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杂种

DVD国语版

主演:崔健,李委,臧天朔,俞飞鸿,唐大年,窦唯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93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北京杂种 剧照 NO.1北京杂种 剧照 NO.2北京杂种 剧照 NO.3北京杂种 剧照 NO.4北京杂种 剧照 NO.5北京杂种 剧照 NO.6北京杂种 剧照 NO.13北京杂种 剧照 NO.14北京杂种 剧照 NO.15北京杂种 剧照 NO.16北京杂种 剧照 NO.17北京杂种 剧照 NO.18北京杂种 剧照 NO.19北京杂种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北京杂种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古老的皇城北京也按捺不住那份躁动。人们来去匆匆,生活节奏陡然加快,躁动的摇滚乐和肆无忌惮的谩骂响彻夜空,看不到未来却又为未来拼搏的年轻人们恣意宣泄着心中的愤懑。摇滚乐手卡子(李委 饰)的女友毛毛(俞飞鸿 饰)怀了孩子,两人为要与不要的问题大吵一架。之后毛毛失踪,装作不在意的卡子又四处寻找女友;崔健(崔健 饰)与乐队在摇滚乐之路上艰难前行,身无分文的他们交不起场地租金,被迫打起游击,乐队的排练经常受到干扰;买书为生的黄耶鲁被骗子袁红海(武啦啦 饰)骗尽钱财,他和哥们好友四处寻找骗子,结果兄弟间反倒出了矛盾。滚滚洪流,这群不甘受缚的青年趁着韶华未尽,可劲儿燃烧、挥霍着他们这无望、困顿的青春……  本片荣获1993年洛迦诺电影节评委会奖特别提及。狼牙(粤语版)纽约骑警(国语版)一栋公寓致命肖像山中静夫的尊严死晨曦将至滚巨星的御用乐手爱我你怕了吗死亡之屋2003一首诗就是一个裸体的人李孝利的红毯心碎死色2011酷爸爸每个人的每件事模仿犯家父张二河部长风花凜子的恋情寻宝假期你是我的遥不可及世界大战明迪烦事多第四季舍我其谁大学航空炸弹客不一样的旅店狄仁杰之通天神教进击的巨人真人版:前篇爱的教育阿金1996纵横四海粤语回到从前儿女情更长血的代价(国语版)游侠黑蝴蝶近松物语无名之辈阴阳爱一个人的武林(国语版)魔术师:不可能的生活混沌之龙:赤龙战役漫长的沉默之路妙警贼探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想跟张元比比谁更random

看这部电影的背景是好朋友小李暑假开了一门讲中国独立电影的课,于是我决定跟着一起把片子和reading过一遍,享受一把和老师实时交流加不停逼迫老师开小灶的待遇。以前尝试着看过几次都失败了,一是画质实在太差二是随便拉了几下进度条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从2017年决定重新认真看电影之后,一路下来不知不觉积累了不少观影戒律。首先我基本都是把影片放在大屏幕上看,用电脑直接看的次数应该一只手数得过来。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先洗好澡(喝完酒洗澡会晕),然后倒上酒,桌儿上摆点儿吃的省得待会儿想吃还得暂停再下地去拿。别说手机放得远远的了,猫我都给关起来不想让它给我捣乱。心情简直像约会一样空隆重——但其实没这么约会过。接下来就舒舒服服往躺椅上一歪,脚往脚蹬上一翘。好了,世界只剩下我和屏幕,天大的事儿等电影把我我放出来再说。

这次因为片子画质的关系想说算了就电脑上看吧,大屏幕的话估计看到的都是一个个方块儿。然后在磨蹭犯懒的时候试探地问自己:“要不先拿Ipad开个头儿?” “没事儿没事儿,Ipad看也可以很认真啊,这不算懈怠,如果看得好的话就马上去洗澡开电脑, 把前面再补一遍就好了” “那行,就这么着吧!”

先看了将近20分钟,然后觉得实在太不知所云,画质太差,节奏太慢了——蔡明亮都闯过来并且喜欢上了,没想到在张元这儿翻了船。就算是《东宫西宫》我也没这么不耐烦。于是我决定乍着胆子把速度放到了1.25。“诶?好像还成诶”。 除了窦唯何勇唱歌的时候恢复了原速(崔健对不起),20分钟以后的片子完全是在加速状态下看完。以下是我度过这部电影的一些片段:

哇这画质真是够次的,拿录像带拍的吧。得亏字幕还清楚点儿,怎么感觉画面不清楚还影响听力了?

