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叶塔

HD中字版

主演:埃玛·苏亚雷斯,阿德里亚娜·乌加特,丹尼尔·格劳,茵玛·奎斯塔,达里奥·格兰迪内蒂,米歇尔·珍娜,佩拉·卡斯特罗,娜塔莉·波萨,苏西·桑切斯,华金·诺塔里奥,普利西娅·戴尔加多,布兰卡·帕雷斯,萝西·德·帕尔马,莎拉·希门尼斯,拉蒙·阿吉尔,托马斯·德尔·伊思塔,玛丽亚姆·巴奇尔,阿古斯丁·阿莫多瓦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语言:其它年份:201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胡丽叶塔 剧照 NO.1胡丽叶塔 剧照 NO.2胡丽叶塔 剧照 NO.3胡丽叶塔 剧照 NO.4胡丽叶塔 剧照 NO.5胡丽叶塔 剧照 NO.6胡丽叶塔 剧照 NO.13胡丽叶塔 剧照 NO.14胡丽叶塔 剧照 NO.15胡丽叶塔 剧照 NO.16胡丽叶塔 剧照 NO.17胡丽叶塔 剧照 NO.18胡丽叶塔 剧照 NO.19胡丽叶塔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胡丽叶塔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胡丽叶塔(阿德丽安娜·尤加特 Adriana Ugarte 饰)和苏安(丹尼尔·格劳 Dani Grao 饰)相识于一列疾行的火车之上,之后两人相爱,结婚,生下了可爱的女儿安蒂亚(布兰卡·帕雷斯 Blanca Parés 饰),一家三口生活在幸福美满之中。某日,胡丽叶塔和苏安发生了争执,苏安一怒之下扬帆出海,却遭遇了风暴丧生海底,绝望的胡丽叶塔患上了抑郁症。  安蒂亚和好友碧亚(米歇尔·珍娜 Michelle Jenner 饰)共同照顾着魂不守舍的胡丽叶塔,一晃眼就是很多年过去,虽然胡丽叶塔的病情渐渐好转,但她对女儿的依恋和依赖却越来越深。在十八岁生日那天,安蒂亚不告而别,从此下落不明,胡丽叶塔在愤怒、委屈和惊恐之中疯狂的寻找着有关女儿的蛛丝马迹,但始终都是徒劳。三国志:关公(下集)红与黑(1997)凯尔经的秘密光2018天大地大太阳之子1986零号之日漂亮朋友七大罪 怨嗟的爱丁堡 前篇潮游记再见东京蝴蝶2021双面千金坎特伯雷故事集成长的烦恼第四季美国大兵菲尔来蹭饭第四季江湖了断野兽的本性八千里路行尸之惧 第三季斯通豪斯普西芬尼之泪玩偶奇兵疯魔鲁智深风语春暖花开1960一起同过窗第一季利勒哈默尔第一季查理·布朗,你是谁?黯然失色青春突击记忆森林你已藏在我心底反击 第三季吉米・布莱克史密斯的圣歌法外之徒第二季你好神枪手高十

 长篇影评

 1 ) 那些逃离的女人们,哪里又是终点呢?

(文/杨时旸)

胡丽叶塔在自己的前半生中,不断地“失去”,失去母亲,失去父亲,失去丈夫,又失去了女儿。这其中,有些是因为亲人亡故,有些是因为自己主动逃离,而有些则是某种程度上的被他人厌弃。这些“失去”以一个个段落的形式发生于胡丽叶塔的生命之中,有些看起来无关紧要,有些则刻骨铭心。最终,这些抛弃、逃离与躲避,让胡丽叶塔这个角色逐渐脱离了个体本身,演化成为了某个时代中整体意义上、普遍的女性角色的代言,她的孤独、找寻和迷惑,成为了一种哲学探寻和对于自身身份的拷问。

据说,最初这部电影的名字叫《沉寂》,后来因为和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撞了名字才改名为《胡丽叶塔》。其实,无论哪个名字都不如这部电影的原作《逃离》更为恰当。《胡丽叶塔》改编自爱丽丝·门罗的小说集《逃离》中的几篇故事。在那些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之中,门罗的作品总散发着一种家常琐碎中的惊心动魄,那些表面上的安宁和内心深处的风暴,以及向往未知和逃离桎梏的愿望,都弥漫在那些短短的故事中。而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在电影中把这种特征展露无虞。阿莫多瓦特别善于处理某种带有稍许神经质的悬疑感,那些层层递进的弦乐和画面中各种带有象征意味的重重拱廊、窗外的大海都在氤氲着不安的气氛。他用这样的方式,把生活中沉闷又令人心碎的别离演绎得悬念迭起。有时,它会让你想起他之前那部著名的《吾栖之肤》中的感觉。

《胡丽叶塔》的故事主线其实非常文学化,胡丽叶塔已入中年,即将离开马德里去和男友开始崭新的生活,她想忘掉这里的一切,不再回来。但是在街头偶遇了自己女儿儿时的一位玩伴,说起不久前在国外碰见了自己的女儿,这让胡丽叶塔改变了主意,决议留在马德里,并且搬回年轻时居住的房子。除了她自己,没人知道胡丽叶塔的女儿已经多年杳无音信。在她看来,女儿和自己毫无缘由的断绝关系,是莫大的耻辱,这是她生命中最深重的秘密。胡丽叶塔在旧居期盼女儿的消息,并开始写那些无处寄送的信件,对女儿写下了一切自己未曾告诉她的往事。

故事就在当下和过去的经历之间切换,你会看到现在笃定的胡丽叶塔年轻时所经历的一切不平静的往昔。门罗的原著中,女性主人公有一种典型的知识分子的疏离气质,她想逃离自己的家庭,寻求某种未知的、与已有经验决然不同的生活,电影中的那种疏离感相比于原著,稍弱了一些。但胡丽叶塔生命中的几次分离,放诸在一起,也依然拼凑出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况味。

当年,胡丽叶塔作为一个年轻女孩,曾经离开了自己生病卧床的母亲和靠农耕为生的父亲,去往远方,研究文学,以代课谋生,然后在火车上邂逅一段爱情。这几乎成为了某种浪漫主义的样本,婚后,她的丈夫因为和自己儿时的玩伴的暧昧关系触怒了胡丽叶塔。一场争吵之后,男人冒着暴风雨中出海,丧命海上;而之后,自己的女儿成年之时,就以去静修为由就此再无音信。

