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

正片

主演:贾雨萌,张国柱,刘寅迪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匆匆 剧照 NO.1匆匆 剧照 NO.2匆匆 剧照 NO.3匆匆 剧照 NO.4匆匆 剧照 NO.5匆匆 剧照 NO.6匆匆 剧照 NO.13匆匆 剧照 NO.14匆匆 剧照 NO.15匆匆 剧照 NO.16匆匆 剧照 NO.17匆匆 剧照 NO.18匆匆 剧照 NO.19匆匆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匆匆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柔柔的细雨轻盈的捋过大地,从来就不曾谋面的父亲终于从台湾归来,对于已经40岁的她来说依然还是一个梦幻的影子。好像只要一伸手,那影子就会瞬间消逝掉。从童年到成年,忧伤、孤独、虚伪、险恶的人生情境,一直游弋在她的空间中纠缠不休,甚至一度将她推向生命的边缘。她无数次的渴望上苍能降临些许宁静,哪怕只是片刻。然而自始至终她都在命运的漩涡中起伏挣扎。仅有的血脉联系,贯穿着父女一生仅有的3次见面,从相逢、相知再到永诀。她终于确定她的灵魂将永远无法完整,她将注定孤独寂寞的一生。即使她伤心欲绝,即使她悲痛万分。有谁能告诉她到底是谁在操纵命运?又如何知晓这聚散的中间是怎样地匆匆?月升王国公主上错身驯夫记我才不会对黑崎君说的话言听计从2016情缘廊桥马特·莱夫:物竞天择时间尽头的房屋好兄弟影子的反击死亡船虎父无犬子英雄无泪太妃为后之笼中雀使命 第二季挪威的维京人第一季法网追凶第一季上海滩之风云正道日出的怪物新同学那年八岁绝世武神动态漫画第七季海普与雷纳德第一季拨云见日2024阿玛菲艳阳天黑材料欢乐一家亲第四季人生真美丽2022美国迦顿春日野行至暗之时童时爱上你粤语明星大侦探之名侦探学院第四季大唐荣耀2决不饶恕2016谁是凶手青春芒果夜2018贱神三少爷3我曾来过我在养老院里学诛仙酷毙了

 长篇影评

 1 ) 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方茴写下的这段话久久在我脑海挥之不去。

那天晚上无意之间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匆匆那年》。讲述了一段曲折的恋情。说实话,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内心里有坐过山车的感觉。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的内心伴随着剧情从地面慢慢的升入天际,然后又在云端骤然坠入深渊。敬佩乔燃、同情方茴、理解陈寻。毫不夸张的说在电影结束时我已经泪眼朦胧了。我只是呆呆的看着字幕,听着片尾曲。直到电影全部结束了,而我依旧没能缓过神来,心里想的太多太多,电影情节和自己对往事的回忆紧紧的交织在一起,请原谅我走不出来,直到现在,电影里方茴是个内向不爱说话的姑娘,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引起了陈寻的注意。慢慢的他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了方茴的温婉乖巧。于是他趁大家晚自习下课走后在黑板上写下了“方茴喜欢陈寻”虽然是短短的几个字,但是却为陈寻最终能够顺利的追到方茴打下了一个伏笔。相对于同样喜欢方茴的乔燃来说,陈寻无疑是率先主动出击了。之后因方茴低血糖在升旗仪式上华丽的晕倒为导火索,陈寻抱着方茴跑向医务室,最后在“是”与“不是”的问答中,方茴和陈寻走在 了一起。虽然后来有一些小的坎坷但是并没有影响到两人的恋爱,最后陈寻在高考时以放弃一道13分物理大题为牺牲,和方茴走进了同一所大学。看着两个主角的爱情由一根导火索最终点烟夜空中绚烂的烟花,我感到很欣慰。但是从方茴和陈寻走进大学校园开始情节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在大学中两个人渐行渐远,陈寻最终和沈晓棠在一起,背叛了方茴,哪怕是方茴不顾一切的恳求陈寻再回到自己身边。方茴曾经对陈寻说:“不要和我说对不起”因为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个人,是不会做对不起她的事儿的,所以,这三个字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看着陈寻和沈海棠一起同居,看着她们亲密的在一起。方茴没法儿去挽回,他不能折磨陈寻,最终他选择折磨自己。这也是整个电影的一大泪点吧,方茴把自己的处女之身给了一个毫无感情基础的花花公子邝强。最后她怀上了邝强的孩子。方茴无法再面对这一切的一切于是他选择了出国。故事到此基本结束。电影通过陈寻的讲述采用插叙的方式给我们呈现出来,在此也能够体会到陈寻对于方茴的愧疚和对于这段感情深深的不舍。 我们都曾记得烟花在夜空中绚丽的那一刻,但对于夜来说那一刻的绚丽实在是太过短暂。绚丽过后剩下的只是更加漆黑和寂静的夜。陈寻在十年以后后悔了,而他还追的会方茴吗?有的东西我们在拥有的时候也许并不在意,而有一天我们发觉真的失去时才后知后觉。失去了,也许就再也回不来了。

