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

HD中字

主演:蝉鸣知了,麦考伊,夏永尧,范文俊,徐冠丰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 剧照 NO.1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 剧照 NO.2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 剧照 NO.3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 剧照 NO.4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 剧照 NO.5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 剧照 NO.6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 剧照 NO.13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 剧照 NO.14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 剧照 NO.15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 剧照 NO.16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 剧照 NO.17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 剧照 NO.18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 剧照 NO.19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为自由的电影

关于影片之外的东西,一些碎语。

以下所有的观点都是个人的,不可能客观。

一直在关注这个片子的评价,因为前段时间也看了《矿民,马夫,尘肺病》,相对于那部片子我对这部片子的态度更加积极,不是关乎影片,而是关乎我对创作者的态度。两部片子我都给的三星,个人认为两者的质量差距不大。但是评分天差地别,前者八点几分,后者已经降到六分以下。

1.真实

《矿》是一部纪录片,《擦》是一部故事片,但是现实主义是一致的,一个的着力点是生活的真实,而另一个是关乎灵魂。

《矿》从纪录片的水平上来看,个人认为只值三星,有太多高于它的影片,观看量连他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它的叙事基本是随缘拍摄,影片中也没有太多能显示导演功力的地方,总的来说是一部平平的影片。如果想比较,不必对比徐童和周浩这样天赋型的记录者,挑一些质量高的学生记录片就可以。

《擦》在独立电影中也不算是佼佼者,但是这样的影片是必不可少的,人不能只关注遥远的苦难,一部叫《何以为家》(迦百农)的影片,在中国大热,贫困儿童的问题在国内也很多,《归途列车》这样的片子更应该看看,但是《擦》这样的影片,也应该看看。而《擦》也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影片,即使导演功力不成熟,但真诚是可视的。这部呈现“轴导演”的“轴电影”,令我有很多共鸣,从形式上说,这是一部“纯电影”,是关于一个导演的“生活流”,所以它的文本组织上叙事是去戏剧化的,它本身是一部行为电影,导演自导自演,真实的导演和电影中的导演混淆,电影和拍摄行为混合,有后现代的“反身性”。

影片展现了一个导演在寻找电影投资的经历和心路历程,个人来说有一些共鸣。有很多关于拍电影的电影《艾德伍德》《灾难艺术家》《日以作夜》《冥王星时刻》,《擦》在导演功力上低于这些影片,但是导演解剖自己,凝视自己的创作方法,在真诚上我是非常感动的。电影有很多种形式和内容,把这个影片当成处女作还是有点野心的。作为生活流电影,有些生活细节缺失的问题,导演独白写得也欠一点功力,但是导演愿意袒露的灵魂真实让我很感动。现在没有人会说出自己是“电影之子”这样的宣言,没有人会展示出自己很懂,别人都是傻逼这样的姿态,没有人会展示出自己对“大众文化”的嗤之以鼻。但是在创作者中这种情绪是共通的,但是出于“尊重”和“谦逊”的品质,我们都在调整自己。

2.电影之子

导演所表现出的“电影痴”和“出淤泥而不染”是被一些人诟病的,导演身上有很多不成熟,中二病,自我意识过剩的地方,甚至称自己为“电影之子”,每天谈塔可夫斯基,戈达尔,耳边是“电影盛世”的粉饰太平,身边是靠女性带动的“投资”经济,导演处于二者的张力之中,这种困境很普遍。其实很多诟病这一点的人,都是中了结构的圈套,这本身还是一部剧情片,现实的导演并非完全等同于片中的导演。导演展现的就是逐梦电影圈的作者导演,这个导演的身上有一些通病。这是某种程度上的“真实”,并非输出一种价值观。

3.把电影还给电影

个人最喜欢的部分,是这个“把电影还给电影”的宣言,这部电影的意义就超过了一般的“语言”和“表达”,它所对抗的是,电影时代的落幕 如同文学的衰落。影像廉价化,这个时代是影像的,但非传统电影的。网大,主旋律影片,短视频,人们对于严肃电影越来越不耐受。当年伯格曼在欧美世界风靡的时候,艺术片是有市场的,各种艺术院线,影迷组织,那时候电影审查和分级为了复兴院线越来越细化。

我们的时代,不会有人抑制“安全”的影像垃圾,但会禁止“不安全”的真实影像。我们面临商业和审查的双重考验,而我们能作为宣言的,就是这句“把电影还给电影”。

4.为自由的电影

作为一个年轻人,我有过很多想法,想形成自己的话语,想对抗审查,想成立电影小组,想参与独立电影节,虽然现在我还不具备去实现这些的条件和能力,但我还有十年,二十年,几十年的时间。蔡明亮说,培养观众才是艺术片应该考虑的问题,西方有美术馆体制来培养艺术素养,但是我们没有。中国现在的艺术环境确实很糟,不过我们不需要最好的审美,只需要更多宽容的观众。蔡明亮“上街卖票”,很多人会出于同情买下一张票,他的观众群并没有扩大,他并不想做电影节电影,但也确实苦于没有受众,台湾的艺术环境,还是优于大陆的。而在我们这,导演自己把影片发出来,没有任何收益,还得到“卖惨”的评价。

