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母亲

HD

主演:Emma Dib,阿曼多·埃斯皮蒂亚

类型:电影地区:危地马拉,比利时,法国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1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我们的母亲 剧照 NO.1我们的母亲 剧照 NO.2我们的母亲 剧照 NO.3我们的母亲 剧照 NO.4我们的母亲 剧照 NO.5我们的母亲 剧照 NO.6我们的母亲 剧照 NO.13我们的母亲 剧照 NO.14我们的母亲 剧照 NO.15我们的母亲 剧照 NO.16我们的母亲 剧照 NO.17我们的母亲 剧照 NO.18我们的母亲 剧照 NO.19我们的母亲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我们的母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18年,瓜地马拉,内战结束逾二十年,转型正义仍缓步推行。每一寸貌似平静的土地,都可能埋著亟待出土的无名遗骨,每一张缄默的母亲脸孔,都可能藏著不堪回首的惨痛过去。负责遗骨身分鑑识的青年,从一位马雅老妇人获知线索,在偏远山区的乱葬岗,或许葬身著从未谋面的父亲。不顾母亲与同事劝阻,他全心投入寻找,难以启齿的身世也将意外揭晓⋯⋯。  没有声嘶力竭的控诉,没有峰迴路转的情节,面对充满煽动性的大屠杀题材,《掘爱伤痕》以难能可贵的平实与简约,刻画下一代直视真相的勇气、倖存女性的伤痕与韧性。返璞归真的力量,在坎城影评人週拿下SACD奖,更获颁金摄影机奖肯定。  「我们有强烈的责任感,要避免任何过度渲染,因为这是一个发生在许多瓜地马拉人身上的故事。」——塞萨尔狄亚一日雄狮红荒旺角的天空江湖五怪汽车总动员2014日本最长的一天1967世界尽头屠魔战士人蛇欲血战之错体美女蛇瑜伽学院心之全蚀阿卡普高第二季他们在相爱欠债还钱你的样子2021战力外搜查官约翰·木兰尼:J宝宝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开膛手杰克渔港的肉子酱7把枪日落家园 第三季田间的少年第十二秒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羊趣冒险2空中监狱思维笼妙探弗莱契小可爱心灵漫步双枪大捕杀娱乐百分百贰拾捌Cafe碟仙诡谭2天堂岛疑云 第十三季闪谷第一季传承叶义胆群英粤语版木兰特工之藏宝图同道宿敌太阳之家十里桃花后传

 长篇影评

 1 ) 《我们的父辈》:德意志零年

2013年在德国电视二台首播的三集迷你剧《我们的父辈》其实只是这个作品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作为历史纪录片另行播出,但就是这三集共270分钟的迷你剧(相当于三部大电影的长度)创下了惊人的收视纪录,《明镜周刊》甚至称此剧为“德国电视的转折点”,据说现在第二季已在筹备中,仍由编剧科蒂兹操刀。

《我们的父辈》故事并不复杂,全剧讲述了五个德国年轻人在二战洪流中的命运起伏,从德国人的视角展现了那场深刻改变德国以及全世界人民命运的战争,剧集并没有一味的煽情,或者廉价的卖弄“反战”情怀(当然其叙事立场值得日本同行好好学习,宫崎骏那样的声音似乎并未成为日本文艺界的绝对主流),而是尽可能的保持克制,重述历史建立在了翔实的史料考证基础上——全剧的筹备期长达十年,系根据剧中主角之一威尔海姆的回忆改编,编剧科蒂兹为了尽可能准确的还原历史,走访了大量的当事人,几位主演也纷纷探访父辈,他们的努力赢得了不少经历过战争的老人的尊敬,不少老人把自己私密的记忆都向他们和盘托出。《我们的父辈》拍摄辗转欧洲多个国家,拍摄素材长达150多个小时,经过长达一年的后期剪辑,才最终呈现出这部精雕细作的《我们的父辈》。有如此严谨的历史态度和细致入微的创作精神,《我们的父辈》取得如此成功,也符合情理——想想那些粗制滥造的国产抗日神剧吧,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天上不会掉馅饼。

