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摇滚!

更新至11集

主演:青山吉能,铃代纱弓,水野朔,长谷川育美

类型:动漫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孤独摇滚! 剧照 NO.1孤独摇滚! 剧照 NO.2孤独摇滚! 剧照 NO.3孤独摇滚! 剧照 NO.4孤独摇滚! 剧照 NO.5孤独摇滚! 剧照 NO.6孤独摇滚! 剧照 NO.13孤独摇滚! 剧照 NO.14孤独摇滚! 剧照 NO.15孤独摇滚! 剧照 NO.16孤独摇滚! 剧照 NO.17孤独摇滚! 剧照 NO.18孤独摇滚! 剧照 NO.19孤独摇滚!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孤独摇滚不孤独

还是新番的时候网上口碑很好。第一次去看的时候不是很感兴趣,第一集看了一点就没再看了。

但第二次准备当消遣番看的时候却觉得超好看(EVA,灵能都是我最初准备当消遣凡番看的,结果直接爱上😂)两天时间就看完了12集。故事讲述了四个女孩子相遇并组成乐团的故事。对其中作词作曲练习没有特别的描写。所以乍一看上去是很开心轻松的女孩子们快乐的组乐队演唱自己原创曲的青春校园故事,但细想练习创作演唱,搬设备等等其实是很麻烦的一个过程,不由心生敬佩。

由芳文社担任创作,还是老样子,少女味满满,全都是女孩子,没有狗屁男主。这样的世界瞬间温馨了不少,看过很多芳文社的作品,真的厉害👍🏻

主线是讲主角“小孤独”从“社恐”的一步步蜕变。四个女孩子之间都有相互的感情。四个女孩子的性格都很可爱。我可以全员推。

在作画方面采用了很有创意的表达形式。比如波奇的呕吐换成大水泄洪,时不时切换成现实场景,反而更有感觉。

吉他等乐器方面刻画的很细致,精美。三首原创歌曲也非常好听。我还没入坑时就把其中一首放进歌单里了。

小孤独的性格感觉很可爱,很好玩。明明是社恐,但又不是传统意义的社恐。虽然对人紧张的说不出话来,但是内心戏又很多。会做出很多奇葩的举动。要不是换上可爱衣服,都忘了本质是可爱的女孩子。

四个人里面,我个人最喜欢虹夏,感觉是很知性,很温柔,通情达理并且积极向上的可爱的女孩。在队伍中可以承担队长的角色,会主动沟通,能够在关键时刻挑起大任的角色,很能察觉并照顾其他人的心情。我喜欢和这样的人交往!

我个人最像喜多(只有性格,其他有好多好朋友和时尚的地方完全不一样),对所有事都很有干劲。一直活力满满不服输。渴望进步,(但在剧里其他三个人却完全get不到😂)

缺点(我认为):一对女孩子的塑造停留在表面。没有更深层次的塑造。二重点在感情而不再实操,不会像男性描写竞技那样渴望在技艺上得到进步。

最后希望能够出第二季!!!!!很期待!!!!

 2 ) 以社工的角度看孤独摇滚

孤独摇滚确实是一部较好的作品,值得多看几遍。 近几年的作品我觉得揭示心理问题的真的不多,记得上一次还能让我看五十多遍的番还是《四谎》。

虽然咱们国家学术论文发的也不少,但始终没有杀出一个这样的国创。作为游荡在各个行业间的我看了这个番也有很多感想。 社恐,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确实是病,而且研究的人也很多,学术论文,期刊也发了不少,总库1万两千多,但矫正就这四条。

而“原生家庭”“家庭社会工作”等都没有破2000,足以显示出业内对社交焦虑现象的关注,以及社工的冷门,不愧是特困行业(笑 见中国知网 现在大部分人的观点都在「上网成瘾」上,有的文章甚至和大家的观点一样,比如谢蝶的《从现实“社恐”到虚拟“社牛”: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交恐惧的影响分析 》,大家可以自行到中国知网搜索。 乍一看,和这个作品,孤独摇滚没什么关联,其实关联还不小,比如网络,小孤独在网路上配信自己弹吉他的作品,其实也是在网络中寻求认同。