电影的结尾,陈寻说他终于懂得了爱情,其实我想说,最好我们从未完全了解爱情,因为只有不懂才会一直好奇,才会一直追寻,故事才不会有结局。有时候没有结局可能也是一个好的结局。 在电影结束之后我想起了一件事,在大学自习室的课桌上面总有不知道是谁写的 “我会忘记的”。其实,每一个说这句话的人都从来没有忘记过那个我们信誓旦旦说要忘记的人。

“不恨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 ) 爱无常,恨无常,珍惜好时光

原著我没有读过,咱们光谈谈电影讲的故事给我的感受。青春、爱情这种几乎人人都有过的东西,最容易产生共鸣,所以怀旧永远能打动人。片尾曲《匆匆那年》很好听,王菲+林夕,听得人哭得稀里哗啦。这部片子有笑点也有泪点,很多情节能产生共振。点映时,在电影院里我后面有个姑娘全程多半的时间在哭。想来应该是有与片子里很相似的经历吧。
我看的过程中感觉美好、惊醒、奇妙、困惑和无常:
▌▌1.美好的是青春,是逝去的时光,是那些已经改变又从未改变的人,也是那些深深刻在脑海中的爱的印记,甚至是后悔,那些证明我们存在于世的全部经历:
当人们从一个原点出发,相逢又散去,投入到各自的生活洪流中时,片刻的驻足,怀念起过去,几乎很多人都在习惯性美化它们,这大概和大脑的工作机制有关,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我们忘记了很多伤痛,并且在怀念过去时上了滤光镜。
陈寻回忆起高中时初识方茴那阵子,老师领读古文的情节,让人想笑。我记得来京工作第一年,在北京一所中学听到朗朗读书声的时候,心里感觉也是美滋滋的,可是我回忆起我的高中,并没有觉得有多么美。长大后觉得甜蜜的回忆,在经历的当时,不过是一种平淡无奇的体验。那时想着的可能是放学后干点什么,也可能沉浸在被家长批评的烦躁之中,我们还不会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自己的生活,也就没有对生活的即时的审美判断,只是认真而专注地活在当下。
然而我们又不得不说,那段经历确实也是很美的,那时的悸动与后来我们成熟时的恋爱比起来,我还是更喜欢彼时的青涩和扭捏。年轻时我们无法想象将来会怎么看待过去的自己,但是那些经验和教训化为记忆,存在我们的脑中,还是一点点地将我与其他人区别开来。
方茴与陈寻从教室里出来,他们忽而男的在前,又忽而女的在前,两个人旁若无人地一前一后像两颗纠缠的双星系统一样,让人觉得心里真是甜滋滋的。我们都早恋过,知道那种神秘而美好的感情,我与我的妻子也有类似的经历。陈寻打球的时候把校服反穿,就为了让方茴一眼认出他来,少言倔强的方茴骑车总会绕道走,就为了多看陈寻一眼。年轻时的勇敢,总是以一种含蓄的方式来表达。
男主角陈寻故意少答13分的题,就为了能与方茴上同一所大学,他们在可控制的领域,各自在为自己的目标奉献和努力。即便上了大学,物是人非,伤了意中人,再回头看时,虽然后悔,但生活依然要不停向前。我们每个人都从过去的精彩或者不堪的经历中获得了很多。
▌▌2.让人惊醒的是,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之为我竟是由那些平淡无奇的小决定导致的,当下我荒废的,在意的,认真的,不认真的,都会对将来产生影响,那就不能不让人想到那几句偈子“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活着,一定要抓紧时间,过好当下:
这种强烈的感觉是在我看到大学时他们恋爱不顺的时候产生的。作为当局者,会以为彼时发生的,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作为旁观者却明白,生活的精彩其实是无边无际的。我喜欢方茴的执着,但我更喜欢沈晓棠的洒脱。我喜欢陈寻的放不下,但我更喜欢乔燃的不打扰。当陈寻还在问乔燃,方茴变了没有的时候,乔燃说他去法国的大学看了她,但没有说话,他悄悄地离开了。这种定力和对别人生活的尊重,值得人学习。
时间不停歇,你做每一个决定都会花费时间,你是打算沉浸在负面的情绪之中自怨自怜,还是自己去找寻新的生活?两种态度,不一样的人生。很多小决定,当时你以为只是一件小事,但是未来你才发现,巨大的分歧的缘起竟是源于那些不起眼的决定。比如,方茴从父亲的自行车上下来,往操场跑去看陈寻的时候,我一直替方茴感到着急,怎么就不能等人散了的时候,去找他呢?再比如方茴去上课时,在楼梯间,陈寻想和她唱歌,她怎么就不能去逃课呢?再比如陈寻怎么就会忘记方茴的生日呢?
但是转念一想,就是这些东西和想象中的一样,也难保他们就真能走到一起。生活无法假设,这是它残酷的一面,我们必须选择,并且为每一个选择负责。过后再来审视,再来后悔,毫无意义。我们能做的就是抓紧时间,好好过好现在。哪怕我们初心不改,却物是人非,我们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跟我们自己说,我努力了。
▌▌3.让人感觉奇妙的是缘分,真的是不可言说,谁和谁认识,谁和谁再分开,谁变得智慧而豁达,谁被外物所奴役和束缚,谁曾勇敢向前,谁又活在过去,这些都在每个人心头各自萦绕,众生百态,亿万种灵魂自由滋长,妙不可言:
在一个高中,座位一定,挨的近的就容易成为朋友。这个组合到底怎么决定的,某种程度上就是随机。就像陈寻、乔燃和赵烨的友情,又像我们一生遇到的各种奇奇怪怪的人,很难说这不是一种命运,有时候所谓命运并不一定说的是那种注定的东西,只是一种我们不知道缘由的聚散,佛家把这种东西叫做缘。
