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HD中字

主演:周润发,周迅,陈建斌,任泉,陆毅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孔子 剧照 NO.1孔子 剧照 NO.2孔子 剧照 NO.3孔子 剧照 NO.4孔子 剧照 NO.5孔子 剧照 NO.6孔子 剧照 NO.13孔子 剧照 NO.14孔子 剧照 NO.15孔子 剧照 NO.16孔子 剧照 NO.17孔子 剧照 NO.18孔子 剧照 NO.19孔子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孔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公元前六世纪,孔子(周润发 饰)受到鲁定公(姚鲁 饰)赏识,从中督宰晋升为大司寇,这让他得以实行自己的以礼治国的执政理念。但是,三桓独霸朝纲,也让孔子感受到了重重阻力。他因阻止季桓子(陈建斌 饰)家奴免受陪葬,而与之结怨。他随鲁定公赴齐国会盟,与齐景公(马精武 饰)和大夫黎鉏(王绘春 饰)斗智斗勇,维护了鲁国的利益,讨回三城,因此出任代国相。他提出隳三都的政策,引发佞臣谋反,在平叛之后,季桓子假传圣旨,罢黜了孔子。从此,孔子率颜回(任泉 饰)、子路等弟子开始游历各国。在卫国,孔子得到卫灵公的尊重,获俸粟6万石。他见到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周迅 饰),并在交谈中展现了正气凛然的君子风范……   本片主题曲《幽兰操》为歌后王菲息声多年后复出之作。节上生枝第二季昏婚欲睡漩涡神鸡包美丽2七十二家房客第三部粤语苏芬战争梦幻西游之雷怒危机指尖上的中医旅程终点街头之王2008飞正常航班幻日夜羽-镜中晖光-青春抛物线血宴2018花眼甜蜜香草欢迎来到雷克斯汉姆在那遥远的小岛新封神之哪吒闹海天无绝人之路3杰西卡·琼斯第一季三千鸦杀2022-2023J家跨年演唱会美丽的契约旋风书院弃妃归来成了妙手神医大将军国语DOG DAYS第二季昨日重现之舍命情缘边城汉子叠影惊情就这样…第一季魔偶奇谭火焰龙卷少年卫斯理之圣女转生渣男嫌我丑,我转身嫁给千亿总裁大明管家神奇之光(国语版)

 长篇影评

 1 ) 《影迷为何要...》影评部分

  
原豆瓣评论头名《影迷为何要...》的后半段影评部分



你的文章"影迷为何要这样对待《孔子》?"不是关于 孔子 的评论(),它已被转成了你的一篇日记,相关的回复和推荐也一并作了转移。你的日记 影迷为何要这样对待《孔子》? 里所述的内容含有《社区指导原则》中不欢迎内容,现已转为 仅自己可见 状态

--豆瓣

现贴 影迷为何要这样对待《孔子》? 之后半段影评部分,是影评啊,网管别删了别再帮我写日记了。


----------------
  
  (有人说这不是影评,那么关于电影本身:
  
  1:电影比较平淡,容易打瞌睡,看的时候易走神,要集中精力,要有耐心,台词半文半白尚可回味。感觉电影的教育意义不明显,挖掘的不够,不如认认真真看本孔子的传记书。反过来想偷懒把本片当作纪录片或者传记书来看的人,其实也只能蜻蜓点水的看点孔子后半生皮毛故事选集而已,最后还是一头雾水。
  
  2:演电视剧的演员熟脸太多,所以影片的电视剧的味道比较浓,有种“打开电影看电视”的感觉。还算中规中矩,总体比《花木兰》好,却明显不如《梅兰芳》。画面追求精致,音乐很不错,怎么总感觉是电视剧背景上了电影水平的音乐,企图硬把画面拉到史诗水平。
  
  3:如果大银幕上播放一部CCTV10的孔子纪录片也许更吸引人,这种题材拍成故事片本来就是个难题,难免乏味
  
  4: 电影里周迅演的南子很傻B,一点不觉得其美艳(台词说其人美艳),怎么总觉得周迅很难看,表演痕迹重了,也太用力。这段剧情不知所云,难道是表现这个女人是孔子的知音? 看电影还是要看导演,胡玫这些年远离电影,过去一直没有非常成功的电影作品而转战电视剧,这次重返,对大电影还是控制得不太得当,材料取舍混乱,主题围绕不清,过渡并不流畅,前半部很明显,不过感觉本片还是很有诚意和艺术责任的,只是实在到不了那种令群众全满意的水平。
  
  5:其实根本不必花钱排什么战争场面什么乱箭齐发的,看得很累,观众早被《赤壁》搞疲劳了,和这个文圣人的传记片不搭调。不如多阐发下孔子的思想和这种思想的来龙去脉。影片关于孔子的教育功能和学问思想,展现不足。镜头上好像总是别人在“代课”,孔子办学却不讲学,该不是校长吧。人物刻画的都太平淡,弟子全象是粗人。整体并没有那种所谓的史诗感,人物也没有“圣人”的厚重,孔子只是一个不得志的怪蜀黍而已。在描述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只见其颠沛流离不见其万世师表。奇怪,通过这个电影,看不出孔子是如何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圣人。

