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俩2006

HD

主演:宫哲,金雅琴,张淑芳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普通话年份:200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我们俩2006 剧照 NO.1我们俩2006 剧照 NO.2我们俩2006 剧照 NO.3我们俩2006 剧照 NO.4我们俩2006 剧照 NO.5我们俩2006 剧照 NO.6我们俩2006 剧照 NO.13我们俩2006 剧照 NO.14我们俩2006 剧照 NO.15我们俩2006 剧照 NO.16我们俩2006 剧照 NO.17我们俩2006 剧照 NO.18我们俩2006 剧照 NO.19我们俩2006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我们俩2006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冬天,在某个四合院孤孤单单生活的老太(金雅琴)迎来一个来北京求学的外地女孩(宫哲)。女孩想租老太离学校很近的房子,但嫌老太要价太高,老太一脸爱住不住的表情坚决不降价,女孩无奈租了下来,两人开始磕磕绊绊争吵不休的主客生活。无论是安装电话、缴纳电话费,还是点电炉、借用电冰箱,女孩都觉得老太在处处算计她,心里十分委屈,老太看她,也是一百个不顺眼。\r但日久生情,两人渐渐成了彼此的依靠。日子溜过春天、夏天,老太眼见女孩生活尤其恋爱中的喜怒哀乐,她晚年的孤独因为有女孩的陪伴冲淡了不少。秋天来临,女孩找到更好的住处,要离开老太,老太的精神一下子垮了下来。瞄准你的未来上帝旨意关于我转生变成史莱姆这档事 第二季 Part.2慈善狂欢夜龙神之子无麸质的完全真相生命线我们的父辈2: 一场不同的战争飞驰人生若影若线金婚抖S刑警寂静尖叫一路向前天鹰复仇记禁断动画43天才基本法消失的情人节再爱一次上层男孩第二季残酷夏天第一季闪耀的恩秀下海2017纯真时代韩版飞翔的女人血染淑女德云社精品相声专场天津站2021车祸勇午交涉人老笨城中三餐天天向上欲望都市纪录片高中锋,矮教练错认千金后,三个大佬哥哥后悔了我的白鲸男友第一季大奖赛给野兽献花关于高妹的一切真人玩偶合租男女新丧尸出笼恋爱幕末男友外传~在时空的彼方盛开之恋~

