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将至

HD中字

主演:格莱戈尔·科林,Dzemail Maksut,拉宾娜·米特威斯卡,米莉察·斯托扬诺娃,彼得·米尔切夫斯基,拉德·舍博德兹加,Katerina Kocevska,凯特琳·卡特利吉,Abdurrahman Shala,Daniel Newman,菲丽达·劳,Ljupcho Todorovski,Peter Needham,Aleksandar Mikic,梅托·约瓦诺夫斯基,Silvija Stojanovska,Jordan Vitanov,杰伊·维利尔斯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94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暴雨将至 剧照 NO.1暴雨将至 剧照 NO.2暴雨将至 剧照 NO.3暴雨将至 剧照 NO.4暴雨将至 剧照 NO.5暴雨将至 剧照 NO.6暴雨将至 剧照 NO.13暴雨将至 剧照 NO.14暴雨将至 剧照 NO.15暴雨将至 剧照 NO.16暴雨将至 剧照 NO.17暴雨将至 剧照 NO.18暴雨将至 剧照 NO.19暴雨将至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暴雨将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马其顿,战争中的波斯尼亚,东正教的一位年轻修士以沉默保护一位年轻女孩,这位阿尔巴尼亚女孩涉嫌杀害一位东正教徒。但其实只是误会。修士以自己的善良决定与女孩私奔。  在伦敦,一位摄影记者(凯特琳·卡特利吉 Katrin Cartlidge 饰)在餐馆与她的丈夫谈论感情变淡的问题,二人争吵激烈之时,一名种族主义者冲入餐馆开枪扫射。爱,在生死之间突然变得清晰。  一位离开好友的摄影记者(拉德·舍博德兹加 Rade Serbedzija 饰)从伦敦出发,回到16年没来的老家马其顿。这里有他的老朋友,他的东正教朋友们,还有与阿尔巴尼亚人的种族矛盾。摄影记者尝试通过和解的方式化解纷争,但是,这一切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圆圈不是一个圆。”三段相互交错的故事,不同文化、宗教、民族的误会造成的悲剧。恋爱生物钟漫研部第三季土耳其冰激凌继承之战第三季去见小洋葱的母亲急流不归处 第一季荒岛余生之时空流浪纪 动态漫画第一季食在好源头第三季双瞳至尊幕末美食武士饭!出包王女第三季龙岭迷窟2020关于高妹的一切伊甸园计划大骚乱武林外传2011神探可伦坡第五季新七侠五义之屠龙案闪婚女千金,相亲走错桌爱在屋檐下2001基和皮尔第三季数字猎凶者纠缠不休,潜伏别乱来瑞克和莫蒂第七季大怪兽空中战 加美拉对混沌鸟彗星来的那一夜2019情牵你我她第四季炮友2011乔·罗根:一触即发我的保镖是世外高人恋爱的母亲们目击证人第一季蓝色巨人乐高大师第二季愚人船我,剑道无敌动态漫画桃色大廈大明奇才独家占有 第三季生路鬼吹灯之怒晴湘西谋局叹别离鲸奇爆笑团的士速递4国语伯爵夫人

 长篇影评

 1 ) 世上纷争扰扰,没有什么是最终的的救赎!

Before The Rain 1994

Micho Manchevski

世上纷争扰扰,没有什么是最终的的救赎!

1个半小时的碟片看完,仿佛过了三个小时,也许是三个不同的片断的原因吧。当一切结束时我只能呆呆的坐在哪里,无法形容那暴雨将至后的痛苦。没有解决的方向,爱情的力量、蒙主的荣宠、真主的力量、弟兄的情谊、西方主流社会的世界观、或者是代表着正义的UN部队,什么都不行。

马其顿导演Micho Manchevski的作品,中文译名暴雨将至。1994威尼斯金狮奖,199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1996年独立自由奖。这是一部完全不同于西方主流电影的作品,无论是从影片的价值观、还是拍摄的手法、或是音乐的配置,都同主流的电影格格不入。影片叙事的方式非常的奇特,完全倒叙的方式,在我印象中的只有《不可撤销》是同种题材的作品和相同的叙事风格。

“要是一切都能从头,那多好...”看这种片子是一个挑战,除了那些绝望的感觉外,最能打动我的是Aleksandar对家乡的热爱,那个获普利策奖的Photographer,放弃了优越的西方生活,离开自己的所爱,去奔向那儿时的故乡,儿时的女友。最终他是没有成功,他已经不属于那块土地,虽然他长眠于此。

该片分三个独立而关联的部分“Word”、“Face”、“Picture”中文称为“言语”“脸”“照片”,其中的“Face”篇认为译成“面对”更为妥贴。这是全篇的纽带,我们要面对一段不可能的爱情、一个两难的抉择、一段手足的残杀!

6月10日的夜,我坐在黑暗里,很呆的样子。

资料

Before the Rain
出品:马其顿/英国/法国 1994年
导演: 米柯曼彻夫斯基
主演: 瑞德塞柏嘉 / 凯特琳卡莉黛
介绍:
  这是一部关于战争,人性的电影,拍的独到并且耐人回味。
  首先要说的是形式,本片分成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个标题,有一种引人入胜的魅力。

第一部分:WORDS (字)-----马其顿的农村
     一个年轻的神父藏匿一个出逃的女子,爱情随之滋长。当他们准备去伦敦找摄影师的叔叔时,女子的家人找到了她。女子死于哥哥的枪下,爱情如鸟一般飞过,我们都无能为力!

第二部分:FACES (脸)---伦敦的都市
     安妮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有一个爱她的丈夫,可是她还有一个放不下的情人亚历斯。亚历斯是马其顿来的摄影师,16年前来到伦敦。其实我们很清楚这个亚历斯就是第一部分中年轻神父要投奔的叔叔。有一张照片让我们心头一悸,照片上是马其顿的女子死在哥哥的枪下,神父看着她。女人的丈夫很清楚她的出轨,可悲的是他居然死在餐厅的乱枪中,一张脸被打成一片模糊。

第三部分:PICTURE (图片)---马其顿的农村
     亚历斯回到阔别16年的家乡,这里时有纷争。他为了带女孩出逃被朋友枪杀,女孩终于得以出逃。镜头回到第一部分的开始,我们终于清楚的知道故事的前因后果。女孩逃到了神父的住所,尽管后来也逃不开死亡的宿命。 干旱的土地终于迎来暴雨倾盆,雨中躺着亚历斯的尸体。

    整个故事因为形式的错乱而变得有些轮回的宿命,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没有完全看明白,甚至都看不到战争和恐惧。但是再看就充满了不可抑制的惶惑,原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狭隘的民族主义的猖獗。而片子里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微妙错综,没有正面的枪林弹雨但是每一次开枪都有惊人的震撼力。

   亲情和爱情都变得不堪一击,原来种族的纷争是如此残酷。三个故事殊途同归,影片的背景是笼罩着内战阴影的马其顿和巴尔干半岛。没有可能的恋情,个人的极大矛盾,回归和宿命。三个故事在人物的交错纵横中揭示战争的悲剧,而狭隘的种族主义正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2 ) 非常非常非常喜欢这部片!

