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生

HD中字

主演:黄家正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音乐人生 剧照 NO.1音乐人生 剧照 NO.2音乐人生 剧照 NO.3音乐人生 剧照 NO.4音乐人生 剧照 NO.5音乐人生 剧照 NO.6音乐人生 剧照 NO.13音乐人生 剧照 NO.14音乐人生 剧照 NO.15音乐人生 剧照 NO.16音乐人生 剧照 NO.17音乐人生 剧照 NO.18音乐人生 剧照 NO.19音乐人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音乐人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横跨六年时间记述挖掘了香港钢琴神童黄家正在音乐和人生上的成长历程。黄家正作为十一岁便赴捷克与专业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的天才神童,在香港本土更是获得无数赞誉。这样的成就在其他人看来已经非常圆满,可是天才的孤独和苦闷只有他自己知道。与兄弟姐妹的矛盾、与同校同学的隔阂、与父亲的分歧,本片在记述黄家正音乐生涯的同时也通过记述他亲人、恩师罗乃新等人之间的关系,侧面刻画了这一神童作为平凡的孩子的一面。六年的心路历程,让观众看到了黄家正从一个桀骜不驯的天才儿童向一个成熟少年蜕变的过程。   本片在香港本土和台湾地区获得极大声誉。本片于2009年获得第46届金马奖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及最佳纪录片奖项,2010年获得第1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电影奖。没有电影的电影节五月八月(国语版)青春须早为时尚王国重生崛起从仙女下凡开始虹色萤火虫,永远的暑假Wind Song拥抱!光之美少女剧场版:两个人是光之美少女·群星之回忆积奇玛莉萨拉尔都市侠盗第五季覆没家庭大宋少年志九龙剑尊在京都小住(2019)完美的餐厅高飞鸟爱的路娱乐百分百端午节特别企划2023几近成年逃离乌托邦冒牌侦探2022灯火阑珊仙之巅尤里西斯的凝视秃鹰的巢穴天生宝一对视点锋汇克隆人2018大湖小爱 第一季美味小姐与爆笑先生弗兰琪东京重生与日本现代化大仙衙门反贪风暴4变形计第一季魔卡少女樱特典:包在小可身上佳人蓓尔罪恶黑名单第一季鞋匠人生风口青春1983板球世界盃老捕快

 长篇影评

 1 ) 人不轻狂枉少年

    我承认,我之前是懒懒半倚在沙发上的,交叉着双腿,手里还发着短信。当看到那个少年抿着嘴说:“我选此曲是因为我们会获益良多,并非要在比赛中胜出,为音乐而音乐,而非为比赛。”,我慢慢坐直了身子,放下手机。

   我在看的是介绍香港音乐神童黄家正的纪录片《音乐人生》,之前在台北爱乐电台的podcast《电影最前线》里听到DJ蓝祖蔚介绍了一下原声,这部片子在金像奖和金马奖都有斩获。列入豆瓣“想看”,漫漫等待终于等到了下载。

   片子开始,他才10岁,笑容狡黠,还有一点点龅牙。他烦躁,因为录音时他拉大提琴的哥哥总是不能和他同时发出第一个音符,也始终和他不在一个音准上,他皱着眉头,直截了当地表示他的不满。镜头闪回,他17岁,已经长成了一个清秀的少年,头发毛茸茸的。但对着采访者的镜头,他依旧直截了当:“有魅力的领袖能够改变人的思维,我非万人迷,但我绝对有魅力!”

   我嗤笑,本以为,这又是一个有天赋的孩子,从小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承托太多希望,最后变得心理不健全,狂妄自大的例子,直到他说出文章开头的那句话——他指挥拔萃书院的乐团排练曲目参加比赛,选了个超时两分钟的曲子,尽管明知道会因此而扣分,也遭到反对,但他坚定不移,因为他要“为音乐而音乐”,最终他们仍以绝对的优势拔得了头筹。

   所有乐团的少年都在欢呼,只有他,游离于人群外围,仰头看天上的飞机。所有乐团的少年都在有节奏地鼓掌喊着口号,只有他,趴在栏杆上,只用两只手指象征性地点点,笑容平淡,唇角讥诮。因为他觉得:“拔萃精神非我所要,这是建基于比赛之上的,我们太想赢音乐节,这种心态超过追求音乐的心。胜出时感到团结,仅此而已,我想要的是,大家追寻音乐,宣告我们在演奏,不理胜负。我从小就有这种想法,但我知道别人会鄙视,但我会感染他们,不要为比赛去弹琴。”

   我对他平淡的笑容和讥诮的唇角,肃然起敬。

  他确实轻狂, 不知天高地厚地宣称“世上最好的钢琴演奏家是谁?我! ”“我不需要用赢来证明自己,我比他们好十倍。取消资格好了,我已赢过,锦旗拿去擦屁股。”他总是那样满不在乎,怪不得他的同学说他“把自己当做神”,受不了他的指责而直接在排练时拍屁股走人。