在另一篇论文里,说明有社交恐惧的学生更容易网络成瘾。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型(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认为,社交焦虑是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远端因素。根据失补偿理论,网络成瘾是个体发展受阻的一种补偿性行为。如果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社交的需要,他们很可能转向网络寻求补偿,最终导致网络成瘾。年级的升高,学校适应得越来越好,同学之间也逐渐由陌生变得熟悉,就业和考研压力使学生不得不减少用在网络上的时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 呐,能改变吗。

在医学上,有这么一篇文章,讲的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抑制小清蛋白阳性神经元并去抑制锥体神经元,从而导致前额叶皮层的过度激活和社交恐惧反应。 正常上来解决,我们可以通过社工介入,大部分的矫正还是激发出社恐人士的潜能,接纳自己,产生对自己的新认识,就比如第6集的广井(个人认为是故意喝成那样的,哪有那么多机缘巧合,估计是下北泽小天使她姐指示的) 就最开始的那几句让小孤独再学学看,以及到后面让她在街上表演,以及那句别认错了对手到后来去他的演唱会观看,这一系列的言传身教,实际上都是对她的矫正

这些都表明了一点,就是作者绝对学习了社工的知识。 当然,作品为什么会迎来部分人的反感 这作品你想想看,它的商业性质在那里,不可能搞太专业,太严肃。 毕竟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而且这玩意也不是好矫正的,你只能引导他人,改变他对事物的态度,态度改变了,他就会自己改变观点,没有人接受你强塞给他的观点,就算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是塞的,他也不会愿意要人,只会在安全,舒适,信任的氛围下自己取走喜欢的观点。 面对不确定性,人类最自然的应对策略,就是:回到熟悉的世界里,找回安全感。但是改变也不是什么坏事,得到的宣传语是什么,终身学习,安全感,来自确定性。但是机会,藏在不确定性里。

就作品来说,我觉得没什么大问题,个人感觉也很像四谎,甚至第一集的情形和宫园薰拉有马公生伴奏有的一拼

导演给的镜头语言也很到位,虽然画风有些离谱。就是对于小孤独发病的表达有些讽刺的意味,对于极度社恐的人可能是一种嘲讽希望以后能改变表达方式。

总之,自己有问题,有钱找心理医生,没钱找社工

但是,日本也有社工组织,可是为什么还有这种现象呢?因为在日本的道德中,找心理医生就会被认为是病态的行为。 在西方社工已经早就实现了职业化专业化的一体化。在咱们国家社工都是国家购买服务,所以说免费服务。

如果需要,你可以联系您所在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工申请服务

广义上的社工就是政府与社会团体利用科学的办法,帮助人们解决生活问题调解人际的关系,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保持社会稳定的一种专业。 希望以后这类作品越来越多,早点出第二季。 引用: 孙金明.社会工作介入一例社交恐惧症的案例报告【D】.山东大学.2012(02) 张金健,李桂莉,陈红.大学生社交恐惧与网络成瘾关系的追踪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2(09):805-809 谢蝶.从现实“社恐”到虚拟“社牛”: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交恐惧的影响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2(21):19-21

徐晗;Haifeng Xu;Ling Liu;Yuanyuan Tian;Jun Wang;Jie Li;Junqiang Zheng;Hongfei Zhao;Miao He;Tian-Le Xu;Shumin Duan.前额叶皮层去抑制性神经微环路介导条件性社交恐惧[J].科学新闻,2020,(02):88. 刘润2022年《进化的力量》年度演讲 刘润,《底层逻辑》

 3 ) 芳文原作,CW改编,2022 年的年度番剧,改编历史上的里程碑。

《孤独摇滚!》出生在一个并不那么友好的季度。当大家对《电锯人》《机动战士高达:水星的魔女》《间谍过家家 p2》《灵能百分百 第三季》等噱头十足、声势浩大的一众番剧翘首以盼的时候,注意到这部番剧的人并不那么多。确实,原作作为四格漫画影响力本就不高,CW 虽然有不少优秀作品(比如一月份的《更衣人偶坠入爱河》),但其并不如其他大厂那样自带眼球。就是在这样的处境下,CW 用实力宣告世界,什么叫真正的神作,什么叫无敌的改编。

