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全9集

主演:埃德加·拉米雷兹,达伦·克里斯,瑞奇·马丁,佩内洛普·克鲁兹,达丝莎·坡兰科,威尔·切斯,杰·R.弗格森,何塞·祖尼加,克里斯汀·霍恩,马克思·格林菲尔德,乔·阿德勒,安娜莱吉·阿什福特,乔瓦尼·索罗菲瓦,温琴佐·阿马托,凯西·莫拉蒂,芬·维特洛克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1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2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3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4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5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6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13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14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15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16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17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18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19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我们在最荒唐的年代相遇:同性恋之个人与群体

同性恋杀人案的背后

美剧《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以一个同性恋杀人犯犯罪历程的心路倒溯作为叙事主线,完整串联起多个被害男同志的命运线,并经由每个被害者的社会家庭脉络深入到罪案背后更为广阔的社会图景。该剧的主旨不是单纯指向罪犯作案心理的个体层面,而是借此警示及追询罪犯所在的家庭社会及其应承担的责任:被罪犯杀害的男同志究竟是些什么样的男孩/男人?他们的被害为何遭受新闻舆论界的冷遇?警局又为何迟迟不能立案?作为名人的范思哲与其他作为普通人的同性恋之间有何区别,社会对名人及一般普通人的生命是否予以了同等的尊重与关注?等等。对于同志观众而言,更有其深层的心灵叩问及自我反省层面的意义:被害者与凶手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被害者因何被害,他们与我们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凶手行凶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动机及目的,他为何会把屠刀挥向同被贴上同性恋标签的同类?如果你认为你已经很幸运地经由努力进入了社会的中上层,你是否可以就此摆脱同性恋这一标签加上你头上的阴影?作为同志观众,你是否可以袖手旁观凶手对同类的犯罪,等等。

从《美国恐怖故事》系列到《美国罪案故事》系列,瑞恩·墨菲的作品已超乎犯罪刑侦类故事娱乐大众的目的,体现出一种真实的生活。比较有趣的是,同样由其导演的《美国恐怖故事》系列拍得最精彩的也是第二季。瑞恩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绝不啰嗦冗长,他的每一季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独立的故事也就意味着同样独立的人际网络结构。这也就意味着,你可以任意从罪案系列或者美恐系列的某一季看起而不致担心漏掉了什么。对于没有时间追剧的观众来讲,墨菲的作品无疑是其最佳的选择之一。

张爱玲曾说她爱好真实到了近乎迷信的程度。并强调说任何人真实的体验永远是耐人寻味的,新鲜的并且不会成为滥调。瑞恩在第二季的罪案故事里描绘了诸多形象气质个性迥异的活生生真实存在的同志男性。他们隶属于不同的年龄及职业阶层,也有着各自不同的成长及人生历程。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都携带着不可复制的基因密码,也因之,每一个人的逝去都是永久无法弥补的创伤。而他们被害的原因却只有一个:他们是同性恋,他们遇到了凶手。

多年前,我在飞赞做了一个关于同志权益/同志问题认知的投票,其中一个提问是“你认为中国同志权益工作当前可能遭遇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从投票反馈来看,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对同志身份存在的自卑心理,自我不认同,互相歧视“、“婚姻或者传宗接代的压力”、“没有一个健康良性的同志交友环境”、“ 同志个体之间素质及价值观世界观等差异太大,无法统一”、“ 缺少成熟的同志理论或者同志团体作为个人行动的指南”。其中,“自卑心理,自我不认同,互相歧视”拿到62票,排在同志遭遇问题的首位。 这说明什么?说明很多同志曾经遭受过各种来自于内部群体的个体之间直接或间接的歧视和伤害。套用马丁路德的话来说,我们可以忘记来自外界的大放厥词,却不能忘记来自自己人的沉默不语。 作为个体的同性恋者,个体的人是永远无法逃脱宏大叙事背景的。曾经我很固执的以为,人不应该被分类,譬如性取向如何定义,譬如同性恋的天生论,再譬如异性恋与同性恋的分野等等。我天真地以为,没有了被作为客体的被动分类,或是作为主体的形而上的“意识形态”的战争,比如古希腊罗马或者古代中国,人们并没有建立起性取向的概念,但同性恋和异性恋群体之间却能够和谐相处,即使有儒家的纲常伦理,但同性恋者只要可以承担并完成传宗接代的家族任务,便能达成一种“和而不同”的温和文化。

罪案故事中被害的同志青年军官杰夫大概也是这么想的。他怀着一名海军军官的梦想来到军营并善待军营内的兄弟,他也认同男性气质的表达并注重兄弟情谊,但身在张扬异性恋传统性别观念的军营,杰夫对同性的爱恋心理只能深藏在心,如每一个gay所经历的那样,他不能公开自己的身份。

《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之海军杰夫(Finn Wittrock)

对于秉性正直忠厚的人而言,谎言是压在心底沉重的包袱。在面对另一名被战友虐待的同性恋军人之际,杰夫终于按捺不住内心涌动的热血,他出手相助了。这一举动所导致的代价及需要付出的勇气大概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杰夫出柜并因之被军队除名,一腔热血却遭遇了不公的对待,一辈子穿军装的梦想也就此破灭。无知导致的愚昧与偏见蒙蔽了军营领导层的眼眸,他们无法意识到他们对这个热血青年的一生将带来怎样的阴影。

有些朋友在说,男同志也是认同男性气质的男人,存在于我们之间的感情,以及我们这个群体的出现,没有影响他人,这样想固然没错,但在固守伦理体制的人看来,作为个体的我们似乎携带了与生俱来的原罪。比如众多以“同妻”之名讨伐同志人群的所谓女权主义者,她们的言论是真的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吗。他/她们究竟是想减少同妻现象还是期图借此煽动普通人群针对“异类”的憎恨。如果你仔细看过想过这些人发出的声音,其实真相不难揭晓。不错,我们在一般人的眼中是“异类”的存在。异类的概念来自于我们所在的文化。这是统治阶级的武器,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它包括道德、规范、价值观等等,直接深入到每一个人的思维习惯里,成为社会家庭得以巩固的意识形态。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同志这一身份维系之艰难:人恐惧的根源在于不被接纳,只有作为被社会家庭认可的某一个身份(丈夫/父亲)才能找到存在的安全感。害怕被孤立可谓人类最原始的恐惧在我们所身处的文化背景之下,如果我们不能建立起属于自身的概念,如果我们没有自身需要遵守的价值观或者规范,如果我们不能争取到社会对于同性取向或者同志家庭的基本认可,就会有愈来愈多的同志不得不步入异性婚姻,所有关于同志权益或者同志文化的工作将变得寸步难行。

豆瓣相对于其它论坛大概聚集了更多热爱文艺的青年。文艺青年相对于一般人群的独特性在于更加自我。我常想“自我”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品质,也正是“自我”保存了身为异类的我们(文艺青年在一般人看来也是近乎不食人间烟火的异类般存在)人格上的尊严。虽说人文的精神应该是关怀而不是霸道。而现实的情况却是,这个世界是一个谁掌握霸道、霸权,谁就可以拥有话语权的世界。很多时候,人们宁愿接受婚姻的不忠乃至伤害,也不愿意接受忠诚的同性爱情。尤其是家长,想都不想就认定同性恋是道德败坏、心理变态。不管我们是否承认,我们已然被贴上了同性恋的标签,并被压在体制砖石所建构的社会巨塔之下。因此,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无法脱离群体的个人有多大的可能性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固守与文化不相容的自我呢。换句话来说,人对世界的感受也许是具体时代地域之下观念的产物,但人依旧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脱离其所在的文化囚笼,并以此超越异性恋体制所规定的具体的情景和标准。

在这样的一种向着“脱离”方向的努力中,我们或许会发现,“自我”固然重要,但“自我”之上应该还有一个突破自我局限性的“超我”概念的存在。《罪案故事》之主人公安德鲁大概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相对于那些被他杀害的男人,凶手安德鲁反而是其中最能表现“自我”的一个人。这也和他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价值观有重要的关联。安德鲁的父亲相信为了个人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在这样一种言传身教的耳濡目染之下,安德鲁变得非常自我且自负。为了过上理想的上流社会生活,他不惜撒下弥天大谎;为了得到理想男孩大卫的注意,他更是用尽心机。一旦大卫与海军杰夫之间出现暧昧的化学反应,安德鲁便怒不可遏。换言之,安德鲁对于大卫没有一丁点的人格尊重,只有动物性占有欲的追求及满足。这样的一种欲望不仅与爱情无关,更是对爱情的一种亵渎。

