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第11集

主演:松雪泰子,芦田爱菜,山本耕史,酒井若菜,仓科加奈,尾野真千子,川村阳介,市川实和子,音尾琢真,田中实,绫野刚,高畑淳子,田中裕子,长沼诚

类型:日剧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母亲 剧照 NO.1母亲 剧照 NO.2母亲 剧照 NO.3母亲 剧照 NO.4母亲 剧照 NO.5母亲 剧照 NO.6母亲 剧照 NO.13母亲 剧照 NO.14母亲 剧照 NO.15母亲 剧照 NO.16母亲 剧照 NO.17母亲 剧照 NO.18母亲 剧照 NO.19母亲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母亲日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35岁的铃原奈绪(松雪泰子 饰)只身漂泊北国。似乎因某种原因,在过去的10年里她从未回到家中。奈绪喜欢观察鸟类,却阴差阳错成为一名小学教员。在此期间,她邂逅了7岁的小女孩道木怜南(芦田爱菜 饰)。怜南想法独特,性格开朗,只是身边没有一个朋友。她生长在单亲的家庭里,母亲和 情人同居,过着寥落破败的生活。怜南的特立独行和其身上偶然发现的伤痕引起奈绪和校方的注意。他们意识到这个小女孩正遭受来自母亲的虐待,几经波折,奈绪的母性被唤起。她决定“诱拐”怜南,担当起作为母亲的责任。公爵夫人廖家女神捕之借刀黄金梦今宵难忘蠢蛋进化论特别任务云上的玫瑰速度与激情2青色杜马孔雀福琼·费姆斯特:甜甜咸咸37号房间:约翰尼·雷德斯神秘之死勇敢去爱(国语版)珍珠劫完美超越送你一朵小红花海帆第二季鬼乡回到古代当霸主魔女的考验巴比伦柏林第三季团宠千金美又飒濑户的花嫁遭遇·阮玲玉未来全明星HUNTER姐妹双行之巴黎护照继承者们国语末代皇帝传奇奇迹在东京昆虫物语 小蜜蜂啊迪 勇气的乐章无知之夜少女大盗鬼灭之刃 锻刀村篇恋爱播放列表Dear.M吸毒者九鼎谜踪男神恋爱系统·动态漫高能医少通灵妃反起跑线联盟粤语伊夫圣罗兰传奇袭60阵地地狱折磨鸡皮疙瘩

 长篇影评

 1 ) 冰冷社会下的罪恶

步步悬疑,环环相扣,每一个细节的呈现都可以推动故事的发展,看似无关紧要的一个细节、一句话却都可以与后续发展的剧情相对应,光从推理悬疑的角度来看,奉俊昊的导演功力也是非常出色的。但纵观全片,导演要阐述的并不仅仅是亲情与犯罪,显然,他关注了更多更广的东西。 从《杀人回忆》开始,我们就看到了奉俊昊对于社会不公、古板教条、冷酷机制等进行过不遗余力的讽喻。显然,我们在本片里看到了更多,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漠视与不公、腐朽不堪的法制体系、血淋淋残酷的真相、恐怖的记忆。。。等等无不渗入到影片的叙事发展中去。开头便喻示了这个社会的不公平待遇,高贵阶层撞了人扬长而去,揭不开锅的低层人物却还要负责宾利车的损坏赔偿?弱智的儿子与母亲处处受人岐视,但弱势群体却可以欺负更弱势的人,儿子用石头砸死了卖身女孩,低能儿的母亲只能通过残杀另一个弱势人物拾荒老头,最后还要依靠一个更弱势的无亲无故的低能儿才能还儿子的“清白”,太可怕了,太冰冷了。而这个社会中所谓的精英们在哪里呢?警察胡乱定证判案,律师搂着小姐说法律,买药的光鲜太太既要命又要立牌坊,正义只能用暴力来体现,友情也只能依靠金钱来维系,所以说,他们,也就象冰冷的镜头,冰冷地注视着这些不公与不幸罢了。

 2 ) 《母亲》:现实主义黑色电影力作

最近连续看了两部韩国电影,当属2009年韩影两大佳片——《蝙蝠》和《母亲》。朴赞郁和奉俊昊皆是本人最喜欢的两位韩国导演,这两位导演代表了韩国电影两种极致——朴赞郁代表了极致的风格和形式主义,奉俊昊则代表了极致的现实主义。两位导演今年的这两部电影,前者的《蝙蝠》在韩国国内饱受抨击和质疑,在欧美则获奖备受青睐,后者的《母亲》则在韩国国内受到好评并且备受亚洲市场尤其是日本市场的青睐。这两位极富有个人风格特点的韩国导演,基本上代表了韩国电影目前的最高水平。不过,相比较朴赞郁的形式主义,个人还是更喜欢奉俊昊的现实主义。
 
 

 
    奉俊昊有言道要拍一部“凄美的犯罪电影”,有着《杀人回忆》这样一部经典犯罪电影(同时表现了大时代的变迁下小人物的情感生活和故事),又有着《怪物》这样一部集好莱坞大片式的故事套路和娱乐性,同时又讽刺韩国社会各权利阶层的作品(好莱坞的故事外壳,绝对韩国本土核心的主题)。奉俊昊的电影没有任何夸张的华丽的形式主义的包装,倒是充斥着更多更具现实意义的对主流社会权利阶层的抨击。最重要的是,奉俊昊相比较朴赞郁来说,是一个更会说故事的导演,不记得是哪位欧洲影评家说过,一部好的电影应该有一个好的故事,言下之意是说故事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电影的质量,而电影的本质就应该是表现真实的生活状态,从而通过影像化的语言形式说一个好的故事,而好的故事自然来源于饱满真实的人物。
 

 
    奉俊昊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个会说故事的导演, 关于表现母爱和母子关系的影视作品太多了,小到家庭矛盾大到挑战伦理道德的乱伦(比如,六六经典的小说改编电视剧《双面胶》,从母子关系看整个家庭诸如婆媳关系的故事,比如,表现母子乱伦关系的欧洲影片《母亲,爱情的限度》,还有表现极致变态母爱的恐怖电影《格蕾丝》)。在奉俊昊的故事里,这段母子关系则因为一桩离奇的命案而被立体多维的展现了出来,没有家庭矛盾也没有乱伦,是先有了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这一关系命题,继而在这个基础上又说了一个充满着悬疑色彩的谋杀案故事。奉俊昊太聪明了,他绝对不会只是纯粹简单地表现母子关系,而是用自己最擅长拍摄讲述的犯罪题材来包装母子关系。当外表软弱单薄的母亲,发现儿子被无缘无故地卷入了一场离奇的谋杀案中,强大的母爱本能唤醒了这位母亲灵魂内最为强大的保护机制,由此产生的故事和矛盾自然丰富了起来,牵涉到的阶层和现象也丰富了起来,在这样的基础上,一个好的故事一个好的视角,就能够挖掘出人物更多的可能性,人物由此显得饱满丰富立体。
 

 
    在《母亲》中,奉俊昊的导筒继续对准了最没有话语权的阶层,同时继续毫不留情地讽刺权利阶层。他的导筒因此也就成为了他表达话语权的途径,离奇的命案发生了,代表正义的警方的无能充分体现在为了迅速结案而草草的办案过程,一切按程序走就是了,大抵要给公众和媒体一个大概的交代。最后没有话语权甚至没有钱请得起律师的贫下阶层,自然成为命案的施害者同时也成为了被害者。故事中的儿子和母亲,代表了大部分的贫下阶层人群,他们无钱无能无权更无话语权。命案发生后,当权者自然没有给过他们任何应该有的帮助,至多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怜悯,甚至是迫害,虽然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知道了命案最后的真相,但是母亲和其儿子还是在奉俊昊的镜头下,成为了最无力只能自己反抗的阶层。让人同情,却又让人深思。抛开阶层的附属部分来看,人性才是这部电影让人深思的部分。
 

 
    母亲是整部电影中最为出彩的一个人物,金惠子完美的演技,诠释出了一位外表单薄软弱生计贫穷的母亲,内里却坚强固执为了爱子不惜做出非人之举的母亲。她的感情发展也成为影片的一个主要线索,从一开始面对相依为命智商接近弱智的独生子莫名其妙成为杀人嫌疑犯的现实时,她迷茫不知所措甚至通过一些在旁人看来不知所谓的“贿赂行为”去说服警方放了儿子,直到被逼的走投无路时,开始做一些铤而走险的事儿,她探查儿子的好友的房间,她用钱买得儿子好友的“帮助”,她孤身一人走在寻找命案“真凶”的道路上,她的情感就像一条抛物线,从一开始的直线陡然而升到至高点。因为对儿子的爱可以说是极致的毫无保留的爱,她几乎接近疯狂的边缘,直到最后她走到了真相面前,那股强大的母爱带来的保护机制爆发出了最惊人的力量,她拼尽全力丧失理智的破坏了最后的真相。母亲的感情发展和所作所为成为影片中,超过少女之死命案带来的震撼,令人扼腕却因为真实而感同身受。
 