《我们的父辈》故事开始于1941年6月的柏林,三男两女五位年轻的好友对于即将到来的历史大戏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他们各自满怀着对于战争的希冀和个人命运的憧憬相约在柏林的小酒馆——当时苏德战争尚未爆发,纳粹几乎统治了整个欧洲,正是耀武扬威信心爆棚之时,年轻人走上前线,期待着创造“第三帝国”的千秋伟业,他们相约战争结束后在这个小酒馆重新聚首。接下来的戏份,则是五个年轻人渐次的憔悴、凋零——最勇武的威尔海姆成了怯战的逃兵,最胆小的弗里德海姆成了杀人不眨眼的老兵油子并用自杀式的冲锋葬身战场,最纯真的夏洛特目睹太多生死后变得老练而麻木,最不问世事的歌手格蕾塔因为政治煽动罪而被自己人枪毙,最提心吊胆的犹太人维克托反而历尽劫难后九死一生。四年之后,五人只剩三人,又在那家小酒馆重聚,眼前只剩一片废墟——这不仅仅是建筑的废墟,更是人心的废墟,生命的废墟。65年前,罗西里尼曾用《德意志零年》一片来描摹战争刚结束时的柏林——对德国人来说,历史就像被清零了,战后的纪元重新开始,《我们的父辈》正是讲述了“德意志零年”如何开始的故事。

现在回看那段历史,无疑充满着荒诞,年轻人被美好的谎言鼓动,为了一个个虚妄的“宏大”目标抛头颅、洒热血,结果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就成了一堆历史的“垃圾”。剧集开始就有一段对话,格蕾塔开玩笑的问夏洛特:“第三帝国后面是什么?”天真的夏洛特说:“什么也没有,第三帝国是永恒的。”永恒?王菲在歌里唱过(也身体力行着)“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卡尔•波普尔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一书中明确指出:历史命运之说纯属迷信,科学的或任何别的合理方法都不可能预测人类历史的进程。“第三帝国”力图垄断对历史的解释权,并且给出某种“终极”的历史目的——此举在自掘坟墓的同时,也拉着千百万德国青年一同殉葬。

都是过来人,当德国人审视自己历史的黑暗篇章时,无疑内心中会有更深刻的苦楚,但历史不就是如今的镜鉴?父辈们的苦难和屈辱正是子孙们的财富。正如列宁所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德意志零年”重新开启了,但新纪元并不是凭空而至,而是建立在《我们的父辈》直面历史、勇于自我解剖的基础上。

不知我们的父辈看完《我们的父辈》会作何感想。

(刊载于《文艺风象》2013年11月)

 2 ) 反思中文译名

这部剧整体制作都非常精良严谨,但其中文剧名翻译,个人并不是很喜欢。

本剧共有五位主角,三男两女,分别串起五条叙事脉络,展现个体在时代洪流裹挟下的无助和悲剧性。五条脉络缺一不可,既有男性战争英雄在前线的抉择和痛苦,男性犹太民众在遭遇迫害时的挣扎和牺牲,也有女性医护人员在后方的成长与奉献,女性明星在周旋于高官与士兵时的绝望与无助。

德语原版剧名为《Unsere Mütter, unsere Väter》,其中Mütter&Väter分别为母亲、父亲,可直译为《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或《我们的父母》。

英版剧名为《Our Elder Generation》,意为《我们的祖辈》,将性别意识淡化且精简概括。

而中文剧名直接将其译为《我们的父辈》。父辈一词为传统中文系统中常见语汇,其用法多正式深沉,就情感而言与本剧颇为契合。但本词性别意识单一,在话语场域里女性视角缺席。女性由本剧中不可或缺的主角,弱化为男性权力支配下的第二配角甚或附属品,《我们的父辈》一词易让人联想起英勇威猛的男性英雄,却忽略了傲然不屈的巾帼女性,又无疑是对固有性别观念的二次强化。