 长篇影评

 1 ) 因为简单所以感动——《我们俩》

周二,电影半价,花十块钱,闲人来支持国产文艺片——《我们俩》。
尽管售票处的滚动字幕不停地告诉大家这是一部东京电影节获奖作品,但还是老样子,放映厅里空荡荡的。每次去看这种国产小成本的电影,现场都是这样,看电影的人比演员还少,幸好这次电影主要人物只有老太太和小马两个,而我们有三个人在看,真是无语---||||||||。和大片争播放大厅、争票房,国产文艺片是没市场的,这是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普通院线不愿引进也是可以理解的,商人嘛,总是重利的。还是希望中国早日有自己的文艺院线,或者等我有钱了,开条文艺院线出来,天天给大伙儿播这些真正能触及人性的东西。
言归正传,电影从一片风雪中开始,一个女生奋力地踩着一辆男式脚踏车,孤独地穿行在北京的老胡同里,有点像《沙罗双树》的开头,不过没有完全使用长镜头。她的脸冻地通红,穿件军大衣,在一扇破旧的大门前停了下来,故事就这样开始了。电影内容没有特别复杂的人物关系,一个老太太和她的女学生房客,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波折,都是发生在你家隔壁的琐碎小事:房客偷了房东的电啊、房东不让房客用电话啊、房东威胁房客要把房子租给其他人啊……。但是,永远不要忘了那句话“三个女人一台戏”,才执导了自己的第二部电影的马俪文去年凭借《我们俩》击败了陆川,获得了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当名单宣布的时候,我看到马俪文的脸上写满了惊讶,是啊,得到金鸡奖评委的认可的确是一个奇迹,但事实上,更让导演惊讶的还是在这个三八节的档期,电影竟然在全国的163家电影院上映了,所以请相信女人的奇迹!
又扯远了,再扯回到电影上来,老太太和小马其实特别像,都是特别固执的人,两个人总是坚持自己的立场不放松,所以开始的时候,她们之间矛盾不断,房租、电话费、电费、供暖……老太太的丈夫很早就去世了,也没有子女,收养了一个女儿,有个外孙,都只是偶尔来看望她,平时只有个看上去比她年纪还要大的保姆照顾她。老人就这样孤孤单单地住在这个破旧的四合院里,直到小马的出现,打破了她常规的生活,一方面老人希望有人和她说话,喜欢热闹,另一方面,老人又是固执的,她不希望别人打乱了她的生活。老太太就这样矛盾地和自己的小房客对峙着。小马是个大学生,而且显然是学文艺的,她的身上本来就没有束缚,规则尽可打破,老太太守了一辈子的规则在她看来也是可以打破的。同时,她也是固执的,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要做到底,就这样两个年纪差了60多岁得人,整天像两个小孩子一样吵来吵去,谁也不愿意退让一步,打破四合院往日的死寂。
渐渐地,天气热起来了,老太太和小马之间的感情也开始像天气一样升温了,老太太终于第一次走进了小马的房间。之后还是那些琐事,小马给老太太修房顶、帮她改变屋子的陈设、给她的墙上贴美女画像、帮她拍摄关于一天的短篇……老太太甚至想撮合自己的外孙和小马(^o^老太太实在太可爱了)。女导演的电影总是会有些精巧的细节,我看到小马的身上总是跃动着一些红色,红色的毛衣、红色的车钥匙挂件、红色的海报,还有就是她的屋子地面墙面完全都是红色的,甚至她还会穿着红色的戏服回家;而老太太的身上就只有一些沉闷的色彩,灰白的墙面、灰白的床单、灰白的沙发、灰白的衣服……小马是活跃的,她从来都是用跑的,时间对她来说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老太太的行动都是缓慢的,甚至是停滞的,一天的生活就是等着吃、等着睡,时间对她来说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夏去秋来,小马和男友找到了新房子,决定不再租老太太的房子。老太太的院子又回复了死寂,没人和她说话,她舍不得小马,这个给她添了很多麻烦的小孩,是小马在她晚年最孤单的时候给她的生活带来了色彩。老太太很快就病倒了,说不出话,但她什么都知道,小马回来看她的时候,她拉着她的手,不愿小马离开。外孙结婚以后,老人把房子让了出来,自己搬到了山上去住,小马去看过她一次,但很快就成了最后一次。故事就这样简单地在小马悲伤地蹲在街边结束了。
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但是我的眼圈红红的,这就是最真实的人间感情,她不需要华丽的画面、高超的电脑特技、全明星阵容,却能够温暖你的内心,这才是电影的本真,不要让那些附加的东西模糊了我们的双眼。还有就是,走出影院的时候,给家里的老人打个电话,他们其实很需要你!