《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主人公安德鲁(达伦·克里斯饰)

安德鲁不是个案。在我们目力所及的当下国内环境,“精致利己主义”早已成为一种默而不宣的价值观。在推崇“自我”的豆瓣小社会,利己主义也经常改头换面,在其它种种漂亮概念的包装下粉墨登场。主流社会最惯常的虚伪,在文艺青年的大本营也并不罕见。如果我们不能突破狭隘自我的局限性,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下一个走向极端自我的安德鲁,或者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杀害同类的凶手。

社会的强大,在于它拥有大多数人的标准。卢梭因之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任何一个同性恋者,或者说,任何一个人的一生都是戴枷者的舞蹈。人无时无刻不在困境之中,人永远是被限定的。惶惶度日的人们,时常在一个瞬间,停下来追问,这究竟是梦还是当下?仿佛一切都隔着梦的薄纱,无法确认存在的本身。确认自己的存在,通常就需要外界的目光。当我们感知到这一事实之后,便会生出更深的无奈或者虚脱。人原来是如此之卑弱。我们自己能给自己的,竟然是那么少。所以, 同志人群追求的所谓社会认同,便是渴望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与之相对的矛盾则是,我们每一个个体的同志,应如何走自己的道路,怎样的道路才是符合内心的渴求。

之所以说其中存在着矛盾,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动物的存在,作为社会化的个体,标准一直被外界左右,在此层面上,作为个体的我们难以出世。 有一件事情可以肯定,哲人之所以一再追问我是谁是出于这样一个过程。在那里,你并不知道自己是谁。因此如此追问下去,而并非要得出什么结果。但即便如此,在这样一个追问的过程中,人还是可以有所作为,不管人对他人所处环境有多少不同的理解,有多少文化体制的话语霸权充斥其间,每个人还是可能有所选择,只要我们能坚持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我们就可以回到我们的心灵层面。故每一个卑微的个体,亦可以生如蚁而美如神。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同性恋的个体出路在哪里——如果给它一个讨论的最终主题和目的的话,那将是一个个的人,一个个的同性恋者,如何认识自我,如何认识自我与群体或者更大的社会环境。一切的前提必然是如何认识自己或者如何处理好自己与群体内部的情感。中国的同性恋有没有未来,会有怎样的未来,只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一场暗中涌动的需要反复被时间证明的漫长对抗。

我想,这里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如果某些内在的问题,无法解决的话,人会寸步难行。尽管,解决了内部问题后,还有很多外部的问题需要解决。更远的路需要行走。 这里我说的不仅仅只是个体的同性恋者,通过努力,获得真正的爱情,和亲人、朋友、社会的认同。当然能做到这样,也已经很好了,很不容易了。甚至这也是很多同性恋者梦寐以求的,但是这样也还是不够的。 假如扯开一下,我想世界上只要有一个国家还在饥饿、战争,世界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和平。对于那些已经摆脱了贫困的国家来说,也不可避免的会以某种方式受到遥远的另一个国度中的战争影响。世界,看似在自身生活之外,但又无时不在自身生活之内。 对于同性恋者,一样的道理。如果这个世界上众多的同性恋者,仍然生活在阴影之下,即使我已经获得了个人的爱情和家人、社会的认同,也并不意味着我获得了生活的胜利。从最保守的角度来说,这是因为,大多数人的阴影生活,肯定有着其中的原因。而这些原因,在某些时候,必然会影响着我,甚至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摧毁我的生活(《美国犯罪故事》中被凶手杀害的范思哲便是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案例)。

沃特斯说,我们在最动荡荒唐的年代相遇,除了爱情一无所有。我们是否能认识到爱情对于我们的价值所在,是否能认识到情感关系也是需要我们学习的终生必修课?为什么很多人已不再相信爱情?圈内的0多1少是基于什么样的现实情势?不可否认,对于很多同志来说,即使是个体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爱情相守,仍然是遥遥无期的。是什么导致了这些?这些辛苦,这些伤痛?这些阴影下的呼吸?

在西方文化里面,有一个专门的用语叫做卡夫卡式的困境(Kafkaesque predicament),所谓卡夫卡困境,具体而言,描述的是一种这样的社会状态:贫富悬殊带来的社会分层所导致的社会矛盾深化,原有的道德价值体系发生松动,颓废和感伤的情绪开始蔓延,个人主义思潮开始慢慢走到瓶颈,精神支柱崩塌的人们将信仰的支点建立在追求物质繁荣而带来的一种类似回光返照般的浮华气息之中,这种过分喧闹的浮华也必将带来精神的撕裂及心灵层面的恐惧,传统的父权性别价值观对于男性的情感表达又持一种否定的态度。男人被要求的阳刚气概拒绝了男性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可能有的脆弱的一面。不能诉诸于泪水或者情感表达的男性,有一个普遍存在的核心问题,那就是难以找到精神的归属感。卡夫卡在他的诸多作品如《审判》及《变形记》等里面写到这种心灵在混乱无序扭曲状态之下巨大的煎熬和焦虑。对于被主流排斥的偏隅一方的同性恋群体而言,自始至终他们都在承受剧烈的心灵上的扭曲和撕裂,所有的痛苦还必须掩盖在看似坚硬的面具之下。

这样的一种困境,也必将使得很多同志失去对自我情感表达的能力,在理性上他可能知道自己的感觉,他知道他的痛苦,可是在感性思维上这一切跟不上去了,他不知道如何去修补这样的一种情感无能。情感无能所带来的结果是一部分找不到爱情归属的同志,在爱情信仰倒塌之后,只能在一种纯粹的生理本能驱动下追求欲望的快感,但是这种对于感性失能的弥补却是转瞬即逝的,很快,他的心灵又将陷身一片空虚和荒芜。

马斯洛需求理论经常被应用在商业营销中,因为它针对人性本身的需求,其中包含: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这些需求的层次是连续的,相互关联,不可割裂单独递进。我们这个群体现在处于哪个层次?大家对照即可。 从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上来说,同样是一种连续且互相依存的关系,群体由个体组成,群体的力量由个人力量累积,又反过来维护个体的利益。大家都需要群体的庇护,但前提在于群体也必须是成立的,群体有可供支配的权益。但今天真正意义上的“LGBT群体”存在吗?他们能够起到维护个体利益的作用吗? 答案不言自明。我们尚在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之间徘徊,远远没有达到和实现所谓“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的阶段,而群体仍然如同散落的“七龙珠”,遍布在各个终端背后。 因此,我以为,行动和思维的第一步,首先要理清一些问题,并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具体问题如下: 1、LGBT群体有没有共同的需求,如果有,这个共同需求是什么? 2、作为个体的同性恋者,在没有法律保障的情形下如何建立情感关系,是否可以绕开异性恋的规范去创造一种建立在更科学的性观念之下的生活方式?

3、个体能通过什么方式,改善自己的处境?个体又能通过什么方式对其他的同性恋者有所帮助,甚至对群体处境的改善都有帮助?

4、如何对群体内的个人进行有效的性教育及性安全教育,安全套的使用与普及上存在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6、LGBT群体内部该如何理性看待彼此存在的天然差异?当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该持有什么样的处理原则?需不需要这样的原则?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达成一定的共识,在我看来,寻求认同的目的是非常困难的。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什么呢?于是人就会探索和思考。哲学、伦理学、艺术学、文学、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甚至心理学,法学,历史学等等。我们能否从不同学说的角度开掘或者创造出一个属于同性恋者自身的文化?是否应该展开关于我们自身探讨的各类学习培训或者心理疗伤?诚然,这些探索,这些思考,不能直接的让人获得幸福。但是,这些都会影响一个人。内在的问题如果解决了,对自己,甚至对他人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而外部社会的问题,思考清楚了,也可以对社会产生影响。 至于从哪个角度入手,每一个人生活的环境不同,天分、教育、和投入的精力不同,当然也会有所不同。或者说,每一个人面对的问题不同,解决方式也会不同。

蔡康永说,凡有边界的,即是监狱,人生是监狱。曼德利施塔姆写道:我被赋予了躯体,我有何作为,面对这唯一的属于我的躯体?……我既是花匠,我也是一朵花,世界的监狱中,我不是孤身一人. 世界的监狱中,我不是孤身一人。即使暂时找不到问题的解决之道,但是启迪总会有的。更重要的是:你知道,在遥远的彼处,有一个人,在那样生活,那样呼吸。这就是一种安慰。

