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爱2016

HD

主演:塔拉·雷德,Karishma Ahluwalia,帕维什·齐纳,奥米·瓦依达,Rique,卡维·拉兹,Cesar Cipriano,Sewell Whitney,Mona Sishodia,Iyad Hajjaj,Pritesh Shah,Fahad Olayan,Paul Louis Harrell,Dean Schaller,Kevin Mukherji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印度语言:英语年份:201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逐爱2016 剧照 NO.1逐爱2016 剧照 NO.2逐爱2016 剧照 NO.3逐爱2016 剧照 NO.4逐爱2016 剧照 NO.5逐爱2016 剧照 NO.6逐爱2016 剧照 NO.13逐爱2016 剧照 NO.14逐爱2016 剧照 NO.15逐爱2016 剧照 NO.16逐爱2016 剧照 NO.17逐爱2016 剧照 NO.18逐爱2016 剧照 NO.19逐爱2016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将爱放逐》

一辆车卷尘而过,灰尘笼罩着一家四口……

贫瘠的地、斑驳的屋、干涸的井、枯萎的花……

安德烈·萨金塞夫用诗化的镜头和人与人之间漠然的关系处理创造出的不融合,令人窒息;而最后带来的痛苦先是感觉来得太快,却没想到如此之深!

2008-08-18

 2 ) Birgit Beumers的评论摘录

原文在此http://www.kinokultura.com/2007/18r-izgnanie.shtml 。姑且粗糙地译了几段。

《放逐》是安德烈·萨金塞夫的第二部电影。继2003年《回归》在威尼斯首映后获得轰动性成功后,2007年5月《放逐》在戛纳国际电影节首映,该片为演员康斯坦丁·拉夫罗年科(Konstantin Lavroneko)赢得了“最佳男主角”奖。

这部电影大致是根据威廉·萨洛扬William Saroyan1954年出版的小说《笑料》 The Laughing Matter,改编的。它讲述了大学英语教授埃文·纳扎伦斯(Evan Nazarenus)与妻子斯旺(Swan)和孩子瑞德(Red)、伊娃(Eva)一起来到他哥哥戴德为家人建造的乡村庄园的故事。戴德是个赌徒,他的家人离开了他。埃文的家人探索了周围的葡萄园、河流、火车站和附近的克洛维斯镇,并认识了沃尔兹一家和他们的三个女儿。当斯旺告诉埃文她怀了孩子,但“不是我们的孩子”时,纳扎伦斯家庭的危机就出现了。斯旺和埃文都想让家庭团聚,埃文决定她应该堕胎,堕胎由戴德在弗雷斯诺找到的一位医生进行。当斯旺在堕胎后死亡时,埃文愤怒地射杀戴德至重伤。戴德安排了葬礼,在从墓地回来的路上离世,带着斯旺留下的纸条里的秘密。纸条上解释说她是用医生留给她的止痛药自杀的。戴德还向埃文隐瞒了医生的证词,即斯旺性格不稳定,有自杀倾向。埃文回到家中,发现他怀疑与斯旺有外遇的同事实际上是被他妻子追求的。埃文在回孩子们家的路上死于车祸。萨洛扬的叙述构建巧妙,叙述者采用孩子瑞德的视角,以天真、好奇和探寻的眼光看待乡村。与成年人相反,孩子们确切地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这部电影保留了小说的基本情节,也保留了许多细节(比如一个女孩的倒立或瑞德的嗅觉),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例如,无花果树变成了一棵孤独的胡桃树;或者,机车上的驱动器被参观工厂所取代。这部电影也放弃了叙述者对他所遇世界的孩童般的率真,以及对亚美尼亚语的迷恋,这是戴德和埃文所说的话,埃文开始教他的孩子们语言。在小说中,埃文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父亲,但在电影中他是一个野蛮的角色,风格类似于少言寡语、情感冷漠、似乎漠不上心的《回归》之父,他只能命令孩子们四处走动,而没有太多了解他们世界的愿望:他的话语仅限于简短而迅速的命令——“安静” 、“必须完成” 和“走吧” 。他对孩子们没有好话,不像小说中的埃文,他总是问孩子们想做什么,而不是强加自己的意愿;电影中的角色也没有帮助邻居的儿子在船上找到工作。此外,电影中的母亲形象被描绘成圣人,而斯旺则是一个心理不平衡、优柔寡断的角色,她的性格中有一个固有的缺陷,这可能是她在没有父母的情况下长大的结果,考虑到家庭的概念是萨洛扬小说的核心,这一点尤为重要。事实上,在《回归》中,角色的这种变化特别有趣,两个女人(孩子的母亲和祖母)被描绘成玛丽亚和抹大拉的玛丽亚,没有心理深度,但被刻画为沉思和奉献的对象(作为圣母)和父亲的安静仆人。最后,还有一些细节上的变化:在小说中,埃文愤怒地射杀了戴德,而在电影中,这位兄弟患了心脏病。埃文的脾气和他天生的暴力在电影中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在他对妻子的殴打,他对孩子们的固执和漠不关心的行为,他缺乏情感(他只笑过一次)。虽然电影把女人描绘成圣人,把丈夫描绘成野兽,但小说却没有详细讲述埃文有暴力行为:他是一个有爱心、仁慈的人,乐于帮助他人,能够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尽管他也很愤怒。斯旺的自杀是由于她脆弱的精神状态,而不是她丈夫听不见。

