“大臣家里尚且都有歌伎舞女,一旦升官,还要增置。陛下侍从并不多,他们却建议要削减,岂不太过分了!”赵祯没有接口。

李才人又问:“他们的建议,陛下准备采纳吗?”

赵祯说:“谏官的建议,朕当然要采纳。”



李才人自恃一贯为赵祯所宠信,就不满地说:“如果采纳,请以奴才为削减的第一人。”

赵祯听了,顿然站起呼唤主管太监入内,按名册检查,将宫人二十九人及梳头的李才人削减出宫。



事后,皇后问道:“梳头的李才人是陛下多年的亲信,又不是多余的人,为何将他也削减?”

赵祯说:“她劝朕拒绝谏官的忠言,朕怎能将这种人留在身边!”



除了这些素人之外,一些现在知名的明星也参演过这部教育性的历史故事短剧。

如第27集《鲍宣娶妻》里边鲍宣就是徐铮,

当年的他还未发胖,也是一掐就出水的嫩皮肤。

鲍宣和上边的王素一样,同样是历史上著名的谏臣,

在王莽篡汉之后,不屈服于他,王莽便将其下狱致死。



鲍宣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年少时就学于桓少君之父门下。

桓父对自己的这个学生非常欣赏,虽然他出身贫苦,但品性高洁,立志高远,刻苦勤学,经过长时间的考察之后,桓父更加满意。

桓父看出鲍宣是个可造之材,很想将女儿桓少君许配给鲍宣,在征求了女儿同意后,桓父准备了丰厚的嫁妆。



鲍宣见了并不喜欢,就告诉妻子说:“你生长在富裕骄奢的环境之中,习惯了美丽的装饰。而我确实是处境贫穷,不敢承受这样的厚礼。”

妻子回答说:“我父亲因为先生注重品德修养,保持俭朴的生活,因此让我出嫁而服侍你。既然我乐意嫁给你,你的意见我都接受。”

鲍宣高兴地笑着说: “你能够这样,这就是我的愿望了。”



于是少君把华丽的服装和饰物全部归藏起来,改穿短布衣裳,和鲍宣一起拉着小推车,回到家乡。

拜见婆母后,就提着水瓮去汲水,奉行做媳妇的礼节,鲍宣家乡的人都称赞她。



《苏武牧羊》的故事肯定广为人知,苏武的扮演者是国家一级演员马少骅。

他是《走向共和》中的孙中山,也是《春天里》里为讨拖欠工资的包工头。

他是《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的邓小平,也是凭借《沂蒙》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演员的“革命人士”。

他的演技,毫无质疑,即使在这部面对小孩子的短剧里他也将苏武的不甘心、落寞和心存希望演绎的淋漓尽致。



另外,看《东方小故事》还能增加成语的词汇量,

因为古代版的100集小故事,每集都是一个成语。

如添字得驴、半鱼之训,乃们都知道什么意思嘛。

来,敲黑板,划重点了。



诸葛亮是三国时候蜀汉的丞相,他有个哥哥,叫诸葛瑾,字子瑜,在吴国做官。

一次,孙权举行宴会,招待文官武将,诸葛子瑜带着小儿子诸葛恪来参加,宴会上,
大家喝酒猜拳,十分热闹。

孙权喝了很多酒,不觉有些醉了。

他望着诸葛子瑜的长长的脸,突然闪过一个好笑的念头,就向内官招一招手,这样那样地吩咐了几句。

内官出去了,不一会儿,牵了一头驴来,文官武将不知是怎么回事,闹哄哄的宴会厅突
然静了下来。



孙权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驴跟前,从内官手里接过一支毛笔,在驴脸上写了四个字:诸葛子瑜,文武百官哄堂大笑。

诸葛恪见大伙取笑他的父亲,心里很生气,他不声不响地走到孙权跟前,对他说:“主公,请您允许我在驴脸上添两个字吧。”孙权应允。



诸葛恪接过笔来,信手在“诸葛子瑜”四个字下面,添了“之驴”两个字。

参加宴会的文武百官又一次大笑起来,大家都夸奖诸葛恪是个机灵的孩子,孙权也乐呵呵地对诸葛恪说:“凭你这两个字,就把这头驴送给你吧!”

随之便向诸葛子瑜致歉。



清末松江府陆稼书进城赶考前一天,他的母亲为了视察儿子有没有不畏权势当个清官的抱负,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母亲在吃晚饭前,把中午儿子吃剩的半条鱼翻个身,装成一条新烧的鱼。

她一边叫儿子吃饭,一边对儿子说:“这是娘刚才新烧的一条鱼,你尝尝看娘的手艺如何?”

陆稼书仔细看了看盘中的鱼,心里想这分明是中午自己吃剩的那半条鱼,便说,“娘,你在说笑吧,这明明是中午吃剩的那半条鱼。”

母亲顿时板起脸训斥道:“怎么,你连娘的话都不信了?”