 
    抛开母亲这个身份,她只是一个女人,我们大抵可以从故事猜想她的过去,因为一些缘由她不得不成为单身母亲。面对艰难的生活境地,她也曾经选择与儿子同归于尽,而这一行为也许就导致了儿子之后虽然成为了一个身体发育正常的成熟男人,但是智商却如孩童一般的弱智。奉俊昊让儿子成为记忆的主导者,他时不时记忆的重现,成为了母亲不愿意面对的一段往事的带领人。所以,奉俊昊故事下的这两个主要人物,这对母子的关系犹如其他普通母子一样是连根生的亲密关系,却又有着不一样的往事和情感阴霾。而一宗涉及儿子的离奇命案,点燃了两人关系矛盾产生和更多可能性展现的导火索。
 
    在这部影片中,没有纯粹的善与恶之分,也没有一个可以拯救这个可怜母亲的英雄式人物,所有人物都是典型的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只为了自己的利益。整部影片,有着让人窒息的绝望,也有着让人不忍目睹的对人性黑暗的真实揭露。整个观影过程让人心底觉得悲凉。直到影片故事结束,了解了全部的事件真相,内心的更是觉得悲伤。母亲面对的不仅是社会的丑恶,面对的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挣扎与邪恶的一面,故事结束了,生活却还在继续。
 
    奉俊昊的电影依然没有让我失望,依旧是赤裸地对现世各种等级的表现和抨击,依旧是节奏力度控制的完美的说故事的技巧,依旧是饱满有营养的人物,依旧是充盈着充实的感情,这就是奉俊昊的电影。
 

 3 ) 电影真的是以余味定输赢

       奉俊昊的电影看的不多。一部《杀人回忆》,一部《汉江怪物》,《母亲》是第三部。原以为是一部催人泪下但是情节恶俗的亲情电影,没想到带给我的震撼远超于此。从金惠子拿起扳手杀了乞丐,徒劳地擦拭满地的脏血之后,我开始真正喜欢上这个有风格的导演。并且决定为这部影片写下自己人生中的第一篇影评。
       看过讲亲情的片子不少,我也是每次看这种片子都会哭的跟个傻逼一样。唯独奉俊昊的《母亲》没有让我流出一颗眼泪。我想导演的本意也并非煽情,那种冷到骨子里的绝望紧紧地抓住了我的神经,甚至让我觉得嚎啕大哭一场并不能驱散这种冰冷,反而会让我觉得羞耻。就像面对一个极度悲伤的人,你无法拍着他的肩膀轻松地抛出一句:“不要紧,开心点。”我形容不好这种绝望,甚至不知道将这种感觉称呼为绝望是否恰当。只是觉得这部片子非常冷,让你恍惚觉得这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当所有的粉饰太平都烟消云散之后,你发现原来人生彻头彻尾竟是个“冷”字。
      影片的开场很是抓人。绝对可以进驻我的10佳开场。夕阳映照下的一片麦田,镜头慢慢拉近,一个看起来背负着巨大秘密的中年女人低着头缓缓走来,然后跳起了扭曲的舞蹈,此刻的音乐也配得很合适,浑然天成一般。不禁让我想起《杀人回忆》里也有一片金灿灿的麦田。似乎导演很喜欢麦田,可是站在这片麦田中的角色没有一个充满希望。宋康昊的一脸迷茫和不甘,金惠子的扭曲和痛苦。影片结尾也同样是一段舞蹈,一样是耀眼的阳光,扭动的身体,你看不清此刻母亲的表情,但是肯定感受到了她的挣扎和无奈。故事的发展很像是《杀人回忆》的补充版,一样是小镇发生了凶杀案,一样是误抓了一个傻子当替罪羊,只是元彬版的傻子要可爱多了。出乎意料的是,当真相慢慢浮出水面时,原来杀人犯真的就是元彬,而此时金惠子扮演的母亲也变成了失手杀人的凶手。金惠子饰演的母亲并不伟大,她只是做了所有母亲都会做的事情。我想要是我杀了人,我妈妈也一定会抡起扳手狠狠地砸向那个唯一知情的乞丐的头。让我动容的是金惠子去监狱探视那个代替元彬的傻瓜。当得知他没有双亲时,在整个事件发生后第一次痛哭。那是属于母亲的眼泪,没有当过父母的人是一定不能体会到那种心情的。我也愿意相信这一幕是最贴近影片名字的。
       
       最近在看讲解小津电影的书。小津说,电影是以余味定输赢。看得影片多了慢慢明白这句话的深意。有些电影看后一笑而过,并没有在心里留下什么瞬间。但是有些电影看过之后却能在心里留下痕迹,时不时便冒了出来,让你回想起当时的心情和天气。奉俊昊能做到。比如《杀人回忆》里,宋康昊最后坐在水沟旁的眼神,比如《汉江怪物》里父亲最后挥手告别的画面,再比如这部《母亲》里,金惠子片头的舞蹈和走在马路上失魂落魄的身影。
       的确,现在再反过来看当年的那些老片子,听时代的那些老歌,也一样会被击中,会感动会流泪。不管画面有多旧,歌词是否听得懂。有些东西总是共通的,比如母爱,比如善意,这是否就是人们常说的关于人性的东西。
      
       
        
       
      

 4 ) 遗忘了的自我,不需要谁的动情

片首以母亲独自在荒原中跳舞开始,这种用行为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世界的手法,和片尾交相辉映,映射了母亲压抑的自我和她内心的荒原。

整个故事的序幕是以母亲割草镜头拉开的,她的视线始终停留在街对面正在与狗嬉戏的Idiot儿子身上,会被割伤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在看见儿子被BENZ撞后,母亲立刻不顾一切的飞奔过去,在她的心里一直是把儿子放在第一位的。
“你在流血”,说这句话的时候她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手也同样的在流血,即使邻居大姐指出她也不以为意,她的心随着追凶寻仇而去的儿子也离开了,如果不是邻居大姐拦着,很有可能她是会冲过去的,她并不关心自己或者是别的什么,她在意的只是她的儿子,这里可以看出两点挺有意思的地方,一点就是母亲她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维系在儿子身上的,换句话说,她的自我意识很薄弱;另外一点,就是导演想要提示的,作为Idiot这个弱势群体,母亲早已习惯了她们母子的被不公平对待。

既然故事展开了,那么,就从一个个串联的事件上来看看我们的这位母亲吧。

【事件一】母亲在药局包扎伤手,但是心系儿子。行为上,她一边打电话寻人一边不停的朝外望寻,那种急切的想要去寻子的心情呼之欲出,对自己的手伤她是基本忽视了;言语上,她不耐烦的对包扎的医师说了一句,“又不是做手术”,她是想尽快结束了好去寻子的。

这个时候,儿子和一同追凶的龙套甲哥们追到了GOLF停车场,他想效仿龙套甲哥们,也踢坏BENZ的后视镜,但是未果,摔了,遭到了想当然的轻视。龙套甲哥们对他来说,是个极具影响力的存在,每个男孩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崇拜对象,而Idiot又是在单亲环境下长大的,作为感情替代,龙套甲哥们的形象就异常高大了,他是一个近似于父的角色,他的行为也影响到了Idiot的价值观,力量是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想被忽视,想被认同,那就唯有证明了。

Idiot无法忍受别人的轻视,所以当他捡GOLF球时龙套甲哥们用那种轻视的语调笑他“你和女人睡过?”,他心中就开始埋下了那期望的种子。

他回答道,“我有和女人睡过。”“谁?”“妈妈”
但这样的回答显然是不被认可的,他渴求被认同,向往能证明自我的那种力量,这点从后来他们在警局口供时也可以看出,不管是他对踢坏后视镜的顶缸,还是他因为对方的一句“弱智”就翻毛腔动手,他痛恨被轻视,痛恨那种不被认同的无归属感,但这却是从小到大这个社会对他所给的普遍待遇。