波黑背景,种族之间难以化解的仇恨,孩子们的玩具是枪,人的生命在枪只面前是如此脆弱与渺小,导演没有象其他这类题材一样夸大、强调反战主张,写的就是在那个火药桶地区生活着的普通百姓的日子,接生小羊羔、谈情说爱、把酒话桑麻、修士打理农作物、久别重逢的男人们之间的发小情深,随处可嗅到泥土的芬芳、乡村的气息,然而,这生生不息的日子却被枪杆子的阴影所笼罩……

片子由“Word”, “Face”, “Picture”三个互相呼应的小故事构成,结构非常用心巧妙,但并不着痕迹,朴素大气,音乐均为本土音乐,与影片的呼吸搭配得极其和谐,直抵人心!

很久没有看到这样令自己打心眼儿里喜欢的片了,记得看《木鞋树》、《吉普赛年代》时候,也是这样的欢喜:-)

 3 ) 时间不逝,圆圈不圆——《暴雨将至》中的环形叙事结构

环形叙事结构最终的目的不是揭示循环并陷落在循环里,而是要找寻那些看似必然的循环中的缺口,从而实现对循环的消解,挣脱循环的命运。

1994年,马其顿导演米尔齐•曼彻夫斯基的处女作《暴雨将至》问世,一举轰动国际影坛并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诚然,这是一部值得认真探究的杰作,因此二十多年来,关于这部电影的多角度解读一直是进行时。故事的色调是纷繁复杂的,战争,暴力,时间,爱情,宗教、民族等因素彼此缠绕,互相渗透,共同构筑起了这个充满吸引力的媒介文本。影片的闪光点俯拾皆是,音乐,摄影,色调都值得研究。


一. 消解时间——时间不逝

1994年《低俗小说》获得金棕榈奖,颠覆传统的影片叙事模式,环形叙事结构一举摆脱长久以来线性叙事结构的束缚,为电影艺术开创了一种新颖的叙事方式。传统的经典叙事模式就是我们所熟识的讲故事的模式,即一个故事总有开头,发展,高潮与结尾。但是在环形叙事结构中,因果相承,事件的发生时间首尾相接,过去和未来可以无限延伸,从而产生一种循环的效果。而《暴雨将至》无疑是环形叙事结构的践行者。影片描绘了三个貌似独立,实则紧紧相连的故事:Words——Faces——Pictures。电影的第一个有意义的画面是许了“哑誓的修道院修士基尔采摘西红柿,远方的暴雨将至的画面,而电影结束于濒死的亚历山大躺卧在暴雨之中,被拯救的少女萨米娜跑向基里尔所在的修道院,电影画面重新回到基尔采摘西红柿的片段。第三段故事结尾与第一段故事的开头首尾相接,影片叙事由此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环形"。在这样的环形叙事结构中,时间的流淌并不是有序的,而是被切碎被剪接,显得驳杂而又满有意义。简单的说,这样的环形叙事结构根本上就是为了解构时间,消解时间。

席慕容曾说时光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君王,而我们人类不过是时光君王的人质。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与时光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无人可以掩耳不听时光的流逝声,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都只能接受时间的摆布。而对于艺术家来说就不是这样了,虽然同样在肉身上无法与时间剥离,但是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时间变成了他们可以任意操控的“人质”。对任何一个艺术家来说,对时间的思考是永远都不能逃离的问题。通过《暴雨将至》,我们可以窥见曼彻夫斯基对于时光的态度。显然在他的心中,时空是可以超越的

《暴雨将至》的故事本身所讲述的情节和人物线索是简单的:获得过普利策奖的摄影师亚历山大离开有夫之妇安妮,离开“安全”的伦敦,回到不安定的马其顿,因为拯救异族少女而死在自己表弟的枪下,因此获救的少女萨米娜逃到了年轻的修士基尔所在的修道院,两人之间产生了纯洁的爱情,在二人结伴逃亡的过程中,萨米娜死于亲人的枪下。因此按照线性顺序,三个故事的排列应该是Faces——Pictures——Words,但是曼彻夫斯基刻意将这样一个自然顺序下简单的故事切碎成三个平行发展却相互影响故事,并且打乱了顺序,在Faces(亚历山大与安妮的爱情故事)中透过安妮的视角插入了萨米娜死亡的照片细节,而事实上在那个时间点萨米娜尚未死亡;在Words中已经被举办了葬礼的亚历山大又重新出现在接下去的故事中。活着的人已经死了,死了的人继续活着。被切割过的时间充满悬疑,生与死则仿佛超越了时间的捆绑。这样碎片化的时间处理方式使故事由亚历山大的单一视角变成了基尔、亚历山大和安妮的三个视角,也使爱情悲剧、种族冲突、宗教矛盾等复杂多元的主题得意被影片包容消化。

对时间的消解使《暴雨将至》的时间在直观上显得驳杂,而消解时间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超越时间渴望使一些东西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永远存留,比如说与暴力和战争相对的爱与和平。《暴雨将至》中对时间的疑惑和思考成功超越了已有的“电影时空规范”,那些令人匪夷所思,显得刻意混乱、无法缝合的时间叙事让人不禁思考个体人与时间的关系,团体人与时间的关系,并且自然地产生超越时间,寻找永恒之物的愿望。

二. 逃脱循环——圆圈不圆

环形叙事结构中时间严丝合缝地首尾相接,显得无始无终,并以此代表命运的循环。基尔在暴雨来临前夕采摘番茄的画面是《暴雨将至》的开头,也是结尾,这象征着爱情的纠葛,宗教与民族的矛盾,暴力的冲突都在这个无始无终的故事圆环中不断地循环,也象征着故事中每一个人命运的一次次重演。毫无疑问,无休止的循环背后是悲剧的重演,悲剧当然可以带来受众的思考,但是我想每一个运用环形叙事结构的导演的“野心”大都不止于此,曼彻夫斯基也不例外

时间不逝 圆圈不圆

环形叙事结构最终的目的不是揭示循环并陷落在循环里,而是要找寻那些看似必然的循环中的缺口,从而实现对循环的消解,挣脱循环的命运。“时间不逝、圆圈不圆”这句谶语在每一个故事中都现身了:“Words”里,老牧师催促基尔在暴雨到之前下山,在路上的时候说了一句“时间不逝,圆圈不圆”;在“Faces”里,伦敦街头的一堵墙壁上赫然写着“时间不逝,圆圈不圆”;最后一次在“Pictures”中,画面切回开头,依旧是老牧师在催促基尔下山时说道“时间是不等人的,因为时间是圆的”。多次出现的这句话实则是曼彻夫斯基希望这部作品可以达到的目标——跳脱出循环与轮回

时光流逝中的循环只不过悲剧和伤害的重演,如果时间不再流逝,圆圈不是圆的,也就是循环停止,那么每一个角色的命运都可以翻盘,伤害会有停止的可能,在绝望中也可以生出一些希望来。