你回忆一下过去,那么多同学,为何成为朋友的是他们,其他人不可能成为朋友吗?并不是,只是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定下,只有那些人来去你的生活。《闪电侠》里有一句台词,也表达了这种困惑:人们因何进入我们的生活,又因何而离去?留下的人,与我们密不可分。一些友谊,能够永存;还有一些友谊,结束得太快。并非所有朋友,都能陪伴我们一生。唯一永久的是,朋友离去时,我们的痛苦。
陈寻变成了会计师,乔燃变得更文艺,赵烨变成了土豪,而那个年轻时的篮球队长苏凯变成了势力的副行长,见了同学就卖金融产品。他们一些人还在过去的经历中不能自拔,但也有一些人懂得勇敢向前。而往前回溯,我们总是有一种那样的感觉:他们在相识的当年,都是一些差不多的人,可是如今已经截然不同。我们不去评判他们的好坏,就说成长这件事,就让人深刻意识到,每一颗灵魂都有自己的归宿。凡事随缘,会让我们有一颗宁静的心灵。
▌▌4.让我困惑的是为何我们喜欢的人却不喜欢我们,总是你喜欢他,他却喜欢她,而她又不知道为谁心猿意马,即便两人相爱,可也有很多人不能永远在一起,所以为何相爱的人不能永远相爱,是世界变了,还是人心变了?抑或都没有变,是爱情变了:
有时候,两情相悦修成正果,除了缘分,还可能得有对爱情的信仰。我们周围这种一见面就互生情愫,然后顺顺利利走在一起的案例太少。大部分的感情都是对付着、凑合着。要么是一开始没感觉,过着过着习惯了,要么就是努力地爱,却发现对方并不爱自己,自欺以维持生活或伤心诀别再不相信爱情。
可是为何就不能总是一对对的相互喜欢呢?为何就不能少一点多角恋的戏码呢?如果说有上天,那上天为何不帮助那些深信爱情的人,一次性找到他们的另一半呢?生而为人,如果不能在情感上做一个富足的,能爱别人,恰好别人也爱自己的人,那生命还有什么意思?为何这种求不得苦,必须要那么多人去承受?
看电影的过程,我理解林嘉茉喜欢苏凯,也理解苏凯不喜欢她,但是我不理解为什么林嘉茉喜欢苏凯时,苏凯不喜欢她。我理解赵烨喜欢林嘉茉,也理解林嘉茉不喜欢他,但是我不理解为什么赵烨喜欢林嘉茉时,林嘉茉不喜欢他。我所不理解的是,两情相悦为什么那么难,人们为何总是喜欢那些几乎注定悲剧的事情。
电影里陈寻在大学喜欢上了沈晓棠,电影里有一句台词说沈晓棠是天空,方茴是陆地。陈寻与方茴当然是相爱的,不然彼此之间不会有那么多的放不下。但是为何在沈晓棠出现以后,他就抛弃方茴了呢?答案是贪婪。贪婪使人既向往天空,又想在累了在陆地上休息。但是这种事情太靠信仰了,太靠缘分了。爱得不够深,又不懂珍惜,于是终于过去的誓言都成了谣言。方茴这姑娘太让人心疼了。但是她除了逃避什么都不做,她没有一天听到对方说分手,她就和别人说陈寻和她课表不一样。
唉!相遇、相知、相爱,却不能相守,其实只是因为人们不能不顾一切。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当然除了不够爱,还有不懂珍惜。
▌▌5.所有这一切,都让人感觉到生命的无常和我执的可怕。不知道哪一天,很多东西就和从前都不一样了,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命运,就像一只神秘之手,在岁月中把人打磨得遍体鳞伤或者圆润光滑:
我最喜欢郑恺饰演的赵烨。这个人有着踏实的生活智慧,有什么说什么,不逃避,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也不撕破脸。该干嘛干嘛,洒脱,自由。其次比较喜欢乔燃,他写的那篇作文里有两句话非常打动我:
我喜欢丁香花 白的 紫的 都喜欢
我喜欢你 是我的 不是我的 都喜欢
还有他在于陈寻聊起方茴时,说他去巴黎看方茴时,他只是看了看,没说话就走了。这件事我代入了一下,觉得这个人真是了不起。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而成就别人的生活,这里面的牺牲精神令人动容。
而陈赫饰演的这个搞笑龙套,其实也让人蛮心疼的。为了生活,变得无趣,老婆又被人带了绿帽子。虽然夸张了些,但是也并不是就高于生活,君不见很多人每天都能听到“你知道安利吗”的段子吗?
曾经在树上刻上“永远在一起”字样的朋友们,最终都分崩离析了。曾经追求的人们变得令人生厌。曾经以为会永恒的东西都消失了。那么人们执着的那些还有意义吗?真的,很多东西都变得和从前不一样了,我也不知道我们当下执着的到底在未来是否还有意义。
▌▌▌整部片子里我总是为他们每个人着急,语言虽然不万能,但有什么话都可以直说呀,可主人公们不是因为自卑而逃避,就是变得贪婪而不敢承认,有的缺乏勇气,而有的又特别情绪化…于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错过。错过等待的心,错过可以挽回的恨,错过那些破镜重圆的可能,错过本来可以解释清楚的沟通。
可是时间不等人,后悔没有用。时过境迁,你再不是从前的你,我也再不是从前的我,虽然说“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可是他们都刻在你的生命里,成为你抹不去的一部分。
生而为人,最伤心莫过于经历了一场一生难忘的有缘无份。
我感觉很难过。