【事件二】儿子在街边随地小便,母亲端药过来,一边望着他“作业”一边端着药给他喝。镜头的焦点是地面上的漏尿,在表现手法上隐喻了弗洛伊德对尿的引申意义,母亲过分的关注,这个细节体现了她过分的保护欲,某方面来说,这就是一种爱的沉溺。
镜头最后母亲手捧儿子未喝完的药为他的随地小便善后,也隐喻了作为母亲,她是常常要替儿子善后的,这点从事件一最后也可以看出,母亲去警局领人的时候,一打的保佳士D每个警官她都招呼着发过去,这事她看来也是没少干的。
在Idiot儿子看来,进警局却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从他后来对PUB里头那小姐说的话可见一斑,“我刚从警局出来,对我尊重点。”他从不曾得到过谁的尊重,甚至是母亲也不曾,因为得不到所以向往。如果没有钱能让人尊重,那就通过力量的表现,通过畏惧也是可以得到尊重与认同的,他是这么认为的,周围的人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也是这样呈现在他面前的。弱势的他向往那种足以令人尊重的力量,畏惧好过轻视,强者才会令人畏惧。也正是因此,所以后来他才会对杀人一事作出那样的认罪供词,“我也可以变坏的。”他的意思其实是说,他也是可以变得让你们畏惧,让你们尊重的。

PUB的名字很有意思,叫“曼哈顿”,不知道是否借喻了SIN CITY纽约的那种社会价值观。
Idiot儿子在PUB里喝醉后对PUB老板娘的女儿表现出的好感,和他对PUB小姐的讨好表现一样,都是为了博得女孩的认同,龙套甲哥们给他内心埋下的那颗种子开始发芽了,他要证明他的存在感,但PUB老板娘的一句,“叫你母亲来结帐”又把他给否认了。
他拿出GOLF球来,在龙套甲哥们的影响下他于是也认为有钱人玩的东西那它一定也是值钱的,所以他想用它代替酒钱,可他又一次被否认了。
一再的被否认使得他对认同的那种渴望也益发强烈起来,所以他在归途中见到那个女孩的时候,出于这种强烈渴望的促使就跟了上去。
导演没有给女孩正面镜头,镜头给出的是她躲入的那条黑巷,黑巷也代表未知,诚如女孩对Idiot来说是种未知一样,在这里它的寓意从里头飞出来砸他的大石块可以看得出来,一切未知的往往也都是潜伏着危险的,想要去触碰,也许就有被伤害的可能。
镜头一转,渴望认同却被伤害的Idiot最后还是只能和妈妈睡,没有女孩,只有母亲,能给他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也唯有母亲了。



【事件三】母亲去探视被关押的儿子,她开口的第一句话也不是问儿子发生了什么,而是问他们是不是打了他哪里,问他有没有被伤到,她是深信儿子不会做出杀人的事情的,而且她对儿子的关心远胜于一切,这里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就是母亲教儿子用深呼吸配合手势来让思想平静,真正无法平静的其实是她,但她自我意识比较薄弱,一直以来她的存在感都是建立在对儿子的感情上的,她已经习惯了这种换位感受,她是不需要感情的,她所有的感情都是因感受到儿子的感受而来的。
作为弱势群体,再次遭受到了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母亲是焦急的,然而荒诞却是现实难以改变的基调,CSI现场重现的时候只有她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她的儿子在得意的向PUB老板娘的女儿挥手,他在这种注目感中找到了存在感,觉到了认同感;她的熟人PUB老板娘在忙着发小传单;所有的街坊邻居们怀着看好戏的心理都来围观了,一切都像是出闹剧,连背景配乐都用上了百老汇的小号,很有现实非理性的那种讽刺效果,很有意思。暴力真是无处不在,除了那些有形的暴力之外,还有更多无形的暴力深藏在社会历史结构的每一个角落,譬如这种集体冷暴力。
面对这种荒诞的生存处境以及他人即地狱式的不堪处境是需要一定承受能力的,母亲真的很坚强啊,连带儿子那份她都一并给坚强起来了,正是这种坚强赋予了她与众不同的高贵与美好,母性的光环在她的身上被放大了,作为观众,我被打动了,深深地啊T口T。




【事件四】为了澄清母亲去了受害女孩的灵堂,出场镜头先给出的是她的影子,不好意思,影子的意味太多了,我抓不太住,窃以为那是替代儿子的意味,她是作为儿子的影子而存在的。
这里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两个出场人物的对比,母亲和受害女孩的阿妈,那位阿妈太有反面对比效果了,她出场的第一幕是在用她孙女的遗容相框当镜子照整理发型来着,人活着的时候她都不在乎呢,何况现在死了,重要的是她这个活着的人过的好,那就可以了。阿妈的谢幕也很绝,她站在高岗上把米酒瓶子远远的冲着山谷扔了出去,喝完了嘛,完了的,当然就该扔掉。

母亲就不一样了,很多东西她是没法扔掉的,那一幕最后给她的镜头也是整理颜容,在被死者家属打了之后,她掏出随身的小镜子正容,还上了点唇膏,至少看起来有点血色不会太狼狈,她是不可以败态尽现就这样放弃的。
于是,母亲就找到了律师甲,带他一起去看了狱中的儿子。
律师甲哥们出场的时候导演就已经给出伏笔了,在餐厅里他斥责孩童“不许跑”,这一句话就说明了父权至上的他对那种孩童似的幼稚行为是十分厌烦与不满的,所以后来他在接了手机后借口有重要的事要处理而离去,他对找上门来的母亲的敷衍之举,这些也都是情理之中的了。
母亲和律师甲的那次探监虽然原本的目的没达到,但她的Idiot儿子在太阳穴按摩手法下居然想起来一件事,他想起来的倒不是他到底有没有杀人,而是踢碎了BENZ后视镜的那个人不是他,是龙套甲哥们,为什么想起来的会是这件事呢?因为对他来说,此事更为重要,重要在哪里?因为龙套甲哥们没来看他,他言明了,并且很不满,这种不满不单单是基于被忽视,还有一种依赖丧失的惧怕,他惧怕被自己所崇拜依赖的父系角色抛弃。

他想起来的这件事推动了故事情节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为母亲后来决定靠自己去调查奠定了基础,于是母亲就去了龙套甲哥们的家里。
这个场景里,导演多次通过母亲的眼球活动来映射她的心理活动,譬如进屋前她推开门之后,隔着门缝的一个眼珠子活动的镜头,就很有具有代表性,显露了母亲心里道德的挣扎。而后她在衣柜中的窥视,也通过眼球活动把母亲内心的尴尬等情绪表现的很到位,大妈的演技真是太赞了。

那次私闯民宅的调查有了结果,母亲冒雨赶去了警局上交她找到的证据,这里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导演给特写的那个塑料手套了,因为下雨的关系,母亲把一只手套用在保护这重要的证据上了,至于别的她并不在意,直到等待绝望之后,她才意识到要取下自己手上一直戴着的那另外一只塑料手套,是该取下来了,因为已经没用了。

离开警局时外面开始下暴雨了,大雨滂沱中,茫然的母亲从回收废品大叔拉的车子上抽了一把二手破伞,然后她追过去给了大叔钱,大叔比较有良知,两张分里头只抽走了一张,这种良知也为后来他坚持一定要报警打下了基础,注意,大叔他不是个普通的龙套大叔,在后来他的戏份通过受害女孩的手机被加量了。
至于那把伞,它虽然又破又二手,但花钱抽它也是有喻义的,除了把隐藏人物废品大叔推出来之外,它还有一个关键作用,它是为了表现母亲的道德感和价值观而存在的,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社会侧写,没什么不要钱的,就算是一把又破又二手的伞。


关于社会侧写,紧接着导演就开始用KTV中律师甲哥们的闹剧来表现它的荒诞性了,那哥们想要劝服母亲接受儿子在医院中关4年的结果息事宁人,结合他及时行乐的态度,他那话的意思就很明白了,别给他找麻烦了。
PARTY还没开始律师甲的几个精英哥们就都Hi高了,没人有空理会母亲,无处诉说又苦无法门之下,母亲只好借酒消愁了。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闪回镜头,是儿时的Idiot,作为第一视觉的观众,于是就和母亲一起见到了出现在镜头面前的他拿着保佳士D的样子,多意识流的闪回啊,在母亲的内心深处,她的儿子始终就是这个样子的,她是这样认为的。
然而此后,当她觉察到家中的动静,推开门察看的时候,恍惚中,她似乎是见到了长大后的儿子正坐在PC前的身影,错觉也是隐喻,她长大的儿子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变成了跟她看错了的那个龙套甲哥们一样的人了。