缺口和漏洞让循环叙事结构不再那么圆满,跳脱出严谨的时空限制,使叙事表达产生了新的内容。《暴雨将至》的故事情节按照正常的顺序应该是以萨米娜的死亡为结局,但是曼彻夫斯基所设置的结尾是亚历山大的死亡。暴雨中垂死的亚历山大与奔跑着逃生的萨米娜两个画面不断切换,象征着灭亡的死亡和新生的希望更迭。如果影片的结尾仅仅是萨米娜的死亡,只能带来绝对的悲剧意味。因为在那片充满暴力和种族仇恨的土地上,这样的死亡实在太过常见。但是当结局被重置为影片中实现的那样时,同样是以死亡收束,毅然为无辜的少女挡住子弹的亚历山大之死就具有阻止民族杀戮和弥合人性裂缝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远处奔向修道院的萨米娜的身影则象征着充满死亡与暴力的国度新生的希望。从而,圆环的缺口呈现了出来,于缺口中我们能看见新的希望,新的可能。事实上,不仅是亚历山大在努力逃脱循环,更是这个角色背后的曼彻夫斯基。曼彻夫斯基在看到自己的故土马其顿处在这样悲惨惶惑的现实中后,才萌生了执导这部影片的想法。所以他自己和他镜头下的人物都在努力寻找缺口,希望逃脱循环的历史宿命,祈盼和平的降临,即使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


逃脱循环是因为不愿意任凭宿命无休止的安排,不愿意沉沦在暴力和战争的循环中。而逃脱循环的奋力一击,能够惊醒一个昏聩的循环世界,也惊醒同样沉沦其中的所有受众。因此《暴雨将至》采用循环叙事结构,又从根本上想要逃脱循环的尝试无疑是成功且有价值的。

(2016年12月,20岁,《西方媒介批评》)

 4 ) 《暴雨将至》——明日落红应满径

  一、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1992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分离成六个独立的共和国,有着两百多万人口的马其顿共和国便是其中之一。南斯拉夫内部长久以来的民族矛盾成为了直接导致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克罗地亚人(克族)、塞尔维亚人(塞族)和穆斯林之间的民族矛盾积怨已久。对当地民众来说,当国家濒临四分五裂时,民族之间的团结比国民之间的关系更重要。

  早在1990年原南联邦的大选过后,内战的危机已经威胁到了各地方的安定。居住在塞尔维亚科索沃自治省的阿尔巴尼亚族,为了自保,为每户每人都配备了走私的武器。随后,塞族人也不甘示弱的武装了起来。此后,南联邦主席团有关解散“非法准军事武装部队”的命令也被多次拒绝,经联合国调解的多次停火协议也遭到了破坏。到了1993年,南斯拉夫的内战已经造成200亿美元的损失,其中导致伤亡上万,300万难民流离失所。

  原属于塞尔维亚的马其顿,于1946年被铁托分离出来。1992年独立后又因为国名遭受了希腊的谴责,并被希腊经济封锁。在随后的几年,马其顿因为科索沃战争和内战一直不得安宁。虽然局势动乱不安,马其顿人民依旧寻求生存,追求生命中至善至美的东西。就像马其顿的气候:夏季最高气温可达40摄氏度,冬季最低气温又会低至零下30摄氏度。冰冷的死亡和炽热的情感注定在这里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马其顿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电影“暴雨将至”就是描述发生在这个暴力、冲突不断的环境中的故事。

  在这个长年被战乱困扰的国家,暴力带来的阴影早已成为了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在电影中随处可见的是7、8岁的孩子拿着比自己还高的枪械,这就是他们的护身符和玩具。他们童年也净是些被武力渲染过的游戏。正如第一个故事(言语)中那些围成一圈斗乌龟的孩子们,好勇斗狠,手段残忍,就那么把乌龟放进一个火圈,再把一把子弹扔进火堆中。“噼哩啪啦”的枪声让远处不知情的成年人们为之一颤,而面对着奄奄一息的乌龟,他们却拍手雀跃。死亡成为了他们的娱乐,他们需要去挖掘的只是通向死亡的无数种途径。

  身处同一个世界的居民,就像居住在同一个街道邻居,人们不可能只关心自己的家园,对他人的遭遇置若罔闻。事情总是因循着“蝴蝶效应”的规律悄然降临,以难以预料的方式侵入每个人的生活。第二个故事(面孔)中,伦敦的广播中播报着,关于五名非法罗马尼亚移民试图通过货船偷渡到美国的消息。这种事情可能每天都在发生,立刻被庞大杂乱的讯息所遮盖,很少有人会去静下来想一想这些移民的国家状况,是什么让他们甘冒生命危险抛弃国土。安(Anne)手中的黑白照片拍摄的都是饱受战乱伤害的生命:骨瘦如柴的难民,痛苦不堪的孩子,满身鲜血的儿童,崇拜纳粹精神的青年,趴在墓碑上哭泣的老人。这些照片上的惨状不只是让人们看了心生怜悯和同情,他们也影响、改变着所有人的生活。

  信仰是连接不同国家人的桥梁之一。东正教和天主教都隶属于基督宗教中,东正教是马其顿人民的主要信仰,伦敦则有很多天主教教堂。安娜在伦敦的天主教堂里听到孩子们的唱诗不禁驻足,马其顿的柯瑞也在教堂中的祈祷仪式中带着崇敬的眼神望着耶稣的画像。拥有着相同信仰的人是否命运也紧紧相连呢?可伦敦的孩子和马其顿儿童的生活差距又如此之大。导演和观众都不禁要问,沐浴在同一信仰光芒下的人民为何境遇如此不同?伦敦餐厅的乌龟可以衣食无忧的在水族箱中畅游嬉戏,马其顿的乌龟却像人民一样被死亡笼罩。两个操着外籍语言的人之间的争吵和随后的枪击事件,都让人们无法再将别国的内战当成餐桌上的无伤大雅的笑话。暴力,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暴力都应该被制止。

  伦敦的雨季正好也是马其顿的雨季。阔别国土多年的亚历山大迫不及待的回到家乡,迎接他的是黑洞洞的枪口和人们充满恐惧和怀疑的眼神。当年的房屋依然伫立在原地,只是有些残破了,可人们支离破碎的生活却不是修补房屋的瓦片就可以拼凑完整的。那个孩子端着沉重的机枪向他玩笑般瞄准的镜头,让人看了心有余悸。世界就在这弱小手臂上的枪口中变得令人生畏。

  “当鸟群飞越过阴霾天际时,人们鸦雀无音。我的血因等待而沉痛。”这是电影开头引用的诗句,描写了暴雨将至前令人窒息的静谧。除去暴雨前阴霾的天气,诗句中还有种难以言表的沉重和孤雁哀鸣般的悲伤,仿佛将要到来的不只是暴雨,而是如暴雨般肆虐,倾覆家园的死亡。这是一直萦绕在电影中的情愫,也是在导演心头挥之不去的阴云。

  二、暴雨将至

  1、言语(Words)