 3 ) 故事是故事/你们是你们

记得这部电影刚刚上映时就拖着闺密去看了,不得不承认,看之前对它是十分期待的,导演是张一白,演员有我青睐的彭于晏。 但也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的确让我们失望了。也许是剧版过于出色,让我们无法再接受全新的陈寻方茴,又或许是剧本不够精致,剧情的冲突显得过于突兀。 诚然,我们没有那样的青春,这部作品刻画的青春过于张扬与疯狂,而我们都是那样平凡的人。但在这里我不想过多批判,只想分享一个故事。 记得两人在路边摊爆发矛盾,石膏碎了一地时,闺密哭着凑过来搂住了我,我与闺蜜之间的相处关系很微妙,大多是我在分享她在听,她不愿意分享她的感情细节,也怕我说她幼稚。 但是我却清楚地记得,她说,我不想要和他分开,我不想和他分手。这是我第一次和她一起看电影她哭得比我还凶。 闺密的男朋友是我的小学同学,严格算的话也算得上我第一个有好感的人。我们的城市很小,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人,但也没存在小说里惊天动地的姐妹反目。 都说毕业了就该分手了,看着高中时与班主任家长斗智斗勇的情侣们一对对分手,我也倔强地认为他们会存在于常理之外,闺密和她男朋友高二在一起,到现在已经第五年了,也是异地的第三年。我很开心,无比为她开心。 我一直没敢跟她说,我希望你们好好的。 故事是故事,而你们是你们。