《孤独摇滚!》的原作来自轻百巨头芳文社,形式是四格漫画。漫画本身并不算非常出彩,质量优秀但没有到达炸裂的程度,但非常注重对人物的刻画,原作尽其所能表现出了一里的社恐、虹夏的体贴、凉的怪特和归去来兮女士的开朗,大家在动漫中看到的很多波奇酱崩坏脸实际上在原作中都有表现(毕竟是改编嘛),没有原作优秀的刻画必然成就不了动漫的成功。其中有几话重要情节,为了表现出画面的张力,作者舍弃了四格漫画的形式,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视觉效果。

但是《孤独摇滚!》毕竟是一部讲摇滚、讲音乐的作品,漫画的局限性便在于此,结束乐队几场重要的 live 部分被迫一笔带过,留下了不小的遗憾,也显得整体节奏非常急迫而诡异,而这被动漫完美地补全了。CW 的制作让一里的社恐形象极度深入人心,让虹夏的大天使地位彻底确立,让凉成为了全作的整活担当,让归去来兮女士竖起了中指(划掉),而其中的几场 live 更是完全让番剧封神,且不谈作画的优秀(比如第五集随着吉他抖动的那个视角),也不谈节奏把控的优秀(那一脚),这几首歌可是原作没有的啊!不管是蓝色惑星,绝不会忘记,还是化为星座,和主角一里的人设都极为相符(而且很好听!)。这几首歌,这几场 live,能让你切实地感受到这四个女孩的成长,感受到她们对于摇滚那股火一般的热情,也能感受到 CW 在改编时充斥的爱。一部好的喜剧番就是要整活,一部好的音乐番就是要沉浸,一部好的成长番就是要变化,这一切,《孤独摇滚!》悉数为你奉上。

这就是 2022 的年度最佳。

 4 ) 一句话概括:形式远大于内容

【剧情方面】

从剧情角度,这类日常生活向的番,往往没有什么比较扣人心弦的主线。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做的好看,一定得是剧情有趣。不谈KON,而是看看日常番的其他几个代表,比如齐木楠雄,辉夜大小姐,龙女仆等,在脑海中回想一下,这几个番的剧情都配得上“有趣”二字。

而孤独摇滚我认为它的剧情显得太平淡、单薄了。首先一点是它的故事不够有趣,也不够丰富。番剧就是在讲故事,但是你会发现本番中有趣的部分,并不是番里面发生的什么故事,而是几乎都是用来展现波奇酱的各种表现手法,这就有点所谓的“形式大于内容”。其次是角色的刻画不够立体鲜活,四个人都很“标签化”。这一点像极了某二字国产3A大作,逮住某个特点一直凹,这导致角色不够全面、不够立体、不够完整。然后是作为一个四个人的小团体,对于她们之间友情的刻画也不够深刻。所谓“友情”,某种程度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我难以感受到四个人之间浓浓的羁绊、角色与角色之间层层的联系。最后,作为一个乐队,对于她们训练的部分也是轻描淡写,我并没有看到她们与乐器、她们与音乐之间的感情与联系,没有体现出“音乐的力量”。

综上所述,整个番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吃一道盐味不足的菜——咸味这一底口不够,其他的所有酸辣甜就都是飘着的。

【演出方面】

在演出方面,我想着重探讨一下对于波奇酱的演出。首先我认为制作组在刻画波奇酱的时候,过多过猛地采用了“表情包系演出”这一手段。作为一个有效增加画面戏剧性、画面张力的优秀手段,该方法被大量番剧所使用,就比如阿妮亚的那个经典坏笑。而本番在刻画波奇酱的孤独的时候,使用了太多太多的这个方法,以至于让我有些审美疲劳。也正是这一点,有点令我感觉,制作组对于生活中孤独、内向的波奇酱并没有什么同情心:把波奇酱内心的孤独与内向完全娱乐化、甚至抽象化,给屏幕面前的观众观赏、把玩、图一乐。如此的表达方式,大部分观众看了会发笑,少部分和波奇酱相似的社恐观众看了会有共鸣。但是,没有观众看了会对波奇酱产生同情。

【音乐方面】

对于本番的音乐,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歌曲,另一个是bgm。先说歌曲,这方面我认为是十分优秀的。尤其是她们那次台风天举办的第一场对外演出,面对场内几个冒雨前来的观众,无论是背后凌乱不合拍的鼓点,还是喜多酱紧张的演唱,都很真实、很令人身临其境。也很令我印象深刻。同时本番中几首歌曲的抓耳程度也是可以的。