欧文斯在《他者的话语:女性主义者与后现代主义》中写道:“关于女性的图像从来都是比比皆是。但是,在被再现的时候,女人在主流文化中已经被描绘为一种缺席。”这句话用来阐释本剧中文译名女性视角缺失现象很是恰当。这种日常表达构成和强化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刻板印象,它消解女性话语中的权威、力量,并将女性进一步排除在公共场域之外。

希望我们能摆脱思维惯习,重拾性别平等的公共叙事策略。

 3 ) 向《我们的父辈》致敬

 每年反法西斯胜利周年纪念,西方战胜国,总会拍摄一些记录片或者影视作品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我做为一个历史爱好者,保持了从高中到现在人到中年一直在二战题材上长久“追剧”,包括研究二战的书籍、回忆录、记录片、影视作品(国产抗战剧属意淫产品,侮辱智商及篡改历史,幸好国产剧走不出国门,丢人现眼范围还不算太广!),当然,年龄增长了阅历增加了,阅读的范围扩大了,对于二战的胜利也已经没有了年少时正义与真理最终胜利的喜悦,这个胜利对于自由世界,是利用一个极权战胜另一个极权,对于东方的百姓,不过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今年5月,很偶然的在“人人影视”下载了一部好片,《我们的父辈》,难得一见的德国人拍摄的二战题材电视MINI剧,三集,每集90分钟。 故事描写了5个德国年轻人,在苏德战争开始的1941年到1945年战争结束后的遭遇。五个年轻人分别是二个国防军(哥哥是中尉弟弟是士兵),一个战地护士、一个犹太人、一个德国乡村歌手。五个好朋友中有二对恋人,国防军中尉和战地护士、犹太人和歌手。兄弟俩奔赴战场前,五个好友还快乐的聚会,大多数人乐观地相信最迟圣诞节就会结束战争,只有忧郁的弟弟悲观地预言:战争会让我们最坏的一面呈现出来。果然,战争挟持了所有的人,每个人都被时代的洪流裹协着,沉伦。
        
         我一直认为,所有的战争片的主题只有是反战的,才是道德的。(最痛恨的场景,是小战士以撒娇似的口气对首长说,首长,什么时候能上战场啊?首长笑咪咪地抚着战士的头,着急了?放心,有得你打的!)《我们的父辈》中的战争场面,残酷而血腥。滚滚的战争车轮,就象一个大绞肉机,所到之处,尸横遍野,只留下黑压压的苍蝇在草草掩埋的仍旧汩汩地冒着血的大地嗡嗡狂欢。战场就是屠宰场,每个血肉之躯都是待宰的羔羊。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就这么没有任何意义的逝去了,不论是想在俄罗斯广袤大地上有块土地娶妻生子的德国农民,还是想赶在夏季开学之前到德国大学去读哲学第系的65岁德国母亲的老来得子。战争摧毁了一切温情,剥夺了人的尊严、理性、信仰,做人的底线一降再降。战争对于被侵略国的民众而言,更是灭顶之灾,影片中有很多杀戮场面,不煽情却令人冷汗直冒,被俘的苏联军官、犹太女孩、为报复波兰游击队而选中杀一儆百的波兰男孩……全部一枪毙命,而最震撼的是在死亡之前,每个人,不管是苏联军官波兰游击队员,甚至是犹太女孩和波兰男孩,虽然发抖却一个都没有求饶。毫无疑问,每个人都目睹了太多死亡,所以一旦轮到自己,根本就不存在逃脱的幻想。
     