龙套甲哥们是什么样的人?导演很快就让我们见识到了,因为母亲私闯了他的民宅还用GOLF杆告密到警局那里,他决定让母亲出点赔偿费,母亲一时半会拿不出来也没关系,可以打卡到帐的,他不急的。有意思的是,这样,这两人还能从头到尾的都是家常话,社会侧写出来了,确实,能够用钱来解决的都不算什么事,钱这个道具在片中被运用的挺多的,母亲追凶找线索基本上靠的都是它给开的路,没办法,谁叫女子也是弱势群体呢。
这一幕龙套甲哥们的镜头感很强,他有个很重要的正面镜头,在谈妥了赔偿事宜之后,出于道义这哥们就提出了对于本案的他的一些观点,用注视摄影机的方式让观众跟随母亲的视角也出戏了一回。
“为何要把尸体像晒衣服一样的挂在屋顶呢?是为了引人注目,为了炫耀,让大家都能看到。”
这个观点,他其实是在告诉观众,紧随其后的他的那句台词也很出彩,“不要相信任何人,也不相信我,你要自己去找到真相。”这是他对母亲说的,也是对各位观众说的。
这里我是否可以理解为M.Hanker在《FUNY GAMES》中运用的那种戏剧化表现效果的借喻手法,潜台词就是“这全是为了观众啊!”
跟那些频繁出现的闪回镜头一样,这手法还真是有一种奇特的美感效果啊!
龙套甲哥们为了观众着想的一番演说,让剧情开始有了突破性进展,母亲着手调查了,那么有感染力,看来这哥们还真不是个普通的龙套,尽管给他的代号是“龙套甲哥们”,但我认为他其实是一个有影响力的父系角色,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存在很具有社会代表性。



【事件五】因为被人唤做“弱智”,儿子在狱中打架了,母亲来探监时,他忽然说道,“我想起来了,很重要的事情,5岁的时候,你曾经想要杀死我。”他想起来的这件对他来说很重要的事,让母亲在听到后当场就尖叫了,她坚持要进去给儿子扎大腿上那个能消除记忆的穴位,只有她知道的穴位,这件很重要的事她不要儿子记得,只要她记得就可以了,她不明白5岁的孩子如何能记得这些,这里有个对前面母亲记忆闪回的呼应,那个闪回出来的拿着保佳士D的儿时Idiot,就是他5岁时的样子,发生了那样重要的事情,自然是会在母亲的记忆中留下难以磨灭的烙印,当时的他的样子和当时的那种绝望的情绪,仿佛又一次在母亲的心里面涌现出来了,所以是要用闪回手法来体现一下这种感情上的反刍的,唉,母亲反刍的都吐了,开玩笑的,那是酒后反应。

在母亲歇斯底里尖叫的时候,儿子倒是很平静的望了一眼四周,说道:“多尴尬,那么多人在看”他的存在价值还真是建立在别人的认同中的,很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种调调啊,他的那篇名著叫什么来着的,扣题了。
一般来说,人的价值认同会制约和引导人内在情感的生成,另一方面,人的情感同样会强化人的价值意向。

这幕收尾的时的一段对话挺精彩的,儿子说,“你给了我一个装着农药的酒瓶,你想要杀死我。”
母亲:“因为当时我很绝望,我想要我们俩一起死。”
儿子:“但是你让我先喝,不是么?”
母亲:“你应该先喝,这样我才能跟着你啊,我当时是那么绝望,你和我是一体的,我们应该拥有彼此。”
因为爱所以不能比他先死,在母亲看来这是想当然的,儿子就是她的一切,但在儿子看来,他却是深觉失望的,原来连母亲都不曾认同过他,连母亲她也曾想要否定他的存在。这对他来说确实是很重要的事情,他会想起这段儿时的回忆可能也是一种反义,内心深处他是不是觉得“如果当时你就杀死了我,那该多好啊!”,不知道,我瞎猜的,这种猜想的依据是母亲后来对邻居大婶说的那句些话,她说要不是当年那劣质农药不靠谱,那现在她和儿子就已经在天堂里快乐的玩耍了,福克纳大爷在《As I Lay Dying》中有一句话说的很正典,那就是:“他们在苦熬!”现实的荒谬连农药都不靠谱了,没办法,既然死不了逃不脱,那就只好苦熬了。




【事件六】母亲去废品大叔那里寻找线索调查真相,在大叔闪回的记忆片段中有个镜头很有意思,Idiot用石头砸死了那个女孩后,他反反复复的掏出手机又犹豫着放回了兜里,一直以来对母亲的依赖使得他在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call妈妈(这点也是有例证伏笔的,在狱中当他想起那天晚上的记忆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大叫“妈妈”)不过最终他还是放弃了,很简单,他要证明自己,他迫切的想证明他不需要靠妈妈,他是有能力自己为自己负责的。就像龙套甲哥们分析的那样,他把尸体像晒衣服一样的拖到了屋顶,诚然,他会那样做确实是为了炫耀与引人注目,只不过这完全是由于他潜意识中对公众认同感的渴求所造成的,他多希望自己证明的结果能让大家看到啊,这种愿望如此的强烈,以至于他下意识的就这样去做了,那么他在现场留下的那个有他签名的GOLF球的意义也就很清楚了,这球其实还有一层意义,他在PUB曾试图用球来付帐,因为他觉得这东西挺值钱的,另一方面,就社会的价值观来说,他也是认为所有不好的事情都得要补偿的,金钱上的补偿,这点不管是从他承认踢碎BENZ后视镜一事,还是片中一些别处提及的事都可见一斑。
那个女孩的死亡看起来像是一起偶然事件,但偶然也是另一种必然的结果,这里面有二重原因在,一方面是由于那种渴望别人的认同而产生的对力量的崇拜,另一方面就是他所具有的孩童般的效仿的天性,他效仿龙套甲哥们也同样的效仿那个女孩用石头回砸过去了,积蓄以久的缺乏认同的不满与归属感缺失的那种忿懑,让他力比多失调了,套句老弗的话来说就是:“由于太多不能满足的欲望,太多失望的痛苦,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了盲目的、黑暗的、无意识的、本能的冲动,这种本能使人永远生活在冲动和压抑之中”。Idiot哥们他也人,他也是有本能欲望需要发泄与满足的,在真实生活中受到压抑的欲望,总要发泄满足一下的吧,暴力也是一种途径,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也是必然的。他不过是“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或者说,他用一种新的方法重新安排他那个世界的事物,来使自己得到满足”。

母亲在听到事实真相后就崩坏了,她杀了想要报警检举揭发的废品大叔,她的尖叫伴随着儿子意识到自己杀了人时的那种恐惧心态与不知所措的镜头闪回。虽然Idiot的他只是遵从本能,道德感并不强,但他也是会害怕会恐惧的,这个镜头总归是要给他的,导演给了,用母亲恐惧时的尖叫伴奏给的闪回,很赞啊,情感共振啊。

母亲的尖叫是在看到地上涌出的血之后,这个时候她才意识到了这是件无比污秽的事情,有意思的是召唤回她的是那些血,并非是人,她的反应几乎是下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开启的情况下,她下意识的想要清除那些污秽,想要抹去那种污秽感,洗衣服的动作几乎是主妇型母亲她的本能反应。

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去面对那份爱与凄苦的含义,因为有太多太多的污秽了。上帝啊,生活就是地狱!
母亲用一把火燃尽了一切,在印度的火诫中,火是欲火,也是人类自我拯救的炼火,火是洗礼,它将会带走一切,包括那些污秽的。然而即便如此,却仍无法抹去母亲双手已沾带上的那种污秽感,当她离开之后,镜头就和影片开始叠印了,母亲她在屋前的那片荒原中独舞,也在她内心的荒原中独舞。

孩子们问她,你要什么,西尔比?
她回答道,我要死。
这是死者的葬礼。荒原上,将那些璀璨的星星的光辉拾掇起来,串成的珍珠的名字就叫做悲剧。这是一个自我封闭的荒原,也只有这样的荒原才有这样的葬礼。


最后,镜头又转换到了母亲割草的一幕,警长叔叔又来了,这次他不是来带走她儿子了,他带来一个消息,他们要放了她儿子了,凶手已经抓到了,就是他们一直怀疑的那个JP小子,因为那小子的衣服上有死者的血,不过这些其实都不是关键,他们会抓他,原因很简单,在母亲坚持去见了那JP小子之后她就明白了,这个先天愚型的孩子作为弱势群体被放弃牺牲了,他跟自己的儿子一样,从来就不曾被公平的对待过,然而更可悲的是,这样的他还是举目无亲的,他没有母亲,太凄凉了,他居然没有母亲?那他完了。

哲学三大命题里头说那什么“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不过就算现实再如何荒诞,总会有一个戈多能让饱受折磨的人有所期待的吧,可这个孩子却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他只是荒诞冷酷世界中的一个孤独痛苦的人,他的不幸基本上已经算是接近一种可怕的程度了。

母亲听到后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恸,她失声痛哭了起来。在他身上她看见了自己儿子的影子,她为他悲恸,更为一直以来她和儿子所遭受的同样的不公平待遇而哀痛,多年以来,她早已明白了,每个人都是刽子手,在生活这出荒诞戏中凌迟着她们母子。然而这一次,她竟也成了和他们一样的刽子手,这是她无法认同的自我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而这,或许才是真正让她觉到伤心的吧。

所以后来儿子出狱时母亲没有去接他,这对事无巨细都以儿子为重的她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但曾经的她早已在那片荒原中死去了,不去接他是因为她不知该如何面对。即便是儿子回来后,她也做不到一如既往的如常凝视他了,她觉得无法面对。
也许,她无法面对只是她自己。也正是因此,在后来当儿子把她遗落在犯罪现场的针灸盒交还给她的时候,她才会那样的惶然而逃,她所不能面对的竟然被儿子就这样赤裸裸的放在了面前,这让她情何以堪,于是,最终她决定了给自己大腿上那个有遗忘功效的穴位施针,很多事情,既然无能为力,那就选择遗忘吧!
老奉信不信道,我不知道,不过道家有句话很正典,“忘乎天,忘乎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谓入乎天。”对母亲来说也很正典啊!