 2 ) 我不懂怎么安慰你,我在你脆弱时离开你,但是我爱你。

我想到的是年轻人的爱与现实。看了两篇不乏指摘的影评,说拍得挺生硬:一开始小马对老太太不怎么地,所以后来一定要老太太死一死小马哭一哭之类的。我倒觉得它真实,甚至因为太接近真实,反而显得冷酷。
年轻的姑娘小马很倔强。刚来的时候一件儿绿色军大衣裹着小玲玲的瑟瑟发抖的身体,脸被风刮得通红,声音清脆。老太太年轻的时候是个御姐,扛过枪骑过马抽过大烟,她比年轻姑娘还倔,但是她老了。
所以老是可怕的事实,在交往中,老人一旦对你动了真格儿,她就永远是弱势的被动的。春节前小马和老太太拌嘴,多半是因为“被欺负了”而进行种种维护底线的反抗;春节后小马和老太太拌嘴,多半是因为小马无理取闹——出发点是什么暂且不论,拍电影、掏鸟窝、布置房子……小马闹够了,比起先前的委屈,几倍的面子也挣回来了,我们就觉得老太太可怜起来。是的,她非常可怜,因为她渐渐喜欢上小马了,在邻居帮她重新挂好的一院子彩色的灯笼里,在除夕夜漆黑的不安的风里,老太太喜欢上了这个年轻姑娘,就注定变得可怜。对于经济独立的年轻人——你不得不承认——一个你喜爱的老人、你的父辈或祖辈最多只是你精神上的向导,而对于老人,这个年轻人便是他精神乃至物质一切的全部。
老太太坐着,用拐子戳戳地,大叫一声“小马!”,小马就风风火火地跑了过来。一个行将就木,一个生气蓬勃,这不妨碍感情羁绊的产生,但强弱的对比终究衍发了失衡——老太太从强硬变为妥协,又从妥协变得软弱,她的眼神越发悲凉起来。
导演用奔跑表现小马,作为一个上升者和一个发展者的年轻人。因此小马跑到这儿,跑到那儿,跑进四合院,又跑了出去。所以当她找到了更新更好的房子,就理所当然地搬走,即便那时候老太太已经离不开她——但这一切都不妨碍她在最后那个凄冷的冬天咧开嘴哭了起来,因为她握着的老太太的手像飘着的雪花儿一样冷。小马哭得很凶,却发不出声。我想起我的姥爷了。因为离得远,我甚至没能见上他最后一面,他去世那几天,我每天都想打自己一顿。最后我哭累了,跪在他的相前一遍一遍地地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懂怎么安慰你,我在你脆弱时离开你,但是我爱你。
小马或者说我又在为什么而奔跑呢。泰戈尔说:“我心绪不宁,我渴望着遥远的事物……”年轻时人们总爱不断追寻又不断否定自己的生活假想,溯游从之,溯回从之,但东西到手了却因不敢相信自己所求“不过如此”而又抛下她扑进下一个追求中。我们在重复着,韶华白首,所谓追求却可能永远在水一方。所以我总想,生命的意义大概都是被附加的。我们因为追求这些附会物而不断忽视甚至放弃周遭真实的情感,但我们却别无选择,无法停止。
老太太已经过了奔跑的年龄。她的生命安静、乏味到让她忘了什么是孤独的地步。小马跑进了她的生命让她回想起来,又跑了出去,把她重新扔回孤独里。于是老太太垮了。
小马终究没有像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姑娘一样极力忍让老太太。她不会哄老太太开心,不会留在破房子里陪老太太,甚至在离开的时候连句软话都没有,因为她年轻的灵魂还要轰轰烈烈地投入到对那些巨大的、沉重的、被附加的生命意义的追寻中去。但老太太去世时,她的哭也是很真切的,她一定觉得有很多很多遗憾——这是现实,也是我所谓的残酷,我们想爱老人,却不知如何去爱,甚至明明知道,却无法这样爱。
归根结底,情感这种东西缺乏逻辑。介于在下已经挫到了提笔忘字的地步,剩余部分我还是决定自己YY。

 3 ) 倘若《我们俩》是这个名字:落寞寡妇和思春的少女



题记:
“醒了睡,睡醒了,吃饱了歇会再睡”只要你和老人生活过,你就可以理解里面的细节,她是金奶奶的今天,也将是我们的明天。
中国人,活着,就这样活着…
――――卡夫卡·陆(KavkaLu)