 4 ) 「老师,这个我懂」

第一章:你还记得她吗?
第二章:你还记得发过的誓言吗?
第三章:你后悔吗?(也不是记得特别清楚)
坐在角落的我终于忍不住站了起来:「老师,这个我懂」。
岂料老师生气教训我:「有些童鞋就是爱显示自己,好像自己什么都懂。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老师最不喜欢了」。

以前我说过导演张一白拍电影是在写作文,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他会跟你一一交代: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将爱情进行到底》是这样,《匆匆那年》亦是如此。《将爱情进行到底》分成3个MV,而《匆匆那年》也是这种格式,有点像社交网站Timeline。所以在影院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我靠,你不需要这样,我们看得懂。」

结尾:就在大家陈寻、方茴、赵烨、赵烨、乔燃、林嘉茉和观众都在纳闷:这个拍摄VCR的这个人到底是谁?她为什么打听这些?她那屎黄色的等离子烫是不是团购做的?是在美团还是大众点评团购的?团购券节假日是否可以通用? 这时候仿佛听到了导演张一白在后面窃喜:「这下你们就不知道了吧?」 然后画面一闪,VCR拍摄者对着穿红裙的方茴说:「你有什么想对陈寻说的?」。整体来说,感觉导演需要表达的太多了。我估摸到120钟的时候导演自己也舒了一口气,「靠,总算拍完了」。

而关于陈寻最后居然喜欢上了(当然:这个"上"也可能是动词)沈晓棠我更是无力吐槽,此时我的脑海就闪现导演王全安(放着娇妻不用,外出嫖娼)。我靠,电影版的沈晓棠是不是也太丑了点啊?

另外,有个挺有意思的数据:
《致青春》没有戴套→做手术
《同桌的你》没有戴套→做手术
《匆匆那年》没有戴套→做手术

我惊奇的发现,这很可能不是简单的校园题材电影。我初步猜测这是关于「校园性教育」电影,观众还是图样图森破啊。

 5 ) 匆匆那年的青春絮语

你曾经在你的青春年华做过哪些惊天动地,让你足以铭记一生的事?陈寻说,他曾为了和一个女孩上同一所大学,高考放弃做物理最后一道13分的大题,在周围一群牛逼哄哄的答案里,他的话语显得那么朴素,甚至朴素得有些怪异,有些格格不入,却能让人咂摸出无比的苦涩和动人。

这是一部献给80年代人的青春作品,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这个年代的学生历经着与国家共同成长的理想与热情,他们对北京申奥成功有着发自内心的欣喜,对国家的发展满怀憧憬和忧患意识,他们的青春除了暗暗品味着比爱更美好的感情,也心系着家国天下,他们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荣耀,挥斥方遒,又尽情挥洒着汗水,当物质生活还未成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时,他们的精神是欢愉的、高亢的。

青春总是和爱情、友情形影不离,像透过树叶空隙的阳光,跃动出星星点点的光圈,像是少艾时光中一丝朦胧的不确定,在这不确定中,挥洒着羞涩的喜悦与无边的迷惘。读书时候大体都有一个小团体,彼此之间有着最亲厚的情谊,可以像疯子一样笑着闹着,丝毫不以为意,未来显得笃定无比,大家一定会在一起,继续快意人生,然而分别总是那么错愕,也来得太快。当赵烨砸碎石膏的那一刻,像是宣告着他们友情的破裂,他们再也回不到对彼此毫无猜忌的自己了。

电影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就像是对青春最残酷的拷问,你还记得她吗?你发过誓吗?你努力过吗?你后悔了吗?陈寻记得方茴,深深地记着方茴,在他离开校园,走向社会以后,方茴仍是他挥之不去的沉痛,让人感伤的是,当一个人作别青春,理想的热血被现实的冷酷浸泡若干年以后,真正怀念的是什么?陈寻记得背对着阳光的方茴的笑脸,记得中学时她留着短头发的样子,记得她从医院离开时踉跄的背影。年轻时容易轻许诺言,长大以后才觉永远难成永远。

