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风光

HD

主演:周伯勋,吴茵,江青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普通话年份:193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都市风光 剧照 NO.1都市风光 剧照 NO.2都市风光 剧照 NO.3都市风光 剧照 NO.4都市风光 剧照 NO.5都市风光 剧照 NO.6都市风光 剧照 NO.13都市风光 剧照 NO.14都市风光 剧照 NO.15都市风光 剧照 NO.16都市风光 剧照 NO.17都市风光 剧照 NO.18都市风光 剧照 NO.19都市风光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说说一些美学处理

超乎想象了,我现在感觉30s的左翼片子远比现在的好看,毕竟市场和现实导向都有了。30s民族危机严重,这部片子虽说主体是一个有趣的幻梦,但显然的是潜隐于表面之下的显而易见的通货膨胀(过年了大家都没钱)。电通公司是左翼电影的新阵地(旧阵地是明星)。其主创人员都是海归,并致力于将有声片的技术的中国实践。导演袁牧之在这里面演唱歌买办,万氏三兄弟做的动画。

声音:这部片子最亮的点在于丰满的声音使用,时而夸大,时而省略。人们争辩(当铺)的时候往往不用话语而直接人工模糊,消解了具体的语言而达到了言语。(我自己编的说法)配乐很用心,专门为人物配置,和语言动作相映成趣。(令我想到雅克•塔蒂)

剧作结构:看到中间还在想开头一家乡窝宁去哪了,到最后才发现这个都是他们的幻想。另外,首尾呼应,形成了封闭的结构。最后的火车驶来,有点工业化袭击农业文明的意思。(袁牧之亲自唱歌:往里头看来往里头瞧)

表演方式:显然是引入了戏剧的手法,无论是开头富有韵律的人物行动还是在上交所人们规律的动作,场面调度很舞台化。

蒙太奇:受苏联影响,爱森斯坦的三个狮子是暗指工人的崛起,这里的狮子位于银行门口,是在隐喻经济衰退。另外,好几处的形状匹配都很有意思,比如小云和玩偶、最后的腿的变化。

他们说普通话好像我奶奶。

 2 ) 自制字幕第24部|1935年黑白故事片《都市风光》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部30年代的左翼电影杰作——1935年《都市风光》的详解字幕。

这是我第一次完成了给30年代左翼电影配的详解字幕。《都市风光》字幕其实是前年底就开始做的,但只做了不到十分钟,中途跑去做别的片子,这一搁就是一年多。现在终于完成了。

影片最直白的地方莫过于它的主题歌《西洋镜歌》,更讽刺的是,这首歌里具有讽刺意义的核心歌词在审查的时候全被改为鼻音哼唱,但是观众可以看到画面里的袁牧之口型还是唱了词的。现把百代公司当年发行的无和谐版音频和歌词附录如下:

《西洋镜歌》

——电影《都市风光》主题歌

作词:施谊

作曲:赵元任

演唱:袁牧之

望里头看来望里张
单看这满街的灯火辉煌的亮
嘿 过来望里看
嘿 过来望里张
十里洋场有九里荒
十个年轻人有九个彷徨
卖力的有力无处卖
出门人看你向何方

望里头看来望里瞧
单听这汽车的喇叭呜呜地叫
嘿 过来望里看
嘿 过来望里瞧
十个大姑娘有九个俏
十家的买卖有九家萧条
有钱的有钱无处放
没钱人在风雨里正飘摇

望里头看来望里瞅
单瞅这来来去去的天天有
嘿 过来望里看
嘿 过来望里瞅
要活命就得自己救
十字街头你切莫停留
再造起一个新世界
向前去凭着你自己的手


01 字幕版获取

微博(内含某盘链接):

//m.weibo.cn/5445337343/4743738704007403

AcFun播放:

//m.acfun.cn/v/?ac=33888051&sid=747c18f7654f13f6

另外,在公众号窗口发送“都市风光”四个字,即可获取文件。文件的列表如下:

(1)无字幕片源。

(2)压制好的硬字幕版。为保证原始清晰度建议下载到本地后再进行观看。

(3)影片两首原创歌曲:主题歌《西洋镜歌》完整版音频、杂耍蒙太奇处的配乐《都市幻想乐》音频。直接来源是近年发行的唱片CD,但其原始音源均是1935年百代公司的唱片。