影片中一家人离开了位于工业城市的家:城市场景是在比利时矿业小镇查勒洛伊拍摄的,它有典型的黑色砖房和涂有海报式工人的混凝土墙。农村的房子、山坡上的小教堂和山顶上的墓地,以及横跨深渊的木桥都是在卡霍尔附近的摩尔多瓦专门修建的。

画面参引莱昂纳多·达·芬奇的《天使报喜》(1472-1475)——孩子们玩的拼图。最后的场景则是模仿彼得· 勃鲁盖尔 的《收获者》(1565)。

塔可夫斯基的《伊万的童年》(1962)的沼泽地中枯树的景观在这里被转换成了夏季景观,孩子们在那里玩耍,成年人在这些树和树桩之间散步。使用镜子让角色探索自己或避免直视对方也呼应了塔可夫斯基对镜子的使用,特别是《乡愁》(1983)和《镜子》(1975)。水既是净化的来源,又是投影的镜面,这一说法也源于塔可夫斯基。《放逐》中一个长长的推拉镜头里,一条干涸的小溪突然变成了一条湍急的水流,流入一个突出的人工池塘。

如在《回归》中一样,萨金塞夫坚持名字的重要性:伊凡和安德烈是指门徒,而在《放逐》中,他将斯拉夫和基督教的名字并列在一起,选择维拉(信仰)和亚历克斯(安德尔),斯拉夫代表男孩,伊娃代表女孩。邻居的女孩们读了《圣经》中的一段话,是保罗写给哥林多的第一封信,指出“爱永不止息”,这进一步突出了宗教主题: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它不坚持自己的方式;它不是易怒或怨恨;它不以做错事为乐,而以真理为乐。它包容一切,相信一切,希望一切,忍受一切。 爱从未间断过。至于预言,它们将结束;为母语,它们将停止;为知识,它们将结束。因为我们只知道一部分,我们只预言一部分;但当完整的时候,部分将会结束。(13:4-10)

阿尔沃·帕特(Arvo Pärt)的合唱音乐(“Kanon Pokojanen”,1997年;“Alina”,1976年)以及赛林乐队演奏的安德烈·德加切夫(Andrei Dergachev)(“Kyrie”)的作品预示着家庭、自然和文化的即将随生活毁灭:马克带着枪伤来到亚历克斯镇上的房子;参观教堂和墓地(期待维拉的安息之地);维拉告诉亚历克斯她怀孕的那一幕之后的沉默。