陈寻和方茴的爱情仿佛并不让人觉得陌生,反而有种淡淡的遗憾。陈寻就像是我们学校的校草,帅气,阳光,有点小聪明,打篮球打得好,让人移不开眼睛。相比起来,方茴显得黯淡得多,她就像是一朵盛开在夜晚的昙花,清丽淡雅,安静美好,在封闭的高中里,陈寻能够始终追随着她的身影。但一旦来到大学,有了丰富的学校生活,出现了与他更意气相投的人,陈寻渐渐被另一个人打动,林嘉茉的话让我心酸:沈晓棠出现了,于是陈寻对方茴的喜欢就不再是喜欢了。

我心疼方茴,总感觉能看到她的内心世界,她一直是自卑的,像陈寻那样的美好,凭什么一直在她身边停留?她从小心翼翼到依恋得不可自拔,也注定了她日后的决绝。故事到这里也许和我们经历的青春没什么不同,有美好,也有渐行渐远,终成陌路的遗憾。我一直在想,如果不是方茴那么激烈地选择和另一个人做爱,陈寻还会不会记她记得那么深?他听到这个消息时是抑制不住的愤怒和痛楚,这是加注于两个人身上的伤口。方茴是骄傲的,她不想留一个心里有别人的陈寻,但她的骄傲敌不过心底的喜欢,不然不会借着酒醉求陈寻回来,只是他已经走得太远。陈寻说除了孩子,他们什么都有了。但他们也什么都没有了,以这样惨烈方式结束的青春,一辈子都会铭记在心。

《匆匆那年》里的青春有着最闪耀的地方,那就是纯粹坚守的爱情,让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全都黯然失色。我反复回味着结局,从原著,从电影里,试图抓到他们未来的一丝线索。对于电影的最后一个问题,陈寻的回答是肯定的,他不是对任何一个人做出这样的回答,而是从内心认清了自己的心意,他想要回到那个篮球赛场,让这一切以不一样的方式结束,这一幕让人热泪盈眶,而毫无疑问的是,方茴对他的感情也不见褪色。他们能重新在一起吗?看到最后视频中的方茴,我又不确定了,一袭红衣的她脸上尽是释然的温暖与爽朗,或许最好的结局还是默默在心底怀念对方?

人会成熟圆融,会日趋衰老,但青春在不知不觉中的美好会永远存留下来,不管是放下了还是放不下的东西,都在记忆深处熠熠生辉。

 6 ) 这是一部诠释了人类交配本能的伟大电影

看完《匆匆那年》,我觉得这个凄惨的爱情故事很好地诠释了“人类是被交配本能所控制的生物”。
 
我们先从遥远的亿万年前说起,在幽暗的大洋深处,第一块蛋白质诞生了,海洋那么大,那么黑,蛋白质那么小,于是它很害怕,小心翼翼地汲取着周围的养分,试图生存下去。转眼几十亿年过去,它进化,分支,衍生出了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生命。中间历经了数不清的磨难和危机,但是它一步步地走过来并且更强大了,凭的就是强大的生存的本能意志。在自然界中,动物和植物,以及各种微生物,都在不停地上演着生命的奇迹。经常看动物世界的人都知道,为了生存,每种生物都使出了浑身解数,进化出了各种本能和形态,只是为了存活和交配。而人类,作为高等生命的一种,自然也继承了延续生命,把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的本能。虽然我们现在有了文明的伪装,但那种本能仍牢牢地镌刻在我们的每段DNA里。
 
在故事中我们看到,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里,三五个进入了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荷尔蒙的驱使下,开始了对交配对象的追寻,男主角高大帅气,女主角文静温柔,从外貌看,双方都具有良好的基因,这决定了彼此的吸引。于是就这样自然地,一对雄雌性人类陷入了热恋中,像所有的动物一样,他们有着快乐的热恋期。
 
恋爱为什么这么令人快乐,这都是由于基因所决定的,如果恋爱不快乐,交配不爽,那么人类就不会去寻找交配对象,于是人类就会灭绝。

人自从生长发育进入繁殖期开始,就开始了对另一半的关注。那是因为你体内的每一段基因都在督促你:“喂,混账,你TMD还能活多久啊!快给我找到一个更年轻的身体让我存活下去吧!别磨蹭了!黄金生殖期可是18岁哟少年!”而陷入爱情后,我们的每段基因又开始弹冠相庆:“瞧这两个傻瓜,被我们分泌的各种多巴胺迷得跟白痴一样,这样也好,我们就可以顺利地移植到更年轻的生命上啦。”这就是恋爱为什么特别令人愉悦,秒杀那些吃到一顿大餐,买到一个新手机,或者今天便便很通畅这些低等的快乐。是因为你的本能,你的基因实现了来到整个世界上的目的。
 