   但他的这份轻狂,来自“爱”,全身心地爱音乐;来自“信”,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对艺术有信仰;来自“纯”,用最本真的心看待音乐本身,而非人们附加给音乐的种种光环与意义,用最本真的心看待生命。

   尽管从小一直在老师、爸爸的指导下刻苦地练琴,但他拥有的其实是一份不被打扰的成长,他不是活在他人的意志之下,参照他人的标准,或活在纵横对比之中,拘于那些外人的设定。他始终自然而清醒地忠于音乐,忠于自己,尊重自己。这才是最难能可贵,也是最奢侈的。

    也许,你会说,这份奢侈是因为他是一个少年,他还没有受过挫折,不知道江湖险恶,不知道天高地厚。可是,有谁规定,我们比他年长,我们撞过南墙,就应该自然而然地让成人世界的生存标准进入青春,从默默地忠于自己的内心,到内心也变得面目模糊,最终变成一个唯唯诺诺的中年人?

  也许,我们在渐渐熟谙世界的游戏规则的同时,应该更多珍惜一点自己内心的本真,多信仰一些自己生命的规则,多一份少年的纯粹与张扬,多一份建立在底气与坚持上的轻狂,而不是多一份因麻木与妥协而生的谦逊与恭谨。

    是为记。

 2 ) 天才不是儿童,天才是纯净

  《音乐人生》是一部纪录片,记录了钢琴天才黄家正2002年11岁时和2008年17岁时的生活与思考。这样的题材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同类型的电影:天才、成长、励志,但《音乐人生》不同,导演要讲述的不是一个天才的成功之路,而是一个人的认认真真的思考之路,呈现的不是一段成长,而是一段内心的角斗。这正是《音乐人生》的特别之处,也是它可以以纪录片的身份获得金马金像奖多个大奖的理由。

    天才·纯粹
    11岁的黄家正在捷克与专业交响乐团合作,眼中可以随着每个音射出光,琴声带着你如同在坐云霄飞车。11岁的黄家正当着围着他录音的老外淡定的说,这里慢了,这里错音。有一个镜头,小小的家正伸着胳膊去弹奏,西装下显露出瘦弱的肩骨。他多瘦小啊,体内怎么会蕴含着如此巨大的力量、11岁的他怎么能有着如此的理解力。他是天才,无疑。17岁的黄家正对妹妹说:“谱里没有中弱、中强,只有天堂和地狱。”
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要么天堂,要么地狱,不是完美,就是不完美。
    “那你觉得怎样才是美丽”“完美才是美丽”
    “那世界就是不完美怎么办”“死掉就完美” 11岁的家正说。
    天才会让人联想到孩子。他们有让人嫉妒的天赐才华,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有着无限的前途和可能性。然而,神童长大了并不是神,还是人。天才不是技能,天才是纯粹。他们是怎样活在这个世界的摩擦之外的?他们让你感觉到世界轻盈通透起来。“我想永远记得我学音乐的原因”,“我想用音乐来指引我的人生”。不为比赛弹琴、不为出国弹琴、不为表演弹琴、不为考级弹琴。不为弹琴而弹琴。黄家正非常纯粹,而又如此另类。
    故意选超时的曲目、与身边环境格格不入、永远孤身在人群外。天才是不正常的人类吗?还是水木丁说的好,“天才不过是超级正常的人类。”记得电影首映时,黄家正给观众的信中写道:“学音乐不是因为赚钱成名,甚至不是因为自己弹得好,学音乐就是选择了一生的谦虚、忍耐、追求。”这时他才17岁。天才释放的不过是每个人生命中最真实干净的部分。为什么有人榨干天才的泪水,享受着天才的悲剧,然后说他们为什么不能通达一点?
    “用尽你人生所有的苦难去演奏”上台前17岁的黄家正对自己的乐手说。
 