俞飞鸿怎么跟这帮人混一起的,没听说啊。长得跟王菲一个路数,不知道窦唯拍戏的时候有什么想法没。

这骂人骂得可真够花哨的,是不是有点儿太刻意了啊。诶不过好像我爸生气的时候说的话也挂着琳琅满目的脏字儿。别说,听着还有点儿熟悉并且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挨揍了。

这字幕怎么回事儿啊,这人肯定不会听北京话。跟这儿创作那?好一个字幕界的林少华。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记起了我,如果你有新的,你有新的彼岸,请你告诉我……🎵,诶不对,是请你离开我吧。对,是请你离开我。🎵如果你有新的,你有新的彼岸,请你离开我,离开我🎵

哎呀我小时候那张照片真的是跟崔健好像啊。现在哪儿长得不一样不像了呢?

哟刘晓东,这人可真够爱乱蹿的,哪儿都有他。《冬春的日子》也是他,《东》也是他。张元,王小帅,贾樟柯。这人是不是在秘密收集第六代导演啊?

啧,垃圾估计不能明天倒,回头该臭了,给倒了吧。正好把猫砂也铲了。

应该是鼻子,鼻子不一样了。

等会儿,这怎么回事儿?英文字幕是对的,中文字幕完全在胡说八道。是两个人弄的啊?这人英文可以啊,估计是个在北京呆时间长了的老外吧。中文字幕是台湾人弄的吧?也是繁体的。还没老外会听北京话呢,真行。

诶这楼道好像《混在北京》那里的楼道啊,那片子讲什么的来着,张国立,分房子的事儿,对对对。《赵先生》里蒋雯丽住那个房子也差不多这样儿。

窦唯这歌儿唱的词儿不一样啊。那会儿没写好呢?还是就想瞎唱?词儿是什么来着?🎵忘掉一切跟我走吧,我给你安慰🎵《黑梦》真是经典啊,太好听了。哎我要是也能在那儿扭就好了。

怎么还有一个小时啊,咋办啊,要不不看了?

拉拉筋吧要不。诶?这瑜伽垫上怎么有海苔渣儿啊?昨儿吃海苔了吗?哎呀膝盖太疼了,妈的。

这块儿像《找乐》里那个小活动室。三部曲的另外两部是什么来着,哦想起来了。还是《找乐》最好看呀。

这里面到底几个人啊,强奸这个是毛毛的男朋友吗?内男的谁啊。

我看这些人在电影里的时候都比我现在小吧,估计是愣赶鸭子上架当的大人,跟真事儿似的。想幼稚还得顶着点儿大人的派头儿。真幸福啊就没人赶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当大人。

什么时候儿完啊,1.25倍速的话40多分钟换算完了是多少啊。40除以1.25……。125除以1.25是100。60就是50左右,那40是多少啊?12.5除以1.25是10分钟,也就是25分钟的话就是20分钟……1.25是一又四分之一,四分之五,那就是除以5再乘以4,嗨,真够笨的,32分钟。行,还半个小时,忍忍吧。

哎哟小李的学生可真够惨的,我这还是认识这些人听过这些歌儿呢,还能靠着对九十年代的一腔热忱和知识储备想会儿这想会儿那,再不济当就权当听乡音听演唱会了。这都够我受的了,啥也不懂的外国人咋整啊,太可怜了。

选这片儿干嘛,张元都拍过啥,哦方枪枪还行。选方枪枪多好,可能时间跟《极度寒冷》对不上,放个儿童片和《极度寒冷》倒是也不搭。哦,行吧。不是,那干嘛非选张元啊?张扬不行吗?