而故事继续发展,男性和女性的区别就显露出来了,基因决定了这个故事的悲剧走向。
 
故事中,男主角上了大学,开始变的花心,他文艺地说:“方茴是我的陆地,但沈晓棠是我的鸟……哦不,跟我一样是鸟。”《挪威的森林》里是这么说的:“既觉蓝天美丽,又觉湖水多娇。”换成金链子大哥的话来说:“劳资就是没玩够,还想多操两个。”
 
从生理结构上讲,男人要想延续自己的基因(不管质量好坏),大范围撒种,明显延续后代的几率更大。而女性若想使自己的基因繁衍下去,则有必要精挑细捡,去寻找一个足够强壮的伴侣来保证下一代的质量,增加存活几率。

所以,基因决定了,大部分男人天生花心,大部分女人天生痴情,一旦喜欢上谁就容易死心塌地。
 
雄性动物学会珍惜爱情是一段很长的学习过程,于是在年轻的雄性动物学会珍惜之前,基因的悲剧就这么发生了。雄猩猩率先出轨了。
 
遭遇劈腿的女主角变得无比痛苦,虽然她有一个备胎,但这并不能减轻她的痛苦。因为爱情并不是一道精确的数学题,而是一道没有答案的哲学题。
 
前面我们从基因角度讲述了恋爱为何使人快乐,所以相反地,“失恋就会特别令人痛苦”。在日常的生活中,失恋带来的痛苦,远远地超过了其他,非常容易令人丧失斗志,消沉萎靡。在自杀的比例中,除了一些特别极端的例子,类型最多的是为情所困。正因为人的终极本能就是借寻得另一半交配,得以延续基因,所以失恋就特别令人痛苦,因为,我们存在的最终目的被否决了。失恋时,你的每段基因都在嘲笑你:“你个大傻X,这么一个好好的交配机会被你错过啦!我特么要你这个皮囊何用!既然不能把基因遗传下去,我们的存在有什么意义!”没有一种自卑感能比失恋带来的自卑感更强,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那是基因的自我否决。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陷入痛苦的雌性人类开始了自暴自弃,将交配权交给了另一个素不相识的男性。体现了人类初级阶段的大脑局限性。
 
而看到本来属于自己的交配权落入了其他猩猩手中,男生宿舍丛林中,两只雄壮的大猩猩开始打得你死我活。
 
很多年后,回想起当初得往事,我们的大猩猩渣男主开始后悔:“其实最初的那个死心塌地的交配对象,其实是最好的交配对象。因为跟她在一起,我能保证我的孩子一定是我的。而现在夜店里那些外围,只能让我喜当爹。”
 
而故事中的另一段感情,我们看到了一位年轻的女性痴迷于威猛的篮球男,这是因为在原始丛林里,一个雄壮的猩猩比一个弱小的猩猩更容易给母猩猩安全感。这种残余的兽类本能大多体现在了年轻的少女身上。而等到进入了现代社会,一个聪明的头脑往往比一个强壮的肉体更加游刃有余。所以看到了当年的弱小男现在当了老板,而当年的雄壮男去卖了保险,这个雌性只能对当年的选择微微一笑。
 
而那些年我们错过的,不过是荷尔蒙的一场错乱。
 
另:北京人真是爱吹牛逼,一道十三分大题也逼逼。多少人当年多做了十道13分的大题,才换来了今天的北京户口,让自己的孩子少做十道大题也能上一本。



公众微信号:wo9aitucao (我9爱吐槽)欢迎关注

 短评

陈赫一出来,这电影的基调就成了搞笑了。

8分钟前
  • 小岩井
  • 还行

在豆瓣风低是正常的,因为这是一个贩卖情怀的电影。而你们还没老到有情怀的年纪。

12分钟前
  • 十二
  • 推荐

如果这是一部3D电影,那最立体的大概是彭于晏的胸。

13分钟前
  • 男娼起义
  • 较差

并无特别之处的回忆,常常在回想之时被赋予了太多太多。就像电影里一样,调了色调,加了配乐,放了慢镜头。然而只有一件事是不变的,它们都会过去,全部都会。而且关键在于,你也不会在乎了。

14分钟前
  • 小海
  • 推荐

“永远不是以前,也不是以后,我们在一起的那些时光才是永远。” 攒SK的钱、没听到的那首歌、爱上一个名字笔画多的人、被安在一个车上的两备胎、好吃的套套泡泡糖、写满名字的石膏、说不起的对不起、物归原主的《会计学原理》…课表不一样,怎么在一起?“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17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比网剧版差那么多也好意思圈钱?