片中最后给母亲的几个镜头,她那种漠然的表情实在太赞了,大妈的演技好到让我飙泪啊。
就是那种漠然,BINGO!不动情才是对无能为力的绝望感的最高演绎。
遗忘了的自我,不需要谁的动情。

 5 ) 人这一生的时光又苦又长

我这一生的时光又苦又长——《圣经·创世纪》


自由开放对于文化繁荣的重要性是可以从韩国电影的崛起历史上得以管窥:伴随着八十年代末的政治解冻,韩国电影人在短短二十年间完成了一次电影史上值得书就的赶超和跨越,磨剑二十寒暑而使得今日之韩国电影成为亚洲电影的一个重镇,也越来越引起国际电影界的关注。

韩国电影《母亲》则代表了一个典型的亚洲电影人在剧本的诡异和人物心理刻画上走出的深度。这部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读起来丝毫并不轻松的故事:十六七岁泰宇是一个有些弱智的少年,与自私而有些痞气小混混青阳为友而浑浑噩噩度日,与单亲母亲相依为命,却常常因为遭受危险而引起母亲的焦虑和恐惧。寒门常遭祸胎,一次泰宇因在醉酒后跟踪高中少女而陷入一场谋杀案中——他所跟踪的女孩在第二日清晨被发现曝尸房顶。虽然母亲和泰宇坚信自己没有杀人,但泰宇终于因为在现场留下的物件而深陷囹圄。电影的一个小高潮也在此来临。而在孤苦无依的情况下,泰宇的母亲开始了艰苦疲惫的洗冤之路,她潜身儿子的损友青阳家暗访、到警察局声泪控诉、哀请昂贵的大律师,最后看起来终于是皇天不负苦心人,剧情暗示了一个流浪汉很有可能是真正杀害女孩的凶手。就在观众等待泰宇母亲走访流浪汉而真相大白时,剧情却急转直下,流浪汉的坦诚回忆揭示了一直被包括泰宇母亲在内的案情认识者都一直忽略的一个可能性,即稍许痴呆的泰宇确实因为暴怒和无法自控而在不清醒的情况下杀害了少女,也就是说泰宇才是真正的凶手。而在此情况之下,长期坚持自己信念的泰宇母亲终于情绪失控,而走向了一条杀人灭证的道路。而案件此时也发生诡异的变化,一位当地的日本籍精神病少年因为身上有死者的血迹而被拘捕和定罪,泰宇也因此被“洗冤”,安全回到家中。

如果关于电影的本质是一个梦境的假设是正确的话,电影《母亲》在这个维度上的尝试是非常成功的:通过看似平淡无奇略显压抑却在处处暗藏机锋诡奇的剧本,导演将入了镜的观众引入一个布满隐喻的梦境中。在这个世界中,以泰宇和泰宇母亲为代表的“人”,成为了最主要关涉的对象。许多地方的洞见是如此深刻,以至于这部电影的一些镜头甚至具有了寓言的性质。从文本学角度来看,电影当然也是文本的重要代表,并且创作出来之后,就具有了独立于创作者的生命力。笔者将截取四个镜头,剥蚀此电影的几个方面深刻之所在:

镜头一:母子二人立于高墙之下
你能从一滴水中看出一个女人一生的的历史,因为每个女人身后都站立着一部历史。《母亲》的这样一个电影名称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这是一部描述母子情深和颂赞母亲伟大的电影。无论如何,这的确是本电影非常重要的主题之一。

一个含辛茹苦的单亲母亲,一个不成器的弱智孩子,再外加上贫贱无助的生活,使得电影中泰宇母亲生活的一针一线在最寻常的举手投足之间,都折射出莫名的悲哀来:这位母亲我们不曾知道她的姓名,只知道她的儿子有着一个普通的韩国名字“尹泰宇”。生活中的泰宇母亲以私卖一些草药和替邻里扎针治病为生,吃穿用度之拮据,早毫无保留地体现在日常的柴米油盐和她干瘦的身躯上。母子两人蜷缩在一个小小的作坊家中。然而儿子泰宇却从来不是早当家的穷人孩子,智力的残缺使得他玩混度日,并很容易在被别人叫做“弱智”的时候勃然大怒起来。泰宇唯一的朋友青阳是一个自私而富有心机的小混混,在一次泰宇不幸遭遇的小车祸之后,他率领泰宇找奔驰车主报仇,也不曾忘了把踢坏奔驰车后视镜的责任嫁祸到泰宇身上。

电影开头的一个镜头成为了母子俩生活的一个巨大折射:泰宇在路边厮混被奔驰车擦着而倒在了地上,其实却并没有受伤。而在马路对面一边做工一边望着泰宇的母亲却因为心中大骇而被手中的小铡刀砍伤。当母亲狂奔到泰宇身边的时候,她误以为手中自己的血是泰宇车祸所致,心中悲苦哭出了声来,竟不曾知道这手中的血是自己的血。可是日后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泰宇母亲的含辛茹苦而能变得平淡下去,泰宇殴打车主而必须赔偿的风波才刚刚停止,就因为酗酒厮混而卷入了一场不明不白的谋杀案中。一位单亲无助的母亲,就因此走上了一条与整个社会的冷漠偏见对抗的道路。

十指连心,怎能不痛?因此看到泰宇被车擦伤的那一幕,我有过很多的想法。在那一刻,母亲从自己小小的作坊中狂奔而出,鲜血不顾。这世界上哪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不是泰宇,世界上哪一个因为因为关切而惊慌的母亲不是泰宇的母亲呢?或者说,世界上哪一个因为身处险境而让母亲担惊受怕的儿子不是我自己,世界上哪一个愿意为自己的儿子一跃而起飞奔而出的母亲,不是我自己的母亲呢?

世上的每一位儿女看着这部电影的时候,也许都应该看到自己曾经生活在许多相似的镜头中:在这部电影中,泰宇的母亲因为生活的重压和让自己多惊多虑的儿子而素颜朝天,少露笑颜,面部的表情总是处于一种拘谨和惊蹙之中。偶尔流露的一颦一笑,也因为嘴角的皱纹而显得有悲凉的味道。然而只有某些时刻,就是她给泰宇喂药的时候,就是她和泰宇一起吃饭的时候,此时的她看着自己的儿子,眼神中不再有着让观者流泪的惨淡和恐惧,而是变得温暖而响亮。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一个自己所生所养的儿子——即使这个儿子有着先天的弱智和后天的种种不成器——成为了她所有快乐和欢愉的来源。

谋杀案风波横空出世之前的最后一个明亮镜头,是一片高墙之下,泰宇的母亲给匆匆忙忙要出去玩的泰宇端来一碗药。那一刻的镜头充满深意,泰宇在墙边小便,并一边喝着母亲端来的药,导演随后将镜头后拉,高墙逐渐扩大,母亲两人在墙下的构图显得压抑而渺小。那一刻,泰宇继续一个不懂事儿子的无知无畏,然而他的母亲,分明是在轻轻地笑。

而那轻轻的笑中,孕育着一切救赎的终极力量:爱。除了它,谁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因此,我敢这样说:如果你曾经关注任何一个因泰宇母亲的辛劳和悲苦而变得并不那么明媚的镜头,我相信你懂得人间这最可贵的感情;如果你曾经因试图保留这种感情而留意泰宇母亲的每一个笑容和蹙眉,我相信你也会一样爱自己的母亲,我相信你也有着一颗和本片导演一样细腻的心。

镜头二:暴雨之中,母亲在独自行走

如果泰宇并没有卷入一场凶残的谋杀案中,虽然担惊受怕,虽然活得艰苦,泰宇母亲和自己儿子的生活也许就这样继续下去了。因此当泰宇醉酒的第二天早上一个叫文慧中的女孩的尸体被曝尸房顶的时候,整部电影在迷雾中迎来了一个高潮:泰宇因为在犯罪现场被发现了刻有自己姓名的高尔夫球而锒铛入狱,并在简单的询问中因为自己弱智的回答而被确定了为谋杀犯。