  6:剧情就是:鲁国当官不得志-被排挤到处游走-晚年回国,这是一部再剧透也无所谓的电影。疑问:他的老婆孩子呢?后面也不交待一下。
  
  7:即使你不抵制,本片确也属于可看可不看的片子,闲着的话看看也绝对不会有看完《三枪》后的挫折感。孔子是中国在海外和熊猫、长城、功夫同样知名的元素,这也是投资拍片的动机之一。不知本片在海外是否能吸引人,制片方加入战争戏也是这个目的吧,相信广大的孔子学院、驻外机构会包场的。画面还是很“中国”的,但确实没有《英雄》中画面的质感,总觉得差口气,难道还是导演习惯拍电视剧的原因?这种电影大概应该李安拍才行。
  
  8:最精彩的地方就是起字幕的时候王菲的歌声响起,安宁,好听。
  
  9:孔锂(应该是“鲤”)还是孔锂,没改。那时代没有“锂”字。雷人台词只有“按第二套方案”。
  
  10:说实话,个人认为电影本身可以打3星,考虑到....就2星吧,再说打1星其实很不安全,可能集体被和谐。 最后很羞耻自责的说:我不是人。

全文在时光网博客,原豆瓣贴1400人推荐,700回复,可惜了(liao)了(le)
http://www.mtime.com/my/spanisheyes123/blog/3219873/

与本文相关新闻 南方都市报
http://ent.sina.com.cn/m/c/2010-01-26/10112856162.shtml

 2 ) 不吐槽就吐血!

刚看了孔子的预告片。雷的外焦里嫩,鸡皮疙瘩簌簌的往下掉……吐槽!额一定要来吐槽!

有兴趣群吐的看这里:


孔子的学生一个赛一个得呆,个个都像是三鹿牛奶泡大的。穿了粗布衣服之后更显得目光呆滞。拜托!孔子虽说弟子三千,但是经常出来露脸的也就那么十几个,胡玫大婶你就不能找几个看上去干净稳健点的?一个个贼眉鼠眼,像是随便从中戏门口拉出来的领盒饭的。

最不能忍的是额家颜回居然让任泉来演!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可到底还是被雷了,不是说君子就要是小受耶!尊敬老师就要让小受在风雪里冻的小脸发白的赶马车……赶马车这种活摆明了是子路他们干的……为嘛不用颜回吃碳那个事情?这个事情在论语和家语里面都是额家颜回的重头戏。拜托!曲肱高卧,一箪食一瓢饮而不改其乐的人不是苦情戏的范儿好不好……

其实,没有最不能忍,只有更不能忍。看了半天没搞清楚子贡是哪个。实际上,子贡应该是孔子的所有弟子里面最亮眼的一个,有才华,有气度,有口才,长得好,又有钱,完全是宰相范儿。该是扔到人堆里也会闪闪发亮的那种。结果,真正闪闪发亮的是周迅姐姐的头饰……南子的那个太空装差点让俺以为第五元素里面那个飙高音的姐姐穿越了……那个,周迅姐姐和孔子的对望可以列入本年度最拉风的穿越言情戏榜单。同理,也没搞清楚哪个是子路。话说,子路先生该是那种身长八尺,风度翩翩的儒将,拉出来比关羽多一点文气,比陆逊多一点英武。并且,姿色肯定不错……因为,子见南子这件事的主角本来是子路。明明是子见了子路不让见的南子,子路很不高兴,后果很严重。孔子指天发誓,我要是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情,老天惩罚我!

结果……结果……泪奔……话说,不能让子路两千多年之后还做朱丽倩吧?人家刘德华也就藏了二十多年,就被口诛笔伐说对朱丽倩不公平,额也要为子路兄喊冤!

最后,赞一下周润发的孔子,那个大额头很有爱,化妆化得很像,凯丽的孔子他老婆看上去也很舒服。就是这帮弟子选的太不像样。这些人啊,颜回,子路,子贡,子夏,冉有,公西华,曾点,随便拉一个都是不世出的牛人。要跑龙套,也要好好选人跑隆重的龙套耶。这样才能衬出孔子的牛逼撒。

 3 ) 到底谁是大牛逼?谁比谁牛逼?

电影到底有多牛逼?2010-01-27 16:09:44

我用通俗的语言简单讲下130分钟表达的事吧

一个牛逼的中年男人,他的周围有一群觉得他十分牛逼的小牛逼们,牛逼男人国家的君主说,你真牛逼!牛逼男人说,对!我很牛逼!有个大官觉得他并不牛逼,但是他嘴上也不说,等着一个机会才说,你才不牛逼,你给我走开!于是牛逼男人就走了,很桑心,那群小牛逼们跑过来要跟随他,说,我们要跟着你变成大牛逼!

