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蔽的天空

HD中字

主演:德博拉·温格,约翰·马尔科维奇,坎贝尔·斯科特,吉尔·班尼特,蒂莫西·斯波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其它年份:199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遮蔽的天空 剧照 NO.1遮蔽的天空 剧照 NO.2遮蔽的天空 剧照 NO.3遮蔽的天空 剧照 NO.4遮蔽的天空 剧照 NO.5遮蔽的天空 剧照 NO.6遮蔽的天空 剧照 NO.13遮蔽的天空 剧照 NO.14遮蔽的天空 剧照 NO.15遮蔽的天空 剧照 NO.16遮蔽的天空 剧照 NO.17遮蔽的天空 剧照 NO.18遮蔽的天空 剧照 NO.19遮蔽的天空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遮蔽的天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作曲家波特(约翰·马尔科维奇 John Malkovich 饰)和作家妻子姬特(德博拉·温格 Debra Winger 饰)在二战后携两人的朋友雷纳(坎贝尔·斯科特 Campbell Scott 饰)一起来到北非撒哈拉旅行。在神秘而捉摸不定的沙漠中,波特和姬特的婚姻危机似乎也因此得到了异样 的缓和——波特流连于和当地的妓女寻欢,而姬特却和雷纳发生了关系。在夫妻关系的断裂中,波特和姬特重新意识到对方对自己的重要性。然而此时波特不幸染上霍乱,姬特带着他辗转奔袭在撒哈拉,严酷的沙漠吞噬了希望,最终波特还是离姬特而去。姬特在悲痛中阴差阳错跟随一支驼队继续在沙漠中踯躅,并成为驼队的女人,在无尽的沙漠中渐行渐远…一个独生女的故事人鱼缚最美的地方遇见你野兽之尾灵车超兽武装之仁者无敌侠胆雄狮第四季电影人活色生香2015神秘之火草莓之夜德云社德云七队小园子湖广会馆站2020红粉煞星天空之蜂西贡的童话少年嘉庆跃动青春我被双胞胎美女抢着结婚替嫁娇妻又凶又野罗斯威尔第三季德黑兰七冬报告老板第一季大稻埕魔戒古宅老友记 第二季代笔情人探戈课回到中国村长打工出租车画心师天伦劫土豪520暗色命运PICU 儿童重症监护室 特别篇 2024锦衣之下之爱别离女王召见宇宙追缉令B级文件神枪拉贾电脑娃娃女诗人斯蒂威无仁义之战2:广岛死斗篇就活屋难以忘怀的爱情狂犬病难忘初恋情人

 长篇影评

 1 ) 坂本龙一最爱的小说 认清生活虚无的人往往更渴望真实的活着

“死亡永远在路上,但在它悄然降临夺取生命的有限性之前,你不会真正意识到这件事。我们憎恨的正是这可怕的精准。可是正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才会以为生命是一口永不干涸的井。

然而每件事情都只会发生一个特定的次数,一个很少的次数,真的。你还会想起多少次童年的那个特定的下午,那个已经深深成为你生命一部分、没有它你便无法想象自己人生的下午?也许还有四五次。也许更少。你还会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也许二十次。然而我们却总觉得这些都是无穷的。“

——保罗·鲍尔斯 《遮蔽的天空》

在纪录片《坂本龙一:终曲 Ryuichi Sakamoto: CODA》中,坂本龙一表达了对鲍尔斯这段话的喜爱,而他也为这段话出自的小说《遮蔽的天空》改编的电影奉上了自己的配乐。作为一直站在20世纪流行文化前端的坂本龙一,为什么会这么推崇一部写于1949年的美国小说呢?

艺术就是把日常现象从其存在的背景中骤然呈现出来,迫使人思考。

——解毒

《遮蔽的天空》,讲述了一对美国夫妇逃离纽约的撒哈拉冒险,借着迷人的北非风情,向世人呈现了一种战后的存在主义生活。有点像一部发生在沙漠的公路片,抑或是现代都市人的一个沙漠探险梦境。除了光怪陆离的撒哈拉景象,这部小说更吸引人的,还是它给读者心灵带来的深刻触动。

一个艺术作品,如果不能够引起人的共鸣和反思,注定会沦为其他经典的注脚。正如一位哲人所说,“艺术就是使生活陌生化”。一部好的小说,正是可以通过对一个想象世界的传递,陌生化读者的生活,迫使他们重新审视自身的境遇,以达成一种精神上的共鸣。

人自从出生开始,就沉溺在一个“日常世界”中,在这里我们知道日落后会黑天,知道花开会花谢,知道月盈后月亏,我们把日常世界中的大部分现象都默认了,习以为常了。生命中再也不会有第一次看到满月时的感动,那都沦为记忆。

身边的人和事,也都从陌生变得熟悉,进而熟视无睹,理所当然。生命在熟悉的过程中,变得索然无味,人也变得不再思考,每天靠着本能以及形成的种种习惯,应对身边大部分的事情。同时为了满足好奇心,而不断去寻求新鲜感,当新鲜变成熟悉,又只能再去追寻更多的新鲜感。

