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春秋

正片

主演:查理·卓别林,巴斯特·基顿,克莱尔·布鲁姆,奈杰尔·布鲁斯,悉尼·卓别林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5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舞台春秋 剧照 NO.1舞台春秋 剧照 NO.2舞台春秋 剧照 NO.3舞台春秋 剧照 NO.4舞台春秋 剧照 NO.5舞台春秋 剧照 NO.6舞台春秋 剧照 NO.13舞台春秋 剧照 NO.14舞台春秋 剧照 NO.15舞台春秋 剧照 NO.16舞台春秋 剧照 NO.17舞台春秋 剧照 NO.18舞台春秋 剧照 NO.19舞台春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舞台春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14年夏天,伦敦一所单身公寓。芭蕾舞女演员塞瑞拉·安布罗斯(克莱尔·布鲁姆 Claire Bloom饰)在自己的房间里,打开煤气企图自杀。万幸的是,喝得醉醺醺,刚回家的邻居卡尔费罗(查理·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饰)正好救了她。等赛瑞拉苏醒以后,卡尔费罗才得知她是因为患了风湿不能再跳舞,才产生轻生的念头。而卡尔费罗曾经是一名伟大的喜剧演员。他悉心的照料着赛瑞拉,并用自己的滑稽喜剧打消了她自杀的想法。六个月后,赛瑞拉重新成功的站了起来,并在一出芭蕾剧中担当重要角色。可赛瑞拉却与一名作曲迪亚特洛夫事件2013黑色五叶草双天至尊1973先锋之那时青春勇闯禁地当年情生活大爆炸第一季沉睡者1996戏里戏外第三季天才J国语医武至尊 动态漫画廉政英雌之火槍柔情国语鬼拳3大叔小馆闵玧其:音乐朝圣之路绝地计划闹在碗中落跑公主害怕你就输了当我们熟睡时玛克辛的宝贝 泰勒·派瑞的故事二十五,二十一谎言与偷窃篮球朱庇特传奇叶问:终极一战国语女皇撞到正侦探麻理子一生中最悲惨的日子婚前协议一棵树信仰2015BLAME!水俣病学战都市Asterisk第二季犯罪现场调查 第四季国医养生馆上海滩之猛龙闯金关山河岁月第一季猎物2021沥青之城尸控警戒嗜血之爱

 长篇影评

 1 ) 舞台春秋

豆瓣上的影片描述是错的。。男女主人公根本不是父女好吗。。要真是父女无疑就乏味掉了。。只有苦情一条路好走。。

只看过不到10部卓别林的电影,据说是他所有影片中最具自传色彩的一部。。我相信是的。。且不说电影本身情节就够赚人热泪。。老男人和年轻姑娘。。五月和十二月的故事。。在贫寒中互相扶持。。互相依恋。。在卑微中自尊地活着。。很早以前看过一部美国片。。情节类似。。当时已经觉得好看到爆。。现在想来应该是致敬之作。。除此之外。。再有卓别林本人的真诚内心戏。。自然让人无法抗拒。。演员从影片中跳出来说话一般都很讨人厌。。但他是卓别林啊。。度过人生高点之后。。年老的卓别林啊。。当他看似不经意地说。。观众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不知道要去哪里。。当他在梦中惶恐地看着空无一人的剧场。。卓别林本人附身男主角。。开口诉说对观众的热爱和恐惧。。于是。。屏幕前的观众立刻就被俘虏。。并在心中默默震动。。他是传奇。。他是真正的明星。。

 2 ) 悲剧形象梯丽:卓别林创造性艺术思想的最高成就

悲剧形象梯丽:卓别林创造性艺术思想的最高成就

《舞台生涯》所以成为卓别林天才的最高峰,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就在于它塑造了男女主人公卡伐罗与梯丽这样两个有着巨大的永远的意义的悲剧形象。如果说悲剧形象卡伐罗对人生意义问题的精辟说教是达到了卓别林全部天才思想的闪烁光辉的顶峰的话(如前分析的那样),那么,悲剧形象梯丽,这个敢于向传统习俗勇敢挑战而给我们留下永远难忘印象的可敬可爱的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则可以说是卓别林在影片中所集中显示的创造性艺术思想的最高成就。

