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语言

HD中字

主演:海洛依丝·戈多,卡迈勒·阿德里,理查德·舍瓦利尔,柔伊·布鲁诺,克里斯蒂安·格雷戈里,杰西卡·埃里克森,Marie Ruchat,杰里米·赞帕蒂,丹尼尔·路德维格,吉诺·西科诺尔菲,伊莎贝尔·卡尔博诺,阿兰·布拉特,斯特凡纳·科林,布鲁诺·阿莱格尔,亚历山大·帕伊塔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法语年份:2014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再见语言 剧照 NO.1再见语言 剧照 NO.2再见语言 剧照 NO.3再见语言 剧照 NO.4再见语言 剧照 NO.5再见语言 剧照 NO.6再见语言 剧照 NO.13再见语言 剧照 NO.14再见语言 剧照 NO.15再见语言 剧照 NO.16再见语言 剧照 NO.17再见语言 剧照 NO.18再见语言 剧照 NO.19再见语言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再见语言,我想成为一条狗去感知。

晃动,黑白,彩色,跳接,没有转场,黑白转场。

感知,客观,主观。狗去感知。狗可以感知一切。在不需要语言的前提下。

没有语言,没有孩子,想有只狗。因为狗懂得一切。狗因为是裸露的,所以它并没有裸露。

做爱,不做爱,抗拒做爱。

编写一个悲伤的故事,没有细节,没有起承转合,只是一个故事。

最后的最后,有了孩子。

(所有哲学家都在探讨真相,包括戈达尔。)

 2 ) 随

睡了一场400年的觉然后醒来,发现整个世界沉默了许多,人们开始互相变得漠不关心了。


"谁是我的朋友,谁是我的邻人"

醒时你觉得甚是孤独。


每天都有人在改变世界,人们说:"哦,他在改变世界呀!"


人们对世上发生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人只是一组数字,一组由身份证号码组成,可怜的数字。

人们征服天空,征服大地。


"这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让一个巨星陨落的时代。"


别相爱了,你们的爱没有造成结果

别生育了,你们的孩子不会有未来

 3 ) 《再见语言》截图与台词










———————————————————————————————————————————




































 4 ) FIFF26丨DAY5《再见语言》:人类的世界是一片森林,爱别人胜过爱自己,狗懂得这份奥义

第26届法罗岛电影节第5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主竞赛单元的《再见语言》,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的评价了!

果树

超出欣赏能力范围的电影。绝对没有任何想给差评的想法,但也真的是共鸣不来。

空地

戈達爾不僅書寫了「電影史」的過去,也「書寫」著未來。

George

戈达尔千禧年后最佳?

Pincent

第一次大银幕看戈达尔,第一次看左右眼看到不一样的3D画面呢

一桶猫

一部非常彻底的实验电影 探讨影像语言的更多可能性 充斥着各种奇怪的段子、随意的手持摄影、肆无忌惮的色调、分离的声画 确实很难看懂 但戈达尔的先锋性不可否认 需要把声和画拆开来理解 甚至现在的3D技术也无法完全消化这部电影

Joeyside

无法评价,我只能说戈达尔像个中世纪的神棍在装神弄鬼,身为一辈子土逼屁民的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是电影之神的代言人。穿插的历史影像,一度让我以为耳机坏了的左右抽风声道,以及身为色弱都觉得饱和度爆炸的3D炫彩,切割的3D影像作为一种实验早已有之,但如果配上戈达尔的电影哲学,是否就加上了痛苦才能刺穿现实的意味?还是看看近处会说话的狗吧,或许他只是想简单地说「CINEMA,MORE THAN A LANGUAGE」