旅行就仿佛是一场生活行进过程中的艺术体验,突然转换的时空和文化氛围,会让人的好奇心迅速被点燃,原本不会关注的街道、集市、人群,都因为在一个不同的氛围中变得新鲜且有趣。旅行,激活了生活的陌生化,让人有机会去品味很多熟悉的事物,在第一次初见时的内心欢喜。就像在异国他乡,抬头望见满月都会让人思绪万千一样。

《遮蔽的天空》恰好完成了一个二重的陌生化,小说中描绘的异域世界之旅,陌生化了读者的想象世界,而作为一部艺术作品本身,又给读者带来重新陌生化审视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的机会。

过了某个点就再也没有回头路,而你必然到达那个点。

——卡夫卡

小说的男主为了打破枯燥的生活,从现代的纽约出发,登上非洲大陆。寄希望以此改变人生的状态,同时也希望改变与妻子的关系。

他是爱她的,他心里明确的知道。但他却找不到曾经爱她的那种冲动。或者说这份爱太熟悉了,熟悉到已经足以让人忽略掉爱情存在的境地。

一份感情,或许总要经历一个过程,就是从“爱”到“知道爱”。从一种发自本能的,根本无需语言描述和思想提醒的情形,转变为需要提醒自己,知道自己是爱ta的,并不断地为这份爱寻找更多的理由以及存在的证据。

当我们发现,努力去抓住,不想放手的,紧紧拥在怀里的,只不过是曾经爱的记忆的时候,当这种现实与自己努力用一生去维护一份爱的期望出现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失望的,不是这种感情的变化,而是这个残酷世界本身。这种不管做出什么样改善都不会重新点燃的失望,也许是执迷于怀旧的不现实,但也是追求完美人的魔咒。

一切都会在现实的裹挟之下,冲向一个点。

那个点也许是感情的高潮,一切情感最美好的集合。但我们却无法停留在那里,我们必然会到那里,也必然冲过去,再无回头路。

那个点也许是人生的狂喜,一切得意和幸福的汇总。即便再留恋,终将成为记忆中那个初次狂奔、初见满月后的烙印。

那个点也可能是逝去前,一切记忆和智慧碰撞的清醒,人生一幕幕在眼前流转,一切道理一切终极的真理都顺理成章,但我们终究无法停留。

“别了,”垂死的男人对着他们举到自己面前的镜子说到,“我们永远不会再见。”

——瓦勒里

人生就是在撒哈拉沙漠喝一杯茶。

小说第一部分叫做《在撒哈拉喝茶》,其中一个舞娘讲了一个小故事:三个女孩为了寻找财富,去一座城市成为舞娘。但她们心中始终有一个愿望——“在撒哈拉喝茶”。在做舞娘的过程中,他们见识了丑陋的人,也遇到过英俊帅气的爱人。丑陋不断继续,帅气也没有停留。她们终于向着她们的目标出发,用尽财产,跟驼队去撒哈拉旅行。

在一个月亮初生的夜晚,舞娘们等到驼队的人都睡着了,去寻找一座最好最高的沙丘,要在上面一边喝茶,一边将撒哈拉尽收眼底。走了很久之后,找到了她们心仪的沙丘,拿出她们准备许久的茶盘、茶壶和茶杯。可她们有点累了,想着睡一会儿再起来煮茶。

许久之后,一支驼队路过,发现山丘上,躺着三个姑娘,以及装满撒哈拉沙子的茶杯。

保罗·鲍尔斯深受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在《遮蔽的天空》中,浓缩的勾勒出人生的一幅终极景象。我们曾经对生活报以的希望,对未来的想象,对意义的追寻,无异于期待着在撒哈拉沙漠中喝一杯茶。

“存在先于本质”,除了存在,没有什么预设的意义、本质和人生的目标。人是用人生、用经历、用选择填满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用追求和行动达成某一个宏大的、神圣的目标。

在熟悉了街道、住所、城市、山川、河流之后,人们不断追求的那些新鲜感,那些不曾见过的东西,那些新的意义,那些远大的目标,与我们所熟悉的街道和邻里无异,都是“日常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生不是虚无的,但目标和意义是虚无的,认清这种虚无的人,才可能更加渴望真实地活着。

在那些可能获得的、未获得的或永远都不能获得的目标之下,我们熟悉的日常世界才是生活的真实所在。在每一个满月,母亲唱的每一个童谣,夏日午后的每一个冰淇淋中,就蕴藏着人生一切的有限与无限可能。

 2 ) 我们是行者而不是游客

     我们是行者(traveller)而不是游客(tourist)
     有什么不同?
     游客一到达就开始想家, 而行者则可能永远都回不去了
     贝托鲁奇 《遮蔽的天空》开篇语。
     冯唐说:“我厌恶旅游,坚信地方要呆才有味道,不是旅游能游出来的”,李敖干脆54年没有离开过那个海上的孤岛,他喜欢“神游”而不是“身游”: “有几个人能亲身在月球上看到地球上的风景?但通过照片加上我博学的想象力,我能够作到”, 桑塔格说:“旅行的目的已经被照相术取代了”。
     而当我看到贝托鲁齐《遮蔽的天空》开首的这句对白,我才想明白: 他们所厌恶的只是tourist罢了,对一个真正的traveller,这些定律都是失效的。