在梯丽的悲剧形象中,我们似乎看到了莎士比亚悲剧《奥瑟罗》中悲剧女主人公苔丝狄蒙娜形象的影子。梯丽与苔丝狄蒙娜一样善良、忠诚而且勇敢,从某种意义上讲,梯丽比苔丝狄蒙娜更要勇敢些。为了爱情,苔丝狄蒙娜超越了种族与肤色悬殊的屏障,而梯丽则不顾一切地正努力跨越着年龄悬殊的深沟。苔丝狄蒙娜对奥瑟罗的感情是从赞美与同情开始,梯丽对卡伐罗的感情则是从理解与报恩开始;但两者都没有停留于此,而是发展出了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当然是要有所牺牲的,但是为自己所爱的人做出的牺牲,在常人眼里可以觉得是一种承担的义务,在真正的情人心目中却是一种享受的权利,是一种真正的幸福。看了“梁祝”,并没有人觉得祝英台只身跳入梁山伯的坟穴是一种单纯的无谓的牺牲;它是牺牲,是毁灭,但也成全了一种双方生前共同的愿望,至少在精神上是如此。在影片《舞台生涯》中,卓别林把梯丽向卡伐罗的表白,先一直埋藏在心底,直到她自己在卡伐罗关于进行人生搏斗的鼓励下重返现实生活,重登艺术舞台并取得非凡成功的那一刻才倾吐出来,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把她的表白视为一种单纯的回报。为什么呢?因为只有用与所得的东西类似或多少相当的另一种东西作为回报的具体代价,才可称为真正的积极的回报。回报应是“代”价而不是“原”价。梯丽从卡伐罗那儿得到了艺术的与肉体的青春与生命,得到了除了爱情以外的一切。现在,梯丽又提出要与卡伐罗结婚,那么这是否是梯丽又要重新把自己艺术的与肉体的青春再还一部分给卡伐罗?倘若如此,那岂不是又物归原主而成了一种消极抵消式的回报了?岂不可以理解成梯丽又从实质上拒绝了卡伐罗的恩德了?问题当然不能这样来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点不但不是梯丽的回报,甚至还可说是梯丽在向卡伐罗最后所又索取的惟一一件他还剩留下来未曾给她的东西,那就是一种人的爱情,一种男女的性爱即肉体的爱。但是,爱或性爱从来不是可以单方面索取成就的。梯丽了解卡伐罗,也知道他深深地爱着自己,因为本来就是卡伐罗先无条件地给她以爱才构成了他们相互间感情联系的存在的。因此,由这种爱发展到肉体结合的结婚,也是卡伐罗本念所欲而只是在理念上未能所悟或未敢所悟的东西。男女双方年龄的悬殊是造成卡伐罗这样一个在人生意义问题上有着精辟见解的人在此问题上任其闭塞不悟的前障,于是,现在就轮到原受卡伐罗精辟人生见解开导后跌倒爬起来,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并从中力争幸福的梯丽,以其最终的大彻大悟反倒来开导卡伐罗了。从梯丽在卡伐罗帮助下恢复肉体与艺术生命、重登舞台的那一刻起,她的全部的最高努力就是矢至不渝地来对卡伐罗在此问题上的心所不悟进行说服与开导了。说梯丽要与卡伐罗结婚是她的一种怜悯与回报,是对梯丽的一种天大的残酷的冤枉。梯丽与观众一见面,就是一个倒要别人来可怜的活不下去的人,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可以有资格来怜悯人,特别是来怜悯卡伐罗的人;她一分钟也不愿离开卡伐罗,始终把自己看作与卡伐罗是成为一体而不是对立面的关系,因而也绝不存在一种单纯回报的关系。她要的只是一种人所应有也俱有的一个未婚的有性机能的女子与一个未婚的同样还有性机能的男子自由恋爱自由结婚的权利。这种权利所依赖的条件,对于梯丽与卡伐罗来说尽管双方年龄悬殊,却都还是存在的。梯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她明白她的努力本不应成为幻想与空想,尽管一再遭到习俗的抗议与环境的讥嘲,乃至包括卡伐罗本人的一再拒绝,她还是不顾一切地为追求自己与卡伐罗的幸福而勇敢地奋斗着。梯丽的精神境界之高尚,其追求幸福之彻底、勇敢因而令人仰慕的地方就在于此;当然其伟大的悲剧性,社会环境对她的奋斗不予同情反予以曲解的悲剧性,亦在于此。

影片在刻画梯丽——这一为实现自己与卡伐罗的结合而做着一切努力的悲剧形象时所展示的令人叫绝的一着,在于又通过纳维尔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人物关系的介入,把梯丽置身于一种爱情的三角关系之中来表现,从而使梯丽对卡伐罗的爱情的真伪有了一次最严峻的考验。不能认为梯丽对纳维尔没有过感情,没有过爱;影片在这方面也作了具体形象的描绘。只要看看梯丽一个人默默地在纳维尔的寓所门口聆听他弹钢琴传出的琴声的神情,就可以作证。可是不怕梯丽一般地爱过10个像纳维尔那样的年青男子,只怕从这种爱要进入挑明爱情关系而对对象不能不做出最后抉择之时所表现出的那种对自己既有选择的不可动摇、忠贞不二的坚定性。影片中的纳维尔当然是个有个性的形象,站在他的立场,他当然认为梯丽若与卡伐罗结合将是不公正的。但是纳维尔终究是一个普通的艺术家,一个凡俗常识观念的代表,一个生活的一成不变的死板公式的化身。他达不到梯丽的思想境界的高度,因而他所提出的自以为实际却不切梯丽实际的要求,也就不能不为梯丽所拒绝(这当然也是值得同情的——这也正是影片悲剧结构所表现的另一个侧面)。这里附带提一句,影片中有一个剧场舞台上演员们听包达林克讲那场“阿尔勒根戏”时表现纳维尔在梯丽与卡伐罗后面,装作若无其事听着,眼睛却留心地瞥着梯丽由于听得激动而把手搭在卡伐罗手上的镜头,真是把纳维尔失恋的内心隐痛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到了叫人叹服的地步。影片中安排纳维尔雇车送梯丽回家,在家门口,三角关系的三人在家门内外的一场戏是十分出色的。梯丽在纳维尔的“进攻”面前屹然不动,并加以理直气壮的反驳与解释,拒不承认包括纳维尔在内的周围环境认为她爱卡伐罗只是一种怜悯之心而不是一种真心的爱情的那种歪曲:

纳维尔:梯丽,我知道您对于卡伐罗是多么忠心……但是您不能嫁给他!这将是您对自己的不诚实。您还年轻,您的生活刚刚开始……您对他的感情……这是罗曼蒂克幻想,这是青春期的狂热……但这不是爱情。

梯丽:不,您错了!我真的爱他!

纳维尔:您怜悯他……

梯丽:这远远超过怜悯。这种感情在我心里已经生了根,也正是它帮助我站了起来……这是……他的柔和……他的忧郁……他的心灵……这都是我永远不可缺少的……13

梯丽在门外的这段背着卡伐罗的表白(卡伐罗在家内的门背后已听到),等于是把自己全部内心隐情的真谛开诚布公了,它感动了门内的卡伐罗那孤苦的心,它也断了纳维尔向梯丽求爱的最后希望——它是完成梯丽作为一个道德、情操极度高尚而令人仰慕的悲剧形象的最决定性最精彩的一笔,也是对我国影评界对梯丽与卡伐罗的爱情关系表示否认与缄默的有力批驳。在年龄悬殊而谋求男女爱情关系的作品方面有的另一个著名例子,就是英国女作家夏绿蒂•勃朗特写的《简爱》。奇怪的是,人们并不对简爱与罗杰斯特尔的爱情关系持过否认态度,却偏偏对梯丽与卡伐罗的这种关系采取了不容与无视的态度!其实,比起简爱来,梯丽不知道要高出几百倍。因为在简爱看来,真正自由的爱情还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经济地位的平等,这是她的所谓“门当户对”的小资产阶级狭隘平等观的反映。简爱只有在男主人不再成为男主人,自己也不再作为家庭女教师即女仆人的情况下,才真正愿意去同她所爱、对方亦爱她的人结婚;而对于梯丽,绝不存在这种条件——相反,梯丽正是在她自己开始走运而卡伐罗却日益潦倒失意的情况下公开提出结婚的表白的。