于是牛逼带着几十个小牛逼开始了流浪天涯,过了十几年,那个当初说他不牛逼的大官快死了,突然觉得他确实很牛逼了,请了其中一个小牛逼回来帮忙,赢了,说小牛逼你真牛逼,小牛逼说这不算什么!我不是牛逼,他才牛逼!于是就又把牛逼请回来了……

中间有个女粉丝仰慕牛逼,见了一面,女粉丝差点害得牛逼性起,但是牛逼很牛逼,忍住了,女粉丝说,我懂你!牛逼感动的热泪盈眶,一出门对弟子说,走!国之将亡,逼出妖孽!心里想着,她懂我,555,她懂我。嘴上说,妖孽!妖孽!心里又说,只有她懂我啊,5555
然后女粉丝被路人甲手臂杀了,边死边幻想着自己和牛逼的幸福生活……

然后牛逼到底有多牛逼,看了电影还是不知道……我们意淫吧

 4 ) 《孔子》:丧家狗也有乡愁

“丧家狗”这话不是我说的,李零先生早就说过,而且孔子也说了——起码在《孔子》里,孔子是这么说的。
看完胡玫的《孔子》,真的有种看丧家狗的感觉,发哥白发苍苍的回到鲁国,踉踉跄跄的下车来对着城门跪拜,泣不成声。
于是就想起了塔科夫斯基导筒下的戈尔恰科夫,那个周游于意大利的俄罗斯人,故土始终在他的梦中萦绕:那所乡间的木屋,那条黑背大狗,那一坪风吹草低的俄罗斯田野……
可惜戈尔恰科夫最终倒在了意大利的土地上——那部电影叫《乡愁》。
《孔子》所展现的,也正是孔子一生都化不开的乡愁。

正好跟鲍鹏山老师一起看了《孔子》,出了电影院跟鲍老师交流,才发觉片中有如此多的文史常识错误,回到家来好生谷歌了一番,才粗粗整理出个头绪。
第一场孔子力主禁止活人献祭的戏,十分精彩。朝堂之上发哥舌战群儒,整个场景颇有点古罗马元老院的意思,演员的服装、布景也都不错(不过与《无极》似曾相识),而且孔子的辩论术跟苏格拉底有一拼,三两下就让公山狃丢盔弃甲,那句“给个话啊”更是智慧十足——在《三枪》恶搞到底后,这句台词终于让我在国产电影里看到了久违的幽默。
可惜啊,公山狃本来叫公山不狃嘛,而且鲍老师还指出当时鲁国并无活祭制度,不过拍电影,适当虚构总是允许的,这场戏把孔子的“仁”学直白(当然失之浅薄)的展现给观众,而且符合当下电影中的人道主义思潮,所以尚算精彩。
那个漆思弓也是子虚乌有(原型是漆雕开),他的来历显然不是片中这样。不过这小子放在片中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留着,希望影片后半段有用。

接下来,孔子开始他在鲁国的事业上升期,夹谷会盟,军队不听调遣,孔子率弟子巧施惊鸟记,登时吓得齐王千乘战车屁滚尿流,还讨回了三十年前失掉的汶上三城。
拍大片嘛,会盟台总要筑高点,但高得不近情理似乎也不合适吧;而那些展现军队的CG动画虽然跟《阿凡达》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国产电影里绝对算是上乘,所以,我也理解。
问题是,惊飞几只鸟就吓跑了早有预谋的齐军?好吧,总比《赤壁》里张飞用阿基米德原理喝退曹军骑兵强。至于汶上三城,实际上齐国才占了三年,所以要回来还有可能性,真要占了三十年,早就是齐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好吧,为了凸现孔子的外交谋略,我也认了。
但是,得知鲁军不听调遣时,孔子一句“按第二套方案办”,立马让电影院笑了场。这种历史片,孔子动辄抛出《论语》名言,不能太穿越,一会儿文绉绉,一会儿又满口大白话——我当时就想喊一句“你过时了”。
然后,掌了权的孔子雄心勃勃,一直搞到强制拆迁,要“堕三都”,触了三桓的底线,便被季孙式老谋深算的变相流放了。

这时孔子独自上路,但颜回死乞白赖的第一个出现了,要死要活的非跟着老师走。接着,子路、子贡、曾参等人悉数到场,于是,中国历史上最声名显赫的知识分子驴友团横空出世(史实是子路等人比孔子更积极,力劝孔子离鲁)。
之前已经打好了南子的伏笔,周迅还是《画皮》里的狐狸精模样。子见南子一幕随即在影片中出现,但谈不上精彩,坦率的说,周迅有点太用力了,淫荡有余而富贵不足,在表演前观摩下伊丽莎白•泰勒的《埃及艳后》应该更好(周迅戏分不多,在海报上却很扎眼)。
之后最大的杯具来自孔子驴友团行走于冰湖之上,几个水下镜头就已经让观众明白,要出事。
真的出事了,拉着书简的马车压破了冰面,颜回为救书简,溺毙于冰水中。
《论语》里怎么说颜回?《雍也》记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着实是个超凡脱俗的精神贵族,后世称其为“复圣”,与孔子配享。但在电影里,任泉的演技没问题,可一张脸总也不老,而且整日苦瓜扮相,哪有半点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的影子?再者,颜回明明死在孔子归鲁之后,而且归鲁后还开宗讲学,整理《易》经,发轫出了被称为“颜氏之儒”的学派——影片何苦改成这样呢?
颜回死时,水下摄影那个煽情啊,明显走的是纯爱剧的路子,再加上发哥脸贴着任泉的脸半晌不肯离开,估计一干腐女又得乐了。
不是颜回一个人的问题,总的来讲,孔子的弟子们都成了糙了吧唧的爷们儿,纯是很纯,但太缺乏委婉了。要知道,这一票人首先是知识分子,然后才各有特性,书卷气毫厘不现,不真(称呼也有点乱,按常规,孔子叫弟子不叫字而叫名,所以姓端木名赐字子贡的弟子被孔子称为“赐”为宜)。

