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HD

主演:塞西莉亚·罗特,玛丽萨·帕雷德斯,坎德拉·佩尼亚,安东尼亚·圣胡安,佩内洛普·克鲁兹,罗莎·玛丽亚·萨尔达,费尔南多·费尔南·戈麦斯,托尼·坎托,埃罗·阿索林,卡洛斯·洛萨诺,费尔南多·古林,曼努埃尔·莫龙,乔斯·路易斯·托里霍,胡安·乔斯·奥特圭,卡门·巴拉格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语言:其它年份:199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剧照 NO.1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剧照 NO.2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剧照 NO.3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剧照 NO.4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剧照 NO.5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剧照 NO.6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剧照 NO.13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剧照 NO.14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剧照 NO.15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剧照 NO.16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剧照 NO.17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剧照 NO.18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剧照 NO.19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玛努埃拉(丝莉亚 洛芙 饰)的丈夫在儿子出生前就离开了妻子,玛努埃拉成为了单身妈妈,带着儿子埃斯特班来到马德里生活。儿子从不知道爸爸的事情,玛努埃拉只好对儿子说父亲已经过世。然而,儿子终究不相信。他在日记本里悄悄写下对父亲的想念。 车祸来得那么突然,儿子被一辆迎面撞来的汽车夺走了生命。母亲悲伤不已,决定去找孩子的父亲洛拉,完成儿子心愿。然而她却得知,洛拉已经换装成女人,当了妓女,而且染上了艾滋病。更不幸的是,修女罗萨(佩内洛普 饰)怀上了洛拉的孩子。玛努埃拉留在罗萨身边照顾她,罗萨诞下的婴儿也取自己儿子埃斯特班的名字,苦难的日子终于有了希望--这个新生儿竟然逃过了艾滋的噩运。尘埃人赞美诗:莎拉·布莱曼演唱会深寒食人兽美人记·昭君我的妹妹哪有这么可爱第二季花美男拉面店法国贩毒网预兆2023星河叛变无法触及王牌大贱谍3魔界转生1981徒弟个个是大佬第四季复仇之火开局四个美相公 动态漫画第一季大开杀戒东方你最想知道的科学第一季梨园将军业内前五闪电侠第八季勇闯禁地胡顿与女爵超人:明日之子渣男嫌我丑,我转身嫁给千亿总裁人脑大升级 第二季纵横四海粤语衰小王子结城友奈是勇者 第二季多浪迪警官 4阿什格罗夫夫妻马甲双双掉完把家还爱情公寓番外篇:辣味英雄传 第一季七年情深路漫漫Wake Up, Girls! 新章侦察英雄星球大战:抵抗组织第一季触不可及(美版)EX-ARM一人之下第二季我必将离去一寸丹心房子与狗

 长篇影评

 1 ) 阿莫多瓦电影中的身份追寻与哲学解读


                                                                                                                   
阿莫多瓦无疑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西班牙导演,许多文献和评论中都将他与整个西班牙的现代性相结合。但与此同时,他的作品又不仅仅是西班牙“大决裂”①的产物。事实上,他的作品承载着西班牙电影中某种历来的本质,他的成功体现于他独一无二的创造性,无论是从叙事结构,还是从电影手法。作为创作派的导演,他将整个西班牙的文化风情跟自己的特质结合的淋漓尽致。


1:阿莫多瓦的电影世界

60年代初,巴尔登②曾经在《萨拉曼卡对话》中表述:“西班牙电影工业存在的60年中,在政治上碌碌无为,在社会上导向错误,在思想上泛善可陈,在美学上一无是处,在产业上气虚体弱。”③ 而对于弗朗哥统治时代之后的西班牙导演来说,体系成了一个全新的金矿,与电影等同,电影人则成了或大或小的掘金者。而80年代萌发的马德里新潮派则催生了以阿莫多瓦为代表的一批新电影人的崛起。阿莫多瓦早期的一些作品,如《佩比,路西,伯姆和别的姑娘们》《欲望迷宫》都属于新潮派的代表作品,而阿莫多瓦本人,也顺理成章的成为新潮派的代表人物。

阿莫多瓦的电影世界,是一个充斥着谎言,华丽,与悖论的世界。他凭空的捏造出来一个与常理向悖的空间,与世俗违背的道德观,并强迫你去相信它。而观者则会在不知不觉中,掉入它精心营造的影像陷阱。他也许是当今仍在世的大师之中最无法定义的一个,你永远说不清他是什么类型的导演,爱情?惊悚?犯罪?喜剧?都是,亦都不是,很多人都觉得阿莫多瓦一生都在拍摄同一部电影,从艺术风格,主题创作上来讲,他的电影个人色彩及其浓烈,且无法被归类。阿莫多瓦的成功在于他从不局限与任何一种电影体系,他只从题材的切点入手,以欲望为引,人性为根,把故事的蕴意发挥到最大化。

阿莫多瓦早期的电影,如《佩比》《激情迷宫》《我为什么命该如此》等,以戏剧化的成分居多,主题上的探讨也相对来说较为弱化,以身份丢失与认同为主。这也许弗朗哥时代的西班牙文化有关系。中后期,阿莫多瓦的作品有着较为明显的改变,以《我的秘密之花》开始,导演越来越讲戏剧的情境植入于人物的内心,这种变化在《对她说》中达到极致。

2:身份的幻化,迷失,与整合

挣扎,是阿莫多瓦电影中的主要坐标。《神经濒临于崩溃的女人中》的佩芭,《活色生香》中的班德拉斯,《捆着我,绑着我》》中的里奇,《对她说》中的班尼诺。几乎每一部电影里,都是通过人物的挣扎与解决来构建整个结构,而毫无例外的人,所有的人物,都会陷入异常的焦虑和不安中,他们永远挣扎不休。

这些化名的一再出现不仅表现了人物面临的处境,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主人公身份的一致性。在阿莫多瓦的电影里,人物的身份都随着这些看似无意的化名而变得逐渐微妙起来。情节的不可预知性一直是阿莫多瓦电影中的一大特色,《在黑暗中》里,修女决定要向大众告知自己才是小说的作者时,却意外的发现亲生妹妹冒名顶替,在她完全不知情的情况取代了她。《欲望法则》中,警察们一口咬定laura p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而她的消失则恰恰让怀疑的目光都落到了帕布罗头上。而在《我的秘密之花》中,里奥厌烦了一次又一次的写作爱情小说,导致她的编剧用化名去威胁她,要暴露她的真实信息。

通过这一方式,阿莫多瓦在早期的作品中提出了身份的复杂性,而不是已经被通俗化的人格分裂。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提出了身份的复杂性之后,又如何重组这些复杂点的元素呢?