 3 ) We're not tourists.We're travelers

电影的开头有这么一段对话来诠释旅者和游客的区别。

“游客tourist,是指刚踏上旅行就想家的人。旅者traveler却可能永不归家。”女主姬特自嘲到自己是介于旅行和游客之间的人,影片的三位主角在旅行中的状态恰好的对应到这三类人当中,他们对所处世界的归属感全而不同。作为二战后胜利国美国的公民,他们是知识精英、艺术家,来到战后北非撒哈拉,以高贵的姿态接触异域文化、挥霍无度。二战胜利带来了富足,但他们却始终空虚。

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本身都围绕着存在主义进行叙事。男主波特,作曲家,天性浪荡,靠旅行找寻内心的平静,同时希望修复他与姬特长久以来暗淡的婚姻。贝托鲁奇从开场几人上岸的长镜头中插入了一个巨大的好似阳具的机械吊臂。

起初我们以为这只是码头的风貌,直到咖啡馆中波特讲述自己昨夜的梦,梦里他乘坐的火车撞在了一张由床单构成的山。我们才隐约的感觉到,指向大海的吊臂、撞毁的火车、床单构成的山,几种符号交融亦是是一种暗合,预示着男主即将迎来的有关于情欲的劫难,这一劫难充满了宿命感,从波特的口说说出有一种“命在旦夕”的意味。

居住的环境酷热满是苍蝇,汤汁里生了虫,波特跟随内心的引导在一个又一个目的地逐渐深入,外界的各种条件变得越来越差。也许在波特的潜意识下,无计划的旅程最终能把他引到受保护的地方,哪怕那里满目疮痍,正如在红色夕阳映射下的悬崖边他对姬特所说的“在这里,天空是如此怪异,厚重的像固体一样,彷佛保护我们免受它后面事物之害”。而说到两人所害怕的事物时,姬特则表明两人所害怕的事物的真相是不同的。所以,波特在自己已经病重的情况下依然不惜一切代价的去往艾尔加,且在弥留之际坦言,“我不在此地,而彼地真的好遥远”。

波特的内心是孤独的,可悲的是他注定无法到达心之彼岸。

姬特和波特的距离感同样是遥远的,作为妻子无法理解波特的偏执,自己为了所爱之人,从城市到部落,从熟悉的环境到陌乡,从理性到感性。在波特离世后,她流离失所,无助的跟随驼队首领,从一种与波特的复杂爱情中抽身,接受了另一种原始的、狂野的爱,但这种接近原始本能的爱同样也是复杂的。

影片就姬特这一角色辩证的讲述现代人的迷途,人有无可能降维的去体验最初始的生活方式,而事实是任何一种文明之间都是排他的,迎接姬特的是生存的困境、是爱人被疾病吞噬、是面对大自然的无情风沙、是失去语言的无助,正如姬特几经磨练后回到了咖啡馆,在长者的面前坦言自己的迷了路。

影片初始,人物的在旅店中的对话常常以镜子去展示正脸,这种既能看到正面也能看到背面的取景方式是为了给观众以两种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人物,镜子内的世界更像一种幻境

也意味着银幕角色永远会比观众得到更少的观察世界的角度与视野,如镜面一样的窗口承载了人与人的沟通,这个窗口何其的小。而空间层面同样也匹配了影片整体虚无的调性,三个人里面存在着夫妻关系、朋友关系,但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一人一间房,虽说是为了方便私隐性,其实还是在刻画人作为个体孤独的存在。而唯一的一次同床共枕竟是丈夫的弥留之时。

一般电影需要固定镜头呈现特写,但本片中所有需要集中注意的事物都以流动的方式呈现,被插入在运镜过程中亦或是短暂的落幅中。正如开篇的那根大阳具在人物登场时被穿插在头顶上空,这根大阳具成为了地标性建筑,成为了电影中的初始之地的指示牌。

而落日、酒店灯火、篝火、沙漠所映射在人物面上的红色的光线则成为了人物之间探访心灵的必要气氛,贯穿始终,红色象征了人物接近内心彼岸时刻。

影片的情节同样有一种只揭晓局部的神秘气质,我们不清楚当晚波特从妓女那里逃离后几个小时发生的事情,只是看到他落魄的归来,逃离追捕的高潮被隐藏。跟随驼队来到领地的姬特明明和领队小伙互相接受了,但为何又会被当地女人和小孩以一种乐器演唱的形式驱逐,观众和姬特一同不明所以,但最高的表现情感的方式不也是一种坦然接受的麻木吗。与同伴离散的花花公子谭纳又经历了什么,时隔多日仍旧一人漂泊在北非大地,留着胡子仿佛一夜成长,有关于成长的线索亦为隐线。因此,完整的呈现意义不大,只讲局部也就够了。

人物在世就如同沙漠里的尘埃一般的渺小,我们看到了命运、文明以及文明人所表现出来的空腹感,主角们对于自我认同的强烈需求感,但实际上人存在意义却很微弱。

 4 ) 人生就是一场面向死亡的苦旅

很惊艳的电影,1990年的,不同凡响!