这三场离别颇具意味:第一次,是少女时代的“逃离”,那是一种主动的逃逸,带着某种寻求和希望;婚后丈夫和自己的离别看起来是一场意外,但实则是某种隐藏多年的内在冲突的爆发,当年浪漫的邂逅变成长久的陪伴之后,形成了某种新的桎梏,相较于年轻时从原生家庭的逃离,这一次则代之以争吵,丈夫成为了离开者,而最终以一种惨烈的方式收场;而第三次,女儿则成为了自己年轻时的镜像——以更决绝的方式,切断了所有联系。自己当年的身体逃离但精神在场,她和父母尚有联系,而自己的女儿则阻断了一切,抹除了所有痕迹,她的逃亡显然比胡丽叶塔年轻时走得更远。

从某个角度上看,这时隔数十年的两次逃离成为了轮回和报复,也是两代女性身份觉醒和找寻的殊途同归。这个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无法冲破的隔阂,隔阂存在于于代际之间,存在于生活的迷障,存在于时代更迭的缝隙。一代代女性奔跑和逃逸,得到新生也面对孤独,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最终,那对母女因由一种惨烈的意外原因重新建立了联系,只是,他们的重逢又能否破解隔阂呢?那些奔逃的女性,最终是否会向着他们逃逸的方向折返呢?

 2 ) 影像难以描绘微妙的人心

(电影中人物名字与小说中不同,文中统一使用电影中的人物名字;文中引号内文字引自原文) 《胡丽叶塔》是著名导演阿莫多瓦的新片,影片入围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看这部片子,大多数人约莫是冲着阿莫多瓦去的,而我纯粹是为了门罗。门罗的小说集《逃离》是我的最爱之一。当然,我仍没有完全看懂,但因为实在太喜欢了,想试着写一写。 《胡丽叶塔》改编自《逃离》中的三篇《机缘》、《匆匆》和《沉寂》。影片开头,胡丽叶塔在马德里街头偶遇女儿安蒂亚的儿时好友贝亚,暌违多年得知女儿的消息,让她立刻放弃与男友搬去葡萄牙的计划,又一次开始疯狂地找寻女儿。 女儿安蒂亚在十八岁时离开胡丽叶塔,没有留下任何理由。胡丽叶塔给女儿写信,叙说这么多年的经历,在回忆与现实的穿插中,同时也讲述了自己的命运。

胡丽叶塔在火车上认识了苏安,一个老婆因病昏迷的渔夫。两人一夜风流后,各走各路,胡丽叶塔去一所学校代课教古典语言学,苏安回到海边。之后,胡丽叶塔收到苏安的来信,信中胡安说自己对胡丽叶塔念念不忘。 就因为这封信,胡丽叶塔千里迢迢跑去找胡安。女佣告诉她,前一天苏安的老婆去世了,苏安现在正在另一个女人家里。女佣明说胡丽叶塔应该走了,可胡丽叶塔却留下了,一直到多年后苏安因海难去世。 胡丽叶塔为什么没有走?她在授课解读神话人物尤利西斯时,已经给出了答案。尤利西斯放弃了一切,重投大海,面对种种挫折与磨难。他渴望的是冒险,是未知。胡丽叶塔也是如此。苏安对她来说,代表了大海。 后来,胡丽叶塔发现苏安出轨,与他大吵了一架。气头上的苏安乘船出海,再也没有回来。此时,女儿安蒂亚远在马德里的好友家中。胡丽叶塔来到马德里,向女儿当面传达了苏安的死讯。 苏安的死令胡丽叶塔崩溃。 “她感觉到仿佛有一袋水泥倒进了她的身体,并且很快就凝结了。她几乎不能够动了。”

女儿安蒂亚在好友贝亚的帮助下挑起了照顾她的任务。 两人扶起倒在浴缸里的胡丽叶塔,帮她擦干身体和头发。浴巾拿开,胡丽叶塔瞬间老去了(演员由阿德丽安娜·尤加特换成艾玛·苏雷兹)。

安蒂亚十八岁时,谎称去山里静修,再也没有回来。连续三年,每年安蒂亚过生日时都会寄一张卡片回家,告知胡丽叶塔她还活着。 “那是你猜不出对方的趣味时你寄送的那种卡片。”

胡丽叶塔处理问题的方式像极了父亲。胡丽叶塔曾带着年幼的安蒂亚回去看望父母。她发现父亲将重病的母亲锁在房间里。 “他意识中的某些房间的门关上了,窗户被遮住了——那里面的东西被他认为是太无用、太不光彩,因此也无需重见天日了。” 苏安去世后,胡丽叶塔再也没有回过在海边的家。她心中的尤利西斯承受不住现实的沉重。搬家等诸多事宜都是由安蒂亚出面打理。 在母亲去世后,胡丽叶塔数年没有回家。因为父亲同本是雇来照顾母亲的女佣在一起了。上次回家时,胡丽叶塔就曾发现端倪。她不愿面对,因此选择不面对。 安蒂亚离开后,胡丽叶塔又度过了一段灰暗无边的岁月。之后,她将与安蒂亚有关的一切打包扔掉(除了一张撕碎的照片外),又搬家了。 “这个房间的门总是关着的,这样,时间一长,经过这扇门时心中就可以不再受到骚扰了。” 而女儿安蒂亚的逃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可惜,安蒂亚昔日好友贝亚带来了安蒂亚的消息。胡丽叶塔再一次“毒瘾发作”。她搬回了之前与女儿一同生活过的那栋楼,她开始了疯狂的寻找,她打开了那扇门。

影片开始时的胡丽叶塔还是一身入时的打扮;得知女儿消息后重回原来的公寓,鞋子立马换成了运动鞋(之所以注意到这一点是因为第一眼看到她这一身造型我就觉得哪里不对劲儿,后来发现是鞋子,非常非常的不搭);到最后,她憔悴潦倒,更加不修边幅。波伏娃曾说过,服饰对女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可以使女人凭借幻觉,同时重塑外部世界和内在自我。 影片末尾,胡丽叶塔再次碰到了贝亚。贝亚说出了实情。原来贝亚和安蒂亚的关系超出了友情,而胡丽叶塔对此一无所知。