阿莫多瓦也很快的给了解答。在《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中,这也是第一次,在西班牙从属的电影体系中,提到变性人这个概念,不论是曼纽拉的前夫罗拉,还是好友阿格拉多。他们都对身份的复杂性做了一次完美的解构。罗拉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濒临死亡,作为整部影片中最重要的人物,他在临近片尾的时候才出现。就是这个人,给了曼纽拉和她身边的人无数的困惑与灾难,使得他们的生活一度坠入地狱。关于罗拉的一切,是身份崩溃的表现,她最终带着她黑暗的人生走向了死亡。而阿格拉多则截然相反,在影片中,阿格拉多只要一出场便会点亮整个环境,她依靠与她再造的身份得到了新生。罗拉向死而生,阿格拉多却像初长的草木一般欣欣向荣。她热情,单纯,丝毫不畏惧的去过着自己的生活。罗拉身处罪恶与悔恨交织的地狱,无法被救赎。而阿格拉多却活的自由自在,真真切切。

所以,导演给出的途径便是,在目前男女在现代生活当中的身份处境上的焦虑,大部分由阿格罗拉去化解,而另外一部分不能被转换的,则留给了罗拉,这是面对身份的另一种可能性,一个化解的充满焦虑的未来。从这层意义上讲,阿哥罗拉限定了一个虽然算不上温和,但究其本质却是有着积极意义的身份。这是一种全新的身份,而这个身份使得阿格莱拉挺身跨入了身份异质化的时代,人物也有了更高的层次感。

而毕竟《关于我母亲一切》是阿莫多瓦中后期的作品,在前期的那么多作品里面,依然有很多人物,男女老幼,以形形色色的方式,或直接或隐晦的表达着他们对身份的焦虑。
 

而有趣的事,这些经常迷失方向的人,即便不因自己而迷路,也会因他人而迷路。而正是这个半路出现的“他人”,往往会改变情节的走向,甚至反客为主。而在这之后,“他人”便不再是原先的对象,而空间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在《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中,曼纽拉追随者死去儿子的那颗心脏,这是她所有的人生意义,而在经历了这次旅程之后,曼纽拉又开了第二次的旅程,而这次不经意的旅程,却改变了她的一生。

在阿莫多瓦早期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的看出那些马德里新潮派的狂热与生机。以此给阿莫多瓦的电影生涯画上一个坐标的话,这些作品也许不够出色,但却在最深处去引领着阿莫多瓦前行,那些电影中的人物,不管现实在发生着什么,世界怎么改变,他们总会离开。换言之,这也正是“身份”移位之后所付出的代价。

在《捆着我,绑着我》里,里奇对玛丽安娜说:“这张纸便是我的人生,就像是一条地铁线路。三岁的时候,我被遗弃,成为孤儿。八岁那年,我离家出走。十六岁的时候,我进了精神病院。直到一年前,我认识了你。那改变了我的整个生命,从此,我的心中便只有你。我不再发疯,我恢复了健康。”④

在阿莫多瓦的作品中,人物的身份总是会在不经意的时候丢失,这几乎也证明了人本质的存在性,身份或者说是物理的缺失,对于自然人本身是没有影响的。而对于这些如同棋子一般的人物来说,很大一部分原因,“丢失”是因为人物在自我定位的过程中,遭受了现实的困难。这是无解的。

而这些人物的性格,仔细研究的话,会发现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异常强烈的自我意识:玛丽安娜对制片人的引诱充耳不闻,阿格拉多对自我太过执着。然后他们却又困扰与同样的人生,玛丽安娜最终让自己成为了导演的幻想之物,而阿格拉多却依靠出卖肉体去谋生。

阿格拉多说:“我们越接近梦想中的自己,就越能成为自己。”

但这在所有的观者眼中,事情却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他们始终被失败所笼罩:玛丽安娜的反抗被完全废弃,阿格拉多的生存却也如此的不易。这些理想主义的人们,这些主体,却只有通过丢弃他们的身份,才能进行动作。




3:阿莫多瓦电影中的哲学基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阿莫多瓦可以划分为两个,一个是早期的情景剧,一个则是后期的文学剧,甚至在某一个方面,他还算的上是一个大智若愚的哲学家,他后期的电影大多都在探讨着一些形而上的问题。他影片中所有的主人公都在问:我是谁,我在寻找着什么。《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中,曼纽拉失去了儿子,从而也失去了自我,这使她不得不逼迫着自己去完成一段可能不会有结果的旅程。《捆着我,绑着我》中,玛丽安娜深受制片人的骚扰,自己却又深陷毒瘾,无法自拔。《活色生香》中,维克多因为一个错误让自己无辜入狱,出狱之后面对着仇人和爱人的错位却变得不知所措。

再生与出入世占据着阿莫多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比重。还是《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中,曼纽拉和儿子在家中观看着Mankiewicz的《all about eve》⑤,而这部片,正是最为主要的引用对象。在《all about eve》中,eve接近贝蒂戴维斯的原因就是要取代她,而在《关于》一片中,huma的女友nina亦是对曼纽拉进行了此番的质疑。

而在原作中,eve正是通过一系列的阴谋与伤害来换取自己的成功过。可是曼纽兰拉正好相反,她是通过无私的奉献与馈赠去度过自己的一生。而阿莫多瓦给出了一个讽刺的结局,eve成功的操纵了命运,却终将跌入地狱。而曼纽拉虽然一直被命运牵绊,却成功的摆脱了命运。

正是曼纽拉,展现了整部电影中“再生”的含义。

美国著名影评人Jean-marc lalanne曾经在评论中写道:

“它与《all about eve》息息相关,但eve在这里并不单单指女演员扮演的这个角色,她同时也是被上帝创造出来的人物,那个《圣经》里的夏娃,繁衍人类的第一个女人。但阿莫多瓦修改了人类起源的神话,曼纽拉这位新“夏娃“推翻了神话中所展示出的不良因素,她安抚了每一个人的苦难。”⑥