国内艺术片,也一直缺乏观众,也没有具有强大支持、“出圈”影响力的、公平的、本土的电影节的宣传效应。其实国内的影迷数量并不少,戈达尔的直播,有三分之一的观众来自中国,但是这些看艺术片的观众去哪了,这是值得思考的。艺术院线,正规观影渠道的缺乏,审查的压力,以及严肃影片的本土评价体系都是一个个困局。

其实我觉得蝉鸣知了是一个勇士,其实他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肯定知道会有很多负面评价。但是他敢拍,也敢袒露不体面之处。他没有复制(也无法复制)蒋能杰的宣传模式,他不收票钱,也没有公益的旗帜,他是在提出一个宣言。

对于艺术片的困境,我们不反对那些主流的电影或消费的电影,也无法逃避资本的围剿,但是我们想要“为自由的电影”,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希望除去对影片的评价,观众能对“人”更宽容一点。

 2 ) 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悬殊较量

——浅谈作者电影语境下个人意志的存在方式及真实的反身性

影片《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是源自真实事件改编的作者电影,以伪纪录或故事片嵌套还原的形式重现亲自扮演主人公的导演蝉鸣知了给自己第一部长片寻找投资的经历。

电影从筹备、开拍再到后期制作,创作者的身份几次在电影文本里重叠、互换,由此而让我想到了一个源自文学批评理论的名词——“隐含作者”。

芝加哥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韦恩·布思在1961年出版的《小说修辞学》中引入了“隐含作者”的概念,其类似中介存在于真实作者和文本之间。

申丹在《再论隐含作者》中写道:“不难看出,布思眼中的‘隐含作者’既是作品中隐含的作者形象,又是作品的生产者。隐含作者‘有意或无意地选择我们会读到的东西’,而作品是隐含作者“选择、评价的产物”。该文章的理论模式表格有具体的例子可以更直观的呈现什么是“隐含作者”。

在《呼啸山庄》中,隐含作者为埃利斯·贝尔,文本叙述者是耐莉·迪安,受话者为洛克伍德,真实的小说作者是埃米莉·勃朗特。《简爱》中隐含作者为柯勒·贝尔,叙述者为简·爱,文中的受话者则是读者,真实的小说作者为夏洛特·勃朗特。

如果把这个分析模式放在这部电影里,可以得到一个非常有趣且少见的关系网。《擦》的主人公是晨风,导演是蝉鸣知了(本名陈峰),饰演晨风一角的演员为蝉鸣知了,导演按其自身经历撰写剧本,后期剪辑同样是导演本人,这就让电影的创作脉络乍一看像是一个复杂的多时空交织的虚实网络。

如果择开来看,以虚和实作为分界,现实中发生过的找投资事件是电影故事的创作起因。电影在一开头就给出了更为具体的原因——晨风以叙述者的角度做旁白,向观众解释了为什么想要拍“这部”电影。

五年前一个傍晚,他在自家的窗户边看到两个醉酒的女生,被眼前“美的画面”所吸引,于是开始着手构思。出现在电影开头的总结似的片段会让观众意识到晨风已经处在“现在”,试图给观众讲述的是他的过去。

之后电影以分隔清晰的多个段落按照顺序的时间线串起整个故事。段落主题大致分为晨风找投资、谈崩投资;晨风总结失败、陈述自己对电影的看法;晨风做和《乡愁》元素有关的梦;晨风超现实地展望未来的自己。

细致拉片过后,我把电影分成十七段,六段是投资相关,七段是梦境,两段是和摄影工作室的朋友聊天,一段是回家寻求帮助,一段是结尾。

片中晨风总共拉了六次投资,在我愿意相信这些内容是取材于真实事件的基础上,尽管背景和真实经历吻合,我认为很多段落中人物的对白经过了统一地戏剧化加工,是架空在真实经历之上、编剧为了实现话语集权突出矛盾而特意设置的。

例如在第一次寻求投资时,高级员工Polo衫男(后面可得知是秦总)提点晨风要有“小姑娘”才能讨老板欢心,进而搭线投资事宜。之后晨风见到曾是演员的魏导,魏导带他参观了自己管理的演员培训公司,并告诉他摄影棚他可以随便用。