子夜无人

我的意见并不重要,戈达尔自己玩得开心就好。

Run Erika Run

这一个叉是给我自己,我对这部电影的理解为零。

约克纳帕塔法

在寻找不到“能指—所指”关系的时刻,我痛恨脑子里一团浆糊的自己。

#FIFF26#第5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5 ) 零点是无限,其他全是零

失声 卡带 重复 滤镜 模糊 清晰 摇晃 做梦 彩色 黑白 戈达尔

称为实验电影的原因是在精神病院拍摄了一群冷静的天才的缘故吗?哦不是,导演才是不小心从重症监护室跑出来的那个人。

库布里克的大开眼戒和这部戈达尔的再见语言都拓宽了我对电影这门艺术最初的想象边界。这部戈达尔感觉更像自白派的卡拉克斯。

把诗用最直接的方式用摄影机呈现。也就是“拍诗”。没有任何诗意的诗,就是哲学。

本片就是如此,没有任何诗意,用cult的镜头充当哲学性的符号。凝炼了无数命题和思想的结晶,只是不断抛出问题,让我完全来不及接住而去吸收。

画面与台词的莫名无联,不断放大割裂感,加大伪和谐力度,更像是一种没有声带的呐喊。内心却充斥满足。

缺乏想象的人们,于现实中避难,文学探索实验。描绘非洲的概念,镜头转向的是充满滤镜的鲜花丛。

法律,如果否认自身暴力,则是欺人。法律如果否认把自身变为国家机器的事物。则是欺人。法律如果视自己有理可依则是欺人更甚。战争不过是社会与国家之争。

捡了一个破烂,它是哲学,它的心,是其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的目光一旦被他人锁定,他便无法思考,我们俩便不再是我们俩。

两个伟大的发明,无限和零,不,是性和死。零点是无限,其他全是零。

 6 ) 用故事和隐喻去试图理解和连贯起戈达尔的电影,是愚蠢的

  不要试图用各种暗喻和故事把这部电影串起来,只是装逼罢了。把电影拆开成图像和声音来看,这才是关键。全部分解,再组合。这部有和其他戈达尔的电影一样的东西,熟悉的就不多说了(突然大声的音乐,乌鸦叫,电影史的东西,二战记录片的片段,已经多次在他电影里出现),新的是大量倾斜的镜头,没有三脚架拍摄的画面,大部分的狗的镜头(那应该是他自己养的)(以前他的电影里也出现过狗,但这次占整部片三分之一的镜头),还有叠印的几个移动的镜头(相当精彩),一般叠印会有主次,他完全叠在一个面上。一个半小时下来眼睛很累是必然的。
  还有作为宣传海报的女人在铁杆的后面,这应该跟Robert Blesson(戈达尔对他有很高评价)的扒手(pickpocket)有关,那是最后那个经典画面。
  戈达尔的声音出现两次,苍老而颤抖,在女人说了死亡的话题以后,估计是这个隐喻了。他家门前的也出现了三次,来自三次不同的拍摄,最后一次是下雪,然后过一辆汽车。
  画面的调色更肆无忌惮(电影社会主义和爱情研究院后面都有几分钟这样的画面),这次也占了3分之一,我指的是把画面的对比度和亮度全部调乱。这是把色彩分离。
  像电影社会主义一样,用不同级别的摄像机拍,有mini sony ,canon,还有高清数码摄像机。这点很重要,戈达尔在摄影机的选择上一向敢于尝试和富于变化,以呈现多种摄像机拍出来的画面。不同的是电影社会主义大部分是用数码摄影机拍的,这次是各占均匀的一部分。感觉他已经无所顾忌了,经过上次的获奖找到了好的投资。
  还有大量鲜艳的红色,鲜血,字,红围巾,这个一直没变过。已及各种声音,音乐都是以前用过的莫扎特等,电影最后是刺耳的婴儿叫。各种声音在不同声道里变化着出来(电影社会主义开始就用5.1了)。
  在我来说,其实没有新的东西,这就是他的东西,在开头噔一下的音乐响起观众就明了和鲜红的AH叠在dieu上,只是他找到更直接的方式和更自由的投资,祝贺他。
  

 短评

我是真的抱着虔诚的心来看这部电影,真的在用力捕捉,真的想知道他在拍什么,由于逼格太高,结果我是真的看不懂。

9分钟前
  • 银河漫游记
  • 还行

支持老人家们出门溜达的时候多拍拍家附近就好=3=。小狗帅,继续等3D。

13分钟前
  • sonoko
  • 力荐

电影始于疙瘩儿,电影止于疙瘩儿,电影死于疙瘩儿。电影中的新浪潮,电影中的印象派。疙瘩儿八十从心所欲而逾矩,而今得个休歇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撺掇家犬夺影帝

18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2D看了一遍,调成3D看了一遍,关掉声音再看,我不清楚哪样最好。电影的一切叙事手段都具有欺骗性,戈达尔将声音、影像和叙事分离开来,拆解电影,让你看到它们各自的功能,重新思考电影的本质,看到影像的另一种可能性,它不像电影,是因为它的数字感,它是犀利的富有诗意的实验影像。★★★★

2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That's how you spell "fuck you audience" in a cinematic language.