至于孔子的家人,张凯丽饰演的亓官氏还是刘慧芳的路子,看着倒还行;但是孔子的儿子叫“孔鲤”而不是“孔锂”,这个字幕错误就算是笔误也不可原谅,孔子那个时代,怎会有“锂”字?还好影片没把“子贡”笔误成“子宫”(据说片方在公映时会做紧急修改)。
而孔子见老子那一段,搞得很哈利•波特,一段穿越戏,俩人坐在山峰上霞光万丈,我还以为发哥要改唱《神话》了。这段故事是桩史学公案,不过按司马迁的写法,孔子去周都洛阳见国家图书馆馆长(守藏史)老聃,按照那个场景拍挺不错的,现在这样改,我总联想起洗发水广告。
这个场景其实反映了全片努力把孔子神圣化的艺术旨趣——当然孔子不是不能被神化,但方式方法要讲究。人家拍《小活佛》《基督的最后诱惑》和《耶稣受难记》都是把神祗人性化,曲径通幽的造神,我们太急吼吼的做表面功夫,愣往人物脑袋上加光环,效果恐怕要大打折扣。此外,《孔子》只截取了孔子步入老年后的小半段历史,若比起《甘地传》讲述人物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一生来,在素材删剪上也殊为可惜——孔子曾有“致学、而立、不惑、知天命”等一系列人生阶段论,扔掉前半截,总让人不满足(当然片长也是一个现实的考虑)。

漆思弓后来总算出场了,跟着孔子颠沛流离一番,也出落成了个糙老爷们。而且没别的用处,报个子路的丧就算完了——其实子路也死在孔子归鲁后,你要说这是拍电影不必较真,那好吧,我也接受。不过既要改,那改得比史实更有可看性也行,孔子归鲁后接连孔鲤卒、颜回卒、子路卒,都是大事,然后孔子卒,照着这个拍,不也挺戏剧的吗?
这个漆思弓太可惜了,拍历史片,总逃不过“正史”和“戏说”的纠缠,既是拍正剧,又不是恶搞戏说,加这么个虚构人物,其实完全可以透过他的视角来看历史人物。金庸用韦小宝写康熙,用郭靖写成吉思汗,都是把虚构人物镶嵌在历史大背景中,不也游刃有余?当然,我也不是说戏说就不行,不过真要像刘镇伟一样把《西游记》戏说成《大话西游》那样的经典,技术含量恐怕比拍正史还高;而且孔子也不是没被人戏说过,蔡志忠的漫画谁不服气?只怕中国电影人还没这个能力(费穆的《孔夫子》我没看过,但显然也是正史的路子)。

公允的讲,发哥的演技让我折服。陈建斌的季孙式也很牛掰,最后一身裘皮大衣死在雪里也很酷——不过史实是他死在孔子返鲁前数年,影片为了突出戏剧矛盾这么改,我也接受。
《阿凡达》来了,我们只剩孔子。所以孔子有些成公论的史实,一定要慎重。相对主义相对到孔子那里去,中华文化就彻底散黄子了——又不是康三癫变法的时节,现在不需要《伪经考》《改制考》那些东东(“批林批孔”就往事不要再提了吧)。
龙应台曾写过一本《古文观止》在六十年前颠沛流离的故事,一册发黄的书本,伴着五千学生度尽劫波,纵使在炮灰连天时,《古文观止》的读书声却从未断过。最后九死一生,五千学子还剩三百,昔日少年也已成白发老者,而《古文观止》书页虽黄,却无一页缺损。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管民族叫“想象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靠什么想象?归根结底靠文化。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不能断,也不能乱。文脉一乱,人心就散;人心一散,队伍就不好带了。

孔子,当然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精神象征符号之一。
孔子一生,首先以思想家、教育家传世,《孔子》突出他从政、领军、流放,而对其思想缺乏展现,委实可惜。中国影人拍中国历史,竟还不如洋鬼子(有《末代皇帝》为证)。再者,即使从纯粹商业片的角度来看,《孔子》的戏剧性仍嫌不足,虽然加了不少戏,还突出了战争场面,但通片看下来,局部刻意还是掩不住整体温吞。
不过挑了这么多《孔子》的刺,我还是认为,《孔子》是一部佳作,什么叫主旋律,这才叫主旋律,对这样的题材,应当动用行政手段包场给官员们好好看看。此外,每所孔子学院也都应该给同学们放映《孔子》,也算多媒体教学嘛。

总之,胡玫担当起孔子的题材,我举双手支持,就算有文史错误,在大关节目上还是对版的;而且影片还让大成至圣先师走入了普通观众的视野,能让我们在谷歌退出前好好搜索点关于孔子的文史知识,就冲这个,也是功德无量。此外,《孔子》的题材难度之高,是个不争的事实,能拍成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了(比从日本漫画改编的《墨攻》强多了)。
回味《孔子》中的孔子,做过大官,搞过拆迁,玩过暧昧,还组过驴友团——而且在这些过程中,还有煌煌巨著传世。
可见,好好的一个知识分子,玩什么政治?一玩政治,就玩成了丧家狗。
《孔子》里的孔子归鲁后,首先声明不许再拿政事来烦他,一心一意搞学问去了。
这是想通了,孔子管这叫“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识分子啊,珍爱生命,远离政治!