这电影看完我估计也没时间练琴了,要不边看边练?……算了,练琴还是专心点儿好,别糟践了。

啊,老一号儿线吧这是?诶这跟日坛那个影背是画的一个东西么?看着可真是挺像的。《顽主》给美萍说王明水出轨也是在这儿。这人怎么还坐地铁站里独白上了?学《开往春天的列车》那?哎,那片子要不是徐静蕾演就好了。

啊,何勇,《钟鼓楼》真好听啊,和XXX第一次见面他就骑着车带着我在鼓楼来回来去唱了好多何勇啊。

要不把脸洗了吧,一会儿洗澡能省点儿时间。正好儿,先洗内衣吧,洗完直接洗脸不用待会儿再洗一次手了。

诶窦唯又来啦。这光从下面打可真够吓人的。妈耶,一点儿也不帅了吓死我了。

怎么又改采访风跟这儿自白上了,跟看gate of heavenly peace似的。还社会的异己分子。这眼镜倒也也挺知识分子的。估计是那纪录片里剪出来愣插在这儿的吧。这人我没见过啊。

小李的学生真是太惨了,估计得一直想熬完了就可以去跟朋友(在自由发挥的基础上)侃侃而谈理想、个人情感和中国社会现状了。回头我倒要看看reading里能把张元讲出啥来。

算了,我刷牙吧。啊?完啦?太好了洗澡去咯。

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

我呆过的位置有:

厨房水池边,瑜伽垫上,猫砂盆旁,马桶上,琴凳上,床上,沙发前。

Ipad呆过的地方有:

厨房流理台,瑜伽垫,猫砂盆旁的盒子上,厕所洗手池,琴架上,床上,沙发上。

我做了的事情有:

把明天的午饭装盒,吃一牙西瓜,煮三个汤圆吃,拉筋,铲猫砂,倒垃圾,收拾明天的书包,大便,洗内衣,洗脸,Floss,刷牙。

看完以后给小李发信息说“北京杂种我看完了,你准备迎接观后感吧“。这东西噼里啪啦写完,不知道是又额外耽误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把电影那一个多小时给找补回来了。

BTW,小李跟我坦白说这电影她试了几次都没看下来。:)

BTW2, "Despite the paucity of my knowledge of the specific cultural context, and thus the precise issues facing the characters, the films seemed easy to connect with on an immediate, emotional level. Perhaps misleadingly so. " ——Reading 里的话,我有种我已经摸透了外国人的感觉。

 2 ) 属于摇滚的那个时代,终于还是一去不复返了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个国家并不是一片适合摇滚文化和精神肆意生长的土壤,在八九十年代短暂的黄金时代过去后,如今的时代,摇滚依然作为一种小众的边缘文化饱受主流意识的污名化和打压。

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它成为一种诉求手段,被赋予一种全新的意义,被注入演唱者和听众跃跃欲试的灵魂,去倾诉个体的苦难与渴求,任凭燃烧的节奏律动在时代的脉搏中。

而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反叛”和“迷茫”都是摇滚乐的重要旗帜。在飞速巨变的九十年代里更是如此,《北京杂种》就是讲述九十年代的北京,摇滚青年的迷茫与不安。

《北京杂种》是第六代导演张元的作品,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独立的地下电影(存疑),其原生态的原始粗粝感与鲜明的反叛意识隔着屏幕都能刺出来。从扎眼的片名都能透出一股愤世嫉俗的自嘲感。

“中国摇滚之父“崔健、”大仙儿“窦唯、“江湖大哥”臧天朔、“魔岩三杰”之一的何勇,这几人的的名字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半部中国摇滚史,这些人竟然全部聚集在了张元的电影中,半本色出演半自传性质地演绎着属于自己的rock n roll,更不用提还有俞飞鸿、舒淇的加持。

崔健 ——“红旗下的蛋“

窦唯背影——塔可夫斯基般诗意的专辑封面

躁动的摇滚乐宣泄着这群“杂种”的迷茫、叛逆与愤懑:一穷二白的崔健与乐队因为交不起场地金而被迫四处游荡,乐队几乎无法正常排练;失去怀孕女友毛毛(俞飞鸿)的卡子(李委)看似恣意浪荡,实则难以排遣内心的孤独与不安;三流作家大庆想帮被骗的朋友黄叶鲁出头,却被袁红海一顿暴打…在困顿人生之局里,世界恍若巨大赌场,他们却毫无制胜筹码,只能借着喑哑的嘶吼一遍一遍追问自己存在的意义。