        任何优秀的影视作品不可能没有丰满的人物,剧中的五个主人翁,虽然性格迵异,但至少热情、善良,怀揣着自己的梦想。然而在战争的狂潮中,个人的命运根本掌握不在自己的手中,在各自的挣扎求生路上,不管最终死去的还是侥幸活着的,所有的人已面目全非。其中,兄弟二人性格发展、最后的命运,尤其让人唏嘘。
       哥哥Wilhelm在剧中是作为叙事者来讲述五个人的命运的,他是一个典型的德国人,英俊整洁、严谨克制有责任心。他是德国国防军不是盖世太保所以他希望战争就是战争,不要滥杀无辜,他有着做为军人自己的底线。当他手下的战士一个个在眼皮下眨眼逝去,残酷而荒谬的现实让他彻底醒悟,他做了逃兵在乌克兰的乡村捕鱼烧饭活一日算一日,被抓捕后侥幸逃脱死刑变成缓刑(估计是德军人员伤亡实在太大,所以有生力量再不能随便损失),他顽强地活着,忍受着变态的上司的折磨,尽他的能拯救无辜(拿着汽油桶遵命烧掉乌克兰普通农家,看到和善的老夫妻二人终究不忍下手,宁可承担不服从的后果)。而因为他的本质是强大的,所以那个上司虽然想凌辱他却总是不得手,最后上司趁着酒劲想加害他时,反被早有防备的Wilhelm所杀,再次逃亡。
        弟弟Friedhelm却是一个矛盾纠结的人物,看完后怅然不已,郁闷难忍。Friedhelm本是一个书虫,在入伍时候不忘在包里塞上书。哥哥说:战争使男人成长。他却说:战争会把我们最差劲的一面呈现出来。在一群被极权控制的宣传机器洗脑的”群氓”中,只有他一开始就敏锐地看到战争的本质也因此被排斥甚至被“殴打”,初上战场,他的眼神悲悯而清澈,他努力保持人性的纯良与慈悲,在哥哥受命枪杀被浮苏联军官后,他的眼神是投向哥哥的无声的谴责,在亲眼目睹乌克兰犹太女孩被盖世太保射杀,他的痛苦无以复加,这是一个完全疯狂的世界。
         同时他又是懦弱的孩子气的,严厉的父亲看不起他的善良他的怀疑精神,而母亲偏爱着小儿子临别嘱咐大儿子一定要让弟弟活着回来,再加上上面还有一个这么“主流的”优秀的哥哥,这样的家庭小生态注定了弟弟最初的性格。他满心不情愿地走上战场,然而已不可能独善其身。他玩世不恭地对待战争,所以他故意在敌机夜晚侦察时猛吸一口烟,引来敌机的轰炸。(我想在他的心里,这还是别人的战争,与他无关。)
       哥哥有点说对了,战争让男人成长。虽然这个“成长”,是指泯灭良知,为了保全已方的生命,无所不为。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Friedhelm的柔软的心一点点钝化。他是聪明人,一旦当他明白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他立即转变为生存主义者。在苏联的沼泽地,Friedhelm最先建议用俄罗斯的农民开路排雷(此时,换哥哥惊诧地看着弟弟),“战争会把我们最差劲的一面呈现出来”成了对他自己的预言。他真正参加了这场战争成了一名优秀的德国士兵,也一点一点丢掉了自己的心。死亡已经拉开序幕死神已经紧紧跟随,因为你的心被消灭了,你的思想被消灭了,那么你还存在吗?
       但是这是一个年轻的生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即使心灵枯萎了了,还是身体还是本能地要活下去的。即使目睹哥哥被炸死(实际没死),他疯狂地冲进苏军的电报站,但此刻他是想活下来的,所以当苏军卷土重来,他穿上死亡苏军的衣服,仗着会俄语的优势蒙混逃生,却差点死于自己人的枪下。
       重伤的Friedhelm回到德国,父亲冷言相对,母亲喜极而泣,街边咖啡店的无知少年羡慕他的军功章问长问短。伤愈后他扔下哭泣的母亲决定回到前线。他决心为了德国而战。在大厦将倾之际,向死而生。回到战场的弟弟冰冷、残酷,如一具行尸走肉,毫不手软地杀死少年、绞死因游击队而被报复的民众,冷漠地对待做为党卫军的德国刽子手但执行他的每个命令,他的眼神没有一丝生机,没有乐趣,也没有痛苦,他把自己彻底地变成了最可恶的德国纳粹。唯一能看出原来的一点点人性力量的,是杀死党卫军放走好友犹太人维克多。本片中人性的复杂,让人回味无穷。
       他的死显然在自己的计划当中(因为他本性的善良、因为他心里善与恶的交锋,他是不可能原谅这样的自己这样的恶的。也因此真正恶贯满盈的纳粹战后反而摇身一变成为政府工作人员),战争马上要结束了,他告诫12岁的德国童子军投降苏军不要送命,在五个朋友的合影上给朋友写下遗言请老头战友转交(很写实,到战争的最后阶段,有经验的,壮年的德国战士死的差不多了,老头和孩子也上了战场),自己自杀似地冲入枪林中,中弹身亡。临死,他的眼神终于回复了年少时的清澈无辜。
       弟弟的生命是个悲剧,而因为其原本的美丽,这个悲剧更让人心痛。当然 这个悲剧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当时所有德国人都还对一战后德国做为战败国的命运记忆犹新,所以,德国很多知识分子,在1943年明知战败不可避免,却主动报名参战,这是当时社会整个的大的背景,脱离开这个背景人物的心理转折就不可理解。但为什么弟弟不能象哥哥一样实现自我救赎?同样的背景但还是有个体的选择,弟弟和哥哥一样是有独立思辨能力的人,甚至他比哥哥更早看穿真相。但弟弟不具备哥哥的成熟与骨子里的坚韧,所以他不能一直守护好自己的底线自己的心。战争释放了他心底里的所有的恶,这种恶也是大多数正常年代里本应善良正直勤劳思辨的德国民众心中的恶!
       