有人问,在梯丽一味要求与卡伐罗结婚的里面,到底是否也包含着一些怜悯、同情与报恩的成分?回答是肯定的。前面也已经说过,她是从报恩开始的。然而这一点却是任何一对夫妻间所共有的一般性质。我们说,真正高尚的爱情是除了恋爱双方互爱而外不应有其他附加的条件;但是,我们并不是从天然的人类之爱、男女之爱出发的唯心主义者,我们同时还要问一下这种互爱的前提又是什么。无疑,唯物主义者的爱情仍要承认男女双方间的那种物质利益的东西;但是这种物质利益的东西不应也不可能是那种100元钱换100元货的所谓“公平交易”的买卖关系,它中间包含着极为丰富因而无法用具体标准来衡量的种种因素。“不言而喻,体态的美丽、亲密的交往、融洽的旨趣等等,曾经引起异性间的性交的欲望”14——因而很显然,这样一些东西也就无法简单地归结为互相间的报恩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主张正确的观点是男女双方争取爱的权利要大于爱的义务,或者说是义务与权利的统一,而不认为应当是义务大于权利。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样一种地步:梯丽不能没有卡伐罗,卡伐罗也不能没有梯丽;他们相依为命,事实上已不能分开;虽然他们还没有结婚,可是却已经具备了成为正式夫妻的一切条件(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一开始就以名义夫妻共处,对此社会却并不抗议),他们间的感情已经超过了一切感情热烈的正式夫妻间的关系。梯丽完全明白这一点,她愿意名副其实,完成他们相互间由于未能实际结婚而显得不正常的关系;她愿意再稍稍迈出一步,尽管这是质的一 步、勇敢冲刺的一步、向习俗挑战的一步。为了卡伐罗的幸福,也为了自己的爱情,为了自己的纯真愿望的实现,她愿意、要求甚至渴望能与卡伐罗在肉体上也完成最后的结合;她愿意向他——她所最心爱的人打开她自己一个少女最贞洁、最珍贵的宝藏——这不是单纯履行报恩的义务,而是表明一种自己应得的权利,是一种以行动为自己已做出的真挚爱情的表白再做出的证实;她要以此来使卡伐罗、使纳维尔以及周围一切的人都相信,她梯丽爱卡伐罗,而且是绝对真的!他们的结合是他们俩中间的顺理成章的事情,是双方共同的需要!梯丽是一个真正彻底的忠实于自己爱情的唯物主义者,一个大无畏的向周围环境与传统习俗冲击的斗士。但是,在周围环境是一片虚伪、势利、卑下的世界里,她的真情实感为人所曲解,她的奋斗与努力不能取得成果;而只要她一天不能与卡伐罗结合,她就一天不能幸福,一天不能摆脱这种曲解她的爱情真实性的不白之冤,所以她还是在努力争取。值得注意的是,比起她与卡伐罗的爱情,她把个人的成名成功、个人的声誉地位都视若草芥,无足轻重;为了爱情,她愿意离开虚荣浮华的大都市,离开艺术舞台,与卡伐罗一起到乡下去住、去生活。富于悲剧性的是,梯丽一开始不懂得去争取生活、争取幸福,她对生活失去了勇气和信心;而当她在卡伐罗富于人生哲理的教诲下懂得了要靠自己的搏斗去争取生活、争取幸福进而去努力实践时,她的环境又拒不让她的一切努力有获得最终幸福结局的可能性。“我憎恨生活!憎恨生活的折磨,生活的残酷!”——这就是崇高而可怜的梯丽面对那个庞大的黑暗的社会所发出的宣战的呼号!梯丽为什么憎恨生活?因为当她愿意重新投入生活的怀抱后,生活又来作弄她。生活把人生的道德准则化为一根根铁的教条,它们像监牢的栅栏,阻拦了生活本身所应具有的那种以丰富的内容与特殊的形式合成的前进运动。梯丽痛苦着。她痛苦的不是卡伐罗不了解她对于他的真心实意的爱,而是生活使卡伐罗不能对她如此纯真、如此高尚、如此伟大的堪称人类真正的爱情做出任何有最终积极成果的反应与回答。“我感到有一种东西完结了。永远地完结了。”15梯丽感到完结了的是什么?完结了的正是这种反应与回答;而只有这种用行动的反应与回答,才能证实她对卡伐罗的爱情的表白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梯丽的哀怨是对生活的不公正、生活的冤枉的控诉。所有有良心的正直观众,看了影片中梯丽如此的形象,听了她如此哀心动魄的表白,都不能不为梯丽的不解的冤屈抱以深厚的同情而热泪盈眶。梯丽与环境的以及梯丽内心的这种对于爱情的及至最终也无法解决与解脱的冲突与困顿,是构成梯丽形象真正的悲剧性的决定性内核,也是完成梯丽作为悲剧艺术形象的塑造并表达其社会批判力度的基础。

“心和灵!多么伟大的谜!”

面对梯丽一而再、再而三的爱情表白,卡伐罗先是出走,最后为梯丽找回;而对梯丽的表白他终究未置可否,尽管他最后是相信梯丽的表白是真的。当然,当卡伐罗相信这是真实的以后,他也许会表示对此的接受。但这是一个同卓别林对影片审美范畴所规定的初衷相违背的棘手问题,于是在影片中卡伐罗马上被处理成因演出事故而摔死了。