摄影棚里一群年轻女孩像白菜一样摆成一排,另有两个女生在靠墙排练粗陋的戏码,其中能被看清脸的女生努力表现着脸谱式电视剧演技。

有意思的是,整个场景魏导和晨风都没有出现在画面里,让看似隐晦重提“姑娘”的桥段变为演员培训的生态现状和观众的直接对话。这样的处理方式在之后出现了很多次。

回家的晨风用电脑观看《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里豆子和投资商喝酒的片段,被一群陪酒女围绕的豆子不堪重负。这样对照现实、明贬暗讽的设置在电影中反复出现。

之后晨风联系演员经纪,找到了几个合适的女生。在和土老板们见面前晨风特意提醒长相最好的女生不要加老板微信。

把女生带过去前,再次出现的Polo秦总俯在晨风耳边悄悄地说些了什么,并给了他一叠钱,场面突然变得像皮条客在和客人结款,而拉皮条这个词也在之后重复出现,在晨风口中变成其辩论电影的论据。

这些场景真实到仿佛让人置身其中,就算没有过影视从业经历的人也能从中感受到中国社会的人情冷暖,普通人努力又笨拙的求生姿态让他们的希望顺着抛物线降落在中空地带。

晨风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拍电影的梦想,想过会很艰辛,却没想到社会人的苦如此难咽。但是在别的投资的片段里,却又出现了一些失真段落。

在第二次投资谈判中,耿总劝晨风按照《擦》demo的形式转行做网红,遭到晨风的强烈反驳。此时的耿总,像是一个功能性人物,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给晨风机会好让他解释他认为的电影是什么。耿总不会打断不会认同,也不会参与真正关于电影的讨论。

这整个对话一边是自说自话,一边是闭耳不听,从而用愚蠢引发下一段长篇大论。在晨风那一大段不疾不徐的解释和自白之后,耿总终于试图找寻两人关于电影的共同话题,抛出《霸王别姬》这根橄榄枝,如果晨风顺着爬上去,也许梦想的电影已经拍成,就不会有现在这部电影了。

晨风指出《霸王别姬》不是最好的大陆电影,并认为如果要合作,作为投资方的耿总需要完全明白他的电影是什么,否则他们任意一方都有可能沦为阿谀奉承的小丑。

随后两人到室外抽烟,耿总以电影预算太低的理由拒绝了晨风,晨风没有多说话,反而和气地谢过他。也许这一切是真实发生过的,但处处显露着不可思议和肉眼可见的虚假。

耿老板是追求热钱的愚蠢金主的典型形象,且还是温顺的愚蠢。一个唯利是图的人,听别人夸夸其谈自己丝毫不感兴趣的艺术,不可能做到保持友善听完整段话。

纵观《擦》全片,导演在拍摄两人对话时始终没有给侧机位的双人镜头,永远是单人正反打,当晨风开启话匣子大段大段的叙说,实际是在给观众灌输,并没有起到和角色沟通的作用。

然而晨风付出的所有努力不就是为了进行一次有效的沟通,达到自己的目的吗?由此不难看出有时晨风像是一座故意隔绝自己的孤岛。

影片中导演(同时也是现实中的导演)的困难来自于无法开拍自己梦想中的电影,但比起理想失意,更让他痛苦的是无处觅知音的孤独和放逐感。时间长了好像已经习惯一个人在电影里游荡,成为电影之子从此就是离电影最近的人,有了电影不离不弃的陪伴,从此不会再孤身一人。

但是蝉鸣知了没有和自己挣扎的内心自洽,他渴望找到“不可能”的那个人,即使他已经知晓结局。我一度对充满希望色彩的片尾有些迷惑,因为我在片中没找到晨风重拾信心的线索。

难道是因为最后做的梦,提灯寻物的自己看到奖杯和电影剧本,从梦中意象的潜台词和信仰大师的文字符号得到提示,让他坦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系统整理完导演给出的脉络,我发现晨风不曾失去过信心,对电影圈大环境的一分厌恶必然伴随着一分热爱,爱与恨彼此交杂在一起,已经无法被解释清楚。

真实作者蝉鸣知了为了不让个人意志受到伤害,在电影文本里构建了一个不立体却单方面丰满的隐含作者晨风,他内心对电影了解万分,为了理想不愿折腰不会放弃,以敌对的身份和批判的角度抨击这个只认钱不识人的坏时代。

单一的态度导致出现了无法避免的过剩的自我意识,我很难不认为晨风是一个极度自恋的人,闭环不只出现在创作中,还出现在思维模式里。封闭能够消除复杂情况,提纯电影的风格和主题,从而为电影定下主调,最后晨风生产了属于他自己的电影产物《擦》。