冬天,很冷
心冷吗?你敢说冷吗?一部注定被孤独的电影就像首善之区暮色下寂寥的胡同,没有人。
纸糊的红灯笼点缀惨白的城市,没有人关注心灵,只有时间的鞭子抽得我们生疼,活着,在哈哈活着要学会所有的感谢词。
我们这个年头要记住某些关键词,我们要学会咧开嘴高声宣称我们的幸福,可,《我们俩》过于冰冷。
一个借宿的女孩,一个高龄的老人,在一个四合院里共处。
整部影片大多数场景陷于院落的孤独,窦唯的古琴让本已寒凉的世界无尽怅然,只有偶然路过的脚步让这个院子有着一些生命的回应。
虽然,你可认为这是一部讲述两代人和解的温情电影,然而,它揭示的却是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诸多现实矛盾,老年人在孤独和失落里看日起日落,他们的存在被飞速发展的经济有意无意忽视。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只有和老人住过的才能体验到高龄老人的古怪,他们就像孩子一样有些“作” 并希望引起世界的注意 ,片中房东老奶奶和房客小女孩的摩擦非常真实,人艺的金雅琴以84高龄出演的奶奶很生活化,那种半睡眠状态的老人模样确实是老人真实的写照,他们看似昏昏沉沉却一有风吹草动就睁眼盯着你。他们和你较劲往往是为了让他们过于平淡的生活有着一些涟漪。他们往往因为害怕孤单而用一些小计谋、小算计来引起你的注意,有时候真的让你哭笑不得。
平常的日子,生活无非是柴米油盐,《我们俩》能够打动我们的是因为所有不起眼的细节都来自于生活,特别是老奶奶“敲诈”小女孩买鲤鱼的段落的生活气息浓郁。鱼在中国文化里有着一种期待,是延续和希望,在除夕的晚上,老人和小马过了一个有着对应的年。
电影编剧的合理性是支撑整个故事的基础,我们注意到电影的矛盾点是电话,而2002年对于学生妹而言手机还是奢侈品,所以BB机和老太家的电话关联就有了增加戏剧矛盾冲突的可能性,这种细微的冲突让两个人物形象变得鲜活起来。作为新生代的孩子和暮暮垂年的一个孤独老人之间有着太多的格格不入,他们相互的接近正是反映了人基本的愿望“为了排遣寂寞相互依偎”。
在片中老太的情绪波动挺大,这一切和高龄有关,感人的一幕是女孩小马一年后的发现,当苍老的手和年轻的手相握,生命就有了时间的印证。电话费的争执在现实里也是常见,两个陌生的人了解总是从相互观望开始的,人是情感的动物,房客住久了就是一家人。
中国人太苦,几乎没有机会为自己活着,少时被父母压迫为了生计学习,毕业了为了房子和女子奔波,刚一滋润,小崽子嘎本一出来后面就是循环,好不容易送神出门,却发现老伴已经死了,留下孤独,就像那个老奶奶等待着死亡的通知,这样活着有点残酷。
《我们俩》太诚实,这种诚实让她失去了中国而拥抱世界,在影评人群里我说,这个片子应该改名字叫《落寞寡妇和思春的少女》,观众进来看了就是成功的第一步,只要你和老人生活过,你就可以理解里面的细节,她是金奶奶的今天,也将是我们的明天。
中国人,活着,就这样活着…
叶飘零,秋天来了。
电影能够打动人的不是技术,而是她传递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无极》、《十面埋伏》被观众骂的原因不仅仅是编剧的糙,更重要的是它的心思不在电影本身,我甚至怀疑中国电影业已经成为了某些利益集团洗黑钱的工具,打住!
200万的小投资打造了一部感人的电影,那些习惯于拿红包、吃白食的愚记是不会去推广的,长此以往,中国电影恒亡矣!
泱泱大国,良知,覆水难收。
老人的离家和病故背后是孙子成婚的话题,家有了新的主人,唯有老太的沙发破落了,新的开始里,香火延续。
影片自始至终被孤独的情绪包围,饱经沧桑的老人是我们每个人必然的明天,即便那好看的红灯笼也掩盖不住小院的寂寞,无数次老太太就这样孤独地望着小小院落,她对小马的肺腑之言可以让所有的晚辈思考,我们的孝心为什么往往和老人擦肩而过,这样的电影真的应该组织观看,它告诉了我们必有的未来和与世界相处的法子。
爱心,有时需要一双温暖的手。

【附录:影片资料】
《我们俩(You And Me)》2005中国大陆 
导演:马俪文
主演:金雅琴 宫哲
片长:84分钟
奖项: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2005)最佳女主角、第14届中国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导演奖:马俪文
个人评价:艺术性8.5,欣赏性8(一部有意义的中国电影)

支持良知的中国独立电影,请伸出援手,购买正版

2006年3月27日 星期一 下午23时22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4 ) 记一位还没被租房毁掉的年轻人