毫无疑问,摇滚乐在最初诞生之际便乘着西方六七十年代青年运动的意识形态之翼,从世界反主流文化史上著名的嬉皮士“爱的夏天“,到八十年代”世界都疯了“系列的金属狂飙潮流,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一代人的集体倾向密切挂钩。摇滚乐也对世界散发着它生来的离经叛道,从评判公共议题到表达私人情感都激情澎拜以及极其强烈的颠覆性,本质上来讲,它都是一种不同于主流思潮的表达取向。

摇滚乐与嬉皮士“爱之夏“运动 一段不会重来的历史

然而,如今的摇滚文化的表达方向已经越来越从公众转向私人,在《北京杂种》里,艺术青年的困窘与愤怒被无限放大,甚至盖过了大众生活种的道德准则。所以这部电影的也极其单纯,没有宏大深刻的主题,也没有为人称道的技巧,它甚至是没有电影语言的,而是以一种伪纪录片的方式去窥探他们的喜怒哀乐。

电影题目中的“北京”二字点名了这部电影的地域性,皇城脚下的故事。小说《北京故事》中(后翻拍电影《蓝宇》)涌动的青春与欲望,春树的半自传《北京娃娃》迸发的叛逆与迷茫,“京味”作家石一枫《恋恋北京》中理想与现实的辨证,都把少数派群体的命运和思想与“北京”这个庞大的背景连接在一起,构成个人与时代交织的图景。

电视上报道苏联解体

《北京杂种》就是如此,它是完完全全只能发生在北京的故事,是“红旗下的蛋”,是最先锋的潮流和最快速的变革都在这里发生。就像电影里忍气吞声的金铃说的:“留下总比离开好,留下来总是有机会的。”

摇滚在北京

当然,这部作品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时空割裂的交错手法,支离破碎的叙事,让人觉得不知所云。并且虽然崔健和窦唯的现场极为震撼,但还是难以与主体的叙事相联系。不过,当崔健抱着吉他声嘶力竭地吼着“我要结束这最后的抱怨,我要迎着风向前”;当年轻的仙儿一样的窦唯在音乐中徐徐摇摆着,那真是中国摇滚最诗性的时刻。

崔健 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 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

 3 ) 丫的别装孙子,谁当初不是一杂种?