而这也是阿莫多瓦所展示的“再生”,罗莎的儿子从诞生,到濒死,再到重生,再生的意义也就是回归了原始之地。

而在阿莫多瓦之前的一部作品《活色生香》中,也隐晦的提到了这个命题。在某种程度上,维克多是曼纽拉的原型,维克多在监狱里面写信,里面谈到了圣经。而在他的解读中,他的身份突然就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他成了一个预言家,同时他也是里面的主人公,他创造了整个规则。

至此,一切的条件都水到渠成,伊莲娜的消失造就了逆境,代替成了目标,而唯一欠缺的,就是他对于伊莲娜的旧情。

维克多与曼纽拉最大的不同,在于曼纽拉的再生是为他人所用,而维克多的再生,只是为了他本人。他们最初的目的都是通过某种方法去改变世界,然后用意识里的新世界去取代它。可因他们的初衷是绝望的,那结果必定也会带着某种绝望。而维克多最终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的放下,他最终学会了不去强求外部,只有当两者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的关系时,和解才能达成。

在《神经濒临崩溃的女人》一片中,开场便有女主角的一段独白:

“几个月以前,我和伊万搬到了这座大楼,住在这个漂亮的鸽子笼里。一切都在我身边崩溃,可是我原想拯救自己,拯救这个世界。我把自己当做诺亚方舟,在楼台上搭了个饲养场,想把每一对动物一公一母养在这里,然而唯一能够肯定的是,我没能拯救我最在乎的这一对:我和伊万。”⑦

这与维克多的再生比起来,虽然内容相同,但本质却千差万别。维克多的方式是强硬去面对现实中最坚固的部分,从而感知真实,去投入真实的世界。佩芭却逃离了真实的世界,将自己围在了一个充满着幻想的牢笼。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再生也并不都是完美的意义。佩芭的再生是与时代脱节的,然而,在影片的结尾,佩芭终于找到了如何与这世界和解的方式。

在《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中,曼纽拉把儿子的照片赠送给了罗拉,而在结尾处,那张照片又几经辗转出现在了huma的桌子上,而huma正是曼纽拉儿子的死亡之源。这种表达方式使得相片摆脱了作为物件的无生命属性,直接进入了人物的情感机体。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曼纽拉转交的,是自己的儿子。正是因为她的放下,使得儿子获得了永生。

在所有的阿莫多瓦的电影中,人物都是带着各式各样的阴影,但你深入下去的时候,你会感到一种确信。那是人物本身所逐渐散发出来的感觉,那些灾难和阴影因着这些确认而变得浅薄了许多,他们总会顺着这些雾霾,慢慢摸索着前行,重新开始。而这些电影中的最初形象,则逐渐的远离了作品,开始了某种蔓延和生长。

阿莫多瓦的电影世界,是一个经常无法区分表象与实质的世界,是一个充斥着罪孽与情欲额世界,是一个先死后生的世界。他所有的女主角,都多多少少带有些被绑住自由的理想关系。他的故事,总是从一种关怀,转向另一种关怀。从对生命的享受,转向对生命的思考。他也创造了一种新的家庭与情感的关系,新的爱情与欲望的关系,新的选择与道德的关系。虽然阿莫多瓦都是自己亲自编剧,但他与这些故事之中,又保持着一种恰如其分的独立和自由感,而这也造就了他与观众之间独特的联系。



注释:

① 1975年11月,因弗朗哥死亡,西班牙结束了40年的独裁统治。史称:西班牙大决裂
② 巴尔登:西班牙著名导演
③ 此处出自艾玛努埃记录《从开始到现在的西班牙电影》
④ 出自《捆着我,绑着我》,阿莫多瓦摄于1989年
⑤ 中译名:《彗星美人》,约瑟夫•曼凯维奇摄于1950年
⑥ 让马克:《新世界》,第535期
⑦ 《神经濒于崩溃的女人》,阿莫多瓦摄于1987年

 2 ) 关于2004年夏,阿莫多瓦,我母亲的一切

  一
  阳光,沙尘,斗篷,鲜红的石竹花,斗牛士之歌,女人们穿着长裙坐在阳台上。偷盗、血腥,神经质。同性恋,变性人,性错乱,暴力与死亡,欲望和激情,爱,乱七八糟大叫大嚷,黑色情节和喜剧效果,马不停蹄的忧伤,不断复活的希望.......西班牙,关于那里,天空之下和大地之上的一切,影像的讲述,阿莫多瓦。西班牙的胖子基佬阿莫多瓦,他很可爱。
  关于可爱,这个词儿,对我意义重大。我很希望能够频繁地用到它,就象女孩们喜欢用“猪头”来一遍遍称呼自己的爱人。当用可爱来形容某人某事,我觉得很愉悦,感到生活还颇有点趣味,还值得过上一过。
  阿莫多瓦是可爱的,因为他很有趣。对于一个假模假式,以拾人牙慧为乐的伪文艺爱好者来说,我所得知的,不算多也不算少的那些电影大师们,很有趣而且一直都那么有趣的,在有限的印象范围和选择标准内,首推阿莫多瓦和昆汀。
  昆汀是个顽童,他的有趣来源于别出心裁和煞有其事。他渲染暴力,却将暴力打制成趣怪可喜玩具,所有疯狂消耗的血浆,残酷的杀戮镜头,目的不过为制造一场炫目烟火――用其他人拿去造子弹的火药,同样的机智,人们用来负载或者试图负载沉重。昆汀不肯,他根本不理会沉重,只要轻盈。所以他从来不去举重若轻,阿莫多瓦却会。
  阿莫多瓦让他的人物用滑稽、竭斯底里和奇特的微笑来应付生命的惨淡。黑厚缎子上,洒着飞花描着金线,艳俗热闹,底子的黥淡就不那么明显,可以接受了。他的影片,总是闹剧式混乱,人物关系奇异复杂:女儿嫁给老妈的旧情人,被绑架者爱上绑匪是小意思,变性人、同性恋、偷窥狂、强奸犯、妓女,还有你所能见到的最疯狂的修女们,被命运纠结在一起,谋杀,血案发生,性爱,抵死缠绵,演出你无法想象得到的古怪故事。按正常人眼光,这绝对是个变态荒诞的世界,大部分剧中人的神经都不算健全,日子一律过得相当糟糕。问题只在于,他们爱、死、痛苦、挣扎求生,他们大喜大悲,处在毁灭边缘,可观众仍不时地要爆发出欢悦的笑声。
  有那么多滑稽唐突的事件发生,就有那么多无奈和向往,看下去,简直要情不自禁心领神会起来。这就是阿莫多瓦的魔力所在,跟黑色幽默无关,跟生活本身有关,跟某种态度有关。
  