如今再也没有多余的心力,扒开一个人的刀子嘴,看她的豆腐心了。

听说,中国的年轻人,都被租房毁掉了。

工资都拿去交了租子。月光倒不怕,怕的是还叫我省吃俭用生个孩子。

我可能只有和房东生这一条路。

住处离地铁站、商场、影院、超市等任何一个地方都隔了好几个山头。

我的“葛优瘫”自然无师自通。

日日与房东指点江山,譬如论马桶之中的山水风光如何能顺利一泻千里,或厨房泄露的神秘气体,会否让我拥有性感的紫色嘴唇。

家里的老人们说,原来脾气温良的姑娘,怎么现在一点就炸。

可能现代年轻人的脾气秉性,都是被租房塑造的。

不管是消费主义、月光、宅、不爱生孩子,还是剑拔弩张。

我突然很怀念一部2005年的电影。

[我们俩]

那个时候,租房还没有毁掉年轻人。

钱,房租,中介费

[我们俩]的故事,全程发生在小四合院里。

就好像我们上班下班,不进家门的那段时间,卖给了公司。

只有在这小院里的碎片时间,才算得上点生活。

也只有这点鸡零狗碎,值得讲述。

学生小马来看房。

她是一家一家问下来的

不知道户主有没有富余房间,也不知道价格几何,就一家家撞大运。

我盆友A说,搬了八九次家,最多的一次看了十几套房,意志力一点点被摧毁。

而小马情愿跑断腿,也没找中介,干嘛要让中间商赚差价啊。

你们应该也听说那个新闻了。

几家长租房抢着和一房东签约,把8500元/月一路炒到10800元/月

我理解小马,我第二次搬家,为了省中介费,明知当时的二房东不是善类,还是直接从他手里找了下一间房,顺便省了一笔搬家费——自己分了七八趟把行李背过去的。

房东老太太在背后念叨:“房租不能太低,地段好;也不能太高,穷学生。”

从一开头,这精明刻薄里,就还是藏着善心的。

但老太气势狠戾,不给还价的余地。

200,就200,行就行,不行就走。

现在听起来200多便宜啊,如今加个零,在北京也只能住到五环外了。

但2005年那个时候还用的第四套人民币呢

小马咬咬唇,160吧。老太太不松口。小马只能给出这一沓10块,可怜巴巴。

生活,不是租来的

这话说的有点土。

但小马的生活,确实不是租来的。

她一进屋,就忙活来去,扫雪、擦玻璃。

那玻璃上都是陈年老垢,换我,早放弃了。

可我最忘不掉的,是她还钉了张海报在门上,小猪皮杰的屁股。

尾巴打卷儿,翘翘的

过年还有好些天,她就挂起红灯笼,贴上福字。

老太太说,还挺能折腾,沉不住气。

现在他们说,房子是租来的,生活也是。

生活的空间越来越逼仄,放不下书柜,养只猫也要偷偷摸摸,水龙头坏了房东说凑合着用,不方便晒衣服,也只能对付着。

小马不服气。

早上起来,她要烧开水,浇冻住的水龙头。

打电话,得和房东老太太吵三五次,最终承担了电话费的大头,才能扯条电话分线进屋。

要用老太的冰箱,得给她买条鲤鱼。

北京的冬天,小马感觉要冻死了。四合院没有暖气,老太又说,你多穿几件衣服吧,等有钱了自己买小楼。她偷摸着买了暖气片。

老太看到这电表撒丫子跑,不敢相信

可是不这么干,不要说生活是租来的,连这条命简直都是租来的。

刚来上海那会儿,去掉房租,我只剩1100块生活费,不吃晚饭,头一个月我只花了1049块,但代价是冻死。

我妈让我带来的被子,真空棉的,摸上去滑,四面钻风。

没吃晚饭,脚就更冷。那个冬天我整宿干瞪眼,思考我究竟是不是我妈亲生的。

后来领导说,你稿写得多,给你多加500块。

我立刻淘宝了两床被子,新疆棉的,98块一床,物美价廉,老厚了(店家不谢)。

200块就能买条人命啊。

爱,那个时候还有爱啊

小马的故事,和我们不同的是,她和房东老太有了感情。

要让我和我辣个房东有感情,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

两人都是一样的脾气,嘴上不饶人,易燃易爆炸,遇事先吵,过后再商量。可心是软的。

交电费吵了一轮,交电话费吵了两轮,一个是“没人伺候的老太太”,另一个是“没小伙子喜欢的姑娘”。

最后却“和自己家人都没那么亲”