在过去和现在,晨风重新经历了蝉鸣知了所遭遇的挫折,并把这些经历个人化,电影的旁白和画面上出现的文字写作来自两个人,有时真实作者会用总结陈词般的短句在为章节画下句点的同时隔空安慰隐含作者,现在的眼光和以前的影子交汇,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导演蝉鸣知了把自己的个人意志让位在影片结构、构图和剪辑里,他藏起迷茫和犹豫,观众只能在影片乐观的气质上窥探出某些端倪,因为乐观的人往往会在认清苦难后继续前行。

金融市场中索罗斯发展完善了反身性理论。反身性的意思是投资者会根据掌握的资讯和对市场的了解,来预期市场走势并据此行动,而其行动事实上也反过来影响、改变了市场原来可能出现的走势,最终令市场产生“偏见”,失去理性和有效。

如果一个电影作者想要让观众百分之百的了解自己的想法,不能一味去填充、给予观众实在的“真”,很多时候创作者追求自以为的真的执念其实是自己粉饰现实的过程。要尝试编造远离平凡现实的假面,用困惑去消解误会。

观众也在思考,给观众空间和时间与你一同在精心构筑的影像里探索,就算不能互相理解,也能保持一致的体验。创造相同的经历是极为困难的事情,需要电影有高完成度和精准度。

最后我想说《擦》有一些很有记忆点的扎眼的符号。多是在黑夜的室外空镜转场和室内螺旋的楼梯空镜让我从建筑风格上感知上海的新潮和老派。面馆永远在播放电影产业新闻,虽然主角不在意这些新闻,但创作者在提醒观众放眼大环境变化。

前后工整对仗的摄影工作室的聊天段落设置的非常合适,在片头出现时像为即将远行的马车装上货物,结尾则像到站后把货从马车上卸下来,因此我觉得电影的“第二幕”在此结束,删去回父母家借钱的段落,保留超现实的结尾,会更紧凑。

简单的少机位设置让画面化解了部分段落的冗长感。反复出现的《乡愁》背景的梦境像润滑剂般调节了电影的情绪,并把导演对自我才华的迷信和对权威大师的迷恋推上高潮。

我恰好在前不久重看了《乡愁》,秉烛穿过温泉的戈尔恰可夫已然和故乡分离,仍然心甘情愿地注视在泥沼中沉沦的国度。塔氏是爱人类的,当一个人爱上人类,所有的故乡都将变作异乡,再也无家可归。我觉得把《乡愁》作为彰显个体独特性的符号,并不合适。

乡愁

作为拧巴的人活在世上,会比一般人背负更多,无论隐含作者晨风能够被观众接受,真实作者蝉鸣知了已经为实现自己的电影梦踏出了第一步。任何人都拥有追求梦想的权利,希望有梦的人在逐梦的路上能拥有自由的力量。

 3 ) 一道扇向中国电影产业链的响亮耳光

普罗大众对电影圈的认知大概只是明星和娱乐圈新闻,即便是写了几年影评的我,对整个电影制作流程的了解也相当粗浅,到底电影如何被制作出来,又是如何在影院公映,很多圈外人对此几乎一无所知。第一次看《擦》的demo,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一个上海的朋友发给我一个链接,说这个导演的东西她还挺喜欢,我把那个demo看完,制作很粗糙,甚至有点像ppt,但能看出导演用了很多心思,里面对电影圈的各种乱像极尽讽刺之能事,让我觉得搞电影更像是在做楼凤。 到西宁那天朋友说蝉鸣的长片入围了,第一时间加了微信约着看了他的片子,来的人不少,基本都是电影公司的人,影片放映途中有人陆续有人离开又不断有人进来,小小的厅几乎满座,中途不时爆发各种笑声和掌声。 不得不说蝉鸣知了很有上海人那种幽默精神,明明是一个为了拍电影去找钱然后找不到各种碰壁还迫不得已跟各种傻逼打交道的悲伤故事,却活活让观众在前边大半部分笑得合不拢嘴。但是片子的最后我是笑不出来了,虽然我不是导演,但同为创作者至少在某些层面可以窥见这些嬉笑怒骂背后的无奈和酸楚。