  二
  可是我为什么要说些,因为这是夏天,白昼变长。这个小城市的人行道边,所有的蔷薇都开了,紧凑的小小花朵,绯紫的颜色,不动声色攀延,又紧守它们的属地,那色泽和风度,让人联想起三十岁的女人。因为所有的树都绿得开始凝滞,枝叶坠下来,空气中有迟缓的情绪在移动。我开始能够在夜晚,吃饱饭无所期待地坐着,无所用心地看看电影。我刚看完了《关于我母亲的一切》。这是我看的第七部阿莫多瓦的电影。它的确很好看,看过之后,我就总想找人说上几句什么,没找到。关于整个情况,就是这样子的。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我”,“我叫Esteban,死于十七岁,某个大雨夜晚。那天晚上,我想要《欲望号街车》女主演的签名,忙乱中被车撞了。我的母亲为遗体捐助组织做事,顺应需要,她把我的心脏捐给了病人,她是个坚毅的女人,我很爱她。我死了以后,她在夜里痛哭,然后动身前往巴塞罗那,去寻我的生身父亲。我没见过父亲,母亲说他在我出生前已经死了,但我知道,他还在世界某一处,我渴望见到他,不管他是谁,对母亲做了什么。”
  “没有想到,父亲是个变性人,他把我种进母亲的腹中就跑路了,当了妓女。母亲在巴塞罗那找到了他,还遇上了他们的老朋友,变性人La Agrado,遇上了一位奇特的修女Rosa。Rosa打定主意要去战火纷飞的地方工作,圣女样不计生死,却跟父亲搅在一起,染上艾滋病,生下孩子就死了。还有那位我崇拜的女主演Huma,她的搭档是个染上毒瘾的女人,她却疯狂地爱着她。就是这么几个女人和变性成的女人,她们的日子过得都很悲惨,可她们打扮得很漂亮,哭了以后笑,笑了还哭。”
  “我不太理解她们,我死的时候太年轻了。但我想她们是一伙儿的,只有这样一伙儿的力量才能感动上帝,最后创造了个奇迹――那孩子,就是我弟弟,他出生时感染了艾滋病毒,一年以后病毒竟然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害得医学专家们象疯了一样,纷纷扑过来,把他当成最奇妙的宝贝。我不太理解这些,但我会尽力去理解,因为我的愿望是做个作家。我的小本子上记了很多很多事,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如果我活着,有一天,我知道,我会为她写一本书,或者拍一部电影。现在我死了,虽然想着想着有些忧伤,我还是觉得,我的弟弟,应该会过得很好。”
  
  三
  关于电影,情节就是这样的。因为拙于叙述,只好借那死去孩子的嘴来说,说得如这个夏季的白昼一样闷而漫长。事实上片子很抓人,很好看,好看到你不象在看电影,倒象在触摸它。对,触摸,好看的电影经常这样,如面对一个实体。有热度有质地,还会呼吸会痛。关于疼痛,很多电影都会让人疼痛。如果是法斯宾德,他带来的痛楚,痛到想在体力耗尽之前反击,想用丝袜把他勒死。如果是伯格曼,他带来的是钝痛,阴雨天气呼吸不畅的那种,结果你是不会想掐死他,倒很想自己去撞墙。他们都不适合夏天。夏天更适宜于看阿莫多瓦的俗艳热烈,红的黄的色彩对比强烈的画面,五官轮廓深刻粗糙的人物,如马蒂斯的画。感官强烈,但那冲击和疼痛,是世俗生活中疲惫个体可以承受。
  阿莫多瓦从不让角色陷入生死两难的阴惨境地,在他那里,生也好死也好,都可能带来救赎--也许是出于善良。更可能,是出于他的宽厚,以及西班牙式的奔放。他的角色服从于本能牺牲于情欲,但不会被偏见和恶毒毁灭,其生死爱性是卡门式的。非海丝特非苔沙,亦非疯姑娘贝蒂等等。这种宽厚和奔放很可爱。
  关于情欲,是个多美而纯洁的命题,我喜欢它派生出的一切悲痛、残忍、血腥、诡异,那么鲜活,抵销了生活命里注定的僵死,甚至,抵销了死亡本身。且慢,这一切的前提是,承认情欲的意义。虚无主义者也许最优雅,他们从不衰竭,只蒸发,但蒸发难道不是最悲惨的?
  我不知道有比阿莫多瓦更乐于承认情欲意义的导演,也没见过比他更乐于对女人、同性恋、变性人们付出理解和同情的导演――或者是因为在他们身上,情欲的力量更加突出,所能表达的内容离各种概念更为遥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阿莫多瓦的电影世界很简单。不是将事物想得简单,因为在他那里,事物可以还原为简单。这还原成的简单也是可爱的――在任何即定规范、信念、已知道德模式之外,原来还有关于自由和梦想的原生态叙述。阿莫多瓦避开了对意义的追求,他不为了某种信念,或者价值取向去刻意给人安慰,为人们提供幻想。美好的温暖的,奇迹般的皆大欢喜,和悲惨的邪恶的不可抗拒的悲剧,都发生得如此自然。一切驱动归宿的动力,来源于人的生命本身。无论何等情况下,得承认,生命本身非常可爱,生命力很可爱。
  在《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里,让人泣后微笑,痛后感到镇定的,也是生命本身,它的力量。

 3 ) 人生如戏

一开始电影似乎是人们已司空见惯的生活悲喜剧, 一个单身的母亲,一个怀着作家梦的儿子, 他们相爱的温馨生活遽然被惨祸打断。 母亲返回家乡去寻找自己儿子的生父。 这样的手帕戏一般的女人什么时候都能看下去。 不过阿莫都瓦的传统观众可不是家庭妇女, 他总是关注着边缘人群,吸毒的, 卖肉的,同性恋, 变性的……可这些异类并不使影片含有猎奇性质。 感动我们的是普通的情感,普通的隔阂, 普通的梦想。像演员乌玛台上台下都用的座右铭:“我总是依仗陌生人的好意。” 人类正是因为共同的价值,共通的情感而产生信任,可以因为偶然的联系而托付了自己的一切。