《放逐》的故事与《回归》不同。后者:如果父亲的爱直到父亲去世后才被伊万和安德烈承认,那么父亲的爱是失败的。前者:他不信任妻子,也不承认她作为圣洁的圣母玛利亚,将为他再生一个孩子。《回归》讲述了基督在未被承认的情况下回归的故事,《放逐》否认了基督再次降临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电影在一个强大的自然意象下,没有受到文明的干扰和影响,只提供了绝望和毁灭。

《放逐》无疑会吸引评论家和学者的注意,就像《回归》一样。对于萨金塞夫的创作发展来说,这部电影并不意味着向一个新的方向或任何方向的变化。这至多是第一部电影的一个更黑暗、更阴郁的版本。也许通过他的第三部电影,萨金塞夫将能摆脱电影的同质化趋向,摆脱传教士角色,转而用叙事和视觉讲述自己的故事。

 3 ) 从《将爱驱逐》到《寂静之光》

作者:方汉君

心理学中,把爱情定义为 “性、美感和依附”的三种需求与体验的过程。而对于婚姻,则升格为“情爱、理解和相互依附”这三点上。并非婚姻内的“性”不重要,而是让“性”扎实的隐含于这三点之中。恋爱阶段中的“爱情”与婚姻中的“情爱”,差别在此。由此来理解俄罗斯电影新作《将爱放逐》(2007),或会更容易解析这微风中不堪一击的脆弱之花。

这部由安德列·萨金塞夫执导的影片,从另一个故事层面,颠覆了我们几近枯竭的想象力与观影陋习。男主人厌恶了城市喧嚣的沸腾生活,带着漂亮的妻子和一对可爱的儿女,来到优美的乡村祖屋度假。一家人整天沉静于草丰水美的田园风光中。如诗如画的美景,也只是浮光掠影的白鸟。与其说夫妻俩留连于清新的绿色和纯净的空气中,不如说,在他俩的内心,悄悄开始着另一场“喧嚣”。

他们几乎没有交流,没有关切,只有出奇的平淡。静默之中,往往是暴风雨的前奏。电影从始至终,就定格于一种无比沉静的冷色调中。每个画面似乎都精心雕琢,又如此的随意和自然。俄罗斯电影向来有构建如油画般精致的习惯。在优雅的画面中,当妻子平静的对丈夫说:我怀孕了。丈夫很惊奇。然后妻子仍是静静地说:不是你的孩子!此时的丈夫只有愕然,甚至有一些惶恐,但没有歇斯底里。他对她说:在孩子面前,我们还和以前一样吧。

于是日子还是如驰骋在远山前的草原一样简单和安然。但丈夫还是忍耐不住“扇”了妻子一巴掌。他要她必须“打掉”。妻子黯然同意。丈夫向弟弟倾诉这件无可挽回的事。弟弟帮他请来了最好的医生到屋子,帮嫂子“打掉”。同时,打掉的还有她最后的“希望”和盎然生机。绝望之中,妻子吃药自尽。真是“祸不单行”,弟弟自责中,心脏病突发而猝死。

在一个雨天,他找到了他认为导致妻子怀孕的这个男人。这个男人,平静地向他倾诉了他妻子的故事。原来是在丈夫出差一段时期中,虚弱的妻子,曾得到过这个男人的照顾与精神抚慰。虚弱与身心俱疲,来源于她对丈夫的爱。因为这些年以来,丈夫不再像以前那样爱她,不再愿意跟她沟通交流,不再与她亲密无间。她只感到失望和冷落。如灰烬的婚姻,却要履行妻子的一切义务。而丈夫却无视于她的存在。只当是一个保姆或一个虚拟的游离。

由此,她编织了一个无情的谎言:我怀的不是你的孩子。其实,她并没有偷吃禁果。只是她觉得爱情早在婚姻中夭折。即使怀了丈夫的孩子,也如没有一样。男人总是以为一切理所当然。可人是情感的动物,精神需求永远不可小视。这恰恰又是男人最容易忽视的盲点。这部150分钟的电影从始至终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悲情和伤怀,但出奇地安静。越是淡淡的,越易让人慢慢咀嚼。