陆稼书见母亲发怒,连忙下跪赔礼说:“孩儿不孝,顶撞母亲。母亲说的对,是刚烧好的鱼。逆子惹母亲生气,确实该打。”



母亲这才放下了筷,正色教训道:“稼书,你明明知道这是中午吃剩的半条鱼,为什么要附和娘的话,说是一条刚烧的鱼呢?我担心的正是你赶考得中,当官后畏惧权势,践踏王法,才试探于你。不想你果然现在就懂得迎合,轻易改弦易张,日后怎能为官清正,为民做主呢?”

母亲又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我儿一旦为官,须为民做主,这才是娘的好儿!”

陆稼书牢记母亲的教诲,后来成为一位廉洁的清官。



说了些古代的小故事,再来侃一侃近代名人的小故事。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郁达夫无疑是最富争议性的人物之一。

他是《沉沦》中的颓唐作家,更是感情泛滥的名城浪子;他身为创造社巨子、是中国现代小说的重要开拓者和新文学的重要奠基者,却同时又是文坛的最大“异类”;

他谈了“现代文学史上最知名的婚恋故事”,却以最不堪的方式结束;

他长期被认为革命意志消沉,最后却成为为国捐躯的抗战英烈……

在那个天才名士纷出的年代,郁达夫以其惊人的才情和风流的禀性成为当时颇为耀眼且特异的存在。

而在他的诸多传奇中,以他的自叙传小说和众多风流韵事最为世人所知。



这则故事就是其自叙传小说中比较重要的一篇。

郁达夫自小家道中落,他和家中的兄弟姐妹过着清苦的生活。

在他考上秀才录取之时,由于心中的攀比心作祟,一定要让母亲给他买双皮鞋以证自己并不贫寒。

母亲带着他去鞋铺里买鞋,起初老板们都是笑眯眯地相迎,在听说要赊账之后都把他们赶了出去。

一上午去了好多家鞋店都遭遇了别人的挖苦、讽刺和闭门羹。

最后,母亲当了家里的衣物给他买了一双鞋,郁达夫看到后羞愧难当,从此不再攀比,好好学习。

后来,在郁达夫成年后一直都把钱放在鞋底,友人问其原因,他答道:“这玩意儿在我小时候老压迫我,现在我站起来了就来压迫压迫它。”



还有林巧稚考试的故事。

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

也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虽然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



刘天华,我国现代作曲家、民族乐器演奏家,二胡鼻祖。

他一生致力于改造国乐,极力反对音乐成为“贵族们的玩具”,提出“音乐要顾及一般民众”。

只是在1932年6月1日赴天桥收集锣鼓谱,染猩红热离世,年仅37岁。

《东方小故事》里他不畏身份差别和别人的劝阻以及异样的眼光向一位沿街行乞的拜师学习唢呐技艺。



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

尽管现在来看,这些小故事显得有些稚嫩,拍摄手法也是粗糙,

但是其中真善美、不古板的教育意义却永远没有过时。

就算没有受教,至少还能掌握100个成语和50个近代名人的小故事,

何乐而不为呢?

 短评

现在重温后觉得挺棒的

7分钟前
  • 力荐

挺不错的

9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力荐

╭(╯^╰)╮

10分钟前
  • 清真王贼膘
  • 还行

主题曲深深深深地扎在我脑子里了= =

15分钟前
  • Rach
  • 力荐

经典动画

19分钟前
  • 自由苍穹
  • 力荐

绝对没看全,但这勾起我多少回忆啊!小时候的事儿,就这么一去不复返了,从每天盼着长大,到慢慢不愿意在生日蛋糕上插蜡烛,光阴,惦着脚尖,飞奔。

21分钟前
  • 阿诺说
  • 推荐

的确旋律很特别

22分钟前
  • 偶是小火
  • 推荐

我记得扁鹊和两小儿辩日

27分钟前
  • 乔帮主
  • 推荐

很有意义

31分钟前
  • 浅。
  • 推荐

太阳从东方升,这里的花先开。。。

35分钟前
  • 張春秋
  • 推荐

当年的中华文化启蒙!8.6

37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

40分钟前
  • 囍夭夭
  • 还行

太阳从东方生,这里的花先开。东方人爱东方,最早沐浴太阳爱。太阳爱,爱太阳,把它留住捧在怀,捧在怀……

44分钟前
  • phoebe
  • 推荐

伦理是用来约束人,心理是用来了解人,二者区别就在于对人作为一个自由独立个体所给予的尊重和认可。

46分钟前
  • Columbo
  • 还行

学到很多成语 喜欢看的时候那种感觉 谁不是从二次元混过来的 哼=v=

49分钟前
  • 九九
  • 推荐

神一样的短片。小学的时候 是每个礼拜天晚上9点放的。播完我妈就逼我睡觉。一直是当做周一综合症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来回忆的。

54分钟前
  • 三和后浪える酱
  • 力荐

小时候很爱看

59分钟前
  • 群星似雪
  • 推荐

陪着自己长大了……

60分钟前
  • 胡子一大把
  • 力荐

现在谁能安心拍出这种东西?

1小时前
  • Scheherenzade
  • 还行

模糊之中

1小时前
  • 🍑桃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