20分钟前
  • red红
  • 很差

张一白从将爱(片段集锦)开始就无法完整拍电影,这次以最Low不堪的VCR主题问答来作为“影片”结构。试图照《同桌的你》画嫖,堆砌流行音乐MV集锦,加以标致面瘫化表演和鬼哭神嚎式对白,最终迷失在妇科医院手术桌上,还不用麻药!大概这年头不开房不堕胎都不好意思叫(青)春片。

25分钟前
  • 水怪
  • 很差

我总算明白为什么有人说看完哭了,因为心疼票钱。此剧一出又提升了同名网络剧的水平。

26分钟前
  • 半块绿糖
  • 较差

为什么青春电影里的女生都在堕胎?《致青春》里的阮莞堕胎,《同桌的你》里周冬雨堕胎,到了《匆匆那年》,方茴也毫不意外地堕胎去了。表达爱情的代价只有流产这一种选择方式么!

27分钟前
  • ChelseaQinWang
  • 推荐

青春可以肆意挥洒,可以无悔,但不要狗血好吗,跟他们的青春比起来,我仿佛过了一段漫长的童年

31分钟前
  • 蓝下老婆
  • 还行

当一部片子只剩一群没演技的当红小生谈着不着调的爱情,这样毫无内涵的青春片还有什么意思吗?我的青春是淡淡的且充满正能量的,是偶尔迷茫但认准方向就绝不回头的,不是一大堆慢镜、虚焦和怀旧金曲拼凑成的无病呻吟的青春。那些没事儿就怀旧、看个烂片也泪流满面的成年观众,你的青春是有多幼稚无聊。

32分钟前
  • 李濛Lemon
  • 很差

先看的剧版,真心觉得影版没有剧版好,好多人都说不看剧版看不懂影版,稍微过度的商业化是我的感受,

37分钟前
  • 八贝勒爷
  • 还行

还不错。灌篮高手和还珠格格的插曲不错,安西教练cosplay超赞。说真的,不喜欢方茴这种拧巴的性格。林嘉茉很漂亮~曾小贤你是负责来搞笑的吧,总感觉下一句台词就该是“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

42分钟前
  • 筱晗
  • 推荐

其实真的很一般,情节支离破碎的,可能因为电影没法承载长篇小说的故事?但电影《致青春》改编得很好啊,这部《匆匆那年》的改编其实挺失败的。虽然如此,我看的时候还是流干了眼泪,再次证明我只要在电影院里看悲伤爱情故事时听煽情配乐就会如条件反射般流泪,就像巴甫洛夫的狗……

47分钟前
  • 丁小云
  • 还行

人物的认同感还是有的,就是逃脱不了国内青春片老气横秋的表现方式,真是三而竭。如果我们回忆青春真是如此沉重的话,那为何还要怀念它?

52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还行

这部关于回忆的电影却仅剩了些许年代符号的拼贴。何况,这些符号出现的机会甚至还没有广告多。高中时期演员与角色年龄差距过大让影片缺乏基本的认同感,大学时期则只剩作死与琼瑶剧。这是一部对电影缺乏基本尊重的圈钱片,反复慢镜、抒情音乐与莫名其妙的伤感。打开广告,还是广告,不晓得在干什么

5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很差

现实中的女一女二是反过来的吧;中学生的你很傻很天真π_π

55分钟前
  • shield
  • 还行

致我们终将堕胎的青春....

56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较差

匆匆那年;三男两女;三个备胎;两个分开;全都活该。

60分钟前
  • Nissen
  • 较差

感觉电影制片公司之所以能一部接一部地贩卖青春,就是因为有一大群刚过二十几就在豆瓣、微博、人人、QQ空间呻吟感叹青春已不再的伪文青买单!

1小时前
  • 衮雪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