俄罗斯电影在国际影坛的地位逐年下降,得奖影片也越来越少。但悠久的文化传统,总是让我们有所期待。苏联电影如《士兵之歌》、《雁南飞》、《一个人的遭遇》、《两个人的车站》和纪录片《掌心》等,当然包括塔可夫斯基等人的电影,都是常看常新的佳作。特定的历史时期,能拍出这样的影片就很不容易了。进入新俄罗斯时代的这十几年中,如《小偷》、《高加索俘虏》、《烈日灼身》等,都是不错的电影。

同样拍于2007年一部墨西哥电影《寂静之光》,沉静的风格与《将爱放逐》很是接近。导演卡洛斯·雷加达斯曾执导过《天地悠悠》和你认为只拍了半部影片的《天堂里的战争》。而这部《寂静之光》,显然,导演是有备而来。虽然只是一个婚外恋的故事,但格调极不一般。

电影始终不惜用大量的镜头,去观测黎明前后的自然景观变化,映照着大地的生命波光与微茫。在简洁与静美的景色中,埋藏着如流水冲刷的诗意情感。一番“巫山云雨”之后,总要复归平静与乏味地现实。生活总是环环相扣,又总是顾此失彼。鱼和熊掌永远不可兼得。好事不可能让一个人占尽。坏事也不可能让一个人全占。

生活的很多悖论与冲突,戏里戏外,同样不可解析与复原。弥合的瓷器再精美,终究有了裂痕。但这并不妨碍日复一日的生活。生活并非穷途末路或不可原谅。生活总是需要“得忍且忍,得耐且耐”。否则,只有寂静之光后的将爱轻易的放逐。放逐的,还有浪迹的心和形骸之物。

想想那些智慧的头颅所经历的爱情,也不过如此。这些沉迷于爱情中的人,热血喷张又神经大条。相对来说,女人比男人完美些,善良些,理性些。即使看看缪塞这样的情种,在写给乔治·桑的情书中,满纸那个肉麻呀,真是烧得可以。并非他说了那么多“爱啊,宝贝呀”这些矫情的字眼,而是他的“爱”过于自私、专横和不定。照理说他小于乔治·桑八岁,更应带些光芒给痛苦的乔治·桑,可他没有,他带给她的只有无尽的责备与荒唐的呷醋。

乔治·桑是一个心胸很宽广的女人,虽然她的婚姻不幸福,跟大作家梅里美的感情也早己形同陌路,但她还是坚韧的生活着,按现在来说,就是心态很阳光。实际上,一开始,她就对缪塞的疯狂求爱是保有一分冷静的,但她还是抵不过缪塞的“狂轰乱炸”,心甘情愿的接受他的爱。她像母亲一样照顾病中的他。事实上,他在信中也称她为“亲爱的母亲”。常说“男人永远长不大,永远像一个孩子”,这倒找到了一个生动的佐证。问题是轮到乔治·桑病倒时,缪塞非但没有尽心尽力的照顾她,反而责怪她为何生病。诸多怨艾,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在1834年9月7日乔治·桑给缪塞的一封信中开头伤心的写道:“我在小树林里,垫着一个画册给你写信。我来这里散步,感到孤独、悲伤、心碎;我就在这里读你从巴登写来的信。唉,多么不幸!这都是怎么回事?我们这份感情应该改变一下了,就它的性质来讲,不应该再给任何人带来不愉快了。为什么你老是忘记呢?”在1834年10底,她给缪塞的一封信开头这样写道:“当梦寐以求的幸福就在手中时,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指责,你会把过去曾经接受下来的东西变成我的罪过。”

一个只愿沉迷快乐而不愿分担痛苦的人,注定无法得到尽善尽美的爱。他们分手也是理所当然。可分手后,缪塞仍是神经质般的责备甚至辱骂。乔治·桑都表现得很大度。她后来跟肖邦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在恋爱中,女人的付出的确比男人周全得多。