卡伐罗在梯丽最后一次向他表白所爱以后,曾自言自语说了这样一句话:“心和灵!多么伟大的谜!”16 这似乎是从习俗观点去表示不明白梯丽为什么一定要爱他、要同他这么一个人结婚——不过不是讥嘲与不信,而是赞叹与承认。以卓别林全部人生经验与天才智慧创作的《舞台生涯》这个经典性悲剧杰作的永远不朽的意义,就在于它提出了这样一个似乎使人打谜不解的问题。实际上,卓别林借用互爱未婚男女间结缘的年龄障碍,提出的是一个在现实世界中人所渴望的男女双方不依赖于任何条件限制包括年龄条件限制的真正的爱情自由或自由爱情如何解决的问题——诚然,对这个问题的妥善解决与公正结论至今还是一个谜,因为直到今天,全世界一切现有的社会经济与政治条件都还说不上已构筑了能完全创造出那种互爱男女不依赖于一切条件的真正自由恋爱、自由婚姻关系的基础。难怪影片完成的当时、以后及至今天仍然有人非难卓别林的这部影片,不承认影片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关系的可能性。由于这个社会条件不存在或不成熟,因而一切符合人类本性的真正趋向自由恋爱与婚姻的男女关系反而被人视为歪门与邪道,视为伤风败俗或乱伦,而一切违反人类本性的恋爱与婚姻关系却得到了保护。以卓别林所扮演的卡伐罗为例,他对梯丽的爱难道真的会或真的愿意无动于衷吗?当然不是。因为他所处在的周围社会习俗,决定了像他这样一种社会地位的人除却个人幸福,还要去照顾由这种社会习俗所规定的人的社会尊严的舆论。人们对《简爱》中的男女主人公爱情的承认,无非是认为罗杰斯特尔毕竟是个上等人,有权娶简这个并不美丽也无声望的民间女子。而人们对《舞台生涯》中的男女主人公爱情的不承认,终究是因为觉得卡伐罗不过是个穷愁潦倒的江湖小丑,无权娶梯丽这个既美貌又有才华的舞台女明星。社会允许权贵老翁娶无数年轻的妻妾,却不允许影片中这样一对未婚男女结婚;允许卡伐罗与梯丽做名义夫妻,却不允许他们成为结发夫妇。在所谓人的社会尊严与个人幸福的面前,卡伐罗选择了前者,放弃了后者——因为放弃前者意味着要他放弃自己酷爱而贡献了毕生的舞台生涯。这一选择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对于像卡伐罗这样一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来说,是真实的,也是惟一可行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卡伐罗开始一直拒绝乃至躲开梯丽的爱也没有错。而当后来卡伐罗在梯丽的一再由衷的表白下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时,却死于了非命。这就隐含地指出了卡伐罗与梯丽要最终结合,将是为社会所不容,因而是不能成功的。

一切为传统习俗所不容的男女婚姻的努力造成了无数的社会悲剧。莎士比亚写过的名剧《奥瑟罗》的根本悲剧意义,并不在于常人所说的是奥瑟罗的嫉妒与心胸狭窄,而在于在传统习俗下奥瑟罗与苔丝狄蒙娜两人的肤色即种族的悬殊,即作为摩尔人的黑色皮肤与作为威尼斯人的白色皮肤力图结缘的最终不能共存。奥瑟罗若不是自觉长得太黑的那种在种族与肤色上的自卑感——“也许因为我生得黑丑,缺少绅士们温柔风雅的谈吐……所以她才会背叛我……”17——他会轻易上当受骗,产生一种视爱妻为不贞女人的怀疑与嫉恨吗?萨杜尔说:“卓别林从没有像在这部影片中那样更接近莎士比亚的作品,他不仅具有莎士比亚那种通俗的表现方法,而且还具有莎士比亚的深刻思想内容。”18 在这一点上,卓别林的《舞台生涯》确实是达到了莎士比亚《奥瑟罗》的高度,只不过一个是从年龄关系的悬殊中,一个是从肤色与种族关系的悬殊中提出问题而已。卡伐罗预感到他要与梯丽结合是会为社会所不容,从而任其与梯丽之间的纯洁爱情不能成功而自行毁灭;而奥瑟罗在以凯旋英雄众望所归之时尽管完成了与苔丝狄蒙娜的结合,终究还是在环境的逼迫下,动摇了原有的自信心,怀疑起这种既成婚姻的真实性而导致自我毁灭。反过来说,梯丽对卡伐罗、苔丝狄蒙娜对奥瑟罗的至死不渝的忠贞爱情,以及她们所蒙受的冤屈甚至付出的生命的代价,却永远令人同情与下泪,令人崇敬与赞叹!无论是梯丽还是苔丝狄蒙娜,她们所做的与已经做的,对于一切把爱情看作长辈之间或同辈之间的金钱买卖关系、商品交换关系,或是互为势利所用的庸俗不堪的社会关系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谜”,是一个永远不可理解的也永远无法解开的“谜”!

注释:
13 《卓别林电影剧本选》第428页。
14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72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
15 《卓别林电影剧本选》第441页。
16 《卓别林电影剧本选》第466页。
17 莎士比亚:《奥瑟罗》第3幕第3场“城堡前”,《莎士比亚全集》(中译本)第9卷第340页,朱生豪译,方平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4月版。
18 乔治•萨杜尔:《电影艺术史》(中译本)第342页。

[本文系《人生的真正教科书——《舞台生涯》的意义》的“续一”。 ——作者注]

 3 )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随着观影数量的累积,越来越难以被打动,越来越难以看到令人惊喜的作品。现在很少看新电影,经常回过头来寻找那些遥远的经典,常常收获久违的感动。这就是一部让我觉得感动,哀而不伤的好电影,光影的魅力又一次把我折服,让我着迷。

这部电影也可以视作卓别林的半自传电影,跟主人公差不多的经历,面临差不多的心境,我几乎都看过卓别林跟基顿的默片,就像从那个时代走来一样所以有更深一点的体会。(建议大家看完他们之前的作品最后看这部)。

卓别林饰演的过气喜剧演员卡尔费罗救下了因(心)病而想自杀的芭蕾舞演员塞瑞拉。在卡尔费罗积极乐观心态的感染之下塞瑞拉克服了心病,重新回到舞台成为璀璨的芭蕾舞明星。

卡尔费罗却在一次次地努力下力不从心,难以重回当年的状态。获得成功的塞瑞拉却假戏真做一心要嫁给年龄可以做自己父亲的卡尔费罗,哪怕重逢了当年一心爱慕的作曲家,却没有半点想要再续前缘的意思,一心爱着卡尔费罗,催促着尽快去登记结婚。但是年龄的差距让卡尔费罗犹豫不决,虽然也热爱着年轻的舞女,但是却不忍心把她的青春浪费在自己这个老头身上,这样太自私了。