读了小说再看效果更佳!没有小说铺垫,可能很难get到各个情节的表达意图,会显得沉闷,就像一部生涩的纪录片。

非洲腹地,撒哈拉边缘的荒漠,文明世界的僻境,漫天风沙,绝美阴冷的月色,朝觐般坚定的驼队,尘土,苍蝇,长袍,面纱,眼眸。。。

苍凉古老的鼓声,伴随着宗教色彩浓厚的原始吟唱,震颤灵魂。。。

土墙,窄巷,破败的建筑,恍若隔世肮脏街道,简陋集市上各种血淋淋的肉块,一群人在一只刚砍下的狮头旁边激烈得讨价还价,苍蝇弥漫得像尘土一样铺天盖地。。。

非洲大陆浓厚的原始风情,生猛粗狂;现代文明的过客穿梭期间,恍如梦境,此间的反差令人不寒而栗。。。

电影的表现手法,使故事情节,包括爱情,婚姻,友情,不伦恋,欲望,性,谎言,背叛,疾病,困境,死亡更加具象化,一种巨大的坚如磐石的窒息感,兜头而来,有点喘不过的感觉,带劲!

按世俗的说法,男主就是典型的作坯,女主是被动,被裹挟的,还有一位旅伴则是在现实生活中游刃有余的角色,世故圆滑,却又良心未泯,社会人大多数的代表。读完小说,原以为女主过于软弱,过于患得患失以至于歇斯底里,看完电影完全颠覆了原先的看法。无论男女,如果被单独投放到一个完全陌生且危机四伏的世界,很难活下去,只能沦陷,抓住什么是什么了。文明系统差距很大的两个群体,无异于狼群个羊群的区别,类似于西班牙殖民者和阿兹特克人的区别,彼此之间是不平等的,是互相不以人来对待彼此的,侵犯和死亡随时都可能发生。探险精神固然可嘉,但不能无所顾忌。

女主对尊严、婚姻及友情的忠诚度、伦理道德等问题考虑得比较多。最后的结局,猜测可能是女主跨越不了尊严伦理的障碍,放弃回归熟悉的文明体系,继续放逐自己于陌生的世界。。。

可能因为90年代文化背景,电影中不乏原汁原味的情色,丰乳肥臀,汗液,体液,黏液,应有尽有;荷尔蒙,多巴胺,血清素,催产素,满溢。。。

反正,确实很惊艳就是了!

 5 ) 《遮蔽的天空》:只是迷失在有限中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776.html

又名:情陷撒哈拉。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他,她和他——当单个的人,具体的人,以“情陷”的方式挣扎在一片广袤的沙漠里,就是用一种无限吞噬着有限:十年的结婚时间是有限的,并不漫长的旅行路程是有限的,甚至从生到死的人生是有限的——有限的生命如何从无限中找到逃逸的出口,并以返回的方式体悟真正的意义?

从进口到出口,从无限到有限,人最容易的是在“情陷”的过程中迷失,但似乎这一种迷失是被看见的:在抵达北非的时候,三个人坐在小酒馆里,旁边坐着的老人说着话,他不是自言自语,也不是对陌上客提出建议,“他们觉得时间停止了。”站在他们之外,一个“意识到91岁才被解救”的老人为什么会定义他们的状态?而且,三个人从轮船上下来,作为战后的第一批游客,他们来到这个城市,无疑时间刚刚开始,为什么会在老人的世界里变成了停止?回答这个问题是在一切都结束的最后,当只身一人的凯特再次走进小酒馆,镜头平移向右,画面中只有坐着的这个老人,他仿佛开始总结这一次非洲之行:

你一定是迷失了,因为我们死的时候就这样迷失了。因为不知何时死之将至,我们乃将生命视为无穷无尽任意挥霍的源泉。生命中发生的事情仅有那么几次,是的,或许只是很少的一次。童年,午后,一生中挥之不去的人事,这样的下午能回忆起几个?也许有四、五个,也许还没有这么多。一生中见过几次日出月落?或许有二十次吧?然而人们觉得一切都可以任意挥霍。

说着,却不是对凯特言说,也不是自言自语,因为在镜头之下,老人的嘴唇根本没有动,在这种像是时间停止的言说中,一切都在阐述从进入到出来的人生意义,保罗死了,特那在他处,只有一个回来的凯特,这一次“情陷撒哈拉”的经历,从“时间停止了”到最后的迷失,或许老人才是真正的经历者:他可能曾经是保罗,曾经是凯特,曾经是特那,曾经是无数个挥霍了时间的人,但最后在不动的嘴唇里,在内心的言说中,他洞察了一种生命的意义,而无数人的“情陷”经历也许在这种洞察中会成为真正告别迷失的一种感悟,回归者如凯特,她再不是那个追求无限却陷入其中的旅行者,而是一个能够发现生命意义而回来的游客。