   1994年,我上小学四年级,天天穿着大裤衩,塑料凉鞋,嘴里飞着女性的上三路,下三路跟小哥们们呼啸山林。1994年,“盲人”王家卫靠着《东邪西毒》和《重庆森林》牛B得五迷三道。1994年,傻阿甘成为美国青年新一代年轻人的风向标后,老汤封王拜相。1994年,张元带着一帮日后都独当一面的杂种们鼓捣出了这部《北京杂种》。
  上了初二才第一次听说“魔岩三杰”,在一个哥们吐沫横飞了半个小时之后,才明白了有这么一批“唱歌的”:能把三弦“挠”出吉他音;在酒吧唱歌用酒瓶子飞歌迷;开演唱会的时候上身就没穿过衣服。然后就义无返顾的喜欢上了摇滚,尽管它永远不可能在春节联欢晚会出现;永远不会像《伤心太平洋》和《我想我是海》一样从8岁吃冰棍的小孩子到80岁卖冰棍的老奶奶街头巷尾的传唱;永远不可能在一张碟30首歌的《伤心男人合辑》的VCD里找到。因为它是主流社会所排斥的。
  张元带着这批当年非主流的“唱歌的”鼓捣出来的这部电影后来被学院派盖棺定论为“实验电影”。意思就是说别想开山立派,流传后世,小孩子随便折腾折腾算了,不然抽你丫的。因为中国电影的主旋律是《孔繁森》,《焦裕禄》和《任长霞》,中国电影垂帘听政的是“广电总局”!真TM装孙子!
  相比之下昆汀是幸运的,这个杂种前半辈子泡在自己开的影碟店看了N年电影,手头有点钱又联系了几个杂种“Bitch”,“Shit”满嘴飞,肠子鲜血满天飞的鼓捣出几部电影居然误打误撞成为一代宗师。NND爱分几级分几级,照样一帮人顶礼膜拜的尊称我“B级片教父”,NND谁也不给我发行,我独立制作。这叫宣泄,这叫肆无忌惮。可惜张元生在中国,不得不当了几年杂种后,乖乖的装孙子。
  中国人真是没劲,看点什么都苦大愁深的,非要深层解构,剖析现实意义云云。都是从小到大万恶的语文教育,有点什么都要分析出中心思想。倒霉了鲁迅,朱自清,魏巍这批老人家,就那么几篇文章,被几代人翻过来调过去的折腾着。而且与时俱进,70年代读他们就能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80年代读他们就能在马路边捡到1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手里一边;90年代读他们就能诚实守信创和谐。鲁迅当年写的哪是文章啊,简直是变形金刚。所以说现在来看这部电影,再去挑剔其画面,叙事,结构等等就没意思了。我甚至怀疑张元当年连个剧本都没有,只是随手拿了部DV,赶到哪拍到哪。拍的就是他们那批人的生活状态,青春,宣泄,无拘无束,肆无忌惮。拍的就是真实!
  卡子在里面是个主线人物,他把几个圈子贯穿起来了。看着卡子周围这些人,崔健的乐队,要帐小混混臧天朔,怀孕的毛毛,被强奸的金铃……仿佛看到的就是张元自己拿着DV贯穿其中。用热门点击术语那叫“自拍”,“偷拍”。没有担心性/暴力/粗口而被评为几级,没有担心会对广大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这叫脱的不流氓,谁看谁流氓。谁小时候也都办过比谁尿得远,比谁小弟弟长毛晚的杂种事儿。现在西装革履,人模狗样的装什么孙子?
  最惊艳的是臧天朔,完全是浑然天成,不需要什么演技。腆着个肚子完全是个北京大杂院出来的小混混,看着别提多舒服了,就差一嘴沫子“牙好嘿胃也好”了。想起他之前最早也是唯一给我的印象就是把西服穿成粽子叶的效果,都违反人体工程学了,弹着钢琴唱《朋友》。比较起来再想想真是要多孙子有多孙子。真牛B那叫牛B,装出来的牛B那叫装B。累不累?当然也不怪他,世界上孙子多了,不装不行。
  所以,非要我分析一下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那就是我们戴着面具衣冠楚楚的时候,还能够放任自己酒气熏天,翻肠倒胃之后倒在路边痛快的哭一次;还能有一批狐朋狗友,见面就先祖宗八代,上三路下三路,什么难听用什么招呼,然后拼酒拼个你死我活;还能回想起来有伤害过那么一个两个姑娘;还能回想到我们也曾经这么不堪,这么真实的活着过。然后第二天接着衣着光鲜,文质彬彬,面带微笑的装孙子。然后语重心长的说:“想当年,就是想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就是社会的异类……”仿佛当年除了自己,别人都是杂种,只有自己叫混血。
  当然,世界上不是只有一种人。也有贾樟柯这样安静,规矩,按时交作业(还记得《小武》片头那段“北京电影学院学生作品”的字幕不了?)从小到大就是好孩子,从《小武》到《世界》再到《三峡好人》;也有王晶这样纨绔,不羁,导演世家出身的公子。但大多数,还是从小就是杂种样,长大了不得不装孙子的张元。
  《贫嘴张大民》里有一段非常经典的桥段,大军结婚没房子,只能和大民两家人住一间,晚上嘿咻嘿咻的太吵人,第二天大民委婉的表达了不满:“我们都吃过猪肉,也都看过猪跑,也都亲自上去跑过……”所以,既然都曾经是个杂种,而现在又不得不装孙子。那就别“痛改前非”的回顾自己杂种的过去,杂种有什么不好?
  音乐当然是这段电影不得不提的一个亮点,整部电影享受的都是中国摇滚开山祖师们没有大红大紫前,没有任何矫柔造作的“原生态”。我认为最好的是最后一段,以卡子和毛毛所生的杂种的哭声为前奏。秃头宛如重生的卡子越走越远,是逃离还是回忆?

 4 ) 杂种,但不在北京

    北京杂种,这是电影名自己叫自己的。外人听起来估计要一惊,这算什么作践自己的名号啊?但我们这么叫自己,因为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能“纯粹”到有资格叫我们“杂种”。

    摇滚诞生在中国,就是个杂种。
    明明在老北京皇城根儿下头,吸收着这么优厚的中国文化长大,有着那么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那么明媚的主义未来要建设,咋就生了个西方自由主义和反叛精神的魂魄呢?
    就像优厚的制度被自由的的精神强暴种下的种,不是杂种,是啥?