       总体而言,《我们的父辈》是很有诚意地对待那段历史的。影片的开始是以苏俄战争为起点,已经很了不起。因为众所周知,欧洲战场公认的二战起点是以苏德共同入侵波兰开始,两国共同瓜分了波兰。甚至并没有着力描写苏联红军反攻德国本土时的烧杀抢掠,对德国包括东欧妇女的一路轮奸。个人认为,哥哥战争后期被俘进入苏联“古拉格”(劳改营),在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里劳改,十几年终于回归德国,才更有代表性。但显然德国制片方要更克制一点。(当然,我并不认为苏联把战犯送到劳改营是不对的,美国人也建立了臭名昭著的莱茵大营。既然做了恶,必须受到惩罚,才会不敢再犯!以德报怨,只会让侵略者认为自己本就没有错。这一点,中国人比谁都明白)片中表现的整个东欧百姓的反犹、波兰人的游击战导致党卫军的报复,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德国人在为自己辩护,不过我认为这确实是历史的事实,战争的本来状态。在描写犹太人和波兰人,制片方应该是动了点心思的,德国犹太人(五个朋友之一的Viktor)、波兰犹太人(医生lilya)在片中的形象都是聪明、勇敢、宽容、理性,和Viktor 一起逃出运送犹太人到集中营的火车的波兰女孩,也被塑造的坚强、果断、机智。我想,充分体现了德国人对被侵略的、被侮辱的赎罪心理。
        以一个战败国的角度来记录历史,自揭伤疤,而且是外科手术般地大动作,向后代向世人展示自己民族曾经犯下的涛天罪行,以教育后代,永不再犯。从这个意义上说,德国人真是让人尊敬。
        多么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也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史诗般的影视作品,不管是关于抗日战争的,还是关于那场大饥荒关于文革的。
        往事并不如烟!

 4 ) 把好莱坞100年来所有的战争片加起来,也比不上德国佬拍了一部我们的父辈

有人说:你之所以热爱战争的唯一理由,是你没有经历过它。

看看现在网络上满街的热血男儿吧。
天天恨不得踏平越南征服日本。
当一个大国崛起的时候,
不妨看看另一个大国是怎么毁灭自己的。
看看那些人民有没有一个人从战争里得到半点好处。

中国的二战电影把战争拍成了动画戏剧,敌人弱智脑残脸谱化。
美国的二战电影则把战争拍成了英雄游戏。
每部电影都打着反思战争的旗号,
但是有几部电影是真正反战的呢?