老人无疑是贝托鲁奇的一种寄托,这个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提炼着人生意义的设定是一个观者,但更是参与者和见证者,甚至是打开这一片“遮蔽的天空”的行动者。但是在这样前后呼应的结构里,不管是保罗的死亡,还是特那的在别处,甚或凯特的回归,似乎都成为一种流于表象的陷入,似乎都成为自我设定的迷失,因为他们从一开始进入这个陌生之地,就是带着一种莫名的闯入感,就是想用一种无限吞噬自己的有限,甚至就是想用某种行为艺术来解构现实的困境,而当这一切发生,只不过是回到了起点,感悟有多深,存疑的背后也似乎只有一个他们经历之外的老者进入到和他们无关的言说里。

“我不是游客,我是旅行者。”这是凯特一踏入这片土地就给自己的定义,因为对她来说,游客意味着来过之后就会离去,而旅行者可能永远不会回去了,作为一名作家,凯特的这个自我定义其实是从主观上不想回去,是想在这里完成人生的另一场虚构。在这里,凯特完全是对于这片陌生之地的向往,完全是拒绝现实,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构成了她不想回去的逃避,当目的变成逃避,在最后又迫不及待中回到小旅馆并且在老人的解读中叙说了回来的意义,就变成了另一种虚构——或者说,这个回来的凯特已经不是曾经的凯特。而且,和他一起来的是自己的丈夫保罗和朋友特那,这是非常奇怪的组合,如果只是和保罗两个人来到这里,他们在陌生之地发现异域的风情,并且做好了成为旅行者的准备,那一定是想从这片土地发现婚姻的意义,发现情感的真谛,但是他们身边还有一个特那,一个可能搅动他们情感的不稳定因素,一种会带来奇异感觉的外来者——这样奇怪的组合,当时又是怎样的一种初衷?

这里就有两种可能:保罗和凯特是会在这里发现他们曾经挥霍的时光并且产生一丝的悔意?特那会成为他们情感的催化剂还是会拆解他们的婚姻关系?不如从第二个问题开始,在整个过程中,特那是一种奇怪的存在,保罗起先感觉凯特似乎并不喜欢特那,为此他们似乎也产生了不愉快,所以保罗自己离开了酒店,去在当地的妓女,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特那发现了他们夫妻隔阂的现实,那就是不在一张床上睡觉,凯特的解释是:“睡觉和做爱并不是一回事。”暂时搁置保罗和凯特之间的情感变化,特那似乎和凯特开始暧昧,他们甚至两个人一起坐火车一起喝香槟甚至一起上床,即使醒来凯特说:“我像什么也不记得了。”这仍是一次对保罗寻找妓女的报复,但是在这之后,凯特和保罗重逢,特那又被搁置在那里,甚至被保罗打发走了——那个总是碰见的艾黎母子是一种奇葩的存在,艾黎每次见到保罗总是要向他借钱去买烟,最后在答应带特那走之后似乎又偷走了保罗的护照去卖钱。

特那就这样没有立场也悄无声息地消失了,之后在故事里有限地出现过几次,但是与保罗和凯特的故事似乎没有了瓜葛,只是当保罗染上疾病病逝之后,当凯特在沙漠中遇到了困难,甚至委身于当地土著之后,是特那想办法找到了美国大使馆,最后才将凯特解救出来,但是凯特并没有回到特那等她的那个大酒店,而是去了小酒馆,就是在那里坐着的老人阐述了关于生命的有限和无限问题,当电影在这里走向终结,凯特的回归是一种醒悟,而特那就是一个可以忽略的人物,在整个过程中,特那的存在或者只是凯特和保罗婚姻裂变的某种刺激物,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他们的现实困境,加剧了某种矛盾,但是并不是实质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特那的出现,如果没有凯特和他的暧昧,她和保罗之间的矛盾、隔阂、呵护和最后离开,都一样会发生。

只是一种情节的需要?在缺乏了必然性的故事里,这个奇异的存在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摆设,甚至它使得凯特和保罗之间的感情纠葛也变得游戏化,但其实这反而增加了误读的可能:似乎是因为特那的出现,才使得凯特和保罗变成了老人口中所说“可以任意挥霍”的人生,变成了“情陷撒哈拉”里吞噬了有限的那种无限。再回到保罗和凯特本身的情感中,他们结婚十年,保罗说时间并不长,凯特说时间有些长了;他们分别寻找另外的情感寄托,凯特说:“我们害怕的是不同的东西,我害怕的是孤独,没有你我依然过得很好。”而保罗却说:“那也许是因为,我们都不敢爱得太深。”