主角母亲玛努维拉为了抚养儿子离开了他的生父并放弃了自己年轻时的演员梦, 这段历史也一直瞒着儿子, 却造成了想当剧作家的儿子的缺憾。 片子中我们看到她有两次机会运用她的表演才能。第一次是工作,虚假的情感,没料到预演了自己的生活。 第二次是为了实现自己和儿子的心愿,固定的台词说到悲从中来, 宣泄了自己积郁了一生的感情。谁能不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三个女人一台戏。玛努维拉,乌玛,阿格拉朵是主角,是成熟女人的代表;而罗丝和尼娜是配角,是年轻女人的代表。 女人伟大的可爱的到底是什么, 两相对比,不难得出结论。 定义女人的不仅仅是生理的特征,更是感觉和体验的特征,难怪阿格拉朵自豪的登台分享自己为了女人的身体大大小小整容的内容, 总结道:
 “就象我告诉你们的,做个正宗的女人要付出很高的代价。 不过我们为这些东西可不能吝啬; 因为你就越接近你梦想的样子就越正宗。”

 4 ) 错就错在“一切”,一切都浮在表面

这部电影是戛纳获奖影片,但是它的确只是一部平庸到无可救药的披着艺术外衣的商业片。

之所以是无可救药,是因为不论是从内涵,镜头,剧情还是人物安排都毫无亮点,甚至是非常的失败。导演试图将他感知到的社会问题融入一部电影,最后每一个问题都只能点到为止,使得问题仍然是问题,电影只如一篇简短的新闻报道提醒观众这些问题的存在。

不过,哪怕是一条新闻,可供解读的空间都要比本片更大。影片探讨了死亡,器官捐助,出走,变性,艾滋。但归根结底,所有的话题最终都达成了妥协和宽恕。当妥协和宽恕成为了影片的主题,这些实际存在在社会当中,影响着无数出身在其中的人们的问题,就轻描淡写的在女主角和最后出现的两个孩子的父亲之间的眼泪中和谐的结束了。

一. 内涵

出走:女主角因为怀孕出走,又因为儿子的死亡再次回到原地。但是这种出走究竟代表着什么?是女主角对生活的绝望和逃避,还是对新生活的向往?来和去在电影中仅仅是连接故事发展的地点,而这种出走带来的地点改变对剧情,对人物的塑造毫无帮助。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与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甚至从一个街道到另一个街道在影片中实际上不会有任何的差异,这种出走与回归在表面上是女主角为了远离和重新寻找变性的丈夫,但是两个地点之间,行动之间在影片中看不出有任何具体的体现,成为了仅仅是串联剧情的工具。

死亡:死亡是片中的重要话题,在其中还参杂着艾滋和器官捐助这两个死亡的两端。头一次女主角儿子的死亡突如其来,但这次死亡只是一个引子,影片中既没有探讨母子之间的关系,也仅仅在几个镜头中通过用最简单的母亲的失声痛哭来展现女主角的丧子之痛。女主角在片头作为护士为器官捐助所做的预演仿佛成了预言,但是女主角在得知儿子无法施救后迅速的签下了同意协定,尽管本身的预演仿佛有一种提前的适应,但仅仅只是这样的适应无法使得器官捐助成为片中被人关注的问题。第二次死亡是一次预知的死亡,是克鲁兹饰演的义工因为艾滋病的死亡。克鲁兹饰演的义工尽管算是片中的主角之一,但是关于艾滋的讨论只有在因为怀孕后的检测,以及女主角为她在怀孕中擦拭身体这样寥寥无几的几个镜头。我无法想象这种程度的着墨可以使得艾滋真正成为影片中的主旨。如此,义工的死亡就成了为了填充影片的素材,并且仅仅是为了她的死亡名正言顺,并且看起来引人眼球,即没有对影片的主线有所影响,又无法使得义工的危险获得应有的重视(克鲁兹并非在危险环境下致病,而是她自愿进行的危险性行为)。

变性:我看到有人赞扬圣.璜的演技,她在片中对变性人的饰演的确可以说精彩。但是恰恰是这种精彩最终消解了变性人作为一个群体的真实。如果做一个冒然的猜测,导演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快乐的,可以在被强暴时一笑而过,在剧场中可以使大家发笑,可以通过几句玩笑化解其他男性的骚扰的变性人来摒弃苦大仇深的刻板印象,我认为导演实际上忽略影片并不是在叙述问题的基础上描述了这么一个乐观愉悦的个体,而是单纯的将这个个体抛给了观众。除了那个为了满足自己私欲而不断选择逃避,最终以几滴眼泪和对孩子的拥抱软化形象的另一个变性人。这是片中唯一出现的个体,这个个体的乐观,甚至是她在舞台上的游刃有余以及紧接着的观众席上所有人的欢呼都是对真实问题的遮蔽。最终,观众即不知道这些变性人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又会到哪里去,留给观众的就是快乐和直爽。任何缺乏眼泪的笑容都是虚伪的,矫揉造作的。

二. 镜头,剧情,人物

如果有人试图说,这部影片就是一部商业片,同时并不是每部影片都必须具有深刻的内涵,这种观点我完全可以同意。而成功商业片的要素便是独特的镜头语言,良好的叙事逻辑,以及为剧情服务的片中人物。这部片子在镜头,剧情和人物塑造上是否有足够的亮点呢?没有。

值得肯定的是,这部影片具有浓重的西班牙特色,乐于使极度艳丽的颜色充满整个镜头。红色作为主基调,在女主角儿子死亡的雨夜一再出现。而“红烟"一头艳丽的红发,女主角租住的布满花纹的房间,这些都显示着当代西班牙电影在色彩上的大胆和独特理解。(题外话:作为阿莫多瓦的代表作之一,《对她说》继承了这种颜色上的大胆,同时也继承了叙事上的软弱和无病呻吟)。

全片最值得赞赏的镜头是女主角奔向被车撞到的儿子时的片段。摄像机化身为儿子弥留前的视角,记录了女主角的绝望和悲痛。除此之外,再无真正独出机杼的镜头语言。甚至在上文提到,将圣.璜的演讲和观众的欢呼作为两个比较视角的切换,是一种实在的遮蔽而非揭示。更不用提影片中莫名其妙的出现了长达数分钟的运送器官的描写,多余,冗长,从任意角度来说都毫无意义。