然后是bgm。努力回想,我的脑海中居然没有任何旋律,也就是这个番的bgm没有给我留下任何印象,仿佛bgm不存在于本番一样。有人说大音希声,感受不到bgm恰能说明它的好。我觉得不然。我是一个对bgm极其敏感的人。优秀的bgm是非常能渲染氛围、衬托人物、调动观众感情的。如果本番中存在这样的bgm,我一定能感受到、记住它。所以我认为本番在这一方面还是比较缺乏的。

【作画方面】

作画角度,从作画风格上讲,一个主角是四位青春可爱的妹妹的作品,使用的线条却是直来直去,有棱有角,有点几何感、尖锐感的,我觉得这不是很合理。另一方面,从我个人所喜欢的作画风格来讲,我个人觉得它的作画过于简洁了,人物就几个直来直去的线条与简单色块,以至于给我造成一种有点接近于糊弄的感觉。

【其他方面】

波奇酱的性格真的是内向、社恐吗?哪个内向社恐的人随地发病、大到在大庭广众之下、小到在自己朋友面前做出各种夸张且引人注目的举动?真正的社恐不会希望有人关注自己。所以波奇酱是否就是单纯的自我意识过剩?

 5 ) “社恐”可能不是个好的主题概括

我观察到社交网络对BTR的角色刻画有两极分化的倾向。有一部分人觉得很真实,甚至太真实了;还有一部分人觉得波奇这个角色是通过刻板印象设计出来的,没有触达ta们形象的真实。

这两种意见分歧可能部分来自于“社恐”这个标签在当代中文互联网中过于自由和随意地使用。甚至在有些场合“社恐”被散漫地和“性格内向”划了等号。当我们说btr是一部描述“社恐”主角的作品时,不同的读者脑子里唤起的可能是不同的意象。

其实这一点在剧内就短暂提及过。波奇以为自己和凉是同类人,但却发现自己是真的对社交生活有生理恐惧,而凉学姐则是主动选择“更喜欢一个人”。 从作品的描述来看,凉学姐的很多性格特点,比如说特立独行,脑子只能专注在一件事上,遇到自己喜欢的话题会喋喋不休谈论,人际交往上缺乏合适的分寸感,更接近ADHD或轻微的自闭症谱系。她更符合我们一般人所说的”内向”或者在温和,散漫意义上所说的“社恐”。

而波奇的情况和可以说和凉学姐完全不同:我们的后藤一里大人是真真切切的有病,而不仅仅是一句“阴角”可以概括。抛开剧中那些脑洞大开的夸张。波奇的状况很符合DSM-5中定义的“社交焦虑障碍”(换句话说就是狭义上的“社恐”)其症状已经严重影响到自我认同和社会功能发展,并且对此她自己也感到不舒服和困扰。剧中一些她看似妄想的场景如果深究的话是很黑暗和现实的。

无法工作、升学都是社交焦虑障碍患者面临的真实困境。而和很多焦虑和抑郁患者一样,SAD患者很容易陷入酒精和药物滥用,从而进一步恶化ta们面临的问题。按照广井大姐的那个喝法,现实来说,她离英年早逝已经不远了。创作者对这个暗示显然不是没有认知,大姐第一次出场解释自己为什么是酒鬼一笔带过的就是现实里无数人沉溺substance的真实心态。只不过作品基调还是轻松搞笑,这方面不能细说。

从字面意义上心理疾患的角度出发去看待BTR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发现。比如它很巧妙地指出帮助SAD患者改善社会功能,缓解其困扰所需要的支持环境是怎么样的。一方面当然是从家人到朋友的包容、善意与关怀,这一点没什么稀奇的。第二点比较可贵的就在它没有浪漫化心理障碍,没有把这种病态当成主人公积极的身份认同的一部分。40k里撕肉者的Seth就觉得极限建军新补充的Primaris Marines没有他们祖传的基因缺陷Black Rage(其实还是有的)是违背祖训,不是货真价实的flesh tearers. 别的脑子正常一点的人看他们就像看神经病。