    于是,我们诞生在这方水土,这里却没有我们的地界。
    我们就想找个让灵魂安静发声的地儿,却只能被赶来赶去地在风中唱“我要结束最后的抱怨,我要迎着风向前!”
        
    我们也想好好叫一声妈妈,但您能接受除了您给我们的肉体和生存环境之外,另一半的灵魂么?
    您能接受您新出生的孩子,和您几年前纲领计划的不一样么?能接受他是一个独立而自由的个体,除了您的教导还需要自然的阳光和空气么?

    是的,你不喜欢我们这样的真实到刺耳的声音,因为你不敢承认,我们唱的,也是你们内心中想叫却不敢说的!

    我们是杂种,所以我们迷茫了,所以我们飘零了,但仍旧像刀子一样的坚定有力。
    但就算在这家里头众叛亲离了,我们也不要妥协真实的自己。

    

 5 ) 北京的风很大 - 评《北京杂种》

张元选择了《北京杂种》作为了他在UCCA的开场白,这算是他当前在UCCA举办的《有种》摄影展的一个起点。我们也有幸看到了胶片放映的《北京杂种》。

如同它的名字,这似乎是一部攒出来的电影。不知道这次放映的版本是否有删节,但仅就此拷贝来看,真不理解此片当年为什么会被禁。以现在的眼光,这部电影显得那么正常,以至有些乏味。但就像放映结束后,张元说的那样,它还原了电影最本来的面目,那已被如今纷繁复杂的形式所掩盖的记录的本质。它让我们看到了在那个文化和经济都无比躁动的年代,最真实的年轻人们的状态。一方面他们面临着人生的种种抉择,另一方面,眼前社会飞速的变化让他们束手无策。摇滚乐像是一种精神符号代表了那一代年轻人集体的呐喊。他们渴望自由,更渴望被接受。而这两方面似乎都成为一种障碍阻碍了他们与社会的沟通。

这部电影好像是一部北京文艺圈的“建国大业”,整个观影过程中,我乐此不疲的细数着那些大腕当年瘦削的面孔。那些被张元称作已经没有“问题”的艺术家们,当年却都充满着问题。

卡子与女友因为怀孕的问题争执。女友的突然消失,让卡子失去了生活的平衡,他不断的寻找着自己的爱人,更像是在寻找自己通往现实的出口。大庆的钱被人骗了,他想找人帮忙把钱要回来,却不断惹出新的是非。崔健和他的乐队被狂热的年轻人追捧着,而他们台下依旧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似乎只有在音乐里面他们才是强者。窦唯像幽灵一般沉浸在自己所营造的理想国度里,并不理会外面发生了什么。经济社会的规律已不能用道德和精神尺度来衡量,艺术家在随性中放弃了参与社会生产的可能。他们在精神领域不断的扩充,却在生活中不断的下落,沦为社会的底层和边缘。巨大的反差成全了他们艺术的矛盾,却触摸不到他们赖以生存的本质。从电影拍摄到现在,17年过去了,我们回头看他们,有些人越活越明白,有些人仍在死磕,有些人已归隐山林,有些人还在兴风作浪,有些人升天,有些人入地。但不管怎样,他们都曾那么鲜活的年轻过。他们有过空虚,但并不盲目。他们有过愤怒,但这愤怒最终化成了力量。社会的发展造就了并仍在造就着一段段不可复制和逆转的历史,而在这历史车轮下的人们,借助影像,留下了他们片刻的轨迹。

抛开所有这些历史的沉淀,谈谈电影。这是张元的第二部长片,年轻的张元在这部片中,已经展现出非凡的控制力。一方面是对镜头语言的收敛,一方面是对演员表演的控制。虽然它还很粗糙,但已经初现了张元日后一贯的风格,一种简约的美感,一种不露痕迹的客观和冷静,一种人物大于故事的叙事方式。

影片中有一个镜头给我印象很深:在露天Party,窦唯叼着烟忘我的唱着,对面是崔健拿着酒瓶,静静的聆听,这是两个男人之间的交流。北京的风很大,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怀念平静的日子。