(南方网专稿)

 5 ) 电影《孔子》背后,谁是孔子的知音?

客观而言,《孔子》引发这么大的争议,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作为一部工整流畅的准文艺片,本不该有什么太大的波澜;但作为万世师表的人物传记,成为舆论焦点也不足为奇。真正有价值的争议,是冷静的声音、相对理性的批评,以及可以探讨的诚意和余地。胡玫导演在《孔子》开拍时就说过“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心情,这或许是她想象之中的局面,但也可能始料未及。   无论如何,电影主创对《孔子》的诠释还是充满诚意;无论他是圣人,还是凡人,“孔子”在当代都需要知音;在这个时候,通过电影去讨论甚至争议《孔子》,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好事……   一、诠释圣人:理想主义者的实践论   胡玫版中的孔子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但不是把理想挂在嘴上高谈阔论,而是热衷于躬亲实践,用事实去证明理想的合理性、可行性。   孔子是一个圣人,这是早已定评的历史。回到彼时生活中,孔子又只是一个普通人,从政未果致力于教育事业,这也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圣人也是人,要食人间烟火,有生老病死的问题,更有理想和现实的权衡挣扎。反之,圣人之所以最后成为圣人,是因为能凭借智慧超越这些羁绊,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芸芸众生,去改造周围的世界。影片的说服力,精华与窠臼都来自于这个矛盾。电影开头,孔子以倒叙的形式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就是一个老人在回忆从前走过路,为自己充满遗憾的一生做总结。   还原历史,这句话很简单。但是,每一个人都对历史和人物有自己的想象空间,一部电影想要做到人人都服气,势必要旷日持久下很大的功夫。电影《孔子》为了尽量立体、丰满、客观、合理地描述孔子,可谓苦心孤诣。影片有多处打动人的地方,孔子参政、护主、重民生、立国、立言、兴邦、传道、自爱、爱人等一系列细节都很有感染力。比如,“堕三都”这样剑走偏锋的决定,是孔子高瞻远瞩的“圣”,一般人不敢轻举妄动。同情弱小无辜的殉葬者,不惜以死相谏,却是一个有正义感的男人的见义勇为,只要有勇气,每个人都可以去做。   孔子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但不是把理想挂在嘴上高谈阔论,而是热衷于躬亲实践,用事实去证明理想的合理性、可行性。他从来不考虑做这些事情“小我”收获了什么,而是觉得身在这个时代,就必须尽自己的力量去影响人们朝着安居乐业的康庄大道发展,隐恶扬善,建立一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理想国。他用智慧和反对派、既得利益者沟通迂回。从来都是言行一致,用事理去说服人,用行动换来别人的信任和折服。   片中,有两个细节对比令人印象深刻:一是作为傀儡的鲁定公感叹孔子,说孔子不会装糊涂,处处得罪人,非要一意孤行施行理想;二是,孔子向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求教,老子大意是说天下事物有其发展规律,顺其自然就行,不必去管它。面对君上的消极劝导,和老子“超然物外”的教诲,孔子都没受太大影响,而是继续积极前进。孔子在鲁国没能实现理想之后,奔走春秋列国,带着一干不离不弃的弟子试图去寻找新的支点,继续践行自己的主张。阻力、压力把他淬炼成更加顽强。   影片最后,孔子回到了久违的鲁国,从此不再过问政事,而是一心致力于教育事业,但这不等于孔子放弃了理想,不过是转换了一个方式罢了:他知道一个人的力量、生命毕竟有限,必须通过教化来影响人们的想法和生活方式,自己的主张才能万古流芳的进行下去,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也可以这样理解,这既是一个圣人远见卓识的高明选择,也是一个普通人在长时间的挫折之后,最后唯一正确的精神出路。“圣”和“人”再次合为一体。   二、走下神坛:双面孔子的局限性   理解孔子需要时间、阅历、心境,感同身受的经历。就像有些讽刺的是,电影里唯一能理解孔子,接近孔子心灵的人,竟然是一个聪明、美艳的祸水女子南子,历史若是如此,孔子多半会后悔说过“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样具有大男子主义色彩的话吧。   导演之外,作为主演的周润发无疑是压力最大的一个人,因此他曾几番拒绝。对于当初(2007年)的拒绝,周润发说:“因为第一稿里孔子有光环,我演不了,我觉得我不仅要演一个圣人,而且也要演一个人。第二那个孔子太年轻,就是用电脑特技我也扮不像。两年后我再看剧本,从51岁开始演,我觉得合适”。从接手出演《孔子》那一天起,他就已经走在他表演生涯里最险峻的钢丝上面。光靠众多的文字资料,历史典籍,去判断孔子的心态、气度、言行,需要耐心和领悟能力。周润发演绎的孔子,既没有把“普通人”孔子演得单板生硬,也没有把圣人孔子演得出神入化,不可企及。落魄潦倒之余牵马而出,被马撞到在泥水里,起身后哈哈大笑的豁达;被困山谷,缺粮缺水情况下操琴明志,却把最后一口肉汤分给弟子这些地方,不仅仅是形似,而是深入骨髓的通达。   当人们在争论着《孔子》上映宣传期间,周润发一跪再跪的八卦新闻时。