本作令人很舒服的一点就是波奇并不觉得自己这个主观状态是令人满意的,是某种骄傲的象征,而是切切实实在给她带来麻烦和苦恼,阻碍她实现自己生活与才华的潜力。她身边的人,尤其是乐队和live house的同伴,长辈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非常自然成熟,就是接纳和考虑她的情况,在这个基础上去一起做她内心希望但却迈不开脚步去做的事。很多时候SAD患者的焦虑来源来自感到自己被过度的关注和重视,感到自己不希望暴露的负面特征被他人察觉且评判。而这时ta们的社会支援环境保持微妙的分寸感和距离感就显得比较重要。这正好是波奇的家人和乐队同伴和她互动中传达出的信号:我们不会去过多评判你的“负面”特质,但我们会欣赏和支持你身上一切可能闪光的“正面”特质,帮助你更积极地定义和看待自己。只要我们作为一个乐队的整体在成熟发展,我们并不真的在乎你的小小的怪异之处和内心小剧场,尽可能留给你自己。

归根结底,我们在看的是一个有社交障碍的人怎么带着这个社交障碍去做乐队,而不是她怎么沉浸在自己的心理问题中。很多人嗑波喜多,波虹,不管是怎样一种关系,大家和波奇建立起联系是因为乐队和音乐这件特别具体和实践性的中介,而不是因为她有病。这让btr的叙事指向和人物互动具有一种向上和开放的结构。很多人说虽然btr是芳文社轻改,但是给人感觉人物之间的交往非常清爽,不黏糊油腻。部分原因就在于,它真是一个挺纯粹的关于“音乐”的作品。对比来看,比如说《利兹与青鸟》,音乐在其中是折射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工具,它本身的重要性是要放在第二位的。那么受众的体验自然也会有不同。

这就进一步谈到,剧中大量的视觉表现与内在独白的篇幅分配给了一里犯病的描绘,甚至贡献了大部份笑点,这其实是有一定危险成分,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对真实世界中人群伤口上撒盐的冒犯和伤害。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一部作品整部剧的笑点80%是由男主或女主的身材问题引发的生活困境贡献的,多少人会感到温馨感同身受,多少人会觉得难受。这种潜在的“冒犯性”没有演变为现实中对作品广泛的恶评与反噬离不开制作组对作品基调的把握。主创对波奇的病态既没有“恶意”但是也没有“抬高”,在把它当成一个表现重点的同时,不忘记通过人物成长和与别的角色的互动强调她本质上是个“英雄” :在涉及乐队、音乐的问题上,她是高度可靠、进取的,和她在生活中的形象完全不同。

波奇的病态某种程度上扮演了“搞笑反派”的角色,而波奇的障碍大部分时候是在给自己添麻烦,而不是给身边的人造成巨大困扰,这就又消除了一个潜在的冲突点。观众因为明确感受到波奇的形象具有一种根基上正面和向上的英雄气质,那么ta们在带入角色,去看作品把社交障碍做一些夸张和搞笑处理的时候,就更不容易认为自己是被侮辱与被伤害的。这可能是BTR与《丧女》之类同样描述“阴角”的作品高下立判的分界点之一。

这么来看,btr花大把力气去把音乐做好,把各种细节努力还原,也就不难理解了。音乐要素是这部作品的“拱顶石”,有了它整个作品的激情、巧思和犯病才整合成一个完整且积极的建筑架构。很多人把BTR和K-ON做对比,但实际上,从音乐所占据的核心地位来看,它和《京吹》(本篇)的相似,要远胜过和K-ON之间的相似。

 6 ) 她戳中了社恐人的心巴,看完又想买吉他

本来是被社畜表情包骗过去看的,看的看的,眼泪流下来。

它其实讲的不是社畜,而是社恐。

二次元人群应该是社恐含量最高的人群,十个人随手一抓,有九个社恐。

《孤独摇滚》戳中的不是社畜的心巴,而是我们社恐的心巴啊。

女主后藤一里就是合格社恐,一里的日语谐音是“孤独”,她的外号叫做小孤独,从小就是个边缘人,吃便当都只有老师愿意跟她交换。

不敢请假,如果请假一天不去上学,像她这种人会立即被同学们遗忘。

平时睡在壁橱,一个人孤独练习弹吉他。

她渴望朋友又不敢迈出第一步,每天都绞尽脑汁“吸引”同学,背着吉他去上学,希望找到自己的同好,但从来没引起过别人的好奇心。

去打工,甚至完全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最初连站在客人面前都做不到。

去演唱会弹吉他,完全不能接受自己出现在人前,只能躲在芒果箱里弹吉他。

好不容易被人搭讪,但是因为太久没跟人说话,说不出话。

社恐人真实写照,明明到了目的地却不敢进去,在内心做建设,五分钟就要进去,十分钟,十五分钟,不敢进去……

因为社恐,想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所以去了距离家两小时的高中上学。

明明内心想拒绝,却无法把拒绝说出口,因为社恐人根本不会拒绝人!