在演绎公司老板为塞瑞拉举办的庆功宴上,卡尔偷偷回去了,把机会留给那个作曲家,他们才是最匹配的。塞瑞拉发现卡尔不见了执意回去陪他,作曲家护送塞瑞拉回去。到门口的时候作曲家情不自禁想要亲吻塞瑞拉,被制止了。塞瑞拉说:“我爱的是卡尔费罗。”作曲家说:“不,你爱的不是他,你只是可怜他。我们才是合适的一对。”“不,你错了,我真心爱的是卡尔费罗,我们是不可能的”……

门背后的卡尔费罗听到了这段对话,觉得要让她死心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她。看到这里觉得挺哀伤的,互相爱慕的人却不能够在一起,比起世俗的爱情这种为了爱人而放弃爱情的做法更令人觉得忧伤心碎💔,不由得想起那首没有作者的诗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如果说之前还不知道舞女是出于感恩,还是真心爱卡尔费罗,那再次重逢的深情告白让我相信确实是真心爱卡尔的。但是卡尔永远不会回头了的。大家决定给卡尔实现他的梦想,再一次上台表演的机会。

这次邀请同样没落的默片时代喜剧之王巴斯特·基顿同台表演。两人都是好莱坞默片黄金时代的喜剧之王,但是同样在有声时代的到来而渐渐淡出舞台(其实基顿更大的原因是错误地选择跟米高梅签约)。

最后的演出选择了他们最擅长的默片方式,虽然表演的内容跟以往巅峰无法比,但是作为他们的影迷,能看到他们在暮年能够同台演出,已经是最大的满足了,在电影里他们是谢幕演出,现实中何尝又不是在告别一个时代!从此世间再无喜剧之王!!!

 4 ) 卓别林对爱的解读

这是卓别林一部融合音乐剧、喜剧的大戏。也是一部爱情戏。也是卓别林和基顿同台的戏。它更是一部人生百态的自传性质影片。夕阳中的卓别林是怎样的,在这里就能看到。他已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喜剧大师可以阐述的。

这部片子不见了一直以往卓别林的肢体动作让我们大笑,也没有他对社会的解读与批判。他开始用电影的普通叙事方式讲故事了。我们可以见到他依然用舞台戏剧的方式演绎着自己的喜剧,还加入了优质的音乐与舞蹈音乐剧,可以说是在其中融合了多样化。但光从这些还不足以表达这部影片,它是一部爱情影片,更是五味杂陈的人生戏,还是从他最拿手的社会低层人物开始。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他在这部影片里表达对爱的见解。

爱情是什么呢?其实是最简单的东西。是给予彼此的生命中的一道光。这道光打在了卓别林晚年的影片中。

舞台春秋,男女主角人生都是舞台上的,他们为此而生。而女主角正是生机盎然的春,男主角则恰巧是夕阳中感受一丝寒意的秋。他们相遇了,他的善良选择救了她。他们陪伴了彼此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刻。她对未来是彷徨的,而他在她失去人生希望的时刻陪伴她重新生活,重新向往。他在漫长的生活中内心是空洞的,而她在他低潮的生命里给了他新的力量与爱。这就是爱情。不是我喜欢他的样子,在乎对方有什么身份,有多少财富与能力。

他是她的小丑,而她是他的天使。最后,在一片掌声中下场重新获得认可与肯定的他,在舞台旁闭上了双眼将永远的美好留给了正在舞台上发光的她。

当你带着你经历的一切阅历去品味电影的时候,你会走到电影深处,会发现影片中属于自己的意义。

“不是怜悯的感情,而是还有我藉此为生以此成长的因素在里面。我爱他的灵魂,我爱他的温柔,爱他的忧伤,我无法脱离这些活下去。”—查理.卓别林《舞台春秋》

 5 ) 由《舞台春秋》谢幕和奠基的艺术家。

这样自传式的书写,被巴赞赞叹为“伟大之作”,他从作者心理角度分析,认为这是“卓别林的驱魔仪式”。我觉得他的批评最妙的一点在于,他将影片在结构上的混乱等缺点“作为一种特质,一种我们还无法理解的奥秘”,将影片两个半小时的片长、甚至乏味的片段称为“让人对时间失去了感觉,让人暂时放松注意力”,最终他将影片的亮点放到了主题上的剖析,这并非一部简单的过气演员悲惨晚年,而是卓别林通过卡尔费罗这个具体形象所进行的抽象思考:“艺术家的价值和观众的评价”。巴赞认为这部影片之于卓别林作品系列的重要意义是:再一次证明了卓别林是20世纪电影时代下的最完美和伟大的创作者代表,正如文艺复兴时期(那个建筑和绘画的时代)的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卡尔费罗形象是在查理“神话”、凡尔杜“后神话的时代辩证象征”之后的最高形式的作者性书写——这一次卓别林将自己和角色彻底融为一体、撕开银幕、直面观众、心灵对心灵的交流。卓别林将现实生活中所经历过自我怀疑、心灵梦魇(如同卡尔费罗一样的晚年)真真切切、甚至是潜意识中的感觉剖析给观众看,于是巴赞将这样的“冥想”、快速制作而成、看似表面混乱的谢幕之作称为“伟大”。我们在现实中其实也无法分清称赞这部电影是因为它本身的艺术性、还是因为道德情感上的偏爱和怀念。但毋庸置疑的是,当你了解了卓别林的创作思想和成就天才,就会明白这是一部完全“自由”之作,包含着卓别林毕生的智慧、才能、底蕴。对舞台的眷恋、关对观众的尊重、对电影的坚守、对衰老的态度、对内心恐惧的直面和突破、他通过电影向我们呈现了内心曾经历过的恐慌:化妆镜里卸妆后布满皱纹的脸庞、失足跌下舞台便无法再站起来的脆弱、面对朋友们善意的同情和观众无情抛弃的自我怀疑……但这样的自传式书写却又是全人类式的书写,我们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人生,他成为了电影这门“最不自由”的集体创作艺术的自由行者,跨越了时代、技术所带来的瓶颈,真正与电影融为一体,长盛不衰。