两个人的确有着太多的不同,婚姻出现这种状态似乎也正常,但是不敢爱太深的理由来自哪里?害怕不同的东西就可以寻找不同的安慰?从分道扬镳到再次汇聚,他们既不是游客,也不想做旅行者,只是在一种漫无目的的行走中寻找自己可能遇见想要的东西,这便形成了一种悖论,而这个悖论似乎也就变成了老人所说的挥霍,而当保罗甚至连生命都挥霍掉了,这种“不敢爱的太深”才变成了永恒的追求。保罗没有征兆地染上了疾病,凯特作为一个妻子,也作为唯一的同行者,开始照顾他,她四处寻求当地人的帮助,他搭上卡车去往一个军事点,在那里保罗得到了暂时的救助,但是似乎已经无力回天,在保罗逐渐走向生命终点的时候,凯特一直守在他的身边,“我想回到过去。”保罗对她说,过去是十年前最初、最纯的那段时光?但是他又说:“这些年我只爱你一个。”凯特说:“我在这里,我不走。”保罗还是呼唤着:“和我在一起。”这是一个预见了生命将逝的人最后的告白,不管是回到过去还是不想凯特离开自己,保罗似乎已经感悟到了生命的意义,那就是不应该再被挥霍。而凯特也在这生离死别中审视自己和保罗的情感,没有说出“我也爱你”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在这种情感的最后表达中反而看见了和生命有关的宝贵存在。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凯特开始了自我返回,开始告别成为“旅行者”。如果说保罗的死促使她审视生命,那么异域陌生之地的困难则使她放弃了“永远不会回去了”的打算,她卖掉了行李,她加入了驼队,她蒙上了面纱,她委身于当地的头目,在这个意义上,她以异化的方式换取一种平安的存在,在她的世界里是无边无际的荒漠,是漫天飞舞的尘沙,是遮蔽的天空,甚至是生命不确定的惶惑,即使在这个过程中她看见了绝美阴冷的月光,看见了如朝觐般坚定的驼队,看见了异域风情的仪式,但是对于凯特来说,她已经不再是一个沉浸其中不想回家的旅行者,她想告别着无限的挥霍,像离开着无尽的遮蔽。这是外部环境对她的刺激和考验,甚至凯特的整个后半段旅程都变成了这种折磨中的逃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破败的土墙,阴暗的窄巷,肮脏的街道,集市上血淋淋的肉块,无处不在成群的苍蝇,是让凯特产生了对自我迷失的凝视,走入这片土地就是迷失的开始,而保罗的死看起来是从内部带给她一种醒悟,但其实也是外部促成的结果,所以保罗死亡作为一种偶然事件似乎解构了必然的醒悟意义——如果保罗不染病,如果保罗不死去,如果两个人还是以旅行者的身份感受异域风情,是不是他们就不想离开这里?是不是他们就不会体悟生命?是不是他们就不会说出“这些年我只爱你一个”的终极表白?

所以,他们的内心依然处于被外部架空的情境中,在这个意义上,保罗的死亡,凯特的逃离就缺乏了必然性,而最终她的回归也只是一个偶然事件——就像特那的离开。所以即使返回了小酒馆,即使面对独语的老人,这一种对于生命的感悟也只是属于贝托鲁奇设定的这个从不张口的观者,所以当无限的沙漠成为迷途,在“情陷撒哈拉”的故事里,在“遮蔽的天空”之下,它只是一个迷失在有限里的偶然事故。

 6 ) 永远的追问与寻找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在潮水般涌动的人群里,有时反而会觉得寂寞;在一个如鱼得水的地方,却随时准备离去;在应该高兴的时候,心中却微微泛着莫名的忧伤。
  其实这是一种很典型的感觉,尤其是对于有那么点文化见过点世面吃饱了饭衣食无忧开始追求一点情调的人们,似乎总在追问总在烦恼总在向往漂泊向往离开,似乎文化水平越高,诸如此类的困惑也就越深:手中握住的已经那么多,却隐隐还在渴望着什么,在愿望一一实现的时候,反而越发觉得厌倦失落。

  ——什么才是他们想要追求的?哪一个地方,才是他们最终愿意栖息的地方?

  在九月,一对夫妇来到充满异国情调的撒哈拉沙漠,开始一段茫然的旅程——说它茫然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要停留多久,也不知道要寻找什么,他们自称旅行者而不是游客,因为“游客来过之后就会离去,而旅行者可能永远不会回去了。”
  是在玩味一种漂泊的感觉吗?还是真的想要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作为两个功成名就的中产,或许他们只是在已经驾轻就熟的富裕生活之外,寻找一些刺激,增添一些情趣,好积攒勇气,回到城市去继续那平庸而索然的生活。

  女人叫姬特,男人叫波特,他们已经结婚十年,维持着一个仅仅聊胜于无的婚姻。两个人都是那么重视内心感觉的人,姬特会把一些很细微的 事情莫名其妙的当作不祥的预兆,而波特,更是一个病倒之后都不忘了惦记欣赏音乐品尝红酒在阳台看落日的典型小资。日日相对的日子里,其实人是很容易产生厌倦之心的,所以我们看到,两个人的争执与冷战时时发生,偶尔还会玩玩调情吃醋和好的游戏,甚至还都曾作出背叛对方的举动。
  其实事实是那么明显,他们是那么适合彼此那么深爱彼此。只是因为无法确定对方就是自己想要厮守一生的那个人,只是没有把握可不可以相爱一生,只是不知道自己想要去哪里,停留多久。这种种的不确定与时时无法停止的怀疑,才是他们烦躁困扰挣扎寻找的根本原因吧?