这是一部在剧情上并无惊喜的电影,
但是扎实的说故事能力,
和克制的煽情,
还是能让每一个观众一秒不走神地看下去。
我们几乎可以不用等剩下的8个月,
就断言这是2013年最好的剧集了。

 5 ) 时代洪流中的无力感

二战相关的片子看的不多,这一部还是很让我有感触的。
没有哭,但能把人看抑郁。因为基本没有卖温情的点。
角色塑造得都很真实,渺小的个人在时代的洪流中的无力感表达地非常好,也很引人共鸣

Wilhelm虽然因为旁白担当知道他肯定不会死,但是Friedhelm以为哥哥死掉的时候那一段真的很……和之前在一群白衣苏熊前面狂奔的他自己那段,照应得很好,虽然是战争片里常有的亲友便当然后爆种的桥段,却很戳泪点
E1中杀死苏联政委对于兄弟俩都是一次考验。Wilhelm给苏联人递烟,射击前的犹豫。Friedhelm无意间踩入爬满苍蝇的泥地……弟弟在一开头第一次说“战争会暴露出我们最坏的一面”的时候,还是一个对现实有些不满,抱着双臂在冷眼旁观的青年,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完全领会它残酷的意思。他一步步走过来,试图在这场他一开始就有抵抗心态的战争中活下去,做了很多违背自己的事。所以,他最后也没有办法在波西米亚森林里举起手来投降。和哥哥一起逃走的士兵说,“我杀了12个人,一个人都没有救。”Friedhelm的手上有多少无辜人的鲜血呢?他看得最透,一开始最消极,后来理智到冷血,但是到最后,他心里那个爱看书的男孩子还是无法原谅自己。“一座巨大的屠宰场”,弟弟知道他们的所做所为都没有意义,却也知道自己没有退路。这才是最让我觉得伤心的。
他提议让苏联的农民去趟雷;披着苏联人的衣服从电报站逃走;给水井下陷阱的农民被枪决,他给没有准头的新兵的执行对象补射;跑出谷仓的波兰小孩被他的子弹打中了;绞架也是他拉的绳索……“有时候不能把自己当人”。弟弟最后无路可退,死亡像是种赎罪,又像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再面对这世界,只能在死神的羽翼里得到一丁点解脱。

Viktor是最像受害者的角色,(其实他的父亲和兄弟俩的父亲也都是我非常在意的人物)德意志的犹太人,顶着这种身份的Viktor应该非常挣扎。游击队也排斥犹太人,他为了生存下去沉默着,直到在开满白花的铁轨边,他拉开一节节车厢的红门。那个上午是很多人难以忘怀的上午吧。
他活到了最后是遇到了多少好人,波兰姑娘,农场主的儿子,游击队的队长……Greta那么爱他,却一点都没能帮上他。但是他终究活了下来。保住了仅有的一条性命,这是有多幸运。

Charly一开始很单纯,非常天真地怀着爱国心去做护士。她很坚强,勇敢,不然也不会升任这份工作,难得的是,她到最后心还是软的,体贴伤员,对苏联护士露出笑容。莉莉亚和得知Wilhelm的死是对她比较大的考验吧。她挣扎着做出的选择,可能有人会觉得很不对,但是有更好的办法吗,如果你是她。
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是对是错,或者说在战争中说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就连中立的红十字也无法稳住心里的天平。E3最后一段,回放了一开头的记忆。才突然觉得那时候梳着两个辫子的她笑得多好看。

Greta可能比Charly更不讨人喜欢一点,她一直呆在后方,战况进展到那样的程度还梦想着做歌星,去米兰,巴黎演出;为了犹太男友和军官鬼混,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不愿去东线劳军,在战地像个突兀的孔雀……她看的也许最少,对战争的参与度也很低,但她却明白“我们不会赢的”。她会用讽刺的,咄咄逼人的语气说话,以为通过自己的手段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世界比她以为的还要丑恶。mein kleines Her这首歌出现了许多次,几乎每次意味都不同,一开始只是爱人的背叛啊那种偏儿女私情的性质,到最后狱中一段,BGM响起的时候声声都在心口上。也许是出于德意志军的政治目的写出的歌,也打动了酒吧里普通的男女,Greta做的很多事也许也是出于自私的目的。最后她穿着囚服,眼前的光明慢慢褪去的时候,还会想起当时穿着红裙唱歌的自己吗。