小马要让老太的房间有生气,给她贴了一屋子美女海报

老太念叨着,刚来那会儿可怜兮兮,这会儿鸠占鹊巢,天天蹭她一个老太太的屋睡

小马学校作业,拍老太,理解了她孤独

精明算计,脾气乖张,那都是外强中干的伪装。

最后,小马搬走了,老太就病了。

老太走了,小马在大马路上就哭了。

故事前半段的鸡毛蒜皮,和我们此刻面对的现实多像啊。

可是为什么不会再有这样的温暖结局了呢。

也许小马还是相信,自己是有未来的。

而我们被朝不保夕的感觉淹没了。

工资永远跟不上房价——租房的价。一次意外,就能把好不容易攒起来的生活打碎。

更多的时候,连生活也攒不起来,还有人逼着结婚生孩子考公务员,好像这些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似的。

于是目标就是多挣钱,无论是租房的,还是房东。好给易碎的生活,增添一点点保障。

好似我们也再没有[我们俩]这样的电影了,没有鸡零狗碎,只有珠光宝气。

香奈儿普拉达满天飞,像是精神鸦片,生活里穷怕了,便再影视作品里,许你幻梦一场,填补焦虑。

再没有多余的心力,扒开一个人的刀子嘴,看她的豆腐心了。

也再没有多余的心力,塑造一个温暖结局了。

恐怖的是,万般不愿,我们还是被房租左右了我们的脾气、生活,甚至未来。

-

文:姜不停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5 ) 关爱身边的老人,他们想要的是陪伴……

《我们俩》是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制作发行的一部剧情片,由马俪文执导,宫哲、金雅琴、罗忠学等联合主演。影片讲述了一位在四合院里生活的孤单老人,因为将房子出租给来北京上学的女孩,这一老一小之间发生了一段动人的故事,该片于2005年10月在东京电影节上展映,2006年3月3日在中国上映。
看完这部电影,我被四合院里奶奶和女孩的那份没有血缘关系但比亲人还亲的感情所感动。
来北京求学的外地女孩(宫哲),租下了一个人孤单生活的老太(金雅琴)的房子。女孩觉得老太处处算计她,老太看女孩也不顺眼。一开始相互没有好感的两个人在磕磕绊绊争吵不休的主客生活,渐渐成了彼此的依靠。
老太晚年的孤独因为有女孩的陪伴冲淡了不少,只是终有一天女孩要离开,老太爷会老去。在老太去世前,女孩子去看过老太太,老太太只能抓住女孩的手,不能说话的她眼睛里全是话。人与人的关系就是这样奇妙,孤独的灵魂是需要真挚的情感来抚慰的,而这种情感往往又是最稀少的。
关爱身边的老人,他们想要的是陪伴……