如果说电影剧情往往是靠影片人物之间的关系发展前进,那么这部影片中的每一个出场人物似乎都代表了导演希望展现的社会的一个侧面,但却无法真正对剧情有任何的帮助。每一个剧中人物与女主角的关系都是一种线性和平行的关系,因相识而出现在影片当中,与主线剧情毫不相干。就如同一张照片中凌乱的桌子,桌子本身貌似是被拍摄的主体,凌乱的杂物只不过因为在物理上停留在桌子之上而进入了镜头,这种随意的摆放不对照片产生影响,哪怕任意的挪动位置,或者变换具体的物体都不会对照片拍摄桌子的目的产生影响。这部片子的其他角色们就是如此。

儿子是最为重要的角色,因为他的死亡推动了她母亲的回归。但是接下来的所有人物都成了导演的工具,为了存在而存在。每一个剧中人物都仅仅是和女主角平行的存在在同一个地点,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未对女主角寻找儿子的父亲产生任何直接的影响。圣.璜作为女主角曾经的姐妹告诉她那个寻找中的男人偷了钱跑了。这是唯一的关联。至于接下来接替女主角的工作,成为救场的功臣,则成为了一个分支的剧情完全独立于主线之外。义工是第二个角色,她莫名其妙的在得了艾滋之后成为女主角收留的对象,仅仅是因为她也怀了女主角寻找的那个男人的孩子。且不论故事这样安排的合理的程度,义工的自私的母亲和阿兹海默的父亲都成为了导演意欲展示自己的工具,将某一个问题捡出来,贴在影片中作为标签。红烟和红烟的恋人同样如此,莫名其妙的友情的发展,莫名其妙的人物态度的转变,莫名其妙的突然消失,没有合理的解释,没有合理的安排,没有合理的作用。

三. 结语

与其说这是一部影片,不如说这是一个标签盒。每一张标签上写着一个话题:死亡,艾滋,变性,等等等等。分别贴在导演的身上,用以告诉他的观众:我来了,我关注了,我走了。实际上,不论从内涵,剧情还是人物来说,导演阿莫多瓦都只是制造了一个新式的”要你命3000“,将诸多的元素平行的用一部影片串联了起来,互相之间毫无关联,同时也因为有限的时间,每一个元素都只能是一个标签,只有写下名字的空间,再也没有办法能够有任何的开展的余地。

这是一部罕见的不断在做加法的电影。导演用尽一切办法,希望每一个细节都能展现一个侧面,但这恰恰是最大的失败。


 5 ) 阿莫多瓦御用女主角不完全记录

 阿莫多瓦最新的影片《回归》被不少媒体誉为“6位阿莫多瓦御用女演员的联袂献艺”,本人觉得此言谬矣。
 作为阿莫多瓦的忠实铁杆粉丝,我有幸看过了他的所有电影。对于哪些才是阿莫多瓦的御用女演员,我自己觉得还是很有发言权的。首先,“御用”就意味着该名女优曾在他的电影中出现过至少一次。其次,还必须是那些令人难忘的,在电影中闪光的演员。以下我尽可能地罗列了在《回归》之前,阿莫多瓦15部电影中涌现的御用优秀女演员,以及她们所饰演的那一个个令人难忘的角色。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卡门·莫拉 Carmen Maura
   a被警察强奸后伺机报复的疯狂女孩,还顺便自强不息地开广告公司,为我们奉献史上最强内裤广告----《烈女传》(尽管到底是被强奸,还是自己主动勾引还有待商榷)
   b逃避现实,和老虎为伴的修女-----《黑暗的习惯》
   c疲于生活压力,最后误杀丈夫的家庭妇女-----《为什么我的命该如此》(澡堂性爱镜头堪比希区柯克的《精神病人》)
   d令人雌雄莫辨的变性女明星------《欲望法则》(《穿越美国》的“勒奈特”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e被有妇之夫的情人抛弃的配音演员----------《濒临精神崩溃的女人》
  
  2.马利莎·帕瑞德斯 Marisa Paredes
   a逃避现实,抽大麻的修女-----《黑暗的习惯》
   b临死前为女儿顶罪的女歌星------《高跟鞋》(电影与歌曲的完美结合)
   c被丈夫抛弃的畅销爱情小说作家李奥--------《我的神秘之花》(可圈可点的表现绝对对得起自己的独角戏份,尽管我更喜欢戏份不多的她的母亲和妹妹)
   d演舞台剧的同性恋演员嫣迷---------《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她那红色的海报令我难忘,“瞪着我看什么,我很难看?”)
   e欣赏着男歌手演唱《鸽子》的听众---------《对她说》(不到5秒钟的友情出演,说明和阿莫多瓦私交不错)
  
  3.罗塞·德·帕尔马 Rossy de Palma
   a电视节目主持人------------《欲望法则》(一分钟的镜头开启了最有个性的“阿女郎”生涯)
   b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女友,最后被抛弃-------《濒临精神崩溃的女人》(对于这种奇异的组合,分手是早晚的事)
   c贩卖药品的黑市大姐大-------《捆着我,绑着我》(影片中狂殴安东尼奥·班德拉斯,这下终于报了仇,呵呵)
   d和亲弟弟乱伦,又暗恋女主人基卡的佣人胡安娜-------《基卡》(这是我最喜爱的角色之一,真诚是她最大的优点)
   e整天和母亲吵嘴的家庭妇女,李奥的妹妹-------《我的神秘之花》(听她们母女的争吵是种愉快的享受)
  
  4.查斯·兰普瑞弗 Chus Lampreave
   a逃避现实,偷写情色小说的修女----------《黑暗的习惯》(天!这里的修女还有正常的吗?)
   b把家里的食物都锁起来卖的古怪婆婆-----《为什么我的命该如此》(厚厚的镜片挡不住惊人的演技)
   c被强奸的女模特的母亲----------《斗牛士》(原来这个演员没那么老,这里的角色比较符合她的实际年龄)
   d,e好管闲事的房东--------《濒临精神崩溃的女人》、《对她说》
   f和女儿吵架的,李奥的母亲--------《我的神秘之花》(把老母亲的角色演绎到登峰造极)
  