  柯瑞是东正教堂的一个神父,为了早日修成正果,许下了默誓,以不说话来磨炼自己的意志。萨米娜是为了躲避仇家(米特等人)追杀的阿尔巴尼亚女孩,突然闯入了柯瑞静修的生活。萨米娜只会说阿尔巴尼亚语,而柯瑞只听得懂马其顿语。他们无法通过语言沟通,却能看懂对方善意的举动和惊恐的眼神。

  在马其顿,有70%的人信奉东正教,29%的人皈依伊斯兰教。电影中展现的是马其顿一些思想极端的穆斯林(即伊斯兰教的信徒),他们对于女性的贞操分外看重,为了保住萨米娜的童贞,其父甚至将女儿的头发剃短假扮男孩。而无论她为了保护自己杀人还是被人奸污,她都将被视为家族的污点被亲人处决。这也是她为何要躲藏在修道院不敢回家的原因。

  当米特率领着众人搜查教堂时,连神父也拿他无可奈何。导演展现给我们的,是仇恨已经超越了信仰和宗教,凌驾于一切之上。米特虽然也在胸前划十字,信奉天主,但是贯穿他一切行动的只有一句话“以眼还眼”。他们无所顾忌的在教堂四处搜寻、践踏,开枪扫射,甚至连条小猫都不放过。谁都说不清楚所谓的民族仇恨开始于何年何月,到底为何要双方开战,人们都是简单机械地重复着一个教条,那便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一个人死了,就会有相应的死亡作为复仇的祭品。如果没有人停止,那么复仇就成了控制所有人灵魂的地狱。仇恨与随之而来的复仇行动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可以从电影中看出,他们甚至享受拥有武器所带来的权利,即掌控生死的权利。夜间站在教堂外面守卫的人,大笑着冲天开枪,把生命的尊严和信仰都踩在了脚下。原本民族之间的仇恨早就被仇恨本身的巨大力量所覆盖,仇恨便是行动本身,不需要任何其他理由,不需要言语的支持和辩解。言语在仇恨面前失去了力量,毫无反抗的余力。

  这也使得柯瑞的沉默更像是一种坚持不懈的对抗。面对美景,我们可以默默欣赏,不去赞美。面对仇恨,我们可以默默承受,却无法不去反抗。

  故事中,支持柯瑞神父反抗的力量是爱情。他抛弃了名字、信仰、誓言和宗教,只是为了守护这个女孩。总有些人和情感超越其他虚无的事物真实存在。在那个言语已经失去力量的世界,语言的障碍永远不会阻碍他们的沟通。仇恨可以让亲兄弟相互厮杀,爱情却让言语不通的人相互了解。柯瑞在教堂中的眼神是充满崇敬和未知的,面对萨米娜时,他的眼神是炽烈和笃定的。爱情足以让他修成正果,成为他的信仰。

  “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爱之深切,让言语也失去了颜色。

  2、面孔(Faces)

  居住在伦敦的安(Anne)看似与马其顿发生的一切毫无关系,我们却在镜头下看到她的生活逐渐被遥远国度发生的暴力影像、改变。她是柯瑞远在伦敦的叔叔亚历山大•科特的恋人,是一个摄影师,为了亚历山大的即将离去而伤心不已。亚历山大因为背负了杀人的悔恨而意欲重返故乡,多年的奔走让他看到了在一些国家和平的稀缺,也让他的乡愁更加浓重。他不惧怕其他国家的战乱,就更不会惧怕故乡的时局。

  安和未离婚的丈夫尼克在讨论两人之间的感情问题。餐厅内所有人都多少注意到了外籍酒保和同乡的争执,但是没有什么人采取行动,人们只是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当他们之间的争斗逐渐升级,人们也开始意识到了威胁。有人因此选择走开,有人继续留下。当闹事的人再度折返,举着手枪肆意扫射,宣泄着不满,暴力已经彻底侵入到伦敦的脊梁。酒保死了,更多其他人受到了殃及。尼克的脸颊被子弹打开了花。

  面孔是辨识一个人的重要标志之一。安曾经两次对着对面人的脸,却难以辨认。一次是在出租车上,面对执意返乡的亚历山大,一次是面对餐厅里脸被打烂的尼克。暴力的存在,让人们一次又一次对世界的面容难以辨认,只得任凭原本那个美好、平和的面容眼睁睁地渐渐模糊。

  3、照片(Picture)

  终于,亚历山大•科特结束了二十四年的游荡回到了故乡马其顿。此间,他去过罗马尼亚、萨尔瓦多、安哥拉和波西尼亚,不同的国家,相同的连年征战,让他深知“和平是例外,不是规则”。如果注定要死于枪弹,那么他宁愿死在家乡的枪口下。

  在马其顿,普利策奖不会让人刮目相看,人们为了生存还在不辞劳苦的奔波,无暇顾及太多浮云般的荣誉。游子多年后回家,虽然身上有无数国家的烙印甚至枪痕,但有一种“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归属感。故人还在,却早就不是多年前的光景了。民族间的冲突让之前熟识的友人形同陌路。就连亲人之间也可以上一面还推杯换盏的叙旧,下一秒已经举枪相向了。

  看着亚历山大和米特一家其乐融融,还一起照相留念,难以想象他们会和第一个故事中的暴力嗜血分子是同一拨人。在马其顿和其他情况相似的国家,制造暴行的并非什么受过特殊训练的军人,都是一些平民。举起枪,他们就是杀人不眨眼的凶手,放下枪他们就是慈爱的父亲,顾家的丈夫,孝顺的儿子和讲义气的兄弟。最可怕的就在于,仇恨的暴行已经深入他们的生活,成为生命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这不是签订一个停战协议就可以轻易解决的问题,而是亟待扭转、脱离的一种生活态度。

  亚历山大的回归就代表着寻求民族间矛盾和解的橄榄枝。在国外飘荡的这些年,让他清楚地意识到这种隔离和仇恨是多么的愚蠢。不但伤及了无辜的民众,还远隔了友情和爱情。亚历山大想见穆斯林的女儿,只能让自己成为来自伦敦的外乡人,而非马其顿人,否则便会陷入矛盾的漩涡。萨米娜的爷爷虽有所顾忌,还是让亚历山大进了家门。面对多年未见的好友,民族间的问题就显得碍眼、惹人嫌。这也从一方面看到,并非所有人都乐于卷入矛盾冲突中,他们也想要有正常的亲友关系,希望能握着陌生人的手,亲切地打招呼,而不是每次都拔枪备战。可能老人更容易有这些想法,因为他们经历过和平、平等、友好的时期,显然那样的日子更让人怀念,没完没了的杀戮总是让人厌恶。他的孙子阿里,对于亚历山大咬牙切齿的态度,就代表了大多数出生于战乱时期年轻人的思想。他们不懂得和平为何物,举枪射击是他们问好的方式,在他们脑中,是非对错更加模糊。不仅民族之间有矛盾,村庄与村庄之间也是,就像医生感叹的那样“战争是病毒”,毫无理由的让人们的面孔变得狰狞。杀人不再是一种道德上的败坏,而是寻求生活刺激。

  波真的死给家人带来极大的伤痛。人们已经习惯将这种悲痛转化为一种用人命偿还的债务,用杀人就可以赎回。联合国的干涉毫无用处,仗一次都没少打,他们只是派人来收尸。这虽然是医生的气话,却也反映了当地的情况。