第一印象想到的是炒作、噱头,用恶搞来争夺报纸头条,为电影造势。却很少有人想到“克己复礼”的故事,周润发想复跪礼,除了入戏太深脱不开身,另一个原因是他的气质已经钻到孔子那个时空里,也想把人拉到那里一起感受。再说表演,周润发的演出使得“圣”和“人”的衔接自然而稳健,有很强说服力。他的倾心和努力,对达成这两个矛盾而又互生的“双面孔子”,作了自信、有力的证明。   已经被岁月雕刻成一个老顽童的周润发,从大侠、游子、杀手、作家、赌神、黑帮老大等黄金时代的身份中突围,把自己的心态、气场有效收敛集纳,放到孔子生活的时代进行打磨、碰撞,小心翼翼地揣摩、分析、拿捏人物,力图把圣人的“圣”和“人”两方面作一个全面的领悟。因为《孔子》,在自己的从演履历上贡献了一次最正统、最舒展、最深沉的表演。这或许是岁月赐予周润发的时间财富,也是一个勤勉、稳健的演员,无师自通,用心体悟的结果。   把一个神圣的思想家、教育家,襟怀广阔、低调审慎的谦谦君子,拍成一个像邻居大叔一样的普通人,在观众的第一直觉上建立一个亲和、亲切的氛围,娓娓道来的故事,如沐春风的影片语境,让观众不因为历史久远,而和人物产生艰涩生硬的隔膜;同时,又要把圣人不同于凡人之处的“神圣”表现出来,人生态度,生活智慧,人格魅力,思想影响力融贯杂一起。周润发把这些东西具体而真切地“写实”出来,用最大程度的努力去说服观众获得精神上的启迪。   周润发身上举重若轻的风骨,不是简单的清高自负、敝帚自珍,而是知识分子积极入世的明亮心境和执着坚守。可以这么说,理解孔子需要时间、阅历、心境,感同身受的经历。就像有些讽刺的是,电影里唯一能理解孔子,接近孔子心灵的人,竟然是一个聪明、美艳的祸水女子南子,历史若是如此,孔子多半会后悔说过“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样具有大男子主义色彩的话吧。这是作为男人的孔子,作为生长在男权社会里的孔子的局限性,因为孔子是一个人,男人。   三、寻觅知音:孔子其实离我们很近   电影《孔子》希望得到的沟通,是通过发生在圣人身上的故事,来启迪今天因为过分物化而显得浮躁的社会,那些彷徨中迷失了信仰,丧失了价值判断的人们,去励志那些还在坚持的平凡人。这是孔子思想在今天仍然具用普世性的意义。   胡玫曾说“质疑声一定会有,一路都有人在不断地警告我,连我妈都说我,你这不是疯了,找死吗,干嘛拍这么一部片子?”。因此可推,胡玫大抵是敬仰孔子这个人,并对孔子形成自己的了解和想象,才会多年来东奔西走地筹拍这个片子,不然有那么多帝王将相等着她去演绎,何必要碰孔子这个吃力不讨好的“烫手山芋”。她用电影这个生动的表现方式,在一拨拨的观影人群里,找到孔子思想的知音,理想主义的共鸣。就先把自己变成了孔子的知音,电影是她的成品。电影《孔子》即便不能让更多人成为孔子的知音,也是胡玫从业生涯里的一个惊叹号。   颜回在冰河里一次次打捞逸散的经卷,最后殒命,就像《海盗电台》里狂热的电台DJ在海水打捞唱片一样,都是在为心中纯净的理想而献身;子路临死前“君子死,而冠不免”的信念,则影响了电影《水浒传之英雄本色》里不断扶正官帽的陆谦这样的读书人、官员。这些细节的设计,纵然有想象的成分,但是这些弟子都是孔子和其身后完整的思想体系的知音,他们献身的是“道”、“仁”等这些看不见却可以实践的东西,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可以把这些东西去融入生活,检验理想。电影试图用儒家思想的雨露来点化焦灼不安的心灵,就是孔子精神的再次发光。而演完孔子的周润发也说:“《孔子》跟现代人的生活、感情都是很近的。你觉得两千多年前很遥远,等你看完《孔子》你会觉得,孔子跟你是很近。”   如果说,一次观影经历就是一次和电影,以及电影里的主人公沟通的过程。那么从主观出发,电影《孔子》希望得到的沟通,是通过发生在圣人身上的故事,来启迪今天因为过分物化而显得浮躁的社会,那些彷徨中迷失了信仰,丧失了价值判断的人们,去励志那些还在坚持的平凡人。这是孔子思想在今天仍然具用普世性的意义,电影院里真要能走出一些“知音”,善莫大焉。电影本身到底有多大的可看性,认真看过,而且有独立思想的观众会有自己的想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结语 《孔子》是一部商业意图的大型文艺片,有剧本略显仓促,台词不够严谨考究,古文和白话衔接得不很自然,很多地方对历史的把握、“合理的想象”不够稳妥扎实等很多不足之处,下的功夫还不够,不能让观众有效地吸收、消化,产生感同身受的共鸣。拍惯了大型古装电视剧的胡玫导演,也还没能从电视剧的视角里转换回来,有些地方还是在用电视的方式来拍电影,放大了一些不必要的地方,煽情过甚矫枉过正,而一笔带过了值得特写的心理转捩点。只是,电影本身还不至于诚意全无,不忍猝睹。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有一本新书叫《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讲述他边写作边参加长跑的事情。我们在谈论孔子的时候,在谈论什么?在争论电影《孔子》的是是非非,功败垂成?还是孔子本人、儒家思想,更多电影之外的东西?那些准备发言的人,都先来想一想这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在心中打好腹稿,大家的心态和气度都会变得友好豁朗起来,视野和胸襟也会为之开阔,建设性的东西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电影《孔子》和圣人孔子的知音也会一个个生长起来,如果孔子在世,这应该他乐意看到的。