帮崩溃的胡丽叶塔擦头发时相视而笑的两人和蒙在鼓里的胡丽叶塔

安蒂亚和贝亚后来闹得特别不愉快,贝亚远走纽约,安蒂亚选择到山里静修。多年后再次见面,仍旧不愉快。安蒂亚说自己为两个人间曾经的关系感到羞耻,她不想与贝亚有任何瓜葛。

类似的话,胡丽叶塔在写给安蒂亚的信中也曾说过。

“这东西是你的光辉宝藏。你却不去想它。一时之间你都不会认识到这是你的损失,如今,它已成为你几乎记不起来的东西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 影片的末尾,胡丽叶塔又收到了女儿的来信,这次留下了地址。安蒂亚刚刚失去一个孩子,这使得她了解了母亲曾经遭受的痛苦。而男友洛伦佐一直没有放弃胡丽叶塔,在影片的最后,他开车带着胡丽叶塔去看望女儿。 电影的一处细节暗示了洛伦佐与胡丽叶塔最后会在一起。在等待出海未归的苏安,在等待一走了之的安蒂亚时,胡丽叶塔喝的都是白葡萄酒。

在胡安出事当晚,胡丽叶塔打电话给两人的共同好友,即胡安的出轨对象,爱娃询问胡安下落时,爱娃喝的是红酒。而胡丽叶塔在影片中唯一一次喝红酒,就是同男友洛伦佐一起。

洛伦佐是爱娃的朋友。他出版的一部著作的封面上,印着爱娃的雕塑。胡丽叶塔曾问爱娃为什么要把雕塑做得如此重,爱娃的回答是——

影片对安蒂亚的刻画并不够充分。对胡丽叶塔的母亲的刻画同样欠缺。这使得胡丽叶塔这个人物远不如小说中来得立体丰满。一个人的整体性格是由许多细微,甚至矛盾的小点组成,并不能很好地概括成几大点。而在电影中,为了凸显人物性格,也是因为影像的局限,往往只能侧重几大点,选择描绘人物的几个侧切面(胡丽叶塔为了一封信而去找胡安的理由远比电影中交代的复杂)。这也是我认为电影之所以远不如小说精彩的主要原因。 门罗的语言背后藏着玄机,表面上看似琐细,实则惊心动魄。对人物心理的刻画,精准、老练,甚至狠毒。话里有话,话外套话,将人物描写得“鲜血淋漓”。 比如说,年轻的胡丽叶塔在火车上遇到一名男子的那一幕。男子主动同胡丽叶塔搭话。

她拒绝了他。 胡丽叶塔直接走出包间,走到餐车,遇见了苏安。 这名男子后来撞火车自杀身亡。影片中似是通过这一幕表现胡丽叶塔对分别的恐惧,但有些牵强。而这一幕在书中,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她是永远也无法把自己所犯的这场错误、这荒唐无比的笑话,说给别人听的。要是她真的说了,别人会认为她也太没教养了,太不照顾别人了。而在讲述时,被误解的那一头——自杀者压烂的身体——似乎还不会比她自己的经血更加污秽和可怖。” 类似这种微妙的人物性格是影像难以塑造出来的。这一点,似乎只有文字才能做到。

 3 ) 标准影迷的非标准影评:零零八

在电影院观看了电影《胡丽叶塔》。

亲爱的女儿,妈妈给你讲一个故事,妈妈和爸爸的故事。我和你爸爸是在火车上认识的,当时和我坐在同一个车厢的男人非常令人讨厌,他跟我搭讪,我没有理他。我离开了那个车厢,来到了其它的车厢,在那里,我邂逅了你爸爸。车窗外,我看到了一只奔跑的鹿,突然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那个和我坐在同一个车厢的男人在火车短暂停靠的时候趴到了铁轨上,火车再次开动的时候,那个男人被火车轧死了,我却认为是我对他的抗拒害死了他。我和你爸爸在火车上干柴烈火起来,后来便有了你。时间过得飞快,你慢慢地长大,我却怀疑你爸爸和别的女人有染。有一天,我和你爸爸吵了一架,你爸爸一气之下出海去了,那一天狂风大作,你爸爸回来的时候已经断了气。我没有告诉你我和你爸爸吵架的事,只是把你爸爸如何遇难的事告诉了你。

亲爱的女儿,你爸爸的死讯,让我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我患上了抑郁症。幸亏我的生命中还有你,你的存在,是我活下去的唯一意义。那段时间很快乐,有你的陪伴,我的抑郁症也好转了许多,可惜却是短暂的时光。你突如其来的离我而去犹如晴天霹雳,没有一丝一毫的征兆,你不再见我,你的行踪也成为了一个谜。我越是想见到你,越是痛苦。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远离我,我可是你妈妈啊,你最亲近的人啊。每一年,你的生日那一天,我都会买一块生日蛋糕,上面写上你的年龄,插上蜡烛,流着泪默默想你。蜡烛熄灭,我就把那块生日蛋糕扔到垃圾筒里面。

亲爱的女儿,我终于通过其它的途径了解了你不想再见我的真正原因了。你是在责怪我,是在变相地惩罚我,让我在失去一个亲人的同时,再次失去另一个亲人。你恨我,所以不想再见我。你爸爸如果那一天没有和我吵架就不会赌气地出海,如果那一天没有赌气地出海就不会死,如果没有死你就不会远走高飞。可是人生不能够“如果”,我间接地害死了你爸爸,我也间接地害死了曾经和我坐在同一个车厢的男人。这个世界上的事,冥冥之中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时间稀释着一切,已经十二年没有你的任何消息了,我也想开了,试图渐渐想要把你忘记。

亲爱的女儿,很多年之后,我又遇到了另外一个爱我的男人。人都是自私的,都是不甘寂寞的,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我打算和那个男人离开这个伤心之地。就在我将要离开时,我遇见了你的闺蜜,你的闺蜜向我透露了你的行踪,告诉我你现在已经有了三个孩子,过得很幸福。你的幸福对于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事,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你的幸福更重要的事了。知道你幸福,我的心也好受了一些,然而突然再次得知了你的近况,想要见到你的欲望之火又一次熊熊燃烧起来,这让我再一次陷入了痛苦的沼泽之中。我又收到你的信,你在信中告诉我,你的其中一个孩子溺水身亡了,通过这件事,你说你终于明白了作为妈妈的感受,终于理解了我的痛苦。你终于在信中留下了你的地址,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原谅了我。谢谢你,我现在就去见你。