  姬特说,我们害怕的是不同的东西。你不像我那么害怕孤独,我觉得,没有我你依然可以过的很好……波特回答说,那也许是因为,我们都不敢太深爱对方了……

  幸或不幸,这样的僵局,最终因为波特突发的伤寒病而打破了。在一个陌生而荒凉的城市,波特猝不及防的倒下。孤苦无依的姬特用尽一切方法,哀求着每一个人,想要拯救波特。在一间简陋的房间,姬特不分昼夜守着奄奄一息的波特,像一个最深情最忠诚的妻子守护着她的爱人,而波特在某一刻清醒的 时候也挣扎着对她说,我一直深爱着你,只是我自己不知道罢了……那一刻四周如此寂静,时空都成了空白。除了彼此,他们再没有任何外界的力量可以求助或者干扰,两个人在与死神辗转抵抗的过程里,才意识到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而他们一直以来视而不见白白流失的,又是什么。那是内心最纯粹的一刻,是爱情最汹涌的一刻,所有灵魂表面的华丽装饰全部被击碎,没有猜忌与犹豫,只是紧紧抓住彼此,去穿越生死。

  在天空的庇护之下,我们才可以肆意的索取,安心的奔跑,甚至放纵的堕落,而一旦失去了这种宠爱,个人的存在于自然之中竟是如此的渺小而卑微,不盈一握。波特死后,姬特为了走出沙漠生存下去,不得不委身一个阿拉伯部落的头目,她面无表情的闭上眼睛,任凭他上下其手。在转过头去的时候,她才会落下眼泪。在失去幸福之后,在离爱人千里之外的地方,她才意识到,自己一直如此的深爱着波特。
  我想到自己,又想起了你,我为什么总在非常脆弱的时候,怀念你……

  那片沙漠被镜头拍的如此美丽,满眼是让人窒息的浓艳色彩,她坐在骆驼上横穿沙漠,像走在画中。但那美景此刻却有着一种触目惊心的凄凉——波特已经死了,她和周围语言不同,纵有万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是不是要到了繁华落尽,黑夜来临,我们才可以拨开重重眼前的迷雾,去看清生命里最刻骨铭心的真爱?是不是要到了万籁俱寂,鸦雀无声,我们才可以凝神静听,那来自灵魂深处的声声呼唤?没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每个人都在试探,索取,放弃,遗憾。

  在影片的结尾,姬特终于回到城市,她拒绝了领事馆的安排,在见到昔日情人之前悄悄离去。在经历过这一系列变故之后,她已经无法再面对这个和他们一路走来的年轻人,不愿再想起她和波特曾因他而起的种种幼稚争执;与死神擦肩而过,又失去了刚刚意识到却再无从把握的幸福,她再无心玩味那暧昧的爱情游戏。
  她走回了最初落脚的旅店。繁华如昔,喧嚣如昔,只是站在窗前的这个女人,脸上已经没有了最初的高傲与自负,不再纤弱敏感得如同水仙,那个旧日的姬特,已经永远留在了沙漠深处。她变得平静而坚忍,又有一丝麻木,走过了生命中的炼狱,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涅磐,她终于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要去向哪里,但是镜头之外的我,也许依然要困惑下去,追问下去,寻找下去。

  因为我们都不知道生命会什么时候结束,不知道拥有的一切什么时候会失去,不知道我们到底要的是什么,不知道何处可以驻足。甚至在一些际遇来临之前,也许依然不会懂得去珍惜,生命中所有感动的时刻,还有头顶那片遮蔽的天空。

 

2003年5月

 短评

怎么看都想起面纱。以为人死掉就完了呢,结果又压寨去了。可能是要更深刻一些吧我猜。John Malkovich怎么看也不顺眼。我又糟践一片儿。。。

7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还行

没有哪一秒不想冲进银幕里自拍。

11分钟前
  • 小易甫
  • 还行

北非之旅,美国夫妇,一开始为妻子不信任之男性旅伴,行为古怪之英国母子……故事背景与角色初设,像不像那部新版擒凶记?但它到底还是贝托鲁奇,而非希区柯克。没有了悬念惊悚与护国救子,只有奇情别恋,异域风光,尺度镜头,以及……霍乱时期的爱情。

15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最壮丽的风景最粗鄙的族群。自私的不太理解安逸生活过惯了去冒险的人,都是一些缺医少药贫穷落后的地方,在这种地方生病基本等同死亡。但是没有人去冒险也无法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的全貌,还有那么多原始封闭的村落。后半部分女主陷入盲山一样的故事。所以导演想表达的是什么?爱情?我想更多的展现了蛮夷之邦与现代文明的对比。贝托鲁奇果然少了不情色部分

20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We get to think of life as an inexhaustible well. And then Kit was her name.