  爱情降临在柯瑞和亚历山大身边的方式很像。他们都心里想着心爱的女人(萨米娜和汉娜•哈里里),梦见她们在暴雨降临之夜出现在窗前,午夜惊醒才发现她们真的就在眼前。只是窗外还未下雨。萨米娜让柯瑞懂得反抗民族之间的鸿沟,汉娜恳求亚历山大为营救她的女儿萨米娜做些什么事情。拍照片不能挽救当前的局势,亚历山大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牺牲。他在众目睽睽下救走了萨米娜,那些方才还与他称兄道弟的人向他举起了猎枪。这种所谓的正义处决随处可见,而正义早就离开了这个国家。

  人们为了莫名其妙的尊严和正义射杀自己的亲人和朋友,然后再为他们的死悲伤。难道这就是他们寻求的最后胜利?亚历山大用生命捍卫了他所认为的正义,再次把和平之光带回马其顿,虽然这火种极其微弱,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暴雨落下。和平的火种就在这大雨中踏上了征途。

  三、明日落红应满地

  “暴雨将至”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故事的环形结构。从第一个故事开始依照时间顺序到第三个故事,在影片的结尾却又再次回到了第一个故事的开头。

  而电影的故事并非到结尾处重新开始了那么简单,在每个故事中,我们都能看到事情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如同神父一开始就喃喃自语的那句话一样:“时间不逝,圆圈不止。”每一个在圆圈上的事件都紧密相连,很难解释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

  在第一个故事中,波真家人同他的遗体告别时,安(Anne)出现在人群的旁边。这时的故事还未对她的出现作任何交待,只能看出来她不是本地人,正试图看清眼前这个不可思议的世界。第二个故事中,影片才道出安是英国人,居住在伦敦,职业是摄影师。但这并非表明故事是倒叙结构,因为安的桌子上摆放了萨米娜临死时的照片,还有呆坐在一旁的柯瑞。就是说这个故事在时间上该是承接着上一个故事。在出租车上,尽管亚历山大一再恳求,安还是没有跟着他去马其顿,因为那里的局势太过动荡。由于牵挂亚历山大,安在第三个故事中还给远在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打了一个越洋电话,只可惜由于语言不通,没能找到他。这就能解释她担心亚历山大,所以只身一人来到了马其顿,出现在第一个故事中了。第一个故事就这样蕴含了过去与将来——安的存在是第二个故事的过去也是将来。

  第二个故事的开头,是安在浴室中痛哭的镜头,乍一看让人有些困惑为何她如此伤心。通过整篇故事的发展便恍然大悟,她是因为在第一个故事中去了马其顿知道了亚历山大的死讯。而同时,我们又看到了在出租车上和亚历山大依依惜别的安。“面孔”这节故事就这样也包含了过去(亚历山大的告别)和将来(得知亚历山大的死讯)。

  最后一个故事本应该发生在第一个故事前的,因为在故事里萨米娜还没死,波真也还健在。而在第一个故事中这两人都死了。但是故事又确实是顺延着伦敦发生的事情发展下来的。于是第三个故事中也包含了过去(从伦敦归乡)和未来(将要死去的萨米娜和波真)。

  就这样,电影中的事件形成了来来回回的圆圈。在伦敦,亚历山大在等出租车的时候,墙壁上出现了“时间不逝,圆圈不圆”的字样。随着故事的一步步推进,故事的循环不再是一个周而复始重复的圆圈,每一点发展都能看到希望的产生。人们态度的转变。纵使暴力的阴霾笼罩了全片,我们仍能看到导演和当地的居民对和平的期盼和努力,他们甚至不惜为此献出生命。

  萨米娜明知道会被杀死,还是义无反顾地追随柯瑞的脚步而去。爱情让她不再惧怕死亡。她从开始的四处躲藏到最后的欣然赴死。临死前的她,竟然是微笑的,心满意足的。把手指轻轻放在嘴边,示意柯瑞可以不用说话。虽然她仍旧听不懂男孩的告白,但是此刻的宁静就是他们爱情的最佳见证;安也由第二个故事中对马其顿的隔岸观火,逐渐转变了态度,决定亲身体验这些国家的苦难,于是我们能在第一个故事中看见她的身影。不再是举着照片皱眉头的女摄影师,而是真正踏足在这片带着血泪的土地上;第三个故事中的亚历山大,虽然回到了故乡,一开始仍然是被当作外乡人看待,而最后他为了打破宗教、民族间的冲突,解救了萨米娜,献出了生命。他也有一开始的观望到最后投身到反抗暴力的行动中。

  虽然每个故事都以死亡作为结尾,但并不能表示导演对于马其顿的未来是绝望的态度。神父在影片的结尾,也就是和开头一样的场景中,说了不太一样的话:“时间不等人,因为圆圈不是圆的”。导演试图通过这句话告诉观众,虽然相似的故事还会在这片土地上一遍遍重演,但是由于这些人作出的努力,明天将会是不同的一天。

  死亡并非一味的代表着悲剧,如果一个人为了理想去战斗,最后因死亡才停止了脚步,那么他的死亡便是人生华丽的落幕。“死亡对他微笑了,拉住了他的手”。而倘若一个人失去了理想,苟且偷生,碌碌无为,那么这才是属于他的悲剧。遗忘是他唯一的注脚。

  第三个故事中两只小山羊出世了,在这个遍处是死亡的地方,还不断的有生命降临,为生活奔忙。这便是希望,生生不息。暴雨过后,不应是尸鸿遍野,而是该有许多被风雨打落的花瓣,铺满了小径。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886089/

 5 ) 暴雨将至,和平是否可期??

第一届*启明会观影节*片单

个人打分:9.0/10

莫比乌斯环式的结构,民族性很强配乐,目前为止(可能是本届片单)最喜欢的电影。

一、Words

巴别塔后,神变乱了人的语言(创世纪11:19)但人的恶并没有改变,权利的威慑并没有削弱。

在影片里每一种言语都代表相对应的立场,而柯瑞恰巧是无言者(起了默誓),当宗教被暴力威慑,信仰被主义裹挟,他选择用行动追求真实的爱与善。无关情爱或大爱,只有真实的爱。

这一趴最喜欢的细节是:当米特尔强闯修院搜查,强调“以牙还牙,以眼还眼”,镜头扫过是修院的壁画刚好是基督被卖那夜的“犹大之吻”和“收刀入鞘”。

二、面容

“人是按着神的形象和样式所造的。”(创世纪 1:26)

安作为摄影师,聚焦于人的面容是她的职业也是能力。但是无论计程车上暴躁的亚历山大或是死于种族主义者的尼克,暴力和凶杀一再夺去她所爱之人那个美好、平和的面容。而这也正是我们在经历的。何时起,和平竟成了例外而不是规则?