只要跟人社交一天,就会想要火速逃离现场,因为耗光了电量,实在是太累了。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社恐严重患者,却爱上了摇滚乐,用网友的一句话来说,社恐搞音乐,那不是闷骚吗?

她搞音乐的原因也很简单,原来阴沉的人也能在摇滚乐中发光发热啊。

弹吉他是室内运动又很酷,还有机会变成名人。

虽然是幻想,但一里为了这个梦想加倍努力。

为了想要在台前演奏,所以三年来每天花费六个小时刻苦弹吉他,终于在网络上混成了圈内大神,拥有3万粉丝。

然而随着她刻苦努力,自己希望的并没有到来,毕业没演奏,没朋友,没有乐队成员,啥也没有。

玩音乐的初衷是想成为一个更酷的人,但因为社恐,她只能成为网络上那个很酷的虚拟人。

在现实中,她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终于有一天,机会大门在眼前打开,有人找她去做乐队的支援吉他手。

她有机会加入乐队团结band,有机会上台演唱,也交到了两个朋友虹夏和凉。

虹夏,绝对的社牛,乐队鼓手,大多数时候都充当着鼓励人的角色,也是她拉着一里加入乐团。

凉,冷面富婆,有钱大小姐,把所有钱都花在买贝斯上,她是乐队最酷的贝斯手。

平时没事干喜欢一个人去废墟探险,或者逛二手商店,但她不是社恐只是喜欢一个人待着。

这两位好友可以耐心地引导自己,不会嘲笑她,会包容她,帮她解决问题,也鼓励她变得更加强大。

乐队成员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家人,她们彼此相处的机会比跟家人相处的机会更多。

事情没有一帆风顺,紧接着困难接踵而至,最大的问题是,她根本无法发挥自己真正的实力。

因为乐队跟独自演奏不一样,需要跟人有交流,但是她有社交障碍,甚至不敢跟人对视。

虽然自己演奏很厉害,但是完全无法跟人融入乐队,甚至只能套着芒果箱上台演出,导致演出失败了。

她知道,如果想要做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必须要克服社交障碍,这是一个神级吉他手,不幸被社恐封印住真正实力的故事。

《孤独摇滚》被网友称为十月新番里的最强黑马,得益于这一圈表情包破圈,关于它的讨论度甚至不比《电锯人》差。

本来以为它是靠表情包搞热度走了捷径,真的看下来发现,《孤独摇滚》并不敷衍,相反它非常精致,要素齐全,豆瓣评分也不是虚高,它是真的有点东西。

它真的完完全全细致刻画了社恐人群的内心写照,去搜《孤独摇滚》的实时广场,一堆网友表示这就是自己。

社恐作为动画主角也不少见,之前就有一部《我不受欢迎,怎么想都是你们的错》,但《孤独摇滚》不是一丧到底的,反而她丧的非常“热血”。

女主之前的生活只有孤独练习吉他,但自从加入乐队之后,她的生活充实了。

她需要和团队成员练习,需要演出,需要在livehouse打工,需要组建新的团队。

对社交健全的人来说,每一件事都是非常正常的小事,但对于她来说,每一天都是一道坎。

你能看到她每次都想解决问题,每一集都在缓慢进步,虽然距离正常社交还有段距离,但你能看到她正在一点点变好。

有一种说法是,社恐的人本质是不喜欢人类的,就像猫和狗的区别,狗这种物种天然对于人类有好感,狗狗见到人类就会热情扑上去,社牛患者同样,看到人群会很自然融入。

而社恐人群更像是猫,他们没那么喜欢人类,大多数时候都更喜欢独处。

当然这个说法也不严谨,就算是这种说法,猫咪也是需要人群的,社恐人与其说是不喜欢人类,不如说是闷骚。

他们渴望人群又害怕人群,羡慕热闹又能享受孤独,有一种又想靠近又想远离的微妙感。

《孤独摇滚》最妙的一点是社恐嫁接摇滚乐,这两者嫁接在一起有一种很奇妙的化学反应,也是燃点所在,对于一里来说,克服社恐打破自我,就是最摇滚的。

一里最大困难不是音乐才华,而是社恐,解开封印的那一天,就是她成功完成自我成长的那一天。

你会非常期待跟一里一起成长,真正站在舞台上,发挥自己全部实力,去做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