贰零壹陆/壹壹/壹柒

 4 ) 从女儿到母亲的旅程——导演阿莫多瓦新片《胡丽叶塔》漫谈

每次看佩德罗·阿莫多瓦的电影,都要感叹一次他大师级别的掌控力,同样是将概念转化为故事,再将文字故事呈现在镜头里,这位西班牙电影导演,用他浓郁的色彩,不断的刻画着不同年龄层、不同社会阶层的女性角色们。

他镜头下的女人们,看起来更加立体动人、情感丰沛,即便被婚姻、社会,甚至被命运抛弃,也能在时间的历练后,坚强的站起来,独自回到原地,勇敢地面对过去与现在,重新走进自己的未来。

这一次他的新片《胡丽叶塔》,又一次带领大家走进了女性的内心世界,主要角色的年龄跨度从25到40岁。影片的“揭幕”镜头,是近景的红色“幕布”,其实是女主角:胡丽叶塔胸前的红色衣裙。在导演自述里,他特意讲述了这部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及其重要的含义。

红色的裙褶下,隐藏的是胡丽叶塔的心跳,轻微的呼吸运动,让镜头前的红色褶皱不时颤抖。紧接着,一座手掌大小的陶土雕塑被放到了镜头前,同时也是胡丽叶塔的胸前,然后被她用心的包裹了起来,镜头拉远,我们才看到了影片女主角:胡丽叶塔的全貌,她坐在书桌前打包行李,准备搬家,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导演阿莫多瓦这次要讲述的,是一段有着沉重心事的女性故事,她的心跳成为了镜头里看不见元素。每一次她在镜头中的沉默,她的心脏都在跳动,感知了这一点,再看阿莫多瓦镜头下的女性特写,令人更能感受到她们的忧郁、失望和心碎。这也不难理解,戛纳电影节时,该片的宣传纪念品,就是一枚做成心型的U盘,上面还刻着影片里,男主人公的纹身图样。而导演说,他给到影片原声配乐的要求,也是心跳的感觉。

这部电影同样有关于母性主题,这也是阿莫多瓦的电影里从未偏离的母题。影片中的女主角:胡丽叶塔是古典文学的老师,她曾对雕塑家艾娃说:“The gods created men and other beings with the help of clay and fire.”。而艾娃在胡丽叶塔第一次看到“坐着的男人”雕塑时说:“它比你想象的要重,因为我用金属做内里,用陶土做为皮肤。”。在导演阿莫多瓦看来,女性不仅仅创造了生命,更是她们塑造了男人的一生。影片中,艾娃创造了“坐着的男人”雕塑,而胡丽叶塔则是用一生温柔的包裹它,预示着这两个女人与一个男人共同经历的故事。

在男人生命中走过的女人们 影片中的男主角苏安,是一个在不同女性之间流动的角色,他的前妻死于疾病,他与艾娃一直有着身体关系,后来又在火车上邂逅了胡丽叶塔,在胡丽叶塔怀孕后,与其结婚生子。当胡丽叶塔准备回到学校教书时,家中的保姆对她警言,同样的事情还会发生。

而苏安的纹身,也表述了同样的含义。两任妻子的首字母中间,是一艘帆船,即是苏安渔夫职业的代表,也是他在女人之间游走象征。这何尝不是比喻了婚姻中男女之间的关系,每个男人的生命里,不断的有不同的女人来了又走。当然这是从男性为主的角度来看,由于男性的生理特点,在如今的社会里,即便年过花甲,只要有着一定的生活基础,他们都更容易再一次走入婚姻,不可否认,相比同年龄的女性确实要容易得多,而他们总是在积极的寻找新的伴侣。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胡丽叶塔的老家。病重的母亲只能卧床被关在屋子里,而父亲却与家中年轻的保姆走到了一起,在母亲过世后,还为她添了一个弟弟。当胡丽叶塔回家看望母亲时,特意与母亲同睡一床,共渡了一夜,她感受到了母亲孤独的未来。当母亲在胡丽叶塔的打扮下,衣着靓丽的站在庭院里,看着自己的丈夫和年轻的保姆一起种地玩笑,就只是那样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这样的事情,周而复始的发生,似乎从无改变,也从无例外。

生命中死亡与爱情的对话 影片中一段婚姻的结束,也是另一段婚姻的开始。而更为戏剧性的是,影片中死亡与新生的交替,成为了改变胡丽叶塔命运的关键因素。导演阿莫多瓦说火车是他最喜欢的影像符号,于是胡丽叶塔重要的人生旅途,就被放置在了火车上,在那里她遇到了自己的命运。在这趟列车上,她第一次遇见了死亡,也同时邂逅了爱情。

导演说,这是死亡与爱情的对话,也是生命开始的起点。在这天夜里,一位陌生的乘客选择了在铁轨上结束自己的生命,而胡丽叶塔在自责之余,同苏安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并且在当晚怀上了未来的女儿安蒂亚。同样,在苏安重病的妻子去世的当晚,胡丽叶塔来到他家,晚上与苏安做爱,两人决定结婚生下孩子。在胡丽叶塔的故事里,死亡总是来得令人猝不及防,而爱情总是能安抚人心,直到苏安的意外离去,她才被彻底的抽空,成为了没有灵魂的躯体。

三次别离与三段故事 这部影片的故事脚本,是导演阿莫多瓦根据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的三个短片故事改编而来。爱丽丝·门罗也是第十三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电影的故事中,有着三场重要的别离,分别是火车上的陌生男子、出海前的丈夫、以及出远门前的女儿。而这三个人对胡丽叶塔的一生,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们出现在胡丽叶塔从女孩儿、到女人、再到母亲的三个不同阶段。而胡丽叶塔在经历前两次的离别和追悔后,在第三次见到女儿离开时,才有了对失去身边人的警觉。

可惜,胡丽叶塔一直以来,在与人沟通的部分是逃避和失语的。面对火车上来自陌生人的问候,她冷漠对待,起身离开。面对丈夫的解释和恳谈,她选择躲避出门。而她这两次的逃避,都带了沉重的后果,让她开始后悔自己的行为,以至于整个人彻底的垮掉,从而更没有勇气同自己的女儿提起。