这部片子可以看作是几年前那部片子的扩张和延伸,从影像中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整个电影圈的各种令人啼笑皆非和匪夷所思的乱像,每一个细节都让人觉得又生气又想笑,毕竟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什么事情比观看别人窘迫的情态更能让我们发笑的事情了,从卓别林时代到现在,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过。最后当男主为了拍电影准备将与奶奶共有的房子拿去抵押借款而跟父母摊牌时举重若轻的态度和影片中母亲默默流泪的画面互为镜像,相信看过这一幕的人心中多少都有些酸楚。 影片里导演毫无保留地表达了自己对塔可夫斯基、戈达尔、阿巴斯等殿堂级电影大师的仰慕和钦佩之情,不光提现在文本念白里,也体现在影像中,其中几段梦境的戏非常好,从这些片段中我们明显能察觉到这些部分致敬了老塔,视听语言相当有表现力,美中不足的是片子在这些影像的后期处理上依然有进步的余地,相信如果拿到更多钱这部戏的影像美学会更加出色。 导演本人亲自出演了男主角,表演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所有的事件均来自于导演个人真实地经历,也算是本色演出,后来在闲聊中偶然得知,连那些资方也是导演找生活中与角色比较贴合的朋友倾情出演。个人感觉片中男主自说自话的戏份有一点赘余,若是少一点牢骚话可能片子呈现出来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电影里有很多关于法租界的镜头,两次去上海都住在复兴中路附近,那些逼仄的街道和两旁法国梧桐令人印象深刻,那些老建筑的一砖一木都焕发出旧日的华彩。可惜由于制作成本掣肘,片里对法租界老建筑的影像呈现依然有限,希望导演早点拉到投资拍出来。 影片结束后,我因为肚子跟导演告别后就跑去方便了,影院厕所不大,我拉屎的时候外面还有人在等,从聊天中得知其中一位所在的公司是给《流浪地球》做后期配乐的,他们在等我拉完这泡屎然后进来拉一泡新的屎。

 4 ) 我从未看过这样的电影

看完了片子,又把所有影评看了一遍,的确,在制作上有不足,有些台词没声音,但是我觉得我很主观的说,我从未看过这样的电影,想起了最早在杭州看过一个美院导演拍的,用电影反电影的短片,以黑场字幕视频来反抗电影。导演的一种表达,说自己代表,中国当代艺术电影的困境,很多主观的表达,心中的想法,散文式的日记,一种用电影无声的呐喊。

 5 )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多少年前,中国足球队还被称为“亚洲强队”的时候,许多人为这个14亿人口的国家欠缺11个会踢球的人而痛心疾首。当时央视体育频道几乎就这个问题从所有角度进行了分析。“缺乏基层足球人口”“联赛职业化不足”“足协腐败”“市场太小”等被认为是症结所在。于是许多俱乐部开始下沉基层成立少年队,许多房地产的、游戏界的、互联网的大佬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投下重金。反腐风暴席卷足协,诸多蛀虫被拿下。政府和民间可以说是多管齐下,撸起袖子加油干。

20年过去,中国国家足球队连“亚洲强队”都算不上了。

中国影视的投资环境就是这么个情况。可以说,还有关于各大平台的骚操作还没提。估计碍着发行要依仗诸位,编导就没提。中国影视不缺钱、不缺人、不缺文化土壤和市场,硬件、软件具备,同样也不缺国家的殷切期望。

可20年过去了……

原因在电影里只说了一半,不专业的投资、不专业的市场和评价体系,不专业的监管。但还有另一半,就是充斥着市场的“电影之子”们。

一句话我是要先说的:我理解导演用这股怨气作为开头的动机可能不是他的初衷。

首先,这部片子充满了对岸的影子,初看时还以为是《大佛+》。这是中国电影走到今天的畸形生态。在众多有情怀的电影人投告无门的情况下,他们只能转向对岸的电影节。对岸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经验,他们利用自己的先发优势,建立了国际影视发行渠道,利用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名号。把中国底层电影人当“人猿泰山”一样包装出去。前有贾樟柯、娄烨后有毕赣。他们利用金马奖这个平台,从创投、制作、发行、评奖一条龙的把中国电影人包装起来,同时为台湾影视人找到了一条曲线掘金的道路。中国电影人就像白猴子一样,被他们一路吹到国际上,利用中国电影人的身份,却出的他们的名。如是借此为跳板,进入中国市场。所以,我们看到的这些蜚声国际的电影无疑都有对岸的影子。

说回电影。片子里常有提问“什么是电影?”我始终觉得不是塔可夫斯基、戈达尔、费里尼等人叫电影,好莱坞就不叫电影。不是你拿个镜头晃着拍、长镜头才叫他妈艺术,正反打就是boring。同样的,不是说,赚钱的电影都不是好电影,赔钱的电影就都是艺术片。这是中国一些电影骗子编出来假装清高的借口。电影说到底是一个贩卖梦想的生意。在苦难的岁月里,人们靠它渡过了漫漫长夜。在富足的日子里,人们靠它体验情感。他运用镜头语言和演员来向观众表达,寄希望于触动观众,而不是你个人的事,拍个人的想法的片子叫VLOG。王小帅曾说过,“电影不是骂‘入肉你妈的,社会‘就行了。’’”