就现实的人生来讲,我们存在的地方,无非世俗烟火之处,与内心的孤独岛屿。两者究竟是被隔绝还是可以彼此互通?如果我们不再仅仅执着于肌肉健身或者仪表修饰等外在的表象,如果我们肯多用一点时间去关照自己的内在,也许就会发现更多有价值更重要的东西。青春终有一天不再,爱人也许会在某个时间离去,陪伴人的最真实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心。

2019年8月1日修改稿完成于乌兰巴托

 2 ) 安德鲁·库南安其人(完结)

2016年,美国FX电视网推出了《美国犯罪故事》系列的第一季,聚焦了美国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案件之一——辛普森杀妻案,获得了口碑收视双丰收。2018年,“美犯”系列的第二季开始连载,这一次聚焦的案件同样曾经震惊了整个世界——时装设计大师范思哲遇刺案。这一次故事的主人公正是杀害范思哲的凶手——安德鲁·库南安(Andrew Cunanan),除了范思哲以外,安德鲁还谋杀了其他4个人,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连环杀人犯。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第一次代表人类踏上了月球,令全美国人感到欢欣鼓舞。不久后,安德鲁·库南安的父母也因为另一个原因而欣喜万分——他们第四个孩子诞生了。1969年8月31日,安德鲁出生在加利福尼亚的那雄耐尔城(National City),他的父亲莫德斯托·库南安(Modesto Cunanan)是菲律宾裔,在美国海军中效力,安德鲁出生时他正远在越南参加越南战争。安德鲁的母亲玛丽·安(Mary Ann)是意大利裔,侨居美国前曾在意大利度过了很长的一段时光,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尽管那雄纳尔城是美国最欠发达的城市之一,但是库南安一家却并不会为金钱发愁。1981年,莫德斯托退伍回家,成为了一名股票经纪人,挣到了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尽管这笔财富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他以职务之便非法侵占的。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安德鲁备受家人的宠爱,所有的要求都会被满足。而安德鲁也不负家人所望,逐渐成长成为一个英俊又聪明的少年。根据测试,他的智商达到了148。还未成年时,安德鲁便拥有了自己的信用卡,考上高中时,父亲又送给了他一辆跑车。为了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库南安一家居家搬到了圣迭戈市的拉霍亚镇(La Jolla),将他送入了当地最昂贵的私立中学——主教学校。 在安德鲁成为连环杀人犯后,媒体采访了很多安德鲁当年的同学。在他们口中,安德鲁是一名充满魅力的社交红人。安德鲁喜欢以夸张的姿态和夺人眼球的行为举止来吸引他人注意。无论安德鲁在哪儿,他都绝不可能被人忽视。他喜欢以人猿泰山一般的声音哈哈大笑,并随时准备给自己的朋友一个大大的拥抱和热吻。但浮夸的性格还不仅仅是安德鲁赖以成名的唯一武器,天花乱坠的过去才是他受人瞩目最重要的原因。在学校里,安德鲁将自己的父亲描述成一个在菲律宾拥有种植园的地主,自己的母亲则是一名出版社创始人,他自己则更是周游了整个世界。久而久之,同学们发现安德鲁对自己的描述太过夸张,逐渐对他生厌。一名受到采访的老同学说道“安德鲁的话只有10%是真的,剩下90%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也正是在高中时期,安德鲁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个同性恋,并向一些朋友坦白了这个事实。可他平日里的行为举止实在太过夸张,以至于他的朋友们听到这个消息时不相信这是真的,还以为这是他为了吸引目光想出的另一个点子。 高中毕业时,安德鲁被学校评论为“给他人留下最深记忆的人”。在校园年鉴上,同学们纷纷洋洋洒洒地写下了大几百字,用以感谢母校,憧憬未来。而平日里口若悬河的安德鲁却只在自己的那一栏写上了短短四个词:Aprés moi,le deluge。这句话出自于法国的“太阳王”路易十四(或他的情妇蓬巴杜夫人),意为“我死后,将会洪水滔天”。 高中毕业后,安德鲁进入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学习历史专业。进入大学以后,安德鲁以出手大方和魅力不凡而闻名校园,在学校里的同性恋圈子里十分受欢迎。挥霍无度的他还经常出入昂贵的同性恋酒吧,同其他有钱的同性恋谈笑风生,生活过得如鱼得水。然而这般美好的日子突然崩塌了。1988年,莫德斯托的非法侵占行为被发现,受到了重罪指控。为了逃避罪责,莫德斯托来不及同家人告别,便逃到了菲律宾。库南安一家顿时失去了经济来源,玛丽·安恋恋不舍地搬出了自家的豪宅,搬入了一间狭窄的小公寓,安德鲁可观的生活费也一去不复返了。安德鲁曾前往菲律宾看望自己的父亲,回国以后却对母亲说道他再也不想见到父亲了,因为父亲在菲律宾住着一间肮脏破败的小屋,完全没有了过去意气风发的样子。也正是在这一年,安德鲁向自己的母亲坦白了自己是一个同性恋,玛丽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同安德鲁争吵起来。争执中安德鲁动手殴打了自己的母亲,将她的肩膀打脱臼。这是他第一次显露出暴力倾向。 失去了生活费,并不能阻止安德鲁继续过着他穷奢极欲的生活。不仅仅是出入夜店寻欢作乐,此时的他还染上了毒瘾,而这些都需要一大笔钱来支撑。为了维持自己的光鲜形象,安德鲁在进入大学一年后离开了大学,成为了一名舞男和交际花,游走于各个有钱的同性恋之间。对于服务的对象,安德鲁倾向于选择年老而又富有的同性恋,因为这类人往往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和名望,不会轻易将自己的同性恋生活暴露在阳光底下。而安德鲁也得以对自己被包养的事实保密,在外将自己包装成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他对外自称安德鲁·德席尔瓦(Andrew DeSilva),是一名在好莱坞工作的设计师,为很多有名的电影设计了诸多场景(比如泰坦尼克号中的船)。然而事实上,安德鲁从没有将自己的才华运用到任何真正的工作上,他的生活就是游走于各个包养他的金主之间。此时的他想必是孤独至极的,在20岁出头的年纪里,身边没有一个人真的爱他,而他也毫无疑问不爱任何人。 在众多的金主中,有一个人十分值得一提,那便是安德鲁堕落为连环杀人犯前的最后一个金主——诺曼·布拉克弗德(Norman Blachford)。诺曼拥有一家隔音器材公司,是一名极其成功的百万富翁。包养安德鲁时,他已经58岁了,并且因为恋人新丧而陷入了极大的悲痛和孤独,安德鲁的出现毫无疑问是他生命中的一道曙光。在安德鲁成为杀人犯后,诺曼始终保持着低调,拒绝向任何媒体透露他同安德鲁生活在一起时的细节。然而安德鲁被他包养时的一些情况还是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寻的——诺曼每个月给安德鲁2500美元生活费,给他买了一辆1996英菲尼迪I30T,经常带着他飞往纽约观赏百老汇的演出,还带着他环游了法国。 尽管安德鲁从诺曼身上得到了可观的资金,但他却没有存下一分钱,而是将其挥霍一空。而让他花了最大力气去讨好的人,毫无疑问便是大卫·马德森(David Madson)了。大卫时年31岁,毕业于明尼苏达德卢斯大学,在明尼阿波利斯市的约翰·莱恩公司担任建筑设计师,是一名英俊帅气的大男孩儿。1995年,安德鲁和大卫在旧金山一见钟情,度过了许多个甜蜜的夜晚。在那之后,安德鲁便向自己的朋友们称大卫为自己的“毕生所爱”,将会倾尽全力去追逐他。尽管二人相隔数数千公里,一个住在圣地亚哥,一个住在明尼阿波利斯,但安德鲁总是愿意抽出时间去陪大卫,并为大卫送去价格不菲的礼物以讨取他的欢心。当然了,大卫听信了安德鲁的谎言,相信了他是一个好莱坞设计师,对于诺曼的存在全然不知情。 1996年的秋天,安德鲁同诺曼的关系终结了。安德鲁对自己的朋友提到,他们关系的终结是因为诺曼的“小气”(根据洛杉矶时报报道,诺曼拒绝了安德鲁想要一辆梅赛德斯的要求),于是他主动离开了诺曼。然而根据推测,事实更有可能是诺曼在发现安德鲁对大卫的迷恋后,将其扫地出门的。无论如何,几乎毫无存款的安德鲁流落到了廉价旅馆,再度失去了优渥的生活环境。此时的他只想到了一个去处——去明尼阿波利斯投靠大卫。 1997年4月25日,安德鲁抵达了明尼阿波利斯,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爱人大卫,可大卫却并没有对他表现出应有的热情。