而很多人把《孤独摇滚》当轻百合番来看的,乐队主要成员都是女性,全番没有一个重要男性角色出现,我甚至没看到男性多说几句台词。

店长是女性,乐队全员女性,哪怕是在家里,也只描绘一里和妹妹之间的相处。

漂亮女孩子之间互相鼓励,果然没有人比芳文社更懂美少女贴贴。

而且《孤独摇滚》真的很好笑,有一种脑回路很奇妙的好笑,被问当初为什么玩吉他。

女主内心想的是,因为很酷,因为想出名,说出来的是:因为世界和平。

前吉他手落跑,凉没有生气,反而以为这位妹子去世了,真心实意地为她上香祷告。

一里害怕上台,两位好友安慰,正常女高中生根本听不出演奏的好坏啊!

平均五分钟一个笑点,观看模式轻松而快乐。

当然说了这么多,《孤独摇滚》既然沾上了摇滚,主题还是讲音乐的。

作为一部音乐番,最重要的就是音乐,如果音乐难听,这番就失败了。

《孤独摇滚》音乐绝对不差,虽然我没有什么专业的音乐鉴赏能力,但是看完三集之后让人忍不住哼主题曲,在脑内不断循环,每次不自觉哼歌的时候还会想到团结band,这不就是一部音乐番的成功吗!

网友的评价也很高,不少人表示,这就是第二部《轻音少女》啊!

《孤独摇滚》有一种很奇妙的魔力,你明明是看着社畜表情包入坑,然后因为社恐主角的心理活动而共情,接着因为社团友情露出姨母笑,最后竟然能够被音乐本身吸引。

它唤醒你莫名其妙的想要去购买吉他弹吉他的心,你知道也许吉他买来不到半年也会落灰,上次因为《轻音少女》买来的吉他还在闲置,这次又因为《孤独摇滚》蠢蠢欲动。

但你如果看完了有那么一闪而过的念头,去把家里落灰的吉他拿出来也好,去买一把新的吉他也好,去看一场livehouse也好。

可以再去试试,再给自己,或者摇滚乐一次机会。

PS:小小声说,我真的不是卖吉他的托啊,我怀疑《孤独摇滚》才是。

 短评

【B+】愈发感觉到社恐在本作中并非性格中的一层,而是人物萌属性中的一面,这自然是符号化的简单碰撞,但这同样也是芳文社系作品的特征,制作组在此基础上放大了社恐这一属性背后的想法和行为,cw需要一个出口来承载脑洞和想法,所谓夸张的演出皆为消解孤独这一具有悲观属性的负面形象,虽然有着大量丑化或者勇于让角色变得不可爱这一点的处理,反而以此达到平和的效果,但比较遗憾的地方在于每一话都在不断地重复与放大作为社恐的一面,与前文的改变和前进总是有种异样感与不适,不免有一种还处在原地踏步的感觉。不过观众需要的只是一个进入的空间,那处漫游的下北泽街道,校园里的文化祭与礼堂,演出时回想起呆过的角落,或许最优解在于不需要投射与代入,只是作为观众见证,注视着主角从网络上移步到台下最后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就已足够了。

7分钟前
  • 小植野
  • 推荐

能不能别在芳文全女主的作品下要男人啊,恼。目前来看不错,展开很顺畅,节奏也合适,该进展的时候进展,整体氛围轻松有趣,很喜欢凉的性格,女主奇怪的颜艺很好笑。小火一下能吸引来这么多不感兴趣还看完了非要骂一手其他人审美低下的贵物,也是神了

10分钟前
  • n
  • 力荐

写作摇滚、玩成Indie样式,但是每首单曲单拿出来都充满着一种“The First Take”味儿,索尼音乐各厂牌派出所谓的豪华阵容也让整部作品的Genre不固定得像新时代的单曲模式。它终究是2022年的、日本动画企划者创作者所理解的“摇滚”。如果是山田凉自己评价这部作品的音乐,恐怕要说得比我难听多了。动画是好看的,但正如xie3所说,它既不孤独(但是妄想),也不摇滚(但是流行)。