如巴尔扎克与韩斯卡夫人的爱。一个在巴黎,一个在遥遥的乌克兰,且正“相夫教子”。真佩服巴老这“愈挫愈奋,屡败屡战”的精神,正是他的十七年中的坚忍不拔,才终于让那位夫人舍家远赴巴黎与巴老完婚。虽婚后半年,巴老就故去,但的确感叹爱情的奇妙之处。你想,若巴老不走得那么早,难保他与韩斯卡夫人的婚姻能维持到长久。也许他追求的很多东西都被赋予了理想与美好化了,一旦走进现实,即会破灭,幸而他走得早,才留下这段跨越时空的,所谓“终成眷属”的佳话。

男人追求爱情的想象力与热力往往是“人来疯”,空前高涨又饱满,而实现之后,又总是喜欢“从现实中找差距”,有点像我们党的小组讨论会。结果是高亢消退,热情不显,有“过把瘾”就死的意思,或“掉转枪口”寻猎下一个目标。这类“人来疯”的男人,按现代来说就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无独有偶,劳伦斯当年对生活在慕尼黑的弗丽达·维克利夫人也是穷追不舍,当然,他们“终成眷属”。似乎这些伟大的作家“前赴后继”,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生活的困窘。不是说他们没有爱,相反,你认为他们对爱是认真的,只是他们对于爱更多的有些“歇斯底里”。只是他们爱的对象更需要“夫人”这样的角色,才能喂养他们的“爱”,才能实现他们创作的理想。

《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肖霍洛夫说过:从事创作的人,最好是找一个富家之女结婚成亲。至少不会为生活无着落而发愁。于是,你多少会理解巴老和劳伦斯他们。美国舞蹈家邓肯与俄国诗人叶赛宁的婚姻,虽然年龄相距甚大,却给他们带来了些生活的安宁和快乐,这既是诗意的,又是现实的。但最后仍是无果而终。高更为了生活而放逐自己,远赴太平洋塔希堤岛,与一土著女孩成婚,竟完成了他人生的一次飞跃,成就了他辉煌的画作。而劳伦斯与那位德国贵夫人的婚姻,终让劳伦斯写下很多光辉的诗篇、游记等优秀作品。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岁月崩溃,生活渐远,留下来的,却只有这些伟大的作品。我们不会再对他们的人格缺陷随意责备,反而只有深深地的同情。我们更会感佩这些气度如大海般广阔又无私的女性。从某种方面来说,正是她们成就了这些天才的创作者。

正如满溢着幸福滋味的劳伦斯,在1912年5月17日给弗丽达·维克利的一封信中所说的:“你使我想起莫伯桑的短篇小说。一个意大利工人,年轻人,乘火车去法国,没有钱,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吃东西了。有一个女人乳房里满是乳汁—她是去法国当奶妈的。她满是乳汁的乳房胀得生疼—年轻人则饿得有气无力。他们彼此将对方从痛苦的境地里拯救出来,各自得到了实惠。”

2008、7、17

 4 ) 将爱放逐

影片其实在控诉男权的专制和暴力,而配角则衬出软弱无能的另一种男权极端!故事的悲剧最终是因为男人的自负和缺乏沟通,源头是自私和自以为是的思维。导演刻意选用仪式感很强的视听,强化出这一慢性杀人的过程中,男人的种种表现,如同肃静的审视;尤其冷色调的布景和摄影做得十分精妙,油画般精致却又十分压抑!但摄影和剪辑强调形式感,反而拖沓了节奏。整体来看,影片的形式感和概念,要好过故事情节!