Wilhelm应该是我最喜欢的角色(确实我比较喜欢尼桑)。E1开始,他母亲说,向她保证把弟弟带回来,他答应了。父亲不喜欢弟弟,他护着Friedhelm,弟弟也不怎么领情。刚开始弟弟的消极让他相当难做,作为军人的荣誉感和作为兄长的责任感让他非常矛盾他的内心比弟弟简单一点,执行自己的任务,管好手下,尽着作为军人的义务,直到坦克战没有支援的时候,他动摇了。内心没有了支撑下去的东西,他选择了逃避
他是唯一还活着的人,他的一生比弟弟要长很多,看到了德国后来的统一,苏联后来的分崩离析……被战争埋葬掉的青年时代也会一直纠缠着他吧,但是还能活着总是好的,能喝酒,能给人祝福。成王败寇,正确的价值观都是胜者书写的,经历了从英雄到垃圾的他们,明白的比我们多得多。那些都是最真实的,也是最残酷的。我们人类自己可以比我们能想象的还要可怕。


其它一些印象深刻的镜头

Greta为了给Viktor办通行证把照片剪了,合影上有个方形的空洞
Charly站在临时医院外抽烟
Wilhelm说的那句 整个西西里都失守了 我的人却要为了半条街送命
要怎样带着自己的兵,去打一场没有胜算的战
Wilhelm掏子弹的时候相片掉了出来,弹壳落在五个人的笑容上
Charly遇到逃兵连的哥哥的时候 最后哭着说出的 我爱你
开枪打死波兰小姑娘的军官脖子上溅满了血,后来也一直没有擦掉
Greta第一次唱mein kleines Her的时候,被惊艳到了 非常柔情,又非常无奈

PS
德国人拍出这样的作品,我非常佩服。反映二战的作品,看过天朝,苏联,美国,英国等等同盟国的视角,轴心视角的倒很难见。说的故事很好,有戏剧性,也够客观,没为什么中心思想矫饰。一己之见:对WW2有感兴趣的,不是为了消遣的目的,能理性地反思战争这场悲剧的人都该看看

 6 ) 重温我们父辈们的历史和思想历程

朋友推荐,分三四天看了这部2013年的德国电视电影《我们的父辈》,共三集,每部一个半小时,合六集电视剧容量;加上随后的两集纪录片,重温了上世纪20年代左右出生的我们的父辈们的战争经历,令人震撼、启人深思,实在是很让人满意的观影体验!

该剧2014年就引进了我国,不知为什么我竟然没看过?好在好作品不会过时,历史的反思与回顾永远有意义。

据说全剧的筹备期长达十年,剧本系受导演父亲的日记启发而创作,编剧科蒂兹为了尽可能准确的还原历史,走访了大量的当事人,几位主演也纷纷探访父辈,他们的努力赢得了不少经历过战争的老人的尊敬,不少老人把自己私密的记忆都向他们和盘托出。《我们的父辈》拍摄辗转欧洲多个国家,拍摄素材长达150多个小时,经过长达一年的后期才完成公映。制作者的这种严谨的历史态度和细致入微的创作精神值得学习。对照美国的电影《猎鹿人》、俄国的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战争青年群像描写,去体会“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别有收益。

推荐没看过的朋友观去看,爱奇艺、B站上都有,记着看完三集电视电影 ,还要看同名的两集纪录片。

 短评

对普通人来说,战争无胜者

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日耳曼民族是个多可怕的民族啊。连反省都反省得这么帅。

11分钟前
  • 比多
  • 力荐

德语名叫《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是什么让译者直接省略了片名的一半?就算是译Our Elder Generation也不该译成父辈,第二性在简中语言体系里再次隐形。