 6 ) 最残酷的笑话,他讲了一辈子。

本文首发于“后浪电影”。

用“笑中带泪“评价卓别林的电影未免太过简单。即使是那句流传甚广的定理,“喜剧的核心是悲剧”,也不足以完全概括他的伟大作品。

是的,伟大。很少有电影创作者能够持续几十年的创作生命,一次又一次挑战自己的极限,遵循又改变轨迹。——如果只是玩弄小丑的噱头,卓别林终会像《舞台春秋》中他扮演的卡尔维罗一样盛名不再,在乏味的笑话和空荡荡的观众席前孤独终老。

事实上,卓别林是一个足够幸运的天才。他的电影大多卖座,既有观众缘,又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当我们看卓别林时,不必纠结电影应该满足娱乐大众的需要还是艺术的追求,无疑这位大师找到了他的方式,让人们能同时能够感到欢乐和美,还有恐惧和哀愁。

当人们谈论卓别林时,很少注意到他是现实中早早成名的富翁。但夏尔洛这个人物,世上最有名的流浪汉,成就了艺术家的一生。那个戴礼帽的小丑,浓缩了卓别林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他一次又一次地冒险、流浪、爱而不得,在平行世界替卓别林完成了对抗饥饿、压迫、失业等所有不美好事物的旅程——这样一个可悲的人物,让全世界哈哈大笑。

我始终将夏尔洛看成一个符号。正如卓别林的电影有他的数学公式,夏尔洛就是永恒的“X”。卓别林苦心构建了这个“X”——为他乔装打扮,贴上胡子,穿上褴褛衣衫,设计鸭步,他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在面对一切窘困之境时我们都知道他是具体的,具体地饿了,具体地害怕了,具体地委屈了,具体地开心了。但当我们要投掷所有的情感准备痛哭一场时,他又总能按下暂停键:注意,请注意,我只是一个符号。请跟我一起大笑。

比如,《城市之光》开头,在城市雕像上熟睡的夏尔洛,窘迫尴尬至极。他无处歇脚,又在饥寒中睡了一夜。当他被人们发现时,裤子还破了一个大洞。毫无尊严的样子被众人注视,众人却在“仰望”。卓别林别有用心地设计了高度差,令本应俯视的人们——那些绝对高于夏尔洛的平民和贵族们,抬起他们高贵的头颅。夏尔洛才像一座城市真正的雕像,令芸芸众生等待他的动作指令,就像等待神的旨意。

构建夏尔洛这个符号,必须别有用心,才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吸引大众的注意力,让人们既熟知他的遭遇,又无法预测他的遭遇。夏尔洛总在一系列意外中侥幸逃离,但侥幸也往往是更大悲剧的注脚。

我无法忘记《淘金记》里吃皮鞋的一幕。眼圈发黑的夏尔洛把用心烹煮的皮鞋当成一条大鱼或一块牛排,他从容地切开“美食”,仿佛隔着屏幕我们也闻到了香味。旁桌那位觊觎人肉的大汉,也转移了注意力。这是什么鲜美的东西,值得小丑这样用心对待,他也顺从地进入了夏尔洛的逻辑——对抗饥饿,他总有更超脱的办法。

将残酷窘境化为浪漫,即夏尔洛的生存之道。浪漫源于一无所有,要从“无”中生“有”,只得依赖自己孤独的想象。

在卓别林的自传中,相似逻辑的记忆映照银幕上的故事。当幼年的他在街头偶遇父亲和另一个女人时,父亲并没有认出他。他问眼前的亲生小孩,你叫什么名字?卓别林感到自己在扮演一个可爱的角色,他说,我叫卓别林。父亲给了他一点钱,就这样离开。卓别林也没有陷入难过——用不合时宜的快乐,应对了一场本应伤感的相遇。

对待始终匮乏的食物,他们一家始终有自己体面的态度。去有钱人家获得食物的快乐十分短暂,因卓别林的母亲说:客人好像糕点,留的时间久了,就会变味。卓别林和他的哥哥谨记教诲,再穷再饿也要保持体面。

我想是无数细节构建了夏尔洛的尊严。无论在多么穷凶极恶的环境里,他总能找到让自己平静从容的方式——他从容过头,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另一方面,那穷凶极恶,更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于是有了夏尔洛情愿待在监狱里的戏码。他津津有味地构建自己的空间,在里面安心读报,和狱友狱警们打成一片。在普通人想来是地狱的地方,他也能变成甜心天堂,甚至从那里离开都是一种失去——他想方设法,还要再回到监狱。

《摩登时代》里,夏尔洛一次又一次告诉同伴(宝莲 · 高黛饰演的另一个孤儿),活着有活着的趣味。他们走进一间破屋,把那里当成完美的避风港。煞有介事地洗衣做饭,吃起烛光晚餐。夏尔洛走出门外,跳进一个水池。他假装中产阶级的风雅引起观众的嘲笑,因为那水池,不过是一个浅浅积水的小泥塘。

诸如此类意象的重复,不断丰富夏尔洛这个符号。他让我们反复懂得,即使在非人的境遇下,也有人保持美丽的生存意志,获得另一种值得称道的尊严。他有他的食物,哪怕是一双破皮鞋;他有他的泳池,哪怕是一个小泥塘;他有他的爱情,哪怕是和他一样生活在最底层哭泣的孤儿。他们总有办法,坚强快乐地活下去。

夏尔洛的达观精神近乎超人意志。后世还没有漫威英雄人物出现的时候,夏尔洛就是经济萧条、战乱世界里的超级英雄。卓别林不断强化这个英雄的意志,日积月累地让他历险和战胜危险,——终于,夏尔洛成了一个神话人物,在《城市之光》中让人顶礼膜拜。

但让我惊叹的不只是符号构建的过程。卓别林既懂得如何构建符号,也敢于消解符号。

从《The Great Dictator》开始,夏尔洛就不再是一个人了。他有了分身,那个我们熟知的政治人物希特勒。卓别林利用他们相似的长相创建了一个符号的两面,一面善良,一面邪恶,一面卑微,一面强权。