  
  5. 塞西利娅·罗斯 Cecilia Roth
   a前面提到的内裤广告中的女演员----《烈女传》(妈,原来你以前这么疯啊?)
   b怕见阳光,沉迷与和陌生人滥交的摇滚女歌手,最后竟出现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和女歌手的父亲做爱,解决了父亲多年的心病------《激情迷宫》(喜欢《关于我母亲的一切》的朋友可能接受不了)
   c再次出演广告女郎,被情人泡的咖啡烫伤半边脸,却仍不忘赞一句“味道好极了”----《为什么我的命该如此》(这难道就是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d为了完成儿子的遗愿而完成伟大回归的伟大母亲玛努埃拉------《关于我母亲的一切》(这个不用多说了吧)
   c欣赏着男歌手演唱《鸽子》的听众-------《对她说》(和马利莎·帕瑞德斯一样,又是不到5秒钟的友情出演,让人不禁怀疑《对她说》是不是在拍《关于我母亲的一切》的间隙拍的)
  
  6.维多利亚·阿布里尔 Victoria Abril
   a爱上绑架自己的安东尼奥·班德拉斯的女演员-------《捆着我,绑着我》(露了三点)
   b畸形地爱着母亲,模仿母亲,甚至和母亲的情人结婚的女主持人------《高跟鞋》(露了两点)
   c头顶摄象机到处现场直播“每日坏事”(例如枪杀,强奸)的另类主持人----------《基卡》(这次干脆换上了假乳,看来名气越大,穿得也越厚实啊)
  
  7.费朗尼卡·弗歌Verónica Forqué
   a神经质的,但讨人喜爱的妓女------《为什么我的命该如此》(最令我感动的是,当她准备勾引的小孩叫她阿姨时,她愣了一会儿,马上拿出做阿姨的样子,为小孩做饭)
   b更加神经质的,但更加讨人喜爱的化装师基卡----------《基卡》(她的笑声可以趋散一切忧愁)
  
  
  8.佩内洛普·克鲁兹 Penélope Cruz
   a在公共汽车上生产的“光荣妈妈”---《活色生香》(这次的戏份还很少,但是却是这部电影里唯一让我记住的女演员)
   b身患爱滋病的罗莎修女-----------《关于我母亲的一切》(这次虽然还是死了,但戏份明显多了不少。在阿莫多瓦的电影里,你无论如何也无法把她和现实中专抢别人老公的“西班牙狐狸精”联系在一起)
  
  由此可见,《回归》中阿莫多瓦御用女演员只有三个:卡门·莫拉(被当作“鬼魂”的母亲)、 查斯·兰普瑞弗(老迈的保拉姨妈) 、佩内洛普·克鲁兹(女主角雷蒙达),另外三个都是第一次在阿莫多瓦的电影中出现的新人,优秀归优秀,但“御用”真的还算不上。不知道什么时候以上八位货真价实的御用女演员能够凑到一起同台飙戏,我想那绝对会是全世界阿迷翘首期盼的一大盛事.

 6 ) 感动如斯

  看这部片子已然是两天前的事,但心理总是莫名地觉得我该为此写些什么。在我短暂而又碎片化的观影经验里,似乎没有一个导演,像阿莫多瓦这样,将镜头如此毫无保留地托付给女性,让人嗅不到任何一丝男性气质的味道,又如此执着而细腻地去表现、赞颂由女性所诠释的人性之美。对此,除了深深地景仰与震撼之外,我早已在心中,为阿导树起开拓者的丰碑。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绝对是空前的,绝对是颠覆任何既往的范式的,绝对是阿莫多瓦两性观念的全景展现。在这里,阿莫多瓦就像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洞察者,站在早被夷平的两性世界的废墟上,用温柔的镜头重新建构一个充满女性关怀的美丽世界。整部片子甚至看不到任何一个正常的男性:车祸身亡的少年,成长在父爱缺席的单亲家庭里,会极无安全感地对母亲说“你愿意为我出卖肉体吗?”;两个孩子的父亲,因为变性和艾滋困扰而忧郁孱弱,只在临死之前回归了父亲的角色;变性人阿悦,除了第一性征还保留之外,全然是一个女性美的化身,烟花生涯和率直的个性反而让人对其多几份欣赏与怜惜;老年痴呆的父亲,亲生女儿近在眼前也全然不知,凭其无助哀伤黯然落泪只留下一句“爸爸我爱你”然后消息在茫茫人海无尽街头;罹患爱滋的新生儿,似乎是全片希望的聚焦,奇迹般地战胜了病魔,虽然尚在襁褓之中……男性的缺位恰恰彰显了女性内心的坚强独立,这种决绝的、浴火重生般的温柔与勇气绝对是前无古人的,整部片子将女性的爱情、友情、亲情等人性之美展现得细腻温柔而又不显得做作,温婉动人而又摄人心魄,难怪当年片子自公映起便横扫各大影节,成为继《对她说》之后阿导女性关怀的又一杰作。

  天才总是不会放弃任一个为镜头增添感染力的元素,阿莫多瓦就是这样。为了渲染女性柔美的品性、坚强的内心,他极尽场面调度之能事,每个画面都如一幅浪漫主义油画一般,色彩温婉丰富、节奏舒缓流畅,令人不胜感动。印象中,除了安东尼奥尼和他的《红色沙漠》,严井俊二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花与爱丽丝》,似乎再没遇见一个导演,将色彩和性格如此入木三分地融为一体了,这种静默之美甚至让人分不清剧中那些美丽的女性是在身边,是在荧幕里,还是犹在画中。我想,很久很久以后,我仍会一直记得,这个伟大善良的母亲——玛努埃拉,她的包容、真诚、善良、美丽、正直……以及由美得令人窒息的佩内洛普饰演的修女罗拉,她的美,真,善,还有变性妓女阿悦的乐观、善良、豁达……女性之美,美如斯。

  在这里我不想唱任何女性主义的高调,因为由一个男性导演,自传体式地呈现的这部影片,最好地诠释了女性美的极致。我想,自阿莫多瓦起,我可以跳出意大利、瑞典,尽情地领略西班牙电影导演的“艺术写作”了。

 短评

玛努埃拉留在罗萨身边照顾她,罗萨诞下的婴儿也取自己儿子埃斯特班的名字,苦难的日子终于有了希望--这个新生儿竟然逃过了艾滋的噩运

5分钟前
  • (๑⁼̴̀д⁼̴́๑)
  • 力荐

一场充满温情的悲剧,也算是我看过Almodovar电影里最喜欢的一部。照例是惊世骇俗的情节主线,但看来一点儿也不觉得变态。摄影和演出都非常精彩,各种线索也够复杂,里面的人物感情比后来的Talk to Her更真实。这部电影也应该算是不折不扣的女性片儿,剧中四位男性角色,一位刚出场没多久就死去了,另一位牵引所有剧中人的命运,却只在结束时出现了一下,一位是个女装的异性人,还有一位痴呆多年,连自己的女儿也认不出。女主角们坚强,善良,美丽,宽容,所有优点都占全了!哎,不过最后一小段尾声似乎有点儿多余。