15分钟前
  • Shannon
  • 力荐

五根主线的切口都非常不错,特别是男主和弟弟在战争中的生存之道与良知之间的权衡对比尤为精妙~~昨晚一口气看完,欲罢不能。。现在萎的一比。。。。

19分钟前
  • leon_takeuchi
  • 力荐

不愿上战场的没有回来,主动为国效力的被撕裂成碎片活了下来。弟弟最通透,大环境下的无力却一路自主选择直到死亡;哥哥崩溃的嚎叫像是一场巨大的梦魇。结合纪录片看,剧拍得真的非常克制严谨又沉痛。只有不曾经历过死亡与战争的人,才会高叫着将一切付诸于武力。到最后才发现,那年他们不到二十岁。

20分钟前
  • 某J。624
  • 力荐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主角有犹太人可避开了奥斯维辛、有军官士兵但没有过多的炮火硝烟。它始终关注着战争如何把人性最坏的一面暴露出来、如何摧残那一代人。五个人都有选择的余地,选择活下去未必比敢走向死亡更有勇气,可是内心终究有一部分已经死在1945年了。

24分钟前
  • fiona
  • 力荐

几乎完美的电影。但德语片名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母亲还在父亲前面,(不懂德语,查翻译软件的),不知道为啥我们直接节译为《我们的父辈》?文化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做的每件事都会影响到后面的人。而且这个片名也导致我在观看之前一直以为,这是个主要讲战场和男人的电影,没想到女性在电影里戏份那么重。

26分钟前
  • 花边阅读
  • 力荐

一定要和幕后纪录片一起看。严谨的历史态度和克制还原叙事,想必德国人自己回顾历史内心同样痛苦,但也只有正视历史才能将父辈的苦难变成子孙的财富,无论如何都不要美化战争、粉饰战犯。日本人你们怎么就不知道学习一下。

29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第三集哥哥拿着汽油执行命令去烧波兰老夫妇的房子,当他走进老人,老人满脸褶皱问他需不需要一起吃喝点什么的时候,那个瞬间是最让我感动的。

34分钟前
  • bathball·巴思柏
  • 力荐

时代洪流裹挟下的一代人,分不清真假、辩不明善恶。最厌恶战争的一个成了冷酷无情的杀人机器,最坚定果敢的一个成了迷茫的逃兵,最渴望报效祖国的一个为了敌国护士留下,最骄傲光鲜的一个困于阴暗牢笼里凋零……战争一起,人性首先被牺牲,继而正义真理等也难以幸免。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我们的父辈的故事

35分钟前
  • 麦琪不爱吃芋头
  • 力荐

深夜,把前天买的蓝光碟一口气给看完了。感觉好像过了一个世纪般漫长。

39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力荐

不知这部片怎么担当得了那么多赞美,整个欧洲战场东西战线上也能时常偶遇家书还还凭什么抵万金!

42分钟前
  • 大圆满
  • 还行

爱国有时候是件恐怖的事情,而战争的胜利永远属于手握权力的人。★★★★

4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如果你要用好莱坞火爆大片的兴致来看本作,那你百分百会失望。本片从头到尾一直很压抑,和《从海底出击》有得一比。五位主人公五种不同的视角,相互独立却又共存,其实纳粹军官马汀可说是第六主角,他代表了虽然邪恶、但被包庇的那类。第三集没有冤枉波兰人,整个欧洲都在反犹,远不止德国。

48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胶片的颗粒感最适合战争题材了,德味儿,毒

50分钟前
  • 好想当反派
  • 力荐

“战争最大的胜者是苍蝇,人类的血肉喂饱了它们。”

51分钟前
  • 白熊启动子
  • 力荐

第一次从德国人的视角看二战,同样十分震撼!战争能把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挖掘出来,直至失去人性!

54分钟前
  • wind288
  • 力荐

战争只会揭露我们最差的一面,起初以为是拼搏,最后沦为无望的等待,几代年轻人变成时代洪流里的殉葬品。

58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好评!编剧睡醒了的故事是多好啊!

1小时前
  • HestiaGnade
  • 力荐

战争是残忍的 没有经历过的人 怎么有资格说风凉话 没有亲眼看到死亡 怎么会拼命求生

1小时前
  • Diva Tequila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