 6 ) 生命中不能承受什么

现在的一些国产电影也是很不错的,不说前面的《疯狂的石头》,那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
昨天看的是《我们俩》,一个耗时三年的小成本电影。不过耗时三年啊,从经济学的念上来说,已经不叫“小成本”了。
影片讲的是一个在电影学院上学的外地女孩子到一个孤老太太独居的四合院租房子的故事。故事经历了春夏秋冬,女孩子和老太太也就经历了人情的冷暖四季。
根据介绍,这部影片是根据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的,的确应该如此,因为细节刻画的非常好。
比如说女孩子和老太太关于电话、电冰箱、电暖器等日常生活方面的小矛盾,对白听上去如此的朴实,绝不是那种文学化的编剧式的。
小女孩提出电费应该如何分摊的建议,看到老太太一直沉默,小女孩转身就走,随口说了一句:我觉得可以。这句话让我想起自己倔强的时候,心里也常常会冒出这样一句的;
电话线被掐断后,小女孩和老太太站在院子中央打嘴皮官司,你一言我一语,都是孩子般的语言:你这个坏孩子,难怪没有男朋友!——你是个坏老太太,难怪没人来看你!
相信导演在拍这些场景的时候,应该是带着微笑的。所有这些在当时看来难以容忍的细节,现在回想起来都是那么的温馨可爱。
人的感情的渐进本来就是很细节的。小女孩从一开始凡事要和老太太商量掰哧,到后来随意到老太太房间里睡午觉、帮老太太洗头、给老太太重新布置房间、给老太太拍电影,情感在慢慢成长——没有戏剧冲突的生活只有在回忆中才会觉得如此美好;而很多人并不知道珍惜平静的日常生活——在这一点上,做一个艺术工作者是很幸福的,因为当她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她有能力用某种形式把那段生活再现出来。
老太太从头到尾都是可爱的。演员金雅琴,一个八十多岁的老演员,因为这部影片获得国际大奖,正是因为她我才决定看这部影片的。
老人的历练就是不同。老太太的倔强、心眼儿、孩子气、宽容到深藏的孤独与情感,表达得恰到好处。她的主要方式就是眼神和语言:
平日里,老太太的眼神总是炯炯有神,严厉背后带有年长的笑意,但小女孩离去之后,老太太的眼神就立刻只剩下一个老人的惶恐和涣散;
和小女孩斗嘴的时候,大嗓门的老太太说起话来掷地有声、抑扬顿挫,甚至可以说得上动听,小女孩搬走后,老太太中风了,“她现在什么也说不出来了,但是心里都清楚着呢。”
电影中,导演给老太太的拐杖很多的戏份。老太太叫小女孩的时候,有时候叫“小马”,有时候就用拐杖点地或者敲门敲窗子。这是有区别的——老太太一直孤身一人,独居的生活让她的感情隐藏的很深,只有当她要和小女孩理论什么的时候,她才总是大叫小马,当她理直气壮地时候,她也会大叫小马,但当她处于某种感情或者情绪当中时,比如看到小马失恋,比如自己错怪了小马,她反而用拐杖来说话了。
真实的细节是中国电影最缺乏的,但也是生活中最丰富的了。很喜欢导演对这些细节举重若轻的描写。
不过,电影带给观众最大的审美挑战,还是其中戏剧化情节的处理,处理得好,就是点睛之笔,处理不好,就成了烂片一个。
影片中,老太太多次给小女孩介绍自己的孙子。原以为只是一个老人常爱干的事情,一个小插曲而已,看的时候笑笑而已。到了片尾才知道这个设置对于升华整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起了关键的作用。
老太太孤老一生,扛过枪,抽过大烟,什么都干过,就是没有儿女,收养了一个女儿,也就有了所谓的孙子,孙子来看过老太几次,女儿只是在片尾才出现,来了也是买了两条鲤鱼,一直在打电话。大概是这个院子留住了女儿和孙子的心。
老太太答应,孙儿结婚就把小院给孙儿了,自己就搬走。
老太太虽然孤独,但是对这个院子是有感情的。她可能曾经以为撮合小女孩和自己的孙子,自己没准还能住在小院子里,因为她已经和小女孩建立起了感情,把这个院子交给她,自己也放心;不过,小女孩不懂得老太太的心,孙子也娶了一个从未谋面的贵州女孩,为那个女孩,孙子偷偷打了老太太300块钱的电话费。
老太太搬进了老人院,她只带走了挂在墙上的一幅画,那是她的主心骨。那一年的冬天,大雪中,老太太离开了人世。
去世前,女孩子去看过老太太,老太太不能说话,只能抓住女孩的手,眼睛里有无数的话,依恋和期待……
好的电影就是这样,尽管悲伤,但让你直面人性,而且通常不能言语。
其实这个故事本来可以有另外一个讲法,同样是讲一个老人的孤独,讲感情的可贵与真挚,讲生命的归宿,讲得更加激烈,但是,我以为现在看到的已经是一个更好的版本了。
因为它更符合生活的规律,散乱的、偶然的、轻如鸿毛的,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不能承受什么——不能承受的一定是永远不能再来的。
小女孩在天桥上深深的哭了,她无法承受的是自己对生命对情感了解的如此肤浅。