 6 ) 浮躁

十五年了。之前找过可是没找到。然后钱小菜前天说你要不要。
看到有评论说这些人里头只有窦唯没怎么变。有道理。名导,明星,名教父,名摄影,名录音。全乎了。

那个灰扑扑的年代。这种异己分子的状态显得多么耀眼。即使痛苦虚无甚至无聊。短发的窦唯晃的迷死人。记得前两年第一次看魔岩三杰那演唱会就明白了为什么王菲甘愿跟他住小四合院。这会更明白了。相比来说,崔健看上去野蛮很。我承认我对他有成见。
篝火时候窦唯唱的那歌调子像哦乖,可是词好像不是那个。钟鼓楼飘渺的很有感觉。俞飞鸿还跟他们混过。没看出来。还以为是台湾出来的。短发那妞儿点烟的时候真好看。傻乎乎的金玲讲话温柔。怎么哪个年代都有这么多傻女孩。好吧。我不是在自我检讨。

国骂有点反胃。看来北京话也不总是那么好听。摇滚跟荷尔蒙老是纠缠不清么。欲望都市。我开始理解那些禁欲主义者了。他们是完美主义加洁癖。可是看上去也很病态。大概原始的脏的才是正常人类吧。

字幕真古老。


A跟B是反的。晕。

 短评

还不如直接看崔健演唱会算了,这也忒难看了。

4分钟前
  • 幻影刺客
  • 较差

影片随着崔健嘶哑的声音响起开始,“不再爱你,我也不再恨你,只是看你呀,你还是你”,开始的幕报的很不利索,用了近十分钟,除了崔健窦唯几个演员其他真的没看头,这两天对国产片产生了强烈的反感情绪,还是喜欢岛国片

9分钟前
  • ZHANGWANHE
  • 较差

摇滚文艺青年的那些破事儿

14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一個字兒:亂!!

15分钟前
  • SoYoung
  • 还行

窦唯那时候很销魂

20分钟前
  • 迷迭香与猫
  • 还行

这尼玛是电影?

24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很差

对那个年代的写实意义大于影片本身,扑面而来的愤怒和控诉。虽然全篇“你丫你丫”的听来很假,但配上模糊的影像和音乐也不至于出戏,是一种如今无法复制的情绪。

29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强烈怀疑李B的毛毛来源于这部电影。有了表达的思想,缺乏思想的表达

32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你丫,你丫,你丫···

35分钟前
  • 八部半
  • 还行

体制内的妥协。张元一直太操蛋了,拍得比白开水枯燥,就崔健那几段摇滚乐真带劲。7

39分钟前
  • 巴喆
  • 还行

他们都是年轻人,他们心情都不好。

40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能体会到MPAA为什么对脏话分级那么狠了,母语脏话太密集听起来是挺难受的,而且这片的对白虚无到一定境界。。窦唯内发型也太傻了,还是《无地自容》MV里那种死拉屎头帅~

45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较差

张元的电影总是分不清谁是谁。

49分钟前
  • 弦哥
  • 还行

有时候,不让拍的太多,大事不让管,小事还不能太私人。目前的中国,只要拿起摄影机记录就可以了,足够震撼世界了。刺激的现实每天都在上演。

53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不要和生出来的纠结故事

58分钟前
  • L.L
  • 还行

名字响亮

60分钟前
  • unundercooled
  • 还行

崔健的音乐是真好,政治的,流逝的时间,有点宗教性的爱情,听着一点不落伍。露了几面的俞飞鸿真美。这些都挺好的。故事性是比较弱了,张元的MV拍的不错,这片子也有点MV的意思。粗口非常多,还有摄影风格,都是早期地下电影的范儿,挺自由的,挺好看的,不知不觉看完了

1小时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不知道演了些什么,好像是一种意识流,就能记起崔健和窦唯在唱歌,臧天朔酗酒闹事,看完才知道演员里还有俞飞鸿。找不到清晰的版本,想起Z曾说,这种时候,要把这种糟糕的画质当成是一种表现手法。

1小时前
  • 远子
  • 还行

杂种更像一个形象,混不愣又空虚深沉,印象中那是一个过去时代的勋章,那里多的是野蛮、理想和对自由的追求,他们在暮色中叫嚣,我们在时代的晚上沉寂。

1小时前
  • 乔大路
  • 推荐

有的人隐了,有的人红了,有的人进去了,老崔大爷好像也入党了。。。都不再是杂种了……

1小时前
  • wangzhy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