敏感的安德鲁立即意识到大卫对自己的爱消失不见了,可此时的他并没有将这归咎于自己之前对大卫的各种扯谎,反而将责任归于一个他们二人共同的朋友——乔弗里·崔尔(Jeffrey Trail),一般被称为杰夫。 杰夫时年28岁,是一名前任美国海军中尉。199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不问,不说”(Dont Ask,Dont Tell)政策,正式立法确立了美国军队对同性恋军人的歧视态度。在1994-2010年间,超过1400名军人因违反或藐视这项政策而遭到开除,杰夫正是这1400多名军人中的一员。“退役”后的杰夫来到明尼阿波利斯,成为了一名燃气销售员。 1992年底或1993年初,杰夫同安德鲁第一次相遇,二人立即成为了一对好友。虽然二人都是同性恋者,但是熟悉他们的人坚称二人从未有睡在一起过,反倒是互相之间经常帮助对方去泡其他的男孩儿。初识安德鲁时,杰夫还隐瞒着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在军中过着战战兢兢的生活,生怕有一天被人发现。可安德鲁对自己性取向大胆外向的态度深深影响了杰夫,让杰夫鼓起勇气面对媒体,向媒体揭露了美国军队中同性恋者水深火热的生活状态。 “不管人们喜不喜欢,军队中确实有同性恋者存在。他们在军中都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也很清楚他们的使命是什么。如果你要把军队中的同性恋者全部开除,那将会极大地损害我国的军事力量。而且你绝对做不到100%。你们继续这样搜捕我们只会让我们陷于恐惧之中。” ——杰夫 安德鲁的出现让杰夫鼓起勇气面对自己的性取向,做出了那个艰难的决定——离开军队。然而曾经贵为中尉的杰夫回到社会后,却发现自己再也没能重获曾经的地位和尊重。他被迫接受少得可怜的薪水,住在廉价的公寓之中。渐渐地,他开始后悔自己的行为,并开始相信是安德鲁的怂恿才造成了今天的这一切。于是杰夫开始冷落安德鲁,不再同他来往,离开了圣迭戈,远赴明尼阿波利斯寻找新的生活。 当安德鲁来到明尼阿波利斯时,大卫对他冷漠的态度使他立刻想到了杰夫。尽管手上没有确实的证据,但安德鲁一厢情愿地相信,是杰夫搞上了他的爱人,并将自己的底细一五一十地透露给了大卫。或许正是在此时,已经失去了一切的安德鲁第一次在心头浮起了杀意。 1997年4月26日,星期六。虽然不需要上班,但大卫仍然拒接让安德鲁来自己家做客。无处可去的安德鲁只好住进了杰夫的出租屋,并在屋子里翻箱倒柜,找到了杰夫的手枪。26日晚,安德鲁跟随大卫参加了一场同事聚会。这场聚会上二人之间的冲突已经开始在语言中表现了出来,一名大卫的同事接受采访时称大卫那晚严肃地盯着安德鲁,对他说道“伙计,你这样太婊子气了。”。聚会结束后,安德鲁跟随大卫回到了他的公寓。 1997年4月27日,安德鲁的杀戮开始了。 上午9点45分,杰夫受到安德鲁的电话邀请,来到了大卫的公寓。隔壁邻居称大卫的家中传来了“给我他妈滚出去(Get the fuxx out)!”之类争吵声,之后有人猛烈地撞上了墙,再然后就是流水的声音。此时在大卫家里发生的是一起不折不扣人间惨剧,安德鲁用一把羊角锤将杰夫击倒在地,在他的头部和上躯干部分猛烈地锤击了27下。杰夫的手表永远地停在了9点55分上。 在这之后的两天时间里,大卫的邻居并没有感觉到任何异样。有人在街上撞见安德鲁和大卫在安静地遛狗,如同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然而大卫的公司和同事却开始担心起来,因为大卫连续两天没有来公司上班,往家里打电话也没有人接听,他也没有向公司请假,这在他的职业生涯当中从来没有发生过。于是,忧心忡忡的同事来到了大卫的公寓,用力地敲击大卫的家门,房门背后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大卫的同事非常肯定自己听到了有人在小声交谈,但这阵声音却令她产生了困惑,以为大卫正在进行什么非常“私密”的事情,于是离开了大卫家。当天下午,这位同事越想越不对劲,最终决定拿起电话报警。 警察很快赶到了大卫的家,并打开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血腥的景象——飞溅的鲜血在墙壁上印成一道道猩红的痕迹,地板上的积血堆成了一摊干涸的小湖。而杰夫的尸体被警察发现时,正被一个厚厚的地毯裹着。因为这里是大卫的房子,而大卫本人却不翼而飞,因此警方当即将他列为了主要嫌疑人。可是没过多久,大卫便被警察从嫌疑人名单上撤下了。 因为他们发现了大卫的尸体。 1997年5月3日,安德鲁携大卫逃亡的第四天,警方在拉什湖的东岸发现了大卫的尸体,死因为枪击。大卫身上一共有三处枪伤,背部,手部和眼睛。我们无从得知为什么安德鲁会对自己的“毕生所爱”如此痛下杀手,只能从大卫的枪伤推断出,他在试图逃跑时被安德鲁射中背部,被追上后在脑袋上又被射了一枪毙命。 如果说杰夫和大卫还都只是两个小人物,二人的死还没有让美国警方真正地重视安德鲁的危险性,那么下一个受害者的遇难,毫无疑问直接令他被列为了全美最危险的通缉犯之一。 李·米格林(Lee Miglin),时年73岁,是一名立陶宛裔美国人。出生穷苦,以赤手空拳打拼出了雄厚的家业,成为了芝加哥本地的一名房地产巨头和商业巨子。35岁那年,米格林同小自己15岁的模特玛丽莲·科雷卡(Marilyn Klecka)结了婚,婚后生活幸福美满,育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他的儿子杜克·米格林(Duke Miglin)是一名好莱坞的演员,曾经参演过著名电影《壮志凌云》。尽管已经是一名古稀老人,但米格林壮志不减,还在和他的合作伙伴J·保罗·贝尔提(J·Paul·Beltier)计划筹建一座名叫“天针”(SkyNeedle)的125层摩天大楼。 然而这座大楼再也不可能建起来了。 1997年5月4日,米格林的尸体在自家的车库中被发现,手脚被绑了起来,面部被胶带裹得严严实实,仅留下一个小孔以供呼吸。米格林浑身上下伤痕累累,被钝器和锐器反复折磨,胸前还压着沉重的水泥袋,死前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当凶手厌倦了折磨米格林后,便用一把园丁锯将他的喉咙划破,夺走了他的生命。然而,凶手想从米格林身上夺走的还不仅仅是生命,还有他的名声和财富。米格林的尸体穿着Calvin Kevin的女士内衣,身边还摆放着同性恋杂志,遭受了巨大的羞辱。凶手离开时,顺手带走了米格林家里的一笔现金和珍贵的金币,开走了米格林的雷克萨斯。 警方在调查时发现,米格林的家里并没有搏斗的痕迹。凶手悠闲地在浴室里刮了胡子,睡了米格林的床,还从冰箱里拿出了一大块牛肉放在米格林的书房里吃了起来。芝加哥警方一直没有把米格林的死同远在明尼苏达州的两起谋杀案联想起来,直到他们在米格林家附近发现了大卫的红色吉普车,便立即将安德鲁·库南安列为了全美十大通缉要犯之一。 直至今日,安德鲁谋杀米格林的动机仍然是个谜团。因为安德鲁曾经得到过不少老年同性恋者的包养,因此有人猜测米格林可能是同安德鲁有过前缘而受到波及。有些媒体甚至煞有其事地描述了安德鲁同米格林的家庭非常熟悉,曾多次拜访过米格林的豪宅。对于这样的传言,米格林一家矢口否认。在米格林遇害20年后,米格林的儿子杜克·米格林接受abc电视台采访时首次对自己父亲的遇害发声。他坚决否认了自己的父亲同安德鲁有任何关系。 “根本不存在任何关系。那些极端错误的流言蜚语对我造成了十分巨大的伤害,我永远不会对此释然的,永远不会。” ——杜克·米格林 万幸的是,米格林的雷克萨斯车上安装有一台电话机,一旦安德鲁使用过这台电话,警方便能追踪到他的位置。在安德鲁离开米格林家后的两天时间里,警方侦查到他在费城附近曾两次使用过雷克萨斯上的电话。然而,警方内部出现了一个秘密的内鬼,将这个消息出卖给了媒体。很快,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这条线索。 将消息出卖给媒体的那名警察可能只是想赚一笔小小的外快让他得以周末在酒吧时能够多喝上一杯啤酒,然而有人却为此付出了性命。 1997年5月9日,新泽西芬点国家纪念园,45岁的看守人威廉·里斯(William Reese)被发现受到枪击,死于家中的地下室,而他的书桌上正摆放着圣经。他的家中没有遭到抢劫的痕迹,唯一消失的便是里斯的皮卡车。毫无疑问,在电台中听到雷克萨斯上的电话受到了追踪后,安德鲁立刻抛弃了那辆雷克萨斯,转而为搞到一辆车而夺走了里斯的性命。事到如今,安德鲁已经把他人的生命完全视如草芥了。 短短两周的时间里夺走了4条生命,使安德鲁成为了全美最危险人物之一。他的通缉令被发往了全美各地,人们纷纷感到自身难保,尤其是安德鲁的朋友们更甚。远在老家圣迭戈,安德鲁的老同学们对他成为了连环杀手的事实感到诧异不已——一个像他那样充满魅力和激情的帅小伙怎么会犯下那样的滔天罪孽呢?各地的记者纷纷赶到拉霍亚对安德鲁的老相识们围追堵截,拼命想要从他们的嘴里撬出些什么东西。