 短评

女主很傲娇很清纯。话说10年前北京的房租也不应该那么便宜啊。2014.9.14成都

8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我宁愿花钱看这种所谓的低沉本电影,这才是真正的人文主义,是华语电影人文价值观的精华。8.5

10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质朴真切,感人肺腑

15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TMD我什么时候能住上四合院。

19分钟前
  • 大飞
  • 推荐

还是老人与小孩或年轻的冲撞,但这是现实时特别突出的一个情况,孤单与陪伴的话题,我们总是能说,但不会做。

22分钟前
  • 炫3D
  • 推荐

少见

26分钟前
  • 孟克依
  • 推荐

#资料馆留影#绝对的女人戏,金雅琴出神入化的演技让人动容,倔强丫头遇到毒舌老太太,这出戏就很接地气了。老北京胡同里的琐碎往事,也是马俪文的青春回忆。最打动人心也殊为可贵的是,房东与房客之间的情感羁绊(如今除了金钱利益还剩什么呢?),怎么看寡居老太太与女大学生之间都像是祖孙俩,虽然并无半点血缘关系。无论时代再变迁,无论社会再薄凉,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永远最美。ps 窦唯为本片作的原声,缅怀金雅琴这些离我们而去的“老戏骨们”。

31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灵魂深处的琴弦被拨动了。

33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力荐

一个人的好天气?

35分钟前
  • 张大水
  • 推荐

90分钟的电影 哭了40分钟。第一段是等年夜饭 老人家孤身一人 平常那么节俭这天却做了那么多菜 孤零零毫无指望地等到晚上11点 明明菜都凉了 和小马还是能吃得那么开心 因为缺的就是陪伴。第二段是老奶奶挂灯笼这 颤巍巍的拄着拐杖 知道自己怪错了人家 那种煎熬等待她原谅的心 真的折磨。还有是老奶奶说 每天就盼着收破烂的 收电费的来 她都90多了 要的就是可以和人说说话 想想小马来之前她该是多么孤独啊!最后小马搬走后我哭得眼睛都快看不清屏幕 了 我一定要对奶奶好一点 多陪陪她说话多带她吃好吃的看好玩的 不然我就枉为人了。

36分钟前
  • 黄悦_
  • 力荐

多好的本子,有观察、有良心、台词写得接地气,却拍成了学生作业水平,尤其末尾一段,简直看不下去。这么生人勿近、不好相与的老太太,算计、抠门、又事儿妈,被金雅琴演得入木入骨,那念词儿的功力,真是现在许多年轻演员比不了。小姑娘相比就别扭多了,除了跑,就是喘和喊。

41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国产5星片

45分钟前
  • Xingxing ZHANG
  • 力荐

我想念我的外婆。谨此悼念,愿她仍好。

47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想看2008-12-17]其实早就听熟了窦唯的配乐,一直等到资料馆有了胶片才去看。老太太自然是神了,小姑娘从姓名看是有导演自身经历在里面的,只是可惜拧的缺少些层次。剧作上前头铺得慢了点,后面就着急了。当然豆瓣上此片高居top250真是不意外。

51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外婆,我想你了

56分钟前
  • 力荐

让我想起我的姥姥

59分钟前
  • A
  • 推荐

我想外婆了

1小时前
  • 兒子
  • 力荐

少有的国产好片,后来才知道是根据马俪文导演自己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的,难怪能有如此强的代入感。影片没什么故事性,全是一些生活中的片段却极其感人。可令我最为费解的是那个内心如此细腻,感情如此真挚,拍出过《我们俩》和《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这样佳作的马俪文最后为什么会迷失在商业片的道路上?

1小时前
  • 德州没有巴黎
  • 力荐

下午接到奶奶的电话~口吃不清的喊我乳名~顿时泪如雨下~

1小时前
  • 亂馬2/1
  • 力荐

想外婆/奶奶了,有没有?! 2005年最好的国产电影

1小时前
  • 影志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