      真实·思考
      没有一个人能像黄家正一样撑起这部电影,因为他太过真实。许鞍华看了《音乐人生》后说他可以去演电影。对着摄像机,对着朋友,他能把心里的一切说出来。在所有环境里,在所有人面前,他都毫无戒备保留,不知隐藏自己的自大和汹涌。导演给他的问题,想的认真的要死答得又真诚的要命,考虑半天也会说这个问题有问题,太大了。
      黄家正对自己的朋友说。“我想作他的‘罗老师’,带领他的音乐更上一层楼,带领他的人生到另一个境界”人人说他自大轻狂,可是你去看看黄家正的表情,一脸fuking的真诚!哥哥拉琴放不开,11岁的黄家正伸头对哥哥说:我会激发你的。我没有感觉到狂傲蔑视,只是在想,他怎么能这么直白见底,他怎么能这么信任别人又如此不受外界影响。你怎么能拉着别人就说因为我们都是人,所以我感受到的你也能感受到。你怎么能得到一点感悟就欢心鼓舞地要与别人分享。
      也没有一个人能像黄家正一样表现出导演所要的,他的思考,太过认真,太过直面鲜血淋漓。“你可以看到,黄家正基本没有变过,11岁的他与17岁的他思考的还是同样的问题”导演说。
      “为什么我的手指会弹琴?””“为什么我会思考?”“为何有人为何有人?”“那你觉得呢?”“我不知道,我一直在追求答案”11岁的黄家正看着自己的大手说。
      我们觉得思考是哲学家的事拍电影是导演的事,我们觉得自有天才把一切美好的东西创造出来我们可以享用且根本不必面对。然而看到一个天才如此艰难生涩困苦的思考,我们才明白原来生活是粗砺的沙,磨着每个踏实生活的人。11岁衣食无忧的他在捷克看到了偷食物的同龄孩子,于是他马上领悟到世界有另一番样子。生活对太过认真的人而言总显得很沉重。
      “如果无神的话,音乐能用科学解释吗。为何我屏息凝神声音就不同;如果有神的话,为何世界有这么多不公平?”
      天才的真实与困顿,我们愿意面对吗?
      神·人
      “我不否定神,但是这个世界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他是尊敬大家宗教信仰的,他会说“祷告中,别进去”。可是真的就这么简单吗?蔡康永也说过类似的话:我只是觉得把所有问题都归到神身上,有些太懒了。有个藏传佛教的大师说过我的宗教是生死无悔。黄家正与他说的一样。
      除了成长,一切都无关紧要,不是吗?
      导演问他的朋友:“你觉得他有时把自己当神吗?”“这正是他的问题!”
      他是把自己当神,老想着教人济世,可是最大的悖论是,他要传的道是音乐,是人性。他希望每个人都像他一样,把人本身放在第一位,把音乐本身放在第一位。拉琴要为自己而拉,问题要自己去思考真理要为自己而追求,不用祷告相信自己就可以。
      影片里黄家正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是黄家正,今年快17岁。我想做一个humanbing。刚听到这句话的人都会笑,太做作了吧。然后我听到他说:谱只是纸,我是人,人比纸有趣多了。最后我听到11岁的黄家正说音乐只是一半,另一半是做人。
     “我想做一个人,有感情,有人性”
      他是怎么样看到自己的天分同时又发现了人性的?他是怎么样去追求极致完美而又立志做一个humanbing的?他思考的都是本源问题而他的问题又都实实在在来自生活。他的天分和他的志向本来就是矛盾的,所以注定的纠葛痛苦。矛盾在他的体内拉锯,他只能停下来一点一点思考,每一点每个细节。
       “11岁的你真的是锋芒毕露”。可是你怎么才能安慰一个天才。
 
    关于电影
      拉大提琴出身的导演张经纬形容自己在遇到了拉小提琴的妻子后,才知道什么叫做才能,于是放弃了拉了15年的大提琴,左碰碰右碰碰,于是碰到了电影。
      没有人能够单用困惑做一部电影,但是张经纬做到了,依靠着黄家正做到了。
      这部影片的剪辑非常有特色,并不是按照家正的成长顺序剪辑的,而是将两个时段的素材交叉剪辑在一起,形成了非常精彩的叙述和节奏,甚至比一些故事片还要好看。而循序渐进地展现黄家正完整的个性、思考,也让使最后时刻的爆发产生了巨大的力量。
      很明显,11岁的家正的那次流泪深深影响了导演的思考。张经纬最初跟拍了几位音乐天才,也许在那时,他并没有想明白这些素材以后怎么组织表现,而小家正的那次哭泣让他非常震惊,才产生了这部影片的思考与内核。
      开篇导演毫不遮掩的把黄家正推到人们面前。“我想做一个humanbing”,这样的开场白对于观众很生猛。好自大的一个人。在前面多半段,导演非常冷静的渐渐为观众呈现出一个比较完整真实的黄家正,他的自大他的真实他的纯粹,他与身边人的关系、他对音乐的看法,客观呈现。导演分别将爸爸、罗老师、哥哥、山谬介绍进故事,黄家正以及他的环境慢慢丰富清晰。与哥哥的第一个镜头是他弹和弦哥哥答,后面紧接长大了的哥哥在家正指挥下的乐团准备拉琴,一下子就表明了他们之间的位置和关系。黄家正自大好为人师,与身边很多人关系都不好,但是朋友们最终都回到他身边,因为跟着他真的能学到很多。这时,关于黄家正,观众已经慢慢了解,接受,作出了判断。
      合唱比赛后的那场戏是一个转折,黄家正游离在人群之外,说:“看,飞机”。乐团高喊着舍我其谁,家正在他们中间显得非常难受不安。最终,纯粹的音乐慢慢代替了疯狂的叫喊,导演悄悄的站在了家正这边。后面的部分比较抒情,导演用充满感情的段落开始表现家正不为人知的一面。“拍摄是你的生命吗?”“是,正如你弹琴”温馨。父母离婚、厌恶为比赛而弹琴、与爸爸的矛盾这些第一次被人所知。而更重要的,是家正说出的很多很有分量的思考,而这个时候,这些话语不再冷漠,而显得很真诚,打入了观众的心。“为何有人?”黄家正看着自己的大手哭了,而我们看着这个11岁的孩子,目瞪口呆。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导演的提问,非常锐利,可以一下子点到穴位。片中有许多精彩的对话让人难忘。黄家正能说出那么多内心的思考,与导演的引导是分不开的,而最后一段小家正的真情流露也有导演的触发和引导。这也是《音乐人生》的成功之一。
      问题、困惑、没有解答,贝多芬、舒曼、肖邦、布列顿,音乐音乐音乐,只有音乐在片中悄声在为我们解答,当屏幕完全变黑,比赛没有了,只有音乐!
      导演最初拍的其中有一个女孩现在已经在国际上获了大奖,现在在香港很有名,可只有黄家正他拍到了最后。天才的思考,竟也是如此艰难如此循序,音乐人生,我们真的能承受的了如此美丽纯净的东西吗?这个故事没有结束也没有完全展开,黄家正去外国留学了,他和我们一样仍然背着自己的问题徐徐前进,天才所附带的所有沉重他得一并带上路。就一起在这个没有完美的世界里,去尽量接近真理的阳光。
     在音乐人生的海报上,导演写上了张爱玲的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同样天才。同样真实。