不是没钱就拍不了电影。很多导演总觉得要有钱才能拍,为什么?租器材、打光、收声、演员、录音、场记、后期,都是钱。废话!有钱谁还用你呢?有一部电影叫《王牌制片人》,里面讲述2个小镇青年自己拍怪物电影的故事。这可不是搞笑,大卫林奇最近就说过,最好的光就是自然光。《橙色》是用iphone5s拍的。新浪潮电影的特点就是非专业的演员。不是说没钱你就拍不出电影,说的是这股子心气,喜欢电影就别想着去哪找钱,就想着怎么没钱把电影拍了。有趣的是,中国国际获奖的这些电影导演,真的给他们钱,他们反而不会用,纷纷都倒在了钱太多的问题前。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根本就做不出大盘子。

本片有太多对岸电影的元素,让我不觉得这是一部大陆电影,反而更像是导演被骑劫的一部空壳电影,类似《地球最后的夜晚》。看不到导演的意图,就是现实好难过、梦境真美好的交替。梦境的隐喻场景还大半来自老塔的电影。可以算是标准的影视专业毕业作品,但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电影。

去年和一个影视公司的策划聊天。她指点江山了很久,为中国影视的前途而扼腕叹息,为影视质量和影视人员的傻逼而愤慨。但最后她说,“我可不要当编剧,编剧掉头发。”提人谁都会,戈达尔、费里尼、雷内、黑泽明、卡赞,一提一大把,《电影手册》百大经典电影没看过还可以背名字。电影最后,导演开始了苟且的生活,我不觉得他能拍出什么好东西,能拍好东西的人在哪里都能拍出好东西,拍不出好东西的人,拿多少奖也还是那个样。

 6 ) 它有独具一格的“井下美学”,就凭这点,它就是优秀电影。

一部很棒的电影,非常喜欢。虽然它有自传体“自恋”的通病,但它非常独特,有少年愤怒般的赤诚,有强悍的生命张力,更有独具一格的“井下美学”。

1.强悍的生命力。

即使低贱如“狗”,最后也绝不妥协,反抗就是成功。主人公最后还做成了,在灵魂将要溺亡之际,完成了一次自我救赎。而生活中大部分人在二十多岁就死了,只是七八十才埋了。

2.独具一格的“井下美学”

一直因缺钱与“老电影观念”被困在电影planA中,最后因没钱、对恶臭环境的报复、对逼仄命运的抗争与纯粹的艺术冲动,选择了planB。 现实因素启发了作者坐井观天的拍法,这种形式又与电影的表达相契合,足够自洽,自成一体。“坐井观天”式的视角,既是对阶层、制作与生活等等壁垒的写实,又是隐喻;章节式叙事,有力编织了各个形形色色的人物;人物间各种“错位”式对话,人物对位镜头、对话中插楼梯等各种空镜头,展现了对话的错位,尴尬地想逃离现场。

3.自传体创作的通病——自恋自怜。所以,对自我剖析要再袒露,对他人洞察要再深刻。

1)人人有恶,人人有罪,创作者也不例外,创作者要在作品中真诚的袒露自己乖张与残缺,方能实现自我救赎。男主逼逼叨叨,怨天尤人,不管妥协,不断一无所有,有环境的问题,也有他的不够“会来事儿”,如何批判这种会来事儿呢?我也不知道。比较感动的是最后回家要钱,母亲哭了,镜头拍了他走后的椅子,男主对“啃老”有愧疚。

2)真正的信仰是在质疑中完成的。其实电影一直有一条暗线,男主与自己对电影信仰的质疑的斗争。作者不断引用电影名人名言为电影理想正名,这些行为潜意识里暴露了对自我电影才华的质疑。如果能把这种“自我质疑”用有冲突的内心戏呈现出来,那电影的艺术性将会大大提升。作者总在鄙视别人,但创作者最大的敌人一定是自己,不论拍与不拍,他都要说服自己。

3)创作者无法对他人进行全景式的展现,但创作者应该尽力去以小见大的全景式展现他人,这是对艺术的允诺和责任。人人都很可耻,人人都卑鄙,但人人又都很可怜,不可能只看一面。但是揭露的程度有多深,因创作者功力不同而不同。

4.又想起了文艺青年自传体电影杰作——努里·比格·锡兰的《野梨树》,真是值得学习的好电影。

 短评

导演是在讽刺自己吗?“满腹经纶”(嘴里、桌子上、墙上各种大师)?“道貌岸然”(说着想拍一部自己的电影,却拍出来这么个鬼,急切地放出影片想当网红,引来关注)?我觉得在没有天才的情况下,与其这样,不如行动起来,学点东西。比如tvb编剧贾伟南,看他的微博,他出门就辗转各地看歌舞伎、音乐剧、戏曲、电影、展览,在家就古今中外各种读书。反观这部电影,与其说“革命尚未成功”,不如说“同志尚未努力”。