10分钟前
  • dotann
  • 推荐

肚里多了一颗胚胎,似乎穿过山洞的未来就不会孤独。胸前多了两块硅胶,仿佛镁光灯下的人生就不再艰难。三个埃斯特班的血液流经血管,女人就是有如病毒消失一样的奇迹。多羡慕只记得爱犬的老人,便不必日日被往事折磨。所有合照都缺了一块,每段记忆都丢了大半,可我还能背下整段台词,讲出多彩的一生。

12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我以为你会在大雨里目送等了很久的那个人乘车离开。犹豫了瞬间还是追了出去。母亲站在巨型人脸海报前张望的样子太美。即使你已经离开,也要再看看带着你那颗心脏的人继续顽强生活,美满恩爱,情人终成眷属。老阿镜头下的女人们总是那么坦然自若,善良坚韧和无限包容。那么生活就不能再伤害你分毫。

14分钟前
  • Adiósardour
  • 推荐

最最感人的一部阿莫多瓦电影

17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力荐

2009年的第一天,报社,空荡荡。一天看了两部电影,这是第二部,最好的一部。比起不痛不痒的爱情、战争,这部电影要好看得多。阿莫多瓦,嗯,09年看完他以前所有的电影好了。喂!你,就你,新年快乐。

21分钟前
  • 苏更生
  • 力荐

摄影和配乐景对女性的全方位解构都很出彩,善良优雅,风趣幽默,都是母亲的形象。

22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重看阿莫多瓦,深深感到世界范围内,若论拍狗血剧情,拍得最好的还得属他。首先他故事的确很狗血,其次又能在狗血中看到人性、女性的力量,再次还能拥有独特的美学,而美学,又必得搭配如此之狗血情绪,才能发挥其作用,可谓浑然天成。《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里面那么多杂草般生存的女性,其实国内这样的丰富的女性形象也比比皆是,为啥在银幕上展现出来的维度就这么少呢,动不动就是贤妻良母温良恭俭要不就是泼辣干练勾心斗角。

25分钟前
  • 云中
  • 力荐

几乎片中的每一位女性包括半女性都有那么一刹那闪光到让人肃然起敬。一个女人的力量,到底可以被拉扯到什么样的程度仍可以保持着坚定不移的爱和包容。

27分钟前
  • o”mygod101
  • 力荐

没看进去…不如其他阿莫多瓦大胆和惊艳。

30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我怎么没看出什么好来?是我没认真看?

33分钟前
  • mon babe
  • 还行

#重看#4.5;献给所有母亲的赞歌,美好的女性群像(几组母亲形象的对照,戏中戏映射的现实),在大块炽热红色中燃烧着向生、向善的勇气。阿莫多瓦以幽默、温厚、悲悯和最大的爱将各种奇观痕迹抹去,所有与人世落落寡合的抗争,所有疏离于主流社会标准的爱欲,在三个埃斯特万的生命延续与精神传承中,一切都消弭于无形,在往返的隧道穿梭(时间流逝)中,因人类软弱和欲望犯下的错得到宽宥。

3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影片并不是从主流的母亲视角去表现母爱,而是通过大众眼中比较另类的人群来表现女性的宽容、乐观与善良。

35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力荐

变性题材真的只有在阿莫多瓦的手里才会散发出这样动人的戏剧光辉啊!斑驳大块的艳丽色彩与细致入微的悲悯情怀相映成趣,光影浮凸出女性之美。——电影中惊鸿一瞥的美少年又要让人惆怅好久了...

3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阿莫多瓦的布景实在是我的死穴

4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B+ / 二刷观感略降, 尤其后1/3的节奏实在有点紧绷。初看对性别这一面没有特别深的感触;二刷倒是感觉阿莫多瓦的美学与其“女性”概念其实是高度相互内嵌的关系:人物情节色彩剪辑各方面浓烈饱和,整体又永远克制于沸点之下。因而能在营造具体“生活”同时完成“女性”的抽象、延展与开放。《崩溃边缘的女人》似乎是同样的道理,他拍的从来就不是狭窄的“女人”,更像是在构建一个“女性”的概念空间。/ 细腻真挚,狗血故事变得柔婉如波。女性与母性不再依附于性别而纯粹依附于情感,不带一丝宣教意味。相形之下《新女友》就比较像女性与LGBTQ命题作文。很难想象这么多艳丽的色彩铺满屏幕竟然完全不扎眼,配乐里深流的是西班牙的热烈情愫。戏中戏依然是亮点,爱也依然是戏里戏外涌动的唯一。

45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这是一部关于女性题材的电影,导演用缓慢流畅的镜头语言表现出了女性细腻的感情和无坚不摧的坚强

50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既是时间线上的真实,又是一连串事件压缩的舞台剧,也有戏中戏的可能,文本的可疑始终存在,也成了一种独特的乐趣。皆因男人而起(儿子的死、父亲的病、男友的逃),却只与女人有关,身份在女儿、情人/妻子、母亲中嬗变,又实际上都是“姐妹”。对红色的设计,像鲜花次第盛开。

54分钟前
  • Superhat
  • 推荐

阿莫多瓦说:影片表现的是女人承受痛苦的能力。鲜艳浓烈的色彩下是不可撤销的死亡和苦难,妓女变性人同性恋艾滋病吸毒等元素齐集,组成对宽容,豁达,坚强的母性的礼赞。《彗星美人》《欲望号街车》作为精彩的戏中戏。忘不了那笔记本视角和车祸时的濒死视角,忘不了那“时光隧道”和五彩伞。(8.8/10)

5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阿莫多瓦如此迷恋人类的身体,他总是编出各种离奇剧情,想要究竟这一具皮囊与灵魂能够发生的最离奇关系的全部可能性。他让那些相爱的人们移植器官,变性,整容,在最妖艳的背景中上演最冰冷的剧情。在身体的切割与嫁接中,他是她还是你还是我?其实在人类共通的痛苦中,我们早已无法分离。

60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