 6 ) 子曰:给个话儿啊!

导演胡玫说过,“拍《孔子》是需要勇气的”。而在咱们这疙瘩,因为有一种奇怪的传统,就是很多人会认为你评论一部人物传记电影,其实就是在评论这个人物本身,所以评论《孔子》也是需要勇气的。不过,好在《孔子》这部电影没给我们挖这么深的坑,因为孔子是什么人,不是我这等可以评论的。而《孔子》这部电影,因为留给观众太多的读解可能,所以也成就没什么可评论的了。 “给个话儿啊!”这句台词,在正片中出现的戏份是孔子力主禁止活人献祭,这句话是孔子在挤兑公山狃,所以虽然观众听了都在笑,但这可以算是一种幽默。而在预告片中,这句话接在南子的话后面,听起来就很雷。 对于《孔子》这部电影来说,因为我是一个重症阴谋论患者,所以我觉得“给个话儿啊”其实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思想。虽然听起来很奇怪,但在万能的阴谋论之下,一切都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作为“阴谋论”的一种,下面的话其实都是为了博君一笑,不必当真。 本片导演和编剧都说过,要看懂《孔子》就得先看《论语》,不过在我看来,要想看懂《孔子》这部电影,其实不用读《论语》,能看明白《新闻联播》和新华社通稿就行了。 作为一部电影,《孔子》的主要戏份都是在讲“堕三都”,后面的孔子周游列国,其实只能算是买一送一的附属戏份。考虑到胡玫导演之前拍的那些帝王将相电视剧,“堕三都”这场戏实在是让人不得不浮想联翩啊。 说到电影本身,虽然《孔子》在单个画面上非常夸张和奢华,但实际上这还是一部缺乏视觉感的电影,以至于这部电影整体都感觉比较沉闷。说白了,就是看起来不像是一部电影。而这一点我觉得是因为镜头语言和故事结构都有问题,有佳句无佳章,虽然单独的场景都很好看,但凑到一起以后,这个电影从故事结构角度来说就只能用“散乱”来形容,再加上画面缺乏表现力,直接导致整部电影看起来都比较沉闷,缺乏视觉感。 好的故事结构需要有稳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形成,而对于《孔子》这部电影来说,因为其题材的敏感性,恰恰导致这种“价值观”是不被编剧和导演所把控的。所以整个故事的叙事重点一直在飘忽不定,形不成能够统领整个影片故事的核心线索。 在有明确诉求目地的前半段,因为有“堕三都”的主线支持,所以虽然有很多室内对话场景,但整体故事看起来还是很紧凑的。虽然很多戏份在我看来还值得商榷,但那也只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无所谓对错。而到了后半截,因为缺乏一个强大、明确的故事主线,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就变成了一个“知识分子驴友团”沿途打酱油的故事了。 另外,《孔子》略显沉闷的一个原因,可能还在于它人为设置的文化壁垒太高了。俗话说“深入浅出”,但《孔子》却经常在对白和背景介绍上“入的太深”,而在人物关系和故事结构上“出的太浅”。 这部电影在大量的对白、人名、地名等故事细节上其实等于对观众设置了文化壁垒,对于大部分、甚至是绝大部分电影观众来说,三桓、公孙狃等等影片故事背景因为缺乏相应背景知识(虽然这个现实值得哀叹但这却是事实),直接导致对电影的理解有困难。这就是我说的”入的太深“。对于这样一个题材的电影,我觉得这不算是缺点,因为如果连这个都回避了,那还拍孔子干什么呢? 但是电影在故事方面”出的太浅“,就直接把这个”入的太深“的问题给凸显出来了。观众既看不懂你的人物和背景,又不耐烦看你的故事,自然会觉得故事层面上沉闷了。 可以说《孔子》只有半部好戏,不过这并不代表《孔子》这部电影不值得一看。对于这样一个题材,恰恰需要大家都去看看,才能得到更多角度的观众解读,才能映射出当下的主流文化方向,才能让大家都去思考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 最后闲扯两句。 南子被刺杀那场戏,影片的剪辑思路非常奇怪,南子中箭和孔子拜见南子的闪回来了个平行剪辑,配合之前孔子对学生的预言(卫国必将大乱),这种镜头语言的模糊性,很容易让部分观众误解暗杀南子和孔子有关,甚至是孔子策划的。 这种画面叙事能力的薄弱,体现在影片中的多处重要场景。当孔子得知子路战死的信息,虽然有闪回画面,但还是要完全依靠旁白来补充信息,那些闪回画面其实并没有起到什么叙事作用。其实单就这么点信息量而言,几个闪回画面就足够说清楚子路战死的信息了(作为一个对比参考,《飞屋环游记》开场讲述老人卡尔和他妻子一生故事的默片段落,完全没对白,但故事和情感都传达的很清楚)。 百度百科:“鲁堕三都之战”条目 周敬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98年),鲁军强行拆毁“三桓”私邑邱(今山东东平东)、费(今山东费县西北)、成(今山东宁阳东北)的作战。 春秋中期以后,鲁政权不断下移,被称作“三桓”的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三族之家臣势力渐强,经常以下犯上,或以其控制之邑为据点发动叛乱。为防止家臣据“三桓”之私邑反叛,这年夏,鲁司寇孔丘建议定公拆毁“三桓”私邑邱、费、成。是时,“三桓”之家臣势大震主,故此议亦得到“三桓”的响应。叔孙氏首先率军拆毁邱邑。季孙氏欲毁费邑。费宰公山不狃与叔孙辄率众反叛,袭鲁都曲阜(今山东曲阜东),鲁定公出逃,躲进季孙氏之宫。鲁司寇孔丘命大夫申句须、乐颀率军反击叛军。费人溃退。鲁军乘胜追击,再败其于姑蔑(今山东泗水东)。公山不狃、叔孙辄逃往齐国,费邑遂毁。孟孙氏欲毁成邑,成宰公敛外父以成邑系边防重镇、宗室屏障为由极力劝阻。孟孙氏听从其议,遂不毁成邑。同年十二月,鲁定公率军围成,攻而未克。