 3 ) 一个不完美的世界和一个完美的人

The world is imperfect, and yet you are a perfect human being.

当影片开场仅仅一二分钟,K.J.说出那句I want to be a human being.的时候,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涌了一下,不过,还是没有掉下来。

影片的前半部分,K.J.的年少轻狂是给我最深的印象,不过当他越来越多的展露心迹,我越来越可以理解那种作为一个最最纯粹的人,最最洁净的灵魂,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甚至是充满了恶的世界里,是何等孤独。

在摄像机的镜头前,Samuel是不会说出真正的心声的。其实,他,或者小胖,或者很多K.J.身边的人都有一种被K.J.的光芒shadow的感觉。因为他是神童,因为他获得的国际认可,所以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咯。K.J.的指导——何时轻,何时响,何时停顿,所有的技巧性的东西——这些当然要听,听了就可以得奖,得了奖就可以……

当K.J.说他特地选了一首超过主办方时间要求的曲子,为了让参与的人能够更多的感受到音乐,更多的感受纯粹,更多的让他们体味那种“神性”(请允许我用这个词)。我可以感受到他给自己所加的责任,和渗透骨髓的同这个社会的格格不入。

他是对的,年龄必须足够的小,必须要碰到一个好老师,才能成为音乐家。Samuel和小胖这样不能算作“小”,他们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比如要成为一个音乐家,比如K.J.的性格很古怪,在这种不纯净的心灵状态下,你可以获奖,但是无法internalize音乐,使它成为你的一部分,就像Ms. Loo说的。

又或许,其实是可以的,如果有一个好老师。而难的是当你有了整个世界,当你功成名就,你还能保持这份纯粹和纯净。这也许,就只能是上帝的旨意了。

K.J.有很多问题要问上帝,而我要问的是,为什么上帝选择了一部分人让他们清醒,让他们保有一部分的神性,却艰辛的活着。像K.J.这样,且不被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人所理解。

我的泪水是在影片快要结束时K.J.在捷克被采访时流下的。当他说完了live, survive, suicide之后,他哭了。那种绝望,hopeless and helpless,那种对人生,对这个世界的通透让人流泪。

在这个世界里,任何“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论调都只会让你周围的人远离你,一点一点。仿佛你做的并不是对的,而且活该不被这个世界接受。原因仅仅是你是一个perfect human being,而别人的生活是totally meaningless的。

 4 ) 黄家正与《音乐人生》


他是个天才,在11岁的时候已经光彩夺目(“很有钢琴天分的男孩,11岁就赢得香港校际音乐节钢琴组大奖,并到捷克与当地专业乐团合作演出及录音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
现在他17岁,不,应该是18岁。
他好像不大快乐。
电影今年在香港电影节首映时,黄家正正在美国印地安那州上学。

“为什么我的手指会弹琴?”
黄家正看着自己的手指说,那时候他才11岁。
“为什么我的手指会弹琴”
黄家正看着自己的手指说,这年他17岁。

从2002年到2008年,六年之间。
从稚气的小孩,成长为翩翩少年。恍然一看,好像不是同一个人。看到他弹琴的样子,你又觉得是同一个人。

11岁学琴的时候,他的老师罗乃新告诉他音乐就像彩虹,像丝带,像音乐盒。17岁的时候,他告诉自己的乐团团员,音乐就像彩虹,像丝带,像音乐盒。不同的时空,但是音乐带给他的感动丝毫不变。在他的指尖流泻出来的,那是绚丽多彩,那是柔柔软软,那是美妙动人。