三、照片

“好好打仗,多拍点照片”。

为了刺激,战争已然沦为看客的马戏。亚历山大的镜头无意成了罪恶的武器。为了逃避罪咎感,亚历山大选择回到马其顿——这片在认知里不会有战争的故土。

然而暴力如同病毒随着人们的私欲扩散传播,和平成了意象,却不是真实的期待。总有一些人,以和平的名义打破和平。

暴雨终将落下,但仇恨是否会被冲刷?

 6 ) 时间永不终止 何时暴雨将至 —— Before the Rain 主说电影原声

哥特时代1中的一篇主题文,剧情描述大多为转贴拼凑+看后听后感是自己的 主要介绍的电影原声

出品:马其顿/英国/法国 1994年
导演:米柯曼彻夫斯基
主演:瑞德塞柏嘉
      凯特琳卡莉黛
主要奖项::威尼斯影展金狮奖
          国际影评人奖
          第十一届美国独立精神电影奖最佳外语片

概述:一部探讨有关信仰、战争、人性和宿命的老电影,结构巧妙、视角独到、镜头优美且耐人回味。在这里(前南地区民族杂居的村落)所谓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美丽与丑陋的界限并不是如好莱坞大片般泾渭分明。它们交错渗透纠缠在一起。“神”用悲悯的目光从天堂注视着那片多灾多难的土地。

剧情简介:本片分三部分,各自用小标题分隔。每部分独立成章但又相互关联,暗示和隐喻成为了镜头中最为巧妙也最值得思索的“节点”,观察细节是我们欣赏这部影片的关键。(说实话我认为只看一遍很难真正理解这部影片的全部精髓)

第一部分:WORDS (字) 场景 马其顿农村的两个村落

一个年轻的东正教神父在同乡的枪口下藏匿了一个因杀死调戏她的信奉东正教的村民而出逃的邻村穆斯林少女,爱情随之滋长。当两人克服重重困难(敌意的同乡的武装搜查,仁慈东正教长老的谅解)准备去伦敦找神父的摄影师叔叔时,少女的家人找到了她。并要杀死神父并带她回家,最后少女为了救自己的爱人死在亲哥哥的枪下。短暂的爱情瞬间凋落,死亡如影随形,唯有扼腕叹息……

第二部分:FACES (脸)场景 伦敦的都市

有夫之妇安妮是一名杂志社编辑。有一个非常爱她的丈夫,还有一个牵挂不已的情人亚历斯。亚历斯是马其顿来的战地摄影师,16年前他逃离故乡来到伦敦,做为一名自由摄影师为杂志社工作。长年奔波于战场拍摄残忍景象使亚历斯心力憔悴。这次他回到伦敦希望带安妮回故乡开始新的生活。但安妮拒绝了他,还在两个男人中间犹疑。最后当安妮已分居多日的丈夫在餐厅竭尽全力挽留怀孕的安妮试图挽救他们婚姻的时候,却意外被骚乱暴徒的乱枪打中脸部,血肉模糊、命归黄泉。安妮亲眼目睹惨剧发生,痛不欲生……

第三部分:PICTURE (照片)马其顿的农村

亚历斯回到了阔别16年的家乡,但这里的情况比他离开的时候还要破败。民族、宗教矛盾使得互为近邻的人们纷争不止,流血不断。他去探访旧日的穆族情人(也许这正是他逃离故乡的原因),却发现往日的情感被残酷现实割裂得更加陌生。回家后的第三天他为了救将被处死的邻村穆斯林少女出逃而被朋友枪杀在故乡的土地上,女孩终于得以出逃。但天地宽广,她又能逃到何方?镜头回到第一部分的开始。当失去丈夫孑然一身的安妮来到这里找寻她情人的时候,却只看到亚历斯的棺木正在下葬。她掩面而泣,却无泪滴……

至此我们终于明白了故事的前因后果。亚历斯舍身救出的穆斯林少女亦是影片开始时为救自己年轻的爱人而死于亲人之手的那个姑娘。而这少女正是亚历斯旧日情人的女儿。而亚历斯也就是年轻神父那身在伦敦的叔叔。这一切看似宿命般的悲剧震撼着每一个观影人的心。不可能的爱情、两难的抉择,手足的残杀,当那看似追求崇高信仰的民族、宗教冲突将人类个体善良的爱情、亲情无情扼杀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将扪心自问,我们毕生追求的信仰究竟是什么呀?难道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神真正要我们去做的么?米柯曼彻夫斯基用满腔悲悯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向世人控诉,控诉那如圆环一般世代仇杀。他渴望用跨越民族和宗教信仰的人性本身来化解这世间的悲剧。但他所期望的真的能实现么?

经典镜头:在这轮回的剧情中,有一些镜头寓意深刻,拥有超强的震撼力。注意,这里所说的震撼力不是大多数人用来形容好莱坞惊险大片中特技的那种震撼力!!它们必将久久停留在你的脑海深处,时常敲击你的心。

第一部分:
镜头一
一个年轻的塞族青年在教堂搜查穆斯林少女未果,竟将满满一梭子子弹都倾泻在对面屋顶上晒太阳的一只小猫的身上。那黑白花的毛球在刺耳的枪声中被子弹撕碎,血花四溅。
镜头二
穆斯林少女为了救自己塞族情人被哥哥所射杀,当年轻的神父抱着她那满脸泥泞的头痛哭流涕的时候,少女只是用自己右手食指放在了嘴唇上让他不要再哭泣。两只睁大的双眼睛随之凝滞失去了光彩…..

第二部分:
镜头一
安妮在杂志社的编辑部中整理旧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中的内容正是穆斯林少女死在哥哥枪下的瞬间。这超越常识的处理显然是导演刻意为之。
镜头二
枪声响起,餐馆人群大乱,灾难过后,安妮惊慌寻找自己的丈夫,却发现他倒在了血泊中,但她抱起丈夫,却看到了血肉模糊的脸……

第三部分:
镜头一
亚历斯被自己的好友射中,他用身体挡住了少女并让她快跑,随即仰面躺倒在自己故乡的山坡上,干旱的土地终于迎来暴雨倾盆,雨中躺着亚历斯的尸体。

导演:这部电影是马其顿导演米柯•曼彻夫斯基的处女作。早年他留学美国学习电影,并在那里成为出色的摄影师和小说家。1991年,曼彻夫斯基回故乡探亲,有感于祖国绵延不断的战火和激烈的纷争给民族带来的苦难,决心拍摄一部此类题材的电影。三年之后《暴雨将至》问世。这部成熟老到的新锐作品确实让人惊叹不已。但可悲的是现在的年仅三十多岁的曼彻夫斯基已经告别了导演生涯。史诗巨片《尘土》成为了他的收山之作。他认为好莱坞的商业色彩和金钱资本令自己丧失了原本浓郁的地域色彩和独特的自我风格。看来商业化与艺术化的“分歧”永远是艺术家们不可避免的问题。

音乐:没有人能忽视音乐在这部电影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恰如其时的出现且异常感人。正基于此宝丽金公司特意出品了这部电影的配乐专辑。不同于一般电影配乐专辑中不同乐队轮番上阵大杂烩式的单曲堆叠。来自马其顿的乐队Anastasia包办了电影及专辑中的全部作品,歌特式拜占庭音乐融合马其顿民间音乐与强烈的人文主义感伤构成了音乐的整体基调。