而电影在泰宇醉酒当晚的镜头给了包括母亲和电影观众在内的人这样的暗示:泰宇生性懵懂,虽然确实因为醉酒后春意萌动而跟踪过文慧中,却因为没有得逞而离开了现场,他也曾目睹巨石从黑暗中被抛出,却和这件凶杀案没有丝毫直接的关系。观众在这样的认知下,将随着泰宇的母亲而纠结:这位坚信自己的儿子弱智而善良、卷入此案肯定是被警方诬陷的母亲,将走上一条艰辛的洗冤道路。

泰宇的母亲所独自对抗的,是包括混乱草率的侦缉、司法制度在内的整个污浊社会,每一个关注此片的人都曾经目睹这位瘦弱的母亲在自己的道路上走出了多么远:泰宇所在的社区是一个熟人社会,负责侦缉此案的警察们甚至是泰宇母亲看着长大的,然而却凭借现场发现的一个高尔夫球而可笑地定了罪——因为这个高尔夫球上,刻有尹泰宇的名字。在询问犯人的过程中,警方并没有做到丝毫的权利告知,也没有律师到场,而因为弱智的泰宇对警方提问的弱智回答而被警方在短短几分钟之内被定罪了。而在定罪之前,泰宇甚至受到了变相的体罚和虐待。一个制度如此混乱,无视一位母亲的声嘶力竭,而草菅人命是如此容易。

对泰宇母亲而言,压力不仅仅在此。她为了寻求文慧中家人的理解而到了女孩的葬礼上,却遭遇了谩骂和毒打。更吊诡和反讽的不仅仅在此,在受害女孩的葬礼上,电影镜头聚焦在那些女孩家人的毫无愁容的脸上。文慧中的祖母依然酗酒,远道而来的亲戚们谈论和自己有关的生活,叼着烟头,并丝毫没有和一身缟素匹配的惨淡。在这样的社区中,泰宇母亲面对着所有人都认为自己的儿子一定是凶手的偏见,开始了疲惫而布满荆棘的道路。

在泰宇母亲试图洗冤的过程中,并不是没有过转机:她一开始认为儿子的损友青阳是凶手,并且在潜入青阳家中后,惊喜地发现了沾有“血迹”的高尔夫球棍,并满怀希望地拿到警察局化验。那一刻,走在雨中的她如此轻松,以为可以用这支球棍换得自己儿子的清白,虽然之后不久,那“血迹”就被证明是口红;在此之后,无助的她找到了一位昂贵的律师,却发现这位以“吃自助餐一定要站着吃”为信条的自私律师关心钱要胜过关心自己儿子的清白。当律师提出以承认泰宇是精神智障来减低罪刑的时候,她在喝完一杯酒之后,决然地拒绝了。

泰宇母亲之所以决然拒绝,可能是一方面坚持自己儿子彻底的无辜,彻底的无辜当然是不需要减刑的;另一方面,可能是不能忍受自己儿子在“制度”(institution)上被确立为一个弱智。这就是一个瘦弱的女人在精神上的强健,当一次次尝试都失败之后,泰宇的母亲在回家的路途上,遭遇暴雨倾盆。那一刻,所有的雨水都打在了一个女人多灾多难的肩膀上。

就是她一身雨水回到家中之后,在青阳以收费为代价的帮助下,案情开始发生转机。她深入到受害女孩的生活中,发现了许多被警方草率忽略的情节:受害的女孩家境同样悲苦,和自己的祖母相依为命。为了改善生活而在高中同学中变相卖淫,人称“米糕公主”。一些曾经染指文慧中的男生在受到青阳殴打之后暗示真正的谋杀案凶手很可能是那些和文慧中发生过关系的男生中的一个。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些所有男人的照片,被文慧中毫无疏漏地保留在自己的手机中。

案情的发展当然开始变得愈发曲折,当泰宇的母亲费劲机心终于拿到了文慧中的手机,泰宇的回忆暗示他曾经在现场看到一个相貌丑陋的中年人。而巧合的是,那位中年人的照片确实也在女孩的手机中。

案情似乎在此时就要全部真相大白了,泰宇母亲在此时鼓起勇气,到中年人——中年人原来是一位捡破烂为生的流浪汉——家中刺探真相。就在观众以为故事要圆满结束的时候,之后的交谈却让一切在瞬间急转直下:流浪汉对当晚时候的回忆证明了泰宇确实是真正的凶手,确实在酒醉中杀死了女孩。而此时的泰宇母亲终于因为不能接受事实而突然精神崩溃,并在崩溃中以利器杀死了流浪汉。就在万念俱灰的情势中,警察局却给她带来了绝好的消息:警方在当地同样智障的一个日本流浪青年身上发现了和文慧中血型相符的血迹,并因此将其定罪。泰宇至此无罪释放。

在这部电影中,泰宇母亲一路走来中路旁的风景成为了整个社会病态的一个镜像:

草率定罪办事散漫的侦缉机关,从来不曾顾及案件涉及的一个个家庭的悲欢。这样一个草率的制度系统起先单单凭借一个高尔夫球就将泰宇定罪,不曾顾及泰宇母亲的呐喊和哭诉。而更加吊诡的是,就在泰宇的母亲认识到案情的真正事实后陷入深渊,这个侦缉和司法的系统凭借同样的方式将罪名加给了同样患有精神病的日本籍青年身上。在泰宇母亲与这个制度系统对抗的过程中,整个系统的虚弱、草率与混乱被暴露的一览无余,发现真实是不予考虑的,保障案件当事人的权利是不予考虑的,相关者的哭诉呼号是要置之不理的。整部电影的高潮以警察局草率地把手铐拷到泰宇手上开始,以警方同样草率地将手铐从泰宇手上移开拷到另一个人身上结束。一个小小的警察局来隐射整个侦缉系统乃至人类的一切政治系统,导演的讽喻力量,让人敬佩。

衣着光鲜的宇峰大律师是泰宇母亲请的第一个律师,也是唯一一个。这位律师拥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极其繁忙,并且在许多地方显得见多识广——他的 “吃自助餐时候一定要站着吃”的信条将一个律师唯利是图的生活哲学勾勒完毕。这位律师初见泰宇的时候表情调侃,似乎觉得眼前的这对母子很有意思。而他的最后一次出场是在灯红酒绿的KTV中,身边都是当地的司法精英们。这些司法精英们将小姐们左拥右抱,漫不经心地指出本案的唯一一个法律拯救途径就是将泰宇鉴定为精神病患者以求减刑。正如前面所说过的,泰宇母亲在喝完一整杯红酒之后静静离开,她的离开指出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在一个法律精英们唯利是图毫无善良价值观的法律世界里,精英们对拯救之道离真正的救赎之道从来就是越来越远,“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难”。

世界如此广大,寻常巷陌里面的升斗小民,才是整个人类社会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在泰宇母亲寻寻觅觅的过程中,我们从一些最不起眼的细节中看到了导演试图为我们构筑的世界:泰宇的唯一“好朋友”青阳在被泰宇母亲“诬陷”后潜入泰宇家中,对满身雨水夹杂疲惫的泰宇母亲进行敲诈勒索,将其仅有的钱财抢走,并用之买了一辆私家车;文慧中的同学们在谈起这位不幸惨死的“米糕公主”时毫无悲悯之情,反而以之为乐甚至对其香艳之事垂涎三尺;而或许更为典型的,是文慧中的手机里面那些相貌猥琐的男孩男人们,真正成为了对当地市民的道德生活一个绝好的隐喻:在这个世界中,男人们靠一些小米而和贫穷的文慧中发生关系,并将自己的不堪留到了文慧中的手机照片中;文慧中的亲戚们包括她的祖母,对女孩的惨死毫无伤感,在祖母的眼中,自己的孙女早已经单单是靠出卖性为自己换取粮食的工具而已了。

就是在这样的世界中,泰宇母亲一步步行走着,换一个中国化的说法的话,“为自己的儿子讨一个说法”。一路上她看到了草菅人命却不以为意的侦缉机关,看到了满身铜臭味的法律精英们,看到了勒索自己的“泰宇的好朋友”——这位“好朋友”相貌英俊,看到了文慧中的家人们冷漠的眼神,也看到了文慧中手机中赤身裸体的男人们……

一路上,泰宇母亲看到了很多的风景。就像在球杆上面的“血迹”被证明了是口红之后她走入大雨倾盆中一样,一路上,她都是在独自一人在天地肃穆的大雨中行走。她只是一个寻常的母亲,胸中不藏甲兵,也从未曾试图和我们上面所说的任何一种丑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抗。然而事实既成,这些路旁的风景组成了一条并不光荣的荆棘路,泰宇的母亲走了进去,满身伤痕的她用自己带着泥水的脚印白描了这一切,也最终解构了这一切。