“他可能在迈阿密,”曾经包养过安德鲁的诺曼·布拉克弗德在接受FBI调查的时候,做出了这样的判断(来自MaureenOrth所著的‘凶手的试炼’),“可以说这只是一种直觉,我并没有直接的证据。”我们无从得知诺曼是如何得到这个结论的,但他的“直觉”可谓十分正确。自从杀死了威廉·里斯后,安德鲁便一路驾车南下来到了海滨城市迈阿密。

1997年5月12日,在谋杀了威廉·里斯的3天后,安德鲁住进了迈阿密的一家名叫“诺曼底广场”的廉价旅社。这间被油漆涂抹得粉红剔透的旅店离时尚大师范思哲的住所只有4英里远,距离迈阿密最著名的同性恋酒吧,诸如“扭曲”、“上台”等也非常的近。旅馆的夜间经理拉蒙·戈麦斯称,安德鲁经常会改变自己的形象,但并非是为了躲避他人的目光。正好相反,他经常更换颜色亮丽的假发,有时乌黑、有时全白、有时是卷发、有时又是直发——他希望自己受到关注。

为什么安德鲁毫不担心自己会被他人注意到是个连环杀手呢?是迈阿密距离明尼阿波利斯和芝加哥太远,这里的警方还没有收到安德里的通缉令吗?事实上,贴着安德鲁正面照的通缉令早在几天前便被送到了迈阿密,由于当地警方的疏忽,这些通缉令没有被张贴出去,整个迈阿密知道安德鲁是何许人也的人屈指可数。凭借着警方的玩忽职守,安德鲁在迈阿密度过了逍遥自在的两个月,他根本没有试图躲藏。

迈阿密对于安德鲁来说并不是一座陌生的城市。1992年,安德鲁作为一名应招先生来到过迈阿密,当时他在加利福尼亚和迈阿密之间两头跑,给他的经理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次回到迈阿密,安德鲁立即一头扎进了这里五光十色的同性恋社区。无形中,这实际上给他形成了掩护,因为迈阿密的警方对他的过去毫无头绪,并没有将精力集中到同性恋者经常出入的场所。在实际的执法实践中,警方对于同性恋社区嗤之以鼻,总是尽可能地不去插手同性恋者们的事务。

在谋杀范思哲之前,安德鲁在迈阿密的日子在逐渐变得拮据起来。他身上的现金是在谋杀李·米格林时从米格林的家里偷走的,那点钱并不够他夜晚在酒吧中逍遥自在的同时还能在白天大吃大喝。他通常在柯林斯大道和71街中间的“克罗兹披萨”店解决每日的饮食,有时一日来两次,成为了常客的他受到了店老板的注意。店长罗纳多·印凡特(RolandoInfante)称,安德鲁虽然经常来他的店里,却从来不加入任何谈话,他每次都只点两块披萨和一杯可乐。在范思哲遇害之后,一名店员认出了安德鲁,向警方打去了报警电话,可警觉的安德鲁在警方到达之前就离开了。

薇薇安·奥利弗(VivianOliva),迈阿密一家典当铺的经理,在7月7日下午4点40分接待了安德鲁。当时安德鲁典当了一枚金币,并向薇薇安出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证件,留下了指纹和自己的在诺曼底广场酒店的205房间号,而这间酒店距离典当铺不过一街区之隔。安德鲁如此不设防备的行为本应令他在谋杀范思哲之前便被警方逮捕。迈阿密最古老的典当行的所有者安琪儿·佩乐兹(AngelParets)称,迈阿密一共有8家典当铺,平均每天会接收6件典当品,而这些典当品的收据和典当者的信息全都会在48小时之内送往警察局。如果迈阿密警方给予典当铺足够的重视的话,他们本可以避免范思哲的遇害。

1997年7月15日,星期六,安德鲁一大早付清了他在诺曼底广场酒店的租金,带着自己的行李离开了酒店。而当日的上午6点,范思哲起床给米兰方面打了个电话,处理了一些公司事务,便离开了自己的豪宅,动身前往了三个街区外的咖啡馆。范思哲如同往常那样,端着一杯咖啡,手里卷着几本《Vogue》和《纽约客》杂志,同路人互相打招呼。当他回到自己的豪宅门口时,在此等候多时的安德鲁拿着一把手枪径直走向范思哲,并扣下了扳机。

从摄像头记录来看,安德鲁没有同范思哲有过一句交谈,也没有给时间让范思哲认出自己是谁,他的目的非常地简单明了——就是要带走范思哲的生命。范思哲先在背部被射中一枪,他转过头去,想要看看凶手是谁,于是头部又中了第二枪,倒在了血泊之中。范思哲的长期伴侣安东尼·达米科(AntonioD’amico)听到枪声,从房子里冲了出来,同几个路人一起追赶安德鲁,但被安德鲁手中的手枪吓退。

范思哲的死立即震惊了整个世界——他不仅仅是一名时尚设计师,还同时是一位社交名流和迈阿密的重铸者。在他斥资1000万美元购买下那栋迈阿密的豪宅,将众多名流和意大利富裕移民引入迈阿密前,这座城市在80年代曾深受毒品贸易和非法移民的荼害,被认为是全美国最危险的城市。范思哲的到来改变了这座城市的面貌,将这里变成了一座不夜城,时尚圈的弄潮儿们无不对这座城市趋之若鹜。然而随着安德鲁的枪声响起,这位50岁的时尚大师倒下了,随着他一起倒下的,还有整个迈阿密的人心。

迈阿密人对于安德鲁的愤怒和畏惧达到了最顶峰,张贴着他照片的通缉令布满了大街小巷,为防万一,当局甚至做出了安德鲁化妆成女性的假想图。然而接下来的日子里,安德鲁却成功地躲开了警方的追查,甚至动摇了警方的追查方向。每天有上千个电话打到迈阿密警局,其中大部分都声称安德鲁在迈阿密以外的地方出现了;范思哲尸体旁出现的一只死鸟也令警方浮想联翩,怀疑这是意大利黑手党留下的标志。迈阿密警方再次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无能,他们又失去了寻找安德鲁的头绪。

为了劝说安德鲁自首,警方动员了安德鲁曾经的好友和亲属,公开地向他发布信息。安德鲁的高中好友伊丽莎白·寇特(ElizabethCote)的录音在电视里不断地循环播放:

“我认识的安德鲁·库南安并不是一个暴力的人。安德鲁,你究竟在那儿?请悬崖勒马吧……你仍然有机会向整个世界展示,你能像对待我和你的教子时那样善良。现在是时候让这一切平息了……格蕾米说她想她的猴子叔叔了,我希望你能永远记住这一点。再过一阵就是你的生日了,而一个很爱的你小家伙也马上要满5岁了,请让我们能够安然地度过那几天吧。”

——伊丽莎白·寇特

1997年7月23日,范思哲遇害的第八天。看守人费尔南多·卡雷拉(FernandoCarreira)于下午4点左右,和自己的老婆一起开始了他们的定期巡视。费尔南多的职责是巡视第52街区和柯林斯大道上的一列房船,这些房船的主人大多长期不在船里居住,便雇佣了费尔南多来定期地做检查和修补工作。当他试图用钥匙打开一扇房船的门时,他发现门锁被撬了下来,于是便用胳膊撞开了房门。