时间永不消逝(time never die)是一首纯器乐作品。民族弹拨乐器交错奏出浓郁的巴尔干风情,旋律中却带着挥不去忧伤...这片多难的土地。接下来是8分24秒长的九道铁门(nine iron doors),Gaidi(巴尔干风笛)颤动的音律,Tapani(民族打击乐器)的敲击引领着低沉的男声民歌吟唱。多么想知道他在唱什么,无奈语言文字的隔阂阻挡了我。回家(coming back home),在餐厅(at the restaurant)是我印象深刻的两首歌曲,那动人心弦哀怨幽婉的巴尔干女声唱吟只在电影中两个主人公以及安妮的前夫被射杀的时候才出现过。当眼中的灵魂由身体飘向虚无的天际,镜头中的画面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中。以至于一听到这歌声,它就会重现。器乐曲红与白(red and white)中的提琴和钢琴充满了心灵的迷惘与惆怅。在伦敦的出租车内(in london cab)同样是一首纯器乐作品,沉郁箱琴叮咚做响。忽略(pass over)又是熟悉的拜占庭吟唱,流露出点滴回归故土道路的疲惫和期望。而葬礼主题曲(funeral theme)就是它本意的阐释吧。接下来到了全专辑最悲切的亚历斯之死(death of alexander)这首歌,那令人饮泣的女声再次出现,无法抑制内心的共鸣,当宽容正直,坚毅的主人公因救出穆族小女孩而被同族人射杀在旷野上的时候,就是这歌声在上空回旋,每一个善良的人们都会流下眼泪.....狭隘的人性...宿命的悲剧...回家2(coming back home 2)应该表达的是善良灵魂通过死亡回到永恒怀抱的意味吧,飘曳的男声有如那灵魂飞入高空...从虚无而来又回到虚无中去,那是一切痛与悲哀永恒的慰藉之所。那是归宿....最后一首圆环不再循环(the circle is not round)表达的应该是一种渴望历史的仇恨不再冤冤相报的美好愿望吧....与时间永不消逝(time never die)相同的前奏首尾呼应就如圆环本身。

形容Anastasia,你可以用上很多词汇:民族、歌特、中世纪、拜占庭、忧郁、神秘、灵性、古朴、魔幻...当然这一切都远不如亲耳一闻他们的作品来得透澈而深刻。

由Zoran Spasovski, Zaltko Origjanski和Goran Trajkoski组成的Anastasia成军于1987年,起初名叫Aporea,1991年发表首张迷你专辑"Na Rjekah Vavilonskih"时正式改名为Anastasia(希腊语"复苏"的意思)。此前三人分属于Padot na Vizantija (The Fall Of Byzantium), Lola V Stain和Mizar这三支不同的乐队,但他们都对自己身处的团体不太满意,随着三人的见面,他们开始在一起探索描绘心底共同涌动着的音符,情况一直持续到Anastasia这个名字的诞生,此后,各人都立志以Anastasia做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对于喜欢Dead Can Dance民族融合风格或是DarkWave里Medieval乐派的人,Anastasia无疑又是一个藏宝式的发现:同样有浓重的哥特式低调情绪,但附着在音乐性灵之上的神髓底蕴却是源自神秘的拜占庭宗教音乐和古老的马其顿民间歌谣---在我们之前已知的大多乐队中,很少有来自这一地带,抑或关注东欧中部、巴尔干半岛地区的传统音乐,能体现东正教或拜占庭教会音乐风格的代表。而实际上,拜占庭式的美学概念无论是在艺术、建筑还是音乐上,都有其悠久独特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沉淀,而它对于近带西欧的历史发展、斯拉夫语系和伊斯兰教地区的文化风俗更有着深远的影响。

拜占庭是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一种西方世界对东罗马帝国及其文化的称谓。基督教创立不久,就逐渐分裂成拉丁语系的西派和希腊语的东派,东派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西派以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为中心。随着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东派教会自此一蹶不振。此后,西派基督教(天主教和新教)发展壮大到遍及全球的最主要信仰,而东派基督教(东正教)的影响力相形之下却显得日益单薄。再加上历史延续下来的东西方文明发展差异,以及两种文明彼此间思维形态的陌生与隔核,使得现代西方世界对拜占庭文化往往抱有很深的偏见,认为它只不过是停留在蛮荒时代的腐朽事物而忽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们更是少有机会得闻那混厚绵延、带着某种超自然、神启性的拜占庭圣咏。

至于南斯拉夫、马其顿 — 巴尔干半岛地区的民族音乐,之前是由于冷战对抗的封闭和抑制,之后又是分裂动荡的混乱与萧条,至使外界实在是绝少能一睹它们的神秘面貌。因此,当我们在观看“暴雨将至”,听到那些如画面般瑰丽而神秘、具有浓厚东方色彩;又带着强烈宗教精神、呈现宿命的轮回与归属感的音乐时,是如此的被震撼着。

当然,虽根植于传统古老的宗教和民族音乐,但Anastasia吸收的音乐影响远不仅于此。如他们所述,正是在80年代的一些后朋乐队诸如Joy Divisio、Killing Joke等感召下才促使他们投身摇滚音乐;而近代一些实验性质、非舞曲类的电子音乐如FSOL、Biosphere也对他们启发颇大。对于音乐的豁达态度也表现在乐队并不介意外界如何定义他们:说他们是民族也好,说他们是歌特式的拜占庭音乐也好,说他们的音乐带有迷幻色彩甚至是电子化的,他们认为都是无可厚非的,并且很高兴这样不一致的形容恰好展现了他们的音乐内涵是如此的丰富又色彩斑斓。而乐队里的每个人在拥有相同追求的同时,彼此间又保留有不同的音乐构想,这也被当作是一个长势。另外,即使有着浓厚的地域色彩,但Anastasia一直否认自己是一支传统的、具有代表性的马其顿乐队,因为他们首先创造的是一种极个人化的音乐,是在追求属于他们内心世界的一种声音,相对的,做为马其顿人,做为生活成长在这片土地的人,才使得他们的音乐会烙上自己民族的印迹。因此,在许多的采访中他们都一再申明自己并不能代表正统的马其顿民族音乐,但同时他们因身为一支马其顿乐队而自豪。

出道至今,Anastasia共发行了四张唱片,分别是1991年在南斯拉夫Nish的一个小型独立厂牌DOM下发行的迷你专辑"Na Rjekah Vavilonskih"(1994年希腊厂牌Poeta Negra重新发行了这张迷你专辑);1994年电影原声唱片"Before the Rain";1997年在马其顿唱片公司Third Ear Music下发行一张EP"Face / Burn",而另一张收录了早年Anastasia未发行作品的合辑"Melourgia",同年也在希腊厂牌Libra Music下发行;1998年,最新专辑"Nocturnal"则分别由Third Ear Music与Libra Music在前南地区和全球代理发行。