6分钟前
  • 停云
  • 较差

看評論下面的豆瓣文青一個個急的,你們不是也構成了電影的一部分。

8分钟前
  • 李秋雨
  • 推荐

很欣赏这种对当下现状“伤敌趋于0,自损接近无穷”的反套路式反讽自嘲语调,直接就把我给“带进去”了。整个片子基本是靠旁白引领、“伪纪录短视频”架构,所有东西也都袒露在面前。有趣、流畅、实诚,当下国内独立小片可称作“美德”的特质还真是整了个一应俱全。但如果更严格点,只是有趣、堆砌情怀,还是不大够,不过相信导演自己早已罗列出本片的上百缺点了,我就不来添砖加瓦了。

10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大一学生作业的视听语言能力和剧作能力,频频出错的迷影梗,这些都像极了当年的自己。

12分钟前
  • 冯凝
  • 还行

没带任何先入为主的观点去看这片,看到最后还真踏马有点感动,甚至做出了点卞之琳《断章》的诗意。不觉得是行为艺术,也不觉得粗制滥造,肯定有一部分猎奇元素,但也没有在讽刺或抨击电影节体系。是绝对经不起拉片的电影,毛边海了去了,但是听导演在片中讲话,还是有好多瞬间被情感充盈。那种感动是对电影的狂热,是《艾德伍德》或者《灾难艺术家》。但身在其中的蝉鸣知了,拍出的显然是《忽男忽女》或者《房间》。影迷之上,工业之下,一个普通导演,一个自以为是但可能没有才华的导演,是如何坚持完成这件事的——不管成没成,这事儿听起来就挺牛逼的。那些尴尬的自吹自擂和自鸣得意,最后慢慢在电影之子到电影外围的自嘲中被消解。一部献给影迷更献给自己的处女作,谁又不是这样傻逼呵呵地爱着电影呢?

16分钟前
  • 晚不安
  • 还行

“我?我不是电影工作者,也不是电影从业者,我是电影之子。”“傻逼。”

17分钟前
  • 无极乌龙
  • 还行

对我个人而言最感动的瞬间是影片中短暂出现了两次的空镜头 那个被挂在晾衣绳上的戛纳帆布包 想起每年戛纳过去之后 同学们都会有意无意地背着最新的戛纳包去学校 或者在地铁上看到有人背着 就知道这个人是做电影的 这是每一个做电影 想做电影的人的那一点小小的傲娇

18分钟前
  • 弗朗索瓦张。
  • 还行

昨才看完上海蝉鸣知了自导自演的处女作《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查看了豆瓣评分才5.9分,很意外,不至于这么低,我打 7.5分。片子很多方面比我厉害,比如台词功底,节奏把控,声音和摄影不用说,我片子太粗糙。观众看一个片子的评论和反馈常根据自己口味,成长背景,从事行业等相关,题材可能不如我片子讨巧。我个人觉得观赏性很强,可能本片道出近几年电影行业现状和生态,这也有可能跟我曾拍过一部剧情片《矮婆》,遭遇了部分跟本片主人公一样的遭遇,所以很有共鸣。

23分钟前
  • 蒋能杰
  • 推荐

分了三次才看完。矫情有度,自恋难道就可以无度么……导演出来解释影片结构和视听构思那段的自指性还是有些意思的,从那一刻起片子才算变得可看,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前两次实在是看到忍不住要关(顺便说[乡愁]里送蜡烛的是诗人……我真的不知道是导演故意的还是没看明白还是在自嘲)。所以影片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把一个完全是喜剧的题材搞得这么无趣,当然可以不是喜剧,但问题就是调性一直在大范围地摇摆。就不说[灾难艺术家]了,关于偏执和坚持,导演看过[昨天]吗?

27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我笑伤了 类型上不加喜剧吗 有理解但惊讶导演怎么会把内心想法这样和盘托出 完全是“擦一擦我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 还有什么影评能抵上这样躺平任嘲的自我解剖//赤诚 愚蠢 一根筋 不专业 自视甚高 顾影自怜 蔑视他人 嘲笑艺术电影之外的一切 沉重的金棕榈包袱 和永远筹不到的资金 这些都眼熟得不行//拍电影太难了且满腹光影视听经论百无一用 确实好气又好笑可怜又可悲 太难过了导演//观影太多看书太少//其实是我能活下去我的电影才能活下去 也总觉得我会陷落到这样没有出路的终极迷宫里 并且对此刻的自己毫无信心//只是迷影也挺好的//说是作者属性的《逐梦演艺圈》挺对的

32分钟前
  • YiQiao
  • 还行

纠正导演几个错误读音:沧海一粟(音素),不是粒。句读(音逗),不是毒。嘈嘈(音曹)切切,不是造。有点黑色幽默,有点荒诞,这是既是盛世,又是“盛世”。一个人不应该想太多,拍电影就拍电影。道不同本来就不相为谋,做了妓女就不要想着立贞节牌坊。破釜沉舟,置于死地而后生。

35分钟前
  • 梅花野老
  • 还行

祝电影之子早日手捧金棕榈

37分钟前
  • 乐高本高
  • 还行

《上戏毕业的人在干什么》?其实还是蛮可爱的,唾弃商业片的豆瓣迷影愤青,满嘴老塔达内,连做梦都是《乡愁》的电影「之子」。坚决划分界限的清高,也自嘲度日的窘迫。寒冬的上海,飞雪扑在戛纳金棕榈的美梦之中。我们的电影行业,有这般心气的影人是不是还需要多一些呢?