在11岁的时候,黄家正爸爸问他好像是一首曲子练习好了没有。他说早就熟了。他爸爸好像又说时间这么短,不可能太熟。他又说他有在练。现在也在练。他在说话的时候也在想着音乐呢。在外人看来有点怀疑,不可思议的样子。可能对黄家正来说那是真的。音乐人的世界并不是我这个音盲可以判断的,但我相信他,觉得他说的是真的。

那个11岁的小孩坐在钢琴上,他有点烦躁,那些合作的乐团好像跟不上他的节拍。“他们太慢了。”
在跟哥哥一起不知是录音还是练习,他也烦躁,哥哥跟不上。哥哥说过“他脾气暴躁”。
在和乐团团员一起练习的时候,他会严厉的指出,哪个哪个有问题。团员气得出走(个别小孩子的忍耐力是很有限的)。
跟一个很有天份的人共事应该是件比较痛苦的事情,而且这个天才好像批评起人来毫不留情。
 
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天才的故事?
不,他自己说了他不是天才。
这是一部关于成功的励志电影?
不,他还没有成功。
这是一部成长的记录片?
不,只讲到11岁和17岁的内容,不算完整的成长史吧。
这是对片中主人翁的礼赞?
不,不是很正面。有人批评他,有人不配合他。

它只是真实,真实的有点可怕,足以让你为这个孩子担忧。
它就是真实,真实的让人讨厌,讨厌最不想看到人性的迷惑。(迷惑是不是不大准确?)
他真的太真实,就不能有点讨好观众的意思吗?原来是抱着希望看到一个天才的成功历程去的。在看到影片的结尾的时候,我好恨自己竟然有这样卑鄙的想法。

它真实。
真实的记录了主人公的快乐和悲哀,
真实的记录了主人公的执着和放弃,
真实的记录了主人公的激情和困惑。

它真实。
感动主人公的感动,悲哀主人公的悲哀。

它真实。
因为他还有希望。

这是什么呢?
这到底是什么呢?
我不知道。
我感觉到了的:一点快乐,一点不幸,一点忧郁,一点希望。

这是张经纬带来的诗意画卷。
我们坐在小小的茶陶馆,欣赏这幅画卷。
我们隔着屏幕看着他人的人生。我们离主人公这么近,但是又那么远。
这样的距离,有什么立场说话呢。

听,张经纬这样讲:

“我就是喜欢听他弹、很迷人。
一直听,听到他现在已经17岁。
我羡慕他,他是天才。
但他,有时候不太快乐。”

 

 

 

 

 5 ) 生命充满着惊喜--黄家正给观众的信

怎么没人贴昨天导演说KJ写的信呢,我来贴吧。

                  生命是充滿著驚喜

對於人們真的將藉由觀影來「看」到我內在世界的思考這件事,仍令我感到不可思議。我並不擅於,事實上是很差勁地,在人群前呈現自己,因此通常別人對我的看法很兩極,不是恨我就是愛我。許多人會覺得我是個有天賦的年輕人,卻不怎麼珍惜自己的才華,或某些人會認為我只是活在自己的幻想裡,對人很虛假......無所謂。最近一位朋友說我們是被身邊的人所定義的,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我們怎麼回應自己的靈魂。

我是個意圖主義者(intentionalist)。我相信在生命的最終我們如何回應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或許曾傷害過許多人許多次。或許有時我是故意的 =P 出於憤怒或不成熟。但至少我「希望」我並不想這麼做。個性強烈、混亂、失去方向、想法不成熟、「父母」的影響,或許都是好的藉口?哈哈......分析自己的青少年生涯是痛苦的,因為我曾做出許多不討好的決定。我必須說我厭惡自己對待別人的方式,但我也很珍惜這些錯誤,是它們幫助我成為自己。

我痛恨自己被冠上「有天賦」,甚至「天才」。首先,這並不是真的;其次,它摧毀我的童年。就像中國人所謂的命理,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及命運。試想,如果母親並沒帶我和兄妹去跟那位鋼琴老師學琴,而是帶我去上數學班,而父親訓練我的數學像他訓練我彈鋼琴一樣—午時2小時,晚上或許再多一點,之後讓我參加比賽且繼續獲得更多成就,甚至變成十年飯桌上唯一的話題。現在你或許會說我很膚淺,不了解比賽給予我的;但如果你每年二月和三月參加同樣的比賽,這樣的生活,在你的童年持續個十年,或許你就會有這份同情。

比賽的確帶給我動力。當你八歲能獲得某些小東西是很酷、很有成就的,但也隱約逼著我為了錯誤的理由演奏音樂。諸多的比賽,讓我比別人更早領悟到比賽毫無意義地摧毀一個人的音樂。哈哈,不過,我的父親仍舊對比賽很著迷。