27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较差

大师这是要告诉我们:好电影不仅应该告别叙事,也应该告别语言。据说3D版,两只眼睛会看到不同的画面,我脑补了一下,瞬间便醉了。没什么说的,牛逼到顶。

31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抱歉,我是掐着大腿看完的,管他是不是戈达尔,我就是不喜欢这种过于先锋的实验电影,反正我是看不懂,也没这能力从中提取一些什么,也活该自己明明逼格不够,还要坚持看,连云里雾里都算不上,一个小时看下来还感觉怪累,怪难受的。

33分钟前
  • Ron Chan
  • 还行

这才是真正的【不看3D等于没看】

3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的确“再见语言”,因为已将声画分离做到最极致;不惟如此,声量的忽高忽低、左右眼的博弈、镜头的倾斜动荡、突如其来的实验噪音、文本和视效的戏谑与拼贴,无不在挑战观众的五官与认知,甚至调动知识结构,这才是烧脑片!

3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它很烂啊。”“说什么呢!这可是戈达尔拍的。”

39分钟前
  • 克隆加v239203
  • 还行

八十余年戈达尔,欲活愈老愈深欲,隐居瑞士于底心,疯言智语夺影帝。

42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柴可夫斯基《斯拉夫进行曲》是主调,似可作剪辑点…bigger足够,看后面一串附录名单就晓得:康拉德、弗洛伊德、保罗·瓦莱里、德里达、福克纳、米什莱、阿尔托、谷克多、巴丢、布朗肖、雨果、帕兰、米耶维、维庸、普鲁斯特、阿波利奈尔、达利耶塞克、福楼拜、贝克特、萨特…

46分钟前
  • 大炎
  • 推荐

两颗星星送给左右两只眼需要分开看的牛逼创举。

51分钟前
  • 弗朗索瓦张。
  • 较差

我打算先把蔬菜送回家,一会儿回来看下一部电影。

55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还行

把这部病态的“实验电影”作为我对他的第一次接触是个极其错误的决定,希望后面补他的片不会这么倒胃口。不要问我为什么不敢打分,没逼,认命。

60分钟前
  • Ocap
  • 还行

70分钟的电影,15分钟看完。电影拍的先锋,也要看的先锋,就是这么任性!

1小时前
  • 幸运儿与脱身术
  • 较差

戈达尔永远是最先锋、最勇敢的导演,电影形式很像他的《新浪潮》,但戈达尔给了它更加现代化的外观,其内核仍然是古典与现代之争,语言是否真实?从古希腊到现代欧盟,从赫拉克利特到拜伦,哲学化的思想统筹了影像,文字、声音、图像究竟哪种载体更加真实,倾斜失真的画面如同修辞承载思考

1小时前
  • 幽灵不会哭
  • 力荐

84岁的电影大师让-吕克·戈达尔的新片,即便看不懂睡大觉也要授予戛纳评审团大奖的高逼格神作。本片穷尽了让观众不适的视听手段:不关联的意象拼接,歪斜颠倒过曝失焦变色重叠摇晃多帧率混搭的影像,不同声道音量不稳风格迥异的声音,故意留白的字幕...内容方面,解构主义存在主义左派思想明显。(9.0/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80岁的法国大爷,每一个镜头都在对观众说:“你们些个白痴。”打上五颗星,说明我真的没看懂。

1小时前
  • PureSucker
  • 力荐

将其在艺术各领域进行横向比较。音乐是实验噪音的John Zorn;绘画是“70岁时追求7岁孩童画画境界”的西班牙天才毕加索。那么,如若戈达尔非就返老还童,拿影像素材当橡皮泥随意拼接,观众们又表现出怎样的回应态度呢?无论装逼膜拜还是反智批评,都又是一段段可以消解在大师遁词游戏里的字母而已。

1小时前
  • seamous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