镜头三:泰宇麻木的笑容

本电影如果仅仅是体现了笔者以上所昭示的一切,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它的思想性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然而导演的许多地方给了我们许多的暗示——我们无法揣度这种暗示到底是有意还是无心,因为电影本身拥有了独立的生命力——这些暗示促使我们去思考这部电影在漫长的剧本之后可能存在的终极关怀。这些终极的思考经过我们一些可能显得一厢情愿的剥蚀,开始显得深邃甚至可怕。电影中也许大量存在着隐喻——这里用也许,是因为无法揣度这种隐喻运用背后的目的是否存在,这些隐喻白描了人类社会的许多侧面。

在电影中,支撑着母亲走下去的可以说是一种信念——即自己的儿子从来就不是杀人凶手,但或许更可以说是一种爱,一种母亲对自己儿子一以贯之的爱。然而在导演故意安排的细节中,这种爱开始变得脆弱而富有悖论,故事安排了一个如此吊诡的情节:在监狱的看望中,母亲努力让泰宇回忆案发当晚到底发生了什么。而泰宇在一次殴打后自称“自己什么都回忆起来了”,可是他回忆起来的场景居然是:“妈妈,你曾经试图杀死我,在我五岁的时候。”母亲此时大惊大骇起来,试图给泰宇扎针来安慰他:在这部电影中,泰宇的母亲一直说人的大腿有一个穴位,扎进去可以让人舒服,忘记了一切的痛苦。

如果笔者没有妄言的话,本部电影中弱智的儿子泰宇其实是人类的一个隐喻,至少隐喻了人类的一个侧面:一个弱智的少年可以记得五岁时候的往事,那一年,自己的母亲因为生活的绝望而试图杀死他而后自杀。泰宇不能记得自己母亲对自己的爱,不能够记得母亲对自己无数次的叮嘱,却可以记得这一次母亲对自己的伤害,并且冷冷地告诉母亲“你以后不要来了”。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少年,每当别人说自己弱智时辄立刻大怒,并因为这个原因在醉酒后无法控制自己,杀死了斥骂自己跟踪的文慧中女孩。

泰宇的自私、健忘爱与善记恨更连同他的弱智,共同构成了导演对人类天生的畸形人格的一个讽喻:这个地球上面的许多人不曾记得别人施与自己的爱,甚至自己母亲施与自己的爱; 不曾记得生命给自己的可能性及这背后富有的无限美感,不曾丝毫怀有感恩之心,却记得任何人跟自己的仇怨,并且深深铭记在心,睚眦必报。在这部电影中,泰宇作为无知的人类或者说人类的无知的一个代表,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同胞。并且更为吊诡的是,在杀害女孩之后,因为这一场酒醒将一切忘得干干净净,仿佛一切真地没有曾发生过。

电影的观众中,也许会有许多人对泰宇的弱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然而,电影的观众们,你们把视野从电影中转到我们身边的社会,那些因为睚眦之恨动之刀枪的人,不是比泰宇更无知吗?那些自持聪明而伤害别人的人,其实不是比泰宇更加“弱智”吗?那些对过往的灾难置之不理,丝毫没有历史感情的人,难道不就是在一场酒醒之后把一切忘得一干二净的泰宇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每一位自己的母亲面前,我们都是泰宇这样不懂事的儿子;在整个人类社会面前,如果我们曾经因为自己的无知而对他者进行过伤害,我们的无知与泰宇相比,或许比其智力上面的残障更加不堪。

在整部电影中,泰宇一直在“吃药”,因为他一直在病态之中。然而比弱智更病态的是人性,泰宇的无知、自私、暴虐和更可怕的——这一切背后的无意识,都在镜头的一次次转移中隐喻地如此深刻,深刻到无法面对这样的语词:在《圣经·加拉太书》中,救世主这样告诉世人,“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腐败、嫉妒、凶杀、醉酒等类,我从来告诉你们,现在又告诉你们,行这样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国。”在一种终极的智慧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无知的泰宇。圣经是写给我们每一个人的。

镜头四:草原上的独舞与客车上的群体狂欢

人一生的时光,在这部电影中,开始变得又苦又长。

电影一开始的镜头是很让人难以理解的:在一片广袤的草地上,泰宇的母亲远远走来,并在四顾无人之后开始了一段并不曼妙的独舞。平时拘谨甚至略带恐惧的面部表情在独舞时显出莫名的诡异,而这难以捉摸的表情在单色调的广袤草原背景映照之下伴随着僵硬的舞蹈语言,让整部电影具有了一个令观者无法轻松的开头。

而如果最后流浪汉的回忆叙述没有出现,这部电影也许会拥有一个令许多观众睡个好觉的结局:流浪汉是杀死女孩的真正凶手,泰宇被无罪释放。然而导演的高明就在于此,在破草棚中居住的流浪汉并不有着一个观众预期的丑陋灵魂。而他的回忆昭示了一个让观众和泰宇的母亲一样五雷轰顶的结论,即泰宇居然是真正的凶手。在此事实的揭露之下,泰宇的母亲终于精神崩溃,杀人灭证。

泰宇母亲在杀人时候的暴虐、杀死人之后的恐惧和大哭以及她一路走来时表现出来的善良和正直——这位贫穷的母亲甚至并不愿意从流浪汉三轮车偷一把遮雨的破伞,即使这三轮车的主人并不知道——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讽刺,一位善良的母亲,为什么可以基于母爱而杀死一个活着的生命呢?如果杀戮的行为是可以接受的话,母爱这种最强大的力量到底是让人类更加善良,还是更加盲目了呢?如果母爱是一位母亲唯一所拥有的力量,如果母爱是一位母亲生活全部意义的来源,那么,人却又为什么走上杀死别人儿子的道路的呢?这世界上的哪一个男人,没有自己的母亲呢?

这一切都深深困扰着这位母爱的拥有者,当然,也许她所想的并没有这么深刻,也许她只是被杀人的负罪感折磨罢了。这种折磨是如此之深以至于电影的最后警方来告诉她泰宇无罪的喜讯的时候,她也没有多展笑颜。也正是这种困惑和负罪,使得她面对同样被无辜定罪的日本弱智青年的时候,终于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以至于嚎啕大哭地问道:“孩子,你也有自己的母亲吗,你也有自己的母亲吗?”自私的母爱和对他者的悲悯,冲突地如此深刻。

电影最后的一小组镜头,给了全部故事一个终结性的结尾:母亲将在一切都结束后要坐客车出门旅行散心,泰宇在车站中将母亲不慎遗留在流浪汉被烧毁的废墟上的针线盒交给了母亲。这小小的针线盒也许是泰宇家中最精致的物事了,一个女人全部的美丽与精细,都雕镂在针线盒上的梅花图案上。母亲看到这个针线盒后自然想起了整个案件相关的故事——当然包括自己的杀人——后悲从中来,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趋步走上客车。此时客车缓缓开出,夕阳西下,满车的游客纷纷站起来在车厢中起舞。一缕夕阳打在母亲满腹心事的脸上,而她终于缓缓取出针来,刺中了自己大腿根部的那个穴位。正如之前所说,那个穴位据说可以让人忘却一切苦恼和痛楚,而单单给人快乐。随后她站起身来,加入集体的舞蹈。

在集体的狂欢中,母亲暂时忘却了这场谋杀案风波中的种种不愉快,包括警察局的不公、律师的贪婪和身边人的冷漠,也忘却了文慧中手机中男人们的丑陋与不堪,当然也试图忘却自己杀人灭证的经历,而单单在车厢中起舞来。这舞蹈的情节和电影开头诡异的草场独舞达成呼应,一次社会群体的众生相、一次对整个社会的讽喻也在这场用针药忘却过去的起舞中达到高潮。在这场扎着针的起舞中,那一刻母亲也许忘却了所有的苦楚和生活的不堪,告诉自己,“不如跳舞”。 在拥有了快乐之后,母亲加入到游人的狂欢中。整部电影也在此落幕了。

我们或许不应该在评论的路上走得太远太深,或许我们以上的所有都和导演的原初没有任何关系——导演也许单单是想说一个复杂的案件罢了。然而如果现代性的本质真的是猥琐,在《母亲》这部电影中,所有的人都在一个单亲母亲的荆棘路上显得不堪和猥琐,而这位未尝不是伟大的母亲,也在最后的杀人灭证中走入人性的卑劣。在整部电影中,没有人可以得到真正的快乐,没有人可以得到真正的幸福。人们只能起舞,用肢体的愉悦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堪。这就是现代社会,这就是群居的人类。而善良的“母亲”和他们唯一的区别,也许就是她起舞之前,需要在自己的大腿上刺上一根针。或许因为她还有善良,因此需要戴着镣铐起舞来。