一個人有可能是億萬富翁、藝術家、守衛、律師、醫生、乞丐等等。對我來說,這有很大的部分取決於個性、成長背景以及教育環境。有的人就是很不幸,在他的生命裡什麼也沒獲得,但另一個在你F1班級的同學或許就是最「成功」的人。上帝是不是很不公平?在鏡頭前,我為此困惑到落淚,那是八年前我在捷克接受訪問的時候。記得抵達捷克之前,我在曼谷街頭目睹一群人追著一名小偷。那可憐的小偷半裸,像我一樣瘦(嗯 沒錯),為了逃避司法制裁,他爬上一棟老舊的建築。或許,他是為了買東西吃才偷走30元。這一幕,讓我非常震驚;一個小時前,我還在彈奏鋼琴,我從來不知道這個世界有這麼多的悲劇、不公平和悲傷。我根本無法明白。

經過多年的內在衝突,我領悟到我們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是什麼。或許那個可憐的傢伙註定要偷那30元。我註定被同一個人拋棄3次;莫札特註定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奇才。但在這些混亂之外,我仍然相信公平。我深信在這世上無窮變化底下,上帝並不會輕易地以我們是否「外顯」地「將我們的信仰投注在上帝」或做「對」的事情而評斷我們。但我相信祂會看著我們如何出於真誠地成長,且誠實地面對自己身為一個人。

我不相信天堂。因為我相信我們已經生活在天堂裡。我們只是被我們不成熟的天性給蒙蔽,太愚蠢才去承認吧。

希望那些看過KJ的人會喜歡它。你們很幸運,因為連我自己都還沒看過。

--------------------------------------------------------------------------------


附英文原件:

Few wishes by KJ:<Life is full of surprise.>

It still amuses me that people are actually going to 'see' through the scenes to my inner world of thinking. I am not good - in fact very bad - at presenting myself to people, therefore usually people take me to its extreme, either hate me or love me. Many would think I am a talented young boy who doesn't treasure my gifts, or some would think I am living in my own fantasies being fake to people... Doesn’t matter. Recently one of my friends said we are defined by the people around us, but I think it's more important how we answer to our souls.

I am an intentionalist. I believe its how we answer to ourselves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at matters. consequentially I may have hurt a lot of people back many times. Well, maybe sometimes i meant them. =P perhaps out of frustration or immaturity. yet at least I 'hope' i didn't want to. Mix feelings of strong personality, confusion, lack of direction, immaturity in ideas, (parental) influences may be good excuses? Ha-ha... self-evaluating my teenage life is painful, there were so many undesirable decisions that i have made. I must say I hated how I dealt with people but yet I also treasure these mistakes for bringing myself to who I am. grudges.

I hate myself for being crowned as "talented" or even "genius" which firstly, are not true; and secondly, destroyed my childhood. Implicated by Chinese astrology, I believe everyone has his own path and destiny. Imagine what would happen if my mum didn't register me and my siblings with that piano teacher, but instead took me to a math class and my father trained me like he did to my piano - 2 hours at lunch and perhaps a little more at night. then entering me to competitions and kept crowning achievements. To the extend that it becomes the only topic for 10 years on the dining table. now you may say I am superficial and don't understand what competitions have brought to me. but if you do the same competition at February and March for 10 years in your childhood, then you may have the sympathy.

Competitions did give me motivation. it was 'very cool' and satisfying to achieve some little thing when you were 8. But it also subtly forced me to play the music for the wrong reason. I must say I am also fortunate to have been in the competitions. They brought me to realize its meaningless destruction to one's music earlier than other people. Ha-ha at least my father is obsessed with it, still.


So, one may be a billionaire, artist, janitor, lawyer, doctor, beggar, whatever. For me it depends great deal on personality, background and education. somebody might just got bad luck and achieve nothing in his life, but just another classmate in your F1 class may be the most 'successful' man. Isn't God unfair? I was confused into tears in front of the camera because of that in that interview in Czech 8 years ago. I remember right before I went to Czech I saw a bunch of people chasing after a thief on the street in Bangkok. The poor thief was half naked, skinny like me (oh well), climbing up one of the oldest buildings trying to escape from justice perhaps because he stole 30 bucks for food. I was literally shocked. one hour earlier I was practicing the piano and I never knew that there is so much tragedy, unfairness and sadness in this world. I simply didn't understand it.


So after years of inner conflict, I have realized it doesn't matter who we are, but what we are. Maybe that poor guy is destined to steal those 30 bucks. I am destined to be dumped by the same person 3 times in a row; Mozart was destined to be the greatest prodigy ever. Yet I do believe in fairness out of all these chaos. I am convinced that under the unlimited varieties in this world, God don't simply judge us by whether we 'explicitly' "put our faith in God" nor do the "right" thing. But I believe he looks at how we grow upon our sincerity. and be true to ourselves as human being.