14分钟前
  • 一山同学
  • 推荐

楼下说live烂的,不是,这么顶的live演出不说做的好,还说是最烂的,那我巴不得所有动画的live都做成这种水平《烂》,有一种眼睛和脑干缺失的美😅

16分钟前
  • 二维码
  • 力荐

前俩集太棒了,总有会心一笑的段落,社恐表现也过于真实。强烈安利

19分钟前
  • 无聊的林某
  • 力荐

把社恐描写的太生动了,社恐不仅仅是逃避社交,症状还包括各种比较思维,拖延症,慢半拍,对视恐惧,完美主义,想一口吃个胖子...简直我的翻版好么

22分钟前
  • 东方卍太极
  • 力荐

2023年还能看到这么old-school的日式动画,一切都恰到好处。停止在一个成功却没完全成功的结局上,就像是所有人的青春。谢谢你,芳文社。

25分钟前
  • 胖丁啾啾
  • 力荐

对社恐的描绘有些还挺到位的:“原来凉跟我是同类”“她放假时都一个人去废墟探险,或是逛二手衣店”“不,不对,凉只是喜欢一个人过”;VS“女主和我还挺像的”“不,不对,人家会弹吉他,在网上有三万粉,现在还在组乐队”。

26分钟前
  • 局外人
  • 推荐

你的下一部kon,何必是kon

29分钟前
  • 朱长
  • 力荐

社恐爱摇滚不就是闷骚嘛(○` 3′○)

34分钟前
  • mistygreyeyes
  • 推荐

萌妹子搞乐队这个配方目前在番剧领域还没有失败过。

39分钟前
  • 夏日终年
  • 推荐

元电影的、破碎叙事的、剧情时间和放映时间统一的、姿态激烈的、不可还原的、无可拒绝的、无法逃避的、元叙事的、声音连续体的、绘画性陈述的、身体运动的、套层结构的、双重主体性体验的、空间的人口稀少性的、第三电影的、侵凌性的、叙事中断的,波门🙏

44分钟前
  • 我还很小
  • 力荐

很厉害的演出分镜,导演的功底真的很强,但是剧情给人的刻意感太强了,不管是冷幽默、人设还是百合

48分钟前
  • 不太会说话
  • 推荐

虚假的十月霸权:电锯人 间谍过家家 灵能百分百真正的十月霸权:孤独摇滚!

50分钟前
  • 亚托莉单推人
  • 力荐

比较意外的是并没有太多小宇宙爆发的时刻,倒是每当飘起来时就事故满满。某种程度上说很感激这种充满各种各样社死和社恐的故事,而不是波奇酱讨厌的那种不切实际轻松地光明起来。而且你看,虽然乱七八糟的,但是也可以充满欢乐。如果是独自一人消化这些尴尬和痛苦的话大概会一回想起就头皮发麻,但是放在动画的空间里也能成为不大不小的玩笑。“波奇酱多有趣啊”。是啊,其实很有趣。

55分钟前
  • 牧誓
  • 力荐

太可爱了,一天看不到《孤独摇滚》我就要死了

59分钟前
  • wuli琪叔叔
  • 力荐

いいね

60分钟前
  • raku
  • 推荐

作为一个不把社恐当成病,不把摇滚当精神的看客,体验正好;商业动画追求的本来就是这样,把纯粹的东西掰碎了喂给追求精神纯粹却满身杂质的我们。

1小时前
  • 稻妻完犊子了
  • 力荐

孤独摇滚被观众抬上了本不属于它的地位高度,所以被各路动漫高手骂的这么惨也是咎由自取。当然完结后回头再看,诸如演出过度、消费社恐、不够摇滚、粉丝烦人等种种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你如果把某一方面做的好到极致那也不怕说的,只是孤独摇滚显然没有那个野心,还是停留在类型片舒适区不愿意出来了,那就求仁得仁吧。其实我既不是社恐也不关心社恐人士怎么看待,我只是看这片子时候很烦躁,所以这点够了吗?

1小时前
  • zeroasd123
  • 推荐

想大声的唱《相遇天使》了

1小时前
  • 好恶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