于是,她和女儿之间的沉默和失语,最终也导致了女儿的不解和出走。胡丽叶塔一度彻底的失去了所有,12年后,当她再一次决定面对过去,重新寻找女儿时,她找到了事情的关键。她选择把自己的过去都写下来,写给自己的女儿看,让她知道那些,她早该知道的,自己母亲的过去,弥补两个人之间的沟通空白。

而故事的转折,也发生在胡丽叶塔搬回马德里的老公寓,走在熟悉的街道,遇到故人,进而才寻回了女儿的消息。最终在多年前的公寓地址,等到的女儿的来信。导演阿莫多瓦在阐述中说,他是个相信重复和排演的导演。人们总会在生活过的地方,不知不觉的重复很多相同的境遇,就像生活让我们在重大的不幸来临前,有机会提前预演一样。

重拾对人对话的能力 胡丽叶塔喜欢香草的白色,这本身就是一种抑制情感的颜色,这也是她性格里,压抑情感不善沟通的外延。当女儿为她在马德里租下公寓时,里面是花色鲜艳的壁纸,女儿和朋友都非常喜欢,而胡丽叶塔却说,要把墙纸换掉,最终被她涂成了香草白。而胡丽叶塔在女儿离开后,搬家到了陌生的街区,新公寓里也是白色的简单设计。直到她选择搬回老公寓,看到原来的落地窗里,老旧的壁炉,在经历了三次别离后,胡丽叶塔决定不在逃避,拒绝了和新伴侣去葡萄牙的邀请,开始一个人在公寓里,书写过去,用行动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如今的都市生活和城市家庭里,那些生命中对我们很重要的人,往往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在我们的生命里渐行渐远。这也是影片在试图表达的社会议题和家庭关系。当胡丽叶塔变成了母亲,带着女儿去看望自己的母亲时,她才能体会到母亲的悲伤。而当胡丽叶塔女儿在失去了自己的大儿子时,时隔十二年,她才给母亲寄去了第一封信,表示自己懂得了母亲失去亲人的心情。

在女性的情感关系里,这就像是一个轮回,只有当在生命的旅程里,经历了相似的阶段和情感时,人们才能自然的相互理解,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在这之前,沟通的缺失往往会导致情感的断层。影片讲述了一个母亲被女儿抛弃了十二年的故事,却没有过度的渲染悲伤的情绪。导演说他要表达的是事情发生的本身,而不是去强调事件中的人有多痛苦,因为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周遭不断的上演着。

影片中最佳剪辑的瞬间,也成为了该片的海报创意。当女儿掀起母亲头上浴巾,母亲一下子变成了中年人的模样。而在海报上,是胡丽叶塔自己揭开了浴巾,下方是人到中年被离别命运纠缠到老,有些失落的自己。无论是借助他人还是自己之手,我们就是这样在他人和自己的注视下,逐渐老去的。

阿莫多瓦用这部电影,将三个故事,放到了一个女人的身上,讲述了一个女人在生命不同的阶段里,当身边的亲人都不断的离自己而去,有些是主动的,有些是被动的,你要如何去面对这样的事实,又该如何与他们相处,胡丽叶塔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参考英文资料:Press notes JULIETA 最后推荐《胡丽叶塔》的原声专辑 里面有一首Si no te vas 非常好听 虾米上搜索Julieta即可 2016年10月19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

#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

#新老电影混剪系列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5 ) 一如既往的阿莫多瓦和马德里,中二恋父狂毁所有

作为西班牙国民导演阿莫多瓦的电影,在上映前就能看到市中心公交站,地铁站宣传海报。第一眼看到的时候还不知道这就是阿莫多瓦的新作,却异常显眼,因为在红色的帷幕下苍老的胡丽叶塔就只显露出没有生气的头颅,我的第一反应还以为是某部恐怖片==当然之后知道它就是去了戛纳,但并未获奖的阿莫多瓦的Julieta。只记得看某位去电影节大v评价说,阿莫多瓦老了,但谁都模仿不来他那个调调(大概是这个意思)

一个多月前的某一个下午,百无聊赖突然想到看一场电影,就打开最熟悉的电影院Renoir网站看到了Julieta的排片,2.9欧,加上税也就3点多欧,于是我赶快在网上选了位(还有很多空位)买了票等到八点多走过去。没想到一到点,整个厅都坐满了人,跟往常一样,这个电影院还是中老年人居多(也许年轻人都更喜欢好莱坞类型动作片或干脆在家宅)而这些人也是在片尾曲演职人员表放完之前不会闹闹嚷嚷离席的。和这个国家的年轻人比,这些老人也许更保守但其实更符合我们一直以来对中产阶级老欧洲的“刻板印象”,更有教养,人与人适当的,令人舒服的距离感,对,哪怕是在传说中民风热情开放的西班牙。在马德里这样“大”城市,是的,也许你会撞上“拐角遇到爱”的艳遇(但你心中是充满怀疑和不信任的),在某个酒吧相逢多年不见的老友(你清楚知道几杯酒过后又是离散),就像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一样,但大部分时候城市中的每个个体都是孤独的,疏离感萦绕不去,这时候如果连一向被认作人类社群最坚实的纽带——血缘,都无从依附时,那种恐惧和无助,极度渴望另一个灵魂和自己分享人生是每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和年老的Julieta切身的体会。

故事是典型的阿莫多瓦啊!还有什么比阿莫多瓦的主题更昭然若揭,更明目张胆就差贴张大字报在所有阿莫多瓦女郎脑门——男人是祸害!长得帅的更是祸害!如果你长的不帅不是祸害,大西洋彼岸的学院派老头子会送两个小金人给你!也许《对她说》是阿莫多瓦评价最高,剧本雕琢最细腻一部作品,却不是我最喜欢的,因为女性在电影中是失语的,而且居然退化到“被观看,被欣赏”的地位,而在伦理上也把风险降到了最低。如果《对她说》是圆润的珍珠,那斯德哥尔摩症的《捆着我,绑着我》或充满人心算计再糊一脸宗教的《不良教育》就是宝石原石,从中你能一窥作者激烈的情感和对暗流下的人性的仔细玩味。而所有的这些在Julieta中都没有,是的,故事勉强自圆其说,但也就是一个很作很中二的家庭故事而已。