从任何一种维度上说,那些在享乐中失去了自己自由的人都是一样的。因此如果你曾经目睹人类的种种不堪,如果你曾经目睹过自己的不堪并且因此而痛苦,你就是泰宇的母亲;只要你最终试图在痛苦中起舞,最终试图逃离这种痛苦,你就是泰宇的母亲。我们曾和她一样目睹痛苦,我们曾和她一起经历痛苦,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就是她。

因为在现代性的时代里,一个中国人和一个韩国母亲的生活不会有本质的不同。因为在全球化的时代里,人和人之间的生活早已经不会有本质上的不同。


——————————————————————
本文竟系我五年前所写,白驹过隙,蹉跎岁月,是为记。

 6 ) 以爱的名义

韩国导演奉俊昊的风格是令人过目不忘的那种。最先抓住我的是《杀人回忆》中韩国警察的腾空双踢,狠、准、稳,踢人的同时自己也全身而倒,不怕摔不怕疼,个个勇猛凶恶,审问罪犯无所不用,比黑帮还敬业,看得人倒吸凉气心惊肉跳。

《母亲》也有类似的审问细节,但故事并没在审问过程上逡巡——无论如何,这虽然也是部寻求案情真相的“侦探类”电影,但重点远不在于案情的真假,甚至你一开始便大概能猜出来这案情的真正罪犯到底是谁。令人意外的,是在寻找过程中我们随着母亲的眼睛所观察及感受到的一切。

韩国影后金惠子饰演的母亲很有一切伟大母亲的共性——对智商偏低记忆紊乱的儿子不离不弃,百分百以儿子的利益为己任,为孩子打理一切安排一切,竭尽全力的保护儿子,不论将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表现在故事中,是儿子被当作杀人犯收监后她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儿子的口供是事实真相,而是倾尽全力找律师,找儿子交往的朋友,找儿子曾去过的地方,不放过任何线索启示,只为了替儿子脱罪。

电影中有很多表现这种无条件母爱的细节,其中最打动我的是儿子(元彬)跟朋友在高尔夫球场闹事后被抓进警署,母亲带着一篮子瓶装饮料来领儿子的片段。她垮着篮子,经过警署每张桌子时都给人家放上一瓶,同时点头哈腰面带讪笑。母亲的卑微姿态让人觉得心酸:这世上有什么是一个母亲不愿为了孩子牺牲的!

在表现母爱的同时,母亲的独自调查过程也展示出了韩国社会底层形形色色人群的生活状态:拣垃圾的老头,孤身疯婆子,被欺负的高中女生,被抛弃损害连母亲都没有的先天愚儿;对比他们的,是行乐的律师,酒醉的精英,行凶的学生恶霸,还有儿子仰慕模仿的混混朋友。母亲是孤独的,因为没有人站在她一边。但母亲的姿态与作为背景的弱势群体又有所不同:她抗争,用一种决绝的勇气毫无保留的为儿子奉献一切。

但母爱便是尽头吗?奉俊昊让我们看到了母爱惊心动魄的另一面:五岁儿子的回忆,金色荒原上烧作焦黑的废墟。母亲以爱的名义释放出来的能量是巨大的,尤其当这爱被逼至绝望尽头的时候。爱在创造的同时,又能毁灭一切。超现实主义影像大师路易斯·布努艾尔曾说过:“人从不自由,却不断奋斗想成为他永远不能成为的。这便是悲剧。”《母亲》的悲剧并不止于人终生无法自我实现的绝望,更是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达到目的而不知不觉成为所对抗反面的一部分,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降格成为侮辱者及损害者,并因此带来的情感坍塌与位置失衡。

但个人的悲剧比起制度的悲剧,又算得了什么?缺乏家庭关爱的死者,脸上被人刀刻的女学生,沉默寡言的拣垃圾老头,还有最后那个被关起来的愚儿。他们才是真正的牺牲品,这些被社会遗忘抛弃的弱势群体们,除了沉默与忍受,他们别无所依。母亲在荒野上的悲怆舞蹈,或者在公车上忘乎所以的庆祝,与费里尼在《卡比利亚之夜》中最后的狂欢何其相似!除了遗忘,除了沉沦,除了自暴自弃,母亲们还有什么选择?

我们还有什么选择?

那么,便让一切都落幕吧。我们以爱的名义,弘扬这个运转和谐自成体系的文明社会,弘扬所有的母亲和她们的牺牲与毁灭。就让舞蹈继续,狂欢继续,因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短评

母亲用爱心浇灌下的恶之花,前后的舞蹈很诡异却很贴合心境,奉俊浩没有让我失望

8分钟前
  • 二甲
  • 推荐

叙事更见功力,但还是封闭起来的世界;题材较《杀人回忆》少了些内涵,所以很多地方虽然处理得很微妙但却欠缺力量,回头再看就显拖沓了

11分钟前
  • 东遇西
  • 还行

迷案发生时的阴雨绵绵,以及结尾的温暖夕阳,智障,腐败,沉重的情感。奉俊昊的独特元素已经让人如此熟悉了,因此剧情不丰满的时候难免会让人觉得是这些元素的堆砌,导演的自我复制。个人感觉元彬演的不好

16分钟前
  • Orchid
  • 还行

两次震惊,一次是在母亲杀人,二次是在儿子递给母亲针灸盒。

20分钟前
  • 宇宙塑胶魔怪
  • 推荐

所有的弱势群体都遭到了草率的对待,他们的利益是不被重视的,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也只能依靠直觉来解决这些不公平的事情

21分钟前
  • 卡卡同学『弗洛Y德』
  • 力荐

A / 构图、运镜皆蕴含着极端残酷的浪漫。克制的叙事节奏达到了极佳的反类型效果。和《杀人回忆》比很难说哪部更优秀。没有后者广阔的维度,更专注刻画畸恋般入骨的亲情与痛不欲生的底层。最精彩的隐喻莫过于高处“晾晒”的尸体:他们自以为向世界伸出了求救的手,最终不过是徒劳的示众。

22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为什么那个老头也会出现在那个手机里呢?

24分钟前
  • Ephemera 嘉炜
  • 推荐

既要避免打人痛处,自己也要小心不要暴露。以前经常觉得自己作为纯粹的放养长大的小孩,能长得这么上进、善良、健康真是天赋异禀、运气非常(。),现在看来没准就是因为放养。人生的浮沉几多激烈,你可知广场舞大妈心底的负罪与伤悲:如果她跳得足够快,她的孤独就追不上她。青春期的混混最危险。

29分钟前
  • 柴斯卡
  • 还行

金惠子饰演的母亲让人毛骨悚然。两个犯罪嫌疑人的寓意再明显不过:先天智障的孩子作为弱势群体,其被牺牲的命运一开始就注定了;所不同的是,其中一个有着疯狂爱他、会为他付出一切的母亲。

3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母爱,究竟是疯狂的,还是伟大的,还是既疯狂又伟大的呢?疯狂,究竟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还是既褒义又贬义的呢?

34分钟前
  • 不许没未来
  • 推荐

吹毛求疵一下吧,那个女孩连拾荒老头都接?以她的姿色,拾荒老头根本就排不上队。

38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推荐

金惠子独角戏,结尾挺厉害的,元彬长得帅也不是什么都能演,尤其是大傻小子,不如车太贤演的入味

39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终了,一针扎下,一场舞,但面对不是凶手的凶手时撕心裂肺的痛楚是否就此抹去?

42分钟前
  • 苇间疯
  • 力荐

他似乎知晓了一切,似乎又遗忘了一切;她似乎知晓了一切,似乎又遗忘了一切。

47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当你所不愿意接受的事实即是真相时,该有多绝望?

52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开篇不久,母亲喂药、儿子撒尿,母亲尽力遮掩那流淌一地的尿渍,而后来当她砸破拾荒老人脑袋时,她又忙不迭地拼命擦拭地上的血液,她的所有习惯动作都在示范如何抹去,她一定会扎下那一针。

55分钟前
  • Alain
  • 推荐

比弱势群体更弱势的群体,是没父母的弱势群体....这所谓的“母爱”真的太讽刺了....

58分钟前
  • 怂囧小赫
  • 力荐

一头一尾两段舞蹈,改变了我对广场舞大妈的既定偏见。如果她舞得足够快,她的记忆就追不上她。

1小时前
  • 刘康康
  • 力荐

《杀人回忆》之后又一次逻辑的崩溃与常识的颠覆。最不可能成为杀人犯的弱者,却做出惊天骇闻的事,只是因为荒诞。但这种荒诞更像是这对母子的命运本身。开头与结尾两段母亲的独舞,是一个人与世界无缘的狂欢(《山河故人》结尾是否受本片影响。。。

1小时前
  • 荒也
  • 力荐

28/12/2018重看加满五星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