极端的对称性在《The Great Dictator》里构成美感。我们在善良和邪恶之间反复切换,夏尔洛是平民世界的英雄,希特勒是强权世界的小人。夏尔洛生活有多艰难,他的善良和勇敢就多么像神话。希特勒操控世界有多么容易,他的野心和残酷就多么像一个笑话。

利用物体,卓别林为希特勒构建了一个荒谬至极的世界。那个漂浮起来的地球仪气球,消解了希特勒的强权,让真实的他变得如此轻浮、如此可笑。大人物在幻想中用屁股顶起气球,观众观望这让人恐怖的杀人魔,竟从电影世界中获得“鄙视他”、“杀死他”的慰藉。卓别林在用电影报仇。

《凡尔杜先生》和《舞台春秋》同样是夏尔洛符号的衍生与变形。凡尔杜也是夏尔洛的对立面,他富有,他体面,他邪恶。但观众始终和他站在一边,对他的境遇保持怜悯。与夏尔洛相比,凡尔杜应对现实的方式也是极端的。同样应对经济萧条、战乱不断,夏尔洛选择不断闪躲,凡尔杜却拿起武器。他这样一个无情的连环杀手、骗子、杀妻狂魔,居然在观众心中得到了可怜的一席之地——因为卓别林有意让大家知道,与集体、历史更大的虚无和邪恶相比,凡尔杜终究还是抽象成了一个渺小的符号。

至于《舞台春秋》中的卡尔维罗,一个老去的小丑,让我对卓别林的真诚与大胆有了最深的敬意。我们都知道他是夏尔洛的符号变形,是卓别林最富自传式的角色。他在电影里是一个失败的人物,卓别林在现实中是一个成功的天才。就像夏尔洛的贫穷,对应卓别林的富有。

有意思的是,我们从来没有感到卓别林在顺境中的傲慢。他用心塑造了卡尔维罗这个角色,失败,苍老,孤独,就像伴随卓别林一生的阴影,终于有一天显现在阳光下,成为具体的人物。从卡尔维罗的话里我们得知,卓别林的内心始终是恐惧的,不安的,阴郁笼罩了他的一生,只有到死亡静静降临时,他才真正解脱。

安德烈 · 巴赞如此评价卓别林:“临界的完美”。他就像在《马戏团》中走上钢索的人,明明处于极度危险的境界,却笨拙、稚嫩、天真地保持着优雅。观众的心被他推到边缘,担心《淘金记》里的夏尔洛在风雪中被壮汉杀死吃掉,担心《摩登时代》里的夏尔洛卷进机器被碾成碎片,担心《城市之光》里的夏尔洛掉入河中不再浮起,担心《从军记》里的夏尔洛上了战场一去无回……

担心到即将崩溃时,夏尔洛总有办法把你拉回。你看,他那么可怜,又那么幸运,我们不如停止悲伤,笑一下就过去。生活一直就是这样,放一大把火被烧掉的家园,在另一个葡萄鲜美的地方总能重新建起希望。不管陷入多么绝望的处境,夏尔洛总能掸掸身上的灰尘,拾起他的手杖。戴上礼帽,他就还是那个体面的流浪汉。

只有在《凡尔杜先生》和《舞台春秋》里,卓别林才有意、无所畏惧地走向死亡。他再也不害怕改变脸上的妆容,拿掉夏尔洛的胡子,抹去厚厚的脂粉,让人们看到卓别林真正的面孔。一个不再年轻、不再引人大笑的面孔,他依然有办法吸引观众的注意。他赚取他们的眼泪,他博得他们的同情,但同时他又是他们真心的朋友,告诉正在观看的人,我也和你们一样平凡而渺小。

消解符号的过程,又重新加强了符号。伟大的艺术家敢于让自己在作品中死去,就像准备好了接受天赋、财富、名利的高昂代价。扮演小丑的人注定一生都要面对悖论,他既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也失去了自己的尊严。

但不论如何,我们记住的始终是那个优雅的背影。那个穿着礼服、戴着礼帽、永远大一码的皮鞋、行着鸭步的背影。他向远方充满希望又危险的生活走去,他多么像我们自己,讲完残酷的笑话,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短评

锐利不再,温柔依旧。叙事上存在一些赘笔,卓别林依然在探索有声片的表达方式。他借此片回顾舞台生涯,投射晚年心境。依然有那么动人而无望的爱情,他昂扬的生活态度让我振奋,失意的眼神又令我心碎。可惜基顿只在最后出现,两个伟大的演员同台献上默剧表演。喜剧演员最好的谢幕,就是死在观众的笑声中

6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如何面对生命和光荣的消逝 如何独自面对虚无而不觉孤独-

8分钟前
  • 欧健康
  • 力荐

关于基顿和卓别林的高下之争可能永远不会得到结论,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伟大的基顿只有一位,伟大的卓别林却有两位。一个是初生的朝阳,一个是冬日的夕阳。小罗伯特唐尼为了模仿那血红的夕阳,整整当了十多年的失意演员。但我想,他是没有后悔的,因为没有人会去后悔热爱过纯粹的生命。

12分钟前
  • godannar
  • 推荐

卓别林真是在有声片中把一生的本领全施展出来:配乐、提琴、作诗。还有默片的肢体跟表情。求的只是在观众心目中呼唤爱。即使像女主这样一遍遍地说「我爱您!」也挡不住时代车轮。在笑声和掌声中离世就是大师本人的期望吧。第一次在大屏幕上看这个催泪一级。PS:美国广电局是肿么看出「赤化」倾向的

16分钟前
  • 小斑
  • 力荐

如同费里尼的《卡比利亚之夜》一样,影片真正做到了“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18分钟前
  • 易老邪
  • 力荐

(9/10)罕见的卓别林和基顿在同一部电影里出现,不过基顿的戏份仅有片尾的最后一次演出。有意思的是,这段高潮却是无声的表演,他俩的舞台终究属于默片,而这部作品,其实也是在宣告他俩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21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九月的第一部电影,就决定是你了:1.在初看巴斯特·基顿《七次机会》、重温查理·卓别林《摩登时代》《城市之光》后,想起这部两人难得合作的《舞台春秋》,拖了两三天,终于来观影了(巴斯特·基顿原来只是配角,戏份少得出乎我预料);2.辉煌的时代过去,萧条的境遇到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了厚积薄发的昙花一现,舞台的焦点最终还是从年迈老者转移至后起新秀;3.爱慕女主的青年男子其扮演者是查理·卓别林之子悉尼·卓别林;4.《舞台春秋》1952年在英国伦敦首映,然而据说直到1972年(20年后)才在美国洛杉矶上映,进而提名并获得1973年第45届奥斯卡奖剧情片最佳原创配乐(查理·卓别林亲自担当作曲),因而成为奥斯卡奖历史上首映与获奖间隔时间最长的影片。