(4)黄自《交响序曲·怀旧》《都市风光幻想曲》五线谱,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年4月。

(5)片中圣诞舞会使用的两首英文歌的曲谱,分别是:刊载在《银坛名歌》1936年1-6期第50-51页上的Stein Song曲谱、刊载在《银坛名歌》1938年第1-7期第53页的Whistling in the Dark曲谱。实际上这两首歌曲对剧情意义不大,但为做详解字幕,我还是把它们查证了一下,说不准哪位网友对歌曲感兴趣呢,所以顺便把查到的曲谱分享了。


02 影片基本信息

片名:都市风光 片长:1小时39分钟

种类:黑白故事片|左翼电影

出品年份:1935年

出品方:电通公司制片厂

编剧、导演:袁牧之

★采用国产三友式录音机

三友式录音机创制工程师:司徒逸民、马德建、龚毓珂

监制:马德建

摄影:吴印咸

置景:张云乔

录音:戴述周

场记:白克

洗印:毕志萍、陈祥兴

卡通: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

《都市幻想乐》作曲:黄自

《西洋镜歌》作曲:赵元任,作词:施谊

全片谱曲:贺绿汀

全片配乐:吕骥

★演员表(角色名……演员名)

张小云……张新珠

李梦华……唐纳

小云父……周伯勋

王俊三……顾梦鹤

丫头(阿香)……白璐

女友……蓝苹

陈秘书……蔡若虹

小云母……吴茵

西洋镜者……袁牧之

账房……冯四知

站长……樊伯滋

杨买办……张惠通

房东太太……林蕙淑

德兴押店员……李也非

王俊三经理室仆役……朱华林

学徒……龚维佐

旧货店老板……刘尚文

卖糖者……黄祯亮

卖馄饨者……陶孝英

和李梦华同病房的病人……安仁

陈因……陈奉

大唐公司收账员……李涤之

店员……钱千里

舞场售票员……洪凌

咖啡店侍者……士琦

字幕制作的参考资料

①杨新宇 主编《袁牧之全集:电影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9年10月第1版。

②严中平 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8月。

③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第三辑(1927-1937)》,科学出版社,1957年。

④《银坛名歌》1936年1-6期第50-51页上的Stein Song曲谱。 ⑤《银坛名歌》1938年第1-7期第53页的Whistling in the Dark曲谱。

⑥《电通》1935年第10期第6-9页的《西洋镜歌》曲谱。 ⑦《五月的鲜花——五四以来歌曲选》第12-13页的《西洋镜歌》曲谱,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7月。

……等等


03 字幕版截图


完整内容请戳原文→自制字幕第24部|1935年黑白故事片《都市风光》

 3 ) 中华电影文化国宝之一

袁牧之导演的《马路天使》是中外驰名的电影,但是他早一年的《都市风光》1935却鲜为人知,而且49年后长期被禁,就因为蓝苹(江青)是演员之一;但是这部影片再次证实了袁牧之是创意澎湃的导演,而《都市风光》更是绝不可错过的中华电影文化国宝之一。法国电影大师高达爱用的天马行空及散文式叙事、运用广告及特技效果、加插标语动漫、以音乐或影像代替对白等无厘头超现实手法可谓一应俱全,更运用得奇妙有趣,而《都市风光》比高达的音乐喜剧《女人就是女人》早了二十多年,不但是第一部中国音乐喜剧电影,更可以说是无厘头喜剧电影的始祖,比周星驰的早了五十多年。片中男主角唐纳(江青前夫) 长相像张国荣,蓝苹只是演个情妇小角色,却与顾梦鹤有大胆接吻镜头。拍完《都市风光》后蓝苹与唐纳于1936年结了婚,但次年便分了手,蓝苹也于1937年跑到延安并改名江青,这些传奇也是本片不可不看的原由了。