费尔南多同自己的妻子走入房船,发现里面开着灯,地上还有一双凉鞋。“这里面有人。”费尔南多对自己的妻子说道,将身上的手枪掏了出来,随后便听到了一声枪响。他立即带着自己的妻子逃离了这艘房船,给自己的儿子打了个电话,让他报了警。几分钟后,全副武装的警察们便赶到了这艘房船周围,将其围得水泄不通。他们相信,安德鲁·库南安就在里面。

4个小时的对峙里,警方将房船断电,并不断向里面喊话。但安德鲁并没有露面,也没有选择投降。最终,警方决定强行冲进房船。

随着一声枪响,警方在房船的第二层发现了安德鲁的尸体。他剃掉了自己的头发,浑身上下只穿着一件运动短裤,手边是那把杀害了5个人——包括他自己的手枪。经过尸检,警方确定了这局尸体便是安德鲁,宣告案件侦破。在安德鲁的胃里几乎没有任何食物,显示他在死前的40小时里都几乎没有进食,处于极端的饥饿状态。随着他一起离开这个世界的,还有他身上无数的谜团——他为什么要杀害那些人?为什么要杀死范思哲?他的动机究竟是什么?这一切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了。

范思哲家族对外宣称家族成员中没有任何人同安德鲁有过任何关系,然而深度研究了安德鲁经历的作者马琳·奥斯(MaureenOrth)称,实际上,安德鲁同范思哲在过去曾有过一面之缘。1990年,在旧金山的一个叫做“巨人”的夜店里,范思哲曾将安德鲁误认为是一个老相识。“‘我认识你,你是LagodiComo,对不对?’范思哲说道,‘感谢您还记得我,范思哲阁下。’安德鲁回答道。”当晚陪同着范思哲的律师艾瑞克·格鲁沃德(EricGruenwald)在日后回忆道。没人能够说清楚这段对话究竟是二人关系的开始还是结束。

安德鲁死后,他的遗体葬在何处令他的父母为止争吵不已。最终,他被葬入了圣迭戈的圣十字公墓。同样在这里被安葬的,还有诸如安妮塔·佩吉、夏洛特·亨利这样的著名演员和社会名流。

安德鲁死后,他的父亲莫德斯托开始筹划拍摄关于安德鲁的纪录片。莫德斯托始终坚持自己的儿子是无辜的,并声称要重新审视当局在调查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同时,他还宣称自己要返回美国继承儿子的遗产。“这笔钱将会捐给教会,以此纪念我的儿子。”然而由于他身上背负的指控,他从未让这些话变成事实。

1998年,安德鲁的哥哥克里斯托弗·库南安和姐姐爱莲娜·库南安出版了一本名叫《安德鲁·库南安:美国悲剧》的书,讲述了他们眼中的安德鲁,这本书现已绝版。安德鲁的母亲玛丽·安于2012年去世,身后同安德鲁葬于一处,享年74岁。

安德鲁同他母亲的坟墓

 3 ) 华丽而又深刻

这部剧是因为先看了大帅汤的碟中谍6,重温了阿汤哥和佩佩的《香草的天空》之后上油管上看佩佩的采访才知道最近她拍了一部剧,叫the assination of Gianni Versace,刺杀范思哲。然后瞬间被这个题材吸引了。一方面是讲Versace的创始人被杀的故事,另外是美国犯罪故事系列,对于侦探犯罪题材的我一向是超级有兴趣,于是就开始看这部迷你剧。

首先是卡司阵容的及其强大, 饰演Gianni Versace的妹妹Donatella Versace的西班牙国宝Penelope Cruz,拉丁天王Ricky Martin,导演是Ryan Murphy,男主是Glee的主创之一Darron Criss(原谅我没怎么看过GLEE。。。),以及高度还原Versace本人的特型演员Edgar Raminez!(我专门上网找了Versace老爷子本人当年的照片愣是没看出来和演员的区别),Ricky本人上Fallon show的时候更是说当时见到Edgar扮相的时候眼泪夺眶而出,神还原。上一部我看到的如此卡司强大的美剧还是大小谎言,当然这部剧也是精良制作,艾美奖拿到手软。

回归剧集本身,如果你是想看一部纯犯罪心理or悬疑推理的剧的话,那么这部剧真的不适合你。虽然是犯罪故事,但是他没有过多的渲染犯罪手法抑或是FBI破案的过程, 因为每一集基本上都是把结局告诉你,比如第一集一上来Darron拿着一把枪在Miami的Versace豪宅门口把回家的Versace残忍枪杀,时间地点手法人物都告诉你了,接下来他慢慢开始剖析每个人的内心,他们之前的成长经历,是什么影响了他这一生。这部剧大部分角色都是HOMO,导演本人也是,他从自己的视角带观众去回归那个年代,那样的社会环境下,导致如此悲剧的发生。整部剧看完,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恶人,即使是残忍杀害了五个自己同类的Andrew Cunanan,我也不觉得他可恨,更多的感受到的是那种时代的悲哀,那种制度下的压抑。连Ricky本人也说,其实让他出演这种角色他本是拒绝的,但是因为他看到这部剧背后所要表达的东西,想要站出来为LGBTQ这个群体发声,希望我们不要重蹈覆辙,发生更多的悲剧。

你从Jeff身上看到当时美国军队里奉行的don't ask don't tell带来的巨大伤害。

你从Gianni Versace本人看到他当时在决定出柜背负着这个品牌命运的那种纠结与迷茫。

你从Gianni的partner Antonio身上看到了,爱人死了之后自己因为是同性恋伴侣而没有任何法律保障,不被认可,甚至是被主持葬礼仪式主教的嫌弃,Donatella也从未把他看作家人,被全世界抛弃,最后他只能选择服药自杀。

你从andrew身上看到了那种小时候的骄纵,父母教育的失当,长大后因为贪图虚荣且利用自己良好的教育背景、好看的皮囊以及被年长男人爱慕的优势走上了援交之路,但当他终于遇到一生挚爱时,对方却不爱他,嫉妒、愤怒、被抛弃、不被认可的种种导致本身人格不健全的他走上了犯罪的不归之路。

美国警察因为在当时“恐同”的社会环境下,对于同性恋的凶杀案更是不像大肆张扬,甚至有些听之任之,对于一个个案件的不作为,才导致了最终悲剧的发生。

男主Andrew一直想要to be special,然而命运的捉弄似乎他要注定平庸,他羡慕Versace的才华、财富、名气、爱情,甚至嫉妒,为什么只有他可以公然出柜而被原谅,而自己只能碌碌一生靠出卖自己的肉体灵魂,自己爱的人也弃自己而去。 他对Versace崇拜,他会买每一期的Vogue,对于时尚设计倒背如流。所以他在杀害Versace的时候那种纠结,杀害之后全国媒体都在通缉他,他突然变得special的那种洋洋自得。同时他也用自己回击那个恐同的,歧视的,轻视自己的社会,anti-sociopath不是没有缘由的反社会啊。

包括他那远在菲律宾,满嘴跑火车的父亲,对于自己儿子犯下的滔天罪行的洋洋自得,却丝毫不关心自己儿子的安危,只顾在电视上一味地炫耀,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Andrew的人生会如此。

最后一集,这场庞大的秀在adaigo G minor 巴洛克式乐章下落下帷幕,悲伤无以复加。

 4 ) 立体的变态杀人狂,神一般的墨菲

墨菲真的可以考虑放弃美恐,专拍美罪了!经历了第一季的辉煌以为第二季应该不能超越了,看完以后为他双手鼓掌。作为编剧,这次不仅对剧集的新颖度和吸睛度有精准的把控,在可信度及真实度上也下足了功夫。由于这次的题材有较多的同性角色,作为gay使得他更加游刃有余:对角色的设定上不仅有历史事实的天和地利,还有他自己大胆的发挥以及准确的选择了Darren来演臭名昭著的Andrew,演绎了有血有肉一个立体的变态连环杀人狂。从演员整体cast来说,马丁,Edgar(颜值完美还原),Penelope,还有美恐的两位角色都为整部剧增色不少。服装,豪宅的还原程度都令人叹为观止,最妙的是一开场范思哲出场,以及被枪杀后的提琴配乐更是完美契合雍容华贵的时尚品牌之父的气质,像一曲悠扬的祭奠挽歌。其他的支线内容也很丰满,如范思哲兄妹的争论、和解和技艺的传承,范思哲和同性恋人的爱情,男同形婚,社会(军队)恐同憎同等等。当然最最最应该夸奖的就是这一季的拍摄手法,完全的倒叙,每一集都可以独立作为一个故事,但又从时间上倒着串回去,让人拍手称奇。习惯了他美恐里面的各种倒叙,插叙,但是完完全全的倒叙我是第一次见,有一种《返老还童》容颜从老到小,但生命仍然是正常流逝之感,而且后一集都有对前一集里提及的内容的补充,既相互呼应,又完美连接。可以说是所有墨菲剧的巅峰之作!