 5 ) 影评

《Andrey Zvyagintsev 电影<流放>短影评》

巾城/文

电影又译《将爱放逐》。
影片暗示一种俄罗斯式的男性主义在女性的渴望崛起后所不可避免遭受的碰撞。它暗示这种男性主义将除了其主体(男性)外的一切——包括妻子与儿女——视为客观存在之物,而忽略其本有的生命力与同作为人的情感与尊严。而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与看待问题之角度的不同,使得原先弥补性的尝试和沟通沦为更深的误解,最终形成一系列悲剧。片子的反思更多针对文化与精神的传统而非特定个体或群体,因此相较一些肤浅的女性主义电影,显得更为厚重。
电影拥有迷人的长镜头(尽管有时人工布景的痕迹较为明显)和恰到好处的镜头暗示(罗伯特为薇拉拦车时的大幅海报、影片结尾处的农作妇女等),虽可能缺少节奏的变化,但值得观影者细细品味。

 6 ) 将爱放逐

《将爱放逐》是由安德烈·萨金塞夫导演,康斯坦丁·拉朗尼柯、亚历山大·巴鲁耶夫、玛利亚·邦妮微等主演的电影。 该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带着妻儿返乡定居的男主角,在展开新生活之际,却从妻子口中得知即将诞生的孩子不是他的骨肉。从树梢开展到水塘的超长镜头,俯瞰生命无常,呼唤着塔科夫斯基式的俄国灵魂;一个意外,就足以倾塌人伦的地基。康斯坦丁拉朗尼柯,荣膺本届坎城影帝。

阿莱克斯(康斯坦汀·拉夫洛南克饰)和妻子维拉(玛丽娅·波耐维饰)带着一对儿女,来到阿莱克斯父亲留下的位于乡间的祖屋,准备在这里过一段假期。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沸言,乡间的这座独居坐落在群山和草地之间。就在孩子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新鲜空气时,维拉却在屋内向丈夫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她怀孕了,但孩子却不是阿莱克斯的。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阿莱克斯几乎崩溃,他向自己信任的兄弟马克倾诉内心的痛苦。经过艰难的思想斗争,阿莱克斯决定采取行动,他告诉维拉希望她打掉肚里的孩子。马克为找来了堕胎的医生,然而维拉却没有逃脱死亡的邀请。失去爱妻的阿莱克斯几乎疯掉,他决定回到市内,找到妻子的情人报仇。当隐藏的秘密大白后,观众面对的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

孤独的爱情和交流的障碍是导演想要挖掘的主题,因为它们,才有了误解和悲剧的发生。

从树梢开展到水塘的超长镜头,俯瞰生命无常,呼唤着塔科夫斯基式的俄国灵魂;一个意外,就足以倾塌人伦的地基。

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画面。大自然的一笔一画,在镜头下,都美得令人叹为观止。然而正是在这一片绿油油、充满生机的画面前,一场悲剧发生了,天空和草地突然变得枯黄。在人与自然的对抗中,导演用充满暗喻的手法讲述了人类的孤单。

真的生命更直接更丰富更真切的在女性体内,她们早应该变成比男人更纯净更人性的人们;男人没有身体的果实,只生活于生活的表面之下,傲慢而急躁,看轻他们要去爱的事物。”祖亚金采夫真的最好的俄罗斯新生代导演之一。

 短评

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深深被吸引...节奏令人不能自拔

6分钟前
  • 像一把刀子
  • 力荐

SIFF@影城;从第一个场景的孤树屹立就奠定基调,每一帧都可入画,尤其喜欢室内静物描写、室外写意风景,风卷草原,木屋内的光线,湖蓝斑驳的墙壁,沉静的母亲,都极其符合我的审美,也保持了导演一贯的美学思想;究竟是放逐爱,还是被爱放逐?结构精妙。

1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虽不如《回归》震撼,看完也是沉重绝望。疏离的夫妻,干涸的水渠,重复无尽的道路…镜头语言与故事情节相辅相成,配乐悬疑且有张力,太对胃口了。

13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剧情比《回归》差太多,文艺闷片最难嚼,勉强3星

16分钟前
  • 兮称
  • 还行

浓得化不开的俄罗斯情结。被斯堪地纳维亚半岛冲淡的阳光,以及照样浓烈的爱。当然,最后那个镜头,农妇在田地里劳作歌唱,在我看来代表了导演的一种现实倾向,以及适当的讽刺。