I don't believe in Heaven. Because I believe we are all living in Heaven already. We are just blindfolded by our immature human nature, too foolish to admit.


Hope those who have watched KJ like it. You guys are lucky as I haven't watched it myself.

 6 ) 音樂人生的崎嶇路

看完快六個小時了,還是不能平靜。馬勒的曲子并沒有在耳邊響起,想起的,是KJ說的話還有他的表情。

I want to be a ... human being.

KJ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在a 之后停頓了一下,然后很肯定的說出這個詞,human being. 一起看這部電影的朋友笑了,一個十七歲的孩子,說這句話,這個詞的表情太過認真和嚴肅,你會覺得,當中有些分量不大對。KJ是香港土生土長的音樂天才,就讀于香港最一流的男校,去年到了美國留學。他的生命,如果印在演唱會、比賽的宣傳單張上,一定是無比鮮亮的;可在張經緯導演的鏡頭下,竟是如此復雜、真實甚至悲傷。

《音樂人生》(Music and life)討論的,是KJ從十一歲到十七歲的光陰。那是在音樂中呼吸的日子,片子開頭的一幕,那個倒在車上、椅子上、父親腿上的孩子,看上去雖然比同齡人精干些,但多少還有孩童的稚氣,他笑起來門牙會微微突出,很可愛的樣子。

他說他很感謝他的老師Ms Loo,直到他也在學校主持一個小樂隊的時候,他的手勢、他說的話,都在極力模仿她。Without her, I am nothing.沒有Ms Loo,我什么都不是。可Ms Loo似乎并不太喜歡他,好幾次的演出或是表演,縱使KJ懇求著不斷打電話給她,她都沒有出現。他拿Ms Loo當時教他的一切來教一班比他小的校友,可是卻總讓人受到傷害,朋友說KJ的領導欲很強,我想是的,因為他總是記不住Ms Loo的一句話:謙虛是除了才華外讓你成為一個成功的音樂家,或是一個簡單的人的重要因素。他身上的那種狂,不一定有惡意,但一定帶有傷害,身邊的人,離得那么近,其實那么遠。

KJ其實很孤獨的,我想。但他應該也很享受這種孤獨,當比賽前,大家圍在一起祈禱,只有他在一邊哼著小調,他甚至不看他們,好像很不屑那種虛假的信仰。走出香港大會堂,外面是一片還在施工的空地,DBS的學生們喊著“舍我其誰”的口號,可他只是在一旁低頭微笑,導演刻意收了音,你看見一堆張著的嘴晃動著,KJ背后是五光十色的高樓,黑黑的夜色中,深藏的是他的背影。我覺得那一幕有些凄涼,世界對待一個“和大家不一樣的人”總是有些刻薄,要求更多一些,想起敬重的一位長輩說過:凡是想要成為藝術家或是將要成為藝術家的人,都是孤獨的。

KJ的孤獨還來自他的家庭。他的音樂路上,不能忘記的,是他的父親。可是他的人生路上,也許最想忘記的,也是他的父親。父母的離異,似乎從根上摧毀了父子間原本已出現裂痕的關系。他們曾經那么形影不離,去歐洲比賽的時候,KJ挽著父親的手,躺在父親懷里熟睡的樣子,還有父親撫摸著他的頭,那情景很親密,可是當KJ在鏡頭面前流淚,父親竟變得尷尬起來,他也許沒想到,11歲的KJ已經在思考死亡的命題:”如果我喜歡的生命,我也有權結束它。人生沒有完美,死亡才是完美的。“他只能無奈的承認:爸爸應該和你多些溝通。

他一直堅持了”比賽“在子女音樂生涯中的重要性,他說他鐘愛音樂,可是為什么,他的孩子們,KJ,KJ的哥哥和妹妹,都因為音樂變得痛苦不堪,他的家庭竟然因為音樂破裂了。我想他并不愛音樂,他可能愛因為愛音樂帶來的榮耀感多過音樂本身。KJ是有天分的,可這天分不是比賽的犧牲品,如果不幸與一場場比賽和一次次長途飛行的演出掛在一起,那就只剩下悲情了。

我想起一本書,和另一對父子。《傅雷家書》,那么多年,無數次重印,總以為哪怕只有只言片語,都可以對為人父母有些啟示的作用,可想來它只是擺設罷了。我記得書里傅雷也是那么嚴厲地要求傅聰,可他不希望才二十來歲的傅聰到歐洲深造,把時光都浪費在巡演和巡演的路上。他們討論傅聰的音樂,他對音樂、音樂家作曲本身的理解以及人生。他們父子對于成功似乎又另一套定義,當然那個時代,人們對物欲、對金錢、對名利還沒有到太過癲狂的地步。我記得有一次在一個本地音樂評論家的家中席地而坐,他對于香港高居全球首位的皇家鋼琴八級的”鋼琴師們“極為失望,這種”失望“帶有普遍性,他們并不懂音樂,甚至不愿意、憎恨去懂它。學樂器的過程是痛苦的,被逼的,無奈的,這樣的樂師手中,會有藝術家的那種”純潔“?