先说角色,由于Andrew的经历真的是太过离奇,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作为底层小人物,又牵连着如此多的社会名流,连杀5人,有自己的两个同性好友,还有一个为了抢其车而杀的路人,再就是天针的设计者李和范思哲两位名人。而之所以有如此轰动的臭名,都是拜他爸所赐。

故事的最后也就是一切的开始,给我们介绍了这位主人公如何一步一步成为变态杀人狂的,可以作为整部剧的前传,但前传的主角却并不是他,而是他的父亲。(像极了汉尼拔前传)他的父亲从小就认为他异常聪明,以王子的身份区别于兄弟姐妹培养,一人住诺大的主卧而兄弟姐妹挤在一个房间,甚至父母都要为他让路,送他去名校,贪污大笔钱财来补贴家用,给儿子买豪华车教育他从小应有(不切实际爱慕虚荣的)梦想,作为一个培养出变态杀人犯的父亲,骗92岁老太太的养老金,被通缉后抛弃家小抱头鼠窜逃回东南亚老家,他应该是全天下最差父亲的典型!教孩子自负自大,编造各种谎言,甚至活学活用别人的真实例子营造自己高大形象。而且他本人也是毫无道德底线,可以说是只靠那张嘴,无任何实际成绩,全靠偷别人的钱(还怪自己贪的太少),从最好的证券公司一步一步跌落,而天真的儿子还追到东南亚以为父亲留给他多少钱,在剧中多次出现美国国旗,提及美国梦,甚至在最后他的摊牌演说中还说白手起家在美国是完全行不通的,而另外两位有钱人则和他恰恰相反,Lee被他妻子介绍时就说他是完全白手起家,以及另一位包养Andrew的人也多次提及自己白手起家,靠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地位,而且他对于Andrew来说才更像一位父亲,教他脚踏实地,可惜对方完全不听,但睿智的他最终也是看清了Andrew的嘴脸才得以保命。这种对比也算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剧中甚至在Andrew被招聘当男妓时老板都体现出对亚裔的嘲讽,也体现出美国社会的不包容性。墨菲也像观众抛出一个大问题,美国梦到底可不可能实现?是只有白人才有天生优势可以实现吗?最后一集拍的真的很出彩,可以作为一部微电影单独看。

而这位父亲给孩子最大的遗产就是儿子完美复刻了他所有的缺点:自大虚荣又极其自卑,不懂得承担责任,只爱自己却好掌控别人,物欲极强却好高骛远,摆脱贫困的首选就是利用从来不主动承认的男同身份当男妓,为了得到自己想到极尽各种手段。他极其聪明,天生演技派,模仿能力一流,编故事时眼神里都透露出真诚,学习的一切技能和知识都是为了接近名流和有钱人。他的天生的嫁接功力,能立刻将别人的经历复制成自己的,第二集舞池中当被问到他是谁时的那一串答案,包含了自己一生的全部见闻,像极了《权力的游戏》里无面者。再说他口口声声的爱,而他对David完全是一种霸占的情感,不配叫爱。先是用层出不穷的炫富手段和天花乱坠般的捏造身份妄图骗他,被识破以后就开始用暴力杀死自己虚构的情敌(而这种残忍的杀人方式也是模仿一起他目击的凶杀案的方式)让David亲眼见证并胁迫他亡命私奔,最终在得不到时将其残忍杀害。如果故事止于此,那么就仅仅展示了底层人的悲哀,偏偏这位男主角的人生就是志存高远,他就像一个自由人,完美地游走于穷人和富人之间,Lee对他完全没有抵抗力导致被杀,甚至高不可攀的Gianni,他在杀他之前也可以和他谈天说地,在得之不到时才杀之后快。

最后说一下因为这部剧情类限定剧拿奖拿到手软的Darren,不再是Glee里面唱春梦的可爱小gay,这次的他突破真的很大,不仅露肉秀身材,更是狠狠秀了一把演技,几乎把所有的表情都演了一个遍:家庭美满时的浪荡公子哥,拍年鉴和跳舞时的不羁,被父亲打击时的软弱,推伤母亲在医院时的痛哭,和陌生人炫耀时的傲娇,求爱时虚荣的笑,撒谎被拆穿时的假装镇定,杀人时冷血的眼神、狰狞的表情和得手后的奸笑……这个角色就像是一个多面体,各种角度都可以清晰看到,真的是非常考验对人物的理解。在高雅的谈天说地和凶残的屠戮生命的转换属实不易。而相比其他两位美恐的角色则较为单薄,虽然在《美国恐怖故事》第四季(嗜血公子哥)和第八季(恶魔之子)中分别出演过反派,狰狞血腥的剧情都有,但总觉得不如Darren全面、真实而不做作。

不知道第三部香蕉姐的美罪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期待!

 5 ) 让人毛骨悚然的真实案件

觉得这一季比第一季更佳。可能是看之前有意不让自己了解这个案件的真实情况,看的时候以及看后回味时专注于本剧。而看第一季之前做了功课,思维不断在本剧和现实案件中来回跑。

觉得每一个角色都很真。

特别是Andrew的塑造,我非常相信演员演出来的就是一个自大变态非常危险的同性恋。

大爱Versace部分。范思哲对生命的热爱,通过服装表达出的乐观和积极,以及对于“Versace新娘”的表达让我感动又敬佩。这部分的布景精致又奢华。配乐也特别棒,竟然在Andrew枪杀Versace的部分配上古典乐——这就是一个伟人一个时代的意外而悲剧的倒下啊。

“Not a virgin bride, a Versace bride. She will be a woman who has loved many men before. A woman who has finally found her equal, a match for her passions. She won’t be dainty, she won’t be timid. She will be proud and strong.”

倒叙的方式让本剧更有吸引力。

 6 ) 欲望编织的奢华谋杀

这部首播于2018年的美剧斩获了当年的艾美奖和金球奖,Darren Criss更因其无懈可击的表演将艾美和金球收入囊中。

BRAVO Criss!完全颠覆了Glee中那个纯情忠诚真诚地爱着Kurt的校草形象。

此剧还获得了艾美的最佳特效提名,只因其屈指可数的几个凶杀镜头过于真实,在VERSACE的奢美和华丽衬托之下,凶案现场的血腥残暴和破损肉体的可怖,给了观者极大的现实震撼,堪为点睛之笔。

剧情随着一声枪响徐徐展开,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破案故事,原著作者莫林奥尔特根据案件公开披露的信息细细分析了库纳南的作案动机,仔细还原了其犯罪路径,9集的迷你剧,不仅仅是关于VERSACE,也还原了其他四位受害者的故事,更宛如对一个时代的凝视。

STORY ONE / 没有出路的Special Boy

作为FBI MOST WANTED TOP10,库纳南无疑是冷酷的、极其危险的高智商连环杀手。但他也曾经是一个天赋异禀被寄予厚望的,长大只想当一名作家的少年。

只是当自己贪婪暴戾自私的父亲,在挪用公款并抛妻弃子畏罪潜逃至马尼拉后,他人生的标杆和信仰彻底崩塌了。在那个Gay还必须隐藏起来的年代勇于做自己,库纳南只能承受整个世界的恶意,好在良好的物质条件能够允许他用不屑和嘲讽来竖起抵御的高墙。

可是当谎言被戳穿,当虚假的光鲜被戳破,他成为了自己最不能接受的那类人—一个真正的笑话。他从来没有被爱过,他以为他的父母爱他,让他住家里最大的房间,可他的父亲实际上唾弃他是个Gay,所谓的“爱”只是期待此时的投资未来能带来丰厚的回报...没有被爱过的人,也不懂如何去爱他人。

此后的人生,他只能活在谎言里,用谎言去换物质,再用物质去换爱。可始终没有人爱他,他始终谁也留不住。在酒吧听着“Who's gonna drive you home, tonight”而泪流满面的库纳南,心里想必也是明白的。

STORY TWO / 背负时代枷锁的他、他、他、他、他

这部剧的时代大背景是90年代的美国,一个体面人不能是Gay的年代,一个Gay隐藏于阴暗的角落、被恶意曲解的年代。

库纳南的第一位受害者曾经是他最好的朋友,他曾是一名海军军官,离开海军,只因他是Gay;