 短评

岁寒然后知松柏,电影遭遇的抨击不如用孔子的一句“世人误解我”一带而过。。三星半

10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这是一部艺术化的反应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是如何嘎姘头的电影

11分钟前
  • P
  • 还行

孔子在最后不都说了吗?要理解他老人家,还是去读春秋吧。电影就拉倒了

15分钟前
  • 丁不起
  • 较差

不作恶,更不做恶的帮凶

19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看到老子和孔子坐而论道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不错的片子,编剧、表演都挺到位的。但是如果能从这个片子看出“没有孔子,我们会怎样”,那这片就牛逼了。可惜还差口气。不过已经不错了,孔子谁都知道,但是他的生平没几个人知道。一边看一遍就有人在后面问:“孔子有那么落魄过么?”

22分钟前
  • 躺倒
  • 还行

韵味不足,历史浅薄,意境非有,唯有铜臭。辜负孔老夫子,误人子弟啊。6.2

25分钟前
  • 巴喆
  • 还行

周迅的表演一贯的好 演什么像什么 精神统治很重要 电影拍得不错 有笑点 又感人之处 也有历史 我应该读读中国史了

26分钟前
  • 冷山
  • 推荐

如果是为了票房而拍摄孔子,你永远也不能理解孔子如何成为圣人。

29分钟前
  • (.人.)
  • 很差

这几年古装片 不论文武 统统一碗水端平 毫无闪光

34分钟前
  • 无为啊
  • 还行

看过电影的人都不会只打一星

38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还行

每段故事以及讲故事的细节都是不错的,只是剪在一起后不够抓人。

41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较差

可能是期待太低了吧,却觉得没有那么差,前半段龙精虎猛,小有问题而大无不妥。后半段有点拖沓,特效镜头一律很差,坏个整体风格。剪辑多少有点脑子不清,战争戏也太差,对对付付就过去了。先看故事再说深意吧,我们总是太端着了。PS:颜回淹死这事也太狗血了吧

4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同样《骆驼祥子》里 祥子曾说的:与众不同是行不通的。 行不通的原因是个人思想无法领导和驾驭整个社会,即便这思想清洁高尚,终究会自食其果尝遍疾苦和失却生命中至为重要的东西;再者,精神上无人能晓的孤独会让人流泪满面。但无论如何,之于爱,之于理想,一切承受甘愿。

44分钟前
  • Flicka
  • 还行

传说看这个不哭不是人,那我只能算是一坨阿凡达了……

48分钟前
  • 小安
  • 较差

哈哈哈,我妈妈看的好伤心

53分钟前
  • Spring Xu
  • 还行

南子说:世人都能理解孔子的痛苦,但世人无法体会孔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

57分钟前
  • chloe
  • 力荐

烂片

60分钟前
  • 阿耳忒弥斯
  • 较差

【中关村美嘉】才俩小时看不过瘾哇。本片讲的就是老年孔子在编好《春秋》那天很闲就开始回忆。从自己五十知天命出仕,意气风发了几年被排挤出国,然后带领一帮弟子开始周游列国想搞再就业,搞得很丧家狗的时候终于可以回国了,也当不动官了就老老实实教书立说,修了本《春秋》可以传世了自然挺高兴。

1小时前
  • 私享史
  • 推荐

好烂的片子....就等着王菲的幽兰操出来.....看过越来越觉得孔子应该就是个Gay....收了三千男弟子....阿米脱佛.....诺....

1小时前
  • Ryan
  • 较差

《孔子》不是被别人黑了 正是胡玫自己把他弄脏了这是一部悲剧

1小时前
  • shmily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