 4 ) d

有一种“影戏”的气质,用西洋镜的设计赋予了故事无限的可能性,演员的表演、剧情的发展设计都带着一种现实中没有的天真可笑;同时又有一种和卓别林的喜剧相似的节奏感,通过音乐、道具的设计带来跳跃感和轻快的节奏。电影给人以如梦似幻感,仿佛和剧中人物一起在城市万花筒走了一遭,却又如有实质般,不知真假,剧中人物惶惶然拉扯着错过了通向城市的列车,观众也满怀惊奇与笑容,没有负担地看了一出“悲剧”。将悲欢离合尽数化为滑稽梦幻,举重若轻,实在是中国早期喜剧的佳作。

 5 ) 看《都市风光》有感

(1)人物塑造徘徊于边缘: 1.注重展现当时社会风情,戏剧化效果没那么强烈,因此剧中人物个有性格,却难有人物弧光的变化; 2.为人物设置的障碍,只为叙事而效力,没有考虑到对人物的塑造; 3.主要人物故事线展现非非常紧密,加之电影时长有限,人物弧光的刻画难以有更大地展现空间。

(2).1 从同期声到音画对位,人声(唱歌)转化为画外音,音乐和画面存在着张力,参与抒情。街头艺人唱歌到背景音乐的播放,显示出人们生活的安逸与社会的祥和; 2.模拟硬币落地的声音参与抒情与叙事,男主的硬币不小心落在地上,楼下的包租婆听见后来到男主家,欲寻是什么声音; 3.同时,男主下楼的夸张脚步声甚至带有创作者的主观意识与剧中人物的视角展现与主观意识的流露,包租婆听见男主的奇怪脚步声而看向他,表情似乎在猜想男主脚下有什么东西(硬币); 4.典型化的符号音乐,如剧中人物吹的口哨,女主父亲与典当铺的人说话,配以形式感极强的音乐,可能借鉴西方某类型电影的创作手法。

(3)阶级意识弱化与城乡对立强化:女主穿着漂亮华贵的衣服出门,一群拉着三轮车的师傅迅速涌向女主跟前,并跟随女主步伐,阻碍其走掉。导演用夸张的表现手法、配以巧妙的音乐削弱我们产生对这些三轮车师傅在阶级方面的情感倾向(同情、怜悯),也让我们可以辩证性地去看待阶级意识,不完全被电影意识形态左右。但强烈的叙事,却有增强了城乡对立的差距(穿着时尚的女主与普通的拉车夫)

(4)底层阶级再现的合理性:观众看到的是谁眼中的底层阶级?【女主穿着漂亮华贵的衣服出门,一群拉着三轮车的师傅迅速涌向女主跟前,并跟随女主步伐,阻碍其走掉。明显带有导演(知识分子,袁牧之是上过大学的知识分子)意识的夸张表现手法,表现底层阶级的三轮车师傅的行为,这种现象是否真实存在?或许要打个问号。】

(5)融情于物与特殊蒙太奇的展现,女主看见书中穿着漂亮裙装的人物,想象自己也是那位人物,于是书中的纸人变成女主,动了起来;巧妙地转场。

(6)中华民族传统的“比较”思想意识展现,这才是真正的民族化电影:如女主父亲告诉女主他的生意不好,女主指着对面的商铺说:“你看,为什么人家的生意就那么好”

(7)强烈戏剧化的对比,营造喜剧效果。男主穿着破鞋破袜子,却有足够的铜钱; 2.商业化与戏剧观催生的注重场面的展现,如女主穿着漂亮华贵的衣服出门,一群拉着三轮车的师傅迅速涌向女主跟前,并跟随女主步伐,阻碍其走掉。

(8)影像语言的突破:运用了摇镜头进行转场,运用声音转场,运用相似物体转场;形式主义的“恍惚镜头”来参与叙事,展现上海的纸醉金迷;特殊视角如女主通过门锁的缝隙偷看门内吵架的父母。