库纳南的第二位受害者曾经是他的爱人。他从小就不喜欢打猎,不忍心看到被猎杀的动物。长大后努力读书,以班级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建筑专业。只有在把那张荣誉的证书递到父亲面前时,他才有勇气说“I'm Gay”;

库纳南的第三位受害者曾经是他的仰慕者,是一个成功的地产商人,和事业同样非常成功的妻子有38年的美满婚姻,他们是最好的伙伴,成就彼此,却无法成为最亲密的爱人。他在地下室建了一个忏悔室,他对上帝说“I try”;

库纳南最早的金主是一位巨贾,在发现库纳南背叛他后,在酒吧随机挑了一名男子回家,一名直男。虽然他风度翩翩且一再申明,你不同意,我绝对不会碰你,可只因想帮对方拿走手上的酒杯,就被对方用钝器殴打致死。凶手说:“他想要亲我,我不能接受,我失控了。”可目睹了一切的库纳南知道这是个谎言,只因这样说可以逃脱罪责,只因那个年代,没有人会站在Gay的一边,甚至是Gay,也不会;

即使声名显赫如VERSACE,也要在接受杂志采访公开出柜前,面对妹妹对他不顾品牌公关形象的控诉,努力鼓起勇气才能走进进行采访的房间;也因无法合法地结婚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在身后照顾自己的爱人(VERSACE在遗嘱中留给其爱人Antonio D'Amico每月26000美金的生活费,并有权入住任何一栋他名下的房产,但由于范思哲家族的强势,遗嘱并未全部得到执行。)

STORY THREE / POWERFUL WOMAN

VERSACE的妹妹多娜泰拉由佩内洛普克罗兹扮演,占据了非常重要的篇幅,多娜泰拉的角色既对整部剧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也是一代女性的成长故事。

那个时代的美国女性,还是更习惯于作为男性的附属品,不敢承认自己有智慧,不敢走向台前。就像库纳南的母亲,虽然明知丈夫在犯法,却一个字也不敢说。多娜泰拉也曾经甘于当詹尼的助手,在她心里,VERSACE就是詹尼,和她,多娜泰拉无关。

是詹尼的病和詹尼的爱,改变了这一切。詹尼认可多娜泰拉的天赋、鼓励多娜泰拉走向台前,感恩意大利人深厚的家庭关系,使VERSACE依然保持了品牌的活力和创造力。虽然多娜泰拉的整商不敢恭维,但其对时尚的前瞻性和驾驭能力,丝毫不逊色于其长兄詹尼。

这部剧满足了观者的猎奇心态,布景极其华美,选角极其刁钻,奢靡和欲望几乎得到了了百分百的呈现,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奉献了高水准的表演。

但当刷完9集,我不由感慨,人生的悲剧可能因主观、偏见和狭隘造成,却更有可能因虚荣、贪婪和投机取巧而走向自我毁灭。

库纳南有着超过平均值的智商和外表,受过良好教育,也许在另一个平行空间中,他接受自己,过着平凡的一生;也或许把他的聪明和魅力用对了地方,获得了他向往的一切...

只可惜在这个世界中,他做了别的选择。

 短评

所以gay还是gay拍比较好。。

7分钟前
  • Supreme小宇宇
  • 力荐

1997年的迈阿密海滩,范思哲倒下,一生大业配那一记枪响,惊起美杜莎一头蛇发。时光倒转,一层层追讨死者与杀手的过往,像是蛇把蜕去的皮一层层套上,哪怕勒出血来。在那血色中,一个又一个原因被拆解,叫人讶异,来自原生家庭的毒素竟可有这般变体。而剧集的奥妙之处,是把那种扭曲印染到社会层面上。杀手对成为焦点的极致追求下,竟也藏了一种病态的诉求。到底是瑞恩·墨菲,那种边缘人物的卑怯与怨怒,看得很透。若非是范思哲,怕是警察也懒得理那角落中的同志是生是死,如此看来,悲凉的对象不再是个体。这样的角度,有摄影与配乐护法,真是华丽庄严而又阴郁颓丧。墨菲继芬·维特洛克后,把达伦·克里斯剥得真够彻底的,但丢弃掉符号,让他更是个绝佳演员了。遗憾是瑞奇·马丁戏份太少,而佩内洛普·科鲁兹的发挥更少。剧集越后越妙,四星半。

11分钟前
  • Mr. Infamous
  • 力荐

叙事编排太差导致故事的重心在不断来回偏转,华而不实。

1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一面是欲壑难填的虚荣与野心,一面只是渴望被爱的孤独与脆弱,安德鲁这一罪人在Darren Criss的出彩演绎和剧集倒叙对其心路历程的层层剖析之下变得让人悲悯起来,他虚幻悲剧的一生恰与范思哲形成对照。每位受害者之死都带出种种难以释怀的创伤以及社会环境对LGBT群体的不公,这令剧集氛围更为沉重。

19分钟前
  • LeungChanXXX
  • 力荐

佩内洛普·克鲁兹演的Donatella有点怪怪的,别的演员都是很精准。

22分钟前
  • Danny
  • 推荐

佩内洛普克鲁兹一开口就醉了😍😍😍

26分钟前
  • 孤独的艺术家
  • 力荐

范思哲人好好啊

29分钟前
  • 艾格子
  • 力荐

海报太美!Darren Criss飙演技了,演得好魔性

34分钟前
  • 资深低阶路人
  • 力荐

看到glee的老member还是很感动的

35分钟前
  • 紫苏バジル
  • 还行

《美国基佬故事》中的豪宅高度还原,人物形象高度还原,在b站上刷完刺杀范思哲纪录片。第一集古典乐(阿尔比诺尼的柔板)非常悦耳,也在最后一集中出现,一呼一应;镜头美感极强!演库安南的达伦克里斯演杀人犯和gay简直太像了……这季剧本虽然不扎实,但我们演员颜值、演技全在线呀~

36分钟前
  • 66rd
  • 力荐

你们要的《美国基佬故事》终于来了😆

40分钟前
  • Haii
  • 力荐

反社会人格的集中表现。

43分钟前
  • 李某人
  • 推荐

劇組服裝經費要爆了吧?!

48分钟前
  • momo
  • 力荐

从范思哲的角度入手非常吸引人 但不认为是噱头 作为美国历史上臭名昭著又神秘的连环杀手 能做出这样艺术的剖析拍得简直不能更好 不仅仅着眼于名流的光鲜亮丽 倒叙描写出各位受害人 背景资料了解后叙事也不觉得突兀反而顺理成章 看过各类犯罪题材都没有这位凶手如此让人恶寒齿冷 最后夸一众演技爆炸

49分钟前
  • |
  • 力荐

darren附身的这个连环杀手把我迷得神智不清:andrew信奉的fake it till you make it放现在不正是大流行么,那一身明星特质、人群中最亮的焦点,在当下哪怕没成为gay icon,最不济也是个网红,钱权名都会有。finale看得我眼泪止不住…

51分钟前
  • 名字特别酷的人
  • 推荐

华丽的开篇,服装布景很烧钱。达伦演的挺好,而且跟真实的罪犯长得太像了。当然我潘也是很还原很努力了。

55分钟前
  • 腹语
  • 推荐

「B」死光头墨菲这次准备拿几个奖?

57分钟前
  • 波吃曼
  • 推荐

第二季还是非常精彩的,倒叙的方式让观众能逐渐了解到底是什么让Andrew形成这样一个虚荣暴虐又脆弱的扭曲人格。Andrew每当伸出欲望的枝条将对方紧紧缠绕,最后都会闹到撕破脸皮收场,他杀死的是他再也得不到的爱与世界。Darren Criss真棒,要说遗憾就是相较凶手线,范思哲那条线总是展现得不够饱满。

1小时前
  • touya
  • 推荐

从《宿敌》看过来,感觉瑞恩墨菲很擅长围绕几个普世的情感痛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八股式的书写。比如这桩千头万绪的连环杀人案,最终落脚点是恐同与爱的缺失,是很匠气、有效但容易让人审美疲劳的一种处理方式。Jeff和David的那条线拍得很好,选角漂亮得能让人体会那种美好事物被摔碎的痛心。

1小时前
  • SaturnianAir
  • 推荐

3.5 有不少佳句在里面,4、5集辐射到David和Jeff的戏都太好了。但这一季其实完全被“范思哲枪杀案”这个先行主题所牵制,整个倒叙和辐射外延的结构构思仅仅是以这个事件为起点,但剧集又多次强行把大牌云集的范思哲家族故事拉回叙事中,试图把它构建成核心强行点题,反而拖了后腿。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