它延续了阿莫多瓦对色彩的掌控和好审美,即使片中出现了上个世纪祸害全世界,闪瞎狗眼的80年代“流行元素”,在电影中也不让人反感,雪夜奔鹿配合回忆的故事情节更是塑造出一种童话般不真切的意境,从海报上饱和度极高的红黄两色,极具戏剧感的构图也可见一斑。而“父亲”这个角色也一如既往地不讨好,《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那个让人无语的“父亲”,《回归》那个一直没露脸祸害全家的父亲,大帅逼班德拉斯《吾栖之肤》的复仇者形象,都不是什么正面角色。到了这个片子,女主他爸把生病的女主妈晾在一边和小保姆过上了快乐的生活。男主戏份也不少,还有一个标志性的纹身,本以为会是一个内涵稍微丰富一点的角色,结果整片看下来,我就只记得他为出轨辩解“ Follamos tal vez en cuando" 时她老婆都要崩溃了而他就像说“我只是犯了大部分男人都会犯的错”一样轻松自在,虽然我们(他和情人)时不时来一炮,但我还是最爱你的哟。。对,死后还一如既往祸害身边所有的女人,妻子和情人背负罪恶感一直无法释怀,深度厄勒克特拉情结的女儿忍辱负重,照顾几乎精神崩溃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而照顾她的动机居然是报复!是的,就这么照顾你,和你相依为命,让你以为我们是血脉相连的母女,然后我走啦,不带走一片云彩,Adiós~不会让你找到我滴~为什么?因为我的大帅逼爸爸虽然出轨,但是因为你和他吵架,他才作死赛艇结果game over,结果你就跟我说他出海死了,小三是个鸡,你也是个婊!如果没有你们那些破事,我现在还在和爸爸一起打鱼呢。。

对,女儿这个角色就是这么中二,仿佛她的情商在她爸死的那个时候就彻底抛弃她了,就这么一个低情商货色居然还是一个影后!在没离开母亲之前,从小萝莉到18岁居然能一直表现得像二十四孝楷模,还做戏做全套,连她妈都以为她幼时至少还有个谈心闺蜜吧,结果一切都是演技。。。摊上这样心机婊女儿怪不得老年的Julieta总是一脸懵逼。

印象里最深的一幕是年轻的Julieta带女儿去看望母亲的时候,三代母女共处一室,多年患病的母亲醒来认出了女儿,第一次应该也是最后一次看到小孙女。阿莫多瓦的电影里面一直如此非常强调母女或母子之间的羁绊,但这部电影大部分时间我只看到一个中二恋父狂是怎么折磨她母亲的。

本以为这样一个相对平淡的故事至少有个豹尾吧,结果我又低估了阿莫多瓦的”温情“了,是的,女儿死了自己的儿子,想和母亲和解了(我了个大艹,真想唱”当初是你要分开...)当然了,母亲对女儿的爱是没有条件的,最后Julieta和男友开着车去找女儿,同样是最后的开车镜头,我还记得《捆着我,绑着我》里最后三个人在车里各有心事,耐人寻味的表情,而到这儿就只剩合家欢驶向幸福的彼岸了。在影像风格上阿莫多瓦还是阿莫多瓦,只是不复以往的锐利了。

阿莫多瓦女郎也一向让人津津乐道,甚至59届戛纳大手一挥给《回归》的每个女演员一个金棕榈。但这部戏里居然没有一个出彩的女性角色,当然剧本背主要的锅。另外,作为西班牙国民导演的阿莫多瓦要拍戏,绝对一呼百应,阿莫多瓦的御用女演,以大鼻子为人熟知的Rossy de Palma继续笑点担当,你能看到现在西班牙年轻演员中的当红炸子鸡,女主主演过《时间的针脚》,近年来难得的高质量高收视率的西剧,另外国家广播电视台的历史正剧《伊萨贝拉一世》女王也来客串了一把。可所有年轻演员的表演都没能给人留下“有演技”的印象,特别是女主演,年轻的Julieta,其实也不能说她的表演木纳,但就大荧幕而言,还欠火候。

最后我还是要给四星,情怀吧。。

对了,我去的电影院就是电影里Julieta和男友约会时排队的电影院, 闪过这个镜头的时候大家都心领神会地笑了,哈哈。不过应该拍摄有点时间了,因为看到当时的排片还有《一次离别》,当然除了排片以外,电影院本身几乎和现在一样,这就是他妈的西班牙啊。

 6 ) 阿莫多瓦的一点新一点旧

文/麻赢心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阿莫多瓦代表了克制、内敛、朴素的对立面,他的作品奔放、浓烈、极致,并且常常还带有某些私人的“恶趣味”,因而在展开对《胡丽叶塔》的评论之前,首先得说,这是一部十分勇敢的作品。
 
《胡丽叶塔》的故事十分简单:它讲述了一个女人在三十年中以不同形式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丈夫和女儿,隔在三代人之间的寂静(《胡丽叶塔》的原片名为《无声无息》)如一把尖刀重重地刺在她身上,使其生命的每一秒都是流着血的,而这一切并未以十分暴烈的面貌呈现,因为所有这些也只是人生的常情。
 
影片多次展示了“人在途中”的场景,三十年间,从马德里到加利西亚、安达卢西亚,再回到原点马德里,胡丽叶塔一路风尘仆仆,最终留在身上的,是从人生的中心气喘吁吁地涌出的疲倦感,包裹着被重创的灵魂、岁月的痕迹和生命的残酷:母亲重病,父亲另觅新欢,并对此毫无愧意;丈夫长期出轨,不觉羞耻地说,那些只是性;成年后的女儿得知父母婚姻的真相,决然离去,只在每年生日时寄给母亲一张卡片。

胡丽叶塔生命的最后一抹亮色来自晚年遇见的恋人,他默默地跟在她身后,目光中常带着欣赏和柔情。而这道光明由阿根廷演员达里奥·葛兰帝内提(Dario Grandinetti)出演是令人潸然的,继《对她说》之后,这是葛兰帝内提与阿莫多瓦时隔十四年后的再度合作,十四年后,当年不懂聆听的男人终于学会了守护。
 