放完片子的討論會中,有朋友很擔心,KJ將來的路,要怎么走。他那么早開始思考死亡,六七年過去,他的回答還是一樣。他好像很了解人生,其實那只是表面的浮影。一個從小在中產家庭長大、名校念書、從來衣食無憂、甚至星路順暢的孩子,了解人生的機會本來就很少,方向和維度也很窄。有人說他去了美國完全變了一個人,他會不會選擇一條不歸路?他的天分能帶他走到音樂殿堂嗎?他的人生終將是悲劇還是喜劇?不得而知。唯一知道的,是他還在很努力地練琴。如果人生有多些厚實的經歷和體驗,無論最后能走到哪一步,我想都算是一個好的結局。畢竟,世界不會絕望。

 短评

To myself:无可评论,不会忘记。

7分钟前
  • mOco
  • 推荐

天才都是有點討人厭的。

10分钟前
  • h2ody
  • 推荐

看一颗敏感而又完美主义的心如何自处却终究败北。

12分钟前
  • 罗伯特小姐
  • 力荐

香港最好(也可能是唯一)的纪录片。

14分钟前
  • 哪吒男
  • 力荐

26-8-2009 12:00pm bc

18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

我想的和他一样多,不过他的成熟让我无地自容。年度最佳。

23分钟前
  • Touma
  • 力荐

这孩子少年老成,真够苦的,想起我小时学琴的痛苦时光啦~

28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推荐

有才华的人,就该什么都不怕。。。当十岁的他说出一串耸人听闻的话,他爸在一边又是惊讶又是微笑。。。而当十七岁的他说爸爸没有人性,他爸又该是副什么表情?

31分钟前
  • 肖浑
  • 推荐

有一场戏:父亲对kj说,爸爸以后会经常跟你聊天。kj坐在旁边玩弄着手指,没有回应,他继续玩弄着手指,没有回应,玩弄着手指,直到眼泪哗的就流了出来。在他眼泪流出来的同时,我的眼泪几乎同时就流了出来。电影的魅力之一,让我们两个这辈子也见不到的人有了交集,那一刻的感受,是那么的相似。

35分钟前
  • 帖拉索伊朵
  • 力荐

故事本身当然已足够吸引人,黄家正这个射手男本身当然也赚尽眼球。但是张经纬也太会拍纪录片了吧!全都做足且超出水准以上,真厉害。

38分钟前
  • Kikiko
  • 力荐

有些东西真的必须有天分才行。

4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他的音乐很朋克,他的人生不拧巴

42分钟前
  • kulilin
  • 力荐

全中,黄家正就是理想型。做一个真正的“人”,投入全身追求纯粹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理想不是人生的全部,活着才是。

43分钟前
  • 撕撕撕
  • 力荐

黃家正其實並不擅言詞,所謂的哲學思辯也無深度,但他讓我懷念從前,讓我覺得不孤單。11歲的家正哭時,我就在想,會不會每個孩子都曾經覺得有不被瞭解的寂寞?

45分钟前
  • lolam
  • 推荐

太好看了。

48分钟前
  • 水木丁
  • 力荐

纪录片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能够记录时间。

5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看哭了,年度十佳之一,勾起了对童年学乐器时的大段回忆,有的时候经常会想,音乐演奏家是需要天赋的,而且需要一个好老师,另外还需要自省如何做人,才能得到人生的飞越。

55分钟前
  • 韧勉
  • 力荐

痴人正是黄家正:我这个人,懦弱、犹疑,热爱和稀泥和当墙头草,总是很容易被外物影响。所以我一直偏爱内心坚定骄傲的人,黄家正自成的小宇宙内公转自转,从上到下,由生到死,各种宏大元命题都有自己坚不可摧的理念信仰,被孤立也不要紧,被讨厌也不要紧,得罪人也不要紧,永远知道什么对自己是要紧的

59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力荐

你渐渐变成你憎恶的那个人一样让人憎恶。中产阶级家庭的怪胎?一时的天才?母爱的不在场和转移?练琴让脑部早熟?

60分钟前
  • ealonlee
  • 力荐

家勁眼中的光芒由閃耀到消失,是令人唏噓的話題之一。曾經用音樂的激情沖破俗氣榮耀的天才,也避不開因為家庭破裂所造成的內心傷痛。痛之無可避免,同樣也適用於天才。然而或許,我們應該再多看一眼,生活在天才身邊的哥哥。從他的臉上,所感受到流行於社會的“比較”所造成的悲哀,是否更是,很多孩子與大人躲不開的沈重

1小时前
  • 喬奕思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