(9)底层阶级对自我所处社会语境的反抗:底层平民百姓对现代化大都市上海的强烈渴望。

(10)强烈的形式主义符号化表意:各大场馆的夜间招牌彰显上海的繁华与热闹。

 6 ) 转发: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片《都市风光》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期,电影的样式也日渐丰富。1935年,电通公司推出了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故事片《都市风光》。影片以清新活泼同时又辛辣尖锐的艺术风格在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都市风光》由著名电影艺术家袁牧之自编、自导,吴印咸摄影,张新珠、唐纳等主演。影片通过几个火车站候车的农民的眼睛,在观看西洋景中,展开了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片中的青年李梦华和茶店经理王俊三同时追求张小云。张小云整天打扮玩乐,李梦华为讨她的欢心,倾其所有,甚至卖掉手表买票请小云看电影,然而电影结束后,小云又为王俊三驾车接走。最终王俊三终于诱骗小云失身。小云父母得知此事,逼迫王俊三与小云结婚,以解决自己的经济困难。婚后,王俊三投机失败,留下书信出走,不料其秘书已先期与小婢席卷资金私奔。小云与父追至车站,火车已鸣笛离站。待看西洋镜乡人闻声惊觉,火车已远去,面面相觑,无所适从。

影片深刻揭示出旧中国大都市社会生活的种种畸形丑态,勾画出小市民的愚昧无知。同时,其独特的喜剧艺术风格,以漫画式的手法把真实的都市生活状态和大胆的夸张结合起来,使影片风格清新、活泼,又具有深刻的批判锋芒。影片既是社会黑暗现象的一幅漫画像,也是对落后的小市民阶层的一首讽刺诗。作为第一部音乐喜剧,影片在音乐的处理上也做了有益的探索。影片的作曲有吕骥、贺绿汀和黄自三位作曲家。他们创作的曲子从剧情的需要出发,为推动剧情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又有着表意的功能。毕业于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的黄自为《都市风光》谱写了片头音乐《都市风光幻想曲》,这也是我国首个专为电影创作的器乐曲。电影艺术家司徒慧敏曾说过:“《都市风光》的摄制,是有建立电影音乐的企图”。影片中还穿插了由万氏兄弟制作的一段音乐动画片,增强了影片的喜剧色彩。

本片编导袁牧之是著名的电影艺术家,他既是出色的演员,也是出色的导演,同时也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创始人之一。袁牧之中学时期即参加洪深组织的戏剧社演戏,后入东吴大学,演出《万尼亚舅舅》等剧。1930年离校,投身戏剧事业,主演《五奎桥》、《回春之曲》、《怒吼吧,中国》等剧,并创办了《戏》月刊。他在舞台上善于刻画各种人物,有“千面人”之美称,并著有《戏剧化装术》 、《演剧漫谈》等著作。

1934年袁牧之在电通公司任演员,编导,创作的第一个电影剧本为《桃李劫》,并在其中塑造了他的第一个银幕形象——陶建平。此后,在《风云儿女》和《生死同心》中扮演主要角色。在创作了《都市风光》之后, 1937年,编导了著名影片《马路天使》,该片成为30年代中国电影高峰时期的标志性作品。

1946年他受命参与组建东北电影制片厂,后任厂长。生产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等。1949年任新中国中央电影局局长。

 短评

前卫音响实验片,被埋没了太多年【电影资料馆】

5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力荐

影片无疑是时髦的,首尾呼应,卖艺人在唱,西洋镜里在放,繁华都市却有着落魄的命运,音效故意突出,以制造滑稽感,被钱逼着举步维艰的几人焦头烂额,却也有追求姑娘不惜所有,爱慕虚荣而耍尽手段的举动,落到最后一场空,所谓的繁华也就打上了问号。

10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推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创作阵容十分强大,袁牧之、赵元任、贺绿汀、万氏兄弟……江青此时还叫蓝苹。片中的几个蒙太奇用的极妙。小狗是亮点。电影院一段放的是万氏兄弟的迪斯尼风动画。恋爱作家华哥举手投足无处不入屌丝型格,不愧是八十年后诸位屌丝晚辈的榜样。我们可以说,屌丝也是一种跨越时代的存在。