《胡丽叶塔》采用了倒叙的方式,然而并不是简单地将“现在与过去”交叉呈堂,而是在回溯中不断地解构记忆,这种解构为过往的光阴增加了一层似梦似真的开放性,因而我们看见,年轻的胡丽叶塔出场时置身于带着奇异感、光线极不真实的夜火车,爱情和死亡在同一趟旅程中来临,雪地上的麋鹿仿佛天外来物;生了小孩的胡丽叶塔回到故乡看望多年卧床、神志不清的母亲,夜里,母亲忽然奇迹般地醒来,认出了带着外孙回家的女儿,三代人得到了片刻的温馨,母亲更在隔日走出了房间,回到盛年时的模样。凡此种种,当我们再度回到现实中,不禁恍然,一切皆带着企图重建过去的虚妄和哀伤。
 
全片最具冲击力的一幕是年轻的胡丽叶塔在遭遇背叛和丧偶之痛后“瞬间老去”,这个镜头被认为是“伯格曼式的、饱含寓意的”。《胡丽叶塔》在西班牙上映后,媒体和影评人的反应两极,但即使最激烈的评论也承认,影片不乏惊艳的时刻,这正是其中之一。

正面声音中最有趣的一篇将阿莫多瓦与去年因《卡罗尔》而备受赞誉的陶德·海恩斯同框讨论,认为二者的作品完成了“对经典情节剧的重塑和再现”,在基调上“均有道格拉斯·瑟克的古典风格和法斯宾德的反叛气息”,在影像上,又都深受美国画家爱德华·霍普的启发,通过光线和构图向日常场景中注入寂静的情感,而就题材来说,“《胡丽叶塔》的主题承袭好莱坞三、四十年代情节剧关注的女性角色和世代冲突,放眼影史,从 ‘女性的电影 ’到 ‘女性的孤独 ’是重要的一个迈进,标志性的作品包括金·维多的《慈母心》、迈克尔·柯蒂斯的《欲海情魔》,而今《胡丽叶塔》又新添一笔。”
 
与此同时,也有评论认为《胡丽叶塔》为赋新词强说愁,整个故事缺乏力量和说服力,尤其两名主演的发挥差强人意,刊于《国家报》的一篇专栏认为:“看起来全世界都认为艾玛·苏雷兹(Emma Suárez , 中年胡丽叶塔)的演出是令人赞叹的,对我来说,她是一个出色的演员、一个有魅力的女性,但是她缺乏使我感到不安的东西,尽管整部戏她都在全力展示 ‘内心在流血’.....片中没有一个角色是可信的,其中一些令人发笑,比如萝西·德·帕尔马(Rossy de Palma)饰演的那位。还有一些时刻我感到尴尬 ,比如当主角的父亲讲述他如何与外遇对象在 ‘音乐节’上邂逅。我也不明白火车上的自杀事件和火车外的麋鹿到底要说什么。总之,已没有必要在糟糕与更糟糕之间进行痛斥。”
 
趋于一致的是,大多数评论都同意“从内容和戏剧性方面来看,《胡丽叶塔》仍是十分阿莫多瓦的,但它与《破碎的拥抱》、《回归》、《对她说》以及《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非常不同,它有一个朴素的外壳,并为趣味性和梦境的渲染留下了空间。”正如《先锋报》的标题:《胡丽叶塔,并不阿莫多瓦主义的佩德罗》。而对我来说,《胡丽叶塔》是正在自我突破中、富有勇气的阿莫多瓦,一点新一点旧,对于习惯了阿莫多瓦过往风格的我们来说,初始感受可能是新不如旧,但怕是需要再过一些年,我们才能更好地讨论这部电影在阿莫多瓦导演生涯中的意义。

除女性题材之外,片中仍有许多阿莫多瓦惯用的元素,比如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引入, 在《吾栖之肤》中,路易丝·布尔乔亚展示两性共存的雕塑作品使薇拉能够继续生存下去,《胡丽叶塔》中也出现了同类雕塑用以隐喻;比如年轻胡丽叶塔“可怕”的发型,活脱脱是主唱年代的阿莫多瓦本人(这段“黑历史”请参考公众号“吾栖之地”历史文章《“台柱”阿莫多瓦》);比如胡丽叶塔的女儿与同性密友的暧昧感情,后者身边一闪而过的犹如大卫·宝儿的面孔等等,每一处都是鲜明的阿莫多瓦。当然还有他最爱的马德里。从《活色生香》中70年代笼罩在管制阴霾下的马德里,到今日变成全球最gay friendly、最开放的欧洲城市,世界看似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归根到底,每一代人的生活依旧面临相似的课题,依旧支离破碎。
 
也正因为这些课题跨越时间、地域和文化,所以当阿莫多瓦把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的小说《逃离》(改编自其中三篇)移植到西班牙,毫无违和感和水土不服的现象。尽管很难说忠于原作,《胡丽叶塔》还是保有了门罗作品的魂魄,即以不破坏生活肌体的平静去讲述汹涌的感情,直视“略显俗套又十分特别的人性以及“无法逆转的时间带给我们的无力感。”

戛纳首映后,《胡丽叶塔》大约将迎来更多争议,然而,作为阿莫多瓦的多年迷妹,本文作者最后只想讲一个迷弟铺垫多年、初心不改,并最终得偿所愿、感人肺腑的暗恋故事:在2010年,有一个叫佩德罗的西班牙导演拍摄了一部叫《吾栖之肤》的重口味电影,并在片中暗搓搓地夹带私货,让被囚牢笼的女主角读一本叫《逃离》的书,以此表达对女神门罗的爱慕;三年后,在一次采访中,这个叫佩德罗的导演反问记者:“难道还有人不知道门罗是英语世界最好的短篇作家?” 而在更早的2008年,这个叫佩德罗的导演在本国报纸上写道:“如果要讨论文学与电影的关系,最好的例子之一就是朱莉·克里斯蒂主演的《柳暗花明》——改编自我最爱的当代作家之一门罗。”
 
由于太爱门罗,这个叫佩德罗的西班牙导演一度考虑去加拿大拍个英文电影。后来可能因为本身英文太烂而作罢。然而世上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一个迷弟接近他的女神,时至2016年,66岁的佩德罗终于把《逃离》的背景搬到西班牙,搬上大荧幕,定名《胡丽叶塔》,至此做到了迷弟的最高境界:将自己的名字和女神永远地连在了一起。