虽然是属于少众层面的音乐,Anastasia却有着很丰富的演出经验,Skopje、London, Athens, Stockholm, Belgrade, Lisboa等地都曾留下他们的身影。而对于前南的分裂,Anastasia自认在情感上并没有带来多大的震动或伤害,只是由于各地区现在各自为政使得他们演出起来不再像以前一样方便。不过,也正是这一点“强迫”他们把音乐重心转移到欧洲中心地区,结果反而间接令他们的音乐在前南各省获得成功。因为从前做为一个来自省里的乐队,是很难与位于贝尔格莱德、萨格位布的大唱片公司签约,并很少有机会上一些重要音乐厅的舞台。此外,他们也曾为众多的电影、电视节目、舞台戏剧、舞蹈等配乐,这其中自然是以Milcho 曼彻夫斯基导演的Before the Rain最为著名。实际上,正是通过这部优秀的电影才使他们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知名度,这也是他们岂今为止卖得最好的一张专辑。当然这样的“好”也只不过区区十多万张销量而已。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与“山雨欲来”的电影配乐不同,Anastasia自己的音乐除了使用诸如kavali(一种长笛),gaidi,tapani等器乐凸现那深厚的民族底蕴之外,还擅长利用电脑、采样器、合成器等现代科技手段创作,因此电子成分在他们的音乐里占有很重比例。总体看,他们创造的是一种融合了拜占庭宗教音乐曲式、巴尔干的民族音乐打击节奏与现代摇滚音乐思维的独特乐风。

一部不朽的电影;一张感人的唱片;一支优异的乐团。这就是我们想要向你述说的全部。

撰稿:Murk&Eros

 短评

摄影和配乐绝佳,让电影升华。大地充满神性与诗意,而大地上的人们却偏执又狭隘。言语、脸、照片,误解与真相。乌云密布,暴雨将至,时间不死,圆圈不固。愿世间再无“巴别塔”。

8分钟前
  • 津五渡
  • 力荐

头一次见到靠不合逻辑的循环立足影坛的片子。时值拉萨事件,观感混淆,感慨良多。仇恨就像片中不合逻辑的循环。

9分钟前
  • 本初老儿
  • 推荐

看完这部片,第一次产生了“至爱”类电影的分类

12分钟前
  • 蓝翼
  • 力荐

上影节重看一遍。想起当年还是个毛头小子的时候,刘女神给我们看这片子,我跟人乙看得一愣一愣的,大呼牛逼。。。。

16分钟前
  • 余小岛
  • 力荐

环形结构,大量逆光剪影,前南斯拉夫的阴影。不少反复出现的精致细节,比如连续的梦醒、两次拥抱、乌龟。还有海边的修道院,危险的美。这是绞缠在宗教与民族国家漩涡之间的那些地区共同的囚笼,每一次互相保全都成了一场杀戮。唯一的曙光出现在两只羊的诞生。暴雨将至,那是老天爷也无能为力的眼泪。

18分钟前
  • 57
  • 推荐

#SIFF#4.5;「时间不逝,圆圈不圆」三段式结构封圆,如今看来虽寻常,却是开启诸多影迷的启蒙之作;时隔十多年第三次重温,仍为这广袤美丽的土地上永无休止的流血而痛心,枪林弹雨种族隔阂阻挡不了爱意;仍最爱第一段,暗蓝夜幕山巅的剪影,圣歌响起的悲凉肃穆。

1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当我还真苦苦纠结电影的逻辑时,才发现导演根本就没打算按逻辑拍。time never dies ,the circle is not round。在无限轮回的仇恨与战争中,每个人都被不同的方式所影响,或许可能性不同,但仇恨一直像黑云一样笼罩着大地,希望最后的暴雨能洗涤大地的罪恶。导演的取景颇有宗教意义,一种朴素的哲学。

24分钟前
  • Comel
  • 力荐

圆形结构的片子,叙事手法很奇特,但故事本身有点闷~~

27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对于那种动辄杀人,举枪就射,仅仅是因为别人和你的信仰不一样、民族不一样、想的不一样的人,我完全不能接受。如此不宽容的文化和宗教,我也不能理解。

28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SIFF# 多年后看还是很精彩。注意到更多细节:比如摄影师/照片这个角色的关键性、破败的作为隐喻的故居、还有伦敦那场出租车戏发生在Marlow House旁的Arnold Circus恰好也是个环形结构(也有可能是想多了,哈哈)。

32分钟前
  • btr
  • 力荐

勉强上5星。不同视角的近景镜头被快速剪辑到一起,和音乐一起创造出神秘主义的意味,让影片陡增美感。用假小子和不知道责任在谁的杀人故事表现巴尔干理不清的民族矛盾很见功力。素材和视觉上的出色能让结构主义的匠气和故事平滑度的缺失不那么明显。

37分钟前
  • 小A
  • 力荐

没法给五星,因为期望值太高了

40分钟前
  • 疯眼穆迪
  • 推荐

B+ / 优点太多就直接说缺点。结构被剧透太多遍所以震撼度弱了不少,个别关乎时间感的暗示显得有些刻意。其中第二段力度略为不足,与前后两段的史诗气质产生裂痕。第三段的分娩莫名想到《保持站立》。94年《暴雨将至》金狮,95年《地下》金棕榈,其实世界并没有在乎过南斯拉夫沧桑与荒芜的谜题。

42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时间不死,圆圈不圆,仇恨尽头,星火燎原

46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时间永恒,为什么战争却没有尽头?即使爱也无法拯救的宿命轮回,只能这么写下、被传递,火把却始终不够燎原。

48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影片的形式有一种强烈而原始的粗糙感,让人触手生痛。然而简单的影像背后却有沉重的内核,于龟裂的大地上暴裂着涌现。如此,在将至的狂风暴雨前,谁都无能为力。这是一个已经和现实文明割裂的世界,或者说,就是现实文明下那片不为人知的部分。没有人想面对,也没有人能逃脱。

51分钟前
  • Jane Does
  • 推荐

一如暴雨将至的时刻,片子出奇的闷。这种观感上的不适倒是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前南当时混乱的社会背景。循环的叙事可能现在看来不算出彩,但联系那个时代人民的心境还是值得玩味。所有人都在等待暴雨,可现实却可怕的轮回…

55分钟前
  • 深邃
  • 力荐

1。亚历山大被安妮拒绝后独自回到故乡·   2。亚历山大被杀·   3。安妮得到亚历山大的死讯向前夫提出离婚·。   4。桑米拉遇见小修士··   5。桑米拉被杀   6。安妮参加葬礼并拍照片。   7。安妮整理照片·并出门·遇到母亲·然后遭遇亚历山大的求婚。   

59分钟前
  • RINGO
  • 力荐

言语、面孔、照片只是三个符号。种族、宗教、战争只是三个背景。过去、现在、将来形成了一个圆圈。爱情成为了死亡的催化物。比《低俗小说》的圆形叙事结构脉络更清晰更有喻味。

1小时前
  • 科林
  • 推荐

那种切身之感之痛之真实。 我爱这里面太多东西,但不包括种种发生和死亡,却有太多。 音乐大爱,服装美。 叙事,大家都在谈论它的叙事,就好像它只有叙事结构一样。

1小时前
  • shu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