22分钟前
  • 推荐

看到最后他说出:一生中见过几次日出月落?或许有二十次吧?然而人们觉得一切都可以任意挥霍。我又想到了三毛:“你在想什么?”荷西说。 “我在想,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快乐幸福的。”

26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4.5 阿拉伯人的种种举动,其实对女主角和观众构成双重的无法理解,贝托鲁奇决定只用光影去表现人脸最微妙的细节(一瞬间甚至有伯格曼的感觉),并要求我们用感性去理解一种完全的陌生、孤独和恐慌。除了老头的视点不太对,其他完美。爱是瞬间的欢愉和永远无法替代的痛苦。

29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我们在物质与文化基础的遮蔽下,肆意挥霍微小的生命能量,终日纠结于自设羁绊的诸色困局:这大约就是贝托鲁奇试图传递的信息。但遗憾的是,贝托鲁奇并未用电影语言做出有力的诠释,整部影片浮于表面偏重猎奇。贝托鲁奇的异文化三部曲,都存在这种起点高端而无力支撑的尴尬。【7↓】

30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还行

旅者和游客的区别。非洲真是个让人向往又令人恐惧的地方啊。不过最后半小时我有点看不懂⋯⋯

33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空旷.Because we don't know when we will die, we get to think of life as an inexhaustible well.   因为不知何时死之将至,我们乃将生命视为无穷无尽任意挥霍的源泉。      Things happen only a certain number of time. And a small number, really.   生命中发生的事情仅有那么几次,是的,或许只是很少的一次。      Ho

38分钟前
  • 大v
  • 推荐

#北影节留影#被遗忘的经典,震撼。能将旅行与情色、婚姻、历险,人生感悟等衔接地如此天衣无缝的,恐怕也只有伟大的Bertolucci了。沙漠的景色绝美如画,教授的音乐锦上添花,童年记忆还剩下多少,人生中你能看几次月缺月圆,只有老天知道。

41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一生中见过几次日出月落?或许有二十次吧?然而人们觉得一切都可以任意挥霍。

44分钟前
  • 小天猴大眼萌
  • 力荐

说白了就是部公路片 但贝托鲁奇的镜头永远有种魔力 引人遐想 自然香艳 好像夏日午后做了一个汗津津的长梦

48分钟前
  • 绿山林的Vian
  • 推荐

客死异乡的悲哀。。main theme由坂本龙一演奏非常契合电影

53分钟前
  • 伊麗莎白
  • 推荐

贝托鲁奇水好深。CD1和CD2是同一部片子吗?真是环境决定剧情啊,完全屎尿未及。

56分钟前
  • 胖丁
  • 推荐

【北京电影节展映】北非留孤影,魂断撒哈拉。在恶劣的环境下失去生命,却重新找到了夫妻相濡以沫的感情。北非撒哈拉的景色配上坂本龙一空灵的音乐,悲怆感油然而生。后半剧情较为拖沓乏力,还是过于简单,空有大漠驼队的壮观景色,摄影配乐极佳。但还不够《英国病人》的史诗气魄。三星半

58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此片十几年前就看过,看了原著重新看一遍,更发现这个文本很难被影视化。只看电影不看书,一些段落很难理解,显得支离破碎。影片难得之处:1、性爱的实存感,2、沙漠的存在,3、马尔科维奇长了一张存在主义的脸 4、鲍尔斯旁白 5、坂本龙一配乐太妙了。

60分钟前
  • blueshadow
  • 推荐

大闷片,老贝托鲁奇已然放弃叙述和情节,把情绪放逐在撒哈拉上。片尾终于有了一番说教,但显得很牵强。此类表示迷失的电影不一定非得搬到沙漠去拍,纯粹借助布景来表达主题未免太无力。配乐和画面很美,但那属于坂本龙一和撒哈拉,与老贝一点关系都没有。

1小时前
  • 秦皇岛海怪
  • 还行

#北影节2019#收获的第一个惊喜,《末代皇帝》后贝托鲁奇斯托拉罗坂本龙一再次聚首。斯氏完全神级的运镜和色彩,对光影和眼神的捕捉,搭配教授悲怆的配乐让人整场沉浸其中。游客出发后就会想家而旅者是抱着永不归来启程,一段疏远的婚姻在撒哈拉大沙漠的探险中被彻底逝去,从中思索有的人穷其一生也无法想明白的生与死性与爱的关系。在陌生神秘原始直观的北非地貌中迷失,西方文明的自我审视与情感的重新发现到放逐体会寻找人生中活着时存在的那种感觉。最后一镜的调度和表现也可以说是影史里最好的结尾之一了。太阳宫太平洋巨幕厅修复版。

1小时前
  • seabisuit
  • 力荐

第一次接触这部电影,是在坂本龙一的纪录片里,那时我被电影明快而深沉的色调所吸引,却并没有体会到音乐赋予了这电影如此的浓烈与沉重。整部电影迸发的张力仿佛镜头中那无边无际的黄沙一般,从银幕里仿佛要将你吞噬殆尽。我已经不记得上一次看到如此隐忍又强烈得要冲膛而出的情感是什么时候了,那种近似疯狂的情绪仿佛一直流动在你的血液中一般,此刻它和着非洲与阿拉伯文化的节奏与韵律,在你的身体中猛烈撞击着,那种情绪中的崩溃伴着解放解放,也随着女主颠沛的命运散漫开来,并消声在陌生的异域之中。我在非洲的回忆随着这部电影的展开一点点苏醒了,那种燥热和渺小、颠簸与荒芜,原来都沉淀在了我内心的深处。我毫不怀疑这将是我今年北影节的最佳影片,因为它充斥着的不朽的绵延韵味,多么隽永的一曲赞歌。

1小时前
  • 1先森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