文本来自公众号:吾栖之地

关注和走访西班牙电影人的公众号:吾栖之地

 短评

很美很动人。和《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那种主题和视觉都惊艳的作品比起来的确是平庸了,但也只有他才能把这样一个很普通的故事拍得像清澈的河水一样连贯好看。对我这种永远不懂女人心思的直男来说,这个故事里的女性形象已经足够美丽细腻迷人了。

6分钟前
  • 小A
  • 推荐

实在难看到不能忍,阿莫多瓦最近几个片子蠢爆了。凭一个负罪感,就唧唧歪歪婆婆妈妈了整个片子,在“有一腿”的故事里头力所不逮不说,火车大海还有颜色冲撞之类的,简直是水货到不行了。无论爱情还是母女关系,虚假且无聊。对一个代表作不少的国际导演,真的不用太客气了

10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爱人是雪地上奔跑的麋鹿,在不经意的时刻闯入生活;父母是寄放的行李,放不下却也带不走;女儿则是每年生日扔进垃圾桶里的蛋糕,浓烈诱人却终究不属于她。时间在胡丽叶塔的容貌上留下印记,生活冷酷绝情地赐给她毕生孤苦。负疚感折磨生者,母女都无法过好彼此人生。而她们终将浑然一体,如同水溶于水。

13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不希望失落的,毕竟如果有人能拍出门罗的特别,阿莫多瓦会是我期待的人选。期待他剑走偏锋。没想到作为门罗的书迷他如此臣服,一点自己的文法都不用。他有眼光挑中这三篇,却没能把握到母女之间、女性之间、生命之间那一点错综复杂的分岔,把故事做俗了,那点温暖不该放在和解上的。毕竟不存在和解啊。

15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还行

1.与阿莫多瓦的不少作品相比,叙事更为从容温和,情感也更隐忍含蓄。2.不变的依旧是饱和而不突兀的配色,火热的红与恬静的蓝,构图也透现出几许疏离。3.往事如梦,却而渐渐清晰,一如雪地中追觅火车的公鹿。4.断臂男雕:我的作品都很结实,这样风就无法吹走它们,就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样。(8.3/10)

1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不觉得有多好,阿莫多瓦中等水准....

22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还行

好看,《空乘情人》之后阿莫多瓦的功力回来了,简单小故事,有点小催泪,含着小悬念,却是不着痕迹一波三折,没全部说透,不做无谓煽情,结尾收得刚刚好;一贯艳丽色彩娇俏女郎,阿莫多瓦真是女性知音,总是站在她们心底做画像,把阿德丽安娜·尤加特拍得这么美,换那么多漂亮衣裳,淌了无数吨口水。

2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新世纪仍然执着于“讲故事”的大导演是下面几位:阿莫多瓦、诺兰、达内兄弟和法哈蒂。

28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依然是最懂女性的阿莫多瓦,女人的不同人生阶段塑造得各各鲜明。悬疑减少了,但感情更加饱满。母亲对女儿的思念要像戒毒瘾一样的戒掉,这是何等深刻的情绪。当然最爱的还是颜色,鲜活明艳得都快溅出屏幕了啊~~~(好想把颜色单独抱走!!!)

2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三个女人一台戏,母女之间,母代姬友间,女代姬友间,应该有更丰富和细致的互动。结果居然全靠自白推……红黄蓝,美术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抢过人物和剧情变成主看点了。

32分钟前
  • 小斑
  • 还行

门罗的小说是女性视角的生活在时空中安静而神秘地流淌,时空转换的沧桑感会以神秘的方式将你湮没,阿莫多瓦在改编时没有继承这一点,取而代之地是单一维度的表演与角色塑造中展现出的平淡无味的角色关系与她们命运的揭示,将门罗小说中最鸡肋的故事层面价值改编成一部平庸无味的情节剧。

37分钟前
  • JoshuaLi
  • 较差

3.4星之间吧。可能对阿莫多瓦期待太高,不如《吾栖之肤》奇情,回归简单叙事,对色彩和构图的把握依然纯熟。绿野红车,雪夜奔鹿,碧海蓝帆,都好美。阿莫多瓦依然谁也学不来。

40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阿莫多瓦真是营造气氛高手,即便结束也要首如泣如诉的歌煽情。故事高度还原3篇小说。表演温润如水,核心虽是胡丽叶塔,完整交代了3代人关系,作为知识女性,逃离原生家庭,结识一位有病妻的渔夫,进一步再被女儿逃离……越活越孤独,一种哀婉的人生绝境,导演小改了结尾,一丝希望更能动人。四星。

41分钟前
  • 南悠一
  • 推荐

回归熟稔题材,格外得心应手,色彩明艳碧丽如雨后晴空,室内装置美术满分;故事极为顺畅,但在阿莫多瓦作品中只能算中规中矩,并无惊喜,收口也略仓促;火车上惊鸿一瞥的鹿,满怀心事的自杀者,中意这种灵光一现。

4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世代皆因宠溺下一代,而去疏远上一代。总有一个人,会让你疏远另一个人。但只有经历过失去的滋味,才能知晓这种“疏远”的伤痛。

4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看到最后差点要哭了。这部阿莫多瓦最新之作居然那么温柔。很多场景大色块的浅景深依然很阿莫,女佣设置透着希区柯克的蝴蝶梦的影子。高明的叙述故事的手法,不愧为现存坚持古典主义的中坚导演。

45分钟前
  • Danny
  • 推荐

仍然是阿莫多瓦最常见的情节剧设定,恋人与母女的情感纠葛,门罗的故事基础。视觉上仍是阿莫多瓦最热情的红,无处不在;感情上则是表面的波澜不惊、情绪暗涌。始终觉得阿莫多瓦已过巅峰时期,这一部也仅是其作品的中等水平吧。

5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依旧是那么熟悉的阿莫多瓦。从托雷多到加利西亚,从安达卢西亚到阿拉贡,终至马德里,导演带着我们走遍了西班牙,那正是女主的一生。遗忘和记得,爱与慈悲。也许所有的悲伤情绪都由失去一个人开始,正如十二年的沉寂后女儿的来信,那便是她对于母亲最后的谅解。太过熟悉的马村内景看来总会觉得不真实。

55分钟前
  • L'éphémère
  • 推荐

“没有经历过失去的人,无从知道这种伤痛。”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这部电影拍的就是哭泣的旧人。

59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浴巾擦头那段简直就像是变魔术

1小时前
  • lingju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