2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力荐

Very sad,尤其是和Keaton合奏的一幕,两个时代的结束。

26分钟前
  • dormant
  • 推荐

9。50年代,卓别林和基顿都已风光不再十几二十年了。终于听到基顿的声音了,最打动我的是不卓别林,而是客串的冷面笑匠,那个以前片子里永远看不到愁容的基顿,现在已经沦落为客串角色了。

31分钟前
  • Mannialanck
  • 力荐

他以为自己还能赢得热烈的掌声,然而观众全部走完了。他以为自己还是一块金字招牌,事实是他已经老了。表面上是在卸妆,实际上是在偷偷抹眼泪。他一生为别人带来快乐,却没有人能给他带来快乐。泰丽叫观众假笑,但他们却露出了真挚的笑容。就算被摔断脊椎也不能把真相告诉观众,因为他是喜剧演员,他的使命就是为人们带来快乐,哪怕这种快乐是用他的痛苦换来的。卓别林在本片演一个落魄的演员,基顿比他更惨,演的角色连名字都没有,演员表上写的是Calvero's Partner(卡尔费罗的搭档)。人们忽略了卡尔费罗的存在,把灯关了,留他一个人默默被黑暗和孤独吞噬,这一幕太心酸了。风烛残年的卓别林和基顿看着风华正茂的泰丽翩翩起舞,这一幕更是让人如鲠在喉。一个时代结束了。PS:卓别林仍然不是奥斯卡评委的菜,只拿了个配乐奖。

36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对舞台的留恋和告别,最后和巴斯特基顿的合奏真是让人笑中带泪⋯⋯

38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高处不胜寒。卓别林最后一部自传式电影。其实纵观大师的电影史会发现一种奇妙又十分有韧劲的东西注入在他的表演中,那就是他从未一成不变又从未改变……一种血液涌动的生命感,他一直在传递着这样一种鲜活的情感。他从未一成不变,他为时代状况呐喊过,他为人类自由呐喊过,他为贫穷饥寒呐喊过,他为人世荒诞呐喊过,他为孤独忘我呐喊过……他从未改变,无论何时何地何种逆境那个戴礼帽的男人总是迸发着人性光芒,无论微弱与渺小。剧情的爱情线有些对应《马戏团》一个男人对女人的爱情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她好,竭尽他所能给予、所能付出的一切对她好,《马戏团》中他把身着舞裙的少女推给了适合她的男人……万般酸楚,无私于此,戴礼帽的男人独自惆怅这一切……戴礼帽的男人再次把身着舞裙的女孩推向另一个男人,但这次不行,她知道了爱的样子。

40分钟前
  • 西零
  • 力荐

卓別林最後一部催淚彈。Limelight更像是個人職業生涯的告別。寫之以實動之以情。默片時代造就了卓別林。一旦有聲該退則退。和女主之間的情感也處理的很好。據説Keaton也是很有名的喜劇明星不認識不評價。

45分钟前
  • vivien
  • 力荐

卓别林杀死了夏尔洛。。。又一部类牛满面的片子,如此美好,如此忧伤,时间是最好的剧作家,也是生命最残酷的部分,卓别林是能够体味这一点却依然执著生活的伟大的艺术家

48分钟前
  • 高峰秀秀子
  • 力荐

卓别林真正的谢幕之作,也是喜剧色彩最弱的电影。英雄迟暮,浮华落尽,但小丑仍旧要在人前强颜欢笑,及至孤独面对空场的观众席。戏里戏外的重叠,更令人无限唏嘘。卓别林(以及唯一一次与他共演长片的基顿)终究是不适合于有声片的“过气”艺术家,而他作别美国的那一刻,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无奈终结。但最动人的,莫过于特瑞与卡瓦罗跨越年龄、身份与物质俗世的爱情,这份爱起于绝境中的相互扶持,却并未随时间而改变分毫。两人在酒馆重逢的场景,最简单的台词凝聚了最热切浓烈的情感。卡瓦罗说,没有人想长大...万事变移...但我知道你永远会爱着我...这正是让我心痛的地方。他的回绝与离去,恰证明了至纯至真的爱,是在放手与别离中彰显;她的爱则如圣母般澄澈无暇,虔诚笃定得可历一切试炼。可惜,死在舞台上,是他唯一可能的结局。(9.5/10)

5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从默片时代的王者,到有声时代的看客,卓别林自编自导演自己的故事。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在卓别林面前,女主就是我们每个迟来的观众。所有伟大喜剧的内核都是悲剧,搞笑的人往往是最抑郁的。然而即便注定是一场悲剧,他也笑着走完了。最好的卓别林。

5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对于我来说这部电影在1小时53分才开始。潦倒的基顿和无法在有声电影游刃有余的卓别林最后的谢幕。女主就是我们这群观众,以最不可能的爱去一遍又一遍对卓别林说着“我爱你”。基顿更是悲凉,无声无息的出现,无声无息的退场,甚至不能拥有死于舞台的权利

58分钟前
  • 张小晗
  • 推荐

直观感受当然是不如卓别林在默片的才华与成就,他拼了老命要施展出自己的多才多艺,可是,终归要错过有声片时代的欢笑与掌声。对现代装老年斑的卓别林有点陌生,而只有回到舞台上,依靠丰富的表情和灵活的肢体,他又变成了那个熟悉的流浪汉。

60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自你那天走了人類變得很無聊

1小时前
  • 何倩彤
  • 力荐

CC和BK的encore合作,私以为这是CC最杰出的片子,亦真亦假,各种优秀(When you're sober/The glamour of limelight, from which age must pass as youth enters.)

1小时前
  • Eccentric Cat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