20分钟前
  • 宋阿慕
  • 力荐

#siff2015#第一部,也是第一次看萨金塞夫,俄氏隐喻冷酷但太沉闷了,好在油画般的影像悦目。标志性的摄影机运动和人物在画面中的走位调度构图无不大师风范,城市和村庄的色调反差,结尾和小溪的长镜头印象深刻,以及色调像极了塔科夫斯基。上海影城小厅真暗。

23分钟前
  • seabisuit
  • 还行

孩子拼出圣母,农妇对起欢歌。婚姻是需要合作的表演,却只有一人得到掌声。女儿唤错名字,儿子目睹暴力,窗外一场骤雨,屋内一个耳光。男人的溪谷已经干涸,在手术台扼杀骨肉;女人的爱情走向末路,用药物治愈绝望。若不能像孩子般协作,如农妇配合,婚内二人就只能像漫天乱鸟,在雨水到来前被爱放逐。

27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萨金塞夫的电影技术上真是没话说,好与闷就取决于故事和人物能否撑住了。的确有老塔的神韵,但在同一个长镜头里时空转换是学的安哲吧,可是安哲的长镜头情感力量多么强大,因为他的人物需要那样一个镜头去穿越时间见到自己的所爱,是有灵魂的。这里就显得有些滥用了。技术真的需要建立在情感之上呀

31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安德烈·薩金塞夫在《回歸》和《將愛放逐》里依舊探討如何男性如何成為真正的兒子,真正的兄弟,真正的丈夫,真正的父親。

33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呃,怎么说呢,喜欢这种影像风格,毕竟继承了塔可夫斯基的某种特质。比如开篇的树,很难不让人想起《牺牲》的开头,读《哥林多前书》想起《安德烈卢布廖夫》,景色表现也有他的风格。达芬奇《圣母领报》的拼图都有深意。但是,我对导演故弄玄虚遮遮掩掩的叙事风格挺反感的,特别是女主角说的那些话

38分钟前
  • 雅尼以西
  • 推荐

闷到中途溜出去找人聊了十几分钟天。

40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重复的生活使人厌倦,最亲近的家人使人倦怠。日复一日,平淡如水,褪去激情,爱情已死。交流阻碍,漠然丛生,心与心已经相距甚远,用离开来解决问题,是一场报复。镜头、配乐合我口味。

4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看了要睡着了

47分钟前
  • 我玩豆瓣无人知
  • 较差

妻子怀孕了,孩子不是丈夫的。困局即将解开之时,情节却急转直下。一部带有强烈现场感的俄罗斯电影!甚至能够感觉到彼时天气的冷暖和空气的凝滞。

48分钟前
  • 章鱼
  • 力荐

一开场大雨一来,就被压抑到了,然后这种压抑感就持续了整部电影,节奏缓慢到我非常理解为什么片中的角色都想死了。

5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很美的电影,喜欢俄罗斯电影

57分钟前
  • 小熊QQ
  • 力荐

俄罗斯导演怎么出一个是一个?

1小时前
  • mongolialong
  • 力荐

主席的片四部都看完了,深觉按时间顺序前三部是导演小心翼翼的试水、积累经验、致敬先辈,待到利维坦才厚积薄发自成一家。本片摄影帧帧都是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画作,移动的羊群,辛勤劳作的农妇,几乎压到山脊的云彩,甚至连墙面剥落的泥墙陋室都自带格调。

1小时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4-4-2008 6:00pm science museum

1小时前
  • 何倩彤
  • 还行

想不开的作女把自己作死了,全世界这样的夫妻还少么,不会调节只能每天度日如年。剧情比《回归》闷,这样的文艺片太小众,注定没票房。但镜头太美了太棒了,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挪不开眼,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幅画,置景和运镜都是教科书。

1小时前
  • 地念儿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