14分钟前
  • 江湖遠人
  • 推荐

蓝苹和唐纳。。。。。 图一八卦就~

18分钟前
  • via。文
  • 推荐

摩登时代的尬笑

23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推荐

意涵极丰富,既可以从再媒介化角度来谈电影-西洋镜的嵌套结构,也可以从风格角度来谈蒙太奇、移动摄影(明显受苏联蒙太奇学派和古典好莱坞的影响)对早期电影的突破。我觉得其中最有趣的一点在于,剧中人物(经由西洋镜)由浪漫乐观的上海想象转向苦涩、沮丧的上海12天经验这一形式设定,制造了两个叙事层和两个叙事者,反而在一种自反的情境中暴露出西洋镜叙事者和电影叙事者本身的武断性及这些叙事的暴力性质。当然,用Bordwell的话来说,历史诗学的目的在于抵达一种Brechtian surprise:not "How like ourselves!" but "Who would have imagined that they could believe this?",接受维度是必不可少的。

24分钟前
  • Octopus
  • 推荐

原想通过本片看看蓝苹也即江青,结果才知这是部很中国很上海很地道很纯粹的近乎完美的喜剧歌舞片,那些时儿谐谑时儿讥讽的合拍鼓点、独创的哇啦哇啦哇的对话、唱念做打的古典功夫、黄梁梦式故事、意味深长的结局,我再找不到比它更优秀的国产喜剧了。

25分钟前
  • 毕大费
  • 力荐

袁牧之,26岁,才华,演技,长相,幽默感!戏中戏,万氏兄弟的动画,音效!镜语,音画结合!西洋镜中剪辑“持摄影机的人”

26分钟前
  • 🌞娘卷卷🌙
  • 推荐

蓝萍女士情绪很稳定,影评人唐纳很悲剧

28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吃完了毛的红烧肉,就去延安了,之后又去了苏联,和冼星海有过一段艰辛的留学生活,做过爱森斯坦的助理,很神奇。回国后没经历几年好境遇,被周扬他们整了整,但至少文革前就被架空了,没遭什么大罪。最后一部《小小环球》,写了十六年,生前没有机会出版。那个年代的吴彦祖,双鱼座,有点悲情色彩。

32分钟前
  • 等待咯噔
  • 推荐

颇具幽默趣味,交易所、押行,情书换稿费,还有米奇电影看------全部为了攒一套赴宴礼服!上海滩啊,上海滩!为钱是利,人财争夺!一场空~~独缺帽儿一顶。对了,那人出演!

35分钟前
  • 老羊
  • 力荐

意思是說女主人公命裏專克男人對吧

36分钟前
  • 冰山李
  • 还行

这次看到蓝苹真面目了,音乐喜剧片,袁牧之的喜剧气氛和情节营造得非常好,这种朴素的嬉笑风格现在看来令人感动。开头西洋镜音乐很赞,音效使用特别到位,听到俩人对话,啦啦啦,啦啦啦啦啦,笑疯了都。

39分钟前
  • 王三折
  • 力荐

本来只是好奇江青唐纳的模样。。我可以把星星都给西洋镜歌吗

40分钟前
  • 长安呢
  • 推荐

天才之作啊...可惜只导演了两部电影...

44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力荐

30年代中国喜剧片最为有益之尝试。时髦和批判的综合体,在摩登中加入左的眼睛。起首,声光电在黑暗中轮番登场,将《子夜》的开篇用充满刺激的视觉效果坐实。片中,黄包车有轨电车豪华轿车勾勒城市空间,大马路被招牌和广告覆盖片尾,火车站钟声鸣响,小市民从幻梦中苏醒,唏嘘不已。冷热交加,甚为犀利

49分钟前
  • 鸡头井。
  • 还行

“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哇啦啦啦哇啦啦啦哇啦啦啦哇”1935年,袁牧之处女作,26岁。

51分钟前
  • 康平
  • 推荐

文艺青年大战富家子弟,然后输的很惨

55分钟前
  • 安托万
  • 推荐

配乐阵容很强大,黄自+赵元任+贺绿汀!电影光怪陆奇,多线程并进,每个人都有故事,最终一场黄粱大梦。30年代上海的娱乐方式、三件套西装大衣背头造型,至今看来仍时髦。在“去上海”这一绮梦与噩梦矛盾笼罩下,结尾一家人的转圈镜头,大概有着永恒的价值。小姐那套凑不齐的时装,永是消费主义魔咒。

56分钟前
  • 丛二
  • 推荐

UCB Modern Chinese Film Studies screening 2017.10.16

57分钟前
  • xīn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