38分钟前
  • 无糖吐槽
  • 还行

整体看了以后感觉还是比较差,毫无电影感,也说不上是电影,恶搞也不专业,就是一堆矫情事和矫情话,我觉得这种片子拍最多5万,其他钱到底花在哪了,很让人迷惑。主人公也是这个畸形行业浪潮的畸形产物,出口就开始装逼,有点不尊重女性,各种看就异性就春心荡漾,还当创作灵感,还把女性用做交易资源,实在是恶臭。电影是奢侈的艺术,别人不会为你的伪艺术买单,你知道大师不代表你就是大师,你只是附庸风雅的跟风狗🐶。空洞,讽刺流于表面,流水账,但还是体谅导演的不容易。

41分钟前
  • 河堤上的卡夫卡
  • 较差

资本操纵市场的环境下,电影创作者寸步难行,这种怪圈真的太感动身受了。不过环境是死的,人是活的,执拗自己是“电影之子”,嘴上说着为电影奉献一切却连一点变通都不肯,这也是片子拖了五年的原因。当然这里存在纯粹性的问题,晨导觉得如果我变通我拍得就不是电影,我无话可说,作为家境普普通通的人来说,你想做电影,在中国,通常要懂得委屈,懂得隐忍,懂得世故,懂得展露,然后媳妇儿熬成婆才能有机会,注:也只是有机会而已,毕竟普通人也不是家里在上海有房子的条件。晨导是真能死磕,也不敬佩也不鄙夷,人生只有这么数十载的光景,如何实现梦想很重要,磕能磕出来就去磕,磕不出来只能绕一下。但喜欢电影的人会永远喜欢电影,哪怕他放弃了。四星支持一下作者的不吐不快,这种声音十分可贵了。

45分钟前
  • 东北洪常秀
  • 推荐

不耐到同情。前一个小时,心想又是年轻电影人面对“艺术vs商业”的陈词滥调,充斥着小资文青的清高和感叹,对互联网和网红的不屑,仿佛看到伊能静在夜总会读张爱玲,看见谁都觉得是俗人。看到后半,转念很同情。很多人的怀才不遇,可能是无才可遇。这片子是绝大多数挣扎却平庸的电影青年发泄出口,他们从学院毕业,受到各国新浪潮的感动,将戈达尔和塔可夫斯基视为明灯,满脑子“电影是24格真理”,意图成为中国的xxx,化身中国电影美学的一阵新风。自诩蒙尘明珠,却不自觉被电影节逻辑所裹挟。哀叹生不逢时,渴望完全自由表达,又对所处创作环境感到压抑。整部片满满抑郁不得志,到处都是“明明我比这些人更明白电影是什么”。那自己对电影表达的思考呢。对了,阿巴斯也是拍了100多部广告片后受到赏识的,才真正踏入伊朗电影界的。

46分钟前
  • 真理洒落
  • 较差

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这部电影够现实。数字影像的质感观感上更像索德伯格的《高飞鸟》《失心病狂》,看着人们的脸,吃饭的脸,讲话的脸,满是僵硬的表情。当然离塔可夫斯基够远的,但老塔一开始不也只是苏联体制内的导演,翻拍一些作家的科幻小说和现实小说,但其诗意的风格让他文学改编的电影在全世界获得了关注,一个国际知名更放飞自我的作者诞生了。“物质和精神”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矛盾,但电影生产也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种表现,也跳不出将精神生产为一种产品的循环,即使是戛纳,它培养了一群导演和一群有独立精神的创作,最后只是把戛纳的品牌继续做强做好,吸引赞助商的眼球。它也不是一个“唯情怀”的圣地。一个有情怀的创作者最终无法忍受如此物质的时代,用电影表达自己的声音,这是一种可贵的立场。电影是表达立场的媒介,蝉鸣知了加油!

47分钟前
  • 吃电影的番茄
  • 推荐

总觉得、现世欠电影一个公道,希望能、把电影还给电影。

50分钟前
  • 蝉鸣知了
  • 推荐

认真就输了。整部电影如果采用反讽的姿态,可以加五颗星。

53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这么有趣的电影还得口舌之战4小时也没选入主竞赛,某节那些难看的电影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54分钟前
  • 過期罐頭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